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史研究

海洋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Studies of Maritime History

杂志简介:《海洋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史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广东省社科院;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
全年订价:¥ 356.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1
总发文量:351
总被引量:151
H指数:4
  • 宋代潮州陶瓷之路——以笔架山窑瓷器生产与外销为中心

    作者:黄挺 刊期:2017年第02期

    潮州位于广东省东部,濒临南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潮州陶器生产起源很早,新石器时代遗址多有陶器、陶片出土,揭阳虎头岭遗址发现的部分陶片施有薄釉,火候已超过烧制陶器的温度。(1)潮州有品质良好的瓷土富矿,山林资源丰富,可以确信唐代已经开始生产瓷器,北宋以后瓷器生产进入繁荣时期。

  • 日本出土的宋代潮州窑产品与相关问题——以福冈市博多遗址群出土为主

    作者:田中克子 刊期:2017年第02期

    前言中晚唐以后,中国民间海外贸易活跃起来。到了宋代,东亚及东南亚海域形成了广阔的海上贸易网络。中国商人向当时尚未掌握陶瓷施釉技术的日本输入大量的贸易陶瓷,日本成为东亚海域最大的中国陶瓷外销市场。"博多"(HAKATA)是当时日本对外贸易的窗口,为九州北部福冈市面向博多湾的一个地区。

  • 潮瓷下南洋:19世纪以来潮瓷与东南亚潮人陶瓷业

    作者:李炳炎 刊期:2017年第02期

    潮州地处沿海,与东南亚关系密切。民众驾舟下海为常事,潮州俗语云"八月东风下南洋,五月南洋回家乡"。潮州至南洋依赖季风,每年往来一至两趟。近代潮人移居东南亚,依旧保持家乡生活习俗,使用陶瓷枕头,陶瓷盘、碗,陶瓷水缸等,因而潮瓷在南洋一带相当有市场,是促进潮州窑业发展的重要海外因素。

  • 海洋、宗教与女性研究——以近代潮汕地区的信教妇女为例

    作者:蔡香玉 刊期:2017年第02期

    近代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移民潮"与"传教热"的兴起,均可归结于19世纪初期西方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它拉开了世界上不同地区之间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在原材料、劳动力供应与机械制造上出现分化,并在技术层面上为人口的迁徙(包括短期的商务、外交、传教与长期的移民活动)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指蒸汽轮船)。

  • “海洋亚洲”的废婢运动——以近代中国广州、中国香港、新加坡为个案

    作者:李雯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一问题的提出 婢女是近代中国社会中从小被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卖或抵押给第三方从事家政服务的底层女性群体。在英文著述中,这一华人群体常被译作"mui tsai"。这是粤语"妹仔"的音译,字面含义是"小妹",实际上是粤港澳一带对婢女的俗称。由于海外华侨华人大多来自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因此婢女在海外常被称作"mui tsai"。

  • 马六甲施善华商与公众记忆——以甲必丹李为经(1614~1688)为例

    作者:苏尔梦; 罗燚英 刊期:2017年第02期

    从我们能找到的各种碑刻集来看,似乎马六甲是东南亚唯一发现颂扬本地知名人士"颂德碑"或"功德碑"的地区(1)。在结构上,"颂"近似"赞"(故中文有"颂赞"一词),通常的结构方式是在实际铭文后接一首诗,诗为四字句式,源自《诗经·颂》。(2)《诗经·颂》是为官方的目的而作,如感谢上天仁慈的举动、颂扬王室祖先的德行、赞美王室的功绩、宣...

  • 试析1571~1940年中菲贸易之兴衰

    作者:龚宁 刊期:2017年第02期

    先秦时期东南亚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就已经开始。随着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东南亚与中国的往来更加密切。菲律宾虽然不在汉、唐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上,但至迟到唐代,中菲两国已有比较密切的贸易关系和物质文化交流,宋代以降史籍有关菲律宾的记载就不断出现。(1)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日益增长,但是相对东南亚其他国家规模和频率都不高...

  • 粤海关史研究的传承与创新——在“粤海关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作者:陈春声 刊期:2017年第02期

    尊敬的李克农会长,叶显恩、李庆新研究员,各位前辈、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非常高兴在这样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来到具有历史意义的沙面,出席这场研讨粤海关与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学术盛会。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有机会作为会议的承办单位,我也非常高兴。我先代表中山大学祝贺这次会议顺利进行!刚才,李克农会长讲到,广州在中国对外贸易、对外交往方面...

  • 海关史研究若干基本问题刍议

    作者:谢松 刊期:2017年第02期

    粤海关是清朝最早以"海关"二字命名的机构之一,它的诞生和发展历程,无不刻上中国社会鲜明的时代烙印。对粤海关的发端、发展脉络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分析海关发展历史及其规律,也有助于我们对近代社会作更深层次的了解。

  • 粤海关“笔帖式”考述

    作者:阮锋; 范少垒 刊期:2017年第02期

    笔帖式是清朝特有官制,品级不高但很重要。清朝前期的笔帖式(尤其是中央派出之笔帖式),具有文武兼备、深入地方、上传下达的特点,成为沟通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媒介,对笔帖式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地方部门的沿革和发展。

  • 乾隆年间粤海关监督唐英研究——以新发现的中西史料为中心

    作者:黄超 刊期:2017年第02期

    前言 粤海关在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成立时,最高主管通称"粤海关监督",全称"督理广东省沿海等处贸易税务户部分司",故在西文文献中记为"Hoppo",即户部之音译。(1)《粤海关志》卷七《设官》载:

  • 粤海关税务司贝泐(F.H.Bell)与省港大罢工

    作者:王一雕 刊期:2017年第02期

    1925~1926年爆发的省港大罢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这场运动的矛头主要指向1925年5月30日英国人在上海的暴行。省港大罢工期间,香港航运停顿,进出口贸易锐减,商业、旅游业萧条,公司破产,股票暴跌,地产贬值,港英当局财政收入大幅减少,使得香港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陷入极度混乱和困难的地步,港英当局也因此深受打击。

  • 粤海关近代档案的概况与价值

    作者:黄朴; 刘琳; 米建平; 陆天舒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中国近代海关不仅引进了西方的人事、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而且在统计、出版、档案管理方面也极具特色,加之其业务范围广泛而庞杂,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详尽而真实的历史记录,是研究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一手资料。

  • 中国近代海关文档管理制度评析

    作者:李娜娜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中国近代海关档案文献史料价值颇高,有"近代史资料中的瑰宝"之称(1),且数目极大,目前仅我国大陆地区保存的数量就多达20万余卷(册)(2)。海关档案文献的编研和利用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到目前为止海内外整理出版的海关档案文献资料选编、汇编已有40余部(3),极大地促进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尽管如此,学术界在深入挖掘海关档案文献史...

  • 清代十三行图像史料内涵初探

    作者:王睿; 欧婷婷 刊期:2017年第02期

    陈寅恪先生曾言: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新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