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汇总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汇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4-19 10:20:50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汇总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汇总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中历史 教学法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087

高中历史课知识繁多,人物关系复杂,事件之间相互联系,教学难度很大。学习历史,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总结出对自己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历史课是一门很需要思考的课程,它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分析、总结能力,还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记忆力,历史课能够让学生从材料、图片、历史事件中探究、得出结论、进行思考,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历史中获得在现实中不可能获得的知识。

一、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学习内容

1.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知识是不断丰富、充实的。知识具有历史性、社会性、科学性。在现代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作为传授新知识的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去学习,去接受新的知识,去学习有用的东西,这样才能跟上社会的脚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因为如果教师不接受新知识,就不能与世界接轨,就难以教育好学生。

2.新课程改革从教育的目标上,对教师所教教材内容的安排上都有了比以往更大的改变,现在的课本更加要求学生的自主独立性,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现在课本上的安排也出现了很多思考题。课本上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动,都要求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也要求教师与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实践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就是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

二、丰富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想要学生学好一门课,首先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前提问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让学生积极参加到问题探究中来,将学生学习的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去寻找答案,积极地学习知识,从而激发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质疑探究的欲望。

2.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学习的方法要多种多样,共同合作学习是素质教育所推崇的。另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合作能力,将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都体现出来,每个学生都可以做自己优势的方面,对于自己的不足之处就可以向其他学生请教,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还能够让学生相互学习,找出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不断地进步和充实自己。

三、注意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初高中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两大方面上。在课程内容上,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着眼破除旧课程繁、难、深、重的知识体系,大量删减知识点,展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着眼点放在拓宽知识面、深化知识点上,展现出的特点是分量重、内容深。因此从课程内容上看,这轮历史课程改革使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距离拉大,有所脱节,因此教师应注意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四、启迪学生,激发学生思维

学习历史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历史事件其中的内涵与意义,例如,通过,可以让他们知道这是学生发动的一场起义,学生爱国的精神就会感染他们,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历史责任感,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社会。通过历史可以宣扬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让学生树立爱国爱民爱社会的精神,以及崇高的人生理想。当他们明白以前的学生都能够如此积极向上,在他们的心中就会燃起希望,充满斗志,从而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社会观。教师要不断启迪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从很多事情中不断进步、成长,学会总结、思考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朱旭南.关注人文,彰显个性――浅谈研究性学习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

[2]范存俊,孙玉林.在历史教学中尝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学习方式在少数民族山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尝试性运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汇总第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翻转课堂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38-02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广为流行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它通过微课等形式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提高了教学效果。以下是本文对初中历史翻转课堂教学的几点探索和认识,仅供参考。

一、课前准备工作

为了保障翻转课堂的顺利有序开展,老师必须要在课前精心制作相关的教学视频和课件。课件视频制作的过程中老师要有明确的目标,紧密与教学目标相结合,设计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分组讨论等形式进一步实现教学任务。如,在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课件中插入《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曲,让学生们在听到《义勇军进行曲》时会听出这是国歌,然后教师可以再设计问题:“《义勇军进行曲》是在哪次会议上被正式确定为国歌的?”然后让学生去探究这节课的重点内容――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这样的课前准备可以做到有备而来,激活学生思维,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发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发挥学生主体的优势和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翻转课堂实施

1.课堂上展示学习任务

翻转课堂的开展首先要从学习任务开始。老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展示给学生。例如,在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幅知识树,表示后,中国出现的新情况:徘徊-转折-推进。然后在知识树下跳出问题:(1)后中国为什么徘徊?(2)中国又是怎样实现的转折?(3)最后中国是怎样推进转变的?等等。然后让学生们完成这些学习任务,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也改变了以往一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

2.学生自主合作完成任务

翻转课堂在向学生展示了学习任务后,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以主人公的角色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当教师给学生发放学习任务后,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主动预习,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本课的重点知识,对于不懂的问题主动提出疑问,首先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学生们课堂上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学习任务的大小等因素组成二人小组或四人小组等,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工协作,共同解决学习任务中的部分难题。比如,还是以《伟大的历史转折》为例,让小组合作完成“两个凡是”的具体内容、“两个凡是”方针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等,各个小组迅速展开讨论,并寻找小组认为正确与否的支撑理由。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辩论现场热火朝天,激情四射,在激烈的争论中化解了难点。通过积极参与辩论,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运用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良好。

3.师生交流并给予学生指导

实际上,翻转学习并不是单纯让学生们自己学习,在必要时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引导,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并不是完全摒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是要发挥自身引领者的作用,对学生们在讨论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进行及时的指导,为学生学习指明道路,从而保障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开展,保障翻转学习每一个环节的顺利开展。

4.师生对学习进行汇报总结

经过了前面思考、探讨、点拨等环节后,还要让各小组的学习成果有个汇报展示,这样不仅可以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而且能够实现小组间的学习交流,达到共同进步提高的目的,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伟大的历史转折》中,让小组选出代表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内容及意义分别说一下,各个小组通过汇报进一步完善了讨论问题的答案。此外,老师对各个小组的汇报情况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充分肯定各个小组在探讨中付出的努力,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保护学生们自信心。

总之,作为初中历史老师要想通过翻转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加强对翻转课堂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不断结合历史教学实践进行应用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翻转课堂的优势,给我们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最终实现高效教学,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3)

[2]杨刚,杨文正,陈立.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3)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汇总第3篇

一、 继续抓好师德师风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本学期历史组强调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本组老师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反映良好,没有不规范的行为。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写详案和教学后记,多听有经验老师的课,对新教师注重思想的沟通交流,对他们的教学行为提出严格规范要求,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继续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的检查和落实

本学期历史组教研组认真落实教务处制定的教学常规。每两周对本组5位老师的教学常规落实情况作一次全面而细致的检查。每个备课组都按要求进行了集体备课并有记录,每位老师都能做到提前一周备课,且有各自特色。每位教师的作业批改和听课都达到了学校要求的次数。每位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注意知识体系及问题的设计与处理,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解决问题题能力,高一备课组集体命制了七套供会考复习使用的练习卷。可见历史组的常规教学工作是规范扎实的。

三、深化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气氛,推动新课程的实施

本学期,结合本组的教学实际,每位教师围绕学期初制定的校本研修课题提供一节研究课,组织了全组老师听课、评课,进行业务理论学习,重点落实了学校提出的“科研兴校”的指导思想,从中逐渐摸索出适合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面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六月份教务处组织的校本研究汇报会上历史认真进行了总结汇报,并做了一节公开课展示本组的校本研修取得的成果。此外,还认真组织了对新教师的听课,在这些活动中,备课组和教研组都是精心组织准备,讨论教材、教法、学情,授课教师全力以赴地上好每一堂课,课后全组老师畅所欲言,评出课的特色风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大家都感到在这样的活动中,备课组逐渐成长起来,成为组织教学的最基层中坚力量,备课组长各尽其责,组内形成了一种较浓的教学研究氛围,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今后要长期坚持这一做法,让历史组的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四、积极参加省、市教研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扩大了教研组的影响

历史组在市里的各项教学活动中,每次都是全组老师共同参加,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活动气氛,在各个学校老师心目中印象很好。在本学期召开的尚志市新课程引导会上初一历史教师代表我校历史组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对历史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得到与会教师和教研员的认可。

五、教研组网站的建设

在我校网站开通的基础上,历史组积极参加了网站的建设,现已将本学期开展教研活动的相关材料传至后台,等候管理员的审批。内容包括: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记录、校本研修的相关材料、业务理论学习的相关材料、研讨课、汇报课的教案和四评材料、科研工作计划、科研工作记录、科研工作阶段总结、历史课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课件等。今后历史组全体成员会继续在丰富充实我校的网站,使一曼中学网站成为我校教育教学交流的前沿。

本学期大家都感觉过得忙碌而充实,回顾总结已走过的路,取得的成绩是全教研组老师辛勤劳动的结果。反思一个学期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为把教研组的工作做得更好,下学期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努力:

一、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最新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备课组各推出一堂示范课进行研究。

二、 更多、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加强教研组老师之间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每个备课组负责教研组网站的一个栏目,把网站建设得更好。

三、在常规教学方面,要改进的有:多听课,多听其他学科的课,博采众长。此外我们还要创造条件,走出去,引进来,激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思路。

四、充分调动备课组长工作的热情,使之成国各学年历史学科教学的排头兵。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汇总第4篇

文章标题:入党思想汇报范文(12)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作为一个时代的伟人,历史的巨人,虽然已溘然长逝,然而他为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所作出的丰功伟绩和他的理论、思想,都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发光,指引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向前迈进!

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作为时代的代言人,当代大学生,面对跨世纪的宏图和历史赋予的重任,我们不仅认识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性,更真切地感到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迫切性。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首要任务就是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用邓小平理论构筑精神支柱。下面就结合自己学习邓小平理论谈几点体会与认识。

一、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

要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并把它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学习和贯彻十五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在思想上和实践中牢固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自觉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实践反复证明,邓小平理论是伟大的旗帜,光辉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前进道路上战胜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经受一切考验的根本保证。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必须坚持其科学的思想体系,完整地学习,准确地理解,全面的掌握,熟练地运用,决不能断章取义,各取所需。

二、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要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在去年结束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中修改了《宪法》,指出"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工作中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党的基本路线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精神,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行动纲领,只有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使邓小平理论在中国转变为现实,最终实现邓小平理论的宏伟目标!

三、实事求是地运用邓小平理论

要深刻理解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我们是跨世纪的大学生,是最富有朝气的一代,是新中国的接班人。我们的历史责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展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成就,把、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目的在于运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得出新思路。我们要自觉地运用邓小平理论解决日常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提高我们处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我们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当前特别要处理好专业学习和理论学习的关系。在校学生专业学习固然重要,这是学生目前的主要任务,但是理论学习更为重要,是方向和指针。专业学习越忙越艰巨,越需要多学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加强理论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航向,达到成功的彼岸!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汇总第5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 大数据库 分层架构

上海开放大学主要面对成人教育,近年来每年注册学生近十万。成人培养与普通高校教育在管理上有很大不同,学籍有效期为8年而非4年,允许每个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在学籍有效期内调整个性化学习进度。这样一来,同时入学同个专业的人,不像普通高校那样班级固定、每学期学习科目固定、毕业时间固定,而是可能每学期完成的课程不同,上课的班级也不同,毕业时间也可能不同。另外,当前信息的快速发展,也对数据的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成人学生的信息管理相对来说更为复杂。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学生成绩信息进行集中、有序、有效的管理,更新方便快捷、单元数据重组灵活,降低劳动强度。因为历史原因,当前所使用的历史数据分别存在于不同的独立子应用中,数据结构互不兼容,需要接口将其对接,开发有效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迫在眉睫。

1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功能分析

开放大学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为完成大量成人学生相关信息处理而开发的管理软件,主要用于学校学生信息管理,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信息关系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远程学习平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远程教学的辅助平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主要任务是用计算机对学生各种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学习进度、选课情况、学习成绩、班级信息等进行日常管理,如查询、修改、增加、删除等基本操作。从数据流动角度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大体上分为后台的数据处理和前台的应用显示两个部分。本系统的数据信息极为复杂,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学生人数多,近年来每年的注册学生近十万,每个学生的学籍比普通高校更长,班级变化频繁,数据维护复杂;其次历史信息数据分别存在于不同的系统中,这些小系统往往互不兼容,数据无法直接交接,需要强的数据兼容能力和开发有效的转换接口;最后,学生信息系统的数据保存期要求时间长,要求常规数据处理功能外,还要求具有深层次数据挖掘能力。这要求建立多层数据仓库,才能满足资信业务对数据的处理要求。经开发小组前期调查后,本系统基于SQLServer 数据库开发工具进行设计。

2 四层式学生信息大数据库

SQLServer 数据库开发工具提供数据仓库开发工具。数据仓库子系统(DWS)由数据集市(数据仓库DW)、仓库管理(DBMS)和分析工具三部分组成。数据仓库是存储数据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从传统中获得原始数据,先按辅助决策的主题要求形成当前基本数据层,再按综合决策的要求形成综合数据层。临时数据以及中间数据都暂存在数据缓存区当中,对数据源进行抽取、过滤、转换、映射经过处理后放入数据仓库。数据仓库的模型以元数据的形式存储于该仓库中,它定义了数据仓库的结构和内容。用于OLAP服务器能加强和规范决策支持的服务工作,集中和简化原客户端和DW服务器的部分工作,降低系统数据传输量,因此工作效率更高。

教学信息数据仓库采用四层结构:基础数据层、初级汇总层、高级汇总层、查询层。基础数据层用来存放学生信息最低粒度的数据表集合,例如“学生个人基本信息”这样的基本数据,具体包括了ODS(Operational Data Store)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外来数据、业务元数据等。它是其它三层的数据来源。

初级汇总层是将基础数据层中的数据按照某些业务规则进行初步汇总,以供给查询层、高级汇总层使用。它按照主题和业务目标进行初步的数据组织,可以给查询层的简单查询、简单报表输出等提供服务,也为高级汇总层提供数据基础。本层具体包括数学方法模型库、专家知识库、基础模型库和数量工具库。基础模型库根据判断评级质量、从历史评级数据积累得出的量化分析资源,包括合格率、失学率、专业风险系数等,它是应用模型的基础。数量工具库存放于模型有关的基础算法和统计方法,包括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聚类分析法等基本方法模型。

高级汇总层也是以主题和业务目标进行数据组织的,在初级汇总层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包括数据挖掘规则库和应用模型库。应用模型库针对基本业务的基本规则,包括学生注册、个人学习计划制定等基本的数据组织规则模型。

基础模型库、应用模型库以及应用模型库组成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型库,针对各种教学及辅助业务来完成相应模型的建立、维护和运算等处理。它们是数据仓库的核心,为终端展示提供可靠高效的数据服务。

3 结束语

现有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原电视大学学生信息中直接引用过来的,数据兼容性小、功能单一、实时性较差。涉及的独立数据庞大,除了需要分析处理大量的历史数据,还要对原有独立小系统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分析等操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分层式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提出一种分层式数据仓库的模式,这种开放式的数据管理模式为后续分布式计算,挖据、云服务等提供了开放的接口和支撑。

参考文献

[1]余宗民,刘义宁,祈国辉.数据仓库项目管理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崔杰,李陶深.基于Hadoop的海量数据存储平台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49).

[3]肖飞,齐立磊.大数据处理技术与探索[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09).

[4]杨平乐,刘树森.基于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05).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汇总第6篇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委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对于交通运输事业来说,党史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要修好,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有力有序推进。

“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政治自觉和深沉的历史自觉,高度重视对党的历史的总结运用,把学习党史提高到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党的历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为我们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知向何处,不惑于方向;明所从来,不竭于动力。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镌刻着奋斗的辉煌,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一重要历史关口,我们必须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坚定方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交通运输行业肩负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先行者、建设者的重大政治责任,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强化对党史学习教育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的学习和把握,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进一步强化政治建设,进一步锻造忠诚警魂,用如磐初心激发奋进壮志,以昂扬姿态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伟大事业征途漫漫,以史为鉴扬帆远航。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要紧密结合分管工作实际,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重要训词精神结合起来,同开展“交通强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扎实做好工程建设、设施管理、科技创新、交通环保等各项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质量推进交通工作,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创造做好交通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努力用各项成绩检验党史学习教育取得的新成果。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汇总第7篇

只有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大体说来,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初高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求差距较大

中考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更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对教材上所提及的人名要求记忆,但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的分析,总体上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考试要求较低。而高考不仅重视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解题能力要求较高。笔者在课堂上也将新课改之后的历史笑称为“数学”,高考所考的知识点在书上,但你又不能在书上直接找到答案。由此,不难看出中高考的考查侧重点不同,造成教师教学侧重点的差距较大。

(二)课程编排内容的脱节现象

在课程内容上,初高中历史课程相互之间有所脱节。初中课程改革在“改变‘繁、难、偏、重’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取得了成绩,见到了效果。但在上课当中发现,讲到一些事件时,学生可能了解,但问他为什么这样、这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时,却答不上来,使得学生们就像从相对“低级”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因此,新课程下高中世界历史教学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从教材编排结构来看,初中为通史框架,而高中新教材“模块-专题”的编排方式宏观性强,便于对同类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忽视了历史的时序性,同时也导致很多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时间观念不强,难以反映历史的全貌,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目前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结论也容易记忆;而高中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要求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

二、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的解决对策

解决初高中历史脱节,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升入高中后,学生要实现学习方法的转换和历史观念的转变,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还有知识的结构化。笔者认为应该从下列方面来探求解决对策。

(一)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观是单向性的,包括“传授知识”和“应付考试”。而新课程强调的是互动培育式的“发展能力”“端正态度”“教书育人”的教育观。教学观的转变,对实现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有现实意义。

(1)加强世界整体史观教学。由于初中教材不重视,导致高中生世界历史知识基础的贫乏也是不争的现实。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世界历史教学,要以世界为全局作综合安排,要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尽可能帮助学生拓视野、补基础,提高学习世界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2)转变历史授课观念。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这并不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放弃或否定。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从而影响、引导或决定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

(3)树立学习型、合作型的教学观。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要求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初中历史的教学现状,加强对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了解。在有条件的学校,初高中历史老师应该相互间多听课、备课,以一种学习的态度、合作的意识开发课程资源,改变“孤军作战”的工作状态。这也是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二)让学生参与进来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主要体现在调动学生的兴趣,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衔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在此过程中传授了知识。下面以“问题解决”模式为例来探讨初高中教学中的衔接。

例如,高中教材专题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的斗争”两课内容其实就是对初中教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课内容的再现,主要强调知识和情感目标。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大,也没有太多的新意。但在授课中,教师也可以将本来平淡的课变成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内容。

教师:近代首先入侵中国的国家是?

学生:英国。

教师:为什么是英国率先入侵我国?(此处应讲解英国工业革命)

学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是先进的工业国。

教师:为什么中国当时会被动挨打?(此处应介绍中国封建时代的小农经济)

学生:中国是落后的农业文明。

通过该模式,教师在课堂当中可以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使学生能更系统地掌握更多的信息,这对高中生应对所面临的高考是有莫大帮助的。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汇总第8篇

一、前的清政府“改革”

的原因一般归结为以下几点: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努力;张之洞等清政府有识之士的推动。但对清政府本身的原因却提之甚少。清政府是完全的“不作为”吗?

清朝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各阶层包括清政府都作出相应的反应。清政府不仅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巨额的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所产生的动荡更是让清政府统治岌岌可危。社会有识之士纷纷发出“救亡图存”的呼声,清政府内部出现分化,光绪帝为代表的帝党和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后党在应对危机的不同反应,转化为最高权力之争,使矛盾更趋激化。清政府为了转危为安,实行自救,试图进行一些改革,其主要内容有:一是编练新军,依照西法练兵。袁世凯在天津小站新建陆军,开始进入政治生涯的高峰阶段。二是整顿财政,发展工商。派军机大臣刚毅南下各省,“裁革陋规,严剔中饱”,将各级不义之财上交国库。并发行股票,向官员、商民举借国债,但由于清政府已经失去信用,加上各级官员强行摊派,筹到1000多万两(计划2亿)后就停止发行了。设商务局,鼓励创办工矿企业,修铁路、开邮政。三是派遣留学生,主要是派往日本。自1896年首批留学生赴日以来,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1905、1906年间达最高峰(8000名左右)。美国学者任达在《新政革命与日本》一书中说:“粗略估计,从1898年至1911年间,至少有2.5万名学生跨越东海到日本,寻求现代教育。”[1]这些措施从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很明显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可以说是洋务运动的某种延续和补充,没有什么创新。这些“改革”绝不能挽救亡国灭种的危机。正是这次粗糙的改革使社会各界认识到政治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感。政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思想家的奔走呼吁下,光绪帝选择了政治改革——。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补充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全面了解的背景,清楚变法运动发生的必然性在于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否则学生有可能会把这场维新运动的爆发原因简单归结为康、梁等人的主观努力,使历史人物出现的偶然性代替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因此在介绍的背景时,除了介绍以上几点外教师还可以加上一点:清政府“改革”的失败。

二、辛亥革命前的清末“新政”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为了取得列强的支持,安抚、欺骗社会各界,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慈禧太后早在逃亡西安的途中就实行“新政”的命令,并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此为清末“新政”的第一个阶段。“新政”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革官制。废除了隋唐以来的六部,增添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部门:外务部、商部、陆军部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体制,但所用之人依旧是旧人,新瓶子装的是旧酒,封建政治体制没有发生变化。二是改革兵制,编练新军。督促各地成立“常备军”,建立现代军制。新军大多是掌握一定文化的知识分子,在民主思想的洗礼下,新军成为民主革命的发动者。袁世凯在1905年编成“北洋陆军”,一跃成为左右中国政局的重要人物。三是改革学制。1905年9月清政府下令停止一切科举考试,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12月设立学部,制订学制,建立学堂。主要按日本教育模式培养新的知识分子,这些接受了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逐渐成为推动革命的宣传者和组织者。四是奖励工商。制订、颁布商律。虽然没有多少具体的措施,但此举标志着封建传统“重农抑商”国家政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在社会上,商人的地位逐渐提高,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除此之外,清政府还在社会生活方面革除了一些封建法律和陈规陋习。这些改革比1895年的改革要深入得多,清政府试图主动触动政治层面的弊端,模仿西方的生产和生活模式,这种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由于改革缺乏规划和资金支持,特别是在改革官制过程中日益表现出的封建性,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猛烈抨击。清政府1905年7月的上谕也承认,实施“新政”“数年以来,规模虽俱,而实效未彰”[2]。

在民主革命的迅速发展下,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推动下,清政府进一步进行改革,1905年,以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亨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为始,清政府推行“新政”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其主要内容是宣布中考涉及初一、初二的内容,而遗忘是一种自然规律,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很多内容已经很陌生了或者忘记了。复习时应结合书中图片、辅栏中的问题、书中的材料、地图等,使学生熟悉历史知识点,形象、具体、生动地去理解历史事件。例如在讲《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一课时,有这样一个问题:辅栏中的想想“唐代为什么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复习时需结合书中小字史料进行引导,让学生去理解、分析。在讲《中国历史》(八下)中的《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一课时,关于对外开放的形成过程不能只靠传统方式进行讲解,而需结合书中的相关地图进行讲解:其形成过程为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7个沿海经济区——内地。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东西两侧,汕头属于广东省,厦门属于福建省,海南位于南方。利用地图识记历史地名,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重要地名的空间感,能记忆深刻。

(二)抓住历史基本线索:系统、立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历史知识不能靠死记硬背,而是要抓住基本线索。挖掘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横向联系,形成清晰的网络结构,会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加灵活,记忆更容易、更深刻。

首先,注重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讲清每个主题的延续性及内在联系,可采用比较法、讲授法等多种教法。与现实相联系,并能以史为鉴。例如复习中国近代史第一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徐州市历史中考考试说明》中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相关内容。这三个条约内容较多,学生不易记住,甚至容易发生记混的现象。这时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逐条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力。《南京条约》中有一条:允许开放通商口岸。而《马关条约》有一条: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教师进行引导,与现实相结合,问:开设工厂与《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相比较,日本只需要带着什么就可以到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学生回答:钱。教师讲解:钱就是资本,因此《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较,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并记住。从侵略方式、赔款数、社会性质等分析条约的内容,使学生认识这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危害逐步加深,社会性质从开始沦为到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并得出结论:只有国家的强大,才有平等的外交。

其次,汇总初中历史相关的史实,挖掘其中的横向联系。具体的方法为:以主题为板块,标出相关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汇总历史事件。这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性把握较好,就不容易混淆。可对初中历史汇总为五大板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对每个板块依次细分。例如对中国现代史的汇总,依据2012年的历史中考说明可分为三大主题,要求掌握每主题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及相关史实,以第一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例:

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影响)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8年“运动”和化运动(原因、特点、影响、经验教训)

依照此法,把中国现代史内容分成不同的枝干,最终形成整体的知识网络。

(三)强化历史知识:多背、训练

徐州市的历史教育专家高华谆谆教导说:多背多得分,再加上适当训练,会使我们的知识更全面,理解更深刻,应用更自如!引导记忆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在每个主题复习结束时,都结合一个单元测试,或选择江苏省各个市的中考题,进行训练,使学生感受到中考的气息。

二、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重点突破

(一)专题式复习:重点、热点突破

学习历史要与现实相结合,目的是牢记历史,并以史为鉴。以重点为依托,密切联系热点问题,收集最新的热点事件资料,与考点知识联系起来,以小专题形式进行训练,例如美国专题、中日关系的演变、民主法治、民族团结、三次工业革命等专题。复习时遵循大视野、新角度、小切口、大综合等原则,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模拟演练,泰然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