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01 16:48:10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第1篇

新课程改革实验已全面开展, 2010年新课程改革的旋风最终席卷重庆,我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感受很深,收获也很大。新教材同旧教材相比,从编写体例到内容设置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一、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特点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形式构建了历史教学的新体系。它不苛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不求面面俱到。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

1.增强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相联系的内容

比如在必修课程《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内容,以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在必修课程《历史Ⅲ》中,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从而是历史内容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体现浓厚的时代气息。

2.更加注重面向世界,有利于形成大A历史观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将会被深深的溶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同世界各国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国人更需要了解世界,为此,新的高中历史教材不仅弥补了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没有世界古代史的缺陷,而且使世界史的总量上升到了全课程总量的四成左右。如必修课程《历史Ⅲ》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等内容。选修课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增加了“梭伦改革”、“・阿里改革”的内容;选修课程“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增加了“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神圣专制理论”的内容。这必将有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并能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以及对历史宏观、整体认识的大历史观。

3.贴近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历史的社会服务功能

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在选修课程增加的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身边衣食住行的历史变化和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变迁。

4.淡化历史的泛政治化服务功能

如在课程中对以往决口不提的二战后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问题,在新课程中则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把旧课程中占大量篇幅的中共党史内容,只是以专题的组成部分来出现。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客观理性的认识历史。

但新课程编写采用的专题形式是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由于中考开卷考并且折合成50分。这就决定了众多学生主观对括历史学科的轻视和嫌弃。因此学生初中基础薄弱已成为高中新课程推行的一大障碍,而高中课时紧任务重,新课程不得不负重前行,这就需要我们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注意以下问题。

二、新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但是,目前历史教育仍存在着大量的“满堂灌”或“变相满堂灌”现象,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领课堂。在新课程下教师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变“教”为“导”,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活动的导演者,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历史有可学性。

(2)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理念

新课程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唱独角戏,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察言观色,因势利导。在备课时,要心中有数。准备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检查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得到了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也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合理的巧用、妙用,能使课堂教学艺术更加多彩,有画龙点睛、回味无穷之作用,让学生淡化紧张疲劳,在愉快、欢笑中接受历史的熏陶。同时要利用多元评价的激励效应促使学生学习观念和习惯的转变。重结果轻过程,只看考试分数,忽视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丰富感受和体验,将不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过程评价可以体现在课堂讨论、剧情表演、主题辩论、学生问答、提纲展示、课堂演讲、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等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评价的及时性将给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添注了积极动力,非常有益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效能。

(3)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第2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标;岳麓版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245-01

要成一名合格优秀的历史教师,不但要对教育事业有充分的激情,还要有一颗持之以恒、孜孜以求的心,中学历史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要学生学好或教师教好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他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做铺垫,尤其要能够把握好教材并合理的掌握运动相应的教学方法,我想仅对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材的使用说说自己的认识为此,学校还专门组织相关教师接受业务培训,主要是对课程标准的培训,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它主要是对学生一段时间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并非具体的知识点的硬性规定,它要求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而并非仅仅是执行者。所以,教师在平时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就要更加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学习能力的提高。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标准的实行,要求教师能够很好的把握教材并在教学方法上也要随之转变。

一、知识点不同

以往的教材更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历史的再现,在讲课中教师往往死守教材,生怕错过哪个知识点,考试也会重在知识的考察上,而岳麓版教材则完全打破这种限制,它关注对现实有价值的历史,它是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来进行有选择的编写,强调读有价值的历史。它鲜活的反映历史感受,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有机的选择教学方法,相对更加的灵活,考试也更加注重对历史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二、时间顺序不同

以往的教材是按照时间和国别的顺序编写的,先是古代,然后近代,最后现代;先是中国史,然后是世界史,它更注重前后的延续性。现在的岳麓版采用模块式的编写方法,把中西方的历史知识放在一起,并在内容上关注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联系 ,整套教材编写的体系有重大的变化。新教材各分册在时间上不再分古代和近现代,空间上不再分中国史和世界史,而是按政治、经济、文化(三册必修)来设计教材各分册。比如必修I以政治为主题,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开始,止于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局势,包括了中国古代的集权专制、欧洲古代腊罗马的民主之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近代中国的屈辱和抗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实践及在中国的运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代国际局势的变化,集古今中外的重要政治事件于一册。这种体系明确的体现出整体史观,向学习者表明人类的政治(还有经济、文化)发展是相互联系和古今传承的。尽管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各地区的人类文明是相对独立发展的,但当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越来越趋向一体化的时候,这种相互之间的影响就越发的明显了。我想“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就体现了这一整体史观。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古代某国的文明在近现代或是当代对他国产生了某些影响。这更加体现了现代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趋势。也使得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和世界意识,从宏观的角度看待中国历史的发展。

三、分选修和必修

以往的教材不分必修和选修,岳麓版教材不但分为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而且必修教材分成三个大的方面,必修1是政治文明历程,必修2是经济成长历程,必修3是文化发展历程,选修教材是对必修教材内容的必要补充和渗透,有民主改革与实践,有战争与和平,有历史人物评说,这些内容都更加注重对学生历史能力的培养,并使得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社会联系起来,使得历史学科的学习更具有了现实的意义。

四、篇幅布局角度不同

从篇幅布局的角度说,传统教材以本为本,课堂容量相对较小,新岳麓版教材在一些课节的后面增加了活动建议和综合探究课,较多的给学生自我学习的机会,锻炼学生体验历史,提取直接经验的能力。这体现了新课标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学习平台的精神。但这些探究学习内容很显然不能指望都在课堂上进行,有赖于学生课前的准备,课堂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场所,教师在此起到指导学习和研究的作用。岳麓版历史教材内容多,课堂容量大,教材除了有正文的叙述还有很多的小字体内容的补充,除此之外,还有图片及大量的材料,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备课充分,很好的驾驭教材,懂得取舍,而不是照本宣科,对教材把握的好与不好直接决定了一节课的课堂质量,所以,岳麓版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更注重能力的培养

相对以往的教材来说,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材更有利于教师的讲课灵活性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新教材又能及时反映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史学的前沿信息,有利于历史观念的更新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第3篇

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再认识

我国学术界一般公认,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是在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确定的。当时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三位领导人通过讨论交流,在重大国际问题上达成一致,通过建立雅尔塔体制来规范战后的世界秩序。冷战爆发以后,美苏两国战时形成的合作同盟关系宣告破裂,从此世界进入了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和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两极体制,所以雅尔塔体制是美苏两极争霸体制一时成为共识。

随着九十年代初苏联的分崩离析,许多国内学者断定雅尔塔体制终结,国际关系格局实现了和平条件下的转型,新的格局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但断言雅尔塔体制终结,学术界的声音是比较一致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以为,从表面上看,美苏两极争夺世界势力范围是雅尔塔体制的主要特征,但实质上,雅尔塔体制应该是美国倡导的、谋求美国在和平条件下实现对世界霸权的一种国际关系格局。正如,19世纪维也纳体系表面上看来是均势体系,但实质上是长达百年的英国霸权统治。事实上,雅尔塔体制自从1945年形成以来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加强,它不可能随着苏联的而终结。准确地说,九十年代初结束的是苏联向美国世界霸权进行挑战的这样一种局面,美国少了一个阻碍它通向世界霸主的一个巨大绊脚石。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就不会对冷战后世界和平前景产生盲目乐观,同时,对美国强化冷战时期的两大军事组织北约和日美安全条约的做法,对美国不断挤压俄罗斯、妖魔化中国、武力干预巴尔干地区事务的战略,也不会感到惊讶。这些全部是美国谋取世界霸权战略的组成部分,同冷战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一脉相承的。

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霸权国家,各领数十年。葡萄牙、荷兰、英国都是各自时代的世界霸主。作为霸权国必须符合几个条件:1)霸权国的地理位置应该是在具备充分安全保障的全岛或半岛和;2)拥有世界半数以上的海军力量;3)具备经济创新能力为主导的经济实力;4)国内政治稳定和开放,国内问题不会干扰其外交领导作用。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在本世纪初已经具备霸权国的客观条件,但没有得到国民的认同。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在国家力量增长的同时,充当世界霸主的意识也开始觉醒。从战后初期世界力量的对比关系来看,美国的综合国力空前地强大,它的经济实力占整个世界的一半,它的国家利益几乎包括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它的军事力量和情报网络遍及全球。当时几个主要强国如苏联、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中国基本上处在维持温饱阶段,根本无法挑战美国。然而,当时美国的霸权意识刚刚形成,霸权战略不够成熟,它对世界的控制主要通过外交、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种手段实现,而不是裸地依赖武力征服。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国霸权统治下的世界和平,这是当时美国政治领导人的战略构想。苏联并没有构成在综合国力上能够同美国抗衡的另一个力量极,它至多扮演了挑战国的角色。战后四十多年来,苏联在几次同美国发生军事对抗时总是退避三舍,如朝鲜战争、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在最后关头总是寻求同美国的妥协。战后使真正美国力量遭受重创的国家是中国、越南、朝鲜等亚洲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是为了保家卫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才与美国交战的,并非向美国确立的国际体系进行挑战。而美国的失败在于它的高傲自大,对武力的盲目崇拜,以及对亚洲国家人民捍卫国家意志的低估。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第4篇

笔者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多年,在必修板块内容学习上做过相关的思考,感到学生在重要历史内容的学习中,对历史发展之全局和局部之间的关系认识还不够到位,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重要历史内容的理解。怎样让学生去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关系?在平时的教学中力求做到这样的三个方面。

一、为学生打好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关系的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相比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历史知识的范围相对扩大,让学生去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容,可以使得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但学生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全部与局部之间的一些关系,凭着学生的阅历和相关的生活经验是比较难于了解其错综复杂之关系的。笔者以为,历史教学需要学生去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那就需要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认识历史发展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首先要为学生打好认识历史发展全局与局部关系的基础。这基础是什么?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首先学会迁移和变通。美国心理学家M・L・比格指出:“学习的效率,大半依学生们所学得知识,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因而,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寄托的柱石。”例如,让学生去学习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相关内容时,就让学生去运用已经习得的经验进行类推,学生便从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复,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旗号等去发现。在学生进行如此的学习迁移后,就会逐步形成对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关系之正确的历史观。

二、为学生连接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关系的纽带

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在学生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学习中,去进一步地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纵观高中历史教材中必修板块体系中的所有内容,都是以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为基本脉络体系的。学生虽然已经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事件的知识,但高中历史事件中的历史发展的全局与局部关系往往比较复杂,真正让学生能够去掌握应当说还是比较费神和费力的。因此,在平时的历史课程教学中,在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关系中,为学生系好认识的纽带,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经常去思考和实践的内容。这个纽带是一条怎样的纽带,即让学生去学会联系、学会联想的纽带。学生学习历史的资源比较丰富,学习渠道也相当开阔,笔者经常让学生去阅读,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并养成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习惯,进而比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高中历史相关事件看,可让学生进行联想的内容比较多,范围也比较广,平时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进行联系和联想,那学生认识历史发展全局与局部关系的能力会逐步增强。

三、为学生架好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关系的桥梁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得我们必须去建立新的课程理念,如课程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在平时的历史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高中学生对某些历史事件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学生对历史事件上的一些偏见极有可能是学生没有能够去比较正确地认识历史发展的全局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老师必须多引导学生学会多维和求异性的思维。如教材中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做法有三个消极影响的评价,学习这内容时,笔者就让学生通过多维和求异思维,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做法作出评价,学生便张开自己的思维翅膀。

总之,历史教学需要我们去研究的方面有很多。作为教师应当不断地进行思考,去达成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体现历史新课程理念,努力达到教师为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而教,学生为发展自己的历史思维而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袁金华主编.课堂教学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王铎全主编.历史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第5篇

对历史必修课学习的认识

1.通过对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

2.通过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对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

通过对历史必修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历史选修课的认识

1.通过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2.通过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近代争取民主反对专制斗争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思想流派、政治制度等基本史实;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了解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

3.通过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学习,使学生了解20世纪战争与和平运动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4.通过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既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与其个人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掌握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5.通过对探索历史的奥秘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了解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基本常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历史的特点和人类认识历史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历史创新思维的意识与习惯。

6.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深刻认识这一全世界及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知道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树立基于文化和自然两方面的环境保护意识。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第6篇

一、品味历史认识的主观性

在历史哲学中,史学界提出了历史学的“月亮问题”,即“历史事实在哪里”的问题。张耕华先生认为历史学中“月亮问题”的真正含义:“认识客体的非直观性,认识活动中的主、客体的难以分离,主体因素对认识活动的影响,主体因素对认识结果的渗透等等”。[1]这实际上指出了历史研究、历史认识充满了浓厚的主观性。该题围绕的主题是萧公权先生对康有为思想认识的变化。同样做个比喻,如果把康有为的思想比做天上的月亮,而史家对康有为思想的认识比作心中的月亮,而史家的心是一面镜子呢,还是水面呢?显然,后者合理些。因为史家绝对完整地认识历史不可能的。在这个比喻下,更能直观合理地理解萧公权先生为什么修改其历史认识了。月亮映照在水面时,会不会有阻碍物呢?如云层,树木等,这会影响到历史认识。因为阻碍物,导致天上月亮的一部分不能呈现在史家的心中,也就是说史家没有完整掌握其所有史料,导致认识的偏差。再者,月亮本身就没有光,是借助太阳之光,那么这个光显然是月亮的表面,而不是其实质。正如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其表面呈现了儒家的思想,其背后是宣扬变法改良,实行君主立宪。还有,如果吹过一阵风呢,也会使水中的月亮晃动起来,甚至消失了,或者呈现虚假的现象,这阵风不妨说就是社会环境。史家同样容易遭受这个环境所影响。如康有为改良保皇的主张与孙中山革命倒皇的主张在辛亥革命时期是针锋相对的,当辛亥革命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从而建立“中华民国”、确立民主共和制时,那么在“中华民国”时期,对康有为思想研究就容易受革命史观的影响而发生认识上的偏颇甚至相反。该题材料二中含蓄地透露了这一信息,即“……直到后来看到大批有关康氏的原始材料,才摆脱……(某种)史观的阴影”,其中的“史观”主要是指革命史观。

可见,康有为研究折射出历史认识论问题。从历史认识活动过程看,历史认识呈现如下结构:认识主体(史家)——史料(认识中介)——认识客体(对象)。也就可以从这些要素中分析历史认识的主观性,正是时代、史家、史料辩证地作用于历史认识造成历史认识的主观性。但没有必要恐惧主观性,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寻求与历史客观性的接近和统一。

这些分析可以为下面分析学生的主观个性答题思路提供史学理论依据。

二、在主观个性中探求解题模式

该题张扬学生主观个性,但很多学生对这种新题型却并不适应,在实际的表达中显现着思维和论述的混乱。笔者以为如果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步骤,形成一定的解题模式,可有序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呈现自己的主观个性。因而,笔者试图从学生的主观个性中探求一般的解题模式。

可形成这样的解题思路:主题——观点——论证——结论。主题是材料围绕的中心问题,脱离了主题也就跑题了。围绕主题,加工材料,形成鲜明的观点。如本题的主题是“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由题头“史家有时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三段材料大意可形成主题三个关键词的关系,有两种可能。一是以史家为主语,与“历史认识的修正”构成主干,而“时代”构成状语,可表达为由于时代的变化史家会对其历史认识进行修正。二是把中心词锁定在“历史认识的修正”,这是整个题目反映的核心,而把“时代”、“史家”作为历史认识修正的原因。可表达为由于时代和史家的变化,历史认识会不断修正。两种分析的差异在于:第一种仅把时代作为历史认识修正的原因,第二种把时代和史家都作为历史认识的原因。显然,从衡量思维的广度看,第二种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并认识到时代的变化,史家也在变化;从命题人设问的表达看,用“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是把“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进行并列,可理解两对关系,即“时代”与“历史认识的修正”,“史家”与“历史认识修正”。

论证。就是用史实论证提炼的观点。史实有两个来源,一是材料,二是教材所学知识或生活常识。本题在设问上进行了限制,即“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所有只能用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论据的调动只能采用上述材料和康有为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上可抓住关键词抽取出论据,如“我所看见康氏的著作不过是现在所看见中的一小半”,可抽出“史料”;“我既不能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曾作深入的剖析”,可抽出“史才”或“史学方法”;“康氏以保皇为立宪之手段,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调动教材知识康有为思想特点是托古改制,可抽取出“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和策略性”;“遵行‘过则勿惮改’的古训”,抽取出史德;“摆脱……(某种)史观的阴影”,抽取出时代;“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抽取出时代;等等。抽出的这些因素可最终归宿为四个要素中,即时代、史家(认识主体)、史料、认识对象,这又回到了历史认识论上。

结论。就是在前面具体论述的基础上再次明确观点,升华观点,拓展观点。如前面具体论述了时代的变化、史家的变化、史料的增多、认识对象政治敏感度的减弱等影响着历史认识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即历史认识的程度取决于这个时代提供条件的程度。

总之,本题让老师和学生耳目一新,让老师和学生深刻地体验了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定会让历史研究、历史高考、历史课堂形成更多的开放、探究、创造、鲜活的氛围,还历史课堂生命之美。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第7篇

一、历史理解与演绎推理概述

1.历史理解

高中生学习历史知识时,理解历史是认知历史的核心,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理解掌握之后。

比如,在学习英国绥靖政策时,有学生进行探究:十九世纪末期,德国已崛起,对于欧洲的利益、海外领地等已经开始产生威胁,而英国并没有立刻参与法俄同盟,而是在德国明确威胁英国的利益之后才加入同盟进而形成了三国协约,可以说这也是英国绥靖政策的一种表现。此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以演绎推理的思维模式将知识点联系到一起,明确英国颁布的绥靖政策不仅是一种时政形势的体现,而且也是一种习惯性的政策,进而加深了学生对英国绥靖历史问题的理解。由此可见,高中生要想对一系列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了解,关键在于发现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只有充分掌握了这些历史关联,方能不断扩大自己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便于培养更深层次的历史推演思维。

2.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属于逻辑推理的一种,是人们认识事物时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除了演绎推理之外,逻辑推理还有归纳推理,两种推理模式充分凸显了前提与结论的关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演绎推理对于构建高中生历史思维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来体现:

(1)展示与验证规律:在学生的认知中,演绎推理往往由简到难、从抽象到具体。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一系列事件、人物、思想等加以理解,才能激发学生内心真实的历史情感,构建正确、科学的历史认知体系。(2)通过演绎推理更新旧知识:若演绎论证的前提被指出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则需要对其推理的前提加以修正,这就是逻辑学中常提到的归谬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归谬法进行历史学习,有助于及时发现已学知识体系中的错误之处。(3)通过演绎推理,有利于建立历史知识联系,便于扩大学生的历史认识。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分析,可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甚至发现一些之前没有认识的东西,但是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能否到达这一层面,则成了学生之间思维差异的一种体现。

二、在高中生历史学习中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

1.对历史逻辑给予尊重,并且确保学生思维准确

任何演绎推理,都是在尊重历史逻辑的条件下开展的,学生的推理务必与客观规律、常识相符合,简而言之就是演绎推理不能偏离客观的历史事实。

例如,在讲授关于青铜鼎的用途时,学生可以大胆推论:古代用于加热食品的器皿就是食器,而在我国考古中所出土的青铜鼎,发现其中装有熟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商朝的青铜鼎就是一种食器”。从这个推理过程来看,学生提出:用于加热食物的器皿属于食器,这点推论与常识相符合,前提正确,那么推理的结论也正确。此时,教师就要展开更深层次的教学,远古的陶鼎虽然属于烹饪器皿类,但是发展至商代后,这种青铜鼎则主要被用于祭奠,属于祭祀礼器而非常用食器。这样一来则明确了学生的推理过程,可能将历史差异忽略了,从而得出错误结论,通过这种推理方式,加深了学生对青铜鼎的认知,提升历史学习效果。

2.多角度推论,利于学生全面认识历史

在历史学习中积极运用演绎推理,在此规则中一组前提对应的结论只能有一个;但是对于学习历史的学生而言,某个历史事件很可能会出现几种结论。历史认识有辩证性与多维性特点,所以学生在学习中需要通过反复推理,最终从一个综合的角度,客观地看待历史事实,进而培养其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九一八事变”时,首先让学生推理:民族的内部争斗停止、一致对外提示民族意识的觉醒,而“九一八事变”后国内的各派势力逐渐消停,并展开团结抗战;得出结论:“九一八事变”之后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这一现象是基于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前提下,这一事变非偶然,属于日本蓄谋已久,然后再进行对“‘九一八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起点”进行再次推理。最终基于一个历史事件,从多个角度展开推论,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及后果。

总的来说,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中积极运用演绎推理,不但要尊重历史的逻辑性,而且还要站在综合的角度来认识历史事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辩证思维,达到客观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效果。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第8篇

    导读即指导阅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阅读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要求培养的学 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等。其中,最基础的能力是阅读能 力。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活动,而其他活动,如观察、分析、思维等都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培养 学习能力的载体。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着重强调了阅读对智 能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指明了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从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来说,加强导读应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学历史教学的课时容量之大,阅读记忆量之 多,远胜其他学科。近年来教科书的改革,使课文内容富有弹性,增加了大量原始资料、图片、历史故事,使 课文的阅读量进一步增大,而且教科书对阅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已成为提高历史 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的重要步骤。

    此外,根据高中学生目前学习历史的状况,加强导读也是势在必行。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基本上局限 于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简单记忆,以及对历史观点的一般了解。由于对历史学科重视不够或不重视,绝大多数学 生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依靠考前突击记忆,谈不上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也不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因 此,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具备与教材要求相适应的学习能力。带着这方面的欠缺,步入高二文科 班,由于历史教学深度、广度的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与教学要求之间差距拉大。阅读历史书籍处于机械、无 意义状态的学生往往成为教科书的奴隶,为记忆历史知识背上沉重的包袱,渐渐失去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由于 不具备阅读能力,学习中不能准确获取有效信息,识记、理解、运用都有困难,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 ,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是促使学生由机械学习向有意义学习发展,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提高 历史成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应引起充分重视,并与高中历史教学同步进行。

    二、导读首先应立足于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

    1.认识、掌握历史重大事件是历史阅读的一大特征

    历史记载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由无数的历史现象、历史事实组成的,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历史学 习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记忆这些客观现象,不过,这是较低层次的阅读能力。第二步的学习要求是,认识为什 么发生这些事?这些事件在历史上起什以作用,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并能找出历史的基本规律。这属于较高层 次的阅读能力要求。

    记忆并掌握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是历史阅读的基本活动内容,占去学习历史的大量时间。如何帮助学生高 效、省时、牢固地掌握历史事实是导读的一项任务。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历史事件都包含有原因、经过 、结果、影响(意义)四个部分。其中经过和结果是历史事件的客观存在。历史的经过又分为时、地、人、事 四个基本要素。也就是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发生时间、空间、重要人物、基本过程。这四要素是历史事件的精髓 ,记忆与表达历史事件必须牢牢抓住四要素,并采用归纳法阅读,要求做到准确、精要、完整。摒弃逐字逐句 、整段整章地死记硬背课文的陈旧阅读方法。

    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还包含原因、影响或性质、特点、地位等。这是人类对历史事件上的探索、分析、总结 而得出的结论,是基于客观基础上的主观认识。掌握这部分内容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定理论基础 和分析方法。这是历史学科高层次阅读能力要求的体现。这方面内容的导读,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的 思维方式,学会带着问题阅读,学会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方向。另一方面,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不同的阶级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所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因此历史又带有阶级 性的特点。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理论 为武装去解析历史现象,并能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导读时,必须把阐释历史现象的钥匙交给 学生。

    2.认识并掌握历史的基本结构,是历史阅读的又一特征

    人类社会是一个渐变的发展过程,许多看起来孤立的事件之间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往往A事件的结果是B 事件的原因,B 事件的结果又是C事件的原因。同一类事件发展的进程就形成了历史的基本线索。 人类社会的 发展又是立体的,多方面同时进行的发展过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互相制约,双互相影 响。因此必须把历史发展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而且是动态的整体。认识并把握这个历史发展的基本结构,是高 考要求考查的能力之一。然而由于课本编排的局限,学生难以在阅读中认识历史的整体结构。

    所以,历史导读的又一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认识知识的结构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横 向联系,明确每一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全过程中的特定地位。通过把握整体知识结构的阅读,使学生对历史知 识的认识不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整体的,动态的、有联系的,使知识的认识水平能够由表及里逐步提高 。因此,掌握历史知识结构的阅读,采用结构式的记忆法,能够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增强学习兴趣,提高 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三、引导学生采用层次阅读式学习历史

    在掌握历史事件记忆方法与认识历史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采用层次阅读法学习。所谓 “层次”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历史时间的发展过程从粗到细,从大阶段到小阶段不断分割的层次;另一是 把历史的全貌所包含的内容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的分割,一直到每一个知识点。在归纳和分割的过程中,尤 其要注意史和论的结合,我们往往采用表解的方法,把某一阶段的历史知识及其联系展现出来,例如中国近代 后期国民大革命时期的知识表解为:

    附图{图}

    (这样的阅读方法一般适用于期末复习或高三第二轮复习)

    采用表解辅助的层次阅读法,具有要点突出、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等优点。既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历史基 本进程,又能突出各个阶段特点,能落实每一个基础知识点。实践证明,采用层次阅读法复习,大大提高学生 认识知识的准确性和学习的效率。

    四、加强导读的基本做法

    1.开设阅读方法指导课

    利用新学期导言课或专门开设学法指导课指导阅读方法,学法指导课应注意介绍历史学科特点,把记忆历 史事件的“四部分”、“四要素”交给学生。介绍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社会横向面貌的基本内容,使学生对 历史结构有初步认识,然后结合教学内容反复强化认识。

    学法指导课的另一重要任务是介绍学习历史的基本理论武器,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 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并指导学生运用理论武器去观察、思考、解决历史问题。

    2.加强教师的导读示范活动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过程,而且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积累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导读活动必 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并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在课堂教学 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导读示范,以教师的思维活动带动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反复强调和不 断实践,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例如:讲授新课内容时,应注重讲授教材中的章、节、子目的标题含意 ,讲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注意引导认识教材中史实与结论的关系,突出历史事件的四要素。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性质、影响等。带动学生由浅入深,由 表及里地阅读课文。在掌握课文内容精髓的同时,开拓思路,进行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这样,由于教师的反 复示范,促使学生对历史学科特点的认识不断强化,阅读能力也就逐渐随之提高。

    3.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阅读能力

    要使教师传授的阅读方法转变为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需通过大量的思维训练活动来完成。导读必须重视学 生的实践活动,包括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采用活泼多 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思维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思维训练中提高阅读能力。笔者就这一方面作了 一些尝试。具体做法有:①强调历史课的预习作用。学生依照教师的预习思考题预习课文,通过预习,认识课 文内容的基本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②发动学生设计板书标题,教师对他们设计的小标题进行评论、评比 。培养阅读概括和提炼观点的能力。③讲授完某个历史事件后,要求学生根据“四部分”、“四要素”,用简 炼的语言概述历史事件,培养归纳、概括能力。④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不局限于课文结论,不简单灌输观点。而 是开展课堂讨论,发动学生广开思路,根据历史的客观情况,作合情合理的分析。这样,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 时,使学生得到阅读能力训练的机会。

    阅读能力训练的另一个渠道是课外的习题训练。适当的、高质量的练习题能够起巩固知识,弥补阅读缺漏 ,培养阅读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科学设计习题,通过练习、考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4.利用复习课培养阅读能力

    复习课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和深化认识,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复习课决不 是简单的重复,而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对知识进行梳理、编排。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培养运用结构阅读 法、层次阅读法进行复习的能力。比较有效的做法是,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知识结构表格,理顺历史知识的 纵横联系与层次关系。通过动手找出知识联系,有助于深化理解课文,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