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赏析八篇

时间:2023-11-06 11:03:03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第1篇

发展观更加明确

前些年,我们谈到经济发展时,一般注重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如何,以此判断经济发展状况,但对速度之外的东西关注的不够。近几年,中央开始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的质量问题,可以说,经济发展观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最近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及计划等工作会议中可以看出,这种发展观更加明确,即:不仅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同时要兼顾效益、质量、环保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指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管好用好国债投资,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较快增长;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大力提升工业竞争力,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市场取向改革,深化投资、价格、粮棉流通和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培育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要有新思路,必须紧紧抓住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个主线开展工作。在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调整上,迈出新步伐。正确处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

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在经贸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坚持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和做法、做好各项经贸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到“六个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二是更加注重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三是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四是更加注重流通业对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五是更加注重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六是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发展观的明确,必将对政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财政政策转型

1998年以来,我国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带动投资3.2万亿元,年均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可以讲,国债投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运用国债资金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力量办的大事,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

但辩证地说,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有一些副作用。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债务余额和赤字规模的扩大使风险因素有所积聚,当然还包括在某些方面增强了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程度,持续的政府投资还会在某些领域产生效用递减等问题。

因此,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应该继续实施以及如何实施成为2002年以来经济学界一直争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在年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2003年积极财政政策的走向作出了全面而明确的规划,其中包含不少值得琢磨的变化。会议把“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列为2003年经济工作要着重把握好的四个方面之首,并具体提出五项要求: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重大项目的投入和建设;二要向农村倾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三要向结构调整倾斜,促进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四要向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倾斜,继续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五要向生态环境建设倾斜,加快实施退耕还林,促进可持续发展。会议还要求国债项目建设必须保证质量,严格资金管理;扩大投资需求要同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促进消费结合起来,实现投资和消费双拉动;要继续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国家鼓励的产业和建设项目,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这表明,以国债扩大内需的油门将踩在富民为本上,就是说使人民更多地受益,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少数民族将优先受益。这不仅是一个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而且是一个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不仅对2003年经济发展将产生良好的拉动作用,同时,对未来的长期发展也将奠定良好的基础。

税制将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调整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金人庆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表示,在保持税收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今后要对税制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调整,基本建立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为辅助,符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税制体系。

今后要建立持续稳定增长的税收收入机制,保持税收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或略快于经济增长,提高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今后要推进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完善个人所得税,调整消费税和营业税,改革地方税,推进费改税。同时,要整体推进,全面深化,基本建立完备的税收立法、执法、司法、护法体系。合理配置税收立法权限,加快税收立法步伐,制定税收基本法,提升税法级次。此外,还要完成金税工程三期建设,推进税收信息化,并不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和加强税务队伍建设。

从中可见,人们呼吁的税制改革2003年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并有望迈出比较大的步伐。

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全国经济工作会议透露,2003年要着重抓好“四项改革”,即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稳步实施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说明政府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要加快改革有清醒的认识。今后5至8年,我国将加速向市场经济体制转移,政府和企业的管理体制将尽快适应这种变化。

会议把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列为今年四项改革之首,预示着国企改革将有重大突破。而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将有利于妥善解决中央与地方政府管理国有资产的权责问题,通过构建符合基本经济制度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明确国有资产出资人。解决部门多头管理国有资产的问题,通过成立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实现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为国有资产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条件。

而且,为提高工作效率,新一届政府会进一步提出精简机构、调整不同部门的职能的目标,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特别是会议在提及加快结构调整的内容时,要求各级政府将注意力转到“引导、规范、监管、服务”上来,尽快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结构调整新机制”。这意味着政府职能将发生重大转变,即转向引导市场、规范市场、管理市场、服务企业的职能上来。政府不能再充当结构调整的主体,这一角色将交给企业。

在改革要有新突破的思路下,2003年我国将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取向的改革,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法制加强管制减少

自2003年1月1日起,我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将施行一批新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制度等,比如《政府采购法》、《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等。法律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中国证监会于2002年12月24日在官方网站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第一批取消行政审批项目(32项)的通告》,公布了中国证监会第一批被取消的32项行政审批项目。种种迹象显示,在取消首批32项行政审批项目后,中国证监会将会加快解除行政管制的步伐。这表明,2003年我国经济管制将进一步减少。

特别是备受关注的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2002年12月也提请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初次审议。草案对私人所有权作出专章规定,旨在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民法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这部民法草案的起草甚至出台,将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保护自然人、法人的民事权益,规范民事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非公发展条件趋好

有关部门信息表明,2003年,我国将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为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参与竞争创造条件。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的高度,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摆到突出位置。具体为:首先要尽快出台与《中小企业促进法》相关的配套政策,抓紧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设立和使用管理办法;尽快出台中小企业标准,为贯彻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提供依据;二是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创办中小企业;三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四是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五是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六是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对外交流与合作。

国家还特别强调,要发挥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之逐渐成为新增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放宽市场准入,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应当允许国内各类资本进入。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保护公平竞争。

可以讲,2003年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在新的一年里,党和政府还将对社会保障、就业、教育等社会问题更加重视,支持信息化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第2篇

上述三个方面原因的存在,既影响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经济工作监督的开展和成效,阻碍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也成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需要不断加强探索、研究和努力的方向。通过对近年来我区人大常委会加强经济监督工作的做法的分析和思考,我认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有所作为,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把保障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把监督经济工作与支持经济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提高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在依法认真履职中实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有效推动。

一、准确科学把握经济形势,不断增强服务大局的意识和信心

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准确科学地分析和把握地区经济形势,明确肩负的职责,进一步增强服务大局的意识,不断发挥在推进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充分认识我区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增强前进的动力和发展的信心

近年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争当又好又快发展先行区”的总体目标,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各项经济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更大的成绩。到“”计划末,全区三次产业之比由年的13:51:36调整到3:61:36,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由年的84家增至206家,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都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23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647元,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总体全面达小康,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区人大常委会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倍加珍惜我区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自觉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树立发展的信心,增强前进的动力,通过依法履职推动全区经济继续健康、持续、协调、科学地发展。

2、充分认识人大工作在全区经济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是强化全局意识。人大工作只有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贯彻党委意图,服从服务大局,才能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在当前,对而言,“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全区工作的全局。常委会要自觉立足这一全局,找准自己位置,更好地围绕中心、融入中心、服务中心。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对人大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主动掌握全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政策,及时了解全区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密切关注全区加快发展的具体进程,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充分发挥人大在促进发展中的应有作用。三是强化群众意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及时了解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积极主动地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四是强化创新意识。人大工作仍处在一个探索和开拓的时期,在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运作程序上,还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我们要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以勇于创新的精神,去观察、分析和研究人大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共同探讨推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着力在具体化、可操作性、针对性和补充性上下功夫,进一步促进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3、准确理解区委的战略部署和工作意图,进一步明确促进发展的具体任务和措施

当前,我们正在开展以“居安思危、居安思学、居安思进”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常委会要以此为契机,一方面按照区委的精神和部署,加强对全区经济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调研,深入思考人大常委会如何为全区走在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前列发挥作用,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措施,切实提高人大工作与全区中心工作的紧贴度。另一方面,常委会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与“一府两院”的关系,始终加强与“一府两院”的沟通协调,注重理解和支持“一府两院”的工作,与“一府两院”构建和谐的工作关系,形成各自充分发挥职能,在互相支持中共同发展的局面,推动全区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在这一点上,我们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良好的与“一府两院”的联席会议制度、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等,通过监督与支持的有机结合、有效统一,形成了齐抓发展、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自觉围绕全区中心开展工作,努力推动地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层次和方方面面,也牵扯到全社会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从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抓住那些在地区经济建设中地位重要、涉及面广、问题比较复杂,或是社会各方面都比较关注的问题和工作作为重点,通过行使各项法定职权,促进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以此推动有关工作,进而推动地方经济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具体而实在地实现人大在地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一是通过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更好地推动发展。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本行政区域的经济建设事业中发挥作用,应该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从地区经济发展全局出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重要决策、重大事项行使宪法赋予的决定权,把党委的意图变成地方国家意志和地区全体人民的意志,变成地方政府必须坚持贯彻执行的具体工作行为,有效地保证经济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使全体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地区经济建设事业中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几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先后作出了《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走在新一轮科学发展前列的决议》等决议,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区委重大部署的深入贯彻。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把握好人大工作与党委全局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选择那些事关科学发展重大事项的问题,适时作出决议决定,更好地服务全区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人大在推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是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加大监督工作力度。当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经济工作的监督应突出以下四个方面:(1)监督本行政区域内计划和预算的执行情况;(2)监督党和国家有关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3)监督本级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经济工作的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4)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经济工作的重大事项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在监督过程中,要注意监督的形式和方法,力求在监督的形式上求活,方法上求新,层次上求深,效果上求实。近几年来,常委会在工作议题的安排中,始终坚持把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作为主线,加大了对全区重大建设项目财政预算执行、全区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全区小化工企业的关停与搬迁、全区重点项目的推进等工作的监督,对《劳动合同法》、《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台商投资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积极提出建议,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全区重大战略部署的落实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具体开展工作中,常委会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一是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不同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听取和审议政府有关方面的经济工作报告,切实发挥常委会会议对经济监督的主渠道作用。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并提出有问题、有分析、有意见的调研报告,督促和支持政府改进工作。三是通过开展视察活动,加强监督。组织开展视察活动,是强化监督职能,支持和促进“一府两院”工作的重要形式。它不仅影响面大,而且收到的效果也比较明显。四是提前介于计划和预算的编制过程,做好计划和预算出台前的调查和预审工作,发挥实质性的监督作用。五是加强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和政府经济部门的日常联系,及时了解政府经济部门的工作,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

三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人大代表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生活于群众之中,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对推动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要继续按照中央9号文件精神的要求,围绕经济发展大局,积极发挥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各方面专家多、知识结构丰富、与实际生活和人民群众联系更为紧密的优势,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要继续开展人大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广大选民的“双联系”活动,积极向代表通报政情,使代表更好地知情议政,及时把党的富民政策带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智慧反映上来,使党和政府能够及时地、真实地了解社情民意,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要继续深化代表活动内容,激发代表履职热情,适时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调动代表履职自觉性,激励代表在贴近民生、帮民致富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要继续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督办工作机制,落实现场督办、重点督办、跟踪督办和督办月集中督办等制度,确保取得实效。要继续采取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开展调研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人大代表为地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努力在人大代表中形成齐思经济发展、共建宏图伟业的良好氛围,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奉献力量。

四是密切关注经济发展中的焦点难点问题,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民主渠道,人大要充分发挥政治上的优势,通过积极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及时关心和着力督促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几年来,常委会密切关注经济发展中的社区建设与管理情况、“三项整治”工作情况、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工作情况、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与再就业情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找准问题症结,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督促纠正,使广大群众实实在在受益、真心诚意认可。

三、坚持开拓创新,全面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自身建设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更好地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基础。在推进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锐意改革创新,努力用时代的要求审视人大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研究人大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推动人大工作,围绕人大常委会及人大机关建设,不断提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促进发展的能力。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常委会要继续采取各种有效形式,认真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人大机关工作人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到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讲话精神以及现代经济、科技和金融知识,从而严格遵循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区委作出的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部署,全面把握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规律,清醒认识全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不断提高人大常委会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第3篇

关键词:G20杭州峰会;创新增长;全球贸易增长;三位一体的反腐败合作

DOI:10.13939/ki.zgsc.2016.39.107

G20是当前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加强政策协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国首次以创始国和核心成员国身份参与的全球治理机制。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成功召开,这是中国近年来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多边经济会议。杭州峰会围绕着“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一主题,聚焦当前全球经济核心重大问题,达成了丰硕的成果和共识,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它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治理模式。

中国作为东道国,在G20治理平台更多地承担“领导者”角色,引领下一代G20议题设置。通过此次峰会,将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果介绍给各伙伴国,将中国的发展经验与各国分享,表达中国的关注,体现中国的思想,提出中国的方案,为重振世界经济,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中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方向制定者的角色日益凸显。同时,杭州峰会为中国进一步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实施对外开放新战略,深化中国经济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从会议召开的背景和预期目标、机制改革、议题设置,成果达成、方案落实等多方面,杭州峰会都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会议既包含对传统核心议题的关注和突破,又针对当前G20发展新阶段、世界经济面临新挑战,引领了全球经济治理新方向。中国发展理念与治理思路的融入,也是杭州峰会与历届G20峰会最为不同之处。

一、推动G20峰会从短期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的转变

主席在杭州峰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指出,“世界经济已经来到了新的关口”。上一轮科技进步带来的增长动能逐渐衰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尚未形成势头。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保护主义、内顾倾向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与2008年相比,世界经济虽然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等多重风险和挑战,现状仍令人担忧。G20峰会的首要目标已经从最初应对重大的、突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转变为如何在中长期内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发掘经济增长新动力。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G20成员中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已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引擎,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东道国,中国在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风险与挑战,推动议题设定从短期问题向深层次和长期性问题延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此外,杭州峰会加强G20机制化建设,为G20从短期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的转型提供了坚实保障,确保合作延续和深入,通过改革促进G20成为21世纪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在面对世界经济重大问题时G20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领导作用,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的包容性增长。

二、“创新增长”成为G20首要议题,创新增长蓝图倡议将是重大贡献

“创新增长”首次被纳入G20核心议题,也是G20首次聚焦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动力,主动制订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计划。历史实践证明,仅仅依赖货币和金融政策的协商与制定只能应对短期危机,依靠投资、出口和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和新型发展模式,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全方位提升和发展生产力。

杭州峰会一致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创新,推动创新成果交流共享;通过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方式,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拓展新边界;形成“协同、合作、开放、包容”长效创新机制,成为本次G20峰会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

作为创新增长的倡议方,中国正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从经济大国向科技创新大国和强国的转型。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此激发新活力、新动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各种要素更加公平、自由、快捷地有效配置,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5年5月中国了《中国制造2025》,未来十年,中国制造业发展将按照“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总体要求,着力提升创新能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科学、技术和创新作为推动未来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的手段,符合我国产业布局升级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要求,也符合国际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加强结构性改革顶层设计,明确九大优先领域和指导原则

结构性改革议题一直都是G20峰会的重点议题。2009年,匹兹堡会议领导人宣言中首次明确承诺“要在结构性改革上做出显著成效,以培育私人需求并加强长期增长潜力”,“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需要结构性改革来创造更加包容的就业市场、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及优质的教育和培训项目”。这表明G20各成员国开始意识到结构性问题是制约各国长期增长的关键。

2010年首尔峰会上,结构性改革被作为独立议题在领导人宣言中提出,明确了产品市场改革、劳动市场与人力资源发展改革、教育和培训、税收改革、绿色增长和创新、平衡经常账户、基础设施投资等七方面改革重点。

2013年G20圣彼得堡峰会围绕着“保持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主题,确定了《圣彼得堡峰会行动计划》,各个成员国分别就本国情况制订了详尽的行动计划,承诺通过促进投资、补齐关键短板、提高生产率和竞争、提高劳动参与率、改善金融市场稳定性和扩大信贷,解决内外部失衡。

2014年,G20布里斯班峰会制订了《布里斯班行动计划》,分别从增加和促进投资、促进竞争、促进贸易、提高就业和参与率四大方面给出了结构性改革承诺。承诺到2018年前使全球GDP额外增长2%,并承诺设立全球基础设施倡议(GⅢ),以满足每年约5万亿美元的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

2015年G20安塔利亚峰会,领导人宣言重申“G20的首要任务是及时有效地实施增长战略,包括支持需求和结构性改革的措施以提高实际和潜在增长,创造就业,促进包容性增长和减少不平等”。

尽管G20对结构性改革越来越重视,各成员国也做出诸多承诺,然而议题深入推进与行动计划落实的情况却不及预期。2016年7月G20财政和央行行长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完成了G20结构性改革顶层设计,确定了结构性改革的9大优先领域和48条指导原则,制定了衡量改革进展和成效的指标体系。其中,优先领域包括促进开放的投资和贸易;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活力;促进创新;促进竞争,改善营商环境;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和完善金融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环境的可持续性;促进包容性增长。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G20框架下标本兼治促增长的思路。

在2015年安塔利亚峰会后,中国率先启动进行结构性改革,建立开放型经济。当前的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a短板”五大重点任务,要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宏观环境。中国经济结构改革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治理经验和成绩,主导推进此项议题,表现出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的责任感。实践证明,短期工具如货币和财政政策空间有限,需要我们调整政策思路,改变中长期结构性失衡的现状,做到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并重,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只有通过扭转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减缓的局面,改善收入分配不均现状,实现有效的创新驱动,才能带领世界经济走出萧条,中国的结构性改革实践可以为全球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四、《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峰会闭幕式上的讲话提出:我们决心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的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2016年G20在贸易领域的推进是中国担任主席国的又一重要贡献。

回顾历届峰会,G20尚没有将贸易和投资单独列出作为主要议题深入讨论,有关贸易议题的成果或共识,大多还停留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呼吁推动自由贸易发展”的倡议,并没有落实任何的行动方案或确定时间进程。直到2013年圣彼得堡峰会,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一起推动了WTO巴厘贸易部长会上达成“早期收获”协议,巩固和维护了多边贸易体制地位,为WTO多哈回合谈判注入了新的动力。

本次杭州峰会实现了贸易议题多个“第一次”的突破:第一次在G20框架下设立了贸易和投资工作组机制;第一次确认将G20的贸易部长会议常规化和机制化;了第一份G20贸易部长会议共同声明。峰会批准并制定了《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成为继WTO巴厘会议、内罗毕会议之后,全球贸易自由化推进的重要内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具体内容包括七个方面:降低贸易成本、加强贸易投资政策协调、促进服务贸易、增强贸易融资、制定贸易景气指数、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推动贸易和发展。G20还一致决定推动尽快实施wro《贸易便利化协定》,努力将全球贸易成本降低15个百分点;落实在2016年底前达成一个富于雄心、面向未来的《环境产品协定》,在广泛范围内削减环境产品关税。

五、《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成为首个世界投资政策的多边纲领性文件

G20的贸易投资机制化充分肯定了国际投资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贸易部长会议共同声明又一大重要成果,G20框架下推动投资自由化议题,建立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投资指导原则》),有助于改变全球投资管理体系高度碎片化的现状;有助于促进全球投资政策协调,为企业对外投资决策提供更强的可预见性和确定性;有助于为各国协调制定国内投资政策和商谈对外投资协定提供重要指导,弥合国家间投资政策分歧;为下一步建立WTO式的国际投资多边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具有开创性意义。《投资指导原则》这一非约束性规则,有助于弥补当前国际投资治理领域缺乏全球性政策指引的空白,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

2013年圣彼得堡峰会将投融资问题单列为议题,就长期投资、融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融资等达成了共识。2015年安塔利亚峰会公报中重申了“全球贸易和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引擎”,承诺通过调整后的增长战略,推动贸易和投资;并要求贸易部长定期举行会议,同意建立支持性工作组。可见,中国作为G20“三驾马车”之一,对议题设定和成果推动的引领能力已经有所体现,杭州峰会的成果充分落实了安塔利亚峰会的承诺和要求。

由中国主导推动国际投资规则的制定,促进全球贸易投资治理一体化的发展,逐步构建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全球网络,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也符合中国“走出去”的战略目标,有助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对于政策法规、监管体制等风险的规避。六、完善国际金融治理架构,国际金融改革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国际金融构架改革是G20长期关注的核心议题,中国也是这一领域的主要倡导者。

2009年G20伦敦峰会达成了1.1万亿美元的扶持计划,用以遏制危机进一步加深,加强金融机构和重建信心,稳定金融市场。计划中规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可用资金提高两倍,上升至7500亿美元。中国承诺参与该计划,并购买500亿美元IMF债券,使得中国的投票权从3.8%提高到超过6%。

本次杭州峰会承诺“继续推动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加强落实各项金融改革举措,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2016年中国担任主席国以来,重启了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本次峰会核准了《迈向更稳定、更有韧性的国际金融架构的G20议程》,强调了国际机构对金融风险防范和管理的重要性。承诺积极迎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的落,并致力于在2017年年会前完成第15次份额总检查,包括形成新的份额公式。支持世界银行按照达成一致的路线图、时间表及原则实施股份审议,目标是逐渐实现平等投票权。增加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性、投票权和发言权。扩大特别提款权(sDR)使用以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增强完善和构建国际金融安全网,完善债重组机制和改进对资本流动的监测与管理等。中国还首次把绿色金融议题引入G20议程,创建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杭州峰会通过了第一份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明确绿色金融的定义、目的和范围、面临的挑战,并为各国发展绿色金融献计献策,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七、发展议题受到重视,制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

2016年是落实2030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开局之年,2016年G20峰会的重点推进领域之一即推动包容、联动式发展,力求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未来15年的全球发展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G20发展议程的行动计划由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贸易、私人部门投资、粮食安全等10大支柱构成。联合国2030年发展议程涵盖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领域,有17个目标和169个子目标,对各国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或参考作用。这是G20峰会第一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也是第一次围绕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制订行动计划,展现了G20协调和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导力,对巩固G20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意义重大。杭州峰会公告还承诺通过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提高能源可及性、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青年创业等方式,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使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2010年首尔峰会通过了《增长共享的首尔发展共识》,明确表明G20成员国对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支持,此后发展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后危机时代,G20的首要任务和核心议题就是发展,应注重机制化建设、平衡发展和绿色发展。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兴经济的领头羊,中国倡导并力求形成关于发展的国际规范准则,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制度中的诉求和主张,体现了主席国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担当。八、创立“三位一体”的反腐败合作,构建共赢的国际平台

反腐败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一项重大课题,自2009年G20匹兹堡峰会以来,G20以声明、宣言、公报、反腐败行动计划等多种成果反复重申这一共识。除了G20,《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和APEC的反腐败倡议也为多边框架下的反腐国际合作提供平台。2016年G20峰会上,中国将推动G20制定追逃追赃高级别原则,设立追逃追赃研究中心,制订反腐败2017--2018年行动计划,构建原则、机制、行动三位一体的反腐败格局,从而形成对腐败问题的零容忍国际环境,以行动构建反腐败的合作网络。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第4篇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1 林业可持续发展内涵

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1992年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提出的,具有4个目标特征,即生态、资源、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体内涵表现在3个方面:①经济能力,即能源、资源、资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人均收入、资源储量、资本可替代性等;②社会合力,即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社会公平性、社会稳定性、体制合理性等;③生态支持力,即生态自我调节力、生态还原力、资源承载力、环境资源等。

2 当前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的状况没有根本扭转

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hm2,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面积9.42m3,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

2.2 林业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

适应市场经济支撑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处于起步阶段,吸纳社会投入生态建设、产业建设的难度较大,林业改革任务还很难巨。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现象还比较严重。

2.3 林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生物能源、木本油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刚刚起步,没有形成规模,做大做强林业行业任重而道远

林业经营方式落后,仍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没有形成集约化经营。林业管理机制不健全,林地流失依然严峻,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改变为非林业用地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2.4 林业基础设施和支持保障能力依然落后

林业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市、县和基层林业部门正常经费难以保障。人们生态保护意识还不强,毁林犯罪时有发生。林木过量采伐仍相当严重,一方面可采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超限额采伐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3.1 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策略之一是科技的发展。依靠科技发展经济,是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不合理的林业经济结构、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的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立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建立森林生态环境资源监测体系;制定科学的林业分类经营的标准;确立森林生态环境价值科学评价体系;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管理创新机制;建立森林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3.2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抓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立起以速生丰产林基地为核心,点、片、线、网相结合,布局合理的平原林业体系;调整平原林种、树种结构,进行立体开发,农林复合式经营,增强平原林业自身发展能力;开拓木材利用途径,优化产品结构,形成以龙头产品为依托的企业集团,并进一步完善平原林业服务体系。抓好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提高丘陵地区林地生产力。

3.3 制定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法制体系

通过政策引导和调控,法律规范约束和行业标准规范,促进全社会对林业的参与,消除非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化林业管理;运用税收、金融、价格、投资等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调整利益结构,保证林业投入和防止短期行为。建立健全营林、林木采伐、林木种子经营、森林公园管理等地方性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林业生产秩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林木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3.4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落实

加强人民生态意识,将林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林业建设献出自己应尽的义务。普遍提高全民行动的生态意识,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强化行政领导和技术指导,建立和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

当前,林业问题己成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核心问题,保护和发展林业己成为缓解生态环境危机和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科学合理的发展林业,使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整体发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李育才等.面对21世纪的林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 桂先群.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想法[J].中国林业,2005(6)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第5篇

推动机制转型 烙上中国印记

二十国集团于上世纪90年代末由美国等7个工业化国家提议创立。2008年以前,二十国集团机制的主体是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经济,引发了人们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深刻反思。为合作应对危机挑战,将滑向悬崖边上的世界经济拉回稳定和复苏轨道,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应运而生,并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论坛。自首届华盛顿峰会起,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着眼于携手化解危机,重点加强各国经济金融政策的协调,努力推动世界经济走出危机泥潭。

近年来,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总体上还没有摆脱困境,复苏与增长依然疲软,全球范围内有效需求不足,短期刺激政策效应日减,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同时,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治理的呼声和意愿增强。作为国际经济合作重要平台和全球经济治理重要机制,二十国集团囊括了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广泛代表性,肩负着携手应对挑战、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使命。国际社会期待二十国集团发挥领导力,推动解决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新动力。

在世界经济寻求转折的关键节点上,二十国集团亟须顺应国际大势和时代要求,加快合作机制转型。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指出:“中方主办杭州峰会的目标之一,是推动二十国集团实现从短期政策向中长期政策转型,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巩固其作为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的地位。”主席从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创新发展方式、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放型世界经济、联动型世界经济、包容型世界经济等一系列新政策主张。这些政策主张为二十国集团合作机制转型指出了方向、明确了内涵,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开出了一副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使二十国集团定位更加清晰、功能更加明确、政策更加聚焦,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和二十国集团合作进程烙上了鲜明的中国印记。

激发经贸活力 启动增长引擎

长期以来,贸易和投资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增速明显放缓,已经从1990年到2008年间平均增长7%,降至2009年到2015年间平均增长3%的水平。跨国投资持续低迷,迄今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促使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强劲转动,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平衡、可持续增长,是二十国集团肩负的重要责任。主席在本次峰会上提出:“中方把贸易和投资摆上二十国集团重要议程。我们推动二十国集团加强贸易和投资机制建设,制定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重申反对保护主义承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为各国发展营造更大市场和空间,重振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在中国的大力推动下,杭州峰会集众智、聚合力,在创新增长方式、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启动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历史性成果。其中,在全球经贸合作领域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实现了二十国集团贸易投资政策合作机制化。二十国集团此前在贸易投资领域缺乏稳定的工作机制,既没有定期召开贸易部长会议的安排,也缺乏工作层面的对话渠道。难以开展持续、深入的讨论和合作,是二十国集团合作的短板。在中方倡议下,2015年二十国集团安塔利亚峰会指示贸易部长定期举行会议,并同意建立支持性工作组。在此基础上,二十国集团于2016年成功创设贸易投资工作组,并举办了4次会议。7月9日―10日,中方在上海成功主办机制化后的首次二十国集团贸易部长会议,通过了中方倡议的《二十国集团贸易投资工作组工作职责》。杭州峰会对以上成果给予了认可,欢迎设立贸易投资工作组,承诺进一步加强二十国集团贸易投资合作。这将为二十国集团更好地发挥全球经济治理作用、促进贸易投资增长提供长期稳定的机制保障。

提出了促进全球贸易增长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在中方引领下,各方在杭州峰会期间达成一致、核准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确立了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贸易和投资政策协调、推动服务贸易、加强贸易融资、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处理贸易和发展问题等七大合作支柱和行动方案,成为二十国集团贸易合作的纲领性文件,为促进包容协调的全球价值链发展、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峰会明确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同意将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延长至2018年底;同意增强区域贸易协定透明度;承诺2016年底前二十国集团成员全部批准《贸易便利化协定》;同意继续推进多哈回合剩余议题谈判,开启讨论潜在的、符合各方利益的新议题。这将为进一步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和多边贸易谈判提供重要的政治支持,进而有效释放全球经贸合作潜力,扭转全球贸易增长下滑趋势。

出台了全球首份关于投资政策制订的多边纲领性文件。当前,全球投资领域存在3300多个双边和区域协定,规则碎片化现象严重,各国进行跨境投资政策交流合作的需求十分迫切。作为全球投资主要输出国和接受国,二十国集团成员在中国年首次将跨境投资议题纳入合作议程,努力为广大企业开展投资活动提供一个更加开放、透明和可预见的政策环境。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杭州峰会批准了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确立了反对跨境投资保护主义,营建开放、非歧视、透明和可预见的投资政策环境,加强投资保护等九条非约束性原则,填补了国际投资领域的空白,为加强全球投资政策协调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促进二十国集团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变也具有里程碑意义。

上述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举措,致力于打破藩篱、突破梗阻,使全球资源、要素、货物、服务顺畅高效流通,更好地助推世界经济增长,更好地推进经济全球化。主席在本次峰会上指出:“我们应该发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开放、交流、融合。”在中方倡议下,杭州峰会以促进包容和联动式发展为目标,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第一次集体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这在二十国集团历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体现了杭州峰会鲜明的发展视角,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高度评价,将有助于从根本上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使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落实峰会成果 推进开放融合

主席指出:“承诺一千,不如落实一件。我们应该让二十国集团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当前,新的全球经济增长蓝图已经绘就,关键是把蓝图变为现实。中国历来是行动派,将以自身的积极行动大力推动杭州峰会有关成果的后续落实工作。作为全球主要贸易投资大国,中国将以杭州峰会为契机,与各方共商共建贸易投资机制,推动贸易投资继续成为二十国集团合作的重要支柱,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再添新活力。

携手推动国际贸易重回增长轨道。以此次峰会达成的《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为纲领,进一步加强贸易政策协调,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促进服务贸易,增加贸易融资,实现各国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球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继续致力于维护以规则为基础、透明、非歧视、开放和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政策、方式,注重通过国际贸易政策与其他宏观政策的配合,让创造财富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市场力量充分释放。妥善管控经贸分歧,避免经贸问题政治化,更多向全球业界和民众传递正面信号,增强发展信心。

携手推动跨国投资焕发生机活力。在峰会达成的《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基础上,促进全球投资政策协调,逐步改变全球规则碎片化现状,为各成员制定国内政策和商签对外投资协定提供指引。营造开放、透明、有益的全球投资政策环境,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更强的可预见性,为各国更好地扩大投资和实现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增添动力。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第6篇

摘要: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谈判的启动对未来全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谈判进程、谈判中出现的焦点问题和一些目标内容,主要涉及气候变化、人权以及其他权利、法治和管理、资金和目标执行手段四个方而,并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今后发展议程中的谈判前景,以及中国在新一轮2015年后发展议程谈判中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日标:2015年后发展议程;千年发展目标:Rio+20;谈判进程:谈判前景

201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即19 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0周年纪念大会(Rio+20),通过成果文件《我们期望的未来》(The Future We Want),其中一个重要决定就是启动谈判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的进程,谈判结果和建议的目标将呈送联合国大会审议决定。被授权谈判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公开工作组(Open Working Group)从2013年3月到2014年7月先后召开了十三次会议,最终就17个大目标(Goals)和169项具体目标(Targets)达成一致。17个大目标涉及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目前,联合国大会正将这些目标作为2015年后发展议程(Post-2015 Development Agenda)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讨论,并将在2015年9月举行的联大特别首脑会议上作出最终决定。

谈判进程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成果文件要求成立一个由来自联合国五个区域组30个国家代表组成的工作组来谈判可持续发展目标,并要求谈判过程要公开、透明,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开放。

2013年1月,第67届联大通过决议,决定成立工作组。其中,6个席位由6个国家单独拥有,9个席位由18个国家以两个国家组合方式共享,14个席位由42个国家以三个国家组合方式共享,还有一个席位由4个国家共同拥有。因此,共有70个国家参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工作组的谈判。

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14日开幕。会议选举肯尼亚和匈牙利常驻联合国代表作为工作组联合主席。开幕式上,67届联大主席热内米奇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致辞。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主要就谈判进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交换了意见。

在2013年4月召开的工作组第二次会议上,代表们重点讨论了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框架以及管理、性别平等、妇女权益、人权和执行手段等问题,并讨论了2013-2014年工作组工作规划。

随后的第三次至第八次会议上,基本遵循了就不同问题交换意见的方式,并没有就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实质性的谈判。

在前八次会议交换意见和讨论的基础上,工作组两主席于2014年2月中旬提交了一份总结性文件,提出了19个“重点领域”,供工作组第九次会议讨论。在第九次会议后,两主席在讨论基础上,对重点领域文件做了进一步修改。第十次会议就该文件进一步讨论。会议不仅就重点领域进行了探讨,而且就各成员国和主要利益相关者集团提出的300多个具体目标进行了讨论。在工作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代表们基本一致同意与“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有关的议题,即减少贫困、粮食安全、教育、健康、性别和水资源等,应该包括在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内,然而对于一些“较新”的问题是否及如何包括在目标框架内未达成一致,这些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海洋、可持续消费和生产、能源、工业化、基础建设、经济增长和就业、人居、执行手段、和平社会和法治。在第十一次会议的谈判基础上,两主席在2014年6月提出了包括17个大目标和212个具体目标的首个草稿文件,并随后召集有关非正式磋商。磋商主要讨论了前6个大目标和相关的具体目标。工作组第十二次会议对第7至17个目标进行了谈判。两主席在此基础上于2014年6月底提出了修改草稿文件。工作组第十三次会议即最后一次会议,各方就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进行了最后的谈判。经过共同努力,各国终于在2014年7月19日接受了包括17个大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的一揽子建议,并请求两主席将建议提交联大讨论通过。同年9月,工作组正式向第68届联大提交报告。联大决定工作组提交的方案将作为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可持续发展目标部分谈判的基础。

以上可以看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谈判不仅漫长,而且艰巨、复杂,特别是工作组最后三次会议的谈判相当激烈,谈判涉及的问题众多,各国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各国几乎在每一个目标上都有不同观点。那么各国在谈判中的主要分歧在哪里?总体来说,谈判分歧主要在最后方案应包括哪些目标和不包括哪些目标,以及相应具体目标、执行时间表和手段。具体来说,各国之间最突出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气候变化

一部分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高度强调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包括气候变化,他们认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反对确定气候变化方面的目标,因为他们担心这将影响到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谈判的结果;同时他们强调气候变化有关目标制定应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进行谈判,并强调气候变化有关目标的制定必须考虑“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人权以及其他权利

发达国家强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包括人权、性别平等等方面的内容,认为人权改善是发展的核心内容。但是相当多国家认为人权已超越可持续发展的范围,可持续发展目标不应该涉及。同时他们也强调“发展权”和“享有经济资源”等权利。一些国家在谈判后期提出包括“性和生育权”有关内容,但由于文化宗教等原因,遭到一些国家特别是中东和非洲国家的反对。一些国家还主张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包括被占领土和受战争冲突影响的国家的人民权利。这些问题已由可持续发展延伸到敏感的政治领域。

法治和管理

和人权问题一样,许多发展中国家认为法治(Rule of Law)和管理(Governance)问题已超越可持续发展范围。但是一些发达国家认为法治和良好的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必须兼顾。

资金和目标执行手段

是否支持目标执行需要的资金、技术、信息共享、能力建设等手段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谈判中表现出的重大分歧。发展中国家希望所有目标都应明确相应的具体的执行手段,以保证这些目标的执行和实现,并要求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技术等来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这些可持续发展目标;然而发达国家对资金的承诺和提供技术转让等方面的支持避而不谈,或者强调所有国家都应通过调动国内的相关资源来支持目标的实现,并让有关利益相关者特别是私营企业和非政府机构参与目标的实现。发达国家一直不愿意就每个目标制定具体的执行手段,而是主张制定一个泛泛的执行手段目标,建议国家间通过贸易、技术支持、能力建设以及伙伴关系等来推动目标的实现。

除了具体问题,各国还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分歧。一是如何平衡目标广泛性(适用于所有国家)和目标的区别性与针对性(目标的制定和执行应考虑各国不同国情和能力)。发展中国家在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一直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认为目标必须视各国不同国情和国力而定,坚持发达国家必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的目标。二是如何平衡可持续发展所涵盖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一些国家认为建议中的目标更多偏向社会和环境方面,而涉及到经济发展的目标不多。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希望有更多支持以帮助他们实现目标。三是在目标表述方式上,如何使目标既能表达国家和国际意愿,同时也能让公众理解目标的意义,从而自觉采取行动为实现目标作出贡献。

谈判成果

应该说,工作组的谈判成果是丰富的,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包括减少贫困、粮食安全、卫生健康、教育、性别平等、能源、经济增长和就业、基础设施、创新、不平等、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气候变化、海洋以及海洋资源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包容性社会和伙伴关系等。每一个大目标下面都有许多具体目标和支持这些目标实现的执行手段。工作组建议的17个可持续发展大目标见表1。

2014年12月,为促进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制定,联合国秘书长向联大提交题为“2030年享有尊严之路:消除贫困,改变所有人的生活,保护地球”的综合报告(A/69/700),他在其中建议2015年后发展议程应主要包括6个方面:第一,尊严:第二,以人为本;第三,发展繁荣;第四,保护我们的星球;第五,公正;第六,伙伴关系。工作组根据这6个方面提出了17个大目标见表2。

谈判前景分析

联合国已于2015年1月19日-21日开启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政府间谈判,其中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是这一新发展议程的核心内容。2015年后发展议程最终将提交2015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特别首脑会议讨论通过。那么谈判前景如何?一种可能性是2015年后发展议程谈判全盘接受工作组的建议,将所有17个大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全部包含在新发展议程中。一些国家在2015年1月的政府间谈判中已明确表示,不希望就建议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重新谈判,因为工作组的一揽子建议是经过长时间谈判达成的非常微妙的妥协结果,如果重新谈判,很难想像联大会在短时间内就这么多的问题和相关目标再重新达成一致。另一种可能性是保留目前建议中的核心目标,对其他相关目标进行重新组合,从总量上减少目标的数量,以便向公众宣传,推动执行。包括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内的国际政要已经公开表示,希望看到更少数量的目标。另外一些西方媒体和专家也对数量如此之大的目标的可执行性提出了怀疑。

中国策略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第7篇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回答着“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正是由于发展观所具有的发展哲学的特征,决定着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领作用,以及对于发展实践的全面而深远的影响。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要按照五中全会和《建议》的要求,把科学发展的观念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切实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纳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在“十一五”期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具体要求和指导方针,就是要做到“六个必须”: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方面,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努力促进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平稳性,避免大起大落。要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可能妨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种问题。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真正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要把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城乡同步发展。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要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环保和社会治安等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让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第8篇

根据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会议决定,今年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重点保障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等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地方人民政府为主,实行属地管理,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三农工作的加强,我国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力度也不断加强。近几年,部分地区从实际出发,进行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目前,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条件基本具备。做好这项工作,对于稳定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扎实细致地做好工作:(一)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范围。我国地域广阔,发展很不平衡,保障标准和范围都要从实际出发,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和当地生活水平相适应。(二)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申请、审核和审批程序,实行民主评议、社会公示、动态管理,做到制度完善、程序明确、操作规范;加强保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安全。(三)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其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和补助措施的衔接工作,保持农村各项救助、优抚制度的基本稳定。(四)继续加强扶贫开发,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扶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自强自立、发展生产,加快脱贫致富。

会议认为,行政复议是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依法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层级监督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为充分体现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的要求,提高行政复议质量和效率,有必要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各项制度具体化,进一步增强行政复议制度的可操作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草案)》在总结近年来行政复议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行政复议申请制度、受理程序、审理方式、决定的权限和程序、指导监督及法律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会议决定,该条例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

5月30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

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财政部、国资委研究提出了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具体意见。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取得企业国有资本收益,用于支持实施产业发展规划、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企业技术进步,补偿国有企业改革成本以及补充社会保障。会议同意财政部、国资委提出的意见,决定从2007年开始在中央本级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地方试行的时间、范围和步骤由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决定。

会议强调,建立和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统筹用好国有资本收益,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合理配置国有资本、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统筹兼顾、适度集中。统筹兼顾企业自身积累、发展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及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合理确定国有资本收益分配比例;二是相对独立、相互衔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政府公共预算分别编制,既保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又要与政府公共预算相互衔接;三是分级编制、逐步实施。按照国有资产分级管理体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分级编制,并根据条件逐步实施。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当天,会议审议并决定颁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规定,以及中国国情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按照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部门和几十名专家,历时两年,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家方案》回顾了我国气候变化的状况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不懈努力,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与挑战,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阐明了我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我国的《国家方案》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会议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气候变化对我国生态系统、农业、林业、水资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的影响日益明显。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节约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控制人口增长等,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

会议指出,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的根本利益。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国际与国内、当前与长远,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区规划,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改善全球气候做出贡献。

会议强调,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五个原则:一是坚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二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三是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四是坚持综合治理,五是坚持广泛合作。气候变化无国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要依靠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会议要求,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环境意识。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完善政策,健全体制与机制,努力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

・・・・・・・・>>>

6月7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会议指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于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切实抓紧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快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发电、沼气的开发利用。总的目标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供电问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会议要求,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要与推进节能降耗、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相结合,坚持以下原则:一要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标要求,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二要采取有效措施,培育持续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三要加大财政投入,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研究、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发展;四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序开发,不得占用耕地,不得大量消耗粮食,不得破坏生态环境。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

6月13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工作的突出问题,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修订草案)》。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工业结构有所改善,财政收入持续大幅增长,市场销售更加旺盛,改革开放有序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就业人员增多,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实践证明,中央实行的方针政策和一系列调控措施是正确的、有效的。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工业增长偏快,外贸顺差过大,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突出,价格上涨压力加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

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稳定、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加大对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会议要求,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一)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特别要抓紧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及早启动早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做好夏收、夏种工作。完善扶持生猪稳定生产的措施和机制,加强奶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调控。(二)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控制新开工项目,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标准,切实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建设项目的供地和贷款,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三)控制对外贸易顺差过快增长。实施调整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和出口关税政策,完善扩大进口的支持政策,积极增加进口。(四)努力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综合运用金融、财税等手段,引导和调控资金流动。拓宽外汇使用和资本流出渠道。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五)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积极搞好食品市场供应,加强食品质量和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快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和问责制,发挥科技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推进重点节能工程、重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积极运用价格手段和财税、金融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七)搞好防汛救灾工作。目前全国陆续进入主汛期,要立足于防大灾、抗大灾,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安全度汛。(八)重视做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继续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和完善治理乱收费、乱罚款问题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强化安全生产。加大食品药品、饮用水等安全保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