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6-28 10:30:57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第1篇

关键词:经济史 世界经济史 课程特性

世界经济史是一门反映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活动领域的一门科学,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要了解人类经济活动的知识,更要培养深刻的历史理解力、洞察力和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预测力,进而对现实的经济问题有所指导和参考。经济学本科专业开设这门课程,将有助于学生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通过考察经济发展演变的具体过程更好的理解经济学理论和探究经济发展规律,对构建经济学专业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一、世界经济史的课程特性

经济史是一门伴随经济学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介于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在课程设置上,经济史分为中国经济史与世界经济史两个分支,中国经济史主要以中国经济发展演变过程为研究对象,侧重于探求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而世界经济史则以世界各国、各地区以及全球经济发展演变为研究对象,侧重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与地区人们经济活动的联系与相互影响,从地理范围上看,世界经济史即包括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研究也包括对中国以外其他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过程的研究。所以世界经济史具有和经济史一样的学科特性。

首先,世界经济史是经济学理论的源泉。世界经济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研究经济组织、经济制度和经济部门的发展演变过程,研究经济发展的结构和历史过程,研究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相互关系。而经济学理论恰恰也是以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人、组织和社会行为的学科。世界经济史为经济学理论提供了大量历史事实,经济学理论就是从这些历史事实中凝练和抽象出来的。世界经济史通过为经济理论提供大量证实与证伪素材,推动着经济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正如希克思所言:“为了不致使逻辑进程与最明显的事实发生冲突,我们应当回过头来看看历史纪录”。

其次,世界经济史注重时序性与规律性研究。世界经济史与历史学的相似之处更多地体现在研究方法的趋同性,二者的考察对象都是以往经济、社会状况以经济发展轨迹,在叙述方法上都有用“史料说话”的特点,在研究过程中都重视对历史发展过程的描述,从而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指导当前的人类活动,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合理预测。但二者的研究任务却不相同,世界经济史的研究任务在于通过对史料的发掘,以证实和证伪的方法推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历史学的研究任务则在于客观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探求事物发展规律。

再次,世界经济史是一种分析方法。熊彼特说过:“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我相信目前经济分析中多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由于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条件方法的欠缺倒是次要的”。由此看来,“历史感”和“历史经验”是经济学者研究经济学必备的基础。而所谓的“历史感”和“历史经验”其实就是思考和分析经济问题的历史自觉性,具体而言就是在历史中求解现实经济问题时,做到“以史为鉴”,在运用经济理论工具分析经济问题时,做到“史论结合”,在归纳总结经济问题,探寻经济规律时,做到“论从史出”。

二、世界经济史课程的开设现状

世界经济史在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长期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必修课。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制度经济学传入中国,国内学者开始有意识地以新经济史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中外历史中的制度(变迁)案例,并与中国当前的制度变革进行比较、印证,世界经济史开始成为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世界经济史课程的开设情况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情况:少数高校将其作为经济学本科专业必修课,部分高校将其纳入经济学专业选修课,还有部分高校并未开设该课程。

通过上述资料显示,在少数重点财经类高校经济学专业,基本都开设世界经济史课程,并多数作为必修课程。在综合类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基地班,在教学方案设置中,也都开设世界经济史课程,并作为必修课。而在地方财经类院校,将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开设的则寥寥无几,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经济学本科专业设置中一度被边缘化了。当然,由于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及课程开设情况并未通过网络公开,为此只能通过不完全统计得出上述结论。

三、世界经济史课程未得到充分重视的原因

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史的一个重要分支,为何在课程设置中没有受到应有重视,国内多数高校的经济学本科专业为何没有将其列为必修课程,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求原因。

首先,经济学本科专业人才侧重于理论逻辑培养的理念导致世界经济史课程未得到应有重视。自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几百年间,经济学理论先后演化出古典学派、边际学派、新古典学派、数理经济学、制度学派、福利经济学、凯恩斯学派、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基础、芝加哥学派等多个经济学流派,各学派在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上各有所长,共同促进了经济学理论的繁荣与发展,与经济学理论的多样性相适应,形成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等许多经济学理论课程,而这些课程都是经济学本科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课,为此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则更侧重于对上述经济学理论课程的传授与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经济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此外受到总学分和学时的限制,经济学专业课的门数也存在界限。总体而言,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各高校更加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及运用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培养,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理论源泉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大多数高校并未将世界经济史列入经济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次,对世界经济史的课程定位影响了其作为经济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设。如前所述世界经济史在我国长期以来作为历史学专业必修课,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逐渐作为经济学专业课来开设,所以提到世界经济史,很多教师和学生并未认识到其在经济学理论学习过程中应发挥的证实与证伪功能,而仅将其列入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不仅如此很多财经类高校将世界经济史作为通识课程,意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所以仅作为选修课来开设。

再次,世界经济史课程师资培养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经济史教学。从教师知识结构上,讲授世界经济史课程要求教师既具备经济学专业素养,同时又具备历史学人文素养,并将二者融会贯通,授课时既能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问题,又能自如发掘经济史素材,让学生逻辑分析经济问题的同时又能以史为鉴,然而同时具备两种知识结构高素质教师队伍人数较少。

此外,世界经济史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影响其对经济学功能的发挥。就目前来看,世界经济史课程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虽然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媒体授课,但是课件内容以文字和授课大纲为主,视频和音乐运用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觉枯燥、乏味,自然将世界经济史等同于高中时期的历史课程,重视程度也随之减弱。

四、加强世界经济史课程地位的建议

首先,正确定位世界经济史课程,加强对其重视程度。世界经济史不是一门历史课,而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强调历史与经济学理论相统一,培养学生以史的方法和视角,运用经济理论去分析经济问题,通过世界经济史的教学,实现学生对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在头脑中衔接历史与未来,而不是单纯学习各种经济学理论。因此应该重视世界经济史课程在经济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将对世界经济史的学习作为经济学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中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

其次,培育世界经济史教学队伍,增强教学能力。世界经济史课程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同时具备经济学专业素养和历史学人文素养,因此要求本科高校重视该课程教师队伍培育,为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进修、访学、攻读学位、科研项目及精品课程申报等途径,促进教师队伍成长和成熟。

第三,开展专题教学,选择注重历史与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目前大多数世界经济史教材均采用编年体例来设计内容,而这种设计与历史教材雷同,使学生感觉乏味,按这种方式编排教学内容,容易疏离世界经济史与经济理论和现实经济问题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以专题形式来讲授世界经济史的相关内容更符合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特点,容易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地将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相结构,对能适当对现实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第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手段,如果偏重于史实的介绍,很容易变成史料堆砌,如果偏重于理论和方法讲授,又容易枯燥乏味,因此有机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对于世界经济史教学非常重要。其中全面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和思考的多媒体教学、对经济热点问题有针对性的研讨式教学以及让学生直接参与的研究型教学是世界经济史教学值得尝试和实践的几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马世力.世界经济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

[2]侯燕.关于经济史教学中的若干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1:180-182

[3]希克思.经济史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0

[4]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1

[5] 文.方法与史实的契合:经济史教学多重价值探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1:120-123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第2篇

一、大钢修订的背景

(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历史课程改革

近十年来,为培养新型人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在历史课程方面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

美国历史教育近十年来呈现出如下趋势和特点。首先,历史在中小学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1991年全美教育改革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颁布,要求所有的中小学学生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五门核心课程都要合格。 1992年《历史课程全国标准项目》开始启动。1996年,三个《标准》,即《世界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通往今天之路》《美国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美国的历程》和《幼儿园到4年级历史课程全国标准》正式发表。这三个《标准》实际上是《2000年目标:教育美国法》中的主要教育改革目标之一从而成为国家立法的一部分。历史作为五门核心课程之一的地位,被国家立法所认可。

从这些《标准》中可以发现21世纪美国中小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功能。首先,历史课是培养公民意识的主要阵地。美国史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首先是参政的意识。《标准》强调了历史教育对公民的重要意义: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先决条件。它认为,学习本国史的意义在于:“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合格的公民同时必须具备世界性眼光。新《标准》明确指出:“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现在的学生更需要对世界史和创造了不同于美国的思想、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其他许多文明国度进行全面了解。通过一部平衡的、范围广泛的世界历史,学生们可以了解世界的多种文化以及所有文化中共有的人类情感和存在的共同问题。学生们会由此养成通过别人的眼光评价事物的习惯,并且逐渐认识到,通过研究其他国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尤其重要的是,对世界多种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培育彼此宽容,相互尊重的涵养和文明的精神。日益多元化的美国社会和日益彼此依存的世界要求我们具备这种品质”。

从能力培养来看,美国的历史教育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认为历史学习和研究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通过它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新《标准》强调,历史教学要着重培养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五类历史思考能力:按照年代顺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历史的理解能力;历史的分析和解释能力;历史研究的能力;历史的问题分析和决策能力。

从历史课程的功能来讲,美国历史教学强调理解“历史对我们的私人和公共生活、对我们社会的意义”,认为历史是“了解我们文化的多样性和互异性,以及我们同享的社会共同性”必不可少的课程。60年代,西欧的“新社会史学”对美国史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新社会史”着重撰写“自下而上的历史”。历史的主体不再是美国历史上社会各界的“精英”,而是名不见经传“沉默无声的”姜芙众生。美国史成为印第安人、非洲高美国人、亚洲裔人、拉丁美洲裔的男女老少共同书写的历史。“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历史不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过去,而是生动的、伸手可及的、与现实和个人密切相关的往事,使历史学习和探究更好地为现实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服务。

英国于1991年颁发统一的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该文件提出三个具体的成就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理解目标。在这三个目标下,要求学生在五个方面取得进展:历史年代顺序的理解;历史上事件、人物、和变化的知识和理解;历史的解释;历史的探究;组织与交流。“国家课程”要求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五个方面得到发展:精神世界的发展;道德修养的发展;社会观念的发展;公民意识的发展;在关键技能方面得到发展:如交流的能力;数字运用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用互联网、 CD-ROMS、 e-mail进行历史探询,发展、编辑、分类,重新组织和建构信息,然后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美国和英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有以下主要共同点:1.历史教学的整体目行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为基础,并把历史后维能力视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从而把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历史知识的类型转变大思维训练的类型;2.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一尤其是重视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3.不是把历史学习当成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议记,而是注重对历史的分析和理解,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历史解释,并提出自己的历史解释;4.重视学生学习历史时思维活动的具体操作,通过训练使学生养成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5.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使学生通过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问题。

(二)近十年来我国历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把推进素质教育提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1999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发表讲话,强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四有”新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德育方面,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它同时强调“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为此,《决定》特别指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在智育方面充分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历史教育。今年春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亲自调阅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历史、地理教材。总书记于3片12日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我最近看了一些初中、高中的历史、地理教材。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过去和现在,这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级干部要加强历史、地理等知识的学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对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的亲切关怀,是对青少年学生乃至干部历史、地理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也是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的充分肯定、鼓励和鞭策。实际上,去年江泽民同志在致白寿彝教授的信中就曾指出,学习中国历史,对领导干部来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获得“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有益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增强唯物史观,丰富治国经验”。他还指出,干部们也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历史,以开阔眼界和胸襟,提高精神境界。对于青少年来说,通过中国历史的学习,“以使他们学习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

10年来,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在历史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已取得许多积极的进展。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简称试验大纲)。与以往的大纲相比,它有了明显进步。比如,它提到历史学“具有认识社会和教育的功能”;对“提高国民的素质”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认清世界发展进程,进一步了解国情”。基础知识方面,它强调要学生“认识近代以来世界形成统一整体的进程,近代世界格局的变化”。能力培养上“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认识历史的方法”;思想教育方面,增添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和养成“改革开放意识和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等等。根据试验大纲编写的试验教材从1997年秋开始至今,已在两省一市(江西、山西、天津)试验了一轮,反映基本是好的。与在1990年历史教学大纲(高中部分)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相比,已有长足的进步。

上海的历史课程改革也正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目前上海使用自己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上海在高中一、二年级开设的《历史》有几点新意。第一,它采用近年来史学界的新观点,即以15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才真正成为一个整体,才有了真正的世界史。第二,是在结构体系上进行突破,采用中外史合编的结构体系,目的是“更有利于学生了解今天世界与中国现状的由来”。第三,如此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学生通过联系、比较各国历史,以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问题,更深刻地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线索以及中国的发展与演变。1999年上海又颁布《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2000~2010年),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理解能力,以及正确的认知方法和历史观念;希望重新整合历史知识,构建新的历史教学体系,同时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初中构建以生产力发展为线索的文明史框架体系;在高中开辟专题史;设置居于探究性课程模式的史学阅读、分析与实践;降低历史学习的难度。

北京市于1999年制定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其主旨是:在教育理念方面,目的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课程结构方面,它在初高中阶段构建中国史和世界史“融合一分部一融合”的课程结构。在初中阶段构建中外史合编的新体系,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注重学生对人类文明脉络的整体把握,形成完整的历史图景和正确的历史观。”高一和高二年级采用中外历史分部深化的体系。这一体系强调知识的相对系统性,注重在初中综合学习的基础上的纵深学习。在高三年级则采用中外文化史合编的新体系。

对课程价值的论证中,与过去传统提法相比,北京市的历史课程标准也体现了很多新鲜的观点和思想。它把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彼此独立然而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即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下面只列举对传统突破较为突出的几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次历史教学大纲一般把“思想教育”目标的内容涵盖得相对狭窄。北京市的《标准》把“思想教育”的提法用“态度与价值观”取代,拓宽了其内涵。比如,它指出,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理解、尊重其他民族,有民族的平等意识和共同发展的观念;使学生了解世界众多民族发展的历史,认识国际团结与合作的必要性,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

二、高中历史试验大纲征订版的新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历史教学在某些方面开始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表现在:历史教育的功能没得到充分发掘;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品格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所忽略;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历史学科体系束缚较大,对历史教学体系的考虑则不足;知识点偏密、概念偏多、理论性偏强、难度偏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在高中1996年试验大纲的基础上,最近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与以往的大纲相比,这部大纲体现了如下新意。

(-)历史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得到强调与充实

首先,历史教学大纲的政治导向性和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在大纲中得到坚持。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和深入,西方学术观点不断地被研究借鉴,活跃了学术思想,使学术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历史研究领域,20世纪中期出现到70年代达到高峰的西方“新史学”对西方的传统史学发起冲击。法国的“年鉴学派”、英美的“新社会史”,新马克思主义史学、计量史学、比较史学、英国的“全球历史观”和美国的“世界体系理论”一都扩大了我们认识历史的视野,加深了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我国史学工作者摈弃“左”的影响和教条主义倾向,通过借鉴和吸收,在研究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负面影响也随之产生,在我国历史学界和中学历史教学界造成一定的思想混乱,也使很多青少年对诸多历史问题产生糊涂、甚至完全错误的历史观点。

转贴于

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特别是历史教学大纲,理应具有政治导向功能。任何一个国家的官方历史课程标准或历史教科书概莫能外。比如,从美国的历史标准就可以看出,美国的历史教育主要强调三个原则。第一,爱国主义精(patriotism)。这个词虽然很少直接出现,但是它的精神自然渗透于课文具体的历史叙述中。第二,美国价值观念的教育,主要通过《独立宣言》《美国宪法》的学习和理解来实现;第三,《公民权总论》对公民权观念进行灌输。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同样要体现符合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及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因为它不是“私家著作”或“一家之言”,就要求对中学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有一个准确而审慎的定位,为它制定明确的思想教育目标。在这方面,修订大纲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史观和方法的指导,又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修订大纲在原则上仍然依据唯物主义史观。把社会发展形态和性质作为历史阶段分期的主要依据。需要说明的是,在世界史方面,近年来我国世界史学界从整体世界史现出发,以“ 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分期法作为一种学术观点有其可取之处。但是,从目前的中国国情出发,再考虑到中学历史教育与高校历史教学和历史专业研究的不同性质和对象,十月革命问题就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意识形态性很强的问题。况且,即使从纯学术角度衡量,世界现代史开端的“俄国十月革命说”的立论基础仍然有其合理性。所以,修订大纲仍然以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处理是审慎而负责的。

另外,课程内容的侧重点也反映了对思想教育的重视。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两史一情”教育的指示,修订大纲把中国近现代史作为必修课加以重点讲述,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和富强所进行的探索和奋斗;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教训。同时,它还使学生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认识闭关自守、因循守旧是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理解改革无效、不断创新,才是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必由之路。

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也得到拓展。大纲中出现了一些新提法,如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日这里“国情教育”被提高到比较突出的地位。所谓国情教育,一方面,通过讲述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了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我国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以及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以增强学生对民族命运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历史责任感。另外,“正确的国际意识”与传统的“国际主义教育”相比,既符合时代精神,又拓宽了世界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教学应强调让学生了解世界发展的轨迹和方向,不但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精华,还要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优秀遗产。要建立为世界和平、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交流等与世界进行多方面合作的意识。但是需要指出,对“全球化”“一体化”“世界村”和“世界公民”这样比较时髦的概念要持审慎的态度,不能一概而论。

“健全的人格”和“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是对传统思想教育目标的拓宽,也是江总书记的指示和第三届全教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理解,对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大有神益。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学生们能够体验人生的意义,对人类在为争取物质和精神进步的奋斗过程中所遭受的艰难困苦,会有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对全人类,特别是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和社会中的位置,认识到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与历史发展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关系,从而对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采取更加客观的态度;通过对历史规律的辩证理解,可以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前途保持自信与乐观。“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指的是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更清醒的认识,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认同感。在人文素养方面,从浅层次上讲,正确而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话语言谈和道德情操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从高层次来讲,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加强人文精神,从对自己人格和人生的尊重和珍惜,产生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在社会迅速转型和高科技发展对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对人文知识相对忽视的总体形势下,更应该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能力培养的原则得到充分强调

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为把历史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修订大纲突出了能力、特别是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以往大纲相比,修订大纲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更加具体。其宗旨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历史学习中的核心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修订大纲对“研究性课题”的新设置,就是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研习过程中,首先涉及搜集和整理与本专题有关的史料、然后对已有资料进行解读、判断和运用。接着,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通过对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活动,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在更高的层次上,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前后联系,又要注意本国史与世界史的横向联系,还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大纲还强调: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教师可适当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习活动,例如,课堂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历史题材的社会调查报告;搜集整理多种类型的历史资料;编演小历史剧;有条件的地方,可鼓励学生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

在考试和评估方面,为了体现鼓励学生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保护学生的自信和自尊等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修订大纲特别强调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综合理解的同时,要注重考查能力,尤其是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还强调,“对学生的考试评估,要注意减轻学生负担;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停留在对历史知识的简单掌握上,而是希望通过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线索、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把握,使历史教学尽可能与现实生活和时事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大纲特别强调,历史教学要达到“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的目的。例如,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可以联系去年的科索沃问题;讲到信息技术革命时,可以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们感受科学技术革命的重大意义,理解它对改变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巨大作用。历史知识传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注意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大纲列出的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国近现代的中美关系,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等等,都意在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时事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吸此最新研究成果、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修订大纲在教学内容方面,注意尽量吸收史学界公认的新成果。对某些历史阶段的定性,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更加趋于客观。以世界历史举例说。在1990年大纲中,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等历史内容,都是作为西欧封建社会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加以处理的。1996年试验大纲已经吸收史学界的新成果,表述为“14、15世纪,人类开始向近代迈进”、“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修订大纲保留了试验大纲的基本思想,但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表述为“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的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历史内容的表述,也从原来的相对片面和主观转变为更加全面和客观。1990年大纲中,对世界现代史的定性从“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走向衰落、灭亡,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改变为现在的“是垄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再如,对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评价,也从原来的全面肯定,到现在客观地指出其弊病,如“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严重失误和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问题”;对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加入了它“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的评价。

修订大纲根据新的历史发展,把历史叙述的下限延伸到20世纪90年代末。与几年前相比,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方面显现出新的特征。这次大纲在修订时增添了这方面的内容。从国内的历史发展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取得了一系列巨大进展。过去几年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内容十分重要,有益于学生正确地认识时代特征和走向,认识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更清醒地应对21世纪挑战。举例说,在世界政治方面,大钢突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既涉及东欧剧变导致两极格局的结束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也明确指出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实际上想把北约轰炸南联盟及其体现的“新干涉主义”原则包括进来。在经济方面,则指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化、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的继续发展。修订大纳希望通过这些新的历史内容,使学生意识到“争取世界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仍然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大纲在坚持唯物主义史观指导的前提下,避免对历史进行机械化、庸俗化和教条主义的叙述和理解。在坚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同时,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历史发展给以更多的关注,防止把人类历史叙述为简单的政治和阶级斗争发展史。西方的一些史学理论、流派和方法,如法国的年鉴史学、近代化史学、社会史学、心理史学、人口史、生态史学,新社会史和政治史,以及一些具体的研究成果也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值得我们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从建国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历次历史教学大纲,政治史和阶级斗争史的痕迹较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界通过自身探索和对国外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合理借鉴,日益重视社会史、文化史、学术思想史、科学技术史和教育史,使历史叙述的对象更加丰富和全面。修订大纲也进一步拓展了历史叙述的对象和内容。它对文化史方面的内容,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内容增加幅度较大,如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7世纪至20世纪的自然科学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修订大纲还特别提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这些内容的增加,使高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精神文明在历史过程中推动作用的理解,认识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以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修订大纲的世界史部分努力突破欧洲中心论,增多了亚洲史的内容。这也与近年来国外历史教育改革的趋势相吻合。日本中学历史教学努力摆脱“偏重欧美”的传统,开始重视亚洲地区的历史和现状。韩国有些中学历史教材甚至遵循“近远亲疏”的排列顺序,把中国文明单元置于印度、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之前讲述,原因在于韩国和中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或“儒教文化圈”,更是地理上的近邻。马来西亚中学开设的历史课程,除本国史、世界史外,还开设东亚史。美国历史教育也因近十几年来世界政治和经济新格局的逐渐形成,打破“西欧中心论”和“美国特殊论”的传统,强调对亚洲文明特别是中国文明的研究。中国作为亚洲大国更应当重视亚洲的历史和现状。修订大纲讲述了较多亚洲史的内容,如“16至18世纪的亚洲”“亚洲革命风暴”“亚洲的经济发展”几节。此外,在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等节中,对亚洲史多有涉及。

(四)指导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地方、学校留出充分的空间,为教材编写者提供较大的回旋余地,修订大纲在几个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弹性。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第3篇

一、加强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随着历史新课标的出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被越来越丰富的方法所代替,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也日趋多样化。新课标中的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重视程度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新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历史教学应该“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让学生“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新课标中在课程目标一项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层次的要求,该目标体现了新课标把传统教育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所欠缺的内容提到了一个显著的位置。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还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从课程性质到课程的基本理念,从课程目标到历史课程内容的设计与选择以及历史学习的评价方式上,新课标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

二、高中历史校本选修课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突出效果

新课程标准下,教材只是历史课程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历史教学的唯一内容,历史课程资源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地域性,一切有利于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因素构成了历史课程资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国家课程中的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同时也允许在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作为校本选修课的内容。

历史老师在教授必修课的时候,更多的是注重它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而容易忽视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加强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任务就难以顺利进行。因此,在我们这些尚未采用新课标教材的地区,适当开设历史校本选修课,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加强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我们结合本地是太平天国运动发源地的历史,开设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史专题。这个专题,我们一改由老师开讲座的形式,而是采取由有兴趣的学生组成研究小组,通过实地的走访、参观、查阅资料,最后汇总汇报的方式。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体会了搜集知识、整理知识、形成新知识的过程,品尝了展示学习成果的喜悦,进一步探求的观念已潜移默化进入学生心灵,促进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利用校本课程的设置,增加诸如历史人物评价、文化遗产介绍、历史之谜等方面的内容。校本历史选修课还可以引入一些学术界的动态和新观点,如李鸿章的评价、夏商周断代工程、美伊战争等。既丰富了课程,又能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追求真知、质疑问难、各抒己见。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第4篇

教育是喜欢苦衷业,为培育高本质的下一代,自己时辰从实际身心安康,依据学生的特性特点去点拔指导,关于单个差生,应用课间屡次倾谈,鼓舞其确立准确的进修立场,积极面临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骄傲自大起劲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经过实际生涯中的模范,让学生树立盲目地从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开展本人的观念,树立高尚弘远的幻想。

作为教初二前史课的教师,清楚本人对教材的陌生,故在课前做到仔细备课,多方面去汇集相关进行材料。为进步每节课的进行结果,教育质量,自己除注重研讨教材,掌握好根底、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育,如:投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影、幻灯、漫画、灌音等多样方式。经过培育学生进修政治的兴致,调动学生进修的积极性、自动性,进步教室的教育质量,按时完成教育义务。

经过一学期起劲,能制订好温习方案,并能仔细备好温习课,培育好尖子生,进步中等生,协助差生。但因为本学期讲课工夫较短,温习内容较多,温习比初中历史教学总结拟匆促,还觉察很大一局部学生承受才能较差,进修盲目性不高。加上自己对教材陌生,还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育成果未达所想。

在今后的教育任务中,要不时总结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经历,力图进步本人的教育程度,还要多下功夫增强对单个差生的指点,置信一切问题都邑水到渠成,我也置信有耕作总会有收成!学科总结本学期,我顺应新期间教育任务的要求,仔细初中历史教学总结进修***总书记关于教育任务的讲话。从各方面严厉要求本人,积极向老教员讨教,连系本校的实践前提和学生的实践状况,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使教育任务有方案,有组织,有步调地展开。容身目前,放眼将来,为使往后的任务获得更大的提高,现对本学期教育任务作出总结,但愿能发扬长处,克制缺乏,总结查验经验,继往开来,以促进经验任务更上一层楼。

一、初中历史教学总结仔细备课,不单备学生并且备教材备教法,依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践,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育办法,并对教育进程的顺序实时间布置都作了具体的记载,仔细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沛的预备,并制造各类利于吸引学生留意力的风趣教具,课后实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育跋文,并仔细按汇集每课书的常识要点,归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结成集。

二、加强上课技艺,进步教育质量,使解说明晰化,层次化,精确化,层次化,精确化,感情化,活泼化,做到线索明晰,条理清楚,言简意赅,深化浅出。在教室上特殊留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交流,充沛表现学生的主效果,让学生学得轻易,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学得轻松,学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得兴奋;留意精讲精练,在教室上教师讲得尽量少,学活泼口入手动脑尽量多;还在每一堂课上都充沛思索每一个条理的学生进修需乞降进修才能,让各个条理的学生都获得进步。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目前学生遍及反映喜好上语文课,就连以前极厌恶语文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谦虚讨教其他教师。在教育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进修上都积极寻求其他教师的定见,进修他们的办法,还,多听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进修他人的长处,克制本人的缺乏,并经常约请其他教师来听课,寻求他们的定见,改良任务。

四、真修改功课:安插功课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条理性。为了做到这点,我经常到各大书店去汇集材料,对各类辅佐材料进行挑选,力图每一次演习都起到最大的结果。还对学生的功课修改实时、仔细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剖析并记载学生的功课状况,将他们在功课进程呈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状况实时改良教育办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指点任务,留意分层教初中历史教学总结育。在课后,为分歧条理的学生进行响应的指点,以知足分歧条理的学生的需求,防止了一刀切的毛病,还加大了后进生的指点力度。对后进生的指点,并不限于进修常识性的指点,初中历史教学总结更主要的是进修思维的指点,要进步后进生的成果,起首要处理他们心结,让他们认识到进修的主要性和需要性,使之对进修萌生兴致。要经过各类路子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长进心,让他们认识到进修并不是一项义务,也不是一件苦楚的工作。而是充溢乐趣的。然后盲目的把身心投放到进修中去。如许,后进生的转化,就由本来的简略粗犷、强迫进修转化到盲目的求知上来。使进修成为他们自我认识力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度一局部。在此根底上,再教给他们进修的办法,进步他们的技艺。并仔细仔细地做好查漏补缺任务。后进生凡间存在良多常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进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任务时,要特殊留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进修的常识断层增补完好,如许,他们就会学得轻松,提高也快,兴致和求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知欲也会随之添加。

六、积极推进本质教育。当前的测验形式依然比拟传统,这决议了教员的教育形式要逗留在应试教育的条理上,为此,我在教育任务中留意了学生才能的培育,把传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受常识、技艺和开展智力、才能连系起来,在常识层面上注入了思维感情教育的要素,发扬学生的立异认识和立异才能。让学生的各类本质都获得有用的开展和培育。

七、狠抓学风。我所教的三个班,学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生比拟喜欢该科,上课的时分比拟仔细,大局部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仔细完成功课。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由于怕班主任指摘,进修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教师,功课也由于怕分数低而找他人的来抄,如许就严峻影响了成果的进步。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倡导一种仔细、务实的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学风,严峻批判剽窃功课的行为。与此还,为了进步同窗的进修积极性,展开了进修竞赛运动,在学生中鼓起一种你追我赶的进修习尚。固然大局部同窗对该课很感兴致,进修干劲也浓,只是差生面太大了,后进生根底太差,测验成果都很差,有些同窗是常常不合格,我找来差生,调查缘由,有些是不感兴致,我就跟他们讲进修语文的主要性,跟他们讲一些风趣的语文故事,进步他们的兴致;有些是没有起劲去学,我提出批判今后再加以鼓舞,并为他们定下进修目的,不时催促他们,协助他们;一些学生根底太差,抱着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破罐子破摔的立场,或过火自卑,测验怯场等,我就协助他们找出合适本人的进初中历史教学总结修办法,剖析缘由,鼓舞他们不关键怕掉败,要给本人决心,而且要在平常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初中历史教学总结么。还,一有提高,即便很小,我也实时地表彰他们。经由一个学期,绝大局部的同窗都养成了好学苦练的习气,构成了优越的学风。

八、获得了较好的成果。本学期,期末测验学生的三率状况优越。存在的缺乏是,学生的常识构造还不是很完好,常识系统还存在良多真空的局部。这些都有待今后改良教员小我任务总结本学期的光阴就如许曩昔了,回忆一学期的任务,想说的真是太多了。人民教员这一职业长短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常辛劳的,担负着教育任务、教科研任务及学生治理等多项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的义务。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临本学期教育任务状况作如下总结。

一、思维方面:自己能积极参与政治进修,关怀国度大事,反对以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心的准确指导,对峙四项根本准则,反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恪守劳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动规律,连合同志,热心协助同志;教育目标明白,立场正直,研究营业,勤劳耐劳;班主任任务仔细担任,关怀学生,保护学生,为人师表,有贡献精力。

二、教育方面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第5篇

【关键词】“四史”教育;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学;贯通融合

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①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围绕“四史”教育“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要求。、教育部《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明确了高校要“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一门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四史”教育是高校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探索“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实践模式,是高校提升“四史”教育效果、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一)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政治责任和重要历史使命。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教育学生,武装头脑,并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贯通起来,同开展“四史”教育结合起来。高校开展“四史”教育,需要发挥高校的教育优势和课程特点,针对学生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才能做到系统化、常态化和全覆盖、有成效。课堂教学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广泛有效地开展“四史”教育,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思政课教学的特点和优势,把“四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贯通融合,开设必修课程,融入教学内容,做到“四史”教育全覆盖、系统化、效果好。“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我国高校现有思政课的课程体系虽然包涵“四史”教育的内容,但系统性不够、针对性不强,“四史”教育的覆盖面和有效性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对标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任务要求,根据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和、教育部《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部署,高校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推进“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课程体系,推进“四史”教育内容融入思政课内容体系,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促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推进“四史”教育的有效开展,这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选择。(二)高校有效开展“四史”教育的需要。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是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必然选择。从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四史”教育主要有如下阵地:思政课教学阵地、历史专业教学阵地、新闻舆论宣传阵地、校园文化活动阵地、党员教育培训阵地、现场教学实践阵地、网络媒体信息阵地等。从这些阵地开展“四史”教育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系统性、渠道的稳定性、师资的专业性、受众的广泛性来看,思政课教学具有系统性、稳定性、专业性与广泛性等特点,不仅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开展“四史”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只有守住主阵地,用好主渠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主渠道畅通、多渠道并行,“四史”教育才能扎实推进、卓有成效。同其他教育阵地相比,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是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必然选择。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有利于“四史”教育提质增效。一是开设“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作为思政课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可以充分利用思政课成熟、完善的教学实施体系,有利于“四史”教育即时开展、有效推进。二是“四史”教育内容融入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体系,有利于“四史”教育滋兰树慧、润物无声。思政课必修课程不同程度地涉及“四史”教育的内容,同时也只有结合“四史”教育相关内容,才能讲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讲好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法治精神,讲清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的选择与人民的选择,讲明国际国内形势与国家政策策略。三是思政课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覆盖面和有效性。与其他专业课程或宣传渠道受众面只有相关专业、部分学生不同,思政课是公共必修课程、铸魂育人的灵魂课程,受众面是全体在校大学生,授课内容有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的标准要求。“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有利于增强“四史”教育的大众性、内容的系统性、学习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对“四史”教育的认同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的实效性。(三)高校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需要。思政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才能赢得学生。指出,“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③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与亲和力、针对性,做到“八个相统一”。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学生,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奠定思想理论基础,需要开展“四史”教育提供历史文化根基。开展“四史”教育,是高校落实关于“四史”教育系列重要论述、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是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三观”、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把“四史”教育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起来,不仅是高校有效开展“四史”教育的需要,也推动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四史”教育的有机融入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需要“适时”与“契机”,需要问题导向推动、需求导向拉动和时代要求驱动。“四史”教育的有机融入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更好地达成育人目标提供了新的契机。一是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视野。“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史育人,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坚定“四个自信”。二是丰富了思政课课程体系与内容体系。根据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的部署与要求,从2021年秋季开始,高校要开设“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这将推动高校进一步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同时,根据“四史”教育内容,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予以适当调整、充实,实现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与“四史”教育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二、“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可行性

(一)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方案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政策依据。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我们党高度重视在青年学生中开展“四史”教育。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历史的研究与学习,多次强调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对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和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多年的历史进行了深刻阐述和全面总结。2019年10月,党的四中全会将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一起作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内容。2020年1月,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2020年6月,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④2021年10月,党的五中全会把“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开展“四史”教育,是事关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已经纳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总体设计与实施规划。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要重点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把加强“四史”教育作为构建理论武装体系的重要举措。、教育部《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提出高校开设“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一门课程。”2020年,教育部已正式启动“四史”大学生读本编写工作。可以说,“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在国家层面已经有了顶层设计、政策要求和推进时间,为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二)数量充足且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提供了师资保证。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承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⑥主要职责是引导大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三观”,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师仍是关键。“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教师队伍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提供了师资保证。一是思政课教师队伍政治过硬,开展“四史”教育值得信赖。党的十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明确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人格要正、自律要严”的基本要求,⑦指导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国家、省市和学校对思政课教师队伍持续加大建设力度,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懂马列的人讲马列提供了政治保障。二是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开展“四史”教育能力胜任。根据现有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担任思政课教师的学科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教育学、法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不同程度地包涵“四史”教育的内容,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能力保障。三是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充足,开展“四史”教育游刃有余。教育部明确高校思政课师生比为1:350,近年来各省市和高校加大了引进、培育思政课教师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提供经费支持,明确推进时间,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引进数量显著增长,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提供了组织保障。总体来看,“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思政课教师队伍政治素质优良、能力完全胜任、数量能够保障、教学条件具备。(三)系统完善和成熟科学的教学实施体系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提供了制度与机制保障。我国高校经过长期建设形成了完善的思政课教学实施体系。我们党一贯重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不断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持续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在思政课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教材、课程评价、队伍建设、教学实施等方面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成熟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运行体系,使高校思政课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提供了制度与机制保障。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有利于“四史”教育广泛深入迅速有效地推进。开设思政课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特色和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长期探索建设,已经形成了系统科学的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内容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和师资体系,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有序、系统科学、稳定有效地开展。“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开设专门的“四史”教育课程,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课程体系。二是渗透到现有思政课教学内容,把“四史”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内容体系。“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开设选择性必修课程,渗透到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借力思政课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四史”教育能够迅速开展、全面推进、系统实施,做到方法更科学、效果更显著、评价更到位,实现开展“四史”教育、深化思政育人的目标。

三、“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实践理路

(一)开设“四史”教育的选择性必修课程。提升对“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重要性的认识。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探究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⑧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来讲“四史”教育目标主要有三个层面的要求:一是引导学生了解“四史”的演进过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严密的历史知识逻辑体系的支撑;二是把握“四史”教育的意识形态教育属性,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正确的历史观指导;三是引导学生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正确认识”提供学理、学术与学科支撑。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开设“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需要做到“四史”教育进思政课堂、进思政教材。一是开好“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按照、教育部《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的要求,高校要开设“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一门课程”。《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从2021年秋季开始实施,高校要整合全校教育资源确保按时、保质开设“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并纳入思政课教务管理系统,规定课程的学时、学分和开课学期。二是编好选好“四史”教育教材。教育部已正式启动“四史”大学生读本编写工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将于2021年春季学期全面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高校要结合“四史”教育内容和思政课程特点,编写“四史”教育校本教材、辅助教材和课程大纲。三是围绕“四史”教育目标开展集体备课。开好“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起好步、开好头非常关键,同时“四史”教育本质属于意识形态教育,需要思政课教师爱岗敬业、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需要组织思政课教师统一备课和集体攻关,逐步探索开好“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成熟经验与有效模式。(二)发挥必修课程优势开展“四史”教育。“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内容体系与课程体系不可替代。根据中办、国办和、教育部的文件,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开设选择性必修课程,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课程体系,是高校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保证了“四史”教育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应该看到,“四史”教育课程定性为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程,“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一门课程”,从选课机制上不能确保全体学生选修全部“四史”教育课程,不能确保“四史”教育的覆盖面和系统性,需要新的学习机制来弥补解决。因此,除了开设“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外,将“四史”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体系,既充实了思政课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解决了“四史”教育的覆盖面和系统性问题,又做到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这是“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应然选择。将“四史”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还包括资本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相关内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其教学内容内在地包涵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主要内容是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四史”教育内容休戚相关,不联系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共党史,就讲不好理想信念问题;不联系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就讲不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近现代的国史、国情,认清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其教学内容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四史”教育的内容。“形势与政策”主要讲授最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与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策略,真正讲深讲透形势与政策也需要运用“四史”的大历史观和宏大背景来进行深刻分析。把“四史”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体系,一是深入研究思政课必修课程和“四史”教育的内容体系,寻找教育内容的共同点和适时渗透的契入点,把“四史”教育相关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必修课程相关章节,使之成为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根据思政课必修课程和“四史”教育的内容特点,开设“四史”教育专题。专题教学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四史”教育专题既作为思政课必修课程的教学专题,又突出“四史”教育的主题,使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既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又与学习“四史”教育内容相结合,增强教育的学理性、历史感和有效性。(三)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发挥教师在“四史”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关键仍然在教师。强调,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⑨“四史”教育课是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都很“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探究强的思政课,又是新开设的选择性必修课程,无论是专门引进的“四史”教育专任教师,还是从原有教师中调整而来讲授“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教师,抑或从“四史”教育课师资长远建设规划考量,都需要开展“四史”教育能力提升的专门业务培训,以提升“四史”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思政课必修课程教师学科专业背景不尽相同,“四史”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千差万别,要胜任把“四史”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体系开展教育教学的任务,必须对思政课教师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对标“六要”要求将“四史”教育能力纳入思政课教师的系统培训。党的十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专门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要”的建设要求,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一是完善“三级”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和高校三级联动的思政课教师政治与业务培训工作体系。要不断完善培训内容体系,把提升“四史”教育教学能力纳入思政课教师的业务培训中去,开展专题培训或综合培训,切实提升教师“四史”教育课程的讲授能力和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必修课程教学的实践能力。二是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提升思政课教师开展“四史”教育教学的能力。国家和省级教研课题的申报、教研成果的评审、教学比赛的开展等,要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能力与要求列入其中,树立明确的教学与教研导向。高校和相关学会要举办各级各类“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理论研讨会等,推进“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研部要组织集中备课、集体攻关与教学观摩、教研活动,不断探索“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模式。(四)开展思政课教学研究,以教学研究的高水平促进“四史”教育的高质量。教学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教学研究是有计划、有目的、主动探索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规律、原则、方法及有关教学中亟待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活动。育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情之一,“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讲求方式方法。需要思政课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加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教学研究,做到认识规律与运用规律相结合、探索方法与讲究方法相结合,以高水平的教学研究促进“四史”教育的高质量。开展“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的规律与方法研究。加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研究、探索开展“四史”教育规律与方法要视野高远。一是历史教育的视野。“四史”教育教学要讲清历史事实与历史逻辑,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四史”教育教学研究,坚持“四史”教育教学研究的真实性、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性的统一。二是意识形态教育的视野。“四史”教育不是单纯的历史知识教育,而是渗透在“四史”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教育,通过“四史”教育引导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的视野。开展“四史”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高校职能部门要研究如何“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一门课程”的选课机制,思政课教师要研究“四史”教育内容融入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体系的契入点,实现有机融合、有效教育。我国高校思政课普遍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课教研部承担,开展“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的理论研究,需要落实好四项工作:建立“四史”教育研究机构,打造研究平台,推进专题研究,促进教育教学;组建“四史”教育研究团队,成立研究专班,推进深度研究,提高教研水平;打造“四史”教育研究的“计划产品”,制定研究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和时代要求定期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的“计划产品”,避免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研究上的单打独斗;推进“四史”教育教研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统一,定期开展“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的观摩会、交流会、研讨会,使“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及理论研究成为常态。

【参考文献】

①.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1-09(1).

②讲故事(少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67.

③⑦.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④翁铁慧.加强历史学习坚定理想信念[N].人民日报,2020-09-18(09).

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32).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R].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2020年第46号.

⑧深入学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96.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第6篇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悠久的史学研究的传统史学的研究对于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有哪些作用呢?本文从史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培养、民族凝聚力和统一意识的形成、治国安邦和对社会物质、精神文明的保存四个方面来论述史学的作用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也具有悠久的史学研究的传统,从夏代的史官终古,殷代史官句挚,到周代“唯殷先人,有册有典”,无不反映了中国史学的悠久。西方学者魁奈说:“历史学是中国人一直以其无与匹伦的热情予以研习的一门学问。没有什么国家如此审慎地撰写自己的编年史,也没有什么国家这样悉心地保存自己的历史典籍。”’中国史学有如此之长的历史,哪它在中国文明发展进程中有哪些作用呢?

    一、启迪智慧培养精神

    谈到文明就离不开它的创造者—具体的人。首先就从微观的角度谈谈史学对个人的影响。

    1.启迪智慧。史学与人生修养有极大的关系。古人说“明道”“蓄德”,“明道”即是指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规律性认识。《易.大畜·象传》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并且早在春秋的时候、人们就十分重视历史知识的教育对于增益智慧的重要性。

  《国论·楚语》上记申叔时对楚庄王论教导太子事。(庄王)问于申叔时,叔时曰:“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几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这九种课称中有三分之二都跟历史知识有关。重视历史教育,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特点。清人龚自珍也说的“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述往事,思来者。”(《史纪·太史公自序》)史学不仅使人了解过去,也深刻地道出了史学的现实价值。后来杜预说“彰往考来”,裴松之说的“总括前踪,贻诲来世”,杜佑说的“至于往昔是非,可为来今龟镜”,司马光说的“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见《春秋左氏传·序》、《上(三国志注)表》、《上通典夕表》、《进<资治通鉴>表》),都是这个思想的延续和发展。王夫之说:“故论(史之为)鉴者,于其得也,而必推其所以得,于其失也,而必推其所以失。其得也,必思易其迹而何以亦得,其失也,必思就其偏而河以救失。乃可为治之资,而不仅如鉴之徒悬于室,无与照之者一也。”(王夫之《读通鉴论·叙论》)

    人们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忠奸善恶、成败得失,有助于培养自己的道德品格和处理事物的能力。史学家们撰写历史著作,在阐述社会历史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便不能不写社会活动主体的人,把他们的各种活动、社会行为、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等写入史书,在书中评价历史人物。有的人取得成功,有的人屡遭失败:有的人忠诚善良,有的人奸馁邪恶。研究成功者的谋略、失败者的教训,学习忠良们的品格,批判揭露奸按者的丑恶,便可以使今人提高办理实事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这种能力的提高和品格的培养,就不仅是知识的增长,而且是智慧的增强。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正是“转识而成智”的。

    历史是科学,当人们搜集、整理、鉴别史料时,对史料进行分析比较与综合概括时,必然受到科学方法与抽象思维的训练;同时历史兼有艺术的特性,所以当人们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的真情实景、作历史的遐想与叙述时,又必然受到艺术表现技巧与形象思维的训练。

    2.培养精神。治史还能培养人的求实精神,史学重真实,历代史家都重视“秉笔直书”。崔抒拭其君,司马迁述汉非,韦昭仗正于吴朝,崔浩犯讳于魏国,这一个个历史事例,无不证明了史家的求实精神。后人读起这一个个的故事,无不为之感动。文天祥在《正气歌》里提到“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这是春秋时期两位史官“直笔”的典型。当时齐国的大夫崔杆杀掉了齐庄公,这自是大逆不道,齐国的太史便在“国史”里直书“崔抒拭其君”。因此,崔杆杀掉了这位史官。这位被杀的史宫之弟承其哥哥的事业,继续直书此事,又被杀了。另一位弟弟仍然如实书写,崔杆不得已“乃舍之”。齐国的太史兄弟冒杀身之祸而直书事实,其精神确实感人。董狐是晋国的史官,晋卿赵盾杀掉了晋灵公,董狐也直书其事:“赵盾拭其君。”孔子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上述是是颂扬两位春秋时的史官的一身正气。可见,我国的史家,“直笔于朝,其来久矣。”’

    学习和研究历史,能考验人的毅力、坚定人的意志、催人奋进,培养吃苦精神。面对浩如烟海的史籍,常使一些人“望洋兴叹”使人望而却步。然而,总有人“直挂云帆济苍海”,5总有人笨路蓝缕、披荆斩棘。明代谈迁毕三十年之功作《国榷》,“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始完成这部编年体明史,原稿几经散失,又重新编纂,不计报酬,不慕虚名,贫寒一生,活得很有骨气、很有节气、很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

    历史把人们凝聚成这样的民族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人们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十共同文化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即历史使人们在共同的经济生活中创造出共同的文化,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而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又造就出具有一定的民族特征、民族精神的人们,并培育着他们最可宝贵的“民族魂”一个民族之所以能以其独特的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靠这民族魂的支撑。由此可见,民族魂依托于民族的历史长河,历史之河犹如一条带有磁性和韧性的纽带,维系着全民族并使之赖以生存。而史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中华民族发展进程的记录。反过来促进了这种形成的增强和趋势。

《左传》记述了华族与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斗争和融合,写出了各族在春秋时期各大国霸业中的地位。《史记》中有匈奴传、大宛传、朝鲜传、东夷传、南越传、西南夷传等,未把“夷”作为“外人”。西晋末年,北方混乱,少数民族建立了十六个割据政权“五胡十六国”,唐人修《晋书》记“十六国”历史,立了三十卷《载记》(为建立名号的少数民族政权所作的传记),肯定了少数民族和中原华夏族“同为一家”。南北朝对峙形势下,南北史家在《宋书》《南齐书》《魏书》中互有攻证,南朝汉人修的史书斥北朝为“北虏”,北朝各族修的史书则称南朝为“岛夷”。这种历史撰述互争正统的现象,从深层次反映出了各民族对于中华礼义大文化的一种认同,一种民族的内聚力。地域和族系在这种正统论当中已经不是其为评判政权是否为正统的标准或尺度了。魏晋南北朝史书反映的强调文化认同的正统论,对于此后中国大一统政治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历史上,历代鼎革之际,继起的皇朝都十分重视修纂前朝历史,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不例外,以此作为朝政大事。元朝至正三年(1343),即诏令纂修宋、辽、金三史。清朝入关第二年(1645),即下诏修明史。元、清两朝如此重视修撰前朝历史,表现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于中原先进文化的认同感,也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

    史学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而且也形成了独有的民族精神。如求真、务实、宽容、进取的精神。留下了如“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流水不腐,户枢不蠢”。;

    在传统史学里,关于多民族历史撰述,“己形成了悠久的历史传统,留下了相当多的历史资料,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撰述体裁,表述了不同的民族思想,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历史特点。这些宝贵的遗产为我们研究民族史,提供了大量资料和编写上的借鉴。那些认为中国史书只记载汉族不记少数民族的历史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1卷32页)历史撰述上的这个传统,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和凝聚意识增强的历史过程,也反转过来促进了这种形成和增强的趋势。

    三、治国安邦

    史学不仅对个人修养,在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仁有一定作用,而且有着治国安邦的作用。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对于统治者说,它可以“资政”给统治者以国家治理的经验。另一方面,它可以使百姓“见贤思齐,见不肖而内省”,这就是史学中经世致用的思想。

   唐初李世民在诏书中说:“前代史书,彰善痒恶,足为将来之戒。……将欲览前王之得失,为自身之龟镜。”他把历史视为治国者的教材。至清代,龚自珍更进一步说:“史存而周存,史亡周亡。”“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仿,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夹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这更加认为史学直接关系到天下兴亡、民族存灭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的法治,中国更重视德治,历代史书的人物传中都有表扬节妇贞烈的《列女传》,有推孝义的《孝行传》,忠义的《忠义传》,夸耀“清官”的《良吏传》,统治者正是用忠、孝、节、烈、义、礼等道德规范,编织了一条精神绳索,来维护父权、夫权、族权、君权。

各史中的《食货志》《地理志》《河渠志》《职官志》记载了个区域的水利工程、自然气候、山川、风俗、物产等,这是为当时政府对国情、省情、区情的基本把握,主要是出于治理地方的需要,为征收贡物和赋税的依据,也有出于改造自然面貌、发展地方经济的考虑,因为地方的安宁和丰饶自然也有利于封建统治,各史记载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改道之事,又记前人的治河经验,如“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砒磺,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奎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回注”(《后汉书·王景传》),对这类历史经验的总结,有助于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

    各史之《职官志》《刑法志》分别展现了历代行政机构、文武百官的配置和历代法律条文的制订、施行状况,这些无疑对后世的宫制和法律提供切实具体的参照物。杜佑作《通典》把经济放在首位,即在九大门类中,“是以食货为首”,“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他从经世出发,将“足衣食”放在“行教化”之先,曾自述作《通典》有目的:“所纂《通典》,实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夫学不知经世非学也”。”

    随着史学的发展,之后的历代史家作史无不贯穿这一思想,顾炎武作《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作《读史方舆纪要》等,从其治史目的上来看,都明显贯穿着经世致用的思想。

    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1.对文化的保存上:历代史书所记的内容广博,纵的方面,贯通古今往来:横的方面,包罗人间万事。政治、经济、军事、典章制度、学术文化、大小人物、天文地理、医药卜笼、河渠工程以至民族渊源、中外往来等,无所不备。

    2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平台:我们知道各种学科的发展不是凭空的,而是在前人己有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而这些知识或技术,大多可以在历代的史书中找到它们的影踪。

    3.理论与方法与其他科学结合产生了新的学科,如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等。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第7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个人党校学习总结【一】

三个多月以来,在学校___部的亲切关怀下,在党校领导的精心___下,在各位老师的悉心传授下,我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___思想、中国特色___理论、党性教育、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提升等多个专题,并到___党性教育基地进行了实地参观与培训,最终顺利地完成了党校学业。这是一次内容丰富、系统全面的学习,使我在政治理论、党性修养和综合能力上得到了全面提升,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对___道路、理论、制度更加自信,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___的实现充满信心。感觉收获颇丰,受益匪浅。现将党校学习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收获

(一)读原著、悟原理,强化了理论武装。

通过读原著,让我清晰了___五百年的发展历程,知悉了其理论发展脉搏,深刻洞悉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列宁主义、___思想、中国特色___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关系,___思想为中国特色___理论体系重要构成部分之一的___理论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把中国成功地引上了___道路。___理论的形成,是中国特色___道路开创的标志,奠定了中国特色___理论体系的坚实基础。党的第__代领导___和以___的___,在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___事业的过程中,相继提出了“___”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党的__大以来,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___,___和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对中国特色___作了进一步的概括、总结和提炼,打开了理论创新发展的新视野。通过读原著、理论基础变得更扎实,结合历史背景与当代实际悟原理,对中国特色___的道路、理论、制度更是充满自信。

(二)听取时局讲座,世界眼光得到开阔,战略思维得到培养。

___思想、中国特色___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当代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准确把握当时世情、国情及党情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通过“当代世界”及“政策、国情、形式报告”等专题讲座,并结合平时对时事的___,不断地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研判时事背后的信息,与专家的解读进行比较,不断完善所学理论的实践能力,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同解决主客观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同自己的工作实践统一起来,认真研究工作中不断变化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做到胸中有数,思而信,信而行。不断开阔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能力,在大势、大局和大事面前,自觉摒弃一切不利于发展、不利于民生、不利于未来长远的错误观念、落后意识和不适宜做法。

(三)切实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得到增强。

通过经典理论的学习、难点问题的研讨交流、心理历程的磨练及现场考察与理论的有机结合等,切实加强党性锻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职工作进行思考,着力提高自身把握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与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党性专题教育,再次加强对党章的学习并在生活工作中遵守党章,明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做严格执行党章的表率,切实践行___的要求,努力培植党性观念,党性修养得到增强。

(四)遵纪守规,切实做到三自三个转变。

整个学习阶段,没缺过一次课,没迟到早退现象,也没请过一天假,专心听好每一次讲座,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围绕讲座内容,结合实际,积极参加小组讨论,认真研讨。切实做到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切实快速做到了学习任务、身份及生活的转变,很快适应了党校的生活与学习。

二、存在的不足

(一)学习力度不够。

学习系统性不够、强度不够,深度不足,思考不足,联系实践能力不足。

(二)宗旨意识不强。

下基层深入群众生活不够,“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

(三)党性修养不深。

党性锻炼不够,艰苦奋斗精神不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不力,党性修养未能与时俱进。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研读中华古代典籍,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弘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并身体力行,牢固树立___核心价值观。

(二)以史为鉴,培养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借鉴历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认识和把握事物规律,掌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三)研读马列毛经典著作,强化理论武装。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__,透过复杂的社会现象,认识本质,掌握事物发展的内部联系,从而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

(四)遵规守纪,严格执行党章。

深入学___章,认真对照党章和《中国___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法规,深查细找自身存在问题,切实整改,履行党员干部职责,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好严格执行党章的表率。

(五)履职尽责,切实践行“___”。

把“___”的标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基层,走群众路线,保持清正廉洁、保持浩然正气,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用实际行动维护党的纯洁性,做到以身示范。

国培历史研修总结第8篇

关键词 影像创作实践,历史学习,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14-0065-04

由于传统历史学习模式在学习对象、学习手段及学习效果方面均体现了诸多弊端,因此历史学界对新型历史学习模式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新型历史学习模式主要通过问题探究,自主合作,情境体验等手段来实现。本文提出历史影像创作实践引导的创新历史学习模式,强调学生从问题出发,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深入历史现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在影像创作实践过程中建构历史知识,并培养影视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及信息检索技术等现代技术的操作能力。与传统学习模式比较,该学习模式产生了更好的效果,从而证明它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创新历史学习模式。

传统高校历史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病。首先,本末倒置,以教师为主体,①过于注重老师的个人发挥,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受教材束缚严重,教学内容单一,忽视多种史料来源的探究。再次,教学形式僵化,强调课堂讲授,轻视现场调研和实践操作,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是由于传统高校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关于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及新型历史学习模式的提出,一直是高校历史教育工作者热衷探讨的问题。

在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推行较早的欧美高校,高校历史教育工作者针对历史教学,提出了三种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从而催生了“自主――合作”“情景――体验”“问题――探究”三种新型历史学习模式。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1998年,美国学者针对历史教学改革,提出了“相互作用的幻灯课”,“社会学科技能的建立”,“经验练习”,“解决问题的小组工作”,“反应小组”,“为理解而写作”六项有力的建构主义措施。③这六项建构主义的实施是典型的创新历史学习模式的开展。又如,美国很多大学注重挖掘历史的实用价值,体现历史教学的实用性,采用了应用史学学习模式。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大学倡导“应用史”教学,引入计算机开展技术应用性课程,拓展了人才培养的口径。④还有研究者力求从学习手段的角度来发现历史学习的新模式,如建议将基于真实历史背景开发的互动游戏引入历史学习过程中来,①让学习者“沉浸”在虚拟历史情境中学习历史知识,深入体会历史。这也体现出情境体验在新型历史学习模式中的重要性。

而在国内,有专家提出,大学教育的根本,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化和完善育人环境,以人为本构建教育教学体系”。②该论述是对传统学习模式的控诉,更是对以人为本的新型学习模式的呼吁。国内很多学者对创新历史学习模式进行了探索,而很多教育工作者也依据相关新型学习理论进行了切实的教学改革实践,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比如杭州师范大学的研究者对历史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将人文主义精神融入到历史教学内容中,实施讲授型和探究型相结合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几个教学改革措施。而暨南大学有研究者仔细分析了本校历史系本科学生的基本特点,然后从多元设计培养目标,区别对待教学内容,加强“历史考察”(教学实习),加强网络教学几个方面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调研分析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③还有福建师范大学的研究者从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角度,提出了“主导――主体”的历史教学模式,并对该新型教学模式进行了具体实施。他们的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公民意识及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功效。同时他们还进一步提出该新型教学模式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这些对策包括加大对教学环境建设的投入,建构数字化历史信息资源,建立新型的考核与评估机制,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等。④另外,近年来提出的其他新型历史学习模式还包括,基于SOLO理论的“了解――理解――见解”历史教学模式;⑤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真实任务学习模式,⑥以及参与式的研究性教学模式⑦等。

从以上国内外关于高校新型历史学习模式的探究成果,可以总结得出,新型历史学习模式针对传统历史学习模式的弊病,强调从学生本身出发,提倡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利用信息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基于问题、深入情境中体验学习。而具体学习手段则包括从具体问题出发,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深入历史现场实地考察,通过多种信息媒介发掘史料等。

历史影像创作实践引导下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简称“影像创作引导式历史学习模式”),是作者参考国内外相关学者关于新型历史学习模式的探讨,并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提出的一种新型历史学习模式。该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而且必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历史影像创作实践过程是以问题为出发点,深入历史现场,通过多种途径发掘史料,探求史实,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的过程。通过影像创作实践自主建构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点具有真实有效,牢固可靠的特点。而且,通过历史影像创作实践,学生的影像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相关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更加符合当今信息多元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历史影像创作实践过程包含准备、影像史料采集与编辑及影像修订审核三个阶段。

(一)历史影像创作实践过程

1.准备阶段

首先,确定历史影像作品的题目,即确定选题。历史影像作品选题与历史论文选题类似,其选择依据也基本一致。创作者应选择有价值的研究选题。历史影像创作选题关注历史对于现世社会的借鉴意义,历史知识教育意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意义。另外,创作者本身的知识结构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应尽量选择跟创作者研究方向一致或者相近的主题。其次,确定关于选题的观点。创作者在确定观点之前,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史料。通过搜集提炼史料信息,确立基本的选题观点。再次,梳理总结支持观点的史料素材。主要是对之前搜集整理的史料再次进行梳理筛选,从而确定支持选题观点的史料素材。

准备阶段类似于针对特定历史选题进行论文撰写,将形成一份影像创作前期论文文本,之后的影像素材采集与编辑过程将参考该论文文本。

首先,对影像史料进行采集。创作者参照影像创作前期论文文本,针对其中的史料素材信息,采集相关影像史料素材。影像史料素材可以通过五种方法进行采集。第一,采集历史现场场景照片以及视频;第二,采集人物口述内容视频,口述内容可为历史史实,也可为权威观点;第三,采集电话访谈录音音频,对于无法当面接触的人物,可通过电话对其进行访谈,并录下音频;第四,扫描或者拍摄纸质版史料,获取数字化史料;第五,通过网络检索获取数字史料。通过这五种方式采集的史料素材包含图片、音频、视频这三种格式,作者将之统称为影像史料素材,影像史料素材是构成历史影像的基本元素。

然后,确立影像作品的结构,即架构影像史料的组织大纲。影像创作前期论文文本已经确立了粗略的结构,根据该结构,并结合搜集的影像史料素材的实际情况,同时依照影视剪辑理论,对素材进行有序排列,并对素材占用时长进行标记,从而撰写形成影像史料组织结构文本。

最后,编辑整合影像史料。根据影像史料组织结构文本,利用影像编辑软件,对影像史料进行编辑集成。从而得到初期的历史影像作品。

3.影像修订审核阶段

经过准备阶段,以及影像素材的采集和编辑阶段,得到的历史影像作品还只是雏形,需要反复审核修订,以最终完善。首先,小组成员对影像作品进行自审,这跟自我修订学术论文类似,需要反复浏览检查,发现纰漏,改正错误。在小组成员一致认同的基础上,输出历史影像的中期版本,标记为自审终稿。接着,指导教师对小组的自审终稿进行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并返回给小组。小组再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最终得到历史影像成品。

以下表格对历史影像创作实践各个阶段的目的,内容及结果进行了总结。

(二)历史影像创作实践引导历史知识的三重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的“学习是知识建构”①已经得到大多数教育专家的认可。历史影像创作实践从历史知识建构的角度出发,其三个阶段引导学生对于历史知识进行三重建构。

首先,准备阶段中,学生通过确立选题,观点以及史料素材的过程,对历史知识结构体系进行初期建构。只有把历史知识当成结构化,系统化的有机整体,并根据已有的知识条件,才能从中确立有价值,可行性较高的选题。而把观点建立在大量史料信息的基础上,也培养了学生利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建构历史知识体系的意识。

接着,在影像史料素材采集与整合阶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深入历史现场,并借助信息网络手段,进一步探究、采集大量的影像史料的过程,初步完成历史知识的二重建构。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历史知识主要通过文字史料得以建构。而影像创作引导的历史知识建构具有更深广的史料基础。不仅史料形式更加丰富,而且来源更加广阔,因此对观点史实的佐证更加有力,学生据此建构的历史知识也更加牢固长远。通过确立影像素材组织结构,编辑整合影像素材的过程,学生最终完成知识的第二重建构。通过对影像素材进行有序梳理整合,历史知识以有组织、系统的方式建构在学生的意识中。

最后,在审核修订阶段,学生通过反复检查,修正错误,以及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修订的过程,完成对历史知识的第三重建构。至此,学生就完成了历史知识的三重建构。

同时,历史影像创作实践引导的历史知识建构是一种有效的协作知识建构。①历史影像创作实践中的各个过程,都不是单人之力能完成的,需要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实施。学生在实践小组中共同参与,互相协作,确定选题,形成关于某个历史选题的观点,创作史学论文以及创作相关历史影像作品。影像创作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意性。历史影像创作实践将传统史学的严谨性与影像创作的创新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能够将学生有效地凝聚在一起,共同为影像作品的创作进行探索性学习。

(三)历史影像创作实践助力综合能力培养

学生在影像史料素材采集阶段,需要操作摄影摄像设备、音频录制设备以及数字扫描仪等数字化设备,很好地锻炼了影音多媒体设备操作技能。在利用网络对数字史料进行检索的过程中,较大程度地培养了信息检索能力。在对影像史料进行编辑整合的过程中,提升了非线性编辑软件的使用技能。随着数字化史料的深入人心,这些能力有可能是以后历史学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适应现代信息多元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无形中拓展了学生的就业前景,与美国的公共史学②达到了类似的效果。

作者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影像实验室,本实验室实施“影像实践引导式”历史学习模式,进行历史教学改革。实验室学生成员在实验室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若干历史影像创作项目。较应用传统历史学习模式进行学习,历史影像创作实践引导下的学习效果更佳。下面的表格从历史基本理论与知识的掌握情况、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锻炼程度、史料采集能力的锻炼情况、对史学前沿发展动态的敏感程度及工程操作能力的提升程度几个方面,对两种模式下的学习效果进行了比较,反映了“影像实践引导式”历史学习模式的优势。

本文从国内外历史学界积极倡导新型历史学习模式的大背景出发,分析了传统历史学习模式的弊病,新型历史学习模式的特点与实现手段;阐述了历史影像创作实践过程,及该模式引导的三重历史知识建构与对综合能力的培养;比较了传统历史学习模式与该新型历史学习模式的学习效果,从而得出该新型历史学习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值得倡导的历史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