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数字动画技术论文

数字动画技术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07 17:12:02

数字动画技术论文

数字动画技术论文第1篇

关键词:艺术本体论;数字插画;视角

艺术本体论,主要研究艺术的本质问题,包括“艺术是什么样的存在”,“艺术如何存在”,及“艺术与其他存在的关系”等相关“元艺术学问题”。21世纪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长足发展,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产生了众多新媒体艺术形式,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固有认识,也形成了艺术学研究的全新领域。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插画艺术近年伴随影视、游戏产业的火爆而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其文化影响力不容小视。当前,针对数字插画的研究,多集中于技术与应用等方面,从艺术学的视角对数字插画系统研究成果还较为薄弱,本文试从艺术本体论的角度探讨数字插画艺术的属性、价值和特点。

1 数字插画艺术是什么样的存在

1.1 艺术与技术的争论

首先,驾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需掌握相应的表现技巧,工具材料也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加工而来,作为数字插画,同样依赖作画材料与表现技巧。由于创作材料的非物理属性,决定数字插画缺少传统绘画有的“工艺性”,更多表现在“技术性”。工艺性的缺失,数字插画在表现力上更多的是模仿传统绘画的“质感”,此外,借助于滤镜、渲染技术,画家个人风格对作品的影响不再直接,这也是部分学者对数字插画艺术价值诟病的理由之一。

然而,驾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除了技巧与材料外,还需创作者的艺术直觉和素养,这一点数字插画与传统绘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传统艺术的大部分审美标准,对于数字插画仍然适用。应注意的是,数字插画虽是绘画,但首先是数字媒体艺术,对数字插画艺术的价值评判,不能简单以传统绘画标准套用之。数字插画创作的繁荣,商业成功之外,更代表一种文化观念和审美方式初见雏形,我们应以全新的艺术观来评价数字插画艺术。

1.2 绘画与设计的争论

数字插画自诞生以来,就带有浓厚的商业性。“设定”是数字插画创作的主要任务。在创作方式上,其与设计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均使用素材拼接,套路化的造型与标准化制作方式,这让数字插画看上去更像设计。

另一方面,数字插画创作基本以写实性、具象性为主,重视经典绘画法则的运用及对各种绘画风格的借鉴,具有绘画的审美特点,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数字插画,其设计性和绘画性的比重也是有所区别的,简单地说,游戏海报及绘本的绘画性最高,概念设定和矢量插画更偏重设计性。

2 数字插画的存在方式

2.1 数字插画的物理存在

前面讲到,数字插画不具传统绘画的材料实体,任何以自然媒材为手段的绘画,均依靠材料对光线的反射与吸收呈现视觉形象,数字插画因其虚拟性,视觉图像的存在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控制屏幕三色光源的混合实现的。

传统绘画创作,是画家与材料的“对话”,对材料的控制与妥协,形成了画作的整体“有序”与局部“无序”的奇妙关系,最终成就了个人的绘画风格以及画种的艺术特点。

数字绘画的实现首先依赖程序,程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精确性,二是规范性。所谓精确性,指软件对基本图形控制的精确,如Photoshop的圆头笔刷是绝对的正圆。对压感笔压力感应的数值调节,色彩饱和度、不透明度的数值控制又体现了规范性。数字插画师为了对抗这种局限,会采用制造肌理效果增加画面的随意性,营造“画味”。

2.2 数字插画的功能存在

数字插画是一种工具性绘画,这一点和传统的插画具有一致性,所谓的工具性,指依附于其服务对象而存在。对于“插画”一词的解释,狭义概念如1998年版的《现代汉语大词典》所述,“艺术性的插图。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包括科学性的和艺术性的。”不过,数字媒体艺术时代,插画的使用范围和定义要宽广得多,虽仍然是依附于其服务的主体对象,但创作的自由度和艺术独立性远高于传统插画,不过即便如此,当前的数字插画创作仍然未能突破“依附性”“工具性”这个局限,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数字插画作为一种工具性绘画,其价值往往依附于服务对象,一定程度上,功能性大于艺术性。

第二,文化内核的依附性。依附于西方商业流行文化,创作主题和风格高度套路化,全球创作主题的高度统一雷同。

第三,依附于商业社会和数字娱乐产业的土壤,文化的原生能力和动力不足,限制了当前数字插画师艺术潜力的发挥和个人艺术修养的提高。

2.3 数字插画的文化存在

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和大众艺术这三个坐标系可以较为完整的定义数字插画的文化存在方式。首先,数字插画的艺术特征符合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价值多元化、文本空心化和商业化等方面。特别是文本空心化,如巴尔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年)认为,“文本之外,别无一物”,艺术只是一种文本,文本背后没有任何终极神旨和崇高追求。当前数字插画创作极度追求“视觉奇观”等个性化的视觉图像审美,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带来的影响。其次,视觉文化和大众艺术也是后现代主义艺术发展的基本特点,二战结束后,西方艺术的分化趋势逐渐明显,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先锋艺术的崛起,一度让部分西方学者认为“绘画已死”,进入90年代,随着大众传媒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像的创作在商业的刺激下又前所未有的繁荣起来,大众化参与和传播,让数字绘画不再有传统绘画的“精英”门槛,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今天的学者所津津乐道的“视觉文化”或“读图时代”,昭示着视觉艺术的复苏或“回归”。

3 数字插画与其他数字艺术的关系

数字插画与电脑游戏、影视动漫,均属当代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文化共生关系,代表了数字时代视觉艺术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出现的交互式影像艺术、虚拟现实等实验艺术,虽同属数字艺术,但更倾向观念性,创作动机与传播途径与商业艺术完全不同。不过,数字插画艺术如果能与当代数字实验艺术相结合,对于提升数字插画艺术整体的艺术品位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例如上海中华艺术宫的大型多媒体动画《清明上河图》,就完美地体现了平面绘画与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所产生的令人震撼的审美价值。

4 结语

数字插画艺术的繁荣代表了网络时代大众文化心理、审美观念、审美方式的变化,是后现代主义背景下视觉艺术发展面貌的集中体现,本文从艺术本体论的角度出发,从技术与艺术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梳理数字插画艺术的属性,价值和特点,对于厘清业内外对数字插画的整体认知,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数字动画技术论文第2篇

[关键词]艺术性 数字技术 插画

[中图分类号]J2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070-01

艺术各个门类都要与时代相适应,无论科技如何发达,时代如何变迁,艺术始终是围绕人类生活需求和审美意识而进行的一项活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它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字技术在不断地并且全方位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艺术也不例外,它也受到数字媒体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对艺术进行了技术性革命。

插画艺术也随之产生巨大的变革。曾经插画艺术用于的电影海报、书籍封面等各个方面都是依靠设计师用传统绘画的方式来完成表现,而现在计算机数码技术给插画艺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发达的网络技术,先进的计算机数字设备及设计辅助软件的运用等传统图形图像的传播和制作形式。在这种新的环境里,插画艺术有了新的概念、新的表现手法和应用领域。特别是插画的创作意图、插画的作品创作方式和传统的插画创作有着巨大的不同。在概念上,更加不能把插画简单当成插图理解,插画在数字计算机技术的影响下,具备了更广阔的发展领域。虽然近些年我们才从认识、了解到逐步掌握数字插画艺术,但是它究竟会带给我们多少优势,能激发创作者多少艺术活力,我们还需要探讨。数字插画艺术发展至今,在各方各面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技术应用也趋于成熟,但我们仍需要对这个艺术门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使数字插画艺术往更健康成熟的方向发展。研究主题可以是插画艺术在现代数字媒体时代的新发展。

数字插画艺术在国外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在国外的发展从专业程度上要强于中国,尤其是美国。在国外,大多数艺术院校都有插画专业甚至是插画系,学习插画艺术的人数也随着市场的扩大而增加。从市场来看,国外不仅有专门的插画公司和专业插画从业人员,而且他们的分工也较细致,商业插画和艺术插画基本是分开的。

从传统插画到现在的数字插画出现了日本、美国、韩国、荷兰等插画产业较发达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插画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也逐步形成了自己国家独特的插画风格和艺术文化。近几年,在全球数字插画艺术领域除了传统报刊书籍、传媒广告在应用插画艺术,还包括电影、动画、游戏、电子商务等许多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数字艺术的发展,数字艺术服务于各行各业。数字插画艺术也随之附着其中,并且广泛应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传统插画受到摄影技术的影响,摄影技术的即刻表现现实的优势,使得插画创作主要在出版物、图书报刊等方面应用,插画艺术的应用范围被限制。但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计算机数字技术的普及、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插画艺术在设计领域广泛应用,数字插画设计的艺术家不断涌现出来,使得插画艺术的应用范畴越来越宽。数字插画艺术在近十年中发展起来了,由于当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插画上的学习时间缩短,创作时间缩短,减少了传统的手绘插画。在中国,数字插画已经在平面广告和数字媒体、商业场馆、商品包装、影视海报甚至服装上随处可见。一部分优秀的插画师在当代数字媒体的影响下,往往能够创作出很好的作品,但是在广告业、出版社、杂志、报刊等方面,因为考虑到成本,往往出现广告公司等愿意去找摄影师,降低成本,相比较而言,插画在国外受到国家重视的力度比国内大。

国内商业插画文献主要涉及插画教育、插画作品介绍和符号学方面。中国的许多美术类高校和许多综合性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都先后开设了与插画相关的专业。在高校插画艺术教育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插画艺术对现代插画艺术的影响,体现了中国式传统美学概念。虽然许多国家插画设计走在我们前面,但我们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独特风格,才能与这些插画艺术发达的国家齐驱并进。中国插画艺术在当代数字媒体的影响下,更应该树立自我文化的一种自豪感、要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点,要避免抬高文化的身价,以免曲高和寡,不能独自闭门造车,不能排斥外来文化,不能固守纯洁性。艺术家艾未未提出:“你的问题就是你的优势,在中国不应该做西方的梦,把你的环境所产生的特殊状态表现出来,这是西方艺术家做梦都想不到的,这是你的优势。”因此现代数字插画艺术的发展需要我们勤练绘画基本功,多看,多学,多提炼,找到我们自己的特色,再逐步体现中国华夏名族传统文化。体现中国地域性文化和独特风格,才是中国插画艺术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北京:清华人学出版社,

数字动画技术论文第3篇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传统艺术数字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深,数字技术在绘画中的优势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加入到这个领域的绘画爱好者群体日益扩大。从而体现出了数字技术对传统艺术的正反方面的影响,既推动了传统艺术的发展,又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

关键词:数字技术 传统绘画 数字绘画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革新,艺术创作也在不断刷新着新的成绩,传统艺术观念已无法满足新生艺术生产力的要求,传统文艺理论的话语体系在全新艺术式样面前正在渐渐失去言说的能力。方兴未艾的数字艺术实践必将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因此,传统的学院式艺术教学无论是从内容、手段,还是体制等方面都将面临重大改革。过去许多需要花费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掌握的传统技法,现在只需要会用鼠标就能一显身手,这表明,在如何看待技术与工具的关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个重新定位和重新调整的问题。

当然,计算机毕竟是一个高科技产品,对于习惯了运用传统技法来进行绘画创作的人们来说,学习和运用计算机需要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而再要去进行“数字绘画”创作,克服“换笔”的焦虑甚至“阵痛”将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过程。利用轻松复制的特点,今天的画家可以更加充分地改造和加工传统艺术的数字化产品,他们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古代大师的绘画过程中。例如,一个崇拜达・芬奇的画家,可以不经大师的允许就能在蒙娜丽莎的脸蛋上随意加上几粒雀斑使她那神秘的微笑变得更加亲切。数字技术不仅像一个后现代主义戏剧大师一样,能将古今人物搬上同一个舞台,而且还能把根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绘画爱好者变成一个“画家”。电脑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画者笔下的线条和色彩,某些软件甚至能指出画者因缺乏绘画基本常识而造成的不合规范的错误,并提供许多可供参照的修改意见。今天,“绘画”是大多数电脑程序中必备的附件,将来绘画是否会成为大多数数字化生存的地球公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呢?

一 数字技术在绘画中的优势

从数字技术变革的角度看,许多在传统绘画中难以实现的想法都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变成了举手之劳。与传统绘画相比,数字技术在绘画中的优势可以概括如下:

1 数字绘画的效率高。数字绘画和其他的数字表现形式一样是高科技的产物,给我们带来方便与快捷。画家不需要准备笔墨纸砚,只需通过数码绘画工具(数位板或者鼠标)就能够轻松实现数字绘画。在完成绘画后可进行效果预览,并直接打印输出。

2 数字绘画的模仿度高。在数字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数字软件及硬件的配置不仅可以模拟油画、水彩等多种材料和技法的绘画形式,并且能对笔触的深浅进行模拟。这就需要使用能够模仿传统绘画效果的绘画软件如painter或photoshop,及能够进行丰富的笔触效果模拟的压感笔、数位板等工具来进行创作。数字软件还具备可以进行变形、模糊、颜色调节、重新构图等功能,可以进行纹理、渲染等效果的制作,这在传统绘画中都是遥不可及的。

3 数字绘画的便携性强。数字绘画作品可以保存在多种设备中,包括计算机的硬盘、光盘、U盘、软盘等多种存储设备,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存储和展示。作品不仅能够使用不同的绘画软件进行二次创作与修改,还可以根据存储的需要更改文件大小,以方便作品的携带,这更比传统绘画的携带要方便得多。

4 数字绘画的传播途径便利。数字绘画与传统绘画在传播形式上并不相同。传统绘画需要画家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摆放作品供人们聚集观看、交流。而数字绘画拥有高度发展的数字技术作支持,拥有遍布全球的数字化网络作为平台,数字绘画作品让全球每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在观看上已经没有技术上的困难,画家可以在自家的画室里就能使得自己的艺术作品流布全球。

5 数字绘画的交互性强。数字技术的优势决定了观众能够对画家的数字绘画作品进行二次乃至多次创作,并进行传播。这颠覆了传统绘画对于艺术作品的唯一性的认知,这就意味着根据不同人的艺术见解一幅绘画出现不同版本;根据观众的不同意愿一部电影将产生不同结局;根据读者不同的想法一本小说将不断改写后续内容。这样能够突破传统画家单一的思维模式,使得绘画艺术能够得到更多的思维给养,突破传统艺术在体现作者意图方面的局限性。比如说看电影,人们买了票后进入影院,必须按照电影的发展情节一步一步看下去,即使不满意电影的结局;而交互式电影可以使观众参与到电影情节当中去,并按照自己的想法不断改变故事情节,使电影变成一种可以互动的游戏。在数字绘画中,实现这样的互动要更加容易得多。

二 数字技术对于传统艺术的推动

毫无疑问,数字绘画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必将对现有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并且这些冲击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某些影响甚至超出了传统艺术家的想象。例如,先锋艺术家扎杰克并不限于“在狭隘的透视内看待他的作品,即探索计算机作为一种图像发生器;他还在从艺术和技术的交叉点引申出扩大交流可能性的广泛范同。他的观念和技术以即时的色彩和形式的流动来进行。其焦点不是在于在动态(动画)上的形式设计,而是在于这些维度互相渗透的演变状态以及主题图像被分解成带结构的图式和几何形的混合”。扎杰克甚至企图超越这种做法,即试图系统地表达一些光和声音的假定性语言的密码(奥菲斯的神秘音乐)。在一个称为《色彩纯度》的作品中,交叉的射线分解成多个可能的派生线之一,同时以一种赭色/深蓝色调节到一种佛青色/绿色色调,这种图像的真实展开是以由当代意大利作曲家加姆帕罗为钢琴作曲的节奏和声音为基础的。《色彩纯度》的企图是从色彩和形式方面发展和演绎一种听觉的主题。由此,在这种发展背后的造型原则不是具体形状的动态,而是主题的转换”。

此外,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精神特征的书法作品,同样也可以由电脑演绎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在一次电脑艺术大赛中,有一位特技大师用电脑创作了一幅作品,并告诉观众:这幅作品上没有任何人为的描绘,完全依靠科技完成。当所有书法家看到了这幅作品时,也不得不惊讶于电脑能创造出几千年遗传下来的人类文化精华。电脑已经创造了自身的艺术,这种艺术所具备的极大吸引力和创造力,使其可以复制出人类生活中的一切原形。电脑创造的种种奇迹,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字技术对绘画的影响,其实就是绘画软件不断创新和升级在艺术领域的反映。而软件类型之多、发展之快,已很难用传统概念加以分类和描述了。例如,近来被说成是新一代数字绘画技术的Moxi,是一款基于创新的流体模型设计的新软件,它采用物力模拟的方式来表现墨水在纸张上的扩散,为艺术家带来更直观的数字创作方式。Moxi的流体模型在一张画布内,能够同时模拟流体的自然变形和多孔介质的流体扩散,从而实时表现出真实复杂的流动扩散效果和高质量的输出。

在传统的绘画领域,绘画作品受到绘画的媒介、工具及材料的限制,多种门类艺术只能使用自己的表现方式来展现自身,例如油画的肌理和色彩、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水彩画的水性与通透等等。而在数字绘画领域,画家可以不受绘画媒介和工具的限制,抛开绘画门类的概念,可以将众多的绘画表现形式和技法融于一身,最大限度的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决定了数字绘画必将是丰富多彩的。时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传统艺术家接受了这种新兴的形式,使用数字技术继续着艺术探索,确保了传统艺术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得以进一步发展。

三 数字技术对传统艺术存在一定的制约性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绘画软件日异更新,功用性、操作性不断在增强,人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够得到非常漂亮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多的绘画爱好者开始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数字绘画不像传统绘画,需要购买大量的绘画工具,只需要数字绘画软件和相关硬件便可以接触这个领域,既经济实惠又方便简单,使得绘画艺术甚至可以成为大众的消遣娱乐方式。并且随着人们对数字技术的不断接受,这个人群还会日益扩大,传统绘画可能会逐渐被依赖技术和工具的数字绘画所代替,一些艺术的理论和规律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们慢慢忽略。此外,数字摄影的出现给艺术本体又增添了一项丰富多彩的内容,已然成为当今艺术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依靠技术带来的便利,在为人们呈现出一幅幅精彩作品的同时,也使超写实绘画这个艺术门类变得更加鸡肋,在某种意义上讲限制了这个艺术门类的发展,甚至在当今的艺术教学中,这个艺术门类的课程已逐渐被替代或取消,这不能不说是传统艺术的一个遗憾。

艺术本身和技术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而数字艺术的产生就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最佳范例。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丰富了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带给艺术家以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创作灵感;但是由于技术的优势使得很多艺术家会对技术过度依赖,人们一方面在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方便与快捷,另一方面却在不知不觉中重视了技术却轻视了艺术。这样很多的数字艺术作品仅依靠软件和计算机带来的特殊效果构成,缺乏了艺术的顿悟,人们在作品中再也领悟不到传统艺术表现出的那种感动,不利于艺术的发展。

并且,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能够接受数字化带来的契机,许多艺术家在面对数字设备时存在着障碍,既有心理上的,也有行为上的。艺术的构思往往是材料性与精神性的统一,这对于能从材料中感悟灵感的艺术家来说,进行创作感悟的方式无法与计算机媒介相结合,这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画家丰富敏感的触觉,影响了其进行艺术创作的心性。绘画工具的改变,的的确确使得很多具备丰富创作经验的画家无从适手,画笔、颜料变成了鼠标、压感笔,原本感性为主的创作方式变得无比的理性化,画家作为绘画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也难以发挥。如果想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使每个画家同式又是一个计算机专家,或者计算机专家能为每个画家量身定做相应的数字工具。在短时间来看,这些都是遥不可及的,所以在一定范围内,数字技术还难以获得长足发展。

数字技术发展至今,数字绘画多以为商业设计服务,作为商业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出现,像数字插画、海报、概念设定等都是以商业盈利为最终目的的行为。至今为止,以体现艺术本性为目的,并能够体现出艺术家主观创作意图的优秀数字绘画作品并不多。数字技术的强大也许会带来新型的艺术形式,但是艺术内容却无法靠技术得来,在任何时候,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在思想与情感上的交流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做到这一点,慢慢走向数字时代的传统艺术才能继续散发出绚丽的光彩。

四 结语

传统艺术走到现代,发展变化之快令人惊讶,从远古时期的岩石绘画到今天的数字绘画,人们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从没有停止过。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绘画是一种新兴的艺术,我们在使用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不能把艺术创作的根本丢弃了,这样才能有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认识到,仅仅靠数字的工具和手段并不能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要想使艺术作品发挥到极致,要想真正在数字艺术的殿堂中任意遨游,必须在将传统艺术的理论、规律与数字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数字绘画才能够正确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祥忠:《数字艺术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2] 姜涛:《数字绘画艺术的发展理论初探》,《美术大观》,2008年第9期。

[3] 王利敏、吴学夫:《数字化与现代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版。

[4]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 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 张耕云:《数字绘画创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数字动画技术论文第4篇

摘要商业插画是现代插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进程中,逐步由传统出版范畴拓展至商业应用的广阔领域。在当今数字化语境下,商业插画依赖数字技术手段和全新创作方式,通过与时尚界的合作,衍生出新的图示模式,直接实现了插画制作的数字化转向,更改了图像的审美趣味和人们的审美习惯,给现代插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探究商业插画数字化现象是了解现代插图流变、重组和演进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使得媒介与视觉信息传播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关键词:商业插画视觉语汇数字化转向

中图分类号:J519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插图历来主要指附于书籍文字间的图画。中国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书籍插图是最古老的插图形式,其早期功能是为文字作图解之用,一般偏于刻画准确,反映真实。其资料价值显然远重于艺术价值。而后来被载入艺术史中的插画主要指文学类书籍插图。文学作品的插图是由于画家在忠于作品思想内容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运用绘画元素赋予视觉形式美感,才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

插图的英文单词通常称为Illustration,在中世纪圣经手抄本中称Iillumination,指圣经或祈祷文中的装饰性文字和图案造型。Illumination是由英格兰撒克逊语系的lim-limm(绘画之意)和法兰西语系的luminer(给予光彩、发光之意)二者的折衷语。插图的另一英文单词icon意指宗教书籍中的圣像。

现代插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插图指可以作为说明和论证的视觉材料,如绘画、图表、摄影等;狭义的插图仅指用来论证和说明的绘画作品,也称插画。而随着现代设计理念的引入、计算机技术手段的采用以及人类记录信息方式的改变,使现代插图的实用功能极大地拓展了,插画也从传统形式扩展到了数字动画、游戏、网络艺术等新领域。

美国学者拉尔夫・迈耶认为:“插图是指诸如书籍、杂志和广告等印刷品中,为了配合文字意义加强效果而特意插入的图画。但一幅并不是特意描述文字的画,一旦与文字并置在一起便是艺术装饰。”显然,拉尔夫・迈耶在此处的插图概念,已经远超出了“书籍插图”的范畴,还包含有装饰和视觉传达效果。

因此,在现代实际应用中,商业插画的范围包括了一切平面设计中的所有创意图形部分,不仅应用于出版物,同样广泛地应用于其它商业领域,是一种全新的视觉传达形式(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并且,在数字技术的催化下,传统插画的生成模式、审美趣味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数字化商业插画已经开始成型。

一印刷术与绘画的发展

自古以来,插图一直被宗教、文学、词典、图鉴等所引用作为文字的辅佐,透过图画、图解而赋予文字具体的内容。在印刷术刚刚发明时候,人们利用石版或木版的黑白线条绘图技术来制作插图,出现了少量的经帛卷的印刷品,例如中国1900年在甘肃省敦煌千佛洞出土的,创作于公元868年的刻印精致的《金刚经》卷中的插画,以及在欧洲黑暗时代流传于教士之间的手抄本、细密画和油画等,而版画技术的成熟繁荣了手绘插画的创作。在15世纪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铝合金活版印刷术以及脂肪性油墨发明之后,大大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速度,使书籍广泛传播,书籍成为信息传达的主要渠道,于是插画得到了普及推广,商业性插画的应用便成了近代视觉传达的主流。

摄影技术问世后,照片的逼真效果使受众对传统手绘插画失去了兴趣,插画逐渐被照片所代替,一度趋于沉寂。19世纪以来,绘画的表现形式开始趋于抽象化。不论是构图或技巧都增添了表现内容的意义性、象征性、风俗性等魅力或面貌,追求色彩的再现性,重视个性表现,从而导致了对现代绘画产生影响巨大的艺术流派的出现,如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立体画派等等现代绘画艺术流派。现代绘画在观念、形式、技术上对商业插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重新激发出插画表现的新活力,使插画的艺术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另外,由于绘画材料的多样化,推动商业插画的绘画技巧由单一的石版印刷、油画向水彩、水粉、丙烯和其它干性媒介材料等综合技法的发展。

二CG革命与插画的数字化转向

数字图像技术在现代绘画的发展史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许多前卫艺术家、计算机工程师经历了的几十年的长期实验。其中美国人伊万・萨瑟兰(Ivan Sutherland)发明的名为图像略图器(Sketch Pad)的制图系统,奠定了现代计算机图形的发展基础。20世纪80年代,半导体的飞跃性革命,为传统图像的数字化应用奠定了决定性的技术基础。计算机显示器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视为电子画布,从而诞生了CG(Computer Graphic)图像,即计算机图形艺术。插画的数字化转向正是基于计算机图形艺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巨大变革。

以计算机与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兴起,改变了图像的流通渠道与存储方式。传统插画所对应的印刷、照相、录影都是基于纸、胶片等媒介形态,而数字技术则是以比特为单位,用抽象的数字符号来记录文字、图像信息。基于比特而进行的数字生成模式,正全方位地冲击着视觉艺术如电影、电视、出版、广告等各个领域,其中商业插画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

计算机改变了人们的视觉欣赏习惯、交流习惯和思维习惯。数字化的插画创作使得画家从重复单调的劳动中得到了解放,创意能力和艺术表现技巧得到了的提高。数字插画向着计算机技术越来越高级,绘图软件也越来越成熟,操作技能反而越来越简便的方向发展。插画家正逐步放弃传统的绘画工具和技术,转向采用数字绘图板和计算机作画。他们通过数码相机、扫描仪等数字设备来获取图像,输入计算机,成为数字插画的素材,并通过Illustrator 、Painter等绘图软件完成插画的创作。

三数字插画的视觉语汇及其审美特征

数字技术的普及,不仅带来了制作方式的变革,也使插画的美学观念与审美方式随之产生了数字化转向。在数字插画艺术中,新的图像生成方式与计算手段,诸如矢量、像素与三维等,极大地拓展与丰富了插画艺术的“视觉语汇”,从而形成了与之相应的矢量化、像素化与三维化图式风格,改变了传统图像的审美趣味特征,带来了新的美学表达方式。

矢量图像是计算机图形中一种主要构组形式,其基于像素点标识的新细化算法,有效对抗笔画边缘的毛刺,成像非常锐利。像素图像是计算机图形的另一种构组形式,以放大像素单位的形式构成独特的马赛克效果。而三维图像技术是最先进的计算机展示技术之一,在网络浏览器中呈现三维图像,不但逼真,而且可以动态展示图像的组合过程,只需要操作键盘鼠标,即可从任意角度观赏,还能随意分拆、开合、模拟形象的创作过程,还可以倾听优美的音乐和清晰的解说,充分体验数字虚拟的真实效果。

因此,数字技术制作的插画是一种真正的技术类艺术,是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并以技术为核心的全新视觉艺术形式。插画的数字化转向促进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使技术与艺术之间的边界逐渐消失,使插画中技术的成分变得越来越重要,图像变成了信息,成为了2进制的图码。另一方面,在数字图形化的大趋势下,数字插画对于一般应用性美术本身的技术要求将会慢慢降低,将更加注重的是创意和创意的实现,开始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觉语汇和审美特征。

1、由于与新媒介的互动,数字插画出现了追求艳奇虚幻视觉效果的趋势,使得虚拟性特征成为数码插图核心的美学肌理。数字技术手段的出现与普及,使虚拟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同时也预示着一种新的观看方式的出现。在数字技术的渗透下,虚拟性图像成为“一种脱离当初表象并得以保存的时间和空间”,这种由数字存储方式形成的视觉结果,实现了远程传送和双向互动的展示方式,极大地扩展了传统插画的辐射范围。

2、插画家与时尚品牌合作,不仅引领时尚潮流,而且还使插画的审美趣味进一步通俗化,从而衍生出新的审美范式,开拓了图像新的美学表达能力,甚至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习惯,使得插画以商业化、时尚化、高雅化的特征迎合了大众文化的诉求,并得到大众的认可与喜爱。

商业插画还通过与各类通俗题材的艺术文本发生着审美上的互动,表达了年轻、敏锐、热情、个性化等新型消费理念。这种情况在各种时尚杂志、CD产品中四处可见,大量反映小资情调、都市风情趣味的数码插画信手拈来,甚至还出现大量的基于商业用途的Flash动画、数字游戏、三维动画等。从这种图像的盛行,可以窥见插画数字化转向后审美趣味的微妙变化。

3、数字插画还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习惯,使得基于虚拟世界而创造的形象逐步深入人心,那些依靠数字技术创建的数码美女的惊艳引来无数倾慕者,数字虚拟形象正逐步改变着大众的审美习惯。这种趋势开始波及整个娱乐行业,衍生出了许多新兴文化消费方式,如模仿卡通、动画、游戏角色的“真人秀”的盛行。数字虚拟形象在电视、游戏、动画、电影中跃升成为人气指数旺盛的明星,并越来越多地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引领着人们的想象和生活梦想。

因而,数字偶像、卡通明星、游戏角色不仅仅是一群由程序制作出来的虚拟人物,而且还体现着艺术家的智慧与想象,体现着当今大众文化背景下审美主体的渴望,从而使虚拟的形象获得了新的生命。由此可见,在“虚拟文化”背景下,大众审美习惯的变化,反过来促使数字技术创造出了新的娱乐价值,甚至这种新的价值观可能导致整个社会思想观念的彻底转变。

四数字插画的优势与局限

电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出现,使视觉造型艺术拥有了无比广阔的表现空间、极为多样的创作手段。计算机图形学的创立与成熟,赋予了图形与文字一样的视觉信息传达功能。集高效性、实用性与艺术创意性于一身的数字插画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加快了读图时代的到来。

与传统插画相比,数字插画主要是借助计算机进行创作的,除了可以模仿各种手工绘制的艺术效果以外,数字技术的出现,还使得插画艺术重新获得了如同生命体一样的新陈代谢能力,复制、羽化、滤镜等软件技术使传统手工绘制下很难实现的效果变得十分容易。

数字化的创作手段使艺术创意活动可以达到同步的高度时效功能,帮助艺术家实现更真实地纪录、更自由地选择,更灵活地表现,更快捷地制作的梦想。插画艺术家因而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主动权,在创造新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保留住人类永不熄灭的渴望了解自身、周边世界的激情。

从纯技术的角度看,数字插画具有操作简便,易于复制、存储、传播等优势,而且色彩的定位与表述比传统的插画艺术更容易进行印制。传统手绘插画在印刷过程中,由于它必须经过扫描或电分机输入,所以无论印刷人员怎样精心校对与修正,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色失真现象。

五小结

当然,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并不意味着手工绘制插画时代的终结,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制作效率与时代审美趣味的微妙变化下,插画艺术数字化转向在主体上存在的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也使得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数字插画的创作将变得十分容易。

其实,技术的改变仅仅意味着制作手段的变化,它永远甚至也无法替代艺术家的心智。因而,这种忽略主体情思的技术至上主义的论调无助于商业插画的健康发展。随着“纯艺术绘画”和“商业设计”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商业插画的创意理念恰恰可以填补商业设计和艺术之间的空白,在促进艺术、商业、科技的融合的进程中,形成富有创意和美感的插画艺术形式。

在当下创作方式越来越数字化、简约化的背景下,越是要要注重插画的创意内涵,保持住文化特征与艺术个性,才会获得具有独特视觉冲击力的艺术形式感,才能使新型数字插画的技术与想象力的结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拉尔夫・迈耶,清华园B558小组译:《最新英汉美术名词与技法辞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数字动画技术论文第5篇

关键词:绘画艺术;新媒介;优劣势;具体应用

当今时代背景下,新媒介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不论是突然爆火的短视频、直播,还是已经能够承载起创新绘画艺术形式的数字媒体、虚拟空间等,都带来了社会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依托新媒介生成的艺术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而改变,更是一种综合性、跨学科的学科领域概念。同时,综合材料绘画带来了更多色彩搭配和创作的可能性,色彩构造更加大胆而自由、生动且形象也是当代艺术进步和发展的主要趋势,其不仅仅是绘画与技术的结合,更是对于传统绘画精神的良好继承和全新挑战。

一、新媒介的基本概念

媒介是信息保存和传播的有机载体,从最初的结绳记事到如今移动通讯设备记录、数据资源库存储等,人类的集体智慧通过媒介得以跨越时间长河与空间限制,代代相传,且不断推动着现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同时也揭开了信息化社会的序幕,移动传媒、人工智能技术等支持的数字文化更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新媒介时代。当然,这些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从我们每天接触到的庞大信息流就能够窥见一斑。因此笔者也十分认同新媒介为现代社会下的各类产业、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随着传播容量的不断扩增和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文化、经济生活等迎来了传播和发展的新契机。具体来说,新媒介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以各种电子产品为载体,为普通大众带来信息服务的传播新形态。新媒介也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广泛等优点,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并为大众带去了便利的信息服务。当然,新媒介不仅与大众生活、工作息息相关,还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不论是运用到生产与智能制造中,还是在艺术领域、科学领域发光发热,都对于现代化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推动着社会某些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从文艺创作角度来谈,新媒介无疑加速了文艺创作的大众化。对于部分文艺创作者来说,作品的创作方式被改变了,而艺术表达的方式和路径也更加多元化了;对于艺术作品赏析人和鉴赏者来说,对于工艺文化、艺术生活等的解读更加便利且快捷了,因此也就更容易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要。数字绘画作品、新媒介支持的绘画作品传播、新媒介支持的绘画作品形式变化等更是如此,不仅丰富了绘画艺术的形态,更能够满足大众多元化、多样化的审美需求,现实与虚拟之间界限渐渐消弭,新媒介也为各类文艺创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二、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技术优势、传播和应用优势、艺术价值思辨

众所周知,绘画艺术属于古老的艺术门类,是美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传统绘画主要借助笔、刷、刀、手指等工具将颜料、墨汁、油彩等有色物质描绘在纸张、纺织物、木板等平面上,创作出可供鉴赏、点评的,并具有一定形状、体积、质感的艺术形象,如图1。也就是说,传统绘画艺术的创作过程是较为原始的,虽然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性特点,但同时也伴随着制作周期长、传播范围小、不易长期保存等显著劣势。数字绘画艺术的创作主要在计算机硬件和绘画软件的支持下完成,创作的主要工具是绘画板、数位笔和绘画软件等,不同压感指数和不同下笔力度等信息都能够传送到计算机终端,最终形成粗细不同的笔触效果,进而能够模拟出不同的画笔效果,最终可以人为地创作出具有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如油画、水彩、素描、聚丙烯画等等。此外,数字绘画也改变以往传统绘画的构图方式,像一些具体的平面空间分割等环节,都可以直接借助数字化工具来完成,这也在很大程度减少了创作者的复杂构图工序。可见,数字绘画不论在创作形式、风格、技巧、表现手段等方面都更胜一筹,对比传统绘画艺术来说也更具有技术优势。当然,通过这两种方式创作出的绘画作品还是具有较大差异的,不同艺术效果也承载着以上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由于数字绘画的储存载体是电子设备,因此传播途径也是新型媒介和数字媒体方式,更具有传播快速、便捷的特性。对比传统绘画形式需要打包、搬运等方式进行展览,数字绘画只需要一键便能够带给普通大众以艺术审美的冲击。与此同时,传统绘画作品还受到储存条件的限制,如果光照、气温、空气湿度等方面没有处理好,便可能出现颜色稳定性变差、材质受损的情况,甚至使作品消失不无可能。但数字绘画绝不会出现此类情况,它的储存方式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电子设备上,甚至是备份也极为便利。对比传统绘画作品就大大节省了运输包装、物流搬运等方面的用工成本,也为大众欣赏绘画作品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以上种种都显示出了数字绘画在传播和应用方面的优势,因此数字绘画作品也更加适合商业化、工业化发展。数字绘画的艺术价值方面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数字绘画缺少了传统绘画的质感,有的人认为数字绘画缺少了传统绘画的艺术性,当然这些也是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的。比如,当我们在美术馆驻足欣赏一幅画作时,一定会被它的笔触、颜色、质感、构图、工艺感、表现力等所吸引,因此会花掉较长时间欣赏和品鉴该绘画作品。因此当我们看到超写实的油画作品时会发出感叹,看到精美的水彩画作时会沉浸在浪漫、优雅的氛围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传统绘画作品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就算请同一位画家再画一遍也无法达到一模一样的效果。这是传统绘画的艺术价值体现,但并不意味着数字绘画就缺少艺术价值。恰恰相反,数字绘画也由创作者带着“工匠精神”绘制完成。同时在数字技术的辅助下,绘画色彩也将变得越发光鲜夺目,创作者不再需要像以往传统绘画那样进行复杂的调色,而是只需要选取合适的颜色便可以实现绘画创作,而其中的绘画便捷性与艺术性是不冲突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绘画的艺术价值。

(二)劣势:模仿创作、消费群体小、仍然处于探索初期

通过传统绘画与数字绘画的创作形式进行对比,可见数字绘画是模仿传统绘画生成方式而形成的专业化系统,相关理论更是借鉴了传统绘画中的创作步骤和方法、配色与色调把握、空间和透视表达、形象的表现、光影的体现等等。也就是说,数字绘画是模仿传统绘画过程形成的专业化系统,虽然相关作品中融入了人文情怀、创作思想等,但仍然通过模仿创作的形式自成一派。当然,也有一部分数字绘画创作者认为数字绘画与传统绘画形式存在工具和用材、传播媒介等方面的根本区别,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字绘画确实借鉴了传统绘画的核心思想,实为模仿创作生成的专业化系统。既然是模仿创作再进行表达的艺术形式,数字绘画作品当然也受到市场和消费群体的检验。不同于新兴数字出版产业,新媒介支持的数字绘画作品在消费市场上并没有热烈的反响,更没有对传统绘画艺术市场造成巨大冲击。数字绘画艺术目前还属于非主流艺术形式,虽然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追捧,但距离真正流行起来和凸显出巨大的艺术价值、社会性价值还具有较大的现实距离。笔者认为,数字绘画取代绘画艺术的主流地位不无可能,但现阶段对比传统绘画艺术市场来说消费群体较小,还有着很长的发展之路。数字绘画艺术是以计算机技术支持的新媒介,由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媒介的发展,进而形成了数字绘画产业并逐渐发展和进步。当代绘画艺术作品通过数字输入设备采集元素,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修饰和改造,使其更具有艺术画作的美观性、艺术表现力等,作品也更便于传输和展示。尽管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已经适应了社会发展潮流,也改变了部分群众的审美观念和鉴赏价值观,但其在各方面的应用还处于探索初期,如动漫、游戏、广告、设计等产业。数字绘画艺术的发展来日可期,但目前仍然处于探索初期,更有待相关创作者继续探索与实践。

三、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具体应用分析

对比西方国家来说,我国新媒介支持的数字绘画艺术形式起步较晚,其发展历程更是可以分为新媒体艺术的混合时期、新媒体艺术的统一形态、新媒体艺术的分析形态、新媒体艺术的综合时期这四个阶段。就本文中研究和讨论的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具体应用,不仅体现在动漫ip设计、游戏ip设计等方面,还体现在瓷器画、个人创作等等,信息化发展有着助推作用。景德镇是著名的瓷器文化发源地,而南方瓷器画中的数字绘画应用更是充分体现了数字绘画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优势。据笔者了解到,瓷器烧制绘画制作已经具有数千年的历史,相关瓷器绘画更是包含诸多元素,尤其新的艺术理念、新的媒体技术流传开来,更丰富了景德镇瓷器画艺术效果。不仅有清新雅致的山水画、人文故事画、历史写实画,还有着颜色和线条都十分鲜明的野兽派画风绘画,这些瓷器绘画往往更加贴近现代年轻人的审美,更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现代青年对于生活、工作如火般的热情和丰富内心与情感世界。无独有偶,河南南阳又被称为玉雕之乡,那里不仅有许多传统手工艺雕刻匠人,还有着一批批工艺化生产的雕刻设备,通过软件设计、数字绘画等形成了专业化系统和操作流程,使得风格各异、形态各异的玉雕作品在市场上流传开来,并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如图2。可见,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应用具有深远影响,不论是景德镇瓷器画还是南阳玉雕画,都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绘画艺术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更为数字绘画取代传统绘画形式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笔者认为,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具体应用还为广大人民群众和艺术爱好者带来了被看见、被喜爱的机会。笔者本身十分热爱涂鸦艺术,并以此为爱好,绘画不仅仅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我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仅仅通过对现有设备的应用就可以生成数码绘画作品,同时相关作品还可以无限次地进行修改和再创作,软件支持的功能也有快速变形、变色、材质转换等,更为笔者创作涂鸦艺术作品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当然,利用新媒体平台随手分享或作品,也为笔者带来了被看见、被喜爱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多次尝试,并与之前绘画作品进行对比,深刻感受到了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应用价值,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大增强了绘画效率和频率,也最终收获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新媒体技术在绘画艺术中的融入增加了诸多功能,但也同样带来了材质、机理、色调等完全不同的画面,一幅画作也不再局限在一个框架内,随着多次色调、明暗对比、颜色饱和度等的调整,也能够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些都是传统绘画无法比拟的。首先,新媒体技术的数码绘画丰富了传统绘画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工具限制,为传统绘画技术的创新提供了较大发展和想象的空间,且催生出更富有时代性的艺术风格与艺术语言。例如,对同一软件中的不同工具进行具体应用,每个笔刷都能够带来不同效果,而图层的分层和叠加效果更是令人惊讶。对于绘画创作者来说,更提供了思考和尝试的空间,我们也只需要追寻着脑海中的画面进行创作,很快就能够选择到恰当笔触并绘制出理想中的绘画作品。其次,对于绘画作品风格的选择也更具有多样性特点,不仅可以直接选择铅笔画、油画等具体分类,还可以选择滤镜、艺术风格的加持,能够为绘画作品注入新鲜血液,进一步达到理想中的绘画效果。可见,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应用具有突破性与创新性,不仅带来了艺术创作的更多可能性,更为绘画创作者带来了灵感和被看见、被喜爱的全新机遇。无独有偶,新媒体技术和平台更为一群老奶奶带来了被看见和被喜爱的机会,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大理双廊、白族老奶奶脱贫致富等热词更开创了一个新的绘画时代,如图3。据笔者调查和总结,2008年,沈见华夫妇带着女儿辗转来到大理,与友人合伙开办了一家咖啡馆,名字叫做“双廊农民画社咖啡馆”,其定位是一家具有乡村文化特色的文创馆,笔者也更愿意称之为艺术馆。这里展览的绘画作品来自一群白族老奶奶,她们画自己的生活日常,更画山间美景、乡村文化、传统民俗等。从她们的作品开始走红后,她们就赢得了更多被看见、被喜爱的机会,更实现了从没有收入到脱贫致富的转变,也成为了当地一道有名的风景线。虽然他们的绘画作品不是借助新媒介创作的,但她们在互联网上、新媒体平台上的走红更代表了绘画艺术的更多可能性。因此,笔者认为绘画艺术的足够包容的,而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应用更为绘画艺术带来了更多可能,这也意味着未来的绘画艺术形式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包容。总结总而言之,基于新媒介生成的绘画艺术门类还在不断增加,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正在逐渐发展成熟。无论是传承传统绘画、媒介转变,还是突破传统媒介限制生成新的绘画艺术形式,相关绘画艺术形式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和特色,值得我们运用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思维理念去理解、去感受。只有这样,当代艺术形式才能够不断拓宽其边界,进一步带给大众全新的艺术体验感,使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应用才能够越发广泛,进而带来更高质量、更具艺术价值的绘画作品。

参考文献:

[1]李菲,苏静.数字媒介语境下版画与影像的融合性教学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9(06):157-160.

[2]徐萌萌.绘画与设计中的秩序感—兼谈界面设计的教与学[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03):18-20.

[3]王金玲.跨媒介视域下罗塞蒂绘画审美的“出位之思”[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05):114-117.

数字动画技术论文第6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 移动数字媒体 动画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0-0062-01

在这个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时代,人们对媒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书籍、报刊、杂志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已经不能满足现今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基于这个现状,一种我们称之为“数字媒体”的新型媒体形式诞生了。数字媒体使之前的主流媒体形式变得数字化了,数字媒体主要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像、摄影、摄像、书籍、报刊、电影、电视、动画和网络等。目前,数字媒体已经在很多行业中得到了应用,并在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数字媒体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的载体也在向前进步。移动数字设备的诞生开创了数字化媒体便于携带的时代,人们对移动数字媒体的关注度及其技术含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动画在数字媒体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现今动画设计已经渐渐的融入到移动数字媒体中了。

1、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数字媒体指的是将信息通过二进制的形式记录,处理和传播的信息载体。狭义的数字媒体是指数字化的文字、图像、声频和视频等媒体,即感觉媒体。数字媒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别:

1.1 感觉媒体

感觉媒体是指人们能够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的媒体,比如音乐、电视、电影、电子期刊和数码照片等。

1.2 表示媒体

表示媒体是指能够存储感觉媒体,并能将感觉媒体进行传送,让其可以在多处之间进行传递的媒体。比较常用的表示媒体有:条形码、语音编码、静止和运动图像编码等。

1.3 显示媒体

感觉媒体需要通过电信号的转换才能被显示出来,这种转化的设备就是显示媒体。显示媒体分为输入显示媒体和输出显示媒体两大类。输入显示媒体主要指的是CD盘、键盘、麦克风、手写板和录音笔等。输出显示设备主要指的是扬声器、打印机和显示器等。

1.4 存储媒体

感觉媒体要通过表示媒体才能被存储起来,而表示媒体同样也需要有一个载体来将其储存,这个载体就是存储媒体。常见的存储媒体有光盘、硬盘、磁盘、U盘和移动硬盘等。

1.5 传输媒体

信号的传递是需要通过一种物理载体来完成的,这些完成信号传递的物理载体,通常被称作传输媒体。比如电缆、电磁波和光线等。

2、数字媒体与动画

如果要谈起动画的起源,我们就要追溯到魔术幻灯时期了。那时候的动画播放,就是将图片放在一个铁盒子里,铁盒子的一端开了一个洞,装上透镜,里面放着一根点燃的蜡烛,依靠蜡烛的光亮,在墙上投射出图片中的影像。之后彼得罗杰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形象在视网膜上会存在一个短暂停留,如果连续显现这些彼此分开的形象,形象便在视网膜上叠加成一个连续的形象了。几年以后,法国人普拉明让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动画,这也是动画的雏形。到了20世纪,迪士尼则在一间用集装箱改造的房间里将动画推向了巅峰。之后的日子里,手绘动画成为了动画领域的象征和标志。

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绘动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动画的渴望。数字媒体与动画的结合越来越多出现在各个领域。比如动画电影的巨头迪士尼公司,近几年的作品更多的采用数字媒体技术。他们利用三维动画,制作出许多更为逼真,更为生动的人物。三维动画在表情丰富度和真实度上,也都优于传统手绘动画。

三维动画虽然已经取得许多骄人的战绩,但是动画设计技术如何才能取得更多的突破?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动画从业人员热议的焦点问题之一。将动画与新的媒体相结合,是时下动画设计者们公认的一个突破手段。因为在传统动画中遇到的问题,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既可以解决。并且通过数字媒体这个桥梁,动画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也变得不再那遥远。

3、移动数字媒体设备与移动数字媒体动画开发环境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速度快速的让人称奇。在数字媒体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还要使用载体来呈现这个技术。因此,数字媒体技术的载体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希望能有一种方便,简单,易于携带的载体来取代原有的数字媒体载体。移动数字媒体设备就是在这种期盼中被发展起来。移动媒体设备方便携带,易于操作,将信息传递变得简单、快速。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处于何时,只要通过移动媒体设备,都可以与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递。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数字媒体移动设备有:智能手机,数码相框,导航仪,MP3,MP4,平板电脑,PSP,电子书等。在这些设备中,手机和iop touch是移动数字媒体与动画相结合应用最广泛的移动数字媒体载体。中国的手机用户目前已经达到七点四亿,这么庞大的使用人群带来的也是巨大的商业机会,同时也给移动数字媒体与动画的结合带来了更多的需求与挑战。

目前比较常用的动画开发环境是Java和Flash。利用Java环境制作动画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主要的原理就是通过计算语言制作一系列运动的帧,来实现图像的运动。在移动数字媒体动画设计中,大部分技术人员选择利用Canvas类工具软件制作动画效果。Canvas可以按照一定的速度,将一组图片连续播放,以达到形成动画的效果。Flash是现今移动数字媒体动画设计者广泛接受并使用的主流设计软件。尤其Adobe公司设计研发的Flash Lite播放器,此播放器能够使Flas在大多数智能移动数字媒体终端中得到流畅的播放。Flash Lite之所以能够让动画在移动数字媒体终端上流畅播放,主要是因为Flash Lite对动画中的矢量图形和帧速率进行了控制。不但使矢量图形对CPU的占有率大大降低,同时,在帧速率选择上选择了低速率。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动画在移动数字媒体终端的流畅性。

4、结语

随着数字媒体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移动数字媒体将会越来越受到广大数字媒体消费群体的欢迎。移动数字媒体的动画也相应的成为一种新的动画形式,被动画设计工作者作为新的课题不断钻研,不断创造奇迹。相信随着移动数字媒体动画设计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移动数字媒体动画会发展的更加美轮美奂和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陈启安主编.多媒体软件设计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4.

数字动画技术论文第7篇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电视画面艺术

作为视听艺术的电视艺术,电视画面艺术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不断推动着电视画面艺术向前发展。数字技术为电视创作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自由表达的可能性,在这个综合性的视听艺术领域中,数字技术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电视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变革。特别是数字技术对电视画面艺术的变革更为深刻。

一、数字技术与电视画面艺术概论

技术与艺术相互作用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人认为科学追求是严,艺术的追求是美,一个是理性的演绎,另一个是灵感的发挥,二者之间少有共同之处。然而正如丹纳所说:“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艺术家,是因为他惯于辨别事物的根本性质和特色;别人只是见到部分,他却能见到全体,还抓住它的精神。”这同科学家的精神本质何其相似。另一方面,艺术的表现方法离不开技术的发展,如果没有慢干型颜料的出现,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就难以表现细腻的色调,如果是没有书写工具的发明,作家就难以写出长达几十万字的小说,如果没有乐器,音乐家就不会有流芳百世的乐曲,如果没有照相机,摄影艺术也就无从谈起。

数字技术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产生了多样的表现形式,在电视领域这样的情况尤为明显。可以说正是数字技术的推动了电视画面艺术的不断前进。艺术行为一直贯穿在人类历史的每一个环节,并且随着时代和文明的发展,在不断的寻找更合适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创造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艺术品。wWw.133229.cOM作为目前人类接触最为广泛的电视,数字技术与电视画面艺术的结合正在创造最新最鲜活的艺术品。

二、数字技术丰富电视画面艺术

1. 数字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电视节目制作中数字技术主要可以用于处理实拍画面、合成数字影像和构建全数字虚拟影像。主要包括对前期拍摄的画面进行后期处理,调整画面的色度、亮度、饱和度、对比度等,对画面中的对象虚化、马赛克、放大、醒目提示、遮挡、变速、定格、套边、切割、合并等处理。合成数字影像。利用多个轨道画面的叠加、切换、抠像,来合成新的电视画面,创造出新的艺术效果。全数字虚拟影像。用二维和三维以及用激光扫描器和动作传感器生成虚拟的数字角色制作出全虚拟人物,或制作虚拟演播室等数字背景。

具体来说,数字技术可以应用到片头、标识logo,广告、宣传片,纪录片、科教片、电视剧等各种类型的电视画面中。

2. 数字技术对电视画面艺术的影响

(1)技术与艺术的相互作用

数字化的电视画面艺术的产生源于技术和艺术的结合,艺术既要与技术进步保持持续的对话,又要对技术进行清醒地批判。艺术一方面依赖技术而存在,另一方面批判技术并超越技术的藩篱而发展。正如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所阐明的:“艺术,使用创新的手法去唤醒每个人的遗失或潜意识中深藏得感情。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越优秀。科学,是对自然界现象进行新的准确地观察和抽象,这种抽象地总结就是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所以,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结合就是人的创造力,它们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及性,它们事实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这样的一枚‘硬币’就代表了文化”。数字化的电视画面艺术就是技术和艺术结合的产物,人类艺术成就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增添了新的内容。

(2)数字技术丰富电视画面艺术的方式

①虚拟现实的时空

数字技术提供了虚拟现实的技术,应用这些技术电视可以模拟现实、重现历史、创造现实。从美学上考察,数字电视画面与现实的本质关系无外乎“虚拟现实主义”和“虚拟非现实主义”。

传统的影视艺术是建立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之上的。其核心是“以现实反映现实”。即使是一个假造的现实(舞台化的布影、摄影棚里的布景、特制的特技模型)它也必须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

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带来的电视画面艺术的典型样式则应当是“虚拟美学”。如尼葛洛庞帝所说“虚拟实在能使人造事物像真事物一样逼真,甚至比真实事物还要逼真。”全数字虚拟的技术为电视画面艺术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开放的创作空间,数字技术为人类无边的想象插上了可以飞翔的翅膀。

数字化非线性编辑不断进入电视行业。影像经过数字化技术的处理,在屏幕上变得“为所欲为”。有趣的是,人(在电影电视中)越来越把真实世界和虚拟的世界混为一谈了,已经难以判断什么是真实的世界,什么是虚拟的世界了。

②数字电视画面的构图语言

电视画面构图“一般有静态性构图、动态性构图和综合性构图三种”。静态构图景别的两极得到扩张。大到宇宙万物,小到微观世界,凭借数字技术媒介,都能展现无遗。静态构图中用数字技术制作的字幕、图形、图表、地图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再现手段。这些数字画面不仅能提高电视画面的信息容量,而且制作精良的数字字幕、图形等本身就成为了观看的乐趣之一。

动态性构图加强电视画面的节奏感,速度感。数字技术提供了更为多样的方法制作对比强烈、变化明显、节奏快速的电视画面。这种快节奏同对也适应与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同步的心理节奏。画面旋转、翻转、移动、切换,视点多变,构图多变,增强电视节目的视觉效果。

数字电视画面的综合构图动势效果极为强烈。综合使用了数字后期编辑技术和前期的拍摄技术。视线、视点运动的综合运动构图是审美活动的一种新的方式,它可以使景别、方位及画面空间都具有美感。综合运动决非是随心所欲的事情,和其它形态一样,它应当是在立意的基础上,对所有表现对象进行选择、组织、加工、捕捉而突出其表意和审美效能的结果。

③增加了电视画面艺术的交互性

如果艺术品有了交互性,那将是对人类集千百年之精髓所创造的传统艺术产生具有革命意义的冲击。

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电视的交互成为可能,超女的冠亚军名次是大众通过短信投票而产生的,让观众有了充分参与感,交互性的方式提供给观众一种全新的观看电视的体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交互性”对观众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使得电视画面制作变得更普及,电视话语权也发生了变更。电视台越来越重视由大众来提供电视素材,很多电视新闻的现场画面都是大众用dv甚至手机拍摄的。

观众已经不是原来的单向接受者,他们提供电视画面,参与节目制作,并在观看中得到新鲜的观看体验。敏感的电视台开始有意识的提高电视的交互性。邀请观众作为主持人、增加观众参与环节,如电话、短信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观众的参与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数字电视将提供观众更多的互动手段,虚拟人物的形象设计、动作编排、故事情节走向等环节都会有越来越多观众介入其中。观众将更全面的参与到节目的设计、制作、播出等整个过程中,电视画面艺术的交互性也会成为电视的必要属性。

④多种媒介整合电视画面艺术

艺术的发展不是一种艺术形式或者流派取代另一种艺术形式或流派的过程,而是一个叠加整合的进程。它历时性地先后出现了不同的艺术品类,诸如摄影、电影、影像艺术、电脑艺术、网络艺术、多媒体;随着新技术发展的广泛性和渗透性越来越强,各种新媒体艺术门类日趋走向综合。当一种新的媒介出现的时候,它不可能作为承载艺术的单独的媒介而存在,而是吸收原有介质的特质,然后融合在自己的艺术表现方式中,以一种“兼容并包、合而不同”的精神,创造出自己的独特视觉和美学特征。

电视画面艺术以前所未有的包容性,融合从古至今所有的视觉艺术品种与一体,数字技术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之初,man ray就说过,“我拍摄那些我不想画的东西,画那些我不想拍摄的东西。”电视画面艺术多元化混用各种媒介,包括即时的现场影像、计算机合成影像、三维虚拟影像、手绘动画影像、电子技术的纯抽象影像等。它几乎包含了艺术制作中所有的媒介手段。

在新媒体艺术工作者的创造中,同一空间中的多个视频屏幕在结构上的并列,包括视频、雕塑以及环境、现成品装置的使用、音乐和多媒体的混合。这样的作品也建立在数字技术发展的平台上,将电视画面艺术看成表达的一种方式融入整体的作品之中。

⑤电视画面艺术的美学特征

电视画面艺术有其特有的美学特征,它结合了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美学特征。非物质性的虚拟存在、图像化的思维方式、拼贴及超文本的非线性表现方式、即时性未完成式美感、在线空间的交互性审美、游戏世界的快乐审美、观念性个性地表达、批判既而超越的艺术精神、多媒体的整合并用等特征使其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向我们不断演绎数字化时代的后审美主义艺术图景,也在不断促进艺术观念的革新。电视画面艺术彻底改变了人的视觉、思维、行为和认识方式,它的全面普即将导致以文字和平面图像为基本媒介的文化形态让位于以多媒体为基本形态的影像文化。我们可能会对这个社会是否景观社会或者仿真社会有所怀疑,但不可质疑的是,这是个“屏幕的社会”(a society of the screen)。

三、结束语

数字技术为电视创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表现方式,拓展了电视画面艺术的表现力,丰富了电视画面,还改变了电视画面艺术的创作观念。更重要的是数字技术带来了高清晰度和现场感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为观众带去了全新的视觉体验,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总之,数字技术与电视画面艺术的联姻丰富了视觉艺术的内涵和外延,尤其对电视画面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数字技术对电视画面艺术来说就像是人们工作中的电脑一样,在继承和批判两种力量的作用下数字技术将与电视画面艺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开创电视创作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m] .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张歌东.《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5月

数字动画技术论文第8篇

关键词:数字 插画艺术 多元化 特征

检 索:.cn

一、数字插画艺术简析和发展历程

数字插画艺术属于数字视觉艺术的静态形式,是运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制作的插图形式,即在虚拟状态下,全部或者部分使用数字方式进行绘制制作,最终以直观图形进行展示。数字插画的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插画指所有计算机设计制作的形式,即包括一切平面图形部分。狭义的数字插画必须具备绘画、静态、美感这三个要素,这也是普遍采用的描述。

数字插画的基础是计算机图形学。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旋风一号”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图形学的开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计算机绘图超限差值计算、曲面理论、Bezier曲线、区域填充和剪裁等基础图形绘制概念纷纷出现,至此计算机图形学开始行业的实际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的小型化,服务于计算机的图形软件也得到快速发展,由此数字插画开始普及。到2000年以后,随着数字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新媒体的涌现,令数字插画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二、数字插画艺术多元化发展分析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现代数码插画艺术的多元化表现主要受到科技、文化和经济三大方面的影响:

(一)科技对数字插画艺术多元化的影响

1.数字技术的革命是数字插画艺术产生的前提条件。数字技术的出现由于打破了传统艺术的介质,新生的数字艺术成为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一场艺术革命。数字插画艺术的技术手段依靠数字技术,随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数字技术既是数字插画艺术产生的前提条件,也是使其多元化的要因之一。

2.软硬件设备的进步推进了数字插画艺术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直接导致数字插画工具的革新,现今发明的最为直接的绘画输入工具当属数位板。最初数位板主要应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当中,省去传统纸张和制图笔的使用。后由Wacom公司解决了压感笔输入的难题和计算机软硬件的兼容性,随即在数字插画领域迅速普及起来,成为在键盘、鼠标之后强力有效的输入工具。

3.互联网技术促进了数字插画艺术多元化的发展。互联网从最初的展示平台发展成交流平台,囊括了插画作品的展示、插画技术的交流,以及插画商业活动的洽谈与合作。由于互联网在全球范围的广泛使用,使得艺术创作的传播速度更快,覆盖空间更广,实现跨地域地、实时地进行网上沟通展示、交流、传递最新信息。

(二)文化对数字插画艺术多元化的影响

1.数字插画从多元的视觉艺术中产生。数码插画艺术在传统的视觉艺术形式基础上产生,结合数字技术的优势,对其它视觉艺术的长处兼收并蓄,吸收各种视觉艺术形式的养分,始终受到其它艺术形式的影响,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自由表现力。

2.数字插画受流行文化的影响。数码插画艺术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必然受到同时期流行文化、大众文化的影响,大部分数字插画作品始终围绕同时期受众的审美需求进行创作,其大众化、流行化的特点使数码插画在现代视觉艺术活动中更加快速地传播。

3.数字插画是个性表现的需求。在流行化、大众化的主流创作中,有部分“非主流”的创作者有表现自我的欲望,反其道而行,创作“非主流”的数字插画作品,与流行文化下的其它作品形成强烈的反差,在与主流艺术碰撞的同时,进行互相吸收、互相融合。

(三)经济对数字插画艺术多元化的影响

由于“读图”时代的到来,信息的图形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商业插画的市场需求量也大大增加。数字插画将插画艺术更加快速更加高效地运用在各个领域,采用多元化的表现形式、风格、技术和载体以满足多元的大众消费品的需求。特别是随着网络游戏的百花齐放,为游戏创作的数字插画占有了惊人的市场空间,从而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游戏题材的数字插画作品。

三、数字插画艺术的多元化表现

(一)技术手段的多元化

随着数字插画概念的流行,计算机硬件和相关制图软件的成熟和普及,数字插画艺术为插画艺术增添了灵动的一笔,这种以计算机作为工具进行创作的插画,愈加受到大众的关注和接受,数字插画也成为了新一代插画家所热衷的插画创作方式。压感手绘板等输入设备的普及,以及二维和三维图形创作软件的快速更新,使得数字插画的创作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而计算机图形应用软件的优点在于可以模拟各种的绘画工具,操作起来更加便利和环保,表现力极为丰富。

(二)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数字插画艺术的表现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使用输入硬件直接绘制的数字插画。数位板绘制的数字插画的表现形式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数位板或鼠标作为输入设备取代传统绘画的画笔工具,创作者通过这些输入硬件将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来模拟各种绘画工具的笔触。逼真的笔刷样式、无限的纸张数量、丰富的颜色种类、自由的创作空间,以及环保的工作方式,这些无疑具有强烈的科技特征和时代气息。

2.使用图形合成软件制作的数字插画。在计算机图形软件中,将准备好的素材进行设计和处理,有时部分内容也会使用数位板等硬件进行绘制,因此这种创作数字插画的方式被称为综合表现方式。其中也包括了将传统手绘作品的稿件经扫描仪、数码相机等硬件转化成数字图像,作为一种特殊的素材,然后在计算机中通过绘图软件进行再加工。插画家经常使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丰富传统手绘作品效果的工作,或是修补作品在扫描过程中出现的“坏道”,此时数字化的处理起到锦上添花的辅助作用。

3.使用信息可视化程序生成的数字插画。信息可视化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将数据信息进行视觉化处理,并以图形、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1],这些图形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由于使用的固有数据或随机采样所得到的数据大部分情况下都存在一定的内部规律,所以生成的图形也表现一定的节奏美感,这种富有美感的图形设计也被使用在现代的数字插画当中。

(三)表现技法的多元化

由于图形软件的差异和创作者的个人习惯不同,数字插画在绘制制作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表现技法也有很大的差别。例如使用二维图形软件进行直接绘制图形与运用三维软件制作模型再通过渲染得到最终效果的表现方式就完全不同。即便使用同一种图形软件并且要求达到同样的视觉效果,也会由于创作者的个人习惯不同,使用不同的处理手段最后得到相同的视觉效果。

(四)表达技巧的多元化

数字插画所表现的对象可以是客观事物本身,也可以是通过某种“修辞”方式表现对象之外的非客观事物,或者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表现对象的局部。创作插画作品需要从不同角度抓住表现对象的特色,通过多种表达技巧和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在数字插画艺术中常见的表达技巧包括:比喻、联想、象征、拟人、置换、夸张、变形、对比、影射、双关、夸张、嘲讽等表达技巧。

(五)艺术风格的多元化

数字插画主要包括写实风格、幻想风格、装饰风格、唯美风格、漫画风格等。这些艺术风格没有严格的界定,也没有清晰的界线,只是每种风格的侧重点不同,写实风格重视视觉真实性的表现,幻想风格强调科幻元素的设计,装饰风格侧重平面构成的装饰性,唯美风格表现超脱现实的完美形象,漫画风格重视简洁夸张的处理,在同一作品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风格,这样的处理手法被统一称作综合风格。

(六)传播载体的多元化

数字插画是为满足数字媒体传播的需要而产生,随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数字媒体的存在形式就决定了数字插画艺术的存在形式,而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数字插画的传播形式。其传播载体主要分为电子终端和传统材料两大类:

1.电子终端主要包括了计算机、手机、游戏机、电子相册、电视机、室内展示屏、户外大型显示屏等电子显示设备,由于近年高精度液晶屏和微型投影技术在大众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大大促进了电子终端传播载体的多元化。

2.传统材料主要包括了纸张、布料、塑料,以及其它综合材料等。虽然数字插画本质上是一组复杂的数据,但是可以利用数字印刷、喷绘技术等手段转换为更适合需求的大众艺术。

(七)应用领域的多元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生活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发展,数字插画艺术所应用的领域日益多元化。数字插画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数字插画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数字插画艺术也在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需求的过程中,进一步演变出诸多形式的数字插画艺术,使其涉及的应用领域更加宽泛。例如:网页设计、游戏设定、书籍插画、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美术创作和设计工作。

四、数字插画艺术多元化的价值意义

(一)数字插画艺术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插画艺术以其多元化的发展轨迹,综合区域经济形态和特色文化组织成为一种崭新的产业模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整个数字插画创作规模不断的扩大,数字插画艺术成为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将多元化的数字插画艺术和市场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由于经济的国际化和信息的全球化,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受到国际经济形式的影响。我国经济在从低级产业向高级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多元化的数字插画艺术的艺术教育体系、产业规划、知识产权保护等各个方面将成为我国数字插画产业的关键因素。数字插画艺术的多元化本质上不应仅仅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而是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增强数字插画艺术教育的理念培养,利用优势资源,结合特色文化,从更广阔的视角着眼,重视经济与艺术的结合,从而推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数字插画艺术是现代视觉艺术的重要表现形态

虽然大部分数字插画作品的创作都与市场经济活动有关,但是数字插画艺术与传统绘画艺术一样,它们同样可以从音乐、文学、电影中吸取灵感,运用哲学思想和理论进行分析,最后将其创作成为一种视觉语言。由于经济和文化所带来的影响会作用于每一种视觉艺术形态,而数字插画艺术基于传统艺术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所以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插画艺术的多元化进程远元超过其它不依靠现代科技的艺术表现形态。正是由于数字插画依附现代科技的特性,决定数字插画艺术的多元化形式较快地应用在商业领域,并且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成为文化和艺术进步的必要条件,数字插画的创作者更应该注重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和追求创作理念,关注人类的自身价值和精神表现,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将精神文化展示在受众面前,使其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分享。

结语

在经济审美化的今天,数字插画艺术具有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视觉感染力,进而催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为高端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市场经济不断加速的转型以及侧重的不断变化,同样影响和促进数字插画艺术本身的多元化发展。从市场经济角度分析数字插画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更具有针对我国现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深入分析影响数字插画艺术多元化的因素和其外在表现形式,通过洞悉经济学与艺术学之间深层次的辩证关系,探索适合数字插画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规律性和可实践性的正确方法,为数字插画艺术在市场需求与艺术本身之间开辟更新的应用领域和更宽广的创作空间。

注释

[1] 孙湘明:《信息设计》,第1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