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 北大期刊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27/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探新、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评价、高教和职成教教学研究、教师发展、职业成人教育、教育决策与管理、教学研究、教育基本理...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4-633X
国内刊号:14-1027/G4
全年订价:¥ 220.8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9
复合影响因子:1.47
总发文量:4377
总被引量:26599
H指数:67
引用半衰期:4.4595
立即指数:0.0432
期刊他引率:0.9769
平均引文率:7.5027
  • 论教育范式的后现代转换

    作者:李玉萍 刊期:2010年第11期

    从现代教育范式转向后现代教育范式,是我国教育界正在实施的一次战略性转换。这种范式转换是基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盛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之上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后现代教育范式具有开放性、发散性、平等性、生成性、无序性及模糊性等特征。它对现代教育范式的反思与超越表现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中心走向边界...

  • 论学习方式创新与人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潘涌 刊期:2010年第11期

    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具有单一性、封闭性、机械性等弊端,它能造成个体生命知识数量上的积累和增长,但不是一种达成"立人"主旨的有效、优质的学习方式。当前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能真正落实每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习主体的个性生命活力,对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 “爱无差等”的伦理诉求与现实挑战——论教师作为学校德育主体的公正与偏爱

    作者:郝杰 刊期:2010年第11期

    对待学生"爱无差等,一视同仁"是对教师的伦理诉求和职业道德规范,但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偏爱行为却普通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之间是存在巨大差异的,教师难以均衡地施爱于每一位学生;另一方面,爱可以分为自然爱和社会爱。"爱无差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层面,属于社会爱,当自然爱与社会爱发生冲突的时候,教师难以达成一...

  • 效用、正义、承认: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审视

    作者:吕寿伟; 柴楠 刊期:2010年第11期

    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以及教育的公共品性使教育资源的配置不能完全依赖市场的利益博弈而自发地生成,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必须通过恰当的制度安排才得以实现。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既要追求教育效益的最大化,以实现教育促进社会、社会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也要重视教育资源配置的正义视角,以使教育资源最大程度地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地分配;同时还要强调教...

  • 京津沪渝四直辖市中小学校长专业化水平调查比较分析

    作者:曾天山; 时伟 刊期:2010年第11期

    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基层,领导是关键,能否实现教育家办学,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校长的专业发展程度至关重要。通过对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化水平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需求强烈,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工作年限和满意度等领导素养方面存在差异,其专业发展机制与模式总体上较为单一。为了提高中小学校长的专...

  • 学校教育改革低效性之多维辨析

    作者:王帅 刊期:2010年第11期

    当前的学校教育改革正逐渐沦于低效性的危险之中,主要表现为不"在"改、不"能"改、不"愿"改。探寻其中的原因并突破这些低效因素,不仅必要,而且迫切。明晰学校教育改革的价值基础,顾及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刻性和艰难性,容忍多样化的改革生态,并将学校争取自身利益的途径纳入教育改革设计,是学校教育改革走出低效的基本策略。

  • 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哲学及其重构

    作者:孟凡丽; 程良宏 刊期:2010年第11期

    教师的教学哲学是教师对其课程教学生活中的教学现象、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及其体系背后的理论基础、核心构成等整体关系的理解与认识。持续的课程改革改变了教师的生存状态和意义感受,对教师教学哲学亦提出了相应的变革要求。与之相应,在课程改革中审视并反思教师教学哲学的重构,是消解课程改革理论遭遇教师实践抵制和推进改革有效达成的可能性...

  • 师范生实习支教的法律对策探析

    作者:武建国; 闫兵; 梁宝伟; 李月青 刊期:2010年第11期

    有了法律支撑和政策扶持,师范生实习支教才能可持续发展,其对于师范教育质量的提高和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相关部门应对实习支教专门立法,明确相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保障经费来源,解决支教学生教师资格、支教补助、权益保护等难题。

  • 试论社会学视域下的课程意蕴

    作者:王中男 刊期:2010年第11期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批判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理论产物,从社会学的视角阐析课程理论,即通过呈现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批判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等相关理论,评析与之相应的课程观,可以展现出课程的丰富意蕴,对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 论课程价值的实现与理性选择

    作者:严仲连; 马云鹏 刊期:2010年第11期

    课程价值体现的是课程属性与价值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存在着绝对性与相对性、一元性与多元性的统一。课程价值实现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通常表现为价值选择与辩护、价值转换、价值创造等。现实中的课程价值冲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需要理性地对待。

  • 上海石库门探寻之旅——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案例研究

    作者:向晶; 朱弘 刊期:2010年第11期

    经由了解石库门、走进石库门、认识石库门、思考石库门四个环节对"上海石库门探寻之旅"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的详细描述,真实地再现了教师的体验、家长的感悟和学生的收获,呼应了基础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校教育关注学生当下的幸福并致力于培养学生有能力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理想的目标。

  • 教学形式的历史变化

    作者:刘庆昌 刊期:2010年第11期

    教学的变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教学形式的角度看,教学经历了从示范的教学,到言说的教学,到启发的教学,再到对话的教学这样一个过程。新的教学形式出现,并不是对已有教学形式的替换,而是与已有的教学形式共在。从而,随着教学的历史推进,教学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并呈多元共存的状貌。

  • 论教学境界

    作者:史晖 刊期:2010年第11期

    教学境界是指教学所能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境况。教学境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情境性、审美性和超功利性。教学境界有三重:力的境界———知识的获得;审美的境界———精神的享受;自由的境界———生命力的彰显。

  • 城市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福兰 刊期:2010年第11期

    通过对207名某省会城市高中二年级学生进行的以西方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简称西方疗法)、森田理论及技术(简称森田疗法)为不同教育内容,以讲授训练法和发现交流法为不同教育方法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实验班与控制班后测结果相比较,SCL-90的部分因子得分差异显著;实验班前后测结果相比较,心理健康水平得分出现显著差异;控制班前后测结果相比较...

  • 北京市7—12岁儿童对责任主客体的感知发展研究

    作者:丁晓鹃; 景晓强; 景晓娟 刊期:2010年第11期

    通过对北京市25名7-12岁儿童进行的关于其对责任主客体的感知表现的访谈调查发现,北京市儿童对责任主客体的感知中,责任主体以我为主,人型责任客体以"少我多他"为特点,事型责任客体以学校生活领域和公共生活领域中的事为主,整体上表现出显著的"利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