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 北大期刊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27/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探新、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评价、高教和职成教教学研究、教师发展、职业成人教育、教育决策与管理、教学研究、教育基本理...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4-633X
国内刊号:14-1027/G4
全年订价:¥ 220.8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9
复合影响因子:1.47
总发文量:4377
总被引量:26599
H指数:67
引用半衰期:4.4595
立即指数:0.0432
期刊他引率:0.9769
平均引文率:7.5027
  • 图像时代的教育论纲

    作者:李政涛 刊期:2004年第08期

    图像时代已经来临。这个时代诞生了“图像人”,它为现时代的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图像的教育价值体现在视觉一空间智能的形成、思维和语言的培养与发展之中。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图像时代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在现时代的教育中应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这些策略同时也被视为对教师的要求。

  • 教育善的维度与实现路径

    作者:刘云林 刊期:2004年第08期

    教育善作为社会对教育者的价值期待,有两个基本的展开维度:一是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道德。二是作为教育者外在行为准则的教育伦理。对这两个维度予以科学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教育善实现的具体路径,不仅将推动教育伦理学研究的深入,而且对于全面提升教育者的素质,使其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契合社会所设定的“应然”,也极具方法论的启...

  • 教育研究原创性缺乏:现象与原因

    作者:程亮 刊期:2004年第08期

    我国教育研究缺乏应有的原创性,呈现出“非学科性”、“非本土性”与“非教育性”的特征,可以说,正处在学科“异化”或“殖民化”的边缘。导致这一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育学科自身应负有重要的责任。

  • 中小学乱收费屡禁不止的政策视界

    作者:杨颖秀 刊期:2004年第08期

    中小学乱收费长期未能解决的原因很多,其中政策性质不良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它的主要症结在于政策缺乏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政策制定技术不规范、目标不明确、周期较短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应在政策系统中审视中小学收费政策和制止乱收费政策,关注政策过程,特别是要关注政策的起始环节,明确政策目标,及时修正...

  • 公办中学学校行政人员文化研究——由布迪厄的“惯习”观点说开去

    作者:庄西真 刊期:2004年第08期

    “惯习”是沟通宏观与微观、结构和个体之间的桥梁,通过“惯习”的分析框架,我们发现中学行政管理制度有利于行政人员,不利于教师,行政人员日常言行也表现出轻教学的倾向。公办中学学校行政人员特有的“文化”——行政优于教学,就契合了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模式:结构——惯习——言行——结构。学校改革应从改革结构层面(制度)开始。

  •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与学校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作者:牛利华; 邬志辉 刊期:2004年第08期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所有人的可持续发展、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它为学校教育展开了另一幅别开生面的图景。根据这种发展观,我们在学校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制定中应凸现以下几个基本宗旨:“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相结合”、“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相结合”、“量化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

  • 关注发展型组织:学校改革的新主题

    作者:刘朋 刊期:2004年第08期

    作为一种组织,学校有其独特性。当代学校改革发展趋势使发展型组织成为学校改革的新主题。发展型学校组织的特征为:发展型的领导模式、发展型的组织形态、发展型的组织准备力和发展型的人力资源。因此,塑造发展型学校组织的具体塑造策略有:确定学校组织发展的领导者能力,挑选能适应和驾驭变化的校长;把主动成长和发展与学校组织战略性目标...

  • 论课程政策制定的价值原则与价值取向

    作者:胡东芳 刊期:2004年第08期

    课程政策的制定既需要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也需要满足一定的价值取向。所要遵循的价值原则主要有: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兼顾与急需的统一;择优与代价的统一。所要满足的价值取向有:民主一参与取向;公正一关怀取向;可选择性一多样性取向;面向未来取向。

  • 超越“研究”,整合发展:研究性学程实施的新境界

    作者:谢翌; 李朝晖; 何春霞 刊期:2004年第08期

    A中学第二轮的研究性学程实施试验是以研究性学程实施的经验与问题为起点,超越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学程的定位,同时也在理念、策略以及师生发展方面有了更大的超越。这一过程中展开了一些旧的问题,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进一步的发展中要突出反思学校的功能,以追求学校的优质化为目标,寻求学校的整体发展。

  • 论教材的生态式设计

    作者:郭晓明 刊期:2004年第08期

    知识在教材中应以“动姿化”的方式存在,为此,教材设计应依循生态式设计这一基本理念。生态式设计强调在教材中建立一种良好的知识生态关系,突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特别是它们之间的互补共生关系。具体说,必须加强知识与生活之间、知识与学习者的个人经验之间以及相邻学科(或学习领域)之间的联系。

  • 农村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问题与困难分析

    作者:田小红 刊期:2004年第08期

    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农村教师在宏观社会背景、中观教育管理和微观教师文化角度等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与困难。因此更多的学者和社会人士都应该来关注农村教育,共同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为农村教育的振兴做出贡献。

  • 希望哲学与精神教化

    作者:薛晓阳 刊期:2004年第08期

    20世纪始,人类考察道德生活和教育方式的哲学基础和伦理方法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我们面对一个寻找命运和希望的时代,摆脱一切束缚和负担,用新的眼光期待未来——道德世界观的变革预示着道德教育向精神教化的提升。

  • “去道德化的教育”现象刍议

    作者:丁锦宏 刊期:2004年第08期

    “学校越来越成为‘游戏’场所。教师越来越放弃道德教育责任;道德教育既必要。却又不可能。”这是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吊诡”现象。英国学者曼德斯教授称之为“去道德化的教育”。西方社会的“去道德化的教育”现象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处于改革和发展转型期的中国道德教育,在注重受教育者主体性、创造性培养的...

  • 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面临的理论整合

    作者:尧新瑜 刊期:2004年第08期

    美德教育、规范教育在当下的中国教育界渐渐地形成一种紧张、激荡、碰撞和整合的复杂而失范态势,对道德教育理论如何作出整合,事关国家教育事业和精神文明以及社会发展。一国道德教育的理论只有与其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共同谋划才能获得知识的合法性和教育的有效性。在这种理念的观照下,对于尚处于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错综复...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中小学教师角色研究述评

    作者:蒋衡 刊期:2004年第08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研究不仅着力于厘定教师角色的概念,更从社会要求、国家需要以及知识和教育的转型等外部诉求的高度对教师角色的内在要素进行描述和规划。但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尚存在理论框架松散、国家视野模糊和教师自我身份认同不明等需进一步探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