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特色农业市场研究

特色农业市场研究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20 15:18:02

特色农业市场研究

特色农业市场研究第1篇

关键词:绿色农业;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F3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2010

解决“三农”问题是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2004~2015年,连续12a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为主题。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和发展绿色农业,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内专家学者对绿色农业的相关研究,系统分析绿色农业发展相关文献,对绿色农业发展基本要求、绩效评价以及发展路径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对未来绿色农业的发展有所借鉴与帮助。

1 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绿色农业发展是建立在资源环境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的,依托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国内专家学者围绕资源环境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绿色农业发展阐述。刘鳎2013)提出绿色农业发展是依靠科技环保技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融二者为一体的经济模式。[1]孙一鸣(2012)阐述绿色农业是以生态农业为出发点,利用高新“绿色技术”生产无毒无害绿色农产品,有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避免对自然造成伤害,以便树立民族绿色意识,开辟国内外绿色农产品市场,最终保障食品安全的一种体系。[2]张海翔(2011)提到绿色农业是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将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管理理念运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确保产品安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最终实现生产、生态和经济三者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3]

根据绿色农业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满足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主要特征表现在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标准化4个方面。持续性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以超越环境的有限承载能力和牺牲未来资源为目标的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开放性是以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为目标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发展;高效性是以采用集约型增长为目标的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发展;标准化是以农产品实行“从田间道餐桌”的标准化全程质量控制为目标的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发展。党银侠(2008)围绕现代科学技术基础,提出绿色农业发展中构建新型农业生产体系、综合效益、区域发展基本路径。[4]晁团光(2009)围绕依靠科技、资源环境、农产品标准化,提出发展的基本特征。孙一鸣(2012)围绕公平性,阐述了绿色农业发展是在满足代际公平基本要求下的发展。[2]刘雁(2014)围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提出了绿色农业专注于农业经济发展,注重推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5]

2 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

对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可以有效地衡量绿色农业发展程度和判定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是在建立绿色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之后, 运用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化评价,对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纵横比较,寻求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明确绿色农业发展方向。

国内专家学者在研究中,较多地围绕资源节约和综合效益构建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任运河(2006)围绕绿色农资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营销和绿色文化五个方面,从理论上构建了山东省绿色农业发展绩效四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取脂定价、渗透定价、组合定价方法来进行绿色营销产品定价,以期分析山东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6]张新营、佟连军(2006)围绕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支持四个方面,构建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建设初期(1999~2003年)的发展水平。[7]崔元锋、严立冬等(2009)在对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中,通过研究和总结国内外绿色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绿色农业效益,从生态效益水平、经济效益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在专家打分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2006~2007年样本点环境质量状况和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水平[8]。李静静(2011)在对四川省生态农业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中,采用理论分析法和频度统计分析法相融合,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筛选指标,建立含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的生态农业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嫡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四川省9个省级生态县2007~2009年间的生态农业建设进行绩效综合评价,寻求四川省生态绿色农业发展中的阻碍因素。[9]谢沂希(2013)在研究江油市生态农业综合评价及发展模式中,运用综合集成赋权法,从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方面构建三个准则层,建立了一套能够综合反映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江油市2001~2010年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10]。王俊杰、王娟娥、方金(2014)在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以资源节约型农业内涵为出发点,运用层次分析和专家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水、土地等各类资源的丰度与利用两个方面建立了一套资源节约型农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山东省2001~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出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农业资源的利用水平及趋势和对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支撑度,对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进行评估[11]。

3 绿色农业发展路径

围绕绿色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标准化主要特征,根据绿色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绿色农业发展路径。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持续性特征,需要增强绿色意识,加强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普及力度,促使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江治贤、康超勇、陈波(2014)围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广元市绿色农业发展路径为依靠广元山区的自然禀赋和生态优势,寻求具有生态优势和低碳路径的特色品牌;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12]。陈淑艳(2013)结合吉林省舒兰市实际状况,制定绿色农业统筹发展规划,依据资源优势,由东向西分区分片建立农业优势产业生产基地,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13]。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开放性特征,需要加强绿色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任洪伟(2014)以东北省大石桥市为研究对象,明确提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运用生物、信息等农业高新科技,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推广及运用,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高附加值低污染,增强绿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绿色发展路径[14]。赵硕(2013)围绕技术支撑,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推广方面,提出提升绿色农业发展路径[15]。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高效性特征,需要寻求集约高效的发展路径。胡鹏辉、田牧野(2014)围绕从事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三个方面,提出绿色农业发展的农业经营主体必须向职业农民和专业化的现代市场主体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增长动力必须向投入现代化农机设备装置转变;农业生产对象必须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以便实施集约化规模经营,实现人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农业绿色转型发展路径[16]。曹艳双(2014)围绕加强绿色农业经济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要加强农业技术研究,提高农民组织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来提高绿色农业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17]。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标准化特征,需要严把质量标准制定与实施关卡。王慧娟(2013)在分析沈阳市发展绿色农业保障食品安全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和产品认证,建设标准化农业生产体系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制度,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18]。刘琴(2014)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绿色农业科技含量的基础上,围绕农产品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绿色农产品质量控制监管体系,各环节各部门实行标准化管理,充分利用舆论力量来监督体系运行,引导绿色农业参与者共同创建和维系绿色市场[19]。

4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农业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绿色农业发展中,需要满足绿色农业发展基本要求,有效地体现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特征。根据绿色农业发展基本要求,进行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可以有效地衡量绿色农业发展程度和判定绿色农业发展水平。围绕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特征,寻求适应其研究地区绿色农业发展路径,以明确绿色农业发展方向。国内专家学者对绿色农业发展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内涵功能、必要性、现状问题、模式与路径等方面的宏观层面,对其发展中的绩效评价研究较少,有待更多的学者进行进一步总结和研究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国外绿色农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1).

[2]孙一鸣.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3]张海翔.迈向生态文明的思考与绿色农业的升华[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5(2):1-4.

[4]党银侠.我国绿色农业制约因素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5]晁团光.陕北绿色农业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6]刘雁.山西省广灵县绿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

[6]任运河.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4).

[7]张新营,佟连军.吉林生态省建设中的生态农业综合评价[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22(1).

[8]崔元锋,严立冬,陆金铸,屈志光.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6).

[9]李静静.四川省生态农业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

[10]谢沂希.江油市生态农业综合评价及发展模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11]王俊杰,王娟娥,方金.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4).

[12]江治贤,康超勇,陈波.广元市发展绿色农业的实践与思考[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

[13]陈淑艳.关于发展绿色农业的对策及建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3):12-13.

[14]任洪伟.大石桥市绿色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5]赵硕.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

[16]胡鹏辉,田牧野.农业绿色转型:意义与道路[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 46C49.

[17]曹艳双.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4,34(11).

[18]王慧娟.关于进一步深入发展绿色农业保障食品安全的对策建议.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

特色农业市场研究第2篇

(一)绿色食品研究方面

有机食品是目前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国外没有绿色食品的概念,只有对有机食品的研究,绿色食品是中国政府主推的一种认证农产品,它有绿色AA级和A级之分,而其AA级的生产标准基本上等同于有机农业标准。绿色食品是普通耕作方式生产的农产品向有机食品过渡的一种食品形式。有机食品是食品行业的最高标准。国外对有机食品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初,1908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E.H.King教授出版的《四千年农民》阐述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农业施用人畜秸秆、粪肥、河泥等有机肥料进行农业生产经验。1915年英国的微生物学家A.Howard通过研究证明了施用有机质可以培育良好的真菌活动土壤环境。1924德国成立世界第一个有机农业组织—Demeter。1938美国的J.L.Rodele开办了有机农场,并于1942年出版著作《有机园艺和有机农业》,书中除了提倡有机施肥外,还提出要借鉴中国传统农业中的“间、套、轮”的耕作制度,可以避免农作物对有限营养的竞争,有益于防止病虫害,改善土壤营养平衡等。理论成果研究丰盈的同时,如今发达国家的有机食品产业已初具规模,市场运行机制成熟且需求量较大,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进入20世纪90年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可持续农业的地位也得以确立,绿色食品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其发展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无论是在规模、速度还是在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这一时期绿色食品产业的主导由政府转入了民间,慢慢地形成了绿色产业。这一阶段营销理论的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服务营销、网络营销尤其是绿色营销等策略都运用到绿色食品行业的发展。

(二)网络营销模式研究方面

相对于国内而言,国外网络营销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国外在网络营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客户关系管理、网络品牌、网络营销基本原理以及网络营销战略等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的理论成果。美国学者沃德•汉森,作者第一次较为全面和系统阐述了因特网给营销带来的变革,阐述了网络营销的框架以及网络营销的具体实施策略,剖析了网络营销的基本原理,并于2001年出版了《网络营销原理》一书。Afuah认为,电子商务的业务模式就是一个公司利用互联网持续赚钱的能力。耶克尔、艾伦、卡宁在其《一对一网络营销》书中阐述了“一对一网络营销”的含义和开展技巧与策略。美国学者AllanAfuah和CbristopherL.Thcci博士认为,商务模式具体体现了公司现在如何获利,以及在未来长时间内的计划,它可以归结概括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价值、规模、收入来源、定价、关联活动、整合运作、各种能力、持久性等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环节和系统的“动力机制”。电子商务模式也是一个系统,它也包括了上面所说到的各个部分,除此而外在电子商务模式中更为突出的一点是它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特性来获利。艾露斯•库佩在2002年出版的《网络营销学》中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下营销活动理念,介绍了互联网与营销的相互关系,为经营者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经营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英国作者戴夫•查菲等在2004年出版的《网络营销:战略、实施与实践》书中阐述了企业营销人员应具有的网络管理技能;是否有新的模型和战略可以用于开发这种新的媒介;互联网对现有的营销模式的影响度,包括市场变化的特征和网络营销操作中的相关知识。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绿色食品营销研究方面

历经20多年的发展,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已从政府发动、技术先行、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技术为依托的产销结合的发展模式,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经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营销观念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各绿色食品生产区域并未建立绝对优势,相对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规模优势仍未转化为经济效益。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绿色食品产业起步相对较晚,营销模式和策略亟待完善。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尚处于发展初期,在之前的绿色食品探索中,主要精力在研发和生产绿色食品,做好绿色食品的管理和认证工作,绿色食品市场营销问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黑龙江才把绿色食品营销做为工作重点,逐渐增加了对绿色食品优越性、安全性、营养性宣传与推广。我国的学者和专家开始从不同视角研究和探索绿色食品市场开发问题,研究视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刘连馥根据绿色食品在实践发展中的出现问题,研究了如何培育绿色食品市场的问题。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张志华提出绿色食品市场发展的有关对策,并集中对绿色食品消费市场发展相对滞缓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过分依赖传统的商业流通渠道,且两者协作关系并未建立。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陈涛、王新彪、潘楚六提出了努力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注重绿色食品的生产,逐步建立和完善从生产到加工、储存、运输、零售等环节在内的绿色市场营销渠道,并逐渐趋于系统化。东北农业大学的谢长青认为绿色食品销售的主渠道应是绿色食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成果,在绿色食品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借助已有的农副产品和食品市场开展营销,伴随绿色食品的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企业可以协同共创区域品牌。哈尔滨商业大学王德章、李翠霞研究发现培育和发展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网络;加大扶持生产、加工、企业和加强市场准入等方面入手,其中转变观念和与世界市场规则接轨尤其重要。针对黑龙江绿色食品市场营销网络建设方面,提出建立和发展绿色食品营销网络要从加强市场管理力度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东北农业大学的郭翔宇教授就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营销过程中如何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营造宏观环境,健全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张希良主任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现状及发展发展对策进行探讨,提出了提高全民绿色意识,建设高标准绿色基地等加快绿色食品发展的8项对策。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冯明宇、张慧琴提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营销问题及对策,问题表现在缺乏全方位广告宣传与促销手段、未能很好地利用营销网络、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知名品牌较少,没有产生品牌效应、缺乏完善的检验、检测和监督系统。黑龙江省农垦经济研究所孟昭春与黑龙江省农垦绿色食品办公室李阳提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营销现状及若干对策,对策包括:强壮市场营销主体、谋划市场营销竞争战略、拓宽联合营销途径、开拓绿色食品国际市场。

(二)网络营销模式方面

黄敏学于2000年出版了《网络营销》一书,该书系统地探讨了有关本土企业的大量案例,对传统营销理论和营销策略赋予新的内涵,对网络营销给出了新的定义,结合传统营销理论框架对网络营销进行了较系统、全面地研究,提出网络营销是一种新方法和新理念的营销。李丽于2001年出版了《网络营销》一书,此书从网络营销的产生进行介绍,并阐述了网络营销的常见模式、网络营销产品以及网络营销系统的一般特征等,也较为全面地系地分析了网络营销的内涵。田英伟于2009年出版了《网络营销》,该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网络营销的三种典型模式为载体,分别阐述了CTOC、BTOC、BTOB三种网络营销的模式实施步骤与程序。王汝林同年出版了《网络营销战略》一书,该书论述了多种网络营销实战战略、方法,批驳了网络营销中的一些错误观点,介绍了多种可操作性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冯英健出版了《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一书,该书阐述了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传统网络营销方法和思想,并首次揭示了营造网上经营环境是网络营销的实质,同时提出建立了完整的网络营销方法体系和网络营销职能。解蕙针对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模式,并提出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连维针对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四种模式,分别是农产品目录模式、农产品电子商店模式、农产品虚拟社区模式、以社区为主的农产品营销模式。赵成柏对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网络营销创新模式包括:网上农贸市场、网上农产品专业批发大市场、网上连锁店、基于产品和服务的特色营销、基于市场细分的目标市场。

三、结论

特色农业市场研究第3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业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先进适用科技的全面推广,推动农业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为全州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几年来,在农业经济建设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进程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特色农业的综合开发,加大了投资力度,积极引进特色农业建设的高新科技,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集体和企业参与特色农业的开发。目前,随着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人们观念的转变、先进科技的推广、科技意识的提高、市场观念的增强,楚雄州以县(市)城郊为重点,以特色栽培业为主的农户、集体和企业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气候资源,投资兴建了规格各异的塑料大棚和温室,选用优良品种,辅以合理施肥、高产栽培等科技措施,大量种植花卉、药材、蔬菜等市场前景较好、开发潜力较大、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并销往省内外各地。在市场经济要求农业经济建设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潮流中,特色农业的建设开发逐渐成为了当地农业经济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

2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特色农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发达的特色农业是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它是以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相结合,人工创造一个可控的农业生产特色环境,实现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的工厂式生产,以获得优质、高产、高效,具有稳定效益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国内外特色农业发达的地区相比,本州的特色农业建设面临着以下问题,制约着特色农业的稳步发展。一是建设规模较小、投资渠道较少、生产成本较高;二是塑料大棚和温室的建设有待于合理布局;三是已建成的特色农业尚未充分合理地应用;四是农民的科技应用水平亟待提高,有关特色农业的科技培训工作必须加强;五是部分地区信息的滞后产生了生产和市场脱节的现象;六是缺乏诚实守信地与农民合作、组织农户和集体生产,开拓国内外大市场的龙头企业;七是广大农村粗放式的相关生产给特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八是对特色农业的建设成效应当进行全面科学地评估。以上为本州特色农业从无到有、由点到面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在将来的特色农业建设中必须科学地解决。

3推进特色农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目前,本州特色农业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国内外特色农业发达的地区相比,无论是建设规模、投资力度、科技含量、管理水平,还是社会经济效益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来自国内外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本州特色农业的建设要取得新的进展,实现健康发展,除了各级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发展外,必须立足楚雄州情,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搞好立项论证,引进特色农业的先进科技、生产资料及综合开发技术,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使特色农业建设中资金、技术、管理等资源实现合理优化配置,促进特色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3.1认真调查研究,科学立项论证

特色农业的综合开发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普遍存在着探索性强、技术新、成本高、风险大的特点,因而全面搞好结合州情的特色农业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州地处滇中地区,自然条件极为复杂,山区面积约占全州总面积的90%,立体气候极为明显,使全州农业经济的发展呈现了立体农业的特点。在特色农业的建设中,应当立足于全州高寒山区和低热河谷、坝区实际存在的农业耕种水平有明显差异、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人们的思想观念,各地对先进科技的消化、吸收、创新和开发能力以及州内外市场需求的特点认真调查研究,以结合实际、引进项目、吸收创新、分类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对全州各地拟建的项目进行科学论证。论证引进的新项目、新技术是否符合科技转化发展潮流,并在当前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先进性;生产的产品能否进入市场、夺取市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比同时,对各地的投资能力、市场潜力、生产能力、经营管理水平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分析。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把农业基础较好,综合开发潜力较大的地区作为特色农业建设的重点进行投资和开发,把这一地区特色农业逐步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3.2结合市场需求,生产绿色产品

近年来,随着城乡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化工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农产品受污染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公害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在步入小康生活的进程中更加重视对农产品质量及食物安全的追求,无公害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同时,省内外广阔的市场中由于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和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的不同,带来了食物营养结构上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因而特色农业的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沿着市场所需求的绿色产品的方向,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生产出不同档次、品质优良、品种多样、能在各种季节开发上市,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产品,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满足社会的需求。

3.3加强科技培训,提高科技含量

目前,本州特色农业发展中塑料大棚和温室建设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栽培管理技术水平较低、产品品种单调等问题,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蔬菜、花卉生产中,生产成本较大,科技含量较低,且与季节变化和市场脱节,以致严重滞销的局面。因此,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举办形式各异的培训班,抓好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和示范指导,全面提高科技含量。

3.4培育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开发

在本州特色农业建设中,各地生产的产品主要以生产者自己寻找市场为主,因而开拓市场和占有市场的能力十分有限。当务之急是通过正确的政策导向,扶持一批具有开发能力强和良好声誉、管理科学、诚实守信的龙头企业,在特色农业的开发中,把企业引向与各地生产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带动较大规模的开发,推动实现较好的规模经济效益。

3.5引进科技人才,强化科技基础

和其他农业经济建设和开发项目相比,特色农业具有科技含量高、技术要求严的特点,因而对科学研究及科技经营管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本州种植业科技推广队伍有1171人,其中科技干部1053人,占实有人数的89.9%,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有135人,占科技干部的12.8%。由此可见,具有中高级职称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比例明显偏低,对全州特色农业的发展进行科技服务的能力极为有限。因此在特色农业建设中,在最大限度的调动现有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正视科技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到人才资源的宝贵价值和人才在农业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更新人才观,本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举贤任贤的原则,引进高素质人才,充实科技队伍,从而以人才为基础,以先进科技为动力,促进全州特色农业稳步向前发展。

3.6合理规划布局,避免重复建设

就目前全州特色农业建设面临的形势而言,全州特色农业主要以特色栽培业为主,但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是,在全省各地州的特色农业规划中,各地州市几乎都把花卉、蔬菜、药材的发展作为主要发展项目,这种近似的规划和发展将导致各地州之间在有限的市场中产生激烈的不必要的竞争。可以预见,在有限的市场范围内,只有少部分建设项目能产生较好的效益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而更多的开发项目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闲置和废弃的状况。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有关主管部门在对各地州的规划情况进行研究时,应当把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尽量避免项目建设的相似性和投资的重复性,确保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3.7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科学管理

尽管特色农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许多特色设施在建成后仍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的状态,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究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没有形成明确责、权、利关系的科学的管理体制,没有及时对项目承担单位和个人实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在此情况下,必须尽快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并认真贯彻执行,严格跟踪和客观评估特色农业产生的效益,强化管理,使特色农业的开发卓有成效地向前发展。

3.8拓宽合作领域,加快发展步伐

特色农业市场研究第4篇

1盐城外向农业科技创新实践

盐城市是江苏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大市。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市场导向、注重技术集成、完善平台体系,夯实产业基础、积极服务和支持沿海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区域特色产业集聚趋势明显,农产品提档升级,出口量稳步上升,科技支撑作用日益显现。目前,全市高效农业面积已达46.7万hm2,农业总产值和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均超1000亿元水平,农产品年出口额达2亿美元,呈现出快速发展、转型发展的良好势头,并在实现科技成果“走出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1品种资源引进改变生产水平

近年来,盐城从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日本、韩国、菲律宾、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水稻、大麦、蔬菜、耐盐植物、生猪、渔业新品种及种质资源近万份,为江苏沿海地区新品种推广及品种改良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聚合优势资源,成功育成盐稻系列耐盐水稻品种,2014年在废弃盐场示范种植,创下在中重盐土上水稻9000kg/hm2以上的高产纪录;经过品种筛选和驯化,耐盐蔬菜三角叶滨藜、海英菜、海芦笋等已成功走上百姓餐桌;引进的欧亚种葡萄成为本地主推葡萄品种,生产上使用的耐寒、耐贮草莓主打品种基本来自日本;从南非引进纯种波尔山羊,培育新品系核心群,大幅度提高了沿海山羊养殖效益。

1.2技术联合开发研究务实高效

紧跟产业发展形势,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加速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努力形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先后与澳大利亚托斯马尼亚大学开展大麦耐湿性鉴定试验,与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合作开展大麦赤霉病和白粉病鉴定试验,与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黎巴嫩)合作开展大麦新品种鉴定试验,与美国A&B公司合作开展啤酒大麦的品质测定和种质资源互换,及时掌握全球研发动态,有力提升了自主研发的水平和层次。与国外科研院所和跨国公司开展合作交流,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研究手段,可以更好地让创新成果与生产需要紧密结合。目前,已累计培育推广适宜沿海地区种植的啤麦新品种10个,啤麦产量达到7.2t/hm2,质量达到国标优级标准,有力提升了地产啤麦的品质,缩小了与进口啤麦的差距,为啤酒大麦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3技术输出技术援外彰显特色

结合自身优势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输出活动,涉及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业品种和技术的输出、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等领域[2],带动杂交水稻、特种蔬菜、花卉、新型农机具出口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先后承担科技部中越长期合作项目“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研究”、商务部项目“援瓦努阿图水稻和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江苏省科技厅中越合作项目“设施栽培蔬菜、花卉在越南的应用与推广”,作为市级科研机构单独执行国家援外任务,在江苏尚属首家。“援瓦努阿图水稻和蔬菜种植技术培训”项目结束了瓦努阿图无法种植水稻的历史,受到商务部和驻外使馆的充分肯定,产生了很好的国际影响。在中非农业合作中,盐城市连续7年派出专家赴埃塞俄比亚培训当地农技人员,帮助提高当地农业生产水平,得到受援国家的高度评价。

1.4农业科技服务产生广泛影响

外向农业需要各类高新技术作为支撑,单纯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难度不算太大,难在技术成果的吸收与创新,难在技术成果的本土化利用,难在高效便捷的科技服务体系。在这方面,盐城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通过龙头带动、部门协同、院地共建,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企业,联合建设外向农业示范园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推广适合当地特点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积极整合技术推广部门、科研教学单位等各类资源,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合作社、农业科技型企业、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基地等多种为农服务模式,开展多形式、多元化、多渠道的精准服务,管种管卖又管加工,有效带动了企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了外向特色农业不断壮大,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2外向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外向农业离不开技术引进、示范与推广,需要大胆走出国门,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满足国内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3],不失时机开展对外技术交流,策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应该看到,我国外向农业的支撑基础仍较薄弱,面临生产、管理、创新的一系列压力,主要表现在:一是除水稻生产领先外,其他品种如小麦、玉米等大宗作物跟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二是对前沿技术跟踪研究不足,特种经济作物、设施蔬菜种质创新与市场应用两头在外,生产用种过多依赖进口,蔬菜加工以速冻、脱水为主,精深加工技术几乎没有储备;三是外向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需要进一步培育,与之配套的重点新品种、新技术需要进一步研发与熟化,相关技术服务网络需要进一步健全;四是对外技术合作范围小,部分优势领域的技术输出缺少有效的组织引导,缺少有力的调控监管[4];五是区域特色仍不明显,富有竞争力的特色农副产品品牌不多,市场份额不大。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加以解决。

3外向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对策

3.1基本原则

围绕外向农业发展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内引外输、内外结合、提升内涵、扩大影响的发展原则,集聚创新资源,加强基地建设,积极引进推广国外优良品种与技术,以国际化视野发展外向农业,打造外向农业发展的新名片。

3.2目标任务

发挥地方农业特色优势,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创汇农业、生态农业,创新服务模式,优先培育优质粮油、特经蔬菜、特色畜牧、林木花卉等科技型产业,积极跟踪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面向海外新兴市场、国内高端市场,切实提高科技支撑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多出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产业化前景好的农业新品种和深加工产品。

3.3对策措施

发展外向农业是一个大战略,建设外向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5]。针对外向农业发展现状和科技创新实践,围绕发展布局和目标任务,以市场为主导,以增加创新能力为重点,广泛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充分放大自身优势特点,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外向农业发展新格局。

3.3.1强化关键技术支撑科技、农业、商务等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立足“高、精、尖”,加强对关键技术创新的系统性安排,选择生产急需、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产品,突破种植、加工、流通过程控制等制约瓶颈,解决种苗繁殖、病虫害防治、质量安全控制、延伸产品开发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等问题。注重境外品种资源的收集、交流、交换,加快改良驯化,尽快拿出可替代进口的优良品种,大幅度减少农用成本支出。依据生产、加工、贸易的实际需求,加强产品定位研究,加大科研专项投入,帮助龙头企业按照日韩、欧盟和美国等主要目标市场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建立出口农产品从“基地”到“目标市场”的全程质量可追溯体系和控制体系,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组织开展专门培训,在基地建设、项目扶持、市场开拓、信息咨询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能熟悉运用有关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

3.3.2扩大技术对外合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搭建对外合作交流平台,探索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的农业发展新模式。一是巩固传统合作关系。东南亚地区是江苏农业对外技术输出的桥头堡,南繁育种基地与东南亚国家基本处于同一纬度,经过三亚加代选育的水稻、蔬菜新品种在东南亚适应性好,几乎都能种植,而且综合性状都能得到体现,在这一带进行品种技术扩张有基础、有条件,也最能出形象。二是发展新型对外合作关系。深化与欧美、非洲、以色列、俄罗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特别是在耐寒、抗旱品种的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机械化作业与轻简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目前商务部和科技部在该类项目有相应支持。从长远看,未来我国农业技术输出的方式应以深度合作为主,即技术合作和建立综合农业合作实验区[6]。加速整合国际创新资源,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有计划、有步骤组织优势技术输出,重视配套的技术服务,完整、全面、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及产品,通过技贸结合等形式,在农艺、加工工艺、机电等专业技术方面提供有力支撑[7],与境外跨国公司、知名研发机构、国际组织建立高效务实的合作关系。

3.3.3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外向农业的基础,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是加快外向型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能够体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牵市场、联基地、带农户,可极大地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一是创制一流农业品种。与国内上市公司合作,对农业科研院所现有的种业公司进行育繁推一体化改造,促进常规育种和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提高外向农业的育种效率,使科研、生产、加工、流通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良种良法的快速推广应用。二是支持企业开展深加工技术研发。农产品深加工主要依靠核心技术的有效突破,初加工要搞,精深加工不能丢。在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快速扩张的今天,更多的农产品面临国内市场的恶性竞争。要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围绕功能食品、休闲食品、食品添加剂、生物中间体提取、副产品利用等技术,促进深加工向深层次、多样化和系列化延伸,满足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三是建立外向农业生产基地。在多个产业、多个区域、多家企业广泛建立试验示范基地,集中配置人才、项目、成果资源,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新型农用装备及轻简栽培技术,形成一批以农业技术集成化、生产过程机械化、经营服务信息化为特征的优质高效特色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

3.3.4创建优质产品品牌创建优质品牌首要是品质,这在紧跟国内外消费潮流、推进产业创新升级、提升外向农业的含金量方面显得十分重要。以大麦为例,大麦按用途分为啤酒大麦、食用大麦、饲用大麦3种,国内燕京啤酒厂提出啤酒酿造中的过氧化物酶会影响啤酒的货架稳定期和风味度,科研院所应从目标性状选育入手,用本地大麦品种与国外无过氧化物酶大麦品种进行杂交改良,着重提升地产啤麦的品质;利用食用大麦生产的大麦茶、嫩叶汁(粉)具有多种功能成分,营养价值高,深受日本、韩国消费者的欢迎;黑大麦糯性好,可以制作大麦营养粉,浙江太阳公社通过订单生产保健黑大麦,实行会员制供应,产品销价140~200元/kg,比常规产品2.8元/kg高出数倍。充分挖掘产品潜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品位是推动外向农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出路。

3.3.5完善技术服务体系针对外向农业门类多、品种多、栽培技术复杂、管理要求高、实施周期短、农户期望值高等特点,需要大力创新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外向农业服务新模式,通过委托攻关、技术承包、订制服务等形式,一对一、多对一开展个性化服务,组装集成产业链全程创新技术,满足外向农业多元的服务需求。积极探寻产业与经济、技术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科技服务立足绿色发展,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把外向农业与休闲农业结合起来,在提质增效上发挥支撑作用;稳步放大科技服务新优势,鼓励科技人员一心钻研外向农业,把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富民成果,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驻村专家必须加强学习,反复实践,当好二传手,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4政策建议

4.1培育外向创新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目前紧缺创造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人才投资能减少高新技术研制开发的风险,是发展技术输入输出的重要捷径[8]。建议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围绕研究开发聚人才,围绕产业创新引人才,围绕成果转化用人才,促进项目、人才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深度结合,依靠人才优势打造科技创新优势、产业发展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使他们得到的回报与创造的价值相符。

4.2重视本土资源开发

在新形势下,要利用自身科技资源,吸收更多外来资源[9],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夯实外向农业发展基础。如引进的畜牧品种一般繁殖系数高,但品质略差;引进的家禽品种产蛋率较高,与本地品种肉蛋兼用有所不同。因此,在大力推广应用国外动植物品种、改良品种的同时,要十分注重开发利用乡土资源,依靠科技嫁接改造,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带动出口创汇,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另外,江苏沿海滩涂药用资源有几百种,生物资源得天独厚,开发利用前景巨大。

4.3优化审批服务流程

目前我国引进或输出品种资源,需经过检疫、商检、海关等审批环节,层层级级,程序复杂繁多,来回奔波,耗费时间太长,一边是用种单位的翘首以待,一边是行政主管部门的严格执法,直接影响到科技创新的进程和效率。相关部门理应严格把关,履行职能,确保合法引种、安全引种;但应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建立帮办制度,利用部门上下联系、沟通方便的条件,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促进早出成果、出大成果。

4.4加大各类经费投入

特色农业市场研究第5篇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 特色农业发展 问题与对策

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是全国十八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2012年5月,总理在调研湖南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工作中明确指出,要立足武陵山区的优势和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把油茶、茶叶、中药材、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做出品牌和效益。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在渝东南地区调研时强调,渝东南地区山多地少、条件艰苦,必须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尽快改变渝东南贫困面貌。

一、武陵山片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武陵山片区以生物物种多样,素有“华中动植物基因库”之称,在种殖和养殖上都有着许多特色,在特色农业的发展上具有天然的优势。

(一)特色农业概述

特色农业,即以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为表现,从区域内农业资源中开发出特有的、成规模化的农产品,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的一种生产事业。特色农业的关键在于“特色”和“效益”,具体来说:一是要有特色,即依据本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通过特有或普遍的生产手段,创造出独具特色农产品。二是效益要好,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前提下,通过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推介、销售,产生出较好的经济收益。

那么,“特色”与“效益”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总体上来说,特色是效益的基础,效益是特色的保障。具体来说,一方面,特色农业以“特色”命名,无特色则名不副实;无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还是“物以稀为贵”都以特色为前提;特色是因地制宜、立足自身实际的重要表现,也可以说,“特色”在当地并不特色。另一方面,人们的各种生产生活总是围绕经济利益来展开的,如果特色产业不能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特色产业都将被很快的抛弃,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效益是特色的重要保障。

(二)武陵山片区特色农业的发展

武陵山片区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类型气候,境内有乌江、清江、澧水、沅江、资水等主要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大。区内土地资源也十分丰富,据统计:土地面积499.59万亩、耕地面积137.99万亩、水浇地面积34.36万亩、15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积87.5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27.96面积、草地面积22.47万亩,而在土地利用方式上,主要是以农业为主。

2010年,武陵山片区实现农业总产值73.67亿元,比2001年增加36.69亿元,增长了99.19%;农业商品产值达到76.27亿元,农业商品率55.99%,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粮食产量、蔬菜产量、肉类总产量分别为201.05万吨、165.65万吨、33.47万吨,比2001年增加16.71万吨、72.20万吨、3.77万吨,分别增加了8.69%、77.26%、12.71%。从特色农产品构成来看,种植上有诸如青花椒、金银花、猕猴桃、黄连、纯菜、辣椒等特色资源;养殖上诸如蚕桑、蜜蜂、乌羊、土鸡、长毛兔等特色资源。

多年来,武陵山片区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开发,已经初步形成特色农业产业生产为基础,纵向发展深加工、横向发展休闲文化旅游的网络格局,成功打造出一系列特色农业品牌(石柱辣椒、秀山金银花、利川莼菜、古丈毛尖),并通过这些农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从总体上看,由于受传统观念、自然条件、启动资金、种养技术和种养水平的等因素的制约,武陵山片区大多数特色农业结构单一、规模化程度不够、农产品的加工水平低、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项目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依然较弱。

二、武陵山片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出台,为特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好的机遇,而要用好这些机遇,先要清醒认识到武陵山片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然条件约束性较强

武陵山片区贫困村大部分分布在深山和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受耕地、水利等自然资源约束很大,自然灾害应对能力低,生产方式单一,生产技术传统、落后,新产业的发展推广受到很大的限制。一方面,武陵山片区大部分地区均为山地,自然条件差异不大,很多地区特色农产品相同。以至于某一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较好,其它地区就盲目跟进,全力发展政策支持该产业,出现恶性竞争,导致自然资源和政策鼓励难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另一方面,从某一地区来看,其特色农产品依据市场和政策的需要而不断变换,容易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

(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配套设施建设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地理条件,武陵山片区的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对本地区优势特色农产业产的发展壮大造成了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片区内主干道网络尚未形成,公路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水利设施薄弱且严重老化,电力和通讯设施落后。区内有47个乡镇不通沥青(水泥)路,占乡镇总数的3.41%;9271个行政村不通沥青(水泥)路,占行政村总数的40.25%;7790个村没有完成农网改造任务,占行政村总数的33.82%。区内仓储、包装、运输等基础条件差,金融、技术、信息、产权和房地产等高端市场体系不健全。产品要素交换和对外开放程度低,物流成本高。

(三)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科技贡献率低

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需要一个强大的科技开发体系和推广体系,把研究出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推广的环节有效地转移到农户手中。一方面,片区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贫困农户的文化教育程度低,对新技术、新科技的接受能力较弱,许多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仍然采用传统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农业科技含量低,影响了特色产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片区科技推广队伍不健全,有相当技术水平的科技人员偏少,非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高。此外,由于农业科技推广是无偿的,因此推广经费严重短缺。

(四)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链延伸不够

一方面,传统小农户仍然是武陵山片区内的生产主体,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不强,生产者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专业合作社和经济合作组织少,农户入社率低,不但增加了信息和技术沟通难度,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内部交易成本,降低了整个产业的产业链效益,不利于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另一方面,片区内特色农业发展注重在各个地区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基础性产业,没有形成真正的连片基地,对产品的加工、运输、销售等开发力度不够,降低了特色产业的生产利润,打击了贫困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武陵山片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是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要实现特色农业的科学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当前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某些针对性的举措。

(一)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特色农业发展基础

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保护环境、协调推进的原则,统筹区域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连通内外、功能配套、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片区特色农业建设创造良好条件,为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二)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依托原有乡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和供销社,积极吸纳各专业合作社,通过改革和重组现有资源,组建各类农民合作社,并且发挥原有合作社在人才、设备、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按照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协作的要求,组织基层农户兴办和参与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二是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要鼓励引导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按照“自主经营,自愿结合、市场调节、相互扶持、利益均沾”的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保护价制度、合同制度等基本制度,并引导企业与农户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三是探索创新农业专业合作社监督机制。要致力探索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监督模式,从成立、运作、撤销等各方面实现对农业合作社的全面监管,避免“空壳”合作社,切实维护参社农户权益。

(三)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推动科技对特色农产品的支撑

一是要集中科研优势力量在在特色农产品优质高效配套生产技术、特色无公害综合管理技术,特色农产品贮藏、保鲜与深加工技术等方面力求突破。二是要鼓励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开发、技术承包、兴办各种科研生产联合体和科技型企业,提高特色农业技术研发自我发展的水平。三是要促进特色农业科技成果的普及和应用。要积极利用多重平台,收集农业新技术信息,定期相关政策信息等,引导广大农民学习和采纳农业新技术。四是要努力提升农民科技水平。既要大力引进农业技术人才到武陵山片区工作,也要加大乡土人才培养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

(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畅通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一是完善农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农村消费品市场建设。二是大力扶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协会、流通企业、农村流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三是积极推进物流配送,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超对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城市社区设立直销店、连锁店,积极推进农产品网上推介、洽谈和交易,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营销力度。四是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商品流通连锁率、配送率。

(五)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快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

一是积极引导和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加快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测监督及认证体系,逐步实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的标准化和优质化。二是不断增强特色农产品知名度。首先,积极鼓励具有地域特色的特色农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和原产地域保护;其次,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新农产品品牌,并进行商标注册和国际质量认证。再次,做好名牌延伸工作,在提高地域形象的过程中创立区域产品的整体形象,发挥名牌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后,要充分利用展会平台和电视台、电台、网络、简报等媒介,广泛宣传推介名牌产品,提高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市场信誉度和知名度。

综上,在武陵山片区发展特色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最大限度的整合各种资源,从而生产出知名的的武陵山片区农产品,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最终实现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伟大胜利,这些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黄泽海,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研究,重庆三峡学院学报[J], 2011(1);

特色农业市场研究第6篇

有重要意义。该文以豫南山区河南省新县为例,提出了资源利用、生态循环、技术支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

经营、市场开拓、政府引导等7个方面的推进路径,形成特色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和谐局面。

关键词:特色农业;豫南山区;推进路径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3-0023-03

Study on Path for Promoting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e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Southern Henan Region――A case of Xinxian County

Wang Zhiyong1 et al.

(1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Zhengzhou 450008,China)

Abstract: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rural economic structure adjustment,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and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is paper in the Xinxian Mountainous Area of Southern Henan as an example,put forward seven paths for promoting,such as specific resource utilization,ecological cycle,technical support,standardized production,industrialization,market development,government guidance,and then form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rmonious situation.

Key words: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e;Mountainous area of southern Henan;Path for promoting

S着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区域生态特色农业发展迅速。特色农业是指利用特定区域内环境与生物的关系,开发有绝对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或从事具有农业生态学的生产实践活动,包括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循环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涉及土壤、气候等农业环境和种植、畜牧等农业生物,还涵盖经济学与社会学[1-3]。

日前,国务院批准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了重点任务之一就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着力开发特色农林产品。新县位于大别山腹地,发展具有现代山区的特色农业对于大别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1 发展概况

新县是一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被国家林业局誉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银杏之乡”。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以茶叶、油茶、果品、畜禽深加工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优势产能不断扩大,生态无污染的绿色、有机食品逐渐打开销路,以药品、保健品为主的中药制造产业发展迅速。

1.1 优越的地理位置 新县处于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和皖江城市带中间,国道106线、大(庆)广(州)高速公路、京九铁路穿境而过,素有“三省通衢”、“中原南门”之称,是中原经济区与东部沿海经济带联接的重要节点,对于构建全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快速通道,拉动大别山区经济增长,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顺利实施,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2 适宜的气候条件 新县地处淮河以南,雨量充沛,热量资源较丰富。比较丰盈充足降雨量和热量资源为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可满足一年两熟或三熟,且适宜果树、林木生长,为多种特色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气候基础,是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理想地域。

1.3 丰富的农业资源 新县横跨中国大陆南北植物过渡带,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汇集众多珍稀物种,为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提供了物种基础,发展采摘、观光、深加工等产业前景广阔。茶叶、油茶面积居河南省首位;银杏、板栗等经济林和石斛、葛根等中药材的品质、产量均居河南省前列;双低油菜、无公害水稻种植已初具规模;淮南猪、淮南麻鸭等优良禽畜品种独具优势。

1.4 优美的生态环境 新县生态环境优美,曾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有许世友将军故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连康山部级自然保护区、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等绿色生态旅游资源;西河、丁李湾等一批传统村落等古色乡村旅游资源。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古色乡村等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特色农产品走出深山。

2 存在问题

2.1 技术支撑能力较弱 由于特色农业生产规模普遍不大,缺乏与科研院所有效沟通协作,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反应迟钝,致使新品种、新材料和先进集成技术应用面积较少,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没有新突破[4]。另外,农业部门技术推广力量较薄弱,组织化程度低,在指导生态循环农业、养殖业安全生产、加工业链条拉长等方面显得步履维艰。如中药材、油茶、茶叶等特色种植产业,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因缺乏与农业院校联系和技术推广力量薄弱,目前大多数群众尚未掌握这些技术。

2.2 标准化生产不到位 新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多地少的地区,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及农场规模等均无明显优势,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特色农业标准化参与主体意识淡薄,尚未建立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缺乏实行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和营销基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特色农产品产量的提高、产值的增加和效益的增长。如目前尚未制定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以及储运包装质量标准,还没有一家中药材企业通过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

2.3 产业链条亟待延伸 种植、加工、供销等上中下的产业链条还没延伸开。以工扶农、以贸促农的带动能力不足,特色种植养殖、地方名优特、原产地标识等产品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滞后,缺少全程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在大中城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缺乏销售点,特色加工企业没有突出开发、培育和壮大自己的特色优势产品,更缺少自己的原材料种植基地[5]。如板栗、银杏等特色农产品,由于缺少深加工能力和销售渠道,只能在本地区自产自销,利润大头被中间商拿走,还有相当一部分待在深山无处销,导致种植户失去动力,不愿务农创收。

2.4 周围城市带来的竞争威胁 邻近地区竞争加剧。新县特色农业的发展时间较晚,周边的黄冈、随州、安庆、六安等地已有相当规模,新县要取得后发优势很不容易。农产品市场细分日益加剧,周边各地的特色农业的迅速发展及结构的趋同加剧了特色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新县特色农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销售半径受到其他省市特色农产品的挤压,例如新县的医药、果蔬及畜牧产品与湖北麻城、安徽金寨等地的农产品重复率高,特色并不十分明显。

3 路径研究

3.1 推进资源利用提高 良好的自然资源为生产优质农产品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有利于观光旅游等产业发展[6]。作为全国有名的“将军县”、“生态县”,要紧紧抓住自然生态、红色教育与特色农业相结合,引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理念,融合饮食文化、茶文化等内涵,突出有机、绿色农产品,体现自然环境、农耕民俗等特点,促进生态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7]。在参观革命根据地、古村落的同时,到乡村田头吃农家菜、住农家院、亲身体验农家活,将农产品转变为旅游商品、将部分农村转变为观光休闲景点、将部分农民转变为旅游从业者、产品销售者,把“家园”和“田园”相结合,打造“青山、绿水、蓝天、红城”的城市品牌。

3.2 推进循环农业发展 循环农业是生态特色农业建设的核心和重点,是在生态系统层次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营造基本格局,其包括秸秆稻壳、畜禽粪便、加工废料等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业生态环保功能,积极探索特色农业与生态循环相结合的有效模式和良好机制[8]。如把当地龙头企业羚锐制药作为循环农业标准化试点的支撑企业,建立良好农业规范化生产基地,加工中药材的废弃药渣经腐熟后作为有机肥料施入农田,减少化肥用量,保护生态环境,达到有机绿色产品标准。

3.3 推进技术支撑引领 利用科研院所科技新和成果转化的优势,作为特色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协作,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9]。在当地建立茶叶、蔬菜、果树等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园,把新特品种和高效种植进行引进示范,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特色农产品和先进栽培模式,发挥核心示范园的引领示范作用,成为生态特色农业辐射带动的源泉。如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新县人民政府签订了院县合作协议,在新县建立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打造了“泗店”、“绿康源”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使广大消费者充分了解新县生态无污染农产品优良品质。

3.4 推进标准化生产 通过标准化生产提高特色农副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原产地地理标识认证[10]。积极开展标准体系中系列标准化宣传培训推广,提高特色农副产品的种植、养殖标准化水平,加快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享更多利益。如在特色农业产业化合作体系构建过程中,所有生产的农产品依照质量标准进行分类和包装,并经过严格检验,进行生产的标准化、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分级及包装的标准化和储藏运输的标准化。

3.5 推进产业化经营 扶持壮大现有的对产业拉动能力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加强对初级农产品的加工研发[11]。如对银杏、石斛系列保健品的研发,增加特色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强化企业、合作社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系、风险共担的产销衔接和订单履约机制,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生产的规模化、经营的市场化和产品的订单化。如针对中药材产业,鼓励当地中药材龙头企业建立中药材资源基地,实现原材料本地种植,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银杏、石斛、葛根等原材料种植基地,与当地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签订合同实施订单生产,降低原材料成本和违约风险。

3.6 推进市场开拓 依托优越的地理区位、便利的交通枢纽,以自然生态为切入点,找准开拓市场的着力点。通过电视营销、报纸广告、网站推介等途径和举办文化节、采摘节等方式大力宣传有机绿色概念,塑造新县原生态形象。如利用农商超市、直销配送、网上销售、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降低流通成本,拓宽销售渠道,配送辐射至郑州、武汉、合肥等大中城市。

3.7 推进政府引导 以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的定位,做好产业规划和区域空间布局,加大补贴奖励投入,强化金融资金扶持。由于特色农业发展内容较多、规模较大,在计划发展前必须科学地进行规划论证,优化中药材、茶叶、肉品等主导产业,调整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结构,确定“一乡一品”的特色农业布局[14]。制订奖励优惠政策和设立扶持资金,如对生长周期长、前期投入大的石斛、油茶种植进行财政扶持,对取得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等认证和获得名牌商标的合作社或企业要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奖励,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特色农业发展的积极性。

4 结语

新县作为中国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大别山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立足于本身的资源优势,发展以保护生态为首要任务的生态精品特色农业,支持优质药材、茶叶、蔬菜、林果、肉品等安全高效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培育具有大别山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品牌,发展农家乐、生态园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把高效生态农业、绿色特色产品、红色古色旅游作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主攻方向,加快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提升等的推进步伐,形成特色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和谐局面。

第一,依托优良环境和农业资源,推进特色农业生态化、生态产业特色化。以“特色、高效、生态、优质”为方向,大力推广农林牧复合、种养加生态循环、绿色有机生产、高效立体种植等利于保护环境和优化资源利用的技术,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升农业企业形象,实现生态保护和农业经济同时发展。

第二,推进农科教、农工商、产供销协同能力。把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来抓,严格环保准入,扩展延伸茶叶、板栗、银杏等本地特色优势产业链条,积极做好淮南猪、山茶油、中药材等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志、质量认证以及一批名特优农产品商标注册,丰富营销手段,拓展特色产品市场,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第三,推进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突出农家原生态元素,展示红色大别山文化内涵,体现农产品品质、古村落美景,以观光、休闲农业为主的美丽乡村旅游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促进生态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其独特的风格魅力吸引消费者目光。

参考文献

[1]吕火明.论特色农业[J].社会科学研究,2002(3):27-30.

[2]刘志民,刘华周,汤国辉.特色农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1):8-12.

[3]曹志平.生B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29-38.

[4]魏建美,李庆,卢慧,等.科技支撑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4):66-69.

[5]李建伟.河南省农产品供应链swot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7):5-8.

[6]王建英,黄远水,邹利林,等.生态约束下的乡村旅游用地空间布局规划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24(4):544-552.

[7]孟俊杰,贾小虎,乔璐,豫南丘陵山区生态农业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以新县为例[J].农学学报,2015,12(5):121-126.

[8]罗雪峰,熊伟,杨灿芳,等.重庆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循环经济研究―以“猪-沼-橘”生态农业模式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2):405-409.

[9]李庆,李宁,魏建美,等.江西山区特色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5,34(3):72-74.

[10]王瑞,孙芸,栾敬东.大别山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和问题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5):313-317.

[11]吴昊,王进.基于SWOT分析的南阳特色农业发展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9):49-53.

特色农业市场研究第7篇

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走马镇为目前已探明世界最大的天然葛仙米生长地,适宜发展葛仙米的水田面积1.1万亩(数据来源于湖北农业信息网)。刘金龙在《葛仙米营养成分研究》(2000)等文中指出葛仙米营养价值极为丰富,被誉为“中华一绝”。

目前大多数学者对于葛仙米的开发与研究普遍集中于其生理成分及在医药等领域的研究,如胡鸿钧、李尧英、魏印新的《中国淡水藻类》(1980),汪兴平、程超、周志的《野生葛仙米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2002)等文。对于如何实现其市场价值,转变为经济增长的有效形式并实现其产业化的文献资料所见较少,田志环、焦传珍在《葛仙米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前景》(2007)中明确指出:“目前国内外对葛仙米的研究较少,对其开发研究也没有像小球藻(chlorella)、螺旋藻(spirulina)和盐藻(Dunaliella)那样已实现产业化”。

本文旨在研究制约恩施州走马镇葛仙米产业化发展滞后的因素,通过实地调查,基于产业链优化,提出促进葛仙米产业化发展的措施。促进葛仙米产业化发展符合《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针政策的要求,有利于促进葛仙米特色产业的发展,培育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恩施州走马镇葛仙米发展现状

湖北省恩施州盛产葛仙米,可供葛仙米生长的稻田面积为世界之最。葛仙米俗称“铁木耳”、“田木耳”,为淡水生藻类植物,学名固氮蓝藻,呈墨绿色珠状,内含15种氨基酸、15种矿物质、干物质总蛋白高达52%~56%、维生素B1、B2高于一般菌藻类、维生素c含量接近鲜枣及藻类淀粉和其他糖类,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为恩施州特色农业资源。

恩施州鹤峰县走马镇为州境内最主要的葛仙米生长地区,有百年的葛仙米养殖历史,对天然葛仙米的养殖经验丰富。因为对气候、土壤、水分质量要求特殊,目前葛仙米生长较好的水田面积5千余亩,年产量约1500公斤(干货),其市场价值可达1400~1800元/斤,年产值约750万元。然而近年来,由于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大量使用,当地适宜葛仙米生长的水田面积急剧减小。2012年对走马镇部分地区进行的调查中,走马镇千金坪村及白果村目前共有近400亩水田产葛仙米,每年打捞量约为4000斤,经晒干加工后生成精品100~150斤可在市场出售。

随着葛仙米逐渐被市场认可,当地政府部门逐渐认识到葛仙米的巨大的经济价值,2012年在白果村着力建设“葛仙米百亩示范田”,千金村筹建专业农业合作社,力求帮助农民拓宽销路,打开市场。但是当地葛仙米的产业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产量低,产品品种单一,销路狭窄,养殖技术薄弱,资金缺乏,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市场信息的滞后性等方面,影响了葛仙米经济效益的提高。

2 恩施州走马镇葛仙米产业化发展经营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2.1 葛仙米发展经营模式

恩施州走马镇出产的葛仙米主要通过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外出务工者流向市场:第一条是原材料供应商(养殖户)直接向产地分销市场或企业提供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再由产地分销市场进行葛仙米的收购、分级、清洁、初加工、包装及储运进入消费者市场,产品主销广东、福建等沿海城市及东南亚地区;第二条是经当地原材料供应商(养殖户)进行简易包装后直接进入市场,主要在恩施境内向食品服务企业、运输企业及零售商店出售;第三条是由供应商(养殖户)通过运输企业(合作社、收购商和包装商)运向零售批发分销中心,出售给消费者;第四条是通过当地外出务工人员,将葛仙米带到沿海等地。这四种模式都未形成由一个核心企业领导,多个节点企业信息驱动的完整的产业链模式。同时,产品仅经简单加工包装便流向市场,开发利用、附加值极低。当前恩施州走马镇葛仙米的产业模式(如图1)所示。

2.2 恩施州走马镇葛仙米生产存在的问题

规模化开发不足。走马镇葛仙米养殖户分散,缺乏规模化开发与统一管理,且由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意识有强有弱,造成了资源的闲置浪费,集约化程度低。同时,受农药化肥等影响,走马镇葛仙米养殖水田质量严重下降,适宜养殖面积逐年缩小,产出质量难以保证,从产业链源头限制了葛仙米规模化生产的发展。以走马镇千金坪村为例,目前当地葛仙米养殖户仅占总户数的31%,其中2012年葛仙米产量超过50斤(干货)的农户数仅占0.4%。

龙头企业缺失。葛仙米龙头企业的缺失,造成葛仙米产业链断裂,是影响葛仙米产业化的关键因素。目前恩施州境内仅一家民营企业从事葛仙米生产加工,且为其系带业务。由于企业内部管理方式落后、体系不健全、资金链短缺、生产设备落后、货源无保证等原因,该企业竞争力薄弱,对市场把握能力低,在葛仙米产业链中难以承担龙头企业的重任。另外,由于鹤峰县处恩施州西南隅,地理位置偏远,信息、交通较闭塞,与外界交流少,加之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引导力度有限等原因,吸引外商进驻或投资难度大。

养殖方式粗放,生产技术落后。2003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主持的“葛仙米的人工养殖研究”研究项目已在国内外实现了葛仙米的人工养殖。然而,当地政府或企业目前尚未建立相应的专项机构从事葛仙米养殖技术的研究,也未明确出台相关政策引进和推广已有的先进成果。当地养殖户对养殖技术与科学管理方法重视程度不足,目前仍采用粗放靠天的养殖模式;企业发展不成熟,资金、人才、技术匮乏,仍然采用“洗-揉-晒干-去杂质-包装”的传统加工工序,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品牌形象较差,品牌区别度低。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葛仙米产品来源于人工养殖和天然养殖两种方式,而市场需求导向主要以天然葛仙米产品为主,但就市场辨识度而言,天然养殖葛仙米与人工养殖葛仙米无多大差别。当地中间商、企业资金有限,商标意识淡薄,加上政府在政策、法律、资金上引导和支持不够,当地未建立起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有品牌,无法凸显当地的资源优势。由于缺乏统一的品牌形象、有效的品牌战略,使得天然生长葛仙米经济价值难以最大化的实现,造成了特色农产品资源的浪费,严重拖滞了走马镇葛仙米产业化的进程。

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而走马镇葛仙米养殖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田间灌溉沟渠损坏严重,由于引水不足导致了当地葛仙米产量受到极大的影响,千金村为例,近三年由于引水不足导致了当地葛仙米减产约15.4%。同时,构建信息化平台是打开广阔市场的门户,然而当地地处武陵山腹地,信息闭塞,信息化、产业发展滞后,因此并未建立起完善的、专业化的网络信息平台有效对外推出这一特色资源,同时因缺乏交流与获取信息的平台,当地养殖户及企业也难以及时获取市场相关信息。

3 推进恩施州走马镇葛仙米发展的具体措施

针对葛仙米产业化经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葛仙米产业化发展,优化葛仙米产业链,需采取以下措施:

建设优质葛仙米生产基地,健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当地政府集中建设葛仙米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科技培训、科技教育、科技引进示范、科技推广运用提高葛仙米养殖户的素质;加强葛仙米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葛仙米产地的环境保护和生产管理,增强葛仙米产品质量,为培育葛仙米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创造有利条件。

培育当地龙头企业,完善葛仙米产业链条。当地企业可采取“农民+合作社+企业”的模式,以政府政策作为依托,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推动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引导农民根据市场化信息进行规模化养殖经营,使农户根据市场的需要生产经营葛仙米,为企业提供优质、专用原材料;积极搜集市场信息,重视市场调研工作,通过对葛仙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来制定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的策略;努力疏通销售渠道,建立专门的营销团队和自有品牌,主动寻找合作伙伴,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增强自己的整体竞争力。同时,镇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外资驻入,解决当地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引进技术与人才,加强自主研发与创新。企业及政府加大对葛仙米科研投入,引进科研技术人才,打造专业科研团队,建立稳定长效的研究机制。一方面,引进推广已有研究成果,突破葛仙米生长环境不利因素的限制,提高葛仙米质量和产量;另一方面,致力于葛仙米功能性研究,基于葛仙米含有大量微量元素的优势,结合当代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对其功能进行深度探究和挖掘,旨在发挥葛仙米除食品以外的医疗、化工、美容护肤等功能,不断拓宽产品形式,提升葛仙米的产品附加值,延伸葛仙米产业链条,促进葛仙米的产业化发展。

打造特色品牌,实现品牌效应。首先,应明确葛仙米的品牌定位,以恩施州走马镇葛仙米纯天然无公害、绿色有机、极富营养价值、功能多样等特点,明确产品核心价值及市场定位;其次,须统一当地葛仙米商标,可实行“地理商标”+“企业商标”等“母子商标”或其他商标形式,提升产品区别度,形成品牌保护意识;最后,应进行有效的营销推广,采用现代管理营销理念、营销手段和策略,推进品牌建设效果。

加强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化平台。当地政府要完善关键性水利工程,及时修缮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加快节水灌溉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跟进“葛仙米百亩示范田”及农村合作社项目的实施,为葛仙米生产标准化基地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构建葛仙米产销公共信息平台,推动农产品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加快信息集成与信息共享,通过建立农产品信息数据库,完善市场监测、预警和信息机制,及时葛仙米供求、质量、价格等信息,使葛仙米产业链中的各项参与方都可以及时掌握和了解国内、省内市场的最新动态,以市场为导向对供应商的葛仙米生产品种和规模进行合理指导,保证产品适销对路。

采取以上措施,经整合后葛仙米产业链条如图2所示:

完善优化后的恩施州葛仙米产业链条,通过打造恩施地区葛仙米原材料供应、企业生产加工、市场销售产业链体系,有利于整合并规范葛仙米市场,实现农一企一市经营一体化,农企利益一体化,增强企业关于农民与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农民与市场关联,顺应市场需求导向从而调整生产规模,减少资源浪费,提升规模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企共赢,最终达到实现葛仙米产业化,实现其由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目的。

特色农业市场研究第8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 研究综述 发展意义

一、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

旅游产业在外国发展得比较早,也比较成熟。 非洲的肯尼亚国家是开展生态旅游最早的国家,也是开展得最好的国家之一。肯尼亚政府于1977年就实行完全禁猎制度,以保护国内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并保持非洲国家独特的村野自然风光,以此特色吸引游客到肯尼亚参观旅游。早在1989年开发生态旅游就使肯尼亚就获得高达3.5亿美元的经济收入。默西哥的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ian)在1986年召开的一次国际旅游会议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得到确认,他指出生态旅游是游客前往没有被污染、被破坏、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区域进行对当地自然风光、野生动植物和风俗习惯等欣赏、参与、研究活动(郑铁,2007)。

生态旅游农业是生态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其中的一种新形式。生态旅游农业在180多年前的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就出现了。郑铁(2007)认为生态旅游农业是指人们根据现代农业和现代旅游业的各自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生产与农村优美的环境空间、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农村独特的民俗风情与现代旅游业结合起来,开发出能让游客参与、体验、休闲、娱乐、教育等项目的一种新型旅游农业。

二、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过程

张莹、何佳梅(2005)认为,外国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是兴起阶段。19世纪60年代意大利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推荐游客到农村去参加农业生产,购买、品尝新鲜农产品,从中得到特别的乐趣,这是“旅游农业”的开始。第二是发展阶段。20世纪中后期,世界各国建立了许多观光农园,以游客观赏为主,生态旅游农业得到迅速发展。第三是扩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了游客参与性强的度假农庄。第四成熟阶段。生态旅游农业注重让游客体验农村、农业的“原汁原味”,注重原生态。

我国生态旅游农业于上世纪80年代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如今已有长足的发展。观其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农家乐型(主要是游客到农村参观游玩),第二阶段为农业娱乐型(主要是游客到各类农业观光园参与农业生产等等活动),第三阶段为乡村度假型(主要是游客到农村体验生活为主,以到乡村度假为主要目的)。

三、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类型

关于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类型,从相关研究文献来看,外国主要有三大类型的生态旅游农业:

(1)传统观光型旅游农业。主要以都市人比较不了解的农业生产制作过程作为旅游开发卖点,在城市郊区或交通便利的乡村建设有农业特色的花园、菜园、果园、茶园等,招揽游客到园内赏花、拔菜、摘果、采茶等活动,享受田园无限乐趣。

(2)都市科技型旅游农业。主要是在都市周边建立高新技术的现代农业生产园区,以提供农产品和农业观光为主,同时也相应建有一定的娱乐场所。

(3)休闲度假型旅游农业。主要是让游客到农业园区进行休闲度假、观光娱乐、垂钓住宿、生态体验等各种旅游活动。

我国生态旅游农业的类型主要有:(1)综合性观光农庄。(2)森林公园。(3)乡村民俗文化型。(4)海洋观光旅游。

四、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情况

蒋建明(2009)介绍了生态旅游农业在几个国家的开展情况:新加坡近年来建设了10座农业科技公园,发展现代高科技农业和观光旅游业,让游客观赏动植物,而且可能尽情品尝农产品,让游客既有眼福又有口福,乐在其中。日本则大力发展观光农园和务农旅游,游客可以在观光农园内自由地参观,采摘鲜嫩的野果,参与农业生产劳动,还可以带走一袋自己采摘的新鲜农产品。韩国发展周末农场,主要建在大城市周边的农村,吸引市民到农场参与农业劳作、休闲、度假等等旅游活动。美国的农场可以让游客在农场的果园里采摘水果,随便品尝,不用另外付费,只需将离开农场时采摘的水果过称付款,非常实惠,游客们都非常开心愉快的。马来西亚开发的农林旅游区,距离首府吉隆坡35公里,以突出的自然生态属性为主要特点,以发展农林业旅游观光为主,吸引游客。瞿兆赛、曹林奎(2006)介绍了法国和意大利农业旅游的情况。农庄旅游在法国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占到法国全国旅游业1/4的收入,以“欢迎您到农庄来”作为主要旅游卖点招揽生意。意大利的城市居民利用周末或假期去到农村进行农业劳作,体验农村生活,在农村休闲度假,过绿色假期,较好地带动了意大利农村经济发展。

生态旅游农业在我国的发展比较迟,生态旅游概念在1993年9月才得到认知。近几年来中国国家旅游局陆续举办了“2006年中国乡村游”、“2009年中国生态旅游年”等主题旅游年活动,推动了全国各地农家乐、生态农业观光、度假休闲农庄、民俗自然村等多种模式的乡村旅游,间接推动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朱智,2011) 。从40多年前的20世纪80年代广东省深圳市举办荔枝节以来,生态旅游农业在全国各省市得到迅速发展,呈现出一遍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如重庆市2006年实现生态旅游农业收入近6亿元;西安市2008年发展观光农业面积约1.83万平方公里,旅游农业观光园区83个;河北省2013年有1800个村落开展乡村旅游,农村生态旅游农业经济收入超过70亿元;吉林省2008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500多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高达450多亿元;福建省苍坂农场2007年开展农场生态旅游农业经济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显示出生态旅游农业独特的经济优势;四川省成都市近年来大力发展以“春季赏花、夏秋赏果”为主要形式的生态旅游农业,每年的阳春三月举办的“国际桃花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玩,旅游经济收入达到近20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发展有1.8万多个生态旅游农业园区,150多万家乡村农家乐,年接待游客达到4亿多人次,对促进农民经济增收起到重要的作用(邱继勤,2009;郭良,2013;刘宇鹏、胡士杰,2013;米冰、焦爱丽,2012;郑海明,2008;彭明勇,2005;刘英俏、李丹丹、蒋银郡、腾越坤,2013)。

五、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生态旅游农业是城市居民为满足追求大自然绿色生态环境和农村原汁原味生活体验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农业活动,它把农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新兴的、功能复合的产业。在我国虽然出现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农庄”、“观光农业”、“绿色果园”等概念层出不穷,生态旅游农业很快就成为都市人的一种时尚。但是由于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时间短、起点低、认识不到位等各种因素,对生态旅游农业健康发展非常不利,这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朱方胜(2011)认为,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生态旅游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效益不高;②经营方式落后;③硬件设备差;④思想认识不足;⑤缺乏科学管理。

邱继勤(2009)认为,重庆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存在问题有四个:①区域产业布局失衡;②产品单一,没有特色;③管理不规范;④经营模式不科学。

学者们认为,我国的生态旅游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思想认识不到位;②缺乏生态规划和科学指导;②盲目开发,同质化严重;③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破坏自然资源;④投入资金不足,服务设施不全;⑤管理不科学,服务不到位;⑥服务人员素质低,培训少;⑦缺乏指导,政策扶持不够;⑧产业化层次低;⑨生态科学宣传不足(刘年艳,2010;杨学峰,2007)。

从所看到的研究文献看,大家对国内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看法相似,这也反映了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六、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对策

杨学峰(2007)认为,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生态系统原则;②可持续发展原则;③多元化原则。

大多数学者们认为,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对策是:①政府重视,提高认识;②重视宣传,增加经济效益;③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④合理适度开发,持续发展;⑤科学管理,加强人员培训;⑥拓展市场,服务到位。⑦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好生态旅游农业规划。学者们进一步建议开发生态旅游农业各种有本土特色的产品:①森林度假旅游产品;②奇花异草观赏旅游产品;③瓜果采摘品尝旅游产品;④“三高”生态农业旅游产品;⑤渔业观赏旅游产品;⑥民俗文化旅游产品;⑦生态旅游农业度假区;⑧生态旅游农业园(刘英俏、李丹丹、蒋银郡、腾越坤,2013;张靖、李爱萍、贾崇建,2009;朱智,2011)。

七、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简要评价

国外研究文献对生态旅游农业的研究多在两个领域,一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理论的完善与补充;二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某一农业区域或农业企业发展生态旅游农业进行介绍、评价并提出对策。国内研究文献对生态旅游农业的研究多聚焦在以下几点: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现状、取得的成绩、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以及推动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思路、模式和建议等方面;也有部分研究文献对广东省和河源市的生态旅游农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八、河源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意义

河源市于1988年建市,位于广东省的东北部,东江的中上游,地处粤、赣两省交界处,是纯客家的地级市,管辖源城、东源、连平、和平、紫金、龙川5县1区,102个乡镇或办事处。全市土地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是农业大市。

历届河源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非常重视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投入了大量资金,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成了一批生态旅游观光项目,使河源市的城市品位得到极大提升,旅游业发展迅猛,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源市是环珠三角城市,是“珠三角的后花园”、“广东绿谷”。境内具有丰富的人文自然生态景观资源,逐步打造了“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恐龙故乡、温泉之都、红色经典”的旅游名片。优越的地理环境、优美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成为河源市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资源,为高效发展河源市生态旅游农业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河源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1)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以拉动河源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村农民就业途径;(2)生态旅游农业是河源市旅游产业实现健康发展的最优途径之一;(3)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河源市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的着力点;(4)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以增加河源市农村集体和农民经济收入,加快脱贫致富;(5)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河源市实现扶贫开发目标有力抓手;(6)建立农民与生态旅游农业企业之间利益的双赢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曹瑞.浅析娄底市休闲观光农业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2013(6).

[2]郭丽.云浮生态旅游农业开发的困境与出路[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3]郭良.浅析西安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开发[J].网友世界,2013(10):68.

[4]季光照.建设“三带、三业、八区”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度假区[J].中国农垦,2013(510).

[5]蒋建明.外国的旅游农业[J].国外农业,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