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09 16:08:34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第1篇

摘要:称呼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日常交际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语言上,它具有封闭性和开放性特点。在语用功能方面,它除了能表示交际双方彼此的关系外,还可以表示礼貌、情感和策略;在实际使用中,它既具有规约性,又具有灵活性。因此,要恰当使用和正确理解英语的称呼语,必须对交际双方的关系,称呼人对称呼对象的态度,称呼时的语境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作为语言最重要的层面之一,称呼语是社会语言学以及语用层面极具吸引力的研究领域之一。由于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称呼语以及称呼系统,正确的使用称呼语就成为了et常交往以及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交际技能。

一、语用距离理论

交际双方不同称呼语的使用,是他们彼此间的语用距离进行推测,商洽,确认之后进行称呼选择的结果。

所谓语用距离(pragmaticdistance),是指“交际双方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下所感知和确认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密切程度。语用距离可分为初始语用距离(initialpragmaticdistance)和交际语用距离(ongoingpragmaticdistance)。”(王建华,2001:25—31)

初始语用距离是交际行为发出之前,交际双方所推测的语用距离。交际语用距离是指在推定了彼此间的初始语用距离 的基础上,在交际过程中确认的语用距离。语用距离包括交际双方由于地位权势差别而产生的纵向语用距离,即“纵向的权势差别”,也包括由他们问交际亲密程度而产生的横向语用距离,即“横向的亲密程度”。语用距离的度量是与二者密切相关的。交际双方的语用距离与他们间的地位权势差别成正比,与双方的亲疏程度成反比,对双方语用距离的确认直接影响到称呼语及交际形式的使用。

二、礼貌原则理论

1.策略原则(tactmaxim),即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加对他人的益处。这一原则较为适用于当我们在向别人发出动作时。根据这一原则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首先,通过祈使句来看,提供(offer)比要求(request)要礼貌一些。其次,在表示请求时,不直接比直接要礼貌一些。

2.慷慨原则(generositymaxim),即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加自己付出的代价。这一原则较为适用于当我们自己要发出动作时。当发出提供性的动作时,直接比不直接礼貌,当发出请求时,不直接比直接礼貌。

3.称赞原则(praisemaxim),即尽量减小对听者的批评,尽量增加对听者的赞扬。这一原则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否定式称赞,就是说,不直接的批评别人反尔说好话,另外是夸大式称赞,一般出现在比较正式的场合。

4.谦虚原则(modestymaxim),即尽量减小对自己的赞扬,尽量增大对自己的贬低。同称赞原则一样,谦虚原则也分为否定式和夸大式。

5.同意原则(agreementmaxim),即尽量减小对听者的不同意,尽力增加对听者的赞同。

6.同情原则(sympathymaxim),即尽量多地表示积极的感情,尽量少地表示消极的感情。这一原则主要适用于祝贺,哀悔等场合(leech,g.1983)。

顾日国结合leech的理论,根据汉语的文化源与流提hj了汉语文化中礼貌规范的四大特点:尊重、谦逊、态度热情、文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汉语文化有关的五大礼貌准则:(1)贬己尊人准则:指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人或事物时要“贬”,要“谦”;称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2)称呼准则:指人们出于礼貌,在称呼上按“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3)文雅准则: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认为是“有礼貌”,“有教养”。(4)求同准则:就是注意与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保持相称,说话双方要力求和谐一致。(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缩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其中,“贬己尊人准则”是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如在指代自己时。中国人常用“鄙人”、“晚生”、“在下”等;而指代他人时。则常用“您”、“贤弟”、“贵公子”等。称呼方式与礼貌有关,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也折射出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思想感情。如亲呢、喜爱、威胁、警告、讽刺、戏谑等。汉语的称呼一般需要说明彼此之间的关系:亲属、同事、师生:上下级之间要体现出职务、头衔。

三、违反语用距离和礼貌原则的称呼语的分析

称呼语是英语交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恰当而礼貌的称呼是成功交际的钥匙。有时由于说话人违反了语用距离和礼貌原则,从而导致称呼语的运用出现失误。

通常,一路人匆匆拦下一辆的士,只会简短的说,“airpot,please.”如果说“mr.,wouldyouliketotakemetotheairpot,d1ease?”司机就会感到费解甚至怀疑说话者的动机,这么客气,是不是没带钱。

example 1:

(asenseonarestroom incontemporaryus)

a:linda,thiscoatisvery beautiful,isn’tit?

b:yes,iagreewithyou.

a:w hataboutthatone iboughtlastmonth in the shop—

pingmall?

b:ibegyourpardon?

在密友之间的谈话中,ibegyourpardon?会显得很不相宜,因为它太礼貌。像what这样简短随意的话语反而会更好些。

然而,有时对语用距离和礼貌原则的冲突是因为交际主体刻意所为,其传递的信息故意偏离受话人的希冀,从而导致洽商失败。

example2:

(asenseonapublicstreetincontemporary us)

police:w hat’syourname?

poussaint:dr.poussaint.i’m aphysician.

police:w hat’syourifrstname.boy?

poussaint:avin.

在美国,医生的地位相当高,对他们应该使用相应尊重的称呼语,这也是黑人医生poussaint对他与警察间初始距离的确认和交际语用距离的希冀。所以,在被对方无礼盘问姓名时,他回答,“dr.poussaint.i’maphysician.”通过提供头衔和姓,并强调自己是医生的方式以提醒对方修正自己的不当语用距离。然而,警察由于心存顽固的种族歧视思拒绝医生的语用距离洽商要求,继续我行我素,再次使呼小孩子,小青年和奴仆的“boy”一词来盘查他的名字,刻意不与交际双方进行语用距离洽商的言语行为,一般产生负面效应,在这里,达到了侮辱医生的目的。

四、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教材是他习英语的主要渠道。随着我国英语教学不断改革,新教从着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语用能力的培养,教材的语逐渐成为地地道道的英语,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要充挥教材的优势,鼓励学生多讲多练,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能力。第二,加强文化导入,加大语用教学的分量。老师要依靠教材,还应该多参考其他的语言学系列的教材,反复在课堂上强调英汉之间的差异,加强语言文化教学最地道的英语传授给学生,把最生动有趣的课堂展示们。第三,培养学生对英语和英语文化的感情。学生只有语文化产生浓厚的感情才会积极的学习英语,进而产生效果。老师要当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到“少批评,多表扬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大声讲英语英语。第四,广泛利用多媒体,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原语。引导学生听录音和阅读文学作品、杂志等。电影是了解国文化特点,风俗习惯和社会关系的有效途径之一。网络视,广播也给现代外语教学提供了手段。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第2篇

【关键词】英汉双语教学;实证研究;意义

1.双语教学和实证研究概念简析

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具体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有别。我国的英汉双语教学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只有十几年的发展过程,其中的实证研究则相对更晚。实证研究又称为材料性研究,包括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且以系统、有计划的材料采集和分析为特点。

由于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其研究方法可以通过问卷、观察、访谈、测验、实验等途径直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双语教学的研究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用数据来真实地反应双语教学情况,进而推进教学实践。本文主要通过对双语教学实证研究现状的介绍,进而探讨中国英汉双语教学实证研究的成就和不足。

2.实证研究成果综述

根据中国知网(CNKI)检索可知,截至目前,涉及“双语教学”,和“实证研究”的论文近两百篇,且由于我国的英汉双语教学贯穿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显而易见,中学阶段以及高等教育阶段所占比重较大。其中约90%的研究集中于高校双语教学方面。在实证研究方法方面,则以问卷调查的使用频率最高, 约占90%之多。

2.1基础教育阶段英汉双语教学实证研究概况

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育统称为基础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基础教育阶段的双语教学实证研究比率仅为13.4%,有待提高。其中,涉及幼儿双语教育的有雒蕴平、卢伟,他们在2002年就学前双语教学调查了成都市的7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和120位家长,并随机抽样调查了四川省的75所幼儿园,总结出当时的双语教学现状:80%以上的幼儿园和家长对学前双语教育表示赞同;但双语教学实施进度、教育课程安排及教材选择均差别很大;同时双语教师缺乏。而刘郁、肖殿谨(2009)则通过对贵阳市四所双语幼儿园的调查总结出幼儿园中有效的双语教学方法:通过行动、唱歌、表演、主题活动来促进幼儿的英语学习;并指出幼儿双语教学中存在教师缺乏、教师负担过重、双语环境不成熟、缺少家庭支持等问题。

2.2关于小学英汉双语教学研究概况

姜宏德和于立平分别就其可行性进行了探索研究,均获得肯定结果:双语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科成绩、创造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班。之后,刘莉和常俊跃指出:双语教学对小学生情感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应在合作语言学习、动机、竞争、错误纠正、两种语言的同时使用等方面多加注意以减少其消极影响。同时由于针对中国英汉双语教学的研究多集中在沿海发达城市,为了进一步了解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双语教育现状,郭燕和黄丽茹调查了广西桂林的小学双语课堂教学媒介语使用情况:双语教师课堂上使用英语的比例为40%,一般性教学语言和学科性教学语言各20%。

2.3关于中学英汉双语教学研究概况

徐慧对高中化学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实验表明:双语教学对学生的化学和英语学习均有积极影响。李小华、龙琪和瞿凯乐以南京为中心对中学双语教学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双语教育在上海、南京、江苏、辽宁发展较为成熟;双语课程主要集中在数、理、化、生、史、地等课程中;而中学英汉双语教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学校条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政策。总体来看,基础教育阶段英汉双语教学实证研究,虽然有限,但从实践上论证了中小学双语教学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2.4关于高校英汉双语教学实证研究

高校英汉双语教学实证研究的绝大部分是针对不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就此,一些学者在专业课双语教学开展之前就学生意愿或双语教学条件准备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双语教学持肯定意见,高校双语教学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其中,张建平和韩丽(2007)在对江西理工大学的教师和学生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可以先在低年级进行以母语为主的双语教学,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逐渐加大英语媒介语的使用比率。同时,另外一些学者,如许艳(2006)等,则通过教学实验同样验证了不同专业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关于高校英汉双语教学的过程,学者们进行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材的选择的探索研究。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双语教学的前提,我国常用的双语教学模式有渗透式、浸润式、递进式、过渡式等。学者们对高校的不同专业或基础课的双语教学研究显示:专业不同,课程语言特点不同,所适应的教学模式也不同。

3.双语教学实证研究的意义

总的看,双语教学基本上能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提高了实验班学生的英文水平,而且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思维能力等均有提高;且绝大多数学生对双语教学持肯定态度,希望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中、英文结合的授课方式,但中英文授课比率意见不一,总体在30%-50%之间。除此之外,双语教学的调查也显示出了当前高校双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韩淑伟等(2007)基于对教育部高教司“双语教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问卷调查,指出:有效地开展双语教学需要解决好授课对象的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资源、学校支持等诸多问题。同时,李文丽(2006)的研究表明:38%的学生认为双语授课使信息量减少,42.8%认为外语的采用影响了对知识的理解,44.5%认为复习占用了过多时间,77.4%认为双语教学并未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学习积极性。柏均,张敏瑞(2007)的研究则补充了高校双语教学认识上存在误区、教材不统一的问题。姜明国(2005)则另外提到了原版教材昂贵和教学方式、方法上单调的问题。

上述问题,从另一个侧面可以反应出高校双语教学的影响因素。杨向云、磨玉峰(2007)作了如下总结:教师水平高低是首要影响因素、教材是重要因素、学生的英语水平与专业基础直接影响课堂知识的接受程度。尹春琳(2006)提到了双语教学方式选择以及延续性对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赵莉(2010)则指出传授知识的信息不足、缺乏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课外相关英语资料获取困难等因素。除此之外,一些学者就学生的英语水平对双语教学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研究,结果显示:CET4优秀或CET6通过,是我国高校学生进行双语教学学生需具备的英语水平;学生初始英语水平的差异会造成学生焦虑感的差异,进而造成教学效果差异。

【参考文献】

[1]高一虹.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

[2]孟华.双语教学研究评价[J].江苏高教,2006(3).

[3]雒蕴平,卢伟.对学前双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3(6).

[4]郭燕,黄丽茹.小学双语课堂教学媒介语调查分析与建议[J].教学与管理,2008(8).

[5]李小华,龙琪,瞿凯乐.我国中学双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J].教学与管理,2009(2).

[6]许艳.英语专业大专生能否适应双语教学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探索, 2010(12).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第3篇

[关键词] 学生 汉字 巧记汉字

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2500多个汉字。汉字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使其具有识字写字的能力。”《人民教育》曾发表过郭沫若先生关于写字的题词:“培养中小学生写字,不一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矩,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由此可见,引导低年级学生学好汉字,是首要任务。

汉字字形复杂,又含不少形似字及同音字,写错别字也就在所难免。尤其到了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生活中手写汉字的需求日益减少,学生写错别字成了家常便饭。而新课标对学生书写、使用汉字的能力并未降低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但开展和深入。这样就要求每个教师巧教,从而达到学生乐学。而识字教学枯燥无味,数量又大。如不讲究方法技巧、学生死记硬背、那将事倍功半。笔者在多年的识字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归类记忆

我把同一偏旁、意思相近的字放在一起让学生记忆。如与身体有关的都带有“月”字旁的字,脑、胃、肠、肛、胰、肝、臂、膀……学生一写到与身体有关的字首先想到“月”字旁,再加上其它部分。再比如,与衣服有关的字都有“衤”字旁:袜、裤、袖、袍、被、袄等都与衣服有关。一想到要写的字与衣服有关的字,就不至于写成“礻”字旁。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记准偏旁。

二、比较记忆

把形近易混字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其异同后,由此及彼进行记忆。如“折”和“拆”、“土”和“士”、“未”和“末”等。它们之间的差别是细微的。要仔细观察,找出异同,由此及彼同时记住两个字。

三、会意记忆

把会意造字法的字,用记住其会意,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如“休”乃是人靠在树干上称“休”。这样写“休”时,不至于把右边的“木”写成“本”。还比如:“染”乃是从植物中(指其中的“木”)提取的汁液(指其中的“氵”)给布上色“九”次,即为“染”。这样不至于把“染”字中的“九”写成“丸”。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会意造字法,在写字时避免发生错误。

四、化机械记忆为有意记忆

1.字谜法

把一些笔画复杂、难记易错的字可编成形象生动、且有趣味的字谜,经常猜一些字谜,动脑编一些字谜,就可以把字记住。例如,两只狗,草底走(获);加一半,减一半(喊);十一点进厂(压);一口吃掉牛尾巴(告);等等。

2.歌诀法

把容易混的汉字编成儿歌或顺口溜,便于记忆。读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例如:

己开已半巳封盖,谁要写错惹麻烦。衣字上下分,果字中间蹲(裹)。己(ji)开、已(yi)半、巳(si)封严。横戌(xu)点戍(shu)空心戊(wu)等。

3.加减法

有些汉字形体相近,加一笔或减一笔就变成另一个字,记住加减变化,就能记住汉字的细微差别。例如:

兔字减一点变“免”;休字加一横变“体”。

3.拆字法

把一些难记易错的合体字,分拆成几个部件,就可以化难为易,比较好记。例如:

赢――亡口月贝凡;德――双人十四一心;掰――手分手等。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专业学科的特点,对双语教学的模式,优势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师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双语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和学科能力有很大帮助。

引言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需要,我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同时为了能更紧密地配合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教育部于2001年秋季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国家加入WTO急需发展的专业领域开展双语教学。国家重点建设学校要力争在3年内,开出5%~10%的双语课程,引进先进的原版教材,加强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从而使我国高新技术领域能够跟上国际发展的步伐,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人才,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在这一形式下,如何适应人才市场全球化的需求,探索出一条适合专业课发展的双语教学之路,成为摆在教学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

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双语教学的定义,可以把双语教学分为三种模式(1)沉浸式双语教学(immersionprogram),直接以非母语(外语行教学,在学校内不使用母语语言教.(2)保持式双语~@(maintenancebilingualeducation),开始采用母语教学,随后在一些科目上逐步采用外语教学,其它课程仍采用母语教学。(3)过渡性双语教学(transitionalbilingualeducation),先部分或全部采用母语教学,随后采用外语教学。中国不像新加坡、加拿大、印度是双语国家,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所以中国的双语教学环境决定了中国的双语教学只能是上述形式中的保持式双语教学。

2、双语学习者的优势

研究显示(1)双语者(Biliinguals)在语言测试,概念形成以及创造力和认知能力方面均比单语者表现更好,在社会上更有优势,当代数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血统的人都是精通英语的科学家,这也可以作为双语学习有助于科学思维的发展和完善的实例。(2)学习和使用双语的经验使双语者比单语者更鹈吞应并更乐意接受新的文化环境,更乐意了解新事物,更善于与他人合作,更快地发展自己,更易融人主流社会。(3)将语言视为一种能力的观点已是无需再作争论的问题。语言能力是人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一个人能多使用和通晓-f7~>语,无疑其力就增强了。

根据上述双语者的优势,我们就已经能比较析地认识到双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应该是培养在非语环境或非母语场合中(目前指英语)较好地表现廿具有独立生活,勤于了解;终生学习,乐于乏流·适应工作,善于合作诸项能力的双语者。

3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3.1教学中英汉比例的确定

专业课的课程比较多,很难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双语教学中英汉教学的比例。它取决于课程的性质,教师与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学效果的保证等多个因素。即使采用双语教学,可以先引进原版英文教材,汉语授课,再逐步过渡到部分英语授课,而后加大英语授课比例。同时一些课程的国外相关资料收集起来比较容易,专业词汇与通用英语词汇相比差别较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教授和学习的过程中都比较得心应手,因此比较适合全部用英语授课。当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英语讲授之后,对其中的重点内容(尤其是专业术语)再用汉语强调一遍、这样既保证了专业知识的获得,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3.2教学内容的设计

专业课采用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但不应该影响教学的效果。为了满足双语教学的要求,原有的汉语教学大纲应该适当加以调整,进一步强调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尽可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驾驭能力较差,可提前告诉学生下一节课中需要讨论和回答的问题,学生充分准备后,就能够较为自由地相互交流。可以尝试让学生用英语做作业,出现问题不要盲目批评学生而应该因势利导,使双语教学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工具。

3.3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采用

双语教学在开始实施阶段,必然要面临学生理解困难,教学进度减慢的问题。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不但减少了板书的耐间,还可以引入大量的图表,形象,直观的进行授课。为了减少英语带来的压力,对于学生较生疏的术语可加上中文注释。如果学生仍有听,说方面的困难,可以提前把教学提纲的中英文对照版发给学生。此外,任课教师应多收集有关课程方面的英文影像资料,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专业英语氛围,尽快提高他们的专业外语水平。

4、开展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除某些学科专业英语外)一直以来都是采用汉语教学。现在进入双语教学阶段,任教教师基本上能熟练阅读英语教材,采用英文板书经过短时间训练也能做到。但是用英语口授程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这并不是指教师不会l井英语,而是讲英语时的语音、语调和语言使用的正确性,对于没有经过较长时间专门进行口语训练的教师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双语教学中口授主要采用英语,辅以汉语,如果教师在用英语口授时语音、语调不谁,学生听不懂,将大大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此外,双语教学不仅是要学生掌握所学的这门课程的内容,而且还要通过双语教学来提高学生对本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英语口授时语音、语调不堆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反而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开设双语教学,不能盲从,要有一定的师资条件,若不对教师进行授课前的英语培训,就要教师开设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最终只会留于形式。要使双语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授课前,首先要做好双语教学任课教师的英语,特别是英语口语的培训工作,至少要进行一学期的口语专门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学生的表率很重要。

5、结语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第5篇

一、 创新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中师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幼儿园、小学教师。在课程设置、教育目的和方法上都有其特殊性,必须把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胜任教学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单纯地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分地重视消极、被动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现代教学论是以主体教育观为核心,所以英语教学应遵循这一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主体发展。从社会对人的需要来全面培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自主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而不是更多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要由“教法”向“学法”转变。教师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学习,使他们既学会了知识,又掌握了学习方法,从而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 因材施教,把教学重点放在“双基”的培养上,促进全面发展

现在的中师生成绩参差不齐,语言基础知识、认知方面的能力和智力也千差万别,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要考虑个别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施以相应的教育,循循善诱或热情鼓励,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都有进步,都能享受到学英语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为了促进中师英语基础教育更加深入地进行改革,教师在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下,一定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有人指出,当前我们的英语教学面临“傻子盖房”的危机,对于“双基”非常不重视,这样做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双基”第一。中师英语教学主要是打好基础,抓好语言基础知识学习,发展最基本的语言能力,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学习策略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我们一定要抓好“双基”,一方面指基本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指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的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各种教学方式上好每一节课,掌握好每一课书的语法、词汇和语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双基”上,集中学好英语知识,练好英语基本功,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样才能在以后就业的竞争中捷足先登,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和发展空间,也只有学生的“双基”打好了,我们才能进行“加速运动式”教学,才能加速教学改革的进行。

三、 重视和加强基础语言的训练,给予学生语言理论方面的指导

在英语教学中,经验丰富的教师总是用语言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他善于把语言学、词汇学、句法学、修辞学和语用等理论知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不仅注意用语言理论解释授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语言现象,而且还注意把类似的或带有共性的语言现象加以归纳、总结,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予以概括,这样,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既扎实又牢固,因为他们对所学到的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师范学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只有精读课、泛读课、听说课和会话课,没有语言理论课程,这显然存在着不足之处。英语教学必须以基本语言训练为主,同时,注意给予学生一定的语言理论的指导,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基础知识扎实,而且有从事教研和继续深造的潜力。

四、 培养学生日后进行英语教学的综合能力

教师必须告知学生要做好一名合格的幼儿或小学英语教师就必须必备以下基本素质:语音是学好语言的向导,在初级阶段,学生一定要花大力气去学习掌握标准的英语发音;把握好语音语调,能流畅地朗读英语儿歌、童谣、故事等;熟练使用英语日常用语及课堂用语;会唱一些英文儿童歌曲。

五、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笔者从事中师英语教育达11年之久,期间一直在尝试用一种新的考试形式作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体系。即在笔试考试的同时加以技能题型的量化进

小议中师英语教学模式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第6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王府镇五所蒙古族双语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取得成绩与存在问题,透视在民族地区的民族学校实施新课改中的问题与困难,并尝试提出可行性的政策建议,这对新课改的全面顺利推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蒙古族学校 适应性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新课改已全面实行,在我国很多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致使在新课改的推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对民族地区新课改实施情况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王府镇各蒙古族学校新课改实施概况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试点,到2005年全国起始年级全部实施新课程改革。王府镇蒙古族中学的新课改自2005年秋季开始实行,舍不歹、良官、南新邱、架其4所蒙古族小学新课改是从2004年秋季开始实行。在新课改的宣传方面,王府镇教育部门从上级到底层,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宣传。对教学管理人员在新课改后的教学管理进行指导,对广大教师通过各种培训对新课改后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指导,对广大学生和家长则通过办板报这种最易被接受的方式积极进行宣传,在新课改正式实施之前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1.教师方面

王府镇中小学实施新课改后,顺应上级要求,组织教师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并且在实施过程中,每学期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特别是对蒙语文、计算机、英语及日语教师的培训与考核比较严格,要求教师水平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此外,对4所小学教师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显示为,教师年龄基本在40―50岁之间,其中女性教师达80%以上。

2.教材方面

各学校采用的教材以新课改后人教版的教材为主,低年级课程部分采用北师大版,蒙文课程采用东三省版。但因各学校教学方式有所不同,不同学校使用的教材具有差异。各小学均已采用新课改的教材,但是还没有完全使用,高年级的教材还在编写和翻译的过程中。总体来讲双语学校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不断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更换和编写教材,使双语教材和新课改教材在目标与要求上趋于一致,更能适应学生的发展。

3.教学设备方面

王府镇5所蒙古族学校,每所学校能够配备一台远程教育的电视和DVD,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新课改中优秀教师的教学范例,使教师和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每所小学因各自的情况不一,计算机的配备也不一样,但是由于教师的缺乏,计算机课程的开设情况却并不理想,理论课开设,上机操作课并没有开设。

4.双语教学方面

王府镇的双语教学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纯蒙教学,也就是除了汉语文外,其他科目全部采用蒙古语教学;二是蒙汉授课,亦即除蒙古语文外,其他科目采用汉语教学,但具体情况也因学校的师资而有一些小的差异。现在纯蒙教学的学生数量日趋减少。

二、 王府镇中小学新课改实施中的成绩与问题

(一)教师在新课改中的适应情况

在农村的新课程实施中教育观念依然是制约新课程实施和发展的障碍。在我们调查的该地区,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完全的跟上新课程的要求和理念,这也与当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上所存在的问题有关。在当地学校,基本都是原有教师经过新课改的培训后继续上岗,而这些教师在原学校教书时间最低的也已达到五年,最多的甚至有二十多年,因此即使是在国家和政府教育部门的培训和指导后,依然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因为短暂的培训不可能有绩效的成果。由于师资的缺乏,在这几所学校中“一位教师教多门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老龄化严重,女性教师比例过大王府镇教师呈现年龄老化趋势,教师年龄主要集中在45――50岁之间,教师年龄普遍偏大,都是在原学校任教多年的老师,很难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与学生的年龄差距太大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影响。同时由于教师年龄老化就会出现知识断层,没有年轻的专业师资带动课程整合,很难适应新课改的理念和思想。教师性别结构上以女性为主,占到80%以上。教师压力大,工作热情低。

总体来说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太高,农村教师负担较重,农村学校校本培训举步维艰,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不大,新课程对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部分教师也难以适应课程改革的形势。压力大、工作热情低成为一线教师的一种基本生存状态。

(二)学生在新课改中的适应情况

对教师教学方式和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的适应方面,新课改后教师逐渐脱离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更加强烈,在农村中小学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们都一致反应现在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环境非常喜欢,尤其是开设的计算机课更是非常适应。在教育内容适应方面,

王府镇学生因有其民族地区生长环境的特殊性,面对新课改可能也存在很多不适应。因为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汉族学生和大多数学生的生长环境编写的,因此教育内容对偏远的经济落后的民族地区的内容缺乏了解,学生对新的内容理解困难,觉得很抽象,离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较远,因此对教学内容存在不适应。总体上,对于新课程改革,学生们还是很喜欢的,还是很能适应的。

(三)新教材在民族地区的适应情况

教材变革是新课改的一个最明显表征。该县依新课改要求因地制宜地积极创造条件,使蒙古族小学和中学逐步实行用本民族语言授课。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使用双语教学已经很久,但依据新课改要求,双语教学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的目的是使政府、校长、教师以及学生更积极的去接受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使民族教育质量更前进一步。同时开设汉语文课,培养蒙汉文兼通的人才。

在分析评估和调查中,新教材在当地民族地区已经采用了,但是有些高年级和低年级的教材正在编写和翻译过程中,所以在当地民族中小学没有材,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教材、有些教材编写对农村和民族地区的情况缺乏了解、相当部分教科书对老师和学生仍存在偏难偏多问题等存在。

三、 反思与对策建议

(一)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新课改实施的障碍

1.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针对王府镇学校现存的问题来看,影响新课改实施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教育资金的缺乏,需要大量的教育资金来为其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在我国各民族地区,教育资金短缺问题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教育资金的短缺导致教师、图书资料和现代教育手段等教育资源十分短缺。以致使教师在推行新课程改革中情景设置、问题提出,引领学生探究等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教育经费的短缺引起的教学资源的严重匮乏,严重阻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推行和发展。

2.师资水平低下

王府镇各学校教师在专业水平、年龄、性别、数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教师基本都是学校原有教师经过新课改的培训后继续上岗,缺乏一些学习过专业知识的教师,而且教师年龄偏大,主要集中在45――50岁之间,性别结构上以女性为主,占到80%以上。同时,存在小学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师生之间的交流,体现出当地新课改中的师资状况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教师的匮乏问题在民族地区也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缺少一些具有专业技术、高学历、年轻的教师,会直接影响到民族地区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行。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将决定着新课改的命运。在目前的一些民族地区的学校,一个不容否认的现实是许多教师理论上的苍白和技术上的滞后,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现代科技和教育形势的发展非常迅速,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学、心理学思想理论不断推陈出新,教师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然而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民族地区一些教师很难潜心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也很少能仔细研究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规律,这是导致教师理论的苍白和技术上的困惑的主要原因,成为影响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直接因素。

3.双语学习者的逐渐减少

民族地区学校在实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王府镇各学校实行双语教学,正是依据自身特点而选择的教学方式。实行双语教学,不仅培养兼通本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双语人才,而且给学生传授民族语言和文字,在保护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由于许多主客观原因,现在很多民族地区的双语学习者在逐渐减少,双语教学在逐渐减弱,这既不利于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建设,也对培养兼通双语的人才产生不利作用。

(二)提高民族地区新课改实效性的应对策略

1.加大教育资金投入

民族地区要想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使得新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教育经费的补充和投入。上级教育部门应该联合当地政府、企业等机构加大对当地教育资金的投入,为学生提供基本的计算机、图书等学习设备和物质条件,修缮校舍,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完善。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新课程提出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开放的、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它蕴含着对话者的地位平等性,对话内容的开放性和对话效果的多样性,要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材是“圣经”,确立教师由权威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成为“ 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把自己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去,和学生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而要把教师转化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最根本的就是要培养从观念、思想上树立新的教学观的新一代教师。上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在加大对当地教育资金投入的同时,更要关注师资的培养,加大对原有教师的培训力度,让他们能充分掌握新课改教师所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同时也要向当地输送新一批具有高学历、高水平的年轻教师,以此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完善,使教师能按照新课改的标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充分实施。

3.加强双语教学

针对双语教学减弱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实施双语教学,加强对当地蒙古族学生和家长宣传实施双语教学的益处,同时加大对双语教学教学经费的投入,增加和改善相关的设备,培养相应的师资,从根本改善双语教学的环境,加强实施双语教学,为传承民族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国家推行新课改中,很多地区的学校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在民族地区新课改的推行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民族农村地区是教育薄弱的地区,也是最需要关心支持的地区,新课改只有在这些地区也能够顺利实施,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取得了成功。(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滕星.中国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对象、特点、内容与方法[J].民族教育研究,1996,(2):44―53

[2]苏德.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11):1―3.

[3]张俊豪.试论民族学校教育评价[M]民族教育研究,1997.05.15

[4]杨洪芳,新课改在农村:一场持久的攻坚战[J].山东教育,2003(12).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第7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教学方法

引言

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1]4号文件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外向型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对该专业本科生实施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素养,培养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

《生态旅游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笔者对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2005级和2006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尝试使用双语讲授该门课程。教材采用英文原版教材Ecotourism: An Introduction(2nd Edition,2003年版,由美国Routledge出版社出版)。在课堂上,笔者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PPT为双语,中英文对照演示,教学用语也是双语——中英文讲解,中英文比例均各占50%。为评估本次双语教学效果,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课程结束后,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专业14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双语教学的教材使用、授课方式及手段、教学效果等。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是否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

对旅游管理专业是否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这一问题,绝大部分(80.4%)学生表示有必要,71.7%的学生赞成今后将其他课程开为双语课,表明开展双语教学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支持。交叉分析显示,英语成绩与对是否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的态度之间没有相关关系(η=0.387)。

2.学生对所用教材的看法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外文原版教材。与国内教材相比,原版教材有时代性强,反应科研前沿,例证丰富等优点。但是原版教材的词汇丰富,语言表述与国内教材有较大差异,学生阅读起来较困难,即使是英文基础较好的学生也难以消化原版教材的内容。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原版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对采用何种教材比较合适这一问题,本次调查显示,73.3%的学生认为采用“原版教材+中文注释的导读本”最为合适,39.1%的学生认为选用国外原版教材合适。不到10%的学生赞成采用中文教学参考资料或者国内编写外文教材或讲义。说明学生是支持双语课程采用国外原版教材的,但是,为了减少在语言疏通上花的时间与精力,促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大部分学生希望有中文注释的导读本来辅助学习。他们普遍不赞成使用国内编写的外文教材或讲义或者中文教学参考资料来讲授双语课程。

3.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看法

调查显示,78.3%的学生认为教师授课使用英语所占比例在50%~80%为宜;17.4%的学生认为30%较合适,没有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全部采用英文。84.8%的学生认为教学PPT使用英文所占比例为50%~80%合适。这说明,学生希望授课教师采用英汉交叉讲授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所讲内容,减小课堂压力,减轻学生的紧张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全国范围内,这种英汉交替使用的双语教学比较普遍[1],这也适合目前中国学生与教师的实际情况。

4.学生对于双语教学目的的认识

学生普遍认为双语教学有着多重目的,包括“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外语知识和能力”、“开拓国际视野和意识”、“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而既提升专业知识与能力,又提升外语知识和能力则是双语教学的最主要两个目的。 转贴于

5.对课堂教学效果的看法

总体上,学生对本次《生态旅游学》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满意的,有87%的学生表示了满意。对于“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这一问题。分别有63%、56.5%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本课程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外语水平,另有54.3%的学生认为自己“开阔了国际视野”,有近40%的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了对专业课程及外语的学习兴趣,说明本门课程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不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努力提高学生对外语和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6.对开展双语教学可能的不足的认识

67.4%的学生认为开展双语教学可能会造成“学生只顾记笔记,无足够精力听教师讲解。”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外语水平影响了听课效果。其次是“由于语言困难而降低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可见,这两者都与语言障碍有关。

65.2%的学生认为双语课程会加重学习负担。但是英语水平与学习负担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η=0.335)。许多英语水平较好或较差的学生在双语课的学习过程中都感受到了学习压力。这可能是由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对各自的要求不同所致。但是从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绝大部分未通过四级的学生(84.2%)都认为双语课程会加重学习负担。

7.影响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

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目前,由于双语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实施双语教学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师资、学生、教材、教法和手段、教学环境和条件等等,在不同环境下各个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就本课程而言,学生认为主要的因素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百分比为50.0%;师资的百分比为34.8%,这两大因素是最主要的关键因素,也是今后开展双语教学时需特别重视和努力改善的突破点。

二、建议

针对调查结果,为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效果,提出以下建议:

1.双语教材。众多调查研究表明,教学双方对使用原版教材均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2]。选用英文原版教材,让学生接触地道与规范的英文表达,有助于提高英文水平。因此,当前在双语课程教材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选用国外优秀原版教材,同时,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还需要编写相应的的中文教辅材料。

2.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方面,在双语教学中,由于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授课信息量很大,教师应在双语教学中采用幻灯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大量利用图表、数字、可视资料,并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课堂讨论来提高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外语能力。此外,由于生态旅游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国外对生态旅游的研究非常注重实践调查,许多结论都是通过调查得来。因此,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及正确的科研态度,教师应当争取学校有关部门和系的支持,增加实践课的比重。只有灵活应用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双语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3.师资。双语师资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和保障。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必须有广博的学科知识结构,而且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能力。我校现在的双语教学多数未经过相关培训就直接“上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学校可举办一些教师双语教学培训班,有条件的还可以选派专业过硬,英文基础较好的教师到国外培训。双语教师到国外培训,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不仅能提高英语水平,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也将获得提高和启发[3]。

4.教学模式。首先是处理好专业课程与外语的关系。双语教学是使学生有机会用外语的思维构建起一种学科性的知识体系和用外语进行思维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两种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向学生传道授业,让学生在领会学科知识的同时,掌握外语[4]。一方面,不能因为采用双语教学而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进度和深度,降低专业学习的标准,毕竟专业课程学习是根本。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视对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活学活用了外语。所以双语教学要在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学生的英语水平对其学习效果影响较大。英语水平差的学生需要花很多的时间、精力才能跟上教学进度。在某种程度上,双语教学增加了这一部分同学的学习负担。但是,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和外文原版教材是一种新的挑战,因而在教学过程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因此,可以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实行分班或分级教学。对同一门课程同时开设中文讲授与中英双语课堂,供英文水平不同的学生选择;或者允许英文水平较差学生的双语课程习修时间延后至下一学年,与下一级的学生一道学习。

参考文献

[1]俞理明,袁笃平.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5,(3).

[2]彭军.对引进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前沿,2003,(5):134-136.

双减小学语文教学第8篇

教师关于教育双减的心得体会    新学期开始,“双减”新政落地,将让中小学的办学生态发生巨变,学校教育主阵地地位增强,我们教师肩上的责任无疑更重,专业性要求更高。“双减”之下工作量虽略有增大,但也促进了自己对教学的思考:如何提高作业质量,如何进一步优化课堂,这是“双减”给老师们带来的积极影响。我们要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有效的开展教学常规工作。

   “双减”新政给老师带来了哪些影响?“双减”之下,如何让教育回归,让幸福回归?下面我谈谈对“双减”的感受和看法。

   一、“双减”政策下,教师要加强备课质量,优化课堂,布置作业,力求“少而精”,致力引导学生找到学习乐趣。

   “双减”出台,意味着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找到学习乐趣,当他们的内驱力被激发,学习就会变得轻松,也会主动向课外延伸,拓宽知识广度。“双减”之下,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的要求进一步加强。

   作业批改是落实“双减”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教师要比过往花更多时间和精力,科学布置和批改作业,并根据作业情况,更精准地为每位学生构建学习档案。“双减”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避免重复性和机械性的作业。

   因此,我布置的书面作业不超过20分钟,尽量做到精且优。另外还有20分钟的阅读时间,由学生自主把握。作业批改有优、良、中等标准,个别同学完成质量不高的会做批注,再抽时间对他们面批面改。谈到分层布置作业的问题,小学生的分层不会特别大,所以学校暂时还是全级统一作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多阅读。

   二、如何让课后服务变得更有意义?老师应该跟时间赛跑,在夹缝里挤时间。

   我们教师应该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努力做到“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责。科学合理布置课外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不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切实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增强课后服务的水平。

   实行“双减”工作以来我们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更注重提升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家庭作业主要是让孩子们完成一些像跳绳、排球、篮球这样体育类的,还有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完成一些他们喜欢的兴趣爱好。

   我校启动新学期课后服务工作后,所有教师坚守岗位,在服务时长、服务形式、课程项目、师资队伍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真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老师们改变了在课堂教学习惯,主要是理念的转变,课堂上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在课堂上腾出更多的时间,低年级是15到20分钟的巩固练习时间,高年级是10到15分钟的巩固练习时间。减少了孩子们回到家里完成作业的情况。

   三、落实双减”,扎实常规

   结合教育部颁发的“双减”政策,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分层布置作业,减少学生作业负担,将“双减”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分层作业要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学生作业抄写本上呈现出来;每周一次组内集体备课,做到人员分工,经验相互分享,保证备课如实开展;落实常规工作,狠抓教学质量。

   积极学习本期常规考核要点及变化,及时了解教育文件,仔细研读教参,明确教学流程,注重教学细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反馈开学教学工作手册撰写情况,要注重课题研究的撰写,工作手册的指导思想要结合“双减”政策、教科院提升课堂质量六项建议、本期教导处工作计划进行撰写。其中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具体工作措施要一一对应。

   总之,我们教师应该重视教学常规工作,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好常规工作,真正有效地落实“双减政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双减是一项政治任务,学校和教师是落实“双减”工作的关键。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双减工作作为维护教育公平的关键举措,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让校外培训回归教育初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要更加关心关爱教师,依法保障教师权益和待遇,引导教师严守师德师风底线,用心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发挥个人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课后服务更精彩,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社会都要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让尊师重教成为社会的一道靓丽风景。

   我们教师要时刻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对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标准,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用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家国情怀,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良好学习习惯,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造就一大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关于教育双减的心得体会

      “双减”工作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和政治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国之大计。作为一线教师,更是站在了“双减”工作的主阵地上,更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到学习工作中去。

        在我看来,“双减”不是让学生远离学习,度光阴,轻视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质量上做减法,不是在教育责任上撂挑子。而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认真备课,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要健全作业模式和形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等。

        我认为具体的做法有:

        一、学习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有新的认识,更新教学理念,明白减负并不是单纯的削减作业数量,关键是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高质效。

        二、增强集体备课,仔细钻研教材,使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更加明

   确,依据单元目标制定合理地课时教学目标,并依据各班的实际情况,修改教案,有针对性地对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

        三、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情境,培育学习兴趣,以“学生发展为本”,精讲简练,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40分钟的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围绕听说读写相结合进行。有目标,避开随意性。在讲解课文中完成。如:每篇课文中的生字,对容易写错的,在检查预习时重点强调,采用集体书空或抄写或形近字等方式牢固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运用各种办法或近、反义词,或联络上下文理解。找出本篇课文中想像说话的训练点,进行说话练习。课后及时写下。有了课堂上说的基础,回家完成写的任务就轻而易举。对文中的重点段落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减轻了学生业余负担。

        五、课外作业,细心筛选,仔细编排,如在教学中总结出经典基础性作业和练习,作为常规试题仔细练习。让学生作业负担小,又得到最大的训练,做到及时高效。每周针对单元目标出好周周练,进行些操练。

        六、设计分层作业:对各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做作业。同时还注意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让中差生把完成老师的作业当作一件乐事。避免作业中的重复现象,尽量设计精而简的作业,作业的布置要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总之,练习只是手段,让学生在课后获得现固才是最终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为教师要精细设计每一个课堂作业,做到少而精,让学生在乐中获得学习,获得巩固,增强练习的有效性。

 教师关于教育双减的心得体会

   开学季,上好“双减”第一课卸下过重负担、逃离题海战术,让孩子们“返璞归真”,这才是童年该有的样子。暑假即将结束,很多同学真切感受到了“双减带来的“惊喜”一一校外培训做“减法,业余时间做“加法”,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去追寻童年的“诗和远方”。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相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双减”大礼包为孩子们送上开学“见面礼”,家长们也更加期待全新的打开模式。开学季,如何让“双减”在校园里与暑期有机衔接,持续推动减负政策在校园里落地,孩子关心,家长注重,全社会关切。教育部门、学校应把“双减”政策贯穿到新学期的教育任务当中,精心准备好“双减第一课。把各项“硬举措”落地落实,首先要深刻把握“双减”重点,对标对表,把举措与实践有机衔接起来,严格把控好书面作业量,探索推出延时托管服务等,让“双减政策与教育改革同频共振,打开更多新场景,为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双减”落地,关键看行动,更要看力度。各地要细化措施,从严监管,让好政策见到好效果。当前,很多地方积极采取行动,纷纷推出“课后服务细则,让“双减走进校园拥有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