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创业型城区创建

创业型城区创建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16 16:28:58

创业型城区创建

创业型城区创建第1篇

论文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区域创新体系;营建模式

资源型城市约占我国城市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长期以来这些城市亟需转型谋求可持续发展。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大幅度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资源型城市需要依托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开拓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1创新主体引导的区域创新体系营建模式

区域创新体系营建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各地经济和科技教育的发达程度,这决定了它们拥有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的差异,创新投入和侧重点也会随之不同。经济和科技教育发达地区可能成为创新的中心,而欠发达地区的创新更依赖于外部创新成果的吸收和引进。根据区域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我们可以构造出一个关于区域创新主体特征的四象限矩阵,由于位于不同象限的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不同,导致其在区域创新体系营建中的作用也存在差异。据此,区域创新体系营建可划分成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高校一科研机构主导型和价值网络型四种创新主体引导模式。如图1所示。

当一个区域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较弱时,这时需要依靠政府进行支持。政府主导型模式主要是自上而下地营建区域创新体系。当一个区域经济实力较强而科技实力较弱时,企业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而成为区域创新体系营建的主要力量。企业主导型模式主要是企业自上而下地营建区域创新体系。有些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科技教育实力较强,大量的科研成果却无法被本地吸收利用,必须到其他地区推广应用,这就需要以高校一科研机构主导型创新主体引导模式进行区域创新体系的营建。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都很强时,区域内的企业通常具有领先的技术,与区内外其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联系紧密,享有充足的创新资源且高度合作,如图2。

由此可见,政府和高校—科研机构主导型创新主体引导模式是过渡模式,企业主导型和价值网络型创新主体引导模式大多是在发达区域或者区域创新体系比较成熟时使用的营建模式。

2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2.1创新主体存在的问题

第一,创新主体数量较少、功能缺失。由于资源型城市多处内陆及中西部地区且长期以资源开采作为主要指导思想,导致这类城市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大都集中在资源产业领域,没有足够的创新主体进行替代产业的创新。第二,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意识薄弱。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企业不具备创新硬件,缺乏测试条件和固定的经费来源。企业自身不求开拓创新,导致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第三,地方政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职能定位不合理。我国资源型城市大多是大企业与小政府的格局,这使得地方政府难以在制定计划、政策、进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微观管理功能过强,宏观调控功能过弱;经济职能过强,社会职能过弱;社会管制功能过强、服务功能过弱。第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缓慢、服务单一。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公共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人员素质不高,分布不均衡;政府对科技中介机构的管理和支持存在错位现象;缺乏促进和规范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市场秩序不规范。

2.2创新资源存在的问题

第一,创新人才匮乏。资源型城市的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资源产业,人才的专业构成单一,高新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管理创新人才匮乏。而且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劣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匮乏。第二,创新人才部门和产业分布结构不合理。资源型城市的科技人员集中分布在中央企业、省直企业和资源企业,而地方企业、非资源企业的科技人员比重低、实力弱,创新活动过分集中与封闭。许多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资源产业、冶金、建材行业及相关行业的科研机构,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却很少。第三,创新资金投入不足。资源型城市大多底子薄,财力有限,资金投入能力较低;与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相比,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在对科技投入上都有较大差距。第四,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由于资源型城市创新主体发展落后,创新环境较差,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要素的使用效率极低。同时,创新信息和技术等流通速度很慢。

3资源型城市对基本营建模式的选择

资源型城市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域,其创新体系营建的理论支撑是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其创新体系的营建模式也应以区域创新体系基本营建模式为基础。

3.1创新主体的能力对营建模式选择的影响

区域创新体系从建立到成熟的时序进程中有渐进式,也有跳跃式,总的来说大体可以分为创立、成长、成熟、创新衰退或持续创新四个阶段。由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得比较早,现在他们大多进入了成长阶段,有的甚至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如北京、上海和江苏等省市。但我国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创新体系仍处于初创阶段,有的甚至还没有形成基本的架构,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不强,联系不紧密,创新资源匮乏,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缓慢。薄弱的创新实力决定了它们不能以高校一科研机构主导型模式作为推动其创新体系营建的主导模式,也决定其不能选择价值网络型模式。

3.2经济实力对营建模式选择的影响

创业型城区创建第2篇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系统

0.引言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往往超出国界,成为世界性的行为,其竞争更为广泛而激烈。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又是该国或区域社会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对该国或区域社会生产的增强、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早已被人们所广泛认同与接受,通过发展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手段与途径。创新型城市作为城市经济与现代知识经济完美融合发展的产物,成为当前各国促进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1.创新型城市

1.1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自2000年英国学者c・Landry在其著作《创新型城市》(The Creative city)中首次正式提出‘创新型城市’这一概念以来,它便引起了国内外相关政府部门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综合国内外主流观点,本文认为创新型城市是一种以创新要素为核心驱动力为本质特征的城市发展模式,或者说,创新型城市就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知识资本、智力资本、文化资本及体制等创新要素作为核心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发展新形态。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创新型城市的内涵进行理解:

第一,创新型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新模式或城市发展新形态,是一种以“创新”为本质特征与个性化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或新形态。

第二,从城市发展的动力来看,创新型城市科学技术、知识资本、智力资本、文化资本及体制等创新要素作为核心驱动力驱动城市发展,这是现代知识经济下以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等先进创新要素为核心驱动的一种城市发展新模式。

1.2创新型城市的构成

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可以看出,创新型城市必须具备如下四项基本要素:

(一)创新主体

即创新型城市进行或推进创新行为的组织或个人,具体而言,创新主体可以是进行或推进创新行为的个人、企业、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创新基地、教育培训机构、政府相关部门与科技中介等,另外,还包括类似产学研联盟与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中的创新行为主体。

(二)创新资源

即保障创新行为、创新活动进行的各种资源,包括保障城市创新行为、创新活动进行的知识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与科技经费等。

(三)创新体制与机制

即城市创新活动的运行体制与机制,这是创新型城市创新活动的运行保障。它包括城市创新活动的运行、监督、评价与激励机制,及城市创新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制度等。

(四)创新环境

即影响城市创新行为或创新活动进行的各项因素,包括影响城市创新行为或创新活动进行的创新观念、文化氛围及相关的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等。

1.3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创新型城市是知识经济下现代城市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的创新形态,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总结当前各国创新型城市发展实践,本文认为,创新型城市一般具备创新驱动、系y构成、内生动力、发展可持续性、创新要素集聚与开放性六项主要特征。

(一)创新驱动

创新型城市以创新要素为核心驱动力,这是创新型城市的核心与本质特征。如前文所述,驱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创新要素可以是科学技术、知识资本、智力资本、文化资本及体制等创新要素,因此,通常又根据这些要素的具体形式,将创新相应的分为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与体制创新,其中,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又可并称为科技创新,这是创新的根本归宿,文化创新、体制创新与管理创新则是创新的基础与保障。

(二)系统构成

从系统论的视角,现代城市是一个构成因素众多、关系复杂的多层次复杂巨系统,它本身由城市生产系统、生活系统、交通系统、环境系统、文化系统等多种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既联合作用,又独立运行。以系统的视角考察,创新型城市就是一个以创新子系统为核心的复杂系统,具有一般城市系统的各项构成。

(三)内生动力

一方面,从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模式来看,创新性城市的基本推动力是知识资本、智力资本、文化资本、自然资本与社会资本等“内生资本复合体’,这种推动力是一种内生推动力;另一方面,从创新型城市的系统性来看,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是由创新型城市系统所固有的自组织能力,不断推动城市向有序创新的平衡态演进。

(四)发展可持续性

创新型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其发展具备具备显著的可持续性,这种发展可持续性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它不断创造就业与财富,是一种发展可持续的城市经济;二是它保证社会的和谐与不断发展,是一种发展可持续的城市社会;三是它由政府和城市主体积极参与城市决策,是一种发展可持续的城市治理。

(五)创新要素集聚

创新型城市中,集聚大量的创新人才、创新企业、研发机构与高科技产业等创新主体要素以及创新资源要素,正是这些创新主体集聚在一起,利用创新资源,通过它们的合作创新,形成大量的创新成果,经过创新成果扩散与应用,驱动城市的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是创新型城市的本质特征,但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在于创新要素的大量集聚。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远远企业分散创新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因为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共享信息、合作创新、共享成果,且大量创新人才的集聚还能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因此,产业集群才能显现巨大的创新能力,从系统论的角度,这实质上就是一种系统的涌现性。创新性城市中,大量创新要素的集聚,也将形成一种城市创新与发展的自强化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促进创新型城市的不断发展。

(六)开放性

作为一个系统,创新型城市能够维持自身的有序和有组织的状恋,在一定的条件下保持自身的动态稳定性,但它必须通过耗散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它的平衡,即创新型城市系统实际上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在这个系统的运行中,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技术、政策等要素并不是封闭在创新型城市系统内部的,而是在创新型城市系统内外流动或交换,从而维持创新型城市的平衡和有序。

2.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推进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1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推进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标志着中国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历史新阶段,但长期以来中国实施的城市化道路却是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追求城市发展数量和规模的非均衡道路,导致在人口众多、资源枯竭与生态环境破坏等瓶颈制约因素举步难行。要推进城市化发展,中国城市发展就必须走均衡发展道路,经济发展就要改变传统粗放型生产方式,解决经济发展中技术含量不高与产业结构失衡等突出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个重要突破口与必然选择。

2.2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以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各有侧重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格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正在逐渐丧失原有的传统优势。要继续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植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中心,以完善的市场体系、生产、生活系统和基础设施,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城市经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充分发挥城市在科技、产业、市场、金融方面的外溢和辐射作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培育、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3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推进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十七大提出,2020年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当前中国城市与经济发展现状面前,这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创新型城市作为现代城市发展有效模式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具备引领与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功能。中国要实现建成创新型城市建设,就必须有一批城市率先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统筹协调与优化配置,推动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而这正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中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关键环节。

3.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国外创新型城市的实践大都在已经实现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城市中开展,它们往往基于城市自身条件的差异,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注入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元素,展现了多种发展模式和路径,有的以科技创新为主线,有的则偏重于知识创新、文化创新,有的则偏重于产业创新。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3.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政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首先,要促进企业强化创新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成为创新活动的真正主体,在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中,敏锐把握市场需求,_定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发展之路。企业要强化产学研相结合之路,围绕一些产品开发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性与共性的难题与技术,企业要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攻克,企业要加强对新技术、新产品与新工艺研发的创新资源投入,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以创新提高产品档次与附加值,走“创新驱动”之路,并积极融入“互联网+”,创新企业商业模式。

其次,要引导、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从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的研发途径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主线的综合研发模式转变,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产业对接。

再次,加快建立与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要以增强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实现合作共赢为目标与出发点,推进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创新合作、科技交流与信息共享。要建立与完善创新资源共享与协作的运行机制,加强建设共性与关键性技术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大型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实现创新数据资料与重要科研设备之间的共享,促进省级与部级重点实验室向企业开放。在产学研可作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高产学研之间合作的程度、水平与层次,通过合作制、股份制、产权转让、兼并重组、共建机构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成立全面合作的战略联盟,促进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一体化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

最后,政府要转换角色,从“服务型”政府向“组织型”政府转型,通过组织城市创新活动,积极发挥对创新活动的“导引力”、“助动力”、和“保障力”,自动、积极融人城市创新活动。对于城市创新,政府除了要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外,一要强化政策扶持,促进各类创新人才、创新资源集聚与提高各类城市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发挥;二要强化与完善创新平台建设,要积极推动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园、科技创新基地、创业孵化基地、重点实验室、与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建设,提高城市创新机构创新实力;三要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出、扩散与应用,要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中介等措施,推进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创新成果产出与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促进创新成果产出、扩散与应用。

3.2发展完善多元化资本市场,强化对创新的金融支持

国外的相关实践经验表明,风险投资(创业投资)作为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要积极引入风险投资,发展完善多元化资本市场,强化对创新的金融支持,具体途径可以考虑以下:

一是由政府整合相关资源,由政府财政统一安排设定“创业投资引导促进基金”作为专项资金,专门对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项目进行支持。二是促进国有企业投资公司加强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和项目的投资。三是积极推进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加强对自主创新项目的信贷支持。四是成立发展科技发展银行,直接面向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支持。五是促进外商创业投资资本进入,促进多元化创业投资资本市场的形成。

3.3以知识产权保护和自主创新文化氛围营造为支撑,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一方面要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要发展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程序,规范知识产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清查违反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整体环境。另外,要完善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相关法律法规,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在创新活动过程中的激励作用,加强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与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另一方面要培育与营造自主创新文化氛围。要以强化自主创新为根本出发点,积极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产业生态、企业生态、人文生态与环境生态和谐统一的整体环境。一要崇尚“以人为本”,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增强人才创新动力。二要积极培育自主品牌文化,尊重、支持、保护与宣传自主品牌。三要宣传创新政策、典型创新活动与创新人物,让社会形成尊重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

3.4建立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宏观管理协调机制

要建立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委员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强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组建成立创新型城市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为重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相应服务。

3.5推动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

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将区域中心城市与科技中心城市综合于一体,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社会发展与人文自然环境条件等各方面均具有最强实力和最具科技辐射力与科技带动力的城市。区域科技中心城市科技资源密集,拥有数量众多的科研机构和文化教育组织,集中了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是区域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集聚地和科学技术生产与扩散的中心,创新体系发育成熟,拥有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再则,区域科技中心一般是本区域的科技、经济、文化中心的统一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引领与辐射作用,科技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能够发挥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这易于实现创新型城市所要求的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建立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模式,建立在城市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之上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及区域的发展,从而推进整个区域城市化进程。另外,在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推进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也是关键的一个环节。综上所述,推进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既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与模式,也是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在必然。

创业型城区创建第3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区域创新体系;空间结构;科技工业园

abstract:the region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having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are placed in specific geographic space. they symbolize the capacity and level of regional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functions for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innovation system,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aking science&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s as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method of the innovation system for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and it analyzes the action of science&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s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at last, the article considers that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should develop science&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s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key words:resource-based cities;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patial structure;science&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区域创新活动布局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是区域创新能力与水平的表征,合理布局的创新体系空间是区域创新体系功能发挥的重要条件。我国多数资源型城市创新行为主体能力不强,创新资源匮乏,社会经济基础薄弱、技术条件落后,创新体系空间结构残缺,阻碍了其创新体系功能的发挥。因此,正确认识各种制约因素,合理布局资源型城市的创新空间,选择符合其特点的创新体系空间结构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工业园是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空间的发展方式

在世界范围内,创新最先发源于经济基础较好、技术条件优越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然后向全球范围内扩散;在国内,创新首先集中于发达地区,形成创新高地,并逐步向欠发达地区推移;在特定区域内,创新也是发源并集中于自然、经济、社会、特别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域,再沿着一定梯度向其他空间扩散[1]。这些区域内的创新高地,实质上就是区域创新集群。研究表明,创新行为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有明显的空间集聚趋势。集聚的成因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是为了节约能源和运费,共同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和基础设施。从创新过程的角度来说,创新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和联系会产生如下作用:第一,促进关联实体的竞争和合作。地理上的接近使区域内的创新行为主体在更快感知同行创新压力时激烈地竞争;长期演化形成的制度环境会激励区域内的创新行为主体相互影响和合作。第二,有助于关联实体竞争力的提高。包括上游产业如投入品的供应商以及基础设施提供商,延伸到下游产业如顾客的分销渠道,以及为创新服务的政府机构和公共机构等。第三,推动了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使信息、编码化知识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流通,降低信息搜寻和交易的成本[2]。第四,有利于区域内形成学习和知识溢出的环境,促成集体学习的氛围。第五,促进新企业从现有企业中衍生出来。因此,区域创新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的创新行为主体,它是一种有效的创新空间安排方式,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在空间结构上必然具有集聚性特征。

目前,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空间发展方式主要有增长极、梯度推移、反梯度推移、点轴开发、网络开发,以及近20余年经济地理学界刚开始研究的新产业区。创新的本质要求增加组织中要素的网络化联系,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证明,网络为组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界面,使创新可以在多个层面、多个环节中发生,成为各行为主体采用的新型组合与运作方式。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研究发现网络是一种有利于创新的区域治理结构,是一个由区域内各参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创新特征的制度安排,区域创新体系如果基于网络组织运行会更加高效,创新能力会更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即区域创新网络作为区域适应知识经济特点的崭新形式,无疑将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式。现在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创新使用了网络开发方式,这些区域的创新网络结构已基本成形。由于资源型城市不可能在薄弱的创新基础上和落后的创新环境中,直接形成内部空间单元有机联系的、发达的创新网络。根据区域创新集群的作用机理,资源型城市只能集聚有限的创新资源,在一个较小区域内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重点培育创新空间增长极,使这一小范围区域成为城市的主要创新源泉,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通过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逐渐向周围地区或创新低梯度地区扩散,推动整个城市创新体系的营建。这一小范围区域的实质就是科技工业园,国内有学者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源型城市科技工业园的空间结构布局如图1所示。

凯斯泰尔兹和豪尔(castells and hall,1994)认为,发展科技工业园的目的是再工业化、区域发展和协同创造[3]。科技工业园的基本功能包括孵化功能、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与创新功能、培训功能、辐射带动功能、信息集散功能、聚集功能和对外交流功能等。资源型城市发展科技工业园的目的包括:第一,资源型城市的再工业化。通过园区技术的产业化和集群化,来推进资源型城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的现代化。第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资源产业,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区域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保障。第三,资源型城市的协同创造。以区域学习和区域结网促进知识的流动与创造,逐步提升以园区为主体的资源型城市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由此可见,科技工业园明显具有区域创新体系的集聚性特征,积极发展科技工业园能够推动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营建。

二、科技工业园对资源型城市创新的作用

科技工业园是产业综合体,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经济社会区域,包括孵化器、科技园、科学城、大学研究园、高技术产业带、高技术加工区、高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区和技术城等七种基本类型,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尽管如此,它们的共同点也十分明显,这就是规划和建设好这些科技工业园,对整个区域的创新具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对资源型城市而言这会进一步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如图2所示。

(一)促进创新行为主体发展和创新资源整合

我国多数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低下,多年来单一发展资源产业的模式造成了创新行为主体数量较少,发展缓慢、功能缺失;创新能力、动力和活力不强,创新意识薄弱[4];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发展规模、服务能力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同国内发达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对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十分微弱。在创新资源方面,创新人才匮乏;创新人才部门和结构分布不合理,科技人员集中分布在中央企业、省直企业和资源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资源产业、冶金、建材行业及相关行业的科研机构;大多数城市底子薄,财力有限,创新资金投入能力较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产品的技术水平、企业的规模大小以及组织结构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地方联系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工业园通过前后向联系吸引其他相关产业生产活动,促进它们共同发展,对资源型城市就业产生拉动作用。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对本地区就业产生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新的r&d活动和制造业活动增加的状况。国际研究表明,高技术活动在本地区所产生的就业增长仍然是有限的,科技工业园创造的就业机会可能会发生在城市之外,所以吸引园区外r&d活动和生产活动、促进新企业的衍生和集聚能够促进城市就业的增加[5]。在此过程中,这些活动将促进资源型城市创新企业的孵化,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创业人才的培养及创新资源的整合。

(二) 有利于创新环境改善

新产业区理论常被用来研究创新,该理论认为成功的区域就是区内企业能够持续创新的区域,但并不是所有区域都具备发展新产业区的条件,为此在建设区域硬环境的同时更要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因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等硬环境可以成为创新的条件,但它不必然为创新提供机会,而区域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沟通等软环境,却能诱发创新。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的软环境较差,缺乏一种有利于创新要素整合和高效率发挥作用的社会文化环境;创新活动受制于历史形成的制度,面临着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市场法规不健全等困难和挑战,制度环境亟待改善。同时,资源型城市空间布局呈离散状态,受资源空间分布的影响,资源型城市大多缘矿而建,一些矿区的建城条件很难满足一个正常城市对地形、交通、供水等方面的要求,城市基础设施亟待改善。

科技工业园内创新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促进了园区内外知识和信息通过正式和非正式交流进行传播。同时,园内企业间平等互惠的联系有利于创新氛围的形成,带动整个资源型城市市场环境的健全和完善;园区内的企业文化同当地文化相互交融,有利于城市创新文化的形成。由于科技工业园对园内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要求,而且随着科技工业园的发展会引起本地税收的增加,政府会有更多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将促进资源型城市创新硬环境的改善。

(三)促使创新网络和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创新网络可以活化创新资源,增加其灵活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由于资源型城市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经济中的条块分割以及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层级节制的权力结构,使得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大多以政府为绝对主导,形成由政府控制创新行为主体间联系和创新资源配置的、高度集权的等级结构。这种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效率优势,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权威作用,统筹整个创新体系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限制了创新行为主体的发展,阻碍了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减弱了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因此,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其创新体系期望的结构应是一种创新网络结构,它能够为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行为主体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有助于调动多个主体参与,激发更多主体进行创新,加强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形成创新合力;促进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流通,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

总的来说,目前资源型城市尚未形成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或者即使极少数资源型城市的创新网络初具形态也显得十分稚嫩。科技工业园在发展过程中会得到所在资源型城市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加之园区内良好的创新环境,会吸引园外适合园区条件的r&d活动和生产活动迁移到园内。在园内大量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的地理集聚,使园内各类正式与非正式、机构与非机构之间的联系密切,园区内外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加强。在创新网络中结点密度越大,联系的结点越多,则交流机会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因此,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内的网络结点丛生、创新频繁,促使城市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创新集群的发展。

(四)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三次产业比例严重失调,以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且大都处于产业链的前端,产品的加工程度相对较低,在向高级化产业结构推进中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相比较为落后,表现出"高工业化"的虚假性。而且第一产业多为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第二产业多以采掘业及其配套产业为主导,产业链条很短;第三产业多是为资源企业服务的商业和餐饮业,新型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特别是最能反映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信息产业、知识服务业等不发达;各产业的关联度较低,产业横向协调差、纵向水平低。

科技工业园能够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一是通过产学研合作,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项目和技术,企业提供设备和投资,共同进行项目的孵化,使企业原有的产品和生产结构得到调整;二是科技工业园内高科技企业与地方企业通过供应和销售关系的建立加强前后向联系,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三是科技工业园自身吸引大量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人才到资源型城市工作,给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人才条件;四是在科技工业园内孵化成功的企业可在园外设厂,从而影响当地的产业结构。

三、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成功的科技工业园可以通过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化和升级。但是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科技工业园内部的组织管理,科技工业园与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科技工业园内企业与资源型城市内原有企业的联系等都可能成为科技工业园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科技工业园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发育程度,在自身发育不完善时,对周围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科技工业园初期在本地诱发新制造业活动的潜力可能比较小;而当高技术商品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时,其生产的本地联系一般也不大。此时作为增长极的科技工业园所发生的经济增长主要不在园区内,而是在园区外。因此,不能理想地认为只要建立科技工业园,就一定会带来资源型城市的再工业化、城市发展和协同创造以及城市创新体系营建的大发展。

根据科技工业园对区域发展影响的阶段特征,目前,资源型城市的科技工业园大多处于发展的常规技术阶段即初级阶段。这时科技工业园宜把吸引知名的跨国高技术公司入驻作为重要战略,同时注意资源型城市内创新环境的营造和企业家的培育[6]。科技工业园应处于创新体系空间的核心位置,科技工业园通过集聚效应形成资源型城市创新的高梯度区,又通过扩散效应向周围处于低梯度的地方辐射和推移,通过科技工业园与资源型城市内其他区域之间长期不断的相互作用,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网络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再进.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论——以青海省为例[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 asheim, b.t., coenen,l.. contextualising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a globalising learning economy: on knowledge bases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6,31(1):163-173.

[3] m castells, p hall. technopoles of the world: the making of 21st century complexes[m]. london: routledge, 1994.

[4] 田红娜, 佟光霁. 营建区域创新体系推动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转型[j]. 商业研究, 2007(7):83-85.

创业型城区创建第4篇

在探讨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中,首先要谈的是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要性问题。我们认为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对接国家与自治区发展战略的需要

一方面是与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对接的需要。党中央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审时度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高瞻远瞩,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施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着重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指出:“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他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力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m要“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所以,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一致的。

另一方面,是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的走创新跨越之路相吻合的。《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桂发[2006]12号)中提出:我们要“提高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跨越之路”,“走创新跨越之路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本质要求,是我区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突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集成创新,鼓励原始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力争在特色优势产业中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大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建设一批创新型企业。”这是全区今后五年开展自主创新工作很重要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自治区政府主席陆兵在全区科技大会上指出:“目前,我区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到2020年,要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2.5番、达到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都表明今后广西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以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来实现广西发展的目标,走跨越发展之路,赶超先进省市。

百色要加快发展,就要把自己的发展战略与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对接起来,主动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自治区的发展结合起来,所以,百色市要加大创新力度,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二)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百色主要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都是主要靠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现百色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首先,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使城市的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来驱动,这样可以降低城市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为城市经济的转型提供了空间。

其次,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吻合的。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科技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正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城市发展路子。[

再次,建设创新型城市可以使我们的干部群众形成更科学的资源观和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城市,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发展百色,降低自然资源对百色经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可以使我们的干部群众更加意识到人才、知识、科技、管理、人文环境、基础设施等在一定意义上是比自然资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更强大、更持久的支撑力。

(三)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百色赶超先进城市的需要

首先,没有创新,我们在城市竞争中就会落伍。低科技、低管理水平往往会降低我们企业的竞争力。根据广西统计局的资料:2006年,百色在规模以上工业243个企业中,亏损企业106个,亏损面达43.62%,亏损企业亏损额11573万元,在亏损企业中,小型企业97个。为什么?原因有二:一是上半年全国性煤、电、油紧张,工业用电不足,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二是企业经不起市场竞争所致。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的发展主要不是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来发展的。其实城市的竞争又何曾不是如此?

第二,创新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强大动力。作为后发展城市,我们除了借鉴先进城市、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之外,还应该借助创新,借助世界科技进步的成果,这样我们就能够跨越发展前进中的某些局部、某些过程,实现跨越式的推进。事实上,区外很多地方,甚至国外的经验也证明,借助创新,借助世界科技的最新成果是完全有可能实现跨越的。在百色,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据了解,百矿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的,CAD/CAM]CAPP技术,缩短了新产品研发的周期,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步伐;银海铝业公司、平果铝业公司、平果百合化工公司等企业,全面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生产,使产品成本下降20%左右,有的产品降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所以,百色要赶超先进城市,必然要建设创新型城市。那么百色有没有可能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呢?

二、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可能性

百色市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兴百”战略,把经济增长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2005年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43%,2006年达到47%。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大有希望,因为:

(一)百色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强烈需求

百色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方面,提升老企业的竞争力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企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新企业的创办需要有新技术的支持。

(二)百色拥有了一定的创新资源

一方面,百色有一定的人才和知识基础。2006年,百色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有58839人,各个高校、科研机构和一些其他单位也有一批高级职称人才,还建设有科技人才专家库。今后随着百色高等教育的发展,百色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另一方面,百色有日益雄厚的创新资金后盾。2006年,百色GDP达29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全年财政收入40.0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2%。如果我们每年投入GDP的2%,那就是每年约6个亿,就是财政收入的2%,也有约8000万。

(三)创新机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是拥有了一批高校,如百色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职业学院等,并且它们的发展都很快,其中百色学院今年获得了两项部级社科资金项目,右江民族医学院正在积极申请硕士点。

二是有几个人才小高地,聚集了一批人才,已经建立了“现代农业人才小高地”、“百色铝产业链人才小高地”、“百色临床医学人才小高地”。并且推进了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认真实施“75321”创新计划。全市四个县(区)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田阳县、平果县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市35个乡镇通过市、自治区“乡镇科技进步”考核,8个乡镇评为“全区科技进步先进乡镇”。

(四)创新机制建设有一定的基础

为充分调动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百色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都会表彰一批在科技创新方面作出突出成就的单位和个人,有一套激励评估体系。

(五)百色是一个有改革创新传统的城市

百色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城市,在党的领导下首创了农家课堂,为新农民的培养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由于成效显著,已在全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创业型城区创建第5篇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

一、引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城市创新发展,2010年国家科技部在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推荐申报的基础上,根据基础良好、特色鲜明、示范性强、体现层次性等原则,确定了2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沙坪坝区作为“重庆代表”位列其中。首批入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 ”是重庆市沙坪坝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因此,整合和协调各种创新要素、探索和建立功能完备、优质高效的创新体系,是当前重庆市沙坪坝区“创新型试点城区”的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

创新型城市(城区)是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通过聚集和配置各种创新资源驱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城区)是一项综合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涉及科技、知识、人力、资本、文化、管理、体制、基础设施等诸多创新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有机整合和协调。在影响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种创新要素中,金融体系具有推动性支撑作用。因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具有筹集资金、分散风险、资源优化、信用约束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能高效地聚集和分配社会闲散资金、分散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减低创新活动中的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持续的创新和迅速产业化,从而促进创新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发展历程也表明,金融支持是增强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譬如,美国加州硅谷是举世瞩目的高技术产业中心,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潮流,其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三点:一是硅谷的产业集中度高;二是硅谷的风险投资体制;三是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作为孵化器。后两点本身就是金融支持问题,第一点的真正形成同样也离不开金融支持,有效的金融支持促进了美国硅谷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因此,对于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创新型城市而言,拥有高效的金融支持必不可少。加强与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对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加速创新型城区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融资制度的支持以及资本的大量投入与积累,这些仅依靠一个区县的金融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就需要重庆市乃至国家层面的金融力量来推动沙坪坝区“创新型试点城区”的建设与发展。

二、重庆金融支持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实践

(一)发展金融业奠定金融基础

一个城市或地区金融的总体发展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创新型城市(区)建设金融支持度的高低。重庆金融业稳健发展,社会融资总量稳定增长,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稳步提升。重庆统计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05-2010年重庆市金融业增加值持续增长,金融贡献度虽略有起伏,但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并在2010年达到6.1%(图1),金融业已成为重庆市第五大支柱产业。截止2010年底,重庆市金融机构(含外资)存款余额13613.97亿元,贷款余额10999.87亿元,较2005分别增长了1.85倍和1.91倍,存贷款平稳较快增长。

与此同时,重庆保险业平稳健康运行,在支持城区创新发展方面也做出了相应举措。譬如,重庆市于2007年开展科技保险试点工作,截至2011年3月已有113家企业参保,累计投保额192亿元,保险产品也日渐丰富,承保范围逐步扩大,投保企业快速增加,为科技领域开展自主创新提供了有力的风险保障。

此外,重庆还积极开展科技融资担保服务,依托重庆科技资产控股有限公司出资1亿元,成立不以盈利为目的、国有独资的重庆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政府信用实现5~10倍的担保放大效应,撬动和聚集信贷资源支持科技创新,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加快发展步伐。

总之,重庆金融业的快速、创新发展,为金融支持沙坪坝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金融与资本基础。

(二)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力度

近年来,重庆在城市创新发展方面的资金投入增长迅速,尤其是科技活动投入得到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重庆市科技活动投入指数较上年上升了1.94%,增幅在全国31个省市中位于第6位。

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特别是其与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竞争力及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重庆市R&D经费投入快速增长,2009年重庆市 R&D 经费投入达到 79.46 亿元,从2000年以来年平均增长25.7%。其中,2009年沙坪坝区R&D经费投入总量达12.41亿元,在全市各区县中位列第一,占全市总量的15.63%,是2000年的8.9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7.6%;特别是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高达7.36亿元,占总量的59.3%,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在沙坪坝区科技创新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政府扶持资金对于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近年来重庆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总额呈逐年递增趋势,2009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15.6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1.6倍。同时,为促进重庆市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体系建设,2008 年重庆市政府决定出资10亿元设立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到目前已吸引众多社会资本和国内外优秀的创投机构聚集重庆,成功组建创业风险投资基金18支,其中7支已开始投资项目,规模达35亿元,引导基金出资7.13亿元,以1:4的杠杆效应吸引近28亿元社会资本。此外,重庆市自1995年开始实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到2011年已经累计投入5个多亿,支持500多家中小企业在初创期立足并稳定成长,主要涉及光机电、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这些资金的投入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三)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其一,在信用制度建设方面,重庆坚持用市场的方式和制度的手段引导金融发展,积极建立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推动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完善金融信用环境考核制度;在全国开创小贷公司一口接入征信系统的“重庆模式”,促进小贷公司稳健发展;商业银行强化信贷风险管理,提升信贷质量,降低不良贷款。金融信用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促进了沙坪坝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更好地发挥了金融支持城市创新发展的作用。

其二,在科技金融政策方面,重庆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科技金融政策(表1),就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措施,为充分发挥金融在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积极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创新型经济提供政策依据。

其三,在融资服务方面,重庆市聚集各类投融资要素为科技创新搭建综合服务平台。2009年启动“重庆市科技金融服务战略”,旨在推动科技创新、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2010年重庆市科委全力打造科技金融“投、保、贷、补、扶”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在重庆生产力大厦建立了“一站式”的投融资服务中心。2010年重庆市科技创业投资协会成立,致力于资源整合,为创投、银行和企业投融资活动提供专业化服务,并通过“重庆创投”网、电子期刊等形式大力宣传科技金融政策、营造良好投资氛围。

其四,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府积极助推金融支持进社区,对于辖区内发展潜力好的企业,由区金融办协调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并推荐其到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托管,逐步打造成为上市公司;对于辖区内的微型企业,金融办积极争取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资金补贴。

以上政策举措对于促进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紧密结合,提高了“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为沙坪坝区创新发展提供了宽松而畅通的金融环境。

三、重庆金融支持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中的问题

(一)金融支持的总体规模相对较小

构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度评价指标体系,对创新型城市建设金融支持度进行科学评估,可以把握金融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持程度,及时发现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策略提供参考。

基于可操作性的原则,我们选取了存款总额、贷款总额、存贷比、金融业贡献度、上市公司数量和风险投资资本额占全国风险资本额的比例6个指标来横向对比重庆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金融支持规模。表2显示,重庆在相关指标值上均低于北京、上海和深圳,重庆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区建设的总体规模、创新能力与北京、上海、深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二)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不足

虽然近年来重庆市及沙坪坝区的科技创新经费支出持续增加,沙坪坝区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及自主创新能力均有所增强,但与需求相比,仍存在政府投入较少、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不足等问题。根据沙坪坝区2009年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情况统计显示,沙坪坝区科技投入以企业自筹为主,企业资金为7.03亿元,占95.5%,政府投入资金0.32亿元,仅占4.6%,这样,一些企业由于资金不足而在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水平上受到制约。

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即区域内企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衡量区域内企业研发水平和研发能力的重要指标。据国际上有关研究显示:当这一比例小于1%,企业难以生存;2%可以勉强维持;达到5%以上,企业在市场上才具有竞争力。而2009年重庆市沙坪坝区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仅为1.65%,以该标准来衡量,沙坪坝区工业企业尚未达到勉强维持阶段,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沙坪坝区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其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还相当薄弱。

(三)信贷市场结构失衡

由于高科技创新投入的高风险问题,重庆的金融机构贷款占重庆市科技活动筹资总额的比例一直偏低,热情不高。从2005年到2008年,重庆市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增长快速,其主要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占科技活动筹资总额的比例一直不足10%,所占比例极其微小。此外,金融机构的贷款发放较多集中于大企业、大机构,而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困难,特别是初创期企业、微小企业贷款有效需求满足程度较低。并且贷款发放偏好于生产经营性贷款,投入到创新领域的贷款较少。表3显示,重庆的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快速增长,到2008年末达8102亿元,较2001年增长1599.27亿元;而2008年末重庆的金融机构对科技活动贷款额为13.58亿元,仅占当年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0.17%;且从2005年至2008年,基本上是在0.1%左右徘徊。

显然,与企业自筹资金和政府投入资金相比,金融机构贷款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较差,信贷结构失衡、金融机构贷款渠道不畅使得重庆金融支持沙坪坝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力度有限。

(四)风险投资机制尚不健全

风险投资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了各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它不仅在高科技企业创建初期提供创业所需的天使资本,成熟的风险投资公司还为创新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战略决策等多方面的服务,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效率和质量。因此,风险投资通常被认为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催化剂。重庆市的风险投资起步于1992年,是国内发展风险投资较早的地区之一,但其发展缓慢,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具体表现在:

首先,重庆市风险投资的规模小,截至2009年重庆市风险投资机构管理资本额仅占全国风险资本总额的0.21%,新募集风险资本额仅占全国总额的0.36%,比例极其微小。

其次,风险投资主体相对单一,当前成立的风险投资公司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创办的国有控股公司,民间资本利用率太低,其结果不仅直接导致风险投资资本不足,而且在资金来源单一的情况下难以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

再次,风险投资服务中介机构不健全,缺少如投融资咨询机构、项目评估机构、高新技术企业标准认证机构、知识产权估值评价机构这类以风险投资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的中介机构,服务于风险投资的体系还不完善。

最后,风险投资退出困难,目前,重庆市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还不完善,这会使得一些潜在投资者因惧怕无法收回投资而望而却步,从而限制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四、强化金融支持“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重庆金融支持沙坪坝区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主旨和目标是重庆的金融体系与结构有利于从总体上帮助沙坪坝区的创新发展,有利于沙坪坝区的创新企业、创新技术与项目、创新人才队伍、创新科研群体、创新项目推广与创新市场的健康发展。基于重庆金融支持沙坪坝区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政府金融支持平台,优化财政投入结构

首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资金对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支持或保障力度。在基础研究环节,充分保证R&D经费的投入,同时进一步加大财政拨款的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各级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通过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鼓励发展的创新产业的财政投入,来调整沙坪坝区经济结构,促进行业创新均衡发展。

其次,实施更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财政税收政策。譬如,运用财政资金对沙坪坝区高新技术企业及向其发放贷款金融机构提供利息补贴,从而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撬动信贷资金的投入;改进和完善对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鼓励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予以必要的税收优惠,以鼓励沙区创新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的企业,要允许其研究开发费用按一定比率抵扣税款。

再次,加快推进重庆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建设,优化金融投资环境。坚持用市场的方式和内陆开放的手段引导重庆市和沙坪坝区金融发展,发挥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功能,完善信贷风险补偿制度,推动金融信用文化建设,改善金融生态,为支持沙坪坝区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二)推动重庆金融机构的创新,加大对创新金融的政策支持

首先,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参与支持沙坪坝区创新产业发展。鼓励在渝商业银行通过创新适合“创新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来加大对创新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增加信贷规模,向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提供更多有担保的贷款。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担保方式,探索以知识产权质押的信贷支持方式,不断深化金融机构与创新企业的合作领域、加强合作力度、探索合作渠道、开发合作产品。此外,鼓励商业银行建立适合高新技术企业的授信政策和程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其次,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政府部门应努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如建立社区银行、独立民营中小银行、专门的中小企业合作性金融机构和融资机构、或其他旨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贷款性民间金融机构,缓解沙坪坝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再次,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作用。对于符合《支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政策性金融政策实施细则》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科技开发项目,政策性银行应积极提供贷款,重点支持。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性贷款,建设完善地方科技投融资体制,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

最后,探索建立科技银行。科技银行指专门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机构,在国外被称为风险银行。由于科技银行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建立具独立法人地位的科技银行尚有些困难。可以参考杭州银行科技支行的经验,允许商业银行试行下设专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信贷专营机构和特色支行,鼓励采用“银行+担保+额外风险收益补偿机制”的运作模式,即银行对科技企业提供基准利率贷款,由担保机构对科技企业实行优惠的担保措施,政府最后给予风险补偿和激励。

(三)完善风险投资体制,建立多层次金融要素市场体系

其一,加快建设完善风险投资体制。一方面,从政策上对风险投资加以激励与引导,优化风险投资环境,调动民间风险投资的热情。另一方面,拓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扩大资金规模。政府应引导鼓励企业资本、民间资本、海外资本和其他各种社会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从而有利于风险投资规模的扩大和结构优化。同时,应引导面向创新型企业的中小型投资机构发展,制定相应政策,降低创办风险投资机构的门槛。此外,还应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构建并完善多层次、互为补充的资本市场,疏通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其二,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在证券市场融资。如重点推荐一批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交易,推动有条件的创新企业在香港或海外二板市场上市。

其三,大力发展金融要素市场。遵照中央关于重庆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部署,把发展金融要素市场作为创新发展的“制高点”。为此,重庆市应进一步推动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重庆股份转让中心、重庆药品交易所、重庆内河航运交易所、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等七大要素市场的改革和建设,鼓励研究和探索金融要素市场对创新型城区建设与发展的支撑作用。

(四)完善投融资公共服务功能,加强对创新产业的服务支持

其一,搭建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应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相关动态和资金供求情况等信息的供求机制,为创新搭建信息平台,促进资本与创新产业的有效对接。

其二,改善金融中介服务。政府应鼓励发展金融会计、政策法律、知识产权以及科技项目评估、资信评级、信息服务、信用担保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各类中介机构的规范和监督,完善金融中介服务支持体系;同时,应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

其三,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信用环境建设。重庆市应进一步推动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加快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步伐,推动沙坪坝区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库建设,促进信用信息共享,帮助金融机构了解企业信用状况,防范金融风险,保证金融支持功能的有效发挥。

其四,建立科技投融资集团。整合重庆市现有科技投融资机构、产品和资源,形成集贷款、股权投资、保理等全方位的综合经营,为沙坪坝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全程化的投融资服务,成为支持创新型城区创新发展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Richard L. Florida and Martin Kenney, 1988, “Venture Capital, High Technolog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Regional Studies, (2).

[2].Josh Lerner, 2002, “Boom and Bust in the Venture Capital Industry and the Impact on Innovation,” Economic Review.

[3]. Cinzia Colapinto, 2007 , “A way to foster innovation: a venture capital district from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 to Waterloo Region ”,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4].张忠军.新型城市的金融制度支持[N].中央党校学报.2007,(1):49~54.

[5].胡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和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7,(4):34~38.

[6].王仁祥,邓平.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金融支持度的评价与指标体系设计[J].海南金融,2008,(2):22~24.

[7].陈柳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8(5):59~65.

[8].王仁祥,邓平.金融支持武汉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财会月刊.2008,(6):32~34.

[9].聂峰,苏华兴.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机理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10):233~234.

[10].丁涛,胡汉辉.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国际比较及路径设计[J].中国软科学.2009,(3):50~54.

[11].张杰,李宏瑾,王巍.创新型城市的金融支持体系与金融创新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9.

[12].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2010中国风险投资年鉴[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0.

[13].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10年重庆金融运行报告[R].中国人民银行.2010.

[14].殷兴山.建立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J].武汉金融.2010,(11):4~9.

创业型城区创建第6篇

一、面临的形势和基础条件

(一)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推动沈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创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头作用显著的城市,具有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资源聚集、创新效率高、创新效益好、创新辐射面广和引领示范作用强等特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柱,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推进沈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市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对于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来说,经济结构不够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等矛盾仍然突出。我市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实现由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转变、由“沈阳制造”向“沈阳创造”转变,推进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已成为加快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推动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我市在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改善民生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突出成效。当前,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迫切要求我们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措施,通过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当好排头兵。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推动沈阳经济区建设的客观要求。沈阳经济区改革与发展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既是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机遇,也是沈阳经济区建设的内在要求。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创新辐射源,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发展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资源集成和综合配套能力,在区域范围内促进创新资源统筹协调、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形成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发展方式的创新,为东北乃至全国类似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发挥领军示范作用和提供成功范例。

(二)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优势。

——经济发展优势。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592亿元,经济总量由副省级城市第10位提升到第8位。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5816元(超过8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508∶447,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就超过了40%,迈过了从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变的起始临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

——创新资源优势。2009年,全市拥有科技人力资源近50万人,两院院士28人,拥有普通高等院校40所(其中本科高等院校19所),拥有市级以上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07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6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66个。部级技术创新平台26家,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1家,其中部级13个,均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2009年专利申请770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920件;专利授权363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02件。2006年以来,全市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9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567项,取得了R0110重型燃气轮机、正电子扫描成像系统等60多项世界级重大科技成果。变压器、鼓风机等部级行业研究所及技术检测中心设在沈阳。初步建立起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体制环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市多次承担国家的重要改革试点任务,先后2次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有10余项综合配套改革和20多项单项改革试点在全国首开先河,积累了改革经验,夯实了改革基础。近年来,沈阳市在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均取得显著成果,先后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城市,沈阳市业已确定科技体制创新为全市开展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任务之一。改革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创新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全社会形成了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区位条件优势。沈阳是辽宁省省会,沈阳经济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东北地区的交通中心、经济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区域,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结合部,是欧亚大陆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门户、物流服务和交通枢纽,是国内参与东北亚经济循环的中心地带。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是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从2005年开始,沈阳经济区8城市(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和铁岭)就开始建立高层协调机制,各城市已签署60余项合作协议,促进了区域内优势产业整合,加速形成了对内对外开放与合作的良好区域环境。目前沈阳经济区已成为国内城市群发育最好、经济区域合作进展最快、基础最扎实的地区之一。2010年4月,国务院批准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肩负起在特定领域先行先试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光荣使命。

(三)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制约因素。

一是城市创新尚未形成合力。由于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工作缺少协调配合,公共政策统筹协调不够,财政投入没有形成合力,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缺乏有机协调。

二是创新体系尚不完善。沈阳还没有完全形成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互动机制,企业创新缺少外部支撑,高校、科研单位成果未能充分向应用领域转移。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尚不完善,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的服务和条件仍显不足。

三是高端创新人才不足。缺少重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人才,缺少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缺少高端管理人才,制约我市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创新发展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营造创新友好环境,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发展创新文化,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实现“沈阳制造”向“沈阳创造”的跨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不断提升城市的持续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全面创新,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原则。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三次产业发展,统筹科技、产业、社会文化创新,把坚持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取向,全方位实施城市创新战略,全面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经济科技融合,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则。加强经济系统与科技系统的融合,加强科技发展路径与经济发展路径的融合,加强经济组织系统与科技创新系统的融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坚持产业创新为主导,着力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的原则。把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摆在突出地位,以市场为导向,突破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业的发展瓶颈,着力实现科技创新,突出重大共性和关键产业技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向研发前移,引导高校院所研发重心向应用转移,促进技术和产业向价值的高端延伸,提升持续创新能力。

——坚持区域互动,着力集聚创新资源的原则。充分发挥开发区建设创新型城市策源地的作用,通过开发区的示范效应,带动全市经济与科技结合,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结合,从而形成集成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的服务、辐射和集聚功能,引领区域互动,带动区域创新,在更大层面上集聚创新资源。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长25%以上,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60%以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在国内率先建成创新体系完善、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机制高效、创新环境优良、创新人才荟萃、创新实力雄厚、创新成果丰硕、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机结合的区域创新中心,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升级并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为建设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快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

(一)创新发展理念。

以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突出沈阳的科教优势,带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突破资源制约瓶颈,促进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发展路径由资源消耗向生态循环转变、发展空间由一维向多维转变,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由中低端向高端提升。促进和谐城市建设,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促进创新资源的集成与整合。建立创新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公共创新资源使用的公开、公平和社会化。建立创新资源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

——完善创新激励保护机制。健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营造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健全利益分配机制,鼓励技术、知识、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联合打击侵权行为。建立信用监督机制,促进社会信用自律,保护创新活动。

——完善政府管理服务体制。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制定支持创新、服务创新的政府考核制度,建立高效服务型政府。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管理决策程序,健全听证公示、社会咨询、专家论证和效果评估制度,提高创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深化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教育、文化事业、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

(三)创新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第一产业发展能力,优化第二产业结构,提高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比重,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形成以高效农业为基础、优势产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新兴产业为先导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环保制约机制,建立生态环境资源账户,对重点行业开展生态调整,对新兴行业和新建园区实施生态定位,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改造。完善资源节约长效机制,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循环型生产模式,加强低碳经济研究,促进节能减排,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

——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技术转移,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创新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优化创新发展环境,促进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新兴产业迅速壮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创新社会发展模式。

——建设学习型城市,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的发展融为一体、相互适应的学习型城市。提高优质教育供给水平,从早期教育抓起,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加快发展远程教育,建设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丰富面向社会的教育方式,健全社区教育管理体系,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建立基本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和运行模式。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以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赛事为契机,加快建设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按照结构合理、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要求,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进艺术中心、艺术大厦、全运场馆、博物馆等重大文体设施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构建村、镇(乡)、县(区)三级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建设工程;加强社区、农村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促进体育设施向全民开放。充分利用村村通宽带的资源,加强网络开发利用,普及文化、科技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整合村级公共服务资源,构建村级文化活动平台,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消费,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文化项目建设,培育品牌文化企业,培育文化产业增长点。

——创新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改善城乡民生。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各种保险制度,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政策,推进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和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

(五)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为主线,推进国家环境建设样板城创建工作,全力打造绿色经济、静脉产业、环境宜居、绿色政府、公众参与、低碳城市等6大示范城。积极推进大浑南样板新区、部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和谐、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城市,为推动沈阳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

四、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一)加快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针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需求,推广高新技术应用,有效促进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化工等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沈阳新型工业化进程,力争成为国家“两化融合”试点东北三省先行城市。加快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催生新兴产业,发展生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立足于东北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金融、物流、商务会展、商贸、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实现集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构建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大都市和东北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以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为主体,开展部级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依托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和沈阳金融街,完善金融业发展体系,大力发展股权投资、金融外包服务等新型金融产业,推进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开展区域间金融合作,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把我市打造成为东北地区物流中心城市及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物流节点城市。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超大体量的高端商务设施,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和地区总部入驻我市;依托沈阳的区位优势和沈阳经济区的产业基础优势,放大“制博会”、“世园会”、“冰雪节”等展会的品牌效应;着力构建以总部经济为主导,以会展业、中介服务业和广告业为支撑,其他商务服务为补充的现代商务服务体系。加快完善都市商贸中心、区域商贸中心、社区商服中心三级商贸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发展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特色街区、专业市场,增强对区域的服务辐射能力。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关东文化、工业文化特色,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的文化旅游设施等优势,优化相关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条,重组沈阳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推进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构建沈阳经济区大文化旅游圈,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工业旅游等,建成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

(三)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强化发展基础。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推动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和都市观光农业建设,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引导农业功能向经济、生态、文化等多方面拓展。建设农业主导产业区、农业经济区,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培育、引进有牵动力的大型农事龙头企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育种、农业信息技术、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深加工等,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加快农业规模化、标准化进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外向型农业,促进农产品出口。深化农业担保体系、农业保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等农村改革。

(四)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新兴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立足沈阳产业基础优势、人才集聚优势、技术装备优势,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技术、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信息、生物医药、航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七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先进装备制造业。依托沈阳机床、沈鼓、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沈阳计算所等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以提高先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重点发展重大技术装备、高档数控机床、IC装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轨道交通装备、物流技术装备。重点建设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基地、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基地、IC装备产业基地、物流技术装备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重大技术装备,重点发展大型煤矿采掘及洗选成套设备、大型工程施工成套设备、特(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百万吨级乙烯装置成套设备、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设备、煤气化燃气—蒸气联合循环机组关键设备等。高档数控机床,重点发展高速加工中心、大型镗铣加工中心等。IC装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重点发展PECVD设备、罗茨干泵与系列真空阀门产品、凸点封装涂胶显影及单片湿法刻蚀设备、IC装备机械手及硅片传输系统系列产品、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和成套设备、汽车电子、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等。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发展高速客车接触线和承力索、信号系统等高速铁路装备,通风环控系统、AFC自动售检票系统、BAS设备监控系统等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物流技术装备,重点发展AGV物流自动装卸设备、智能化物流仓储设备、配送及交通系统等。

——信息产业。依托东软集团、沈阳先锋、沈阳昂立、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加速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水平,提高工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推进三网融合。重点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通信、数字视听、物联网技术及设备、动漫和创意文化产业。重点建设数字视听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创意文化产业基地、通信产业基地和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园。软件和服务外包,重点发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信息安全软件,承接国际外包等。通信,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和产品,建立从终端到系统的完整产业链。数字视听,重点发展大屏幕数字高清平板电视、激光电视、网络智能多媒体终端等。物联网技术及设备,重点发展物联网所需关联器件与设备,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设备,超级计算和信息处理技术设备等。动漫和创意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原创动漫及其衍生品生产和推广,游戏研发设计,动漫加工代工,广播电影电视及音像制作,艺术创意设计,文化艺术品创意创作等。

——生物医药产业。依托沈阳三生制药、辽宁诺康制药、东软数字医疗、辽宁成大、东北制药集团、沈阳药科大学等骨干企业和高校,促进医疗设备和新医药项目研发、中试和产业化,重点发展生物医学工程、现代中药、化学新药、生物新药、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外包。重点建设浑南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棋盘山眼科生物医药产业园、新民生物医药产业园等。生物医学工程,加快发展生物医学设备、生物人工器官、生物医学材料等,重点发展多层CT扫描设备、MRI、PET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参数心电监控仪、高强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新型医用内窥镜、生物分子核医学显像等设备,新型骨关节、血管支架等产品;现代中药,重点发展用于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的中成药,质量稳定可控、技术含量高、具有显著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中药新药,中药制药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等。化学新药,重点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针对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结核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对治疗常见病和重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小分子药物,控释、靶向等各类新型制剂等。生物新药,重点发展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以及单基因遗传病治疗的基因工程药物,生物疫苗,单克隆抗体药物,眼科生物药品、诊断试剂、新型酶制剂、核酸类药物等。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外包,积极开展新药研发及生产流程外包服务,引进著名医药外包企业,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新的增长点和创新发展模式。

——航空产业。以沈阳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为基础,依托沈飞、黎明、601所、606所、626所、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重点发展支线飞机及部件、航空发动机、通用飞机、飞机维修及服务。重点建设浑南航空产业基地和北部通用飞机产业园。支线飞机及部件,重点发展波音和空客飞机大部件转包、冲8-Q400总装及大部件转包、C系列飞机转包、直升机及航空结构件、ARJ21国产支线飞机配套部件、C919国产飞机配套部件。航空发动机,重点发展大型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CF34-10A发动机总装和维修、大机匣及短轴等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包,R0110系列重型燃气轮机等航空发动机技术衍生产品。通用飞机,重点发展塞斯纳L—162轻型飞机总装及零部件生产、SAC—10商务飞机总装及零部件生产。飞机维修及服务,重点建设南航A320系列飞机维修基地、中一太客商务航空有限公司商务航空总部基地、通用飞机飞行员培训基地。

——新材料产业。依托东大冶金、中科三耐、中科院金属所、东北大学等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重点发展金属新材料、有机高分子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先进复合材料。重点建设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基地、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现代建筑产业园和现代陶瓷产业园。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服务于机械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材料、多金属复合材料,高技术新型金属结构材料、功能性特种合金材料。有机高分子新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橡胶、合成纤维等精细化工材料,新型酶制剂、高性能水处理剂等生物化工材料,新型高性能工程塑料、有机硅、有机氟等化工新材料,高性能、新型催化剂及助剂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服务于建筑业、航天航空、军工等领域的现代节能环保建筑材料、高效环保添加剂、高性能陶瓷制品以及产品性能改良剂等。先进复合材料,重点发展碳纤维原丝、聚丙烯腈碳纤维、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电缆芯、碳纤维复合材料风力发电叶片等。

——新能源产业。依托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沈阳远大集团公司、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技术研究所等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以新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开展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推进康平、法库等风电场建设,加快智能电网建设。重点发展15MW—3MW单机大容量风电机组等风电装备,核电用泵、阀等核电装备,新型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及相关配套产品,半导体照明应用产品。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风电装备产业基地。

——节能环保产业。依托沈阳隆达环保、沈阳禹华环保等骨干企业,把加强环境保护与发展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垃圾处理余热发电、秸秆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厂中水余热供热、区域热电联产、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工程。重点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余热余气循环再利用、燃煤催化燃烧节能、工业废水沼气发电、变频器调速节能、干熄焦、热泵节能等技术和装备等节能关键技术和装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治理成套设备、大气污染治理成套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置成套设备、环境监测和环保监控仪器设备等环保关键技术和装备。重点建设沈阳市静脉产业示范基地。

(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建设全国文化名城,使沈阳成为文化创新的活力之都、魅力之都。成为优秀文化人才辈出、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涌现、文化设施先进和文化活动丰富的文化高地。

——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充分发挥国家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核心带动作用,激发文化发展的内在潜能,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形成国内领先的文化产业创新体系。整合沈阳经济区中部城市演艺、传媒、影视、出版发行等资源,不断扩大部级文化创意示范区的影响。

——建设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加强文化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建设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基地,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出口。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推进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棋盘山国际创意谷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沈阳杂技集团、沈阳出版发行集团等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和著名品牌,提升壮大传媒出版、演艺娱乐、艺术培训业,重点扶持创意设计、数字动漫、数字游戏、影视制作等行业,做大作强创意产业、传播产业和文化服务产业等文化产业集群。

五、注重加强创新体系建设

(一)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建设。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建立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主导、产学研资介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探索财政、税收和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新模式,支持企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加速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发展一批自主创新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推动企业成为产学研合作主体。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股份制科技企业,引导和鼓励企业以新体制、新模式建立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导、以科技合作项目为龙头、以产权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实现科技开发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推动企业成为成果转化应用主体。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购买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引导驻沈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市场确定研究课题,就地转化科技成果。鼓励我市企业购买、引进国内外发明专利。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围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对全市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定期评价、分析,采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完善支持中小企业的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支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二)促进创新人才集聚。

——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和服务方式,积极实施“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凤来雁归工程”等各类人才引进工程,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围绕沈阳重点发展领域,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方式,引进我市急需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加快形成各类创新人才聚集沈阳的良好局面。对引进创新型、高层次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予以资助。对引进的高层次、紧缺和急需人才在购房、交通以及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强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实施创新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依托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加快培养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科技拔尖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有机结合和资源集成。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与我市优势产业相关学科的建设,为沈阳培养优秀创新人才。鼓励民办培训机构参与政府主导的技能人才培训,支持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施农民科技研修计划和科技示范户培训工程。

——构建人才交流平台。建立以市场为主导、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全面推进多层次多门类人才市场建设,形成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人才市场体系。构建人才中介服务体系,使其成为我市配置人才的重要渠道。

——优化人才创业环境。鼓励各类创新人才以知识、技术、成果、专利、管理等要素创业。推动建立人才资本产权制度,完善落实各类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充分发挥创业型人才特别是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实现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化。支持高层次人才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创办、领办科技型中小企业。

——激励人才创新。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创新人才的奖励力度,对在技术、研发、金融、文化、管理创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给予奖励。大力宣传我市杰出创新人物和优秀创新企业。

(三)提升科技成果研发转化能力。

——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界互动合作,携手促进全市的自主创新。建设与创新型城市相适应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领域,布局建设若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础设施。深化产学研合作,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等新兴产业领域,新建一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实现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

——提升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根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发展战略,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推动应用研究成果产业化。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化效益好的创新型企业,促进产业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创新平台体系。

——构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依托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现有的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立一批市场化运作的开放式公共技术平台,向社会和中小企业提供研发、中试、检测等技术服务。鼓励大型设备仪器等科技资源共享。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

——构建创业孵化平台。以规模化孵化器为重点,以专业孵化器为补充,大力支持以沈阳高新区为龙头的综合型孵化器和专业型孵化器建设,鼓励在沈高校建设大学科技园,吸引国内外名校来沈投资兴建创业园和孵化器,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坚持孵化器与标准厂房建设相结合,积极探索孵化器建设的新模式。

——构建中介服务平台。鼓励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培育科技经纪人队伍,推动中介机构向专业化、社会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发展区域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支持非上市中小股份制科技企业产权流通。

——构建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密切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承接国际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沈阳转移,探索国际合作新形式,以企业为载体建立一批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鼓励跨国公司以合资、合作、独资等形式在沈建立研发机构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探索在国外建立科技合作窗口,支持企业“走出去”,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或产业化基地,并购海外科技型企业和研发中心,积极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资源。支持产学研单位及社团举办高水平国际科技展览、学术会议等活动,畅通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渠道。

六、不断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一)弘扬城市创新文化。

积极引导全社会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育以合作与竞争互动为特征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激发创造热情。提倡“崇尚创新、勇于突破、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理念,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通过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等方式,做好创新型城市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在全社会营造起激励创新、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加强创新文化精品创作,开展各类创新竞赛活动。通过城市景观和网络宣传等,展示城市创新文化。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切实维护企业家的各项合法权益,强化企业家作为自主创新活动的核心地位,吸引和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使沈阳真正成为创业者的乐园。

(二)完善创新投融资体系。

——引导创新多元投入。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鼓励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对创新创业的多元投入,引导各类银行对高新技术项目、自主创新产品出口给予信贷支持。完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天使基金,为国家及省支持项目按规定进行配套,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业务,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保险试点等,探索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融资渠道。

——完善创业投资体系。通过参股、提供配套投资和奖励等方式,吸引境内外资金来我市开展创业投资业务,鼓励境内投资机构来沈阳设立创业投资公司和投资基金。发挥科技投资公司、创司作用,引导企业或个人以多种形式投资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开展信用沈阳建设,推动形成市、区两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支持担保机构为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项目提供担保,健全财政资金对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准备金补助机制。

——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设立股份公司,推动企业创业板上市工作,储备拟上市优质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支持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报代办股权转让系统试点。对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给予补贴和奖励。

(三)推进城市管理创新。

提高创新型城市的管理服务水平,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人居环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政府投资监管、国有资产监管、政府决策等方面制度改革,完善公共服务监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确保公共财政向公共事业等民生领域倾斜。鼓励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并形成互动,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建立科学、严格、精细、高效的城市管理模式。实施多元联动的综合开发模式,科学确定开发建设时序,优化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合理规划社区规模,增大公共活动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工程。

认真实施《沈阳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以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地方法规政策体系,支持企业创造、使用、保护知识产权,支持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国际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

——加大专利科技经费投入。认真落实《沈阳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扶持各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重点支持原创性发明和有产业化前景的专利,鼓励企业申请国际发明专利,加快专利技术产业化步伐。

——完善名牌(商标)培育机制。在全市广泛开展创建名牌产品活动,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快培植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市场占有率的知名产品,在政府采购等方面对企业开发获得部级名牌称号或拥有驰名商标的自主创新产品予以重点支持。同时每年扶持一批有望入围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的企业,走品牌兴企、品牌兴市之路。

——重视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对企业技术标准被批准为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给予奖励支持。整合检测资源,构筑沈阳经济区检测协作平台。

(五)加强社会服务创新。

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内容多样化,实现公共资源均衡化发展和优化布局。促进社会事业供应主体多元化,满足社会群体多样性和多层次需求。规范和发展社会组织,促进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险制度,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慈善事业共同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创新发展后顾之忧。按照“绿色、生态、环保”标准,打造精品小区,建设具有地方风格特色的生态住宅,建设接近自然、低能耗、无污染、环境宜人的生态社区。完善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环境,建设国际化商务中心区和高标准住宅区,满足创新人才工作生活需要。

(六)提高公众创新素质。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加强科普载体建设,建立科普工作的社会化运作机制,广泛发动传媒界、教育界、科学界和社会团体等多方面力量,把科普教育、科普宣传工作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单位,推进社区和农村科普工作。通过全民读书月、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广泛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快基础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合理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切实贯彻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全民学习计划,建设学习型社会。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七、全力实施区域创新合作

(一)构建沈阳经济区创新合作体系。

——加强沈阳经济区区域创新合作。发挥中心城市服务、辐射带动作用,以城际连接带建设为纽带,促进区域内部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着力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产业转移和城市功能互补,与经济区其他城市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建立区域创新协调机制。整合沈阳经济区内现有科技资源,编制区域发展的科技规划,制定区域性创新的政策法规,协调区域内科技资源配置及利益分配,组织实施区域内科技体制运行的监督评估等。围绕区域特色资源和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形成区域产业协作和战略联盟,促进创新资源在经济区内实现优化配置。

——建立区域科技研发共享平台。整合经济区现有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资源,建立研发共享平台,围绕经济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共性、关键性重大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以产业技术升级带动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各市现有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建立沈阳经济区区域性文献信息网络、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用网络、科教信息网以及包括专家库在内的各种数据库信息网络,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建立区域技术产权交易共享平台。依托沈阳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以及经济区内各市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建立沈阳经济区共享技术交易网络,共享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共享科技投融资渠道,联办展览及展示活动,共同开展计划项目招标以及共享科技成果拍卖业务等。

(二)推进铁西新区、浑南新区、沈北新区创新能力建设。

——以产业为纽带,推进铁西新区、浑南新区、沈北新区等三个重点产业聚集区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创新引领、示范和先导作用,为沈阳经济区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铁西新区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将机械装备制造业建成规模大、产业密集度高、产业体系完整、大型企业聚集和产品技术水平领先、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环境友好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改造示范效应。

——浑南新区重点发展软件、动漫、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动漫、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开展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专项试验,引导创新资源向创新产业基地集聚,使之成为带动沈阳自主创新的“火车头”和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其在沈阳经济区内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

——沈北新区重点布局农产品精深加工、光电信息、文化创意、商贸服务等产业,充分发挥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先导示范区作用,支撑沈阳市“五大发展空间”和谐发展,努力建设成为沈阳老工业基地加速振兴的新引擎,将新区打造成为现代化、高品质、国际化的“生态新区”。

(三)促进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发展的空间承载力,形成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的空间优势。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资源开发格局,积极推进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模式,做优发展空间,以空间整合促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促进产业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资源优化整合,催生新产业和新业态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的产业空间。完善基础设施,构建中心城市的支撑体系。开拓虚拟空间,优化虚拟空间管理,培育虚拟空间产业。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沈阳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市委宣传部、市委教科工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市环保局、市农经委、市中小企业局、市服务业委、市外经贸局、市文广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统计局、市金融办、市国资委、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部门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全面推进、统筹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别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和科技局,负责全市创建创新型城市工作的指导协调、督办、检查和落实。

(二)完善创新投入体系。

把科技教育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按照法定增长要求,保证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优化财政科技资金配置,整合科技发展扶持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项资金。促进创新与金融结合,综合利用政府资助、科技贷款、创业投资、资本市场和发放债券等手段支持企业创新。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风险投资等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

(三)营造政策法制环境。

创新公共政策理念,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充实政策内容,改善政策环境。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的各项政策,结合创建创新型城市工作实际,抓紧制定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建立创新政策落实效果监测与反馈机制,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

加强创新法制环境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障创新人才合法权益,营造创新发展环境,推动自主创新工作进入法治化的轨道。

创业型城区创建第7篇

(一)发挥创新资源优势,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以市场配置为主导,以政府扶持为手段,以增加企业品牌数量和提升品牌质量为目标,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分配机制、融资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快发展智光电气、机研院、天赐、鹿山等一批自主创新骨干企业,形成若干国内具有比较优势和领先水平的名牌产品群,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资源优势,不断提升企业技术研究水平。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结合重点产业集群的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突破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加强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组织重点开发,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支持企业的创新活动,鼓励企业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培育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的高科技企业。大力实施“专利、品牌、商标、标准”四大战略,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升级。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已有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档次,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培育一批具有专利权的核心技术,加速专利技术产业化。以增强企业创造专利能力为主线,将专利工作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及生产经营全部环节。加强引进创新和集成创新,不断增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出能力。

(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1.大力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工业结构。立足新一代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技术装备制造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在改造提升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造船、食品工业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新能源产业。依托广州市精细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工程研发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开展锂离子电池用功能电解液和太阳能电池封装热熔胶膜等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扩大市场份额,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相关产品,推进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将我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力争到2015年,清洁新能源产业新增产值2亿元以上。新材料产业。集中资源、加大力度,以铂金钢总部项目建设为契机,在非晶合金等新材料产业的引进发展上抢占先机,建立铂金钢新材料工程中心,实现科研成果在船舶涂料、防腐涂料、粉末涂料、军工装备、汽车、半导体、手机制造、变压器制造等行业的转化应用。依托广东省热溶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重点研究节能环保、高附加值的化工新型材料。推进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的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在功能胶粘剂、功能木料、弹性体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以西气东输和国内城市管网天然气置换煤气等各大管道工程建设为契机,打造华南地区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产业基地。到2015年,建立起环保新材料行业博士后工作站,研究5-6个重点科技创新专题,开发出5-10项新产品。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扶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剂项目研发,重点研究污水深度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与集约化设备,二次污染控制的工艺改造技术,污水再生利用及安全性保障技术,新型污水消毒技术与设备,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与回用技术以及面向重点产业的治污技术、设备和原辅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充分发挥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已组建的“机械工业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机械工业油品检验评定中心”、“机械工业橡胶密封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广东省机械装备公共实验室”等重要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重点研究开发机械基础技术、基础材料、基础元件、高强度、耐高温、低磨损、长寿命复合密封材料等,提升品牌管理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战略并购能力,使其从传统制造型向研发服务型转变。围绕密封、、液压、机电及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发展的需求,建立装备制造配套产品产业基地,力争成为中国机械功能零部件集成服务领先者。完成20项以上较大技术创新专题,开发新产品20项以上,到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6亿元。电子信息。以智光电气、七喜电脑和广元科技为依托,以输变电设备智能化,个人计算机移动网络化、家电数字化为重点,发展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到2015年,力争有5-6项较大科技创新成果,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10项以上。发展软件及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推动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信息服务产业等集群化发展,扶持广元科技、新华时代等一批有前景的企业迅速迈向规模化、品牌化,开发软件及新产品10-15项,造就一批有能力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并能起到引领和凝聚作用的旗舰型软件企业,不断完善与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智能产业。以推进广州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推进物联网应用为重点,着力推进信息化与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积极探索发展智能产业。支持智光电气等企业智能项目建设,以智慧港城示范应用工程建设为依托,创造条件引进智能机器人、智能交通、智能港口、智能物流等智能项目,力争成为省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示范区。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黄埔服务“一带两园三平台”。抓住广州建设亚洲物流中心的契机,结合黄埔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生产业,形成4大“广州价格”,打造3至5家交易额超百亿元的专业市场,培育3至5家交易额超百亿元的电子商务企业。培育临港产业物流带。东部建设完善机械专业市场、玩具礼品市场、无纺布批发市场、粮油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西部发展提升国际建材市场、钢材交易中心、冷冻品交易市场等,联动打造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新型专业市场带。积极培育一批龙头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鼓励发展金融物流,提升物流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将军山产业园区。创新投融资开发模式,建设中国黄埔(国际)机械城,打造集商贸、金融、会展、物流、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大型现代服务业基地,形成辐射华南、影响全国的装备制造业交易平台、展示窗口和服务中心。建设化工交易综合商务园区。结合“退二进三”政策,加快建设集电子商务、实体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的广州化工交易综合商务园区。建设三大平台。建设大宗生产资料集散交易平台,形成木材、机械、化工、石油等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产品交易指导价格,扩大市场集散辐射能力。建设特色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创新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实现服务的跨行业整合和多方利益增值。建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配合省、市推进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物流公共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公共信息交换,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提供功能支撑,为政府相关部门信息沟通、决策制定提供信息支持。建设华南航运服务中心。统筹政府服务、市场服务要素,推动航运交易、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相关航运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升航运综合服务环境,建设华南航运服务中心。构建通关服务中心。加强与港口管理、口岸服务部门的协作联动,建设集报关报检、电子口岸联审、工商税务、金融结算、公共配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通关服务中心,实现通关业务审批及国际贸易与航运“一条龙”服务,提高商贸和物流通关效率。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以交通枢纽功能提升经济交往功能,强化航运服务交流,开展规划设计、政策、成果展示、服务咨询、研究交流、商务洽谈、中介服务等“一门式”服务,打造综合型、高层次的航运服务平台和窗口,为港口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发展“无水港”。推进港口物流、电子口岸等功能在广西、湖南、江西等内陆腹地延伸发展,提升揽货能力,扩大黄埔港区航运服务的辐射范围。打造“智能港”。加快物联网技术在港口行业的应用,以建设广州“无线城市”试点示范区为契机,建立覆盖黄埔港区的无线宽带网络,促进港口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成为信息集散、技术交流、商务往来的特色港区。

3.做强黄埔现代制造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鼓励发展以研发、创新和增值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推动工业园区向工贸园区转型发展,重点发展两大产业集群、三大优势产业。做大汽车产业集群。依托广汽本田的发展壮大和增资扩产,带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延伸汽车产业链,建设具有重要支柱作用的广州东部汽车产业基地。做强石化产业集群。以产业集聚、优化提升为核心,加快启动广石化扩能改造工程,带动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黄埔炼化一体化基地。壮大食品饮料产业。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品牌拉动、技术推动,发展以啤酒、软饮料、方便食品、食品风味配料等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提升造船产业。优化发展挖泥船、军工等专业类船舶制造,强化细分市场龙头地位,积极发展游艇研发等高端船舶制造业。优化电力产业。推动电力企业新上扩能改造项目,利用先进技术推进节能减排,建设清洁、高效的新型电厂。

4.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建立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体系,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逐步改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企业和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长效机制,以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加强对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的管理,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合理规划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模式,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效率。

(三)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提升创新能力水平。

1.加强创新园区平台建设。加大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广州黄埔园区、将军山产业园区和化工交易综合商务园区、大宗生产资料集散交易平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园区平台的建设力度,加快园区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其创业服务和生活服务功能,强化产业承载能力,形成管理体制先进、产业结构合理、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区域功能清晰、支撑服务体系完善、能够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创业发展的集聚地和制高点,使园区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拓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空间,成为带动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和增长极。

2.加快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和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以“环境生态、技术高新、产业精细、效益集聚”为理念,依托广石化升级改造和产业链延伸,高起点、严要求做好园区规划,重点培育发展精细化学品、日用化工和化工关联产业等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业。以“三区一市”合力打造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带为契机,依托云埔工业区东诚片的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支持物联网建设,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提高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3.提升企业技术研发水平。积极支持有行业特色、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支持对产业具有扩散带动效应的重点企业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同建立高层次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及产学研中试基地等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提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平,通过体制创新、吸纳人才、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投入等措施,增强产业化能力,提高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市场化水平。争取组建2家以上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进专利试点、示范工程。密切跟踪电气控制与自动化、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物联网等重点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培育6家以上企业成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加速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进城市管理创新。

全面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深入实施“转制社区城市化、城市社区现代化”的社会发展战略,坚持建设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区,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着力增强城区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加快建设平安和谐黄埔,不断提高全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真正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到实处。

1.构建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城区空间体系。明确功能分区,调整优化居住区、商贸区、旅游区、工业区和生态控制区布局,形成“一江两岸三区四带”的城区空间布局。在区域空间上构建南部长洲文化休闲慢岛、西部临港商务区、东部滨江新城、北部现代工贸园区,形成“北二南三、一岛三区”的产业空间布局。“一江”:指流经黄埔辖内的“十里珠江”。通过江心岛的保护开发,珠江游的深度开发,码头泊位的功能优化,江岸的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港口历史底蕴的深入挖掘,将“十里珠江”打造成为现代化滨江城区的人文之脉、生态之脉、商旅之脉。“两岸”:指珠江南岸的长洲岛和珠江北岸的产业带。全力推进南岸长洲岛的整体开发和北岸的鱼珠核心功能区开发建设,积极推进岸线功能调整,创造条件将部分生产性岸线调整为商务性岸线、生活性岸线、景观性岸线,结合绿地、水景、码头、商务楼宇、星级酒店等建设,让黄埔“十里珠江”两岸形成交相辉映的文化景观带,成为黄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增长极。“三区”:即广州(黄埔)临港商务区,以港口现代物流、临港商务服务、高层次商圈建设、旅游景区开发为重点,规划建设成为承担广州港口及相关商务活动、服务珠三角港口群的临港经济综合服务中心,成为现代服务业发达、文化辐射力强、公共配套好、滨江景观美、现代化程度高的广州东部片区中心;东部生产业集聚区,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东进”为契机,重点打造将军山、状元山现代物流商贸园区,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将其打造成为广州发展模式转型示范区域和改善人居环境试验区域;北部和东北部现代工贸园区,推动汽车、石化产业扩能升级,强化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培育工业总部经济,着力打造成为广州自主创新示范区域和先进制造业总部基地。“四带”:指东西走向的大田山—龙头山生态屏障带、长洲—娥眉沙—大吉沙—大蚝沙生态景观带,南北走向的乌涌沿岸绿化带、茅岗—瓦壶岗—蟹山社区公园休闲带,建立布局合理、绿量充足、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形成“森林围城,城在林中”的生态城市格局。

2.构建管理有序、生态环保的城区环境体系。高标准规划设计临港商务区、文化旅游景区、文化创意中心等重点区域,建设标志性建筑,优化建设景观,提高城市社区现代化水平。全面完成迎亚运环境整治任务,积极推进珠江岸线整治,完成观音山森林公园建设,新建2-3个滨江公园、滨江绿地,加强生态廊道建设,实现城区交通景观、滨江景观大提升。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完善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和长效运行机制,建立完善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建立多方联动、实时监测、科学分类、快速反应的环保监测机制,加强环境执法检查,预防和有效应对环境风险事件,督促企业全面加大环保设施改造力度,努力实现城区环境质量的根本性好转。加快实施“退二进三”,彻底淘汰污染重、能耗大、效益低的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推动和发展循环经济。全力以赴推进“三旧”改造,力争用2年的时间完成姬堂旧围、新围、合庆围的整体搬迁工作,分离工业区与居民区,逐步消除工业污染扰民现象;用5-8年的时间,完成文冲、横沙、下沙、长洲、深井、茅岗、南岗等7个“城中村”全面改造;用10年时间完成庙头、南湾、夏园、沙步、沧联、双沙、姬堂、九沙等8个社区的整治改造工作。促进城市有机更新,以“有形改造”促“无形改造”,力促城市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转制社区居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2020年前实现城市一体化管理。

3.构建立体网络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全面提高城市交通设施水平,形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对产业发展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加快市政道路网络化建设,打通护林路、大沙东路等主干道路,将茅岗路、石化路分别延伸到科学城,2013年前在黄埔中心城区形成“三纵三横”交通网络。加快建成珠江北路、姬火路等一批道路,搭建起脉络完整的区域路网架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利用公交、地铁交通工具的无缝接驳,构筑起由轨道+BRT+公交主线+公交支线组成的多层次立体公交网络。完善疏港通道体系,构建集港口、高快速路、轨道交通等于一体的区域交通网络,强化广州东部水陆交通及物流中心功能。依托东二环、沿江高速、新化快速等省、市重大基础设施,构建发达的对外、对内综合交通体系。

4.构建以人为本、资源共享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和均衡发展,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普及水平现代化、教育条件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全力打造广州东部基础教育高地,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位于全市前列。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十分钟文化圈”,提升区域文化内涵,把黄埔打造成广州东部的文化中心,全面提升黄埔在广州、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文化影响力,建成国家文化先进区。持续完善体育设施,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推进公共卫生资源和职能整合,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高标准建设公共卫生基地,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科学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整体水平,提升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的软实力,深入实施健康宝宝工作室计划、聪明宝宝工作室计划、质量管理工作室计划,建立优生优育优教一条龙服务链。

5.构建功能健全、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转制社区发展资源,通过改造物业增值补贴等形式,探索建立转制社区居民收入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公共职业培训体系和就业援助制度,营造鼓励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努力消除“零就业”家庭。继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妇女生育、社会保险覆盖面,落实各项扶助措施,不断完善覆盖全体居民的共享型社会保险体系。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需要。

6.构建规范高效、公平和谐的社会管理体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建立健全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调节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落实稳定第一责任,大力推行领导干部联合接访和下访制度,加强街道综治维稳中心建设,形成、调解、综治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新格局,着力解决维稳突出问题。加强突发公共危机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全区维稳综治网格化科学管理体系,加大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深入推进基层治安联防力量整合,标本兼治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切实提高出租屋流动人员纳管率,实现管理服务规范化。突出抓好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和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监管,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大力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完善城市社区和转制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切实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公平社会环境。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简化政府审批,降低行政成本,提供优质高效便民服务。

(五)实施创新人才战略,健全人才支撑体系。

1.建设创新管理人才队伍,培养创新企业家。培养具有超前意识、创业精神、善于开拓、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复合型高素质创业人才。引进和培养了解科技产业化规律、具有国际先进管理知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建立优上劣下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鼓励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发挥其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培养一批创新型企业家。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建立企业家和企业经营人才交流市场,逐步形成一支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企业家队伍。

2.引进和培育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育双管齐下,坚持以人为本,完善高技术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吸引和激励机制,全面改善人才的创业环境。进一步制定完善吸引人才、激励人才发展、改善人才创业环境的政策措施,营造和谐宽松、高发展机会、高收入预期和低就业成本的人才环境。出台鼓励高技术产业高、精、尖人才发展的政策,降低优秀人才引进门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进一步贯彻落实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政策,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大科技奖励力度。

3.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建立科学的创新人才使用机制、管理制度,用有竞争力的制度造就有竞争力的人才,不断激发人才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继续改革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引导科技人才向关键行业、重点企业、科研和生产一线集聚。加强培养创新人才的载体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对有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授予荣誉给予重奖,解决创新型人才在社会保险、住房、户口和子女就学安置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加快创新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人才基础信息库,促进各类创新人才互动合作,逐步形成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创新人才市场网络。努力营造鼓励优秀人才干事业、帮助优秀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优秀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提高创新效率,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

(六)提高全民创新意识,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1.树立创新发展观念。按照创新型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把发展观念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指导创新型城区建设的实践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强化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意识,开拓创新、勇于突破意识,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意识,科学务实、精致高效意识,努力使思想境界与创新发展的要求相符合,与创新型城区建设的目标相一致。树立全面发展、全新发展、全局发展的观念。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城区功能品位形象,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和社会全面发展,建立完善有利于推进创新型城区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港城一体、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滨江城区。推进以创新驱动替代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加快建设科学化的创新管理调控体系、多元化的创新要素投入体系、高效化的创新活动服务体系和制度化的创新人才体系。进一步集聚区域创新资源,推动区域创新城区建设,成为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2.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倡导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培育宽容失败、敢冒风险的创新理念,培育尊重个性、支持冒尖的创新意识,培育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创新品质,形成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风尚。搞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引导全社会树立创新光荣的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使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创新型城区建设,激励社会各界共同投身于创新型城区建设事业。推广新型科普教育。以提高全民文明素质为目标,加快普及基础科学知识、现代科技及应用知识,大力培育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科学素养。2013年前完成黄埔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建设完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广科普教育,建立面向全社会的科普信息库。组织协调传媒界、教育界、科学界与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打造一批特色优秀科普节目、科普网站和科普期刊,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科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构筑多层次的全民科学素质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教育的早期抓起,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中心,加强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普及先进的教育理论,创造和推广优秀教育改革经验和成果,推进教育教学领域整体改革。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思维,在学生中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学会创造、破除迷信、思想活跃、实践能力强的良好风气。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基础工程,实施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形成较为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大幅度提高公民基本科学素养。

3.健全创新政策体系。加快政府管理职能转变,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强化政府在创新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促使政府部门从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转变为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制定者、配置过程的监督者、配置绩效评估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充分发挥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促使政府管理职能更好地适应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关于推动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体系。加大政策导向作用,通过财政引导和产权激励等政策,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电气控制与自动化、四维成像、自主创新软件等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鼓励企业加大投入,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标准。鼓励中小企业型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限制在重点产业领域重复引进技术和装备,限制产业关联度小、能耗高、污染大、对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弱的产业项目发展。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构建规范守信的社会环境。

保障措施

(一)健全创新工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设立创新型城区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强化指导协调、督查落实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各项职能。建立健全创新型城区建设党委政府议事决策机制,完善决策方式,规范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效率。建立健全区级领导联系创新型项目责任制,由区级领导牵头负责推进重大项目或重点工作,加快建设进度,加大协调力度,确保取得实效。建立创新绩效考评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明确在建设创新型城区过程中的工作目标和责任,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创新型城区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加强创新型城区建设工作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强化考核监督,形成良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管理机制。加强创新型城区工作的协调管理。推进创新型城区工作是一项涉及领域广、参与部门多、指标任务具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要把创新型城区建设工作纳入区“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全面推进。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发展环境和优势,选准创新工作切入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完成创新型城区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要加强整体联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共同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

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逐步提高财政对科技投入的比例,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围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社会发展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每年安排若干重大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及重点民生科技专项,切实提高科学技术经费的投入产出效益。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社会投入为支撑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技投入,逐年提高全社会科研开发投入。

创业型城区创建第8篇

【关键词】 城市新区 建设开发模式 城市经营

一、引言

城市新区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作城市功能的拓展、城市容量的延伸以及城市资源的重构,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绝不仅仅是从满足特定区域开发建设任务的简单完成而已,而必须从优化配置和使用城市资源、验证和协调城市功能分区、合理拓展和挖掘城市有限容量、获取和积累城市开发资金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城市新区作为城市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构成区域,其经营开发模式的选择及推行必须依照城市经营的若干思想和理念有序展开。具体而言,基于城市经营论的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有助于推动城市新区建立在“两型”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基础之上的可持续建设、开发以及后续的经营活动,有助于跳出“就城市新区建设开发谈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圈子,在资源有效整合、功能准确定位、布局科学调整等基础之上对于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进行再思考。基于此,文章试图从城市经营的角度对于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展开研究。

二、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城市资源集成和转移论

城市新区的建设开发模式必须充分依托城市新区既定的资源存量以及由老城向新城扩散和转移的资源增量,包括土地资源、人口资源、自然资源、产业资源等。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具有明显的资源禀赋及资源经营性,表现为土地资源经营模式,即以城市土地为基础,采取直接或间接手段,改变城市投资环境和生活条件,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开发城市;产业资源经营模式,即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景观资源等旅游资源为代表的产业资源基础,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城市新区的建设开发;政策资源经营模式,即通过具有创新性、先导性、优惠性的各类政策、规章、制度等吸引市场主体参与投资建设开发、吸引人口从老城区向新城市有效分流,在保持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活动活跃的同时亦能够维持稳定和持续。

从城市经营的角度出发,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首先必须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和有序经营,不允许出现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非理性经济行为,对于各类资源不能过度挖掘和掠夺式利用。比如,对于土地资源,尽管城市新区土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在房地产经营开发方面仍然必须考虑将土地资源用于能够解决民生问题的住宅或者可持续经营的高级楼宇;对于产业资源,在承接老城区产业转移的同时,亦必须坚定不移地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为重点产业和主导产业,在城市新区建设开发过程中尽可能以“两型”项目为切入点,带动城市新区相关产业的链群式发展,最终推动城市新区的可持续建设开发;对于政策资源,必须保证在城市新区与老区相关政策的一致性、延续性、耦合性的条件下,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有理可依,有据可查,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及对于政策资源过度利用等不合理现象。可见,无论是市场导向或是政府导向的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无论是先点后线再面的城市新区开发建设模式或是全面布点齐头并进的城市新区开发建设模式,对于城市资源的经营都必须有层次、有重点、有计划的开展。

城市资源经营是城市经营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之一,其建立在资源依存型的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基础之上,包括以人口资源转移、产业资源承接、城市资源整合为契机所构建的城市新区新型建设开发模式。在资源集成型的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中,需要通过外部资源内化、内部资源外化、内部资源累加化以及外部资源网络化等多种模式实现对于城市资源的经营。其中,外部资源内化是指在城市新区建设开发过程中,将外界的开发投资商、经营者、与城市新区为利益相关者的其他城市或城区等所拥有的信息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等通过共同开发、利益分享等机制内化为城市新区的内部资源。内部资源外化是在城市新区建设开发过程中,将城市新区本身所拥有的品牌资源、声誉资源、形象资源等借助媒介向外界传播和推广,在外界接受该资源的同时对于城市新区建设开发加强了解并愿意加入到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中来。内部资源累加化是对城市新区所拥有的人口资源、土地资源、产业资源、自然资源等进行梳理和挖掘并加以因势利导、归纳整理,为城市新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创造前提条件。外部资源网络化是对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的外部若干利益关联体,通过产业链条延伸、利益链条拓展、关系链条衍生等途径以形成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的网络状资源纽带。在资源转移型的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中,因为城市原有城区资源环境的局限性、发展空间的有限性、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性,原有城市不合适宜或没有能力开展部分产业活动,在城市重心迁移、城市功能分区、城市产业升级等过程中,可以借助城市新区这一新的载体对于各类资源进行转移,依此开展有针对性的、以资源转移为前提的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活动。

三、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城市主题经营和成长论

城市新区绝对不是老城区的附属或者翻版,其应该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城市功能分区与布局不断优化过程中,对于城市新城区和老城区所做出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无论是为了彰显城市新区的形象和品牌特色,或是为了应对同城竞争而必须获取的错位竞争优势而言,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必须体现出一定的城市主题经营特色。具体而言,包括“和谐新城”,即在城市新区建设开发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的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等关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于城市新区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培育出宜人的居住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产业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等,实现城市新区产业、经济、社会、生态等的和谐发展。“创新新城”,即在城市新区建设开发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产业创新、政策创新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特别是创新城市新区的建设思路与开发模式,推动城市新区的自主创新,使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逐步成为支撑和引领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的重要力量,带动创新型城市新区的发展。“创业新城”,即在城市新区建设开发过程中,通过培育创业环境、加强创业培训、鼓励创业活动开展、吸引创业型企业入驻,大力发展城市新区的创业经济,以创业拉动就业,以创业经济推动城市新区的建设开发。特别是当城市新区在建设开发的初期,百废待兴,更是需要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具备足够的创业家胆识和热情,不拘泥于现状,敢于推陈出新,从县域创业经济着手,与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任何城市新区的建设开发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都离不开城市资本运作的问题,包括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资本化、以冠名权、经营权等为代表的无形资源资本化、以富裕人口等为代表的人力资源资本化,等等。资源货币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的资金瓶颈问题,但狭义的、片面的、单一的资本重构、重组等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在对城市资源出售、租赁、抵押的同时,亦可能会因为城市新区建设开发偏离“和谐”、“创新”、“创业”等核心主题及相应的轨迹,城市新区建设开发可能难以保证城市新区具有足够的成长性、生命力和竞争水平。基于此,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选择及实施必须以保证推动城市新区的持续成长为前提。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以“和谐主题”推动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的过程与结果的和谐、方法与技术和谐、组织与结构的和谐,实现城市新区的和谐成长与可持续成长;以“创新主题”确定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的创新型模式、创新型产业、创新型企业与创新型政府,实现城市新区的错位发展与创新发展;以“创业主题”带动以城市新区内全民的创业行动来加快致富速度、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和谐发展的创办实业、创造业绩的实践活动,实现城市新区“家业殷实、企业兴旺、事业发达”的生动局面。可见,不同的城市新区建设开发主题的选择决定了城市新区不同的成长模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设开发主题的高瞻远瞩和与时俱进、结合城市新区资源特色和能力禀赋的因势利导才可能推动城市新区又好又快的发展。

四、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城市合作经营和共生论

城市新区的建设开发通常以完成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为根本目的,以城市快速发展、社会持续进步、环境稳步改善、经济有序增长等为最终目的的经济活动。其运用政府、市场以及网络三种途径完成城市资源的配置和经营,采取“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试图实现城市新区所拥有的各类资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必须建立在城市新区外向发展和合作发展的基础之上,即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既不能完全割舍老城区不重视甚至忽略的相关产业或者城市功能,亦不能仅仅从城市新区所在城市的功能定位、布局定位、发展定位进行思考。从城市合作经营的角度出发,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必须保证城市新区与城市老城区具有良好的互补和依存关系,同时还需要将城市新区放置于城市群、城市圈、大的经济板块中进行全面考虑。即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必须与城市新区比邻、接壤和依存的若干城市群体在布局定位、功能属性、产业遴选、空间规划等方面均能够较好的吻合。在此基础上,推动城市新区建设开发融入特定的共存共荣的城市群和利益网中,通过不同城市和区域的差异化分工和功能分解定位,突出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的特色内涵与元素,确定城市新区的经济生态位,为其参与城市圈的合作竞争创造便利条件。

城市共生论要求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突出其外向型经济特色,发挥城市新区内产业资源、自然资源、品牌政策或政策资源的辐射与带动功能,对内促进城市新区若干资源的整合,对外拓展市场空间与交流合作,最终实现城市新区与站在更高视角的城市圈或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在城市新区建设开发过程中,对于城市新区功能进行大定位、资源进行大整合、区位进行大融合、产业进行大关联,由此保持城市新区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的竞争力。城市共生论还要求城市新区建设开发可以在充分借助大量“外脑”、“外智”、“外力”的条件下合作经营、共同开发,在资源共享、能力互补、风险分摊、利益共享过程中,以产业相互关联、资源相互依存、功能相互契合、利益相互触动等途径实现城市新区与其他区域的融合。

五、结束语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必须从城市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因素、产业条件、经济态势、政策体系等多个角度加以综合考虑。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是对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所提出的具有提纲挈领性的策略、思路和宗旨,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对于城市新区建设开发之后的后续经营管理工程具有复杂性影响。基于此,在选择和推行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的某一特定模式时,必须超前从城市经营和经营城市的思想对其进行架构,才能保证城市新区建设开发工作快速、稳定、高效、持续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许珂:城市新区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山西建筑,2006(8).

[2] 徐巨洲: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续)[J].城市规划,2001(9).

[3] 陈淮:城市化战略与城市经济再认识[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4] 田莉: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协同发展的城市整体观[J].城市发展研究,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