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08 14:45:17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第1篇

1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已经针对不同的空间尺度和评价对象开展了关于生态社区、绿色建筑等的调查和研究。比如在局地尺度上,特莫水珍(Termorshuizen)利用15个指标调查了38个荷兰的可持续性景观规划方案,主要分析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境的保护[4]。在社区尺度上,卡西迪(Cassidy)通过问卷调查了114个景观规划师,了解他们对绿色社区的评价原则和指标以及面临的困难等,设置了包括生态保护和恢复策略、绿色材料和产品、水资源利用和废水处理、雨水管理、热岛效应5个方面的22个指标[9];也有研究开展对绿色建筑标准、绿色材料使用等的调查和评价[10~11]。

国内也开展了许多类似的研究,并提出了有价值的评价指标[12~14]。周传斌等构建了25个指标对生态社区进行评价,指标涉及自然环境、建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居民环保意识、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15]。程钟等建立了以大气环境质量、物理环境质量、建筑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质量4个评价指标和13个评价因子为主的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16]。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生态城市的评价更关注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的和谐程度[17],提出了一些生态城市的特征,如和谐、发展、绿色、文明等[1]。王如松等提出了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包括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和生态文化三个方面[18]。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建设的过程中,利用22条控制性指标和4条引导性指标,确保生态城实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在国家政策层面,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制订指导生态景观建设的指标体系。建设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侧重于居住环境的节水、节地、节能和节材等[19],环保部门制定的《地区级绿色社区考核指标与评价标准》则侧重于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组织管理和公众参与等方面20条具体指标。生态景观可以从斑块、园区、城市、区域等不同空间尺度进行规划和建设。斑块尺度是以单个景观要素为主;园区尺度则由多个斑块组成,是多功能景观的组合体;城市尺度由众多园区组成,是众多多功能景观的镶嵌体;区域尺度则涵盖了更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的复合生态景观。对于城市的景观规划和设计者来说,斑块尺度和园区尺度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对象。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公众对城市生态景观内涵、特征、评价原则和评价指标等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并分析不同特征群体的重点关切,对于构建生态景观理论和方法以及制定生态景观的管理制度等,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

2.1问卷设计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会的方式,总结了生态景观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动态性和系统性、协调性、健康性、可持续性、绿色性、多功能性、文化性、和谐、宜居、环保、节能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景观的8条评价原则,分别为景观自然度、物种安全性、雨水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和处理、绿色能源和材料利用、景观视觉享受、局地小气候调节、精神内涵和文化品味。最后,根据相关文献和行业导则[9,13~17,19],梳理并提出了43条定量评价指标,这些指标主要侧重于生态景观的斑块和园区两个尺度,同时也可以为城市尺度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2.2调查方案本次问卷围绕生态景观的内涵、特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评价指标等,共设置了19个问题,包括2个单选题和17个多选题。调查对象通过随机选取,包括在校学生、教学和科研人员、景观规划从业人员、非专业公众等,调查采用现场纸质问卷和网络电子问卷的方式,纸质问卷主要在北京市进行,网络问卷则涉及到国内其他城市。

2.3数据分析方法将调查得到的问卷数据进行总体评价和分类评价。总体评价是分析每个调查主题中不同选项的选择比例,反映了该项指标的公众认可程度。而分类评价是将被调查者按照学历、居住地和年收入进行分类,然后分析不同类别人群选择某项指标的比例,可以揭示不同人群特征对该项指标的影响程度。

3结果与讨论从2011年7月1日开始,截至2011年9月1日,共获得170份有效问卷。调查发现,超过93%的被调查者认为公众是最受益于生态景观建设的群体,而认为对政府的管理和形象有好处的只占到5%,表明加强生态景观建设是公众的自身意愿,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3.1生态景观的内涵和特征在生态景观的建设要素方面,被调查者选择植被、水资源、土地、人与自然的关系、地理和气候要素、环保措施等均超过50%,选择材料和能源的比例相对较低。随着学历升高,选择水资源、土地、材料、能源等的比例明显增加,而居住地和收入水平对生态景观建设要素的认可程度的影响不明显。在生态景观的特征方面,多数公众已经比较理性地认识到纯自然的景观不是真正意义的生态景观,而对可持续发展、减少人为干扰、功能协调、维持和保护生态过程等选择的比例较高。但对于功能高效性、结构完整性、减少污染物、资源节约方面选择的比例较低,一方面说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生态景观的作用尚未被公众所理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被调查者认为生态景观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增加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增加污染物排放。这或许与当前一些虚假的“生态景观”的不良示范有关,尤其是一些地方构建的高楼堂舍、大道广场等也冠之以“生态景观”。被调查者的学历对生态景观特征的理解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随着学历增高,结构完整、功能协调、功能高效、维护和保护生态过程几个方面的认可程度逐步增加,而认为生态景观是纯自然的景观等方面则有下降的趋势,说明了学习和教育使得被调查者对生态景观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多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服务等角度衡量生态景观。住在大城市的人多认为生态景观是人类适当改造的景观、功能协调等,而住在县城的人选择较多的是生态景观的结构完整性,较高收入群体认为生态景观是纯自然景观的比例在明显下降。图2个人特征对生态景观基本特征认可度的影响

3.2生态景观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关于现有生态景观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被调查者选择“可持续性不够”占80.45%,“忽视了景观的自然规律”占71.43%,选择“运行费用太高”、“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缺少人文内涵”等也均超过50%,说明公众比较认可现有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而公众对生态景观初次投入费用太高的认同度较低。学历较高、住在大城市的被调查者,更加关注景观自然规律、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等,而低学历群体更关注运行费用、经济回报等方面。图3个人特征对生态景观存在问题认可度的影响在生态景观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方面,有超过50%的公众选择“缺少市场认可”、“缺少培训和宣传”、“难以与现有配套匹配”,而对于“缺少理论指导”、“缺少技术导则”、“缺少经费投入”、“缺少国家标准”等方面选择的比例较低。随着学历的升高,公众选择“缺少理论指导”、“新技术转化难度”的比例减小,而选择“缺少定量评价指标”的比例在升高。住在县城的被调查者在对生态景观面临困难各个选项均大于住在大城市的群体,说明了由于与大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配套等方面存在差距,小城市建设生态景观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图4个人特征对生态景观主要挑战认可度的影响

3.3生态景观的评价指标从调查问卷看出,本文提出的生态景观的8条评价原则,公众认可程度比较高,各个原则的认可度均在50%以上,从高到低依次为景观视觉享受、物种安全性、景观的自然度、水资源利用效率、精神内涵和文化品位、绿色能源和材料利用、局地小气候调节、污染物排放和处理。表1除了统计被调查者对各个指标的总体认可程度外,还对不同人群特征的认可程度进行了分析。住所与13个指标具有线性关系,占所有指标的30.23%,学历高低与10个指标具有明显线性关系,占所有指标的23.26%,而收入仅与3个指标具有线性关系,占所有指标的6.98%。结果表明,被调查者所处的城市、知识水平对生态景观的评价指标有较大的影响,而个人经济收入对评价指标的认可方面的影响相对较低。

4结语

(1)研究表明,公众对生态景观的期望很高,对现有景观中存在的问题也有较深刻的认识,但是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源资源和材料等方面认可程度较低,说明还需要通过更多的教育和宣传来完善与公众的沟通渠道,提高生态景观的理论和技术的认可程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第2篇

关键词:海口市;新农村;发展;建设

引言:海口是我国海南省的省会,位于琼州海峡的南岸,是大陆与海南之间交通的门户,所以才有“海口”之名。海口地处海南的热带地区,气候比较炎热多雨,适合热带植物的生长,在海口椰树的种植数量有很多,是海南椰树最多的地方,所以海南也称为椰城。由于历史及国家政策原因,海口的新农村建设,成为这里的显著特征,在这里很少进行工业发展,主要是依靠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农业及旅游业,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一、借助国际旅游岛的旗帜,发展新农村建设。

近几年海口市借助海南省高举“国际旅游岛”的这面大旗,大力地促进和发展岛内的旅游资源。紧密地结合海南实际发展,积极主动地探索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不断地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载体,全面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拥护和热烈欢迎。“国际旅游岛”这面大旗,为积极开展文海口市新农村的村庄的创建活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会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海口市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主要体现在有一些脏乱差现象不断反弹,有一些乱砍滥伐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海口市自然环境的发展影响很大,成为了新农村在发展建设中的个顽疾,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彻底的清除[1]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对于海口市新农村精神文明的创建工作,需要不断地在有效载体的基础上下功夫,能够依靠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作为发展中的蓝图,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做到精心设计并不断地组织开展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

二、海口市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特征

海口市创建新农村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以创建自然村为单位,不断地建设生态环境、不断地发展生态经济,通过不断地培育新农村的生态文化,来引导新农村全面地建设小康社会,达到海口市新农村建设,无论在精神文明上,还是物质文明上,都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这就需要从利用海口市的特点,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地加大着力点,能够从建设新农村的生态环境入手,对于农村的脏乱差从根本上进行治理,能够依靠和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通过修路、种树,以及美化和绿化环境的方式,不断地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发展农村的生态经济,将经济发展和对于生态环境的优化两者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能够大力地扶持和发展海口市,新农村建设的无公害无污染热带农业的发展,扩展热带农业的规模,作为新农村发展和建设的基本特征,并能够以此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方法和措施。在两个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来不断地培育生态文化,开展对于新农村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对农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做到移风易俗,并不断地组织农民进行一些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以此来转变旧有的农村所遗留下来的封建的落后传统的思想观念,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地提高农民素质教育和农村文明程度[3]。通过普及更多的文明生态村的建设,来抓住农村工作的关键问题,显现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特征,迈出新农村的建设发展的步伐,增强新农村创建活动中农民参与的自觉性。

三、新农村建设对海口市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了区域性的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海口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海口市着力加强村镇的规划建设,海口市各区结合实际对所定辖区进行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在建设中不断地体现特色,突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不断地提高农民收入 [4]。海口市积极地引导各地方的生态村,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组织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大力加强农业无公害和绿色农业的发展,成为了新农村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地发展生态经济,通过建立椰子、荔枝、胡椒等示范基地,构筑起对于的动物的疫情监督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新农村的生态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促进了区域性的旅游业的发展

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这种区域性的建设,营造出了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使海口市的新农村的旅游建设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每到春暖花开,这里的村庄到处都有绿树环抱,果木飘香宜人,受到大众的观赏[5]。近年来,海口市新农村已经先后迎来观光旅游团队达到830多个,人数也已经达到6万多人次,其中有很多是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地的团队,这显然说明了新农村的文明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受海内外游客喜爱的新兴旅游点。

3.促进了区域性农业综合效益的水平提升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由于不断地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在区域性发展中,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农村区域性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农业发展不断提升的综合效应。在农业发展和建设进程中,逐步地建设起了带有沼气、养猪 、经济作物等的小庭院大产业的模式,这种区域性的发展,发挥了当地农村建设的优势,做到了以农业产业化为取向的生产经营特点,提高农村逐渐走向城镇化取向的创建模式,为发展农村产业、转移海口市农村劳动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

总之, 对于海口市新农村建设,对区域性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这对以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战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帮助,对新的历史时期,加快海口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善农村地区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瑞芬.海南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D]. 海南大学,2010.

[2]张忠雷.海南文明生态村政治文明建设研究[D]. 海南大学,2010.

[3]顾绍梅. 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学习论坛, 2007, (04) .

[4]何君陆,张福生. 对海南新农村建设实现途径的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 2008, (05) .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第3篇

关键词:存在的问题;保护方法;景观规划设计

1 乡村景观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正确把握乡村建设的要求

由于地方政府没有正确理解中央制定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将建设农村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管理民主制度、村容整洁片面地理解为乡村整改建设,所以在整改乡村规划中,没有根据乡村特有现状进行整改。此外,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日益消退,千村一面的景象普遍存在。

1.2 乡村生态环境严重受到污染

由于乡村政府一味地追求乡村经济的发展,对生态景观不合理开发利用,严重破坏了乡村生态环境的平衡。例如:大量农用田地开始退化,林地面积减少,自然景观跟人为景观不协调。

1.3 用地类型不规整

大量的人工景观元素出现在城乡结合中,随着近年来城市的盲目扩展,导致农业产业布局不合理,农业用地跟工业用地分散式经营。导致乡村自然景观与半自然景观失去统一性,严重破坏了乡村原有景观。

1.4 乡村特色逐渐匮乏

在乡村景观形象的规划设计问题上,设计之间缺乏个性鲜明、吸引人的特色作品,没有充分利用地域特征及景观形象。导致地域景观特征没有特色,甚至脱离地方特色转换成其它景观类型。由于城市的开发与扩张,导致原始自然景观及文化遗址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2 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

2.1 乡村景观规划内容

2.1.1 景观生态要素分析:景观生态系统要素包括气候、地质、植被、水文及人类建(构)筑物等,其特征及作用研究都表现了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

2.1.2 景观布局规划与生态设计。布局规划与生态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规划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生态过程的设计规划、生态环境的设计以及特色乡村景观类型的规划设计等。

2.1.3 景观空间结构与布局。景观的空间组合形态及群体空间组合形式是作为研究乡村景观空间结构与功能是否合理的主要要素。

2.1.4 景观生态分类。景观生态分类旨在结合乡村景观特点,在景观的功能特征及其空间形态的异质性进行景观单元分类的基础上对景观结构及其空间布局进行合理研究。

2.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重点

2.2.1 乡村景观意象设计。在该意象设计中着重加强对乡村景观的可发展性、效益性、可居性的研究,能够为更好地发展乡村景观、经济与生态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推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2.2.2 乡村聚落为核心的生态景观规划。建设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首要核心是乡村聚落,该核心包括乡村景观意象设计、产业适宜地带规划、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规划与生态平衡,乡村聚落形态与空间景观生态扩展规划、乡村聚落规模与产业功能区规划、乡村聚落体系与乡村聚落特色塑造、乡村交通系统规划、乡村聚落基础设施规划、林地系统与自然景观环境建设规划、景观功能区划与地域景观特征控制规划等规划内容。

2.2.3 乡村产业适宜地带的规划。合理有效地规划乡村产业适宜地带进行,并综合分析乡村景观局部及整体要素,建立适合乡村景观的相容性规划。根据景观行为相容性程度分级,建立景观相容性判断矩阵,在此基础上规划产业适宜地带,以确定合理的景观行为体系。

2.2.4 乡村田园公园规划设计。随着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田园公园作为一种主题公园越来越受到游人的喜爱,其构成部分主要是以乡村生态景观为核心形成的游玩与休闲的生态景观综合体。因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文化性、休闲性、整体性很强的产业,所以设计有特色的田园公园,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产业来发展乡村经济。

2.2.5 乡村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规划。通过全面分析乡村景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根据乡村景观可持续建设原则,可将建设乡村景观过程中所利用的土地划分为4个区域:保护区、整治区、恢复区和建设区。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第4篇

一、高校公寓文化的内涵

宗晓武认为,高校学生公寓文化作为群体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是一个多成份、多层次、多内容的复合体。高校学生公寓文化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功能、养成功能、睿智功能、审美功能、激励功能。包括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

周鸿刚认为,学生公寓是学生相对集中,其思想和行为问题表现最直观、交互影响最大的场所,也是检验学生思想工作和素质教育成效最具有说服力的窗口。

甘果认为,以学生公寓为主要载体,以学生群体为主体,以公寓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具有多元素、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

刘晓东认为,学生公寓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特殊的场所文化,是高校学生在宿舍内以价值观为核心,并以承载这一价值体系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氛围,是长期形成的有特色的宿舍规章、宿舍精神、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的总和。

归纳可见,高校公寓文化是依托学生公寓形成独特的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构建传播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公寓文化氛围,涵盖制度建设、精神建设、活动建设、环境建设等,开展与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文化活动,包括环境、行为、制度、精神等层面。

二、高校公寓文化的特征

张庆国提出大学生公寓文化具有感染性、稳定性、约束性、个异性、流变性等特征。

刘益星、姬孟丹提出,公寓文化具有潜在教育性、灵活多样性、约束性等特点。也有学者认为公寓文化具有教育潜在性、参与主动性、风格独特性。

贺治成、李辉提出,公寓文化具有主体与客体的互融特征,认同与超越的发展特征,个体与整体的同步特性。

冯立磊提出,高校公寓文化的特征有自主性、多元性、潜在性。

归纳可见,学者提出的特征因面向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张庆国面向公寓文化的精神,而冯立磊面向公寓文化的参与者以及文化种类而阐述。因此,在看待公寓文化特征的时候需要依据着眼点的不同而有看法与理解。

三、提高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意义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指出:“学生公寓不仅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还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改进和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是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科研秩序的稳定。”

赵建军认为,公寓文化具有较强的熏陶作用,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刘明明认为,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形成具有基础作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调节作用。

归纳可见,高校公寓文化的意义十分重要,是高校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实践中需要重视提升高校公寓文化,使其蔚然成风,为高校育人工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是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

四、高校公寓文化存在的问题

刘晓东认为,住宿条件及室内设施的改善,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学生社区形成,给高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服务不到位,进而影响大学生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对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重视力度不够。设施的先进和完备与旧宿舍的老化和生活服务设施不齐全的状况并存,客观上给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带来不良影响。重管理、轻教育,限制了大学生公寓文化功能的发挥。注重宿舍物质设施建设,忽视宿舍精神文化建设。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总体水平低,对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研究不够。

吴春红认为,领导重视不足,是制约公寓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安全意识淡薄,是严重制约公寓文化建设的因素;公寓内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缺失和不足;教育、管理、育人、服务相脱节是制约公寓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因素。

黄朗等认为,文化建设力度不够,影响公寓育人作用。制度不健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盲点。队伍建设落后,不能满足公寓社会化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高校公寓文化存在的不足可以归纳为”“三阶段九维度”的问题,初级阶段(基础构建):设施建设、制度建设、管理服务;中级阶段(文化引领):包括文化引领、重视程度、主动参与;高级阶段(精神建设):精神建设、自觉改善、网络认同。

五、提高高校公寓文化的对策

提出的途径大同小异。赵建军认为,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意义:公寓文化具有较强的熏陶作用;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从以下方面提升公寓文化建设:建立公寓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公寓文化建设要与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公寓文化建设要与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公寓文化建设需充分发挥学生自治的作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创建公寓文化建设新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都非常重视文化育人的作用,特别是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初具规模。

浙江农林大学打造的是生态型学生公寓,建设生态大学,结合学校的特点,构建良好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生态基础、生态型公寓文化建设需要生态性的师生群体队伍、多样化的公寓活动等,楼体建设、楼层建设,不论是在物质基础、管理体制和政策方面都大力支持了学校生态型。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通过公寓这一重要的育人阵地,发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功效。通过建设3C 楼层、三色传媒、博雅之家、创意走廊、儒商?道等实现环境的熏陶,通过“免检寝室”、“学习型寝室”、“文明寝室”三类寝室评比等实现软环境的建设,提高良好的环境对学生正向的影响。

湖南科技学院是以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将构成公寓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寓管理队伍,美化学生公寓的环境,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等措施,加强公寓文化建设。

归纳可见,有些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健全一些管理制度,并将提高高校公寓文化的措施付诸实施,各有千秋。不过,大多是硬件的改善和软件的提升入手,两者结合程度不够紧密,仍处于初级层面到中级层面过渡的阶段。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关系

“文明”(或者“社会文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是从社会实践的基点上提出的。恩格斯曾经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因此可以说,文明是一个与野蛮相对应的范畴,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探索和改造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表征着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开化状态。

“生态文明”由“生态”与“文明”两个词合成。“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是指房屋、家庭,19世纪中叶以来具有了现代意义,主要是指自然界诸系统之间的交错复杂关系。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因此,一般来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

从狭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对应。物质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物质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力的进步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政治成果,表现为人们政治理念的进步与政治制度的完善;精神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精神成果,表现为精神生产的进步与精神生活的满足和提高;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现为人们的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制度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

从广义上说,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类型。从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大体上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现在正处于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过渡时期。文明基本类型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核心产业而加以区分。工业文明是以工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则是以生态产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是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文明类型,它是人类社会(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并且努力建设的一种文明形态,它不仅意味着要改造传统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而且涉及到制度、观念等要素的全面变革。

从生态文明的结构来看,生态文明首先包括强烈的生态文明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摆脱“人类中心主义”,不能仅把自然看作人类征服和掠夺的对象,而应该把人看作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观念;其次,生态文明包括一系列为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和建设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再次,生态文明还包括人们在生态文明观念指导下和生态制度的规约下所采取的生态实践活动。

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

(一)马克思主义提出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深刻批判,提出了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形成了人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类的生产目的是获取使用价值,人与自然基本上维持一种原始的共生关系。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造成生产的无限扩张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因此,他们向人类发出警告,并指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在他们设想的未来社会,“社会化了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

(二)建设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

工业文明过度张扬人的主体性而贬低自然价值,在使人类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森林退化、臭氧层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人类开始自觉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均衡发展的思想。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形成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出的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观点及实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使我们付出沉重代价,能源紧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我国也开始寻求新的发展道路。邓小平在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观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则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995年9月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第6篇

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而“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创新文化,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永续发展。而中国特色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引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价值向度;中国特色生态文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引导和规范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新型文化,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前提和思想基础;中国梦的实现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为支撑,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的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求保障人权和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善民生,不仅要解决温饱问题,而且使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全面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走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文化体制,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体制,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要求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而中国特色生态文化倡导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价值观,要求在发展过程中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的关系,创造山青、水秀、地美的人居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反对走“为增长而增长”“为发展而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主张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它是引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的先进文化,是增强我国国际生态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要求;它是反映并服务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文化,是建成生态文明社会的精神基础,符合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永续发展的要求。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走向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人自由全面发展之路。生态文明是把中国5000年灿烂文明和工业文明成果有机结合进行创造性转换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纵观人类历史,社会文明形态的转换决定着社会制度道路的更替:渔猎文明形成了奴隶制度,农耕文明造就了封建社会,机器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兴盛。18世纪中叶兴起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的繁荣,同时带来了生态环境危机,克服生态危机理应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动力。然而,生态文明并没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兴起,其主要原因是:它们运用长期积累的强大资金和技术优势,建设环保产业,净化废弃物,使环境得以改善,缓解了生态环境压力,因而缺少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性;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生产生活方式,成了强大的历史惯性和发展定势,一时很难发生根本性改变,因而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受到了众多因素的掣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极力推行生态殖民主义,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转移生态成本,转嫁生态危机,因而缓解了其国内的生态危机[4]。当前世界文明的发展正处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阶段,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只有紧紧抓住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用中国特色生态文化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够率先实现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转型,为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文明基石,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

二、中国特色生态文化是以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和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文化

近现代自然科学以机械自然观为基础,它将认识对象设想为孤立的静止的非生命的存在,具有简单性、还原性、因果决定性、袪魅性和非有机性等特征,由此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内在有机联系的人为割裂,虽然它所获得的认识具有深刻性和精确性,但却只是反映了认识对象的机械性的方面,而没有反映它们非机械性的方面,带有简单化和片面性。主客二分,天人对立,将自然看作人类认识、改造、利用、征服的对象,是近现代自然科学所持的自然价值观,由此形成了无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工具主义地看待自然、人在自然面前妄自尊大的态度,把自然看作可以随心所欲、任人宰制的对象,导致对自然采取非自然、反自然的行为方式。还原论是近现代自然科学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认为只要认识了构成事物整体的组成部分或单元,就能彻底认识事物,导致了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即过分重视对特定对象的分析解剖,而不重视综合事物与其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上述自然观、价值观、方法论基础的近现代自然科学所获得的认识,只是对自然事物的简单性、确定性、还原性、因果性等方面的认识或是对自然的简单化了的、还原了的、因果规制了的认识,将这种认识作为知识基础转化为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时,就使得工业生产具有简明性、线性、因果关联性、确定性等特点,呈现出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等特征。当具有这种认识特征的技术和工业生产应用于改造具有复杂性、随机性、有机整体性、非因果决定性、返魅性特征的自然时,就可能与自然生态系统规律相违背,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追求的是对自然界无限的控制力、征服力,表现出极强的扩张性、统治性,人类运用现代科技这一空前强大的“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推动经济迅速增长、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自身却被置于面临生态系统崩溃的巨大生存危机之中。因此,追求控制力、征服力的现代科技必须实现向理解性、调适性、环境友好的生态科技转变,否则人类会在生态危机中越陷越深,直至走向毁灭。

20世纪发展起来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和系统科学等,无论其自然观基础,还是价值观、方法论都与传统自然科学迥然不同。它们以系统自然观为基础,整体性原则是其遵循的首要基本原则,它们把研究对象看成由各个构成部分相互联系组成的动态系统,在研究自然事物时总是把它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并放到一定的环境之中,具有复杂性、非线性、随机性、自组织性、不确定性等特征。比如,生态科学研究的是由生物(包括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而组成的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生命系统,是自组织的、动态平衡的、开放的有机整体;环境科学把人与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探索自然环境的演化规律,揭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统一关系,研究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协调发展的规律;系统科学则从多个方面深刻揭示自然事物的相互作用、普遍联系和系统演化,强调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特征,强调生命是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中的自组织发展,系统的演化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耦合关系造成的。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永远都只是生活在自然之中的有限存在者,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统治者或超然于自然之外的神仙;人不是仅有的主体,非人自然物也具有主体性;不仅人具有内在价值,非人自然物也有内在价值;自然界是生生不息的,它不是一架机器,自然万物是处于普遍的有机联系之中的。这就是生态、环境和系统科学所持的价值观。依此,自然界并非是可以随心所欲、任人宰割的对象,试图控制和征服自然都是不切实际、妄自尊大的幻想,人类应当树立敬畏、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理念。整体论是生态、环境和系统科学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认为研究认识事物应当着眼于整体,把它与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并放到系统之中,不能只专注于认识事物的构成成分,还必须注重研究事物与其环境的各种关系,重视系统分析,更重视系统综合,它们所追求的不是各个构成要素最优,而是系统整体功能最佳。例如,在研究人体某一系统时不可忘记它是人体系统的一部分,在研究人类经济系统时不要忘记它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如果能这样认识研究事物,我们就不容易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就不会认为谋求经济的无限增长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相反,我们很容易理解,经济系统不能凌驾于生态系统之上,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能只遵循市场规律,还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人类不能只一味顺从自己的贪欲,无限地谋求经济增长,人类还必须谋求与其他物种的共生共存。生态、环境和系统科学的理论及其所蕴含的自然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等,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思维原则和行动规范,是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的科学理论基础。

三、中国特色生态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生态理想和人类生态智慧的优秀文化

中国特色生态文化是在中华文明土壤中发育成长起来的,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体现中国传统生态理想的文化。中国特色生态文化并非抛弃传统的全新“创造”,而是在承继传统基础上的“开新”,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或曰社会主义化。因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许多优秀传统生态思想与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对于当代我国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普适性价值,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文化资源。比如,“天人合一”的整体论思想,强调“天地与我并生”“人与天地一物也”,主张“民胞物与”“无以人灭天”,要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思考,这与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观念截然不同,其价值指向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如,“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思想,强调“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天地之大德曰生”,主张对自然万物施以道德关怀:“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要求爱护自然、保护资源:“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升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是以鱼鳖归其渊,鸟兽归其林,孤寡辛苦,咸赖其生。”这种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理念,与控制和征服自然的观念恰恰相反,体现出对自然浓厚的伦理关怀。再如,“取用有节”的生态保护思想,强调“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生物之丰败由天;用物之多少由人。是以圣王量入以为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主张“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要求“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池”“斧斤以时入林”,反对“竭泽而渔”“焚薮而田”。这种倡导尊重自然节律、取之有节、用之有度、节制欲望的思想,与当今日益泛滥的消费主义或物质主义迥然有别,体现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第7篇

一、引言

2005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时间新农村建设便成了专家学者们探讨的热门话题,一些学者倡导向国外学习,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兴修村际公路,建设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农业产业化经营,认为大力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同时还有一些学者把注意力投向了中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引用麦金农等人的金融抑制理论证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巨大的金融抑制,认为我国的农村地区资金供给不足造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加大资金投入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诚然,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都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环节,都可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这些环节都需要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研究农村金融的状态对于建设新农村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1]。

国内外学者对于金融状态的研究的处理更多是理解为金融生态。所谓的金融生态是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其中金融生态主体是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金融生态环境是由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以及经济、社会、法治、诚信、政府公共服务等构成的金融主体运行的外部环境。对于农村金融状态的研究是个新的话题,鲜有学者对我国的农村金融生态进行研究。本文将农村金融生态界定为农村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针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特点以及农村经济金融及农村社会发展的特点,在衡量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时就需要合理选择指标,才能更好地反映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以实际的结果分析新农村建设应采取的措施。本文选择安徽省作为研究对象,其理由是: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安徽省的农村金融现状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同时,作为中部的安徽省从内部来看,具有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村金融特征的样本,如安徽省的较发达的沿江地区的马鞍山、芜湖等地市和我国的东部农村金融生态有相似之处,安徽省两江地区的合肥、巢湖等地市就是典型的中部代表,而安徽省欠发达北部的阜阳、淮北等地的农村金融生态和我国的西部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因此,以安徽省为截面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区代表性,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安徽省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提供参考,也可以为我国其他省区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提供借鉴。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1.评价指标框架

结合安徽省的特点,本文建立以下分层指标体系:第一层是目标层,是对综合下面各因素基础上对金融生态环境的总体描述。第二层是准则层,是对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细化,用来衡量各因素的作用。这层指标的确定是根据主成分分析,把相关性较大的指标合成在一起集中反映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见表1。第三层是指标层,是具体反映各因素的指标,其中数据来源于各年和各地区的《统计年鉴》和《金融年鉴》[2]。

2.数据选取及处理方法

本文将定量分析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安徽省17个地市农村区域内部的层面的2006年数据分析。二是分析安徽省农村2002-2006年时间序列上的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状况。三是对安徽省与其他省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对比分析。在数据处理方面,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方法。

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实证分析

1.安徽省十七地市金融生态环境对比分析

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原始数据作标准化处理的用以衡量社会诚信度的不良贷款率指标是逆指标,要先将其趋同化处理,然后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计算,求其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向量等。过程如下:(1)各变量均值、标准差的结果分析,见表2、表3。(2)对总体方差的解释。表4为各变量的特征值、相邻两个特征值间的差、每个特征值所解释的方差的比率和累计比率。通过表4可以看出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7.57%,大于统计上85%的要求,可见在本文分析中只需要选择前5个主成分就够了。(3)取得特征值以后,我们进行分析,得到特征向量见表5。(4)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求出各主成分,表达式分别为:从各主成分的构成来看,第三、四、五、七项指标在第一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因此,第一主成份代表了经济基础和金融发展规模的发展水平。第六项指标在第二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因此,第二主成份代表了社会执法环境水平。第一、二项指标在第三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所以第三主成分代表了当地金融机构的规模水平。第十一、十二项指标在第四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因此,第四主成分代表了社会诚信水平。第九、十指标在第五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所以第五主成分代表了当地政府公共服务的完善程度。通过公式11的计算,可以得出安徽省十七地市农村前五个主成分的各自得分,其结果见表6。(5)求综合评价结果。利用公式12,以各主成分所能解释方差的比率为权重系数,可以求出各地市农村主成分的综合得分,利用所得到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可以对安徽省十七地市农村的金融发展情况进行排名,以评价分析各地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在安徽省的相对地位,总得分及地市排名见表6。从表6看,马鞍山市农村金融生态之所以能够排在全省第一位,是因为马鞍山市农村的经济基础比较好,多项指标居于全省的首位。良好的经济基础增强了本市农村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为良好金融生态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当然,执法环境水平还不是很高。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马鞍山市要进一步改善包括执法环境在内的一切有待改进的因素,使农村各方面得到和谐稳定的发展,创造农村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排名居于末尾的阜阳市、淮南市以及黄山市的农村,是因为这些地市的农村无论市在经济基础还是在经济基础方面,还是在法治环境、社会诚信方面,发展水平还相对比较落后,还需要改进。层次地市名称1马鞍山、铜陵、芜湖、合肥2宿州、六安、毫州、蚌埠、淮北3池州、安庆、滁州、宣城、巢湖4阜阳、黄山、淮南从表7看,通过聚类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与用主成分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基本吻合。两种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安徽省十七地市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评价,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比较客观地评价了安徽省十七地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对发展状况。#p#分页标题#e#

2.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动态评价

在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后,本文选择安徽省2002-2006年五年的数据,对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金融生态发展趋势。同样,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也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1)各变量均值、标准差的结果分析,见表8、表9。(2)对总体方差的解释。表10为各变量的特征值、相邻两个特征值间的差、每个特征值所解释的方差的比率和累计比率。表11为每个变量的特征向量。通过特征值矩阵中各主成分解释的方差比率来看,第一主成分所解释的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了88.90%,所以此处选择第一主成分就够了。(3)主成分得分的计算。以特征向量为权重,就可以求出第一主成分的得分,因为选择了一个主成分,所以第一主成分得分就是研究样本主成分的综合得分,通过计算得到,2002-2006年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成分得分分别为:-1.24298、-0.75063、0.17015、0.59541、1.22804(其计算过程与十七地市分析中的第4、5步类似),从得分情况来看,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从2002年-2006年是逐步递增的,也就是逐年改善的。3.安徽省与其他各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比较分析在对安徽省各地市进行对比分析和对安徽省进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择包括浙江、江苏、上海在内的几个东部发达省份,江西、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重庆、广西等西部省份以及辽宁、黑龙江为代表的东北省份,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省域间的对比分析,了解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的相对发展状况以及与其他省份相比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更加全面地评价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1)标准化数据及描述统计量。利用公式,i=1,┉,n,k=1,┉,p对14个省份的12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不一致的影响,同时在标准化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良贷款率是逆向指标,要相对其进行趋势化处理,转化为正项指标。表11是利用SAS9.0计算出的结果。(2)对总体方差的解释。表12为各变量的特征值、相邻两个特征值间的差、每个特征值所解释的方差的比率和累计比率。表13为每个变量的特征向量。通过特征值矩阵中各主成分解释的方差比率来看,前四个主成分所解释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了91.27%,超过了统计上85%的要求,所以此处选择前四个主成分进行分析。(3)主成分得分的计算。以特征向量为权重,就可以求出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和第四主成分的得分,得分见表13。从表14看,结果显示,安徽省在十四个省份中排名第11位,与排名居前位的几个发达省份相比,得分相差比较大,说明安徽省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处于发展比较差的状态存在若干需要加以改进的因素。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1.结论

本章分三个层面对安徽省的农村金融生态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到:各地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参差不齐,但整体上是呈现上升趋势的。同时,安徽省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还相对比较差。同时,通过分析,本文选择安徽省作为个案分析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安徽省从内部来看,具有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村金融特征的样本,如安徽省的较发达的沿江地区的马鞍山和芜湖等地市和我国的东部农村金融生态有相似之处,安徽省两江地区的合肥、巢湖等地市就是典型的我国中部代表,而安徽省欠发达北部的阜阳、淮北等地的农村金融生态和我国的西部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因此,以安徽省为截面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区代表性,其研究成果可以为安徽省和其他地区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提供参考。当然,在整个分析中,存在很多欠缺,文章未能很好地区分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3]。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第8篇

城市发展史表明,城市在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扩张,资本对土地和资源的商业掠夺也变本加厉,人地矛盾突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人口膨胀、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等“城市病”日益突显。“从表观上看,现代城市发展也正在日益变成一种丑化运动。”[2]林立的高楼大厦和交错的高架桥支离了自然景观和城市天际线;斑驳的广告牌、炫目的玻璃幕墙和所谓“亮化工程”成为严重的视觉污染源;建筑工地、工厂车间、车站码头和商业街区的嘈杂轰鸣使人心情烦躁,生活垃圾、工业垃圾、汽车尾气、工业废水散发出阵阵恶臭……。城市文脉断裂、建筑风格雷同、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等人文生态退化现象,使城市人找不到家的归属而深感孤独。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向全球漫延,对人类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促使人们警醒和反思人类文明的发展模式,深刻意识到人类迫切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当下“非美”的生存状态,重建美好的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生态学创立的生态思想开始渗透到人的世界观和生存体验中,酝酿形成了一场生态文化运动,此时“生态学与生物学概念已经经过改造成为社会学与人文学科概念,与人的美好生存紧密相连,而人的美好生存是当代最重要的美学内涵”。[3]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生态美学观由此应运而生。目前关于生态美学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生态美学仅研究人与自然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而广义的生态美学则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但也将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的研究放到基础的位置。[4]生态美学所关注的多重生态审美关系,正是城市现实境域中遭受重创而亟待修复和重构的关系,这就促使学界聚焦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城市人生存方式的生态审美维度,对城市生态审美关系的研究成为了生态美学的核心和重点。我国著名生态美学家周膺、王诺认为,国外生态美学的兴起,以艾伦.卡尔森(AllenCarlson)和巴里.萨德勒(BarrySadler)于1982年主编出版的《环境美学:阐释性论文集》为标志。

“卡尔森和阿诺德.伯林特(ArnoldBeleant)等人的环境美学理论是对现代城市生态危机的直接反映,所关注的重点正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场所城市以及与其发生熵循环的工业、农业等所构成的人类生存环境,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环境。”卡尔森把环境美学的范围扩展到所有的原始环境与人造环境,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生态环境鉴赏模式。伯林特不仅通过揭露批判现代城市病的“消极审美价值”,呼吁将审美考虑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反思城市的价值和目标,而且创造性地提出“融合美学”来奠定城市生态美研究的学理基础。伯林特认为“建立城市生态的审美范式”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类作为整个环境复合体的一部分,审美地参与到环境中;在环境中,感官的内在体验和直接意义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认真考虑审美融合(aestheticengagement),将是城市景观人性化的重要步骤。”[6]在国内,生态美学的提出和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与此同时,许多生态美学家十分注重把生态美学原理运用于城市环境的审美塑造、生活方式的审美追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寻求摆脱城市化生态困境的出路。徐恒醇发表的我国首部《生态美学》专著,以相当的篇幅探讨了城市景观设计、城市特色与风景资源的利用以及生活方式的生态审美追求等城市美学重大现实问题。周膺、吴晶推出我国首部生态城市美学专著,从存在论、自然论、文化论、社会论诸方面对生态城市美学进行开创性研究,主张人类在城市中构建人与自然平等、共生的关系。曾繁仁在创立“生态存在论美学”的基础上提出“有机生成论”城市美学,主张在城市建设中贯彻“有机性、生成性、生命力、个性化与和谐性”等生态美学原则,以实现“诗意的栖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梦想。

综上所述,城市生态美的研究,是工业城市的弊端充分暴露并危及人类生存,促使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化转型时代必然提出的学术命题。尽管学界开展了富于创造性的研究,但对“城市生态美”范畴的哲学基础、本质内涵、生成机理和基本特征还缺乏充分研究和有效界定。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点探讨。

二、城市生态美的本质及其生成机理

笔者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等经典著作中蕴含的“生态实践”哲学观,为我们科学研究城市生态美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实践”的范畴,但在他们诸多精辟的论述中,生态实践观已呼之欲出,其基本要点是:(1)人与自然一体观。马克思指出:“所谓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8](P52)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明确反对把人类和自然对立起来的荒谬、反自然的观点,指出人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征服者。[9](P383-384)可见,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休戚与共的,人类应该象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2)人与自然的交往观。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10](P52)并把劳动的本质界定为实现人与自然交往的中介,而不是人对自然界的单向改造和征服,他说:“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1](P201-202)而且这种物质交换必须是合理的,即“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2](P926-927)这就蕴含着人对自然界的干预不能超出自然承载力的生态思想。因此人类应该顺应自然生态平衡规律来从事实践活动。(3)人与自然的和解观。人类以自身的行动控制、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终目标也不仅是从自然界中索取更多的物质产品,而是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进,实现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合一。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才能达此最高境界,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3](P77)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上述思想,笔者认为,生态实践是人们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依据生态学原理推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客观物质活动,其内生机制和发展动力根源于人的生态本质力量。人的生态本质力量是自然向人的漫长进化和社会劳动的共同作用形成的人的生态整体性和生态存在能力。人的生态整体性是指人作为生态系统整体存在的丰富特性,包括人的全面本质和丰富的感觉特性。也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人要通过对象性活动“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4](P80)“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15](P83)人的生态存在能力包括人的生态需求、生态智慧和生态体验能力,以及生态创造能力。人的生态需求由人的生态本源性所决定。人是自然之子,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体,这从根本上决定人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客观需求。人的生态智慧启迪于人的生态环链性。人是整个自然界生态环链中的一环,“人人都具有生态环链性,个体一旦离开生态环链,就会失去他作为生命的基本条件,从而走向死亡。”[16]生态环链性激发人类反思自身行为的生态后果,促进生态科学和生态伦理价值观的形成。人的生态体验能力产生的生理机制是人的生态节律性。节律感应是一切生命存在和活动的生态基础和生态机制,在自然向人的生成过程中,人的生态调节机制进化成为以生理为基础、心理为中介、意识为主导的节律系统,从而使人的生命与环境建立起万物相通、天人相生的生态关联。[17]这种关联当然也包括人对生态平衡状态的愉悦感受。

人的生态创造性则把人的生态活动与动植物的生态活动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人不像动植物那样只会出于本能与自然界交换物质和能量,而是自觉能动地认识、掌握和运用生态平衡规律,发展生态治理技术,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宜居环境。人基于追求自身生态本质力量与自然界进行的对象性感性活动,是经由生态实践向城市生态美生成的机理。生态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生态主体化与主体生态化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人具有受动性,生态规律作为一种客观必然力量制约着人的生命活动,同时在自然向人的生成中内化为人的生理心理机制,形成人对生态效应敏感反应的审美心理结构;另一方面,人又是能动的存在物,人不仅能掌握而且能运用生态规律来控制、调整和改造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实现生态化生存的美好理想。这是人类自觉地追求自身生态本质力量的过程。惟其如此,人同自然界才能完成本质的统一,“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8](P79)才能在人所特有的生态实践中得到统一。这种辩证统一的过程在城市建设中就表现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也就是合乎生态规律、哲学论丛合乎生态目标的城市生态美的建造活动。城市生态景观、生态环境作为人对自然界的生态调谐实践活动的成果,无论是住宅小区、购物商场、文化广场、旅游景区等人化自然,还是经人类呵护存留的湿地、荒野、海洋、河流、山脉等原始自然景观,无不体现着现代城市人的生态化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和理想,凝结着城市建设者生态本质力量,寄寓着现代城市人寻根和回归家园的情愫。人们在舒适、便利、生态的城市里工作、学习、生活,“充满劳绩,但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土地上”,从而体验到巨大的审美愉悦。城市生态美是人的生态本质力量在城市生态文明实践中的确证和体现,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感性形式,也即城市生态景观与人的审美感受的普遍必然联系。城市生态美视阈下的城市生态景观,不是外在于人的“如画风景”,而是人参与其中并与之融合一体的城市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由于人的生态本质力量只能在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中才能实现,因此城市生态审美“超越了审美主体对自身生命的关爱,也超越了役使自然而为我所用的价值取向的狭隘,从而使审美主体将自身生命与对象的生命世界和谐交融。”[19]这种人把自身融入对象生命世界的和谐愉悦感受,就是生态美感。著名生态美学家曾繁仁认为生态美感的本质内涵是“家园意识”,其追求的最高美境是“诗意栖居”。之所以把城市生态美感的本质界定为“家园意识”,首先,生态环境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所,只有扎根“大地”,人类才能永续发展;其次,人具有生态本性,这是自然历史的天赋,只有融入生态整体,人才真正实现“生态自我”,体验到家的归属。再次,现代城市由于工业生产方式和技术的操纵,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遭受破坏,人与自然母体和历史文脉日渐疏离,普遍而强烈地产生一种失去家园的孤独感、迷惘感,“寻根”和“回家”成了现代城市人的情感慰藉和精神希翼。而“诗意地栖居”则是海德格尔借用荷尔德林的诗句形象而深刻地描述了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生存境界。晚年海德格尔提出“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从存在论层面来阐释这种生态理想美,认为当人类与宇宙、大地、存在处于自由融合的协调关系,也就是人与万物“如其所是地存在”时,才达到“诗意地栖居”。但是,海德格尔把实现此境界的“返乡之路”寄托在虚无漂眇的审美玄想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按照生态实践观的逻辑理路,实现城市人生态化生存的惟一途径是通过人的生态实践,按照生态美的规律来调节城市生产生活与自然生态平衡的关系,发展柔性科技的力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营造城市人“诗意地栖居”的城市生态审美意境。

三、城市生态美的基本特征

城市生态美是城市生态景观契合主体审美感受生成的城市意象,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城市空间存在的价值在于满足人们工作、居住、休闲、交往等需要,因此城市功能是城市存在的本质特征。早期“历史偶然城市模式”的城市功能基于当时特定地理气候条件和生产、生活及政治等需要自然形成的。现代大工业兴起的“机器城市模式”遵循资本逻辑和技术理性追求利润最大化和高效率,便捷、统一、简洁和标准化成为城市的功能特征,它在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消解了城市生活的生态性、复杂性和丰富性,导致城市空间尺度冷漠化、文脉缺失以及构造趋同等诸多后遗症。对此,后现代主义提出“生态城市模式”的解决方案。生态城市模式比“历史偶然模式”更能回应人类社会生活的工作和需要,比“机器城市模式”更加真实地回应人类境况,也比两者能够更加富有弹性地回应人类社会形式和活动的多样性。”[20]柏林特认为这是一融合了生态审美观的城市化新理念,“生态审美体验的审美考虑不仅引起重视,而且被视为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人、对象以及生态系统的正常运动等所组成的相互关系中,生态体验成为中心特征。”[21]因此,审美价值与功能价值的内在统一无疑是考量理想城市模式的基本标准。

2.多样性与整体性的统一。城市生态美融合了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活和谐意境、城市建筑和景观艺术等多种美学形态的复合感受,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协同整合的系统。从空间上看,各种审美形态或审美要素只有在相互配合、协同作用下才能显示出城市作为审美对象的整体意义。比如,作为城市主体的建筑群不仅在空间分隔和联系的合理性上要满足人活动的需要,而且在布局高低以及外观形体、线条、光影和色彩上也要与周围的环境、广场、道路、园林、雕塑和氛围相互协调,交相辉映。从时间上看,城市生态美的整体性还体现在城市历史空间的延续性上面,一座美的城市必定是呈现出完整历史生命的城市,是历史与时尚的统一、老街区、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和谐共处。如天津古文化街既保留了天津后宫的传统木结构建筑,又使其与新建筑在民族风格上协调一致,同时还融入了兴盛的现代商业气息,类似的还有上海外滩、香港的“老大街”等,这些城市景观都从整体上透射出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城市美不仅具有整体性,而且还具有多样性,也就是说宏观整体美应该与个性美和特色美相统一。城市在各自不同的地理气候、山水特色和历史文化的孕育下形成,不同的城市之间必然显出差异美和风格美。许多现代城市之所以给人以“千城市一面”,单调乏味之感,就是因为在功能主义立场主导下只注重整齐与秩序,忽视人性的需要和文脉的传承,建造的城市缺乏地域、民族、乡土色彩和历史文化意蕴。针对现代城市美学的这种弊端,后现代主义城市美学特别强调了城市建筑体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如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主张城市是蕴含着历史、传统、文化、民族一系列意义的特征性“场所”。美国城市美学家林奇认为,城市应当是特点鲜明、可让人辨认和理解的结构及意象。罗和科特合著的《拼贴城市》一书主张城市规划应基于城市特定的历史记忆和自然演化背景进行,否则就会变成“普遍的社会”而失去它的特征。这反映了后现代主义生态城市美学强调城市的异质风格,反对城市结构的均质化的生态审美理念。

3.生态性与文明性的统一。这一特征根源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本质。一方面,人是自然存在物,“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22](P383—384)人的生态本性决定人对自然界具有天然的依赖性、亲和感。另一方面,人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从事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和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生产活动。人的社会性也就意味着人具有通过“自然人化”来实现自身目的的文明创造本质。人所具有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本质结构,决定了人所追求的理想生存境界必然是人与自然、社会共荣的境界,也即是生态性与文明性相统一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古代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低,城市文明不发达,人以受动性的方式与自然界维持一种和谐平衡的原生态关系。近现代以来,人认识改造自然的主动性创造性空前提高,城市荟萃了人类先进文明成果。但现代城市文明也潜伏着走向自己反面的悖论,主体性的高扬蜕变为人性的物化、异化,对自然的改造演变成野蛮的掠夺。人们在享受丰裕生活、先进科技和优质教育等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酸雨、雾霾、臭氧层破坏等生态恶化的袭击,现代人并没有感受到城市文明给他们带来的幸福与美好,相反,茫然、焦虑、烦燥……等心理问题成为了现代城市病的普遍主体症候。针对此病症,生态美学反对主体性的、技术性的僭越,主张生态性的还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这种理念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生态性与文明性的平衡,在掌握和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基础上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