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赏析八篇

时间:2023-11-02 10:21:31

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第1篇

摘 要:审美教育是我们当下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审美教育特别是艺术审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大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今天,培养和提高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力,对大众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艺术进行净化与优化,是审美教育当下面临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艺术教育;审美教育;审美感知力;艺术创作;艺术作品

中图分类号:J023 文献标识码:A

审美教育是我们当下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审美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个体的审美发展,而个体人格的完善必须依靠审美教育来实现。席勒曾说:“人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中间必须架起一座桥梁,这桥梁是审美教育,让艺术充当使人恢复健康、具有美的心灵和人性的教师。”①这句话既透露了审美教育对人的感性与理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也强调了艺术充当审美教育手段的重大意义。在这个感性缺失,机械复制的大众文化泛滥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审美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净化作为审美客体的当代艺术。

一、大众文化的发展及其弊端与审美主体感性的缺失

自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利益,但同时也带来了精神的贫乏和灵魂的虚空。工业的发展使一切都变的模式化、符号化,发达的工业社会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心中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把人塑造成“单向度”的人。人在大工业社会中似乎也成了批量复制下的“产品”,冰冷理性而缺乏感性的成分。在机械复制的今天,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在不断的丰富,情感却愈加衰颓。蔡元培很早就意识到这种情感缺失危机,他早在一次与《时代画报》记者的谈话中就谈到:“根本人类制造了机器,而自己反而变了机器的奴隶,受了机器的指挥,不惜仇视同类。我的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了的情感。”②情感的缺失会使整个社会麻木不仁,审美教育承担着塑造感性的人的重任。席勒说过:“有健康的教育,有审视力的教育,有道德的教育,也有趣味和美的教育。后一种教育的意图是,在尽可能的和谐之中培养我们的感性力和精神力的整体。”③这后一种教育便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使人们摆脱了片面的理性化,使人成为感性与理性和谐发展的完善的人。当我们建立了足够坚强的理性壁垒之后,不要忘记打造同样重要的感性家园。

当前审美教育面临的更加棘手的问题是,本来大工业社会就已造成了人们情感的缺失,偏偏又遭遇到大众文化,审美教育要完成解放感性的历史重任更显困难重重。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而深刻的转型期,伴随着大工业社会而来的还有大众文化。对外开放的国门得以使大众文化这股“西风”吹进中国;新的经济体制使大众文化获得了生存的土壤,迅速在中国扎根、萌芽,并发展壮大起来。仅十几年的功夫大众文化就与中国的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并驾齐驱,并大有超越之势。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一方面打破了精英文化垄断的传统,推进了中国文化民主化和平民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却也暴露出更大的弊端。文化大工业下生产出来的大众文化具有无深度、模式化、易复制、批量化、标准化等特征,大众文化的这些特征使其迅速发展壮大,并在今天呈现泛滥之势。不同于西方的大众文化,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是以对民族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解构为代价的。它的速食化、娱乐化、肤浅化乃至色情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使民族文化与精英文化越来越边缘化,而这势必造成思想、精神和文化的严重缺失。

审美教育是规避大众文化缺点的重要手段,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审美主体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使其能够在大众文化泛滥的今天去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完善自我。而“进行审美教育最重要的方式和最凝练的形式”④则是艺术。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果实,是人类精神的创造,具有表现生活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功能,并且能够揭示人类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通过艺术手段进行审美教育,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可是,在大众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各种门类的当代艺术形式,如流行音乐、现代绘画、现代舞蹈、商业电影、网络文学等,也都具有消费性、通俗性、娱乐性等特点,更有甚者还暴露出低俗化、色情化、丑恶化的倾向。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当代艺术,很难像古希腊的艺术一样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与净化,很难唤起人们情感与精神的超越。那么,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我们的艺术审美教育该如何进行呢?

二、培养审美主体的艺术审美感知力

席卷全世界的大众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塑造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在大众文化背景下要使人们依然保持一份纯粹的审美情感,依然能够深切地感受美,我们的审美教育急需要做的便是培养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感知力,即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或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情感感知的能力,它是审美活动中各种审美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艺术审美感知力就是以艺术为审美客体,通过对艺术的鉴赏培养和提高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力。艺术是实施审美教育最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在大众文化背景下,面对审美主体的情感淡漠与心灵空虚,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显得更加重要。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还能净化我们的心灵,所以借助于艺术这一手段来培养和提高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力是必要且明智之举。审美感知能力分为“感”和“知”两个层次,“感”是对审美对象外在形式的感受,“知”是对审美对象内在情感的领悟。审美主体完成了从“感”到“知”的过程,才算真正具备了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中的“感”是对艺术的外在形式的一种感受力,是一种鉴赏美的能力。例如当我们欣赏一幅画作、阅读一首诗、听一段音乐的时候,我们能够感觉和感受这些艺术品的形状、语言、旋律等外观形式。这便是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感受美的能力。是通过感官对审美客体的一种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把握。但是,只完成“感”的这一层次,还并不是“审美”,审美主体只有从“感”上升到“知”才算是真正的“审美”。审美感知力中的“知”是对审美客体的理解和领悟,是通过对审美客体外在形式的感受进而把握艺术美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是一种间接的、抽象的审美把握。例如我们在欣赏一幅画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能够从感官上感受到画的颜色、线条等,还要透过这些颜色、线条感知到画作所蕴含的感情和意义。总之,对审美客体的理解和领悟离不开最基础的对审美客体外在形式的感受能力,但仅仅停留在“感”的层面,不能深入体味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弦外之音”则不能称之为“审美”。

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我们应加倍重视对审美主体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因为,当代的审美主体面对的是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当代艺术,具有通俗性、消费性和模式化的特征,且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艺术。成熟的审美感知力可以使我们练就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和一双有音乐感的耳朵,能在良莠不齐的当代艺术中感知到真的、善的和美的。利用审美感知力中的“感”能力可以感受艺术外在形式的美丑,利用“知”能力则能够更进一步分析美丑背后的艺术本质。集合了审美态度、审美判断力、审美兴趣等各种审美因素的审美感知力,是审美主体审美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关键。

而当下的艺术审美教育在对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上,只停留在对艺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对艺术形象的抽象分析的肤浅层面,也就是只停留在对审美主体审美感知力中“感”能力的教育,而忽视了对“知”能力的培养,即忽视了对审美客体内在情感把握力的培养。这是大工业社会和大众文化背景下,审美教育者与审美主体集体沦陷的表现。现代的审美教育用理性的解构替了感性的建构,艺术美对人的情感教育作用被完全忽略。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一个忽视艺术教育的社会就等于使自己的情感陷于无形式的混乱状态。”⑤在大工业社会和大众文化背景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情感教育,需要用艺术来提高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能力,并反过来利用这种审美感知能力去欣赏美、领悟美,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那么,我们如何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来培养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力呢?培养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能力主要有三个途径,即自然美、现实美和艺术美。

自然美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旖旎的自然风光,壮丽的山川湖海等,通过作用于我们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来陶冶我们的情操,培养我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力。现实美是现实生活中人的生产、生活等社会活动所呈现出的美感,包括伟大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等一切真、善与美。

现实美的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审美主体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审美主体健康的审美情操。自然美和现实美审美教育对审美感知力的生成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它们在审美主体对艺术美的审美感知力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通过艺术美来培养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力是最为有效的一个途径。

艺术美是艺术所展现的美,艺术是人的精神生产活动的产物,是艺术家审美目标、审美实践和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艺术美相对于自然美和现实美来说,带给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更深刻些,更有助于审美主体从“感”到“知”的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艺术作品或美或丑的外在形式,带给我们的是更深层次体验与领悟。

例如,当蜀道的艰险可怖出现在李白的诗中时,我们不只欣赏到险要的蜀道和沿途的景色,更被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对国事的关切与焦虑之感所感染。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用强烈的美丑对比给我们带来强烈的心灵的震撼,使我们对“美”有了更深层次上的认识。丑恶可能就隐藏在美的外形下,而崇高有可能躲藏在丑陋的外表背后。贝多芬的音乐之所以感动世界,是因为他的音乐作品不只是激荡人心的旋律,更是灵魂的交响,是其对苦难命运的不屈与超越。伟大而优秀的艺术作品给审美主体带来的不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内在情感的涌动与心灵的震撼。审美主体只有透过艺术的表象看到其意义与本质,才算是真正的审美感知。当然了,对艺术的审美感知力的培养还需要审美主体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文化背景、生活阅历及情感经验,它们是审美感知力得以形成的保证。

对审美主体审美感知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只有具有由“感”到“知”的审美感知能力,才能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作品时保持清醒与审慎的审美态度。

三、对审美客体――艺术的净化与优化

既然艺术是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和提高审美主体审美感知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最有效手段,那么,艺术的优劣便直接影响审美教育的效果。当今,大众文化充斥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冲击着我们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精英文化和民族文化被边缘化,具有“民主”性的大众文化占据了主流。当代艺术也被卷入大众文化的洪流中,显示出大众文化所具有的优点和弊端。

一方面,艺术从高高的殿堂上走了下来,变得更加大众化、通俗化。艺术借助于现代传媒走近大众,让更多的受众可以很容易地欣赏到艺术。另一方面,在西方大众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当代艺术走上了一条颠覆传统的“革命”之路。当代艺术更重功利性,艺术创作者为了最大可能地实现艺术作品的消费性,为了宣泄私欲、一举扬名,不惜将艺术作品变得通俗、庸俗甚至低俗,变得虚伪和丑恶。美已不再是艺术创作所追求的目标,艺术积极健康的审美教育功能也在渐渐消逝。

艺术不分高低,但有优劣。优秀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带给人的都是美的享受、情感的满足和心灵的触动,在审美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培养审美主体辨别美丑的能力,并且能提高审美主体对“美”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低劣的艺术作品则恰恰相反,不仅外在形式上缺乏美感,也不具有直达审美主体心灵的功能。

在西方大众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当代艺术暴露出无深度、庸俗化、娱乐化、功利化的弊端,且具有反传统、反高雅、拒绝理性的特点。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当代艺术给审美主体带来的主要是感官上的刺激,用纯感性的创作,猎奇的、鄙俗的、甚至丑恶的艺术作品来刺激审美主体的感官,忽视、甚至抛弃了艺术本应带给人的精神上的享受。

本世纪初诞生的“下半身诗派”,坚持“形而下”的创作意图,赤裸裸的肉欲和性欲被毫无遮拦地写进诗歌,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毫无美感可言。源于欧洲的当代行为艺术,一改当初行为艺术的初衷,代之以裸体、血腥和暴力。行为艺术表演者的行为根本无法与审美主体产生共鸣,得到的只是审美主体的无法理解与嗤之以鼻。当代的电影屏幕与电视荧屏上开始出现空虚、无聊,甚至下流、色情的的影视剧作品,这些作品不再以传播真、善、美作为创作宗旨,而完全是在迎合大众的口味,为了取得更大的商业利益。

当代文艺的各个领域都开始出现以丑代美、以丑为美的现象。艺术作品可以表现丑的,可以是审“丑”的,而此审“丑”是以揭露丑、教育审美主体看到丑背后的艺术本质为目的,是把表现丑作为传播美的一种手段,是以丑引美。并非彼审丑的宣扬丑,以丑为美,并且完全将丑作为审美客体。艺术本应是表现真、善、美的一种文化形式,其最大的价值就体现在它能够丰富和发展审美主体的精神生活,提高审美主体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丑的艺术则完全违背了艺术的宗旨,是混淆审美主体对美丑的界限,导致审美主体情感缺失的罪魁祸首。

所以,净化与优化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当代艺术,是审美教育所面临的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那么,面对大众文化背景下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我们该如何对其进行净化与优化呢?

首先是从艺术的生产过程入手,通过强化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意识来净化与优化当代艺术。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主观意识下的产物,是对艺术家个人情感与欲望的宣泄,更是艺术家与审美主体进行交流的中介。我们的审美教育主要通过艺术对审美客体实施教育,而艺术的优劣直接取决于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意识。当代的一些艺术家为了凸显个性,大肆奉行个人主义,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几乎无关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且当下的艺术家多道德意识淡化,并未将高尚的道德追求列为艺术作品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伟大的艺术创作源自伟大的思想,一个不关心社会、缺乏道德意识的艺术家何来伟大的思想,又何谈创作出伟大的艺术作品。

当代的艺术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应该意识到当下最要紧的是要“修养自己的情感,极力往高洁纯挚的方面,向上提挈,向里体验。自己腔子里那一团优美的情感养足了,再用美妙的技术把它表现出来,这才不辱没了艺术的价值”。⑥当代的艺术家应该承担起审美教育的重要责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善于从古今中外伟大的艺术作品中总结艺术理论与创作经验,努力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为审美教育与审美主体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是从艺术的传播过程入手,通过强化艺术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来净化与优化当代艺术。

艺术作品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传播给大众,而将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放送给大众则需要艺术管理部门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和道德机制来加以净化和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的传入,艺术可以通过更多、更现代化的传媒手段传播给受众,也就是说受众接触艺术的途径更广泛、更快捷了。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我们如何使之更有效地发挥其审美教育的功能呢?

除了需要艺术创作者的努力,也需要艺术监管部门的配合。通过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手段传播的当代艺术,大都只是以牟利为目的的文化消费品,带给审美主体的主要是感官上的刺激,以其无深度、批量化、娱乐化、庸俗化等特征,通过现代传媒手段一股脑地灌输给受众。在这种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十分需要作为放送者的文化监管部门对所放送的艺术内容进行净化与优化,过滤出无聊的、低俗的、丑恶的艺术作品,保证传播给大众的当代艺术都是健康的、积极的、审美的,是能够提高大众的审美能力,带给大众更深层次的精神享受的艺术。

四、结语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审美教育是促进审美主体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大众文化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中国传播迅速,影响广泛而深刻,它的发展带来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契机,却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种种弊端。大众文化肤浅化、模式化、庸俗化及色情化等缺点正在腐蚀着当代审美主体的思想,造成审美主体心灵的空虚与情感的淡漠。要规避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净化审美主体的心灵,丰富审美主体的情感,提高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对审美主体实施审美教育,特别是艺术审美教育。

艺术审美教育是通过表现真、善、美的艺术来提高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力等各项审美能力,使审美主体在认识美、感受美的基础上更能够得到思想与精神的提升。艺术在审美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不同品质的艺术作品也会带来不同的审美教育效果。所以,对作为审美客体的艺术进行净化与优化也是审美教育中至为关键的一环。我们可以通过自检与他检两种机制来对艺术进行过滤,一方面提高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意识;另一方面要靠艺术监管部门严格审查、考量即将放送给受众的艺术作品。双方共同努力,确保受众所接触到的艺术作品都是积极、健康和高雅的。

艺术审美教育是当今我们所面临的最为迫切和艰巨的任务。艺术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审美教育,它可以使我们在大众文化占据主流的当今社会辨别出美、感受到美、领悟到美,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心灵体验。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完善大众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审美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① 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② 文艺美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5页。

③ 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5页。

④ 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7页。

⑤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9页。

⑥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梁启超讲国学》,金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页。

Art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Popular Culture

ZHANG Hong-sheng, WANG Xiao-yun

(School of Liberal Arts,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第2篇

一、大众文化的发展及其弊端与审美主体感性的缺失

自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利益,但同时也带来了精神的贫乏和灵魂的虚空。工业的发展使一切都变的模式化、符号化,发达的工业社会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心中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把人塑造成“单向度”的人。人在大工业社会中似乎也成了批量复制下的“产品”,冰冷理性而缺乏感性的成分。在机械复制的今天,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在不断的丰富,情感却愈加衰颓。蔡元培很早就意识到这种情感缺失危机,他早在一次与《时代画报》记者的谈话中就谈到:“根本人类制造了机器,而自己反而变了机器的奴隶,受了机器的指挥,不惜仇视同类。我的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了的情感。”②情感的缺失会使整个社会麻木不仁,审美教育承担着塑造感性的人的重任。席勒说过:“有健康的教育,有审视力的教育,有道德的教育,也有趣味和美的教育。后一种教育的意图是,在尽可能的和谐之中培养我们的感性力和精神力的整体。”③这后一种教育便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使人们摆脱了片面的理性化,使人成为感性与理性和谐发展的完善的人。当我们建立了足够坚强的理性壁垒之后,不要忘记打造同样重要的感性家园。当前审美教育面临的更加棘手的问题是,本来大工业社会就已造成了人们情感的缺失,偏偏又遭遇到大众文化,审美教育要完成解放感性的历史重任更显困难重重。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而深刻的转型期,伴随着大工业社会而来的还有大众文化。对外开放的国门得以使大众文化这股“西风”吹进中国;新的经济体制使大众文化获得了生存的土壤,迅速在中国扎根、萌芽,并发展壮大起来。仅十几年的功夫大众文化就与中国的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并驾齐驱,并大有超越之势。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一方面打破了精英文化垄断的传统,推进了中国文化民主化和平民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却也暴露出更大的弊端。文化大工业下生产出来的大众文化具有无深度、模式化、易复制、批量化、标准化等特征,大众文化的这些特征使其迅速发展壮大,并在今天呈现泛滥之势。不同于西方的大众文化,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是以对民族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解构为代价的。它的速食化、娱乐化、肤浅化乃至色情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使民族文化与精英文化越来越边缘化,而这势必造成思想、精神和文化的严重缺失。审美教育是规避大众文化缺点的重要手段,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审美主体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使其能够在大众文化泛滥的今天去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完善自我。而“进行审美教育最重要的方式和最凝练的形式”④则是艺术。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果实,是人类精神的创造,具有表现生活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功能,并且能够揭示人类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通过艺术手段进行审美教育,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可是,在大众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各种门类的当代艺术形式,如流行音乐、现代绘画、现代舞蹈、商业电影、网络文学等,也都具有消费性、通俗性、娱乐性等特点,更有甚者还暴露出低俗化、色情化、丑恶化的倾向。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当代艺术,很难像古希腊的艺术一样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与净化,很难唤起人们情感与精神的超越。那么,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我们的艺术审美教育该如何进行呢?

二、培养审美主体的艺术审美感知力

席卷全世界的大众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塑造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在大众文化背景下要使人们依然保持一份纯粹的审美情感,依然能够深切地感受美,我们的审美教育急需要做的便是培养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感知力,即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或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情感感知的能力,它是审美活动中各种审美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艺术审美感知力就是以艺术为审美客体,通过对艺术的鉴赏培养和提高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力。艺术是实施审美教育最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在大众文化背景下,面对审美主体的情感淡漠与心灵空虚,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显得更加重要。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还能净化我们的心灵,所以借助于艺术这一手段来培养和提高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力是必要且明智之举。审美感知能力分为“感”和“知”两个层次,“感”是对审美对象外在形式的感受,“知”是对审美对象内在情感的领悟。审美主体完成了从“感”到“知”的过程,才算真正具备了审美感知力。审美感知力中的“感”是对艺术的外在形式的一种感受力,是一种鉴赏美的能力。例如当我们欣赏一幅画作、阅读一首诗、听一段音乐的时候,我们能够感觉和感受这些艺术品的形状、语言、旋律等外观形式。这便是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感受美的能力。是通过感官对审美客体的一种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把握。但是,只完成“感”的这一层次,还并不是“审美”,审美主体只有从“感”上升到“知”才算是真正的“审美”。审美感知力中的“知”是对审美客体的理解和领悟,是通过对审美客体外在形式的感受进而把握艺术美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是一种间接的、抽象的审美把握。例如我们在欣赏一幅画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能够从感官上感受到画的颜色、线条等,还要透过这些颜色、线条感知到画作所蕴含的感情和意义。总之,对审美客体的理解和领悟离不开最基础的对审美客体外在形式的感受能力,但仅仅停留在“感”的层面,不能深入体味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弦外之音”则不能称之为“审美”。

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我们应加倍重视对审美主体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因为,当代的审美主体面对的是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当代艺术,具有通俗性、消费性和模式化的特征,且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艺术。成熟的审美感知力可以使我们练就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和一双有音乐感的耳朵,能在良莠不齐的当代艺术中感知到真的、善的和美的。利用审美感知力中的“感”能力可以感受艺术外在形式的美丑,利用“知”能力则能够更进一步分析美丑背后的艺术本质。集合了审美态度、审美判断力、审美兴趣等各种审美因素的审美感知力,是审美主体审美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关键。而当下的艺术审美教育在对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上,只停留在对艺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对艺术形象的抽象分析的肤浅层面,也就是只停留在对审美主体审美感知力中“感”能力的教育,而忽视了对“知”能力的培养,即忽视了对审美客体内在情感把握力的培养。这是大工业社会和大众文化背景下,审美教育者与审美主体集体沦陷的表现。现代的审美教育用理性的解构替了感性的建构,艺术美对人的情感教育作用被完全忽略。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一个忽视艺术教育的社会就等于使自己的情感陷于无形式的混乱状态。”⑤在大工业社会和大众文化背景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情感教育,需要用艺术来提高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能力,并反过来利用这种审美感知能力去欣赏美、领悟美,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那么,我们如何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来培养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力呢?培养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能力主要有三个途径,即自然美、现实美和艺术美。自然美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旖旎的自然风光,壮丽的山川湖海等,通过作用于我们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来陶冶我们的情操,培养我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力。现实美是现实生活中人的生产、生活等社会活动所呈现出的美感,包括伟大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等一切真、善与美。现实美的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审美主体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审美主体健康的审美情操。自然美和现实美审美教育对审美感知力的生成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它们在审美主体对艺术美的审美感知力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通过艺术美来培养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力是最为有效的一个途径。艺术美是艺术所展现的美,艺术是人的精神生产活动的产物,是艺术家审美目标、审美实践和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艺术美相对于自然美和现实美来说,带给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更深刻些,更有助于审美主体从“感”到“知”的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艺术作品或美或丑的外在形式,带给我们的是更深层次体验与领悟。例如,当蜀道的艰险可怖出现在李白的诗中时,我们不只欣赏到险要的蜀道和沿途的景色,更被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对国事的关切与焦虑之感所感染。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用强烈的美丑对比给我们带来强烈的心灵的震撼,使我们对“美”有了更深层次上的认识。丑恶可能就隐藏在美的外形下,而崇高有可能躲藏在丑陋的外表背后。贝多芬的音乐之所以感动世界,是因为他的音乐作品不只是激荡人心的旋律,更是灵魂的交响,是其对苦难命运的不屈与超越。伟大而优秀的艺术作品给审美主体带来的不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内在情感的涌动与心灵的震撼。审美主体只有透过艺术的表象看到其意义与本质,才算是真正的审美感知。当然了,对艺术的审美感知力的培养还需要审美主体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文化背景、生活阅历及情感经验,它们是审美感知力得以形成的保证。对审美主体审美感知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只有具有由“感”到“知”的审美感知能力,才能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作品时保持清醒与审慎的审美态度。

三、对审美客体———艺术的净化与优化

既然艺术是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和提高审美主体审美感知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最有效手段,那么,艺术的优劣便直接影响审美教育的效果。当今,大众文化充斥在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冲击着我们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精英文化和民族文化被边缘化,具有“民主”性的大众文化占据了主流。当代艺术也被卷入大众文化的洪流中,显示出大众文化所具有的优点和弊端。一方面,艺术从高高的殿堂上走了下来,变得更加大众化、通俗化。艺术借助于现代传媒走近大众,让更多的受众可以很容易地欣赏到艺术。另一方面,在西方大众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当代艺术走上了一条颠覆传统的“革命”之路。当代艺术更重功利性,艺术创作者为了最大可能地实现艺术作品的消费性,为了宣泄私欲、一举扬名,不惜将艺术作品变得通俗、庸俗甚至低俗,变得虚伪和丑恶。美已不再是艺术创作所追求的目标,艺术积极健康的审美教育功能也在渐渐消逝。艺术不分高低,但有优劣。优秀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带给人的都是美的享受、情感的满足和心灵的触动,在审美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培养审美主体辨别美丑的能力,并且能提高审美主体对“美”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低劣的艺术作品则恰恰相反,不仅外在形式上缺乏美感,也不具有直达审美主体心灵的功能。在西方大众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当代艺术暴露出无深度、庸俗化、娱乐化、功利化的弊端,且具有反传统、反高雅、拒绝理性的特点。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当代艺术给审美主体带来的主要是感官上的刺激,用纯感性的创作,猎奇的、鄙俗的、甚至丑恶的艺术作品来刺激审美主体的感官,忽视、甚至抛弃了艺术本应带给人的精神上的享受。本世纪初诞生的“下半身诗派”,坚持“形而下”的创作意图,裸的和被毫无遮拦地写进诗歌,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毫无美感可言。源于欧洲的当代行为艺术,一改当初行为艺术的初衷,代之以、血腥和暴力。行为艺术表演者的行为根本无法与审美主体产生共鸣,得到的只是审美主体的无法理解与嗤之以鼻。当代的电影屏幕与电视荧屏上开始出现空虚、无聊,甚至下流、色情的的影视剧作品,这些作品不再以传播真、善、美作为创作宗旨,而完全是在迎合大众的口味,为了取得更大的商业利益。当代文艺的各个领域都开始出现以丑代美、以丑为美的现象。艺术作品可以表现丑的,可以是审“丑”的,而此审“丑”是以揭露丑、教育审美主体看到丑背后的艺术本质为目的,是把表现丑作为传播美的一种手段,是以丑引美。并非彼审丑的宣扬丑,以丑为美,并且完全将丑作为审美客体。艺术本应是表现真、善、美的一种文化形式,其最大的价值就体现在它能够丰富和发展审美主体的精神生活,提高审美主体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丑的艺术则完全违背了艺术的宗旨,是混淆审美主体对美丑的界限,导致审美主体情感缺失的罪魁祸首。所以,净化与优化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当代艺术,是审美教育所面临的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那么,面对大众文化背景下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我们该如何对其进行净化与优化呢?首先是从艺术的生产过程入手,通过强化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意识来净化与优化当代艺术。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主观意识下的产物,是对艺术家个人情感与欲望的宣泄,更是艺术家与审美主体进行交流的中介。我们的审美教育主要通过艺术对审美客体实施教育,而艺术的优劣直接取决于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意识。当代的一些艺术家为了凸显个性,大肆奉行个人主义,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几乎无关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且当下的艺术家多道德意识淡化,并未将高尚的道德追求列为艺术作品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伟大的艺术创作源自伟大的思想,一个不关心社会、缺乏道德意识的艺术家何来伟大的思想,又何谈创作出伟大的艺术作品。当代的艺术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应该意识到当下最要紧的是要“修养自己的情感,极力往高洁纯挚的方面,向上提挈,向里体验。自己腔子里那一团优美的情感养足了,再用美妙的技术把它表现出来,这才不辱没了艺术的价值”。⑥当代的艺术家应该承担起审美教育的重要责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善于从古今中外伟大的艺术作品中总结艺术理论与创作经验,努力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为审美教育与审美主体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其次是从艺术的传播过程入手,通过强化艺术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来净化与优化当代艺术。艺术作品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传播给大众,而将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放送给大众则需要艺术管理部门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和道德机制来加以净化和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的传入,艺术可以通过更多、更现代化的传媒手段传播给受众,也就是说受众接触艺术的途径更广泛、更快捷了。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我们如何使之更有效地发挥其审美教育的功能呢?除了需要艺术创作者的努力,也需要艺术监管部门的配合。通过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手段传播的当代艺术,大都只是以牟利为目的的文化消费品,带给审美主体的主要是感官上的刺激,以其无深度、批量化、娱乐化、庸俗化等特征,通过现代传媒手段一股脑地灌输给受众。在这种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十分需要作为放送者的文化监管部门对所放送的艺术内容进行净化与优化,过滤出无聊的、低俗的、丑恶的艺术作品,保证传播给大众的当代艺术都是健康的、积极的、审美的,是能够提高大众的审美能力,带给大众更深层次的精神享受的艺术。四、结语大众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审美教育是促进审美主体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大众文化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中国传播迅速,影响广泛而深刻,它的发展带来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契机,却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种种弊端。大众文化肤浅化、模式化、庸俗化及色情化等缺点正在腐蚀着当代审美主体的思想,造成审美主体心灵的空虚与情感的淡漠。要规避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净化审美主体的心灵,丰富审美主体的情感,提高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对审美主体实施审美教育,特别是艺术审美教育。

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第3篇

关键词: 审美教育 道德教育 德育功能

在审美育人的理念之下,文化建设及艺术陶冶,都被作为一种道德体验来看待和设计,与学生精神生活和心灵发展联系在一起,是帮助学生理解人生意义、感受生活价值、追求道德理想的重要内容。艺术活动不是外在于学生心灵世界之外的行政工作,不能仅仅关注审美体验的外在形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艺术审美深入学生的心灵生活,在他们身上实现柏拉图式的“灵魂转向式”的道德重建过程。

一、审美体验及其德育功能

人类对美的体验,或者说“美”作为一种对象,有着丰富道德内涵。借用美感体验作为道德体验的一种方式,可以使我们对学校德育工作有一种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摆脱把学校德育工作作为日常管理手段等错误观念,让我们在一种具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境界中开展道德的传播和教育,学校德育可以上升到更加完美的境界。道德是理性,而审美是感性,但感性不等于没有理性的影响力。西方学者马尔库塞提出所谓“新感性”的哲学主张,主张通过“感性的革命”实现现代人精神的革命,甚至认为,感性的力量已成为政治性力量①。因此,对审美的感性本质应当有深刻的认识,即感性不等于都是娱乐,在感性的体验中包含着对理性的改造和陶冶。马尔库塞认为,感官的艺术不仅体现感性快乐本身,更包含着感性快乐的“精神②。”而阿多诺则表达了同样的思想,认为感性体验有一种思想的力量③。艺术或审美对德育的参与,可能恰恰可以发挥这样的理。学者徐敦广认为,现代性的艺术哲学,实际是为感性正名,试图重设感性的生存论和价值论,认为感性的回归和关注,已经成为现代性的一种价值取向④。对于学校德育来说,为理性而理性,把道德的教育总是看成自我克服的痛苦过程可能是不全面的,尽管道德像康德所说的那样,是一种需要意志参与的力量,它不是轻松愉快的事情,总是伴随着奉献和给予。然而,这只是把握了道德本质的一半,通过审美体验的引导,人将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使精神世界得到自然感化、陶冶和提升。

美可以被理解为教育的一种理想境界,这是对道德教育及其管理工作的重要认识,就是要把德育工作提升到审美的境界之中。美是一种善,一种好,一种卓越,一种完美,这里包括人格的美、思想的美、工作的美、艺术的美等。当德育工作在各个方面达到了极致,学校德育也就进入了这种极致的状态。美是被感知的存在,是直接被感受到的“完满”。由此可见,审美绝对不只是一种感性的体验,同时包含着巨大的理性力量。这是一种因为“完美”之境而造就的力量和体验。我们进一步可以推论,审美不仅可以作为德育手段,同时可以作为德育的目标。这种完美之境界,具体可表现在教育关系的完美,教育制度的完美等,这些都是我们认识和评价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标准。马克思认为,美是人的内在力量的感性体现。蔡元培先生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就是希望用美育提升学校德育的精神境界。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实际正是发现在人的审美生活和艺术体验中,包含着比日常道德有更高境界道德层次,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道德教育和学习。

二、对审美性的拒绝:德育工作的局限和问题

从教育实践看,学校德育已经形成一套话语模式,这套话语系统建构的是以道德规范为基础的道德权威。道德教育究竟应当是什么样的,最理想的方式和途径是什么,似乎已经很少人关心。从前面讨论的道德教育的两种境界来看,实际上,真正本质的目的和境界,应当包括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在内的意义建构过程。道德教育的意义建构,才是道德教育的本质和关键。这一建构过程不仅要学会应对日常生活的道德概念,更是表现于精神世界的彻底改变和提升,这是日常道德所无法关心和完成的道德修养。作为关照世俗生活为目的的德育工作,正是缺少这样一种境界的教育。这样的道德教育一般来说只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日常道德的学习,即宋学家朱熹所谓“洒扫应对”的道德知识,包括学习社会、学校和家庭中为人处事的能力,处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相关事件及道德问题。而另一方面则是社会政治乃至意识形态方面的道德概念,包括时事政治事件的教育,即所谓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从这两个角度看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当说,我们的学校德育基本实现了它的目标和任务,而且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教育体系和模式。然而,对于人生意义的建构和生活信仰的确立,这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还是一个相对被忽视的内容和工作。

如何提升和解决学校德育工作的这一局限性,是当前德育研究必须面临的重要话题。一些学者借助于哲学理论的发展,似乎已经从理论上看到一条新的道路,这个道路就是借助于审美教育的作用来改造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途径和方法。学者徐敦广认为,随着工具理性的日趋膨胀,“美学担负着更多对抗、批判与救赎的职能⑤。”现代人如果要从过度物质化的世界中解放出来,进而达到精神世界的高度,可能需要的不仅是道德理性的学习,而且需要一种所谓感性革命的帮助。通过审美进行灵魂的批判和反思,才能最终获得所谓精神的救赎。这一哲学思想与观点、艺术与审美尽管只是一种感性的体验,却可能产生巨大的理性反思的能力。事实上,这一观点也是马克思反复强调的。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认为艺术审美是人恢复自由、克服异化的可能途径。而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马尔库塞,则希望通过艺术和审美活动,帮助人获得精神解放的道路⑥。在这里,艺术生活或审美教育已经转变成一种社会解放的可能途径。人的自由和解放,以及社会的进步,已经与审美和艺术连接在一起。在这里,审美教育的道德功能得到了很好地诠释,为我们重新建构学校德育工作的艺术和方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审美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德育被作为智育的工具和手段,更有甚者,德育工作常常被纳入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实际不是作为教育,而是作为管理的性质在实施。在许多人那里,德育工作,真的就是“工作”,而且是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被作为一种纪律手段而在使用,是作为维护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手段和工具看待的。然而,审美的德育,或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是解决德育工作如何关怀人生价值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审美教育没有空洞的政治语言,也不依靠抽象的道德标准,它把教育过程与学生的审美体验统一在一起。由此可见,学校德育不能独立于其他教育之外,而是与美育,乃至体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相关的。只有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学校德育工作,才把使德育工作摆脱功利主义的困境和陷阱,才能把德育工作从日常规范和行为训练中解放出来,从而在德育工作的价值体系上实现一次真正的改变和提升。

三、审美教育的德育途径

以审美的观念看待德育工作,需要用反思的眼光重新审视德育工作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一切从道德标准出发,是不是就是一个好的德育。在美育的立场上看,这一观点可能不一定绝对正确。相反,审美育人,则可能是学校德育更为重要的立场。要达到道德的目的,不一定死抓住道德问题,可以换一种思维,从审美和艺术的角度开展工作,则可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而且可能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目的。事实上,审美育人并不只是一种德育方法或途径,而是人的道德本质的一个方面。在哲学家康德看来,审美存在是人的本质存在,是人的自由存在的方式。他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所谓“审美无功利性”的观点,主张用艺术和审美为人类寻找价值与信仰的最后归宿。海德格尔则用另一种语言表达了这种对艺术和审美的迷恋,认为人的自由或最高的存在即所谓“诗意存在”,这是代表人类理想的最后归宿⑦。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审美育人的微妙之处。因此,审美育人,可能是改变传统德育观念的有效途径,更是学校德育价值体系重建的一个重要目标。席勒认为,美感可以改良习俗⑧。在他看来,人在审美中才是完整的人,审美标志着人性的完成。审美育人作为一个道德概念,是审美教育发挥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站在德育工作的立场看,审美教育不是外在于道德教育之外的独立过程,而是与道德教育有着内在统一的教育过程。审美即德育,德育即审美,这不仅是德育的一个希望,更是德育的一种可能与现实。

审美育人的途径是多样的,唯独单纯道德途径是需要拒绝的。比如,艺术体验本身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工作,似乎不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或者把艺术的体验单纯作为一种娱乐和快乐,而看不到审美体验给予人理性的撞击和思考。但从审美育人的角度看,文化陶冶或艺术审美则可能是比单纯的德育更为重要的文化形式和理性力量。将文化体验、传统学习和艺术审美纳入德育工作的范畴,这不是借用文化和艺术的力量达到德育的目的,其本身或许就是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马尔库塞曾专门分析过艺术与理性的关系,认为理性在社会中运用时,一直被看做与艺术对立的东西,而艺术却被授予非理性的本质⑨。在他看来,这一观点是极为错误的。因为艺术与理性原本就不是完全对抗的力量,而是彼此交叉的存在与力量。文化体验和艺术想象的内容是丰富的,有历史传统文化,有文学的欣赏,有自然的生态,有地域的人文,有现代的科学,也有学校的精神,等等,都包含着文化陶冶的力量和艺术审美的价值。在传统教育中,文化就是文化,艺术就是艺术,文化是欣赏,而艺术是玩味。甚至在更多的情况下,无论是文化建设或艺术活动,常常被作为学校形象塑造和声誉传播的手段,而没有被视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部分,因而经常出现为“文化”而“文化”的现象。在审美育人的理念之下,文化建设及艺术陶冶,都被作为一种道德体验来看待和设计的,它与学生精神生活和心灵发展联系在一起,是帮助学生理解人生意义、感受生活价值、追求道德理想的重要内容。

注释:

①⑨[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李小兵,译,审美之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9,84.

②③[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58,176.

④⑤⑥徐敦广.现代性、审美现代性与艺术审美主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⑦章启群.人类解放与艺术拯救马尔库塞审美哲学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4,1.

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第4篇

关键词:美育;艺术美;美术欣赏;审美;美的享受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25-02

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职业院校开设独立的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审美能力,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加强思想品德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像著名艺术家豪泽尔在其《艺术社会学》里提到的:人可以生来成为艺术家,但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之所以感到审美愉快,是因为他把握到了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的情感和理想,具有特定的社会内容,所以会同时作用于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各种心理能力,使它们处于一种极具自由和和谐的状态。

一、美的教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实践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和塑造理想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审美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艺术享受的过程,是审美教育的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由此,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随着《艺术新课程标准》的出台,艺术新课程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教育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的一门重要课程。新课标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助者,以学习者的平等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协同合作,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二、美的享受

可以得到美的享受的途径有很多,艺术,文学,科学等等,而单就艺术美来说,艺术美的意义要通过审美主体的审美过程才能充分发挥;美的价值也要通过审美主体的艺术享受才能充分体现。一个不能进入艺术审美过程的人,是得不到艺术享受的。而不能得到艺术享受,艺术美的美育功能就不能实现。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艺术美就要在艺术欣赏中贯彻和体会了,现单就美术欣赏课来进行分析。

(一)美术欣赏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美术欣赏课教学是审美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也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美,感悟美,把握美,进而提高审美能力的一门课程。它主要是通过对具体美术作品的解读和赏析,揭示出作品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使学生对作品的审美认知能力,得到一个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过程。职业类院校美术欣赏教学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它主要以古今中外优秀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等作品为教学内容和审美对象。因此,在作品内容选择方面,力求做到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同时还应兼顾到作品内容之间的系统性与连贯性。重点选择那些主题突出,风格鲜明,内容和形式上都相对完美,在美术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优秀作品。同时,还应适当选择现当代的一些寓意深刻,意蕴丰厚,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优秀美术作品。只有把真正优秀的作品作为欣

赏和审美的对象,才会给学生带来强烈而持久的艺术感染力,才能够使他们的审美心理得以陶冶和塑造,人文素质得以提高。

目前,结合各类职业院校学生审美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美术欣赏课教学应该尽量体现美术的人文性,在美术欣赏课中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让学生都能接受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他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艺术的感化下形成良好的个性,在艺术美的天地中增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

(二)美术欣赏课中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学方法

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明显有别于美术技法课教学,它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调动其审美潜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门课程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它要求胜任该课程的教师,既要有美术创作方面的实践经验,还要具有扎实的美术史、文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并且善于把这些知识有机地融会贯通于美术欣赏教学的实践之中。一名美术教师不管你绘画技巧多熟练,也还是要看你能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特点和认识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能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争取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并且,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态度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善于鼓励学生;在教学方法上,应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要善于针对不同课题内容的艺术趣味来引导、启发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要因地制宜,适当地迎合学生的情感和心理要求,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三)美术欣赏教学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美术欣赏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合理建构其审美心理。通过对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审美主体逐渐能透过作品的形象层和形式层,品味到其中的深层意蕴。优秀艺术作品的感染和教育作用往往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随着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深化,作品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就有了更为生动而丰富的理性内容,它把艺术家的人文情感以物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当欣赏者从不同的作品中解读或品味出作品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人生境界、时代意识、哲理思考等理性内容时,回应在内心的将是一种悦志悦神的喜悦。这时的艺术作品已不再是艺术家心灵的独语状态,而是作为“中介”,成为了艺术家与欣赏者精神往返的“桥梁”。这样,在欣赏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充分享受美术作品带来的愉悦的同时,也积累了审美知识,丰富了审美情趣,启迪了智慧,从而使他们的审美体验得以充实,审美心理得以完善和建构。

2、美术欣赏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美术欣赏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积极而能动的反映。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审美主体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们经常性的审美活动,可以使他们的性情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例如,从达芬奇、拉斐尔创作的圣母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母性的慈爱、温柔、端庄、纯洁的美好品质;从梵高的名画《播种者》中,可以感悟到画家留给欣赏者更多的是信心、希望和阳光;罗中立笔下的《父亲》形象,让人感受更多的是中国传统的农民身上所具有的那种温厚、善良、勤劳和淳朴的美,这种美具有一种感人至深的情感力量;从柯罗、米勒、维米尔、康斯太勃尔等画家那些关注自然和人生的质朴画风中,又可以唤醒人们对大自然深挚的爱与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这些源自现实生活的艺术形象中,表现出的是人性中可贵的品质,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会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和谐的和审美的人生态度。同样,一幅好的国画或油画风景作品,不仅会使欣赏者赏心悦目,而且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悦情悦意的理性欣喜,使人们更好地认识美术作品中表现的自然美和人文美,不知不觉中便会置身于如诗如画的诗意空间中,体会到作品中“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另一种意境之美。学生们在感知美和接受美的过程中,身心得以放松,精神得以振奋,学习和生活变得轻松而愉快。诚如席勒所言

:“只有美能使全世界幸福,谁要是受到美的诱惑,他就会忘掉自己”,另外,美术作品中表现的爱国情怀、协作精神、乐观的态度、坚强的意志与无私的品质,以及人间普遍的情感体验和具有社会文化内涵的理性情感,都经过艺术家理性的塑造和艺术化的处理,将美与善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注入画面中,作为不竭的精神源泉,不断给人以精神滋养。在从优秀美术作品中感受美、欣赏美和发现美的同时,欣赏者审美素养明显会得以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自觉地通过审美活动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还有助于增强他们战胜现实中困难与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3、美术欣赏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有学者研究表明,通过美术欣赏等审美活动,以内化的方式,培养人美好的情感,提高人的情商,健全人的人格,对人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而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却面临着诸如人文精神日渐缺失、伦理道德的滑坡、人际关系的淡漠、存在价值的迷茫等诸多社会问题,这让不少有识之士痛心不已。就如同贾柯梅蒂的雕塑作品《行走的人》中所表现的符号化人物形象那样,没有性格,没有表情,情感世界已“荒漠”化了,缺乏人所应有的社会特征。由此可见,现代科学在求“真”的同时,忽略了“美”和“善”对人心灵的陶养则会被社会所异化,从而引发了新的悲哀。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写道:“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真……要不全神贯注于那个在术和科学领域永远也达不到的对象,那么人生在我看来就是空虚的。”他以自己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艺术的滋养对于他的全面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结束语:美术欣赏课教学是审美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也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美,感悟美,把握美,进而提高审美能力的一门课程。以美术欣赏为基础的审美教育,在培养学生素质,丰富审美心理,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接受美的教育,发现美,感受美,得到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张桂木.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艺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

[4]张道一.美术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第5篇

1艺术教育是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美育是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培养人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人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1]。狭义的美育专指艺术教育。

1.1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意见》指出,美育即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有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审美一词产生于古希腊,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有教育家曾把人类教育分成3个阶梯,其中第三阶梯是在艺术化的氛围中、在审美的情景中来传授知识和培养创造能力。在西方,雅典教育制度中包括缪斯(希腊神话中司文艺的女神)教育和体育,缪斯教育就是综合性的文学艺术教育。希腊的教育和美学理论都强调“美德”,即美与善的统一。柏拉图认为美育比其他教育更重要,“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合适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2]。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音乐更可以达到“教育”、“净化”和“精神享受”的目的。中世纪的欧洲则利用教堂建筑、教堂音乐、圣像画、宗教雕塑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的教育课程中包括智育、美育、德育、体育各种内容。德国席勒的美育思想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在《美育书简》中竭力证明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审美教育,审美活动能为人的智力生活提供高尚情操,使人不知不觉地接受道德观念[3]。此后,德国的艺术教育家福禄倍尔、朗格和闵斯特伯格,美、英美学家罗斯金、莫里斯、门罗等著名大家,相继提倡和开展学校与社会的艺术教育。在苏联的美学理论与教育理论中,也把审美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在当代的欧美各国,艺术美育已成为国民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育是美学和艺术学的“合金”。艺术美指各种艺术作品如诗歌、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绘画、书法、建筑、雕塑、影视等所显现的美。艺术教育主要用审美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学习艺术知识和基本原理、欣赏优秀艺术作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以艺术知识的传递、艺术作品的熏陶、艺术活动的感染来实现教育目标,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人文素质。艺术美育的形象性、动情性、愉悦性特征提供了其他教育方式所没有的、独特的功能,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2学校艺术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的源泉,美育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人们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挚,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美的品质。”[4]用艺术之美丰富、衬托人文素养的历史几乎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悠久。原始社会的巫术同时也是艺术美育手段。中国早在周代就形成了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对贵族子弟进行教育的体制。“乐”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艺术美育课程。以后,无论是两汉的赋,魏晋南北朝的辩谈、书画与雕刻,唐宋的诗词,元明清的戏曲与小说,还是历代的建筑、园林、工艺品,都对人们起着审美教育作用。近代中国的一些学者和教育家也很重视美育,蔡元培先生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提出“四育”的教育理念,“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并具体为著名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其中美感教育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创办的“工学团”与“育才学校”等都是审美与教育的实践。正因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所以它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学校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充满着人文智慧和人文关怀,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艺术美育让人感到快乐、满足、享受,它把丰富的人生内容和社会意义,以愉悦的体验浸润到学生的心田,碰触到学生的灵魂,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有追求美、享受美的权利,他们有着自己多重的人生兴趣与追求。而艺术美育等校园文化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以其赏心悦目的舒适感,以其浪漫的风格,以其对于学生自身兴趣的感染与诱发,以其无压迫性的知识传授满足了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和自身兴趣的需要,成为学生愿意接近和乐于接受的东西[6]。学校美育正是利用校园文化,通过艺术手段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中职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中职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恰好符合了当今社会各行业对劳动者新的审美需求。很难想像,一个艺术知识贫乏、审美能力低下的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技工人才。

1.3“三个一百”和《公共艺术》是艺术美育的重要载体

学校艺术美育必须重视艺术经典的审美价值。七十多年前,朱自清在其《经典常谈》里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文化。”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以独特的、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思考、表达着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其深度和高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对人类具有永恒的魅力[7]。然而,如此众多的艺术经典,如何选择进校园、进课堂呢?为此,2012年教育部职成司组织开发了《古诗百首赏析》、《百首名曲赏析》、《百幅名画赏析》3本人文素养系列教材,内容符合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注重经典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结合,能让中职学生在艺术审美的过程中,体味古人的博怀,感受艺术大师的文脉搏动,领略祖国雄浑的文化积淀,欣赏世界灿烂的多元文化,使学生精神和身体两方面都能得到健康成长、和谐发展。2013年8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公共艺术》出版,分为音乐、美术两册,教材贴近现代中职学生实际,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音乐雅俗共赏,美术图丰文简,成为中职学校艺术美育新的载体。这是对学校艺术美育系列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做出的有益探索。

2正视中职学校艺术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应该说,只要有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歌咏比赛、书画展示、诗歌朗诵等,就存在着艺术美育。但总体上看,美育仍然是整个中职教育事业中极其薄弱的环节,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制约着艺术教育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

2.1缺乏对艺术教育应有的重视

中职学校普遍重视专业课程教学,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8],重技术轻人文、重应试轻素养、重课程轻活动、重比赛轻普及,很少能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保证教学时数。我省教育厅要求全省各类中职学校在2015年春季学期将公共艺术课列入教学计划,意味着这项工作也才刚刚起步。在学生层面,由于学制短,专业课程繁重,缺乏对艺术人文的追求动力,即使学校开设艺术课程,上课也是敷衍应付,谈不上对自己审美品位、艺术修养的提升,更谈不上人文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

2.2缺乏相应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首先,中职学校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在数量上明显不足,与相关师生比要求存在很大距离,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其次,中职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录用、储备艺术科班毕业的教师很少,教学质量不能保证,多数学校甚至安排其他基础文化课的教师应付教学。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又把公共艺术教育等同于专业艺术教学,过分追求专业化、技巧化,使得艺术教育停留在纯技术性的层面,影响了艺术教育的育人效果。

2.3缺乏必要的艺术教学条件

中职学校绝大多数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没有专门的教室和场馆,限制了艺术类教育教学的开展。多数学校公共艺术课程被安排在一般的桌椅固定的教室,不利于教师开展丰富生动的课堂活动。一些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乐器、音响、投影设备,教师没有条件给学生演示各类乐器和各种绘画材料的不同艺术特色,学生更没有条件亲手尝试、亲身体验,有些艺术课教学照本宣科、流于形式,根本达不到课程目标。

2.4缺乏有品位的校园艺术文化活动

中职学校所开展的第二课堂等课外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其思想性、趣味性、观赏性、艺术性等表现一般化,文化内涵欠高度、深度、广度。很多艺术审美活动仅仅局限在感性的形式,导致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就是唱唱跳跳、写写画画,产生不了艺术美在内心的共鸣和冲动。音乐活动、文艺演出、书画展示等只停留在照搬及模仿电视、明星的作品,没有深刻领悟艺术中所贯穿的创造精神和人文思想。另外,艺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很难找到结合点,校园文化活动的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与一般的文体娱乐活动差别不大。

3多措并举,以艺术教育带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

《意见》对学校美育工作规划了从2015年到2020年逐年推进的总体目标,对中职学校开展艺术美育指明了方向。

3.1发挥艺术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学校艺术美育的实现形式多种多样,但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和实施,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中职学校的美育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必须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保证72个教学学时,逐步开齐开足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同时要积极落实教育部推荐的“三个一百”人文素养系列教材和《公共艺术》(音乐篇、美术篇)进校园、进课堂。通过课堂教学,艺术课所产生的美育成果会扩展到整个校园生活,将推动校园艺术气氛逐渐浓厚,审美文化得到传播和再创造。

3.2注重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艺术课的必要补充,特别在当前中职学校艺术课程和课时偏少的情况下,第二课堂的艺术活动是创造校园审美文化的主要途径,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美育功能。中职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艺术特长少,学校首先要重视艺术普及教育,支持团委、学生会开展文学、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戏剧、摄影等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社团创造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邀请文化艺术前辈举办讲座,让高雅艺术走进校园,积极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职学校艺术教育要探索与突出学生专业特色、促进学生技术技能提高,使学生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丰富知识、提升素养的同时,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道德感。

3.3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教学,成败在教师,正如让•皮亚杰所说:“有关教育教学的问题,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和师资培养的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目前,中职学校审美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专职艺术师资缺乏是主要矛盾,暂时可由具有艺术特长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经必要专业培训后任课,鼓励聘用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民间艺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要制订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期规划,一手抓教师的人才资源引进,形成增量;一手抓全校教师艺术水平的整体提高,盘活存量。同时,要促使学校领导增强艺术修养,成为美育工作的内行,自觉地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美育教师队伍。

3.4改善艺术教育设施条件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艺术美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一直是美育的短板。中职学校要规划好艺术美育的发展策略,通过多种形式筹措资金,满足美育发展的基本需求。学校应该建立艺术美育器材补充机制,每年有计划地购置一些设备,主要包括教师进行艺术课程演示的教学设备,学生用于创作的乐器、美术工具,记录和保存学生艺术审美活动成果的基本设施设备等。要创造条件、不断积累,逐步完善美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尤其是艺术教学场馆、校园文化活动场所。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建设独立、功能齐全的学生艺术活动中心。

3.5建立艺术教育评价制度

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第6篇

[关键词]审美教育 审美体验 想象力 情境体验 实现意义

[中图分类号]G401-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5)05-0147-05

玛辛・格琳(Maxine Greene)(1917―2014)是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作家与社会活动家,深具影响力,被誉为继杜威之后最重要的美国教育领域的哲学家、审美教育的哲学女王。她的审美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的美育教学和实践具有启发意义,可促进国内审美教育理论的突破与发展。

一、审美教育的界定

学术界认为,美学研究的是审美现象,即处于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现象或审美活动,审美关系乃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因此,美学关涉到感知、想像及其与认识、理解、感觉世界的关系。格琳即是从审美关系、艺术体验的视角来界定审美,认为美学聚焦于“艺术作品以何种方式成为体验的对象,以及它具有的影响,即如何改变人们体验自然、体验人类、体验即时即地的视角。”而“审美”是用来描述、甄拔人们与艺术作品相遇时所形成的体验方式。

格琳提出,审美教育意味着启动观看、倾听、感觉、运动的新方式,对意义进行探寻,从而进行学习与实践。审美教育具有重要地位;它不隶属于边缘学科,也非某种装饰性知识,而是个体人生发展必要的组成部分。格琳实践的审美教育并非常规的学校教育,而在于培育独特的思考力与表达力;个体从审美体验起步,进入到生动反思、不断生成的意义世界;审美教育呈现为开放的空间,尚未探索的诸多可能性,它既不是预想或量化的对象,更不是社会控制力。格琳认为,“审美教育是人类在世界上探寻更加伟大之条理的努力之一。它具有强大的动力,可推动个体寻找立身处世的根基,促使人们能冲破常规、被动、乏味所构成的‘脱脂棉’状态,警醒地进入到活色生香且错综复杂的问题世界之中。”

因此,审美教育是一项培养关注的事业,目的使学习者学会关注对象,为艺术作品赋予生命,使之富有各种各样的意义,从而培养鉴赏的、反思的、文化的、参与式艺术体验。审美教育鼓励人们以不同方式去观看与共鸣,形成新的构图,开启新视野。格琳鼓励人们与世界建立更多联系,艺术作为审美经验最集中的表达,艺术教育关注不同的艺术媒介,着重诸多艺术表达形式,运用技艺的各种方式,以及物化艺术的各种手段。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可相互促进。艺术教育者能促成艺术作品产生,审美教育者也能为艺术探索敞开空间。因此,当人们能对自己的审美体验提出问题时,审美教育即由此产生。

二、审美体验与关注力

与国内侧重审美理论与范畴的教育不同,格琳从审美体验、问题意识与反思实践的视角从事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培养人更敏锐地鉴赏与理解艺术,审美的目标在于实现生动的审美体验,激发个体生命抒情瞬间的鲜活。在审美体验时刻,人能自由地感觉、认知与想像,刹那间觉悟本己的生命与周围世界的关联;审美还能引领人们发现新景象,使彼此孤立的部分结成整体。审美教育者首要关注的课题是:如何使学生具有更积极的敏感性与自觉性?教育者有必要引导学生感知、理解与体验各种艺术,深入内部去感受什么是艺术作品以及艺术表情达意的能力,在这种审美体验的基础上促成富有意义的领悟。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有深度的审美体验?这涉及到人们如何理解艺术。就艺术作品而言,它远离世俗、程式化的日常生活,有其存在的空间与世界。但它要成为真正的审美对象,则必需一种特殊的观照。当个体全神贯注进行审美观照时,审美对象就会自然脱离了日常生活与实用关系,以个体的、富有历史的、活生生的方式敞开自己。个体与艺术作品进行自由交流时,他便会意识到可能的新视角与新理解,并寻找新启示与新视野,甚至敢于为求新而冒险。格琳强调,只有通过超越凡俗的自由的行为与探索(审美观照),这一体验才能称之为审美体验。这种审美关注是一种过程,它始终在进行之中,永无止境。绘画、舞蹈、音乐、诗歌等一切门类都是为审美经验而创造的,审美体验不仅能发现不同艺术的特质,而且每次体验同一作品都会有新的发现。格琳将培养审美关注看作一项事业,激发教育者帮助他人积极地想像、思考、感受、观察,并促使其有所发现。因此,惟有当关注者愿意跃出平常的世界,以本真而不完整的人来面对艺术作品时,才能使之富有意义。

艺术的真实并非纯粹的现实,而是艺术的真实。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艺术媒介或象征系统来创造艺术,人们以纯真的个体去感知艺术作品,审美对象就产生于个体主动与艺术作品交流的过程,艺术应被理解为创造意义的模式,它们在积极地鼓动、搅动、感动着人们,使其以不同的方式体验世界。那么,人们如何通过审美体验来实现作品的价值?格琳指出,价值的实现与观照方式、对话空间、身心参与密切相关。要充分理解艺术作品,人们不仅需要积极、有见识的感知力,也需要区分艺术媒介的特质。而具备区分各种艺术语言特质的能力,则须亲身参与和体验不同艺术门类。通过这种实践,人们的理解能力便能得以丰富,并使人去接近、专注于艺术表演与创作作品,开启更多感知的可能性,觉察更多的层面,从而更有意识地生活在世界上。为了把握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作品,人们还要既了解审美空间,又要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当人们从关注作品整一性的审美方式逐渐过渡到在场的瞬间,人们感到身临其境地发挥与驰骋想像,化身于作品中,将作品人格化,使之成为自己的世界。在这种时刻,艺术作品才会融入人们的意识,人们在体验与反思中能发现崭新的模式,从而高屋建瓴地观察世界。

格琳赋予了艺术以鲜活的现实生命,揭示了审美体验中深刻的反思与领悟。对格琳而言,审美体验并非风花雪月般沉迷欣赏,也非艰深晦涩的理论表征,而是反思艰难的生存境遇,寻求与领悟世界的意义,从而促成积极有效的社会空间与声音。建构个体与作品关联的前提,即是处于现实语境的、活生生的主体。惟有这样的个体才能创造崭新的构图与关联,这种创造实质上是在创造意义。在审美体验中,位于主体前方的不仅是新的秩序,还有对意义更为强烈的探寻。个体理解、感悟的主观维度将变得活跃,艺术作品也随之活跃起来。审美教育不仅使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不断深化,还能为共享世界的自由而效力。通过这种教育而带来的感悟和充分觉醒,人们将会在一定意义上自由地寻找自己的声音。

三、想像的力量与培养

审美教育不仅涉及对艺术形式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力,还须通过直接的审美体验开启丰富、自由层面的意义,审美体验离不开想像力的发挥与体现。“杜威曾指出,‘审美’的对立面就是‘麻木’。因此,我们可以把审美教育看作致力于彻底清醒的教育――一种更加积极、敏感、热情的人类探索方式。”格琳致力于实现这种智性的愉悦,即调动意识所有层面的领悟:认知、情感、观察、意动(付出努力、发挥能量、探索超越)。目的在于寻求一种复杂的领悟或创造意义的形式,引导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共享的自然和世间,并从中感到更丰富的愉悦。正如杜威所描述,审美经验包括“做出精确的分辨,辨识微妙的联系,指认象征体系……解读作品,并且在作品中认识世界、在世界中认识作品。我们的很多经验和技能被调动起来,并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发生改变。审美‘态度’是不安的、探索的、试验性的――与其说是态度,不如说是行动:创造和再创造”。

格琳特别强调想像的重要性,它是教育话语中经常被忽略的一种认知能力,然而它对于学习与生存却非常必要。想像力在艺术上是洞察力,它能创造关联,建立秩序,开启新视野,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发起挑战。想像能让人们理解事物的特殊性,洞见其内在生命,并把握深层的意象。想像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使之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并为选择付出行动,乐于开创与提出批判性问题。想像不仅是心理成象的能力,也是设身处地去感受情境的能力,更是创造虚构情境的力量。想像使人们在现实中开发可能性,并有所超越与创造,揭示出其他的真实。格琳认为,想像的意识有不同的阶段,教育者要激发出每个阶段的想像力。在集中关注力阶段,可使艺术作品展现出独特性和完整性。人们搁置功利、道德、历史的考量,教师可通过交谈、引导或揭示来激发、扩展学生的意识。在释放想像力阶段,学生进入充满惊奇的阅读空间,需要保持开放的心灵去探索,并置身其中。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打破局限与束缚,以更多从角度来观察世界,并且认识到世界永远是不完整的,从而需要重塑与更新。

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的重大区别在于,前者是以过程为导向的教育,后者则以结果为导向。格琳认为,艺术教育教人如何消费,而不是如何充满感情地、真诚地面对艺术作品,应让全神贯注、充满渴求的意识为艺术赋予持久的生命。审美教育永远在过程之中,永远在探索文本,永远在寻找某种教学方式来打动人们,使其自我反思,创造意义,并改变他们的生活世界。审美体验如同人生历险,驶向可能性与不可预料的世界,赋予艺术作品以常新的生命。审美体验的关键是将学过的东西内在化并对其产生共鸣,同时也对关注的作品产生共鸣,之后就能实现一种转变。为此,个体必须运用更多语汇表达自己,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在凡俗世界开启新窗口。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既不是复制和背诵的能力,也不是展示精通某种技能;它需要强化意识,鉴赏力的提升。“我的目标旨在挑战想当然的、被冷待的、被束缚与被限制的东西”。格琳受萨特自由想像思想的影响,认为想像不仅是超越与否定现实的意识能力,更是积极介入行动、争取自由的手段和工具。如果教育者保持充分地开放并勇于探索,知道如何去关注、倾听、观看,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感觉能力与认知能力,在实施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就能培养并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对世界有所醒悟,并将持续醒悟。只有改变自己,并且感染他人进行转变,这才能成为真正的审美教育者,才有能力穿梭于杜威所描述的“紧迫且更加丰富的”意义王国。

四、课程设置与情境体验

审美教育的主题在于感知、想像、以及对意义的探寻。对于审美把握和审美理解而言,感知是起点和基础。它需要心理和想像的参与,艺术作品的充分呈现依赖于人们参与和把握的方式。感知包含着对某种复杂整体的直观理解,它也是一种积极的探索,探索逐步变得清晰可见的整体。这意味着感知必须脱离被动、消极、漫不经心的姿态,以活生生的、能感知的人去面对艺术。感知过程包含着一种永远看不尽的感觉,一种尚未被揭示的可能性;感知还需要一个内部品味、详尽阐述、深入渗透的过程。此时,审美体验就变成了个体意识,并照亮人们生活的世界。格琳的审美教育对教育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努力创造出激发审美体验的环境,尽力引导学生去思考不同的生活方式与可能性,继而帮助他们认识到积极的想像内部与外部视野的相互作用,在艺术作品的世界与审美体验者参与的世界之间创建出各种联系,从而探寻世界的意义与秩序。教师进行课程设置,有必要引进各门艺术课程,并结合着自身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教师须要创造出合适的环境,让学生能自由地创造自己,有创意地成为自己。

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第7篇

一、 吴冠中美术教育的思想主旨和理论

(一) 吴冠中美术教育的思想主旨。吴冠中比较注重审美教育,认为美术学习过程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建立美学观念,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鉴赏能力。学习美术则需要学生能够敏锐感受外界,能够通过外界感官刺激产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审美是重要的精神心理活动,美术教育是不同于普通知识教育。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自身的个性特点和审美心理的培养。美术教育应该是充满活力和美感的活动,审美教育是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是一种传递生产经验、生活经验、传承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社会活动,美术教育重点培养学习者艺术美感和审美意识,让学习者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训练学习者的基本技能。美术学习者要想成为一个美术家必须经过美术教育。

(二) 吴冠中美术教育的理论。吴冠中在艰苦的教育事业中,根据自身对美术学习和教育的深刻理解,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美术教育理论。吴冠中的美术教育理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将古今中外艺术观融会贯通。16岁的吴冠中弃工从艺,学习绘画,师承潘天寿学习中国画和素描。潘天寿非常注重中国传统,同时又和林风眠的艺术主张非常相似。吴冠中跟随潘天寿学习中国画,非常喜爱虚谷、八大山人以及石涛,在吴大羽那里学习西洋画热爱印象派和现代艺术特别喜爱塞尚和梵高。

由于抗日战争,吴冠中在颠沛流离中学习和创作,最后留学法国的他深刻的理解到了真诚和土地是艺术的源泉,从此他开始了中西艺术融合的艰辛探索。吴冠中深刻领悟到只有在有着深刻渊源的华夏土地上,才能吸取营养、生根发芽、开发结果。在中西艺术融合的探索之路上,吴冠中凭借自身敏锐的艺术嗅觉,怀揣着发展中华美术的赤子之心对中国画和西洋画进行了客观分析和比较。他认为学习中国画的意境与虚实哲学,必须注重形式美,意境美,学习西洋画则侧重画面的整体构成、造型、结构空间的铺排等。将中西艺术融合吸取精华,对学生采取综合教育,对现代艺术进行不懈追求。

2.培养审美意识,注重美感。审美素质是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美是一种思想深度,在艺术里面,美总是靠表现来揭示,主要依靠艺术家对外在景物关系,特征的主观感悟以及强调来实现。吴冠中把美术基础分为“功”(技术),“艺”(感受),画意和创造是创作的重点。对于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他也强调审美情趣的培养,积极发挥美术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开放思想,让学生在艺术世界中自由发挥自身特点和特长。

同时吴冠中也认为艺术文化的发展提高,应该注重全民审美意识和素质,艺术不仅充实个人的内心和精神生活,还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全民艺术素质,加强审美素质教育,加速美术素养提升。

3.培养艺术人格,师学舍短。艺术人格是指艺术家的思想情操以及气质性格。吴冠中在自己多年的美术教育工作中,将人格的锻炼、培养和提升放在了艺术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吴冠中一生的坎坷经历让他将自己的爱国思想和坚韧的人格情操根植于艺术创作中,创作了很多优秀和富有深度的艺术作品。吴冠中师承潘天寿、林风眠等一代大家,他在身感自豪的同时也意识到他们画作的自身局限性。他经过自己理性的思考大胆在文章中提出这种自身局限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观点,他认为只要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都要充分学习,吸取营养,要有自己的个性追求。他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打破传统、创造新的东西,在美术的学习中要不断完善自我,追求美,追求进步和创新。

二、 吴冠中美术教育理论的实践

(一) 校内教学实践。吴冠中至回国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积极投身于美术的教学事业中,始终秉承活学活用的原则,将自己的所闻、所见、所学倾囊相授。他主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最贴近生活之美的东西,最能引起心灵共鸣的事物,去寻找最能表达内心真情实感的东西。他坚持言传身教,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学生与大自然进行零距离接触,获得艺术和创造灵感。在绘画的创造过程中,他贯彻美学教育,注重绘画的意境之美,亲力亲为指导学生创作,让学生体验,感悟自然情感,让学生受益匪浅。在美术的课堂教学中,吴冠中让学生近距离赏析名家之作,领略不同画派画风,强调艺术贵在厚实基础上的独特创作。同时他也把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和西方绘画程式融会贯通的融入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的为学生讲解中西方艺术的差异。

(二) 校外拓展实践。在美术教育工作中,吴冠中非常注重绘画中的抽象美、形式美、意境美,主张通过举办画展,向广大艺术爱好者展现艺术之美,让观者了解艺术的多样纷繁之美。吴冠中进行多次的新作画展、捐赠作品展、师生作品展,像学生和艺术观者践行了自己的艺术宗旨,他将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艺术的独特魅力。他也结合中西方艺术之长,把形式美和抽象美的追求融入到艺术创作中,激励广大艺术学习者对艺术进行不懈的探索与追求。吴冠中多年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在艺术领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

三、 吴冠中美术教育理论对美术教育的启示

美术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艺术家,也是为了培养广大市民的审美意识、艺术鉴赏力。美术教育侧重于感性教育和情操的培养,传统机械的知识学习无法获取这些感性审美能力,只能积极引导、激励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和学习促成自身美感思维。单独的强调技法,忽视审美是不可取的,美术教育过程是形成自身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和独立个性的过程。在美术教育中要尊重学生个性,因人施教,挖掘和培养学生特有的艺术气质,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将个人情感价值观、审美观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各类艺术教育相关工作者都应该秉承此理,更好的发展美术教育。

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第8篇

随着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体育教学成为促进艺术院校大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从艺术院校专业学习的角度来讲,体育学习和锻炼能够促进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体育作为人身体美和意识审美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体育运动和美学艺术两者之间既是相互联系,也是相互促进的。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塑造良好的身体。个体审美素质的提升有助于增强个体的精神风貌。因此,在艺术院校的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将会帮助艺术院校大学生专业素质实现

二、艺术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专业素质发展的意义

1.艺术院校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创造美能力的发展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审美素质培养的意义在于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情感的抒发提供途径,帮助学生克服生活和学习中产生的压力,释放自我,缓解因为情感问题带来的心理矛盾,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体育教学过程中,审美素质培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既是审美的主体,也是审美活动的对象。所以,审美素质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备的素质之一,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教学来发展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创造美的能力,是相互联系和促进的。美育和艺术院校的教学相通的,在塑造学生个体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过程中,发挥着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作用。体育实施过程中的美育,将理性思维和身体的感官刺激,渗透到个体的感中,帮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更能够创新。

2.艺术院校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美学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艺术类院校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作为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在艺术类院校专业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锻炼和塑造。体育教师要加强对艺术美学规律的认识,提升体育学习对学生审美素质发展的有效性。使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在体育知识学习、运动技能练习的过程中,逐渐的锻炼审美和创造美的技巧。大学生审美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区别,审美能力更偏向与感性的体验。因此,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因为体育运动技术的不固定性和瞬时性,给大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想象空间,这对艺术类院校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

3.艺术类院校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创造美的艺术在艺术类院校体育教学和练习的过程中,体育器材、体育服饰、体育音乐旋律等各个构成内容,都在展现出各种各样的美学元素,体育运动员的形体美、力量美、表情美等,也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力。因此,体育所具有的美誉功能是明显的,美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在一起。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够调节人体的各个器官,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水平。与此同时,健壮的体魄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基础,反过来会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帮助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发挥出更大的学习潜力。提高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创造美和展现美的能力。

三、艺术类院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1.体育教师要提升教学魅力艺术类院校学生专业素质的发展需要从各个方面予以教育,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提升动作讲解是的语言美、提升动作示范时的示范美。审美能力是所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艺术院校类大学生顺利完成各种行为的必备素质。体育作为人类实践形态的行为艺术,体育审美素质的提升同样需要体育审美能力的发展。体育审美能力也是通过体育美学知识表现出来的。体育美学知识转化为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需要教师系统的对学生的审美素质进行培养。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学生实践体育美、展现体育美的自觉性,提高艺术类院校学生创新的能力。

2.提升体育审美能力在专业学习中的迁移在艺术类院校的教育实施过程中,良好的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人体美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在坐立行卧的过程中,保持恰当的身体姿势,从而防止身体脊柱发生弯曲变形等现象,保证人体的各个部分能够匀称的发展,使学生形成健壮的体格。美育在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激发和丰富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个体体验,帮助学生激活自身的创造能力,高度发达的美学敏感度来实现的。美育为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日常思维和实践的创造提供了源泉。在体育运动实践的过程中,因为运动要克服自身的很多极限,给学生创造丰富的想象力,丰富学生学习生活。

3.激发和培养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潜能,全面的调动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创造意识。美育关系到学生人格的每个方面,审美素质的提升具有系统性。美育的全面性既是美育发展规律的全面性,也是学生不同审美能力不断提升的全面性。审美素质在提高学生个性审美发展时,内含着对个体心理素质和意识形态的全面发展促进。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体育审美素质的提升表现出的是对学生情感意志的身体实践过程,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体验身体美、意志美和协作美。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塑造学生完整的个性和优秀的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体育搭台,发展艺术类大学生专业素质的能力在艺术类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运动会等,在体育比赛等过程中,我们可以全方位的欣赏体育运动员得精彩表现,对观众来讲这种身体创造的美,是吸引参与到体育运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向学生展示各种运动美,引导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体育锻炼来有效的提升自己的身心素质,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加强对学生审美教育的实施,既是促进学生心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在体育展现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身体美、力量美、运动美,教师要充分和全面运用体育教学中美的展现,引导学生向往美、发现美、创造美。体育教学中美育既是提升学生审美素质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