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Stomatology

杂志简介:《口腔医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255/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临床研究、综述、基础研究、消息、美学与种植专题、调查研究、病案分析、述评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国际刊号:1003-9872
国内刊号:32-1255/R
全年订价:¥ 316.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2
复合影响因子:1.18
总发文量:3281
总被引量:16763
H指数:32
引用半衰期:4.5879
立即指数:0.0203
期刊他引率:0.777
平均引文率:6.561
  • 表面接枝技术对纤维加强树脂基桩力学性能的影响

    作者:杜月明; 周雪锋; 章非敏; 刘梅 刊期: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石英纤维表面接枝技术对纤维增强光固化树脂复合材料(FRC)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石英纤维随机分成5组分别进行以下表面处理:A组,10%H_2O_2浸泡20 min;B组,10%H_2O_2浸泡20 min+γ-MPS处理;C组,10%H_2O_2浸泡20 min+γ-MPS处理+Bis-GMA接枝1 h;D组,10%H_2O_2浸泡20 min+γ-MPS处理+Bis-GMA接枝3 h;E组,10%H_2O_2浸泡20min+γ-MPS...

  • HF室温下对牙科氧化锆陶瓷蚀刻的表面形态学研究

    作者:何峰; 程燚; 钱梦珂; 陈晨; 章非敏; 张怀勤; 谢海峰 刊期:2016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常温下HF在不同时间段蚀刻Y-TZP的表面微观形态学观察来分析其提供粗化效果的能力。方法制作Y-TZP瓷片分别接受不处理、氧化铝喷砂、40%HF室温下酸蚀5 min、10 min、30 min、60 min、90 min、24 h后以原子力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并以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微观形态。结果氧化铝喷砂、HF酸蚀5、10 min获得的表面粗糙度接近,高于不处理者。H...

  • 黄芩素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RUNX2和BMP2表达的研究

    作者:王彩琼; 陈利娇; 史新连; 胡荣党; 邓辉 刊期: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黄芩提取物黄芩素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增殖和成骨基因RUNX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hPDLCs,hPDLCs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25、2.50、5.00、10.00μmol/L的黄芩素作为实验组,空白组不加黄芩素。MTT法检测黄芩素对hPDLCs增殖的影响;试剂盒检测ALP的活性和表达;qRT-PCR研究黄芩素对hPDLCs RUNX2、BMP2表达的影响。结果较空白组,...

  • 异常体液分型的口腔扁平苔藓病损组织中RANTES含量的变化

    作者:刘华; 梁照忠; 钟良军; 刘菁; 赛米热·沙塔尔; 迪丽奴尔·艾尔肯 刊期: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异常体液型OLP病损组织中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活性调节蛋白(RANTES)含量的变化,探讨RANTES在OLP维吾尔医学异常体液分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门诊就诊的76例OLP患者进行异常体液分型分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OLP组织中RANTES的表达水平。结果 OLP患者中异常血液质51例(67.11%)、异常胆液质6例(7.89%)、异常黏液质15例(19.74%...

  • 钛表面3种不同处理方法对钛-瓷结合影响的对比研究

    作者:苟诗然; 黄婷; 张帆; 郑立舸 刊期: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比钛表面分别经微弧氧化和Nd:YAG激光处理、喷砂处理后的表面形貌、理化性能的差异,比较其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将60个规格为25.0 mm×5.0 mm×0.5 mm的标准钛片试件,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20片(A组为微弧氧化组,B组为激光轰击组,C组为喷砂组),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EDS等分析其形貌和物相;三点弯曲实验测试钛瓷结合强度并进行...

  • 红景天苷对LPS刺激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分泌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彩宏; 王军强 刊期: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大肠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后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 PDLCs)的增殖及对分泌表达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4,TLR 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 上颌前牙美学区连续多颗牙缺失即刻种植的临床研究

    作者:祝岩; 万澎波; 赵伟; 邵元霞; 魏抗抗; 刘瑾; 刘军祥 刊期: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不同牙种植系统上颌美学区即刻种植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的影响,并探讨改良微创"H"形切口在上颌美学区多颗相邻牙即刻种植修复的应用技巧及美学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牙体种植修复的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在牙槽嵴顶作微创"H"切口,种植体采用潜入式手术。根据患者种植的牙体系统,将患者分为3组:3...

  • 部分去腐治疗乳牙急性龋的Meta分析

    作者:孙玉亮; 刘媛; 赵今; 封艳 刊期:2016年第08期

    目的比较部分和完全去腐治疗乳牙急性龋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Wan Fang Data、CBM、CNKI数据库,查找相关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限为1978年—2015年8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研究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RCT,共计562例患者,758个患牙。Meta分...

  • 牙周干预治疗对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曹直; 王亚玲; 刘志云 刊期: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牙周干预治疗对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重度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进行牙周干预治疗83例(干预组)和冠心病不伴牙周炎患者50例(对照组),干预组患者采取口腔卫生指导、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等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牙周状况进行评估,检测患者血清和龈...

  • 应用负压引流结合区域弹性加压包扎术预防腮腺术后涎瘘的临床研究

    作者:董希银; 张文忠; 朱学芬; 杨雯君 刊期: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腮腺术区负压引流结合区域弹性加压包扎术在腮腺手术的应用价值,探讨腮腺术后涎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例腮腺良性肿瘤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100例腮腺术区负压引流去除后区域弹性加压包扎组和100例传统绷带包扎组,分析2组术后涎瘘的发生率,同时分析术中、术后因素可能和涎瘘发生的关系。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

  • 关于《口腔医学》在线投稿系统开通运行的启事

    刊期:2016年第08期

    《口腔医学》杂志稿件在线处理系统,经过安装、测试和人员培训,现已基本具备运行条件。本刊于2011年11月正式启用网上在线投稿系统,网址是:WWW.stomatology.cn。作者的投稿、查稿、专家的审稿均将依托该系统在线完成。这样不仅可以加快稿件的处理速度,而且作者可以及时了解稿件的处理情况,及时在线与编辑交流和沟通。作者投稿请在《口腔...

  • 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夹层瓣修复上颌美学区大量软组织缺损14例临床分析

    作者:崔传江; 郭吉来; 王欣欣 刊期: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夹层瓣修复上颌美学区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上颌美学区大量软组织缺损的种植病例14例,给予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夹层瓣修复,通过观察水平向和垂直向软组织增量及其变化,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都取得了良好的软组织增量,且在随访时间内,水平向及垂直向软组织变化均≤1mm。结论血管化骨膜-...

  • 下颌第一磨牙近中三根管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海; 张光东 刊期: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12例下颌第一磨牙近中三根管的根管分型及与年龄、牙位、性别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收集2014年8月—2015年8月共12例有近中第三根管的下颌第一磨牙记录根管分型、年龄、牙位、性别。结果 12例中融合型根管居多,年龄〉30岁,独立型根管年龄〈30岁;右侧牙位明显多于左侧;性别上无明显差异。结论年龄和牙位可能是影响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第三根...

  • 变异式保持器治疗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辉; 徐龙博; 张月云; 赵丽侠; 熊世江 刊期: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变异式保持器治疗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临床25例上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患儿,年龄7~9岁,其中10例双侧,15例单侧,通过传统的Nance弓焊接远端牵引钩,在异位萌出的第一恒磨牙牙合面,联合应用链状橡皮圈推第一恒磨牙向远中以达到其正常的生理位置。结果 25例接受治疗的患儿均完成了治疗,且疗效明显,异位的第一恒磨...

  • 半冠状切口联合前庭沟切口治疗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贺祖武; 王雨新 刊期: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治疗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有效方法及并发症。方法对46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患者行冠状切口联合前庭沟切口,暴露眶下缘、颧额缝、颧颞缝以及颧牙槽嵴,复位后在颧额缝、颧颞缝及颧牙槽嵴3点行坚强内固定,术后随访1-30个月,对其疗效以及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骨折一期愈合,面部外形以及张口度得到恢复,未有严重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