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信息化时代的优点

信息化时代的优点赏析八篇

时间:2024-02-21 14:41:55

信息化时代的优点

信息化时代的优点第1篇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档案;服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112

[中图分类号]G717.24;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1

每一场信息技术变革都对人们的生活与认知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档案信息服务人员必须认识大数据时代自我提升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从传统档案信息服务理念中转变过来,积极探索基于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服务水平提升的有效策略,提升档案信息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1 高校档案信息服务水平提升的必要性

1.1 高校档案信息服务水平提升是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

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量庞大、数据信息类型丰富、数据信息的密度偏低、信息处理速度快。大数据时代的这些特点,迫切需要高校档案信息服务做出相应的改变,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自身的新发展,否则就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难以发挥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1.2 高校档案信息服务水平提升是数据信息服务的时代需求

大数据时代,人们的信息获取观念产生了重大转变,社会需要信息供体转变信息供给方式,树立“数据为主”的信息服务观念。高校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显然已经难以适应社会以“数据为主”的信息服务理念,必须基于社会档案信息服务需要,建立新型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1.3 高校档案信息服务水平提升是促进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

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巨大,资源类型丰富,高校档案信息服务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高校档案信息传统服务已经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服务面不广,服务缺乏灵活性、便捷性,大大制约了高校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只有进一步提升档案信息服务水平,才能实现由内而外的发展,扩大档案管理工作影响力。

2 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信息服务水平提升策略

2.1 基于大数据理念合理定位,深挖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价值

2.1.1 基于大数据理念合理定位

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的价值是所有信息供体与需求对象关注的重点。高校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必须基于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供给与需求特点,科学合理定位高校档案信息服务方向。高校根据档案信息服务定位,做到因校制宜,因人定制,积极寻找适合高校档案管理特点的大数据技术产品,提升档案信息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2.1.2 推动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增值

大数据为高校档案资源的挖掘创造了便捷的条件,也为档案资源的共享搭建了平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者,必须利用大数据时代资源量巨大、信息类型丰富等优势,深入挖掘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价值,摆脱狭隘的档案资源建设观念,拓展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广度与深度。

2.2 推动档案信息资源内外整合,构建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

2.2.1 加强信息资源整合意识

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工作要获得更好发展,必须根据大数据时代资源结构特点,进一步优化档案信息资源结构,拓展资源建设的视角,推动高校传统档案资源与最新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发挥高校档案资源自身优势;同时,加强高校档案资源与第三方高校档案资源、网络档案资源的整合,使高校档案资源建设走出封闭式建设模式,利用外在档案信息资源进一步优化高校档案资源结构。

2.2.2 提高服务平台智能化水平

大数据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信息处理速度快速,因此,高校档案信息服务人员必须借助信息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服务平台智能化水平。高校要根据档案信息服务定位,完成档案信息服务平台的更新与升级,为用户提供快速、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

2.3 充分运用云计算的架构优势,推动高校档案数字化升级

2.3.1 推动信息数字化升级

高校档案信息管理者要提升服务水平,必须推动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升级。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升级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既要保证档案信息数字化升级的技术含量,又要确保档案信息数字化升级过程中的信度。

2.3.2 凸显云技术架构优势

为了进一步提升档案信息数字化升级效率,高校要充分利用云技术优势,发挥云技术在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中的架构优势,突出档案信息资源运用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满足用户更高层次的档案信息需求。

2.4 加强档案信息服务思想认识,探索档案服务多元化模式

2.4.1 树立资源共享理念

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服务理念应该是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最大价值。高校档案信息服务必须转变思想理念,根据档案资源的运用价值与权限进行合理分类,在确保档案资源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档案资源共享理念,使档案信息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

2.4.2 探索多元服务模式

大数据背景下,档案是一种资源,能够被转化为实际的价值。这就需要高校档案信息服务人员积极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从服务高校行政部门,向服务全校师生、服务社会转变,最大程度上发挥高校档案资源的价值。档案信息资源的多元化服务模式需要进一步深化,根据资源类型与用户群体特征,构建多元化、个性化、业务化档案信息服务新模式。

3 结 语

高校档案信息服务人员必须提升服务意识,加强实践探索,基于大数据时代特点,积极探索高校档案信息服务水平提升的有效路径,使高校档案工作贴近时代需求,始终焕发出生命力,推动高校档案事业发展。

信息化时代的优点第2篇

关键词:查询优化;代数优化;查询树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6-0008-02

1 引言

关系数据库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支持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结构非常单一,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都是用关系来表示,在用户看来,关系数据结构就是二维表。常用的关系操作包括查询操作和插入、删除、修改操作两大部分,其中查询操作的表达能力最重要。数据查询是数据库应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数据查询是否具备较高的执行效率和反应速度受到数据库设计者和用户的极大关注。

2 不同查询方案代价对比

关系模型中的查询语言早期通常是用代数方法或逻辑方法来表示,分别称为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随后出现一种介于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的语言称为结构化查询语言,简称SQL。SQL语言作为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向用户提供了易于掌握、高度非过程化得查询语言。大多数商用数据库都支持SQL语言,用户只需指明“干什么?”不需指出“怎么干。”对同一个查询要求有不同的查询解决方案,查询优化就是尽量在不同的解决方案中找到效率高、代价小的方案。

为了提升数据库系统性能对数据查询进行优化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查询优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助推了数据库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例对比不同查询方案所花费的代价。

商品销售管理数据库

销售点信息表(销售点编号,城市、地址,联系电话,开设时间)

产品信息表(产品编号,产品名,类型,规格,生产厂家,进货价格)

销售情况表(销售点编号,产品编号,销售量,销售单价)

求销售产品编号为’JD051’这种产品的销售点信息?

用SQL语言表达该查询:

Select 销售点信息表.*

From 销售点信息表 , 销售情况表

Where 销售点信息表.销售点编号=销售情况表.销售点编号 and 产品编号=’JD051’

SQL语言是高度的非过程化语言,同一个查询要求可以有不同的执行方式。下面针对上述查询要求运用关系代数表达式来表示不同的执行方式。

方案1

Π销售点信息表.*(σ销售点信息表.销售点编号=销售情况表.销售点编号∧销售情况表.产品编号=’JD051’(销售点信息表×销售情况表))

第一种方式需要占用内存空间保留广义笛卡尔积的中间结果,读取数据量过多及耗时较长;

方案2

Π销售点信息表.*(σ产品编号=’JD051’(销售点信息表∞销售情况表))

第二种方案相比第一种方式减少了中间结果,使用自然连接相比笛卡尔积大大减少了中间结果;

方案3

Π销售点编号(σ产品编号=’JD051’ (销售情况表))∞销售点信息表

第三种方式减少了数据读取量,中间结果相比第二种情况更少。总的查询时间最短、查询代价最少。

以上三种表达式虽然等价,但其执行的查询策略不同,数据规模越大,查询所花费的代价差别就越大。通过三种不同查询方式的对比,说明查询优化的必要性,选择合适的查询策略将大大减少查询时间、降低查询代价,因此查询优化问题一直是数据库研究的重点。

3 关系数据库查询处理过程

当用户发出查询请求,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步骤对原始查询进行转换,这些转换工作必须在系统处理查询请求和返回查询结果前完成。关系数据库查询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主要步骤:语法分析与翻译处理,查询优化处理,执行。

4 查询优化技术分类

查询优化技术一般分为代数优化和非代数优化(物理结构优化)。

1)代数优化,通过对查询语句进行变换,改变基本操作的次序,使查询语句执行起来更有效,这种查询优化仅涉及查询语句本身,而不涉及实际存取路径,称为独立于存取路径的优化,或代数优化。

查询是由高级查询语言表示的对数据库的一个或一组操作的集合,通常由投影、选择、连接、笛卡尔积等操作符组成。通过语法分析功能分析查询语句的正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并将其转换为等价关系代数查询树,如图2。

根据关系代数等价变换规则,查询树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变换:

方法1:下移选择和投影运算,以减少中间结果的元组数和参与运算的关系的规模;

方法2:将某些选择运算与笛卡尔积运算相结合;

方法3:同时执行同一个关系上的选择、投影运算,减少对关系的扫描次数;

方法4:将连接运算与投影运算结合起来执行。

图2可变换为图3。

对比图2和图3选择运算和投影运算优先执行,减少了查询中间结果的元组数,大大降低了参与连接运算的关系规模。

在制定具体的查询策略时应尽量减少对数据表的访问,减少对磁盘的访问次数,访问磁盘所需的时间大大长于对内存的访问时间,减少对磁盘的访问次数将大大降低系统的响应时间。选择运算尽可能提前做,往往可以使执行时间降低几个数量级,通过选择运算减少中间结果。在执行连接操作前,对关系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在连接的字段上建立索引以及对关系进行排序,加快查询速度。

关系代数优化的一般步骤:[3]

(a)把查询转换成语法树;(b)优化语法树;(c)选择低层次的存取路径;(d)选择代价较小的查询方案。

2)非代数优化,也称物理结构优化。数据库物理结构是整个数据库存储的基础,物理结构设计是在逻辑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完成的,应确保数据库存储和访问或操作数据表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物理结构优化是指为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推荐合适的物理存储位置或存储结构,以及为查询推荐合适的存取路径,进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5 小结

查询优化技术是数据库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对于的查询要求,我们应该根据数据规模大小,具体的物理存储结构等因素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查询策略。具体的SQL查询语句应根据代数优化的相关原则进行变换,提高查询效率。查询优化目的是为了提升系统的性能,如果进行优化本身需要花费的代价过大,反而会降低系统的性能。所以只有兼顾了查询效率、控制系统开销、保障数据库安全等诸多方面才能真正地优化系统的性能。

参考文献:

[1] 冯卫兵.关系数据库的查询优化[J].现代计算机,2010(1).

[2] 王能斌.数据库系统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3] 萨师煊,王珊. 数据库系统概论[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谷震离.关系数据库查询方法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6.

[5] 崔跃生,张勇,曾春,等.数据库物理结构优化技术[J].软件学报,2013,24(4).

信息化时代的优点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综合科实践探索;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1-0184-01

一、小学综合科教学现状

小学综合科课堂中最常见的教学手段是在固定教室、固定时间里通过口授附之以黑板书写。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经常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讲,其他同学听,或者一个同学做,其他同学看,甚至剥夺了基础较差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权利。音乐课学生只有被动地跟着老师唱,体育课让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特别多。时至今日,老师灌输、学生被动地学习的现象司空见惯。师生之间由于年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心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一味地灌输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本身也存在知识老化的问题,备课不能考虑学生实际,授课也不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因此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主动学习”只是一个口号而已。

二、小学综合科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一)明晰学习目标,采取科学手段。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其目的就在于通过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施的运用,以拓展知识背景,动化学习内容,趣味学习过程。因此,要注重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目标性,通过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寻求教学目标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点,并明确结合点运用的具体手段,切忌凑热闹、搞形式。要遵循形式服务内容、形式服务目标的原则,通过多媒体优化教材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

(二)讲究科学运用,达到最佳效果。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研究,要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为宗旨,而不是研究怎样运用更多的电教媒体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要重视科学运用的研究。

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重视研究怎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从而以教师教的优化促进学生学的优化,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体现问题针对性。要重视研究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最合适的现代信息技术,以体现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针对性。既要探索各学科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共同规律,又要注意各学科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殊规律;既要探索某一学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共同规律,又要探索本学科不同教学内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殊规律。

3.明确现代信息技术的辅。现代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只能是辅的,它只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手段,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并在与新的教学方法的融合中得到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只能优化教学,不能替代教学,不能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4.注重信息技术的选择性。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可运用的教学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须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出发,从教学过程的整体出发,全面考虑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怎样用最简易的媒体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宁精勿杂,以保证省事、节时、高效的课堂效果。

5.重视运用的随机性。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把握最佳时机,也就是说多媒体要在最合适的时候进入教学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握“火候”,适时运用多媒体,达到手段与效果的有机统一。笔者认为,当学生思想分散、注意不够集中时,可运用多媒体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精神振作;当教学内容重要、需要强化时,运用电教媒体突出重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思路受阻、学习困难时,运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相当多的媒体要运用于学生深入地思考、自由地想象、全面地探索之后,坚决防止媒体运用替代学生思考、替代学生探究的倾向。

6.强调优化组合,发挥整体效益。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应该优化组合、“联合作战”,这样才能发挥各种媒体自身的优势,增强整体效果。这里的整合既指信息资源与课本资源的整合,还指出文本资源与技术资源的整合;既指电教媒体与电教媒体之间的整合,又指电教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整合。尽管多媒体信息资源具有空间大,资源丰厚的优势,但也存在获取和选择困难的不足;尽管多媒体具有传播知识密度大、形象直观等传统媒体所欠缺的优势,但也存在使用复杂、备课时间长、使用过多抑制学生的想象力发挥等不足。而教材资源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的特点,传统媒体具有简单易行的优势。因此,要注重怎样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其整体效应的研究,以求用最少的媒体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信息化时代的优点第4篇

【关键词】 OTN技术 专用传输网 干线波分网

随着现代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步伐的加快,使得信息技术成为关键的科学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积极的指导运用。针对通信业运用的信息技术,也在不断根据时代需求进行革新。因此OTN技术在通信技术专用传输网干线波分网中得到充分运用,不但满足通信业业务庞大和规模宏大的整体特点,同时针对通信业的发展也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专用传输网干线波分网的运行特点

1、干线波分网的运行特点。干线波分网运行的主要特点,也是通信业时展的明显特点,即多方位的信息来源。面对多方位的信息来源,通信业需要对有用的信息和垃圾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因此在对不同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就需要运用到干线波分网的处理技术。干线波分网利用点对点和点对多点以及多点对多点的工作方式进行信息的处理工作[1]。因此在对不同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就需要运用不同的工作方式,以达到及时有效处理信息的目的。例如在对多样化的信息进行处理时,需要使用点对点的工作方式,但是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理信息,满足通信系统对有效信息的需求,就需要使用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的处理方式,从而经过POS155M数据网进入信息的处理过程,以达到科学快速及时处理信息的需求。其次,利用干线波分网处理信息,也有利于满足通信系统对信息安全科学可靠的根本需求。针对通信业的发展,及时有效准确的信息是根本性保证,因此,通信业对信息的安全要求极为严格。使用干线波分网技术,有利于及时针对信息进行有效筛选,确保信息提供的安全性。随着通信业的发展,干线波分网也在不断进步,呈业务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干线波分网业务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是指光纤、10G,2.5G,2M等类型干线波分网的发展。

2、专用传输网的运行特点。相对于干线波分网来说,专用传输网是为保障干线波分网服务的,是为保证通信业的快速发展设置的运输网络,目的是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专用传输网的运行特点主要是:调度灵活,便于不同干线波分网的同时运行;业务多样,利用不同的业务接口,满足干线波分网业务类型多样化的发展;安全可靠,是确保干线波分网和专用传输网运行的前提和基础[2]。同时,专用传输网还有传输空间广泛的特点,通信业信息的传播,主要通过专用传输网进行工作,不受地形和环境的制约。

二、OTN技术在专用传输网干线波分网中的运用

1、运用优势。OTN技术在专用传输网干线波分网中的运用,有利于保护系统的组网能力。OTN技术主要主要针对光通路数据和多维度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进行工作的,利用OTN技术的优势,扩大通信系统的信息组网能力,有效缓解系统面对庞大的信息来源“瘫痪”的现象,进而维护通信系统处理信息的能力。OTN技术也有利于提高通信系统处理信息的透明性,满足时代对信息的要求。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各种信息的处理工作,需要满足“公平公正公开”的处理原则,因此OTN利用异步传输和SDH等不同形式,进行信息的科学处理,是对信息进行公开化处理的有效体现。OTN技术的运用,有利于维护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系统的维护能力。OTN技术利用串联连接监视的工作特点,实现对通信系统的及时监测,确保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2、运用方式。OTN技术在专用传输网干线波分网中的运用,主要是针对OTN的技术优势在专用传输网和干线波分网中的运用。其中基于OTN技术信息来源广泛和安全可靠性等特点,通信业在对干线波分网改建过程中,往往利用与DWDM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进而组成新的运输网络。其次OTN技术对干线波分网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OTN技术主要通过对OMSP和ODU等电层实现保护的方式,进而加强信息运输网络运行的安全可靠。

三、OTN在专用运输网干线波分网的创新

针对OTN的优势,为有效完善OTN在专用运输网干线波分网的进一步发展,积极促进通信业的进步。通信业应注意结合OTN的自身优势,加强OTN系统与SDH系统的联合组网建设,进而有效利用SDH系统的容量小便于分类整理信息和业务针对性强的特点,综合实现处理信息和业务的能力,同时也针对时代要求,积极进行业务拓展,进一步完善通信业业务的处理能力建设,以推动通信业与时俱进的发展。

四、结束语

利用OTN进行对专用运输网干线波分网的创新,加强通信业务处理的能力和信息处理的安全可靠,有利于完善信息传输网的时代建设,同时也有利于推动通信业的时展。

参 考 文 献

信息化时代的优点第5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村现代化;信息技术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农村生活,给农村现代化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农业发展的新格局下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使农村居民享受到了最新的农业动态、科学种植的方法和专家指导等,还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村的消费理念。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当前农村改革的重要课题,是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是构建生态文明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法的实施,必将引导农村经济走向繁荣。

一、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1、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顾名思义,就是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上来,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信息化是将我国传统同业推向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法,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体现着农业现代化的优势。农业现代化的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带动、时代的革新而有了新的诠释。就现代化水平而言,某一特定时期有不同的对比,衡量标准以同期发达国家的平均生产力水平为依据。在我国追赶发达国家生产力的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时期,随着代表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知识、技术的不同,就有了不同的目标。当然,完成了阶段性目标并不代表实现了现代化,没有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之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完结。目前,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时间表也与之基本相同。所谓农业,按照于光远先生的定义,农业指的是十字形大农业,一横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种植养殖业,这一概念比农林牧渔更加全面;一竖分别是农业服务业、农业种养殖业、农业经济产业。十字形大农业概括了大农业的所有方面,而农业现代化就是对十字形大农业整个体系的现代化过程。

2、农业信息化

关于信息化的表述,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 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具体体现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如统一规划,统一分组等,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就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给信息技术提供了许多新工具,具有获取数据、传递数据、数据处理、数据衍生和数据使用的功能。和智能化产品用具相关联的生产力,就叫信息化生产力,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农业信息化就是培育、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应用于农业领域的过程。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是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 消费、市场等各个具体环节,加速对。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

二、农业信息化的包括哪些方面

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认清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电气化、 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智能化、农业自动化、农村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抓住当前阶段的建设重点,是十分重要的。目前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不同,造成具体实施方案整体思路不清,对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因而,农业信息化的先导是农业电气化,电能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是农业信息化和农业自动化的重要技术基础。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是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信息数字化要求农业的各个结构要素(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与各种过程(生产、 加工、储运、经销等) 全面数字化、农业以及农业各相关部门(生产、科研、教育、行政、流通、服务等)全面数字化与网络化管理。农业信息化是农业智能化的前提,农业信息化是农业自动化的支撑,农业信息化是当前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和建设重点。

三、以农业信息化建设全面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载体主要包括农业产前、 产中、 产后等过程的农业生产、 经营管理、 决策的信息化等。 农业信息化通过上述方面对传统农业产生影响,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农业现代化体系的各个方面。

1、农业信息化促进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能促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信息化、 高效益化。农业生产率将大幅度提高, 生产成本下降。粗放式大批量生产和高消耗的农业生产模式将被高度集约式的 “高产、高效、优质” 生产模式所代替,农业产业中服务、销售比重逐渐加大,劳动密集型比重下降,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比重将提高。农业产前、 产中、 产后规划将更加合理, 联系更加紧密,这些都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和优化。

2、农业信息化提高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水平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的智能工具改造和装备农业各部门,建立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可为农业服务、生产、销售等各阶段的经营管理决策者提供强大的技术手段和高效、畅通、丰富的信息渠道,将农业各阶段经营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解决管理效率低、调控不及时等问题, 促进管理科学化、 合理化和最优化, 从而加快农业的全面发展。 利用农业信息技术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技术辅助农业决策者、 经营者进行包括农业生产方案选择、过程控制、农事管理、 施肥配方、成本核算、产品销售等工作,将使农业生产实现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利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结语: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各种农业信息工具得到更新,农业信息化管理办法也不断增多,有效扩大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覆盖区域。而如何将电气、数字、智能、自动和现代化技术应用到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上来,是影响整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有效的农业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是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农村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应用范围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努力构建最优的农业信息化发展体系。使信息化方法以最美的姿态,最合理的运用出现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

参考文献:

信息化时代的优点第6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应用;优化对策

1电子信息工程的概念概述

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其在社会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在21世纪,我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最不能离开的就是网络,可以说,我们是依托网络建立起来了诸多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内容。电子信息产业对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渗透和影响。所以,实现对电子工程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电子信息工程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对信息处理的控制,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用于对信息的收集与加工,以及一些电子设备的设计、开发、利用和继承等等。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实现对信息工程知识的应用和学习,可以有效地提升我国创新产品增值的进程。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信息工程带动的一项产业,主要以电子或信息产品为主。当下,电子信息产业在各行各业的融合状态已经呈现出铺天盖地的就是,并在产业链的分化、整合中都显示出强大的优势。可以说,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当下经济发展中,是一股重要的力量,且有着不断壮大的趋势,需要我们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

2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应用的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传入我国,到现在虽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已经在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有所渗透。可以说,电子信息行业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让人们开始重视信息的力量,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它对于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人类也因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当下的工业生产中,电子信息工程的作用更为突出,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崛起,一些传统机械都开始被取代,这现代化技术是这个时代的主力军。虽然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其核心方法与技术的掌握能力还相当欠缺。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来看,并没有完整的发展体系,一些核心技术也都是从外国引进而来的。长此以往下去,这种经营模式势必会制约到我国在电子信息行业的立足于发展。当下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探索转型与升级的方式,力图寻找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发展方式,同时在电子商务这个平台中努力拓展新的业务,构建出具有智能化、网络化特色的管理平台,实现电子信息工程与其他领域的优化融合发展,促进双方的转型与进步。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子信息工程的技术进步对于带动国民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3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应用的优化对策

3.1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支持力度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支持的程度息息相关,所以,国家要加强对该行业的支持和投入,切实有效地扶持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创新项目。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出台一些政策,拓宽电子信息工程的融资渠道,例如建立电子信息工程基金会、鼓励信息产业的研发和创新,进一步实现对电子信息工程的优化指导。

3.2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目前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作为刚刚起步的技术领域,和国外发达的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目前尚不能完全依靠自主研发。但是,纵观现在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现代化脚步,我们不能一味地沿用外国的产品,因为外国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部一定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具体环境。所以,我们要在充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追求自我研发和应用。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它的发展必然少不了人才的支持。所以,要想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化,让更多更优的现代化技术融入其中,培养高端的电子信息工程建设人才十分关键,开发更多人才后备军,重视新项目的研发。企业也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加强对外交流等方式,培养更多相关的额技术人才,用优化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也促进人才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视野。让企业和人才在这种相互促进中,共同进步。

3.3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经济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我国在创新国家管理体系的同时,应逐渐由被动改为主动,把握机遇,从而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大门,一个叫做“知识经济”的概念开始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谁占领了知识的高地,就是占领了经济的高地。电子信息产业可以说是一门新兴的产业,所以,要想提升产业增长点,落实企业的产品研发是必要的措施。电子信息产业应不断完善创新机制,吸引各行各业与电子信息服务的融合力度,建立环境良好的研发平台,拓展信息研发的力度。在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如此,进一步增强电子信息产品与有关拓展服务的联合力度,让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融合于各行各样当中,在融合过程中发展更多新颖的需求。

4结语

随着电子信息工程在我们生活中不断被普及,且其辅助功能的日益增强,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需要得到更多的技术支持与政策指引,从而让其更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贡献,为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服务。本文主要从电子信息工程的内涵出发,并进一步提出了现代化技术在我国电子信息工程运用的可实践方向,为今后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转型提出意见,为其可持续发展做出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延风,彭桦.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保障措施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4):61-65.

[2]赵明富,罗彬彬,胡新宇,全晓丽,曹阳,胡顺仁,黄丽雯,叶斌强.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S2:25-31.

信息化时代的优点第7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经济管理过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G202;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0-0022-02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企业的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二者互为依存,互相影响。但随着我国企业数量的激增,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现代企业应不断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通过提高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是现代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先进技术之一,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的提升,是现代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

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内涵与特点

现代化信息技术主要是指通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与电子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输送信息、处理信息等,可包括信息流通技术、感应识别技术与信息处理、操作技术等。现代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仅可实现企业管理的创新,而且有助于实现企业技术的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为低成本、互动性与跨地域性等。首先是低成本。现代企业科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中的专家系统、办公自动化与智能系统等充分实现计算机管理。在日常的经济管理活动中,只需要进行简单的电脑操作、点击鼠标、录入数据,即可将原本复杂的经济管理工作简单化。在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可有效节省人力资源、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其次是互动性。互动性是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最大区别之一。传统技术将关注点放在信息传递上,而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关注点放在企业之间、员工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上。特别是在企业商品的营销过程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互动性特点尤为明显,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可实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形成实体的无接触,进而提高营销效率。最后是跨地域性。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突破了传统技术在时间与空间的桎梏,可通过人员接触全面了解合作企业和竞争企业,获取有价值的商业信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管理过程中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

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较大,大部分企业的经济管理均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属于粗放型管理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粗放型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亟待变革。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愈发频繁,中国企业想要在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提高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和水平。因此,笔者提出,经济管理过程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重要价值如下。

(一)可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

受中国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企业均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者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过分依赖自身经验与个人感官,忽视信息获取与客观评价的重要作用,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低下。企业未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行业最新信息,加之企业管理者个人感官的误差,极易导致决策错误,从而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重要损失。现代化信息管理有助于行业信息的及时获取,对转变企业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实现现代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可增加企业管理的透明度与公开度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全面应用可将企业的各种信息与事务到网络平台中,还可将企业内部的有效决策到内部网站上,在信息共享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可更多了解企业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发展方向,增加企业管理的透明度与公开度。此外,当企业员工更为详尽地了解企业内部信息与管理时,可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方法或模式等提出自己的建议,在提高员工参与企业积极管理的同时,有助于完善企业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三)可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效率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可帮助企业更为全面、专业地获取各种内外信息,帮助企业在了解行业发展的同时做出更为科学、有效的决策。现代化信息技术具有流量大、流通快的特点,将其广泛运用于经济管理过程中可有效缩短信息的传递、流通时间,减少信息的传递、流通环节与时间,对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的高速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三、经济管理过程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

(一)观念落后、缺乏重视

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部分决策者或管理者并未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为严重,并未正确认识到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价值。此外,部分决策者或管理者对现代化信息技术不尽了解,在工作过程中忽视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观念落后、缺乏重视的现象导致了现代化信息技术无法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致使企业管理水平低、管理模式落后,进而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体系问题

在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可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有助于企业更加全面、及时的获取行业信息,从而根据市场需求研制出更符合大众需求的优质产品,对企业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大部分企业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管理与应用不够完善,缺乏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专业、统一管理。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的缺失,导致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不够,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为企业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三)现代化信息技术人员缺失

在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管理者并未正确认识到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重要价值,因此,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人才培养方面比较落后,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缺失不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全面应用。目前,既具备企业管理知识、又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的专业化人才数量极少,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无法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有效作用与价值全面体现在经济管理中,不利于企业发展。

四、经济管理过程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策

(一)转变观念、加强宣传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领导者、决策者应及时转变观念,重视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价值。企业领导者、决策者只有在充分认识到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够引导全体员工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其为企业管理水平与质量的提高发挥作用。在引导全体员工认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重要价值基础上,还应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可通过开展学术讲座或交流活动等方式使广大企业员工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此外,还应充分认识到市场环境的需求,正确认识到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在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完善管理模式,让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价值。

(二)完善现代化信息技术体系

为了使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发挥重要价值,应不断对现代化信息技术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使企业员工更为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应对员工进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统一培训,建立并健全现代化信息技术体系,及时对现代化信息管理体系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特别是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更应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及时获得行业信息,确保企业对市场需求分析的准确性,使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依据。

(三)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企业发展与未来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全面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企业应不断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充分引导优秀员工,特别是在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企业员工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以便优秀员工更好的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经济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应通过员工培训、专家讲座、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强普通员工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的获取,优化员工的知识结构,使其在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完善经济管理相关知识,以确保企业员工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为企业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结语

经济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效率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与运用效率,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现代企业应引进并充分应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其发挥应有价值,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效率,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梁俊伟.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优化中的应用[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06.

[2] 赖丽文,王逸纯,赵淑媛.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4,(4):34-36.

[3] 张娇.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城建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152.

[4] 成宰镛,杜军.试论信息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3,(24):219-220.

信息化时代的优点第8篇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在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完成相应的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多媒体网络教学代表了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在此,笔者谈谈自己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一些思考。

2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重要意义

2.1 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多年来,数学教学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测等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解题技巧的演练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合作交流;重视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对过程的探究,完全违背了现代数学教育强调“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优化了教学环境,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实验平台,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等专门的数学工具软件,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由过去被动的听转变为现在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探索与求知。这样被优化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2 扩大课堂容量,增加信息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课堂教学向着大容量、高效率、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向转变,要实现这一变革,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板书、画图、例题、习题,特别是在复习课中,需要把知识穿成线、结成网而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体系。这些内容纷繁复杂,要解决这一难题,只需在备课时把这些需要板书的内容制成课件,在需要的时候只要轻点鼠标就会一点一点地呈现出来,既标准又快捷,并且还可以重复点出或根据需要点出。这样既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减少板书时间,又可以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3 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成为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手段。

学生在中学阶段对数学有两大难点:立体几何部分与概率统计部分。以往教师对这两部分知识较难做到实验模拟。现在在选择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设计有关课件用于计算机模拟实验,可多次出现,帮助学生复习掌握。对立体几何的理解,笔者借用高中的立体几何画板中的范例,使各类几何体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对概率统计笔者选择各种相关的软件(如Excel),重复多次实验,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与此同时,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展示,也能帮助学生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3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须注意的问题

3.1 遵循初中数学教学的设计思想

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领悟成为数学教学的特殊要求。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是将信息技术看做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是他们的基本认知工具,也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使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是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3.2 使用信息技术不能过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