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 北大期刊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27/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探新、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评价、高教和职成教教学研究、教师发展、职业成人教育、教育决策与管理、教学研究、教育基本理...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4-633X
国内刊号:14-1027/G4
全年订价:¥ 220.8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9
复合影响因子:1.47
总发文量:4377
总被引量:26599
H指数:67
引用半衰期:4.4595
立即指数:0.0432
期刊他引率:0.9769
平均引文率:7.5027
  • 论批判教育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

    作者:张卓远; 侯怀银 刊期:2015年第11期

    批判教育学有其独特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批判教育学的形成主要体现为解放理论、交往理论、意识形态批判及再生产理论的形成,批判教育学具有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再生产”的基础上发展“抵制”理论、由批判性语言发展为可能性语言等发展特征。批判教育学的发展趋势主体表现在:注重对“抵制”理论的反思;注重对文本和记忆的批判;注...

  • 论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教育转型升级的思想影响

    作者:赵冲 刊期:2015年第11期

    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教育转型升级的思想影响是整体的。庸俗的后现代主义否定了教育与爱的天然关系,是教育工具化的思想源头之一。激进的后现代主义使我国的教育转型升级摆脱了现代主义的束缚,开启了无限性的通道。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揭示了我国教育转型升级的实质是教育生活的转型升级。

  • 教育的基本追求何在——由“分数决定分类”引发的思考

    作者:吴徐莉 刊期:2015年第11期

    现代社会以其发展的需要作为教育培养的目标,重视教育所具有的功利价值,强调教育的实用性,但这种倾向在对教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使人们发出了“分数决定分类”的慨叹。据自由教育思想审视,这种指向功利化的现实教育造成了教育中的自我缺失。臻于自由教育之境,将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追求,才能促进人的真正发展。

  • 从工具化到人本化:校长领导的现代转型

    作者:徐金海 刊期:2015年第11期

    校长领导是一种复杂行为,这种行为受一定制度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经历了由政治化教育到经济化教育再到人本化教育的发展与转型,政治化教育与经济化教育渗透着工具化内涵,校长领导也经历了从工具化领导向人本化领导的转型。这一转型过程要求实现校长领导理念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领导方式从权力控制转向权力分享,领导...

  • 国际知名考试质量与公平性标准的比较研究与启示

    作者:程蒙蒙 刊期:2015年第11期

    托福考试、雅思考试、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和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等国际知名考试之所以得到世界公认,是因其完善的考试质量与公平性标准为其提供质量和公平保障。这些国际知名考试质量标准既注重测试公平,又有测试质量监控机制;提倡信息公开,维护考生权利。而我国现有的考试标准仅关注测试链中某个单一环节的管理,缺乏测试公平性原则和人性化服...

  • 理性认知校园霸凌:从校园暴力到校园霸凌

    作者:孙晓冰; 柳海民 刊期:2015年第11期

    校园霸凌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各个国家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校园霸凌行为的反复性、方式的多样性、对象的固定性给青少年身心带来巨大的危害甚至导致自杀行为,校园霸凌扭曲了学校教育的本义,危害了校园安全,无论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都可能成为危害社会安全的暴力行为者。政府、教育研究机构、教师、学校和家庭要通力合作,形成一个反对校园霸凌...

  • 乡村文化传承何以受阻: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文化学思考

    作者:王成芝; 曹晶 刊期:2015年第11期

    乡村文化传承不仅包括学生主体、学校教育对乡村文化的传承,还包括城乡文化的交流与借鉴。“后撤点并校”时代乡村文化的传承受到阻碍,主要表现在:农村学生作为传承主体与农村时空隔离,撤并后的学校受到城镇氛围的影响并有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城乡文化分离带来了城乡文化之间的不平衡。改善乡村文化传承受阻的问题,应疏通乡村文化传承通道:...

  • 教师课程权利的道德向度

    作者:王瑞德 刊期:2015年第11期

    课程权利是教师权利的基本内容,对教师课程权利进行道德追问于教师而言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道德实践植根于教师的道德自信,教师能够通过“教什么”和“如何教”实现对课程权利的道德观照。教师需要从中国历史的真实叙事中捕捉课程道德的厚度,从中国当下的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出发捕捉课程道德的宽度。

  • 特岗教师生存及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以山西省特岗教师为例

    作者:贾秀丽; 张荣华 刊期:2015年第11期

    为支援中、西部13省区农村基础教育,2006年国家开始实施特岗教师政策,这项政策的实施充实了边远贫困县的基础教育师资力量。通过对山西省特岗教师的调查艮访谈,发现特岗教师的福利待遇、工作及生活条件、就业质量会影响特岗教师的岗位稳定性;特岗教师专业发展表现出自主发展动机不强、专业发展认知模糊、缺乏职业规划引导、专业发展途径单一...

  • 四个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溯源

    作者:郑锋 刊期:2015年第11期

    英国教育专家霍尔姆斯(Holmes,B.)和麦克莱恩(Mclean,M.)曾经对世界各国的课程进行比较研究,将之归为四种主要的课程理论,分别是要素主义课程、百科全书课程、综合技术主义课程和实用主义课程。在这四种课程理论和观点的基础上,以培养什么人和什么知识最重要两个问题作为课程的出发点,可从社会学的视角对英国、法国、苏联、美国及中...

  • 论有效教学策略——基于学习结果分类的视角

    作者:许爱红 刊期:2015年第11期

    教学是有目的地促进学习,以达成既定学习目标的活动,因此,所谓有效教学,应该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活动。学生不同的学习结果有不同的学习过程和条件,需要不同类型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结果可以分为认知、动砟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或多或少都涉及这三个领域。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根据教学目标领域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策...

  • 微时代教育学术传播的特征、挑战与应对

    作者:张铬凯 刊期:2015年第11期

    教育学术具有公开性、交流性和接受评议性三重特性,传播是教育学术发展的本体命题。当前,以多种现代微平台为表征的微时代深刻影响着教育学术传播。微时代的教育学术传播具有效能急速增强、样式情境交互和平台复杂运转的特征,同时,面临来自理念冲突、实践区隔和效果隐忧三个方面的挑战。因此,要探索建立以观念转变为引擎、条件跟进为保障和...

  • 新媒体视角下学前教育课程资源共享研究

    作者:黄岩梅; 郄瑞丽 刊期:2015年第11期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构建学前教育课程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家庭价值,而新媒体的交互性、共享性和即时性特性可增强学前教育课程资源的有效性、多样性和更新度。实现学前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可以通过构建学前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教师共同体、建立学前教育课程资源库、构建学前教育课程教师共同体良好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