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发展生态农业研究

发展生态农业研究赏析八篇

时间:2023-11-04 09:31:48

发展生态农业研究

发展生态农业研究第1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优势;劣势

一、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

生态农业产业化顾名思义就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前提,根据当地的生态区位优势来选择适合的农产品,将此农产品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和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换句话讲,生态农业产业化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市场需求为导向,本地生态资源为依托,逐步实现生态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

二、贵州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

1.政策优势

“十一五”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贵州要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走绿色生态、优势特色、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在科技的强力支撑下,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农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274.26亿元提高到2013年的1029.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411元增长到2013年的5434元。

2.科技优势

形成一批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应用研究、示范推广的人才队伍团队,建立和完善了科技服务体系。共有各级各类科技特派员11474人,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覆盖全省2/3的县市区。建立了茶叶、蓝莓、辣椒、草业等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建设了“贵州农经网”、“贵州省农业科学院12316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平台”、省级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等信息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

3.环保优势

贵州省是全国贫困大省,工业发展极为缓慢,全省大型工厂寥寥无几,废水、废气和废物的排放量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很小,对天气和土壤的污染程度低,土壤中所含的农药、化肥等污染物业几乎没有,这就对开展生态农业产业创造了巨大的环保优势。由于人们的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有机食品受到了人们的强烈追捧,贵州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并且南于不需要对环境进行治理,生态产业的成本会很低,这有助于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也有助于促进贵州省工业产业的发展。

4.环境优势 由于贵州省工业发展缓慢,对环境的破坏较少,自然生态环境相对保存的较为完整,对贵州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全省森林覆盖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立体性气候和复杂多样的地貌、低纬度高海拔的环境适合农业生态化的发展,这个环境优势是其他各省不曾拥有的。

5.时间节点优势

在新形势下,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将丰富我国农业的转型战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全国来看,日前生态农业产业化主要集中在富有区域特色的清洁食品生产与加工、绿色环保产业、生态观光旅游、废弃物循环利用、生态肥料、可降解膜、生物农药产业化等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可持续农业的地位也得以确立,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无论是在规模、速度还是在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三、贵州省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

1.资金劣势

资金短缺是贵州生态农业建设的一大困难。现今,很多生态农业建设仍然处于建设的初期,财政未能独立,只有依赖国家补贴来支持。可是,国家现时的整体经济实力仍弱,补贴有限,以致很多生态农业建设未能全面地展开,部分项日迟迟未能付于实行。

2.市场劣势

贵州省农村的市场化发展缓慢,农民参与度很低,这和贵州省农村的交通不便利有很大关系,农民忙于生产很难有时间去市场贩卖,乡镇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缓慢,无法将农民与市场相联系,不能给与帮助。所以想要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就必须与市场紧密联系,调整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农业经济的市场水平。

四、贵州省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议

1.加大对科技和资金的投入

针对贵州省落后的工业化水平,政府需要鼓励企业加大对生态农业的科技和资金的投入,提高生态农业产业的科技水平,加快生态产业的研发速度,尽早的展现在人们面前,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贵州省的工业化水平。同时政府应该对建设生态农业化企业进行一定的优惠措施,笼络更多人才为企业提供帮助。同时对相关农民进行生态产业技术培训,努力培养本土技术人才。

2.改变观念,树立生态发展观

贵州省发展落后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落后,所以在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必须改变以往观念,对本省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努力改变农民的落后思想,削弱落后观念的不良影响,统一思想,与时俱进,树立符合实际的生态发展观。

3.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贵州省发展生态产业的基础在于环境的巨大优势,所以不管企业为了发展生态产业采取何种措施都不能破坏环境。高度重视环境建设工作,比如加快斜坡改梯田和中低产良田改造工作进度;加快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的进程,加快生态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工作等。

五、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会越来越好,食品安全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而生态农业产业所种植的绿色无公害食品势必会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所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潜在价值巨大,但是生态农业产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困难还很多,我们必须不断研究和分析,才能克服重重网难,将生态产业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发展生态农业研究第2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发展障碍探讨

Abstract:Atpresent,althoughourcountryinaspectsandsoonecologicalagriculture''''sfundamentalresearch,experimentaldemonstration,promotedpopularizationhadalreadymadetheverybigprogress,butcannotdeny,butalsohassomeproblems.Thesequestionsarebecomingthebarrierwhichthelimitecologicalagriculturefurtherdevelops.

keyword:Ecologicalagricultureagriculturaldevelopmentbarrierdiscussion

前言

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

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推广力度不够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部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因为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发展生态农业研究第3篇

P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

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科的技术和原理,进行科学的统计,把当代的科学技术和传统的农业科学结合到一起,创建把农业种植生产、发展管理和环境保护治理有效的综合起来的具有可实施性、效益较高的新型农业综合体系,实现生活和生态上的有机统一,也是实现农业发展与水土资源及其环境之间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特别应对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人均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农业是一种前景很好的发展形式。

1.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

1980年,在宁夏举办的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中,生态农业的第一次被提了出来,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马世俊先生开创了生态农业研究的先河,专注研究生态农业在各地的应用以及发展生态经济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我国目前的生态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基础上进行优选,尊重大自然规律,考虑环境承载力,提倡合理利用大自然的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利益、生态保护的互相协调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以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骆世明教授也是生态农业领域中有非常有影响力的学者,提出了生态补偿制度,通过生态品牌、生态旅游发展生态农业,不仅保证了生态效益,还保证经济效益。我国生态农业方面的发展不仅具有战略性,同时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它在包含不同类型的生态经济模式的同时,也包含了各种生态技术的发展模式。

2.常见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反映了生态农业的具体表现形式,生态农业的建立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脚踏实地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失败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土地现状、资源情况、气候条件,在不同地区,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发展适当的生态农业模式,逐渐形成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生态农业技术,使我国的农业发展更上一层楼,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1种养加功能复合模式

集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多功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需要依靠当地的农业资源,致力于发展植物种植、动物养殖、农产品的加工处理的综合循环经济模式,多方面进行扩展,推动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

2.2立体式复合循环模式

集种植、蚕桑、养殖为一体的立体式复合循环农业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依靠当地的农业资源和蚕桑资源,致力于发展植物的种植、桑蚕的养殖,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动植物的生产和资源的利用有效的结合起来,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3以秸秆为纽带的循环模式

把秸秆作为整个循环的纽带,综合利用秸秆饲料、秸秆燃料,以种植农作物、养殖动物作为主体,构建“秸秆、燃料、用户”“秸秆、饲料、养殖”的循环模式,使农业循环得到更好的发展。

2.4以畜禽粪便为纽带的循环模式

集动物粪便燃料、粪便化肥为一体的综合利用,利用畜禽粪便池产生沼气,结合各种设施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畜禽的合理养殖技术,构建“畜禽粪便沼气池肥料植物”“畜禽粪便沼气池燃料用户”的产业循环链,使当地的养殖产业和种植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研究第4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苏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建议

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人为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1],如酸雨、温室效应、土壤农残等日趋严重,使得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相协调,对地方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出现的新理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1981年,我国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并在1984年的《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要求“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防止农业环境污染和破坏”[3]。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在系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指导下,依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融合传统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而建立起来的生态方式,这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的最明显特征是融合了经济规律和生态平衡规律,在生态效益稳固的基础上,获得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这样就避免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超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有限的承载能力[4]。生态农业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思想、技术、原则、途径,强调农业生产力的持久稳定提高必须建立在合理利用资源的保持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为协调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及解决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途径,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指导原则。目前,在苏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已经出现了不协调现象,主要表现为在农业自然资源逐步衰退、利用不够合理的情况下,人口却不断增加,可见,发展生态农业是一种必然趋势。

1苏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

1.1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原则

在选择生态农业时,应因地制宜,从农业系统的平面结构、立体结构、食物结构出发,围绕本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用系统分析方法,以资源最佳利用为目的,从农林牧渔、种植业及农田群分布结构上进行调控和优化。

1.2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兼顾的原则

绝对优势就是在选择农林牧渔结合方式和进行合理布局时,全面考虑本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选择最能适应本地区生产力,水平最高、效益最大的行业进行规模种养;相对优势就是通过比较分析,选择本地区相对比较有优势的作物、畜禽及水产品优先安排生产。两种优势相辅相成,兼顾统筹,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1.3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

从系统论的整体与局部的概念来看,整体效应产生于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当农林牧渔协调发展时,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苏北地区在生态农业设计时,要运用优化技术创造最优的农业种群结构,最大限度地合理应用农业资源。

1.4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

发展生态农业的目的是要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5]。生态效益是农业持续发展的保证,经济效益是农民进行持续生产的动力,社会效益是农业生产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表现。苏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一方面,要保持和改善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争取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苏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研究

2.1利用海洋资源的“绕海”模式

海洋滩涂资源是苏北地区一大发展优势,沿海滩涂的鱼虾贝壳类海产品种类繁多。以连云港为例,其滩涂总面积10.7万hm2,已围垦8万hm2,尚未围垦2.7万hm2。此外,潮下带可开发的浅海域面积18.7万hm2。截至2011年年底,全市沿海已围垦滩涂面积8.03万hm2(其中,赣榆县2.11万hm2,灌云县2.77万hm2,市区3.15万hm2),约占滩涂总面积的75.3%[6],起围高程2m左右。全市滩涂淤积型岸段每年以20m左右的淤积速度向潮间带淤涨,每年淤涨滩涂面积约为133.3hm2。沿海滩涂已开发利用面积7.80万hm2,占已围垦滩涂面积的97.1%。其中,农业种植面积1.53万hm2,水产养殖面积3.06万hm2,盐业用地面积1.04万hm2,港口、城镇及其他用地面积2.41万hm2。2011年,全市滩涂区域实现社会总产值243.6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1.2%。滩涂区域对全市经济总量的贡献值将会不断地提高,沿海地区的滩涂区域将成为连云港市的经济重心和城市中心[6]。

2.2利用蚕桑资源的“绕桑”模式

蚕桑生产是种养结合的特殊产业,也是蚕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蚕农收入的70%来源于此。2008年,江苏省桑园面积7.07万hm2,占全国桑园面积的9.5%,位居全国第四;蚕茧产量9.85万t,占全国蚕茧产量的15%,位居全国第二,全省优良桑超过60%,家蚕良种覆盖率在80%以上。东台是全国主要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茧丝绸是东台支柱产业。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01万hm2[7],有蚕桑生产镇19个、蚕桑生产村280个、养蚕农户60796户,亩平发种、亩桑产茧量、张单产等数量指标和上茧率、出丝率、解舒率、净度等质量指标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全市有缫丝加工企业12家,年产干茧8000t,生丝2500t,茧丝绸三业产值16亿元。先后荣获“全国蚕桑标准化示范区”、“中国茧丝绸基地”等称号。桑园面积突破1万hm2大关,饲养蚕种突破50万张,年产鲜茧近30万担,收购量居江苏省第一,为农民增加收入1.94亿元,人均增收199.7元,桑园每公顷收入突破7.5万元。

2.3利用地理优势的“绕药材”模式

盱眙山区地处大别山余脉,药材资源丰富,是江苏三大中药材产区之一。1984年,全国中药材资源重点普查了360种,盱眙就有153种,占42.5%;在审定的35个品种中,盱眙有24种,占68.6%[8]。盱眙出产的蜈蜙、灵芝等珍稀名贵药材,以及野马追、辛夷、丹参等常规药材远销省内外,全县中草药年产值4.7亿元。盱眙野马追产业被江苏省科技厅确定为“苏北星火带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以王店乡、黄花塘镇为中心,建立野马追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全部实行GAP规范化种植。野马追药材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66.7hm2,年产量1250t,产值850万元。盱眙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把中药材的种植与加工作为全县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县种植各类中药材1666.7hm2,仅卖中草药原料收益就达1.1亿元,带动3200多户农户走上致富路。盱眙县仇集镇建成黑头港片万亩金银花基地,11个村(场)各栽植了13.3hm2以上金银花示范片,全镇金银花种植大户达120户,栽植面积200多hm2,每公顷效益30多万元。射阳县洋马乡曾以粮棉种植为主,在粮棉效益比较低的情况下,借助千亩“百药园”这一独特优势,瞄准建立药材产业化的目标,积极营造市场、优化服务、加快开发,有效地带动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衔接。目前,全乡中药材种植品种近200种,常年种植的品种30~50种,并形成了白、丹参、白术、白芷、玄参、黄芪、板蓝根、薏苡、杜仲、银杏、鹿茸、龟甲等10多个主导产品的生产优势,其中尤以白为最,常年种植面积在1300hm2以上,年产干3000多t,现已成为中国生产的最大基地之一。

2.4“绕棚”转的设施农业模式

以徐州市为代表,新建设施农业基地面积5960hm2,改造提升面积6230hm2,总规模发展到1.3万hm2,占耕地比重20%,总量、占比继续保持全省第一[9]。20个重点畜禽规模养殖场已有13个完成建设任务,6个已建成主体圈舍,正在完善配套附属设施。设施结构进一步优化,设施农业基地建设改变了过去低层次设施生产的模式,日光温室、标准钢架大棚比重明显提高,增量占比达到85%。栽培品种呈现多元化,设施果、特菜、花卉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设施农业进山区”取得重大突破,实施面积已达800hm2,其中,邳州200hm2、新沂267hm2、贾汪133hm2、铜山200hm2。以铜山区柳泉镇柳泉、西堡、前亭这3个村为例,总实施面积130多hm2,全部为标准钢架大棚,主要种植瓜类及茄果类蔬菜,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近年来,设施农产品价格总体保持稳定,茄果类蔬菜价格一直高位运行,设施鲜切花、设施果等高档设施品种效益则更高。

3苏北生态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3.1劳动生产率不高

目前,苏北生态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土地紧缺、经营规模小和养殖设施的落后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2科技人才不足以蚕桑业为例,相当一部分的县市级桑蚕技术服务机构仍然依靠“自收自支”,规模难以扩大。由于设置蚕桑专业的高等院校较少,桑蚕人才培养萎缩,加之经营丝绸业风险大、效益不稳,从事桑蚕业的人员纷纷转行。

3.3环境对生态农产品的影响

江苏农村的工业比较发达,很多桑园、药园离工矿区很近,容易受到污染,对生态农产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受病害和虫害的威胁,化肥、农药在种植业应用非常普遍,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最为突出,加之对水体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养殖业的发展。

3.4市场竞争激烈

虽然桑蚕、中药材等已成为苏北部分县市的名片,占据着龙头地位,但市场是残酷的,随着世界经济的起伏,农产品、海产品的价格波动大,需求量的波动也大,收入的不稳定导致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4促进苏北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

4.1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改善生态环境

从国内外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环境问题的凸显在某种程度上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苏南的太湖治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引导农民由单一的粮棉油传统种植模式向设施蔬菜、瓜果、特色作物和经济作物间套种植的效益型转变,使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把庭院种植、养殖有机地联结成良性循环链,建设庭院生态圈,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

4.2改变传统工业化模式

改变苏北地区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与工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围绕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大力推进工业生态化建设,延伸产业链,实现高效率、低排放。通过生态的相生相克、互补共存、循环再生,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容量,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空间。

4.3制定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发展生态农业研究第5篇

河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湿地资源丰富,既是河北省乃至全国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也是保护北京、天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实现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效益水平,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之中,因地制宜地创新兼顾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农业发展模式。(一)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现状1.湿地农业资源规模。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河北省沿海地区3市11县(市、区)拥有湿地农业资源面积636.65×103hm2。其中:浅海湿地农业、滩涂湿地农业、池塘湿地农业、沼泽湿地农业和稻田湿地农业资源面积分别为326.36×103hm2、94.65×103hm2、23.51×103hm2、25.91×103hm2和66.71×103hm2,占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资源总面积的51.26%、14.87%、3.69%、4.07%和10.48%。从开发利用状况看,池塘湿地、稻田湿地资源利用率为98.82%、100.00%。浅海湿地、滩涂湿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年度间数据变化较大。2.湿地农业产品产量。《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11》和相关县(市、区)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2010年河北省沿海地区稻谷生产总量达到51.4万t,分别占河北省、华北地区稻谷生产总量的94.83%、36.48%;2010年水产品生产总量达到69.33万t,分别占河北省、华北地区水产品生产总量的96.60%、58.15%。由此可见,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在河北省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3.湿地农业生产方式。调查发现,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生产尚处于传统掠夺式粗放经营状态。浅海湿地利用率较低,主要采用毛蚶、兰蛤贝类单养底播模式进行水产养殖;滩涂湿地被大面积开挖为池塘,采用“少放苗、少喂养”模式养殖中国东方对虾、河豚、海蜇、海参及贝类,年度间效益差异较大;淡水池塘主要利用“精养模式”,生产各种鱼类、河蟹以及南美白对虾等,经济效益也不够稳定;沼泽湿地或单一植苇,或利用“粗养方式”进行水产养殖,投入相对较少,效益较低;稻田湿地仍以水稻种植为主,综合利用率不高。(二)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分析1.促进湿地农业发展转型。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升为国家战略,湿地资源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刘爱智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1987~2005年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总面积的变化状况,发现18年间湿地总面积增加了13.63%,其中人工湿地增加了58.47%,天然湿地减少了20.64%。湿地总效益增加了15.13%,其中经济效益增加了31.96%,环境效益下降了21.94%[6]。尽管这些数据分析年份稍早,但足以说明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是建立在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的基础之上,且为牺牲环境效益所得。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河北省沿海地区必须转变湿地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创新。2.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湿地农业生态系统极其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7]。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容易因各种灾害性天气影响以及病虫害爆发而发生重大损失,直接影响到民生。据唐山市唐海县技术人员介绍,利用池塘湿地养殖海参经济效益虽高,但若遇降水较多年份,会导致池水淡化、海参死亡,导致绝收;1993年爆发的虾病使河北沿海地区对虾养殖业遭受了毁灭性打击[8],至今仍难以恢复到原有生产水平。面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采取系统工程的方法,针对不同地域的自然气候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设计并实施兼顾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湿地发展模式,可有效地强化湿地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确保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实现稳定、健康发展。3.改善水资源及环境条件。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工业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需求量日益增长,出现了“工业用水靠挤占农业用水保证,农业用水靠开采地下水维持”的状况[9]。入海水量减少造成入海河口严重淤积,河道泄洪能力明显降低,导致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条件恶化。地下水的超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了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并在不断加剧[10]。通过设计和实施兼顾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湿地农业发展模式,科学确定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以及污染综合治理措施,可有效地发挥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的水资源调节作用和水质净化作用,改善生态环境,使湿地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4.发挥湿地农业多项功能。湿地农业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为人类提供有机物的功能,还具有保护生态、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休闲观光、文化承传、教育体验等功效[11]。目前,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生态系统多以生产农业产品为主,功能单一,湿地时空资源利用不够。湿地独有的生物资源开发领域较窄,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体系尚未形成,衍生产业规模小,效益低。农产品加工业以及湿地旅游农业、湿地农业文化建设等尚处发展起步阶段。通过构建新的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可有效推进湿地农业由目前的单一生产农产品功能向生态、生活等多功能转型,促进各次产业的融合。3在保护湿地资源与环境的前提下,提高湿地农业的整体效能和经济收益水平。5.增强农产品的市场优势。目前,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生产季节性较强,农产品多为集中上市,这与人们消费的持续性和市场需要的均衡性相脱节,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鲜、活农产品的现实需求。相对于其他农业类型而言,湿地农业产品深加工难度较大,产业化开发明显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湿地农业生产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推行集约经营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通过不断优化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可有效地实现湿地农业与农产品市场的链接,使湿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从而降低经营风险,形成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建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应遵循的设计理念及步骤

将生态文明融入产业发展,创新湿地农业发展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综合运用生态学、资源与环境学、农业经济学、农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做法,创新湿地农业发展模式需要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严格遵循相关原则,认真落实每个具体步骤。(一)设计理念1.指导思想。中共“十”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提出了“一产抓特色”的重要发展理念。2011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强调指出,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工作,建设滨海开发带,发展特色农业。因此,设计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必须符合时代要求,坚持湿地农业发展与湿地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并进的思想。2.遵循原则。生态文明视域下设计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应恪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所设计模式应保持一定数量的农业产出,且经济收益不应低于农户的现实期望值,确保能被群众认可,能够大面积推行;系统养分投入应等于系统养分输出,污染物处理和自净能力应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绝对安全;湿地生态系统内各种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和供应能力应超过总体消耗水平,保持各种自然资源的有效平衡。3.基本思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统筹考虑湿地资源承载能力和生产能力。在维护和保持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和物质流自然平衡的基础上,尽力增加湿地农业产出,提高经营效益。综合开发湿地生态系统的时空资源,依据各种生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和食物链结构,推行多品种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科学安排、合理布局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类型和生产项目,统筹规划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实现湿地农业经营规模化,农事作业机械化,污染治理集中化。(二)主要步骤1.前期调研。组织种植业、水产业以及环保等领域的专家,深入某一区域(最好以县为样本)全面调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自然基础情况,获取一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湿地农业发展及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关系作出综合评判,寻求促进湿地农业与湿地资源保护协调并进的内在动力,揭示湿地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探求其解决办法。同时,广泛收集广大农民在推进湿地农业与湿地资源保护协调发展进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做法,供研究借鉴。2.定性设计。对区域生态安全工程、资源保护工程、环境整治美化工程以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等进行统筹规划,依据生态学原理,科学设计湿地农业系统的加工链、食物链以及物质流、能量流的输入、输出等,合理安排湿地农业的平面布局、垂直结构和时间结构,构建起湿地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和物质流的结构框架,形成湿地农业发展模式的具体方案。在此基础上,依据3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统一目标,对不同方案设计进行综合比较和优化筛选。3.定量设计。对定性设计所确定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具体方案进行投入、产出核算,科学评价其3效状况。经济效益主要评价成本和收益状况,生态效益主要测算能量转化和物质转化的相关参数以及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情况等,社会效益则重点评价湿地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对其他方面的影响等状况。运用线性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等系统分析法,确立指标量化的湿地农业发展具体方案。方案应包括各项工程的规模、投资和效益预算,各类农业项目的规模和效益估算,生态系统每个节点的能量流和物质流核算等,绘制区域湿地农业发展规划图、循环系统设计图、生态工程项目图及相关表格和说明等。4.实践验证。按照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示范、推广3步走”的要求,选择较小区域(最好是村队规模)进行试验,系统观察和测定各发展模式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表现状况,检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真伪。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经济条件不断变化的实际,不断对发展模式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对经过2~3年实践检验,并能够被广大农民接受的发展模式,经专家认定、政府有关部门认可后可在更大的区域内(最好是乡镇规模)进行示范,实施2~3年更为系统的观察和检验,最终优选出可以在更大区域推广的发展模式。5.模式运用。对经试验、示范成功,并经专家认定、政府有关部门认可后的发展模式,采取行政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调节等多种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在相同湿地资源类型区域进行大面积推广。在推广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的作用,广泛收集各种反馈信息,对发展模式不断进行完善。同时,注意尊重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及时发现农民运用湿地农业发展模式过程中自己改进、形成的新方法和新措施。

河北沿海地区现行较优的湿地农业发展模式评价

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模式一直处于不断探索和创新之中,只不过是不同时期所确立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不同,发展模式实施的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对在生产实践中已经积累的、适合各地生产实际的发展模式,应科学评价其生态效应,对其进行不断改进和提升,亦可作为创新其他发展模式的基础。综合各地农业技术人员提供的情况,确认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现行较优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种植型、养殖型和复合型3类,共9种。(一)种植型1.一年两收模式。指在同一土地上充分利用农艺时间,一年种植两茬作物、收获两次的生产模式。该模式根据不同作物对光、热、水、养分等需要的差异,结合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设计。由于气候条件限制,河北沿海地区传统湿地种植业多为种植水稻,一年一收。实施一年两收,需要有水源供应和建设相应的保温设施。20世纪末,唐山市沿海各县针对水稻种植土地利用时间仅在150天左右、其余时间则长期闲置的状况,推行了菜稻复种模式、麦稻双茬种植模式,收到较好的效果[12]。这些模式主要是利用冬春稻田空闲时间,或搭建临时小拱棚种植甘蓝,或种植一茬啤酒大麦。但只适用于轻盐碱地快,且有水源供应,故推广面积不大。2.立体种植模式。传统意义上的立体种植模式是在同一田块,将高杆与矮杆、耐阴与喜阳、攀援与匍匐等作物种植在一起的生产模式。水稻生长需要在某一阶段保持一定的浅水层,难以与其他旱地作物搭配种植。20世纪90年代,唐山市唐海县曾试验将高杆水稻与矮杆水稻搭配进行隔行栽植,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由于收获时无法解决机械脱粒问题而未能得到推广。此后,该县又试验“稻菇混植”模式,将蘑菇菌袋置于停止供水后的水稻田间,蘑菇依靠田面蒸发的水分生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3],但因劳动强度过大,以及技术层次方面的原因也未能大面积推广。3.绿色食品模式。绿色食品是一种安全、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由于绿色食品生产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统一,在河北沿海地区推广面积较大。在环境控制上,绿色食品生产要求选择在自然环境良好、土壤无污染的地区,并尽量避开工业区和交通要道;在操作技术上,要求灌溉用水和大气、土壤等必须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并选择抗病虫、抗逆能力较强的优良品种,尽量少施或不施用化肥。采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确保农产品农药残留等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20世纪90年代以来,唐山市唐海县近1.5万hm2水稻推行了绿色食品生产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所产“柏各庄”牌大米的市场价格和知名度。(二)养殖型1.多鱼种混养模式。指在同一水体内,根据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和取食特点实行多鱼种混养的5模式。该模式在充分了解各种鱼类生活习性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它们之间的生态位关系和食物链结构,合理配置放养比例,有效地利用了水体空间和各种天然饵料,提高了单位水面产量。如鲢鱼生活在水体上层,喜肥水,以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鲤鱼、鲫鱼则生活在水底层,以食用底栖生物为主。而草鱼则多生活在水体中下层,喜食鲜嫩水草以及其他植物性饵料。若将这些同放一池共生共养,则可有效地利用水体的空间和各种饵料。既不破坏水体环境,又可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目前,该模式在河北省沿海地区各县(市、区)推广面积较大。2.立体综合型模式。与多鱼种混养模式生态学原理相同,立体综合型模式指在同一水体内,根据各种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取食特点,混合养殖多类水生品种的模式。该模式需要合理搭配各种水生动物,综合考虑各水生动物的食物链结构,科学配置其放养比例,有效地利用水体空间,提高饵料利用率。目前,河北省沿海地区池塘养殖推行的主要有虾鱼混养、虾蜇混养、虾参混养、虾贝混养等4种模式,浅海养殖推行了毛蚶、兰蛤贝类单养底播和扇贝吊笼养殖相结合的立体种养模式[14],均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3.珍稀水产品模式。河北省沿海滩涂除开发为水产养殖池塘外,另一重要利用方式是建立工厂化水产养殖场,用于养殖珍稀水产品。2012年,唐山市唐海县牙鲆鱼养殖场每1m2可生产牙鲆鱼26kg,创造产值1560元,实现经济效益1053元。再如,2011年沧州市所属黄骅市中捷水产养殖工厂,年产鳎目鱼达3.5万kg以上,市场售价高达150元/kg以上。推行该模式,需要建设现代化的水产养殖工厂,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更需要当地政府统一规划,统筹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三)复合型1.种养复合模式。是根据生物学、生态学原理设计,能够充分利用沼泽湿地、稻田湿地空间,实施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生产模式。目前,沼泽湿地推行的种养复合模式主要有苇鱼蟹、苇蟹、苇鱼等共作模式,苇蟹共作推广面积最大。由于推行苇鱼蟹、苇鱼共作模式需要在苇田内开挖鱼沟等,且每年均需要维护,资金投入较大,影响了大面积推广;稻田湿地推行的有稻蟹、稻鳅等共作模式,稻蟹共作模式推广面积较大[15],稻鳅共作模式产值和效益最高。但稻鳅共作模式若遇秋季天气降温较快情况,所产泥鳅收获难度较大,极易造成亏产亏本,导致稻鳅共作模式未能得以大面积推广。2.产业复合模式。指运用物质与能量多级循环再生原理、废弃物质源化原理以及价值转化增值原理等,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湿地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分为农户产业复合模式和区域产业复合模式2种类型。目前,河北沿海地区推行的农户产业复合模式指农户在栽植水稻田的同时,利用自家庭院建舍进行畜禽养殖,所产有机肥供种稻使用,生产绿色食品。但由于农户庭院养殖业的逐步萎缩,农户产业复合模式应用面积逐年减少;区域产业复合模式是通过发挥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作用,组织农户大力发展种养业,积极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使湿地农业实现“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由于河北沿海地区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培育尚处起步阶段,难以为区域产业复合模式的推行提供有效支撑。3.综合治理模式。指以保护湿地资源为核心、以提高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效益为目的而采取的各项措施的总和。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综合治理模式主要有建设湿地公园、建立湿地保护区等具体方式。目前,秦皇岛市已建有昌黎黄金海岸部级湿地类保护区,沧州市所辖黄骅市、海兴县以及唐山市所辖唐海县已各建1个省级湿地类保护区。实施综合治理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采用生态补偿的办法[16]做好群众工作。如唐山市唐海县筹资近1亿元,搬迁了保护区核心区内所有村庄,在重点区域恢复湿地近5000hm2,在保持一定农业产出的同时,使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防洪蓄水、净化陆源入海污染物、教育与科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湿地旅游业的发展。

创新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模式的相关建议

发展生态农业研究第6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发展对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等一系列严峻问题也凸显出来,土地耕地的占用滥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的产生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显得尤为迫切。1990年,西方部分国家提出了基于生态发展理念建立的新型发展模式,其中以产业发展、工业发展为模式展开的循环经济理念因其既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科学发展观,又兼顾了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效应而得到广泛关注。由此,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对策研究这一课题被提出,研究农业生产、自然和经济如何达到和谐统一成为诸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方向。鄱阳湖作为全国最大的淡水湖,在生态农业探索进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运用优劣势对比分析,辅以经济生态区周边县市德安县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经济数据,分析德安县农业发展规划制度下的优势点,客观地将环境与经济结合起来,具有交叉融合性。同时对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现状和历史进行客观分析,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概念和新型农业的理念进行阐述和分析,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论证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化农业的不足和对策,以期促进区域循环发展、可持续良性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2. 研究意义

本课题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羁鼋行分析,着重选取较为代表性的德安县农业产值数据,根据现有观察到数据及其对策进行研究,一定程度上优化生态产业结构,响应“中部崛起”的号召和“生态兴省”的目标,为农村经济、生态提供新思路。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一)农业发展历史

鄱阳湖地区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鄱阳湖地区稻属植物从野生到驯化的演化过程已经完成。春秋战国时期,政策的影响加上铁犁牛耕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力得以提高,在当时已有不小的影响力。

秦朝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铁犁牛耕的推广和农具的进步,湖区农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随着北民南迁运动的兴起,南方获得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湖区成为主要粮食供应地之一。

唐代开元盛世和宋代的经济重心的南移,耕地扩张,品种改进,作物种类多样化。明清时期,农业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小农经济达到鼎盛,农业稳定发展,湖区农业逐渐向近代农业转型。

历经军阀割据,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后,湖区农业遭受重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湖区发展。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组织科技人员对鄱阳湖进行研究并开展山江湖工程。整改成功后,通过发展“四水一牧”(水稻、水产、水禽、水草和畜牧业)产业,推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 农业发展现状

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农业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支撑,其中农业又在农、林、牧、副、渔五大生产事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发展比较稳定,整体而言有所涨势,形成粮食作物生产为主,油料作物和蔬果生产为辅,同时引入棉花和糖料作物种植的农业生产格局。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稳步发展,现代机械科技的不断推广,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得以不断建设,日益深刻地影响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大发展方向。

本文以德安县为例。2012年,农林牧渔总产值达35193万元,多种经营产值23611万元。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其他县市农业产值状况对照,其农业产值不尽相同,但比例构成基本一致,且多以经济作物为主。其中粮食作物产量达产值为11582万元,粮食产量44410万元,油料产量5838万元,棉花产量6337万元,糖料产量470万元,蔬菜产量28017万元,水果产量5386万元,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特点。

德安县在2013年中,粮食作物产量达到47804吨,其中谷物产量为46477吨,占粮食作物比重为97.22%;蔬菜产量为37285.8吨,占主要农作物的比重34.56%;油料、棉花产量分别为7097吨、10960吨,分别占主要农作物比例6.6%、10.1%。在2014年中,粮食作物产量达到50061吨,同比去年增长4.72%,其中谷物产量为48021吨,依旧占粮食作物比重95.92%;蔬菜产量为38247吨,同比去年增长2.58%,占主要农作物的比重33.08%;油料、棉花产量分别为8944吨、111595吨,分别占主要农作物比例7.7%、10.3%。其别的是瓜果同比去年增长49.67%,油料同比去年增长26.03%,说明德安县逐渐重视经济作物的种植,瓜果种植的面积产量逐年增大。经济作物种植中以油料为主,棉花和糖料作物的分布较为零散不均,产量相对较少,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和客观经济条件的提升,蔬果种植也日益发展扩大。总体而言,随着现代技术的引进和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粮食作物及其他作物的单产也在增加,生产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地域状况的多样化而促进了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着农业效率的提升。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优劣势因素分析

(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因素

1. 经济优势因素分析

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德安县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网络。德安县面积达863平方公里,占有0.56%的全省面积。利用现有京九铁路、长江航运的优势,东西连接上海、重庆,南北连接北京、香港,且可利用水、陆两路出海,京九线穿城而过,近年建设的合九线(九江至合肥)、武九线(九江至武汉),即将修建的铜九线(铜陵至九江)、九景衢(九江至景德镇、衢州)等几条线路相互沟通,形成骨架状的交通网络,使德安与华北、华东、华南、华中等主要经济区密切连接。公路网络发达,福银高速公路(至南昌1小时,至九江0.5小时),加上穿城而过的105国道,途经的316国道,即将投入使用的昌九城际铁路将令德安成为环鄱阳湖经济圈及昌九工业走廊的中心城市,为促进德安县生态经济区农业生产与市场要素流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 自然优势因素分析

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德安县干流博阳河全长93公里,县内占79.7公里,流域达863.0平方公里,34条支流,其中洞霄水、田家河、车桥水、金带河、下头水、庙前港、涂山水7条支流的流域面积达30平方公里以上,水面346.7公顷。充足优质的资源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也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德安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将进一步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1. 自然限制性因素分析

土壤的酸碱度(PH值)是作物种植流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土壤PH值在6.5时,作物对于各种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是最高的,最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较多的重金属元素使该地区土壤呈偏碱或微酸,不适合某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但总体而言,一系列良好的土壤条件令德安县成为长江中下游的要成矿带中最为瞩目的地区之一。

土壤呈偏碱或微酸,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因此偏碱微酸的土壤将大大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2. 生态环境制约

德安县地处江南低山丘陵地区,雨水丰富,降水集中,极易发生水土流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扩大毁林造地、湿地开荒等行为进一步破坏了该地的生态平衡。水土流失直接导致了德安县种植区域的部分土地退化,直接导致土壤内有机质含量下降,从而影响到农作物的产出。

另一方面,起伏的地形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展开;此外,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类型还不够丰富,其适应复杂地形的能力较差,进口农业机械的价格令普通农民难以承受等也是机械化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3. 科技限制性因素分析

(1)水资源工程不健全

完善的水资源工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安全保障。水资源工程开发主要是指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它不仅在农作物生长因水分亏缺而产生障碍时能够及时的予以灌溉补给,确保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而使其正常生长;而且当发生暴雨或雨量偏大等原因出现田间积水从而使作物根系因浸泡发育受阻时,能及时地予以排涝,以促使其正常生长环境的恢复。

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水资源,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建设和完善水利检测预警系统,利用科技手段检测好水位的状况,以为旱涝情况做好预警和必要的准备,科学监测好水资源的质量数量;2.保护好鄱阳湖水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自我调控和修复作用,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的良好循环利用,建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系统。

(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在落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下从事第一产业“低收益性”,加之外部因素的推动(沿海地区大量劳动力来满足经济的发展),青壮年劳动力的长时间流失,使得目前农村劳动力呈现出“老龄化”的现象。缺乏足够科学素养的广大农民也很难将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该有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德安县的实际发展情况,现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1. 育人。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根据不同的需要培养人才的相应能力,如培育管理人员,则着重培养其经营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开设进修课程,对人才进行系统的培训。2. 引人。进一步提高人才引进福利,吸引高端人才。德安县政府应该积极带头,如开展高端人才招聘会,建立高端人才信息库,为其提供更完善和全面的保障,同时采用更有吸引力的措施,进一步激励高层次人才的引进。3. 留人。为人才提供更明确的发展路径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留住人才。4.加强监管,规范行为。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从而推动德安县人才的素质提升,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德安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海华.江西古代农业发展史略[J].古今农业,1995(04).

[2]秦岭.中国农业起源的植物考古研究与展望[J].考古学研究,2012(01).

[3]余欣荣.鄱阳湖区开发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

发展生态农业研究第7篇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村级集体经济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经济任务,也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实现基层社会持续稳定的重大政治问题,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樟村坪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地处宜昌市夷陵区北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中国磷矿之乡”。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其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研究探索多种渠道、多种途径,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村级组织的经济实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该镇矿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村级集体经济原有的收入渠道趋于萎缩,缺乏新的稳定的收入来源;一些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缓慢,而支出刚性很难抑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一些村集体经营管理不善,债务沉重的问题比较突出;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思想认识、政策措施还不到位等等。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樟村坪镇的部分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影响了村级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创新思路发展矿区村级集体经济,已经成为樟村坪镇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樟村坪镇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扶持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充足的人力资金为支撑,离不开政府财政资金的大力扶持,政府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没有政府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将举步维艰。为此,樟村坪应该深入分析财政资金重点扶持的方面,立足地方特色实行生态农业项目化,充分争取扶持资金财政性,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争取政府政策支持

 

樟村坪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基础较好,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条件。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应该结合樟村坪农业发展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生产经营项目,依靠特色农业和优势产品占领市场。

 

政府应该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政策服务,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政策支持力度。除此外,还应该积极引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有效利用集体土地资源,并在法律、政策许可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放宽村集体土地资源开发经营的限制;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盘活集体资产,提高利用现有集体资产开发经营的创收能力,政府要在项目审批、项目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切实的扶持和支持。

 

(二)积极申报农业项目,争取政府财政扶持

 

生态农业项目是政府财政资金重点扶持的项目,具有严格的项目申报方式和程序,需要提供完整的项目申报材料等,是一项极为严格而复杂的大事情,而项目申报是获取农业项目发展资金不可逾越的一环。因此,樟村坪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还必须做好生态农业项目申报,以便争取更多的政府财政项目扶持资金;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减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负担。

 

一是严格按照项目申报要求,积极申报生态农业项目。为了生态农业项目申报成功,争取到更多的政府财政扶持资金,樟村坪镇应该高度重视生态项目申报,并将其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按照生态农业项目的具体申报程序及要求,积极申报生态农业项目。首先,必须高度重视生态农业项目申报,并将该项目申报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其次,要深入研究生态农业项目申报的相关政策文件,明确该项目申报的程序、方式、关键点及难点等所在,为生态农业项目的申报工作的做好充分准备。然后,立足当地农业发展实际,结合生态农业项目申报的具体要求,精心组织专人编写生态农业项目申报材料,并认真听取专家的有关意见,确保项目申报材料科学规范。

 

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减轻村级集体经济负担。首先,应当建立村级建设项目公共财政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区分负担的制度,严格区分经营性项目、自益性项目和共益性项目,明确主要项目出资主体;其次,应当加大对集体经济欠发达村的公共财政经费补贴力度,将有限的财政经费最大限度的向集体经济欠发达村倾斜,确保集体经济欠发达村的基层自治组织运行的经费来源,减轻集体经济的负担。政府部门应该将财政扶持资金朝生态农业项目更多地倾斜,给樟村坪生态农业项目发展以更大的财政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推动该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多元化,减少对矿业产业的依赖程度,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自然和谐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研究第8篇

2015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战略,国务院同时出台“电商国八条”,标志着中国的“互联网+农业”走进千家万户,普通中国农民也融入互联网+电子信息科技时代,打破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融合互联网、大数据、物流平台、计算机技术等,开创农业生产新模式与新链条,有效提升中国第一生产力。“互联网+农业”生产新模式的构建能降低农业产出成本和销售成本,提高农业资源效益整合,拉近农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成功对接生产市场与消费市场,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滞销问题,减低农民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国家层面“电商国八条”的出台,刺激商业巨头和资本的进入,让“互联网+农业”站在风口浪尖上,给中国农业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之时,也正是互联网赋予鄂州市农业发展新时机。

1影响鄂州市“互联网+”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主要问题

1、鄂州市“互联网+”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缺乏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

鄂州市农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产业体系,涉及农业生产政策、经济基础、耕种习俗、社会文化各方各面,存在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农业问题。“互联网+农业”导入鄂州农业经济发展体系,可以解决部份传统农业问题,但又面临新的问题。由于中国目前没有关于“互联网+农业”的顶层设计,地方政府各自为政,边推广边探索,很难形成完整有效体系,“互联网+农业”发展呈片面性、局部性态势。鄂州市“互联网+农业”发展也存在政策不明、混乱无序,无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这大大影响鄂州市“互联网+”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前景。

2、鄂州市“互联网+”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鄂州市“互联网+”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一方面由于鄂州市农村青壮年人口常期在外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以中老年为主。这部分群体受教育层面不高,学习能力差、思维僵化,很难接受新事物。许多人根本不会操作电脑,即时少数人接触了电脑,电脑的运用技术也差,不能满足“互联网+”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二方面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民收入普遍不高,购买能力有限,拥有计算机的农民家庭不多,对互联网能有效利用的农户比率更少。三方面,“互联网+”引入农业时间短,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融合还在摸索阶段,许多技术不成熟,体系不完美,农业数据资源分割严重,数据的有效利用也不高,信息技术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些都在制约鄂州市“互联网+”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3、鄂州市“互联网+”生态农业经济推广实施中的主要困境

目前鄂州市“互联网+”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农业生产主要分为三个时期阶段,第一阶段包括育种、肥料、机具农资采购流通渠道,第二阶段为农业生产中期种植、养殖、采摘技术与信息来源,第三阶段是农业生产后期加工、商户、消费者沟通等。每阶段在“互联网+”推广运作中都有不同的困境与需求点,农资流通中网上采购、农产品流通中网上销售,农业信息与技术流通中网上技术信息收集困境,B2B的运营技术困境。同时面临生态农业“互联网+”的基础建设:仓储物流(冷链),基础服务:供应链金融、信贷,“互联网+”B2B平台三大问题。

2构建鄂州市“互联网+”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鄂州市经济的发展,必定要推动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有效带动农村经济成长的快车。“互联网+”时代赋予鄂州市农业经济发展活力和创新力,借互联网、大数据,优化农村产业资源整合,升级产业链条,拓展农副产品的销售空间,加快鄂州农业现代化步伐,抢占“互联网+”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成为鄂州经济发展新引擎。鄂州市只有解决了困扰“互联网+”生态农业经济的瓶颈问题,才能把农业生产与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串联一体,实现现代农业智能化、便利化、人性化产业升级换代,将信息技术渗透农业生产每个环节,实现鄂州市“互联网+”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做大做强鄂州市农业产业,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农村闲置人口就业,促进鄂州经济发展。

1、完善鄂州市“互联网+”生态农业相关政策体系

鄂州市“互联网+”生态农业发展离不开政策体系的支撑,政策体系构建应考虑农业产业的实际需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主要面临经济压力、生产风险压力、产品保障压力、市场压力、流通压力、技术压力、成本压力七坐大山,相关政策体系构建要以解决农民压力为主,成为农民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强力支撑点。因此首要完善金融、信贷、税收、保险优惠刺激政策,解决农民经济、风险、成本压力;其二完善“互联网+”招商引资政策,刺激民营资本的投入,特别是大资本电商企业落户鄂州市,以解决农民市场、流通压力;其三完善农副产品检疫、检测、质量控制、等级评定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农副产品安全生产与销售,以解决农民产品保障压力;其四完善农村“互联网+”培训相关,以解决农民的技术压力。

2、竖立“互联网+”新农村标杆典型

鄂州市开展“互联网+”生态农业经济,受农户综合能力和经济压力、生产风险压力、产品保障压力、市场压力、流通压力、技术压力、成本压力影响,很难推广与落实。为在鄂州市更好推广、落实“互联网+”生态农业经济,就需集中本市资源竖立典型性的“互联网+”新农村标杆,通过成功典型案例向全市宣传与推广,同时把相关优惠政策带进千家万户,让农户放下压力包袱,敢于面对新的挑战。

3、扶持建设“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互联网+”已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带来无限的创造与机会,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几千年的传统农业,借助大时代的浪潮,推动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和农业经济的发展。鄂州市要抢占“互联网+”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必需依托本市“互联网+”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扶持民营资本,鼓励阿里巴巴、京东、腾讯、顺风、唯品会这样大的电商资本的进入,参与本市农业大数据信息平台和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服务于农资、育产、销售三个农业生产产业链,提升信息化服务品质,融通农业信息平台的数据采集、加工、存储、处理、分析,解决育种、肥料、机具农资采购流通;种植、养殖、采摘技术与信息交互传递;加工、商户、消费者相互沟通。

①、B2B农资采购流通平台。农民的农业生产离不开农用物资,产出越大,农资需求越大。农资的价格、质量、品类,直接影响农产品成本、产量、品质。建设B2B农资采购流通平台,为农户提供了优质农资信息,价格更加合理,选择更加便利,有效保障农业生产农资需求。②、B2B\B2C农副产品电商交易平台。传统的农副农产品的销售,受信息资源不对称的困扰,严重影响农产品的销售价格;无畅通渠道销售,往往导制农副产品的滞销。“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互联网上消费,建立B2B\B2C农副产品电商交易平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具有价格、优质、便利的优势,促进农产品的网上消费,农副农产品网络交易量也逐年增长。

③、B2B\B2C农副产品配送平台。随着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中国普通民众的餐桌越来越丰富,餐饮行业发展越来越快,食材采购规模达也逐年增长,民众和企业希望可以获得更高效更低成本食材采购配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