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 北大期刊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27/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探新、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评价、高教和职成教教学研究、教师发展、职业成人教育、教育决策与管理、教学研究、教育基本理...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4-633X
国内刊号:14-1027/G4
全年订价:¥ 220.8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9
复合影响因子:1.47
总发文量:4377
总被引量:26599
H指数:67
引用半衰期:4.4595
立即指数:0.0432
期刊他引率:0.9769
平均引文率:7.5027
  • 主体间性哲学视野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作者:李家军 刊期:2017年第23期

    师生关系是校园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和谐校园建设。以主体间性哲学思想为指导,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主要有: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师生交互为基本途径,坚持动态、差异地看待师生关系,在师生合作中体现师生关系的和谐。

  •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学校公共文化重构

    作者:张旭 刊期:2017年第23期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已经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领航标,学校公共文化对学生核心素的培育有重要作用。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视角思考学校公共文化的重构需要基于审美意识和审美规律美化校园,重构校园的外在环境;基于教育价值观认真审视建设人文化校园,重构校园的文化环境;基于适宜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重构校风,重构校园的精神环境。

  • 教师课堂话语的三种组织形式分析

    作者:张弓 刊期:2017年第23期

    根据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目前的课堂组织形式有三种: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师生以平等身份共同参与的课堂和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课堂。不同的课堂组织形式呈现出不同的话语权特征,教师唱主角的课堂话语组织形式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主要适用于新知识的传授和疑难问题的阐明;师生平等参与的课堂组织形式呈现的是双主体教学结构,强调话语共建和共...

  •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象、主体与方法

    作者:肖磊 刊期:2017年第23期

    作为我国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相较于传统考试评价而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仅仅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考查,更加重视考查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谐发展的状况,这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应有之义。正是基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象的定位,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需要多元主体间的协...

  • 家庭文化资本对高考志愿选择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明坤 刊期:2017年第23期

    家庭文化的制度形态、消费形态和经验形态对高考学生的志愿选择具有深远影响,高考作为一项特定的、合法化的文化等级划归和人才选拔制度,决定了具有家庭文化资本优势的学生占有文化竞争的有利位置。对此,学校教育对高考文化价值观的表达绝不能止步于此,通过深入认识家庭文化资本对学生高考志愿选择的差异性影响,可促使人们更加理解高考所具有的...

  • 学习困难学生教育转化的“反弹现象”反思

    作者:黄宁 刊期:2017年第23期

    学习困难学生教育转化的反弹现象可划分为动机性反弹、外源性反弹与策略性反弹三种类型,每一种反弹类型的背后都存在着相应的教育误区。长久以来,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已形成固定程式,其中,因材施教、榜样激励、赏识策略是教师用于对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主要方法与技术手段。然而,对它们的认知错误和实施不当也成为了学习困难学生转...

  • 论校内外科技教育的结合

    作者:孙涛; 李正福 刊期:2017年第23期

    校内外科技教育在目的、资源、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促进两者的结合对于培养青少年科技素养意义重大。学习活动是促进校内外科技教育结合的基本途径,目标互补、内容呼应、方式配合、评价互通是校内外学习活动有机结合的基本点。实现校内校外科技教育结合的关键环节是学习设计,拉链学习模型是基本的学习模型。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的网络利他行为研究

    作者:梁芹生 刊期:2017年第23期

    网络虽然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网络环境也有利于青少年利他行为的唤起。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的引导途经包括:一是充分发挥网络利他行为影响因素的引导作用;二是从道德品质提升角度引导青少年的网络利他行为;三是通过情感认知的加强鼓励青少年的网络利他行为;四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鼓励青少年的网络利他行为;五...

  • 教师领导力的核心要素与提升路径

    作者:彭云 刊期:2017年第23期

    与教师领导活动中主体要素相对应的教师领导力,其核心要素包括逐级递进的"发展自我、教导学生、引领同伴、参谋领导"等四个方面。其中,发展自我和教导学生处于基础层级,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备的领导力;引领同伴和参谋领导是高层级教师领导力的表现,是优秀教师区别于一般教师的标志。形成教学主张是培育高层级教师领导力的关键所在。

  • 山西省中小学教师省级远程培训问题、原因及对策

    作者:石大维 刊期:2017年第23期

    当前,现代网络环境下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已非常普遍,但由于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培训的互动性不够、培训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培训环境的虚拟性太强等原因,导致在实践中存在着远程培训观念相对滞后、网络课程的开发缺乏针对性、培训时间安排过长、培训学员的监测方式和评价体系过于"重量轻质"以及网络交互机制尚未完善等问题。完善中小学教师...

  • 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明月 刊期:2017年第23期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既是个人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是现代社会对学校的要求。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对教育的理解,也决定了学习氛围的构建和师生关系的质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为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正面影响,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这需要在情感、信念、理智、情绪以及意志等方面加强修炼。

  •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榜样人物的社会学分析——以苏教版教科书为例

    作者:高湘平; 石鸥 刊期:2017年第23期

    通过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的榜样人物进行社会学分析发现,教科书中的榜样人物在自然属性、社会身份和内在形象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别:教科书中的榜样人物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媒介,榜样人物的性别和民族差异是社会现实的复演,榜样人物的选取缺乏对普通群体的关注。

  • 我国初中地理课程对培养科学素养的潜在功能研究

    作者:旋晓伟; 段玉山; 金庆娜 刊期:2017年第23期

    虽然科学素养并不是地理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但地理课程在培养科学素养上却具有一定作用。通过对我国初中地理课程采用文本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以及访谈的方法,可以挖掘其在培养科学素养上的潜在功能,以充分发挥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具体来说,初中地理课程可以通过环境伦理问题、地理学史和地理学家传记故事、地理空间技术教育来增强对学生科学素养...

  • 活动理论框架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王薇 刊期:2017年第23期

    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是学校和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活动理论分析框架指导下的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模式以任务为导向,以活动为中心,以现实情境为中介,以共同体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该模式具有需求引领、学生中心、学科交叉、课程整合、感官互动等特点,需要通过在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寻找连接点的方法设计任务,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

  • 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策略优化

    作者:徐艳伟 刊期:2017年第23期

    影响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包括理念因素、设计因素与形式因素。其中,提问理念不当将导致各种假提问、空提问与频繁提问,提问设计能力欠缺会诱发问题的松散和模糊,而提问形式不合适则可能造成冷场现象和师生关系对立。提升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规避教师控制欲对提问取向的干扰,追求师生基于提问设计的视域融合,并利用提问形式来平衡学生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