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 北大期刊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27/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探新、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评价、高教和职成教教学研究、教师发展、职业成人教育、教育决策与管理、教学研究、教育基本理...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4-633X
国内刊号:14-1027/G4
全年订价:¥ 220.8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9
复合影响因子:1.47
总发文量:4377
总被引量:26599
H指数:67
引用半衰期:4.4595
立即指数:0.0432
期刊他引率:0.9769
平均引文率:7.5027
  • 论教育的“闲暇”精神

    作者:姜勇; 张婕 刊期:2012年第11期

    真正的教育是有“闲暇”精神的。在“闲暇”之中,教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人格加以历练培育,对学生的品性施以涵养淬砺,对学生的道德良知予以萌发唤醒。教育的“闲暇”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时间”,即要解放学生的时间,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主思想的时间;二是“心境”,表现为学生愉悦欢欣、悠然自得、潜泳沉醉、无所牵绊...

  • 孤独体验的教育现象学研究

    作者:姬智 刊期:2012年第11期

    现有研究对孤独体验揭示不充分,阻碍了我们全面、恰当地看待孤独体验和进行合理的教育实践,其根源在于研究方法的局限。在现象学的指导下,借鉴范梅南关于生活体验研究的方法,可以重新揭示孤独与独处在本质上的差异。孤独体验往往包含着不可避免的丧失感、理解之难、在独立与依赖间徘徊三个根本主题。孤独体验研究启示教育要放弃简单克服孤独...

  • 清代官学教育的特点——兼论适应性教育的后果及其启示

    作者:王筱宁; 李忠 刊期:2012年第11期

    视教育为教化以适应政治需要,视程朱理学为知识来源以确立统一的思想和行为规范,以科举制度作为教育发展的制度保障,以功名利禄作为调动士子求学的激励因素,以文字狱实现对士人的彻底控制,是清代官学教育的特点。这种教育在适应政治需要、维护统治秩序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却在应对社会变革并引领社会发展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弊端,致使近代...

  • 理性看待“名校教育集团”

    作者:郑涛; 李江源 刊期:2012年第11期

    作为社会转型时期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过渡性教育制度设计或安排,“名校教育集团”是一种较合理的制度设计。在认识、评价“名校教育集团”这一制度设计的“优”或“劣”、“好”或“坏”时必须抱持理性的立场和态度。

  •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价值分析

    作者:徐国英 刊期:2012年第11期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撤点并校政策已经实施了十年,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其“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撤点并校政策所蕴涵的价值追求主要表现为以人为本、教育平等和可选择性三个方面。撤点并校政策的价值选择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大规模学校的“迷恋”以及存在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在讨论撤点并校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时,应考虑其能否处理好价值与...

  • 论我国教育实施积极差别待遇的动因、措施与正义性

    作者:吴回生 刊期:2012年第11期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在从不均衡到相对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通常采用积极差别待遇的策略和手段,对弱势群体(区域、学校、学生群体)实施各种特殊的优惠措施,主要运用“帕累托改进”策略扶持弱势区域,对弱势学校给予政策倾斜,对弱势群体子女给予优惠和救助。积极差别待遇通过实现事实平等和教育总体效益的提高体现其正义性。

  • 公共教育政策舆情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分析

    作者:李鑫 刊期:2012年第11期

    关于教育政策问题确定的研究十分重要,因为构建公共教育政策问题是公共教育政策过程研究的逻辑起点。公共教育政策舆情研究就是研究哪些教育问题应该而且可以上升为公共教育政策问题,并通过公共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调整,增进民众普通的教育利益。公共教育政策舆情研究可以分为确定有影响力的传播教育问题的媒体、获取公共教育政策舆情信息...

  • 论学校教育中批评权的归属及行使

    作者:马爱兵 刊期:2012年第11期

    批评是学校教育中最常见的活动之一,它与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在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批评学生既是学校和教师的权利,又是学校和教师的义务。学校和教师只有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才能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当前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批评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在实施批评教育时,学校和教师要防止放弃批评...

  • 从失范到规范:教师教学生活的社会学审视

    作者:齐军 刊期:2012年第11期

    当前,由于教师个人价值的扩张、教育制度约束力的缺席以及社会功利心态的浸染,教师教学生活在价值观念、制度的施行以及教师具体行为方式等方面相应地变得失范,并存在某些危害,如造成教学资源的滥用、教师教学信念受到侵蚀、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误导、不利于教学共同体的团结等。规范教师的教学生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建设完善的教育...

  • 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内涵解读与生成之道

    作者:徐小容; 林克松; 全 刊期:2012年第11期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实践智慧在教育领域内的拓展,具有情感交融性、情境建构性、生成反思性等特性,是促使教学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走向和谐统一、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并实现生命化教育的必然诉求。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重拾实践智慧“善”的理念,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地生成与反思,以研究学习及实践创新为保障条件,...

  • 走向“三本”:当代学校德育的实践归依

    作者:龙宝新; 孙峰 刊期:2012年第11期

    当代学校德育的劲敌来自于现代德育哲学的“铁三角”——德知为本的德育资源论、教师为本的德育媒介论、课堂为本的德育平台论,它们以一种强大的惯性牢固地支撑着学校道德大厦。学校是人与事交汇、互动的空间,人事问题是制约学生德性问题的根本问题,以事育德、在做事中成人是生活德育论的必然推论。走向生本、事本、校本,基于学生的道德潜能...

  • 制度的缺席:脱离制度指引的道德教育的表现及批判

    作者:冯永刚 刊期:2012年第11期

    在道德教育中,制度是引导与规范道德以及道德教育活动的行动准则与规则系统,是实现道德自由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障。脱离制度指引的道德教育,易导致道德主体性的迷失,弱化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发个体的种种非道德行径,危害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延缓和阻滞人类向道德自由挺进的步伐。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

  • 教育共同体的类型及其道德意蕴

    作者:翟楠 刊期:2012年第11期

    教育共同体是在教育的公共生活中建构起来的公共空间,是教育中的人获得身份认同的基本来源。在体制化的教育生活中,教育共同体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国家教育共同体、学校教育共同体和班级教育共同体,它们构成了个体在制度化教育中生存的基本空间。这三种教育共同体中包含着共同的道德意蕴,即教育共同体是具有公共善的道德共同体。

  • 新课程背景下课程领导定义与本质的视阈——基于传统课程管理理论的分析

    作者:崔成前 刊期:2012年第11期

    课程领导作为新兴概念,视阈广泛,其本质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的一种新的课程行政体制。它在课程政策上强调分权,在学校层面的课程环境营造上强调效率更高的活动组织,使社区、家长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在学习方法上强调集体学习与探究学习,在学习评价上强调由单一结果评价向过程与结果并重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领导立足于学生...

  • 论生成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钱雨 刊期:2012年第11期

    生成课程是一种由教师、儿童、课程文本和教育情境等多种因素互动建构生成的非预期、非线性的弹性课程。生成课程起源于西方生成哲学,但与古老的东方文化也有着深厚的渊源。意大利的瑞吉欧课程、美国的PBL教学模式以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都是生成课程的当代表现形态。发展生成课程,教师应充分发现生成课程的审美价值,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