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自主听课总结

自主听课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11-28 22:53:21

自主听课总结

自主听课总结第1篇

【关键词】高一 听力困难 听力兴趣 听力信心 听力自主性

一、调查背景

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在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时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中阶段是培养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阶段,因此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听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功能表达的前提。据美国Paul Rankin教授统计,人在日常生活中,语言的使用情况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由此可见,听在语言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Krashen(1982)提出的输入假设,把听力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人们更加准确、深入地认识了听的本质,即“听”不是一个被动的语言技能,而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过程,需要听者运用自身的各种知识来理解说话人的意思(Anderson & Lynch, 1988)。现行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其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七级目标中又明确规定了高中阶段学生必须达到的听力目标。

高中听力训练的渠道主要是听力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和日常听写等。刘国忠(2000)批判了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即:听录音材料―对练习答案―再听录音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使学生停留在课本技能的输入阶段。作者通过与所在实习学校英语教师的交流以及课堂观察,发现他们将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讲解和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听力技能的训练时间非常少。那么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现状如何呢?

本调研报告希望通过对学生关于听力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听力学习中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希望一线教师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真正从认识和行动上重视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改善听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技能,从而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

二、调查设计

1.调查工具。本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是参照以往学者有关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等的调查问卷内容自行设计的。问卷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i)听力理解困难的主要原因调查:参考苏远连(2003)改编;ii)听力自主学习情况调查:自己设计;iii)英语听力兴趣调查:参考Cho(1992)改编;iv)听力信心调查:参考Cho(1992)改编。

该问卷i部分为多项选择题,统计频率最高的5项造成听力理解困难的因素;ii、iii、iv项分为5个计分等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打分。

2.调查对象及实施过程。本次调查在徐州市某高中高一年级展开,作者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作为受试者,其中女生57名,男生43名。作者利用自习课发放问卷。告知学生问卷不记名不评分,必须如实填写,问卷当堂完成并收回。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100份,有效问卷率达到100%。然后,对调查数据利用Excel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利用软件进行图表绘制,了解每项的得分率和得分分布。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1.造成学生英语听力困难原因的调查结果。要提高英语听力水平,需从了解造成听力困难的原因入手。该项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学生在词汇、语速、记忆、理解所听内容、注意力和情感方面存在困难。其中,(1)语速太快是造成听力困难的最主要原因,67%的学生在听力训练中听不懂听力材料的主要原因是语速太快;(2)55%的学生归因于不了解词义;(3)另有55%的学生听到生词或听不懂的句子时精神紧张,导致听力困难;(4)51%的学生听的过程中容易走神,注意力无法集中;(5)最后一项主要原因是反应太慢,无法马上理解所听内容,47%的同学归因于此。第一项、第五项均与记忆有关,第二项属语言因素,第三、四项属情感因素。而最不会造成听力困难的原因是对听力内容的兴趣(10%)。

2.英语听力兴趣调查结果。综合各项平均值,学生英语听力兴趣的总平均得分为2.95分(满分5分),说明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兴趣并不高。从各项来看,在平均值之上的选项有:我希望学校共享更多的英语听力资源(3.4分),我喜欢听力课(3.28分),我希望有更多的英语听力课(3.12分)。这些事件都是发生在学校或课堂中,说明学生对被动发生的英语听力比较能接受,也希望别人能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和资源。而得分低的三项都发生在课外,学生花很少甚至不愿意花时间在课外锻炼听力能力,比如,只有20%的学生会自己从各种多媒体资源找材料听。

3.英语听力信心调查结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心理素质对于英语听力来说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尤其对英语听力的信心。综合各项平均值来看,学生英语听力信心的总平均得分为2.78分,得分较低,这说明学生对英语听力普遍缺乏信心。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英语信心调查方面,较为符合大多数学生情况的是:我通常能理解听力材料的大概内容并理解文化背景知识(3.16分),课本中的听力练习非常简单(3.14分)。然而只有约13%的学生有信心认为自己的听力能力比其他同学好(2.46分),仅仅9%的学生认为自己和外国人交流没有问题(2.13分)。

4.听力自主学习情况调查结果。由于高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对于听力学习而言,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尤为重要。综合各项平均值可得,高一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总平均分为2.67分。可见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情况并不令人满意。

在各项中,学生综合得分最低项为“我会制定训练计划并认真执行”,有67%的学生(得2分及以下)认为自己无法认真执行已制定的听力训练计划。此外,有59%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对所听内容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说明大多数学生在课外英语听力训练时是为做题而做题,舍本逐末,做题之后没有反思和巩固,不能通过做题达到提高的效果。

在本次调查中,只有少于半数的高一学生在进行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时能够做到制定明确的英语听力训练目标,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听力策略、方法并且尽可能通过多种渠道练习英语听力。由此可见学生对于课外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英语听力在高一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令人欣慰的是,有80%的学生(得分3分及以上)认为,自己了解自己在英语听力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对自己现有水平的了解是学习与提高的基础。对自己在听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为英语听力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做好了基础,同时说明了学生具有分析、总结当前英语学习状况的能力。

四、原因及启示

从学生认为语速太快、词汇量小是造成听力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可以分析,他们平时听力训练的材料基本都是慢速、标准发音、非真实交际材料,题目简单、材料词汇量小、发音准确使他们得不到真正的听力水平的提升。这就启示教师在选择听力材料时尽可能选择真实交际的原声材料。另外,注意力无法集中和精神紧张是平时训练量少而导致的结果,Krashen(1982)的输入理论认为,若可理解输入增加,则情感过滤作用降低,从而增加语言的摄入。可见,若平时多加训练,势必会克服情绪障碍,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最后,因记忆因素而导致的困难,需要教师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听力过程中记忆关键信息的技巧,利用学生的认知策略和大脑的短时记忆的特点,帮助学生克服记忆障碍。

高中学生课程紧张,教师往往对听力的课时安排很少甚至没有安排,训练听力也仅仅是放录音,对答案,导致学生对听力提不起兴趣。在目前的考试制度下,虽不能完全放弃这种传统的听力训练模式,但可以采用相应的补偿办法促进学生听力能力的真正提高。听力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在学校练习的机会,毕竟学生自己也表达喜欢听力课,希望有更多共享资源;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养成课外自主听力的习惯,提供给学生适合他们听力材料的网站或书籍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听的多,能力提高,必然有利于他们听力兴趣的增加。

另外,课本中所设置的听力练习以及教师上课所使用的英语语言是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接受并理解的,因此对于课本的练习,学生普遍信心较高,学生基本可以理解听力材料,从而答出题目,说明学生对于自己做听力题的能力很有信心,这是个好现象。但是,衡量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最重要的方面恰恰是以上几个低分项目。可见,学生对于自身的听力水平信心总体来看是极为缺乏的。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不难推测,造成学生听力信心普遍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心理障碍,主要体现为对自身的英语水平缺乏自信;

2.受母语的负干扰,过分依赖母语的辅助作用;

3.语音知识与词汇量不够,音、形、义分离;

4.句子和篇章理解水平上的障碍,应变能力不强;

5.课外原声听力练习过少;

6.课堂上对于听力难度的设置过于简单。

因此,教师可从这几方面原因入手,克服学生心理障碍,取消或尽量较少母语负迁移,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及文化知识的储备量,课内与课外练习相结合,增加原声材料练习的机会,增加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人士的交流机会。这样,提高学生的听力自信心指日可待。

此外对于高一新生,教师应向学生教授制定合理英语听力训练计划的方法,同时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获得坚持执行计划的毅力。

五、听力教学改进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所发现的学生在听力训练方面的问题,作者认为教师有必要给学生进行听力方法指导和尽可能的帮助,使学生逐步克服听力训练中的障碍和存在的问题,提升对英语的兴趣及信心,从而自主自发去练习自己的英语听力,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综合分析调查结果,作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在听力过程中,造成理解困难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语言因素、记忆因素和情感因素。我们应充分利用需要分析理论,分析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困难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听力训练方案。

2.听力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理解方式。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听不清或听不懂的情况,原因很多。有些是由于说话人发音不清楚或录音效果不好,有时是因为出现了生词或内容陌生的缘故,这就要靠训练学生宏观把握听力材料的策略和能力来解决问题。

3.听力训练尽可能形式多样,避免单一机械的训练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Krashen的窄式听力训练模式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尝试。

4.精听与泛听结合,以泛听为主、精听为辅,每周做到三至四次泛听,一至两次精听。精听材料可选用教学录音和有故事情节的短文或科普短文;泛听可选用VOA、BBC、CIR(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或CCTV Channel10中的节目或一些口语教材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使学生多接触录音材料,以求熟悉英语发音,扩大知识面,提高听力信心。

5.为学生制定可行的听力训练计划,提高学生自主练习听力的能力。

参考文献:

[1]Krashen,S.(1982).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Pergamon Press.

[2]Anderson,A.&T.Lynch.(1988).Listen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自主听课总结第2篇

主人公之一:李全。高考总分:659分。清华大学电机系99级学生。(E-mail:liquan99@nails.qinghua.省略)

观点:认真听课可以弥补知识漏洞。

认真听课会帮助你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帮你弥补知识上的漏洞。其实,一般学生对高中或初中的知识都能掌握百分之八十以上。尖子生和普通同学的一个区别就在于,能否及时弥补知识上的漏洞。而那些漏洞往往是理解这个知识点的关键,是联系知识点的枢纽。只有补上这些漏洞,才能更深入理解这个知识点,才能更清楚地了解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不能看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并分析出题中的未知条件,就全靠它了。这才是在考试、做题时深刻理解题目、答为所问的根本。

以我为例,高一时,我的物理成绩只有60分多一点,而高考时,我的物理成绩达到了满分150分。这就是用心听课,消灭知识漏洞的结果。

主人公之二:李通。高考总分:659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1级学生。(E-mail:)

观点:听课的关键是能时刻跟上老师的进度。

时刻跟上老师进度的前提是做好充分的预习。我从初二就开始这么做,认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和预知本节课将要进行的内容,能让我时刻跟上老师的思路。再通过积极思考,就能轻松地掌握新知识了。

主人公之三:赵志强。高考总分:647分。北京大学环境学院02级学生。(E-mail:zqzhao.省略)

观点:不同学科的听法不同。

如果是理科的课程,我会边听边想:为证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的讲解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如果是文科的课程,比如政治,我会注意听清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观点与社会现象的结合。而历史课则注重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以及那些必记的年代。总之,不同学科要有不同的听法。

另外,我还有个体会:老师的讲课风格存在差异,作为学生不要过多地受影响。有的老师讲课风趣,有的逻辑性强,还有的讲课信息容量大。总之要善于边听、边分析、边归纳。打个比方,老师这节课讲了100句话,你就要分清楚哪些是结论性语言,哪些是说明性语言,哪些是过渡性语言,这些语言之间的关系如何,重点要记住哪几句等等。

主人公之四:邱洪敏。高考总分:600分。人民大学社会学系02级学生。

观点:上课时应在脑海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老师授课是有明确的目的和策略的。例如,老师的问题有的是在帮助我们唤起记忆,有的是在引导我们朝某一结论思考,有的是在进行某种提示。但是,老师也有可能记错或混淆知识,甚至会由于思考得不够深入而导致对某一问题持有错误的观点。因此,我在听课时习惯在脑海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这样做,不仅可以使上课走神的情况大大改善,而且还能促使自己在课外积极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以获取问题的答案。一堂课的内容提炼出来很可能就聚焦在一两个点上,以它们为核心进行扩散性思考,反复地问自己:这是什么?老师(或同学)说得对吗?为什么是对的或者错在哪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思索方式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供我借鉴,知识也在我心中逐渐系统化了。

当这种思维成为一种习惯以后,人在学习和生活中就会有一种“不轻信”的态度。在如今这样一个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竞争和变化都日趋激烈的时代,用主动的辨证思维去学习是很有好处的。

主人公之五:金怡。高考总分:619分。北京大学德语系99级学生。(E-mail:Fische@163.省略)

观点:积极回答问题是一种非常好的听课方式。

上课的时候我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获得知识不仅快而且掌握牢固。比方说上数学课,当老师讲解一道题目时,我不仅认真听讲,同时还积极思考有没有别的做法。如果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我就会向老师申请到黑板前讲给同学听,这样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锻炼自己在数学方面的表达能力都非常有好处。

自主听课总结第3篇

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有的同学不注重听课前的这一环节,会说我在初中从来就没有这个习惯。这里我们需要注意,高中物理与初中有所不同,无论是从课程要求的程度,还是课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

在每次上课前,抽出一段时间(没有时间的限制,长则20分钟,短则课前的5、6分钟,重要的是过程)将知识预先浏览一下,一则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课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二则可以使我们明确课堂的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有的同学感到听课十分吃力,原因就在于此。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预习可以培养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要知道以后进入大学深造或走上工作岗位,这些可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应该逐渐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2.上课

上课是我们学习的中心环节。对此我准备强调三个问题:

(1) 主动听课。

有人将我们的听课分成了三种类型:即主动型、自觉型和强制型。主动型就是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主动自觉地思考,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自觉型则是能对老师讲课的程序进行思考,能基本接受讲解的内容和基础知识,对难点和重点一般不能进行自觉推理思维,要在老师的知道下才能完成这一过程;而强制型则是指在课堂学习中,思维迟缓,推理滞留,必须在老师的不断知道启发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那么,你属于哪一种类型呢?我说,如果你属于强制型,那你要试着改变自己,由强制型变为自觉型;如果你是自觉型,那么你就要加强主动意识,努力变成主动型,毕竟“我们是学习的主人”!总之,我们应该以主动的态度去听讲,积极地进行思考,努力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去。

(2)注意课堂要点。

要听好课,我们应善于抓课堂的要点,这主要是指重点和难点两个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听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要想一节课几十分钟内都保持精力高度集中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应将这有限的集中注意时间用到“刀刃”上。

上课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上,进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板书纲目,理清头绪;或条分缕析,仔细讲解等,我们应培养自己善于去抓住这些。对于难点,则可能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注意专心专意,仔细听讲。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能“听出门道”。

(3)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

有的同学总是感到困惑,说“上课时注意了听课,就忘了记笔记;而记了笔记,就又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了”。对此,我们应认识清楚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听课是主要的方面,记笔记是辅助的学习手段。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记笔记呢?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老师的“课堂语录”,也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板书复印”。笔记中我们要记的内容应该有:记课堂重点、记课堂难点、记课堂疑点、记补充结论或例题等课本上没有的内容、记课堂“灵感”等等。总之,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

有的同学从来就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这是不好的,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学习中是不行的。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听课时间有限,老师讲的内容转瞬即逝,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随时间延伸会逐渐遗忘,没有笔记我们以后就没有办法进行复习。

3.复习

有的同学课后总是急着去完成作业,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而在这里我要强调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业,而应该静下心来将当天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复习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步骤进行:首先不看课本、笔记,对知识进行尝试回忆,这样可以强化我们对知识的记忆。之后我们再钻研课本、整理笔记,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使对知识的掌握形成系统。

另外,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知识在学习最初的两三天内遗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们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也是战胜遗忘的需要。

4.作业

在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作业。在这里,我们要纠正一个错误的概念:完成作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在课后安排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二是运用课上所学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

明确这两点是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作业时,一方面应该认真对待,独立完成,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思考,看知识是如何运用的,注意对知识进行总结。我们应时刻记着“我们做题的目的是提高对知识掌握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

5.质疑

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中,我们必然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及时消灭这些“学习中的拦路虎”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的同学不注意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其结果是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对于疑难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想办法(如请教同学、老师或翻阅资料等)解决,对错题则应该注意分析错误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错还是计算粗心致错,是套用公式致错还是题意理解不清致错等等。另外,我们还应该通过思考,逐步培养自己善于针对所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这里,我建议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疑难、错题本”,专门记录收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这也可以为我们今后对知识进行复习提供有效的素材。

6.小结

学习的最后一个是对所学知识的小结。小结的常用方法是列概括提纲,将当天所学的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列出,这样可以使零散的知识形成清晰的脉络,使我们对它的理解更为深入,掌握起来更为系统。

以上六个环节是学习新课的基本进程,它们环环相扣,每一环都十分重要,缺少其中任何一环,都会对学习的进程产生不良影响。在这六个环节之外,我们在学习每一章前后,还应该有“计划”和“系统”两个环节,即在学习每一章前,我们应对这一章内容进行预览,根据要学习的内容制订一个学习计划,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外,在学完每一章后,我们就应该对这一章进行系统总结,常用的方法是画该章的知识网络图,它可以使我们对该章的知识有一系统的了解,让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该章,实现对知识掌握的“升华”。

自主听课总结第4篇

一、“听、读、讲、练”教学目标

“听、读、讲、练”教学模式是将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听”“读”强调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通过旧知识的带动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通过听说训练巩固学生的英语学习基本技能,对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提供有效途径。“听”和“读”可以是学生自主进行,也可以在自主训练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探讨交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讲”“练”是学生在学习之后进行总结和表达的过程,让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所以“听、读、讲、练”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将学生从“满堂灌”的角色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自主学习中寻找英语学习的乐趣,和枯燥单调的课堂学习说再见,充分实现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的功能。

二、“听、读、讲、练”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点

“听、读、讲、练”教学模式由四个要点组成,主导思想是实现学生预习与讲练结合,实现良性循环,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作用,教师由原先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服务与辅助,将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

(一)“听”与“读”

学生学习英语的知识主要是凭借“听”与“读”获得。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发音纯正的课文录音,让学生从听觉上对英语课文形成一个基础的认识。在听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多比较、多思考,从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获得最直观的理解。“读”分为两种,一种是开口朗读,另一种是默读。两种形式都是学生从文字转化为思想的重要过程,学生通过读,使单词的构成、用法、含义在语言情境中得到应用,建立起对语言的形象理解。通过“听”与“读”这两部分的互动与前后衔接,通过学习、思考的过程,使学生学会进行模仿、分析、运用。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课程引入,在讲解第二单元“My Favourite Season”时,播放春夏秋冬四季英文视频引导学生熟悉有关季节的词spring,summer,fall,winter,通过对材料的听和读,建立起对季节的整体了解,通过充实课堂中生活化的因素,创设一种再现生活、表达生活的情景,使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相沟通。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较熟练地掌握了有关季节的单词,并能熟练运用本课的句型进行表达,不仅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还能使学生收获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

(二)“讲”与“练”

“讲”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听、读的过程中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统一讲解,对难点进行点拨和总结,把“读”和“听”的成果进一步升华。“讲”也要讲究方法与效果,教师要将精讲与粗讲相结合,精讲即对教材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解说与讲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建立对知识的认知;粗讲就是对一些不重要的知识点和模块,适当点拨即可,例如,词汇部分,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对词义及运用情况进行探究。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如,情景教学的方式,通过造句的形式让学生选词、用词,让学生明白单词的意思,不必过多强调运用细节。一次性接受太多的知识会使学生难以消化,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练”是“听、读、讲、练”教学模式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在“听”“读”“讲”的基础上练习和运用而形成的。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都是“练”实现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不断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实践语言运用,多思考、多交流,从而让英语学习在练习中获得提升。

(三)学生自主预习,课上讲练结合

要克服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实现学生与教师的良性互动,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做出努力,学生也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应该重视预习环节对自身学习的高度贡献,在课前通过阅读、分析、质疑等环节,对课上所学知识建立基本的认识。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便于在课堂学习中有目的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凭借自己和教师的指导解决疑问。

自主听课总结第5篇

怎样才能指导学生从老师家长逼着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呢?为了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上下足功夫,要教会学生在课前预习、会听课、会总结.

一、学会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调动兴趣

很多初中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只认为学习就是上课听讲,下课作业.由于没有课前预习,导致听课没有针对性,听课效率就很低.要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预习方法,一要让学生掌握预习方法,二要设计好预习问题.

(一)掌握预习方法.就是要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先将学习内容浏览一次,掌握概貌,然后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再细读一次,把握关键,特别对基本概念、基本运算,认真反复地看一两次,甚至多次.对疑点、难点作好笔录,待课堂上解决.

(二)设计好预习问题.预习问题的作用一是勾画每节课的知识架构,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二是设置知识疑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节时,我把本课的拓展为“找朋友”,学生一听课题就感兴趣了,再在上课前我教学生先唱“找朋友”这首歌,学生一个个兴奋得不得了,并且想着如何来找朋友.

二、会上课——设置有效地课堂问题

剖析课本例题,加深概念.要让学生明确上课不仅仅是听课.要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自主学习习惯

1听.要指导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在听教师讲课的同时,也要听同学发言,积极总结,记忆更加牢固.2说.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措施.首先启发学生说思路,说思维过程.3.读.上课动口就是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这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学情反馈的重要途径.4.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精讲,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动笔练.要练好,教师就要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多下工夫.动笔写,还要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做好学习笔记.要学会对课堂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把书本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

(二)指导学生认真思考、记忆的自主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设疑,让学生积极思考.加大训练力度,养成积极思考,勤于思考的习惯,特别是培养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要想学好数学,对教师所讲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解题规律都必须记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向学生传授记忆的方法.①理解记忆法.很多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②分类记忆法.许多数学知识之间有很大的联系,我们对它们进行恰当的分类,让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记忆就可以更加的深刻了.③比较记忆法.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把两个概念组成一对进行记忆,也就容易记忆了.

总之要让学生学会上课,教师每一堂课都要认真设计,巧妙安排,经过长时间训练,学生就能主动地动起来,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会复习

复习是在学习知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不是简单地重复所学过的知识,而是要把新旧知识进行纵向串连,横向联想,巩固知识,所以要指导学生掌握复习功课的方法.

四、会总结

自主听课总结第6篇

1 预习方法的指导。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听课方法的指导。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储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3 深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4 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1 讲授式。它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课程式是在初一新生入学的前几周内安排几次向学生介绍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常规要求的课。讲座式可分专题进行,可每月搞一至二次,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

2 交流式。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可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

自主听课总结第7篇

一、阅读课

1、 展示阅读目标。

2、pre-reading 读前热身,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3、while-reading

fast-reading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通过速读培养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概括主旨大意。

Careful-reading注重技巧指导,培养学生把握细节的能力和推理判断的能力,学生读后回答问题或判断正误或填空。

4、post-reading

学生做题签,板演,教师总结点播。

5、总结反思。

二、听力课

1、展示听力目标。

2、Pre-listening听前热身,听力技巧指导。

3、While-listening听第一遍,培养整体感知;听第二遍,把握关键词;听第三遍,看听力材料,搞清细节。

4、Post-listening 听说结合,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检查核对答案,作总结。

三、试卷讲评课

1、试卷整体分析,包括题型、考查知识点等。

2、成绩分析,罗列数据。

3 、讲评。展示讲评目标,突出针对性,针对错误率较高题型搞好拓展延伸(链接高考)。

4、反思总结。

四、写作课

1、展示写作目标。

2、小组讨论。

3、学生自由发表观点。

4 、写作技巧指导。

5、说写结合。

五、语法课

1、单元常规教学模式

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

2、模块复习方式

集中呈现—对比分析—专项梳理—巩固运用

常用方法

1、归纳法:创设情境,感知归纳。

2、对比法:对比相近语法。

新课程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自主学习能力是最具开发潜力的原动力,“学会求知远胜于求得知识本身”,“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而这种课堂恰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自主学习,并且每次去自学前教师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自学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必然提高。而自学能力的提高必然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减轻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

自主听课总结第8篇

一、四步学习法

学习过程为预习、听课、复习、作业。高中学生对此方法比较熟悉,但却不能很好的运用,许多学生只重视上课听讲和完成作业,忽视其他环节,造成不预习就听课,不复习就做作业,使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为此,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四步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分阶段训练,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预习是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做到课前预习,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才能带着问题去听课。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不爱预习,其主要原因是不能明确预习的目的。为此,采用对比课来提高学生对预习重要意义的认识,如第一节课,在学生预习后再上课,第二节课则不预习就上课,两节课后,请同学们根据听课效果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之后根据教材的教学目的,列出预习提纲,指导学生怎样阅读教材,怎样总结重点和难点,如何写预习笔记。

预习方法后,逐步地让学生自己列预习提纲,自己做课前预习,课上做重点检查。待学生形成一定预习习惯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在预习中多思考、多总结、多归纳,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把握教材的整体内容。

认真听课是学习过程中的中心环节。要躬听、要思维、要记忆,三者还必须有机结合起来。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学生不可能在一节课中,注意力都高度集中,故耍求学生需等着预习中的问题听课,这样有利于集中精力,抓住重点,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领会知识内容,还要注意教师对一些问题的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分析方法,以及解题思路、技巧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排除疑难问题的本领。课堂笔记是听课的一个重要部分,笔记不是录音机,不能什么都记,要抓住中心和实质,记知识的要点、重点、关关键点,记知识的归纳、总结,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分析方法,以备课后求教和研讨。

复习是对知识的识记、掌握、巩固、深化、提高和迁移的过程。专项复习、章节复习、综合复习。有些学生比较重视专项复习和综合复习,忽视课后复习,这往往会造成遗漏。每节课后要求学生认真看书,整理笔记,阅读资料,进行小结,这样可以达到巩固知识,形式确识点的目的,同时学会对比、归纳、联想等复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章节复习,是在小节复习的基础上,根据各知识内容,利用对比、分析、归纳的方法,找出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将各孤立知识点连成知识线。学生在复习中不仅掌握了各部分知识,还可以学会如何总结知识要点及规律的方法,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综台复习,是充分利用分析、比较、联想、概括等方法,将各知识点、知识线相互联接起来,找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学会运用各部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增长自我发展的能力。

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又是知识到智能的转换过程,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作业不能只局限于家庭作业,成将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实验作业、实习作业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在作业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在做作业前,要求学生认真复习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的归纳小结。做作业中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建立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找出解题的条件,确定解题的方案,提倡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通过思考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与同学讨论或求教教师,问题解决之后,必须查找原因。出错是难免的,一旦出错要及时纠正,并分析出错的原因,通过纠正错误,往往可以更加巩固学习成果。在做作业中,还要求学生不断总结所学内容,以达到全面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阅读自学方法

自学能力是有多种心理机能参与的一种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项比传授知识更熏要的任务。阅读自学法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实践,感到要阅读自学好,必须坚持做到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