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制造业科技创新

制造业科技创新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11 16:23:33

制造业科技创新

制造业科技创新第1篇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行业协会;公共产品;科技创新

1 引言

装备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等,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我国装备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有着自己的比较优势,伴随着世界上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中国有机会成为新的世界装备制造业中心。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太差,这使得我国装备制造业与世界上其他装备制造业巨头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即: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对我国现有的企业生产能力和科研单位的科研能力进行整合,促进生产部门和科研部门的信息交流,提供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公共产品服务。并且由第三部门来提供。第三部门,亦称非营利性组织,指除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部门之外的组织或部门,而关系到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的第三部门之一就是装备制造业行业协会。

2 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

我们设计这样一种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它由某个机构来提供,这个机构的组建者可能是政府、行业协会或是企业。通过不断收集企业对科技产品创新的需求信息,同时关注科研部门的科研活动动态与新的科技成果这类供给信息,既促成双方合作进行新科技的研发,又可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做为一种公共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明显特征。

首先,这种服务的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如果这项服务由政府来提供的话,因为政府的运行成本由全体社会成员分担,只要政府生产出这种服务,它就一定得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这种服务。若是由行业协会来提供这种产品,则情形是相同的,只不过这个“集体”的范围小一些,是成员企业的集合而已。

第二,这种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因为一旦信息咨询服务被生产出来,由于信息具有可重复使用性和广泛受益性,多一个企业来消费这种服务不会减少其他企业对这种服务的消费,同时也使得所搜集信息中大部分对某个企业无用的信息在其他企业那里能够得到应用。由此可见其边际成本为零。

第三步,这种服务的收益具有非排他性。所谓非排他性,是指产品一旦被提供出来,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它的不付代价的消费(最起码从合理成本的角度来看是如此的)。因为假设一个企业并没有分担这项服务的成本,因此被这项服务排除在外,而这项服务又确实能提供对它有用的信息,那么把这个企业排除在此项服务之外,就很可能使它丧失了一次科技创新的机会,而没有提高这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或产品附加值,由此使社会丧失了获取巨大收益的机会,这就是把这个企业排除在外的机会成本。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这项服务具有非排他性。

3 不同公共产品提供主体的效率分析

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最佳供给模型假设存在一个万能的计划者,他知道每个人为了消费公共产品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然后把这些价格反馈到总计划中,计算出整个经济的各种公共产品的组合。在仅有公共产品和少数消费者的经济中,每个个体承担生产公共产品所需成本的份额可能相当大。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个人为公共产品承担的成本减少许多,以致他即使不出资,公共产品的供给也不致减少。对于公共产品来说,个体数目较多,个体扭曲偏好的动机比人数较少时强。

现在分析一个政府政策。假设政府决定组建一个部门为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信息中介服务。组建的新部门的一切费用由企业负担。假定企业以年产值的一定比例P为该部门上缴费用,来承担该部门运营成本。而政府面对的企业有两类,一类对该部门提供服务的偏好很大,如装备制造业,另一类对该部门提供的服务的偏好比较小,如服装业。

政府最初的设想是根据两部分偏好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确定不同类企业的P值,确定公共产品的供给量Q*,Q*定下来后再根据不同的需求曲线确定P1、P 20对于偏好大的那类企业,P大些,对于偏好小的那类企业,P小些。此时,公共产品的供给达到了帕雷托最优。

但事实上,D1类中的企业可能会有这样的考虑,即,由于公共产品的成本由大量的企业负担,而自己所承担的份额是很小的,所以自己的决策不会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有影响。于是,如果自己隐藏自己的偏好,将自己伪装成D2类的企业,则自己在享受相同水平的公共产品水平条件下,自己承担的成本减少了,即由原来的P1降到P20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需求曲线D1就发生偏转,成为D1,而总的需求曲线D也发生偏转,成为D′,此时该部门愿意提供的公共产品水平为Q′,降低了Q的供给水平,偏离了真实情况下的最优结果,造成了三角形ABC的效率浪费。而在极限情况下,可能所有的企业都隐藏自己的真实偏好,假装自己对该部门提供的科技咨询服务不感兴趣,以为会有其他企业负担该公共产品的成本,而自己坐享其成。此时总的需求线就成为过零点的垂线,与S交于P轴,此时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为零,意味着政府此项计划根本无法实施。

在这种尝试失败后,政府决定不再顾及企业的偏好区分,对所有企业确定相同的P轴,此时的情形如图2。

假定政府决定公共产品的供应水平为Q*,而两类企业将要分担的成本严在P1、P2之间。此时政府服务为C点,则对于D1类企业来说,由于供给水平不足而产生的效率损失面积为DCE,而对于D2类企业来说,由于该公共产品供给水品高于其需求而产生了浪费,相应的效率损失面积为ABC。

由上面的分析可见,由政府来提供一种公共产品,要么面临无法实施的尴尬境况,要么就会存在效率浪费问题。

如果政府改变策略,把这个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的供给职能交给行业协会来进行。假设:①行业协会确实能准确地反映成员企业的偏好,并诚实地为会员企业提供公共产品;②行业协会数目足够多,能提供足够多样化的公共产品供应水平;③企业能自 由地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适合的行业协会并加入。

如图3,其中D1、D2分别是两类企业的需求曲线,S为该公共产品的供给曲线。D1、D2类企业分别加入两个不同的行业协会,此时,这两个行业协会根据所服务的这类企业的需求曲线来定出不同的P1、P2和提供不同水平的公共产品Q1,Q2此时经济达到了帕雷托最优,不存在效率浪费的问题。

由图3我们发现,两个行业协会如果提供同质的公共产品的话,那么D2类企业的行业协会所提供的低水平的公共产品是对D1类企业行业协会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重复投资,造成了资源浪费。这说明如果两个行业协会提供同质的公共产品的话,仍会产生效率损失,但事实上它们提供的公共产品往往不是完全同质的,因为企业在选择自己要加入的行业协会时不仅要考虑自己要分担的成本与公共产品供应水平是否符合自己的偏好,同时也要考虑这种公共产品的品种组合是否符合自己的偏好,企业的选择是综合这两种考虑后作出最优的组合的决策。由于与政府相比,行业协会更接近会员企业,更加了解会员企业的效用与需求;同时,不同企业可以对不同品种、不同数量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对行业协会施加影响,以用多样化的公共产品组合来更好地服务会员企业。可见,能供给更加多样性公共产品也是由行业协会比政府更有优势的地方。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当务之急,而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对现有生产能力与科研能力进行整合又是重中之重,所以有必要在生产部门与科研部门之间建立一个媒介,来提供科技信息咨询这种公共产品,而由行业协会提供这种产品显然在效率上优于政府。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发挥由行业协会来分配公共产品的效率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行业协会确实能准确地反映成员企业的偏好,并诚实地为会员企业提供公共产品。使得由行业协会来提供科技信息咨询这类公共产品更有效率。

制造业科技创新第2篇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2YJ070)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路径与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4日

当前,世界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和调整,加速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工业化中期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必然选择。河北作为一个原材料生产大省,发展装备制造业可以带动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意义更加深远。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必须努力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努力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实现工业化,决定河北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内分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装备制造业概念目前尚无明确定义,通常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一是从其重要性出发,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和资源能源消耗低等特点;二是从其本质特性出发,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生产工具的制造部门的总称。

装备制造业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划分。这里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7大类中的投资产品。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

近10年来,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技术领先的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骨干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提高,主导产品步入国际先进行列。比如,以电力变压器和新能源为主导产品的保定天威集团公司,采用自主创新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熟的变压器制造设计技术。比较有代表性的有500KV变压器从1983年投入运行至今仍保持“零”事故率的殊荣;为“三峡”工程制造的840MVA/550KV变压器和国内首台750KV超高压变压器均一次试制成功;自行设计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出口美国的300MVA/230kV调相变压器,在美国投入电网运行,各项技术性能满足用户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天威集团自主创新的光伏切片技术,把原材料利用率提高了40%,光伏绒面技术把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光转化率从14%提高到15%,而这些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我国绿色环保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带来了希望。扩产成功后的天威英利新能源公司具有年生产70MW硅片、50MW电池片、100MW组件的生产能力,使天威英利成为全球四大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之一;以硅片生产能力排名,为世界第七大太阳能电池硅片厂,电池产量进入全球前15名。这些技术设备均实现了替代进口、国产化制造,一大批技术设备自主创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投产运行,实现了国产装备“装备中国”发展目标。

到2011年,河北省已有部级、省级重点实验室81家,其中部级重点实验室6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72家;已有部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3家,其中部级5家、省级128家。2011年,河北省全年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187.0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占全省生产总值的0.77%,同比提高0.01个百分点。年末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0万人,增长7.5%。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0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3家、重点实验室84家。全年组织滚动实施的国家和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84项,在建国家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项目51项,新增国家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项目19项。全年共登记省级以上科技成果3,131项,其中国际领先的60项,国际先进的516项,国内领先的2,145项,国内先进的410项。全年专利申请量17,595件,授权量11,073件,分别比上年增长43%和10%。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403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6.7亿元,增长38.4%。但是,与国内先进水平省份相比,河北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装备制造业研发费用投入不足,投入比例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科技投入不足直接导致河北省大部分企业主要依靠外来技术维持生产,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并通过创新形成自己的产业投入不足、重视不够,造成主要机械产业很多关键的核心零部件和自动控制系统要从国外进口,缺少大型成套设备产品,原创性的技术和产品较少,高附加值产品普遍较低。

二、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路径分析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河北省出现了一批资产规模迅速扩张、在装备制造业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的企业集团,关键是找到了一条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技术创新路径。以保定天威集团为例,保定天威集团自上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针,通过近20年的努力,博采众家之长,吸收了众多国外先进技术的精华,但坚持不原封照搬、不简单模仿,而是结合国内具体情况和自己的特长,通过消化吸收,进而创新提高,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熟的变压器制造设计技术,比较有代表性的有500KV变压器从1983年投入运行至今仍保持“零”事故率的殊荣;自行设计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出口美国的300MVA/230kV调相变压器。而天威集团的另一产业——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制造技术,采用的仍然是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路径,从落后,到追平,再到领先的路径,促进了我国光伏产业几十年落后于人局面的彻底改变。天威集团之所以在变压器和光伏产业获得成功,是因为天威集团始终把技术进步作为企业扩张的动力,把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以“自信自强,追求卓越”的理念实施一流的管理,生产一流的产品,提供一流的服务,创新一流的业绩。

从理论上分析,装备制造企业在创业初期,面临资金不足,人员、设备严重匮乏,技术水平低下,企业在市场中一般处于新进入者的劣势状态,因此向企业外部寻求创新合作者有较大难度,难以进行合作创新。同时,由于资金的严重匮乏和设备水平的低下,也使自主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对于此时的企业来说,模仿的路径是最优的选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成长,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仅仅通过产品模仿,已经难以实现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此时,购买技术逐渐成为装备制造企业获得技术的主要途径。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就成为该阶段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之一。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一般都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采取自主创新的路径,如长城汽车、天威保变、保定英利、邢台晶龙、廊坊新奥等企业的创新中心达到国家水平,先后完成上百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

在科技上,发明创造是从无到有,而在经济学意义上,企业的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在下一期生产中所采用的技术比这一期的生产技术要好,效率要高。这个“新”技术并不一定是最新的发明,对企业来说,技术创新主要侧重于已经发明出来的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是和生产者现在使用的技术比较而言的,而不是和世界总体技术的比较。由于原始发明创造成本很高,成功率较低,而引进技术成本低,效率高,因此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最佳路径是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即利用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加速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实现较快的发展。河北省主要的装备制造产业就采取上述发展模式,在发展中有选择地引进“适用技术”,在必要时创造新的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

三、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障碍

1、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装备制造业一向被定义为传统产业,在研发上的欠账由来已久,研发资金投入太少成为制约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2011年全国研究与开发(R&D)投入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83%,河北省仅为0.77%,比全国平均值低1.06个百分点。河北省R&D经费支出总额仅占全国R&D经费支出总额的2%,与制造业竞争力较强的地区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仅占北京R&D经费支出总额的20%,上海的33%,浙江的19.5%,江苏的17.4%,辽宁的56%。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用于科研的经费一般仅占销售收入的1%左右,龙头企业的研发投入也不到销售收入的3%,全产业技术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投入不足必然影响自主创新成果产出,由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势必导致装备制造业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上乏力。从纵向看,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不大,明显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整体速度;从横向看,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不但远远低于上海、浙江、江苏,也低于辽宁。研发投入不足是导致河北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2、科技人才不足,缺少一流的高科技人才队伍。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高科技人员偏少,尤其缺乏一流的高科技人才,而且企业对科研人才的奖励和激励政策还存在不足,不利于企业长期吸引、留住科研人才。除了长城汽车、天威保变、保定英利等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拥有少量博士和硕士学位的科技人员外,多数中小企业科技人员素质较低,中技及高中学历者居多。科技人才的缺乏也是导致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的原因。

3、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尚未配套。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需要有相关的科技服务中介组织与之相配套,以提供相关的中介服务。比如,信息服务、管理咨询、技术服务、产品标准、技术认证、培训、创业服务、资产评估、质量检测和认证、信用担保、法律保险服务等。从目前的情况看,河北省缺乏完整的科技中介网络,特别是科技咨询、科技评估服务尤为欠缺,这将严重制约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

4、政府创新政策支持不足。现有的政策更多地重视研究与开发,而对技术创新成果转让,产业化重视不够,技术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政府采购政策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缺乏必要的支持;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政策与技术创新脱节,财税、金融政策鼓励支持技术创新的力度不大,如引进的技术设备可以免税,自行研制的设备必须上税,企业研发资金难以在税前列支,研发人员的激励性薪酬不能进入成本;科技贷款总体规模偏小,企业折旧率偏低。

四、河北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

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受到社会文化和人文因素、市场环境、企业制度、政府政策、国家科技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1、加大技术创新研发资金投入。首先,企业自身要主动加强研发资金投入,为创新提供物质保障;其次,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研发的投入,在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逐步攀高的情况下,用于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比重应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再次,要调整政府科技经费的支持重点,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通过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的技术开发来鼓励企业有组织地技术创新活动。加大对企业科技投入的鼓励和引导,通过财政金融、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大资本市场改革,建立企业自主创新风险投资市场,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对技术创新的投资。

一般情况下,技术创新研发资金不足的企业往往考虑选择模仿创新或合作创新的路径,资金充裕的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战略选择,选择任何一种创新模式。

2、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首先,各级党政组织和企业一定要更加牢固地树立“人才资源是实现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的观念,积极主动地实施人才战略。要加快建立完善符合各类人才特点、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同时把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放在事关全局的战略位置来考虑,通过开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和普及活动,努力营造激励创新、鼓励冒尖、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培养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精神,不断增强公众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常情况下,科技人才数量多、素质高的企业,会利用这个优势进行自主创新,如保定天威、唐山机车、长城汽车等大型企业,拥有高科技才人队伍,可以采用自主创新或集成创新路径;科技人才资源较弱的企业,一般会采用从外部引进技术。

3、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技术集成与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交易制度。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要向企业扩大开放范围。

4、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有效的共享制度和机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在信息、网络等技术支撑下,由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设施和仪器装备、科学数据与信息、自然科技资源等组成,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制定各类科技资源的标准规范,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科技条件资源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打破当前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提高科技投入的综合效益。

5、完善和调整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制定鼓励自主创新、限制盲目重复引进的政策。结合河北省实际,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和重点,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采取积极政策措施,多渠道增加投入,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开展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立军.浙江省制造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J].软科学,2007.21.

制造业科技创新第3篇

一、 推动河南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创新发展意识不足

中原传统文化带来的“小富即安”“求安稳、惧变革”心态均不利于河南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企业制度变革。在新科技革命和新工业革命来临之际,河南多数企业对重大技术路线变革、产业组织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缺乏应对意识和策略,甚至一些企业主至今没有意识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没有认识到新科技革命与新工业革命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变革性的,仍然把企业摆脱经营困境的希望寄托在传统产业的筑底回升上,对新技术、新产业、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新模式等的投资意愿不强。而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创新发展的意识,在招商引资、项目审批中仍然聚焦于传统产业项目、聚焦于大项目,把有限的政府资金补贴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低端制造环节,致使河南工业明显地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倾斜。

(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一是研发投入长期欠账。长期以来,河南企业实行以技术模仿为主导的科技升级路线,自主研发意愿不强,研发投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不足,导致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目前,河南在智能化以及相关高端装备等领域尚没有形成坚实的技术支撑体系,对先进技术的储备更是不足。

二是科技与教育体制制约。河南虽然有不少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但科研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科技研发与产业体系处于分离状态,致使高水平创新不多、创新效率不高、科研成果转化不足,产学研创新协同效应难以发挥,科技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另外,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本地制造业也缺乏有效互动。

(三)人才支撑薄弱

河南在新兴产业领域严重缺少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多数行业存在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短缺、高素质技能人才供给不足、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技术基础、创新能力、装备水平与管理水平难以满足先进制造业对技术、装备、人才等要素素质的较高需求,致使这些企业难以进入先进制造业与传统产业的高端环节。

(四)科技创新平台与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仅为14.42%(安徽省为35.29%、湖南省为17.7%),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河南虽然已经建立了72家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3个河南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但是这些产业创新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以及公共服务平台、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尚处于起步建设阶段,整体上服务水平不高。而且,河南公共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不高,企业研发机构服务内部化现象普遍,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存在“小、散、弱”问题,不利于那些没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及时、便捷、低成本地得到技术服务或者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实现技术创新。

二、对以创新推动河南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

充分发挥政府对创新的扶持引导作用,增强财税金融政策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为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完善财政支持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形成稳定的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增强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加大对企业研发中心的支持力度,尽快建设培育一批能够走在先进制造技术前沿的研发创新机构。

2.着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围绕制约河南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因素,以系统化改革思维构建有利于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制度环境。着力打通科技与先进制造业间的通道,进一步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完善产学研协同机制,通过改革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引导科技创新与河南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对接。着力深化政府间合作创新机制,为河南先进制造业发展集聚更多更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和资本。积极支持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综合服务能力强、有国际影响力的中介科技服务机构。可以开展“专家服务小企业”活动,尽快建立专家定点服务试点,逐步形成专家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帮助中小制造业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3.集中创新资源办大事。聚焦区域内的各类创新资源,在重大科技专项以及河南的优势产业、先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构建联盟创新网络,通过各类创新参与主体的联合,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力争在某些新兴产业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性创新,或者在原有的优势产业领域实现技术赶超。

(二)企业层面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如创新的开放性,创新的集成化、协同化、网络化、软化、绿色化等,这些特点也促使企业的创新模式与路径发生变化,因此,作为创新的主体,河南企业要准确把握创新发展的新内涵、新特点,实现创新模式转变。

1.由封闭式独立创新向开放式合作创新转变。开放式创新能够统筹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创新资金、信息等科技创新资源,快速地把市场需求变化、企业创新思想转变为现实的产品与服务。与封闭式独立创新相比,开放式合作创新能够加快研发速度、实现研发的成本共担与风险共担等。河南的产业创新联盟、协同创新中心、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等平台建设为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提供了条件,企业还可以通过开源创新、产业链合作创新等实现技术进步。

2.从线性创新向非线性集成创新范式转变。先进制造业具有多学科、多技术交叉融合的特点,随着技术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增大、不同学科技术的融合性增加以及创新的风险加剧,技术创新模式从线性创新逐渐向创新各环节并行化、技术集成化等方向演进。企业可以利用已有的成熟技术开展集成创新形成新产品,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3.从硬创新向软创新转变。我国以往强调的多是技术创新(即硬创新),而不注重企业文化、管理、组织、制度、商业模式等方面的软创新,其实对企业而言,软创新同样可以成为企业发展的突破点,如逸阳女裤连续多年打破中国女裤电商销售记录,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经营的互动,而电商销售的项目管理模式,也是河南服装业的首创。

4.由渐进式创新向原始创新转变。对有实力的大企业来说,在新科技革命来临之际,应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本行业发展的重大影响,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适度开展原始创新、前沿技术创新,加强重大技术储备,以免因为只注重渐进式创新而被产业出现的重大技术创新所淘汰。

5.由标准化制造模式向个性化制造模式转变。适应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绿色化需求,推动企业制造模式向协同制造、虚拟制造、柔性制造、精益生产、清洁生产等先进的个性化的制造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式转变,更好更快地满足客户需求。

制造业科技创新第4篇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创新;优化;竞争力

黑龙江省在装备制造业上起步比较早,在生产水平及技术含量上均有雄厚的基础,从而形成了多领域多行业的装备制造优势,产生了一批国内外知名装备制造业企业。但是近十年来与其他省份相比,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在下降,相对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创新能力低,造成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全省经济发展。面对上述问题,笔者从科学、系统的角度出发,建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为产业的发展、决策的制定及政策的研究提供依据。

1.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1.1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弱

黑龙江装备制造业整体研发能力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低,缺乏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黑龙江省大中型企业的科技投入与产出,呈现三低(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率)的特征,黑龙江省大中型企业的科技产出没有达到应有水平,其中发明专利的比重尤其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黑龙江工程技术短缺。科技创新的经济产出指标远低于科技投入相应的比重,这说明黑龙江省大中型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没有带来预期效益,企业创新效率不高。企业研发结构不健全,研发人力资源丰富但创新活力不足,创新产出低,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缺乏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1.2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集群化程度较低

装备制造业本身具有产业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和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它的发展会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发展和各产业部门的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装备产业本身的发展也需要研发、设计、加工制造、零配件等方面的综合配套和多部门的协同合作,特别是那些技术难度大、成套性强,需要跨行业配套制造的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制,更需要多领域的集成创新和技术链的整体突破。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缺乏发达的产业分工体系配套,支持产业发展滞后,专业化协作程度低,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链条,难以形成集群,大规模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1.3缺乏自主品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差

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产业的制造工艺、产品规模、质量性能、知名品牌的数量以及影响力方面等均存在差距。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实施自主品牌战略。创建自主品牌是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及自主开发结合不紧密,导致装备技术引进仍停留在原有技术水平,没有上升到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对国外技术的严重依赖,缺乏原创技术和关键技术,导致企业装备水平滞后。

1.4忽视知识管理

目前黑龙江省的企业在创新的投入方面,仅限于显性知识的获取,对于在创新中起重要作用的隐形知识开发明显不够重视。隐性知识是指高度个性化、难以编码或难以与他人沟通共享的知识,它是根植于特殊的环境和背景中,个人不自觉和无意识地运用的经验性知识;它的获得需要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和领会过程。技术创新能力所体现出来的许多能力,是难于用言语表达,也难以被模仿、复制的,实际上就是隐性知识。无论是新产品开发设计,还是解决生产制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隐性知识。创新能力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由个体的隐性知识所决定。当前黑龙江省很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隐性知识的重要性,对于怎样管理隐性知识才能使技术创新人员更好地进行创新并未给予足够重视,遏制了技术创新的进程。

2.振兴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对策

2.1政府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首先,各级政府要调整缺乏公平竞争的外资税收政策。目前,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利率(15%~24%)远远低于内资企业(33%),而进口设备所得到的优惠却远远高于使用国内设备,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省内企业采购国产设备的热情。要推广对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政策,逐步取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统一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同时,对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提供配套的资金支持。政府和政策性银行要为装备企业的研发活动,特别是重大装备的研制和引进高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提供政策性融资扶持,允许在自主创新中已经取得重大成果和有望取得自主创新成果的企业申请资金补贴。

2.2构建和完善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体系

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包括投入要素系统、环境要素系统、拉动要素系统。各系统要素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才能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真正提高。因此,要创新机制,整合产学研技术战略联盟,增强科技研发实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真正研究开发主体、科技投入主体、成果转化主体、知识产权创造主体,高校科研机构相融合,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体系。

2.3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后起的国家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提高,是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完成的。引进虽然不是创新,但应用引进的技术建立和巩固自己的产业基础,提升自己的产业发展水平,开发适合国内及世界市场的新产品,就包括消化吸收和创新过程。在财政支出上,将资金流向更倾向于引进技术和装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环节上。对关键技术和重要设备的引进,建立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的产学研联动机制,形成从学习到自主开发和市场运作的有机结合。

2.4积极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在强化专业分工、发挥企业间协同效应、降低创新成本和制造成本、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在当今科技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时代,产业技术往往呈现出产业链与技术链的特征,形成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后,大量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经济,具有更强的创新功能,同时缩短创新的生命周期,加强了隐性知识的传播,同时,由于企业之间具有关联性,彼此易于相互了解学习集群内的竞争压力、同类企业压力,构成了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功能,进而缩短了创新的生命周期。

【参考文献】

[1]王章豹,李健.面向新世纪发展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战略建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6):32-34.

[2]陈至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J].2005(7):11-15.

[3]李思一.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J].国际经济技术研究,2000(7):15-22.

制造业科技创新第5篇

创新型企业是以创新思想为指导,以创新体系为基础,以知识产权化的技术和品牌为核心,以实现全面而持续的自主创新为手段,以获取更多利润和取得不断发展为目标的新型企业。这一涵义应该包括:首先创新思想是企业制定创新战略、实现创新战略目标的指导思想;第二创新体系是由各种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和创新人才构成的有机整体;第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强势品牌,既是企业创新的直接成果和实质内容,又是企业进一步创新、取得持久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衡量创新型企业的重要标志;第四自主创新是企业自觉、自愿、自动和自主的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本途径;最后获取更多利润和取得不断发展的新型企业是通过自主创新取得知识产权化创新成果来获取更多利润、不断推动自己持久发展的企业,也是以创新为根本特征和运行基础的新型企业管理和发展模式。创新型企业的基本特征有:一是创新是创新型企业的基本活动,即企业创新是企业以市场为基础,以获取经济效益为目的,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系统的调整和新的组合的活动过程。二是企业创新态度上的自主性,即企业创新是企业在自觉自愿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从事创新活动的特性。从“自主”与“创新”的关系上来认识“自主性”;“自主创新”贵在创新而重在自主,创新是根本、自主则是前提。三是企业创新进程上的持续性,即在创新型企业中,创新不是一次性、一时性或间断式的创新,而是持续性创新。四是企业创新内容上的全面性,即企业创新涉及到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和各部分的观念创新、人才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品牌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市场创新和效益创新等方面的活动。五是企业创新成果上的知识产权化,即企业创新过程创造了企业知识,形成了企业知识产权,这些新成果不仅具有商业价值,而且往往可以形成企业自主的知识产权如专利、专有技术、设计文件、计算机软件、行业标准、品牌商标、企业形象等。

二、武汉创新型企业建设的现状

随着武汉创新型城市战略的确立和实践,武汉创新型企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充分发挥了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了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加强了“产学研”合作,加快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自主创新规律的创新体系,是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工业强市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大幅增长,取得了丰硕成果。

1、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2005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459户,开展了科技活动的企业有260户,共投入科技活动人员30241人,比上年增长32.5%,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下称R&D)人员15137人,增长55.2%;筹集科技活动经费41.2亿元,增长26.4%;支出科技活动经费45.8亿元,增长18.0%,其中R&D经费20.1亿元,增长95.9%;R&D投入强度(R&D经费与产品销售收入之比)为0.89%,比上年提高0.3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共开展科技活动项目2973项,是上年的2.44倍;技术改造经费支出95.2亿元,增长30.8%;在R&D活动的主要载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占55.9%,比上年提高了14.9个百分点,表明工业企业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投入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

2、企业自主创新成果丰硕

2005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376.8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340.6亿元,分别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的16.5%和15.0%,比上年分别提高1.8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专利申请数854件,比上年增长43.3%。显然,2005年武汉市工业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应对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新产品比例逐步加大;知识产权意识增强,专利申请量大幅上升。

3、大中型企业成为创新的主力军

2005年武汉市有大中型工业企业205户,其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有91户,占规模以上有科技活动工业企业的35%;共投入科技活动人员23165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的76.6%,其中R&&D人员12092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的79.9%;投入科技活动经费36.1亿元,占78.8%,其中R&D经费14.1亿元,占70.1%;开展科技活动项目2183项,占73.4%;实现新产品产值359.8亿元,占95.5%;申请专利628件,占73.5%。

4、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行业投入强度最大,接近国际水平。分行业看,R&D经费投入超过亿元的行业从上年的2个增加到5个:烟草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入强度在1%以上的行业有5个: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具体数据见表1。

表1:2005年武汉市典型行业R&D投入及强度

资料来源:武汉市统计局《武汉统计年鉴2006》

三、武汉创新型企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技术创新机构不健全,科技活动层次大多处于低端

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的企业80%建有研发中心。而2004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只有5%,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11.9%。企业现有的技术创新活动也主要处于低层次,基本上没有涉及战略性的超前研究开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大规模的系统性技术集成等,高端的技术创新活动大多被跨国公司所垄断。2007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434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5.7%,其中开展R&D活动的企业达到271家,占开展科技活动企业数的62.4%。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拥有科技机构209个,科技机构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0.96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开展科技项目4210项,比上年增长29.4%。

2、产业科技研究与开发投入明显不足

根据国际惯例,企业要生存,其研究开发费用必须占到企业销售收人的2%左右;要保持领先优势,研究开发费用必须达到销售收人的5%以上。但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仅占企业销售收人的0.56%。其中,大中型企业的经费投人比例也仅有0.71%,与世界先进水平具有很大的差距。国外制药巨头每年的技术创新投人占销售收人的16%左右,而中国的制药企业仅为2%左右。2007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64.1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76%,比上年增长24.9%;其中,R&D经费支出31.55亿元,占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49.20%,增长35.06%;R&D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0.84%上升到0.87%。表2反映的是武汉2000-2006年全市科技经费情况。

表2:全市科技经费指标(2000-2006)

资料来源科:武汉市科学技术局,武汉市统计局《武汉科技数据手册》2007

3、多数企业缺少自主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

据统计,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大约仅占万分之三,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3/4为外国人所拥有;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10家电子信息企业,5年申请之和仅相当于美国IBM公司1年申请的专利数压。在一些高技术领域,关键技术的专利申请基本上被国外企业垄断。计算机类国外专利申请占70%,生物技术类占87%,信息类占92%,半导体类占90%。我国有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2007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积极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731.5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20.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达到1266件,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申请457件,拥有发明专利1045件。见图2、图3。

图2:武汉市2000-2006年专利申请情况

图3:武汉市2000-2006年专利授予情况

资料来源:武汉市统计局《武汉统计年鉴2007》

4、重大科研成果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我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仍很突出,不少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对解决经济主体的“技术瓶颈”作用不大。项目成果产业化进程缓慢,多数科技成果没有及时取得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有些缺少工程化开发,最终未能及时转移到企业实现规模应用。我国每年有2万余项比较重大的科研成果和5000多项专利,真正转化为产品的只有2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80%,形成产业规模的不足5%,而欧美发达国家为45%以上。表7.3反映武汉市2006年科技成果情况。

表3:2006年武汉地区科技成果一览表

资料来源:武汉市科学技术局,武汉市统计局《武汉科技数据手册》2007

5、企业高级科技人员严重不足

尽管国家每年毕业工科博士上万名,但从高级科技人员最密集的三百多家部级企业技术中心来看,仍有80多家没有一名博士。全国一百多家中央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也只占总数的2%,高级技师仅占工人队伍的0.16%。而且近年来,国有企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2007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科技活动人员3.76万人,比上年增加0.64万人,其中全时人员1.86万人,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数的49.5%。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达2.63万人,占69.9%;R&D人员1.79万人,占47.5%。

四、武汉培育创新型企业的对策

1、完善创新型城市创新体系建设、制度建设与机制设计,为创新型企业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1)进行根本性制度创新

一是明晰产权归属,解决创新主体的产权激励问题;二是建设市场制度,解决交换规则、价格机制、市场主体法人化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等四大问题,营造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2)进行重大性制度创新

包括建立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股权分散规避和降低企业创新风险;促进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企业内部化、制度化;由政府在税收支持、政府采购、教育培训、创新合作促进、风险投资、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性政策工具。

(3)进行辅助性制度创新

政府要营造创新氛围,培育创新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并重点提供价格政策、就业政策、分配政策等制度安排。

(4)在创新体系机制设计方面

一是要推进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实现科技管理职能部门与行业协会的紧密结合,提高科技政策的透明度和执行力;建立健全竞争、监督和约束机制,提高科技决策、管理和评价的独立性;围绕企业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目标,解决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能错位问题。二是建立创新资源的内外协调机制,发挥创新系统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知识在创新系统内部和主体之间及创新系统之间的传播、扩散与利用。在当前形势下,尤其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形成开放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

2、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树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地位

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就是要通过制定鼓励企业科技投入的税收激励政策、高新技术产品采购政策等,引导企业的R&D投入;通过创新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更多地承担政府研究开发任务,逐步形成企业组织牵头、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实施的研发新格局;采取措施,提高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利用效率,扩大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对企业的开放程度;通过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运用法律的手段,从外部规范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自主创新活动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鼓励企业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充分发挥大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组织作用和引领作用,大力培育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以武钢、神龙、邮科院等龙头企业为重点,并充分发挥它们在产业链及区域的辐射和引领作用。鼓励企业广泛建立技术创新占划名联盟,推动应用基础性、行业共性、战略性技术研发。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加速发展,在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持民营科技企业加速发展;使民营科技企业成为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利益。

3、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良性互动机制

(1)建立政府、产业与大学的三方合作创新机制

首先,政府建立和完善技术市场及各种机制,大学和企业建立以外部市场交易为纽带的互动机制;其次,大学与企业等主体以产权为纽带的互动机制;第三,大学与企业等主体以政府项目计划为纽带的互动机制,通过政府有倾向性的资助有利于资源整合的项目来推动大学一企业一政府之间的合作;第四,大学与企业之间自发产生的以项目为纽带的互动机制,通过某一领域的合作项目或其他方面的合作交流实现;最后,以大学科技园为纽带的连接大学与外部市场的互动机制,是大学参与企业创新的一种更为积极的尝试。

(2)建立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要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中心,促进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创新资源的集成与集合;要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与企业的研发需求相结合,形成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良性互动;要积极探索多种以企业为龙头开展产学研合作和企业联盟的创新模式,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构建利益分享与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互动的机制与模式,以及企业创新战略联盟机制。

(3)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和产业集群

创新型企业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和知识产业,是城市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集中体现。知识产业是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和提供知识服务的产业,是以知识生产要素为核心、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群体。要大力发展高科技技术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构建生态型工业发展模式,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要大力发展各类内容创意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同时,针对目前己初步形成的传统制造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群,在集群创新政策的制定上,搭建面向产业创新的共性支撑平台,着力提高传统制造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创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创新集群的互动。在知识密集的高校集聚区和高技术园区,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形成知识创新集群的环境和条件。

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特色显著,目前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环境保护、新能源与节能保护等六大技术领域。要发挥各级开发区、国家基地创新示范功能。积极鼓励和支持开发区在产业基础、人文环境和体制方面的优势,加大对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的引进力度,建立对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提高科技创新的集聚、服务、辐射功能。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实施“产业强区”战略,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推进为重点,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着力点,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出发点,加快科技城建设步伐,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其在建设“武汉.中国光谷”中的龙头作用和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作用,使之成为带动武汉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创新型示范城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食品饮料等优势产业,努力建设武汉生物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以外商投资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知名企业与品牌高度集聚的先进制造业示范区;产学研有机融合,人才高度集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的科技创新先导区;城市功能配套,城市个性鲜明,社会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区、花园式生态型副城。

(4)建立和完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和金融支持机制

要以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为导向,尽快调整我国的税收政策。进一步完善并合理使用税收抵扣、减免、加速折旧以及增加费用扣除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职工技术培训和设备更新改造的力度。研究建立技术开发储备金制度,允许企业按总收人的一定比例提取技术开发准备金,在投资发生前作为损耗计算。制定并实施促进技术创新、鼓励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的进口税收政策。建立各类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专项基金,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科研经费的投人。实行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国家采购制度,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纳人政府采购优先目录,支持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及产品的生产。使用政府资金的采购活动和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都要优先采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造条件,放宽市场准人,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吸引民间资本和其他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创新。允许政策性金融机构向高新技术企业发放软贷款,并参与项目研发投资。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担保基金,引导商业银行开展对自主创新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大力推动金融工具创新,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开展知识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对重大科技专项资产实行证券化,发展可转换债券等低风险业务。要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支持有实力和竞争力的自主创新企业上市,拓宽其直接融资渠道。要逐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抓紧研究制定促进创业投资机构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

(5)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高新技术产业化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紧密结合我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与潜在需求,按照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领域,选取共性技术难题,通过建立国家、省、市和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及中试转化基地,开展联合科技攻关,解决企业在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遇到的共性技术难题,减少重复投入,降低研发成本,实现资源共享。

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对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机构的扶持,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依托科技情报机构、高等院校和图书馆等联合建立专业性、资源共享的科技数据库和科技信息网。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完善技术转让机制,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让,增强企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能力。提高技术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引入项目聘任制,针对不同的技术转移项目,聘任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技术中介实行信用等级制度,奖优罚差;运用现代化工具和手段,构建技术中介服务网络。

制造业科技创新第6篇

1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性质

1.1 科研层次的基础性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农科系统的基层组织,是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上游农业科技的试验田,下游农业科技的供应站。加强基层农科院建设是实施农业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的重要基础。把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统筹和支持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农业均等化、永续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1.2 组织宗旨的公益性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体现着很强的非营利性。这种非权力化和非利益化的基层农业科研组织,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构件,是维护国民经济基础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安排。繁荣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强化国家农业科研能力的重要内容,坚持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性是深化改革的主线,政府投入是保证公益性的前提条件,发展基层农业科研事业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职责。

1.3 科研对象的地域性 农业科研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科研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要受气候、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制约,生产措施、技术手段、操作程序都带有显著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是基层院所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的大国,建设农业科技强国离不开广大基层院所的参与。

1.4 学科专业的应用性 基层农业科研是以区域特定的农业生产方式为背景,以现实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为基础,针对农业生产中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开展的创造性研发活动,有着提升地方农业发展水平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显著作用。研发地域性大宗和特色农产品先进适用技术,是基层院所生存发展的策略和优势。

1.5 科研周期的长期性 农业科研是一个长期投人、延伸发展、递次创新、渐进积累的过程。动物和植物育种研究,除了受动物和植物生命周期、自然环境的影响外,还要受农业生产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要经过多代的遗传、筛选、培育,才能育出新品种,须有“十年磨一剑”的韧劲。

1.6 科研过程的风险性 农业科研的风险集中表现在:发明创造难,周期长、风险多;科技应用难,不仅受到推广组织、推广方式以及推广人员的制约,还受地域、市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因素多,需要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引导。基层农业科研事关国家农业和粮食安全,国家应该把统筹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上来。

2 农业科研单位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构建技术创新机制的主要角色,科研单位、生产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三者的作用是不可分割且不可缺少的,技术创造、技术创新两个关键环节是有机链接且不可或缺的。农业科研单位作为技术发明创造的主力,以产业技术提升作为标杆,生产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是以产业发展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在创新投入决策和收益管理方面,企业起着主导作用;在技术发明和创造方面,科研单位起着重要作用。政府管理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的科技投入包括科技研发资金、技术装备资金、市场开拓资金等许多类别的资金,科技研发资金只能投入具有技术创造能力的科研单位,不能投向企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投入者和受益者,通过技术转化,获得商业利益,向国家交税,国家通过税收在国民收人再分配中给科研单位研发经费,进一步从事技术创造,向企业提供新的技术,推动企业发展,如此良性循环。如果企业吸纳了国家的研发经费,就减少了科研单位的经费,一方面,造成企业之间商业竞争的不公平,另一方面,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消耗了科技资源。

2.1 企业是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 在创建国家创新体系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科技创新的结果必须由企业、工厂、农场等独立的生产单位吸纳和承接,实施技术的转移,使科技创新的商业价值得以体现。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和收益的主体,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技术创新是要素组合。技术创新是经济概念。创新一词是由经济学家而非科学家提出,创新的最终目标不是“创造新的东西”,而是让新东西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企业是科技创新投资和收益的主体,即企业是科技创新的

主体。

2.2 科研单位是技术创造的主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似乎认为企业“创造了新的东西”,混淆了技术创新与创新体系的概念;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主体,企业是基于发现和发明的新产品生产营销的机构,是科技创新投资和回报的主体。科学家发现科学规律,发明技术,创造产品。科技创新是有特殊内涵的,科学和技术是不同的,科学是“发现”原理和规律,回答的是“是什么(what)”和“为什么(why)”,用的英文单词是discovery;而技术是被“发明”和“创造”出来的,回答的是“怎样做(how)”,英文单词是invention(发明)和creation(创造)。目前,农业企业自有科技研发队伍的能力有限,不能全面承担科技创新任务,技术产品的产生多数起源于科研单位。综上所述,便可明晰“主体一主力一主人”之间的关系:企业是技术创新投资与收益的主体,科研单位是技术创造的主力,科技人员是科技创新的

主人。

制造业科技创新第7篇

关键词: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202-02

创新系统建设是强化技术创新的最重要的政策手段。由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途径不可能完全雷同。如何把握区域发展特点,准确定位,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为例,分析该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对策。

一、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集聚度分析

沈阳拥有完整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在沈阳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大,这一特点在全国独一无二。沈阳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占沈阳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40%以上。沈阳装备制造行业门类齐全,全国装备产品共216种,沈阳能生产172种,占70%以上。并且,与装备工业产业关联度较大的轻工、石化、冶金、汽车等其他工业部门在沈阳也较为发达。

一般来说,用当地份额LQ(Local Quotient)这个简单的就业率的比重表示产业的简单集聚度,LQ表示某区域产业的就业率占国家(或地区)产业i的就业率的比重。当LQ为1表明该区域经济产业的就业状况与全国(或地区)总体的就业状况相同。当LQ超过1.5,通常被看成某产业在特定区域集聚的初始证据。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装备制造业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占工业的比重约20%以上。沈阳装备制造业占全市工业的就业额比率为45.3%,全国的装备制造业占工业的就业额比率为23.53%,因此,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简单集聚度为:LQ=45.3/23.53=1.93>1.5。由此可见,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已基本形成。

二、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现状分析

(一)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要素构成

1.参与者要素。(1)企业。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作为参与者的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大。从行业分布看包括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机器材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等传统优势行业。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共有企业446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从企业规模看,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是骨干企业;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是主体。(2)大学和科研机构。沈阳市大学和科研机构众多,现共有高等院校22所,占全省总数的1/3还多,其中包括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211工程”的重点院校;市级以上独立的科研机构132家,占全省总数的40%,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601所等中央属研究院所。(3)政府。沈阳市政府为发展装备制造业集群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

2.资源要素。(1)纯技术资源。在纯技术资源上,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产业基础雄厚,高水平的实验室、研发中心数量众多。其中拥有国家重点实验9个,博士后科研活动站26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5个;建有东软为龙头的全国软件产业化基地、新材料国家知识创新基地等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与发展基地;国家机器人研究中心、国家自动化工程中心等8个部级先进技术研究和工程化中心等。此外,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通讯信息网络健全,两座功能齐全的图书馆共有藏书520万册。(2)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源上,截至2004年,沈阳拥有装备制造业人才45万人,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数量的33%。从学历上看,硕士学历以上人才5000人左右,大学本科14万人,大专3万人,中专9万人;从类别上看,高素质的科研类人才数量众多,截至2004年,沈阳装备制造业的47个地方属以上的研发机构中共有科技活动人员7044人,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4155人。

3.活动要素。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各自从事生产和研发的活动。2004年,装备制造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为1200余家,科技经费筹集总额180763.3万元,科技经费支出总额157765.6万元,科技活动人员25418人,科技开发项目2380项,拥有发明专利80余项,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机构71家,科技投入与产出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占有较大比重。截至2004年,在全市3.5万台生产设备中,15%居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沈阳生产的77种主要装备产品中,44种在技术水平方面居国内首位,有29种产品列亚洲前5位,18种产品列国际前10位;我国能生产的24类210种重点成套技术装备中,沈阳可生产1/3。例如,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而且先后解决了机器人操作机优化设计技术、高性能机器人控制系统开发技术、机器人作业技术等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几十项专利,开发出了一系列机器人及周边设备产品和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其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沈阳市政府为集群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例如,制定《沈阳市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推进装备制造基地建设试点方案》;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给予科技三项经费、封闭贷款、贴息贷款、科技贷款等方面的支持等。

(二)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结构分析

在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第一层次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强,基础科学型技术知识储备雄厚。例如东北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学校,有部级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设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机械基础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是首批进入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研究所之一,自1970年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50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40多项,确立了包括在语音技术、中文信息处理与人机交互、图像处理与理解、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生产过程与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优势领域等等。

在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第二层次中,产业共性技术知识较缺乏。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布局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没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明确的区域分工和功能定位,同一区位的企业没有建立起密切的技术、生产、销售和其他方面的功能关联,由于对优势主导产业起支撑作用的关联配套产业的发展被忽视,使沈阳装备业集群缺乏整个产业链意识。例如,在整机生产、成套能力较强的行业,相关零部件、元器件制造业往往不发达(如机床制造业);零配件制造业较发达的行业,沈阳在整机生产上又不具有优势(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因此,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缺乏可在产业内共享并对产业发展起到深远影响的共性技术知识,这不仅使优势企业自身优势难以维系、提升,而且以优势企业为核心的优势产业难以形成。

在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第三层次中,核心企业的生产能力较高,企业的生产工艺类技术知识发展水平较高。例如,沈阳东软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在成立的4年内,使其所研制和生产的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从单一技术、单一产品发展到目前的六大门类22种产品;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厂50年来,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经历了从仿制仿型、改进改型到自行研制的发展过程,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专长,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经济技术实力雄厚、技术设备先进的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等。在该系统中,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基础类技术知识的研发,企业的自主生产研发能力较强。但是该系统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共性技术缺乏,产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较缺乏。这样的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没有完全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行业群中企业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与优化不充分,创新能力的提升速度较慢。在产品研发、整机制造、零配件加工、协作配套及大型集体项目的招标筹划、项目分析、设计、管理、咨询、施工、运行等方面没有形成专业化的配套协作体系。综上分析,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处于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第二个演化阶段,即双层次阶段。但是,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是大型企业集群,它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特色,双层次阶段所不同的是,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内的技术知识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系统的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而经济之间的合作非常少,缺少对产业共性技术知识和产业关键技术知识的合作创新。

三、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的发展对策

通过对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可知,该集群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目前处于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演化的第二阶段――“弱互动创新系统”阶段。由于该阶段的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技术知识基础雄厚,企业内创新数量较多,而企业间互动合作较少,因此,结合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目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促进该系统向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第三阶段演化、完善的若干对策。

(一)增强系统内参与者要素的合作意识

第一,培育经济之间的合作竞争意识,实现成员企业的双赢发展。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要在观念上从单纯的竞争导向转变为合作竞争导向,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存在技术开发能力和资金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及由于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创新风险问题。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合作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第二,促进集群学习团队的建立和形成集群学习文化的良好氛围。要鼓励集群成员参与团队的建立,使团队成员能够建立创新导向的共同兴趣,让每个成员的技术知识能够成为整个产业集群“俱乐部知识”的一部分,促进企业间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势集成,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第三,建立完善的合作渠道和沟通网络。合作渠道包括合作创新、合作市场开发、生产过程合作等;沟通网络包括正式沟通网络,如定期和不定期会议制度,正式组织形式的沟通网络和非正式组织形式的人际沟通网络等。

第四,创造一个以合作为基础的公平竞争环境,提供共性技术知识开发所需要的技术基础设施,并通过多种途经促进参与组织的经济主体积极自愿的合作,减少合作的交易费用。

(二)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知识和产业关键性技术知识的研发

第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甚至同行业企业之间都应该加强沟通协作,比如可以通过联合技术开发等形式来解决一些共性技术知识难题,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还可以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实现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的共享。

第二,共性技术知识是研究开发过程中合作和竞争并存的技术知识,政府应选择共性技术的组织模式,使得组织的科学研究成果完全共享,技术成果部分共享,形成技术联合体、R&D合作/技术联盟等形式。

第三,重点扶持一批大企业在本企业内或依托研究机构建立基础性研发机构,鼓励科研院所、高校的技术力量建立技术中心,研究开发共性技术知识、关键技术知识,培育创新能力。鼓励这些重点扶持的大企业与国内外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研究开发合作, 提倡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联合攻关。鼓励以技术开发为主的科研院所进入企业集团或转化为高科技企业,分行业制定并实施对产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开发计划。

第四,定期对各产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并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定期公布必须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以更好地推动和支持技术的开发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顾强,王缉慈.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发展与新型工业化,2008

2.中国科技部.动态信息.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4

3.郭胜伟.科技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

4.火炬中心.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气势如虹.中国经济网―宏观经济,2005

5.韦伯.工业区位论(1990,中译本)〔M〕.商务印书馆,1997

6.王缉慈等.国家科软课题“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产业集群战略”课题报告,2002

制造业科技创新第8篇

历史上,美国曾在世界制造业盟主宝座上雄踞了一个多世纪。不过到了20世纪70年代,作为“完成后工业化的标志”,美国放弃了一般制造业,转而追求繁花似锦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美国制造业企业连续多年竞相将生产转移到低成本国家,欧洲等发达国家也紧随其后而行之,其结果不仅在世界上造就了一个强大的跨国公司群体,而且还将厉行改革开放的中国推上了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座位。然而,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无情地摧毁了西方各国天堂般的虚假繁荣。痛定思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开始反思,几乎一致认为是放弃制造业使发达国家失去了经济持续稳固发展的根基。于是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强力推动“制造业回归”,先后出台了“购买美国货”“制造业促进法案”“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内保就业促进倡议”等一系列政策和法案。奥巴马在2013年国情咨文讲话中重点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其意也在重振美国制造业,再塑美国在世界制造业的霸主地位。

经过五年的努力,美国制造业已经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大批美国的跨国公司或将海外的生产基地迁回美国,或在国内开设新厂。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有了较大幅度增加,出现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首次持续性就业增长的势头。美国的出口额也有显著增长,近年来年均增长率将近达到16%,高于15%的目标。在这种形势下,欧洲等发达国家也纷纷仿效美国,先后抛出自己的“再工业化”战略。

但是,美国的“制造业回归”并不是简单的传统制造业回归,而是向高生产效率和低经济成本的现代制造业的跃迁。有全球最出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底气,美国现代制造业将是拥有全球最具竞争优势的高端制造业、智能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毫无疑问,美国“制造业回归”的矛头对准的就是现在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中国,奥巴马虽然没有明说,但他的骨子里明明白白地刻印着“决不允许超越美国的优势”。美国的“制造业回归”势必影响世界制造业的现有格局,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也不言而喻,我们不可不察,不可不防,不可不备。

我国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并不是制造业强国,这是因为我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产业链条中仍然处于低端。美国的“制造业回归”对我国来讲,无疑是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如果说在这之前我国制造业的优势是低成本(人口红利的优势),那么现在这个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我们怎样才能保住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位子,进而成为制造业强国呢?仅靠人口红利是保不住的,必须另辟新径,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有效的应对策略。党的十报告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又要求,“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这些信号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时刻,要把成本优势变成创新优势,把人口红利变成人才红利,确保我国制造业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经过10到20年的努力,要将我国制造业建成高端人才、高端要素、高端创新三集群发展和研发、技术、制造、服务四领先的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高端产业。

二、加快中国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

为确保我国制造业能够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制造业人才大发展是必备的前提条件。我国制造业人才大发展的聚焦点主要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工程师与技师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生产人才四支核心人才队伍的建设上。

(一)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现代制造业的引擎,对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起到引领和驱动的作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瞄准世界高端产业水平,快速集聚高端产业研发人才,打造“中国创造”品牌,引领我国制造业升级换代。二是在世界范围内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的引进力度,优先引进和培养一批拥有国际发明专利、掌握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三是精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尤其要重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技术、熟谙经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家。

(二)工程师与技师人才队伍建设

工程师与技师人才是现代制造业的中坚,在生产制造流程中起到技术实现和再造的作用。工程师与技师人才队伍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工程师人才队伍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在大力提升工程师人才能力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工程师人才队伍的规模,造就世界一流的工程师人才队伍,推动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产业升级换代。二是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培养大批拥有系统专业知识的能够满足先进制造业需要的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三是大力培养熟谙国内外产业技术前沿和市场行情的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能够有效解决客户疑难问题并凝聚客户群的客户服务人才,尤其是要培养一大批能够走向世界的集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高级技术服务专家。

(三)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经营管理人才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和灵魂,对现代制造企业各种生产要素起到组合、运作和放大的作用。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要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的精神,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

(四)生产人才队伍建设

生产业本身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制造业行业,而是为制造业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生产人才通过生产企业的服务活动为现代制造业提供保障服务。生产人才队伍建设要紧紧围绕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加快培养大批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贸服务、法律服务等服务型经济人才,同时要在世界范围内引进一批高水平高效率的生产企业或机构和引进一大批专业拔尖、视野开阔、能够提高我国现代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高层次生产人才。

三、中国制造业人才发展的对策

为推动我国现代制造业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制造业强国,对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制造业人才发展提出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世界一流的先进制造业、现代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升级换代。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培养壮大四支核心人才队伍,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形成创新型人才集聚效应,不断优化制造业人才发展的产业环境。

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举全国之力、集全产业之智,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聚焦力度,以掌握核心技术、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为宗旨,着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市场机制,在全国建成“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体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优先完善制造业人才软环境,优先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促进制造业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人才资源能力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实施人才引领战略,以高端人才引领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制造业发展;以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二次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依靠人才促进产业发展,依靠产业发展吸引人才,形成制造业人才聚集高地,以人才优势赢得我国制造业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的良好局面。

(二)深化体制改革

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我国制造业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就是要坚持市场化取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制造业人才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打通人才、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破除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制造业人才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产业集聚人才、企业用好人才、人才创新创业。

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人才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制造业人才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着力解决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将政府的职责和作用转化到主要保持宏观人才运行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和弥补市场失灵上来。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让市场供给主体人才、市场需求主体用人单位和市场服务主体人才服务组织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等主体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大力发展现代人才服务业,推动各种形式的高端人才服务产业化。鼓励和规范人才、企业以及各种社会力量承担和开发人才中介服务,形成融公共服务、市场服务、金融服务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高端人才服务体系。鼓励各类主体建立多元化的人才集聚创新创业新载体,鼓励支持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兴办各种类型的人才园区和孵化器。积极引进和发展人才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著名国际猎头公司、国际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到我国设立合资或分支机构,推动本土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产业化发展。

(三)加大开放力度

充分发挥各地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作为部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功能,进一步引进和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创新创业。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促进国际国内人才资源有序自由流动、人才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大人才国际交流力度,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人才合作竞争新优势,形成全方位开放人才新格局。

大规模地吸引外国(境外)制造业人才来华工作、学习和定居,尤其要大力引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提高存量人才国际化水平,打造国际化人才集聚地。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体系,健全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加大与外国政府、企业、学术团体、中介组织等各类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人才工作海外合作组织建设。

改革试行技术移民管理办法,简化技术移民审批程序,吸引大批杰出外国制造业人才永久居留我国。建立海外华人绿卡发放制度,降低绿卡门槛,扩大发放范围,吸引海外华裔制造业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和工作。

(四)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国家、省、市各方面政策资源,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优化现有政策内容,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和宣传力度,形成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更具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有条件的地区或园区积极实行或试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着力在税收优惠、股权激励、进口税收、居留与出入境、职业认证、国际化教育审批、人才政策负面清单等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大胆先行先试,不断优化制造业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

要进一步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和突破力度,按照国家和省、市已经出台的重大人才政策着重破解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一线制造业人才的心声,梳理各类人才的政策需求,及早废除不利于创新创业和人才发展的政策规定,革除那些陈旧过时的用人制度。

(五)扶持双创人才和企业

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支持一批具有自主创新成果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着力培育一批科技领军型企业。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一批国内知名、业内领军的旗舰型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批引导产业发展的核心专利和重要技术标准,抢占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和价值链高端环节。重点支持一批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一大批创新团队,重点资助若干具有国际影响、能够突破核心技术、实现产业技术跨越的科技创新团队。扶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一要规范创新创业项目评审方式和流程,二要优化项目资助政策,三要加大科技人才成果产业化扶持力度,四要加大政府采购力度。

企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也是科技人才聚集和优势转化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深化改革,发挥企业在打通人才、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通道的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用好用活人才和技术创新的主体。推动企业改革用人制度,鼓励企业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竞争能力,培养造就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加快人才优势向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支持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大胆实验创新,形成特色鲜明富有实效的人才吸引使用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吸引和培养一流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鼓励中小制造企业培养造就大批科技人才,壮大中小制造企业科技人才队伍,激发中小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

(六)规制健全保障

重点围绕国家和省、市有关人才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制定符合我国制造业实际的实施配套制度,探索各类人才优化配置和管理服务模式,切实保护人才和用人主体的合法权益。推行人才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加大人才法律法规执行检查力度。健全人才工作依法管理监督体系,切实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监督的作用,推进人才资源配置的阳光运作。坚持依法行政,推进人才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