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 北大期刊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27/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探新、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评价、高教和职成教教学研究、教师发展、职业成人教育、教育决策与管理、教学研究、教育基本理...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4-633X
国内刊号:14-1027/G4
全年订价:¥ 220.8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9
复合影响因子:1.47
总发文量:4377
总被引量:26599
H指数:67
引用半衰期:4.4595
立即指数:0.0432
期刊他引率:0.9769
平均引文率:7.5027
  • 从学习共同体到生活共同体的课堂管理变革

    作者:李明军 刊期:2018年第23期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应试本位的教育观、教育实践等因素影响,教师对于课堂管理基本以学习为主导,采取了学习共同体的课堂管理模式,但是课堂的生活性、课堂的生活目的以及生活共同体的突出优势等因素,意味着课堂管理必须要从学习共同体向生活共同体模式转变。基于学习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的差异,这种变革主要从课堂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定位、课堂...

  • 学科核心素养:重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新图景

    作者:陈向阳 刊期:2018年第23期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提出了五大学科核心素养,旨在培养“有理念、能动手、会设计、善创造”的技术使用者和创造者。准确理解这五大核心素养的内涵,需要重新思考技术学科本质观,挖掘技术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在此基础上,促使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的根本转型,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化。即在课程内容组织上,基于“大项目”“大概念”和“大综合”...

  •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跨校就读的寄宿困境及对策——基于两省四县的案例研究

    作者:苏恩民; 赵丹; 梁运娟 刊期:2018年第23期

    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大量农村学生选择跨校入学,学生寄宿方式呈现多元化特征,很多学生面临不同程度的求学困境。通过对甘肃、陕西两省四县的案例研究发现,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寄宿方式主要有:在校寄宿、租房陪读、住家走读和校外托管四种,学生面临着经济负担重、上学路途远、学业压力大、生活问题多等困境,导致很多农村学生无法公...

  • 教育公平下城乡小学科学教育的差异化探讨

    作者:袁从领; 母小勇 刊期:2018年第23期

    在城乡小学科学教育中不断推进教育公平有利于保证城乡教育的起点公平、发展方向的协调统一以及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然而,当前我国城乡小学科学教育的差异化问题较为突出,主要包括:科学教育机会的不均等、科学教育过程有差别、科学教育质量大不同。城乡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教育资源以及科学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等都是城乡小学科学教育出现差异化的...

  • 微课时代信息技术与翻转课堂深度融合的实践思考

    作者:秦志永; 卢文青 刊期:2018年第23期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为翻转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但是,在实践中,微课存在课堂组织生硬、课堂“边缘”现象明显以及数据应用层次偏低等问题,微课开发要遵循必要性、合理性、多样性和便捷性原则及课程微元理念,并依课程微元建立资源数据库,依托大数据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还应重视教师在翻转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回归技术作为基础性工具的地...

  • 全媒体时代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研究

    作者:韦立立 刊期:2018年第23期

    全媒体时代,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才能防止媒体“垄断”学生的生活,避免被裹挟在媒体旋涡中不能自拔,这是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必备素养。学校是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主阵地,可以通过教育活动、课程、课外指导等多元化路径来全面培养,以学校的力量推动学生在媒体环境中做到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和自律自制。

  • 构建以生活实践为主导的学校德育

    作者:崔海友 刊期:2018年第23期

    学校德育要回归德育的实践本质,在德育的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等方面确立基本原则,围绕学生的生活实践开展工作,从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生活实践体验参与和家校社会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努力构建以生活实践为主导的学校德育工作模式。

  • “全课程”背景下的包班制班级建设

    作者:温凯 刊期:2018年第23期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理念,在“全课程”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发现传统班级建设中存在管理方法陈旧单一,忽略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等问题。“全课程”背景下的包班制建设模式要遵循学生成长目标引领而非规范约束的理念,以培养“全人”为目标,通过课程育人:自主管理、情境感染、评价引导等方法,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育实践形态,...

  • 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热点和趋势预判研究

    作者:张兆芹; 刘紫馨 刊期:2018年第23期

    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收录的“教师团队”和“教师学习共同体”两个研究主题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2010数据处理软件与SPSS18.0统计工具,结合文献计量、关键词聚类分析以及多维尺度分析的方法对论文数据进行处理与挖掘,可以发现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热点以及热点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对教师学习共同体进行趋势预判,深入探究教师学习共同...

  • 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起点与动态策略

    作者:张世英 刊期:2018年第23期

    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自然少不了对学生和学情的审视。指向学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起点,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指向学生需求,成效关乎学生成长,发展水平需要依托学生验证。为此,指向学情的教师专业发展动态策略建构需要结合学生素质特征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提炼学生发展需要以确定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深入学...

  • 学校领导方式对教师创新工作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教师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模型

    作者:鲍远根 刊期:2018年第23期

    基于创新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采用自陈式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学校领导方式与教师创新工作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PROCESS程序检验学校领导方式通过教师创新自我效能感对教师创新工作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学校领导方式(交易型领导、变革型领导)对教师创新工作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而且变革型学校领导影响更大;教师创新自我效能感在...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根本属性、特殊性及其路径

    作者:刘星 刊期:2018年第23期

    在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已然成为制约性的“短板”,而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又是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短板”。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属性是乡村性、乡土性,实现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是制度支持、文化整合、“生命关怀”以及“精神自治”。只有如此才能促进乡村教育系统的生态发展,推进乡土文化的传承与重塑,...

  • 民族地区课程文化适宜性的价值诉求

    作者:周智慧 刊期:2018年第23期

    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民族地区课程文化适宜性理论,需要对“民族地区课程文化适宜性”的价值诉求进行深入阐释。民族地区课程文化适宜性的价值诉求,可以从追求儿童对文化的尊重与理解、彰显儿童生命的回归、实现一元化与多元化的辩证统一等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 知识性与趣味性:开发数字化教材的重要视角

    作者:关海君 刊期:2018年第23期

    教材研究与课程改革作为教育优化的两大分支,需要以科技交互以及实用素材拓充为依托,加强数字化教材的建设与转型。根据实际教学过程,建议选取以“趣味性”为“外包”、以“知识性”为“内核”的教材编制开发机制,侧重分析不同课程项目的多媒体资源类型差异度,对数字教材的功能分区、编制条件、虚拟学辅工具以及页面设计等板块进行分析设计,力争...

  • 多媒体学习理论视阈下插图对学生认知学习的影响机制探析

    作者:王海英; 尹兆梦; 王献英 刊期:2018年第23期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人们经常用插图来呈现学习内容。根据多媒体学习理论,插图是在图像工作记忆中加工后整合到图像表征中,从而提高学生认知学习的效果。根据多媒体学习理论,有无插图、不同性质的插图、不同功能的插图、不同位置的插图都影响学生的认知学习。同时,双通道原理、工作记忆容量有限原理和主动加工原理都阐释了多媒体学习理论视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