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史研究

海洋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Studies of Maritime History

杂志简介:《海洋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史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广东省社科院;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
全年订价:¥ 356.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1
总发文量:351
总被引量:151
H指数:4
  • 海洋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研究

    作者:杨国桢 刊期:2015年第01期

    海洋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研究,既是历史的课题,又是现实的课题。作为历史的课题,这项研究已成为历史学的一个专门的学术领域。中国学界历经百年的努力,从南海交通史、中西交通史、中国海外交通史,到中外关系史、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中国海洋文明史,研究的视野、对象和内涵不断拓展深入,使其成为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热点领域之一,学术影响力日益扩...

  • 唐代海南岛的海上贸易

    作者:叶显恩 刊期:2015年第01期

    关于古代中国海南的海上贸易,由于文献记载的阙如,几乎都局限于朝贡贸易。文献上只有谈及海盗时,于无意中透露出一些海商的史迹。从南海交通的早期文献记载《汉书·地理志》看,西汉朝廷曾派遣船队从徐闻、合浦港出海,船队沿北部湾海岸航行,海南岛处于航线的左边,船队当是擦边而过,未必上岸。海南岛成为丝路的途经地,恐怕要到公元3世纪,孙吴开通了...

  • 1390~1497年间中国的火器技术与越南

    作者:孙来臣; 周鑫(译者); 程淑娟 刊期:2015年第01期

    在世界文明的相互交流中,军事技术总是最先被引进,因为若不如此,就会大难临头、国破族亡。Anthony Reid,Europe and Southeast Asia:The Military Balance(Townsville,Queensland:Center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James Cook University of North Queesland,1982),p1.——安东尼·瑞德(Anthony Reid):《欧洲和东南亚》武器和军事组织方面的...

  • 占婆亡国后顺城地区土地状况与奴隶制度——以十八世纪潘陀浪王宫中文档案为中心的研究

    作者:张桦 刊期:2015年第01期

    占婆是占族人建立、曾经存在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的一个濒海古国,在古代南海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占婆国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被称为林邑。9世纪以后,该国常以“占城”一名,出现在中国和越南的史料之中。占婆国强盛时,其活动范围东临南海、北至横山、南至潘陀浪地区。横山山脉位于北纬18度一线,是越南河静省和广平省的界山。潘陀浪位于今越南的...

  • 鄚天赐与郑信——政治立场、冲突及时代背景之研究

    作者:陈荆和; 林旭鸣(译者) 刊期:2015年第01期

    明清鼎革之际华南民众往越南、高棉、暹罗、马来亚及婆罗洲之迁移持续了近百年。即便我们清楚地知道,由于中国王朝更迭而导致的动荡,打破南海地区原来有秩序的移民活动,自秦汉以来曾经不同程度地再三发生,然而此次中国难民向南洋离散的规模和时间跨度仍然是史上罕见的。而该时段内一个前所未见的现象是,诸华人移民集团间盛行协助土著统治者垦荒,...

  • 东南亚的“小广州”:河仙(“港口国”)的海上交通与海洋贸易(1670~1810年代)

    作者:李庆新 刊期:2015年第01期

    从越南中南部的外罗海至昆仑洋,直至暹罗湾这片海域,在古代南海交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有利的海洋气候环境条件。受东亚海域季风的影响,南海的季节性海流(暖流和寒流)往返流经这一海域。这种东北-西南走向的季风海流,使越南-暹罗湾海域处在东亚、东南亚海上交通的要冲。

  • 西贡埠广肇帮圣母庙初探

    作者:耿慧玲 刊期:2015年第01期

    15~17世纪是西方的大航海时代,无论东来西进都对历史造成极大的影响;处于这个时代的中国,也正是会馆文化出现的时期。这种原本为“同乡人士在京师和其他异乡城市所建立,专为同乡停留聚会或推进业务的场所”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言:“狭义的会馆指同乡所公立的建筑,广义的会馆指同乡组织。”(台北:学生书局,1966,第11页),基本上反映出当时人口...

  • 荷兰在亚洲海权的升降

    作者:包乐史; 邓海琪(初译); 冯洁莹(初译); 黄格(初译); 蔡香玉 刊期:2015年第01期

    在十七和十八世纪,北欧在亚洲的商业扩张和殖民势力形成了一种典型的早期现代商业机构的框架——特许东印度公司。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东印度公司是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VOC,1602~1800)和英属东印度公司(EIC,1600~1858)。自始至终,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后文简称荷印公司)凭借它独特的组织和在市场上的垄断行为,几乎成为跨越整个近代早期...

  • 1630年代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亚经营亚洲贸易的制胜之道

    作者:范岱克; 李庆新(译者) 刊期:2015年第01期

    用友好方式追逐这种贸易已经够久了。我们[荷兰人]现在有足够的权力去阻止他们[中国人]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就像他们拒绝我们同他们贸易一样。HTColenbrander ed,Jan PieterszCoen:Bescheiden omtrent Zijn Bedrijf in IndiⅠ(SGravenhage:Marfinus Nijboff 1919-1934),p650:16 November 1621.——荷兰总督杨·彼得森·科恩(Jan Pie...

  • 荷兰东印度公司与中国海寇(1621~1662)

    作者:欧阳泰; 陈博翼(译者) 刊期:2015年第01期

    十七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骤至中国水域,试图开展对华贸易。他们要求自由贸易,然而被不信任“红毛夷”及其强大舰队的中国官员断然回绝。然而这批同样的官员却经常向中国的海寇许以高位以劝其放弃不法的生活。当看到海寇接二连三变为显贵时,荷兰人渐感挫败。他们想知道:为何海寇可以因罪得赏而我们的公司却被无视?考虑到“中国的海寇……能充分...

  • 清代海外贸易通事初探

    作者:廖大珂 刊期:2015年第01期

    清代海外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海外贸易的规模还是和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的海外国家数量,都远远超过前代。在如此大规模的中外交往和贸易往来中,通事发挥了关键的作用。通事,“原系代外人传译”〔美〕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3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第386页。,即翻译也。若无通事的居间传译,清代如何能有如此丰富的对外交往和繁...

  • 殊方异兽与中西对话——《坤舆万国全图》中的海陆动物

    作者:邹振环 刊期:2015年第01期

    在明末较为系统介绍的西学中,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所译绘的世界地图特别引人注目。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语言、图形、文字和数字符号出现的过程相伴随,文化的沟通与对话一般也经历类似的阶段。利玛窦的世界地图,系晚明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的第一部汉文西学经典。作为汉文世界中全球面貌的第一次展示,利玛窦的世界地图给中...

  • 从印本书籍看16~17世纪英国作家的“中国印象”

    作者:徐亚娟 刊期:2015年第01期

    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为配合海外扩张,欧洲各国耶稣会士肩负着传播天主教义的使命,前仆后继奔赴中华帝国,在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服务于中国世俗社会的同时,也学习研究中国文化,著书立说,报道中国情况,向西方传播中国的文明。然而,中西两种思想文化并非单向传播,而是经历了多次冲撞与较量。早在西方科技东来之前,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风物...

  • 清代中国出口欧美的扇子

    作者:松浦章; 许晓(译者) 刊期:2015年第01期

    清代中国,广州向欧美出口了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小林太市郎在《支那与法国的美术工艺》(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1937)中的“荷兰及英国东印度公司对支那工艺品的进口”(第60~74页)里指出,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把大量的中国工艺品带到西欧,其中主要是瓷器和漆制品,并没有提及扇子。,扇子便是这些中国制品之一。中国扇子的大量出口鲜为人...

  • 清代颜真卿书迹作品输入日本考——以《颜真卿三稿》及其单帖为中心

    作者:马成芬 刊期:2015年第01期

    江户时代德川幕府虽然采取锁国政策,但长崎仍作为当时唯一的港口与中国以及荷兰进行海外贸易。这样,从中国和荷兰输入的贸易品也都需先经由长崎再流入日本国内。在从中国输入至日本的贸易品中,书法相关资料尤其是集帖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大庭脩:《江戸時代における中国文化受容の研究》,同朋舍出版,1984。关于江户时代输入至日本的中国集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