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02 14:48:52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第1篇

为全面准确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生存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国务院农民工办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列为前瞻性研究课题,全国妇联为此联合有关专家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

本次研究的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第一,进一步全面准确地把握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基本特征;第二,深人研究不同年龄和性别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状况和问题,认识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层特征与需求差异;第三,认真总结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落实和发展相关政策服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全面考虑儿童生存发展需求的多面性与特点,研究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主要是通过对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在数量、区域分布、年龄、性别、受教育状况、监护人情况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定性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政府机构相关人员、儿童和家长及其他监护照料者的认识、需求和看法,客观准确地判断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总结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一步提出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研究的特色和切入点在于:

一一按年龄分层,将农村留守儿童分为幼儿(0-5周岁)、义务教育阶段儿童(6-14周岁)和大龄儿童(15-17周岁)三个部分,了解其各自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并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一将性别作为贯穿年龄分层与问题分析的一个基本视角和主线,认识并揭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需求的性别差异。

一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以定量研究为基础,把握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特征。通过定性研究了解不同留守儿童群体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讨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政策制度环境,探讨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需求的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第2篇

1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元经济体制是关键历史时期的特殊政策,该体制对于特殊历史时期发展国家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正是这种体制,造成城市和农村发展存在严重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户籍制度差别――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从体制发展的历史时期来看:

建国初期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很难自由流动,具体表现在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活困难,国家将大量的优惠政策给予城市,优先发展城市经济。其中,国家基础工业的发展力量也来源于农业生产,这种体制下的工业与农业“剪刀差”,导致农民在收入和产出环节相比与城市居民收入存在巨大差距。同时各项政府福利保障很难覆盖农民。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此时社会结构不平衡矛盾日渐突出,加深了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程度。城镇与农村发展结构不平衡、社会阶层结构不平衡、城镇与农村组合结构不优化、社会文化结构不协调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引发社会结构动荡必然出现,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链条被打破,各生产要素间的对称关系丧失,城市和农村原有发展结构和阶层结构将处于失衡状态。从发展结构来看,发展不平衡性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起源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引发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群体产生并不断催化,城镇高费用让外出人员自身发展受到限制,各种针对性的保障措施严重不足,户籍制度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入学难、升学难矛盾凸显,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进城难。从社会阶层结构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特殊性更加明显。外出务工的农民失去原有社会关系网,需要重新确立和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自身条件的限制以及行业特征的需求,导致他们很难自由发挥,生活困难;经济基础薄弱,收入有所增加但生活负担较重,迫使外出务工的农民对孩子的关注度日渐下降。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与外出就业政策导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穷则通变”,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大多会选择其他增加自身经济的新途径,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是推动农民外出务工最直接的原因。

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就业结构调整有重要作用,能促进农村居民增收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但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必然造成城市资源的紧张,导致农民自身压力巨大,迫使农村留守儿童不流动,这是大多数外出务工家庭的基本选择。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流入与流出,农村是留守儿童选择生活的第一区域,农村社会的和谐程度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和谐程度,当农村发展条件利好时,农村社会整个链条处于优良状态,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得以改善;农民是主体,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关键。可见,“三农”问题的衍生效应影响巨大。只有“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才能增加社会和谐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2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直接原因

(1)亲情缺失,留守儿童心里问题增多,农民工常年外出务工,与子女的交流长期缺失,最直接结果是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危机和亲情危机,这些都会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农民工城市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权衡带领与留守的经济成本条件,农民工会自发选择将子女留在农村。不仅不能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对于孩子的忽视所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农村留守儿童长期没有父爱和母爱的呵护,心理发生一系列变化,造成孩子生活认识偏差;孩子对于监护人的疏忽或者是过度依恋,导致孩子的个性、心理发生扭曲、变形,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脾气古怪、心浮气躁、自信不足等情况,心理越封闭,孩子的心理问题便会不断的增加。

(2)学校功能减弱,学习情况欠佳学校是孩子成长的第二课堂,学校功能不应仅仅局限于对孩子的应试教育,更应注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引导。当前兰西县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学校教育功能不断弱化,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有效教育功能不断丧失,监管不力现象长期存在;农村教育意识上存在严重不足,对于学校资金支持短缺,教师福利配套不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解决。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第3篇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心理问题

当今社会,我国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城市化的步伐加快,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很大一部分农耕地由于城镇的再规划而不断被国家征用。农田被征用导致的结果是,越来越多农村地区的年轻人员纷纷涌入各个城市,推进了整个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在农村出现了大批缺少父母监管、关爱、教育的孩子,即所谓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年龄偏小,接受的文化知识较为贫乏、在生活很多方面,自理仍是问题,此外,他们的是非观仍处于塑造期。在许多留守儿童中,有的留守儿童冷漠、不思进取,甚至作出严重的攻击行为和行为。鉴于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参加体育活动的可能性则显得较小。那么如何充分调动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提高其身体素质成为学校体育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文以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心理问题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本文的写作立足于大量有关“留守儿童”的文本和学术资料,在此基础上,力图做到不停留于材料的简单堆砌,而是更深入的分析,力争用自己的方法来整理。本文所用文献及学术期刊来自于图书馆馆藏资源和电子资源、期刊数据库以及学术网站和信息网站。(2)逻辑分析法。本文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结合社会学、管理学、体育学等多学科知识,在留守儿童参与体育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得出结论。(3)访谈法。笔者通过面谈、打电话等方式及时请教、咨询了部分专家、农村体育老师、留守儿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

(一)留守儿童上课情况。刘瀚文在“抚顺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状况调查研究”认为 :(1)在分组活动的时候往往都是一个人、两个人或者与其他留守儿童一起活动。(2)很少与非留守儿童在一起活动。(3)在体育课上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4)不听体育教师口令的情况。(5)兴趣很难被调动起来。

笔者通过调查家乡附近的留守儿童,发现他们之所以不愿意与同其他同学一起活动的原因有很多。诸如,他们会受到非留守儿童的歧视,甚至出现非留守儿童侮辱留守儿童的情况;在分组活动的时候,出现了排斥留守儿童的现象,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处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慢慢疏远体育课,把其当差事来应付。通过观察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在体育课上可能会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不听教师口令等情况,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单独活动,甚至会出现不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

(二)留守儿童参与体育的兴趣状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留守儿童对体育课是否有兴趣,这一现状直接影响留守儿童能否投全身心去参与体育活动,亦或者其能否从中感受到幸福感。在访谈中发现,多数留守儿童性格较为孤僻,不喜欢团体活动。大多数时候,留守儿童会选择躲在角落里,参与的积极性较低;在进行一些集体项目时,会尽可能地采取回避,即使其参加活动,其求胜望也较小,他们认为,体育活动索然无味,不参加也罢。

三、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意义

人类参加体育活动的意义十分巨大,同样地,作为我们当今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对其健康、茁壮地成长也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主要有以下益处: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尤其对于处于成长期的儿童来说,作用更为明显;可以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青少年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

四、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探讨

在访谈中表明,不论是单亲监护、还是隔代监护或者是亲临监护或者是同辈监护,留守儿童都会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自卑感,他们多是被动地与别人进行交流,在其人际交往中缺乏交主动性与积极性。留守儿童的性格多有些不好的因素,例如,自我封闭或自暴自弃;在他们面对困难时,往往缺乏勇气;更不谈不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的完善。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他们处于弱势,他们,具有弱势群体所普遍具有的心理问题,例如,压抑感、孤独感等,这些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相互作用,发生影响的。

从现实层面考虑,留守儿童在心理康复方面工作的难度颇大,仅凭一般意义上心理学原则所进行的一般性思想教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特殊心理问题。因此,解决留守儿童心理上面临的种种难题,我们需要做以下工作: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这一工作的具体实施,在大多数层面,需用学校生活中思想情操加以陶冶;同样地,我们还需要遵守重要的原则,即,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要做到因人而异原则,其最终目的要使留守儿童更好地认识体育对自我的价值和意义。

五、建设性意见

(一)注重研究留守儿童身心特点,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加强留守儿童的体育教学。同时,我们还要把视野放到全社会,即我们要做好宣传工作,让每个人都能关心爱护留守儿童。

(二)教师、班主任平时应该应当多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时常鼓励留守儿童,增加其自信心;正确引导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能够彼此接受,实现真正的融合;同时,每个体育工作者都有义务和责任,把“留守儿童将体育课当成自己学习体育知识技能、身心得到良好发展的课堂”当作其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1] 刘瀚文.抚顺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状况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第4篇

留守儿童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是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人数越来越多。由于长期与父母分开,缺少父母的关心呵护,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及监督管理,致使许多留守儿童在情感、心理、安全和教育等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本文旨在对留守儿童心理特征加以分析的基础上,着力阐述如何运用体育教学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一、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特征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一年或几年才回家一次,留守儿童很少或根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虽然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亲戚监管,但由于监管人的文化程度低、教育不当、监管不力等原因,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产生许多心理问题。

1. 任性、放纵

农村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监管的居多。祖辈对孙辈比较娇惯,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只重视对其物质生活的满足,而忽略了对其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结果助长了其任性、放纵的性格与心理特点。

2. 委屈、自卑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看到身边其他同龄同学有父母的关心与呵护时,更加思念远在他乡的父母,内心不免产生一种委屈感。由于想念自己的父母,想和父母诉说心里话,想得到父母的爱护等愿望不能得到实现,导致产生自卑心理,畏缩抑郁,冷漠、孤僻,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运用体育教学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农村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而庞大的弱势群体,需要学校倾注全力,把关心爱护的工作落实到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给予关注。而体育课程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更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1. 选择教学内容,培养留守儿童提高自制力

篮球、足球是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具有张扬性、刺激性、宣泄性和冒险性等特点。通过篮球、足球等项目的学习,可以使留守儿童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同时,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要求他们讲规则、守纪律,承担好各自的角色,消除他们的膨胀骄横心理,培养他们良好的自制力和规则意识。

2. 优化教学组织,帮助留守儿童建立信心

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要在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条件、体育基础、技能特长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灵活安排,既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又帮助留守儿童建立信心、增强自豪感。如:随机分组,按照某种特定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练习,能在一定公平性前提下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同质分组,即把体能和运动技能大致相同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内,能增强活动的竞争性,培养学生敢于拼搏、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异质分组,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各组之间在整体实力上差异不大,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型分组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及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帮教型分组能培养学生帮助他人、勤于学习的良好品质;友伴型分组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 利用游戏比赛,促进留守儿童团结合作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充分利用游戏、比赛等形式,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比赛中体验快乐、感受成功。不管是一场球赛,一个游戏还是一次接力跑,如果同伴间没有合作意识,都很难取得胜利。通过练习,不仅有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消除同学之间的敌视感、排斥感,更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细心观察留守儿童在课堂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想方设法督促他们融入集体活动。以此促进他们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团结合作的快乐。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对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培养,是一项十分细致、复杂而长久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我们只有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予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才能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第5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依恋;特征;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3-0016-03

一、问题的提出

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1969年正式提出“依恋”这个概念,他认为依恋是儿童和主要照顾者(尤其是父母)之间的一种积极的、亲密的情感联结。鲍尔比曾在他的研究中提到儿童与母亲的分离可能导致后来的精神病理学疾病。张明红认为早期依恋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婴儿对自己、对父母和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以及产生积极的探索行为和勇敢的交往行为。这不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有重要作用,为儿童社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依恋早期的形成情况对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到其他地区打工,儿童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留守儿童数量已达到2290.45万,而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

在国外,虽然没有农村留守儿童这种说法,但有研究表明在美国从1970年到1997年,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18岁以下儿童净增了76%,到2001年时,已有240万的孩子由他们的祖父母抚养,近年来有超过400万的在校学生最初是由祖辈抚养的。

留守儿童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有的留守儿童从小就与父母分开,有的与母亲或父亲一方生活在一起,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与另一方相处上几天。许多研究表明,这样长期与父母分离而留守在农村与祖辈们生活在一起,对留守儿童的依恋状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本文从依恋对象、依恋质量、依恋模式和影响因素这几方面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状况。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特征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对象

有研究表明,非留守儿童的依恋对象集中在母亲、父亲和朋友;单亲外出儿童的依恋对象集中在母亲、父亲和朋友;双亲外出儿童的依恋对象集中在照顾者、母亲、父亲和朋友。也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内部出现了农村留守儿童对母亲的依恋质量显著高于对父亲、朋友和照顾者的依恋质量。

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对象会随着父母的外出数量而发生变化。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一样,依恋的对象并不止一个。鲍尔比曾提出婴儿的依恋对象一般不止一个,与这些依恋对象的亲密程度也不尽相同,它们形成了一种“依恋层次”。这些留守儿童即使与父母一方或双方有了分离,但父母仍然会成为他们的依恋对象。只是父母外出的数量不同,孩子的依恋对象也会不同。在农村,一般单亲外出打工的家庭多为父亲外出,而母亲还是留在家里照看孩子。有研究发现,农村儿童对母亲更加信任和依恋,对母亲有较多的情感回报,表现出不平等特点。因此,大多单亲外出的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依恋对象没有差别。

然而,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的最主要依恋对象已经由母亲转变为了照顾者。侯雪薇的研究指出,可能是因为在对象上依恋具有选择性。儿童倾向于依恋那些能够激起特定情感与行为、满足自身需要的个体。由于与父母的长期分离,留守儿童的需要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及时满足,因此,可能会使平日与儿童接触最多的照顾者取代父母成为他们最主要的依恋对象。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

国外有研究发现,更换照顾者、寄养方式等会改变儿童对父母的依恋质量[1]。彼得(Peter)发现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比不安全依恋的儿童表现出更高的依恋质量[2],而留守儿童主要表现为不安全型依恋。国内也有研究发现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的亲子依恋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在留守儿童内部也出现父母均外出务工比父亲一人外出务工的留守初中生依恋质量显著更差,安全性更低[3]。还有研究提到,单亲外出儿童与父亲、母亲、同伴的依恋质量性别差异不显著;而双亲外出儿童与父亲、母亲的依恋质量的性别差异显著,女生与父母的依恋质量好于男生。

以上研究的结果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但仍旧可以看出,父母外出的数量对留守儿童依恋质量产生了影响,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好于双亲外出的依恋质量。

但也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与农村非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测量工具等有一定关系。这些研究测查的是不同地区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环境、地域文化背景、留守情况等这些因素都不一样;在测查的过程中所用的测量工具也不一样,都是翻译国外量表进行了一定的编制修改然后进行的施测,并且在翻译修订过程中都是针对所测地区的留守儿童特点而改编的,虽信效度都比较高,但所测内容不完全相同。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模式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第6篇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是留守儿童教育的"瓶颈"。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连云港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有了明显的改善。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是办好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学校。一些农村学校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进行培训。灌南县妇联举办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培训班。市妇联组织编写、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呵护青青草》农村留守儿童家长读本在农村免费发放,起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二是搞好亲情交流活动。市妇联、市文明办举办暑期亲情快车,利用暑假让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到父母打工的城市团聚,增强相互感情。市移动通讯公司、网上家长学校还利用电话、网络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情感,利用手机、网络平台,进行节日的问候和祝福。三是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组织社会妈妈、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等担当留守儿童的"家长",建立留守儿童校外辅导站。四是搞好留守儿童学校和寄宿班,免除留守儿童的后顾之忧。五是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到父母打工所在地学校就读,使更多的留守儿童享受亲情的关怀。

但是,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停留在生活照顾上,客观地说,留守儿童的家境并非一样,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有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条件高于农村家庭的生活,但是他们的家庭教育却是匮乏的。很多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教育,一些父母看看孩子的成绩单就算是一种关心,以至很多留守儿童有话无处讲,心情忧郁。二是留守儿童缺乏心理疏导,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乏亲情,对周围的亲友又缺少信任,很多留守儿童心理封闭,难以打开心扉。对父母的长期不在家,产生怨恨心结。在调查中,海州锦屏镇一留守儿童说:"我想妈妈,就因为我家中没有钱,妈妈远离我,我将来要去赚很多很多的钱,让妈妈永远陪伴在我身边。"一些留守儿童有厌学、离家外出打工的想法。三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观念陈旧,一些留守儿童由祖辈抚养,只负责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很少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方法滞后,特别是重男轻女、封闭保守思想严重地制约留守儿童的成长。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思考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的重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也成了为留守儿童兴办的一件实事。总理在北京的流动人口儿童学校访问参观时说,"同在一个蓝天下,享受国家的教育和关怀".表达了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关怀。其实留守儿童的父母除了思念之外,对留守儿童的最大担心是"别学坏了".这就是教育问题,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尤显重要。其特点一是时代性。留守儿童作为新农村发展的预备力量,其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新农村建设。也许,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改变贫困状态,但是培养一代有高素质的农村生力军,更具有不可低估的时代意义。放弃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就会延缓或推迟新农村建设。二是现实性。要把留守儿童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康心理的儿童,是当务之急。 3000 万留守儿童是占全国少年儿童十分之一的人群,教育好留守儿童能使 3000 万家庭充满幸福,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三是针对性。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有着个性特征,如留守儿童相对缺少亲情,性格比较封闭,需要开展个案的研究,找出适合留守儿童教育特点的方法。四是特殊性。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他们是在改变农村面貌时,出现的阶段性问题。要解决短期的阵痛,就要对特殊问题特殊对待,制定有益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政策,如入学政策、户籍政策等。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

要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得到社会的重视。总理说:"孩子经常见不到爸爸妈妈,这是现在农村出现的新问题,我们要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关爱是留守儿童家庭的主题。关爱要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医疗、安全等问题,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和保障制度,使他们健康成长,也使外出打工父母无后顾之忧。应从六个方面入手:

(一) 建立有利于留守儿童成长的外界环境

要让留守儿童感触社会的温暖。一是让留守儿童有生活保障机制。让留守儿童吃饱穿暖。留守儿童的父母可以将留守儿童的生活费放在学校或指定监护人手里,让留守儿童不为生活发愁。生活问题会影响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一个连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孩子,是很难把学习搞好的,也无法快乐健康地生活,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更无从说起。某留守儿童家境不好,外出打工的父母几个月都没有寄钱给孩子,迫使孩子偷窃,最终因盗窃电线而落下终生残废。

(二) 办好有利于留守儿童教育的家长学校

顾秀莲同志指出,教育要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机制。她解释说,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家长素质要提高,现在我们全国妇联牵头成立了家长学校,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法律观念,科学基础知识,让他们寻求用好的方法来教育孩子。"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一是利用父母打工回乡或在父母打工的地方举办家长学校,让父母接受新理念、新方法、新经验,自觉地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二是办好监护人家长学校,监护人要系统学习家教方法,特别是接受新观念,用适合留守儿童特点的方法教育孩子。对于留守儿童的祖辈更要通过家长学校提高他们对孙辈教育的水平和责任感。三是要有一本适合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的教材。由连云港市妇联编写、省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呵护青青草—留守儿童家长读本》,是一本浅显易懂的教材,通过事例讲解了许多教育留守儿童的方法,对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搞好家庭教育起到辅助作用。

(三) 办好有利于留守儿童教育的心理课堂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不仅局限于生活的照顾,更应该体现内心世界的关怀。留守儿童远离父母、他们的内心世界需要开启,也需要向别人倾诉。由于监护人缺乏心理关怀,一些留守儿童出现心理自闭、交友早恋等问题,需要得到心理的疏导。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应该进行情感沟通,市妇联"四个一"做法,值得提倡。即打工父母每周要给孩子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打工父母每月给监护人、班主任打一次电话,打工父母每年至少回家一次。灌南县光明实验学校"留守儿童快乐家园"、新浦区开展社区老少亲子乐夏令营活动、海州区开闸爱心聊吧,都加强了家长和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一些学校还举办了心理课堂、建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热线,这些做法都打开了留守儿童的心扉,让留守儿童活泼开朗起来。

(四) 组织有利于留守儿童教育的志愿者队伍

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要完善一支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队伍。这支队伍一是农村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战士、老科技工作者组成的"五老"队伍。灌南县组织"五老"义务留守儿童辅导站,从生活、学习、思想、安全上关心留守儿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二是组织在校教师搞好家长工作,根据班级中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分片包干、定点到人。三是妇联组织社会妈妈为周边的留守儿童做好生活和安全上的照顾。四是组织假期回乡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队伍,为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和思想交流。

(五) 开展有利于留守儿童教育的多彩生活

活动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有效载体。丰富多彩的活动对留守儿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是要继续搞好"亲情之旅"幸福快车活动,让更多的留守儿童通过假期探亲的方法,感受亲情和接受城市的信息,同时了解父母劳动的艰辛。二是要搞好留守儿童的信息服务活动,如为留守儿童开设亲情服务电话、在网上开设视频、开辟留守儿童对话专栏。开通留守儿童心理热线,让留守儿童在现代信息中体会到关怀。三是开展留守儿童读书征文活动、组织留守儿童流动书库、进行留守儿童网络短信、演讲、文娱、体育比赛,让留守儿童愉快地生活。四是让留守儿童感触农家生活,学会家务劳动,学会感恩。赣榆县沙河二小利用农家小院,让留守儿童了解更多的农家生活。连云港市大村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利用中秋节为五保户做月饼,都让留守儿童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六) 制定有利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政策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第7篇

关键词:同伴关系;留守儿童;保护性因素

一、留守儿童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的庞大社会群体,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8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1]。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差异,表现为前者在孤独感、状态焦虑、不良人格特质等方面得分均显著高于后者童[2-4]。

二、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生态模型

那么,为什么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普遍低于非留守群体呢?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模型认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受到相互嵌套的环境影响。每个个体都处于多种复杂的生态系统环境的中心,其中家庭和同伴等近环境直接影响个体发展,留守状态等远环境属于个体发展的背景,通过近环境间接作用于发展结果。宏系统本身缺乏解释力,往往通过近端环境来影响个体的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态模型大致描述了个体特征、留守状态与儿童发展结果之间的动态作用过程[5]。在这一系统中,远、近环境因素以及个体特征会通过各种方式作用于儿童的发展。近环境因素和个体特征会直接作用于儿童的发展结果,同时通过作用于个体特征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同时,个体特征还会调节近环境因素与儿童发展结果之间的关系。

留守远环境(如留守状况)既直接作用于留守儿童的发展,同时也借助于近环境因素和个体特征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对于间接作用,一方面留守远环境通过近环境因素和个体特征等中介作用影响儿童发展结果;另一方面,留守远环境与儿童发展结果之间还受到近环境因素和个体特征的调节作用。反过来,留守儿童的发展结果也会作用于远环境、近环境和个体特征,形成一种动态作用过程[5]。

三、留守儿童的保护性因素

(一)保护性因素的概念

青少年社会适应影响因素有较多分类,其中研究者根据影响因素对个体的影响是消极还是积极的,分为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两类。以往研究已经发现了青少年儿童成长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并不一定导致消极结果。研究者由此推测,社会适应因素中可能还存在某些缓冲或抵消不利影响的积极条件。于是研究者又提出了保护性因素的概念。保护性因素指可以调节、阻隔或抵消危险性因素带来的不良后果,或即使在危险环境下也可以缓解不良结果的发生,促进良好社会适应的各种因素。这样的分类对于有助于理解各层生态环境与个体发展的关系,帮助研究者们找到预防和干预个体社会适应不良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促进个体的积极发展。

保护性因素通常有3种作用模型,分别是补偿模型、保护模型和挑战模型[6]。补偿模型认为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共同预测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两者的作用相互独立。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分别增加了消极结果和积极结果的可能性,后者缓解、抵消和补偿了前者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保护模型认为,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即当某种保护性因素出现时,危险性因素的效应将被削弱。挑战模型泽提出,在一定条件下危险性因素也可能发挥保护性因素的作用,促进青少年的良好适应。例如,在适度的家庭冲突中,青少年反而有机会理解冲突的发展变化,并且从众学习冲突的解决办法。

(二)社会支持系统下的保护性因素

基于以上理论支持,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各种环境和个体因素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性作用和机制。例如,郝振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对留守儿童的自尊、心理控制源等积极品质与人际关系、行为表现、情绪控制、心理支援、生活信心、社会适应等社会适应性进行回归分析,以期找到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保护性因素[7]。结果发现高自尊和内控归因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发挥了保护作用。宋淑娟采用自尊量表和班级人际环境问卷对留守儿童进行策略,发现班级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留守儿童的自尊[8]。

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性因素研究的分析发现,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较多。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外界得到的物质或精神帮助,或是个体对外界支持的感知等。一项对于留守初中生的研究法发现,那些善于采取主动讲述烦恼、主动求助等积极主动的应付方式的个体,能更好地获得社会支持,从而对其心理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9]。具体而言,当他们遇到问题和麻烦时,往往会依次选择朋友、母亲、父亲、教师、(外)祖父母和亲戚以获得帮助和关心。在他们首选的朋友选项上,拥有 6个及以上朋友的留守儿童在社交焦虑、孤独倾向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朋友较少(1-2个)的个体 [9]。

当然,只有切实感受到的支持才能为个体运用,作为一种韧性资源(应对压力时表现为一种韧性人格),对心理健康起调节作用,因而领悟社会支持的研究得到了重视。李海华以负启动范式研究,考察了不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留守儿童对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向和再认偏向,结果发现在启动任务中,领悟社会支持水平高的留守儿童对情绪刺激判断的正确率高,对积极情绪刺激的反应时更短;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低的留守儿童泽对消极情绪刺激的分心抑制能力更强[10]。

四、同伴关系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由以上研究中也可以看出,在社会支持系统中,同伴关系作为留守儿童心理社会适应的保护性因素,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

(一)留守儿童与同伴关系

国内对同伴关系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性作用多从社会支持的角度有所涉及,但关于同伴关系保护性作用的单独的、较为详细的探讨则只是集中在某几个心理变量上的探讨(如孤独感)。例如,国内对留守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社会接纳性、友谊质量均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留守儿童的社会喜好和友谊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负向预测其孤独感[4]。因此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国内外对于同伴关系的探讨,看看对一般或其他特殊群体而言,同伴关系究竟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及影响。

总的来说,国内对同伴关系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性作用多从社会支持的角度有所涉及,但关于同伴关系保护性作用的单独、详细的探讨则集中在某几个心理变量上的探讨(如孤独感)。因此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国内外对于同伴关系的探讨,看看对一般或其他特殊群体而言,同伴关系究竟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及影响。

(二)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

国内外研究者对心理健康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同伴交往由于对个体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受到研究者的极大关注。例如,Schwartz等人发现拥有较多的朋友能够缓解学业成绩不良可能带来的抑郁症状[11];友谊质量能够有效地负向预测青少年的社交焦虑症状[12];班级生生关系与儿童的自尊之间存在显著相关[8];Adams等人发现儿童的负性经历所带来的皮质醇变化和自我价值感的降低会因为拥有一个好朋友而得以减轻[13]。

以往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往往体验着一般负性经历,具有家庭功能缺失等特点。因而本研究根据留守状况的这些特点及表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

1.同伴关系与一般负性经历

Adam等人考察了小学5年级和6年级学生在经历负性事件时,好朋友在场是否能够作为保护因素,削弱负性经历对个体总体自我价值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作用[13]。结果发现,有至少一个好朋友在场时,缓解了皮质醇的升高与事件消极性之间的正向关系,同时也缓解了自尊与事件消极性之间的负向关系。也就是说,当一件消极事件发生时,至少一个好朋友在场能够减弱事件消极性对皮质醇和自尊的影响。

Powers等人在非营利的初级护理和妇产科诊所(服务于低收入人群和无家可归者)的等候区招募378名被试,通过研究者给被试读出每一道题并记录被试的作答,完成了贝克抑郁问卷(BDI-II)、童年创伤问卷(包括待、身体虐待、情感虐待、身体忽视、情感忽视5个领域)、社会支持行为量表。结果发现,①个体在童年期遭受的情感虐待和各种忽视,对成年期的抑郁有较强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大于待和身体虐待所带来的影响。②感知到的家庭支持与童年期受到不良对待的经历相关,感知到的家庭支持并不能预测成年期的抑郁程度。③对女性而言,感知到的朋友支持与成年期抑郁、情感虐待和忽视显著相关。考虑到各种不良对待方式的作用,感知到的朋友支持能够保护个体,减少抑郁的危险[14]。

Schmidt 和Bagwell测量了3~5年级的670名男女生,以自我报告的方式获得了友谊质量、关系/身体欺负、焦虑和抑郁得分。结果显示积极友谊的两个方面(帮助和安全)起到了缓冲作用,但只在女生身上有体现,且对焦虑和抑郁都有作用,证明了积极友谊在受欺负和内部焦虑中的保护作用[15]。女性可能更擅于发现并重视他人的帮助,引申开来,亲子依恋关系可能可以提供一些解释。

2.同伴关系与家庭功能缺失

Chester等人研究了家长养育和同伴关系对单亲家庭(只有母亲)中非裔美国青少年(7~15岁)社会心理适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母亲养育和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抑郁症状都有主效应,交互效应不显著;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外化症状有主效应,并存在同伴关系与积极教养方式的交互效应。当母亲的积极养育行为水平较高时,同伴关系没有显著影响;母亲积极养育行为水平较低时时,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16]。

Kerns等以参加某次为期6天5晚夏令营的97名8~12岁女生为被试,考察了亲子关系、入营前的社交自我概念和入营后的同伴关系对女生想家的情感预测力。结果发现,社交自我概念、同伴社会支持和友谊质量能够预测思家的情感;反过来,入营前思家的情感并不能预测营中的同伴关系。社交自我概念和同伴关系可能是夏令营中思家情感的保护性因素[17]。国内研究者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城市中学生的疏离感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的关系,结果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受到家庭功能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青少年疏离感,而同伴接纳对这一中介作用起调节作用[18]。

五、未来研究展望

(一)发现留守儿童的特异性保护因素

虽然间接说明了同伴关系的保护作用,但近期有研究者开始质疑保护性因素的普遍性[19]。也就是说与其他个体相比,某种类型的个体在特定的发展结果上是否更受益于某种保护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中的保护性因素的效应可能具有群体特异性,这也使得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保护性因素或保护机制的研究更优意义。那么,同伴关系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性作用,与其他负性经历儿童发展中同伴关系的保护性作用一致吗?有待从留守儿童的特点(如家庭功能缺失,社会境地地位较低)出发,进一步研究。

(二)重视对保护性作用机制的探讨

以往研究总结了3种保护性因素模型,即补偿模型、保护模型和挑战模型。现有研究多从某一种单一模型(尤其是补偿模型和保护模型)入手进行研究,鲜有研究论及模型间的相互作用。现实中可能存在各种模型的有意义组合,因此今后相关研究可考虑根据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来探讨各种保护性因素之间的累积性作用。

(三)考虑到即时性和延续性的问题

已有的大量横断研究探讨了同伴关系作为保护性因素对处于危险性因素中的儿童(如留守儿童),研究者更希望通过追踪设计对同伴关系持续作用后的发展结果进入深入探讨,以此继续探讨保护性因素作用的即时性与延续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郝振,崔丽娟.留守儿童界定标准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40-43.

[2] 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3] 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77-179.

[4] 孙晓军,周宗奎,汪颖,等.农村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孤独感研究[J].心理科学,2010(2):337-340.

[5] 赵景欣,申继亮.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生态模型与教育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0(7):65-70.

[6] 金灿灿,邹泓,李晓巍.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保护性和危险性因素及其累积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20.

[7] 郝振.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状况及其保护性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8] 宋淑娟.班级人际环境对留守儿童自尊的影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2):75-77.

[9] 雷芳.不同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74-76.

[10] 李海华.不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留守儿童对情绪刺激的认知偏向[D].西南大学,2009.

[11] Schwartz,D.,Gorman,A.H.,Duong,M.T.,& Nakamoto,J.Peer relationship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s interacting predictor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during middle childhood[J].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2008,117(2):289-299.

[12] Festa,C.C.,& Ginsburg,G.S.Parental and peer predictors of social anxiety in youth[J].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2011,42(3):291-306.

[13] Adams,R.E.,Santo,J.B.,& Bukowski,W.M.The presence of a best friend buffers the effects of negative experience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1,47(6):1786-1791.

[14] Powers,Abigail,Ressler,Kerry J.,& Bradley,Rebekah G.The protective role of friendship on the effects of childhood abuse and depression[J].Depression and Anxiety,2009,26(1):46-53.

[15] Schmidt,Michelle E.,& Bagwell,Catherine L.The protective role of friendships in overtly and relationally victimized boys and girls[J].Merrill-Palmer Quarterly: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7,53(3):439-460.

[16] Chester,Charlene,Jones,Deborah J.,Zalot,Alecia,& Sterrett,Emma.The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of African American youth from single mother homes: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parents and peers.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2007,36(3):356-366.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第8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许多农民工出于种种不便,将子女留在家乡托付给亲戚朋友照顾,这部分被留在农村上学的儿童便成为“留守儿童”。据估计,2005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规模为3264万人,以后仍有扩张的趋势。[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有关基础教育的内容中特别强调:“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健全动态建设机制”。显然,心理健康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是构建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的题中之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隐患

由于长时间和父母分离,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父母细致的照料与关怀,也缺少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家庭教育的不足使留守儿童面临诸多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而基础教育阶段正是儿童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的缺失更易带来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九个因子上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水平。[2]另外,50%的“留守儿童”遇到烦心事会闷在心里,导致他们任性、自私、心理抑郁,回避正常交流途径,性格内向孤僻;有的转向同龄人寻找安慰,容易因交友不当而受不良行为的影响。[3]可以说,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心理上是一个更为脆弱的群体。

其实,多数留守儿童在物质生活上与普通孩子并无差异,而且很多家长以尽可能满足孩子经济要求来弥补自己对孩子心理安慰的欠缺。但是,在安全的心理需要上,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则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多由隔辈的直系亲属照看,或被托付在亲戚家里,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形成的自卑心理较一般儿童更难纠正。[4]因而,在更高级别的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上,留守儿童更难得到满足。在某种意义上讲,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得更为细致,父母关爱和照顾的不足更易加剧孩子心理的不安全感,也更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海口市妇联等单位的一份专题调研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学生;存在障碍、问题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另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小学和初中有较为明显的分界,表现为: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良好,与非留守儿童基本无异;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总体上相比,性格偏内向、孤僻。[5]这种生存和生活状态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心理问题并不孤立存在,而是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心理健康问题极易产生价值观的偏离和性格发展的异常,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农村基础教育关注的一个重点。

二、学校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对策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但是,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无疑是留守儿童的“第二家庭”,也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阵地。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学校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应对。

1.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责任意识

凡事观念先行。更新教育理念,为留守儿童创造“第二个家”,不仅是学校校长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更需要每个教师的切实努力。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多,的确使很多负担都落在了教师身上,尤其是班主任教师。部分难于管教的留守儿童也增添了许多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和无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经常无暇顾及,特别是一些平时表现平平的学生更容易被教师所忽视,而这必然会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而,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第一,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状况,更要学习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学生在这一成长阶段、这一特殊环境下的心理特点,给予适时的指导。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部分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放任和漠视。第二,适时地为这些学生开展一些亲子教育活动,比如,利用他们和父母之间的各种联系方式,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父母的工作,在班会和课外活动中让他们赞美父母的工作,促进他们与父母之间的理解和关心。第三,教师要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处理为提前指导。教师要抱着不放弃、不冷落的态度,不管在学习生活上,还是在课外活动中,对留守儿童都要给予额外的关爱和帮助,时刻留意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此来消除留守儿童因缺失父母关爱而造成的心理健康隐患。朱永新说过:“你的心里没有阳光,你的教育就不会辉煌。”让每位留守儿童在生活上享受到温暖、在学习上得到关爱,需要学校的每位教育工作者父母般的热忱的关爱和教育。

2.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成长档案

在管理方面,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中。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经常采取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在“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中,不少留守儿童精神生活贫乏、心情压抑。[6]学校应在日常管理上更有弹性,切莫固守于苛刻而刚性的管理制度,人性化的引导更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认同,也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开设一门心理教育课就万事大吉,而是要将日常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学校应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成长记录袋,除了学习和生活之外,还要将学生的心理发展纳入其中,详细记录学生的性格、气质和思维特点,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方式,周记和日记,取得的种种进步,等等,从而纵向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历程,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3.重视心理援助,疏导心理压力

许多产生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交流的对象,难以排解心理压力。为此,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援助,及时帮助留守儿童疏导心理压力。

首先,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并配备经验丰富的心理辅导教师,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如有可能,还可以设置心理辅导热线或者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咨询帮助。

其次,学校可以为每位留守儿童设立“同伴导师”进行生活、学习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同伴导师”可以是同龄人,也可以是高年级学生。同龄人之间的代沟少,更易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从而使心理健康工作能够从细微之处收到效果。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愿与教师倾诉自己的心声,觉得同龄的伙伴更加“安全可靠”,这种现象年级越高越明显。对这部分留守儿童,“同伴导师”帮助的意义更大。

最后,学校应对留守儿童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团体心理干预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心理教育形式,它利用了人类的乐群性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领域。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使留守儿童在活动参与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摆脱消极的情绪。相关的研究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对于修复其过于敏感焦虑的个性特征应有一定功效。[7]

4.密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应设立定期家访制度,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交流,以便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在家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时综合地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共同探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方法。

学校还应该开办短期家长学校,对孩子的临时监护人进行心理培训。[8]许多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或者年龄过大,或者文化程度较低,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不够,与孩子缺乏必要的思想交流,容易造成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口。因此,向他们普及一些心理健康和教育的知识,让他们掌握一些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就显得尤为必要。另外,教师也可以探讨并推广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大都长时间在外务工,学校应建立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准确掌握其联系方式,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除了报告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之外,还要详细地描述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状况,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征询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与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沟通。另外,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外出务工家长的返乡时间和他们进行沟通。

参考文献:

[1]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

[2]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

[3]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7]兰燕灵,游慧霞,蔡靖之.团体心理辅导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11).

[5]赵玮.勿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J].现代教育科学,2008,(3).

[6]雷万鹏,杨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判断与政策选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2).

[8]黄雪松,刘克纾.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