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师专业身份论文

教师专业身份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2-14 18:54:12

教师专业身份论文

教师专业身份论文第1篇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幼儿教师;专业身份构建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身份的构建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更需要一个日常的情景氛围,有专业的引领,也要有团队的归属感,这时的幼儿教师才能对自我的身份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学习共同体正好为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构建提供了这样一个脉络平台,让幼儿教师能够在自由、宽松、民主的氛围中,深入与其他幼儿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探讨,促进幼儿教师主动获取专业发展所需,最终促成其在学习共同体中对自身专业身份的构建。

一、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内涵

“身份”作为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共同研究的对象,虽然是一个复杂而模糊的词汇,但是却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一般而言,身份是人们对“某人是谁”的理解,是人所赋予自己的以及被别人所赋予的各种意义。

在幼儿教育领域,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既定的事实,成为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也是其在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并且试图回答的问题。目前,在幼儿园教育发展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形成、特征等方面作了很多研究。如蒂克尔(Tickle,2000)认为,幼儿教师专业身份指他人对幼儿教师的理解和期待、幼儿教师本人基于其实践经历和个人背景认为在专业工作和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综上所述,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指的是幼儿教师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表征其在幼儿教师同行、该领域专业教师、职前教师、中小学教师等形成的专业学习共同体中自我特征的符号系统,其表征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地位、实践领域、实践方式和生存状态,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应该遵循的特定制度规范和专业文化。

因此,幼儿教师专业身份所表征的这套符号系统将幼儿教师与律师、医生、工程师等专业工作者区别开来,对“我是一名怎样的幼儿教师”、“我对幼儿教育领域教学的信念是什么”等问题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学习共同体对幼儿教师专业身份构建的价值

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构建是一个由初步的认知了解走向认可接纳,并最终将幼儿教育教学观念付诸于教学实践的过程。幼儿教师对于自身专业身份的客观感知和理解,是对其专业实践的引导和指向,会受到诸如教育环境、教师个人的教育动机和理念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复杂的特点。因此,需要为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构建提供一个日常的情景氛围,除了有专业的引领之外,还要让其有团队的归属感,这样才能够让幼儿教师对自我的身份有一个较准确的定位。

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幼儿教师自发组织,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根本宗旨,积极探寻各种自主学习形式,注意成员之间的社会确认与经验资源共享,实现互促共进的教师学习型组织。正是学习共同体这个平台的搭建,让幼儿教师能够在真实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归属感,让其主动获取专业发展所需,最终促进专业身份的构建。

学习共同体对幼儿教师专业身份构建的价值具体体现在:首先,学习共同体是不同级别的一线幼儿教师、教育专家们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教育对象,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教育教学工作而聚集在一个平台上共事,对幼儿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和整合,展现出一种民主、和谐和进取的学习氛围,从而构建一种安全自由、畅所欲言的心理环境,为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构建创造了条件;其次,学习共同体有着丰富的合作形式,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可以促进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深入,对其自身专业身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激发其专业自主发展的主体性,让其在日常的教学探讨氛围中构建自身的专业身份;最后,在学习共同体中,幼儿教师能够在自在轻松的氛围中做到真正的融入,并与身边的同事共同合作、分享经验,这有利于挖掘和共享幼儿教师群体的资源,并且在遇到问题时能和大家及时沟通,在培养幼儿教师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同时不断促进其个人主体意识的提升,使其对专业身份的内涵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促使其主动构建专业身份。

三、学习共同体中。

幼儿教师专业身份构建的现实困境

虽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趋势,并且大家对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构建在学习共同体中已达成共识,但是在幼儿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大家对其自身专业身份的认识往往较为困难。在学习共同体中,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现实困惑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幼儿园行政权力过于集中,制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权力

1996年教育部实行《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基于此,许多幼儿园园长为了加强对幼儿园的掌控,将各种大小权力集于一身。并且,很多幼儿园的管理者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完全视为幼儿教师自己的事情,认为其专业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以及自我专业身份的构建都应该是自己主动去思考和规划的。基于此理念,管理者们并没有建立系统科学的支持系统来帮助幼儿教师促进其专业发展,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专业发展的权力。因此,即使学习共同体成立了,幼儿教师也很难克服消极、被动的惯性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很难激发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共同体的热情和激情,最终会影响自己在学习共同体中对自身专业身份的深层次认识,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困惑。

2.缺乏同事问的协作,难以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

长期以来,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幼儿教师间为了职称、工资的晋升与评定,同事之间有着许多隐形的隔阂,使得他们之间的相处往往是竞争大于协作,彼此间缺乏经常性的信息和情感交流,甚至会出现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冷漠。因此,“关起教室门来上课”是我国幼儿教育中极其普遍的现象,幼儿教师这种“自给自足”、“单打独斗”、“个体户”式的教学方式具有“专业个人主义倾向”。受此影响,一些幼儿教师为了保存自身的竞争实力和优势,在学习共同体中交流、探讨时不愿意将自己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分享与他人。长此以往,即使学习共同体中的幼儿教师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愿景,但是基于同事间竞争的压力,他们便会减少交流、协作的机会,从而难以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阻碍其在团队中的专业发展,最终会导致其在认识自身专业身份时产生困惑。

3.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幼儿教师对专业身份意识易感到迷茫

赫舍尔曾经说过,人是因为他自身不记得“人是谁”这个问题,忽略了对自己专业身份的确定,忽视了人的确实存在,而享有不确实的身份。虽然幼儿教师是基于幼儿教育教学的共同目标和愿景而组建成学习共同体,但是大部分幼儿教师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幼儿教育专业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这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其对专业身份意识的迷茫。此外,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长期受到诸如国家或者各级教育部门的规则、制度的限定,这些外在压力一味强调“幼儿教师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做”,使得幼儿教师往往都是循规蹈矩遵照上级领导的指示办事,其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被磨灭殆尽,如此便很难让其对专业身份进行深层次的认识,也难以调动其参与学习共同体中幼儿教师之间交流、探讨的热情,影响其深刻意识到自身的专业发展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其积极主动构建专业身份的意识。

四、基于学习共同体视角。

幼儿教师专业身份构建的策略

学习共同体为幼儿教师提供了罗森伯格“温馨圈子”式的平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展现与建构,而这个“圈子”不仅要拥有丰富、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有与幼儿教师实践密切结合的内在执行力,才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家园。因此,基于学习共同体,可以对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构建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有效授权,提升其专业身份的意识

长期以来,幼儿教师受到国家以及各级教育部门专业发展权力的限制,他们都是按照上级规定的“幼儿教师应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应该怎样发展”而进行专业发展方面的学习,并没有具体分析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不能调动其参与学习共同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让其深刻认识到专业身份对其自身的重要性。因此,幼儿园管理者应该遵循“以教师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应该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有效授权,提升幼儿教师的能力感,使其感受到学习共同体中领导对其的重视,从而增强其团队协作的意愿,促进其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分享其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机,而且还能提升其专业发展的活力和专业身份的意识。

2.营造幼儿教师合作共享的文化氛围,激发其专业学习的热情

幼儿教师为了保存自身的实力和优势,同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竞争,因而大部分幼儿教师会很难在学习共同体中做到与其他教师相互间的交流与探讨。因此,在学习共同体中,应该强调民主化的管理,让幼儿教师能够真正参与到专业发展的决策中去,将自己在幼儿教育教学专业发展实践中的经验分享出来。此外,为了改善幼儿教师之间相互敌对的局面,淡化他们之间的竞争意识,还应该建立幼儿教师激励机制,如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评价制度等,适度的提升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满足其成就感,从而在学习共同体中营造出合作、协同和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让幼儿教师能够在这种氛围中做到真正的融入、平等的对话,与身边的同事共同合作、分享经验,从而激发其专业学习的热情,推动其专业素质的不断发展,最终促进其专业身份的构建。

3.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引领模式,提高其自身的专业化基础

以往,幼儿园之间以及幼儿教师之间由于竞争的原因,经常都是“关起门来搞教育”。这种闭门造车的幼儿教育专业发展模式使大部分幼儿教师并不具备扎实的专业化理论基础,也使得不同幼儿园各自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专业发展模式,导致幼儿教师之间的专业化基础、理念和实践的步伐不一致。因此,在学习共同体中,应鼓励具有丰富幼儿教育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幼儿教师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以此来促进幼儿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探讨;主动邀请幼儿教育专家、名师、教研员等对学习共同体中的幼儿教师进行授课、解答疑难问题,以外在的强大力量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化进程,让其认识到专业化身份对自身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让幼儿教师能够在多媒体资料共享的平台中加强自身的专业化理论学习。这一系列的专业引领模式,会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幼儿教师专业基础薄弱的局面,提升其幼儿教育的专业化基础,增强其自身专业身份构建的信心。

4.变革幼儿教师实践知识共享机制,提升其专业身份的认同感

教师专业身份论文第2篇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即课程”的观念成为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界的一种主流话语,反映出社会对教师角色期望的变化。教师不再只是为预设好的课程目标的实现和教学内容的完成而作为知识的传道者存在,而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和设计主体。教师面临这种转变如何应对?这需要教师在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重构。

本文采用传记研究的方法,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式,对一位高中英语教师的成长经历进行个案分析,从而探讨教师身份认同对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传记研究,即利用档案、个人生活材料、访谈等手段,通过对个人关键生活经历的描述,揭示个体生活的意义。研究者广泛掌握个人生活的不同阶段和在不同场合的学习、工作、生活、闲暇的种种生活资料和书面的文本资料,然后通过访谈他人或自我叙事,以及其他的途径,将收集的材料置入被研究者的历史之中,将其情境化、具体化,然后以不同阶段的典型故事为主,对材料进行重新组织。最后,将故事放到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个体生活情境中来解释故事的生活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某省重点中学的一位高中英语教师――M老师。M老师自2000年开始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短短的8年时间,M老师在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他传记式的个人从教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M教师在重构身份认同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教师身份认同的完整性对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M教师的成长轨迹

(一)思想的引领

M老师走向英语教学工作的岗位受到他的三位中学英语教师的影响。

在中学阶段,我有幸遇到了三位英语老师。他们敬业、充满活力而且不失幽默。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他们中西合璧的知识结构以及平时生活中的随和与感性。正是在这些老师的帮助下,我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在报考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英语教育专业。(M教师的自述,下同)

教师身份认同的构建与教师的个人经历有着密切关系。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我们走进M老师的课堂,这种感性随和而不失幽默的风格在他与学生的交流的细节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在M老师的课堂里,课堂的开场仪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看似随意的“OK”。学生不用起立向教师致敬,教师不必以仪式确立自己作为教师的威严。这种随和的风格让学生感到他们和教师是平等的,无所谓“师”与“生”,而是通过师生平等的对话共同构建课堂。M老师在教学中将生活经验带入课堂,用个人的隐性知识指引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他完成了自我身份认同的第一次构建。

(二)执着的追求

在教学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了两年后,M老师被学校评为“校坛新秀”和“优秀班主任”。同时,他的教学论文也在评比中获奖。M老师并没有因为自己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而是在自我反思中探寻,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和肯定中摸索。

我认为英语教师的知识中50%是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如听说读写的能力;用这50%来寻找30%的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的深层土壤;最后剩下的20%是教学技巧。技巧性的东西是很单薄的,局限性很大了……只有符合自己的设计才是最好的。这20%的教学技巧其实也是源于这50%和30%。

在反复的探寻过程中,M老师逐渐形成了教师的知识观,并且成为指引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执着追求和自主学习的动力。这种对自我教学风格的追寻可以理解为M老师的身份认同的第二次构建。他在对自身身份构建的同时不断探寻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和自身的不足。通过自主学习,他的英语口语水平迅速提高。这种成功的学习体验也极大地提高了M老师作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M老师所在学校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学习的环境,如广泛的国内国际学习交流活动、教师出国进修等。经过长期的努力,M老师的课堂由于其丰富的内容和大胆的创造受到师生的好评,并且在各类教学大赛中屡创佳绩。2003年,M老师获得省高中英语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006年获得校班主任心理辅导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007年在省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这些成绩既是他专业能力的展示和肯定,也成为了他在形成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推动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不懈探索的动力之源。

(三)不懈的探索

教师要成为课程的主宰需要勇于探索和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地实现个体潜质的发展和自我的超越,不断对自我进行反思、认定和追寻。M老师就是在一次次的探索和实践中实现了自我身份的重构。他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得到了教育专家和教师的一致认可。2007年在省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中M老师获得一等奖。在回忆这堂参加教学评比的公开课时,M老师说:

这堂课我以讲故事的方式开展,因为reading很枯燥乏味。我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写的。我会思考他们对什么会感兴趣、充分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编这个故事。然后我结合我自己的一些经历,有悲有喜,穿插在故事中。通过讲故事让学生学习单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M老师的教学设计超越了常规的阅读教学的模式。他站在学生的角度重整教材,创造性地采用故事的方式。M老师对于自己的这堂公开课的感受用一个词形容就是“酣畅淋漓”。这个词形象地展现出M老师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自我超越的满足和欣喜。M老师在创造过程中获得了“教师职业对于社会外在价值与对于教师而言的内在生命价值之间的统一,找到了教师可能从工作中获得的外在与内在的尊严与欢乐的源泉”[1]。在实践中,M老师用心灵去体验教学,不但积累和培养了自己的表现力,而且对自我身份进行了重新构建。在创造性的探索中,M老师获得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又一次历练和提升。

(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现“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20世纪60年代,斯滕豪斯就提出教师应当成为“教师―研究者”。他认为没有教师的主动研究和对教育现象的反思,任何教育改革都难以取得成效。如今,行动研究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从目前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情况看,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行动研究结合在一起,则更可以体现教师在职专业发展的优势。[2]M老师对于新闻教学的研究起源于他对教材的批判性的认识:

经过三年的教学,我发现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于是,我开始尝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闻题材的资料。平时,我喜欢收集各大媒体的新闻如THE TIMES,LEUTER,ASSOCIATION PRESS 等。我想这些材料的补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后来,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我就把新闻教学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部分。

“教材不是圣经”,而是教师教学的媒体之一。在校本课程开发中,M老师将新闻教学与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经过三年的新闻教学的尝试,M老师对于新闻教学形成了系统的模式和自己深刻独到的见解。教学与研究的结合使M老师的身份从一位“教书匠”转变成为“研究者”,在探索性实践和行动研究中成为“课程的创造者”。这种身份的转变使M老师在教学中获得了更多的自主空间,推动了教师的自我身份的构建。然而,大部分的教师由于自身或外在教学环境的限制无法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增删填补。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外在环境,为教师的身份重构的实现提供环境支持。

三、总结与反思

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从广义上说是教师基于自己眼中和他人心中的“我是谁”的自我意识,对自身角色以及特定价值的选择、体验和皈依。[3]身份认同在个体性层面上是指主体对自身的反思、认定和追寻。教师的身份认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不断得到深入,伴随其职业生涯乃至一生。新课程标准的确立给教师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其核心就是要求教师确立课程意识,成为课程的主体。[4]然而,在现代师范教育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中,由于现代教师教育的“麦当劳化”导致教师在被规约和被限制的环境下,无法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从而在纷繁的教育观念中迷失方向。因此,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身份的转变。在新课程的理念引导下,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估实现身份认同的重构。用鲍曼的话说,改革期望教师完成一次朝圣之旅。[5]M老师的成长经历为我们提供了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自我身份重构的蓝本。由此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1.关注教师的实践知识

教师自我身份的认同与教师接受的教育、人生的经历和教师的个人信仰以及成长过程中重要人物和事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M老师从自己的学习经历中获得英语学习的方法和体验,形成个人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在课堂教学中,M老师依据自己的隐性知识而不是依据教育理论,依照自己对教学和语言最真切的直觉而不受外在机制的约束去教学。正如M老师所说:“我要留一份心情和我们的学生一起感受英语的魅力,毕竟美的感受和体验才是学好这门语言的动力之源。”M老师在教学中是凭借自己对语言最真实的感受将自己的经验、思想和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形成自我身份的构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人生的经历中积累的实践性知识构成其建构知识的专业生活场景。因此,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于教师自我身份认同的构建也举足轻重。所以,要实现教师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必须关注教师的经验情境。

2.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自我效能感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身份认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M老师在教学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他在提高自身英语口语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进一步成为他实现专业发展的内源性动力,影响着他在教学工作中的教师的专业承诺、工作动机和教育行为。[6]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从内在的教师个体生命的表现上推动教师自我身份认同。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出现的“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的抵触现象正是由于教育制度为教师设计的理想自我与教师的现实生活中的自我没有实现和谐统一。因此,要实现教师的外在规定的角色与内在的真实自我之间和谐统一必须依赖于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只有从内在价值体验中使教师形成统一的完整的身份认同,教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发展。

3.关注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价值

教师自我身份认同的主体是教师自身。然而,大多数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在不同程度上却忽视教师主体的需要,教师在被动的专业发展中不但不能够形成正确的自我身份认同,反而导致了不同程度的自我迷失。因此,学校必须给予教师充分自主决策的时间和空间,使教师在教学和研究的生活中谋求自主发展的空间。如果将教师行动研究比作教师专业发展的土壤,那么给教师自主决策空间的教学管理则是教师自主发展的空气和阳光。教师的身份认同如果缺乏教育环境的支持,那么他的身份认同就会被分裂。分裂的身份认同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需要学校提高良好的外部环境。从M老师自我身份构建的过程不难发现该校乃至该地区的教育管理者对教育者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关注对教师自我身份构建发挥的巨大影响。

Palmer指出:好的教育不可以沦落到技术;好的教育来自于教师的身份认同和统一的人格。[7]M老师正是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完善自我,形成教师身份的转变,在体验成功的同时实现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从普通教师发展成为教学的艺术家,从教学的艺术家发展成为课程的研究者。本文采用传记研究的方式,展现出一位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揭示出教师身份认同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广大英语教师实现自我身份认同及其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叶澜.创造:教师职业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源泉[N].中国教育报,2002-09-13.

[2]朱益明.论校本教师培训的方案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02,(5).

[3]Holland,Lachicotte.Identity and Agency in Cultural Worlds[M].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4]钟启泉.对话钟启泉教授:义无反顾奏响改革进行曲[N].中国教育报,2006-12-15.

[5]Bauman,Z.From Pilgrim to Tourist or a Short History of Identity[A].In Hall,S.&du Gay,P.(ed.).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C].London:Sage,1996.

[6]庞丽娟,洪秀敏.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学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J].教师教育研究,2005,(4).

教师专业身份论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社会身份;教师;干部

教育部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教育部24号令文件)提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同时也明确了辅导员专职化的发展方向。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人误解了“双重身份”的真正涵义,陷入了发展的漩涡,使辅导员成为边缘化群体。因此,在辅导员专职化成为势在必行的背景下对高校辅导员社会身份的正确认知和重新审视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点。

一、高校辅导员社会身份的相关概念分析

提到高校辅导员的社会身份,必然要界定身份与角色、教育者与管理者、教师与干部等相关概念,只有厘清了这些概念,掌握联系和区别,才能进一步理解辅导员社会身份的特定内涵。

1.身份与角色

人类社会最初身份是指个体成员交往中识别个体差异的标志和象征,在现代社会中是指社群中个体成员的标识和称谓,通常指的就是社会身份,是社会体系中最基本的结构部分,一般分为:农民、工人、教师、干部等。角色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即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由此可见,身份是一种标识和称谓,而角色是一种行为模式;身份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比较稳定的、与自己的职业密切相关的称谓,而角色是在特定场合下社会对一个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身份往往是不可多元化的,而角色的多元化是正常的现象。

身份和角色两个概念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在内涵上也有重合的方面,但在这里专指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身份和角色。高校辅导员有双重身份——教师和干部,但在实际工作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学生思想的导航者、行为的引导者、工作的组织者、信息的传递者、问题的疏导者、权益的维护者和就业的指导者等等。在认识上要分清辅导员“身份”和“角色”的概念,是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正确理解的基础。

2.教育者与管理者

在角色的认同上,教育部24号令文件提出高校辅导员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那么何为教育者与管理者?在学校的层面上,教育者的对象主要是高校的学生;管理者的对象主要是高校的教职工。所谓教育者是对教育对象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是非善恶问题做出判断等,在思想上施加积极影响的人;所谓的管理者主要任务是促成被管理者行为规范的正确养成。两者本质上有着巨大的区别:教育针对的是思想上的影响,而管理针对的是行为上的规范。不可否认,教育与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如“管理育人”、“管理就是教育”等等,但如果因有联系就否认区别是不可取的。

另外,在这里需要说清楚的是,辅导员对班级的管理和班级内部管理,这两者性质相同,本质上都是教育的手段,以育人为目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管理——以规范为目的。因此,教育者以运用学术权力为基础和管理者以运用行政权力为基础体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矛盾性。

3.教师与干部

在身份的认同上,教育部24号令文件提出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事实上,教师在以前是属于干部身份,只不过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国家政治影响的强化,就独立出来了,两者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书育人是其神圣的使命;干部是在国家机关和公共团体中起骨干作用的人员,领导和管理是其主要的职责。教师是以育人为根本,干部是以管理为核心。

在现实政策上,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在高校辅导员身上得到了统一,但是在现实工作中高校辅导员真的在两者之间能游刃有余吗?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到底是权宜之计还是应然之意?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应有的思考。

二、高校辅导员现实社会身份的思辨

在厘清了以上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就可考察高校辅导员在现实中是否同时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而双重身份为什么会给高校辅导员带来了职业困惑?

1.高校辅导员现实社会身份的内部冲突

高校辅导员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在实际工作中所引起身份冲突时常发生。因为“教师和干部是两个不同的场域,……在教育系统中,两者并非紧密联系,甚至会有激烈的冲突。”当作为教师时,辅导员必须以平等的姿态,用榜样、言行的力量去影响学生,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当作为干部时,辅导员常常是以上下级关系,用层级制的观念与学生交往,往往强调无条件服从、坚决履行布置的任务,这样很容易影响或疏远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拉大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可能达到“中共中央2004年的第16号文件指出了辅导员应该是大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体贴人,学习上的指导者和心理上的疏导者”的要求。因此,辅导员在现实工作中,到底如何权衡这两种身份的冲突?处理具体事情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地位?相类似的诸多问题必然会引起辅导员内心的困惑,失去做事的依据,而主观意识行事就会大大影响辅导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转贴于  2.高校辅导员现实社会身份的边缘化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学生人数的扩张,专任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出现分化,把育人任务更多地留给了辅导员,而辅导员自身则面临着身份的尴尬。笔者经常会遇到学生问我:“老师,你怎么不教书啊?”言外之意:只有教书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这好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教师概念,把辅导员排除在教师之外,就是办事员。另一方面,作为干部,如果不能明确严格的层级管理制度,不能使用行政权力,那也不是真正的干部,这也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现实的实际情况是,辅导员不能以干部的姿态去育人,否则会造成辅导员与学生关系上的对立,职业的性质决定了辅导员缺乏所赋予干部的制约资本。国家给了高校辅导员法律上的保障,但在现实的基层,又有谁能真正认可辅导员的教师或干部身份?职业认同感严重缺失把辅导员推向了现实社会的边缘。

3.高校辅导员现实社会身份的发展错位

从辅导员自身来说,由于事务管理在辅导员实际工作中占有很大比例,而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做得还很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辅导员的管理成为工作质量评价的最主要指标。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而管理工作可以量化,其效果在短期内也很容易体现出来,从而在认知的导向上就发生了错位,弱化了教师育人身份,强化了干部管理身份,

诚然,辅导员岗位是一个非常能培养人、锻炼人的职业。大学越著名,辅导员走向管理岗位的可能性就越大;而绝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或高职类院校的辅导员升职到管理岗位可能性小,完全不能实现大部分辅导员走向管理岗位的现实诉求,而且没有干部身份的专任教师升职到管理岗位的可能性要比辅导员大得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事实上,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如前所述,两者在管理的内涵上截然不同。

4.高校辅导员现实社会身份的过渡化

自从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以来,辅导员职业未来发展的走向无外乎有两个:一是专任教师,二是管理干部。专任教师和管理干部各自都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再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衡量的话,辅导员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会处于劣势地位。同时辅导员未来发展的这种制度设计说明了辅导员是一种短期的职业,一种成为专任教师或管理干部的过渡职业,“辅导员努力的目标就是为了不做辅导员!这种自相矛盾的制度设计,反过来又表明设立单独的辅导员身份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辅导员现实社会身份的这种过渡性质是造就辅导员职业不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也是辅导员职业归属感缺乏的最主要动因。所以辅导员现实社会身份的独立是辅导员职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因为在没有弄清楚“我是谁”的前提下,又如何能谈得上“我应该怎样发展”呢?

三、高校辅导员社会身份的界定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的设计存在着一定的制度隐患,进一步理解和重构辅导员社会身份非常必要。很显然,国家教育部24号令文件规定高校辅导员的双重身份指的是把辅导员作为储备干部培养,而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核心和根本。笔者认为,合理的辅导员身份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辅导员是教育者、教师

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学生人数剧增,高校专任教师时间紧,任务重,“育人”的任务要更多地依靠辅导员,这就是为什么辅导员职业在近年来愈来愈受到重视的起因。辅导员就是是专任的育人者,应该称为教师。其实,教育部24号令文件提出的“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的真实意图是利用教育思想的积极影响促使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辅导员具有教师的身份是法律所赋予的最基本的保障。当然,辅导员在长期的班级管理中管理能力有所增强,可以作为后备干部来培养或选拔,但不必把它作为一种身份,实际上就是对同一问题采取不同的视角而已,即领导者视角和辅导员视角。

2.辅导员是教育实践者

辅导员与“两课”专任教师的根本区别在于工作的实践性。任何一位专任教师也不大可能会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人实际、班级集体发展状况或者学生团体的事实而随意改变授课内容,而辅导员就可以因学生个人、班级或集体的实际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有的采用一对一的谈话方式,有的采用班级或年级的形式集中教育,有的则以社团、兴趣小组或党支部的形式进行沟通交流等等。这些都体现出辅导员工作的实践性特色,针对性更强,说明了辅导员是在实践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教师。近年来“体验式教育”在辅导员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辅导员工作具有实践特色的又一极好例证。

3.辅导员是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

教师专业身份论文第4篇

专业必修课开设情况:对外汉语专业开设15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11门,两个专业相同的必修课有7门,都由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任课。相同课程之外,对外汉语的专业必修课还有中国文化概论、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阅读、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外语等8门课。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还有文学理论、语文教学论、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再看专业必修实践课:对外汉语开设7门,实际施行的有4门,汉语言文学开设8门,实际施行的有8门。根据《目录和介绍》的要求,对外汉语专业最注重语言、教学法及在此基础上中外文学和文化的修养和外语的学习。因此,下面再从语言学及教学法、文学与文化、外语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来观察相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我校对外汉语课程是否符合要求。首先看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及教学法类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汉字教学专题、汉语词汇教学专题、汉语语法教学专题、言语交际学、学术论文写作9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汉语修辞、汉语教育改革研究2门。中外文学和文化类开设的专业课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化与礼仪、古代文学作品欣赏、汉语写作8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现当代文学作品欣赏、当代西方小说研究、欧美文学专题、东方文学专题、海外华文文学专题、民俗学、岭南文化、东南亚文化与习俗9门。外语类必修和选修课程,有大学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阅读、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6门课,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英语口译理论与实践、商务英语、专业英语3门。再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及教学法类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语文教学论、学术论文写作、形式逻辑、语文教育实习指导、中学语文教材研究、训诂学、教学案例研究、语文现代文研究、朗读学、修辞学13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词汇学、音韵学、社会语言学3门。中外文学和文化类,开设的专业课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民间文学、台港文学、儿童文学、鲁迅研究、新诗研究、女性文学研究、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庄子散文研究、文学理论、西方现代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应用文写作、基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19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诗经研究、楚辞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东方文学、宗教文化研究、俄罗斯文学研究7门。

二、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一)对外汉语课程结构不合理

李铁范指出:对外汉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汉语语言学是主体和核心,教育类和文化类是重要的“两翼”[1]。综合《目录和介绍》的要求及李铁范的观点,对外汉语专业合理的课程结构应为:语言学及教学法为主体课程,文学与文化和外语类是两翼(一体两翼)。表一显示,我校对外汉语的15门必修课中有7门与汉语言文学相同,比例近1/2,其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门主体课的课时也少于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为两翼课程,课时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表3更清晰的显示出对外汉语的“一体两翼”比例失调:汉语语言学及教学法课程门数比24.3%、课时比20.2%,都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的30.2%和25.1%,未能体现出语言和教学法类课程在对外汉语专业中的主体地位。而文学文化类课程门数比21.6%、课时比21.8%,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44.2%和47.8%,使作为两翼的文学文化类课程比例过于单薄。再从对外汉语自身看,课程门数上,“一体”比例为24.3%,“两翼”为21.6%、16.2%;从课时比上看,“一体”比例为20.2%,“两翼”为21.8%、31.8%。“一体”远不丰满,“两翼”课时超过“一体”。再看我校方案中对外汉语专业开设而实际未实施的课程中,语言学及教学法有2门,而文学和文化类有9门,外语类有3门。如果加上这些课程,两翼的课程必然太臃肿,超过“一体”。而两翼中外语类开课门数远低于文学文化类,两翼之间的比例也失衡。因此,我校的对外汉语课程未能体现“一体两翼”的框架。

(二)专业实践课程单薄

在培养方案中,对外汉语的专业实践课规定7门,而实际实施的只有4门,为书法、教师口语、专业技能和毕业论文,而专业技能实际上开展的只是对学生普通话的训练,而重要的教学技能、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与对外汉语密切相关的实践课实际上没有开展。学校和学院没有创建相关实践场所、场地,没有统一安排学生进行校内外实践和毕业实习。对外汉语专业大四年级全年没有开设课程,在没有统一组织和安排的情况下,学生很难自行联系到实践资源。目前我校对外汉语专业仅有的实践是越南班学伴,从对外汉语专业中选出部分学生担任越南留学生学友。但是这种部分性参与毕竟不能顾及全部学生,没有普遍意义。表2可见,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实践全部实施,学院专门组织学生到各个单位毕业实习,教学专业技能上则有完备的微格教学等设施和教师配备。

(三)课程设置未体现渐进性和丰富性

对外汉语是汉语和外语的双结合,课程安排应按年级体现出循序渐进性,突出由浅入深的过程。一年级应以开设基础课程为主,如语音、语法、文学史、文化史、普通话口语、写作、英语口语、听力等课程。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后,在二三年级的课程中加入具有深度和对比性、跨越性的课程,如中西文化比较、国外汉学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教育、英汉口译、商务英语等课程,并注意将基础知识和社会实际需要联系起来,辅以种类丰富的实习训练,如授课实操、授课观摩等,而我校的对外汉语基础和实践课的结合未能凸显。学校每年也招录了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的留学生,可以开设日语、越语、韩语等第二外语选修课,丰富英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而目前对外汉语专业二外只开设了日语,且只开设一个学期,课时少,且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海外华文专题、民俗学、东南亚文化与习俗等文化类课程更是形同虚设。整体上看课程设置未能体现出循序渐进和丰富性。

(四)师资缺乏

学校目前对外汉语专业的任课教师都是中文专业教师,没有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师,给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授课模式和方法与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没有明显区别,语言文学类课程的教材与汉语言专业也几乎一样,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较大的依附性。而外语类课程的教师则全部来自外语系,外语系的老师只强调外语教授,没有站在对外教学视角,缺乏对外教学视野,如不能教给学生使用外语授课技能,用外语来解释一些中外文学文化现象,表述对外汉语专业词汇和术语,使学生很难达到使用外语进行教学的水平,对专业的发展产生限制,造成了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不如英语专业学生,而中文专业知识比不上中文专业学生的尴尬处境,自然产生身份的困惑和对未来出路的迷惘。

三、对外汉语专业身份定位和方向发展的途径

(一)突出本专业特点,辨清自身身份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历史、师资、课程等方面都比较成熟,而对外汉语专业只开设三年,各方面都不成熟,师资、教材、课程同汉语言专业多有雷同,有的课程只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学法、语言学等课程,有的课程则是汉语加外语的简单叠加,造成了对外汉语学生的身份模糊感。要辨清自身的专业身份,必须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课程比例应凸显“一体两翼”结构,授课内容应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对外汉语学生的需求。对外汉语受众对象是外国人,如在同样讲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时,应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易出现的语法问题讲授,如外国人多数对虚词的使用易于出现错误,授课就应该多举实例,总结规律,对外国学生在语法、语言学习方面的错误进行归类研究,让学生了解外国人的语法障碍,以便日后教学能有的放矢,使教学理论更好与实践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本专业的独特性和专业实力,明晰专业身份。

(二)培养实践型和社会型人才

我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课程并未实施,没有固定的见习、实习基地,学生得不到实践技能的锻炼。应该加大力度建立一批实习基地,增加资金投入,加强与外企、公司的联系。扩展学生与留学生接触,给留学生授课的机会,尽量并选派学生到海外实习、交流。结合我校教学方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学术型人才的目标,应在社会型和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构建学生汉语、外语、文化、文学、教育等综合学科知识结构和应用技能的整体性,整合优势资源,让学生既能走向社会实地教学和开展交流,又能承担研究工作,有创新意识。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比较,对外汉语还应突出国际化和对外性视域,增强外向性联系,向着“教学语言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教师资源国际化,服务对象国际化来形成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化竞争力。[2]”这样培养出来的对外汉语人才才能真正成为实践性、社会性、创新型人才。

(三)引进优秀师资

我校对外汉语师资的引进迫在眉睫,师资决定了课程的质量和特色。应该引进和聘请对外汉语专业教师,尤其是高职称教师,以及有实际跨文化交流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学者,开发国内国际资源,增强与国内同类院校的交流,并聘请优秀外教授课。招收更多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授留学生的授课实践中,与留学生多交流。另外,还应结合我校人文和地理历史特征,发掘地方高校特色文化,作为选修课程,如砚文化,潮汕文化,旅游文化,龙母文化,聘请这方面的教师、学者担任对外汉语学生的课外文化指导教师。还应适应世界上汉学热的潮流,开设一些国学、国际汉语学等语言文化类选修课,聘请知名的客座教授来讲座,组织本校的教授博士讲坛,以优秀的师资从语言、文化、教学各方面促进学生的培养。

(四)努力建设双语教学团队

教师专业身份论文第5篇

一、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内涵

农村,指的是广大的乡(镇)(不包括县镇)和村等行政区域,是县城以下的广大地区。农村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从世界范围来看,农村分为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原始型农村、古代型农村、近代型农村、现代型农村和未来型农村。目前,中国农村正处于由近代向现代过渡的阶段。

专业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专业人员身份的辨识与确认,它关注的是个体在本群体中的个体差异,它的本质在于个体在群体中突显自己的身份特征,表达的是个体在本群体中‘做到最好’的主体诉求。”[1]在历史上,教师与医生、律师、神甫被并称为四个最伟大的传统专业。然而,在大众的意识形态中,幼儿教师通常被视为“保姆”的陈腐观念根深蒂固,“幼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观念仍备受质疑,并客观存在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当然,这一现象的存在有其历史根源,纵观中国历史,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在很长时期内都被定位为“无知者”的非专业人员,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思想启蒙的妇女解放运动才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这种格局,导致了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内涵发生变化,转向“专业人”的身份定位。

近代中国第一批专门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并有国家认可的具有合法身份的工作人员由“节妇、乳媪和贫妇”构成,他们文化素质很低,而且缺乏学前教育的专门训练,很难胜任幼儿的教育工作。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幼稚教师”成为了幼儿教师的主要称谓,并且规定:“幼稚园的教师以幼儿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或具小学教员资格,曾任幼稚园教员一年以上者为合格。”[2]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幼儿教师”的专业称谓得以确立,1989年修改后的《幼儿园暂行规程》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称谓,由此,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得到首次重视。之后,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幼儿教师终于作为了一支具备专业素养的专业队伍,颇受大众的关注和认可。

然而,由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过程呈现出巨大的城乡差距,使得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在城乡间存在巨大差距,具体表现为城市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高于乡镇,办园条件好的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高于条件差的幼儿园等。

二、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现实困境及追因

(一)现实困境

1.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边缘化。从公共性的角度看,学前教育应是各级教育当中公共性最强、社会受益面最广的一项社会公共事业,这已是国际共识。目前,世界各国都将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而在我国,学前教育却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自2003年以来,民办幼儿园在数量上已经成为幼儿园的主体,当前,占幼儿园总数70%以上的民办幼儿园基本上得不到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3]而我国农村地区基本上都是农民自主办园,这不仅使农村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教育性得不到充分体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边缘化。我国农村幼儿园几乎都是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根本得不到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

2.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专业化程度很低是农村幼儿教师对其专业身份认同迷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普遍较低已是不争的事实。由表1可知,我国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正在逐年扩大,2005年全国共有169 477位农村幼儿专任教师,到2008年增加到了208 598位,增长率为23%,增幅较大,但农村幼儿教师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教师队伍整体实力的显著提高,通过表1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以高中学历为主,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重较小,和城市相比差距比较大。

3.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度低。和城市幼儿教师相比,农村幼儿教师往往由于自身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不高,从而导致其专业身份的认同度比较低。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获取,应该源于教师主体身份的认同,源于幼儿教师个体对自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内涵、意义、价值等的理解与追问。[4]目前,农村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普遍很低,而工作任务却很繁重,工作压力普遍很大。另外,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声望很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农村幼儿教师往往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在社会大众的观念当中,农村幼儿教师似乎是人人皆可胜任的职业,门槛很低。这种“角色超载”与其经济地位的不相称及低水平的社会声望无疑弱化了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

(二)困境追因

1. 政府部门的忽视。近几年,随着税费体制改革,许多基层政府没有单列学前教育发展经费,多数农村幼儿园始终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正式审批、核定,从而造成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不明确,具体表现为既非公办教师,又不同于中小学民办教师,无法享受到进修培训、评优奖励、职称评聘、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相应权益,而究其原因,在于政府部门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忽视。目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靠家长所交的保育费,而政府的投入往往很低,这不仅是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而且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不明,自主专业认同感普遍较低的情形。另外,幼儿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在当前并没有被真正纳入政府管理的视野之中,这无疑是导致我国幼儿教师,尤其是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感较低的外部因素。因为政府对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的长期忽略,使得农村幼儿教师很少有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造成了农村幼儿教育专业身份认同出现危机。

2. 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的缺失。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的缺失也是造成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迷失的关键因素。农村幼儿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的缺失应源于自身较低的文化水平起点,农村幼儿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因而不能灵活运用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并且在实践中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由于专业技能的薄弱,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幼儿教师缺乏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深刻了解,使他们认识不到自身所从事的职业专业性,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往往也比较薄弱。

3. 社会群体对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偏差。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不仅取决于幼儿教师个体的主体意识,还取决于社会不同群体对其专业身份的多方面期许。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提出与时代特征相吻合的外在规定性要求,如果这种规定性的要求出现了偏差,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感的缺失。目前,社会上有许多人都把农村幼儿教师视为社会的“小角色”,职业地位很低,“幼儿教师阿姨,就是高级保姆,一天到晚就是哄孩子,没啥本事”等观念非常普遍。社会群体普遍认为,农村幼儿教师的文化素质很低,专业水平不高,从事幼教工作的老师并不需要太强的专业化训练就足以胜任,这种对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识的偏差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感的缺失。

三、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重塑路径

(一)自主发展――提升专业身份认同感

农村幼儿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应成为其提高自身专业身份认同的核心途径。农村幼儿教师本身对自身所从事的专业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对于其专业身份认同至关重要,鉴于此,农村幼儿教师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身份认同感。

1. 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幼教专业。幼儿园是一种专业幼儿教育服务机构,幼儿教师的教育职能已从最初的养育员逐渐发展为专业的保育人员,幼儿教师对于自身的职业定位再也不能仅仅局限在看护孩子、教孩子唱歌跳舞认字等方面,“幼儿教师是塑造孩子灵魂的工程师”、“幼儿教师是孩子的第二位母亲”、“幼儿教师是孩子心灵的培育者”等新的观念应作为广大幼儿教师尤其是农村幼儿教师对其自身专业的社会定位。

2. 提高能力――提升幼教专业素质。当前,社会大众对幼儿教师是否为一门专业的问题还存在质疑,究其原因是因为幼儿教师这一职业还没有完成其完全专业化的进程,还没有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状态。因此,这就需要广大的幼儿教师不断追求专业发展,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优劣,鉴于农村幼儿教师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农村幼儿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先天不足,可以考虑从两方面入手提升其专业素养。首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为幼儿园创设良好的教师评价方式和教师培养机制,通过举办专家报告和同行交流,开设教师培训班等,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搭建优越的平台;其次,应该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寻求自主发展,使农村幼儿教师不仅仅把幼儿教师工作当作谋身手段,还要把它作为不断追求自身完善的载体,在实际工作中倾注自己的全部精力、爱心及责任。

(二)社会支持――加强教师专业声望

当前,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普遍较低。事实上,农村幼儿教师以中专学历居多,中专以下学历仍有较大比例,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从未接受过正规幼儿教育的相关培训,这是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瓶颈。[5]因此,各个社会部门必须加强合作,进行全面的考虑和协调,才能找到合理并行之有效的改善策略。事实上,目前我国大约有20万农村幼儿教师,他们是最值得尊重的一支队伍,他们应该得到社会大众的尊重和理解,只有他们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他们才会产生专业认同感,才会有追求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诉求。农村幼儿教师作为社会大众的一员,他们当然也期待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希望大众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给予足够的尊重和认可。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农村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社会并没有形成对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认同,究其原因,除了大众对幼儿教师固有的陈旧观念之外,学前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是关键因素,因此,社会大众必须对农村幼儿教师给予正确、合理和科学的认识,把农村学前教育视为推进整个农村教育大发展的关键,把农村幼儿教师视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人和最值得“尊敬”的人,只有这样,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声望才能逐渐好转,最终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

(三)政府投入――确证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

要切实改善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相关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落实农村幼儿教师的编制问题。由于农村幼儿园一直没有经过编制部门的正式审批和核定编制,从而造成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不明确,他们往往既非公办教师,又不同于中小学民办教师,所以根本无法享受进修培训、评奖评优、职称评聘、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益。因此,要改变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现状,尽快核定农村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编制是提升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关键。

2.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要提高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其专业身份认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实行农村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严格把好入口关,对农村幼儿教师设置两道“门槛”,即实行专业合格证制度和教师资格证制度,并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真正热爱农村幼教工作,并且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来担任幼儿教师。

3. 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首先,应完善农村幼儿教师的各项保障政策,建立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和财政补贴标准,建立农村教师考核评奖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设立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系列,落实农村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其次,应在广大的农村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农村幼儿园建设,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

注释:

[1]张军凤.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J].教育发展研究,2007,(7):39.

[2]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29.

[3]刘占兰.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J].教育研究,2009.(5).

教师专业身份论文第6篇

[关键词]隐性知识外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师生互动;显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8750(2012)02

2008年,江苏省教育厅在《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探索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要加强创新人才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建立创新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激励机制,丰富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活动[1]。近年来,国务院及省级等机构的类似文件很多,从文件频度来看,高等院校巩固原有实践教学成果,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将会成为“十二五”期间高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拥有会计从业技能,获取技能的过程是师生间知识转化以及学生自身知识创造的过程,而获取技能的关键则是如何将教师的隐性知识外化(显性化),进而通过学生自身的吸收转化为自有的知识。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牵扯到信仰、承诺与行动等,其拥有多元的概念,具有多层涵义,根据知识的获取方式,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在组织创新的过程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呈螺旋模式相互作用,实现知识创造[2]。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文字、数字、图形或其他象征物清晰表达(如手册和流程)的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指高度个性化,难于正式化,不可编码,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3]。隐性知识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直觉、非正式的诀窍、难以明确化的操作流程、价值观与心智模式等[3]。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被称为隐性知识的外化(显性化)。高校会计实践教师拥有的隐性知识的主要特点是:高度个体化;不容易被模仿;难以清晰表述;根植于教学行为之中。教师拥有的隐性知识与教学经验、教授行为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是实践教师长期累计和创新的成果[4]。实践教师将个体隐性知识面向学生外化的效率与效果将是高校开展会计实践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隐性知识外化方式主要有类比、隐喻、假设以及深度交流等。高校会计专业实践中,隐性知识外化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是实践经验与技能的拥有者,而学生是实践技能的被动接受者,主客体之间若要有效实现隐性知识外化即知识共享的最终目的,必须科学选择外化方式,并创造合理的外化条件。鉴于此,笔者通过问卷,对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师生互动问题以隐性知识外化为视角加以研究。

一、问卷调查情况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的隐性知识外化环节,应将“学校”、“教师”、“学生”均看作理性“经济人”,在各自的目标下,并在考虑自身成本效益的基础上,它们均不同程度的施行着实践教与学的意愿。然而,究竟哪些因素影响着“学校”、“教师”、“学生”的主观意愿与执行效果呢?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组织调查小组,于2011年9月在南京审计学院与江苏大学两校开展了关于“会计实践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包括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其中,教师问卷51份,全部收回,问卷结构由9个单选、8个多选与1个开放性问题构成;学生问卷310份,收回302份,剔除无效卷7份,有效回收295份,有效回收率95.16%,问卷结构由14个单选、8个多选与2个开放性问题构成。51份有效教师问卷中,39份源自南京审计学院会计专业教师,12份源自江苏大学会计专业教师;295份有效学生问卷中, 212份源自南京审计学院学生,其中41份来自国审学院学生,63份来自会计学院学生,108份来自金审学院学生,另外83份问卷来自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学生。从问卷设计与回收比例来看,本次的问卷调查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并可以为“会计实践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研究作理论支撑。因教师的性别、职称与授课方向以及学生的教育层次与专业方向都会对结论施加影响,因而笔者设计了样本特征状况表。表1中,α、β与γ表示数据来自南京审计学院,α表示国际审计学院,β表示指会计学院,γ表示金审学院,δ表示数据来自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

通过对有效问卷的整理我们发现,51份教师问卷中的8个问题,答案的重复率较高,超过了70%,8项问题得到了会计专业教师的共同关注,为此,笔者设计了教师视角下对会计实践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统计,见表2。调查数据显示,教师一致认为“学校、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学校具有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规划”是提高实践教学成效的关键(占100%),其后依次是完善的运行流程(占98.03%)、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占92.00%)。在学生问卷的整理中我们发现,295份学生问卷中的9个问题,答案的重复率较高,超过了70%,9项问题均得到了学生的共同关注。鉴于此,笔者也设计了学生视角下对会计实践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统计,见表3。调查数据显示,“自身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及“学校拥有科学的实践教学规划”两者对于提升自身实践教学技能最为关键(占100%),后面依次是教师的主观授课意愿(占98.64%),教师的教学水平(占97.62%),学生自身的兴趣(占91.86%)。

二、结果分析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知识转移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均设计了开放性问题,教师问卷为“影响实践教学师生互动效果的因素还包括哪些”,学生问卷为“在实践教学中,你希望教师应该做怎样的努力”与“学校还应从哪些方面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从师生问卷看,教师与学生分别就开放性问题做了不同程度的回答。通过表2与表3的汇总以及对师生开放性问题答案的归纳,笔者基于隐性知识外化理论设计了关于“实践教学师生互动”影响因素的表4。表2与表3所归纳出的表4从隐性知识外化的“主体”、“客体”和“环境”三个方面,探索了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根本影响因素。其中,“主体”指教师,隐性知识外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师自我需求的实现,见M2;“客体”指学生,隐性知识外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强烈需求,见M1;“环境”包括内外两方面环境。内在环境见M3,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教师的教学水平上;外在环境见M4,主要表现在高校自身会计实践教学规划的科学性、执行的有效性、考核的完备性以及师生之间实践氛围的良好建设。

(二)会计实践教学师生互动影响因素的主次排序分析

表4中的M1因素,将c、d、B、C作为整体取均值为91.75%,高于I的比例73.55%,这说明在加强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有效需求方面,学生自身的因素,如兴趣、学习能力以及对实践的重视程度,要胜过高校对实践活动的严格管理,这是因为学生自身是否对实践教学重视、感兴趣,严重制约着师生互动效果。在M2因素中,其由面向教师的D与面向学校的h组成,D与h表明满足实践教师自我实现的价值并进而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意愿的因素来自于教师自身与学校两个方面。从D(98.64%)与h(76.47%)的比例关系看,激发教师实践技能传播的内在意愿相较于学校对教师教学成绩的外在肯定更加重要。在M3因素中,其由面向学生的a、b、A与面向教师的E构成,将a、b、A作为整体取均值为81.93%,低于E的比例97.62%,这说明在隐性知识外化的内在环境建设中,教师的知识层次与教学水平远比学生的基础与学习能力重要。在M4因素中,将面向学校的e、f、g与G、H作为整体取均值为98.00%,高于以学生与教师为整体形成的师生互动氛围F所占比例88.13%,这是因为,高校是会计实践教学的规划者,实践教学的内容确定、教师配备、时间安排、运作方式等等,都严重制约着师生间隐性知识外化行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三、结论与建议

以表4的分析为基础,高校在开展会计实践教学活动中,需要做好两个方向的努力,一是做好自身方向的努力,二是引导教师与学生做好各自的努力。具体表述如下:

(一)重视M1类因素,积极培养隐性知识外化“客体”的实践需求

学生是实践教学的参与者、受教者与受益者。鉴于学生的特殊身份,高校应基于三点培养学生对会计实践教学的有效需求:⑴引导学生重视实践教学。学生在学校更多的侧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实践教学的形式、流程、作用”等问题知之甚少,学校应该不失时机地将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清晰地告诉学生,引导学生从职业规划视角深刻体会实践教学的意义。⑵逐步培养学生对专业实践的兴趣。兴趣是逐步养成的,学校需要有层次地开展专业实践,如由“点钱数钞”到“财务报告编制”,由专项训练至综合实验。当然,最初的实践教学力求做到简单化、个性化,以培养学生对实践的兴趣,并在以后的实践设计中,培植学生持续创新精神。⑶制定完善的考核体系。完备的实践考核标准能给学生带来压力,学生符合“经济人”假设,如果考核注重形式,那么懒散的同学很可能会有所懈怠。相反,若考核全面详尽,如实验的出勤次数、课堂表现、资料的全面完整等项目均在总成绩中各占一定的权重,则学生将会以考核标准为导向,作出应有的努力。

(二)关注M2类因素,合理满足隐性知识外化“主体”的自身需求

教师是施教者,不是受益者,教师需求的满足制约着实践教学的效果。高校需要考虑教师的实际需求,合理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需要。基于此,高校的努力可以归纳为:⑴健全教师的激励机制。赫茨伯格曾提出 “双因素理论”,他认为,保健因素是使教师产生不满足感的因素,缺乏它会产生极大的不满;激励因素是促使教师产生满足感的因素,具备它能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因而,高校应该对保健因素(如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激励因素(如及时被认同的工作成就)有所知晓。科学地运用双因素,可以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促动施教者发挥主观能动性。⑵培养教师优秀的凝聚力。马斯洛需求理论中,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较高层次的需求。高校是教师成长的环境,教师价值实现与受人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与高校文化的优劣程度正向关联。因此,高校需要建立彼此认同、相互协作、共同成长的核心文化,激发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塑造优秀的组织价值观,鼓励教师同学校一起高水平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三)切勿忽视M3与M4类因素,孕育和谐的隐性知识外化“环境”

和谐的实践教学环境是高质量完成实践教学的根本,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即内部积累方面。依据M3因素的构成,高校应从两个视角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的内部积累:⑴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学习能力。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会计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学生专业理论扎实,实践教学的效率与深度将会大幅提高。此外,大学期间学校有必要敦促教师勤向学生提出专业问题,指导学生课外学习的方法与思路,基于自身角度归纳出自己的见解。⑵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学校有必要采取教学条例,或集体备课,或教学评比等方式,严格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大幅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即外部基础方面。参照M4因素,高校在此方面应做三点努力:⑴加强自身对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视。实践教学是高校巩固学生理论知识、深化学生对专业理论应用的重要途径。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会计实践教学。仅有如此,高校才会出台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执行方案。⑵建立健全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案。优秀的实践教学方案离不开教学计划的科学设定、实践资料的合理选用、教学方法的有效设计。设定教学计划方面,高校需要合理确定实验目标、科学确定实验内容以及正确选择评价标准;选用实践资料方面,高校需要构建全面的实验资料体系;设计教学方法方面,高校需要选用科学的运作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模式以及尽可能地多利用实验室;⑶建设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互动可以加速教师的隐性知识在学生思想中的外化。学校有必要建立隐性知识外化“吧”,其可以是“物质”的,如实验室、大学生活动中心,也可以是“虚拟”的,如MSN、Email,它们可为师生提供一个便于互动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EB/OL]. (2008-12-19 )[2011-10-18].省略/law/law_view.asp?id=286569.

[2]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知识创造的企业:日美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3]杨丽丽,兰玉杰.企业视角下个体技能型隐性知识的共享策略探索[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2):49-52

[4]柳巧玲,米天胜.高校教师间知识转移的分析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3):105-107

Research o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Accounting Practice Teaching Based on Tactic Knowledge Externalization

LIU Guo-cheng, YANG Li-li

教师专业身份论文第7篇

为了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们设计了《中小学教师自主发展保障机制》问卷,并对辽宁省沈阳市、鞍山市、丹东市以及朝阳市等4个地区10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沈阳发出问卷300份,回收272份;丹东发出问卷300份,回收265份;鞍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67份;朝阳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54份。经检查,共有有效问卷847份。使用SPSS13.0软件系统对问卷数据处理后,我们针对教师自主发展的自主精神及其保障问题从知、情、意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具体说来,知是指教师对自主发展的认知与对自主发展的理性规划;情是指教师对其自身自主发展情况的评价和感受;意是意志,是指教师在寻求自主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毅力、信心和自我克制等精神状态。自主发展建立在自主精神的基础上,自主精神是包含知、情、意三者的统一。因此,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可能阻碍教师自主发展的顺利进行。

一、 中小学教师自主发展精神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剖析

问卷数据处理后,我们发现,在4个地区中,有36.2%的中小学教师在自主发展中的自主精神淡薄。教师自主发展精神的缺失是目前中小学教师自主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个问题不仅是现在更会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成为制约教师自主发展的瓶颈问题。

首先,教师对自主发展存在认知上的偏差,这己经成为制约教师自身发展的最为根本的问题之一。下图是教师自主发展认知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

(注:问题1:您是否认为培训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问题2:您是否规划您的专业发展;问题3:您是否有主动阅读相关报刊、杂志的习惯;问题4:您是否撰写过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问题5:您觉得对教学反思是否有必要。)

通过对4个地区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教师对于自主发展的意义、方式和方法有积极认识。但是仍有20%左右的教师对自主发展的认识模糊不清。有部分教师认为自主发展只是教师的一种“积极”表现而已,在他们看来,本职教育教学工作就是工作的全部内容。这些认识体现了他们更多的是从学生、家长和校长的角度而不是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专业发展问题。

其次,教师在自主发展情感上,特别是在主观能动性上,也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偏差。下图是教师自主发展情感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

(注:问题1:您是否自愿参加此类培训;问题2:您是否愿意通过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来提高业务水平;问题3:您是否愿意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来增加您的个人收入;问题4:您是否愿意通过自主发展来提高您的个人声誉;问题5:您是否想通过自我努力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数据显示,多数教师还是愿意进行自主发展的,他们将自主发展理解为有效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手段。然而,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在论及自主发展与个人收入、个人声誉的问题时,选择“否“的教师也占很大比例。还有一些教师虽然有自主发展的情感,但是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的,这也说明教师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面前,没有认识到主观能动性也应该随之“改革”。教师自主发展的消极态度和被动行为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在自主发展情感上的偏差。

最后,调查发现教师自主发展的意志力较差。以下饼形图显示了教师自主发展意志力问题的调查结果:

上图显示,仍有超过30%的教师在自主发展意志力上存在着不足,他们很难保证自主发展的可持续性。调查还显示,仍有近半数教师没有为自己制定近期和长期自主发展目标。此外,教师的目标执行情况堪忧,种种现象表明教师自主发展的意志力需加强。

二、 中小学教师自主发展精神的影响因素

1.教师自主发展认知的影响因素

教师自主发展的认知主要受教师的教育观、思维方式、校园文化氛围三大因素的影响。

(1)教师自主发展认知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

我国教师深受传统教师观的熏陶,不少教师将职前教育视为“积累”,将职后的教育过程理解为“消费”,教师只要将眼前的工作做好,满足于现状,就万事大吉。工具化和模式化的培养使得我国教师缺乏个性,更缺乏专业自主性意识。再加上教师的个性发展长期受到压制,这严重制约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2)教师自主发展认知受教师思维方式的制约

一些教师的思维方式属于封闭型思维。具有封闭型思维的教师缺乏与外界进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交流,往往局限于在自身内部封闭的框架中考虑问题。还有一些教师思维方式属于开放型思维。这种教师能使思维及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流,反映灵敏、观察细密,随时捕捉新的信息和新鲜经验,注重思维反思、信息反馈。事实证明,正是部分教师仍然保留着封闭的思维方式,所以其自主发展的认知水平不高。

(3)教师自主发展认知受校园文化氛围的制约

对于教师来说,学校是进行教学和科研的最好的基地。一所学校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仅靠传统的资源优势是不够的,还必须依赖巨大的文化凝聚力。校园文化宣传能够增强教师自主发展的氛围,从而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而成为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一所学校如果对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宣传力度不够,必然会阻碍教师对自主发展的认识。

2.教师自主发展的情感影响因素

(1)教师自主发展情感受教师教育热忱程度制约

教育事业是关于人的事业,教育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基于此,教师的自觉、自主、主观能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教师本人对教育抱着热忱的态度,给予教育特殊的“爱”,才能从主观上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专业能力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才有可能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

(2)物质激励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自主发展情感

物质激励就是通过满足个人物质利益的需求,来调动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物质的需求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前提,也是个人在精神、智力和娱乐等各方面获得发展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合理的薪酬、奖金、福利待遇等都属于物质激励内容,它在教师自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否定的。

(3)教师的精神需要影响着教师自主发展情感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说明教师的发展需要不仅表现在生存的需要上,还包括在精神上的需要,特别是教师对自尊、荣誉的需要。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尊重。如果教师的精神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教师同社会中的其他个体一样,会在苦恼和困惑中徘徊;如果这种苦闷长期困扰教师的精神生活,使教师无法从现实中得以解决,便会产生对专业发展的淡化和忽视,最终造成其碌碌无为、不求上进的结果。

3.教师自主发展的意志力影响因素

(1)教师职业倦怠阻碍着教师自主发展意志力发挥

由职业压力引起的职业倦怠,是教师职业生涯和发展历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职业倦怠易使教师的心理、生理、行为和情绪等处于不良状态,由此引发的习得性无助感和无力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意志起着延缓或阻碍作用,从而成为制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教师自主发展的意志力与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关

教师自身素质是其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影响着教师自主发展的意志力的发挥。教师自身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只有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部分教师身体状况不好,不能支持其全身心投入工作;有的教师心理素质不好,不会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因此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和教育任务。

(3)教师抗挫能力影响着教师自主发展意志力发挥

抗挫能力是教师基本能力之一,其能力的发挥可以有力地保证具有较强抗挫能力素质的教师投入到专业发展中来。抗挫能力强的教师可以带着愉悦的心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专业发展中。相反,抗挫能力较弱的教师在自主发展的过程中容易丧失其信心和动力,不利于其专业水平提高。

三、 中小学教师自主发展精神的重塑策略

教师自主健康发展的力量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外部的推动力,二是来自教师自身的内驱力。任何外部的努力都必须转化成教师内驱力,才能最终内化为教师个人的品质。因此,确立教师自主发展精神保障机制,重塑教师自主发展精神是最基本、最实际和最有效的根本措施。我们应该从教师自主发展的认知、情感、意志力三个方面重塑教师自主发展精神。

1.重塑教师自主发展的认知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

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改善其教育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及时地更新教师的教育观,避免传统、落后、守旧的教育观支配着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学校可以:①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文件的精神;②为教师提供机会聆听专家专题讲座,参与网上的交流、讨论;③让教师积极阅读课改资料、书籍,拓宽知识面。学校只有使教师不断更新自我,变革观念,才会让教师认识到自主发展的价值。

(2)转化教师封闭的思维方式

教师要使自身的思维角度和思维过程模式不断地随着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当将封闭的思维方式转化为开放的思维方式。这就需要学校帮助教师扩大思维视野,使其思维能及时与外界环境进行碰撞。学校要让教师在转变思维方式的过程中学会和秉持“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的思想,彻底地从封闭的思维方式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教师自主发展的必要性,并掌握其方式、方法。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为教师成长搭建各种平台,提供专业引领和制度支持,并加强学术研究的舆论导向。学校要通过各种路径加强宣传,让教师感受到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校要帮助教师确立自主发展的目标,使得教师拥有成功的信念,并掌握自主发展的方式和方法。

2.重塑教师自主发展的情感

(1)自我超越,追求教育的幸福

教育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发展的本质是发展的自主性。发展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不断实现自我的过程,更是教师作为主体自觉、主动、能动、可持续的建构过程。学校要让教师懂得教师的幸福是师生共同创造与享受的内在统一,教师既是幸福的创造者,也是幸福的享受者;校长应该重视教师的生存状态以及教师的幸福体验。另外教师自身也要懂得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既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人力资源”,教育的根本目的应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让人成长为自由的、全面的、幸福的人。所以,学校要对教师进行思想工作,使他们主动地为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将自己的热情全部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去。

(2)建立激励制度

激励对教师工作热情的保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是教师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是教师能够发挥潜在能力的催化剂,使教师能在同等工作条件下,做出更大的业绩。对教师的激励制度应包括两个方面: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包括工资待遇、年终奖励、职工福利、岗位津贴、职务补贴等等。精神激励即从价值观念上对教师的工作成就予以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学校在保证资金充分的前提下,要在物质上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同时,学校也要尊重和理解教师,应该经常倾听教师的声音。学校要为教师自身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提供条件,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全心全意为学校服务。

3.重塑教师自主发展的意志力

(1)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解铃还须系铃人”,教师自己必须具有能够很好缓解职业倦怠的方法。学校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也是避免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途径。另外,校长要实行开放民主的行政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与更大的自由度,并且为教师提供更多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这将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动力,从而使教师具有更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学校应该定期地让教师们进行自我调节,以便释放压力,储备动力,燃放激情,快乐地工作与学习,缓解教师教学负担和思想负担,使得教师增强自主发展的意志力。

(2)提高教师身心素质

教师要加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培养。学校要让教师懂得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是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提供机会使教师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应该不断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得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学会持之以恒地发展自己。

(3)增强教师抗挫能力

教师在自主发展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各种挫折与失败,教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渡过这段危机。对学校来讲,学校首先要经常对教师进行挫折教育,要使教师具有坚强的毅力和决不服输的精神;其次,学校应该及时对遇到挫折的教师进行思想疏导工作。

中小学教师自主发展精神不仅是教师自身素养的内在升华,也是学校发展动力的重要体现。中小学教师自主发展精神保障路径的畅通既展示了国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又符合时展对教师素质提升的新要求,使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学校实际问题的解决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教学研同期互动的教职生涯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0―41.

[2] 赵宏杰.基于专业自主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1.

[3] 肖建勇.小学教师自主发展问题研究.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0.

[4] 黄赐英.职业倦怠: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中国教育学刊,2005(8).

[5] 单颖.中学教师自主发展研究――新课程教师培训的一个新视角.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2.

教师专业身份论文第8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专业角色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归属于何种类型的教师?应该做些什么?作为学校心理服务的专业人员,不仅在我国没有达成共识的定位,即使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发达的国家中,也是各有说辞。这主要是因为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实践领域,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意识及作用有多种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己,学校里的其他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认识都有较大的差异。目前我国只是把这一专业限定为教师类型的一种,可心理健康教师与传统教师的角色有何区别?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教师群体,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找不到确定统一的自我评价的参照标准,影响其自我评价,限制其专业行为。教师自身角色定位的模糊,不但无法发挥专业本身赋予的助人功能,而且直接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困境,甚至进一步损害我国目前正在起步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地发展。因此,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现状,进一步明确专业的特定身份和工作职责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认识

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如何定义?不同学者看法有所出入。黄铃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是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其心理健康,开发其心理潜能,提高其心理机能,进而促进其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者。王科成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又称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是指具有扎实的心理学或教育学理论知识,经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能充分掌握和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与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主要教育任务的教师。王宏方则提出,受过专业培养与训练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被看成:第一是学校里的认识、社会和行为科学家。他们运用心理学理论和经验,设计、管理或参与心理服务,促进学校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发展和精神健康,通过心理科学的运用,建立起学校心理与教育需要的评价体系。第二是教育的合作者与服务者。他们将知识用于与教师的合作,制订出对个体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所需要的教育计划,与教师和管理者建立起咨询关系,帮助他们了解并使用最新的心理学理论与技术,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第三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的实践者与发展者。从有助于心理科学发展的角度看,他们实际上是一种超越了传统教师角色的新型教师。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国际的学校心理学家称呼不同,但他们的基本角色是相似的。如果用最简单的、也是最理想的方式来表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就是在中小学校里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解决教育问题的人。

尽管称谓不同,但是这一专业的教师都是作为掌握心理测验以及其他理论与技术并有效服务于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员而出现的。因此,称呼虽然各式各样,在工作内容和方法上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在学校中运用相关的知识与技能,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科学规律,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师。

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同其他教师一样,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专业地位和权利并没有得到同等的尊重和体现。究其原因,与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有较大的关系。现今许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主要由政工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或班主任兼任。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由这些教师承担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但是其理论准备、教育方法与角色意识等都应该与其原来所授学科有所差异。实际情况是:他们中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的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培训,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技术,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开展教育与辅导工作,常常套用德育的、说教的模式进行所谓“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方式让这些教师自我感觉“不务正业”而缺乏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而且让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认知产生偏差。

阻滞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主客观因素: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研究与督导不够。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相关规定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专家或行政领导的理论判断,忽视了广大中小学的现实情况,忽略了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阻碍学校心理辅导发展的因素,致使很多好的政策并未得到真正执行。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尤其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不够务实,使得心理辅导效果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广大教师、学校与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二是学校缺乏对心理辅导工作的有利支持。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人际氛围并不满意,普遍有不被重视的感觉。学校校长虽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较充分的认识,但由于考试与升学的压力,各学校都非常“务实”地面对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致使学校配置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主要精力并没有放在心理辅导工作上,使得本来应该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为兼职教师,他们最终都变成持证不上岗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些学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只是注重表面工作,喜欢装饰门面,这也是时下不少学校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弊病。这些都说明学校对心理辅导工作重视程度不高,这无疑会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起阻碍作用。三是教师自身的因素。大部分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归属比较迷茫,特别是有的学校把其划归为后勤人员,实际让这些教师缺乏群体归属感,丧失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和支点。有些教师虽然热情很高,但对自身的专业发展缺乏理性的支撑,他们可能比较热衷于心理辅导的实际工作,较少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以及研究成果与临床工作的整合,使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信誉出现危机。甚至某些教师的辅导观念比较落后,把握不住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发展性和本土化,出现了辅导效果不显著和不良的负面影响,直接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意识现状和重要性的分析

1.角色意识意义的认识

目前每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可能面临一个问题:“做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如何解决,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自身角色的确认,进而影响他的行动、思想和情感等各方面。这类身份认同问题如果得到妥善解决,称为认同性实现,就能为其他社会问题特别是专业问题的解决打下坚实基础;反之,如果其得不到解决,就会出现“认同性危机”(identitycrisis)往往直接制约其他问题的解决。因此,必须弄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的内涵。它主要是指人对自己的身份或角色的确认,回答“我是谁”或“我的身份是什么”的问题。个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是自我成长过程中一个极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其专业成就的自我实现。因此,笔者认为身份意识就是指个人对所属群体的角色及其特征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

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意识的现状分析

社会心理学认为,角色一经产生,其行为模式就有相对明确、固定的内涵和外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充当的专业角色是多方面的。他们既要承担教师的一般角色,又要扮演区别于其他教师的特殊角色。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行为定位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一是角色身份认知的模糊。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自己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素质、形象和工作职责理解把握不够,缺乏明确的专业角色意识和强烈的角色荣誉感,不能正确认识和理智对待角色期待,评价中的各种不良现象,不清楚自己应该扮演什么样的专业角色,应该履行哪些专业角色规范和义务。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把自己定位于“心理学教师”,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学校管理者,或者等同于德育教师、普通学科教师。这实际上都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合理,或者说根本上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空位。大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不是专职的,往往还担任其他课程,而这对于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来说潜藏着很大的伤害性。因为咨询与辅导工作相当重视双方关系的建立,而同时扮演学科教师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双重角色,与学生建立起来的关系也是两样的,这经常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混乱,最终给教师本人的角色定位造成混乱。

二是角色定位基点的错误。是指实际角色表现和客观要求的、主观应体现的角色身份不一致的错位,即角色名不符实,或者张冠李戴,或者足不适履。有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急于成名成家,以心理教育或心理咨询专家自居,一心只想着干大事、立伟业,不愿意做小事,只想着和名家大师联系,“攀高枝”,不愿意与身边的同行交流研讨;也有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一般人所看到的角色为掩护,实际承担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一角色根本对立或毫不相关的角色义务。比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承担“心理困惑疏导者”、“心理发展促进者”和“心理潜能开发者”等角色,但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却舍本逐末,承担起“心理医生”、“思想品德评判员”、“道德教育工作者”、“教育警察”、“刑事侦探”和“人民矛盾调解员”等角色。

三是角色职责履行的越位。最典型的表现是包办代替和混淆身份。助人自助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要义所在,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旨趣。合格称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掌握一个基本原则:“我是助人自助者,而不是替他抉择。”也有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没有信守专业伦理规范,自以为很有爱心,工作积极主动、认真努力,一切是在为学生考虑着想,常常是越俎代庖,过多地为来访者负责,代来访者作出抉择、决定,或者以为自己能够“包治百病”,从事自己根本力所不能及的专业心理治疗,结果却是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

四是专业角色与其他角色的冲突。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没有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角色技能,不善于协调学校专业角色、家庭生活角色与社会规范角色等多重角色间的心理矛盾冲突,不懂得如何缩短和弥补实际角色、主观角色同期待角色之间的差距,没有能够成为合格的实际专业角色,尚未真正走向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健全的自我意识,自认为没有能够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目标,缺乏专业自豪感和成就感,也因此产生严重的心态失衡和职业倦怠。

3.角色意识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意义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形成正确的身份定位有利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因为学生的成长经历、个性差别很大,有个别学生可能出现一些特殊的问题,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特殊辅导。否则,一旦发生恶性事件,不仅学生和家庭痛苦,学校也不可避免地承受各种办学压力。

第二,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身份不明,从属关系不明确,常常兼顾其他事务性工作,工作待遇、职称评定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但无法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入队伍,甚至造成不少已有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流失,直接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如果能从客观上创造条件帮助教师规范职业行为、找准角色定位,能够创造安全的组织氛围稳定教师心理,也保证了这一教师队伍的规模教育能力。

第三,加快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的特殊性,伴随着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履行角色职责、深化角色意识、找准角色定位的同时,既能不断地强化教师的角色身份,又能持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成就感,加快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的角色意识

每一种社会角色同时就是对社会责任的某种分担,或者说,社会责任的分解是通过角色的分工去实现的。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身份和角色应该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教育的合作者与服务者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的适应和情绪、行为问题为主,是整个教育计划中的一种个别化的活动,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能力、倾向、兴趣与需要,协助教师因材施教,主旨是为教育服务。如果说教师的任务是“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任务就是“助学”。他们将知识用于与教师的合作,制订出对个体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所需要的教育计划,与教师和管理者建立起咨询关系,帮助他们了解并使用最新的心理学理论与技术,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

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心理辅导员和咨询员

(1)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专业责任感,积极开展个别和团体辅导。个别辅导方面,教师要力所能及以自己对教学的炽热心灵和亲切教风,获取学生的信赖,让他们有主动求助的愿望,自发来信来电,走进学校心理咨询室,向教师畅述内心的困惑、烦恼或生理上的难言之隐。而教师必须以诲人不倦的工作热情主动为他们指点迷津,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

团体辅导方面,教师要善于对个别辅导的案例进行追踪探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收集归类,综合分析,然后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团体辅导,使所有学生对心理辅导和咨询有正确的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去求助,改进其不成熟的偏差态度与行为,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自我抉择,自我发展进而自我实现。

(2)为教师和家长进行心理咨询

对教师和家长的服务应成为学校心理服务的重要方面,这是因为学生的心理障碍与环境特别是与家长和教师密切相关。教师和家长是教育者,如果他们自身有缺陷或教育方法不科学,就会诱发学生大量的心理问题。通过诊断教师及家长在管理和教育上的失误,提高他们的教育和管理水平,使之认识并改进自身不适应学生的方面,就会彻底改变教育者与学生的交互作用模式,从而促进学生的改变。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把部分时间用在家访、听课、与教师访谈等方面。

(3)为学校管理提供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校制订课程计划、教学目标和行为管理目标,并对这些环节的缺陷进行评估与诊断,确立督促和检查的指标,从而使学校教学与行政管理都能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服务。

3.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探索自我与环境,创造人生的意义。换言之,他是以帮助学生完善人格为目的的,这与传统的“教书”教师的工作重点明显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活动和心理辅导获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学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为教师只有发自内心真诚地帮助每个学生,才能够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牢固的信任感,才能顺利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4.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心理健康的示范者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所肩负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维护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那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本身来说,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为他人解决心理困惑的同时,应积极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示范者。

参考文献:

[1]王宏方.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探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11):64~72.

[2]陈虹,叶一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力探析.教育评论,2006,(1):78~81.

[3]王科成,崔建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10):4~6.

[4]崔景贵.学校心理教师工作中的职业心理障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11):4~7.

[5]李士江.学校心理辅导师资的专业化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6]黄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身份认同感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