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 北大期刊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27/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探新、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评价、高教和职成教教学研究、教师发展、职业成人教育、教育决策与管理、教学研究、教育基本理...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4-633X
国内刊号:14-1027/G4
全年订价:¥ 220.8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9
复合影响因子:1.47
总发文量:4377
总被引量:26599
H指数:67
引用半衰期:4.4595
立即指数:0.0432
期刊他引率:0.9769
平均引文率:7.5027
  • 教育文化研究:走向教育生活与教师发展

    作者:赵光磊; 于伟 刊期:2018年第16期

    “教育文化”有四种语义,教育文化研究中的“教育文化”主要指教育生活文化和教育素养文化。教育文化研究要“文化地去研究”,文学性与批评性是它的一个显要特征。学科分划使教育文化研究不能成为一个稳定的研究领域,在学科之内发展教育文化研究困难很多。教育文化研究的前景在于超越学科分划,走向教育生活和教师发展,乃至成为一种应用研究...

  • 论教育的生活立场

    作者:陈荟; 杨卉霖 刊期:2018年第16期

    教育与生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日常生活的需要,但是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绝不是人类社会日常生活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严格筛选的、被“提纯”了的生活。学校教育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自身无法避免的局限性,这也使得学校教育和教学绝对不可能回归到日常生活世界,但是教育可以为个体在未来日常生活中发展的可能性提供...

  • “互联网+”时代学校教育空间建设的边界

    作者:段兆磊 刊期:2018年第16期

    学校教育对于学生发展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依赖于其特殊的学校教育空间建设及管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打破了学校教育原有的空间边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引发了新的问题。结合时代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规律重新审视互联网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合理把控...

  • 地方基础教育治理的本土化研究:现状与路径选择

    作者:张冉; 张新平 刊期:2018年第16期

    从概念到实践,治理理论在国内的地方教育发展中得到了彰显,地方基础教育治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依然存在着教育行政的双重限制、市场力量的逐利取向、中介组织的承接缺位等问题。研究者与实践者应在共同确定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提炼本土教育管理经验,明确教育行政组织的主导,规范市场力量的进入,培育教育中介组织,促进地方基础教育的优质均...

  • 论名校集团化办学中的学校组织间关系形态及其治理

    作者:段恒耀 刊期:2018年第16期

    名校集团化办学是名校联合普通校组成学校发展共同体,重新调整组合学校组织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创新方式。名校集团中,学校组织间关系形态呈现出对偶关系、星系关系、种群生态网络关系三种类型。学校改进的实践逻辑、集团规模经济的理性逻辑、学校协同发展的共生逻辑促使名校集团学校组织间关系的生成。名校集团治理的实质是对学校组织间关系的维...

  • 新时代中国教育智库发展研究

    作者:佘勇; 李江源 刊期:2018年第16期

    中国教育智库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政府对教育智库的认同为教育智库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政策决策体制的变革为教育智库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教育危机和政府危机的存在为教育智库的发展提供了现实需求;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和扩大为教育智库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市场空间;教育政策学的发展为教育智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论教师教育改革社会支持机制的构建

    作者:付光槐 刊期:2018年第16期

    教师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高校教师教育机构内部进行课程改革、教学转变等之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当前,教师教育改革需要构建教师教育改革的社会支持机制。构建教师教育改革社会支持的认同机制是起点,促使社会各方力量确认其参与主体身份,构建共同愿景;构建教师教育改革社会支持的参与机制是关键,通过政策、舆论、文化浸...

  • 社会人视角下乡村教师激励之可能与可为

    作者:彭冬萍; 曾素林 刊期:2018年第16期

    当前,国家和社会对乡村教师的激励主要是以物质激励为主,把乡村教师假设为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其实,乡村教师不仅是一个经济人,更是一个社会人,从社会人视角激励乡村教师将事半功倍。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人群关系理论及需求层次理论、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感低的现实以及历史上早期乡村教育家的躬身垂范,分别在理论、实践和...

  • 教师考核制度中的“教师参与”缺失与建构

    作者:马振彪 刊期:2018年第16期

    当前的教师考核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主体参与缺失、个性参与缺失以及主动参与缺失的现象。建构教师考核制度中的“教师参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构主体参与,体现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建构个性参与,关注教师的个性特点;建构主动参与,改善教师的工作状态。教师考核制度中的“教师参与”必然会促成教师的幸福体验和快乐成长。

  • 文化自信的基本指向与学校培育路径

    作者:黄莉 刊期:2018年第16期

    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四个自信”的基础,在与时俱进中创新和丰富了文化内涵,发挥了文化价值激活与提升的动力引擎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的基本指向是文化创新、文化传承、文化自强。各级各类学校作为文化传承、创新与培育文化自信的主阵地,应立足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综合发展,完善课程模式,注重管理成效,践行文化自信,从而...

  • 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动机的结构及问卷编制

    作者:王伟; 雷雳 刊期:2018年第16期

    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编制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动机问卷并进行结构探索,结果发现: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动机共包括自我表现、自我放松、能力提升和关系建立四个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动机问卷可以作为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动机的测...

  • 论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减法”思维

    作者:杨清 刊期:2018年第16期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学校课程建设的推进,不少学校构建了庞大的课程体系。但学校课程“加法”的过度盛行,导致学校课程数量庞大、课程结构模糊、课程质量不高。学校需要转化思维方式,对课程适当做“减法”,化繁为简、化乱为明、化虚为实。具体而言,学校应做好课程的顶层设计,明确“减法”的依据;对学校课程进行删减整合,精简课程数量;...

  • 生成性教学:误解与澄清

    作者:朱文辉 刊期:2018年第16期

    生成性教学的提出并不是要剑指教学预设,而是对因长期浸润于“一纲一本”教学管理体制中所滋生的控制性教学的反叛。一些研究者所诟病的“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彰显新课改理念的花样百出”的教学并非本真意义上的生成性教学。生成性教学秉持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人本主义教学理念,践履多种方法灵活并用的方法论主张。是一种以人为本的...

  • 提炼文化内核: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社会价值建构

    作者:刘爱楼 刊期:2018年第16期

    校本课程开发的社会价值生成于文化,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核。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社会价值建构实质上就是文化内核的提炼过程。校本课程开发是对地方文化的收集、整理、整合和创新,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内核提炼可通过全面发掘地方文化优势、基于文化架构课程框架、组织课程框架内的文化内容、形成文化主导课程评价等方式,使文化充斥于校本课...

  • 广西师范学院

    刊期:2018年第16期

    广西师范学院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学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试点学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组委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