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4-19 10:20:51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第1篇

论文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四种能力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很重要的不同就是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过程和方法的教与学。作为一名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多年的的基层教师,在加快推进素质教育转变的大潮中,我认为物理教学更应该担当重任,着重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提高现代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与大家一起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传统教学习惯于老师提问、学生作答,大多数学生只是满足于答对老师的问题,难以留下深刻印象。而物理教学是初中学生的启蒙学科,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现在我们每进入一个新的章节,都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要求每个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预习

摘要引导学生善于提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向上的原动力。毫无疑问,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最有兴趣、最有动力去深入探究。教师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在讲改变内能的方法前,我们可以创设压缩引火实验情景,学生会提出“筒内为什么会有火花”、“筒内温度为什么会升高”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讲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释疑解惑的过程,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堂上我们不要急于去讲解知识点,给予学生及时的解答,而应当先让学生们大胆地猜想,认真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再随着老师的讲解,探究最后正确的答案。这样初中物理论文,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留下深刻记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放手让学生猜想,可能会遇到两种尴尬的局面,一是学生怎么猜也猜不到点子上,二是学生的猜想漫无边际。怎样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呢?这有赖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比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猜想时,大家可能猜想与压力大小有关,与速度大小有关,与摩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有关,还猜想到了可能与质量大小有关,可能与材料有关,可能与密度有关,可能与形状有关等等,这样学生的猜想放得太开,不容易猜到关键的点子上,如果我们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一下推重一些的书本和轻一些的书本,推铁质笔盒和皮质笔盒的感受,然后进行猜想,就能有明确的指向性。有了这些猜想作基础,我们在讲解滑动摩擦力时,学生就能跟随讲解步骤,对照自己的猜想,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上,我们还要从理论分析中加强引导,重点理解有关的物理定义,分析定义中的

关键词,对定义中的关键词进行连贯思考。比如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要向学生讲解清楚“动能”的定义,即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其关键词就是“物体”和“运动”,根据关键词“物体”联想到物体的密度、体积、质量, 根据“运动”则联想到速度、时间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通过学生的思考与老师的讲解紧密对接,课堂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中学物理的探究过程实际上再现前人创造、发明的过程,让学生在前人走过的轨迹上,亲自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痛苦,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善于学习的人。

三、课外见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堂学习总是有限的,课外学习则是无限的。初中物理教学更要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这不仅是掌握理论知识的问题,更是提高能力本领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坚持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记得在一次组织学生开展野炊活动中,我们结合浮力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做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教材的安排是先把鸡蛋放在浓盐水中,观察它的漂浮;然后在浓盐水中加清水,观察鸡蛋的悬浮和下沉;再加入浓盐水,观察鸡蛋的上浮情况。在实际操作时,加入清水的多少不容易掌握,会出现由于一下子倒入过多的清水,鸡蛋就下沉到杯底,而看不到悬浮现象,再加浓盐水时,鸡蛋就可能上浮不起来。对于这一问题,有些学生当场提出了新的实验方案时,即先把鸡蛋分别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观察鸡蛋的下沉和上浮,分析鸡蛋的受力情况,得出下沉和上浮的条件;接着再缓缓地向浓盐水中加入清水,观察悬浮现象,分析得出悬浮条件,然后讨论为什么鸡蛋在清水中和在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为什么漂浮时和悬浮时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而受到的浮力却相同?这样处理后,不仅保证了实验的成功率和现实效果,还让学生们学会了自己动手做实验、自己设计实验程序提高实验效果的能力,这次野炊活动一直让学生们记忆犹新。

在学校的课间活动中,我们还针对摩擦力问题,组织两对学生分别在沙质场地、草质场地上进行拔河比赛;针对压力与压强问题,让男生与女生开展“顶木棒”比赛初中物理论文,将木棒设计成两头粗细不一,男生站在细木棒一端,女生站在粗木棒一端,比赛输赢并不是以实力论英雄,同学们从中受到了很大启发。

四、课后复习,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古人说,“温故而知新”,表明了复习的重要性。在物理教学中,对每一个章节,学生经过实验实践探究和课堂理论学习,我们要及时教给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归纳、自我总结的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所得数据、所感的体会,进行分析、比较、概括以及思维加工,从而进行总结,得出可靠结论,并用文字、图像、公式等方式表达出来。这使得学生感觉到自己也能象科学家“搞科研”一样“发现”科学规律,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比如在“大气压强”一课教学中,我们用P=F/S来测定压强,是应用普通的仪器、学过的原理测出了无形的大气压的值,那么在课后复习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用盛满水的可口可乐瓶倒插在水槽的现象,设问可口可乐瓶水里有空气吗?假如顶端水受到容器给的压强为零时有何等量关系?可托住的水柱是否会无限长?通过观察、回忆、分析、讨论得出可靠结论:用所能托起的液体柱的大小来反映所测大气压强的大小。这样的复习,既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更是对所学知识的延伸,让学生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一旦学生有了追求成功的体验和信念后,遇上难事成了他们探究的机会,碰上失败则被当成需要做出更大努力的鞭策。

总之,物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优势学科。作为物理教学工作者,我们要十分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相结合,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增加实践的时间与空间,着重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总结能力,强化学法指导,培育责任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终身受益。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第2篇

关键词: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应用

作者简介:叶德美(1961-),男,福建仙游,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关系学生能力培养、学习质量优劣的关键.有效课堂教学是所有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在教研实践中,经常会发现一些低效的课堂,教学完不成任务或没能实现教学目标.为了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我们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课例分析与研究,总结了有效物理课堂教学的相关策略,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检验,取得良好的效果,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物理课堂教学的创造新的价值.物理课堂教学应该应用好下列策略.

1 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效利用课堂时间策略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教研实践中发现,教师因为没有了解学段的教学内容的衔接,把握不好课堂的教学重点、难点,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不能完成、课堂教学效果低的现象,尤为突出的高中物理课堂.因此,时间有效应用是一个关键的策略.

要使学生的学习建构主动、准确、有效,找准学生的邻近发展区至关重要.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的生活经验、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然后才能设计出促进学生发展的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程序.其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的知识内容.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部分的内容有: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造一艘小船、浮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因此初中物理的浮力教学,应该在小学科学常识的基础上,突出浮力定义、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的定量表达.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物理课程的知识内容.如,高中物理功率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以及P=Fν的应用上,因为功率的意义、定义以及定义式初中已经学习过.其二,日常课堂的讲评教学、复习教学都要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讲评教学要讲学生理解、归纳、应用不了,不讲过易、过难、过偏的.要讲究主次、重点,做好归类、分型.坚持有考必有改;有改必查惑;有惑必有议;有议必有答;有答必规范;答后必练惑.复习教学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强化记忆;温故知新、拓展加深;发展能力、综合提高.其三,在明确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深入钻研教材、准确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刻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衔接,才能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握重点、难点,突破重点、分散难点.实践证明,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准确把握课堂教学重点、难点,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2 根据学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教学方法策略

教学方法选用,应该理解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道理.首先必须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遵循教学的科学规律,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择优选择教学方法.要寓德育在物理教学之中、寓能力培养于传授知识之中,做到重德育,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其次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如教材内容、学生特点、教学设备、教师特长、教学时间等,进行优化选择,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第三,要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教师必须全面地、深刻地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局限性.合理运用观察法、实验法、讲授法、自学法、讨论法、发现法、掌握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和组合.

合理选用教学方法策略,应该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坚持三个原则选用教学方法.

2.1 综合运用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只采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博采众法之长,加以综合运用.一般来说,一节课应以一至二种教学方法为主,辅之以其它的方法,发挥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扬长补短、 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如“光的直线传播”这节课的教学,开始可以用讨论法和讲授法相配合,讲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而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要改变传播方向,由于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就要用观察法或实验法.最后,关于光的传播速度,是介绍性的知识,可以指导学生用自学法解决.

2.2 择优选择原则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点,亦有它的不足之处.教学实践表明,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相同的.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具体因素,选择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初中“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一节课可选择三种教学方法.一是采用讲授法.因为“物体的沉浮条件”与学生已有的“二力平衡条件”知识密切相关,可以运用讲授法.通过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分析,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再结合F浮=ρ液gV排和G=ρ物gV物分析沉浮条件应用.二是采用观察法.通过教师完成系列演示实验.把铁块、木块放入玻璃缸的水中,铁块沉入水底,而木块浮在水面.把一枚大头针和木块(大头针的重量小于木块)放入玻璃缸的水中,大头针仍然沉入水底,木块浮在水面.把一个空牙膏壳放入水中,浮于水面,再把同一空牙膏壳拧成团,则沉入水底.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分析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三是采用实验法.

将上面三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分析实验所提供的物理情景,从而认识物体的沉浮条件.这三种教学方法,各有优点,可根据学校实验设备条件和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及教师本身的擅长加以选择.

2.3 相关因素原则

制约教学方法运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权衡利弊,抓住有利的主要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的消极影响.如,有的课运用实验法费时较多,但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动手能力有好处.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就要用实验法进行教学.但是,如果教学时间实在难以调剂、安排,也就只有割爱了.有的教师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但对教学效果考虑得比较少.也有的教师习惯于某一、二种教学方法,担心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会影响教学质量.我们既要有改革的创新精神,又要着眼于实际效果.为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广泛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还要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只有在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中,逐步掌握优选教学方法和综合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功,逐步形成具有自身性特色和艺术风格的教学方法.

3 发挥学科的特点优势,充分完成实验教学策略

物理教学,应遵循“一观察、实验,二思维,三运用”的认识过程,观察、实验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的前提.课堂教学要多做演示实验、按要求完成学生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训练学生技能,提高学生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让学生了解物理现象,建立和验证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活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课外要适当布置一些小实验,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对物理和技术的学习兴趣以及独立工作能力.

课堂教学要通过演示实验直观形象地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帮助学生学习使用仪器、进行规范实验操作,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想方 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要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问题开展探究实验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 重视信息技术与物理整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策略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促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既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革传统课堂教学,也要注意保留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实现传承与创新的融合,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要求将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与教学媒体很好的结合起来并呈现出高度的和谐与自然,保持整个物理教学过程协调一致,并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以产生聚集效应.教学中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化难为易,以利于突破教材内容中重点和难点.辅助实验教学,直观形象,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营造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丰富实验教学,以弥补实验设备的不足.创设教学情景,优化课堂教学.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复习、讲评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庆林,杨东.高效率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官文栎.走进高中物理教学现场[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阎金铎.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M].开明出版社,2003.

[4]胡炳元.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第3篇

关键词:李白;浮云;意象;《古风》;谗佞

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021-02

随着意境、意象的发展,在盛唐时期,诗人们对情思和境界加以净化创造出了大量的作品。作为盛唐诗坛的泰斗,李白是封建社会的尘世中人,虽名满天下,却只得了个空头翰林学士,并且不到两年就“赐金放还”,加上他生活在唐帝国空前繁荣强盛却又潜伏滋长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时代,让他写出了许多关怀国运兴衰的诗歌,在五言古诗尤其是《古风》系列中,多次运用“浮云”意象表达谗佞之意,从他的诗歌中让我们看到了李白的政治抱负、英雄主义思想。

时下有一句流行语叫“神马都是浮云“,说的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就像天空中的“浮云”一样漂浮不定,所以不必在意。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就使用“浮云”,例如“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都用来表示漂浮不定的云彩。但在李白写的一些五言古诗中,尤其是在《古风》系列中,也多次使用“浮云”一词,而李白所用的“浮云”之意,却是“谗佞”的意思。通过研究资料发现,这一意象的使用与李白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仕途道路上不得志息息相关。他把自己的愤懑,对黑暗势力的不满运用于“浮云”此意象,托物言志,表达自己的英雄主义思想,让我们看到一个“济苍生、安社稷”的伟大诗人形象,从中看出李白的政治抱负和英雄主义情怀。

在我国早期的诗歌中,虽有写出很好的意境来,但绝大多数是直接抒情或叙事,很少把抒情和眼前景物融为一体,构造意境。把抒情和眼前景物结合起来写,有意构造情景结合的境界,似从魏晋诗人特别是山水诗人开始。初唐诗人在抒情和写景结合上有了进展,但仍未能达到兴象玲珑的境地。而盛唐诗人,对情思和境界加以净化,创造了大量作品。宋人严羽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亓徵纾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诗辨》)。在我国古代最初是从哲学角度提出意象概念的。《周易・系辞》上,子曰:“圣人之象以尽意。”认为古代圣人创制物的象和记录语言的文辞,都是为了人的思想意义。意象作为一个文学理论术语,第一个提出来的是刘勰,指的是一切悟彻人生的艺术家能运用笔墨描写想象中的素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李白,是盛唐诗坛的泰斗。他使用的山、水、月、鸟等一系列意象,对盛唐时期意境和意象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塑造的意象也得益于盛唐诸诗人创造的兴象玲珑的诗的意境,传神写景,而且在景物的传神描写中融入浓烈的感情,使景物和情思成为不可分割的境界整体。

“浮云”论述谗佞的意象,在古代也使用过,例如“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浮云”是指思妇心中外人对自己丈夫的诱惑或是谗害。使用“谗佞”之意,从魏晋到初唐多半作为诗中景物对仗之语词,所以“谗佞”意思于此时并无明显发展,初唐期间使用谗佞之意不频繁,这可能与初唐开国时期唐太宗知人善任,六朝绮靡诗风有关。直到盛唐时期,诗人李白大量于诗中运用谗佞之意才使之后来成为习惯用语。唐代的开元年间是封建社会的高峰时期,经济繁荣,文化灿烂,政治制度成熟,但同时又存在着隐隐危机,藩镇割据、节度使拥兵自重,而唐玄宗宠幸杨玉环,沉迷酒色,所以唐代社会处于一种极度繁荣而又隐忧潜生的特定状态之中。尤其从开元末开始,李林甫与杨国忠相继为相,玄宗晚年耽于逸乐,沉湎声色,不理朝政,朝廷内部宦官、权奸、边将之间权利争夺十分激烈。在朝廷中形成一种鱼目混珠、是非颠倒的局面,骏马拳局而蹇驴得意,谗佞进幸而贤才沉埋。李白是带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走向仕途,而经历过仕途失意之后面对着的却已经是唐朝由盛而衰的现实,他对黑暗势力憎恨的感情表现得非常强烈。他借用“浮云”这一意象谗佞,抨击黑暗,表达心中的不满。下面结合李白的生平经历和当时社会情况具体谈李白诗中运用的“浮云”意象: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赠裴十四》)。作于开元十九年(731),在这一年,玄宗多任宦官,力宠高力士,李白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卒,与长安市井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下终南山所作。裴十四,是一位超尘脱俗之士,“飘若浮云且西去”,他即将西去,行踪飘忽不定。这首诗反映出在众人皆醉的黑暗社会里,品格磊落的人不容于世的生活真实。在裴十四身上,我们看到诗人的个性、气韵和精神。在裴十四的精神风貌里,照见的是诗人自己的襟怀和人格。

“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登太白峰》)。这首诗作于天宝元年(742),李白欲游越中,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交口称赞,玄宗看了其诗赋十分仰慕,玄宗征召入京。在天宝初年,玄宗已经沉湎于逸乐之中,他看中李白,其实只是看重他的名气与才华。在长安,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经常在长安市行走,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正蕴藏着深重危机,那便是能够接近皇帝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给李白以压抑感。与此同时,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李阳冰《草堂集序》上说:“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他对于奸佞之辈的谗毁极其愤慨,对于自己怀抱报国之心而不被理解感到不平,李白把他们比喻为浮云、青禽,而把自己比喻为精卫鸟。在这两句诗中,虽“愿乘冷风去”,但其实他还是留恋人间,渴望有所作为的。

《登金陵凤凰台》和《扶风豪士歌》都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756)。在《登金陵凤凰台》中“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李U兵败后李白入狱,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放出来,并让他参加幕府,李白在宋的幕府中很受重视,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重用,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不但未被重用,反被长流夜郎,李白南游金陵时写下了此诗。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这两句诗暗示着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诗人沉痛的心情隐寓其中。王安石也曾写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因为阻碍,便有了许多冲破阻碍的人。《扶风豪士歌》里“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报国无门,空有一身匡世救国之心的诗人无奈只能奔行东南吴地以避战乱。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洛阳成了叛军的政治中心。洛城西南的天津城下血流成河,洛城的郊野白骨如山,李白怀着悲痛的心情在春天奔往吴地,在一位被称作“扶风豪士”的人家里做客写下此诗。

《古风》是“远沼十九,近接建安”的政治抒情诗,抒写怀抱以及感伤己遭,在《古风》系列中李白大量使用“浮云”意象。“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霖”(《古风・其二》);“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古风・其三》);“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古风・其十二》;“浮云蔽紫闼,白日难回光”(《古风・其三十七》);“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古风・其三十九》);“浮云蔽颓阳,洪波振大壑”(《古风・其四十五》);“战国何纷纷。兵戈乱浮云”(《古风・其五十三》)。李白是盛唐造就的独一无二的大诗人,他用“浮云”来谗佞,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表达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深恶痛绝。

从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十分重视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他曾这样写自己的政治抱负:“申管晏之说,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具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他要建立的是像傅说帮助武王,像吕望辅助周文王,像李斯辅助秦始皇那样的不朽功业,是助明主治天下,而不是一般的功名富贵。李白之所以渴望建功立业,是受盛唐文化氛围的渲染。唐代是中华民族最为骄傲的时代,它的一统天下,不仅融合了南北新兴的民族,而且有了总括中外部落的气魄和胸襟,显示出一种向外开放而豪情满怀,融汇中外而奋发有为的旺盛生命力。整个社会从高门大户到寒门庶族,从统治阶级到贫民百姓,都弥漫着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精神,尤其到玄宗时代,将盛唐文化推向极峰。即使在安史之乱后,李白不仅没有失去信心,反而激起一种强力勇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从他的政治抱负可窥探到李白其实高扬的是一种英雄主义思想,这种英雄主义思想是受儒、仙、侠三种思想影响。一方面他深受儒家“独善其身”,同时还要“兼济天下”的思想,要“济苍生”、“安社稷”。另一方面,他又接受庄子那种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精神自由,蔑视权贵。与此同时,他还深受游侠思想的影响。孔子曰:“士志于道。”富于历史责任感的士,要立德、立言、立功,传之后士。可以说建功立业是诗人倾尽心力终生以求的,是诗人最高的人生愿望和目标,是诗人情感上永远的眷恋,是诗人不老的心空中永恒的星光。

一生布衣,却心雄万夫,睥睨王侯;一介书生,却腰佩雄剑,行侠仗义;一职未得,却自比管晏,自许甚高。也许正是因为“士志于道”,让李白不忍离开这对他不公正的现世,尽管他有志难伸,却绝不悦世媚俗,绝不背弃理想。他用“浮云”谗佞,用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拿笔写下自己的英雄主义情怀,让我们看到一位“独善其身”而又“兼济天下”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不过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套用一句流行语,李白面对奸臣、不公的命运,应该豪爽的说一句“神马都是浮云”,毕竟历史是要朝着它本身的轨道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M]. 成都:巴蜀出版社,1996.

[3]罗宗强.唐诗小史[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第4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 思维策略 选择和运用

思维策略是指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总体思路,是带有原则性的科学思维方法,是主体接触问题或目标后的思维决策选择。根据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思维策略是探求解决物理问题的核心,是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的关键。现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策略的选择和运用进行一些粗浅的探析:

一、重视形象思维的功能,运用表象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抽象的逻辑思维习惯尚未完全形成。所以,选择通过表象这种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解决物理问题是符合初中生学习物理思维特点的。例如,在应用浮力和密度知识解答:“同一根密度计漂浮在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上时,根据密度计浸入液体中深浅程度不同判断哪一种液体的密度大?”“同质量的实心铅、铜、铝、铁球浸没在水中时哪个受到的浮力大?”教学中若对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不加以引导,学生遇到上述问题后往往找不到恰当的方法,形不成正确的思路。教学中若能唤起学生模型表象或图画表象,呈现出同一密度计漂浮在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浸入一深一浅的模型及4个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的表象,进而运用表象进行推理和思维,问题的解决就会容易一些。对第一个问题应用二力平衡知识推理得出,密度计漂浮在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都等于重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式F浮=G排=ρ液・g・V排推理得到,F浮不变时,ρ液大的则V排小,密度计浸得浅些;ρ液小的则V排大,密度计浸得深些。对第二个问题应用密度公式ρ=m/V推理得出,质量相等的4个金属球,密度ρ小的则体积V大,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式得知,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不同物体。V排大的则F浮大,由于浸没时V排=V物,所以,体积大的金属球受到浮力大。学生可把解决上述问题的表象――“同个漂浮体,浸得浅的对应液体密度大;同质量的密度小的体积大,排开的液体多(浸没时),所受浮力大。”熟练地记在自己的脑子里,用它解决诸如“轮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所受浮力改变吗?船是浮上来一些还是沉下去一些?”等问题就容易得多,也快得多。由此可见,具不具有相应的表象,能不能够在表象之间进行相应的推理,对初中生解决物理问题至关重要。

二、渗透抽象思维方法,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方式解决问题思维策略

教学中既要重视形象思维,重视表象的作用,又要不失时机,适时地向抽象思维过渡,重视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通过选择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方式,渗透抽象思维方法,以创造条件让学生思维达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高度。例如,对于电阻概念的教学, 可以通过学生探究,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从而使学生掌握电阻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实质。首先分析,对于同一导体,当V变化时,I也变化,但U/I不变,经过抽象得出该比值与电压U和电流I无关;其次,经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对于不同的导体,U/I不同。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每一导体本身都存在一个U/I,不同导体U/I不同。因此,U/I是一个既与电压U无关,又与电流I无关,而只与导体本身有关的一个物理量,它表征了导体本身的一个本质属性。那么,它表征了导体什么属性呢?继续让学生探索,当电压U一定,U/I大时,电流小;当电压U一定,U/I小时,电流大。可见,U/I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我们定义R=U/I为导体的电阻。例如,电阻概念的教学,可以在实验的基础上着重讲如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抽象思维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高度。

三、激发直觉思维形式,运用“立体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

正确引导学生选择运用“立体思维”方式研究概念或解决物理问题以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并利用它来多方位理解体验研究方法,对启发思路,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进行“电阻的并联”教学时,一是从实验角度,让学生动手实验,测出干路电源和两端电压,算出总电阻R并把它与R1、R2值比较。二是从理论角度利用并联电路的特点结合欧姆定律推导出并联总电阻与支路电阻的定性关系1/R=1/R1+1/R2。三是引导学生从电阻定律角度理解该部分知识;并联电阻相当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因此电阻变小。这样引导学生多方位理解、体验研究方法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将起到较好的作用。引导学生逐步把研究R与R1、R2关系的三种不同思维程序和方法应用到解决物理问题上,也可利用公式1/R=1/R1+1/R2的关系解答,还可从电阻定律内容出发分析得出结果。学生可以在运用立体思维方式、多角度地审视同一物理问题的同时,依靠直觉选择最佳的解答问题的途径。

教学实践证明,引导初中生侧重运用上述三种基本的思维策略研究、解决物理问题,是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也是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

参考文献:

[1]胡卫平.中学生物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物理教师.2002.9

[2]阎金铎,等.物理思维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高锦岳,吴承埙主编.物理学发展中的创新思维选例.吉林大学出版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第5篇

关键词:微课程;初中物理;教学过程;方法

一、微课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和现状

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创新途径,微课程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不同于传统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氛围,微课程以视频为载体的授课形式兼具精干精练的特点,非常适合初中物理教学。微课程还可以直接存储,如果学生需要使用,可以再次拿出来观看。每个初中物理微课程都是对某个知识点的解说,学生可以利用微课程巩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对于初中物理老师来说,微课程的出现,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作为教师,应积极适应微课程的要求,打破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实现实时教学,衔接好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越是成功的微课程教学,越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量身定做的微课程资源,学生只需要针对自己的学习需求,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打开资源学习观看即可。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解放了传统课程中的桎梏,同时也让初中物理教学空间得到了无限的扩大,教师的教学不再局限在课堂中,学生也可以实现灵活学习,重点巩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发展将有效补充和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水平,构建更为有效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二、微课程的特点及发展意义

微课程中的“微”字是指每次所录制的视频中讲解的知识点都很小,很精细。由于讲解的内容少,所以微课程授课时间少,教师制作方便,学生使用快捷。一般来说,微课程都是紧紧围绕一个单独的知识点来讲解,开门见山,没有铺垫和引导,重点突出,精细而有针对性。这些特点让微课程具有了移动式学习的优势,特别是在当今节奏快,碎片化时间多的今天,微课程的出现能有力地起到知识的传授作用。不同于过去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的模式,微课程时间一般都控制在10分钟以下,非常适合现在的社会文化传播要求。同时也要意识到,微课程虽然有一个“微”字。但从根本上来讲,微课程还是“课程”。特别是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制作的微课程资源是以视频为载体进行传播的。在这短短几分钟内,微课程依然构建起了一个完整而独立的教学环境。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微课程不仅要进行教学课件引用,还要配合教学讲义,教学素材和教学案例进行制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就是指微课程的短小独立。当然,微课程也可以作为教学反馈素材供初中物理教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学生对于自己遇到的物理难点,物理实验操作中的困惑都可以及时反映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微课程的制作。这样一来,相比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一个个去讲解,去补课,去解答的模式微课程的出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24小时随时在线随时重播可反复使用的学习资源,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统一讲解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三、微课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使用

(一)强调系列化的使用

对于微课程来讲,本质上是依托于整个初中物理教学课堂而存在。虽然微课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它如果脱离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背景,也就失去了绝大部分的使用意义。所以在微课程的使用中,应紧紧围绕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立足于课程体系的全局来考虑微课程的设计,形成微课程与初中物理教学的系列化使用模式。如先划分好初中物理的知识点,再从知识点出发,设定微课程的主题。分散来看,微课程可以独立讲解某一个知识,但所有的微课程联系起来,要达到串联起整个初中物理知识体系的目的。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微课程使用中,对于微课程的练习设计,对于微课程的实施,微课程的使用评价和反馈这一块,则要根据学生的真实观感进行实时的调整,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班级学生使用的微课程设计之道。

(二)强调实际化的设计

考虑到微课程需要控制在10分钟之内,所以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来设计微课程中的话题和实验内容。如在《浮力》的学习中,教师在设计微课程时,要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好教学情景。在微课程中列出知识的学习提纲,以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微课程的讲解氛围。如笔者就对此节课的微课程作了三个问题的引入:浮力是什么?浮力会引起什么现象?浮力的方向和计算公式是什么?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已经对浮力这一节课的知识点进行了分层。在微课程短短几分钟的讲解中,实际化的课程设计就在于直接切入知识点的本质,直接对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实验和讲解。接下来,笔者引用了中考中浮力的实验题目:用手压住瓶盖,把塑料瓶浸入水中,浸入水中的体积是2×10-3m3,这时塑料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呢?运用动画的形式把整个实验过程模拟出来,然后进行讲解和标记,让学生干脆利落地了解浮力的推导过程的作用类型。

(三)强调教学难点的重点阐述

对于微课程的制作来说,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来进行教学难点的重点阐述。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微课程应体现出对知识的预设性。教师应通过作业和训练题来了解学生物理知识的薄弱点。只有了解到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才能更为有效地设计出微课程的重难点。一般来说,笔者会对学生提出的简单问题当场解答,而对学生提问频率高,知识价值高的问题,则及时调整为教学的重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程在未来将得到更为广泛的使用。在笔者看来,只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微课程也应遵循这一原则进行设计和制作。

作者:魏长艳 单位: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二中学

参考文献:

[1]任心燕.微课教学研究初探[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4(1).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第6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物理教育应为初中生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科学基础。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方式又无疑影响和决定着课程的教育质量。我根据当前新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和探讨。本文谈的看法,愿与同行商榷,并希望对同行的教学和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能提供帮助。

一、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自主探究”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强调尊重学生的初感。这里的“初感”,指时对物理基础知识的自主探究,在进行物理学习时,能够对思考的方式有一个初感。这种初感会是幼稚的,甚至可能是有误的,但却是最珍贵的,因为这是学生自己的自主探究。这种自己的自主探究感受是独立、自行思考、自主运用的起步。教师要做的,绝对不是将自己的解读或是所谓权威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去点破那层学生时有疑惑有困难的“窗户纸”:在学生有疑惑时,予以点拨;在学生理解有误时,予以矫正;在学生的理解有待深入时,予以引导。初中生的物理认知过程,主要是一个建构过程。建构思维包括外源建构思维、辩证建构思维和内源建构思维,是指通过有意义学习对有正确标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建构,建构的结果应符合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外在的正确标准。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般情况下,国家的教育部门会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有个总的限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还有各个地区所采用的课程教材,有的学校由于所采用的课程教材内容比较多,而正常的教学时间又比较有限,这会造成“填鸭式”的教育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但凡此类的因素还有很多,因此教师如果想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那么就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协调好自主学习与教学任务的关系;学习模式,就是学生在同时具备了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之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并最终完成的过程。其中自主学习模式的两个必备条件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条件,缺一不可。

三、教学案例――阿基米德原理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②了解用实验研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③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和使用条件。④能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推导阿基米德原理。(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②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后,自己设计实验步骤的能力。③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①培养学生掌握通过实验去验证猜想的科学研究方法。②由古代文明到现代文明引申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热爱。

2.学生分析

(1)已经了解浮力的成因、物体浮沉的条件。(2)具备探索事物成因的积极精神及能力。(3)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3.教材内容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述概括性强,语言简练、准确,但在实际运用时学生常会产生误解,因而形成本课教学的难点。此外,将阿基米德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时,随着条件的不同,所得结论往往差异悬殊。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关键问题。压力差法只适合求规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不规则物体的面积很难求出,这个办法还是行不通。那怎么办呢?阿基米德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就沿着他的做法,研究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来计算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通过演示实验对浮力的大小进行猜想。

4.教学设计理念

本内容是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若直接通过教师讲解不能使学生产生深刻的体会,因此改用学生自己进行探究的形式,这样学生对实验通过实验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同时可以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运用液体压强公式和二力合成导出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采用课件演示的方式加深阿基米德原理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浮力产生的原因和阿基米德原理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去认识同一个规律性的问题――浮力的大小。这为解决浮力问题提供了两种思路,更有利于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引入新课时,教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对金属小球的沉浮既感到迷惑,又觉到有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教师又用实验法、推理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导出了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法直观、简明、易懂,推理法逻辑思维性强。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导出阿基米德原理,使学生认识由浅入深,由了解到理解,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教学中重视对液体的密度和被排开液体的体积两个因素的讨论和理解,使学生分析和解决浮力问题的能力建立在牢固的基础知识之上并且有所提高。课间的演示使学生在实验后进一步了解整个实验过程,达到了用其辅助课学教学的目的。

四、结论

对于初学物理和接受能力稍弱的初中生而言,由于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还处于很低的水平,这时候教师要做的除了教会他们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要培养他们思维能力,结合不同的物理结构形式,让他们有很强的物理学习的兴趣,初中生通过努力学习,相信会达到他们预期的结果,同时也希望本文的创作能够得到同仁们的批评与指正。

【参考文献】

[1]吴燕.浅谈初中物理的探究式教学方法[J].科技资讯,2008(02).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第7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它通常形成于接触新事物的适应阶段。

接触某类事物初期一旦对其形成定式,日后再改是相当困难的,而且这种定式直接影响对该类事物的进一步研究。学习习惯左右着学习效果甚至影响一个人的做事风格。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顺利、通透、熟练地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才能保证物理教学的质量。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呢?笔者结合亲身教学经验,做如下分析。

一、预习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主动性,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发地进行课前预习。另外,从最开始上物理课,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并加强指导,传授科学的预习方法,认真布置预习提纲,帮助学生明确预习要求,在开始阶段及时检查预习情况,使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二、及时复习的习惯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过程“先快后慢”。从最开始教师要注意适度提醒学生课后及时复习,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复习课。通过课后复习可以理顺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大脑中形成的联络。开始新课时,教师应该合理留出复习上节课知识的时间。比如,上节课讲的是浮力,可以适当提问一些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问题。

三、研读教材的习惯

逐字逐句仔细研读物理教材的良好习惯,可以极大地促进物理的学习。有些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这一点,苛求凭借自己课上的讲解,就可以培养出优秀的物理人才,这个认识是多么的愚昧。真正物理学得好的人,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个体会:有些东西光靠听讲是不清楚的,只有自己逐字逐句地看完课本,头脑当中就会非常清楚而且充满了自信。课本是最好的老师。逐字逐句研读教材可以让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掌握研究方法。研读课本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教育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传授研究知识的方法,更要注意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凡是在某一领域有所造诣的人,必然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必然以自学为主。只有独自去研究课本,才能真正完全独立思考,回归自己的本源。这些知识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教师要把教育学生养成研读课本的习惯贯彻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四、回归教材的习惯

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速度的概念。什么是平均速度?什么是瞬时速度?我们平常所说的速度到底是哪一种速度?这些问题光靠冥想是毫无意义的。教师要注意在这方面做好指导。让学生明白最好的办法是回归教材,逐字逐句研读相关内容。教材都是经过专家反复修改的,从每一句话、每一个用词的角度来讲都是非常精确的。学生在最初研读教材的时候,不管多么认真,即使自我感觉良好,也不可能真正做到没有问题。很多问题只有在做题过程中才会遇到,这时就必须回归教材,抓住难得的提高机会。督促学生经常回归教材,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程度,是一名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

五、重原理的习惯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它研究物理对象的本质规律。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追问“为什么”的习惯。例如,在讲解《浮力》时,涉及了“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一般的,老师在讲解这一章时,想不到应该给学生揭示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错失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绝佳机会。我在教学中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核心的问题:“为什么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当我在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时,同学们都表现出一副非常好奇的表情。物体在液体中处于一个沉浮状态后,所受的浮力显然完全取决于液体,跟这个物体究竟是什么没有关系。然后有学生补充道:“噢,那么说,如果用一个物体去替换它,只要排开完全一样的那部分水,所受到的浮力就会完全相等。”紧接着,另一位学生冲动地站起来:“我知道怎么说明了。物体在液体中处于一定的沉浮状态时,必然会排开一部分液体,设想把被排开的那部分液体补上,那么周围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一定等于对这部分液体的浮力,补上之后是平衡的,所以,这个浮力就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采用这样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开动脑筋思考物理问题的习惯,让他们体会到了研究物理原理的乐趣,对今后的学习无疑有很大好处。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第8篇

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用演示实验并提出问题,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探究情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器材,自主设计方案完成探究,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浮力概念的理解,真正做到发掘学生思维的潜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新课程理念.

2教材分析

《浮力》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五节,主要内容是浮力概念的建构以及经历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的浮力现象,并结合学生已有的力学知识结构,综合应用密度、重力、平衡力、合力和受力分析等知识来展开,因此本堂课是以前力学的延伸扩展;又由于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因此本课内容又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

3学情分析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1)感受浮力的存在,理解浮力的概念;(2)练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4.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观察、交流,了解浮力的存在;(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3)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

4.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用身边物品自制教具与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节约意识;(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5重点难点

重点:(1)建构浮力的概念;(2)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6教学策略与手段

为了突出本堂课的重点,综合应用了直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为了突破本堂课的难点,设计了两个相关的探究实验,探究式教学法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但对初中学生而言通过实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难度较大,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在实验中需要测量和记录的物理量多,实验方法较多,所以在教学中采取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各小组进讨论,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充分利用小组成员各自的知识结构的优势,在相互启迪交流中形成共识,这样既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分组实验的成功完成.

7教学仪器

弹簧测力计、细线、圆柱体、小圆柱体、小石块、水、盐水、酒精、小桶、乒乓球(2个)、烧杯(大小各1个)、矿泉水瓶(大小各2个)、跳棋子、溢水杯、口服液瓶、水槽等.

8教学过程

8.1新课引入

活动一:观察对比实验

师生共同分析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乒乓球与放置在水面的乒乓球的受力情况,引导学生回忆浮力现象,从而引入新课――浮力.

8.2进行新课

第一部分:认识浮力

活动二: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提出问题:通过挖掘学生生活记忆――直接引出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那么,石块、铁钉这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说出猜想的原因,强调猜想要通过实验来检验.

设计实验:初中物理课堂中浮力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因此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找到间接测量浮力的方法.

交流与评估:(1)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2)点明这是一种测量浮力的方法.

活动三:讨论浮力的方向

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应用已有的知识来建构新的概念.

第二部分:阿基米德原理

活动四: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提出问题:有些物体受到的浮力无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那么,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猜想与假设:设计一个小船载重的实验来引导学生猜想,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发表各种意见.

设计实验:让学生自主选择仪器,自主设计实验,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解决两大难点:如何测量物体浸在水中的浮力大小F浮? 如何测量此时物体排开水的重力G排?

收集数据:让学生自主收集实验数据.

分析与论证:从数据的分析中得出F浮=G排;点明这是阿基米德原理.

8.3课堂练习(略)

9设计特色

特色1:应用建构主义思想设计课堂架构

特色2: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本堂课共设计了16个问题,提问学生达35人次,组织学生讨论6次,交流实验方案及实验结论2次,交流学习经验1次,课堂演示实验3个,学生分组实验2个,学生设计及实施的实验方案6个,课后小制作2个,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有学生回忆、观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与交流的思维操作,非常巧妙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了的主体地位,这深刻地展示了教与学的主体关系和辨证关系,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从强调论证知识的结论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化的现代物理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