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30 16:36:30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第1篇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下滑机理的分析,阐释了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举措将对区域格局的调整产生深远影响,导致区域格局向更为协调、均衡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 区域格局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不均衡区域发展战略指引下,区域差距持续扩大。东部地区的率先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更深入地参与全球分工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要素配置。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要素也向东部地区流动和集聚,进一步强化了地区差距。参与全球分工程度不同的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持续扩大,已成为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现阶段经济不景气的机理阐释

现阶段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导致:一是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外生冲击;二是我国经济恰处于经济运行周期的下行阶段。二者相互叠加使得经济形势显得更加艰难。但也对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可能。

金融危机的外生冲击和经济处于运行周期下行阶段相互叠加的影响促成了现阶段我国经济的不景气。但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刺激举措下,经济运行已逐步走出低谷。从表1可以看出,自2008年7月份以来,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但到了2009年3月份后开始持续上升。

经济增长是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者合力的体现。从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方面比较,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区别。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参与全球分工合作程度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无论是吸引的FDI,还是外贸依存度,东部当前和中西部地区都存在着显著差别。如果把参与全球分工合作程度较深的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看作“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话,则中西部地区由于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程度低,其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市场的驱动,可看作由“内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引致。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属于外生冲击,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等途径传导。因此参与全球分工合作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受到的冲击显著地高于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的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能否迅速回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需能否及时回升,而外需取决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但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前景尚不确定,外需再次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中西部地区“内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依赖性较低,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和投资驱动。当前的经济下滑主要源自恰处于经济运行周期的下行阶段,以及受到金融危机的间接影响。国内需求不足是导致其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扩大内需是刺激中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显然,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下滑的机理存在差异。

政府应对措施对区域格局的影响

扩内需、保民生的政策措施对“内向型经济增长”的中西部地区来说,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更快增长。

(一)扩大投资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当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直接,也最容易见效。投资的地域分布变化将促使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随之改变。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在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新开工计划的总投资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东部地区,这将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持久效应。促使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变化的几率加大。当然,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期。

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将大大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并借此加强自己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水平,为产业“北移西进”的依次梯度转移夯实基础。东部地区“低成本增长模式”增长空间日趋缩小,和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逐渐改善的相互结合,降低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交易成本,有力地保证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强劲增长和持续发展。正因为如此,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湖南、江西、广西等中西部地区省份的经济表现一枝独秀。

(二)启动消费

通过扩大投资刺激经济增长最为便捷有效。但如果不能够有效地促进最终消费需求的增长,通过投资刺激的经济增长很难持续。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消费率和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持续、大幅度地下降。消费率从1991年的62.5%下降到2007年的49%,同期的投资率从34.9%上升到42.5%。从贡献率看,投资贡献率迅速回升,消费贡献率则持续下降。这一时期投资贡献率平均为50.5%,其中固定资本形成贡献率为49.0%,消费贡献率为36.9%。但是,通常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难以解释我国消费率持续下降的情况。就我国而言,消费率的下降取决于储蓄率不得已的提高。沉重的住房、医疗、教育负担和脆弱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消费者普遍的心理预期是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支出的确定性,这种预期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尤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承受能力偏弱的中西部地区为甚。居民很难有意愿提高消费支出。

“保民生”目标的提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启动消费,促进消费增加必须解决支撑消费需求的根本问题: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诸多学者在研究我国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问题时,都认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扩大内需的必须途径。相对于发达的东部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在医疗、养老和就业等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需求程度也更为迫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扩大内需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内需。为“保民生”采取的一系列调节收入分配和加强社会保障的措施,强化了居民对未来收入的确定性预期,减少了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尽管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都面临着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但低收入居民往往有着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其增加收入中会有更多的份额用于消费。从边际的角度看,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改革措施将会促进中西部地区内需的更快扩大,刺激其经济增长,有利于地区差距的缩小。

结论

总之,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外生冲击,以及处于经济运行周期下行阶段的叠加影响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将对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进一步协调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某些临时性的应急机制也将对区域格局的调整产生持久性效应。金融危机对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区域间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质上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并迎接挑战,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朝着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同时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建立在内需和外需并重的坚实基础上。

从长期来看,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集聚经济、技术创新以及空间交易效率的差距难以在短期内快速缩小,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成功升级和转型将会再次拉大区域差距。从这个意义上看,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缩小地区差距的确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第2篇

政策走向判断

2007年7月,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下发,意味着区域经济政策的制订、实施将更有针对性,这也是2008年区域政策变化中最为重要的。

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现主体功能区定位,相关政策就会调整完善,主要有: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完善中央和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增加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实行按主体功能区与领域相结合的投资政策,政府投资重点支持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支持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研究提出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指导目录及措施,引导优化开发区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和竞争力;引导重点开发区域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增强吸纳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能力;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发展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

按照主体功能区的有关要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确保18亿亩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对优化开发区域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用地供给,严格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改变生态用地用途。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控人口总量,引导人口有序流动,逐步形成人口与资金等生产要素同向流动的机制。鼓励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吸纳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引导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逐步自愿平稳有序转移,缓解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状况。

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提出分类管理的环境保护政策。优化开发区域要实行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和环保标准,大幅度减少污染排放;重点开发区域要保持环境承载能力,做到增产减污;限制开发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和保育;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法严格保护。针对主体功能区不同定位,实行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办法。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的评价;重点开发区域对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以及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等实行综合评价;限制开发区域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具体到各大区域,东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在全面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和总体竞争力上,通过更为严格的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促使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中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放在优化总体发展环境上,进一步提升接受东部产业转移和外来投资的能力。西部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放在稳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上,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东北地区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区域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恢复上,抓好振兴装备制造业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发展趋势分析与判断

区域的发展态势

京津冀都市圈机遇比较好,发展值得期待。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京津冀地区列入优化开发区域,其国家战略定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的发展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也为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而首都北京作为核心区是京津冀都市圈最显著的优势之一。独有的政治、信息资源,发达的总部经济,不断积聚的科技人才资源为都市圈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为北京带来了发展新契机,也为京津冀都市圈带来了新的生机。在与奥运联系较大的高新技术、环保、旅游、金融、商业等产业的带动下,区域内产业升级和梯度转移将会加快。在奥运的带动下,区域内的合作将会增加,一体化进程将会加快,后奥运经济也将持续为区域发展注入动力。

长三角地区经济仍将保持稳步较快增长的态势。近年来,长三角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积极承接制造业研发、设计、销售等部分高端环节和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迁移,依托产业带和工业园区,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进展,努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有了一定的改善。投资需求的理性化得到加强,收入和消费增长步入快车道,服务业发展进入提速期,消费扩大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将不断增强。在全球经济继续平稳发展的格局下,长三角经济稳步较快增长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

中部地区经济仍处上升阶段,增幅回落有限。中部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农业人口比重大,社会事业发展欠账多,将会争取到国家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不仅可以促进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同时,中部崛起政策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3个基地、1个枢纽”在全国的地位。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主调,继续实行区别对待的调控策略。不管是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还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中部地区受到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概率比较大。同时,随着东部沿海生产要素成本和综合商务成本的逐渐走高,国内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进程明显加快。中部地区凭借要素供给充裕、综合成本相对较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区位条件优越等诸多有利条件,将继续成为发达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首选地区和重要基地。在外资外贸政策方面,国家将逐步引导和促进加工贸易向中部地区转移,引导国际资本流向中部地区和重点产业,着力提高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总体看,2008年中部地区增长速度虽可能会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增强。2008年,国家在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的同时,将继续强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政策实施力度。随着政策效应的显现,全国产业布局、投资流向都会出现新的变化,这为东北地区加快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其自身看,支柱产业高速发展的势头不减。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外市场对装备制造业的产品需求依然旺盛、对原材料工业的产品需求也没有减弱,这将进一步提高东北地区重点产业的经济效益,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入,东北地区企业竞争能力及适应市场能力不断提高,国企改革的成果逐步释放,将吸引众多战略投资者,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因素。

广东经济有望沿其内在惯性延续发展。尽管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效应对广东出口的影响将在2008年逐步显现,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增加的城乡居民收入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广东经济内在动力明显增强。虽然受金融房地产政策调整影响,广东第三产业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工业对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西部开发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继续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和人才开发等薄弱环节,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继续打好长远发展基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完善促进西部地区长远发展的资源开发管理体制、融资体制、公共财政体制、人才流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加强东西互动,着力推动重点区域加快发展;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保持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坚持重点突破,加大力度引导重点区域加快发展,积极推进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发展,使其成为带动西部发展的增长极。

区域发展特点

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目前,大中城市已基本完成了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初步建立了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市场推进机制,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创新资源的聚集优势。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多数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培育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政策的不断完善,高新技术区的扩散效应将进一步提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断上升。

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2008年,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建立以及相应政策措施的实施,从区域的角度看,最大获益者可能是中西部地区。这是因为,实行这一制度将意味着中央财政支出结构要调整为追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使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贫困地区所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由于中央财政支出方向的调整,相对降低了不同城乡居民在人均享受公共福利水平上的差距,将促使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变相增长。这样,过去那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领先增长的局面将发生变化,中西部地区消费增幅有望提升,各区域消费增幅基本相当,差距不断缩小。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中部地区继续领先。2008年,随着国务院部门落实中部崛起有关政策措施,中部地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比如交通部联合中部6省交通主管部门编制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全力构建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到2020年,中部地区铁路建设总规模将达4500亿元左右,新建铁路6500公里,“十一五”期间,中部6省省会城市机场将全部进行改扩建。商务部决定选择中部地区作为全国投资促进规划准备工作的试点地区,制订中部地区投资促进规划,从而在未来3-5年内在中部地区建立现代化的投资促进工作体系,探索和实施现代化的招商手段,切实改善本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吸收外资工作的质量。海关总署也出台10条措施,支持中部地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以推动中部6省的经济发展。西部和东北地区受政策以及东部产业转移的影响,也会保持比较高的增幅,而东部地区受土地资源的约束,增幅会略低一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完善区域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区域经济的协调运行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进行区域管理的有关行为和地方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更是要在国家区域管理相关法律框架下进行,这是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区域管理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区域管理制度基础完善的重要内容。

加快建立开放公平的国内市场。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只有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国内统一开放的市场,促进各种要素流动,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各地区才能从全国区域分工中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政府应通过建立统一的体制环境,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使各个区域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局面。

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主要是在东部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来就业。但目前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已经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甚至短缺的状况,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虽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就业岗位十分缺乏。因此,要解决这种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分布之间的严重失衡状况,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适时调整国家产业布局战略,着重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推进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各地区工作岗位与劳动力分布的相互协调和匹配,促进其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样,就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沿海经济核心区加快产业升级,对到中西部和东北投资的外资和沿海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土地、财政贴息和税收刺激等,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加强区际横向联合。目前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地区产业合作与协调机制。对于科技研发、现代物流和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流域的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可以建立统筹协调机制,采取各种方式,率先实现不同程度的一体化。在招商引资中,要避免相互恶性竞争,重大项目要加强统一规划和引导,促进基础产业合理布局。二是建立区域间经济补偿机制。比如改善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要从头抓起,从上游、基本措施入手,要求上游治理工业污染和限制排放。这样,上下游区域和受益区间的经济利益补偿机制就成为方案实施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有力保障。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第3篇

【关键词】区域物流 区域经济 配送中心

一、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挥的作用

区域物流的内涵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它侧重于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各类开发区以及各个企业之间的从供应地到需求地的物品(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等)的运输与集散一体化过程。区域经济,是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主要是依托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民族习俗和文化、资源状况、经济基础理论、人才技术等各种因素自然形成的区域经济带和区域经济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我国加入世贸的新形式下,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区域物流,突破区域自然壁垒,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效合理的配置,人才合理流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区域经济得到延伸。因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合理的物流系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一)降低运行成本,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

由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经常沟通与合作,可使搜寻交易对象信息方面的费用大为降低;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和承诺,可以减少各种履约风险:即便在服务过程中产生冲突,也会因为合同时效的长期性而可通过协商加以解决,从而避免仲裁、法律诉讼等行为所产生的费用。

(二)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业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现代物流业将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发展。现代物流还有利于对分散的物流进行集中处理,量的集约必然要求利用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进行协调和管理。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三)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形成和发展

一般来说,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中心地”或“增长极”的作用。现代物流对于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形成,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有利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吸引外资,有利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网络化的大区域市场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有利于城市的整体规划,有利于减少物流对城市环境的种种不利影响。

二、区域物流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区域物流配送总体能力有了一定的改善,特别是在需求较大的商业领域,如大型连锁企业、大卖场等新型商业业态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些机制灵活、经营规范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也纷纷崛起。在社会化物流配送方面,少数国有商业批发企业和大型零售连锁企业正在积极地探索和尝试开展社会化物流配送服务。我国区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主要业务仍停留在传统领域,在物流配送体系中占主体地位的物流配送企业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有大型仓储运输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但从总体上看,这些企业条块分隔严重,整体经营形势不容乐观,如大多数现有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只能满足低水平、低效率和小范围的物流配送服务。目前我国区域物流配送设施虽然数量多,但总体水平不高,绝大多数企业物流配送结点的布局、规模和配送服务范围不合理,配送中心在物流领域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也相对较少,技术装备水平还很低。

此外社会化的配送中心尚处于发展初期。随着连锁商业的发展,配送中心的建设逐步受到重视,一些较大型的连锁公司已在建设自己的配送中心,甚至店铺数量少、规模不大的中小型连锁企业也在筹建自己的配送中心,以期实现100%的商品由自己的配送中心配送。由于缺乏社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物流配送企业,而一个功能完善的社会化的配送中心的投资相当巨大,配送量过小会造成负债过多、回收期长,反过来又影响连锁企业的发展;同时,社会上又有相当数量的仓库、车辆等设施在闲置,形成了投资上的重复、浪费等,导致社会化配送中心建设发展相对滞后。

企业配送中心的信息网络建设滞后,不能为经济辐射区域开展物流配送网络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许多配送中心作业缺少电子扫描装置,配送中心内部的数据采集、配送中心与外部的接口系统如eos、eol、eft等在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起来。虽然一些配送中心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系统,但其计算机的应用也仅限于配送中心内部业务、事务管理,对半程序化的问题决策。

三、解决方法

要提升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必须完善中部地区区域物流配送体系,应主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

(一)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

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主要包括配送结点的建设和配送通道的建设两个方面,而每一个配送结点既是集货、保管、分拣、加工、送货的物理结点,同时也是一个收集、和处理信息的信息结点,因此,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应是物理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的统一。

1.区域物流配送服务圈

物流配送服务圈的构筑应以中心城市及其经济影响或辐射范围为重点,以社会化的物流配送结点为依托,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以服务于该范围内的各类制造企业、各类商贸企业、各类开发区、各类贸易批发市场等为主要服务对象,构筑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

2.物流配送通道的建设

物流配送通道与通常所说的一般货运道路有所不同,它是指连接配送中心与其它主要物流节点(包含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大型交通枢纽站场等)的货运道路。物流配送通道网络就是连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之间,以及它们和外部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货运道路系统。物流配送通道网络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构建快速畅通的货运道路体系,保证配送中心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各结点之间的各项物流功能顺利实施,达到货畅其流的目的。

物流配送通道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总配送中心与经济辐射区域各其它城市配送结点之间的中长途配送通道,主要立足于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其它城市之间的综合运输网络干线;总配送中心与各城区配送中心以及各城区配送中心向终端客户配送的短途配送通道。

(二)物流配送企业的培育

合理和高效率的物流配送体系离不开信息化、专业化、规模化和社会化的现代物流配送企业,物流配送企业的培育主要是组建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企业,组建的方式主要是对现有的从事物流配送的企业实施整合改造,改造中要充分发挥现有的运输、仓储、批发类和连锁类企业等潜在的资源和网络优势,以整合、改造为主线,发展壮大一批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采取的措施包括选择现有相对具有较强实力的传统运输、仓储、批发类和连锁类企业之间采取兼并、联合、联盟、入股、控股等资产重组方式调整经营结构和经营方式,通过增添集装箱牵引车辆、冷藏货物配送车辆、散装货物配送车辆和专门运送液态、气态、颗粒状货物的特种专用车辆,提高配送车辆种和专用车辆的比例,加快实现配送车辆的厢式化进程;加强配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通过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储存、分拣、装配、条码生成、挂标刷标、集货配送等功能。在整合现有物流配送企业的基础上,再通过合资、独资等形式积极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国内外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逐步发展信息化、专业化、规模化和社会化的现代物流配送企业。(三)物流配送政策措施

制定物流配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和物流配送企业培育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以便保证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和物流配送企业培育的顺利实施。

1.支持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的政策

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包括配送结点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和配送通道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其中,配送结点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主要包括确定建设主体和投融资体制、确定建设配送结点的有关优惠政策、确定建立物流配送标准化体系的有关措施等;配送通道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主要是配送通道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以及交通管理组织和优化

2.支持物流配送企业培育的政策

物流配送企业培育的政策保障措施主要是建立规范的物流配送市场管理体制。在物流配送向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下,原有市场管理体制已经存在与现代物流配送发展不相适应之处,制约着物流配送企业的健康发展。建立规范的物流配送管理体制的手段包括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两种方式,直接管理包括鼓励政策、限制政策、准入政策等,间接管理包括各种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由于我国现阶段物流配送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物流配送企业的准入管理应以限制为主。如在美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以及物流配送企业开展配送业务方面大体经历了管制到放松管制,然后发展到企业自行选择三个阶段。借鉴国外物流配送发展的经验,我国物流配送市场准入中应加强技术资格的要求,如注册资本要求限制、技术人员要求限制等,以改变物流配送市场在低水平服务的层次上恶性竞争的局面,给资质等级较高的配送企业创造发展的利润空间,促进物流配送企业开展增值性的物流配送服务。

参考文献:

[1]陶经辉.区域中心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研究物流技术[j].2006,(3).

[2]刘春,朱俊林.武汉市区域物流中心的构建开发研究[j].2004,(6).

[3]文杰.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中国流通经济[j].2002,(1).

[4]海峰,武兰芬,张丽立.发展区域物流推动区域经济.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9).

[5]罗余才.现代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第4篇

【关键词】完善 知识产权 区域创新

在现今社会中,技术的竞争不断加剧。许多研究的重点是针对不同创新主体间进行相互合作,优势的互补以及完成资源的共享。许多学者也在针对影响区域创新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和探讨。根据以往的研究经验来看,重点多在于创新方式及创新知识的学习等方面。而对于区域创新中知识产权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完善知识产权工作对区域创新的促进,并提出发展措施及建议。

一、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知识产权现状

知识产权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须要发展的战略。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为制定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我国专门成立了有关方面领导小组。国务院也于2008年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了指导思想及战略重点。除此之外,国内各地也都采取了相应措施,开发自主创新能力,开设知识产权实施基地,极具创新活力。

(二)知识产权的发展趋势

国家知识产权的确立必将带动区域知识产权的确立,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确立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区知识产权的研究也将成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这必将带动区域创新发展,也能发挥地方特色和地域优势。

二、健全知识产权对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各区域创新能力提高

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很大,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也将促进区域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推动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发挥地区性的资源优势,促进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由于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能够对各个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管理及运用,而企业又是创新的主体,因而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最终也将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它的确定必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及创新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二)带动区域发展

总体看来,某些地区缺乏知名企业,没有知名品牌。许多企业对此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发展对提升地方经济的重要意义。区域知识产权确立后,各地区必将积极响应和建设区域品牌战略,这样既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竞争,使产品更加优化,带动区域产业的发展,形成地方特色品牌及国际知名产品,也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三)促进法律制度的完善

随着国家一系列制度的建立,许多地方区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与地方政府的指导和支持是分不开的。许多企业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都得益于一些创新政策的建立和实施。但就目前来看,某些地区还缺少相应的鼓励知识创新的相关法律措施,也缺少能够体现地方特色的配套立法。因此,在确立知识产权战略后,要完善法律制度,并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解决相应的事件纠纷,加强产权保护,这对区域知识产权的发展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制定出完善的且有地域特色的知识产权战略对完善其法律制度意义重大,这也能够促进法制环境的健全,有利于地方的和谐建设。

三、完善知识产权促进区域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在当今社会制度下,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制度,能够激励发明创造,促进创新水平提高,加速科技进步及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各级政府要全面加强对知识产权事业的领导,并提高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对知识产权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加强经济体制的完善,加速经济的发展。各个单位的各个部门领导要抓好知识产权工作,将知识产权融入到创新工作中去,创立知识产权体系。

让知识产权既作为技术创新指标,又作为法律保护体系,在工作中发挥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应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广泛地开展知识产权法律的宣传教育,普及产权知识,提高大众知识产权的意识。在技术创新中尊重人才,创建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创造的积极性。

(二)加速建立知识产权制度

建立知识产权的工作运行机制,使工作有章可循,各个单位的相关责任人要统筹好知识产权工作,确立工作人员,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结合技术创新的结果,制定知识产权工作的长远计划。对重大的创新科技开发项目,要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出分析报告。在研究开发,经济管理等环节中,要把知识产权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建立创新机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在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将工作贯穿到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中。

(三)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及拥有知识产权是必不可少的,新制度下的经济体制肯定了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保护创作结果,促进知识创造,也能激励创新。因此,地区应采取相应措施来完善创新激励制度,从而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例如:可以采用创新基金的奖励政策,以及加大力度扶持地方优秀产业,实行专利申请优惠制度等方式,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制度的创新对技术的创新有着重大的影响,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也能够促进区域的发展。激励区域创新,促进各个方面知识的沟通。通过对知识产权的进一步完善,能够改善区域创新的整体制度环境,推动区域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丽萍.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及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2]陈祺敏.基于区域创新理论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第5篇

关键词:区域旅游;服务质量;经济发展;措施

区域旅游是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提高区域旅游的服务质量,对我国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对我国经济可持续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提高区域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服务的形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众多新型的旅游方式被开发并投入运营,其中区域旅游便是一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方式。所谓区域旅游,就是指通过区域间的协作,在不同地区之间开展旅游业务的一种旅游类型。区域旅游概念的提出,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合作区域的经济发展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提高区域旅游的服务质量,有助于提高区域旅游行业的发展速度,扩大区域旅游行业的规模,进而为参加区域旅游合作的各方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区域旅游的开展涉及到了不同区域之间合作问题,因此,在管理与协调上较常见的旅游形式更为复杂。想要提高区域旅游的服务质量,需要在参与区域旅游合作的各个地方之间进行协调,加大个地方政府对区域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视力度,并强化地区之间的责任分工,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区域率旅游的服务质量,确保区域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说,区域旅游服务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复杂程度已经成为了制约区域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能够打破阻碍区域旅游服务质量提高的瓶颈,便可以为区域旅游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使区域旅游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对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影响区域旅游质量的因素

(一)管理因素

区域旅游需要不同的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密切协作,才能够保证旅游的服务的正常展开。然而部分地区政府只看到了区域旅游带来的经济收益,却忽略了随之而来的管理责任,加之各地区之间权利与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导致了区域旅游质量管理的混乱,部分地方政府及相应的管理部门之间长期存在有互相推卸管理责任的现象,令监管部门无法尽到其承担的管理责任。同时,跨区域的旅游管理还会涉及到地方之间的政策问题,因此需要经过多方沟通和层层审批才能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使区域旅游服务质量的管理长期落后于区域旅游行业的发展速度,令区域旅游服务质量长期无法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制度因素

区域旅游行业虽然于上世纪80年代便在我国的长江三角洲流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推广时间相对较晚,且在各地区的发展速度会受到当地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旅游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不同地方之间的发展不够均衡,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欠缺,难以有效的促进区域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而参与区域旅游合作的个地方之间在旅游服务管理制度上的不统一,也给区域旅游服务质量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竞争因素

在区域旅游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旅游资源相对有限,而旅游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加快自身的发展,常常存在有争夺旅游资源的现象。从积极个方面来看,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会自发的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然而,由于缺少严格的监管,部分旅游企业采取恶意竞争的方式来争夺旅游资源,不仅严重的见地了区域旅游服务的质量,甚至会破坏有限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三、提高区域旅游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力度

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力度,能够提高信息在各政府和相关部门之间的流通速度,提高信息的完整性与实时性,帮助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区域旅游服务质量的发展情况,并从中发现区域旅游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措施。同时,地方政府合作的加强也进一步的推动了旅游质量管理责任的细化,使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加强对区域旅游服务质量的管理力度,促进区域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

(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参与区域旅游合作的地方应当积极的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和规章制度,使区域旅游服务质量的管理有规可循,提高区域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的权威性,令区域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的水平买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新政策的出台也能够弥补区域旅游质量管理当中存在的漏洞,进一步完善区域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工作,使开展区域旅游服务的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腹水水平与服务质量,为游客创造更好的旅游环境。

(三)加强对区域旅游市场的监督与管理

加强对区域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能够有效的避免不正当竞争现象的出现,使旅游企业将更多的人力与物力用在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上,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不断的发挥创新精,寻找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式,并与不同的行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全面的促进区域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四)提高旅游服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提高区域旅游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是提高区域旅游服务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区域旅游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旅游部门应当加大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确保工作人员均具备相关的业务水平。同时,应及时对工作人员展开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强化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是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区域旅游服务的质量,促进区域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

总结:

提高区域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能够有效的促进区域旅游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并推动地方经济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最终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余本功.基于服务科学构建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研究[J].

[2]王兆峰.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研究―以湘鄂渝黔边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

[3]王丽华,俞金国,谢春山.区域旅游产业和谐发展综合测度初步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第6篇

一、关于2009年以来的发展改革工作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强化形势的跟踪分析。鼓励和扩大消费需求。发挥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确保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和迎峰度夏等重要时段煤电油气运的稳定供应。甲型H1N1流感爆发以来,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医疗物资储备、疫苗生产供应及重要防控物资调运,补充物资储备和收储。

着力加强“三农”工作,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支持重点行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盲目重复建设。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拓展空间。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效明显,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扶贫开发和移民安置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价格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取得新进展。

与此同时,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的政策措施。积极组织实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准备工作。

二、关于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和2010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作了深入分析和判断。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逐步趋稳,步入了复苏进程,主要经济体出现了好转迹象,一些新兴经济体增速加快。如不发生大的意外,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会好于200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1%。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将持续,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主要表现在:全球需求依然不足,实体经济回升面临较多困难;金融领域风险尚未消除,银行慎贷惜贷状况仍难以根本改观;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不断攀升,威胁着世界经济复苏的社会基础;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国际贸易稳定增长将会受到严重制约;国际社会通胀预期增强。此外,各种突发性不利因素呈集聚多发态势,全球性挑战压力增大,这又会强化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从国内形势看,通过实施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我国顶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各方面信心明显增强,以内需增长弥补外需不足还有一定空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具有较好的基础。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完善,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活力继续增强。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但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依然很多。一是外部需求恢复艰难,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二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三是发展方式转变依然滞后,结构调整压力进一步加大。四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反弹压力加大,推进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五是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不牢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加。

上述情况充分表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十分严峻,面临的国内问题依然十分复杂,面临的调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认识上切不可有半点的偏差,工作上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更加充分地考虑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和风险,更加周全地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三、关于2010年发展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对于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按照中央要求,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和经济调节,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面落实并不断完善应对危机促进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切实增强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是促进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1)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抓紧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思路。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水平,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落实在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等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政策。(2)进一步拓展消费空间。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完善鼓励消费的财税、金融政策,继续实施鼓励家电、汽车、农机、节能产品的优惠政策。完善住房消费和调控政策,增加中低价位和限价商品房的供应,抑制投机性购房。积极促进文化、旅游、体育健身、教育培训、老年护理等服务消费,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动漫等文化产业,加快家政、社区、养老等生活业发展。(3)继续优化消费环境。扩大消费信贷,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涉农、涉企、能源、交通、教育、医药等领域价格收费的监督检查,全面清理涉及居民用水、用电、用气等垄断性经营服务收费,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维护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是继续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1)切实管好用好政府投资。2010年,中央投资安排要继续向“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倾斜,向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继续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为了集中力量保重点,提高投资效益,要把在建和收尾项目安排好,打足资金,严格控制铺新摊子。(2)认真落实地方配套资金。(3)积极扩大民间投资。抓紧出台并落实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消除限制民间投资进入的不合理障碍,支持民间投资投向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扩大债券融资规模。(4)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建立健全部门联动联控和信息共享机制,研究进一步把好用地、环评、节能、信贷、产业政策审核等关口的办法。严格控制“两高”、产能过剩行业的新上项目和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5)加大投资项目和资金的监督检查。继续开展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的联合检查,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专项稽察和专项审计,严肃查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的违规问题,确保资金安全和项目工程质量。

三是搞好经济运行调节。强化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准确研判经济运行态势。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的作用,做好重点时段及重点地区的保障供应工作。加强煤电衔接,鼓励和支持煤电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稳定电煤供应。统筹电力电量平衡,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搞好成品油和天然气总量平衡,做好迎峰度冬工作,确保居民生活用气。加强综合协调,保障重点物资运输。充实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机制。

四是稳定粮油等重要食品的市场供应和价格。加强主要农产品市场调控,灵活把握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的力度和节奏,做好粮油等重要商品的购销调运,保证市场供应。强化价格监测分析,完善应急预案,规范价格行为,正确引导舆论,稳定市场预期,保持食品价格的基本稳定。

(二)着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抓住用好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两只手”的作用,力求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上迈出新的实质性步伐。

一是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继续落实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进一步完善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政策措施,安排好支持企业技术进步、技术改造的政府投资。优化技术攻关组织形式,推动形成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术,力争形成一批“以我为主”的技术和产品标准。加快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新支线飞机、核电等重大专项建设。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知识创新工程建设,新建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扩大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组织实施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继续开展部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推进创新企业百强工程试点。

二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和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在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生命科学、空间海洋地球科学等领域,选择具备突破条件的关键技术作为主攻方向,制定相应的支持办法。健全支持创新的投融资体制,通过贷款、债券、股市、创业投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推动设立高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基地建设。

三上继续推进重点产业的调整振兴。认真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实施细则。支持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开发。在船舶、石化、有色、环保、新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组织实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加快推进彩电产业战略转型。坚决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盲目重复建设,推动钢铁、水泥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兼并重组步伐。

四是大力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完善服务业税收制度,落实鼓励类服务业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的政策。组织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着力推动国家或区域服务业中心、生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制定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现代物流重点项目建设。

(三)着力巩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基础

继续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保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良好态势。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保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推进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适当安排新灌区建设。加强新疆优质棉和黄淮海、长江流域棉花生产基地建设,稳定棉花生产。完善油料生产补贴和奖励政策,着力建设长江流域油菜籽、东北及内蒙古大豆生产基地,鼓励花生种植。加强糖料生产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旱作农业和设施农业,支持生猪、奶牛等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继续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和植保工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支持大宗农产品仓储设施、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

二是努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提高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健全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重点农产品收储机制。保障农资供应,稳定农资价格。增加涉农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政策效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优化农民工就业和创业环境。

三是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大农村水电路气房投入力度。继续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推进农村水电建设和电网改造。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村住房改造。

四是积极推进城镇化。坚持规划先行,加强政府资金引导,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重点城镇交通、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促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的政策措施,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允许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转为城镇户口,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

(四)着力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重点是实施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抓好各类区域规划和政策的落实,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一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再新开工一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善退牧还草政策,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开展西部城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试点。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好西部大开发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继续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二是加快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推进东北地区的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兼并重组、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推动东北地区新增粮食产能规划的实施,加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落实中俄地区合作规划纲要,加强沿边基础设施建设。继续组织好资源型城市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专项。加快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编制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

三是扎实推进中部地区崛起。落实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究提出规划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协调制定支持中部地区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编制“三个基地、一个枢纽”为重点的专项规划,落实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意见。加快编制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区域规划。

四是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落实好已出台的重点区域规划和政策措施,抓紧做好长三角、京津冀都市圈、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区域规划的编报工作,研究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意见。积极鼓励东部地区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五是加强区域合作和扶贫开发。制定区域合作指导意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做好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工作。

(五)着力抓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之年,务必要做到思想上更加重视、力度上进一步加大,切实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认真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一是强化目标责任和监督检查。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地区实行责任追究,对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有困难的地区加强督导,确保节能减排设施有效运行,加强节能工作督察和指导,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二是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抓紧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制定和修订一批终端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和强制回收产品的技术标准。健全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落实节能产品和节能改造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完善鼓励余热余压发电上网的经济政策。

三是加快重点节能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全面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在做好财政补贴推广高效节能空调的基础上,制定冰箱、洗衣机、平板电视、燃气热水器、电机等产品的财政补贴推广实施细则,再推广1.5亿只节能灯,并向农村倾斜。利用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支持节能重点工程。继续推进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和企业能效水平对标工作。

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出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启动城市矿产示范工程,制定再制造企业发展意见,建立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和统计制度。

五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稳步推进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抓紧开展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生态安全屏障的保护与建设,加快实施三江源、石羊河、石漠化等生态综合治理规划。加大城镇污水及配套管网建设力度。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重点推进湘江流域金属污染治理。继续实施尾矿库综合整治。

六是认真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继续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和宣传教育,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努力增加森林碳汇。积极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做好政策指导和试点示范,继续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有关工作。积极参加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

(六)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和对外开放

国内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时机。要围绕消除制约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1)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抓紧制定《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2)加快推动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项目后评价、重大项目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代建制管理办法,健全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制度。加快完善创业投资机制,进一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4)切实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加快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落实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能力,继续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改革。(5)加强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指导协调并适时开展评估,完善改革试验的推进方式。

更好地处理扩内需与稳外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1)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落实和完善稳定外需的各项政策,努力促进出口稳定增长,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健全贸易摩擦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2)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继续用好国外贷款,完善全口径外债管理。进一步下放外商投资审批权限,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继续优化外商投资结构。(3)促进和规范企业境外投资。

(七)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坚持把民生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大力气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共享发展改革成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推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继续实施“211工程”三期和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启动民族院校建设,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推进优质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

二是加强公共医疗卫生工作。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改造建设一批县级医院和乡镇、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完成重点中医院建设任务,启动实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规划。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

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和旅游业。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和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加大对国家自然文化遗产地、历史文化名城、抢救性文物的保护力度。着力改善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

四是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规划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就业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五是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城市棚户区、工矿区棚户区及国有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继续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第7篇

关键词: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人水协调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水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资源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压力,水资源危机已被许多专家、学者及政府部门关注,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水与可持续发展是国际水资源研究的热点,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和防洪保安等方面的作用愈来愈重要。水利是国民经济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重要举措,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即聚焦到水利改革发展,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我国水利发展面临着新的要求,对传统的水利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加强水利建设研究,解决水多(洪水灾害)、水少(干旱缺水)、水脏(水环境及生态环境)和水越用越少(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管理问题[1-2],从生态、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对水利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为未来生态水利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水利现代化建设,分析水利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水利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将水利建设放在自然-社会-经济大系统中进行评价,总结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促进水利设施功能的发挥,促进区域水利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水利建设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对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水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1.1可持续发展对水利建设提出新要求,丰富新思路

水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对可持续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利建设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从生态、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对水利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为生态水利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可持续发展研究要求对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产业、部门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微观研究带动可持续发展宏观研究领域的发展。经过多年来的研究与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已经从思想启蒙、发动转向纵深的、微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部门可持续发展研究,涌现出一系列研究成果,尤其是在矿产、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发表一系列研究成果。这表明,进行区域的、部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趋势。事实上,水利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可以为水利建设提供更多资金、技术支持,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水利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改变传统的水利建设思路,从生态治水、持续利用水资源角度进行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利建设能够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提高区域粮食生产、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明显关联效应,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会造成一定影响。不当的水利建设也会对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造成危害[3]。

1.2水利建设实践要求进行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

传统的工程水利在生态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移民安置、经济效益发挥等方面遇到一系列问题,工程水利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等新的治水思路不断提出,如何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由工程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是当前水利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可以更准确地认识水利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地位,发挥水利建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我国历来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多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取得了一定成就,在解决水多(洪涝)、水少(干旱)、水脏(水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总结过去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科学评价水利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正确认识“水利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需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发展,并适度超前”的论断,从工程、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找出影响水利建设发挥作用的因素,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充分发挥水利建设在防洪、灌溉、供水等方面效益的同时,促进水利建设生态、社会效益的发挥[4-5]。

1.3水利建设历史经验

从水利建设研究看,国内外对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水利建设规划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国外水利建设看,水利建设已经先后经历了单目标开发为主时期、多目标开发为主时期、法规和现代管理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时期,逐渐进入人水协调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时期。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许多学者从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水利及水利建设规划、水利可持续发展、水权制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发达国家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生态用水,在重视水利工程措施的同时,更加重视非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水权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一定意义上说,发达国家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时期已经过去。我国水利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受时代局限,研究偏重于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方面,对生态需水、区域水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较少,从区域整体角度进行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更少。但近年来,这方面逐渐有所加强,国家水利部先后启动了“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国水利现代化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对当前水利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促进了我国水利建设事业发展。另外,水利部先后在大连、甘肃张掖、汉江中下游地区等进行水利点代化建设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果[6-8]。

2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思路

建国以来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大规模水利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完成的,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特征,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粮食生产水利保障能力不强;水利发展相对滞后,供水安全保障程度不高;水利发展体制机制不顺,水管理制度不健全[9-10]。

2.1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推进水利建设制度创新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更好地进行水利建设,有必要从新的角度对水利建设进行重新认识,将环保理念、可持续发展意识、生态文明思路纳入水利规划与建设中,进行社会经济制度创新尝试,探索适合区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水利现代化建设道路。从国际水利发展史看,人均GDP超过1500美元,就会更多地关注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和治理污染。正常情况下,水利工程建设达到相当的规模后,基本建设投资力度会逐渐降低,水利发展战略将由传统的“工程水利”向对水资源实行综合科学管理的“资源水利”、“生态水利”转变,工程运营维护管理费用在总投入构成中的比重会逐步上升,水资源管理将成为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水利建设在配合水利发展战略转变的过程中,将逐渐向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等方面倾斜,水利建设的社会、生态效益将得到更大的彰显[11]。

2.2人水协调,加强水利现代化建设

水利现代化建设应以流域管理为主体,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区域实施权威、统一、有效的流域管理,坚持防洪保安、人水和谐原则,发挥水在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多种功能,降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区域水利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水环境保护[12]。借鉴国际上最新的关于人水协调可持续发展时期水利建设研究成果,吸收我国在水利建设、水土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应用区域关联效应理论及3S技术,针对水利可持续发展实际进行研究,定量地分析水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从经济、社会、生态等角度全面评价水利工程建设的价值与作用,在肯定水利工程措施巨大作用的同时,科学地评价工程措施的负面效应,通过生态措施和社会经济制度安排与创新,推进适合区域特点的生态水利建设。

参考文献

[1]伍新木,李雪松.保障水资源安全的关键是制度创新[N].光明日报,2004-08-18.

[2]张光斗.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新认识[J].中国水利,2000(8):18-19,30.

[3]邱德华.区域水安全战略的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05(2):305-312.

[4]刘树坤.中国水利现代化和新水利理论的形成[J].水资源保护,2003(2):1-5,61.

[5]于琪洋.水利的经济学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05(3):10-14.

[6]顾浩.中国水利现代化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7]中国水利现代化研究课题组.国家现代化与水利现代化[J].中国水利,2004(4):24-26.

[8]孙宗凤.国外生态水利研究状况分析与点评[J].水利水电技术,2003(11):21-23.

[9]周学文.我国水利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EB/OL].www.npc.gov.cn/npc/xinwen/2011-03/23/content_1648671.htm.

[10]陈莹,赵勇,刘昌明.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生态学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4):11-14.

[11]魏粮纲.水利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4):105-107.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第8篇

    1.1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受发展经济学主流派思想的影响,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向以非农业为主转变,强调高增长率和发展重工业的重要性,提倡计划调控。

    (2)第二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认为发展的目的应该是满足人的需要,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换只是发展的手段,而不是发展的目的。

    (3)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从8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提出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更少的政府干预和更加开放的国内市场。

    2经济循环与区域经济持续和发展的条件

    区域外的资金流入会在区域内形成经济循环,从而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当然,如果没有从区域外获得新增的货币,区域内原有的资金也会循环,只是其循环规模是有限的,会停留在一定的限度内。另外,在作为区域经济基本生产单位的企业,由于存在因资产损耗造成资本损耗的客观问题,因此,企业需要进行更新性投资。否则,企业生产会逐步下滑,区域内资金循环的规模会逐渐缩小,最终会导致区域经济萎缩、生活和福利水平下降的局面。还需指出,难得的资金并不能完全在区域内循环,一部分会流到区域外,即资金外流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由于区域内发生的需求无法完全从区域内得到满足而需要由区域外弥补造成的。比如,在区域外消费、中间投入的供给由区域外企业承担、区域内没有适合的投资对象等情况都会造成资金的外流。理论上,在人口规模一定、没有资本损耗和资金外流的前提下,区域内的经济循环是可持续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从区域外获得资金流入对于弥补区域内的资本损耗和资金外流、维持和扩大区域内经济循环、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言之,区域经济的持续和发展,应以持续的区域外资金流入为前提,通过资金在区域内形成的经济循环得以实现。

    3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3.1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种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总结和反思以往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而得出的结论。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上,不能走过去的那种完全同步的平衡式发展的路子,非均衡发展道路也只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选择。要求我们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政府行为主要是以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法律政策等形式出现,但这都不是直接去干预企业的研发活动,而是转向宏观调控和引导方向。营造竞争性的市场环境是政府促进我国研发集聚形成的重要举措。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落后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国家以后的发展中必须进一步加交通、水利、通信电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创造有利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环境。

    (1)信息网络构成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以移动通讯和互联网为代表,城市移动通讯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异军突起。

    (2)城市紧急避险平台、消防和人防设施、紧急医疗救护设施等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的重点。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还要保证在特殊情况下不中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系数,建设供电双回路及多回路、备用水源、备用气源、备用热源、备用通道等得到加强。

    (3)基础设施构成明显变化,除增加信息网络、城市应急设施和备用设施外,环境保护设施和电力、天然气等洁净能源建设份额明显加大。原有设施的改造、升级和换代成为重要建设内容。

    (4)基础设施的技术条件进步显着。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得到应用,技术和装备水平普遍提升,同时对供水管网、供水检测、供水计量、再生水生产等普遍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

    3.3推动“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网络是指企业(产)、大学(学)、研究机构(研)三方组织为了市场需求和共同整体利益联合起来形成网络,按照市场经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科研开发、生产营销、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是各取所需,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产学研各方组织的资源优势,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取协同效应。针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区域创新主体互动。与此同时,要加快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继续培育科技中介机构,完善区域创新网络。除了重点支持建设以促进技术需求与供给对接的网上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机构外,要强化科技信息网络与技术交易平台的建设,要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以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