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精品课程开发

精品课程开发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12 09:33:14

精品课程开发

精品课程开发第1篇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站;教师;学生;教学

0引言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启动的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改进学校育人环境,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的作用。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建立精品课程网站。精品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和评价的窗口,是精品课程网络化学习的平台,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媒介,是精品课程示范辐射的载体。在精品课程的评审、验收过程中,精品课程网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部级、省级及校级精品课程逐年增多,出现的问题也不少。目前大多数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一般采取独立开发模式,资源的共享性差,开发者不得不进行大量的重复劳动。很多课程老师在网站的开发中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因为他们一般不懂技术,即便他们有精品课程建设的热情,也无能为力,有的不得不花钱去聘请技术人员来开发网站和课件。部分精品课程网站较少考虑甚至不考虑网上教学活动,在线开展讨论、答疑、考核、评价等教学与管理活动明显不足,没有为学习者建构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由于网站后台功能不够完善,课程组的教师无法随时在线修改、更新网站内容,甚至每次操作都需要技术人员辅助。为了解决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提高精品课程网站的质量,实现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有必要研制一套通用、高效的精品课程网站开发系统。

1通用精品课程网站的基本构架、功能和开发流程

1.1精品课程网站的基本构架

精品课程的网络建设就是把与本门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现场教学录像、参考文献目录等资源网络化,以电子多媒体形式在网上开放,方便基于Internet的远程学习、浏览和下载。

根据教育部对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我们将精品课程网站的结构分为2大块:课程建设内容模块和网络课程模块。其中,精品课程建设内容模块依据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示体系进行设计,主要有课程介绍、教师队伍、教学大纲、网络课程、课程录像、授课教案、效果评价、教学资源等8个内容。网络课程模块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可设置有课程概述、学习内容、实验实训、案例演示、拓展资源、互动交流、在线测试等6个内容。

1.2精品课程网站的功能

精品课程网站的开发要求是,所有有关内容均要放在网站上,各级专家评审全部基于网络进行,精品课程网站要全天候对外开放,并且要不断更新网站教学内容与各类资源。因此,精品课程网站担负着集大成者的角色,不仅界面要简洁、漂亮,速度快捷,还要保证能够动态更新内容,最重要的是在设计思想上要以用户为中心。精品课程网站的主要用户可分四类:教师、学生、管理员和评审人员。网站应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功能。

1.2.1教师用户功能设计

本功能为教师提供教学活动平台,方便教师将教学资源网络化,在课后与学生在线互动、沟通,测评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它包含5个功能模块:①个人信息设置。教师申请注册到“教师队伍”中,设置个人简历、描述、照片等信息。②课程资源管理。和修改教案、课件、动画、视频、试题等教学资源。③教学活动管理。查看和通知,布置和批改作业,查看和分析学生测试结果。④在线交流。可以发起和回复主题帖子,回复学生提问、建议和意见等。⑤查看系统使用情况。如:用户访问网站情况统计、在线调查问题的结果分析等。

1.2.2学生用户功能设计

本功能的设计目标是,方便学生学习课程,分享丰富的学习资源,查看个人阶段学习结果,与教师进行线上交流等,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有更多的自主性和交互性。包含的模块有3个:①学习活动模块。了解课程内容,查看和下载课程网站的教学资源,提交作业。②在线测试模块。测试后即时获得测试结果。③在线交流模块。与教师学生进行沟通互动。

1.2.3网站管理员用户功能设计

设计目标是,方便管理员进行教学活动和师生用户的管理,能快速、便捷地制作出申报网站和课程网站。包含的模块有6个:①网站系统管理。可设置课程网站名称、课程信息、上传容量、页面模块等。②用户管理。管理使用网站系统的所有用户信息,设置教师和学生用户的权限(系统某模块功能的使用权限、上传文件的类型、容量、路径等),审批申请注册的师生用户。③申请网站模块设置。设置申请网站的栏目节点(如本文第2点所列的课程负责人和教师队伍等),并初始化各栏目内容和格式。④课程网站模块设置。设置课程网站的栏目节点(如本文第2点所列的课程概述、学习内容和实验实训等),并初始化各栏目内容和格式。⑤模板管理。可以添加、修改、删除网站的模板类型,分类型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审核模板等操作。⑥其他信息管理。管理本系统的公告信息、友情连接、在线调查问题等。

1.2.4评审人员用户功能设计

精品课程均在网上评审,网站应为评审人员提供评审体系的各个观测点,且导航层次清晰,链接无误,用图文结合描述观测点。本功能的设计工作是,由教师和管理员站在评审人员的角度上,协同开发人员设计好各个观测点并展示在网站上,供评审人员查阅,不需要设计特别的后台功能。

1.3精品课程网站的开发流程

我们在开发设计过程中,采用了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主要运用HTML、CSS、Javascfipt、SQL Server等工具和利用目前最新的MS 框架中及表达式语言、数据库连接池等技术开发了一个易于维护、扩展和重用的基于Web的综合性通用平台。

具体做法是,采用基于Web的分布式多层体系结构,在底层操作平台和硬件设施的基础之上搭建信息资源数据库,同时建立平台所需的Web服务器。在中间层实现用户管理、权限控制、资源的管理、平台的配置管理等功能,同时有效地集成了Web Services服务,提供与其它资源平台资源共享和交互的接口。在应用层上提供给用户个性化定制、信息交流、资源浏览和检索等服务。最后,在表示层上,让用户可以利用IE/NetScape等客户端工具浏览和使用平台所提供的服务。

2建设高效的精品课程网站

一个优秀的网站具备的基本特征有:网站整体结构与各个页面布局合理、页面信息表达清晰、下载速度快、导航结构佳、 搜索引擎表现良好、监测网站和反馈客户信息方便、服务体系完善等。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建、用、改、精。“建”是第一步,开发者在最开始的时候就需要充分考虑今后方便网站的“用、改、精”。下文着重介绍网站后台的几个重要功能,它们能提高网站在各个阶段的效能和效率。

2.1实用性建设,让师生进行教学活动时得心应手

2.1.1教育资源网络化的操作更便捷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核心是要把教育资源网络化,实现共享。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教师,这就要求教师把课程教育资源分类整理好,并上传到网站。这一活动对网站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没有教学资源,就谈不上精品课程网站的存在。而功能齐全的在线编辑器则是教师在线上传和管理资源的好帮手。

笔者用过的DotNetTextBox(官方网站http://.cn/),是基于 2.0技术重写控件核心架构,是功能强大的所见即所得HTML编辑器控件。它提供了近50种在线编辑功能,以及插入超链接、模版等40多个右键菜单功能;支持自定义菜单,只需简单配置config文件即可DIY自己独有的功能菜单以及增减各种控件内置功能;具备强大的上传管理功能,通过配置config文件即可详细控制不同用户的上传权限;提供上传图片时自动添加水印、生成缩略图,上传多媒体文件支持自动播放的功能;用户可以使用预置的default和XP风格编辑器皮肤,也可以自定义皮肤,方便用户设置个性化的控件外观;完全支持IE5.5+、Opera、Firefox等常见的主流浏览器。开发者可以在官方网站下载这样一个现成、成熟、免费而且开源的在线编辑器,整合到VS 2005开发环境中,在设计网页时调用,完全替代TextBox控件,既节约了开发成本和时间,还可进行二次开发或改良成更适合网站的在线编辑器。此外,FCKeditor也是功能强大在线编辑器。

2.1.2搜索功能让网站信息资源彻底展现

资源量达到一定程度会给用户带来很大不便,用户(包括老用户)将只会看首页或相关栏目的第一页,长期积累的高价值信息会被尘积在数据库的底部,影响网站效用的最大发挥。书厚了需要目录,报纸厚了需要导读。为此,需要快速、精确、智能和人性化的站内搜索引擎让用户便捷地了解并找到期望内容,同时,也让网站的信息资源尽可能展现出来。这有助于提升网站的价值,发挥网站应有的作用。

站内搜索引擎一般有三种类型:基于数据库、基于Spider抓取和基于全文检索技术。后两种主要用于大中型网站,对开发人员的技术要求高。由于精品课程网站的数据容量有限,可以使用基于数据库这种检索速度较快的站内搜索技术。合理安排查询条件,通过if语句和for语句等对判断条件进行分析,合理化搜索算法,配合SQL的索引功能实现检索。关键字查询的SQL语句格式为:Select字段名列表from表名where字段名Like%关键字%。

百度搜索引擎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具有高准确性、高查询率、更新快以及服务稳定的特点,能够帮助用户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网站开发人员可以在网页上插入“百度”提供的相应代码,借助“百度”的搜索入口,就会有与“百度”搜索引擎一样强大的搜索功能。让用户通过百度搜索站点信息,不仅节约自身服务器资源,还更利于百度更快收录自己的站点。类似的,Google也能提供站内搜索功能。

2.1.3吸引师生融入教学活动,发挥网站潜力

精品课程应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择教学媒体信息,充分利用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媒体,并在系统中把它们进行有机地组合。教材内容按章、节、知识点和子知识点的层次进行组织,可以形成优化的教学系统结构。然而,这样的一个资料库对学生来说依然缺乏吸引力。若网站能帮助学生在教师精心制定的学习计划中学习,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又能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实施因材施教,这将大大吸引学生认识自我、挑战自我,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建立知识库,存放全部教学知识以及形成教学策略的知识。知识构造按照章、节、知识点、子知识点的层次划分,并以超文本文件形式存放,供学生查阅。每个节点均配备习题供学生在线测试。其次,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把各个知识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策略组织起来,形成学习表。每位学生可有一张与该表结构一样的“个人学习情况表”,展示自己的全面学习情况。当学生进入学习计划表的某个节点,做完习题后,系统除了给出正确答案、评价及提示掌握知识点的程度信息外,还根据学生在该点的测试情况,设置“个人学习情况表”的相应字段为“False”或者“True”,标明学生是否掌握该知识点,当然还可另外标明学生是否做了该点的练习。系统最后根据情况,决策学生下一步学习的内容,及相关超链接,并分类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供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2.2交互性建设,促进师生交流互动

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通过课上课下的情感交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友情,能大大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几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上交流的时间有限,而论坛具有保密性、独特性和及时性等特点,比较随意轻松,让学生有了发表对事物的看法、对教学评论、甚至对老师的教学方法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地方,教师也可得到丰富的第一手教学资料。

供师生在线交流的论坛不难开发,难的是如何建立“有话敢说、有话愿说、有话直说、说了有用”的在线交流平台。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是吸引师生上论坛交流。为此,一方面可鼓励学生参与网站论坛建设,学生发帖就积分,积分与最终成绩及奖励挂钩,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还可下放论坛的悬赏、屏蔽等权限给部分学生,让学生代替老师管理论坛,提高人气。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定期网上答疑,及时更新论坛内容,不定期发起讨论,增加互动专题。

2.3针对性建设,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当学生通过网站学习的情况和教师把握网站知识的更新情况脱节,可能使网站最终仅仅是一个摆设。进行教学改革,教师需要从论坛中获取学生对课程评价的反馈,以及反映用户使用网站情况的点击率等数据。为此,可在网站中加入流量统计功能,分析直接点击和搜索引擎的流量,当天搜索量和流量地区分布,以及用户在网站的平均停留时间、用户地图分布等等数据。雅虎流量统计或者google analytics都是在业界深受好评的免费的网站流量分析工具,利用这些分析工具只需把一个js代码放入需要统计的每一个页面,然后访问相应官方网页,注册后就可以使用和查看分析结果了。

2.4适用性建设。增加网站的复用率

应针对学生的心理和专业特点来设计课程网站的标准色彩及其搭配,不同的课程需要不一样的界面。精品课程网站的功能和结构相似,即后台程序相同,把程序和页面完全分离,就可以随意更改前台页面而不需要考虑程序的改动,不会因为进行一次网站页面的改版或开发另一门课程,就要将所有的源程序都进行一次移植手术。

开发者在设计网站时,可以通过开发动态加载模版、内容列表控件和动态修改分级栏目的功能,方便后期变化网页的色彩、布局和导航菜单,从而改变网站的前台界面外观。

所谓的模板,就是设计完工的标准的HTML代码,其中用特殊字符串代替需要由程序实现的功能部分,显示时这些特殊字符串将编译为对应的功能。课程网站可设计4类模板,一是网站首页模板;二是点击某个栏目链接而进入的栏目页面模板;三是显示内容的风格页面模板;四是单页模板,用于生成一些由代码组成的文件,这样可以免去了上传含有代码页面文件的步骤,比如制作页面的头部和底部包含文件时,把代码做成单页模板然后再生成即可。

内容列表在页面中会多次出现,供用户点击链接到相关内容显示页面。设计内容列表控件,提供列表的内容标题、超级链接地址、内容排序方式、列表项数目、宽高、是否显示日期等属性,可以方便管理员在制作页面时,插入多个内容列表,效果灵活多样,提高工作效率。

要实现多级分类,需要在数据库中用一张表存储分类信息,大致有Id(节点编号)、Name(栏目名称)、pro(父节点ID)、DeepNode(节点深度)、Remark(备注)等字段。可在程序中用镶套的方法动态显示分级栏目,用递归的方法实现在指定的节点(即分类)下进行的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参考此方法还能设计资源分类导航功能。

2.5便捷、健壮与安全性建设,给网站用户良好的体验感

流畅和健壮是网站成功的基本条件。可以采取静态页面自动生成技术来维护信息,船陕访问速度和避免在数据库中存取大量图文信息的困难。生成HTML文件的主要步骤只有两个:一是获取要生成的html文件的内容;二是将获取到的内容保存为html文件。

当用户浏览网页的时候,若弹出询问“是否进行debug[调试]”的警告框,或显示一堆代码的错误窗口,程序突然终止,用户往往会选择离开这个站点。网站开发者可以使用try-catch-finally语句处理异常,通过抛掷和捕获异常重新开始程序内的一个过程,或者从应用程序的一部分跳到另一部分。网站还是出现错误时,比如教学资源的链接地址或描述错误等,可以建立用户报错机制。做法是每个页面附带一个报错按钮。当用户在使用中发现错误信息,点击按钮,这个页面的错误信息就自动存入数据库供网站管理员查阅。

安全是网站的永恒话题。一般来说,提供数据库应用服务的Web站点主要由操作系统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三项构成。因此,对Web站点的安全设置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在进行Web应用开发时,可采用开发工具的最新服务包和修补程序,使用窗体身份验证、对所有输入数据进行有效性验证、使用参数化存储过程、对输出数据进行HTML编码、信息加密后再存储等加强Web应用程序层的安全因素。网站开放后,最好每天备份网站的数据库和源代码,坚持“最低权限”原则,决不授予用户并非绝对必需的权限。

可以在网站中采取一些彰显人文关怀的手段,让用户感觉舒服。比如在每个文字页面设置了字体的随机缩放功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用户的需求;对于阅读与下载文字,不仅提供Word的DOC格式,而且还提供Reader的PDF格式及Flash的SWF格式,方便用户在不同的平台下使用。

2.6规范性建设,保证网站形象,方便后期维护

为服务全部受众,保证网站整体形象和方便后期维护,应该提供用户帮助文档或培训指导资料,包括对系统的运行环境、后台管理流程,各个功能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答等;设定网站的规范,如网站上的中文使用12px的宋体,行距为150%,图片的ALT属性要写好图片名称,每个页面的高度不超过3屏等。

3结束语

精品课程开发第2篇

1.“专门小组+专业标准”,征集和遴选家长课程

重庆一中专门成立了由七位教师组成的家长课程工作小组,进行课程实施方案的专项探索。我们首先以问卷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意愿和需求进行调查,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家长课程设置的内容和开展形式提出建议。在学生学习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家长课程工作小组制定‘家长课程征集书”,面向所有学生家长征集课程资源。征集书除了详尽阐述开设家长课程的原因、目的和意义之外,还附上授课意向表,供各位家长申报课程。家长对此反应热烈,在第一次征集中,就有500多位家长发来了精心准备的课程设计,内容涵盖学生素养培养的方方面面。

对收集上来的家长课程,工作小组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以‘新颖、趣味、专业、实践”为标准进行筛选。新颖,即课程内容应区e于传统课程教学中的学科知识,力求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趣味,即内容活泼生动,能调动起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专业,即授课家长应是所教授内容涉及领域的研究专家或从业人士,并且自身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和素质:实践,即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性,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基于以上标准,工作小组从500个课程设计中筛选出22个精品“家长课程”,作为第一期家长课程的首批示范课程,剩余的则留存备用。

2.“学生助教团+专业教师”,对课程进行审核与指导

为了让授课家长更好地了解重庆一中学生的学情以及校园软硬件设施,也便于家长在备课过程中及时与学校沟通,工作小组召集授课家长的子女,成立了“家长课程助教团”。助教团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三方面:一是向家长提供学校的教学情况,为其答疑解惑:二是成为家长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有效地联络双方:三是与家长一起备课,并结合自身观感,对家长授课的方式和内容提出修改意见,以使课程更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比如:工作小组为“家长课程助教团”布置了“备一节课,听一节课,改一节课”的“三课”作业,即帮助家长备一节课,听家长上一节课,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帮助家长修改课件以更好地适应学情。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家长完成备课任务,也是一次亲密的亲子互动,更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锻炼。

除了通过学生从受众角度给予授课家长以必要的建议外,工作小组另为每一位授课家长配备了一名专职教师。专职教师会严格审核授课家长的教案和课件,并以教学专业人员的身份给家长提供专业的课程审核修改意见以及教师授课的技能技巧,随时帮助家长解决在课程修改以及授课技术上的难点和困惑。同时,各授课家长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也要参与到此过程中来,配合工作小组的专职教师处理好动员家长、联系家长等事宜,这也加强了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与联系。整个备课过程历时接近一个月,每位家长的课程方案基本上均修改了六次以上。

3.“网上选课+走班上课”,精准对接学生兴趣与家长课程

结合年级课程安排,家长课程的上课时间定在每周二和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每门家长课程需要两个课时。家长可根据各自情况自行选择其中一个时间段来校上课。家长课程工作小组收集家长的生活照片、职业、课程内容等基本信息,制成图文展板,供校内外海报宣传之用:同时形成简易版的课程名称和汇总表格,印发给全年级学生及其家长,作为其选课时的参考。在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家长课程了解之后,班主任和信息课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网上选课的方式选择自己心仪的“家长课程”。由于教室容量的限制,每门家长课程的学生选课名额不能超过60个,满额后将无法再选。未选上课程的学生,在征求其个人意愿后,可调配至其他未满额的课程中。

选课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的课程走班上课。工作小组为每个授课班级配备教学监管教师,对新形成的班级进行临时的组织和管理。同时,在家长上课时,家长的孩子作为学生助教随行,为家长做好教学前的电教设备调试以及教学用具的准备。此外,备课环节中负责审核与指导课程的专职教师,也将巡视和监测课堂教学情况,以保障课程的正常进行,并在课后提出反馈意见,参与家长课程评价,为下一次授课做好相应的准备。

精品课程开发第3篇

[关键词]精品课程 网络教学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246-01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满足先进性、科学性和教育性等特点,能正确运用教育教学方法与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最后还要具有示范和推广的作用。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指导、习题及参考文献等能够上网开放,网络课件和授课录像等也要上网开放,这是精品课程教学建设的主要目标。精品课程建设的宗旨是将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只有优化网络课程的建设,才能达到这些目的,所以,研究和探索网络课程开发及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现状

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是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呈现课程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活动,是一种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而组织起来的教学支撑模式。因此,网络课程的建设与一般的多媒体教学在内容、功能及使用环境等方面是不同的。

根据网上教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网络课程一般由内容、平台和活动三个方面组成。目前,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在现有资源库中教师的讲义及教学资料,教师使用的多,学生使用的少;封闭的多,可以交流的少,共享性较差。第二,各种网络教学平台较多,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平台的更新维护中,造成了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浪费。第三,课程平台建设的实践性不强,不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网络环境下精品课程设计的特点

1.个性化特点:网络课程在建设时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必需工具软件,如计算器、在线字典等。

2.动态化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内容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设计要遵循动态化设计原则,随时变更和添加新的知识内容,保证学科内容的先进性。

3.交流性特点:网络教学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可以设计出如常见问题库、集中答疑等板块,实现真正的交流。

4.共享性特点:网络环境下精品课程建设最大的特点在于资源的共享,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要体现共享性原则,提高网络课程结构的开放性,体现资源共享性。

三、网络课程开发设计的几点内容

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网络课程开发的大纲,决定了整个网络课程的好坏。依据设计的指导原则,要以一种基于教学目标、教学环境的方式来设计网络课程和优化教学环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开发:网络课程包括信息资源和多媒体的采集,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构建。将各种媒体表现形式及环境变为现实中的学习环境、文本、视频、音频、动画,虚拟现实和多媒体的应用程序。

3.课程评价:在整个网络课程的建设中,应随时根据需要,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和反馈方法来修改和完善网络课程。

4.课程维护:维护是指网络课程的管理和升级提升,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总结和探索。

四、网络课程建设的不足

1.应注重反馈和评价:反馈和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许多网络课程在教学的评价方式上采取多种方式,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问卷调查等,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进行教学上的调整,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

2.应注重协作和交流:有些网络课程通过安排各种学习活动及兴趣小组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网上学习的条件和环境,如学习小组的形式可以加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班级归属感,极大地激发了师生间交流的积极性。

五、小结

网络教育为我国高校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带来了新机遇,更多的高校接受了这种教学模式参与其中。其中,网络环境下精品课程建设的开发促进了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推动了网络教学环境及模式的改革。教育工作者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措施加速网络环境下精品课程建设的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让课程学习真正实现网络化。同时,我们也相信在现在这种网络信息环境影响下,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开发会迎来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朱思玉.大学生网络资源利用与自身发展的关系研究[J].剑南文学,2013(3).

[2]肖美花.信息环境下传统高校的网络教育开展策略分析[J].剑南文学,2011(8).

[3]衣治安等.从精品课程到网络课程“一体五化”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13).

精品课程开发第4篇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站建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TP393.0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4-1003-03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mote Sensing and GIS Excellent Course Website

CHEN Wen-yang, XU Hui-p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takes the Remote Sensing and GIS Excellent Course Website for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important contents and problems in particular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course website. Also, some methods and advice are offered for website construction in four aspects, such as the preparation, web design, key technology and website update and maintenance. The Multimedia courseware is one of six standards in excellent course website. So two types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s are designed for different teaching effects.

Key words: excellent course; website construction; remote sensing; GIS; multimedia courseware

2002年,同济大学海洋学院开设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并将其作为一门公共的大平台课程在全院教授。几年下来,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迅速成长,并申报成功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就是“高水平且有特色的课程”。因而,不能陷入一般化,而应体现引导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引导教师教学创新,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1]。精品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和评价的窗口,是精品课程网络化学习的平台,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媒介,也是精品课程示范辐射的载体[2]。因此,重新设计与创建课程网站是冲刺上海市精品课程的关键所在。我国各高校都在加强教学网站,尤其是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精品课程网站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介,它发挥着在网络中传播知识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网站可以快速了解课程面貌,找寻自己需要的资料。因此,怎样布局网站,较大的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1 网站制作工具的选择

制作网站包含很多的内容,整体风格的把握,具体页面的设计与制作,图片的筛选,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动画以及录像的创建等等。本网站使用网站设计基础语言HTML,脚本语言JavaScript。设计过程中主要利用Dreamweaver软件进行网页制作,它的集成性和可视性使得网页的编写轻松很多,并且使开发人员能够快捷地创建代码规范的应用程序,发挥着主导作用。另外,很多时候需要编写一些JavaScript小程序,产生更好更美观的视觉效果和一些特殊效果。

在精品课程网站中一般会使用大量图片,但很多图片的分辨率很高,直接上传到网站往往加载过慢。因此需要使用Adobe Photoshop、CorelDraw等图形软件缩小分辨率至实际所需的大小,且一般存为Gif或Jpg格式。另外,遇到一些图片需要特殊处理也都要用到这些软件。课件是精品课程网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集合了老师所授知识点的精华,又达到了美观化、可视化的效果。本站中主要使用软件Powerpoint和Authorware制作课件。动画由于图像质量高、播放流畅且数据量小、生动形象的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常用的格式为.swf和.gif,本网站使用前者。本站中使用的一些教学flash起到了很好的“手把手”教学目的,让学生跟着操作,直观方便,也不会遗漏步骤。

2 页面设计

2.1 页面布局

页面布局是网站各部分内容呈现的位置关系。网站布局有左右框架型、上下框架型、拐角型等很多种,我们采用了大多数用户操作习惯的“上方固定,左侧嵌套,右侧显示主要内容”这种综合框架型布局方式。其中上方是网站Logo以及一级导航,左侧嵌套了一级导航的树型子菜单,右侧显示对应的具体内容。

导航的设置必须简单清晰,避免使用下拉式或者弹出式菜单,层次不宜多,否则会使人“迷路”。因此,我们设置了横向的一级导航栏,包括首页,教学内容,教学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成果,教学特色七大版块。左侧又设置了竖向的蓝色二级导航按钮,例如教学条件下划分了两个项目:硬件设施和教学软件。二级按钮下又可拓展出三级导航按钮,用深灰色表示,例如教学软件下的专业软件和多媒体软件。另外,针对仍然需要进一步分级的情况,我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在网页内部设有绿色的平级切换按钮,例如专业软件下的Erdas,ArcInfo,Mapgis,ccgis等四个绿色链接;二是在网页内部设置图片链接,例如多媒体软件下的三幅图片。整个网站在首页和一级页面间采用星状链接结构,一级和其它页面之间用树状链接结构,供读者方便地穿梭于整个网站中,并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

2.2 首页设计

首页的设计至关重要,首页是进入网站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门户,是连接各子页面的中介,更是网站的灵魂,通过首页可以映射出网站的全部内容[3]。首页,应该努力创造出赏心悦目的感觉,并适当安排动态画面,动静结合。

本网站无论是从总体风格、色彩、Logo还是动态的图片循环播放,均力求凸显了本专业的风格。如图1,主页中部的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十多幅图片的循环播放,张张都代表了与本专业有关的国际、国内发展方向和成果。最新公告近期的消息,并保证及时进行更新,保证学生能了解到本专业最新的合作事项、学术会议以及一些教学活动安排。友情链接为学生提供了最相关的网站资源,学生们通过对这些网站的访问可以更进一步开阔视野。页面右上方的帮助中心提供了重要的帮助flash,详细解说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2.3 子页设计

子页的设计要与首页相辅相成,风格一致。子页主要利用页面布局分为三部分,上部与首页相同,主要是网站Logo以及一级导航。左侧主要是二级导航,右侧显示主要内容,具体阐述。划分模块力求清晰易懂,继而设计好网站的链接结构,避免因各种资源的简单堆砌而导致缺乏内在的条理,让人有如身处云里雾里。例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简介,参考教材,教学大纲,申请表以及历年试卷。网站公布了05-06年考试样题及答案,让学生对考试形式和内容有整体概念,便于复习。教学条件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和教学软件,其中有对专业软件的资料介绍,使用教程下载,也有自主开发的三套多媒体软件的推出。教学成果包括老师声情并茂的课堂录像,获得的一些评价,获奖情况,学生作业示例(如图2所示),还有已取得的项目成绩等。

2.4 色彩设计及文字处理

不同的颜色决定了网站不同的风格和基调。当风格确定下来以后,网页中出现的文字、图像、FLASH的色调就应当符合网站的主体风格,达到统一的效果[4]。精品课程网站是教育类网站,为体现知识性与科学性,本网站使用蓝色、绿色这类中性色调,给人以宁静、平和、淡雅的感觉。在首页中,由于图片等元素众多,只选用了蓝色、绿色及浅灰色用以装饰,避免花哨。同时,为了使其不缺乏生气,还加入了一些动态元素。在子页中,主体部分会产生比较多的文字叙述,因此选用了渐变的浅黄色背景配以淡紫色标题及黑色文字,略微调动读者感观,吸引其继续阅读。

网页的文字是重要的组成元素,且比重最大,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生读着吃力。因此子页将标准的黑色宋体定为主体字体,标题使用淡紫色的华文新魏,搭配浅黄色背景,感觉统一大方,又可调动读者阅读的积极性。

3 网站设计的关键技术

3.1 网站模板及CSS

制作网站时,很多页面之间都有着很多共同之处。比如本网站中每个页面的网站Logo,联系我们,帮助中心,一级导航等上半部分内容和最底下的版权信息都是相同的。这些内容不产生变化,但设计每个页面时却都要重复操作,不仅浪费时间也容易遗漏,因此我们引进了模板。模板中存放各个页面中的公共元素,这样在设计某一页时只需要先调动模板载入公共部分再继续编写即可。同样的,对模板的改动将会应用到基于该模板的每一个页面中。

设计网页时,会发现相同类型的元素具有相同的属性,例如正文的字体、颜色、大小,已访问过和未被访问过的链接设置等等。这些设置同样是重复且量大的,CSS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CSS又叫层叠样式表(Cascading Style Sheets),能够把内容与表现相互独立,布局统一的网页对应一个CSS文件,在这个CSS文件上做的修改将随即应用到所有相关的网页中[5]。CSS可以统一设置网站中文字的显示效果,链接效果,对齐到不同网页元素的效果,表格效果等等,同时也可以分类定义同一网页中的文字。

3.2 教学录像

授课内容录像是精品课程网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远程教学的关键力量。因此保证它的正常播放,流畅播放是非常重要的。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建议服务器端视频文件使用avi、wmv、asf或rm格式,使用流媒体服务器对外。由此本网站选择流媒体技术。流媒体采取的是边下载边播放的方式,能有效利用有限带宽,很好地实现实时播放。并且,采用流媒体技术不会在用户端留下任何拷贝,因而有效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6]。本网站使用的录像格式为wmv格式,利用windows自带的media player播放器播放,普及性高,且播放流畅,易于学生在线点播。

3.3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是本网站重点打造的对象,通过图、文、声、像等多媒体手段全方位传授课程重点知识。遥感多媒体课件和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课件的建设对于提升精品课程层次十分重要,因此每一章节均由多名教师共同讨论确定,并在各章结束提供大量的测试题帮助学生自我检测,及时查漏补缺。并且做了两套课件,一套是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介绍课程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提纲挈领,把握重点;另一套是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的课件,是进一步搜集资料,归类处理,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制成的更具观赏性且内容更为丰富的课件,可供同学们扩充知识面,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使用。

另外我们还开发了一套图形处理与解译系统,供专业所需,能针对各种图像做各种变换,格式转换,阈值变换以及哈弗曼编码分析等等。考虑到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只提供软件截图和大致功能介绍,使用介绍。如果有同学需要,可以点击网站上方的“联系我们”给我们留言,说明来意用途。

4 网站的更新维护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紧跟国内外前沿科技,把握时代脉搏。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又有实践课,还有野外实习,计算机软件操作。丰富的课程设置能让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获得全方位提高。因此网站的维护更新必不可少。公告栏用于显示最新学科相关新闻、合作事项、学术会议以及一些教学活动安排,这些信息更迭频繁,需要定期维护。课程取得的一些成果,项目成绩,学生作业示例,教学录像,试题库等都会依情况进行更新,将最新的资料充实到网站中。

5 结论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网站从准备到完成的整个建设过程中,以专业特点为根本,立足学生角度,尽量满足学生的使用习惯,让他们充分利用网站的优秀资源。当然,除了对网站的内容积极准备外,还要对网站建设的知识有较为全面的掌握。其中,合理地设计网站的框架,确定网站的风格,解决关键技术,又是精品课程网站设计的重点。此外,我们还要不断完善该网站,以辅助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这门精品课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烈侠,杨承运.谈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J].医学教育探索,2004,3(3):13.

[2] 李学农,陈庆.精品课程网站设计策略及创建思路[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5):389-391.

[3] 袁高庆,韦继光,等.《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网站的建设[J].菌物研究,2006,4(3):66-69.

[4] 刘菲.网站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运用[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6(7):127-128.

[5] 刘庆伟,刁文广,舒云星.“模拟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网站的开发[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2):93-95.

精品课程开发第5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060-02

高职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投入了很大的人力和财力,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最广泛的共享。但是,就目前精品课程建设和资源共享现状并不理想,很多精品课程是为了申报精品课程而建设,轰轰烈烈的申报,一旦申报成功便不再重视内涵的建设和更新、资源的共享,甚至有很多精品课程网页无法打开。那么如何开发优质的英语教学资源?如何实现资源的共享呢?本文分析本校一百多门“三级精品课程”和近三年来的英语类国家精品课程总结出一些体会。

一、高职英语精品课程开发什么

1.政策资源开发:政策资源主要指国务院、教育部、相关部委、省、市颁布的有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文件、通知及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讲话。收集国家、教育部、相关部委颁发的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法令、政策、决定、通知等文件,以及国家、部委领导的有关讲话,有助于加强宣传舆论工作,争取外部的理解、支持及内部的凝聚。

2.课程资料开发:《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英语教材建设是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系列化的优秀教材应该与精品课程相呼,为了避免形式单一,出版后内容落后于现实等情况,我校所有精品课程建立动态教材和电子教材,同时,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还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如影视节目、录音、录像、多媒体光盘、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

3.教学环境开发:教学环境资源包括外部教学环境资源和内部教学环境资源。外部教学环境资源包括社会文化资源、区域经济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作为英语精品课程,外部教学环境特显重要。英语只是作为一种工具,来源于社会文化,必须借助于社会资源,企事业行业的条件,反过来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环境的改变,为此,我校非常注重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与230多家区内外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校级精品课程《旅游服务英语》、《接待英语》课程的建设充分利用了当地东盟博览会贸易区有利的条件,与会展中心、防城港船舶公司、展览馆、旅游公司、酒店、度假村等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内部教学环境资源包括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涉及的教材、教学设备、校内实训室、教学方法、网络及所营造的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的课堂教学氛围等。我校建立了以工业实训中心为骨干的六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设备总值达1.1亿元,为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培养构筑了良好的基础。精品课程《旅游服务英语》、《接待英语》课程有同声传译实训室、数字语言实训室、精品课程实训室、导游实训室,金龙酒店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而得以顺利的实施。

4.“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发:精品课程建设要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主要由学校专业知识扎实、任教经验丰富的“理论型”专职教师,和部分从企业聘任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技能型”兼职教师构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影响职业教育的实施和体现,而且关系到职业学校发展的规模、速度和人才的质量。我校有国家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7个,打造了部级精品专业1个、部级精品课程9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2门,带动了一批新专业和校级精品课程的发展和建设。

二、怎样开发优质的高职英语课程资源

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英语课程能够与英语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英语精品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校际合作:高职英语课程实施校际合作,集中优势合作开发课程,不仅可以避免课程开发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和有效地降低成本,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课程开发的质量和实现课程开发的规模效应。

2.与课程专家合作:要完成精品课程开发任务不仅要有精品课程意识和先进职业教育理念,而且掌握一定课程开发理论与技能。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中,相当多的高职教师缺乏相应开发能力,难以胜任单独的开发任务,课程专家在课程领域有较深的造诣,掌握先进课程开发理论与技术,与课程专家合作可以减少课程开发盲目性,提高科学性。

3.与企业合作: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是实现学校、社会、企业有效链接的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学校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把“理想”的学校课程与“现实”企业课程融为一体,所开发课程将变得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性,从而有效避免不必要课程“浪费”,更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4.与课程开发机构合作: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师资不足,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靠自身的力量难以满足繁重的课程开发。在国外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课程开发往往由专门课程开发机构来承担,课程开发机构凭借自身课程开发的经验和技术,可较快提供课程解决方案,从而可以为高等职业院校节省更多精力在课程实施的环节。

5.重视学生积极参与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学生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教学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多元化,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显得越来越频繁和重要了,他们本身就成了特殊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兴趣等都可能成为课程资源,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也可以成为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三、如何利用优质的高职英语课程资源

精品课程聚集着优质教育资源,应该在最大的范围内得到共享,从而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积极推动其它相关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

1.发挥网络资源作用:英语精品课程通过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教育资源广泛共享。学习平台和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详尽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讲授视频、多媒体课件、实习实训指导书,试题库等。教学平台的“交互学习”与“在线辅导”为学生提供实时答疑等服务,随时解答他们在学习、实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自然资源的课程价值。如教师利用自然风光资源、博物馆的文物展品、校园校舍等安排学生充当“导游”,还可让学生撰写游记或旅游景点介绍。我校让二年级学生向新生或来访客人介绍校史展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国内外的民风习俗更是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

3.以数字图书馆为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支持辅助资源:我校图书馆为全院师生提供丰富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特色数据库等各种文献资源,还搭建了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服务,为工学结合的学生、外出实习生、相关工厂、企业及地方群众提供阅读服务。

4.提高教师的实施能力:教师不再是消极地对已开发出的课程的接受者和传授者,而是变成了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教师必须改变只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倾向,加深对课程资源的了解,同一资源对于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同一课程的实施也可以选取多样的课程资源,要根据实际条件和学生特点,善于对课程资源识别、开发与利用。

5.转变教学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教学方式的转变相辅相成。一方面,教学方式的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同课程资源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最终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另一方面,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平也制约着教学方式,课程资源的类型以及资源的利用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方式以及其他活动的开展。因此,资源开发与利用应着眼于促进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使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求异创新、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使教学资源开发活动更加切合实际,符合学生的特点和要求,以提高教学资源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合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预期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我们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优势,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唐德斌,英语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7).

[2]徐继存、陈琼.对英语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的探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3).

精品课程开发第6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能力;开放性;动态性

《Web开发技术》这门课程是我院软件技术专业(.NET方向)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在我院开设了已有十年历史,该课程是我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web开发技术》课程在我院的开设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程开设阶段。首次开设本课程,主要讲述HTML语言,在记事本中编写代码,无实战项目,纸质闭卷考试。随后,主要讲述内容加上了forntpage2000,但是仍然未开发实际项目,考试形式还是纸质闭卷考试。

第二阶段:课程完善阶段。2006年~2009年。在信息管理系所有专业中都开设了本课程,课程归属软件教研室,设立了课程负责人,组建了教学团队,引入了具有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将该课程的教学形式从纯课程教学转向了实战,教学地点也从教室转到了机房,教学内容转变为HTML语言、Dreamweaver,考试方式确定为“项目测试”。

第三阶段:课程重点建设阶段。2010年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本课程教学内容扩大到HTML语言、Dreamweaver、css+div和Javascript,采用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转到了实际产品生产,同期完成了一些真实的网站设计,一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网页设计成了学生竞相追逐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可以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基础技术,能够以网页为载体进行信息的网络与传播。因此,我们课程组根据青岛地区的软件外包现状和行业岗位的定位,以及相关的行业企业标准,按照“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手段,以开放式教学为主要模式”的原则对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设计过程如图1所示。

图1:课程整体设计过程

1、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进行课程的开发

根据职业岗位选择课程内容,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来校指导,从企业一线网站开发人员了解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毕业生反馈交流等形式,进行岗位职业分析,根据职业岗位细化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从而确定本课程应具备的职业能力,选择课程内容。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设计。

在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建设、网络推广等全方面网站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由课堂学习发展到网络学习,使课程学习具有开放性,通过合作学习以及对企业实际问题的讨论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3、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手段,重构教学内容

在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中,WEB开发技术教学内容分散在《脚本语言》、《Dreamweave网页设计与制作》、《Photoshop图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集中实训》等课程中,课程知识体系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的,且理论课与实践训练课相对分离。从2010年起,我们就开始对该课程进行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开发与实践,课程设计针对实践专家研讨会形成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这一典型工作任务,以四个源于企业、经过教学改造的典型网站为载体,重构了知识与技能体系的学习领域课程,形成了《WEB开发技术》学习领域课程的四个教学项目。

4、以开放式教学为主要模式来组织教学。

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单一课堂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学教并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即主导―主体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将传统学习方式与数字化、网络化学习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相结合;将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掌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为学生创造多样化、多渠道、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构建符合当今信息时代特点的、适合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5、在课程考核上,采取多种形式考核,强化过程考核方式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引入软件企业对员工的考核和业务能力评定办法,学生以团队的形式通过自己开发的项目、作品展现自己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评价方式采取“过程考核+项目作品+专业交流”。通过“过程考核”,依据完成的项目及子任务,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网页设计的实际能力。通过“项目作品”,重点考核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拓展能力、协作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客观地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评定。通过“专业交流”,重点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一个整体认识,对相关行业企业的现状的了解等。

总之,在课程整体设计上体现了课程的动态性、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每个学期我们都与青岛软件园企业老师沟通,并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以此提炼最新的岗位需求,确定或调整需培养的专业能力方向,最后制定本学期教学项目,这种教学是动态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模拟职业环境,体现职业氛围,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以项目为载体,将实践贯穿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同时,课题组开发了资源丰富的网络课程平台,面向学生,服务学生。运用平台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授课视频、下载资料、与教师交流、自我测试,体现课程的开放性。■

精品课程开发第7篇

[关键词]精品课程 精品资源共享课 转型 升级

[作者简介]蓝洁(1981- ),女,广西博白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天津 300072)方绪军(1982- ),男,黑龙江大兴安岭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广西 南宁 53000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西高校教学名师项目“高职院校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2GXMS190)、2013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院校教师‘工教结合’研究”(项目编号:2013JGA317)、2012年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与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互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ZD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20-03

近年来,高职教育逐步进入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课程改革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这样的形势下,《教育部关于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以下简称《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以下简称《办法》)等政策文件的出台,将高职类精品课程建设推入崭新的转型升级与发展阶段。高职类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需要以实践获得的理论来推动课程发展,以研究的成果丰富课程内涵。因此,从高职院校的视角来分析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是十分必要的。

一、明晰转型升级的背景

(一)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回顾

根据评审指标的改革与发展,高职类部级精品课程建设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3~2006年。高职类部级精品课程与普通本科精品课程共用一套评审指标体系,虽另附“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说明(高职高专课程适用)”,但高职类精品课程评审的针对性、公平性和导向性不强,忽略了高职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分类定位。在这一阶段,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占全部部级精品课程的比例仅为16%左右。

第二阶段是2007~201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类型”后,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的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制定并实施。与第一阶段相比,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上强调“必需够用为度”、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二是在教学效果上增设“学生实践活动评价”的相关指标;三是强调实践条件和环节,2007年的评审指标体系中,实践教学由二级指标上升为一级指标,2008年修改为对实践条件的评价,体现高职教育侧重专业领域课程和含有实践环节课程的建设,提倡职业性的改革方向,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工学结合的特色。在这一阶段,高职课程在部级精品课程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共有1042门高职类课程被列为建设对象。高职部级精品课程的独立评审标准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实施分类指导的亮点。

(二)高职类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政策简述

2011年至今,教育部没有再组织大规模的部级精品课程评审,而是实施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意见》和《办法》的颁布,拉开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大幕,高职类部级精品课程也在新的评审和指导标准下向着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升级。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标是在 “十二五”期间建设5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中,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不属于原国家精品课程基础上升级改造的课程”也就无法进入评审遴选;从2013年起,采取招标建设和遴选准入两种方式建设一批新的课程。2012年首批入选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课程有1011门,其中高职类精品资源共享课336门,占总数的33.23%。在《关于开展2013年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53号)的推荐课程限额中,2012年未完成转型升级的原高职国家精品课程中的530门将进入推荐限额范围。因此,原有部级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是当前高职院校开发和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重点。

二、把握转型升级的着力点

高职类部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着力点可从评审指标体系的两个维度来分析和把握。

一是比较高职类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与原高职类部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异同,从中把握精品资源共享课与原精品课程建设之间的继承关系,充分利用原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避免资源浪费,同时也挖掘转型升级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建设。对比原部级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保留了对课程设置与定位、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条件、教学效果等指标内涵整合更新到教学资源、建设环境的基本内容中,但最突出的特征是充分强调了课程资源“持续更新与共享”的指标内涵,着力于推进课程资源的共享。因此,高职类部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首要着力点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做到课程资源的共享。应结合课程资源的完整性、课程结构的标准性要求,提升技术支持的条件,使精品资源共享课能够满足在校生和社会学习者的需求,并促进全民学习意识的养成。

二是比较高职类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评审指标与普通本科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评审指标的异同,从中明确高职类课程建设的特殊基础和发展导向,挖掘高职类课程的特色。《办法》在课程团队、内容、资源、技术四个方面明确提出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高职类和普通本科类课程进行完全的分类评审和建设。高职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评审指标充分强调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方式、课程负责人的行业影响力等主要评分观测点,将行业企业对课程建设的贡献、课程负责人工学结合的执教能力、行业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力度、课程拓展资源中的典型新技术应用和生产案例等纳入评分标准。由此,高职类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另一着力点应是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特征,在课程建设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共同研究课程教学内容,合作开发课程。

三、落实转型升级的必要环节

(一)检视与扬弃

“检视”意为回顾检查,“扬弃”则是哲学术语,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既有克服,也有继承的性质。结合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着力点,检视与扬弃应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基础性战略,这一环节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1.克服、抛弃原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消极影响。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经过近十年的评审与建设,从建设成果和各方面的反馈来看,主要的不足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遴选出来的精品课程适合于教师参阅,不太适宜学生自学。由于评审指标在内容、功能、标准方面的模糊描述,致使多数原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交互性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是高职类精品课程建设重模仿,轻特色,形式主义较为严重。例如,有的高职院校将精品课程当作学校的面子工程,为通过评审,严格模仿已建成的部级精品课程网站设计内容框架,模糊高职类课程本身的特色,忽视师生的实际参与使用效率,缺乏课程持续建设的长效机制等。已经暴露出来的两个主要问题应是高职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予以抛弃的思路和做法。

2.保留和继承精品课程建设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并发扬到新的阶段。原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师资队伍、课程资源、教学方法等都应在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实现有效衔接和进一步持续深化建设。按照“五个一流”的建设标准,部级精品课程已组建一批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丰富课程建设经验的教师团队,这支一流的教师队伍仍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主力军;在“一流教学内容”框架下形成的涵盖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案例库、素材资源库、试题库等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应通过规范化、格式化的技术调整,整合到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在“一流教学方法”的引领下推进的探究式、讨论式、案例研究、问题解决、游戏竞赛、第二课堂、小组学习等学习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同样应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得到进一步强调。

(二)转型与升级

1.转型。“转型”意为转变类型,从精品课程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主要包括课程资源开放理念的转型和课程面向对象的转型两个方面:

首先,课程资源开放理念的转型指从课程资源的有限开放转向充分开放共享。原部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评选一批高水平的示范性课程,虽同时提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大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鼓励开放网络课件、授课录像,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但不作为评审的指标和观测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的监控信息显示,只有65.07%的课程访问率为优良,另有23.77%的课程因存在“找不到服务器”“该页无法显示”等问题而只能偶尔访问或根本就不能访问。相比较而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普及,因此强调课程资源必须“持续更新与共享”,并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恰当表现形式和工具开发并汇集教学资源,便于用户浏览、下载、链接和使用,课程网站无访问限制或‘无法访问’监控记录”列入高职类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评分标准,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共享成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必要条件。高职要建设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应在课程资源开放的理念下充分推进资源共享的转型。其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服务对象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向服务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为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秀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满足学习型社会对学习资源的需求,从而增加课程的受益面,扩大课程的共享范围,提高课程的有效性。

2.升级。第一,课程核心内容的升级。课程核心内容的升级主要指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升级改造。在课程教学目标上,应充分重视培养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将终身学习的方法、技能列入课程学习目标中;在教学内容体系中,应重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内容,补充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从而构建适应职业能力培养需求的实践内容体系;在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上,采用参与式、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通过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注重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资源方面,注重课程资源之间的逻辑关联,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整理课程内容,形成高职特色性、交互式的丰富的课程教学辅助资源。

第二,课程资源规范与技术的升级。课程资源规范与技术升级的目的主要是克服原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性不强、规范性不高、兼容性不够等问题。《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分别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基本资源、拓展资源提出具体的规范和技术要求。

基本资源的规范与技术升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资源的结构必须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形成框架规范的基本资源结构;二是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演示文稿、教学录像等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应形成相对统一的存储格式,如文本文件采用DOC或DOCX格式,教学录像采用MP4格式,图形图像素材采用GIF、PNG、JPG格式等;三是统一基本资源的元数据,以支持惯例系统对数据的管理和维护。

拓展资源的规范与技术升级主要指课程案例库、素材库等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应遵循应用程序接口、数据导入导出接口统一的要求,技术构架须采用分层设计理念,设计尽可能便于用户操作的界面。拓展资源中网络课程的提交方式必须符合“CELTS―9.1内容包装:信息模型规范”或“SCORM 1.3”标准。

(三)创新与辐射

1.创新。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要突破和超越原有课程建设模式,应从课程文化和课程资源两方面进行创新。

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程文化创新应在深化“职业性”课程文化的基础上推进。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对高职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活动、课程内容和教学评价都有一定的规定作用。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应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课程设计理念上充分体现职业性,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贯彻和形成职业性的课程文化。具体而言,应以劳动者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技术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结合技术实践知识和工作实践过程展开课程结构、梳理课程内容,更新课程组织、实施、评价方式等。

提高“原创性”课程资源的比例,是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创新的另一路径。由于高职课程教学中包括很大比例的隐性经验授受,而隐性经验在承载形式、传播方式等方面与显性经验存在明显的区别。这就决定了高职课程知识不能仅依靠语言、文字进行传递,结合教师个人实践经验的特殊性而形成的原创性课程资源在高职课程开发和建设工作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这部分传授隐性实践经验的原创性课程资源应是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开发和建设的必要工作,也是创新的主要突破口。

2.辐射。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辐射功能的发挥,应充分考虑当前信息化新技术的学习功能,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增加精品课程资源的普适性、有效性、易用性和共享性。随着信息技术的推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交互式、移动式终端的普及,博客、WiKi、SNS等网络交流软件和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当前在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学习模式产生变革性的影响,使学习形式从时空的固定化过渡到移动性、学习过程从单向输入过渡到交互影响、学习内容从严密的知识逻辑体系过渡到碎片化的微型信息组合。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应把握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契机,开发适应移动媒体的学习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工具的灵活性、个性化特征,最大化地实现学习者内在的学习目标,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精品课程开发第8篇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等文件,在持续、健康、协调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其中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尤其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共享优秀教学资源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一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指导思想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精品开放课程的完善和升级,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高等学校应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高度来认识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重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组织规划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时,要始终坚持量大面广的基础课程优先建设,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优先建设,专业主干课程优先建设的原则,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能够从中受益。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目标是逐步实现精品开放课程逐步向精品开放课程转型。通过建设不同类型的精品开放课程,展示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普及共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满足学习型社会的需求。

二 加强规划管理,科学组织精品开放课程建设

1 加强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宏观规划和科学管理

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从课程建设规划和目标来说,就是分步骤实施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成熟一个确定一个。从课程建设的层次来说,就是逐步从单门课程建设发展扩大到系列课程,以至于更高层面的整合性、综合性课程建设。在组织管理上实行学校宏观管理,学院监督指导,课程建设岗位负责人具体组织实施的体制。学校工作的重点是经费支持、政策保证和组织验收评审。课程建设的过程和重点在学院。

2 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精品开放课程评估机制

实行评估――建设――再评估――完善的全过程,将立项评估、中期评估、验收评估、验收后跟踪衔接起来。在评估中,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负责人对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全面负责。对立项的精品开放课程实行跟踪评估,采取滚动竞争的方法,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确立后,每门课程每年必须向学校提交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成果年度报告,接受学校组织的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中期评估。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成果年度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改革措施、课程建设现状、资金使用情况、评价结果等。在评估中实行同行专家评估与学生评估相结合,精品开放课程的任课教师的同行评价应在良好以上,学生满意率应在90%以上。对不按学校要求进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课程取消立项,对不符合精品开放课程条件的课程不予以认定。

3 严格组织精品开放课程的评审验收工作

高校应参考国家和省级精品开放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与学校课程建设水平相适应的校级精品开放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并且严格组织精品开放课程的评审验收工作,做到“公正”、“公开”、“公平”。评审验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审查网上教学资源、教学效果评价和公示材料,采取听课、实地考察、查看网上教学资源、召开师生座谈会和审查申报材料等方式进行;学校组织专家按照校级精品开放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对课程进行考核,逐项打分,评定出该课程的总分数,写出评定结论,并报送学校审批,评为“校级精品开放课程”的课程颁发荣誉证书,并在校级精品开放课程的基础上,择优推荐省级、部级精品开放课程;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对评为校级精品开放课程的课程提出进一步建设的希望和要求。

三 掌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高标准建设精品开放课程

任何事物都是由其独有的要素构成的,课程也是如此。谈到一门课程总涉及到六方面要素。一是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应符合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二是课程的理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决定着课程具体的知识安排,也决定着学校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等。三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它是课程的核心,不同的知识体系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同时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四是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等,不同的教学模式要求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教师。五是课程的教学条件。包括教材、课件、网络资源、试验及实验资源,以及其他辅助教学设施等。六是师资队伍。教材和教学资源要靠教师开发。教学活动最终要靠教师实施,故教师是将各种课程要素联系起来的中枢。这六方面在精品开放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中都有明确的体现,指明了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

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关键。要制定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一支思想和业务素质过硬、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尤其要重视学术(或课程)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选定和培养,要特别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明确培养青年教师是老教师应尽的职责,做好传、帮、带工作。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建设主要包括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内容安排以及实践教学的设计。课程内容要符合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且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和改革课程内容,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整合优秀教改成果。

教学条件。教学条件建设主要包括教学实验、教学文件、教材建设和选用情况等。编写或使用精品系列教材、包含多种媒体形式的立体化教材。要通过课程建设,使教材、教学参考书、实验和实习指导书等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得明显效果。实验室仪器、设备等要满足教学需要,扩大使用面,提高利用率。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要适时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并注重提高教师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包括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情况。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要实行教考分离制度,采用试题库进行命题。在教学实践中,要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出实效性。

课程特色。课程特色是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课程特色指课程的特点和独到的特征,如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上的重大特点,这种特点应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特点应是动态的、发展的、先进的。

四 加强精品开放课程网站建设,完善网络教学资源

教学网站建设是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中极其重要的环节。精品开放课程网站是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评价的窗口,也是精品开放课程网络化在线学习的平台;是精品开放课程示范 辐射的载体,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媒介。精品开放课程网站具有资源丰富、交互性强、易于维护等特点,既能够为教师提供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课程教学资源,又能够在网络教学环境中向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主题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让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网上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要精心设计精品开放课程网站,使其真正成为功能齐备、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的教育平台。精品开放课程网站的主要功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教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精品开放课程网站能够为教师提供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本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课程教学大纲等,这些都可以通过教学网站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第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网站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建立起了一个由以教为主变以学为主的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教学网站在线学习,也可以下载课件、作业等学习。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提前学习,上课没听懂的同学可以重复学习。教师还可通过教学网站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在网站中查找资料,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网络技术的实时性和可交互性,可以为师生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在一个完整的教学网站中,一个功能完善而且能够发挥作用的交互平台是必不可少的。课程教学网站通常涉及下述几种互动方式:(1)上网访问方式。教师在网上适时精品开放课程信息、作业题、模拟试题和在线测试题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直接在网上完成作业或测试后,发回网站服务器,由服务器直接评判并将评判结果发回学生。(2)电子公告板(BBS)方式。学生可以把需要解答的问题张贴到电子公告板上,教师在公告板上作答,其他学生也可通过公告板看到问题的解答。(3)电子邮件方式。学生注册后,可获得教学网站提供的电子信箱地址,师生之间通过E―mail讨论问题,提交批阅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