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汉语言文学的劣势

汉语言文学的劣势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20 11:38:20

汉语言文学的劣势

汉语言文学的劣势第1篇

[关键词] 汉语;规范化;实践

语言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文字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汉语和汉字是汉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和文字,在经历漫长的历史考验后,它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日益完善和规范,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随着中华民族经济的日益发展,汉语作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走向国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汉语热”与“英语热”一时间成鼎足之势。但国人为走出国门,实现与国际接轨,加紧突击英语的同时,往往忽视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化。曾经有一项调查资料表明,我们的学生对母语的接受和应用水平在整体滑坡,这让有关人士大为忧虑。我们可以仔细想想,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你在运用汉语和汉字时是否做到规范和标准?汉语和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记录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技术经验的重要工具。瑞典汉学家高本汉说:“中国人抛弃汉字之日,就是他们放弃自己文化基础之时。”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汉字是中国通用的惟一交际工具,它是中国文化的脊梁。”

有人认为大谈语言规范化是小题大做,吹毛求疵,改变汉语语法习惯,掺杂外来词是和国际接轨的体现。殊不知,滥用语言文字就是对民族语言的不尊及对民族文化的破坏,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障碍,更不利于汉文化的对外传播。众所周知,随着网络应用技术的推广和提高,网络语言逐渐流行开来,“我“写成“偶”,“同学”变为“童鞋”反而成为一种时尚,其实这种“流行”正在破坏汉文化独特的魅力,这种语言扭曲现象值得深思。

语言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实践。不是每个人在平时与人沟通时都使用规范的汉语-普通话。对于生活中不讲普通话的人而言,要讲好普通话,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做到在语音、吐字、音量、语速、词汇、语法等方面符合要求,吐字清晰,表达流利,怎样将方言中的意思用普通话中的规范词语代替等。作为授课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理应是学生语言的样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语感训练。我们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反复训练,在实践中掌握这些发音及用词技巧,提高他们的普通话表达水平。

比如英汉翻译课程,不仅是两种语言符号的对等转换,更多的时候是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的交流,要做到有效而成功的交流,要求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精通英语知识和文化,精通汉语知识和文化也是必须的。但是许多学生上大学以后却忽视了母语-汉语的继续学习和提高,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学时代所学习的汉语知识也忘记了。见于这种情况,在教授英汉翻译时,我会花一定学时讲解“汉字”的相关知识,尽管这不是这门课的内容,但我认为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及汉字理论的形成,“六书”理论的内涵,古代用字现象等知识,让他们清楚我们祖先的智慧,从而更好的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和汉字,也更有利于翻译水平的提高。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授学生过程中我发现,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我们来说,用合适的词语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而许多学生并不能做到,在教学实践中我会适当运用情景法、对比法、语境法等,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例如:“卑鄙”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贬义词,意为“(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在形容某人品质、行为恶劣时用“卑鄙”一词,表明说话人有明显的不满意、不赞成的情绪。作者的一名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将英语句子“My friend is mean.” 翻译成“我的朋友卑鄙”,英语单词“mean”的意思有低贱、小气、不雅观等。这与现代汉语中表示的意思存在差异:卑鄙多指人品质恶劣,表示贬义的程度较强。作者在给学生讲解时,还联系古代汉语中“卑鄙”的意思,“卑”意为“地位低下;”鄙“意为知识浅陋。古代汉语中“卑鄙”可以表示自谦,并无明显的贬义。笔者发现,由于历史、文化、习俗等的差异,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有明显的不同。我就同时运用语境法和对比法,将“卑鄙”与“卑贱、卑劣、卑微”等意思相近但又有区别的词进行比较,并通过举例、造句练习,让他们懂得如何准确使用这类词语。

汉语言文学的劣势第2篇

【关键词】语文;朗读教学;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汉语的音乐性强,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决定着汉语教学必须以朗读为主,这是我国几十年语文教学积淀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历史上的文学大家、教育家们总结出广为人知的学习语文的至理明言,一直被历代学子奉为圭臬,但是由于受教学成绩的影响,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采用以教材分析为主的授课模式,以小组合作交流为主的课堂表现形式,形成了语文教学的怪现象,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失误。人们在冷静思考、总结失误的教训之后,频频发出回归传统的呼声。有人却对此表示担心,认为强调朗读是死记硬背,会让学生成为“三味书屋”里摇头晃脑的书呆子,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完全多余的。因为毕竟时代不同了,教材教法发生了根本变化。必须明确,民族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民族教育的沃土中,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理由如下:

一、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言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时候不是靠掌握语言规则,而是靠语感能力。因为语感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语言直觉思维能力的形成,它在理解语言,判断语言正误、优劣上比理性思维来得敏捷。反复诵读名家作品就是模仿典范语言,接受其影响。诵读,把文章读得琅琅上口,对文章里的词汇、词语搭配、句子的格式、语言气势与格调已经十分熟悉,这样良好的语感就基本形成了。通过诵读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能力,这是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和基本规律。

二、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要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必须依靠对课文的正确诵读。中小学语文教学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并非轻易可以练就,它是在千百遍按照汉语普通话规则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形成的。“熟读是把一切化成习惯。”如果能促进学生用普通话千百遍地正确朗读课文,形成了习惯,方言及其他语言也就容易清除了。

三、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体裁和不同的教学程序去选择朗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例如,在课文分析之前,通过齐读,让学生熟悉内容,有利于老师对课文的分析和讲解;在课文分析之后,再借齐读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朗读,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大有帮助

反复吟咏典范文章,“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有目的地选择构思、结构、表达方式上有特色的章节、段落,予以反复吟诵体味,久之,对文章套路的感性直觉增强了,胸中有了格局,品文便知道优劣,下笔就有了章法。青少年时读书采取“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每读一文总是反复诵读吟味,用心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威。这种方法值得借鉴。

五、饱含感情的朗读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朗读是一门艺术,它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光明日报》高级记者樊云芳就是听了齐越广播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感动不已,而立志当新闻工作者的。我很重视发挥朗读的作用,或教师范读,或学生朗读,或放朗读磁带,或组织学生录音。可读全文,可读片段,可分角色朗读,戏剧选场则可指导学生表演。朗读要求用普通话、声音洪亮、节奏分明。语速适当、感情真挚。在教《,你在哪里》时,我首先让大家回忆了的音容笑貌,介绍了十里长亭送总理、万人空巷哭英灵的情景,接着深情地朗读了全诗:通过人们热切的呼唤和山河、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逐步展现了与人民心连心的画面,赞颂了为人民日夜操劳,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表达了“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的深厚感情。老师的真情感染了学生,朗读到最后,同学们个个眼里闪耀着晶莹的泪花,有的还失声痛哭起来。

六、通过朗读还能发现默读中不易发现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的劣势第3篇

关键词:汉字;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H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081-01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迄今为止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么长的历史时期内,汉字发展的前途是否就是一帆风顺的呢?众家历来众说纷纭:有人持汉字落后论,有人持优胜论;在本世纪前50年,常见一些人以感情用事的激烈语言责备汉字,如称汉字“真是又笨、又粗、牛鬼蛇神的文字,真是天下第一不方便的器具。”(傅斯年语。见《新潮》1919年第1卷第3期)。后来也有人说汉字较其他世界文字有优势,具有无限的生命力。见邹秋珍《浅论汉字无限的生命力》(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3月)。所以,本文就从五四后汉字的发展趋势和当今网络语言的发展谈起,进而来分析说明汉字的发展前途。

一、汉字的发展趋势

(一)汉字的拼音化趋势

最早要求汉字拉丁字母化的,大约是中国学者吴稚晖在巴黎中国留学生办的杂志《新世纪》上提出的。“五四”之后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人均持相同观点。连向来用汉字来“指点江山”的一代伟人也主张汉字要走“国际共同的拼音化道路”。究其原因有三:其一是,认为世界上文字制度的“一般演进规律”,必定表现为这样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第一阶段是“表形兼表意”第二阶段是“表意兼表音”第三阶段,是拼音文字阶段”。其二是,从文字制度的演进规律看,汉字定位于必然要向第三阶段“跃进”的第二阶段。认为这“文字演进律”是我国“文字改革的理论根据”。其三是,认为拼音文适用于所有语言,汉语不能是例外。

(二)汉字的简化趋势

文字形体的演变是经常发生的,不象文字体系的演变要经过几百年、几千年很长的时间才能看到一次显著的发展变化。无论形体怎样演变,都呈现出一个总的趋向――简化。只有文字简便易写,才能更快更好地记录语言,所以决定汉字形体变化的深层因素仍然是汉语,汉字的繁简必然要受汉语的制约,汉字不能脱离汉语的实际而任意简化。我们在制订汉字简化方案的时候,必须在充分熟悉汉语、了解汉语的基础上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实现整体简化、系统简化的目标。从汉字本身发展的历史来看,它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草书、清末的“俗写”,一直到共和国的简体字的公布,甚至包括被取缔的“二简字”,它的趋势是不断简化,朝着更为易读、易解、易写的方向发展。

二、网络语言影响下的汉字发展趋势

“网络语言”是适用于网络世界的形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和交流工具。它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自我调节功能,无需人为规范。它的语言特点符合汉语语汇的发展趋势,故随着网络的全民化,它将代表着汉语发展的方向。同时网络语言的符号性和拼音化趋势明显,符合语言文字不断简化的总体趋势,它将带动汉字体系逐步实现符号化、拼音化的改革。

网络语言打破了传统汉字的意音体系,并以其特有的领域优势和飞速发展的主导力量,无意中为汉字符号化改革找到了可能。网络语言不仅是语言问题,还是文字问题。面对纷繁的网络语言现象,人们一直把它当成单纯的语言问题在研究,评价其优劣、探讨是否应该规范和如何规范。两大阵营阵势浩大,但纷争中总带有情感式的叙说和举例性质的陈述,整个研究似乎陷入了僵局,难有突破。殊不知网络语言不仅是语言问题,还是文字问题。网络语言本质上是形、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也兼具声音的特性。若丰富的汉字体系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势必造成大量的同形词、同音词,所以汉字符号改革不可能是单一模式。对汉字符号的改革,可以网络语言为初步模型,一方面保留部分形体简单的汉字,它们既有提示意义的作用,也可能进一步虚化为表音符号;另一方面从网络语言中抽取一套已被社会所接受语言符号(数字、字母、特殊符号并用),两方面结合起来使用,实现汉字的“双轨制”。

笔者认为,目前汉字可能还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但随着社会发展,汉字也逐渐暴露出不适应社会需要的方面。

总之,汉字终究是为汉语服务的,检验一种文字体系的标准并不在于它是拼音文字还是其它,而在于它是否体现了它所记录的语言的特点,是否对它所服务的那种语言具有高度的适应性,是否能使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充分地表现和传达复杂的思想感情,是否能让人们在使用时感到方便自如。几千年来,汉族人民一直用汉字记录汉语,用它写下了大量科技文献和文学作品,成为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张志公先生说“汉字跟汉语相适应,这是汉字富有生命力的最根本的原因。如果不相适应,汉字就活不下来,我们的祖先决不会死抱一套不便于汉语的文字符号不放的。”

汉语言文学的劣势第4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亲西化

语言的习得离不开文化,否则语言必然是孤立的。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2002)曾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现如今,英语及其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已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汉语语言的使用及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作为文化传播者的教师,为了尽可能地创设原汁原味的英语情境,逐渐淡忘了本民族的文化,在课堂上一味强调西方文明的优越性,而从事语言习得的中国大学生为数众多,可塑性强,对新思想新文化容易接受。学生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文化熏陶下,开始盲目追求西化的生活方式,汉文化逐渐在英语课堂上悄然隐退,再也没了以往的璀璨。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强大的外来文化的入侵,逐渐处于劣势。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亲西方”文化现象。

一、表现在教材设置方面

大学英语教学目前仍然是我国大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习得的一个重要平台。现阶段,我国各大专院校针对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所开设的英语课程主要包括: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翻译、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等。虽然这些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以语言习得为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参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但课程中充斥大量反映西方风土人情、传统习惯、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的各类语言材料,中国元素严重缺失。不仅如此,为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加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宣传介绍。杨杰瑛(2003)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中,就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提倡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西方文化的宣传教育。林汝昌先生(1996)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提出文化导入分三层推进,并强调西方文化导入的文化教学思想。这在无形中为英语语言传播西方文化开启了一道方便之门,使得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进而将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推向了弱势边缘。

二、表现在课堂教学方面

教师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为专注于传授目的语的语言技能,缺乏培养学生双向对等交际能力的文化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强调西方文化,一心围绕西方转,给学生的文化意识带来不良影响。有些英语教师本身缺失文化意识,不能客观地看待不同文化的优劣势,在课堂英语教学中极其主观地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性,无形地贬低了汉文化的优势,使汉文化不知不觉地走向了劣势边缘。教师文化输出的偏西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课堂知识的补充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相关知识补充是各类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顾名思义,相关知识补充指的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额外知识。目前,由于大学英语教师偏重语言技能的传授和英语教材中的“亲西方”文化倾向,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相关知识补充或限于语言知识的增加,或限于文章作者生平简介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介绍。尤其是后两类的相关知识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英语教学的西方文化内容含量,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比例失衡情况更严重。

实际上,相关知识补充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如果利用得当,则是调整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比例失调的一剂良药。

2.中西两种角色的交流和互动

中西角色交流主要适用于由外籍英语教师执教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英语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来到中国执教,他们的到来一方面丰富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为中国学生带来了地道、原版的英语语言,极大地方便了中国学生的英语习得。另一方面,来自英美的外籍教师作为西方文化的承载者,在教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向中国学生传播西方文化。

3.学生对文化的主观意识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攻势,一方面,从事语言习得的中国大学生为数众多,可塑性强,对新思想新文化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广大在校大学生身为国家栋梁之才,将来既是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主力军,又是引领中国主流文化的先行者,还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当这些未来的治国先锋站在国门与西方进行对话,交流中一味追捧西方文化,而对中国文化却知之甚少,无从谈及时,将是每个中国人都不愿看到的一幕。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亲西方”文化导向已给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民族观念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转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大学英语教学在传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在传播西方文化。如果不在英语教学各个环节植入中国元素加以抵制,那么中国学生在习得语言技能的同时,其内在的中国特质也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向后者迁移,这对肩负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大学生来说,后果不堪设想。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导向失衡的现状及中国元素缺失的问题还没有引起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相当数量的专家学者还在为进一步提高语言技能的习得效率而大力提倡对目标语言的文化导入,这在无形中提高了中国文化处境的危险程度。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纠正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亲西方”现象,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应提高中国元素的含量,调整中西文化的分配比例,最终实现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平衡与对等。

参考文献:

汉语言文学的劣势第5篇

【关键词】中国 东盟 高等教育 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5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4-0016-03

随着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两大主体在政治、经济、科技、人文、教育等领域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双方在互动中充分利用彼此的优势资源,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互惠互利,谋求共同发展,为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建立长期有效的互动机制,促进双方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提供了契机。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国际环境的复杂性,这种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也面临各种利弊、优劣、机遇与危机等共存的局面。因此,倘若要全面推动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通过借助SWOT分析法,对其存在的S(strengths优势)、W(weaknesses劣势)、O(opportunities机遇)、T(threats威胁)进行系统评析,寻求合作发展的路径,不失为一种推动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乃至全面交流与合作的研究范式的创新。

一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SWOT分析

1.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优势

第一,地缘优势。中国与东盟诸国山水相连或隔海相望,无论从历史的时空背景出发,抑或从现实国际交流的视野加以审视,中国与东盟诸国的高等教育都有着较为悠久的交往传统。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加速了中国与东盟的交通网络建设。泛亚铁路的建成,将成为连接东南亚的铁路大动脉;昆明至曼谷和南宁—友谊关—河内高速公路,将成为连接东盟的陆路通道;湄公河航道及海上航道,将成为连接东盟的黄金水道。航空方面,已开通向东盟各国各大城市的直飞航线,形成了中国—东盟之间多种运输方式互相衔接的交通网络体系。① 完善的交通网络,极大地方便了中国与东盟间的人员往来,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高校合作提供了有利的交通条件。

第二,文化优势。在文化上,东南亚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国的儒家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东盟国家的华人居住区,儒道文化广为流传,并与当地的文化紧密结合。壮族与越南侬族、泰国泰族等多个东盟民族具有深远的民族渊源,在生活习惯、风俗文化上有着诸多相似性。越南与中国在历史上就有着特殊的地缘、政治、经济关系,越南的风俗习惯、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等方面都深受中国的影响。华人在东盟各国的广泛存在,促进了华文教育的发展。华文教育的开展为中国与东盟各国架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大大增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相互了解,增加了东盟各国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中国文化在东盟各国的影响力,为中国与东盟各高校开展合作奠定了文化基础。

第三,经济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中国与东盟各国间有着广泛的共同经济利益。中国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后,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将增加48%,2010年l月~5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l118美元,增长近58%。中国对东盟出口为527亿美元,增长46.2%;自东盟进口为591亿美元,增长691%。② 随着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促进了中国与东盟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这为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中国的消费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低,中国较低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也成为吸引东盟学生来华留学的有利因素。

第四,学科优势。随着中国东盟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深入开展,东盟语种专业已成为中国的热门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国内10余所高校开齐了所有东盟成员国语言专业。广西民族大学以东南亚小语种为依托,增设对外汉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等与东南亚经济、旅游文化相关的学科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外,还选修一门东南亚国家的语言,高年级学生到东南亚相应国家学习1年、2年或半年。这种办学模式,为中国学生到东盟各国学习提供了实践机会,也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打开了便利之门。语言教育的深入开展,更为双方的相互合作提供了交流平台和人才保障。

2.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劣势

第一,高校吸引力缺乏,生源相对不足。中国是高等教育大国,但缺乏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中国高校在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的吸引力上还不够。高校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较之欧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与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亚洲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也有不小差距。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还不够科学,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对留学生的管理上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改善。我国的高校在办学上存在着很大的雷同性,各个学校的特色不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校的吸引力。

第二,语言障碍导致交流困难,学习难度增加。语言是交流和教学的工具,也是东盟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重要工具。在中国高校的课堂上大多用汉语教学,用双语教学的学校很少。尽管东盟各国都有华文学校,大部分来华留学的东盟各国的留学生在接受中国的高等教育前,也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汉语语言教育,但学习、交流仍存在较大困难。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同也对东盟留学生的学习造成障碍,给东盟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而文化的差异则会阻碍东盟留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识、理解、消化和吸收。这就加大了东盟留学生的学习压力,造成部分学生对语言障碍的恐惧,对到中国留学望而却步。

第三,管理制度不健全,人文关怀不够。对东盟留学生的管理是否科学、人性化,也是影响东盟留学生来华留学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在对东盟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上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东盟各国与中国虽然在文化、风俗、生活习惯上有着诸多相似性,但也存在较大差异。高校在对留学生管理上容易出现一刀切的现象,不能顾及到留学生风俗、生活习惯的差异,管理缺乏人性化。高校在制定东盟留学生管理制度时,能充分考虑到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较少,制定的制度具有片面性,缺乏针对性。管理人员文化素养不高,服务意识缺乏,不了解留学生来源国的文化、、风俗习惯等,在管理上很难体现人文关怀,影响留学生管理的质量。

3.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机会

第一,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双边合作。2008年起,由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等主办的一年一届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举行。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为促进双边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大学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交流周”这个平台,在平等、互利、双赢的基础上,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扩大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学生流动,加快学历、学位互认的进程,互相间开设语言、文化、历史课程,以增进中国—东盟青少年对各国情况的了解。积极推进、扩大相互间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交流,深化大学之间和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合作,提高中国—东盟各国的科研能力,促进双边高校的共同发展。

第二,加大奖学力度,保障留学生源。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共有8095个来自东盟国家的学生获得中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截至2009年8月,中国在东盟国家的各类留学人员已达到68510人,东盟国家的来华学生也达到了34735人。2009至2010学年,中国教育部计划向东盟国家提供约1200个奖学金名额,未来5年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新增10000个来华留学奖学金名额。期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争取实现“2020双10万学生流动计划”,即在2020年实现东盟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到东盟的留学生都达到10万人左右。③ 中国政府增加了东盟留学生奖学金的名额,减轻东盟留学生来华留学的费用负担,尽力为中国高校吸引东盟留学生提供了生源保障。

第三,签署合作协议,提供政策支持。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了一系列政府间的教育交流合作协议或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为中国与东盟间的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政策保障。2007年到2009年中国先后与泰国、柬埔寨、新加坡、越南、菲律宾等东盟诸国签署了学历和学位互认协议。互相承认学历,解决了双边留学生的学历认可问题,有利于促进留学生教育的深入开展。此外,中国与东盟诸国还签署了多项教育合作协议,从政策层面上为双边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4.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挑战

第一,国际环境复杂。中国与东盟国家中的越南、菲律宾等国家有领海领土的争议,领海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的敏感问题,东盟国家的南海政策影响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美国插手南海问题,使这个地区的国际政治形式更加复杂。国际鼓吹“中国威胁”论,一定程度上使东盟国家对中国存有戒心。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外交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与东盟各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

第二,文化差异。中国与东盟各国虽然有深远的文化渊源,但由于历史、政治、社会制度、国家体制等方面的不同,会使双方在文化、思想、政策、制度等方面产生具体和现实的差异。这将对中国与东盟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产生难以逾越的人文环境障碍和威胁,包括意识形态差异、文化冲突、文化隔阂等。而不同的人文融合又需要通过长期的互动交流来实现。所以,在一定时期内,文化障碍将成为影响中国与东盟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生源竞争。在东盟国家中,新加坡是教育发达国家,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的教育也相对发达,日本、韩国是亚洲教育发达国家,它们在吸引东盟留学生上有自己的优势。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凭借其优势的教育资源和优越的教育环境,不断吸引着东盟国家中尤其是相对发达国家的留学生生源。

二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合作背景下高校发展的路径选择

1.利用优势和把握机会

第一,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中国的高校应该积极“走出去”,定期到东盟国家宣传中国的高校,拓宽东盟学生了解中国高校的渠道,提高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的知名度。各高校应把对外交流与合作作为一项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推动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和需要,做好长期规划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与东盟各高校的合作。“引进来”主要是引进东盟各国发展高等教育的优秀成果,如借鉴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高等教育发展成功经验,引进其管理经验、师资、课程等。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实现中国与东盟高校间的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第二,推动区域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把握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机遇,重视与东盟高校合作交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中国与东盟在各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这也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天时地利”的发展机会。各个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加强与东盟各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互派学者、交换学生、共享教学资源等,加强中国与东盟各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形成办学特色。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各高校应创新办学理念,从特色专业出发形成优势学科,集聚优秀教师,培养特色人才,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高校要有自己的长远规划,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避免盲目跟风的规模扩张,走特色办学的道路。这样才能在发展中保持高校的特色,并通过特色提升高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才能在吸引东盟高校与留学生方面形成自身优势,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2.消除劣势和应对挑战

第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升我国高校竞争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从高等教育比较薄弱的国家,迈进了高等教育大国的行列,但仍不是高等教育的强国。我国拥有2000多所高等学校,却缺少一批能与世界一流大学比肩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因此,顺应时势我们应该加快推进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我国各行业、各领域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高我国高校的竞争力,提升高校对外的吸引力。

第二,以语言教育为桥梁,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东盟国家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160万,汉语老师近2万人;开设汉语的大学102所,中小学有2500所,各类培训机构有500多所。④ 中国已在东盟国家建立了18所孔子学院和14个孔子课堂,累计招生60300余人;已向东盟10国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5062人。2006~2008年,派出专家为东盟国家培养汉语教师2986人次;共组织东盟国家的2334人次来中国进行汉语培训。⑤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在国内有语言优势的高校开展东南亚小语种教育也形成热潮。语言教学的深入开展为中国与东盟的发展建立了相互沟通的桥梁,有利于促进双边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管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首先体现在对东盟留学生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对东盟各国留学生的管理要结合留学生所在国的国情,充分体现对他们国家和文化的尊重。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在管理手段、管理方式、管理体制上体现人文关怀。高校在管理手段、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管理运行机构等方面必须与国际教育接轨,力争达到管理理念的人性化、管理体制最优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运行机制合理化,在对留学生的管理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

三 结束语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面临着巨大威胁和挑战。要促进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要充分认识双边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应认识到存在的威胁和挑战,扬长避短,积极应对。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平台增进双边的合作交流和深入了解,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不断向前发展。

注 释

①张雪莲.中国西南地区—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研究[D].厦门大学,2009

②谭强、晏钢.云南—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思路[J].中国商界,2011(2):386~387

③⑤高伟浓、何美英.中国—东盟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新发展[J].东南亚纵横,2011(7):3~9

④黄耀东.东南亚华文教育现状和出路[J].东南亚纵横,2010(1):73~77

汉语言文学的劣势第6篇

摘要:翻译理论家Venuti在其《译者的隐身》中推出了“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并极力主张异化翻译观,此举极大地促进了翻译理论的发展。但不少学者对此提出争议与质疑,从而引发了归化—通顺派与异化—革新派之间一场持久的论战。近期有学者提出“适度异化”的折中策略。本文以Venuti的翻译理论为基础,依托上述两大学派的观点与理据,结合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格局,比较当前形势下归化与异化策略的优势与劣势,认为“适度异化”策略在当前形势下是较为适用的策略。

关键词:归化;异化;适度异化;Venuti

一、归化/异化翻译理论的发展背景

翻译界的学者都熟知,异化和归化说起始于德国神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弗雷德里希·施莱尔玛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1768 -1834)1813年6月24日在柏林的皇家科学院做的一次题为《论翻译的不同方法》(Ueber die versschiedenen Methoden des Uebersetzens)的演讲。在那次演讲中,施莱尔马赫正式提出了这两种既迥然不同但却又相辅相成的翻译方法:“但现在真正的译者,也即那些真想把这两种截然分开的人———他的作者和他的读者———拉到一起来的译者,往往帮助后者去获取对前者的最为正确和完整的理解和欣赏,但却没有迫使他走出自己的母语,这样一来,为了那个目标,对译者开放的是什么样的路径呢?依我之见,只有两种方法。要么译者尽可能地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屈就作者,要么他就尽可能地不去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屈就读者。这两种方法截然不同,因而必须严格地坚持其中的一种,因为如果忽视了它们就有可能产生极不可靠的结果,而且很可能,作者与读者是根本走不到一起来的。”(Schulte &Biguenet,1992:41-42)但直到Venuti在其《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正式将这两种策略命名为归化与异化,并大力主张异化翻译观,这两个概念才引起译界的广泛关注。此后,译界对于归化异化策略孰优孰劣的问题争论不休。形成了主张归化—通顺的归化派与主张异化—革新的异化派两大翻译理论阵营。正如Friedrich在那次演讲中所述,必须严格坚持其中的一种。这两大阵营矗立两极,在一段时间内二分对峙。因此,译者在实践中只能选其一而为之。笔者疑虑:归化与异化策略难道真如Friedrich所述的那样不可兼容吗?它们之间有没有折中的办法呢?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什么样的翻译策略更佳?本文以Venuti的译论为基础,依托上述两大学派的观点与理据,结合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格局,就上述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并提出一些个人的拙见。

二、基于Venuti翻译理论的思考:

在《译者的隐身》一文中,Venuti提出两种翻译取向:一是诉诸目标语读者阅读习惯的归化(domesticating)翻译观;二是诉诸源语言与目标语之间转化的异化(foreignizing)翻译观。归化和异化是将语言层次的探究提升至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归化与异化之争的靶心是处在意义和形式得失外在冲突中的文化身份、文学性、乃至话语权的得失问题。这一层次的论战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的交锋,弱势文化和强势文化的交锋,抑或是东方主义和西方主义的交锋。(杨山青)上述乍看似为小题大做,危言耸听,其实不然。考虑当前的国际发展形势,政治、经济的竞争已逐渐让位于文化的竞争。文化产业是无形的财富,是各国角逐的目标。而翻译则是国际间传播文化的工具。因此,翻译策略正确、合适与否是个举足轻重的问题。

归化—通顺的翻译策略长期以来在我国占主导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排异性给归化的盛行提供了沃土。用Venuti的理论来讲,归化就是尽量不去打扰读者,让作者屈就读者。这样的翻译作品使读者有一种归属感和亲切感,从而缩小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使读者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被其观点影响。Venuti自己也说:“译文越是通顺,译者就越是不可见;因而外国文本的原作者或意义就越是突显。”(Venuti,1995:2)。Venuti反对归化主张异化就是为了防止西方强势文化继续侵蚀其它弱势文化。过分强调用译语的某些优势取代原语特异的表现形式,相当于让译者将原语自己细嚼慢咽后再喂给译语读者,完全剥夺了读者对原语著作本身滋味的体验和回味。译者虽然采用译语的优势帮助读者回避了一些原语的语结,用对译语读者来说一点也不感到陌生的思路和意象来替代原作,但实际上译者并没有解开这些语结,这些语结也仍然会阻碍读者对原语作品整体上的理解、把握和消化。(胡卫平,2007,4)。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添加主观理解使译文通顺了,却于不知不觉中剥夺了读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的机会,同时,读者还会受到译者个人的主观思想的影响。

翻译不是要“求同”,而是要“存异”是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其代表性人物Venuti认为,翻译过程中采取归化或是异化策略应该根据原文本,目标语言的读者,及译者所处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而判定的。如源语言属于强势文化而目标语言属于弱势文化,则提倡异化策略。因为异化通过保留原作的“异质性”突显了译者身份,可以使读者感受到外来文化的新颖、陌生,避免读者思想于无意识中受外来文化的侵蚀。再者,把原作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给予读者完整的思考空间。从翻译角度来说,是忠于原文,准确传达原文的思想与风格;从文化传播角度来说,可给目标语文化注入新的血液,丰富目标语言与文化。

异化翻译所带来的异质,有利于促进目标语言及其文化的革新与发展。众所周知,五四时期,大量外国作品译入汉语并广泛传播,掀起了国内改革的新思潮,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思维逐渐深化,当今的青年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自身的外语能力及文化素质都在不断提高。他们对译文并非被动接受,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借助自己的外语阅读经验,语境以及自己的经历主动去理解译文中的“异”,这就为大量异化翻译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胡卫平,2001,4)

上文已提到,本世纪的国际竞争是文化势力的竞争。美国是强大文化势力的代表,其文化产业是全美国收入最高的产业。据统计,美国拍六部Titanic的收入约等于我国一年的GDP总收入。美国语言学家罗宾.洛克夫曾经通过观察得出结论:“20世纪的权力与地位之争是对话语权力的争夺,语言控制权实际上是一切权力的核心基础。”中国只有抓紧机遇加速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将更多的汉语经典作品“异化”到其他语言中去来提升汉语文化的地位,才能在这场角逐中胜出。

也许有人会就此提出异议:“过多的“异质性”输入,是否会侵袭汉语文化,导致“西化汉语”?在当前高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种语言文化逐步相互溶合的趋势是势不可挡的。通过相互借鉴与合作促进自身发展,提高综合实力才是科学的发展道路。有“西化汉语”就有“汉化英语”,这种影响是相互渗透的。

但异化策略并非无懈可击。过度的异化可能导致读者难以领悟作品的本质,归化与异化是翻译策略的两极,各有优势。但应该注意到,在这两极中间,存在中间地带。张智士认为:“在文化内容层面上,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在语言形式层面上,则应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在这“为主”和“为辅”之间,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如果超越了这个“度”,便成为“恶化”翻译。此外,异化与归化只能构成翻译策略的两极。其中间地带是等化翻译。异化派对于异化翻译策略的强调不应过分和过度,而应适当和适度。正如归化派对于归化翻译策略的强调也不应过分一样”。郑海凌(2001.5)提出“和谐性”原则。他认为,译语只能在两种语言与文化的融通和对抗中寻求和谐。徐丹(2000.2)认为:不顾译语文化的极端异化不可取,脱离原语文化的彻底归化事实上也不存在。一个优秀的译者是在二者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始终把握好“度”的分寸。(转自彭仁忠,2008.4)彭仁忠在其《论异化翻译策略与跨文化传播》一文中正式把徐丹的观点提炼成了“适度异化”策略。上述几种均为适应当前形势发展提出的折中策略,笔者更倾向于后者,即“适度异化”。

适度异化策略可分为以下几种:(以下均以汉译英为例)

①音译;比如:Here,as elsewhere,the Han culture has triumphed.The Koreans were perfectly assimilated.(Time,August 19,2002)(“汉文化”);A soothsayer,steeped in the part of fengshui,advised the clan to invite a family named Ding to live in their midst.(Newsweek,Oct 16,2002)(“风水”)。这种完全音译的方法不少,还有例如 toufu,jiaozi等等。这种译法可以激发英语读者的阅读兴趣,了解异域文化。但是,只有少数文化词适用于此种译法,否则英语读者会不知所云。而音译加解释的译法则弥补了这个不足。

②音译加解释;比如:family genealogies,or jiapu (Newsweek,Oct 7,2002); shifu,or master (Time,June 10,2002); CHAI-Chinese for demolish (Newsweek,Oct 21,2002); personal connections or guanxi,that can help deals get cut and business get done.( (Newsweek,Oct 7,2002)等等。音译加解释的方法在汉语译入英语时应用频率很高。让读者能够准确的领略新颖并陌生的异域语言文化。但此译法的准确性决定于解释部分的准确性,译者一旦加入主观认识,就会影响读者的理解,译文的忠实度就降低。

③字面直译,即完全按照汉语的语法形式进行翻译。比如英语新闻期刊中的Three Represents (三个代表);strike hard (严打);Western Development Plan (西部开发计划);planned economy (计划经济)等等。这些翻译带有浓烈的中国语言文化味道,可以给英语读者带来异国情调,丰富英语语言文化,同时传播汉语言文化。但是在许多情形下我们都不能片面追求字面对应,而忽略准确性与可接受性。对于文化负载深厚的词句,就应该采用直译加解释的译法。

④直译加解释。此译法与音译加解释相似,既可以满足英语读者追求新鲜,猎奇的心理,也可以照顾到他们的理解能力。由于理解的准确性也有助于建构正确的民族形象,因此翻译实践中它运用更广。比如:Some went to the Worker’s Cultural Palace Park,a recreation center built for the proletariat during the heyday of the communism.(工人文化宫);So with the near end of China’s system of lifetime employment,known sometimes as the iron bowl,where is the expected backlash?(铁饭碗)

⑤直译加注;叶公好龙/Lord Sheh’s love of dragons.(注:Lord Sheh was so fond of dragons that he adorned his whole palace with drawings and carvings of them.But when a real dragon heard of his infatuation and paid him a visit,he was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 (张培基译)

此译法可视为直译加解释的补充形式。区别在于前者为句内解释,后者为另外加注解。它也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译法。

综上所述,适度异化是适应当前形势发展提出的折中的翻译策略。但归根结底,它属于“异化”策略范畴,可称为科学的,发展的异化观。在当前形势下,尤其是汉语言文化正在大量译入英语语言文化,适度异化策略是较科学,较合适的策略。

三、结语

从归化异化之争到折中策略的提出,翻译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笔者通过本文的比较与思考发现,归化与异化并非不可兼容或二元对峙的,其中间地带是相溶合的。翻译策略的探索与发展历程是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地位,民族文化地位的上升而发展的。适度异化策略作为科学的翻译策略,将有力促进汉语文化地位的提升以及民族形象的构建。(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英语教研室)

参考文献:

[1]Schulte,R.& Biguenet,J.( eds.) Theories of Translation:An Anthol2 ogy of Essays from D ryden to Derrida [C].Chicago and London: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2]Venuti,L.The Translatorp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3]彭仁忠.论异化翻译策略与跨文化传播.外语学刊.2008(4)

[4]杨山青.文化的焦点,后现代的视角:2000年以来我国异化和归化研究综述.

汉语言文学的劣势第7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1 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

2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 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 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4 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

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 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 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 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5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 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 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汉语言文学的劣势第8篇

所以,为了消除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促成当地学生健康的文化依附,志愿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要跨越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保留与传播本国文化,尊重与接纳异国文化,还要以开明的态度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和理解母语文化和异国文化的能力。在了解异国文化的同时,也要了解本国文化,兼收并容,从而达到理解与交际的目的。

在文化教学上, 志愿者首先要对汉文化进行介绍。其次, 志愿者也要对当地的文化有个大概的了解, 要了解他们的社会制度、、饮食禁忌、风俗习惯等。因为这不仅仅是为培养学生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汉语的需要, 也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 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需要, 更是跨文化交际中平等意识和汉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体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这不仅是优秀的汉文化传统精神, 也是我们志愿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应持的正确态度。

志愿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还应掌握一定的交际策略, 从中彰显志愿者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礼仪,这也是培养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里所说的跨文化交际策略主要包括回避、协调和宽容三个方面的内容。

(1)回避: 包括避而不语、隐晦或暗换话题等。在志愿者与学生进行交际的过程中, 双方往往会谈到彼此文化中的一些敏感话题, 此时志愿者可以故作没听懂避而不谈, 或凭借幽默诙谐的话语岔开话题, 尽早改变交际的不适状态。但是, 如果交际中学生违反了文化禁忌, 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伤害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 志愿者就应该以婉转的方式告诉学生, 而不是一味附和。

(2)协调: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双向协调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交际双方必须采取各种方略进行协调, 理解对方的话语, 对对方的话语做出反应, 调节自己对谈话的参与, 并试图调节对方的参与, 以使谈话能顺利进行, 最终达到交际目的。提高志愿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并不是要求志愿者一定要掌握当地语言, 能够与学生通过语言顺利地交流, 而是要求志愿者能够通过自己的特征性的言行感染学生, 这种所谓的“特征性的言行”就是“协调策略”。

(3) 宽容: 跨文化交际中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每一种民族语言,都折射出该民族的文化模式,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道德标准、是非标准、、生活习俗、审美情趣等等是各不相同的。“学生在学习第一语言的时候,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跟这种语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习惯。学习第二语言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第二语言中存在的与第一语言不同的文化现象,学习者不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形成了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甚至引起文化冲突。”

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合理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在教学中,师生都应树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宽容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