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0 16:18:13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政教育;途径

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是文明发展的特征。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能够了解前人的思想动态,了解前人的生活方式。文化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而职业院校是承担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思政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时展所需。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与民族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没有文化作为支撑,民族就无法发展。所以当今时代倡导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院校中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相融合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政教育的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而且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不仅包含哲学、教育学,还包含文学和艺术。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线,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自强不息”,强调“中庸”和“天人合一”。这些思想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并且能够应用到诸多领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虽然职业院校思政教育都是以教材为基础的,研究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但是部分教材内容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政教材和教学内容是相通的,在职业院校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拓展职业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同时提升文化素养,自觉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成效

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接受思政教育之后,能够了解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内涵,认同并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精神[1],因此,在爱国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时间较长,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包含了诸多爱国情感,与此同时,在国家危难之际,涌现出众多民族英雄,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职业院校教师在讲解文化故事、学习文化知识时,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苦难,以及祖国人民在面对国家危难时刻的奉献精神。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而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马克思主义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2]。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大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学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似之处进行融合,进而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以人为本”“荣辱观”,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勤政爱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息息相关。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发展,能够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较强,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诸多历史故事,所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进而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兴趣,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持续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迫切性

(一)部分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意识薄弱

很多职业院校学生都没有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甚至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是学习生涯中的必修课程。再加上现阶段网络比较发达,职业院校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较多,同时也会受到网络上诸多信息的影响,因此部分学生思想意识薄弱,缺乏正确的价值观。首先,部分学生缺乏传统的美德观。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和阅读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3]。但是碎片化信息不利于帮助学生创建系统的思维。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思政教育理论充盈,如果放任学生利用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则不利于学生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也不利于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成效。其次,部分学生的发展意识薄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同时还要培养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稳定成长的意识。但是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存在不自信、学习懈怠等问题,所以在职业院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可以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努力奋斗的因素,让学生在和平年代也能够充分发挥爱国主义精神,以自强不息为理念,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

(二)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环境有待优化

首先,部分职业院校对思政教学重视程度不高。职业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将精力放在如何提高院校的注意力上,而忽略了思政教育。从课程安排上看,思政教育的课时远远少于其他课程的课时,与此同时,从考试层面看,思政教育的考试相对宽松,甚至部分职业院校采用开卷的方式进行考试,所以不涉及挂科或者不及格等问题。因此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其次,思政教育是与时展紧密相连的,但是部分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教材更新速度较慢,教学工具也相对落后,因此不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效率。

(三)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应用不足

首先,部分职业院校没有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分离。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占比较少,在课程设置上过于重视教材中的教学技能,片面地追求理论教学而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支撑,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教学成效也很难提高。其次,部分职业院校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剥离,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学生会感觉思政教学比较枯燥,会对思政教育失去学习兴趣。

三、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新思路

(一)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材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息息相关,因此职业院校要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材紧密结合。首先,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思政教材中包含哪些内容,然后找到思政教材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通点。比如,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时刻,中华儿女挺身而出,纷纷保护自己的国家,即使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们也依旧与帝国主义作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而在现阶段,国际形势相对复杂,每一个公民都有保护国家的责任,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力量去维护国家的利益。职业院校教师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因素和爱国故事与当今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让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让学生能够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4]。最后,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涉及很多政治理念,教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念与当今时代下党的方针政策相结合,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念。

(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熏陶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发展的软实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功能。首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不能单纯地依赖教材,还要为学生引入课外读物,比如《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中既蕴含了治国理念的方针政策,也包含了为人处世之道。学生在品读经典的过程中,就能够接受著作中的思想理念,接受著作中的文化熏陶,从而塑造自身的思想价值,让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初次接受职业院校的教育,因此对现有的生活不太适应,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此时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著作,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其次,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具有灵活性,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职业院校的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类交流平台为学生传递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院校主要是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因此专业课占比较大,思政教育课时的占比较小,但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有手机,职业院校内部会有相应的网络平台,思政教师可以将优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上传到相应的平台,让学生在课间阅读,通过这种方式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思政教育。

(三)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导向功能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引导人的行为,因此在职业院校思政教学过程中,职业院校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导向功能,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引导学生的行为,通过案例教学法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功能。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思政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初期,职业院校教师可以为学生寻找典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事件、人物、结果,以及所体现的思想,通过研究案例的方式让学生深刻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5]。与此同时,案例研究与理论学习相比,更具有探索性,学生基本上不会产生厌倦的心理,而是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学生在研究案例的过程中,也会被案例主人公的行为感染,进而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相似的问题时,也会模仿案例主人公的行为,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教师选择的案例要具有时代性,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下热点内容。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学校网站等渠道了解时政热点,所以难度相对较低,另一方面要重点研究热点,让学生意识到无论是思政教育,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与实际相结合,都能够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四)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能够教化人的思想,约束人的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尤为丰富,其中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院校教师开展思政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节日为切入点,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各个节日的习俗和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节日的内涵认识并不丰富,比如提到清明节,学生首先会联想到放假,但是清明节是祭祖的重要节日,而且有扫墓、踏青等习俗。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能够让学生了解节日的内涵,同时也能教育学生要尊敬长辈、敬重祖先。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有相通之处,因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思政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思政教学质量,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思政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去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少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讨[J].职业,2020(33):2.

[2]杨一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相结合[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6):88.

[3]陈晴君.刍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2.

[4]刘维佳,张凯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几个问题[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2):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第2篇

同时,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认识倾向。一些论者在处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关系时,搁置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甚至在理论阐释中夹带文化复古主义、观点。他们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弘扬传统文化看作是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题,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行不通了,才会代之以传统文化的隆重出场,认为弘扬传统文化,必然会遇到马克思主义无法安放的问题;他们将中华传统文化简单等同于儒学、儒教,认为重视传统就是“回归孔孟道统”“回到康有为”;他们将“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混淆,不加甄别地宣扬传统文化中一些失去历史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具有明显消极因素的陈词滥调。凡此种种,表面上看是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实际上是回到了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复古主义的窠臼中去。这不但无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会使人们在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的问题上陷入理论混乱。

党的十以来,围绕传统文化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课题,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原则遵循。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

谈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一个基本理论前提,是必须厘清“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各自内涵。

指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他还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论述中,既讲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又强调挖掘其优秀、汲取其精华。言其独特,是指中华文化自成系统,道出了其不同于异质文化的客观事实;言其优秀,则指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有精华和值得肯定部分,是我们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固有根本。这些论断阐明了“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同内涵,内蕴着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

中华文化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不绝如缕,薪火相传,文化传统从未中断。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一样,中华文化的传统并非千年如斯,而是一直处在一个生生不息、日新不已、变易不断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年累代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物质遗存和精神遗存,诸如语言文字、风俗礼仪、思维方式、伦理宗教、审美旨趣、文学艺术、器物制度等,都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

可见,传统文化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其内容中既有精华的部分,也有糟粕的部分;既有时代性、阶级性的一面,也有超越时代的、具有文明共性的一面。我们所说的继承和弘扬,自然是传统文化中独特且优秀的部分,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而不是丧失合理性、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糟粕。继承和弘扬的对象只能是“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这是论及对待传统文化态度问题时一个不言而喻的逻辑前提。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和鲜明旗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中国走什么路、向何处去的重大实践课题。有些人在这一问题上感到迷茫,认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标识”“固有根本”的论断,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两者地位的此消彼长。有些人在这一问题上搁置立场,专注于阐释两种文化间的相互关系,而在事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态度上闪烁其词。

要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必须将其放到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跌宕历史中去考察。鸦片战争以后,睁开眼睛的中国人看到了不一样的西方世界,也接触到了不一样的西方文化。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的文化渐次涌入,开启了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变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影响不断衰落。一时间,欧风美雨来袭,西学风头日劲。西方的进化论、天赋人权论、自由平等论、社会有机体论等成为当时中国知识界的理论时尚。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以西学为思想武器,为自强保种、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但是,民族危机并没有根本缓解,中华民族的命运并没有彻底改变。历史证明,固守“中学”无法完成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使命,照搬“西学”同样也不能担当此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最终为先进的中国人所接受、所选择,成为一种历史必然。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不是非此即彼、截然对立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独特的文化传统、特殊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必须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植根于中华沃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基因。因此,非但不存在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恰恰相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土文化之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文化土壤。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也改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中华文化沿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方向发展。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以何种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讨论,自近代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与之相伴,面目各异的、文化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以及中体西用论、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等观点,从来就没有销声匿迹过。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关键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有根本的关系。处理两者的关系,不能在“指导思想”和“固有根本”的概念上兜圈子、搞诠释、排位次,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抽象地等同于本末关系、体用关系,并据此来判定两者的高下优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固有根本,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那种认为弘扬传统文化是复兴儒教、以中华传统文化取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揣测,既不懂中国历史,也无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贻害匪浅。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第3篇

【关键词】培育 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志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历史选择、现实需要。

第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并且深深地融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富含着先人的各种价值理念。在从唐以前的以儒法道为主体的文化理念向唐以后的以儒释道为主体的文化理念演变中,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普遍的价值观。总结起来可以用“仁”、“义”、“中”、“和” 四个字来概括,形成了“仁者爱人”的价值目标,重义轻利、见义勇为的道德原则,不偏不倚的“中庸”道德规范,以及“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这些内容,在儒家思想中,他是把道德实现的途径建立在行为实施者的内在反省和自我约束中,不是源于类似制度和法律似的外在控制,而是源于发于心,又归于心的内在自觉。这种由内而外的思维和道德模式符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供了有效途径。此外,儒家文化中的爱国思想,德政思想等,法家文化中的”法治“思想,道家文化中的“自由”思想,佛家文化中的”善“思想等,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指出:“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变化,深入人心,并以一定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为载体传承下来。他是中国特有的,习惯化的、生活化的思维模式。比如 “亦此亦彼”、“亦真亦假”的辩证思维模式,管中窥豹、举一反三的整体思维模式,直观体悟的直觉思维模式等。这些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具有稳定性,不易改变,也不易破坏,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必须符合这些固定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才可能得以有效推行。而且,这些思维模式以生活化的行为习惯和美德表现出来。比如休敦和睦、互敬互爱的的家庭美德;尊老爱幼、勤劳善良的社会美德;忘私为公、爱国忠君的国家美德等。这些习惯和美德已经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基因,不断滋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第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选择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被近代以来不同阶层探索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失败经验和成功经验所证明的。

首先,是被近代以来不同阶级探索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背弃造成的失败经验所证明的。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史,其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破坏史或者变革史。无数仁人志士对包含社会价值观在内的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了深刻变革,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文化的割裂和毁弃。洋务运动的失败,但人们开始把矛头指向传统文。百日维新,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吸收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改造,但由于其软弱的阶级属性,最终失败。,无数青年学生打着科学、民主的大旗,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开始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砸碎了旧有的精神桎梏,也把传统文化的精髓支离的破碎不堪。时期,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错误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四旧”,不分青红皂白进行了抛弃和鞭打。在这个过程中,历经千年养成的文化基因、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也日渐稀疏,思想走向混乱,信仰走向迷失,价值追求成为无源之水,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由此可见,在中国这样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进行思想文化方面的价值观的培育,必须遵循传统文化,并充分重视对其深刻挖掘、提炼和利用,才能在价值观领域找到正确路径。

其次,是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经验所证明的。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具体中国,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革命革命和建设实践需要相结合,顺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第二次中国化。这两次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所代表的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比如,在解放前中共创办的《中国文化》杂志、的《新民主主义论》 都对传统文化提出了复兴要求。改革开放后,“十六大”强调的“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十七大”明确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十七届六中强调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而且“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十以来,更是多个场合反复地论述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彰显了我们党对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重视。

第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选择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国家软实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必然选择。

首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指向是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随着商品、资本、技术和人才的引进,西方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也随之传入中国,多元化思想泛滥,个人利己主义甚嚣尘上。另一方面,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充斥其中,导致社会很多人信仰缺失,价值观畸形。这些世情、国情、民情的巨大变化,使得我们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意识领域问题突出,很多人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怀疑共产党,出现了社会主义的资本化、民主社会主义、等右倾化思想,极大地威胁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在这种严峻形势下,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接地气,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来解释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拓展中国传统文化,使其紧密结合,才能最终在意识形态领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其次,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建立在大力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战略基础上的。文化强国的建立,需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赋予了我们丰富的思想积淀和精深内涵,形成了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文化基因。发现和继承这些文化基因,宣传这些文化内环,形成文化自觉,必须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面临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可能只有一种文化,只有一种方法能够得以解决,必须综合多种文化的优秀成果才能够第一妥善处理。中国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也必然需要多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植于我们的固有文化和历史传统,善于从中发现相比于其他文化的优劣之处,扬长避短,开放包容,增强文化自信,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提炼和升华,大力弘扬。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社会生活,发挥价值,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导悟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发挥作用,融入社会生活,必须借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其深度融合,化为一体。这就需要采取适宜的措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为活生生的具体措施,与传统文化支配下的人民的生活习惯、语言行为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成为人民生活里的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脱离枯燥无味的是书面语言,走向社会生活,发挥其思想润化,行为指引、道德选择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15.

[2]郭日铎.侍承与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殷忠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道德与法研究,2014.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社区教育;普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仍然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只有通过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来说,要适应这一新常态,增强新定力,抢抓机遇,把学校教育延伸到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涉及面广、教育广泛的平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

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磨难,一次次凤凰涅,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的伟大精神支撑和崇高价值追求。所以,一方面,党中央把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成为治国理念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要实现两个百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必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强大精神力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合中国和时展的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了一条强国富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通过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今时代特征紧密结合,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仁爱”“诚信”“天下为公”等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主要是它既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愿望及基本诉求。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层价值理念及其现代意义的挖掘和阐释,把优秀传统文化义理讲透、意义讲足、现代性讲好,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丰富和发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文理念、道德观念,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到当代中国人心坎上的有效路径之一。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在近代以来的磨难曲折和抗争中,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民族复兴梦想的追求。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正在一步步接近实现梦想的目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二、依托社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

1.文化对于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无法脱离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独特的文化积淀。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借助社区教育大平台,向广大社区群众传播文明礼仪、弘扬优秀文化,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进而推动社区整体道德教育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2.职业学校把社区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畴

职业教育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学校不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更担负起社会责任,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辐射到社区,也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公益性社会服务工作,坚持立德淙耍培育全民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传递正能量,学校责无旁贷。

3.学校拥有师资和教学资源优势

学校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工作范畴,建立一支胜任教学工作的师资队伍,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教学经验及可圈可点的成功做法,无疑为社区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工作提供了师资保证。同时,借助学校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为社区群众建设和配送电子课件、微课及学校图书资料等教育资源,为社区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工作开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优势十分明显。

三、依托社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举措

1.制定培训计划

对社区广大群众,包括青少年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教育,是一项长期、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学校要把这项工作切实纳入教育教学整体工作之中,摆上学校工作日程,设专人负责。选择适合社区教育实际,推动社区居民品质和能力提升、社区家庭和睦、社区矛盾化解和问题解决的内容,进行现代化改造。通过制定中长期培训计划,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同步实施等方式使其发挥作用,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成果一起要”。

2.开发培训教材

学校要在开发国学教育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国学文化培训教材,以及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大道理等书籍,拓宽受教育面。制定培训大纲,以突出儒家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载体,确立社区培训工作目标和培训重点,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为社区群众所接受,为社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3.组织社区培训

本着“有利于社区群众文化学习、方便生活”的原则,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期培训班、国学讲座、理论研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促进社区培训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务求方法新、理论新、重实效。培训教师要做到备教师、备教材、备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充分结合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组织培训,全面提高社区培训教育质量。

4.参与社区活动

参与社区组织开展的各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是巩固和发展社区培训教育成果的有效途径。学校要经常组织师生参加社区国学演讲、朗诵国学经典诗句、重大节日纪念庆祝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等系列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图书、电影、民俗歌舞等活动走进社区,使学校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拓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

5.凝练培训经验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办学也是如此。依托社区区位优势,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培训活动,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知名度、信誉度,以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影响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做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训质量的监测和总结工作,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学有品牌、服务有特色、改革有成果”的示范窗口学校注入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刘云霄.建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D].上海: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2010.

[2]俞江.发挥社区教育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教育,2013,(04).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传统文化 传承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建设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确保其弘扬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凝聚民族力量、维系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其作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思想理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发祥地”,它解决了研究文化问题的逻辑起点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阐释了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这标志着马克思的文化观走向成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思想和政治两大类,文化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为其实施和传播提供必要保证。唯物史观是“文化传承”研究道路上的指明灯,这些对于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虽然经济在决定社会的发展,但这不代表政治与文化不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政治、文学、宗教、艺术等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产生影响。同时,文化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性。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但文化的发展并不一定与经济的发展一致,有时文化的发展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样文化将对社会经济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有时文化发展慢于经济发展,这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产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也表达出了文化以人为本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人是阶段性的存在,为其所创造的文化也伴随着阶段性特征。这一点也更深刻地说明文化的本质与价值内涵及其对文化的传承的必要性。人所创造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化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发展,所以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将实现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人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人创造文化同时也反过来从文化中获得物质和精神养料。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承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这里所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倾向于传统文化中的那些具有中华民族自身特色的、影响过整个社会的并对未来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值得时代继承和发扬的具有生命力与潜在的影响力的积极的思想成分。同时,人们在充分利用头脑和智慧将这些积极向上的思想成分转化为看得见的文化实物或文化成果时,仍然具有启发意义和影响价值。

即使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当代中国社会,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来说仍然是必要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加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自觉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传统文化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而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实现创新发展,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

十以来,平总书记在一系列国内外重大场合以及调研考察过程中,不仅大力提倡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在各种场合的讲话中,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与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运用于治国理政和大国外交的实践中。从一系列讲话和阐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今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全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强化公民道德建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需要;同时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世界话语权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第6篇

一、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本国本民族一定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还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就是因为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其“根”其“魂”一直延绵至今。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的重要软实力。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一个国家的强大,既需要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的发展,也需要思想文化、民族素质等软实力的提高。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同年12月,他在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时还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这些讲话,既说明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巨大影响,也说明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运用传统文化的智慧可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诸多难题。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象的。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储存的智慧。因为在传承的知识中积累了历史上对处理人、社会、自然三者关系的重要认知和经验。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R,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

二、济宁是传统文化的富集区和儒家文化发源地

济宁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著称,济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和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子思子五大圣人的故乡,孕育出底蕴丰厚、源远流长的始祖文化、儒家文化、水浒文化和运河文化,尤其是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着超越时代和国界的深远影响。千百年来,儒学的命运始终与国家和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儒家思想倡导的“仁者爱人”的仁爱观、“见义思利”的义利观、“履中致和”的中和观、“民胞物与”的自然观。推崇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约之以礼”的道德情怀、“敬信修睦”的伦理要求、“德”、“智”、“勇”统一的君子人格,“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言必行,行必果”的修身之道等等,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济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和经验

(一)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优秀传统美德

济宁坚持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中,充分发挥传统美德资源丰富的优势,按照“落细、落小、落实”的要求,扎实开展“美德济宁”建设,积极培育和善向上、友爱诚信、谦和尚礼的儒韵民风,努力把济宁打造成道德建设高地。

一是突出抓普及。在机关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编写了《儒家五圣论政德》、《儒家经典文化读本》等学习教材,要求机关干部普遍阅读《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在学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在企业开展“诚信企业”、“诚信市场”、“诚信商户”评选活动;在社区开展“儒韵之风、彬彬有礼”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在农村,突出孝贤文化和感恩文化,开展“好媳妇”、“好丈夫”、“好公婆”、“好儿女”等评选活动;在家庭,开展“亲子读书共成长、经典文化进家庭”、“书香家庭”评选等活动。

二是突出抓示范。大力开展“四德工程示范市”建设,集中培育100个示范单位、100个示范村居、1000个示范户,开展“感动济宁十佳人物”、“济宁好人”评选活动,用榜样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力量。在全市机关和农村、社区等基层广泛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共建成四德榜6211个,建成数、建榜率均居全省第一位。

三是突出抓创建。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全市深入开展文明行为大教育、大劝导、大实践、大提升活动,突出“细节文明”建设,教育引导市民在卫生习惯、交往礼节、礼貌用语、守时守约、尊老爱幼、保护环境、遵守公德等方面,践行文明规范,告别不文明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二)围绕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强儒家文化研究和传播

济宁作为孔子的故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理应有更大作为。一方面,发挥孔子研究院作用,加强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围绕落实“四个讲清楚”的指示,启动孔子思想与历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等一批重大课题研究,组织专家学者编撰出版了《正本清源说孔子》、《中国传统道德诠释》、《孔子故里碑文辑录论说》等一批学术著作。加快推进在孔子研究院设立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积极申报山东省“儒学研究”与“孔子文化传播”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加强与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等机构的联合合作,全面提升孔子研究院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另一方面,拓展提升文化交流平台,促进孔子及儒家思想传播。组织高层次专家研究策划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的拓展提升工作,一年一度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评选颁奖”、“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三)围绕推动传统文化转化创新,加快“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规划建设

规划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是山东省委、省政府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为实现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和重大机遇。以此为契机,济宁市主动作为、加快推进,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曲阜文化发展。目前,济宁市已初步制定了“曲阜文化经济特区”核心区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策划方案。先期启动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孔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一批先导性、基础性重大文化设施项目。

(四)繁荣发展文化产业

近年来,济宁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纳入经济建设主战场,通过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打造文化产业发展龙头,搭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平台等举措,全力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现在共有文化企业1万余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67亿元,占全市GDP的4.7%,同比增长25.7%。根据规划,济宁市将以培育龙头企业和创新品牌为重点,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到2020年,产值过亿元的文化企业达到20家、较强影响力的济宁文化品牌5个以上,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同时,按照资源整合、强化特色、片区联动、产业集聚的要求,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合理布局,逐步形成以都市区为核心、多组团特色发展的文化产业空间新格局。在中心城区“五区联动”布局运河文化产业带、太白湖文化教育产业园、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兖州兴隆文化产业园,将中心城区打造成古典与现代辉映、科技与创意合璧、自然与人文益彰的文化高地。曲阜、邹城、泗水,依托儒家文化、邹鲁文化、圣山养生等重大项目载体,发展集文化旅游、国学研修、影视演艺、节庆会展、动漫游戏、养生文化和艺术品业于一体的儒家文化产业聚集区,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鼓励和引导各县依托本地文化资源,发展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避免结构趋同。

(五)政德教育补益官员精神

政德是领导干部立身之本,从政之基。为此,济宁市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积极探索打造干部政德教育基地,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为核心和主线,着力提升干部为政之德。干部政德教育采取专家授课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紧密联系儒家思想的为政以德内涵设计课程,目前已初步形成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四位一w”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目前,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工作开局良好,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浦东干部学院、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的中长期班次先后来济宁开展干部政德教育培训。

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面临的问题

(一)对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

当前,随着传统文化持续被人们广泛继承和发扬,在认识上存在两个误区:一种是持全盘否定的文化虚无主义,把传统文化说得是一团糟,毫无价值;第二种则是持全盘肯定的保守主义态度,死守着固有的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什么都是好的。

(二)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平台不足,弘扬传统文化形式和途径单一

当前,济宁在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上,打造了尼山论坛、世界儒学大会、儒学讲堂等传播载体,但更多体现在论坛、讲堂等形式,未能充分地借文化产品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不能真正体现传统文化特色与理想的核心价值,传播形式单一,缺乏活力。

(三)文化产业发展滞后,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当前,济宁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发展阶段,产业发展不充分,结构不合理,总量规模偏小。2013年,济宁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86%。产业结构不合理,从2013年济宁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来看,增加值主要集中于传统文化旅游、文化设备制造等领域,新兴文化产业诸如影视动漫、网络服务等所占比重偏低。文化企业普遍较弱,缺少带动性强的文化企业集团。

(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相对缺乏

济宁虽是人口大市,但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较少,整体素质不高。同时从事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也相对短缺,既影响文化受众的接受力和参与度,也影响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竞争力。

五、几点建议

(一)科学理性认识传统文化

对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一定的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但由于文化具有滞后性,因而当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反而是跨阶段地影响与制约社会进程。因此,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用历史和科学的观点来考察传统文化,切实把握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此外,在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采取兼容并蓄、多元共生,从而达到文化的交流共鉴。

(二)大力研究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我国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缺乏科学规划,甚至仅仅把其归为学术研究,尤其是根据时代特征和当前任务,在清理和发掘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适宜形式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因此,要真正提高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之发扬光大,就需要做好整理和开发工作。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须整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引进和培植新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弘扬中华文明,也要大力发挥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通过繁荣和发展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开发和创新,让世界真正了解、喜欢和向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扩大中华文明在国际社会的影响。

(三)搭建更多载体和平台,丰富传统文化传承形式

弘扬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顺势而为,特别是要结合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这一新常态,在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上做文章;要充分运用“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新模式,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客户端,短信、微博、微信等多种传播途径,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四)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培育产业新业态

一是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发挥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第一推动力”的作用,出台相关促进和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科学的产业导向和专项资金的有效衔接,形成文化产业“政府、企业、市场”三结合的发展模式。二是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做到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三是大力发展“互联网+文化产业”,培育产业新业态。四是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互联网等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破解传承人才“青黄不接”难题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和根本之举。一是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唯地域、不拘形式引进优秀传统文化人才,以高端人才引领带动传统文化发展。二是立足本土开发人才。挖掘本地民间艺人、文艺爱好者、民俗研究者和具有一技之长的传统手工艺者等人才资源,培育形成特色鲜明、管理有序、体系完善、活力充足的儒学研究、非遗保护与传承、书画创作、群众性文艺、地域外历史文化、文博文玩等文化人才队伍。三是完善激励人才机制,将人才工作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

(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精神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中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第7篇

摘要:中国梦立足于中华大地,深深地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实现中国梦,需要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同时,随着我国迈向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征程,中国共产党在践行国梦的道路上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研究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中挖掘、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动当下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 :中国梦;传统文化;关系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中国梦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丰厚的智力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思想,既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基本内容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这一梦想的精神支撑。中国梦又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并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两者并行不悖、互相促进。

一、中国梦与传统文化

1.中国梦的基本内容

“民族复兴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面精神旗帜”。① 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提出的,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怎样实现发展目标的深入回答,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成为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

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本质属性上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民族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人民幸福就是实现中国梦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者紧密相连又各有侧重,是衡量中华民族能否复兴的三条标准。从中国梦奋斗目标上看,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 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③。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体现了对实现什么样发展目标的深邃把握。从中国梦的依靠力量和实现途径看,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和平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④

2.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所谓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当代文化而言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华民族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前的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传统的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着规范作用的观念、价值和知识的体系,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一种稳定社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价值取向。”⑤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同时涵括佛教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等其他各种不同思想内容,是一个有机构成体系,主要反映了一种建立在农业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结构与文化形态,其影响贯穿中国社会发展的始终。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它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复杂多样的,从特定历史坐标和相应评价标准来看,其内容有优秀与落后之分。站在当今时代的高度,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同样可以作出优秀与落后的相对区分。概略地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珍贵的思想价值,对于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思想,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中庸之道的方法论、以民为本的为政说、仁礼结合的治国论等,要大力继承发扬;对于“修己安人”、重义轻利、农本商末等蕴含封建内核的思想内容可抛弃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思想因素。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不适应时展的落后成分,例如,裹小脚、跪拜礼的社会陋习,“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对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态度。当然,这里指的传统文化主要指优秀的传统文化,它蕴含丰富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力量,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二、中国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已历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洗沥沉淀,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力量源泉。中国梦立足于中华大地,深深地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实现中国梦,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汲取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强大正能量。同时,随着我国迈向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征程,中国共产党践行中国梦的实践为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1.中国梦深深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近代中国面临生死存亡严峻考验的特殊背景下提出来的,但它之所以格外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和引领力,在于它契合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使命,也符合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文化心理和文化价值的认同。

中国梦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传统文化中具有强烈的“富国”、“爱国”、“重民”思想。传统文化中“夫仁政,必从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荀子·富国》),“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实”(《管子·五输篇》)等思想,都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以发展物质经济作为其理想政治的治国先富思想。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中, 民族自豪感和忧国报国意识有机统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捐躯赴国难,视死归”的民族情怀等,依然是我们保卫民族独立、捍卫民族尊严、促进国家富强的巨大精神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篇》)、“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等“富民”、“重民”的民本思想,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谋幸福的思想文化来源。中国梦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小康社会”是在活用传统“小康”、“大同”思想文化的基础上提出的,既包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融汇了丰富的时代色彩。总之,中国梦承载着中华民族既古老又常青的光荣与梦想,传统思想文化虽然产生于古代的臣民专制社会,但仍然代表着文明和进步的基因,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扬。

2.实现中国梦需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珍贵的思想价值,在实现中国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强国梦的过程中,我们要正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掘它们蕴涵的现代性力量,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代化目标已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然而,正如同志强调指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创造13亿人的幸福美好生活绝非易事。中国在发展道路上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⑥面对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挖掘和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正能量。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物质与经济的追逐,却忽视传统文化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原来传统文化中的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伦理观念与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道德原则被忽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与道德规范被一些人漠视、践踏。如若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与思想缺乏认同与客观认识,和谐稳定的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将失去共同的文化价值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能任重而道远。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内核,就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正视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价值,“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仁政文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伦理美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价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生态伦理等思想内容,发掘它们蕴涵的现代性力量,切实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3.中国梦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时展趋势相符合,不断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文化既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富于浓郁的时代精神。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薪火相传,其根本原因在于立足时代特点,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创新和发展传统文化,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思想内涵。

中国梦的文化价值意义,本质上就是现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志展现。中国梦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并赋予了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例如,将传统臣民之“民”、生存之“本”、人治之“本”的民本思想改造成为人民之“民”、发展之“本”、法治之“本”的人本思想;将传统文化中“致中和”的思想改造成统筹兼顾的思想;将道家的“小国寡民”和儒家的“大同”理想改造成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小康社会;将儒家所极力倡导的“贵和尚中”精神改造成为和谐理念;把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剃”等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中国梦价值思想形象生动地表现、创新与发展了优秀传统文化,使富有深厚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梦能够更好地得到人民大众的文化价值认同。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经过现代创新和转换,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大的思想价值,成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力文化支撑。然而,我国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对于传统文化的甄别不够深入,传统文化传承的体系不健全,传统文化发展的动力不足;等等。对此,笔者认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还需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

我们需要去甄别、筛选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封建等级观念、重义轻利、唯书唯上不唯实等对我们当今社会有很多负面影响的封建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先进文化,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新的升华,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汲取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我们应继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更进一步的细致梳理和深入挖掘,使更为丰富、更加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服务于中国梦的实现,切实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2.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努力。比如,要强化日常文物保护和管理,保护历史文物及文化生态;要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要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等等。在众多方面中,笔者认为“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工作。通过国民教育把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值得弘扬的民族精神传承下去,是最直接的文化传承方式,这样可以把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人的文化素养,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以培养具有道德文化素养助推中国梦实现的时代新人。

3.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华文化要充分依托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得以有效地弘扬。依托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重要举措。要通过市场在文化产品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来筹划和部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更深层次的经济动力;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方式,特别是通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让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引文注释

①刘奇葆.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发言[N].新华每日电讯,2013 -05-14.

②.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3-24第02版.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

④国家主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N].人民日报,2013-06-09第01版.

⑤薛学共.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7.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第8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结合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培养受教育者爱国主义情感,促使其融入社会的重要手段。新时期 ,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一项事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课题,具有必要性。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是重要的教学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教师的口耳相授,对学生传达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因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某种意义而言,也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带领学生学习、继承和发展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这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了政治、历史、哲学、宗教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诸如儒家的“以人为本”、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道家的“无为而治”以及法家的“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等思想主张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蕴含的道理要义仍然值得后人深深体会和把握。可以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进行文化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文化基础,失去了这个文化根基,犹如大海失去了一汪海水,文化教育也就无从谈起,而变得没有意义。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文化基础,提供了可靠的文化来源,而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由此可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的重要理论成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因此,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时展的客观需要。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帮助学生树立“三观”认知的重要教学手段。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殊时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的“三观”认知还不够成熟,对外界社会的各种思想,尤其是西方的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还不能够作出理性的判断,极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侵蚀。这时,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便成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教学手段。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其主要目的便是帮助学生克服以往的错误思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认知,从而促进其成长成才,达到育人为本的教学目标。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可谓是博大精深,其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值得当代的大学生去挖掘。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勤劳勇敢的革命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直到今天仍然值得学习和借鉴,尤其是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更应该大力继承和弘扬,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也有许多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通的地方,如“躬行践履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革故鼎新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天人合一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物极必反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以及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2]等等,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可以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求取教育真谛,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则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源泉。2013年3月,在中央党校

80周年校庆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认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强化学生民族认同感的重要环节。“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智慧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身份证’”。然而,时下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知识还很薄弱,甚至是一无所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渗入,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西方的传统文化加深了认知,甚至还大加崇拜。举例来说,当前,西方的情人节在中国的很多大学校园里深受欢迎,而中国的七夕节可能无人问津,甚至当问起部分大学生来,他们甚至对此不屑一顾。同样,对于电影院里播放的美国好莱坞大片,学生们是大加赞赏,争相追捧,而对于中国的国粹――京剧,可能整个剧院里在校大学生的身影寥寥无几。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指导学生查补缺漏,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认知。费孝通先生曾说过:“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 高校作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有义务、有责任带领学生继承和发展民族的精神血脉,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中,通过渗透相应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加强大学生的文化教育,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和吸收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于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离不开校园优秀传统文化环境的构建。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一方面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使得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化,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如前面所说,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三观”认知成熟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极容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信息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为学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指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善恶,以理性的思维去评判周围的人与物。当然,提及营造文化氛围,多元化的校园活动的开展无疑在这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开展中国传统节日宣传活动、举行校园戏曲比赛、观看爱国电影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感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此外,也可借助校园媒体,通过校园广播、校园论坛等媒体平台来广泛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达到‘耳濡目染,不学以能’的效果。”

(二)构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作为高校,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社会义务。”然而,目前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编入教材,开设相应课程的仍然较少。对此,高校应该依据自身发展状况,制定切合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教学计划,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作为选修或者必修课纳入课程体系,融合大学里开设的《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进行传授讲解。课堂上,思想政治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也可恰当地穿插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并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从而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增强学生的吸引力。此外,教师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也需要改革和创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要逐渐由灌输式教学向讨论式、互动式教学转变”,力求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相似相通之处,继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觉得学以致用、学有所成。

(三)建立高素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队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主体。为此,高校应该尽可能地整合校园的师资力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队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发挥教师的带头引领作用,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去影响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要努力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且要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素材,注意结合相关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地为学生进行分析、讲解。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也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首要的就是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发挥好榜样示范作用。另外,对于专门从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者,学校应该重点进行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适时地选拔出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专业的角度,带领学生解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