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节约粮食的具体措施

节约粮食的具体措施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03 14:40:46

节约粮食的具体措施

节约粮食的具体措施第1篇

关键词粮食;仓储管理;效益

中图分类号F3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282-01

InvestigationofGrainStorageManagement

GE Yong-de

(Food Operations Management Center of Huzhu County in Qinghai Province,Huzhu Qinghai 810500)

AbstractFood storage to maximize efficiency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ain storag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have become important objectives of the grain storage enterprises.This paper introduced mainmeasures of grain storage enterprise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grain storage.

Key wordsgrain;storage management;benefit

青海高原粮食企业进行仓储规范化管理,全力打造“节约型粮仓”,建立仓储效益体系。通过储粮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实施获得粮食储存效益的最大化,已成为粮食仓储存企业的重要工作目标[1]。实现粮食储存效益的增长,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仓储管理,节约储粮费用

仓储管理工作是粮食仓储企业的主要工作。仓管管理工作的优劣,不仅要看储粮是否安全、管理是否规范和精细,还要看是否用最少的保管费用完成了最高的保管目标。因此,要本着规范管理、节约费用、增加效益的理念,科学制定粮食出入库、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等各项仓储业务流程的操作规程,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运作成本[2]。开展单仓费用核算、包仓管理责任制等管理形式,使保管员在确保储粮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储粮技术和保管措施的实施,大力节约储粮费用。并根据不同品种的储粮周期内费用开支进行奖惩,也是加强仓储管理、节约保管费用的较佳途径。

2开展科技储粮,减少保管损耗

通过各项储粮新技术的实施,减少或避免储粮损耗,是科技储粮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粮食储存效益增长的有效方式。在粮食保管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降温通风时,通过选择仓外温湿度条件、选用小功率轴流风机等措施实现降温不失水,从而减少水分损失。二是降水通风时,根据不同粮食的安全储藏水分值和实际情况而定。对于降水通风不可避免的水分损失和粮食水分在保管过程中的自然损耗,可采取在轮换出库时进行调质通风的方法来补偿,并根据出库时间决定通风和根据储量水分进行有效控制[3]。

3探索绿色储粮,实现效益增长

结合高原气候高寒干旱、冬季长寒冷、夏季短暂凉爽的特点,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成本、高品质、高效益”的现代化目标,积极探索和开展绿色储粮,既可延缓粮食品质劣变速度,延长粮食储存年限,通过减少粮食轮换次数来降低粮食轮换费用,又可保持粮食较好的卫生指标和质量指标,提高粮食品质,从而创造更高的市场经济价值。推动低温储粮技术,以科学储藏降低物质能源消耗,抑制粮堆内害虫、微生物、粮粒等生物的生命活动,减少粮食在储藏期间的物质损耗,延缓粮食品质劣变速度,是目前最安全、可靠、理想的绿色储粮技术。同时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避免对储粮和环境的污染,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是新时期绿色储粮的发展方向。

4实施设施更新,提高信息水平

为了使储备粮油管理达到一流水平,要结合实际,根据“争一流设施、创一流管理”的工作目标,加快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以适应粮食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形成调控有力、设施齐全、仓容充足、吞吐灵活、安全储存、渠道畅通的粮食仓储和流通新格局,既保证储粮安全,又确保粮食流通[4]。一是新建高大房式仓,增加仓容,改善条件,购置配备信息系统(包括电子硬件设备、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软件系统、户外彩色显示屏、pc交换机、服务器、防火墙、ups和触摸屏计算机、电子衡等)和检验检测系统(包括纯水系统、紫外线可见光光度计、检化验仪器等)及所需粮仓机械,仓库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装备优良,技术先进。二是加强仓房改造,提高仓房储粮性能。要针对部分仓房条件差、设施陈旧的实际情况,加大仓房维修改造力度,提高仓房储粮性能,改造仓房屋面隔热防水保温、外墙粉刷和仓房门窗、电线路及库区排水等设施,提高仓房隔热保温和密闭性能。通过维修改造,有效改善仓房储粮条件,提升仓储功能,确保储粮安全和仓储规范化管理。

5参考文献

[1] 贾履让,张立中.中国流通产业及其运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2] 蒋乃华.价格因素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1998(5):14-20.

[3] 邓大才.国家粮食专项储备有必要引入市场机制[J].中国粮食经济,2004(9):25.

[4] 杜彦坤.国家储备粮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与政策选择[J].调研世界,2004(10):13-16.

节约粮食的具体措施第2篇

为了进一步增强全民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意识,切实做好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的通知》(政办发〔〕4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工作目标

经过努力,到“十二五”期末,使全市部分企业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严重浪费粮食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粮食节约技术和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粮食节约政策、标准和措施不断完善并得到较好实施,粮食和食品在生产、收购、储存、加工、运输、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损失浪费明显减少,粮食和食品品质极大改善,全社会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显著增强,科学、文明、健康的饮食和消费风气基本形成。

二、强化任务和责任

市发改委负责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市农业局、市粮食局、市经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地铁局、市商务局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粮食生产、收购、储存、加工、运输和消费环节的节约工作。市财政局、市接待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教育局要抓好公务接待活动、行政机关、学校等领域的节约粮食工作。科技、质监、卫生、旅游、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部门和单位要结合各自的特点,积极做好节约粮食工作。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各项节粮措施落到实处。

三、落实工作措施

(一)加强粮食生产和养殖业节约。一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狠抓基本农田保护,认真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二是抓好粮食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的节约,确保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78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350万吨以上。大力推广杂交种子精选包衣和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加大病虫草鼠害防治力度,增加粮食产量;推广适时机械收获等先进实用技术,减少生产损失。三是抓好畜禽饲养的节约。要抓紧制定我市节粮型畜牧养殖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牲畜养殖。积极开发利用秸杆等非粮食物资源,改进畜禽养殖方式,积极推广“标准化养猪150模式”和“农户养牛165模式”,促进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饲料转化率。

(二)认真执行国家政策,及时收购农民余粮。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企业及时做好各项收购准备工作。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满足农民售粮需要。要大力发挥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的作用,定期开展收获粮食质量监测与调查工作,准确掌握粮食质量状况,及时发现粮食质量安全隐患,避免因质量问题造成粮食损失。各类粮食收储企业要加强精细管理,努力做到粮食颗粒归仓。

(三)做好粮食储存和保管工作。一是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抓紧制定并组织实施《市粮油仓储设施“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升粮食仓储设施功能,改善储粮条件,提高粮食储存质量。二是提高科学储粮水平。要在巩固现有温控气控储存、低温低氧低剂量“三低”储存、机械通风储存等先进储粮技术的同时,积极探索物理、生物防虫等绿色环保先进储粮技术,降低粮食污染,延缓粮油储存品质劣变速度。从今年起,国有粮食企业储存的粮油要选用一种以上的科学储粮办法,使科学储粮比例必须达到100%。三是严格规范仓储管理。积极开展“四无”粮库和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创先活动,规范企业仓储行为,优化各环节的流程和操作规范,减少粮食入库、出库、倒库、清库等环节的损失损耗。四是实施农村粮食产后减损安全保障工程。加大对农户科学储粮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着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户储粮新装具、新技术。今明两年,各地要有计划地指导农民开展农户“丰产仓”储粮试点工作,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农户“丰产仓”等新装具储粮比例达到60%以上。同时,积极鼓励粮食购销企业面向农民开展代购、代销、代储业务,逐步扩大“粮食银行”试点范围,减少农户家庭储粮损失。

(四)努力提高粮食加工和转化利用率。一是积极推广使用粮油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加快淘汰高耗粮、高耗能的落后产能,实现加工技术改造升级,提高粮食加工出品率。二是加强粮油资源的高效利用,尤其是米糠、胚芽、稻壳等副产物的高效转化。引导和推进加工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发展粮食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加工转化增值,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加工用粮模式,有效利用粮食资源。针对当前我市大米加工产能过剩的情况,各地要积极引导投资者投资粮油深加工领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三是大力发展粮油食品加工业。按照“安全、优质、营养、方便”的要求,推进传统主食品工业化生产,树立健康消费观念,鼓励发展全谷物食品,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大力倡导适度加工,改变片面追求“精”、“细”、“白”的消费倾向。要根据人体健康营养的需要,研究开发营养强化食品。四是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科学布局,逐步建立现代粮油加工体系。

(五)积极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业。编制实施我市粮食现代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着力构建以粮食现代物流中心为节点、各县市区中心骨干粮库为支撑和以各骨干收纳库为网络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重点推进粮食现代物流中心项目一期工程、松滋粮食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新型粮食运输装备,严格执行粮食装卸作业标准和运输管理规则,大力推广“四散”(散装、散运、散卸、散储)技术,提高粮食物流技术装备水平,简化运输环节,缩短运输周期,减少粮食运输环节的损失浪费。“十二五”期末,全市粮食物流“四散化”比例达到40%以上。

(六)大力推进餐饮业节约。按照营养、健康、适量、节俭的原则,制定完善餐饮服务标准和文明用餐规范,大力推广百姓营养工程,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合理消费、文明消费。破除在饭店用餐讲排场、比阔气的陋习,适量点菜,鼓励剩余饭菜打包,避免浪费。有条件的餐饮企业,要积极为顾客提供营养配餐服务。鼓励发展大众化餐饮和餐饮业连锁经营,加快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建设,积极创建“绿色”饭店。加快餐饮业信息化建设,减少粮食和食品采购、储运、加工环节的浪费。加强餐厨垃圾管理,积极推进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七)切实抓好食堂节约。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要转变经营和服务机制,积极推广餐饮服务外包,强化经济核算和成本控制,加强粮食、副食品和原材料的采购、储存及加工管理,防止腐烂变质。根据卫生可口、营养健康、经济适量的原则烹饪制作食品,搞好营养配餐,尽量减少剩余,对剩余食品进行回收处理。要实行精细化管理,改进供餐、用餐方式,多供应小份量食品,方便用餐人员适量选取。要在餐厅摆放提示牌或张贴宣传画,提醒用餐人员注意节约,管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对倾倒剩菜剩饭的行为提出批评教育。

(八)狠抓行政机关带头节约粮食。各级行政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做好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要严格遵守《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制定和完善公务接待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定点用餐制度,不得超标准安排用餐,尽量减少陪餐人数,提倡采取自助餐形式,一般不安排宴请。要努力压减会议,控制与会人数,提倡开短会,尽量不安排会议用餐。召开会议和举办活动确需安排用餐的,应当按照规定的伙食标准,在机关食堂或者定点饭店安排自助餐。出差人员要按照差旅费管理的有关规定,主动向接待单位交纳伙食费,不准参加违反规定安排的宴请。

节约粮食的具体措施第3篇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1号)、《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意见》(**委发〔**〕1号)精神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通知》(工作通知〔**〕71号)的要求,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经县政府同意,现就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人口数量结构显著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大幅提高,资源环境对粮食生产的约束不断加剧,粮食供需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把重点放在产中进行调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保障粮食安全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重要基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农业和农村正经历着深刻变化,粮食生产始终是农业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同时,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结构调整用地密不可分。因此,无论从关注民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是从发展现代农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粮食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稳定粮食生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粮食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具有基础支撑作用的产品,粮食生产是利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的重点,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也主要在粮食生产上才能充分实现。因此,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必须紧紧抓住稳定粮食生产这个重点、难点和关键领域。

当前,粮食持续增产的基础并不稳固。异常气候引发的灾害性影响加剧,耕地、劳动力和水资源的制约增强,以及人均耕地少、种植规模小、生产条件差、生态条件和耕作制度复杂等,粮食生产的基础仍较薄弱,种粮成本持续增加,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仍然较低。各街镇乡和县级有关部门要认真分析粮食生产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任何时候对粮食生产都不能掉以轻心,任何地方对粮食发展都不能麻痹懈怠,必须进一步提高对稳定粮食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发展粮食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发展生产稳定粮食。

二、**年稳定粮食生产的目标和工作重点

我县稳定粮食生产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314”总体部署,围绕统筹城乡和建设现代农业,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以主攻单产、稳定总产、增加效益、拓展农业功能为目标,以建设重点基地、主抓重点作物、突出重要季节为抓手,以推进土地流转、发展种粮大户和专业代耕户、实行规模经营为着力点;以整合资源、增加投入为保障,稳定完善粮食扶持政策,努力推进粮食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

目标任务:紧紧围绕“提高粮食单产、稳定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确保口粮安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主题,**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3万吨左右。为此,我们要理清思路,找准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环节,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一)重点抓好水稻,大力发展玉米,兼顾马铃薯、红苕和杂粮。水稻是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稻田既具生产功能,又具生态功能。水稻不仅增产潜力大,而且相对容易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稻谷也是粮食中最耐贮藏的。因此,应坚持粮食生产以大春为主、大春以水稻为主的方针,把水稻作为粮食生产安全的重点来抓,根据市场需求和粮食生产的效益兼顾饲用粮、加工用粮和菜用粮食的发展。

(二)以粮食主产乡镇为重点。中央和市里制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将继续向粮食生产的重点区域倾斜,以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努力改善主产区域粮食生产的基础条件,加快优质粮油基地建设步伐,确保城镇居民的口粮供给和调控粮源。加快粮食低产区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保持粮食产需基本平衡的格局。

(三)突出抓好大春粮食,兼顾小春和晚秋生产。一年之季在于春,春耕备耕是一年中的重要农时,全年粮食生产中最关键的环节。抓好春耕,实现满栽满种,粮食增产才有基础;只有适时抢早培育壮苗、适时早栽早插,才能趋利避害夺取丰收。小春是一年粮食生产的开端和基础,晚秋是保障全年粮食生产的最后一道关口,虽然占全年粮食总产的比重不太大,但对确保全年粮食稳产丰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是各地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劳动力和水资源的时段优势,扬长避短,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三、全面落实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的各项措施

(一)落实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基层政府抓粮的积极性。为支持粮食生产发展,国家和市将继续巩固、完善和强化各项扶持粮食生产的措施。各地要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土地出让金用于基本农田建设、粮食最低收购价和种粮大户、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等扶持政策。要加强资金使用监管,保证粮食补贴资金专项用于粮食生产;坚持补贴资金向种粮大户倾斜政策;建立产粮奖励资金、防止耕地撂荒和强化重大病虫害防治挂钩机制,强化各级政府和农业服务机构的责任;积极探索农业建设项目投入、基本农田数量与稳定粮食生产的评估机制,把国家稳定和扶持粮食生产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开展粮食生产政策性保险试点,化解农民种粮风险。

(二)切实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也是农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和可靠的生活保障。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最根本的措施就是严格保护耕地,守住基本农田。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强化耕地质量建设。当前农民呼声最高、要求最迫切、影响粮食稳定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就是农田基础建设滞后,没有一定规模和标准的基本粮田,很难实现机械化和适度规模经营。高产稳产基本农田作为国土整治中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事关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功在当代、惠及子孙、利在千秋。各地应抓住国家和政府大力支持土地整治、目前农村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有利时机,整合土地整治、农业开发、农田水利和农业发展等财政重大专项支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科学规划基本农田布局、统一集中整治的原则,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持续推进商品粮食基地建设。建立一批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粮食生产的商品率超过70%以上的高产稳产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基础。各地在基本农田保护中要突出稻田这个重点,加强冬囤水工程建设,强化冬春稻田蓄水,恢复去年因旱改种面积,把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43万亩以上,努力提高水稻单产,确保口粮食安全。继续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沃土工程、移土培肥和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等重点项目,通过工程措施与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节水栽培等农艺措施相结合,增补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改变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加强耕地质量监测,防治农田污染、防止水土退化,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保障工业化、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对耕地的基本需求。

(三)着力培植粮食种植大户,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种粮效益。无论是从解决技术推广入户到田和提高农民的素质,还是解决种粮比较效益低、增加农民收入、防止耕地撂荒、发展农业机械化等,突破口都在扩大种植规模。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务必要把培植规模种植大户列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种粮直补中的大户倾斜政策、种粮大户农机奖励补助政策、农业部门的新型农民培训和科技扶持等措施,制定既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又能体现公平公正、有利于操作考核的实施办法。通过政策驱动、科技促动、产业化拉动,促进土地通过委托代耕、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向种植能手集中。建立促进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与提高科技推广紧密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机制,探索农机专业化服务的新路子,培植农机专业户,组建农机专业服务队,积极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减轻种粮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四)大力加强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面积是基础,单产是关键。单产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科技应用水平。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抓好技术集成创新。各地要因地制宜围绕以粮食作物为主体的耕作制度、主导品种和主体技术的完善,强化区域性技术开发,整合良种展示、免少耕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及区域测报站等任务,结合粮食基地建设等项目,建立相对集中和稳定的综合试验示范基地,集成创新具有区域特色、适应现有生产力和水平的简单化、标准化的技术规程,特别是要加强应对异常气候影响和有害生物防治的关键技术集成推广,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当前要重点抓好“一增六改”综合技术的推广,即增加用种量,提高栽植密度;改单季种植粮食为粮经饲结合,推广稻田耕作制度改革,开发秋冬季资源;改单纯选择大穗型高产品种为当地针对性、适应性强的高产优质抗病耐密品种,一乡确定1—2个主导品种;改人工翻耕为机耕或免少耕;改分户育秧育苗为集中育秧育苗;改分散施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改病虫害分散防治为统防统治。二是大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农业部门要建立不同模式的示范田和示范片,通过明确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使优惠政策与优势作物相结合、与实用技术相配套,鼓励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到田间和农户去,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通过示范推广,宣传高产典型,以点带面,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掀起争高产、创高产、促高产的良好局面。三是强化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是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和抓手之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好统筹、协调、组织和服务的功能,充分利用农业、教育、科技、文化等各行业、各部门的现有资源,形成培养新型农民的合力;要把培训内容农民是否需要、培训方式农民是否接受、培训结果农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培训效果的标准,大力开展种粮大户知识培训,提高种粮农民的综合素质。四是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机制。要关心爱护基层农技人员,抓住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机遇,完善各级各类推广单位和人员的岗位责任,着力解决农技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分布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推广的良种和技术不适应现有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等突出问题,解决好农技人员的实际问题,稳定一支精干高效、懂业务、善推广的农技推广队伍。各级农业技术部门要以提高粮食单产、增加农民收入、保障主要农产品供应为己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依托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办样板、作示范、搞指导,努力提高技术普及率和到户率。

(五)切实抓好春耕备耕和防灾减灾工作,为确保今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针对近期遭遇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各地要积极组织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灾情、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积极落实灾后补救措施,完善减灾防灾技术方案,加强分区技术指导,指导农民科学运筹肥水,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开展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确保小春生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及早落实粮油生产计划,强化技术培训与宣传,切实保障农资备供充足。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加大农资打假力度,深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严肃查处各种乱涨价、乱收费、假冒伪劣、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如化肥价格出现大幅度、不合理上涨,物价部门要适时采取限制出厂价、规定流通环节进销差率或规定零售环节最高限价等措施控制化肥价格过度上涨,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认真做好群众投诉举报工作,加大假劣案件查处和曝光力度,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节约粮食的具体措施第4篇

关键词:辽宁省;高效节水;农业

中图分类号:S274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等3大问题日趋严峻,而水资源紧缺问题尤为突出,逐渐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瓶颈[1,2]。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水资源使用量占世界水资源总使用量的70%[3]。根据辽宁省2010年水资源公报数据,辽宁省2010年农业用水量占全省用水量的65%。而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又比较低下,我省现状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仅0.5左右,由此可见发展节水农业,实现农业高效用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辽宁省农业灌溉概况

辽宁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带。全省地势自东、西、北三面向中部和南部倾斜,地貌类型大体呈“六山一水三分田”,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降雨量地区分布极不均匀,自东向西递减。辽宁省水资源总量为341.79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02.49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24.68亿m3,地表水和地下水重复量为85.38亿m3。据2010年统计,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781m3,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为558m3。

辽宁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0.93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7%,低于全国49%的平均水平。节水灌溉面积46.6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1%,低于全国46%的平均水平。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8万h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66%,主要包括管灌、喷灌、微灌等;渠道防渗面积15.8万h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34%。

辽宁省节水灌溉发展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全省有60%以上的耕地没有灌溉设施,2/3的有效灌溉面积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灌溉方式。因此,辽宁省的节水灌溉尤其是高效节水农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2辽宁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必要性

2.1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我国水资源短缺,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粮食稳定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我国近年来对工业化投入及国家城镇化的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明显,因而造成工业生产停滞、城市供水限时等困难出现[4],可见发展节水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辽宁省201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仅0.5左右,而高效节水灌溉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0.8~0.95,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可节约水量40%~70%。这里我们粗略估算:如果参考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辽政发〔2011〕45号)中确定的到2015年辽宁省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8,按照目前辽宁省2010年农业用水量为92.83亿m3水平,到2015年可削减农业用水量近12.8亿m3,节水效果非常明显。

2.2提高农业用水保证率,保障粮食安全

辽宁省是一个水旱灾害频发的省份,也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其粮食的高产稳产直接关系到全国的粮食安全。据2010年统计,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781m3,是全国的1/3,世界的1/12,耕地每667m2均占有量仅为558m3,属严重贫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辽宁省农业用水量比重大,其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5%,且农业用水方式粗放,灌溉水利用效率低。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粮食需求逐渐加大,高效节水农业为全省的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促进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从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看,辽宁省是我国商品粮的主要生产基地,主要以玉米等大田粮食作物为主。灌溉对粮食增产的影响较大,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体系方面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目前全省水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情况分析,依靠大水漫灌方式发展灌溉很对已经很紧缺的水资源来说是很不合理的,只有依靠自身节水,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才是必由之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水灌溉工作,201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普及农业高效节水技术”。

2.3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高效节水具有增产效益、节水效益、省工效益等,大大提高了水和耕地的利用效率,增加了作物的产量,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农民对科学种田、合理开发水资源、节水灌溉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随着粮食质量与产量的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将不断增加,提高了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有了更高的保证,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还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了粮食商品的竞争力,使农业经济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高效节水可以促进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提高作物生长条件,控制土地盐碱化,改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了土壤的含水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率。从土地方面来看,实现旱涝保收,而且有效避免出现深层渗漏,减少土壤养份流失,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为生态环境向良性、健康、循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辽宁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

3.1节水认识不足

虽然目前对节水农业、效益农业的理论研究探讨很多,但对节水型效益农业的研究尚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5]。提高公众特别是农民的节水意识,减少水资源的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所有措施都是节水。农业节水建设应该包括农业技术措施和水利工程措施两个组成部分,只有农业技术措施和水利措施密切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6]。

3.2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分散

近几年,中央和省财政对水利灌溉建设的投入保持了稳中有增的势头。我省除水利部门投资外,还有国土综合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利用、千亿斤粮食生产等,投资渠道分散,尚未形成合力。投资对象主要是一些重点骨干工程,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虽然也有所增加,但相对于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的现状,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投入仍显不足。目前全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收入低,乡镇企业不发达,自筹能力差,搞节水灌溉农业主要依靠国家投资,制约了辽宁省高效节水农业工程发展速度。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收入水平低;而高效节水农业一次性投入大,见效慢,运行维护费用高,基层政府和大部分农民投资积极性不高,高效节水农业难以快速发展。

3.3农业比较效益低,发展节水动力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用水水费价格远远低于供水成本价格,由于水价太低导致:

3.3.1农民浪费水资源;

3.3.2灌溉管理单位收取的水费入不敷出,节水效益日趋下降 [7]。灌溉水价偏低、节约的水无法转让受益和农业效益比较低的情况下,农民缺乏节水积极性,同时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增加了农户的投资和管理费用。

3.4服务管理体系不健全

重建轻管的现象在高效节水农业工程中同样存在。建后管护机制不健全,造成工程难以真正发挥实效,使用寿命缩短,甚至造成工程废弃。由于农村现行土地的各家各户分散经营方式和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在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上存在一定的矛盾,高效节水农业技术难以大规模发展,也给高效节水农业工程建后的技术服务和管理带来一系列难题。如种植作物的不同、灌溉时间的不同步和工程缺乏相应维护;有关高效节水农业政策法规不配套,群众积极性不高,缺乏相应的管理服务队伍等。要实现工程建成后长期良好运行,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制建设至关重要。

4辽宁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建议

4.1加强宣传提高公众节水意识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向公众特别是农民大力宣传节水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及时报道相关节水工程建设动态、工程亮点、工程效益,形成良好节水舆论氛围,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高效节水农业工作中来。

4.2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高效节水农业主要是面向农业等弱势产业和生态系统建设等,保证国家粮食稳产高产,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其本身具有的特定属性决定了它的投融资渠道单靠一方是难以实现的。建议形成一个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结合地方政府、社会融资等多元化的投资体系,以促进高效节水农业快速稳健的发展。

4.3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和管理体制

应该建立以水价为突破口,高效科学的水价体系和管理体制,同时也应出台稳定的投入机制或相应的扶持政策,使农民看到高效节水农业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农民乐于接受,促进其推进工程建设和投入积极性。

4.4健全服务体系

重点扶持基层水利服务队伍和体系建设,本着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精干高效的原则,各县(市、区)以乡镇或区域为单元设立乡镇水利服务机构。组建以农民为主体的村级水利管理队伍,提高村级末端涉水事务管理水平,建立保障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本着乡镇政府主导、村民民主议事的原则,充分调动受益群众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在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的参与程度以及自我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通过加强组织发动、开展试点、培训指导和政策扶持等措施,积极推动农村水利群管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5结语

辽宁省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却又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是东北地区大粮仓之一,供需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坚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能够使农业水资源得到保障,其增产潜力将非常巨大。多年来各地围绕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尤其是高效节水农业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大力发展管灌、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农业工程,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不仅合理开发利用了水资源,大幅提高了粮食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姜文来.中国21世纪水资源安全对策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1(01).

[2]王先甲,胡振鹏.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支持条件与法则[J].自然资源学报,2001(01).

[3]张蓉珍.论水资源的永续利用[J].1999(01).

[4]周锦华.汉江平原荆州农业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2004.

[5]安伟.徐澜.樊智翔等.高效节水型农业技术及发展前景[J].山西农业科学,2006,34(03):100-102.

节约粮食的具体措施第5篇

商业贿赂蔓延,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警觉和重视。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作为当前必须抓好的几项工作之一。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商业贿赂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公害,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坚决予以治理”,“各地各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反腐倡廉的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出成效”。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共同下发了《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意见》,采取断然措施,周密部署,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全面整治商业贿赂行为。中央高层的一系列措施,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治理商业贿赂的坚定决心,这将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商业领域频曝贿赂案件,其中涉及多家中外知名企业,引起了法律、经济等各界广泛关注,如“德普”“谢瑞麟”“朗讯”等案件,严重暴露出商业贿赂对我国经济肌体的侵蚀正在日益深入。商业贿赂也使粮食行业深受其害,在粮食领域发生的一些商业贿赂案件,给粮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如今年1月16日《检察日报》刊登的《粮改,不能让腐败分子钻空子----安徽黄山粮食系统腐败窝案敲响国家储备粮销售安全警钟》,详细披露了黄山粮食企业腐败案件情况,2005年黄山市粮食系统被司法机关查处15起经济案件,其中有11人涉嫌受贿犯罪,大部分为购销企业负责人,作案环节集中在粮食购销过程中。这些粮食领域商业贿赂案件,不仅手段隐蔽,表现形式也多样,甚至可以说是“各显神通’’。办案检察官总结出6种作案手段:一是与购粮户签订合同销售老粮、陈化粮时价格较低,而履行合同的时候,适逢市场上粮食价格上涨,购粮户见有利可图,为了尽快拿到粮食而主动送给粮食购销企业负责人钱物;二是粮食购销企业在与购粮户订立合同时,故意订得比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低,暗中约定好具体回扣比例;三是粮食购销企业负责人利用职权固定为个别粮食加工企业提供质高量足价低的稻谷,然后以在粮食加工企业“分红’’或拿“干股”的名义受贿;四是一些财务人员利用开票、开提货单、汇款等职务之便,收受业务单位的好处费;五是粮食购销企业的负责人利用其购买、维修保粮设备的决定权,收受保粮器材供应商的贿赂;六是在建设和维修粮库过程中,粮食购销企业负责人利用发包权、付款权等接受工程承包人的贿赂。

当前,由于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监督约束机制还不健全,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市场行为还未得到全面有效的约束和严格规范,粮食系统虽然不是商业贿赂的高发行业,但同样存在商业贿赂的土壤和环节,概括起来容易发生不正当交易行为的重点部位和环节有如:①粮食购销,储备粮轮换,陈化粮处理,军粮、政策性用粮(退耕还林、水库移民、救灾)等方面;②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及资产评估变现,企业承包租赁等环节;③办公用品采购、设备采购、企业物资采购、财务结算等环节;④粮食收购资格行政许可、储备粮代储资格许可、储备粮计划和轮换指标确定、军粮供应资格认定及补贴发放、粮食质量等级确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资金分配等方面。

对粮食行业而言,治理的重点应放在粮食经销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经销领域最容易发生商业贿赂的主要环节,是采购环节、销售环节和财务结账环节,主要有五种表现形式:一是在交易之外直接给付现金和实物的贿赂行为;二是假借促销费、宣传费、劳务费等名义,给付对方单位或个人财物的贿赂行为;三是以报销各种费用或“红票”冲账的办法给以贿赂;四是提供国内外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等给付财物以外的其他利益的贿赂行为;五是给予或者收受帐外回扣的贿赂行为。

粮食行业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中纪委六次全会和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维护大局,把建立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寻找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途径,不断探索防范商业贿赂行为形成的制约措施,建立起惩治和预防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以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有利于规范粮食市场秩序,有利于促进粮食行业健康发展。

一、消除误区、加强引导、营造氛围,构筑“不愿为”机制

1、消除误区。在打击商业贿赂行为的工作中,我们要谨防思想认识的三个误区:一是谨防陷入“谁治理谁吃亏”的思想认识误区;二是谨防陷入“积重难返,难以根治”的思想认识误区;三是谨防陷入“速战速决”的思想认识误区。商业贿赂在行业中被某些人视为“潜规则”,这正说明商业贿赂在某些领域、某些经营环节的蔓延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应该承认这有历史原因,需要集中一段时间进行专项治理,遏制其蔓延的势头,但同时,更要看到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在集中治理的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建立起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解决商业贿赂问题。我们要牢固树立治理商业贿赂讲政治、讲大局,“上下一盘棋”的思想,充分认识商业贿赂的现象及横行的严重危害,增加做好专项治理的主动性。

2、加强引导。在粮食领域内要倡导公平竞争、守法经营、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商务文化,增强守法经营意识,营造反对商业贿赂的社会氛围,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商业贿赂行为做出处理,正确区分正常的商业交往与不正当交易行为、违纪违规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特别要把行业不正之风、违反财经纪律、一般性商业贿赂违法行为与商业贿赂犯罪严格区分开来,分清罪与非罪。治理商业贿赂要与“百城万店无假货”、“守合同、重信用”、“价格诚信”、“诚信纳税”“放心粮油”等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创造和谐的商务环境。

3、营造氛围。治理商业贿赂离不开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要把反对商业贿赂纳入廉政文化建设,在公益广告、“廉政墙”、廉政文化“一条街”上,增加关于反映商业贿赂的宣传内容,大力宣传商业贿赂的严重危害性,纠正“商业贿赂是剂”等错误认识,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商业文化和社会氛围。认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支持、引导新闻媒体对商业贿赂进行舆论监督。要通过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监督,营造浓厚的反商业贿赂的舆论氛围,增强其自觉抵制商业贿赂的能力。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搞商业贿赂可耻,诚实守信,规范守法经营光荣的社会文化氛围。

二、体现公平、健全制度、完善法规,构筑“不盲为”机制

发生商业贿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关法规、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通过健全和完善治理商业贿赂的制度和法规,促进商业经营活动进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1、落实公平竞争的规则。根据商业贿赂案件具有的行业性突出、行规性强、隐秘性强、窝案串案突出等特点,以及当前存在的立法相对滞后、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的衔接机制还不完善等情况,有关部门要从自身职能出发,加强工作研究,根据本部门的业务情况,进一步明确本领域中商业贿赂的具体表现形式,确定相应的处置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将公平竞争的规则落实到规章制度建设中,在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检查、修改等环节充分体现公平竞争的规则,坚决废除隐含许诺、诱导不公平竞争、商业贿赂的内容,形成防治商业贿赂的制度基础。粮食部门也要加强粮食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建设步伐,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要与粮食流动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按照“彻底改、改彻底”的要求,全面完成粮食企业的改革工作,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粮食经济发展的需要,铲除容易产生商业贿赂行为的土壤和环节,进而加速推进粮食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没有完善的信用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真正建立和发展起来。一要建立与完善市场主体的信用档案体系。通过信用档案加强对市场主体监管,依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规定,对行贿者给予资格、机会、利益的剥夺和限制,使行贿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承担应有的风险,自食应有的苦果,使诚实守信、依法办事、依法经营者的操守、权益得到保护和弘扬。二要建立严格的粮食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在建立严格的粮食市场准入制度方面,确立严格而明确的市场准入条件和作为这种条件的体现市场主体的经营资格。只有取得了经营资格的主体,才能够在某一核定范围内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建立市场退出制度方面,主要是要做到将那些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极差,以及存在商业贿赂行为的市场主体强制性清退出市场。三要建立和完善会计制度,防止做假账行为;健全金融监管制度,加强票据管理,减少现金交易。

3、修订完善法律法规。修订完善《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的衔接机制,保证商业贿赂行为能够得到法律的惩治。适时制定反商业贿赂法规,为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从现有规定看,我国对商业贿赂的制裁偏重于刑事立法,往往是处刑不轻,而经济制裁不足,一些涉案公司常常采取“丢卒保车”的手段,以个人做替罪羊而保全公司利益。因此,要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中对商业贿赂经济制裁的规定,加大对商业贿赂的经济处罚力度,以增加商业贿赂的违法成本,进而从经济上阻断商业贿赂的发生。同时,在法律上要明确经营单位对其下属单位或个人发生商业贿赂行为失察应承担的经济、行政直至刑事责任。

三、鼓励举报、部门协作、严厉查处,构筑“不敢为”机制

1、建立反商业贿赂举报奖励制度。商业贿赂的一个特征就是极具隐蔽性、知情人少,且秘密进行。为了鼓励知情人举报的积极性,一方面对举报人的身份要严格保密,另一方面要给予举报人物质上的重奖。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建立投诉举报激励机制和保护举报人制度,鼓励企业内部人员和同类行业的投诉举报。

2、建立部门之间联动协作机制。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通报、案件协办的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商业贿赂的线索、动态和特点。特别是加强与纪检监察、工商、检察等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建立信息通报反馈机制、案件协查机制,明确案件移送的标准及责任,形成治理商业贿赂的整体合力。

3、依法查处粮食商业贿赂案件。积极加强与公、检、法和审计、工商部门的协调配合和沟通联系,充分发挥检察、公安、审计、工商系统举报投诉网络的作用,加大对粮食商业贿赂案件的查处力度,共同打击和惩治在市场交易中给予、收受回扣、手续费和礼金、及假借促销费、宣传费、赞助费等名义进行商业贿赂的行为,充分发挥查处案件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的威慑和推动作用。

四、权力制约、内控管理、行业自律,构筑“不能为”机制

商业贿赂“一对一”的行为特点以及行贿受贿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的现实,决定了查处商业贿赂的难度较大,犯罪黑数较高。因此,治理商业贿赂的重点不宜放在惩办已经发生的违反犯罪活动上,而应当防范于未然,从源头上减少商业贿赂发生的机会。因此,完善监管体系,从源头遏制商业贿赂,是治理商业贿赂的关键。

1、增强对权力运用的监督制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明确政府职责,减少权力对市场的干预,确定行政权的非经济化规则,强调服务性,努力消除商业贿赂的生存空间。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规范行政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改进工作作风,增加行政透明度,深化政务公开,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管理,不断增强对权力运用的监督制约,把规范经营行为与规范行政行为结合起来,把打击商业贿赂与惩处职务犯罪结合起来,把专项治理与体制机制创新结合起来,建立上下互动、内外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廉洁从政,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商业贿赂,遏制商业贿赂的滋生蔓延。

2、加强粮食企业内控机制建设。要加强单位内控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财务、会计等制度,加强票据管理,坚决纠正做假账行为。国有粮食收购、销售、储备粮轮换的价格、数量等重大经营决策,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决策,并形成记录台帐,做到信息公开化,决策民主科学化,操作程序规范化。坚持推行办事公开制度,深化企务公开,让职工和群众享受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工程建设、仓储设施设备采购、国有资产处置等关键环节,通过市场或竞争机制实行“阳光操作”,避免商业贿赂的发生。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粮食行业的监督检查,促进企业内部形成完整的内控机制,做到内部有台帐,经营有合同,核算有依据。加强对经营管理和财务等重点岗位人员的管理,推行反商业贿赂承诺制。

节约粮食的具体措施第6篇

我市粮食订单的实践与探索 江山市粮食局 毛金泉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对粮食流通管理方式、市场主体多元化以及市场体系进行了培育和完善,粮食购销形式从传统的统购统销、合同定购到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粮食流通形式朝多元化发展,主要形式有进场交易、上网交易、期货交易、粮食订单、产销区合作经营和加工企业向生产、流通领域延伸等,逐步形成了多种形式共存的粮食流通新格局。江山市的粮食订单已经过四年的实践与探索,现结合实际谈谈笔者的看法。一、粮食订单的基本状况粮食订单(或称“订单粮食” 、“订单农业”)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粮农双方签订的新型粮食购销合同。粮食订单对于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保障粮食的销售具有促进作用,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流通新形式。我省从2001年起率先在全国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也是较早施行粮食订单的省份。我市与省内其它市县一样从2001年开始实行订单粮食,现已经历了4年的实践与探索,主要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01-2002年以农业税征粮为基数的粮食订单。即粮食订单数量根据农业税的多少来签订粮食订单合同,订单的收购价格和农业税计税价格由政府部门根据市场价格确定,粮食部门按照农民交售粮食品种质量计付粮款,扣除农业税后的粮款、价差由粮食部门在收购中当场兑现给农民,乡镇、财政共同协作抓农业税征粮,并组织人员上门催缴,集中在8月底一季完成农业税征收任务,农业税款在收购结束后由粮食与财政部门统一结转。从2001、2002两年的订单实践看,粮食订单收购数量分别为1425、1500万公斤,仅占实际收购数量的36.93%和40.75%,订单农户分别有10.75、10.6万户,户均订单数量为132.56和141.5公斤,农业税的计税价格虽然略低于收购价,但粮食部门在收购时对计税差价按实找补,农民售粮实行订单内外的同价(略高于市场价格),农民对粮食订单和合同定购观念上没有太大的变化;第二阶段:2003年的粮食订单采购数量为1500万公斤。其中一部分仍然以农业税为基数的粮食订单400万公斤,不享受政府补贴,另一部分则为省政府代采购省级储备粮的粮食订单1100万公斤,每50公斤增加5元的政府补贴(含1元的种子补贴)。收购方式仍然由政府部门定价、行政催缴、价差找补、一季完成,2003年全市共收购粮食3858.2万公斤,其中省级储备粮的订单1100万公斤,其它订单收购406万公斤,订单外收购2352.2万公斤,订单收购仅占收购量的39%,农民对同样的粮食订单而实行不同的收购价格,有些不理解,纷纷要求增加省级储备粮的订单采购指标;第三阶段:2004年的粮食订单以储备粮采购指标1550万公斤为基数分解落实,订单内的粮食收购价格给予每50公斤7元的政府补贴。今年江山市政府非常重视粮食生产,专门印发了《关于2004年粮食生产的指导性意见》,将储备粮采购指标1550万公斤分解落实到20个产粮乡镇,乡镇又将订单采购任务落实到86344户,户均订单数量为179.5公斤。今年我省取消了农业税,农民不需要用现粮交纳农业税,也没有乡镇、财税干部的上门催交粮食,往年大规模集中缴粮纳税的景象不再重现,季节性集中收购粮食已逐步向常年收购转变,农民卖粮走出了多年来由政府部门定价、行政催缴、集中收购模式的束缚,农民有更多把握市场、选择最佳售粮的机会。因此,8月初我市与其它地区一样出现了早稻的收购难、进度缓慢的现象。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方法,抓住农户交学费、买农资集中用钱和旱情解除的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因地制宜帮助指导粮食收购企业改进收购方式,分别采取进村设点收购、流动组上门直接到农户家门口收购等切实有效措施,大大调动了农民售粮积极性,各粮食收购点再次出现农民售粮高潮,粮食收购企业比原计划提前6天完成1550万公斤储备粮的采购任务。至9月5日止,全市已收购入库早稻2052万公斤,其中订单内1550万公斤,订单外502万公斤,中晚稻的种植面积有较大幅度增长,目前长势很好,预计今年将是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以来本地粮食收购量最多的一年。二、粮食订单作用粮食购销全面放开以后,取消了粮食定购任务,放开了粮食市场,放开了粮食价格。今年我省又取消了农业税,沿袭了几十年的皇粮国税已成为历史,农民不仅种什么、种多少自主确定,而且农民愿意不愿意卖粮,什么时候卖粮、卖给谁、卖多少,农民完全可以按自己对市场风险的判断和生产、生活需要来决定,不受任何约束。粮食订单作为一种新型的契约形式重新把粮食部门和农民联结在一起,运用市场需求调节的经济杠杆来引导农民种粮、售粮,降低农民种粮的市场风险,使种粮收益最大化,提高种粮效益。同时,订单收购也是各级政府掌握足够的储备粮源,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抓好粮食订单对于粮食部门掌握本地粮源,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都有积极作用。    (一)粮食订单是农民种粮的指南   粮食购销市场放开后,市场需要什么品种、需要多少数量,在春播前,农民就可以通过粮食订单确定下来。粮食订单签订后,农民可以按照订单来安排农业生产,一心一意种粮,如果种植面积在20亩以上还可以得到政府补贴和粮食收购企业的预购定金,得到农技人员的上门服务,包括品种选购、浸种消毒、盲谷播种、秧苗管理、大田栽培等技术要点的指导,农民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抓好粮食生产,不必考虑“卖粮难”问题,从而降低种粮的市场风险,使农民种粮收益最大化。(二)粮食订单是农民种粮的定心丸  

收购价格是农民种粮的晴雨表。通过签订粮食订单,农民可以预测正常年景下的种粮效益。粮食订单其实也是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对农民的一种收购价格的承诺,当订单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时,国有粮食收购企业按订单价格收购,农民可以得到比市场价高的收益回报;当订单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时,政府就会出台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措施,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必须执行政府出台政策措施,按照市场价格收购,确保农民的种粮利益,粮食订单签订后,农民的种粮利益一定程度得到了保护,给农民种粮吃下定心丸。 (三)粮食订单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动力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根据江山市地处钱江源头,是浙江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相继建成了碗窑、白水坑等大中型水库,大大改善了农业水利条件,通过土地整理,从而改善了土壤的结构和种粮条件,种粮仍然是我市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乡镇农民,他们纷纷要求增加明年的粮食订单采购指标,扩大粮食种植规模,提高粮田复种指数,推动了粮食的种植结构调整。(四)粮食订单是粮食品种优化的催化剂从近几年我市粮食收购情况看,粮食的质量、品种都有所改善。农民通过订单,优化种植市场适销的粮食品种,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种粮,降低种粮成本。在广大农技员的悉心指导下,我市从1998年起就大力推广旱育抛秧技术,这项技术不仅帮助农民实现了梦寐以求“插秧不要弯腰”的理想,而且是一项增产增效又省工省成本的技术。据对比试验,抛秧和手插的每亩可以增产30公斤以上,每抛一亩大田可以节省一个工时,比传统的栽插节省成本30元。今年,我市早稻实行抛秧播种的面积已达6多万亩,光推广这项技术,我市农民可以节约生产成本180多万元、增收180多万公斤粮食。据调查统计,我市市场适销的粮食品种已从2001年的30%提高到现在的50%左右,早稻的商品率已从2001年的40%达到现在的70%左右,粮食品种优化后,农民基本没有出现余粮滞销现象。(五)粮食订单是储备粮采购的重要途径储备粮是各级政府调控粮油市场和实施社会粮食救济的重要物质基础。我省的储备粮等政策性用粮的采购和销售,主要通过粮食订单和粮食批发市场进行购销。我市的储备粮等政策性用粮立足本地解决,主要通过粮食订单直接面向本市农民采购,即以储备粮采购指标为基础,结合乡镇的粮食播种面积、总产落实订单收购计划。三、粮食订单存在的问题随着粮食订单工作的不断完善,其作用也逐步表现出来,但也存在订单合同内容不全面、主体不明确、运作不规范、合同履约率低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粮食购销市场放开后,粮价随着市场供求变化波动较大,在签订订单合同时很难确定具体的收购价格水平,甚至在收购开始到收购结束,部分地区的市场粮价变化大到不得不调整收购价格,因而使订单合同的约束作用受到了一定影响;(二)对粮食订单合同的履约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当市场粮价高于订单价格时,农民往往注重眼前的利益和贪图方便,违约把粮食直接出售给个体粮贩以及不具备收购资格的用粮企业,导致粮食流向市场,履约率较低,政府部门为了解决农业税上交、储备粮采购和农民余粮的出路而制定最低收购价,人为提高订单的收购价格;当市场粮价低于订单价格时,个体粮贩、用粮企业无利可图而退出收购,粮食部门却要履行订单合同,按订单收购粮食。在订单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农民可以不承担市场风险,而粮食部门则不可不履行合同而承担市场风险。因此,市场粮价的过度变化对粮食企业、农民双方履行订单合同造成了利益不均等性;(三)订单收购的粮食主要用于储备粮轮换补库,订单收购赋有行政行为。一方面政府采购储备粮食的订单给予政府补贴,其收购价格一般均高于市场价格;而另一方面粮食企业为了自己生存组织粮源的订单,没有政府补贴,只能按照“购得进,销得出”的原则确定收购价格,这部分的订单其实没有实际意义。订单工作处于“一头热”,粮食部门为了维护主渠道地位,单方面的忙于订单的签订工作,乡镇、农民都还没有真正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四、完善粮食订单的对策措施随着我国加入WTO,粮食市场将逐步融入国际大市场,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影响粮食市场的价格因素也越来越多,粮食收购形势复杂多变,粮食经济工作将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在新形势下,从如何解决农民增产增收和粮食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矛盾,笔者认为粮食订单将是近阶段粮食购销的很重要的途径,应加以补充完善。(一)加强订单宣传教育,营造粮食订单的良好氛围。粮食订单是一个新生事物,它被人们认识接受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加强对订单粮食收购的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等传媒介绍订单,使政府、企业、农民都能对粮食订单的优越性、特点、操作程序等有所了解。(二)规范订单合同,打造“诚信订单”。粮食订单是中国农业与市场接轨的一条必由之路,应大力提倡与普及,而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当农民初涉订单这一市场化生产中的新事物时,有必要进行经济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不仅要让农民学会按订单组织安排生产,而且还要让农民利用订单合理回避市场风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自觉履行订单合同,培养订单需要诚信的理念。1、对广大农民、粮食购销企业进行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订单的签约双方要以相互信赖为前提,真正体现“经商诚为本、信誉价更高”这一经营理念;2、明确粮食收购订单签订的主体。粮食订单合同是粮食企业、农民之间的购销行为,必须明确企业和农民才是订单的主体。即使是储备粮的订单采购,在签订订单前政府部门可以确定储备粮订单采购价格,由国有粮食收购企业与农民签订订单后,乡镇政府以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从宏观调控角度搞好指导、协调,牵好线、搭好桥,不能搞包办代替,否则会违背签订粮食订单的初衷;3、粮食订单作为合同的一种特殊文本,必须统一订单的形式和内容。目前粮食订单尚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有的条款还不符合有关规定,因此应进一步加以规范。粮食订单合同可参照现有购销合同的文本,内容包括双方的责、权、利和订单收购粮食的价格、结算方式等,可以由工商部门统一制定合同格式;4、采取不同方式与农户签订粮食收购订单。目前订单的户均数量不到200公斤,订单签订的工作量大,订单的履约率低,因此签订订单可采取种粮大户由企业直接签订到户,其他农户由企业与其所在的村级经济组织签订,并分册到户。在收购时户与户的订单数量可根据生产情况,适当进行余缺调剂或村交户结,提高订单的履约率;5、粮食企业要主动和农户联系,提供优质服务。在每季收购之前,购销企业应本地实际出发,对已签订收购订单的农户采取不同的收购形式,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并主动上门检斤验质,帮助联系车辆运输,采取方便交售优先结算兑现等便民服务措施。

(三)落实粮食直补政策,提高订单的履约率。粮食作为一种产业仍然是弱质产业,受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生产周期长,投入产出低,风险大。在计划经济时期,粮食作为特殊商品一直由国家调控,即使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对粮食生产也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我省实行按粮食种植面积进行直接补贴或按政府“订单粮食”数量进行补贴的办法。直接补贴的对象为:全年粮食复种面积在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和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签订“订单粮食”合同的农户。复种面积20亩以上的农户由农业、财政部门兑现,“订单粮食”的补贴在收购时,按订单内实际交售数量兑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可以按照储备粮的采购数量与农民签订订单,提高订单的履约率。(四)加强对收购市场的管理,规范粮食流通秩序。我省已制订出台了《浙江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粮食、质量监督、工商、卫生、物价等职能部门将履行各自的职责,加强对收购市场的管理,实行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粮食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粮食流通秩序,确保粮食订单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五)建立培养粮食经纪人队伍。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以后,多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将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建立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粮食经纪人队伍,是立足本地掌握粮源的重要手段。结合我市的实际,当前主要在产粮乡镇或商品粮在50吨以上的行政村,经过粮食业务培训,培养一名粮食经纪人(也可由粮站指定一人负责),办理领取粮食收购证,从粮食订单签订开始到粮食收购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全程服务。

节约粮食的具体措施第7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引导我区中小学生、幼儿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意识,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区教育局在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采取以下措施落实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一、深入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

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要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结合秋季开学、世界粮食日、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中国农民丰收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主题班(团、队)会、主题辩论赛、演讲比赛、节粮教育图片展、健康饮食科普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粮食安全重要性,树立危机意识,弘扬节俭风尚,从思想上自觉养成节约光荣的好习惯,从行动上自觉养成摒弃浪费的好行为。

二、大力加强供餐管理。

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加强食堂精细化管理,科学营养配餐,提高供餐质量,推行“半份菜”“小份饭”,丰富饭菜花色、品种,提供各种方便选择和搭配,努力让学生既“吃得饱”又“吃得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浪费。

三、持续开展“光盘行动”。

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完善节粮管理制度,制订防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具体办法和奖惩措施,大力倡导“光盘行动”。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设立“学生文明就餐监督员”,在食堂就餐时段进行巡查,提醒学生适量合理点餐,文明节俭用餐,对发现的浪费行为及时进行纠正。

四、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区教育局结合学校、幼儿园实际,定期开展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监督检查。对做得好的学校、幼儿园要予以宣传、表彰,对落实不力、浪费严重的学校和校长、园长,要予以批评、通报。倡导学校将学生日常饮食行为纳入学生综合评价,逐渐建立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学生饮食长效机制。

学院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相关部署和江西省教育厅的相关工作安排,现就我校关于做好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学院“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校党政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党政办公室主任(兼)

员:党政办、宣传部、工会、团委、人事处、教务处、学工处、后勤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

1.将节约教育纳入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的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节约教育纳入学校思政教育环节之中,并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有针对、有重点地将节约教育纳入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全员覆盖。(责任单位: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

2.营造节约教育氛围。要将总书记的批示精神和相关文件要求公布在校园网显著位置,供师生员工学习,同时通过主题海报、宣传栏、网络专题和移动新媒体等载体营造“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的氛围。(责任单位:宣传部)

3.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读书读报、征文演讲、微博比赛、设计公益广告、动漫作品等活动将节约教育纳入校园文化活动中;结合节能宣传周、世界粮食日、全国爱粮节等活动,组织师生开展主题鲜明的宣传活动。(责任单位:团委、学工处、工会、各教学院)

4.营造节约用餐环境。在师生食堂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或宣传画、摆放提示牌,提醒师生适量点餐,节约粮食。倡导文明用餐、绿色消费、崇尚节约、杜绝浪费的文明风尚。(责任单位:后勤处)

5.选树节约标兵。在师生中开展节约标兵、节约卫士评选,树立先进典型,加大表彰力度,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责任单位:宣传部、团委、学工处、工会)

(二)强化日常管理

6.建立健全食堂节约用餐制度。要尽快建立健全师生食堂节约用餐制度,细化节约条款,通过制度规范使节约成为习惯,督促师生主动节约,反对浪费;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切实提高餐饮质量,减少因饭菜质量而导致的食物浪费;实施动态管理,做到按需采购、做餐、配餐;建立食堂“光盘”制度和巡视制度。(责任单位:后勤处)

7.强化食堂精细化管理。按照健康、从简原则,对食材精细化管理,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健全管理体系,完善操作标准。建立线上食堂综合管理平台,收集食品原材料的使用和销售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为食堂每日生产需求及精准加工、合理采购,提供科学参考。细化加工方法,合理使用原材料,充分利用好边角料,最大效能的发挥原材的使用率,避免因加工不合理而造成食材浪费。通过科学烹饪合理搭配菜肴色泽、口味,满足广大同学口味需求避免舌尖上的浪费。记录监控三餐食物垃圾量,发挥数据监测优势,科学研判师生的饮食偏好,调整优化餐饮供应。(责任单位:后勤处)

8.着力改进供餐模式,崇尚健康生活方式。公务接待做表率,按用餐人数从简合理、健康、精准配餐,提倡实行自助餐和分餐,严格控制菜品种类、数量和份量,菜品推行小份菜、半份菜,主动使用“公勺公筷”。学校食堂通过提供个性化营养膳食分析,推荐科学合理的用餐组合,减少因“不知道怎么吃、吃多少”导致的被动浪费,提高膳食营养搭配,形成全民健康生活新方式。要主动改变传统服务模式,由固定菜品份量变为用餐者自主确定用餐数量,推出自选餐厅、小份菜、半份菜、小碗自选、0.3元加饭等供应方式售卖,便于师生按需取用,减少浪费。(责任单位:后勤处、党政办)

(三)建立长效机制

9.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持续践行,在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上下功夫,久久为功推进,不断巩固和深化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成效。建立职能部门督查、师生自我监督的工作机制。后勤管理部门组织管理人员开展食堂巡视,督查食堂供餐、师生用餐,针对餐饮浪费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组建青年学生为主体的监督员志愿者队伍,强化对食品浪费现象的监督。实时监督,现场劝导,建立曝光平台,以适当方式及时曝光负面典型案例。(责任单位:后勤处、团委)

10.制定师生评价体系。要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师生评价办法,将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的表现纳入师德评价体系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将节约粮食情况与评优评先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师生节约创优评选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激励师生参与节约行动。(责任单位:人事处、团委、学工处、各教学院)

三、工作要求

1.形成工作合力。各责任单位要精心筹划,精准施策,积极作为,密切配合,按照职责范围积极开展“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工作。要自觉接受监督,确保工作中发现问题整改到位。

节约粮食的具体措施第8篇

近日,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意义

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统一到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论述上来,深刻认识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国际层面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粮食安全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预计,今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可能由1.35亿增至2.65亿;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的报告也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可能会对全球粮食市场产生“历史性冲击”。这表明粮食安全在眼下是世界性的重大课题。从国家层面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从中长期看我国的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粮食浪费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绝对不可小觑。我国有14亿人口,每个人每个家庭节约粮食还是浪费粮食,加在一起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从传统美德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和精神永远不能丢。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全社会形成一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风气,十分必要。

二、突出宣传引导,切实培养节约习惯

虽然,我们之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做了相关工作,制定了有关实施意见,餐饮浪费现象有所改观,但就在疫情期间,一些地方浪费粮食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当前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重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就是继续拧紧公众节约粮食之弦,让节约粮食化为一种永久的风气。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各乡镇要在各村、社区主干道等醒目位置粘贴“浪费可耻、节约为荣”“光盘行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宣传标语,大力营造文明用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微博、微信等宣传载体,加大反对食品浪费宣传报道力度,弘扬先进典型,曝光浪费现象。发改委(粮食局)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好每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做好“节约一粒粮”公益宣传,教育部门要加大学校反对食品浪费教育工作力度,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开展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专题教育活动,将节约教育纳入课堂教学,有机渗透,全员育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要面向职工、青少年、妇女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一批志愿者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酒店等开展文明就餐志愿活动,促进全社会养成节约习惯。同时,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好监督职责,协调引导推动各方形成监督合力,对餐饮浪费等享乐、奢靡等“四风”问题要盯住不放,该查处的查处,该曝光的曝光。

三、强化分类管理,倡导文明绿色餐饮模式

大力倡导文明绿色餐饮模式,我们要实行分类管理,切实抓好各个领域的用餐习惯。一是抓好公务活动用餐。整治浪费之风,养成节约美德,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示范带头,我们要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有关要求,严格接待标准,规范接待程序,积极推行简餐和标准化饮食,科学合理安排饭菜数量,确保公务接待热情、周到、节约。二是抓好单位食堂用餐。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党政机关食堂节约用餐制度,建立食堂用餐人员登记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做到按用餐人数采购、做餐、配餐。县委督查室要安排专人负责食堂巡视检查,对浪费行为给予批评教育。三是抓好学生文明用餐。当前各级学校都有食堂,学生在校就餐人数再多,要切实加强对学生们的宣传引导,不断增强学生勤俭节约意识,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倡导大家文明就餐、参与光盘行动,让更多的学生以实际行动杜绝浪费。四是抓好社会餐饮业管理。要向各地餐饮行业组织发出倡议书,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为餐饮业常态化工作任务,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深入开展“光盘行动”,要科学合理设计宴会菜单,要鼓励企业提供小份菜、半份菜服务,要合理调整菜品数量、份量等等,让节约成为全社会的“自然而然”。

同志们,节约意识的树立、节约美德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我们要坚持以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学关于制止餐饮浪费重要指示精神研讨发言

通过对《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通知》的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中央和省、市关心群众生活、注重改善民生的为民情怀。

这样的警醒有醍醐灌顶之感,深刻直白地告诫我们:作风问题绝对不是小事。狠刹奢侈浪费之风,没有余地;大兴勤俭节约之风,没有退路;务必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同时,我们必须把此作为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大事要事,把此当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一环,紧抓,实抓,狠抓。各级、各部门必须要按照上级的具体要求和部署,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

奢侈浪费,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是低级庸俗的诱因,是耍弄特权的舞台,是伤害民心的利刃。虽然我们的党政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向上的,但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不容忽视的,而且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有非常严重地讲排场比阔气、讲享受比消费、讲条件比待遇的习气作风。他们吃要山珍海味,住要楼堂会所,行要高档轿车,玩要烟花秀色。这些问题尽管是个别人、个别事,然而,个别现象如果不狠抓、不狠刹,往往会演变成为普遍现象,其影响也就更加恶劣。因此,我们的领导干部们,人人都要对照xx的重要批示精神和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的讲话精神,严格要求自己,自检自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务必狠刹奢侈浪费之风,这无所谓官职高低,没任何情面可讲。对于存在侥幸心理的人,一经查实,决不姑息,严惩不怠。现在的信息传播速度超乎想象,全媒体时代的社会监督无处不在,任何奢侈腐败现象都逃不过群众的眼睛。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所以我告诫存在侥幸心理的人不要自欺自人,玩火自焚。

勤俭节约,不仅仅是中央发出的号召和作出的要求,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今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大势所趋。不能否认的是,我们的社会发展了,各方面的条件优越了,很多人就开始铺张浪费起来了。但是我们要清醒的看到我们的发展还处于低水平、不均衡阶段,财力物力和物产资源浪费不起,就是真正富裕发达了,勤俭节约也决不能丢失。一方面,财力和资源的浪费无法挽回、不可弥补,而我们的发展一线、建设一线、基层一线还需要大量的财力和资源,我们的贫困地区、贫困家庭、流浪人员还需要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不挨冻。另一方面,勤俭节约精神不是物质上的占有能够替代的,它是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和行为作风的体现。奢侈结出的恶果,不仅仅是物质的浪费,更重要的是精神的颓废、意志的消沉和事业的衰败。两个方面无论从哪个方面权衡,勤俭节约都一时不可忘却,一日不可脱离。

节俭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必需;节俭是持家之本;节俭是安邦定国的法宝;勤劳节俭有利于防止腐败;节俭能降低社会生产成本。节俭更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有教养的体现,也是我们每一个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如果一个社会奢靡之风蔓延,无论物质上如何发达,也难免会造成巨大的浪费,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使社会风气败坏。如果奢侈豪华、骄奢淫逸成为一种“时尚”,那就是一种悲哀了。

成由勤俭败由奢。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大兴勤俭节约之风。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岗位差异,都必须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广大党员干部更是要率先垂范。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心得体会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富裕、从贫困走向小康,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中国人的饭碗端稳了、餐桌丰富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从“生存”转向“美好”。但是,我国有14亿人口,公众号逍遥文稿整理,任何微小的浪费都能汇成一个巨大的数字,如果不加珍惜,随意挥霍浪费,即使金山银山也会被吃光挖净。更何况到去年底全国还有551万贫困人口,我国人均GDP在世界排名仍然靠后,我们又怎能未富先奢?

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到各地落实各项节约措施,杜绝公款浪费现象,再到开展“光盘行动”等,大力整治浪费之风,各地区各部门“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逐渐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节约意识的树立、节约美德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当前,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基本刹住,但艰苦朴素、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的意识还不牢固;在日常生活中,一些铺张浪费现象仍时有发生。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