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弘扬非遗文化传承

弘扬非遗文化传承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10 10:36:54

弘扬非遗文化传承

弘扬非遗文化传承第1篇

关键词:斗牛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传;起源;发展现状;文化传承

侗族的“斗牛”文化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代表了侗族人民勤劳勇敢、不服输的精神和热情好客的民族美德。在弘扬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实现对侗族“斗牛”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可以丰富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百花绽放”的目标实现。牛是苗族、侗族人民不会说话的忠实朋友,是苗族、侗族人民农耕劳动的重要生产工具。因此,千古以来,苗族、侗族人民都喜爱牛,并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歌颂牛,表达爱牛的心情,寄托他们对农业丰收的祈愿,并成立了许多与牛有关的风俗和节日。

1 贵州黎平侗族“斗牛”文化起源

斗牛是黔东南州苗族、侗族传统的民俗活动,特指苗族、侗族人民让两头水牯牛以角相抵斗,以争胜论负的活动,被称为“东方式斗牛”。“斗牛”文化又分为南部“斗牛”文化和北部“斗牛”文化,其中南部“斗牛”文化传说中是因为古时候人们中稻插秧,不会移栽,正巧有两种水牛跑到稻田里打架踩坏了稻田,农民只好将秧苗移栽出来,而移栽出秧苗的稻田得到丰收。为了纪念这一农事活动衍生出了“斗牛”文化。关于北部“斗牛”文化的起源,传说有一个爱牛的老人到外地买了一条牛,行至半路出现一头犀牛与老人的牛打起架来,老人在众人的帮助下将两头牛拴住,并杀了犀牛,在将牛带回家后,寨子里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了庆祝这一胜利,出现了“斗牛”文化。

2 贵州黎平侗族“斗牛”文化发展现状

侗族“斗牛”文化被Q为“东方式斗牛”,为了继承和发扬侗族斗牛文化,打造“西方斗牛看西班牙,东方斗牛看中国三江”这一文化旅游金字招牌,促进当地旅游发展,将斗牛比赛规范化、规模性和商业化,并制定了一系列斗牛比赛的规则,使得侗族斗牛比赛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侗族“斗牛”文化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文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集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发展经济,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斗牛”文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阻碍了“斗牛”文化的发展。随着经济水平日益提高,提高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重要目标。在这个时期,“斗牛”文化又开始小范围内活跃起来。近年来,我国重视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加上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侗族“斗牛”文化作为地区旅游资源,作为一项旅游项目,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对侗族“斗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但是,侗族“斗牛”文化在发展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例如传统节日的庸俗化、精神异化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对“斗牛”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不利影响。

2.1 侗族“斗牛”传统节日庸俗化

斗牛文化象征着侗族人民勤劳勇敢,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人们喜爱牛,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歌颂牛,表达对爱牛的心情,同时也寄托了他们对农业丰收的期盼。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经济意识发生变化,商业意识开始滋生,传统节日注入了商业元素,使得传统民族节日逐渐走向商业化、庸俗化,如“斗牛”节以篮球等体育项目的比赛代替了“斗牛”等,导致传统节日失去原真性,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2、斗牛文化精神异化

斗牛文化作为侗族世代相传的文化,在生活日新月异的今天,也对侗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民族传统节日活动逐渐减少、节日简单化,使得传统民族节日文化精神发生了异化,对斗牛文化的发展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3 贵州黎平侗族“斗牛”文化传承

3.1 传统节日与民族歌舞相结合

侗族人民爱牛,为了表达爱牛的心情,成立了需求与牛有关的风俗和节日。现阶段,加强对侗族“斗牛”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实现斗牛文化与民间艺术的有效结合。《祭祀斗牛》民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以黔东南州苗族、侗族传统的民俗活动斗牛为基础,以舞蹈元素进一步创作斗牛为手段,达到传承与传播黔东南州苗族、侗族传统的民俗活动斗牛为目的的一个舞蹈作品。在人们喜闻乐见的舞蹈中渗透“斗牛”文化元素,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传统文化,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也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针对“斗牛”传统节日庸俗化的问题,就需要增强当地人对“原汁原味”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让更多当代的年轻人投入到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将传统节日真正还原,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节日,在增强传统节目趣味性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传承和弘扬侗族“斗牛”传统文化的重要目标。

3.2 建立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非常严峻的社会现实,加强对侗族“斗牛”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当地政府应该结合非物质文化保护相关制度,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对侗族传统节日文化进行相应的保护,且在不改变原生态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对大型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引导,适当渗透现代化元素,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出政府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引导不了解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外地游客进入侗寨,并增强当地人对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意识,由当地人积极参与到保护与传承传统节日文化中,为传承侗族“斗牛”文化奠基。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发展旅游业与传承侗族“斗牛”文化结合起来,将“斗牛”文化作为一个吸引点,吸引更多游客,在促进侗族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对侗族“斗牛”文化的传承。

4 结论

总之,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是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加强对侗族“斗牛”文化的保护,实现对“斗牛”文化的传承,对促进民族文化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汪如锋,谭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斗戏”民俗的生态保护研究――以黔东南苗族“斗牛”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6-70.

[2]陈奇,杨海晨,沈柳红等.一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广西南丹拉者村“斗牛斗”运动的田野报告[J].体育科学,2013,33(2):30-37.

弘扬非遗文化传承第2篇

关键词:河北;历史文化;战国中山;文化资源

战国中山文化有着有极其丰富的价值内涵,是河北历史文化资源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北文化的形成更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对丰实的中山国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充分的研究、整理以及开发利用,必将大大提升河北省在全国的文化地位。传承与弘扬中山国历史文化的优秀部分,放大其核心价值,让其优良的人文精神得以传承并创新,对于现代之人文精神的构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战国中山文化概述

战国中山国存在于公元前506年至公元前295年,曾先后被晋国、魏国等诸侯所灭,历经兴衰,在中山桓公时期复国成功,建都灵寿,并成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其疆界北跨恒岳(今河北省阜平县大茂山),南临水,东越漳水,西跨太行。战国中山虽是千乘之国,却以“武功”闻达于诸侯,能征善战堪与“七雄”并驱,成为“战国第八雄”,对当地的经济和文化造成了深远影响。从今石家庄市辖区内发现的一系列战国中山国文化遗址来看,在其存在的200多年的历史上,创造了多项世界文化之最和中国历史文化的辉煌篇章。其文化辉煌的实质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互融合的结果,它流传给后世的不仅有像青铜错银双翼神兽、山字形礼器等震惊中外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其独到的精神财富,其文化魅力非但不逊色于战国七雄,反而具有很多超越之处。因此,研究河北文化,不能无视中山文化的存在,同样研究和整合河北历史文化精神时,更不能只知燕赵而不知中山。然而,由于时代悬隔,先贤旧闻传之甚少,历史文献散佚严重,以致于这一古国历史的许多问题长期处于扑朔迷离的状态。

鸸中山的政治制度与华夏各国完全一致,在文化特征上遗存着游牧和中原民族交融、碰撞的痕迹,具备北方文化圈的典型特点,对于观察北方文化圈的发展、变化、传承、影响等等都提供了方便的、典型的样本;中山文化是河北一个“完全”的文化标签,历代君主治国理念和民众习俗传统观念,它“仁厚实在、忠勇稳定、悲歌慷慨”的人文特质,在夹缝中不屈不挠、顽强求生的自立精神,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经济的思路,彰显的“以弱胜强”的英明智慧等等,也必然成为河北传统人文精神的代表;战国中山各处遗址保存的文化片段完全,其都城古灵寿城是当时可以与西方罗马城相媲美的大都市,是当时中国北方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战国中山文化艺术特点突出,文物丰富、密集,被郭沫若誉为“艺术王国”,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内涵丰富的中山国文字上接远古文字鼻祖,下乘篆隶楷,是华夏文明史的可靠载体;精彩丰富的历史故事、传说等文学资源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的极大想象与创新空间,且均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二、传承和弘扬战国中山文化的现实意义

据史料记载,战国中山国一度为魏所灭,魏用相国李克治理中山,将华夏民族的农耕文化全面加强,并扩大为主流文化。儒家主流之仁厚,墨者附之以兼爱,这些思想与白狄部落的游牧文化、平原地区的农耕文明结合,形成了中山文化的主流,塑造了中山文化尊儒尚贤、朴实良善、博大宽厚、沉着稳健的文化特性,造就了后来中山国的强盛。

这样的中山国,已经不复是白狄部落的国家,而是白狄部落与华夏民族相互融合后、游牧文化与儒家文化相互交流后的国家。两种文明交流后形成的强悍豪放、悲歌慷慨、朴实稳健、博大宽厚的文化特性,是战国中山强大的基石,对后来燕赵文化的塑造起了积极的作用。所以,中山文化的现代价值,就在于它是今天研究两种古代文明交融、变化、传承与影响的样本,是两个民族融合成功的典范,是两种文明交流并形成新民族文化特性的典范。

因此,传承和弘扬战国中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有利于保护我省传统文化和文化的多样性

春秋战国时代是形成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时代,是各“国”各种文化形态碰撞、交流、发展、成熟的时期。战国中山文化是北方文化圈中璀璨的一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山国文化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并显示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因此传承和弘扬战国中山文化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和文化的多样性的必然要求。

2.有利于推动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

党的十和十八届历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着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此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河北省“十三五”规划和河北省第九次党代会均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文化强省。但是目前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国内尚属落后,利用战国中山文化这一宝贵而独特的文化遗产资源,为河北省的文化产品附加丰富的文化符号价值,进行合理的产业化开发利用,能使河北省的文化产业在国内乃至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从而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

3.有利于丰富河北省的历史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心

战国中山以千乘之国位列“战国八雄”,与燕、赵两国一样驰名史册,长久存在并定格于河北大地,其文化魅力非但不逊色于战国七雄,反而光华卓然。但长年来被人们忽视和遗忘,传承与创新战国中山文化,可以增强河北省的文化积淀,帮助我们构建更为强健的文化自信心,激发起更多的文化自豪感,培育起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4.有利于河北地域的现代人文精神构建

一个地域的人文精神的构建必然是依托和搭建在传统人文精神基础之上的。所以对于中山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研究、挖掘、传承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文化的功能日益强大的当今社会,中山文化作为石家庄、保定等市的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期间蕴含的优秀部分,放大其核心价值,让其优良的人文精神得以传承和弘扬,这对于中山地域的现代人文精神构建将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战国中山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现途径

1.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中山国文化遗产资源具有独特性和稀缺性,只有把其作为文化品牌来保护开发,才能发挥其历史价值,进而提高河北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品位。因此,政府部门要提供政策扶植、引导和资金支持,成立全省统一的保护开发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机构,立足于全省的规划和统筹,把中山国文化遗产资源推向市场。政府部门还应通过各种措施,拓展融资渠道,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中山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资助,提高当地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2.文化资源有效整合与开发利用

要把中山国文化资源与当地生态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进行有效整合,对这些资源的经济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等进行多方面的科学评估与论证,并通过各种媒介拓宽公众了解渠道,充分发挥中山国文化资源的整体效益。

3.发展中山国文化产业链

战国中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无论从技术还是艺术造诣上都超越了“战国七雄”,且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以产业化的形式对这些艺术品进行仿真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战国中山遗址分布广泛,所在地大多风景秀美,物产丰富,可利用旅游开发的形式来推动战国中山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充分利用中山文化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将其融入到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音像制品、动漫游戏、教育信息、网络服务、策划展览等行业之中,研发和制作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原创性的文化产品,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山国文化遗产产业链。

4.加强中山国文化资源产业基地的建设

建设中山国文化资源产业基地,集中中山国文化资源要素,发展中山国文化产业园区。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可以运用自己的科研优势,参加中山国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使中山国文化产业基地成为教学、科研与产业相结合的重要基地,形成产、学、研平台互相促进的机制,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中山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四、结语

战国中山文化有着有极其丰富的价值内涵,是河北历史文化资源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北地域文化的形成更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仅是一个文化过程,而且是一个教育过程。河北省特别是驻石家庄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应考虑与战国中山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联系,实现对区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弘扬。河北省各级图书馆、博物馆作为公益机构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保护中山国文化遗产的使命,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以实现优秀历史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1] 程雪莉.故国中山[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9.

[2][3] 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夏子正,谢忠厚.中山国史简述[J].河北学刊,1981年创刊号.

[5] 路宏昌.鲜虞中山国疆域变迁考[J].河北学刊,1983年第3期.

[6] 李学勤.平山墓葬群与中山国的文化[J].文物,1979年第1期.

弘扬非遗文化传承第3篇

前言

众所周知,“非遗”不仅仅是具备较强遗存价值,而且还具备较强的经济价值,走进新时期之后,大众以及研究学者多将目光集中在了“非遗”遗存价值保护之上,却忽略了挖掘其潜在的经济价值,这对于“非遗”更好的融入现代生活起到了阻碍作用。基于此,当前就需要通过旅游开发的形式促使“非遗”实现经济价值以及遗存价值共同提升,而针对壮族区域“非遗”来讲,旅游开发对其影响则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展开阐述。

一、初探旅游开发基于壮族“非遗”保护实际影响之弘扬民族文化

壮族区域“非遗”具备的文化价值可以说是为深层次旅游资源的良好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能够将广西民族传统中蕴含的文化精华充分的展现出来,当然还可以赋予自然资源更强的文化吸引力和文化内涵,这对于国内以及众多的国外游客而言无疑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极高享受。通过对壮族区域“非遗”予以旅游开发,则壮族独特民俗以及多彩节庆歌舞和丰富的竞技运动等等均能够展现在游客眼前,游客在该种环境背景下不仅能够感知壮族“非遗”,而且也能够很大程度上起到文化传播者的作用对壮族“非遗”进行广泛宣传,长期以往壮族本民族文化也能够实现良好弘扬。

二、探析旅游开发基于壮族“非遗”保护实际影响之可持续发展

对于壮族区域“非遗”保护应该是关注两方面,其一是对“非遗”外在形式予以良好保护,其二就是对“非遗”人文以及历史双重环境予以保护,基于这两方面的保护才能真正的促使壮族区域“非遗”在新时期实现可持续有效发展。现今社会生活变迁以及城市化建设加快,壮族区域“非遗”原生环境也面临威胁,而旅游开发无疑是为壮族“非遗”提供了可持续良好发展的重要条件,其能够促使濒临消亡的文化以及相应的传统工艺等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以及认同,从一定程度上开发则是变相保护,也是变相的发展。基于旅游业快速发展趋势以及大众旅游较高需求,已经或者是趋于灭绝的壮族歌舞以及壮族技艺等得以被积极开发以及挖掘,从当地推广到更多的区域省市,进而实现壮族“非遗”可持续有效发展。

三、探析旅游开发基于壮族“非遗”保护实际影响之增强民族自豪感

近些年众多少数民族濒临失传相关的“非遗”在旅游开发的背景下重获新生,壮族“非遗”也不例外,可以说旅游开发很大程度上将壮族“非遗”背后的创造力以及智慧良好的展现了出来,更将壮族区域民族成员对于自身民族历史发展的记忆唤醒,促使壮族人民对于自身文化历史抱有较强的自豪感以及自信心;而众多的旅游者也能够依托于旅游开发建立对壮族民族新的文化认知,并对其文化抱有肯定以及承认的态度。此外壮族“非遗”商品化更加推动了壮族文化在新时期的复兴,这对于新时期壮族人民重视自身的“非遗”同时更好的保护“非遗”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四、探析旅游开发基于壮族“非遗”保护实际影响之提供资金支持

旅游开发基于壮族“非遗”保护实际影响除了体现在弘扬民族文化以及增强民族自豪感等三方面之上,还体现在资金的良好提供上,任何一种“非遗”保护并非是口头上的简单宣传,更多的是应该付诸于行动,从行动上进行良好维护以及保养,而无论是维护还是简单保养均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如果仅仅是靠壮族当地居民筹集资金保护显然并不现实。因为壮族多生活在大山之中,人民经济能力极为有限,针对该种状况,依托于旅游开发则能够实现经济利益的获取,这也是对壮族“非遗”经济价值的充分挖掘,而有了资金之后则能够更好的壮大壮族“非遗”相关规模,也能够对“非遗”予以更好的维护。

五、结语

弘扬非遗文化传承第4篇

在现实社会中,需要使用倡议书的场合越来越多,倡议书有利于倡议者交代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相信写倡议书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中华传统倡议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华传统倡议书1中华中学的同学们:

大家好!曾有一位伟人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今日,我们应当这样说:忘记传统文化,就等于精神的灭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立国之基,立身之本,是我们屹立民族之林的一块丰碑。在新时代的背景,我们青年更应躬行传统文化,发掘时代精髓。(立论简明,倡议的对象感明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于今,对我们青少年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思想观念而言,仁义礼智信是我们塑造良好思想品格的标准对人文精神,墨子所提倡的锲而不舍,治学专一,借助外力”是我们求学途中的灯塔;对道德规范而言,《弟子规》的“守考悌,次见闻”、《礼记》中“君子如切如磋”都是找们立身成人的良师益友,其中展现的永久魅力从不过时,深深吸引着曾经与现在的中华儿女。

(此段善于化大为小,从熟悉的名言入手,去触摸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但要注意引用出处的准确性:锲而不舍《出自《荀子劝学》》,如切如磋出自《诗经》,《论语》中曾引用)

这样的思想精髓从不拘泥于古籍经注的汉字中,生活中也处处体现。公共交通上,你是否时常听到提醒“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是否对旁边经过的师长礼貌问好,而不是低头默默走过?你是否对长辈的意见洗耳恭听,对同龄人的处境设身着想?如果没有,那么请从现在,从小事上,从自己做起。

(此段在上段基础上进一层阐述传统文化的活力,用三个有生活气息的例举让传统文化真实可感;让“从我做起”的倡议具体可行)

时代在不断进步的,对于一种传统文化、美德,不同的时代舆论会对其有不同的看法。为老人让座是我们以前所提倡的,目的是关爱老人的身体健康,而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重重,步履匆忙,脸色疲倦,一定程度上也需被让座来休息。于是我们见到身背LED灯,上写“无需让座”的硬核老汉,他的体谅理解,对后辈的关照,何尝不是一种新型文化与美德呢?所以对于传统之化,我们既要躬行,又要结合时代创新。

(此段巧妙在于用小例子阐释大道理,与很多空泛说大道理的作文相比,就显得更真实鲜活亲近,因而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放眼全球,许多人类问题也受传统文化的启发,可用不同的思维途经解决。“精准扶贫”便反映了仁爱与团结的中国传统智慧,有深远的时代意义。所以,我们要提炼出其具时代价值的意义,使世界人民受益。

(此段如能加上“一带一路”及“丝路精神”等内容就更好,阐释其中蕴含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文化理念,倡导中华民族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使命感)

谨此,我们倡议全校的同学: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从自己做起。为达此目标,我们向大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其一,以传统美德为明镜,反照自身品德修养,尽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成为“正人君子”,莫为“梁上小人”。

其二,以传统思想为座右铭,激励自身不断努力进取。如对学习吃力的同学,可以《礼记》一言为志: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其三,在日常交往,社交媒体上,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努力向外界传播创新传统文化,做时代主人。

(以上三点建议体现倡议书要求,完成写作的任务驱动,从修身正己到治学、处世践行,层次清晰,而且扣合了倡议书对象是高中生的特点)

如能做到躬行传统文化,发掘时代精髓,则可像宋代张载所说“为往圣继绝学,为盛世开太平”,同样亦可为传统赋新知,为时代谋底蕴。(从引用中仿出佳句,“为传统赋新知,为时代谋底蕴”,凝练而又扣题。可做标题,比原标题更典雅)

中华中学校学生会

20__年12月

中华传统倡议书2广大的青年大学生朋友们:

几年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与推广,国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近些年韩国申请端午节、中医、活字印刷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毫无疑问民族传统文化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保护和维护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增强意识从我身边做起,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提高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多了解有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熟悉自己民族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二、从我做起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一方面多向亲朋好友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便利条件与学校和学生会各部门联系,定期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或者班会,并且可以出版一些期刊杂志分发给同学们,让我们的大学中形成一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氛围。

三、有经济条件的同学还可以组成类似旅游观光社团,到一些民族文化气息比较浓郁的地方去旅游观光,如河南开封,陕西西安,或者天津北京等地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认识水平并且真正激起同学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致力保护的决心。

总之,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最丰厚的礼品,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却在正走向非常尴尬的境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更是迫在眉睫,所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贡献出我们的一分微薄之力。

倡议人:____

日期:__年__月__日

中华传统倡议书3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们:

汉字是中华文明之魂、生命的符号,也是先祖以无穷智慧创造的、世间独有的文化传播工具。

汉字揭示了人生奥秘、宇宙规律,解读民族意识、感悟民族和谐都离不开汉字;表明人与人、人与自然(天地、动物、植物、矿物)以及人与暗物质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智慧的`符号来表达。

汉字经历数千年的发展,从形、音、意各个方面已日臻完善,点、横、竖、撇、捺笔划中蕴含着自然的哲理与警示。中华各族人民的和谐与繁荣,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与充满灵性、象征诗性的汉字息息相关。为了敬惜文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特向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发出以下倡议:

一、充分认识敬惜汉字的重大意义。

敬惜汉字就是礼敬先祖、尊重和继承民族的创造精神;敬惜汉字就是传承文明、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敬惜汉字就是净化心灵、传承孝道、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美德。

二、充分认识学好汉字的重要性。

学好汉字,从圣人古训到先贤名言,从《惜字训》到佛家经典均有论述。汉字为世间至宝,国之遗产。她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者富、富者善、病者康。学好汉字,必能使人聪明睿智、福寿康宁,现身获其寿之五福,后裔得伊训之百祥。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以回归自然、关爱环境的心态,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之瑰宝――汉字,以符合自然之道的方式学好汉字,认真领会,准确把握。

三、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敬惜汉字的美德。

我们应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的行为中,对有汉字的书籍、纸张、袋子以及各种物品等,均不可乱扔乱抛。可回收利用的送往回收站,无法回收的可焚化后埋于净处。切不可以书作枕、作凳、垫物;以报纸当铺坐、塞墙孔、包鞋、包物;以字纸擦物品、当手纸,甚至将汉字踩踏于脚下等。有条件者可建惜字炉,正确焚化之。

四、国家提出以德治国,要构建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美好型社会,为我们倡导敬惜汉字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契机。

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一定要敬重、珍爱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正确使用汉字,尽可能避免错别字,不以拼音取代汉字。同时,要严禁乱写乱画,特别是不要在文物古迹上乱题乱写,保护好国家文物。

我们强烈呼吁:

1、把汉字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以保护中华古国仅存的汉字体系;

2、设立“汉字日”,以号召全民敬惜汉字;

3、国家应立法规范汉字的使用、保护。

让汉字这块人类瑰宝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在工作、生活的行为当中,以实际行动敬惜汉字,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倡议人:____

日期:__年__月__日

中华传统倡议书4广大的青年大学生朋友们:

几年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与推广,国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近些年韩国申请端午节、中医、活字印刷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毫无疑问民族传统文化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保护和维护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增强意识从我身边做起,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提高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多了解有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熟悉自己民族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二、从我做起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一方面多向亲朋好友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便利条件与学校和学生会各部门联系,定期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或者班会,并且可以出版一些期刊杂志分发给同学们,让我们的大学中形成一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氛围。

三、有经济条件的同学还可以组成类似旅游观光社团,到一些民族文化气息比较浓郁的地方去旅游观光,如河南开封,陕西西安,或者天津北京等地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认识水平并且真正激起同学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致力保护的决心。

总之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最丰厚的礼品,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却在正走向非常尴尬的境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更是迫在眉睫,所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贡献出我们的一分微薄之力。

中华传统倡议书5亲爱的同学们: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培养同学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归属感,引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现象的思考。对此大连理工大学化机1401小组开展“修德”活动,促进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向更深层次发展,让同学们从国学的至善至理箴言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更好的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继往开来。

德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其负有更深的传承意义。德是古代君子所遵守的内心底线,德是古代君子的标签,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中华文明五千年,人民以德养育家庭赡养父母,臣子以德报效祖国。中华民族因德的可以传承,所以德必然会作为一种文化继续传承下去。道德是一个人的自身修养,是反映一个人品质的镜子,照出一个人真实的.面貌;道德是人类建立美好生活的基础,没有了道德,人类就没有了核心。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有德,以此我们才可以是国家更加的昌盛。

我们知道修德是重要的,并且是必要的。修德,它绝对不是深山老林中的老朽之人才应追求的,在新时期,对于这个国家最新鲜最活跃的血液——大学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大学生应行动起来,日常主动反思总结自己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不足,更好地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为此我们组织“修德”活动,提出如下倡议:

一、内修君子之心;孔子说这样的圣人都要每日三次地反省自己的行为,何况是涉世未深的我们,需要我们对自己反省的地方有很多,有时问题的答案不在其他,而就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这也是我们旗帜活动中修德手环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对自己每日行为的反省能让我们对自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就像新教徒所说的:自助者天助也!

弘扬非遗文化传承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169-01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教师要有大语文教学的观念,把语文教学与做人结合起来,去除语文教学的功利性,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注重学生德育的培养,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学会做人,摄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

一、诵读经典,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

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道理,通过诵读不仅可以了解文意,还能达到记忆背诵的效果。小学时期学生可以诵读“三百千”,作为启蒙识字教材,初步了解祖国文字的形态美。中学阶段可以b读“四书五经”、《弟子规》等书,可以起到约束自己行为的作用。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诸子百家的知识精华。了解孔夫子“仁”的思想;“学而优则仕”告诫学生努力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给学生们学习方法。同时说到民俗文化,我们都会去鲁迅的文章中去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私塾文化,《社戏》中的看社戏、划船走水路的交通民俗,《阿长与山海经》中的节日民俗。[2]课文中的民俗文化知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方面,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但这些内容只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角,想要多学习、多了解这些知识必须大力开发课程资源。

二、理解文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容

学习中华优秀美德中的忠义孝悌、礼义廉耻等,可以培养学生德育与品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论语十则》,就是教诲学生如何为人和怎样学习。《论语》中,子曰:“言中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告诫我们说话要真诚,要做到忠实厚道。《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是说父母讲的话要毕恭毕敬地听,教导学生要敬爱父母;“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要求学生们应该谦恭尊敬老师。通过诵读理解经典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尊重身边的人,学会处理事情的方法。只有语文课堂才是让学生们学习中华传统美德的最有利的媒介。俗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也都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是建成和谐社会的基石,培养和谐公民就要从学生抓起,所以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

三、了解和学传统技能,继承弘扬文化遗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以及书法、曲艺、武术、民俗等。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们学习先贤思想和文化知识,还应该学习一些简单的传统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练习书法有益于磨炼学生意志,了解一些曲艺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经过千百年的沧桑巨变能够流传下来的技艺,自身就带有坚强的意志力,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课是《安塞腰鼓》,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看视频感受其磅礴的气势,了解它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学习腰鼓的打法,锻炼身体,学习其团结合作的精神。在语文课堂上开展一些专题活动,丰富学生见闻。针对即将失传的一些文化遗产,语文教学更应该发挥其作为传播媒介的作用,让下一代了解这些文化,继承和弘扬这些文化。

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拘泥于课堂

发挥语文主科的优势,让学生们多参观、多参与、多重视。学习鲁迅的《社戏》,教师在教室硬邦邦地讲解,学生经常会听不懂、学不到课文的精髓,教师的教学也变成了走过场。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假期时去看社戏,让学生们去感受社戏的热闹景象。带学生们观赏书法展、国画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传统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元宵节的花灯展,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都应该让学生们尽情参与。这样才能达到传承的目的,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看着课本去想象。

五、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语文课程最有价值的源头,新课改一再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教会学生做人,这就应该努力去除语文的功利性,变革应试教育带给学生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应处于主体地位,多参观、多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从思想、话语、文字等方面还是从民俗、礼仪、文学等方面都为学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古人的优秀文学作品以及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学习先贤的思想和做人的道理,学习传统技艺,发挥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作用。

参考文献:

弘扬非遗文化传承第6篇

论文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对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便成为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保护工作的更好开展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借助旅游加以开发、利用与发展,这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现代社会并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随着世界、国家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相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列入名录的遗产项目给遗产地带来的知名度的提高和人们对不同文化现象的好奇与探究是必然的,无形中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集中在偏远地区和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充分利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加大了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民族成分构成最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云南省为例,云南省率先确立了“文化立省”大战略,旅游业作为云南省文化产业的主导行业,并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云南省还设计了多条民族文化旅游线路,如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二月街”民族节、苗族“赶花节”等。WwW.133229.cOm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1.生存环境恶化,开发工作困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逐渐失去其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社会条件的变迁、技术的发展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地被人们所忽视。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第一,是对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状况、存在种类、数量和消失的状况等认识不清,调查了解和掌握不够;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法律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能适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第三,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及人才培养体系。

2.开发模式单一,缺少吸引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遗产地居民大打“旅游牌”的信心和决心。但在旅游规划过程中,遗产地居民的极大热情往往会导致对科学规划工作的干扰。近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民俗村、寨、博物馆在一些地区比较时髦,致使有关民族文化旅游的人造景观越建越多,且形式上大多雷同。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人造景观泛滥,导致其吸引力大大降低。不仅发挥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反而会使遗产地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3.资金投入不够,开发力度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得较好的地方一般都位于西部地区或偏远的民族地区,而“老、少、边、穷”一直是用来特指这些地区的同义语。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却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进行开发,则不可能变成现实的旅游产品。由于缺少资金,导致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开发力度,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至今还未开发利用。多数地方没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工作摆上重要的位置,不能正面主导、参与这项工作。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旅游开发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只有采用开发式的保护措施,文化遗产才会活生生的传承下去,才不会让我们的文化遗产消失。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一)旅游开发有助于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一个地区的旅游业越发达,当地居民以及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就越是依赖于旅游业,他们对当地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就越重视,自然也就会自愿和竭力地加以保护。事实上,许多濒临灭绝的民间工艺品、传统食品、戏剧曲艺、民风民俗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才得到重新发掘、整理、更新和提高的。如果这种源于经济原因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能够同提高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相联系,则这种保护就将获得更为有力的保证。

(二)旅游开发可以为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发展旅游业,资源是基础,吸引力是关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弘扬地方与传统文化,进一步惠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如过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是靠国家或地方政府十分有限的财政拨款,旱涝不保,难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而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将参观游览的门票等旅游收入,全部或部分地用于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而使得保护工作有了更充足的资金。

(三)旅游开发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对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贡献,民族文化因它在旅游市场上占据的优势而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被开发利用。许多原先几乎被抛弃的文化遗产不仅随着民族旅游文化的商品化而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这些具有民族历史价值的人文旅游景观的再现和重组,一方面展示了少数民族自身文化智慧和创造力,重新唤起了各民族成员的历史记忆,增强了内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塑造出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也使得主流文化群体的旅游者在民族旅游中获得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新的认知和再认识,总之,民族旅游文化的商品化推动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变迁朝着健康的方向进行。

参考文献:

[1]梁学成.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6,(6).

[2]杨丽.我国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刍议[j].经济地理.2003,(1).

[3]李宗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知识产权,2005,(6).

弘扬非遗文化传承第7篇

届时,将颁发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标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和“燕赵手艺”大展。

专场演出将以民俗表演类项目为主,突出文化节的“民俗味”:沧州武术、吴桥杂技、沧县狮舞、武安傩戏、安新高跷、乐亭大鼓、常山战鼓、藁城战鼓、二贵摔跤、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河北梆子等20多个部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将一一亮相,让观众饱享视觉和听觉盛宴。

传统手工技艺展出分为实物展出和现场演示。各地市将选取当地传统技艺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作品、制作工具等实物,包括60多个手工艺项目、近千件展品,让观众于一室之中综观全省民俗精华,体验燕赵大地民间智慧的结晶。

最有趣味的莫过于传统手工技艺现场演示的活动版块。武强年画、辛集农民画、沧县镂空木雕、定州缂丝织布、蔚县剪纸(刻制、点染)、魏县花布印染技艺等16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将在各地市的展区进行现场演示制作技艺,观众不仅可以直观地了解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作、生产的过程,也可亲自动手实践,跟传承人现场“拜师学艺”,领略另类“DIY”的乐趣。

从2006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每年我国“文化遗产日”期间,河北省文化厅都举办一系列大型文化庆祝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2006年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2007年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专场晚会”等。自2008年起,活动正式命名为“河北省民俗文化节”,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成为我省群众参与性强、形式内容丰富、风格特色鲜明的知名文化品牌。

弘扬非遗文化传承第8篇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活态性和功用性这两个基本特性,决定了衡量其保护工作水平和效能的标准,就是如何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薪火相传、文脉不绝,如何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融入生活、发挥功用。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原则性和方法性都很强的工作,在整个保护工作中,必须注重有效的传承发展和合理利用,因为,创造和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利用的精神归宿,传承发展是保护的核心,合理利用则是保护的目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和功用性两个最基本的属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附于“人”而体现出来的活态的知识、技艺和技能,同时又具有实用功能,它或承载精神情感之内涵,或提供衣食住行之用品,或集揽百工艺技之精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精神的或物质的形式为民所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两个基本特性,决定了衡量保护工作水平和效能的标准,就是如何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薪火相传、文脉不绝,如何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融入生活、发挥功用。因此,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深入,在机制构建、制度创新和舆论营造之后,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和深化,必然会触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和根本,那就是传承和利用的问题。

一、创造和谐——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和利用的精神归宿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或族群的文化传承一般有两个渠道:一是通过文化典籍、遗存器物等延传;另一个是通过非物质文化传承。在传承文明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是鲜活的、丰富的、亲和的,更具生命力和恒久性,它在价值取向上追求的是人的精神、情感和社会秩序的和谐。因此,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具有积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应该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和实施,这是做好传承和利用工作的一个思想基础。文化如水,润泽万物,悄然无声。面对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任务,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积极发掘和弘扬所蕴含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精神理想、思维方式和生活情趣,努力培育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弘扬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坚持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并重,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二、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的核心

对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永续流传的基础和根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不同于物质的文化遗产,它们是“会行走的民间记忆”,注重的是知识、情感和技能、技术,体现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情感和智慧表达,主要通过人的语言、动作表演和手工技艺来体现出来,这就决定了必须通过保护掌握这门知识和技艺的“人”,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这是保护工作的根本和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坚持自然或民间传承。要重视和保持民间自然形成的传承方式,要充分相信非物质文化自身的生命力。鼓励、倡导传承人树立开阔的胸襟和开放的意识,改变过去那种固守秘密,只在家族内部传承的狭隘做法,扩大带徒传播的范围。二是坚持政府推动传承。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法律保护、资金扶持、制度建设等方式,鼓励、支持和保护传承人带徒、讲习、传艺等活动,包括出台相关法规对传承活动进行保护、规范和引导,建立、健全对传承人正当权益的保护机制,实施乡土文化教育普及计划,培厚良好的保护环境和保护意识等多种有效方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其中,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措施。代表性传承人是完整掌握该项目或者其特殊技能,并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人。认定和保护代表性传承人,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脉,体现了政府对他们的承认、肯定和褒扬。但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誉,还体现着一种责任和义务,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承诺和坚守。代表性传承人可在整理、记录、出版有关技术与艺术资料,授徒传艺、培训讲习、展演展示、学术交流,以及个人生活等方面得到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同时,代表性传承人也应在生产、创作,提供高质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作品及其他智力成果,认真开展传承工作,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配合开展该保护项目的公益性展示、教育、研讨、交流等活动方面承担一定的义务。三是坚持静态传承。要采取文字、录音、录像、拍照片等多种方式,对传承人的表演、表现形式、制作流程等进行全方位的记录整理,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数据库,以静态的资料性的成果对其技艺长久保存。

同时,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并不是要原封不动地机械地继承,还要坚持发展性原则。非物质文化在历史的纵向传承和地理的横向传播中,是不断演进和嬗变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后,随着社会主流思潮、价值观和民俗风情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进行自身的调整和转换,以满足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需要。从地理传播的角度来讲,不同区域的文化相遇后,相互之间必然会有一个碰撞、变异和融合的过程,之后,“此文化”会变成“彼文化”。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始终处在一种发展演变的状态,“变”是规律,是客观存在。所以我们不要僵化地固守所谓的“原生态”,而应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又要按照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气度,坚持继承发展,提高自身的生存机能,永葆生机与活力,使其始终成为同时代人们的精神和情感所需。

三、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的目标

从方法论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项措施仅是手段,其终极目的是“以文化人”和“文化为民”。我们无论抢救了多少文化遗产,也无论保护工作做得如何出色,最终还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群众现代日常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其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为农耕社会的文化样式和遗存,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其历史传承、风格特色、社会需求、自身机能及原生地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它们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前景也有所区别。但总的看,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多或少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时代背景,那就是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和挑战。要破解和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难题,实现其合理有效的利用,就要树立科学的观念,采取恰当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