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 北大期刊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27/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探新、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评价、高教和职成教教学研究、教师发展、职业成人教育、教育决策与管理、教学研究、教育基本理...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4-633X
国内刊号:14-1027/G4
全年订价:¥ 220.8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9
复合影响因子:1.47
总发文量:4377
总被引量:26599
H指数:67
引用半衰期:4.4595
立即指数:0.0432
期刊他引率:0.9769
平均引文率:7.5027
  • 教育学学科性质在中国的研究:历程、进展和展望

    作者:许丽丽; 侯怀银 刊期:2016年第12期

    我国教育学学科性质的研究始于1906年,经历了译介、起步、苏化、中国化尝试、语录化和自主化六个阶段,研究者对教育学学科性质的研究形成了科学说与非科学说的观点。科学说包括: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一门独立的科学;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教育学是一门人文科学;教育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或实践科学;教育学是一门精神科学的单一科学说;教育学兼备自然...

  • 重返经典:教育史研究的进路与学术旨趣

    作者:王兆璟; 王艳艳 刊期:2016年第12期

    经典“缺失”是造成近年来教育史“学科危机”与“学术危机”的重要因素。已往呈现在教育史研究文本中的经典被“文本化”,经典之于教育品行的提升、之于教育实践的智慧被遮蔽,从而失掉了经典所内含的精神张力,因而所谓的以经典研究为名的思想史研究也就剩下了空洞的外壳。在我们这个以文化复原为价值回归的时代,重返经典、重启经典内含的教育智...

  • 教室空间演变与意蕴创新

    作者:徐士强 刊期:2016年第12期

    教室空间具有双重意蕴,既是物理场,又是小社会。教室有形空间的变化经历了从无形到有形、从外形到内设、从结构化内设到多样化内设等历程。但形变背后蕴藏着神变,教室的教育内涵更加丰富、社会功能越发多样。两种变化背后都交织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唯有因势利导,加以恰当的教室空间领导,才能使得教室结构从火柴盒走向组合柜、...

  • 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中的城乡教育一体化

    作者:符太胜; 严仲连 刊期:2016年第12期

    主体间性理论对城乡教育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城乡教育之间是主体间性的关系。从主体间性理论来看,城乡教育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应该“和而不同”,既有教育公平与教育现代化的共同愿景,也尊重城乡教育的不同特质。城乡教育主体间性的实施策略为:理性分析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要素,重构城乡教育一体的文化机制,及时调控城乡学校互动的微观样态,...

  • 规范性教育政策的效应研究——基于学校场域中“弱势群体”利益保障的视角

    作者:柴江 刊期:2016年第12期

    中国文化影响下的“关系”成分,在学校场域中具有独特的特征,虽为个性问题,但会形成区别于常规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如以“关系”或“阶序位置”为主导分配学校中的教育资源,对于学校来说,在外界的印象与发展的动力上会大打折扣。规范性教育政策具有限制性和强制性,可以约束教育资源占有者自觉规视自己的行为,对损害“弱势群体”既得利益的行为...

  • 城乡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模式探析——上海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及启示

    作者:张胜利; 丁娟; 平和光 刊期:2016年第12期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基础均衡的条件下,各地都在探索通过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路径迈向高位均衡。在此过程中,上海市努力找准自身定位,积极发挥区域优势,通过成立上海市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统筹规划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目标、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

  • 新型教育智库的评估机制探析

    作者:李清刚; 黄崴 刊期:2016年第12期

    新型教育智库的评估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提供的备择咨政方案质量进行的评估,评估的是专家议程中的文本,而非政府议程后的合法政策文本。新型教育智库的评估机制主要包括新型教育智库的自我评估、主管部门评估、第三方评估及媒体评估等四个层面的建立和健全,目的是保障高质量的政策文本建基在高质量的备择咨政方案上,同时塑造新型教育智库...

  • 教师知识“提质减负”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常攀攀 刊期:2016年第12期

    中小学校在进行课业“减负”时,还要确保教学“高质”,“提质减负”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教师知识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因素,其建构程度会导致学生对同一内容的正确理解和合理内化付出不同的认知与情感努力。其中,教师知识外化为教学行为并作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构成其“提质减负”的结构机制;在实际运行中,建构不...

  • 教师“全能角色”的尴尬境遇及其改善

    作者:杨淑萍; 薛继红 刊期:2016年第12期

    在知识信息多元化的社会,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对教育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无疑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教师也因此遭遇了“道德圣人”、“知识完人”、“监护人”等“全能角色”定位,使其陷入不堪重负的境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封闭办学、过度主张学生权益导致师生权利保障不对等、学校缺乏有效的教育...

  • 道德与教育关系新探

    作者:闫旭蕾 刊期:2016年第12期

    关于道德与教育之间关系的认知,人们更多是在德育层面展开的,而不是在“道德”和“教育”两者并列的思路上进行。人们在德育层面思考道德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以学校教育的权威性、德育强调“善优先于正当”为前提的。这种思路的局限性表现为:首先,“缺乏”统领教育的“德”之维;其次,易于忽视对教育道德正当性的追问;最后,遮蔽教育目的正当与其...

  • 移动互联时代隐性德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作者:梁标 刊期:2016年第12期

    隐性德育资源具有隐蔽性、超时空性、全方位性、渗透性等特点,由于移动互联时代的技术发展,当下德育可以利用的隐性资源的优势主要体现为技术设备先进、信息反馈及时、信息交流顺畅和资源获取便利等方面。移动互联时代德育的隐性资源利用主要集中在学生思想动态、教学方法、教学素材、教学平台、教学成果、教育任务等方面,对相关资源的合理发掘...

  • 论学校课程建设的文化自觉

    作者:蔺红春; 徐继存 刊期:2016年第12期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彰显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当前学校课程建设存在主体责任意识淡薄、急功近利等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对其文化传统、现实境况和未来发展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确立其适切的文化价值取向并自觉践行,以增强学校课程建设的自觉与自主。文化自觉的学校课程建设需要树立课程建设的责任意识,积聚课程建设的文化资本,厘定课...

  • 学校课程统整实践中的三重误区及其超越

    作者:刘登珲 刊期:2016年第12期

    当前我国学校课程统整实践中存在着的三重典型误区:范畴上把“课程统整”等同于“多学科”或“科际统整”,窄化课程统整为学科课程精细化运作的技术手段;在价值取向上重“知识”而轻“经验”、“社会”,舍本逐末难以通达统整课程“统整育人”之本义;在方法上陷入“统”、“整”割裂的二元论,“统而不整”或“整而不统”,阻碍学校课程结构优化。...

  • 论缄默知识视域下的教学倾听

    作者:李德显; 李利 刊期:2016年第12期

    课堂教学中的倾听是一种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行为,既包括教师对学生思想的理解,又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心灵世界的互相融合。缄默知识是显性知识的认识基础,学生内心所隐含的缄默知识往往透视着自己的真实诉求,同时也制约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基于缄默知识的视角来看,教师要给予学生尊重与关爱,在与学生共同交流中关注学生的心灵,增长彼此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