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体育培训

初中体育培训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21 17:13:42

初中体育培训

初中体育培训第1篇

一、在学习中反思。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当我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激起我心中的许多感想,让我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感悟到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学到了自信,学到了方法,感悟至深。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种观念的构成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个观念的引导,在今后课程改革中尽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务必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要因人而异、因生而异,生源不一样,各有千秋,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构成自我的教法,构成自我的特色,构成自我的风格,教出自我的风采。教师务必要有开发课程和整合课程资料的潜力。仅有这样才能用好教材、活用教材。还就应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我的知识,在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这样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二、在反思中提高、成长

透过学习,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专家与名师,之所以能成为专家与名师,他们那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恰当把握教学生成”,是与他们辛勤的付出、不断地积累总结分不开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他们的最好写照。作为一名参加教育教学潜力提升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的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潜力,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所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自我向专业化的发展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提高,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断更新,需要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仅有透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教育将更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潜力的培养,进一步理解以人为本的理念;听了专家的报告,使我明白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并且能够学好,成为优秀的学生和未来社会的成员。“教师的能耐是让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爱学习了”。所以,教师就应着力于将经验资料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理解的资料与形式。专家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师应由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化,传统型的教师已不适合新形势的需要。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我,并逐步向专业化教师转化。

2、努力转变好主角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潜力、获取新知识的潜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力以及交流与合作潜力。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要使学生的学习从以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这种巨大变化,在孩子们身上凸显出来,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欢乐。把价值引导和孩子的自由发展结合起来,体现了价值引导,同时又注重学生欢乐的学习,不强迫学生去被动的理解,而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不但主动欢乐的学习了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用心的应答的环境,学生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达,不仅仅语言得到发展,其他各方面的潜力也得到发展。为此,教师务必转变自我的主角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简单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用心、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去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仅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3、教师要做好“言传”和“身教”的表率作用

(1)用心去热爱自我学生。

教师就应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我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所以,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教师要心胸宽广,能够听取各种不一样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多一些理解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提高,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冰心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一切。”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首先要爱学生。因为,我们每一天应对的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活,一个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学生,我们要把他当作一个能动的人,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尊重平等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感到温暖,增强自信,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更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用自我的言行去感染学生

初中体育培训第2篇

为提高我县新生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充分发挥“学习在线”强大的继续教育网络化学习功能和资源优势,扎实地推进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特下发《关于依托“学习在线”,面向2014年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就业职业素质、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请各校结合实际抓好落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全县各初中校、高中校2014届毕业生

二、培训内容

1.面向全体2014届初中毕业生开展就业职业道德和法律基础知识培训。对于其中部分未升学的毕业生,组织其参加县内两所中专校开展的免费的国家职业技能初级培训。

2.面向全体2014届高中毕业生开展就业职业道德和法律基础知识培训。对于其中部分未升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毕业生,组织其参加县内两所中专校开展国家职业技能中级培训。

三、培训形式

1.面向全体2014届初、高中毕业生开展的就业职业道德和法律基础知识培训将由毕业生在所毕业学校的指导下,由毕业生登陆“学习在线”网站实名注册后,参加相应视频课程资源的自主学习(具体登陆注册学习办法见附件)。每位毕业生在线获得20学分及以上,视为培训合格,由县教育局统一颁发“两后”培训合格证书。

2.对于2014届初、高中毕业后未继续升学的毕业生,由学校组织报名,自主选择参加我县两所中专校面向2014届“两后”毕业生专项举办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工种含:维修电工、电子设备装接工、服装缝纫工、商品营业员、保育员、育婴师、计算机设备维修工等十余个职业工种,培训级别含初、中级。具体培训事宜,另行通知。凡获得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参培毕业生,在毕业生自愿的基础上,由中专校100%负责推荐就业。

四、培训时间

1.面向全体2014届初、高中毕业生开展的就业职业道德和法律基础知识培训,毕业生网络注册学习时间从2014年6月20日至8月20日。

2.县内两所中专校面向2014届初、高中毕业后未继续升学的毕业生开展的国家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时间集中于2014年7月10日——8月10日,每个工种总培训学习时间30天。

五、培训任务

1.各毕业学校面向全体2014届初、高中毕业生开展的就业职业道德和法律基础知识培训要求网络化学习参学率要达90%以上,学习合格率达80%以上。

2.各毕业学校面向2014届初、高中毕业后未继续升学的毕业生开展的国家职业技能培训要求参培率要达100%。确保全县每一位初、高中毕业生均能持证就业。

3.县教育局将对各校“两后”教育培训情况进行检查。切实实施“双证”并发制度。此项工作将作为2014年年终业务考核内容之一。

六、工作要求

1.各初、高中校要指定专人负责,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把工作落到实处,并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了解学习培训的意义。

2.各校要在校内醒目位置张贴由县教育局制定的培训通知并认真指导培训毕业生掌握在“学习在线”注册学习操作要点。

初中体育培训第3篇

关键词:预选士官;教育模式;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277-02

近年来,随着大量高新技术装备列装,海军对专业士官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对专业士官的能力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士官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士官教育一般划分为初级预选、初级、中级、高级四个层次,初级预选士官培训处于基础地位,其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强预选士官发展潜力,为初中、中级、高级士官的教育训练奠定基础;二是提高岗位任职能力,为执行作战训练任务奠定基础。军事院校承担着初级预选士官的培养任务,为部队培养大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士兵,但从“实战”的具体要求来看,他们的能力素质、发展潜力还有不少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确保“打赢”的岗位任职需求。为此,必须积极推动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改革,瞄准实战,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升预选士官的岗位任职能力,为确保“打赢”奠定人才基础。

一、初级预选士官特点分析

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的对象是刚完成入伍训练的新士兵,通过分析总结,其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了解部队不足。初级预选士官在院校培训时,到部队时间仅有几个月,军事素养还不高,对部队的要求、装备实际情况了解有限,还处于在逐步适应的阶段,对院校培训的意义认识理解不深,思想上、情绪上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

2.学习目的不明确。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期间,往往难以把握所学知识与岗位任职之间的关系,对高新技术装备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多数受训对象仅重视装备操作技能,对专业基础理论兴趣不高,没有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对个人发展潜力的重要作用,对未来复杂作战环境中武器装备有效运用与基础理论之间的关系理解还不深入,学习的目的性、指向性还不是非常明确。

3.学历水平不均衡。近年来,通过对初级预选士官班的教学对象的问卷调查、摸底考试,发现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参差不齐,文化水平差别较大,少数受训对象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多数为高中学历、还有少部分仅有初中水平,受训对象学历水平不均衡。

4.理论基础薄弱。初级预选士官普遍具有“90后”的显著特点,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对于新事物容易产生较强的兴趣。但是,他们的专业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高新技术装备相关知识接触不多。摸底考试表明,与专业技术课程学习相关的数学、物理课程,大部分人成绩不理想,对信息化装备涉及电子对抗、指挥自动化等专业基础知识的了解非常少。

二、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存在的问题

各院校初级预选士官培训按照上级统一要求开展,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为相似。从近年来某型末端武器防御系统的初级预选士官培训实践看,结合“能打仗,打胜仗”的总体要求进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培训渠道单一,受训时间过短。初级预选士官是刚完成入伍训练的新兵,其培训教育工作一般由院校承担,渠道相对单一。而院校与部队存在一定差别,受高新技术价格昂贵且部队更新需求迫切的限制,院校往往缺少实装,在初级预选士官实操培训方面存在很大制约。另外,初级预选士官在院校需要完成装备理论、操作等课程的学习,受士兵服役期只有两年的限制,他们院校接受教育的时间不能过长,目前安排的受训时间一般仅有几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培训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2.需求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士官作为未来作战的主要力量,其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应对现代高技术战争复杂多变的情况。初级预选士官教育课程设置必须在准确掌握部队士官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论证。然而,士官到底应该掌握哪些专业技术基础知识、装备知识、专业技能、作战理论,掌握到什么程度才能满足“能打仗,打胜仗”的总体要求,在部队缺少实战经验的条件下,很难准确把握,造成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以某型末端防御武器系统初级预选士官班为例,共设置20门课程,除了政治、文体等课程外,专业基础课共5门、专业课共9门,由于初级预选士官在校时间短,安排这么多的课程,他们很难有效掌握。

3.培训手段单一,学习热情待加强。士官是一个技能性很强的岗位,需要他们熟练掌握装备操作使用技能,以便在战场上能够根据战况和指挥员指令,准确、迅速地操作装备完成预定的任务。而院校普遍缺少实装训练手段,现役装备尤其是高新技术装备缺口很大,模拟训练器材也不完备,造成初级预选士官的课程授课方式主要是课堂讲授,授课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初级预选士官是刚刚入伍的新战士,还处于了解部队的过程中,对高新技术装备缺少整体性认识,还不能充分理解其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作用,加之课程的内容专业性太强,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率较低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质量。

三、提高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水平的措施

1.改革培训模式。秉承“能力核心”的教育理念,按照“筑牢发展根基,持续提升能力”的改革目标,对单一的阶段性的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模式进行改革。以部队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初级预选士官特点和部队实际工作,打造“院校培训、部队训练、网络助学、教员送教”一体化的持续性培训模式,促进院校与部队有机融合,推动初级预选士官教育水平持续提升。院校培训以理论基础为主,侧重发展潜力培养;部队训练以装备操作维护为主,侧重基本技能培养;网络助学以军网为依托,建设网络课程,打造作战理论与方法、外军主战装备及战法、典型案例等教学资源,侧重能力素质的持续培养;教员送教以部队装备使用中的问题为导向,由部队提出需求,院校派出教员到部队进行针对性的授课、现场辅导,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模式可充分发挥院校人才资源、部队装备资源优势,形成培训合力,也便于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克服初级预选士官在校培训时间短的弊端,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2.完善组织机制。一体化培训模式涉及院校、部队两个不同主体,培训活动环节多,要有效推动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模式改革,必须重视组织机制建设,推动形成以“院校―部队”为主体的初级预选士官培训领导机构和专家组,建设领导负责、专家全程指导机制,建立学院和部队之间的沟通联络渠道,全面推动培训工作顺利转型。领导机构负责协调多方资源,制定具体措施,在切实掌握部队需求的基础上,推动相关教学单位,形成教育教学详细方案,确保培训活动顺利进行;专家组负责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辅导、教员送教等工作,确保初级预选士官培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调整课程与教学内容。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置是关键,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从部队实际需求出发,优化调整课程与教学内容。在调整过程中,注意充分调研,抓住初级预选士官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明确未来作战需求,全面掌握部队士官岗位的划分设置、职责权限、能力标准,在部队协助支持下,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论证。在论证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三个关系”,一是要把握初级预选士官培养与初级、中级、高级士官培训之间的关系,明确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的基础性地位,在此基础上,优化课程设置;二是把握装备维护岗位与装备作战使用岗位对知识结构的不同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对装备维护岗位人员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侧重于装备组成、原理、维护技能等,而对装备作战使用岗位人员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有适当拓展;三是把握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之间的关联关系,明确不同岗位人员培训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切实做好发展潜力培养与岗位任职技能培养的平衡。在明确“三个关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岗位,灵活调整课程内容,突出教育重点,为快速提高初级预选士官能力素质奠定基础。

4.优化教学班次和教学方法。对教学班次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必须从初级预选士官特点出发,坚持“能力导向”原则。针对初级预选士官学历水平不均衡、接受能力差异的特点,按照岗位能力需求,优化教学班次。按照学历水平、接受能力的高低将初级预选士官院校培训的单个专业班次划分为高级班和初级班两个班次,采用小班化教学。初级班以实操课为主,理论课为辅,理论课与实操课学时比例为3:7左右,侧重于实操技能培训;高级班实操课与理论课并重,学时比例为1:1左右,关注发展潜力、实操技能均衡发展。在教学方法上,避免“满堂灌”教学方法,增加案例式教学比重。从近年来的案例式教学实践看,案例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初级预选士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5.加强训练手段建设。初级预选士官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对操作维护技能的要求很高,而技能培养不能脱离实践教学,因此,必须加强训练手段建设。在院校不具备实装教学条件的情况,一方面应该尽快加强训练手段建设,配备体系完整的模拟训练器材,强化模拟训练。另一方面,需加强院校、部队培训资源的有机整合,促进优势资源共享使用。

6.重视文化引领。部队与院校密切配合,积极营造“尚武文化”氛围,不断强化初级预选士官“当兵打仗”的意识。在教育培训过程中,通过法规制度学习、爱装管装教育等活动,利用新闻报道、标语口号、知识竞赛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初级预选士官认清到自身职责,深刻理解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作用,不断强化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训练中,为提升初级预选士官能力素质增添持续动力。

初中体育培训第4篇

关键词: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实施建议;体系建立

Pre-Work Training System Training For Initial Teachers In Rural Middle School

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ers in rural middle school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improving English teaching in rural areas. There’re the biggest amount of English teachers in China and many initial teachers start working as an English teacher every year. Helping them adopt to the new job in the shortest time is a decisive factor in building team of English teacher. Initial English teachers in rural middle school, as the new power of rural English teacher and backup of mainstay teachers, it’s important to provide them with suitable training so as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ability. Based on the pre-working training theory and foreign training model, this paper rais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pre-working training of initial English teacher in rural areas.

Key words: initial teacher; pre-working training; implement suggestion; system structure

基于农村初中初任英语教师的入职教育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农村初中初任英语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依据和国外发达国家入职教育模式参考的基础上,对农村初中初任英语教师入职教育的实施和体系的建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农村初中初任英语教师入职教育的实施建议

通过对农村初中初任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结合农村初中初任英语教师的现实情况和以上理论依据,笔者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入职教育的实施建议给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入职教育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加速农村初任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一)教学形式多样化

农村初中初任英语教师有着性别、年龄、个人人格特质、态度、教师行为、经验、个人关心事务、师资训练的内涵(如实习时间长短)、学习成绩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入职教育机构应根据初任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层次的分层教学,使初任教师获得更具有个人针对性的入职教育培训[1]。此外,课堂教学上也应打破传统的集体大班授课,培训教师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言传身教,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促进师生课堂上的互动与交流。

(二)培训机构多元化

从目前负责入职教育培训的机构来看,主要由县(区)进修学校或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垄断,由于培训机构自身性质的原因,培训机构缺乏活力,培训效果并不理想,且多流于形式。建议在入职教育培训机构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专门外语培训机构以及其他私人培训机构纳入初任教师可选择的培训机构中,教育部门只制定并给出相应的培训内容大纲及对初任教师的考试考核。

(三)评价方式规范化

中学英语教师是专业性较强的职业,但目前仍缺乏相关的英语教师专业水平标准政策法规,中学英语专业水平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同样也有利于评价英语教师的包括入职教育在内的继续教育,2005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委托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研制《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水平等级标准(试行)及培训、考核、认证体系》(Standards for Teachers of English in Primary & Secondary Schools, 简称《STEPSS》)[2]。虽然迄今未推出具体的标准,但作为教育培训机构及教育管理部门仍可从《STEPSS》调研中借鉴符合初中初任英语教师的评价模式。

此外,由于我国缺乏全国统一权威性的外语教师资格考试,在教师入职教育考核考试上可以借鉴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由英国剑桥大学ESOL考试中心推出的具有理论基础与实际教堂能力评测的“剑桥英语教堂能力证书”考试(TKT,Teaching Knowledge Test)对中学初任英语入职教育进行规范化考核。

二、建立农村初中初任英语教师入职教育体系

农村初中初任英语教师入职教育的实施需要建立相应的农村初中初任英语教师入职教育体系作为制度上的保障,笔者以问卷调查和问题分析为基础,就农村初中初任英语教师入职教育体系的建立给出以下相关建议。

(一)建立入职教育制度,完善教师证书制度

入职教育是连接职前教师培养与职后教师教育的桥梁,是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中间环节。为此,国家负责教师教育的部门要真正把这三阶段统合起来,把初任教师入职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中心环节来抓。

上世纪70-80年代日美等发达国家就已在入职教育上立法,通过法规的形式将教师入职教育确定下来,这为我国入职教育体制建立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此外,在教师资格证书上,日本通过修改《教育职员许可法》将原来的两级(一级、二级)改为“专修许可证”、“一种许可证”、“二种许可证”三个等级。而美国的《霍姆斯报告》也提出了三级教师证书,即初任教师、专业教师和终身专业教师[3]。

因此,当前我国要大力推动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立法工作,从经费政策,考核制度,专业化教师资格证书等方面入手,早日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建议初任中学英语教师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入职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可获得更高级别的专业英语教师资格证书。此外,还可参照语文教师从事汉语教学需获得汉语普通话等级考试二甲证书的制度,开设相应的英语口语等级考试,进一步规范并提高英语教师从业标准。

(二)加强入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从事入职教育的师资的水平对保证初任教师入职教育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从事入职教育任培训的授课教师主要来自县(区)级教师进修学校以及高校的教育学院。培训教师往往对一线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缺乏了解和研究,难以满足中学初任英语教师的实际需求,并在从教观念和知识结构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4]。此外,初任教师入职教育师资队伍还存在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不稳定等问题。有关部门应当从完善考核和聘用制度入手,采取多种措施,对入职教育师资队伍进行改革,建设一支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都具高水平的入职教育师资队伍,以确保初任教师入职教育质量。

(三)加强对农村初中初任英语教师特点与需求的系统研究

初任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这个特殊群体中的农村初中初任英语教师有着众多不同的自身特点,如身处经济滞后、地理位置偏僻的农村,独特的语言学科特性,以及师资队伍主要女性组成等,这些都决定了农村初中初任英语教师其自身问题和需求的复杂性。但只有对农村初中初任英语教师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充分的认识与了解,才能够在入职阶段更好的帮助他们,解决初任教师的问题与困境,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5]。因此,我们必须深化农村初中初任英语教师的系统研究,了解初任英语教师在入职阶段的专业表现、问题与需求等,为农村初中初任英语教师提供更有成效帮助与指导。

(四)建立入职教育档案袋

为确保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具有针对、有效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教师参加入职教育前对各教师基本情况进行专门问卷调查,了解初任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与内容和初任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为之建立相应的档案袋,并将随后进行的入职教育系统性记录在档案袋中,内容包括培训的机构、培训时间、培训方式、课程内容、任课教师评语以及考核成绩等,档案袋的建立不仅为初任教师延续的入职教育,同样为之后的在职教师教育提供了针对性现实依据。

(五)推行初任教师导师制

启动初任教师拜师工程,建立了导师制。为初任教师确定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作为导师,“师徒”双方签订协议书,由导师领教、领研、领才、领德。并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和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大赛。初任教师学徒期满后进行出师汇报课等,在初任教师获出师肯定后对初任教师导师进行出师奖励。导师制的建立要以相应的激励机制为保障,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能对导师制提供资金上的投入与政策上的支持,改善初任教师导师的工作条件与待遇,如减轻导师的教学工作量及行政工作事务,使导师能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来专心对初任教师进行教学上的辅导;在职称评定上,导师享有优先评聘资格;在经济上,除给予导师合理的课时津贴外还可享受工资优先晋级;个人学习上,可以为优秀导师提供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等措施。此外,还需建立一套完善的导师考核机制对导师的工作质量进行严格考核,避免初任教师导师制流于形式。

(六)拓展校本教研培训

各农村中学应积极营造校本教研文化,开展校本教研。以课例为载体,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教学型教研活动;以课题为载体,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型教研活动;以读书为载体,以读书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型教研活动。并且定期开展校内两课活动——骨干教师的示范课、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定期举行课题成果报告会、读书交流会。帮助初任教师早日融入中学教学工作。

(七)加强校际研训,建立中学协作体

农村中学各校英语师资队伍总体较偏小,且可利用的现资源不多。因此,建立临近中学协作体,实行优质资源共享,形成教育、教学合力。协作体内部由各校轮流统一命题,实现联考、联改,并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中考研讨会、试卷分析会,交流经验,交换信息。校际研训能够实现现有有限资源的互补,帮助初任教师获得迅速的成长。

此外,鉴于偏远山区中学几乎都是青年英语老师的局面,应促进资深英语教师的校际间的流动,并确保边远中学初任英语教师入职的第一年有资深教师的教学引领。

(八)鼓励职前师资培育院校参与初任英语教师的入职教育

目前,我国职前师资培育院校很少直接参与初任英语教师的入职教育。其主要原因一是没有更多的经费和人员保障;二是管理体制的问题。师范大学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联系松散,造成与中小学沟通的困难;三是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的激励与支持。[17]职前师资院校参与初任英语教师的入职教育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初任英语教师的入职教育质量,另一方面,通过与中小学初任英语教师的接触,师资培育院校可以了解中小学一线教学实际情况及需要,完善初任教师职前教育培养模式。总之,师资培育机构参与初任英语教师的入职教育不仅有助于中小学初任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还能促进师资培训机构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九)建立科学合理的入职教育课程体系

对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主要是通过入职教育课程来实现的,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入职教育课程体系,为初任教师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促进其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入职教育课程体系决定了入职教育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直接影响着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质量。科学合理的入职教育课程体系首先应明确初任教师入职教育课程设置目标;其次,要根据初任教师的需求,提供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的菜单式课程选择,合理安排各各课程的比重与进度;最后,在课程内容上要有实效性有针对性,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能切实解决初任教师的问题,同时,课程内容还应具有前瞻性和延续性,不仅要能帮助初任教师应对未来可能遇见的问题,还要为初任教师今后的在职教师教育奠定基础,促进初任教师向反思型、科研型教师的转变。总之,科学合理的入职教育课程体系是确保入职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十)开发入职教育教材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和最直接的具体体现形式,也是课程内容的核心。而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主要是通过入职教育课程来实现的,因此,教材对入职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具有直接的重大影响。当前在我国,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层面,都没有统一的初任教师入职教育教材,入职教育教材的开发仍处于空白阶段,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开展多以抄笔记或发复印资料的形式进行,入职教育课程实施的缺乏具体保证,并造成培训教师与初任教师课堂时间上的浪费,进而影响入职教育教学质量。对此,我们应从初任教师的困境与需求上入手,开发初任教师入职教育教材,特别是英语学科教材的开发,以减轻培训教师的工作量,节约其教学时间,同时初任教师也能通过教材高效有序地获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总的来说,入职教育教材不仅决定着入职教育的质量,同样是入职教育规范化、系统化的体现。

三、 结束语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而要抓好中小学阶段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键在于要要一支数量适当、质量合格、结构合理、比较稳定的教师队伍。”[6]初任教师作为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入职阶段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而且也是一个充满困难和考验的过渡时期。它不仅决定着初任教师是否会在教学领域内继续工作下去,而且还会在教学的有效性、工作的满意度以及职业持久性等方面对教师未来的专业发展产生长久的影响。为此,对初任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其入职阶段的专业发展特点、需求与问题,并据此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协助与辅导---入职教育,使其顺利度过这一艰难的职业生涯阶段,是目前在教师教育领域我们必须给予重视并须重点解决的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曾德琪.师资队伍建设的新举措——美国“新教师入门指导计划[J].外国教育研究,2004,(4)

[2]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03: 64-69.

[3]Veenman, S. Perceived Problems of Beginning teachers. 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 1984,vol. 54.

[4] 孟洁.新教师入职教育新途径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4)

[5] 江丽莉.幼稚园第一年教师的专业成长[A].教师权力与责任[C],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5,340-341

[6]杨秀玉.教师发展阶段论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1999,(6)

作者简介:

姓名:赖康生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4年12月29日 籍贯:江西赣州

初中体育培训第5篇

Wang Peng;Xuan Xin

(PLA Artillery Academy,Hefei 230031,China)

摘要:从法军院校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院校传统入手,总结法军院校教育特点和发展趋势。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educational system, military personnel cultivating model, educational contents and traditions of French military academies, summarizes the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rench military academy education.

关键词:法国 军事院校 教育

Key words: French;military academies;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9-0199-01

0引言

除高等国防研究院外,三军参谋部高等军事教育局是领导军事院校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招生计划、确定培养目标、拟制教学大纲等,并由各军种参谋部负责本军种院校的具体的业务。陆、空军参谋部均下设院校司令部和高等军事教育局,分别负责本军种初级军事院校和中级军事院校的教育工作。海军院校则由海军参谋长直接领导海军参谋部人事局及海军中级院校:海军学院。宪兵和武器装备部所属院校分别由宪兵总局和武器装备部下设的院校处领导。各院校的行政管理和后勤供应由其所在的军区负责。

1院校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

法军院校教育历史悠久、结构合理,初、中、高的梯次配置,形成比较完善的军事教育体系。按隶属关系可分为国防部直属院校、陆、海、空、宪兵、装备部所属院校等;按培训的内容可分为指挥与技术两类;按培训的层次可分为初级军事院校、中级军事院校、高级军事院校3级。还有士官学校及训练士兵的训练基地和训练中心。现有各级各类院校113所,其中,高级军事学院3所,中级19所,初级91所。士官学校学校根据专业开设初等课程,学制不超过一年,毕业后授予相应的士官军衔。初等课程内容全面,可使学员获得实际操作的经验,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分为三部分:第一是加强纪律观念和军事素质,以提高指挥训练的能力,使学员初步了解部队情况,掌握在训练中做教员的技巧,以便恰当地处理指挥训练中遇到的各种情况。第二是在国家训练指挥中心进行有关作战任务模拟实战训练,学会如何指挥部队;第三是体能和体育技巧训练。此外,学员还接受基础的军事、文化知识和行政及技术培训。法军初级军事院校包括指挥院校、军官培训学校、专业技术学校、训练中心及士官学校和军事中学,主要培训初级指挥和专业技术军官,校长为上校或中校军衔。设参谋部、训练部和后勤部3个机构。

2教学内容及院校传统

法军要求军人时刻跟踪技术的发展,适应专业分工,掌握新的技术,以便能够在任何情况下有效地完成作战任务。因此,军校教学内容主要有:基础军事知识,教学训练法知识,战斗训练,身体素质和体育训练,行政管理与技术知识、文化知识等。以圣西尔军校为例,该校按文科类、理科类和经济类3个类型进行招生,经过2年大学预科或圣西尔专科预备学校的学习后,在通过考试成为圣西尔学校的学员后,开始3年的一般性基础技能培训和1年的专门性培训。专业训练分第一阶段,所有参训军官的训练内容都是相同的,训练的目的是使他们获得一些基本经验,并确定了自己从事工作;第二阶段,学习与自己的工作直接相关的内容。如在装备、职能或环境上的特殊要求。同时,初级军官的进修也属于专门性培训的范畴,一般安排在其接受初级军事教育结束后的3~5年内进行,培训对象主要是拟晋升上尉军衔的中尉军官,目的是要将他们培养成基层单位的主官。法军院校非常注重校风与传统教育。

3法军院校教育主要特点

3.1 实行分级培训,注重实际能力法军院校教育分为三级培训与高等军事教育相结合。初、中级指挥官的三级培训由各军种参谋部院校部所属的院校或训练中心负责。根据职衔到不同等级的院校完成培训。分为基础知识、应用、实习三个阶段。高等军事教育由高等国防研究院、高等军事教育与研究中心和诸兵种防务学院共同组织实施。同时,士官的培训由士宫院校负责。初级士官培训是使担任班(组)长的士官获得组织训练的能力。二级士官培训是使担任排长或副排长的士官获得分队的管理经验和训练所必须的军事知识和专业技术。

3.2 实行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法军院校实行“2+3+1”模式,新生必须完成两年通科学习,获得国民教育部所属学会认可的有关文凭后,进行3年的基础军事训练、军官军事基础训练专业教育,并授予少尉军衔,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军官,为了更好的打牵学员的职业军事基础,高级陆军学校可以让一部分学员经考试合格后,通过签订合同,先去地方院校选学一门科学技术时间为两年,然后再回该校学习两年军事。

3.3 强调士官的作用,重视士官教育法军十分重视对士官的教育,很早就将士官的培养纳入军事教育体系之中。法军各军种都为各个岗位的士官设有有专门的学校。据统计,法军共有士官学校(含训练中心)55所,其中陆军21所,空军20所,海军5所,宪兵7所,全军性的2所。为所有长期服役的士官提供了教育保障。同时,也给予士官成为军官的机会,年轻士官可与预备役合同军官及同等文化程度的青年学生一起报考军官学校。

3.4 鼓励军人自学,加强院校人员交流法军为了鼓励人员自学,并在学习时间和学习机会上给予充分的考虑。首先法军除规定的院校学习外,还实施院校与部队人员定期交流制度;其次,在院校学习期间的时间分配上,都给教员和学员一定比例的自由支配时间;最后,法军也鼓励人员到地方教育培训机构学习,并予以承认,有利地提高了军人的社会文化知识。

4发展趋势

4.1 在教学方式上,走先基础后专业的培养路径军官在初级院校进行通科学习、军事基础训练以及工程技术基础教育。在后续的岗位任职过程中,着力提高军官的专业技能成为法军的通行做法。规定:学员在任职前,必须到所属军兵种专业技术学校接受本军兵种的技术训练。中尉、上尉军官在晋升职务前,必须到所属军兵种接受专业技术进修训练。

4.2 在办学方式上,走开放与吸收并重的办学模式法军院校走开放式办学,大量吸收外军学员,加强的教学交流,扩大教学面,在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上,决定未来学员的任职方向,为未来的国际防务合作奠定了基础。法军院校除向国内开放外,大多数院校都向国外开放,每年要接收3500多名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学员。各院校还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员到部队、社会、甚至国外参观见学或短期实习。

参考文献:

初中体育培训第6篇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可行性研究

以往的体育教学对学习竞技运动的方法和技能比较注重,更加关注学科间的系统性和完善性,但是却忽略了课程内容的时代性,拓展训练具有双重作用,既能使学生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心灵受到启发。因此,把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当中意义重大,特别是对学生集体意识与团队精神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拓展训练给初中体育教学带来的好处

《义务教育体育和健康课程标准》中对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给予了明确的说明,即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尽可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态度、行为、情感。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地挖掘学生潜力,使其树立起一定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进而使得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所以,初中体育教育中实施拓展训练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这与改革教育体制的需求相符,可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升。

二、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课程中的现状与不足

1.体育拓展训练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安全

在体育拓展训练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也是目前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课程中进度比较缓慢的主要原因,在拓展训练中不乏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这样就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还有就是学生的心智不成熟,由于体育老师专业水平的局限性,在拓展训练中实施指导方面缺少科学性,所以,体育拓展训练的安全问题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2.对体育拓展训练不够重视

如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为社会输送的人才的素质要与时代的发展相符。然而,从中国学校目前的教学形势看,素质教育在实际中执行得并不是很好。不管是社会方面还是家长方面都给予其很大的压力,这样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不注重学生的体能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他们对学生素质不够重视,如此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就比较困难。

三、促进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更好开展的方案

1.强化拓展训练中所需的体育设备与资源

学校方面要关注体育设备项目的投资,在校园中多建造一些体育设备,合理使用体育资源。在完善体育设备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活动的具体需要,适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长期训练,这样可有效地提升体育的实战训练性。经过对有关体育设施的介绍与练习,可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促进其主体思维能力的提升。

2.要做好安全问题的专业培训工作

学校对学生安全防护知识方面的培训一般都比较缺乏,所以学校要进行一系列安全培训,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体育拓展运动方面的培训。同时,体育老师自身的素质也要提高,责任感要强。要想学生的安全得到保障,老师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方法,把拓展内容的相关技能掌握好,学校可开展一些实际训练,这样可使老师的整体安全意识得到提升。

3.对拓展训练科目进行科学的设置与优化

在体育课程的安排上,学校一定要把握好,要使体育课程与文化课的比例达到协调一致,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升。很多体育科目的内容和形式目前存在单一的问题,老师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实施综合性探究,丰富体育科目内容和开展形式。我们要把握好在体育拓展项目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研讨,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参与到拓展训练的积极性。学校在制订拓展训练实施方案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的个性及特点为基础,制订的方案要多元化,把这些方案进行合理的优化,进而选出最优决策方案,最后选出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案,如此才会使教学质量得到真正的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是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这就要求学校加大对体育拓展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体育老师培训工作,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更好地实施,以实现素质教育的

要求。

参考文献:

初中体育培训第7篇

关键词:初级指挥;任职教育;积极性;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化,军队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训任务必将进一步向指挥和技术指挥人才聚焦。学历教育院校在培养以技术为基础的“指技合一”型部队初级指挥员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目前其初级指挥任职教育水平总体偏低,教员积极性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深入分析影响学军队历教育院校教员初级指挥任职教员积极性的因素,研究实用管用的对策措施,为有效履行初级指挥任职培训任务、不断提高初级指挥员培养水平提供参考。

一、初级指挥任职教员积极性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在任职教学与学历教学中顾此失彼、厚此薄彼

学历教育院校中,教员往往初级指挥任职教学和学历教学一肩挑,但学历教育仍是主业。受各种因素影响,教员潜意识更注重学历教育,对初级指挥任职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专业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相对滞后,现行考核评价体系政策导向不明显等,教员存在顾此失彼、厚此薄彼现象,精力投入不足,使初级指挥任职培训毕业学员的机关和部队认可度不高,学员培训积极性受挫,反过来给初级指挥任职教育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二)教员任职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偏弱、力不从心

一是承担初级指挥教学任务的教员大多毕业于工科院校,甚至从学生到教员,经历单一、指挥经验缺乏,任职教学能力有缺项;二是部分教T囿于院校的“象牙塔”,对迅速发展的部队作战训练、管理教育、武器装备、各项保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不多不及时,知识老化、脱离实际,授课内容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吸引力明显偏弱,教员因力不从心产生消极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发挥。

(三)教员对任职教育内在特点规律不熟悉、新瓶装旧酒

一方面,当前各院校在教育理念、能力体系、培养路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学保障、考核评估等方面认识还不深入,对任职教育固有特点和本质规律把握不够,针对性和精准性欠缺;另一方面,教员受长期学历教育和工程技术思维影响大,用工程化思路设计和开展任职教学等现象较为普遍,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初级指挥员任职能力需求。

二、原因分析

(一)院校在任职教学体系建设上还不完善

初级指挥生长干部任职教育开展时间相对短,没有现成经验,存在先天不足。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学历教育院校长期以生长干部学历教育为主,对开展初级指挥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没有形成共识,两者未能同步发展;二是缺乏理论支撑。初级指挥教育作为一种职业岗位导向的教育模式,其内涵、外延、培养目标、培养制度、课程体系、培养途径、质量评价等多方面理论问题尚未形成共识;三是政策体系不配套,考核标准体系不合理,对任职教学的政策鼓励导向不明显。

(二)初级指挥教员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一是学历教育院校任职教育在学历教育基础上转型而来,缺乏任职教育教学和实践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基础较为薄弱;二是学历教育院校教员与机关部队任职交流少,缺乏“源头活水”,教员任职教育能力缺乏公认、有效的评价手段;三是任职教育教员引入较少。限于当前干部政策和体制编制,部队了解任职需求、具备任职教育能力的优秀干部难充实到院校。“自身培养不足、引进外援不易”,制约着初级指挥教员队伍在的改善优化。

(三)初级指挥任职培训学员相关制度不健全

生长干部参加初级指挥任职培训一年后,除授予军事学学士学位外,在职级衔级确定上与同批次干部无差别,对部队情况掌握上甚至存在劣势,难以“优中选优”选拔初级指挥任职培训学员。同时,一些部队领导对初级指挥教育认识不够,使学员心理上不重视不情愿。此外,初级指挥任职培训成绩也与其部队任职不挂钩,学好学坏一个样,没有涉及其岗位任职、衔级确定等的强制约束和惩戒机制。学员积极性不高成为影响初级指挥任职教员积极性的因素之一。

三、对策建议

(一)认清形势任务,革除阻碍初级指挥任职教育的思想痼疾

一是要认清初级指挥任职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当前深化改革以及军民深度融合背景下,精简后的军队院校必须强化“技指合一”的独特优势,初级指挥任职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二是认清学历教育院校的独特优势。“技术决定战术”是现代战术指挥的鲜明特点,学历教育院校掌握武器装备技术全面实时,在战术指挥研究上有“近水楼台”之利,理应高质量办好初级指挥任职教育;三是正视挑战困难。初级指挥任职教育在全军都是较新的课题,可借用的经验做法少,需要对其本质和教学规律、制度体系等进行深入探索,这本身也是一种机遇。教员作为培养未来部队骨干军官的主体,要以战斗力为根本标准,积极主动提高自身初级任职教学能力。

(二)打破原有格局,打造与部队无缝接轨的教员队伍

按“提升现有、引进急需、常态流动”原则,打造懂部队、能指挥、会研究的初级任职教员队伍,打通院校与部队的“最后一公里”。一是提高实践锻炼力度。根据初级任职培训需要、教员能力、发展潜力和个人意愿,尝试教员以导调员、裁判员、指挥员等身份参与大型演练任务,逐步加大院校教员在部队大型演训实践中的参与广度和深度,以实战化倒逼教员向部队接轨、向打仗看齐;二是适当引进优秀部队营团级指挥员。营团职领导干部往往是单位的中坚力量,组织参与过多项大型演训任务,但限于编制原因难以晋升。可考虑建立常态化优选机制,选拔部分优秀营团职领导充实到院校初级任职教员队伍;三是加大与机关部队双向交流任职比例。固化院校“教官制”,大幅提高院校与部队干部无障碍交流任职比例。院校引入“打仗型”教官、部队引入“学者型”领导,解决目前教员存在任职短板、搞不清任职能力需求等问题。

(三)创新制度体系,激发教员初级指挥任职教学能动性

一是建立适应教员初级指挥任职需求的能力培养制度。通过任职代职、跟训跟踪、培训比武等形式,尽快提高现有初级指挥任职教员教学能力;二是建立兼顾任职教育的科学考核机制。按学科、任务性质和教员职称,由学员、专家、教研室、院系党委四方评定,建立师德修养、授课能力、信息化运用能力、科研水平、人际关系、奉献精神等科学评价模型。建立数质量相统一的工作量评定办法,对于承担任职培训教学的教员,可考虑按实际课时量乘以一定系数计算任职教育课时量,同时单列一定数量的初级指挥相关课题项目;三是创新初级指挥任职教育模式。面向所有指挥岗位的本科学员进行初级指挥任职教育,培训合格方能确定职级,否则重修或降低职级档次。突出培训内容的实战化,根据部队实际,可以在上半年进行院校培训,下半年进行部队演训实践教学。

(四)构建能力模型,积极催生教员初级指挥任职教学能力生成

着眼任职教育特点规律,立足任职培训能力培养现实问题,科学构建教员能力模型。一是知识整合能力。任职教育的应用型培养目标、综合性课程设置、职业性教学内容,要求初级指挥任职教员能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跨学科专业知识整合,以及任职基础知识、任职岗位知识和任职发展知识的综合;二是快速应变能力。必须能够快速准确熟悉学员实际需求、熟悉部队装备技术发展、熟悉新战法训法、熟悉专业领域知识进展,动态调整教学内容、方式、考评标准;三是实践创新能力。要熟悉部队情况、熟悉岗位特点,具备发现、分析、并利用理论知识M行使命课题训练创新、创造性解决部队演训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理论创新能力。立足实战化训练,突出新型作战指挥体制、一体化深度联合作战、作战运用新模式方法等重大理论创新,以大批高质量成果支撑和推动学历院校初级任职教育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谢建,解磊.初级指挥生长干部任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昆明陆军学院学报,2010(4).

[2]周泉兴.军队院校初级指挥军官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

初中体育培训第8篇

一、国外初任教师入职培训制度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初任教师的培训,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想方设法使初任教师能尽快适应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其中,英国、日本和美国的做法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英国的初任教师入职培训制度

从1991年起,英国诺福克郡地方教育局每年为当地百余名初任教师提供为期一年的入职培训课程。1999年,英国正式提出在英格兰和威尔逊地区建立初任教师入职培训制度,以便使初任教师在向职业教师过渡过程中更加自然且富有连续性。该制度规定:要对首次参加工作的教师必须完成三个学期(英国一年分为三个学期)的入职培训后方可在中小学(无论公立还是私立)任教;三个学期的培训允许中断,但必须在五年内完成[2]。参与入职培训的初任教师、指导教师、校董事会以及地方教育当局等在教师入职培训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指导教师要根据每个初任教师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其专业发展的目标和计划,并据此开展指导工作。对初任教师一般要进行三次正式评定,分别在三个学期期末进行,主要评估初任教师是否达到教师资格证书授予的标准、完成入职培训标准的进展情况,并讨论入职教师是否达到入职培训的标准。地方教育当局的职责是:对中小学教师入职培训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给学校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如果中小学在教师入职培训过程中觉得学校不能保证质量,就应尽快与当地教育部门取得联系,由地方当局针对学校情况提出建议和支持,以帮助学校开展教师入职培训并保证培训质量。最后由地方教育部门根据指导教师对初任教师的教学终结性评估决定初任教师是否完成入职培训。该制度使教师的入职培训更加科学规范,从而确保了教师入职培训的质量。

2.日本的初任教师研修制度

1986年4月,临教审会议在第二次咨询报告中指出:政府实施“初任教师研修”。随后文部省就此向教养审提出咨询。1987年1月,文部省制定了《试办初任教师研修实施纲要》和《拟定年度研修计划纲要》。1988年,各都、道、府、县先后两次试办初任教师研修。从1989年开始,日本政府规定,所有中小学、特殊学校以及幼儿园的初任教师,必须接受为期一年的初任研修,并由主管行政机关指定的“指导教师”给予初任教师“完成教师职务所需具备事项”的指导与建议(《教育公务员特例法》)[3]。初任教师的研修从形式上包括校内研修、校外研修以及其他形式的如住宿研修、海上研修等。初任教师研修制度需要完成两个重要目标,其一,培养适应教学环境的能力,学会在实际教学情境中所需要的实际知识与技能。这些知识与技能是前人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与研究当中累积而成的一般性知识。其二,充实学校教育阶段所欠缺的实践研究能力,初任教师虽然在大学时学过各科教学法和生活指导知识,但是大学的研究往往与学校现场的研究不完全相同。日本政府对初任教师的研修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各都、道、府、县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研修结束后经过一定的考核,只有合格者才被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任命为正式教师。

3.美国佐治亚州的教学导师方案

美国佐治亚州自1990年开始实行教学导师方案(Georgia Mentor Teacher Program.GMTP),该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初任教师及时融入教育环境,解决教学困境并培养教学能力。除了重点帮助初任教师了解与适应班级、学校、社区及教学环境外,还通过示范教学、协同教学、分享教学资源与材料、协助制定班级管理计划、有效进行师生沟通、帮助安排一年的工作进度等方式给初任教师在其他教学事务上提供建议与帮助。此外还通过观察初任教师的教学给其提供反馈信息与建议,帮助初任教师建立教学档案,帮助初任教师进行个案研究或对重要事件进行反思等方式来指导初任教师[4]。指导教师的选择是十分严格的,一般的做法是由有意愿的教师提出申请或由学校同事推荐,经严格审查后,由学校成员或特定的选举委员会经过合法的选举过程产生。选定的指导教师必须参加开学前、后两个阶段约五十小时的培训,经考核合格的指导教师可获得由州专业标准委员会认定的“教师指导专家”资格,并被遴选为各校的指导教师。各个学校特别重视指导教师与初任教师的搭配,在为初任教师配备教学指导教师时,让他们相互了解,双向选择,充分尊重他们,而不是将指导关系强加于初任教师。

二、我国的初任教师培训现状

近年来,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初任教师培训,不少地区尤其是一些重点学校探索了许多初任教师的培训方式。目前,初任教师培训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即所谓的三级培训。

1.师训基地对初任教师的培训

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初任教师的试用期培训工作是由师训基地(省、市教育学院)承担的。其培训目标是使初任教师尽快适应教师的职业要求,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教师的角色,主要采用集中辅导、自学和参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培训内容包括师德修养、班主任工作指导、课堂教育技术、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教学实践指导(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撰写结业论文等方面,培训的总课时一般为120课时,为期约1年。其培训的结果与新教师的转正、定级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