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赏析八篇

时间:2023-11-15 11:18:54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第1篇

关键词:社会质量;理论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11)06-0083-05

一、问题及进路

社会质量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界兴起和流行的重要社会理论之一,亦是欧洲新出现的一种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社会质量是指人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其共同体的社会与经济生活,并且这种生活能够提升其福利和潜能。社会质量作为欧洲社会理论界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其主要目标在于构建一个以“社会”为中心而非以“市场”为中心的欧洲。简单地说,为了与欧洲社会发展相适应,理论家们提出了相应的社会质量理论体系。

社会质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改变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扭转欧洲社会政策中的相关危机,开创一种欧洲社会政策研究新范式,这对于欧洲福利社会建设向何方进展、如何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权利与促进民众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有学者认为,社会质量致力于的目标是将决策者和人们交给一个整体性的工具,通过它可以测量社会进步和经济进步。

社会质量理论作为试图缓和和超越制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紧张关系亦即正式的系统世界和由家庭、群体和社区构成的非正式的生活世界两者之间的水平方向的紧张关系以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张关系的基础理论,西欧学者们主要从社会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维度以及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如贝克等人认为,有三组因素在创建和评价社会质量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这三种因素分别是制度性因素(社会行动主体维度,包括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团结、社会融合、社会赋权)、条件性因素(人力资源维度,包括个人保障、社会认知、社会反应以及人的能力)和规范性因素(道德/意识形态维度,包括社会公正、团结、平等价值以及人的尊严)等,三组因素共同构成了社会质量的影响因子。

众多学者认为,“社会性”是社会质量理论的重要核心,社会环境限制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在探讨社会质量理论分析维度时,学者们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保障维度,在“社会经济保障”这一维度上,它包括那些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社会经济保障条件及其相关制度,包括收入保障、工作机会、居住条件和住房、教育、卫生、社会网络及可支配时间等。二是社会团结,“社会团结”可以定义为具有共享的规范与价值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状况;三是社会融合,包括人际关系、社区和邻里关系,以及社会组织和国家等,提高社会融合度能够强化已有的社会结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并促进社会增能;四是社会赋权,包含了考察民众获得政治资讯的容易程度、对于信息准入性以及他们所具有的参政议政的权利等方面的指标,同时也通过考察人们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意愿和积极性,来反映该社会的社会质量高低。此外,西方学者们还研究和发展了社会质量指标体系及其建构问题,并且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测量,展开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虽说社会质量的系统研究最早见诸欧洲,但是在西方社会质量理论提出之前,中国大陆早已有学者研究过社会质量问题。1989年,政治学学者王沪宁从政治秩序的角度探讨了社会质量问题,他认为社会质量是指社会非政治有序化程度,即在没有政治控制和协调下它们的自组织达到何种程度;他把现代社会分为政治的有序化社会和非政治的有序化社会两大类的基础上,又分为四大基本类型:即政治的有序化低的社会;政治的有序化高的社会;非政治的有序化低的社会;非政治的有序化高的社会。如果说王沪宁是从政治学亦即政治秩序的角度去界定和探讨社会质量问题的话,那么,与其同时的吴忠民教授则是从社会学中社会转型的角度来思考和探究社会质量问题的。吴忠民认为,社会质量是指社会机体在运转、发展过程中满足其自身特定的内在规定要求和需求的一切特性的总和;社会质量有六个基本特征:本体性、效能性、调适性、畅通性、协调性、稳定可靠性;依据社会自身内在规定性所满足的程度,社会质量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高质量社会、一般质量社会和低质量社会。虽说中国社会质量研究的两位先行者的学科背景、研究视角有很大不同,但是二者都共同探讨和涉及了社会质量的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测量以及社会质量的影响因素等问题。

在王沪宁与吴忠民两位学者对社会质量问题有所初步研究之后,中国社会质量理论研究一直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近年来,以浙江大学林卡教授为代表的社会质量研究团队开始系统介绍西方社会质量研究,他认为,研究社会质量理论有助于展开社会政策发展的比较研究,并进而探索“中国模式”;社会质量研究把社会团结、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这些理念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为研究社会和谐问题奠定了社会哲学的基础。

社会质量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其提出时间不长,理论厚度不足,一些核心概念界定模糊,理论框架有待优化;尤其是这些研究并没有直面中国社会问题、立足中国国情与考量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并没有发展出具有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的社会质量理论体系。如何在借鉴既往社会质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推进已有和谐稳定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建构和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质量理论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当前社会质量研究所需解决的根本问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质量理论体系及其构成

费孝通晚年在论及文化自觉时指出,大家要致力于对自己民族与文化的反思,用实证主义的态度、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认识各自的历史和文化。对此,朱苏力概括为:直面中国的现实,回答中国的真实问题;而不能仅仅关心中国传统文献或西学文献中的问题。社会质量作为缘起于西方社会科学界的理论,它不能简单地移植到中国,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需要一个与中国社会相结合的过程,需以此来建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质量理论。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质量理论体系主要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社会质量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社会质量是衡量与指向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在西方学者眼中,它指的是人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其共同体的社会与经济生活,并且这种生活能够提升其福利和潜能。社会质量作为一个既具有社会取向、又兼容个体发展的概念,其终极愿景就是“人与社会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正在追求的和谐社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希冀提高社会发展质量,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社会质量作为“舶来品”,并非“一无是处”,它可以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项面,可以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某些启发与贡献。当我们将社会质量移植到中国

语境中时,我们需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一是要直面中国社会问题,二是要立足中国基本国情,三是要体现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们认为,所谓社会质量,指的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能够获得应有的社会安全与社会保障,能够自由地参与社会发展和享有社会发展成果,进而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很显然,这里所讲的社会质量,既包括个体与个体之间平等交流、坦诚相待,也包括个体与社会之间理性兼容、界限有别,还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质量将至少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具有地域性。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质量考量到了社会发展的差异性与不均衡性,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社会质量程度不同,其考量的指标亦应有别。第二,体现层次性。也就是说,社会质量并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整体,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社会质量本身是有层次差异的,不同时期社会质量的要求有别。第三,侧重发展性。社会质量概念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质量与现代化下的社会质量不同,社会质量需要不断地发展。

2.社会质量分析框架

社会质量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愿景,并非是宏大而不可琢磨的。对社会质量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从“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两个基本向度进行,根据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我们可以建构出相应的社会发展理想类型。具体如下表:

值得一提的是,以个人性和社会性作为基本向度所析出的社会质量分析框架,不仅适用于中国,而且适用于其他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不仅适用于特定发展阶段的社会类型,而且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类型。在一个具象的社会中,个人发展程度与社会发展程度的相差、互切与涵盖,型塑出了社会质量类型的基本序列与谱系。这个序列与谱系的基本顺序就是社会质量建设的演进之路,亦即“混乱――非均衡――均衡”的发展与建设路径。某一特定的国家或者地区,在某一特定的时点,可能对应这一路径的某一阶段。当然,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是在某一时点停留,毕竟,所有的国家与地区均处在发展当中。

与社会质量建设整体路径相关,依据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同,可以划分出四种基本社会类型:

类型Ⅰ:个人发展程度低、社会发展程度低。在此种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个人发展程度与社会发展程度均低,具体表现为社会治安混乱、地区冲突频繁、个人权益受损严重、个人发展空间不足等等,这种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以当下部分中非国家较为典型。相比整体社会质量建设路径而言,此种类型可以看作是“混乱”状态。

类型Ⅱ:个人发展程度高、社会发展程度低。此种类型的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程度较低,但是个人发展程度高,具体表现为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社会断层现象突出、社会矛盾多发、个人主义盛行等等,这以部分拉美国家为典型。

类型Ⅲ:个人发展程度低、社会发展程度高。在此种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个人发展情况较差,但是社会发展较好,整个社会处于高度整合之下,社会呈现出刚性稳定,社会贫富差距较小,但是整体物质环境较差,这以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部分社会主义国家为典型。相比整体社会质量建设路径而言,类型Ⅱ与类型Ⅲ均可以看作是“非均衡”状态。

类型Ⅳ:个人发展程度高、社会发展程度高。在此种类型的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平衡,二者均呈现出较好的发展状态,具体体现为社会治安良好,社会参与度较高,社会和谐稳定以及个人自由发展,这种类型以部分北欧国家以及中国正在追求的和谐社会为典型。相比整体社会质量建设路径而言,此种类型可以看作是“均衡”状态。

3.社会质量理论要素及其构成

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社会矛盾凸显期与社会发展转型期。在当今中国社会,社会结构分化严重,地区发展不均衡,各种体制机制问题凸显。基于这一基本国情,我们认为,社会质量理论的核心构件至少应当包括社会安全、社会保障、社会动员、社会融合、社会活力与社会文化等六个方面。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各个方面相应有着考察的重点与指标。具体内容可参见表2及本文第三部分的论述。

4.社会质量本土化指导思想及其基本路径

社会质量理论作为欧洲社会思想家们在探索和总结社会发展规律时,为有别于美国式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社会建设理论而提出,其基本立足点和生长点是欧洲福利型社会发展模式,是欧洲社会政策陷入困境之后的可能创新空间。社会质量理论不仅在突破欧洲社会发展困境、走出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之间的不平衡关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对于当今中国正在建设和追求的和谐社会而言,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价值。

但是,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追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想,其与欧洲社会的社会质量观之间存在很大不同,二者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着显著差异。我们在吸收和借鉴社会质量理论时,需要处理好“外来移植”与“本土生长”之间的关系,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思想下,将社会质量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只有建构出直面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质量理论,才能以这样的理论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中国特色社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构成

社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社会质量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更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质量理论体系的重点和亮点所在。现有的相关社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参考与启示,但离中国特色社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还有较大的距离。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质量理论体系的构建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社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价值分析

一是有利于形成评价社会质量的整体尺度。社会指标概念的首倡者比德曼指出:“随着社会向复杂化发展,直接经验在作为信息来源和判断之基础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了,与之相比,作为中介物的符号形式的信息所发挥的作用更大了。对于大量的信息必须加以整理,而且要重视其选择性、浓缩性、及时性和普遍性。大量的社会现象的指标,就是专为满足这些要求而产生的”。社会质量指标是一种测量尺度,以单个社会质量指标集合构成的社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有助于充分认识社会质量这一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发挥其衡量和评价社会质量水平的核心功能,从而形成评价社会质量的整体尺度。

二是有利于实施社会质量水平的监测。指标是一种可以评估发展、确认挑战和需求、监督实施和评估结果的有效工具,它可以显示与某个重要目标或动机相联系的某种事物的发展情况。中国特色社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提出,将有利于我们实施对社会质量水平的监测,通过对现存问题的认知和预警,更准确地发现社会问题,并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推动中国整体社会质量水平的提升。

三是有利于预测社会质量建设趋势。社会质量指标为

当代中国政府对于下一阶段社会质量水平提升的工作预测和工作计划提供了发展细节,提供了发展的程度范围和数量依据。社会质量指标根据已经占有的数据资料,在对过去和现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社会质量建设的规律,从而对未来可能发展变化趋势作出预测。

2.社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与“以社会为导向”的原则。“以人为本”和“以社会为导向”的社会建设指向,张扬了人的主体间地位,反映了社会的特征,强调了个体在团体、社区和社会中的相互依存关系,突出了社会关系的质量提升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其核心价值就是强调人的尊严,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团结。

二是系统性与整体统一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社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社会质量建设的战略目标、评价目的三者之间的一致。整体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社会质量建设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三是规范性与可测性原则。中国特色社会质量指标体系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指标体系是否可测和可行。中国特色社会质量指标体系的可测性主要包括社会质量评价指标本身的可测性和指标在评价过程中的现实可行性。

3.社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社会安全、社会保障、社会动员、社会融合、社会活力、社会文化六个一级指标。在社会安全质量方面,包括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公共危机应对体系等具体内容与指标;在社会保障质量方面,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救济等具体内容与指标;在社会动员质量方面,包括如何规范政府行为以提高政府权威,如何完善社会动员体制以实现自然灾害和重大社会风险等的有效快速应对,如何加大资源保障以完善资源调配系统,如何提高民众危机意识以提升社会响应能力等具体内容与指标;在社会融合质量方面,包括如何创新民族政策以促进民族融合,如何避免社会分化以促进阶层融合,如何均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以推动城乡融合,如何减少东中西部经济差异以推动区域融合等具体内容与指标;在社会活力质量方面,包括如何创新政治参与形式以提高政治参与质量,如何探索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模式以实现社会自组织能力的提升,如何完善基层自治以实现基层社会科学和谐发展,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推动实现包容性增长等具体内容与指标;在社会文化质量方面,包括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牢固价值信仰,如何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以提高道德风尚,如何保护知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权益,如何宣扬国家认同与制度认同以积极推动社会心理认同等具体内容与指标。

四、结语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第2篇

关键词:制度建设;高校;党员发展;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8-0215-02

党员是党的细胞,是党的生命力的源泉。从总体上看,高校学生党员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在学校是班上的骨干,走出校门后,是各行各业改革发展的生力军。然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目前既有越来越多青年学生追求进步、积极靠拢党组织的良好发展势头一面,也有在追求数量与保证质量方面出现偏重数量的一面。因此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构建质量控制体系的意义

1.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控制体系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内在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执政的时间越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越深入,越要抓好党的自身建设,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贯穿于党员发展、教育的全过程。

2.构建高校学生发展党员质量控制体系是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现实要求。党组织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有良好的新陈代谢机制,而良好的新陈代谢机制,既要有一定的党员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组织中的每一个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列宁有句名言,宁要少些,但要好些。党的发展历史多次证明,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更多的是取决于党员的质量,取决于他们对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事业的信心、忠诚。

3.构建高校学生发展党员质量控制体系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关键。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由一批高素质的党员的战斗力有机组成。尤其在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稳定工作做得好与坏,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在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培养,到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转正等环节建立一套比较规范的质量控制体系是提高党员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二、制度建设监控原则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控制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制度建设是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控制体系的核心,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监控体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党员发展全过程监控原则。将党员发展的全过程进行科学分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要覆盖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培养、预备党员的考察、正式党员的教育管理全过程。目前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偏入党前的教育与管理,而入党后的教育管理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坚持党员发展全过程监控原则,有利于提高党员的党员意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2.党员发展全方位监控原则。组织发展联系人(介绍人)、党支部、基层党委(党总支)、学校党委均为党员发展的具体执行主体,坚持党员发展全方位监控原则,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各执行主体的职责,按照责任、权力、利益三者相统一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有利于执行主体施主动控制,保证党员质量。

3.党员发展目标管理原则。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和方向性。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原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充分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学习、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党组织实施过程监控、指导和帮助。

4.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原则。党员发展离不开党外群众的参与和监督,缺少党外群众的监督,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进性就缺少外在的动力和压力。目前党内监督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关键在于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如何加强党外监督,更好更快地调动党外群众参与学生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任须付出艰苦的努力。

5.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原则。过去传统的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如公示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经实践证明有效的就继续借鉴,并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同时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党员质量监控新机制、新举措。

三、制度建设方案设计的主要框架和主要内容

1.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管理,建立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动态管理制度。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管理,建立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保证党员数量、提高党员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动态管理制度,有利于调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克服入党积极分子“等、靠、要”的传统思想,进一步提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整体质量。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第3篇

“教育”为基,注重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企业“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价值取向,应成为广大职工共同追求、共同向往、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加强企业“核动力”源建设,要突出三个重点。

在教育对象上突出党员干部这个群体。党员领导干部是企业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不仅关系企业的发展方向、盛衰兴败,而且也关系企业的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关系能否带领广大职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因此,以“教育”为基,首先要抓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抓住了这个重点,就抓住了企业价值观建设的关键,构建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中核建中公司,针对企业深化改革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始终把推进中国核燃料元件事业建设,做强做优做大具有核心竞争力核燃料保障体系;始终把坚持继承创新,开拓进取;始终把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作为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的重点。通过领导干部中心组学习,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等,不断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党性意识,并把教育与深入开展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使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中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也使党员干部成为学习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带头人。公司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勤政廉政教育,明确了各级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责任,并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班子成员中进行分解,与中层领导干部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纳入党员领导干部的年终考核中,责任到人;领导干部公开作出承诺,接受监督,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性;执行述职述廉制度,把党风廉政建设同其他业务工作同重视、同布置、同落实、同考核,从而增强了各级干部职工的拒腐防变能力。

在教育内容上突出共同理想和职业道德。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凝聚各族人民力量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选择,更是国有企业广大职工共同的心声。中核建中公司坚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热爱企业、热爱岗位结合起来,把倡导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与企业的管理、机制、科技创新等结合起来,将广大职工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精神,融入到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

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突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职工从事职业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不仅关系到职工个人的道德品质,更关系企业的形象、信誉和核心竞争力。在对职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四德”教育中,公司从遵纪守法、文明生产、优良秩序等方面规范职工的行为,引导职工树立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优质服务、竭诚奉献的道德风尚,激发职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广大职工为公司早日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国际一流的奋斗目标尽职尽责尽心尽忠,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在教育作用上突出促进公司安全高效持续科学发展。企业的中心工作是生产经营工作。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压水堆核电燃料组件制造基地,拥有400吨铀/年的生产能力,是核燃料产业链上重要一环。作为高风险流程工业,促进企业安全高效持续科学发展,保障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及公众安全,不仅是企业价值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没有生命力、战斗力的体现。因此,无论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还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最终都要落实到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上,落实到为企业安全高效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上。公司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情况,深入开展改革发展形势任务和政策教育、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等系列学习,先后举办了“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体制机制”等论坛,引导职工认清形势和任务,以思想的大解放激发观念的大转变,以观念的大转变促进发展的大突破。深入组织开展以“技术创新创效”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安全、质量、成本、进度”为主要内容的“立功奉献”竞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年来,公司广大职工提各类合理化建议10 762条,采纳实施10 489条,创效2 021.72万元。组织开展的以“创新、创效”为主题的“双争双创”“青年科技讲坛”“青年科技创新攻关”等活动,提高了青工岗位技能,发挥团员青年在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努力推进青年素质工程建设。公司核燃料组件从2010年的生产555组增加到2012年1 100组,利润从2010年的3 500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1亿元。目前,公司已累计向秦山一期、秦山二期、广东大亚湾、岭澳、岭东、田湾、红沿河、宁德、巴基斯坦恰希玛等核电站制造并提供了7 000组质量优良的燃料组件,为各座核电站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了“动力”保障。

“建设”为本,注重以文化人

构建企业文化,培育价值取向。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核心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经济体中的具体体现。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追求和思想行为的总和,是企业“精、气、神、魂”的综合表现。构建企业文化就是把企业的经营思想、价值理念和企业精神,通过文字、图标、书刊等有形的东西表达出来,成为教育、引导、鼓舞、激励广大职工建功立业的行动指南。中核建中公司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形成了反映企业使命、企业追求、价值取向、经营思想、企业精神等为内容的企业核心文化,其中在价值取向上,倡导奉献核工业、奉献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核电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工作境界是统一价值导向,维护公司形象;工作方法是善于分析研究,解决主要矛盾;工作习惯是勤于沟通交流,精诚团结;工作态度是精于学习思考,奋发有为;工作作风是慎于清廉勤勉,尽职、尽责、尽心;职业道德是敬业诚信,奉献快乐等要求。这些思想,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也体现了企业的特点,成为鼓舞职工献身核燃料元件事业的精神动力。坚持把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之中,以文化人,着力加强安全、质量文化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建色的“核安全文化”“质量文化”框架;公司大力倡导“安全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顾客的安全”“质量提升效率”“质量创造价值”等理念,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强化管理,消除隐患,有效扼制了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和质量。大力开展现场及作业场所整治工作,创造了清新的现场环境,改善了生产工作条件。公司实现“五无”安全管理目标,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态势。目前,公司核设施均安全受控,“三废”处理设施正常有效运行,“三废”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规定的要求,厂址周围环境空气、水体、土壤以及生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处于本地区的本底水平,公司周边环境和公众得到有效保护。公司荣获国防科技工业首批质量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称号。

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作用。企业先进典型是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他们的先进事迹,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企业精神。组织开展向英模和身边先进人物的学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影响带动广大职工,进一步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廉洁自律的精神,努力营造“比学赶帮、甘于奉献”的舆论氛围。先进典型不仅成为企业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素材,而且真正成为职工干好工作的标杆,追求进步的楷模。

加强载体建设,夯实创建基础。公司一方面在推进基层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积极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美化环境,让职工在良好的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主题活动,确保企业文化落地。组织开展了“爱厂爱岗、敬业奉献”“讲理想、比贡献”“学英模、争先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爱厂爱岗,敬业奉献,增强了广大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工作干劲在工作中充分释放;开展了以“传承历史、再铸辉煌”为主题的文艺汇演、神剑作品展以及篮球、排球、足球赛等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了以“知荣辱、树新风、构建和谐企业”为主题的荣辱观教育、感知荣辱图片文章有奖征集大赛、“文明标兵”评选、推荐“荣”事“耻”事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职工知“荣”明“耻”,普及文明礼仪常识,践行礼仪规范,提升职工文明素养,构筑起抵御不良风气的思想道德防线,为构建和谐企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培育”为源,注重行为养成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动力”源,其能量渗透到企业的目标、战略、政策、日常管理及一切活动中,反映到每个部门、每个职工、每个产品上,也辐射到企业的外部。企业核心价值观能焕发全体职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由表及里地约束、引导和激励着全体职工的行为乃至整个企业的行为,形成企业文化的力量,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因此,把思想观念、价值追求落实到行为、行动中的问题,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问题。

突出实践,倡导以文化行。公司根据核燃料元件企业的特点,以“核元件 高科技 高品质 中核造”为最高标准和追求,编制了体现岗位职责、规范、操作规程、行为规范等的《管理手册》《文明礼仪手册》及《质量文化手册》《安全文化手册》,成为职工行动的指南。同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活动,对各级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进行了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培训,先后完成了秦山、大亚湾换料、焊工、锅炉工及管理岗位人员的培训任务,共培训干部职工30 000余人次,调动了干部职工学习科学知识和业务技能的积极性;举办各类管理知识专题讲座,2 0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增强了价值观建设工作的动力。

完善制度,规范职工行为。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保障企业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它能协调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是企业制度建设的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可以不断增强职工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职工的自我发展,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从而进一步提升职工的精神境界,规范职工行为,形成相互信任、共同发展的生活环境,促使每个职工认同企业的发展目标,在实现职工个人发展的同时,推动企业和谐发展。职工的行为事事处处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反映着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公司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先后制订了100多个管理制度,对管理体制、投资决策、生产经营、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安防环保、核材料管理、监察审计、保卫保密、精神文明等工作内容做出了规定,使企业各项工作完全处于受控状态,并以此规范职工行为,树立并提升了公司的整体形象。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第4篇

一、教师必须掌握十八大精神之精髓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先具备一桶水。同理,欲使学生了解十八大精神,作为教师就要首先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其精髓。十八大围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主题,提出了许多部署。综观十八大报告,其主要内容有:一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十八大报告通篇体现了这一点。二是科学发展观理论,这是我们以后进行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之一。三是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中。四是首次向世人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五是注重改善民生,这是党一直以来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以上几个方面是十八大报告反复强调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政课应该宣传的内容。只有准确把握了这些内容,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领会得更透彻,也才能更自觉地使之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真正做到使十八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二、理论教学方面:突出十八大报告内容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八大报告里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个方面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成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相统一的整体,并提出增强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不仅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体现,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正确运用。因此,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二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和第三章第三节“一切从实际出发”时,可结合这段历史进行讲解。在第四章、第五章“资本主义的本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等内容的讲解中,首先要肯定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相比,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性。同时也要指出,资本主义有其自身不可调和的矛盾――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这一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历次经济危机就是体现。相反,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虽然初期由于经验不足,曾经犯过模仿苏联做法的错误,给新中国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损害,但是痛定思痛之后,中国又一次开始了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探索,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高度结合的新局面。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尤其是在经济危机面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如此强烈的对比,让大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坚定跟党走的信心。

(二)科学发展观理论

在绪论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有什么关系?”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学生往往会根据字面理解,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思想体系。然而,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之一。另外,在绪论“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这一内容的讲授中,要突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以及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取得的成就,让学生具体了解中国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从而为阐明“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作铺垫。

十八大报告还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因此,在讲授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永恒发展”内容时,要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地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大学生也要把这些要求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导,处理好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就是当下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的重要体现。在讲授到第一章第一节“规律及其客观性”和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内容时,可结合“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来讲。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不管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还是社会建设,都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两手抓”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在不断演变,这标志着党对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深入把握,体现了党对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这一表述首次向世人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存在。这是我们重视意识形态教育的哲学依据。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腐朽思想的入侵,邪教势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断地侵蚀着人们,在这样的形势下,国人的意识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价值观如何,对于确保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讲授到第三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一内容时,要给学生分析当下的形势,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认同这一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自觉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是因为,人民群众历来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党一直把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举措,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另外,人的发展问题是唯物史观探索的永恒课题,马克思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作自己的价值追求。”十八大提出的这些举措,不仅为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升提供物质基础,而且能够激发人的自我发展的自觉意识。在讲授第三章第三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第七章“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时,可结合以上内容展开讲解。

(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前面所提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有一字之差,结果却谬以千里。但二者之间并非完全没有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量变、是过程,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质变、是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然而,量变和质变却并非时时刻刻都泾渭分明,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质量互变的过程也不是一次就能实现,而是经过了否定之否定才能完成一个周期,一个周期之后,便循环往复,不断地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地上升。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在第一章第二节讲授到这两大规律时,可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例加以阐释,相信学生会对这两个规律理解得更透彻。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第5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政治理论课 教学质量 监控与评价保障措施

一、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内涵

1.质量的含义。正确的质量观对高职院校办学至关重要。《汉语大词典》将“质量”定义为“事物、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①。在ISO9000∶2000中,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该定义中所说的“固有特性”是指某事物内在的、不可随意更改的特性,包括产品的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等;“要求”是指符合个人主观愿望、道德和法律法规的一种需要或期望。“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产品就是好产品”,这一定义包含着个人价值标准、社会价值标准、道德标准和法律标准等价值界定。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质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质量是指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要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包括产品质量(满足社会和人们一定需要的特性)、工序(工程)质量(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和工作质量(管理工作、技术工作和组织工作对达到质量标准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这一定义至少包含三点:一是产品质量有内在的规定性,即产品和服务要符合给定的规格要求或标准;二是产品和服务应该有组织保证、技术保证和管理保证,即有质量管理与保证体系做后盾;三是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的期望,即适用性,“适用性”表达的是客户期望的质量,适用性促使企业将质量的重点转移到了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上来。

由此可见,质量的定义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内在质量),即产品或服务的特性或特征;二是事物的外在规定性(外在质量),即用户对事物满足其需求程度的评价。

2.教学质量的含义。教学质量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根据上述对质量内涵的理解,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质量是涵盖全过程的,但主要是指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与教学过程密不可分。教学过程包括三个要件,即教学主体(指教师和学校相关部门)、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学习主体(大学生)。教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相关部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教学活动是由教学设备、教师、学生、课堂教学过程或实践活动过程、结果等要素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教学活动实际上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实践过程(实习实训过程)、教学效果(学习质量)、信息反馈等,其中最主要的是:(1)教学准备。各系(部)要组织各教研室教师进行市场调研,制订专业培养方案,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研究课程教学内容,做好课前教学准备,即准备“硬件”和“软件”,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2)教学过程。它包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信息反馈等,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它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育人质量的关键所在。(3)实践过程。包括实习实训前的准备、教师示范与学生实践、学生实际操作情况、实习实训报告等,即操作过程与“产出”,这是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靶场”。(4)教学结果。包括考试和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习实训效果的评定、知识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社会认可程度等,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操作成绩及其应用水平,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实践技能、综合素质所达到的程度,即学习质量。总之,教学质量不仅指课堂教学质量,还指教师教学和实训指导的质量和效果,尤其是指学生实践技能的高低。学生实践技能的高低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和主要标志。

教学质量是通过教学设备、教师、学生、课堂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实习实训)、结果、学习质量等表现出来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各个环节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才有可能使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只有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才能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只有在教学过程和实习实训过程中重视养成教育和训练,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将教学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才能总结经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不能只关注教学结果,而要关注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即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实践(实习实训)过程—教学结果(学习质量)—信息反馈。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定义为: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价值满足学习主体(学生)需要的程度以及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于实践所取得的成效的高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政论课”)要向大学生传授思想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讲,“政论课”就是做人教育、做事教育、乐趣教育、精神享受教育和道德践行教育。根据对教学质量的界定及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政论课”教学质量定义为:实施“政论课”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指导,通过自己的传道、授业、解惑、示范和指导等教学活动,使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获得知识、乐趣、技能、价值、效用以及践行水平等方面的需要度、满足度、认可度及社会评价的高低。

二、构建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原则

建立健全“政论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2006年11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根据这一精神,构建“政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价值导向原则。“政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要与其他课程指标体系相区别。这种指标体系不仅是评价“政论课”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而且应成为“政论课”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努力方向。因此,对“政论课”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既要注意政治性、政策性、实践性与实效性,还要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奖罚等有机结合起来,以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2.全面性原则。一是“政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要全面,应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教学全程监督系统(由教学督导制度、听课和评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制度等组织制度构成)、教学效果评价系统(由课程建设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社会实践评价和考试考查结果评价构成)和信息反馈系统(由教学督导反馈、评价系统反馈和学生信息反馈构成)等。二是参与教学评价的主体要全面,应包括:学生、思政部、学院督导委员会(或教学质量专家建设委员会)和社会(包括学生家庭、用人单位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3.动态性原则。“政论课”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必须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必须反映学生思想道德、政治觉悟、日常行为和“大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践行的变化。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测评方法等方面要不断改革和提高,使评价结果更能反映真实的教学情况。

4.社会性原则。高职教育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树立“社会需要和认可的人才,就是高质量人才”的人才观。只有得到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可,高职教育才是成功的。社会和用人单位评价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因此,“政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要充分考虑实践教学环节(社会考察、调查研究、实践效果等),要把学生家庭、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作为评价“政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评价结果才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有利于解决“为谁培养”这一重大政治问题。

三、加强“政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保障措施

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政论课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十分重要。建立“政论课”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要充分发挥校内、校外两方面的积极性。来自外部的监控主要是对教学结果的监控,如用人单位对参与实训的学生尤其是毕业生的“德行”表现的满意度评价等。外部监控是一种事后监控,具有滞后性。校内监控是一种事中和过程监控,是最重要的监控。

1.建立和完善“政论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体系的设计要突出高职院校注重“德行”培养和实践环节的特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主体有三:学校、政府和社会。要逐步形成以学校评价自我评价为核心,以政府评价(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等)为指导,以社会评价为补充的评价机制。学校自我评价要建立学生、教研室、社科部、学院四级评价体系,并建立与之配套的监控与评价制度,包括听课和评课制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评教制度等。

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人员包括学生、社科部、学院和社会。学生评教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和服务对象的主体地位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评教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应该如何满足学生对教学的期望和要求,更好地了解成功教师的长处,从而为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社科部评教可在收集日常检查、听课情况、学生信息员提供情况以及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的基础上,进行量化打分。学院评价是学院内部最高层次的评价。学院评教主要由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牵头,由学术委员会(或质量评审委员会)的有关专家学者在日常听课、教学检查、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的基础上,独立地负责实施。社会评价是一种操作层面的评价,评教人员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有关人员,主要考查学生在家庭生活和实训过程、生产实践(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思想政治素质表现,例如工作态度、劳动纪律、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以上四个评价主体的评分所占的权重为30∶20∶30∶20。以上考核结果共同构成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总成绩,考核成绩可分为:优秀(A)——学期考核成绩在90分以上,良好(B)——学期考核成绩为80~89分,中等(C)——学期考核成绩为70~79分,差(D)——学期考核成绩在70分以下。

2.完善“政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要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基本制度为准则,以教学检查为手段,以考评结果为依据,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并将监控与保障工作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加强对政论课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考评,即从“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实践(实习实训)过程—教学结果—学习质量—信息反馈”全程进行考评,考评内容包括组织纪律、教学态度、教学活动、实践指导等方面。如前所述,对“政论课”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人员包括学生、社科部、学院和社会等。这种评价活动将对“政论课”教师的教学作出比较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一,建立和完善政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要建立监管机制,从输入、过程、结果三个方面进行监控,构建从入口到出口的监控体系,包括教学监督检查系统、教学评价系统、听课考核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共四大系统和教学例会制度、毕业生质量追踪调研制度两大制度,建立学生、社科部、学院、社会四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第二,建立和完善“政论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一方面,要完善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加强内部质量监管。建立学生、教研室、社科部、学院四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通过实施规划、加强监督、开展评估、进行考核、总结反思等环节,逐步完善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重点加强对教学过程质量的跟踪监管,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管与保障体系,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另一方面,要建立教学质量外部保障体系。建立由学生家庭、用人单位等构成的教学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积极开展产学结合,聘请行业、企业的人事管理人员和经理担任政治理论课建设委员会成员,共同商讨课程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改革等重大问题;关注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表现的各种报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可能出现的问题;坚持进行学生家庭调查、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及时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校际交流,积极参加有关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研讨活动,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

3.加强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监控。教学质量包括教师“教”的质量和学生“学”的质量两个方面。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不能仅仅考核教师“教”的质量,还要考核学生“学”的质量,即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等。要高度重视对“政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评价,特别重视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自身思想道德实践和解决自身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德行”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道德修养践行状况的考核,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第6篇

【关键词】高校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价值”这个概念是从人们与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

在一个价值观多样化的社会中,多种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内容丰富,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我们要科学把握核心价值四方面内容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特别是作为青年大学生三观形成重要时期的高等教育阶段,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的提出,无论是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是对于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

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①

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其中,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将先进的价值追求与行为准则传授给青年大学生,进而促进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高校能否自觉承担起人类精神价值传承的使命,既是决定一个大学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高等教育得失成败的重要依据。

高校要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确立主旋律意识与阵地意识,增强社会主义主流舆论的引导力,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高扬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认识社会思想的主流和支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实践,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鲜明地高扬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让全体师生坚定信念:不论社会主义如何多样多元多变,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决不能动摇。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比较敏感的地方,决不可掉以轻心,要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等课程的教学。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用科学理念武装大学生,用先进文化培育大学生,使高校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阵地。

高度重视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始终贯穿价值观教育。高校校园文化具有整合高校资源、引导价值观念、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等重要功能和作用,是既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而又具有校园特点的一种区域性文化现象。作为高校主体的老师和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是聚载和传承文化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应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这就要求充分发挥高校所拥有的人才优势,社会责任感和对各种文化的鉴别能力,利用多种渠道和途径,把校园文化中的先进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思想意识,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现代文明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等传播、辐射到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方面发挥表率作用,为形成全社会思想共识作出贡献。

切实加强和谐校园的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校园建设的全过程,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本地位的稳固性。构建具有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委领导下动员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

加快学校改革与发展,激发教职工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加大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与使用,提高学科发展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和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切实解决好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生命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社会,珍惜生命,珍惜自己;充分注重运用校报校刊、板报墙报、校园网络等各种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普及活动。促进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现代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保障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本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高校文化发展

构建高校核心价值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思潮。首先,高校要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来武装广大师生。其次,需要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再次,要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斗志。最后,需要全校师生员工把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与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和追求紧密结合在一起。

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品位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高校文化资源。第一,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品位需要加强高校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特别是在“两课”教育教学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全力做好“三进”工作。②第二,高校的发展和创新,自始至终都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继而实现高校的又快又好发展。第三,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品位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在加强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校园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中,继而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进行高校文化的交流与宣传,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数字媒体建设。进行高校文化的交流与宣传,既要借助于传统的宣传手段,例如:标语、板报、报纸等等。还要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积极作用,需要建立专门的教育网页,通过网络平台来传播先进文化、宣传科学理论、倡导科学精神。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利与弊,做到趋利避害,建立良好、健康的网络文化,把高校校园内的先进事迹和人物作为典型宣传的素材,进而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和谐舆论氛围。

抵制低俗、腐朽、落后的校园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非主流文化建设。抵制低俗、腐朽、落后的校园文化要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以“八荣八耻”为指导,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校园不良之风。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既是一项紧迫工作,也是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上探索新路子,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作者单位:延边大学)

注释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第7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迪庆 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166-02

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全面思考、系统认识和整体把握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为发展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指南,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睦和兴旺发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纽带。近年来,迪庆州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紧紧围绕“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战略,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舆论氛围、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当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在藏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环境下,迪庆加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藏区、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凝聚和统一各民族、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面对复杂多变的藏区形势,党中央要求迪庆在全国藏区树立榜样、起好表率,以崭新的面貌,在维护藏区稳定、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促进繁荣发展中发挥示范的战略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推进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建设。

一、迪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迪庆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政治基础的需要。迪庆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道路,集中代表了全州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体现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追求。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进一步增强全州党员、干部和群众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奠定广泛而牢固的政治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迪庆维护稳定,、反渗透的重要思想武器。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长期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的压力。从迪庆面临的形势来看,虽然当前迪庆的局面是团结稳定、不断发展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和进步的,但我们绝不能忽视,达赖集团和西方反动势力始终对迪庆进行着各种方式的渗透和破坏,反动、落后的思想意识沉渣容易泛起、乘虚而入,迪庆长期面对着敌对势力传播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的压力。只有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号召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实现思想文化建设上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文化根基。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迪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民族精神犹如社会的“粘合剂”,将全州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集、整合在一起。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可以焕发全体人民的斗志和责任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将使迪庆各族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依靠这种精神,迪庆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辉煌的成就。面对当前严峻形势,迪庆人民更需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反映时代精神的思想道德价值观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用万众一心、共创伟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目标鼓舞人民。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迪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迪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在于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对党的各级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高全州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统一全党的思想和意志,凝聚全党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和维护党内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迪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对策

迪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需要从各方面大力推进实施。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共同理想、打牢共同思想基础。随着迪庆的改革开放程度越来越深,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这些思潮同当地原有的各种民族意识、等交织在一起,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多样复杂的特点。由于意识形态领域越的纷纭复杂,就更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心骨;经济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马克思主义来引领。面对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的客观现实,迪庆尤其需要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够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社会理想。这个社会理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弘扬民族精神,开展道德建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迪庆各族群众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继承和发扬热爱祖国、加强团结、维护统一、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要继承和弘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要大力讴歌民族和时代的英雄。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建设的全过程。

3.确立主旋律意识与阵地意识,坚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正确的荣辱观,可以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满足正确的自我需求,实现自身全面发展。迪庆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和为贵”、“为人善”等的传统意识,这些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质是一致的。所以在迪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方面是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是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中先进部分的保护和传承。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适应了思想道德建设多层次的要求,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因而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

4.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整合迪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优秀文化资源。迪庆文化的发展、传承和变革创新,不仅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同时凝聚着藏区各种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迪庆要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赋予“文化兴州”更深涵义,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时代特色鲜明、文化底蕴丰厚、富含向心力和吸引力的区域特色文化,让各族人民共享文化成果,以文化的力量感染人、影响人、激励人、造就人;以文化的力量为全州各族人民树立共同的理想目标,创造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以文化的力量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真正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物质的人与精神的人的和谐”的目标要求,实现香格里拉和谐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第8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地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我国当前形势,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这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是落实中共十七大报告的重大部署,同时也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使新时期的文化建设呈现出自觉性、自发性、多样性,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硕果,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之一。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指出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由此可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体系,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重大课题。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靠什么统一人们的思想、凝聚人们的力量?靠的就是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和谐社会的文化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不仅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孜孜探索,也承载着中国历史长期发展的走向。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体系或者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表现。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谐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探索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文化价值观的确立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体系提供了整体的方向性指导。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体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文化。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诞生以来,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倡导了新民民主主义,解放全中国,建党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解决我国建国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始终围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核心任务,只有经济水平达到一定标准,文化体系才能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依据时代的特色而生,才能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党确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全国人民形成了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核心力量,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体系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探索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伟大构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文化体系的构建。而在此过程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要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对和谐社会文化体系建设的领导。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使制度建设与和谐社会文化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等物质层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与此同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三,创造大众化、多样化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同志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文化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同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也应该符合这样的标准。只有创造大众化、多样化的文化形式和内容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文化发展的繁荣局面和不同层次人民的文化诉求。也只要这样,才能实现文化层面的“和谐”。当然,大众化、多样化并不是没有标准和要求,而应该以是否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来衡量。

第四,加强创新意识,不断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动力所在,也是民族文化发展和前进的催化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强调在确立文化建设战略地位的同时,要深刻认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文化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文化体系的必然要求。从内容上讲,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主要包括党的指导思想、道德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文化形成中所反映出来的民族精神,推动文化内容的创新,必须坚持以下几点:#p#分页标题#e#

1.坚持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是移动开放的、动态的理论体系,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国基本国情的不同而不断发展,正如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结合我国国情的必然产物,因此,我们不但要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精神,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