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08 10:17:25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第1篇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社会环境;优化

【中图分类号】G40-0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36(2016)02-0127-02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环境概述与分类

社会环境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联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以及发展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所遇到的瓶颈,都在与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问题,必须先明确社会环境这一概念的内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种类,才能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更好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一)社会环境概念的阐述《辞海》对“环境”一词有两种释义:一是广义的环境概念,指环绕所辖的区域,其环绕中心体可以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二是狭义的环境概念,指与人类主体相适应的外部世界,即人的生活空间,其环绕中心体是人类主体。因为教育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以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为关注点,所以关于教育的环境,人们通常取用《辞海》中“环境”一词的第二种解释,以人作为环境中心体。也符合哲学意义上对环境的界定:“以人类为中心,围绕着人类而发展起来的一切外部事物,都可称之为环境,也就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外部条件。”因此,可以把“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内涵归类为两个方面。从广义上,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包括一切能对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产生影响的环境要素。而在狭义上,思想道德教育环境是指已经与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融为一体,被教育者有目的地利用,以期能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并成为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分类以未成年人为主体,依据不同标准,环境可以有不同的分类:1.按照空间概念划分,可分为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其中针对组成要素的不同和掌管领域的区分,社会环境又可以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环境等;微观环境是指与每个人生活直接、紧密关联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等。2.按照其构成本质划分,可分为硬(物质)环境和软(精神)环境两大类。硬环境是看得见、摸得着可感官的环境,即物质环境。如自然风景、教室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软环境是看不见但却能感受到的环境,即精神环境。如时间、空气、社会氛围、文化气息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按照状态划分,可分为开放环境和封闭环境。开放环境,即人与外部思想信息是敞开的交流;封闭环境,即人与外部思想信息隔离、排斥的。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现状

1.德育没有引起教育机构的足够重视中央颁布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文件后,学校及其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但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和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的失衡状况一直未有实质性的改变。在中学阶段智育甚至被视为测评学生的唯一标尺,德育在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在很多中学,各类主课占用挤兑德育课的课时进行考前复习的现象比比皆是,应试教育的成效与道德教育的重视呈现了反比增长。很多教育机构对德育教育应付差事的态度,致使其德育教育方式老套,内容陈旧,使学生对自身应当具备的道德水准和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没有产生认同感。2.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缺乏科学性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家庭中的德育工作比起学校教育更显生活化,具有广泛性和参透性。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无形中成为未成年人德育的指向标。但迫于社会竞争和入学门槛逐年提升,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铺天盖地的以期开发智力提升成绩的培训班,替代了对未成年人身心精神层面的关注,未成年人从家庭成员身上感受更多的是焦虑与不安,这对未成年人健康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树立都有直接负面的影响。比如家长教导孩子公车上对不认识的人不必要让座,不能让自己累着,这种耳濡目染的不健康道德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使某些未成年人从小养成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3.不良文化现象和社会舆论的频频误导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青春期阶段是未成年人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去尝试接受一切新鲜事物的成长阶段,在此重要的德育教育时期,文化媒介的直接导向作用体现在未成年人的一言一行中,正向的积极的舆论氛围和文化现象能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主流的价值观,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信息环境。反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不法商贩被金钱利诱,无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将大量非法的充斥着色情、暴力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产品引入市场并大肆传播,市场的自控能力弱加之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使抵抗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弱但接收新鲜事物能力较强的未成年人成为不良文化现象的最主体受害人群;随着各式各样的综艺节目、网络红人占据屏幕,他们所提倡和宣扬的不伦不类的价值观被众多未成年人追捧并效仿,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为了成为“网红”不惜代价去整容成为“锥子脸”,更有甚者玩起“杀人游戏”。这些都是不良的文化传媒和社会舆论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掀起另一波的挑战。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优化策略

目前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成长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塑造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认可,政府带头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建设出资出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也在逐年改善,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各领域内出现的破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良好运转的隐患也不容忽视,因此必须给出相对应的策略优化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以期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做出最大贡献。1.优化学校教育环境,提升德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学校教育环境的优化的根本是教育机构在思想上给予道德教育充分的认可,肯定其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思想认可、态度上肯定,才能在实际策略上有实质性的改变;其次学校教育应增加相应的德育课时,使其在教学环节占有一席之地,使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剔除主副课的概念,只有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建立德育课不比英语课次要的观念,才能使德育与智育并肩齐驱;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具体的德育教学环节引入与时俱进、新颖活泼的教学方法,提倡适应当前新思想、新道德、新观念的德育教学理念,跟进学校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变革传统的未成年人德育评价理念,更好地平衡学生的学习成绩、特长、优点之间的评比,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多样性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2.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方法的科学性首先,强化家庭教育中的自主意识。家庭教育者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作为孩子教育的最近和最佳示范模本,切实提高自我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对孩子的直接影响。其次,家庭教育应该积极将社区、学校组织起来。组建指导中心,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在学校和社区的帮助下,家长应树立科学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家庭教育方法,充分利用现代通讯设备例如建立微信群等方式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能充分配合学校老师的工作及时掌握和反馈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使学校、家庭以“责任”为桥梁,以“道德教育”为纽带,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再次,家庭教育中应充分利用家庭内部和邻里间温馨和谐的轻松氛围,开展各式各样充满意义的活动。比如组织环保小达人评比培养未成年人社会责任人意识,发起慈善捐助活动培养未成年人助人为乐意识。3.净化市场文化环境,健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为导向,现代媒体人应坚守职业道德规范,为净化市场文化环境,为未成年人营造一种积极正能量的舆论氛围作出承诺,防止和抵御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袭,为网络传媒坚守一片净土;针对整治传播、扩散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垃圾信息的不法分子的相关法律亟待完善,需要扩大法律覆盖面,填补一些执法漏洞,使不法分子绳之以法。4.充分发挥未成年人主观能动性,为思想道德建设环境提供内在动力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未成年人作为受教育者,虽然是知识的灌输人群,但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常常发挥着重要的主观能动性,未成年人要通过在不同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中对知识的吸收、理念的渗透,最终完成自我教育和个性发展的过程。社会环境的改善是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只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在不同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中要给未成年人充分发挥主体性的条件和机会,引导未成年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切身的体验中收获思想道德教育的硕果。

[参考文献]

[1]陆士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误区与对策[J].人民教育,2004,(18).

[2]马安林.重视舆论环境、优化舆论环境———谈思想政治教育与舆论环境的关系[J].贵州教育,2004,(06).

[3]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第2篇

关键词 未成年人 道德教育普及

中图分类号:G63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115-02

一、普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国家战略

公民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平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各国在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十分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性是世界德育、教育界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从理论层面上讲,“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从近代教育学产生之日起,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意义就与教育学家们对教育的价值属性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康德在他的《教育论》中曾经指出,教育以人类个体的未完成状态为起点,通过养护、管教、教导等环节,最终以发展儿童的向善的倾向,使之成为道德的存在为目的。康德的后继者赫尔巴特更是明确地指出:“教育的惟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两个世纪过去了,今天的教育已经进入了因特网时代,科技教育等在学校教育课程中的比重正在膨胀,但是世界上有理性的教育学家们都一致肯定教育的价值性,因而都承认道德教育在全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正是因为这一点,面对全球范围内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将“学会生存”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哲学加以提倡,强调“我们有足够的理由重新强调教育的道德和文化因素。”

从实践的角度看,将道德教育视为教育的根本也是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美国当代教育家厄内斯特・波伊尔建议“基础学校”的道德教育应当教会学生诚实、尊重、负责、同情、自律、坚忍、奉献等七项美德。现在美国许多公立学校都开设了道德教育课程。1993年在广州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认为:“在未来的二十一世纪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二十世纪末,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聚会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显然,《宣言》中的观念是在倡导人性的回归,这也是教育的本真所在。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负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我们要把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尤其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普及摆在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战略地位去思考,把普及道德教育当作普及义务教育的重头戏唱好、抓实、做强,产生巨大的社会正能量、正效应。

二、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剖析

今天,我国正处在经济大发展、市场大繁荣、社会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人们的经济意识不断膨胀,物欲横流,公民道德建设无形中被弱化、淡化。目前,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着诸多弊端和令人担忧的地方,突出表现在: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上实下虚现象,有决策部署无法制保障,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缺乏有效地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手段为其护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体系尚不健全。2.在刚刚建立起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更重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社会主义文化环境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市场主要突出商业价值趋向。3.教育体制改革不完善,考试评价机制不健全,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育教学中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4.教育科学研究滞后,尤其是对民族发展史、成长史和建设史研究认识不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缺乏有力的科学理论支持和指导。由此看来,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深入普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普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普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根据新的教育实践,坚持贴近未成年人的思想实际,贴近未成年人的生活现实,贴近未成年人群体,用新思路研究新情况,用新机制解决新问题,用新措施开创新局面,努力把道德建设推进到德育普及的更高层面上去,提升国民文化软实力。

1.加强绿色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社会环境。道德建设及普及是全民义务,各部门、各单位应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把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度化、法律化、常态化、普及化。在社会环境综合治理中,各级政府要把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建设作为硬指标来抓,在治理整顿文化市场,净化乡风民俗方面出真招、下猛药,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形成。

2.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手抓。大国办大教育,首先是政府要积极承担起全民教育的重任。政府要进一步转换职能,积极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编制一张道德建设的大网,形成事事育人、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社会氛围。

3.加快课程和考试制度改革,加强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建设一支德育工作教师队伍,不断创新育人机制。加强隐形课程建设,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改革德育教学方法,拓宽德育教学渠道,完善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综合评价机制。教育部门要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切实矫正高、中考“指挥棒”指向,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德、智、体全面发展。

4.加强德育工作研究与实践,树立科学育人观,努力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道德建设机制和德育网络。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组织人力研究探讨国民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和有效途径,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方法指导。

5.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吸收外来优秀成果,把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有机结合。让未成年人接受一些中国儒家思想熏陶,从国学中吸收人文精神的营养,让民族传统美德得到发扬光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以开放的胸怀积极吸收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用多元德育文化滋润未成年人幼小的心灵。

国际教育基金会总裁(IET)石峻吴博士曾中肯地指出:“在你们追求更高的学术与科技教育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青年人的人格教育。否则,你们将会重复西方的严重错误。由于这些错误西方得到的是犯罪、道德败坏、家庭的崩溃与其他种种的有关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是科技的失败,而是最基本的教育的失败。”这是很值得我们深而思之的。

参考文献: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第3篇

2要改进学校德育。德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课程建设,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学校的德育课程成为广大未成年人学生喜爱的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途径。德育课程要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根本任务之一,依照未成年人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品德形成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教育内容和计划;要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贴近未成年人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下未成年人学生的思想特点,探索未成年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形式、新办法,提高教学效果。

3要加强德育的学科渗透。除了节假日,学生日常生活大约1/3的时间是在学校,在校3/4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9/10以上的时间又在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学校开设的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有机地将德育渗透其中。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有机统一于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把各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的大量思想政治及德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的原则,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还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他们关心同学,关心他人,树立集体荣誉感。

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从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三个环节入手,采取切实举措,加快新课程改革的进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营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第4篇

【论文关键词】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失范;自律

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已经成为未成年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情感、开发潜能和休闲娱乐的巨大平台。然而,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它对未成年人思想、品质、价值观、情感等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如“道德失范”、“网络成隐”等问题日益凸现。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意识与道德教育,创新中小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道德的要义与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质

关于网络道德的含义,目前学术界还没有达成一致。早在1993年,为了解决一些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环境、生态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宗教组织发表了《全球伦理》宣言,对于计算机网络伦理道德内容的探讨从那时就已开始,互联网世界的道德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价值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今天,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地是以数字信息为中介的“虚拟化的交往”。在网络世界中,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使得传统道德舆论的承受对象变得模糊和有限,个体的道德自律便成为正常的社会道德关系得以维系的主要保障。因此,笔者认为网络道德是伴随网络的产生而形成的用以维持网络社会的有序运行,调整“网民”之间及“网民”与网络社会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应该综合现有道德的合理部分,是建立在各主权国与民族文化平等、自由、互惠的基础上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内涵丰富的道德体系;它应该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利益和整体趋势,能够妥善解决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冲突所引起的严峻的道德行为失范问题。网络社会虽然是虚拟社会,但实质依然是人的社会,

“人一机”交往的背后,实质上还是人与人的交往。既然是人的交往,就必然存在一定的交往规则。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网民中8~35岁青年占85.8%的绝对多数。其中,2,4岁以下的青年占56%,l8岁以下的少年已占到24%。这个数字表明,目前我国已形成特殊的未成年人特征的网民群体。未成年一代作为网络社会的正式居民,正在毫无顾忌地参与网络规则、网络道德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随着孩子们的成长,网络社会道德与现实社会主流道德规范可能相冲突或背向而驰,这种冲突必然导致未成年人的道德失范。但最终趋向是接近的,因为未成年人与社会主流道德的碰撞、摩擦与反叛是由他们的天性决定的,也正是这种“叛逆性”提供了社会主流道德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已经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对于未成年学生了解信息知识,掌握上网技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不少上网学生把网络当作远离现实生活的虚拟空间,在网上肆意胡作非为,诸多负面影响正在加剧。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教育是必要的。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质是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道德管理措施和途径,将网络道德的基本规范、基本要求内化为网民自身的自觉意识和道德品质,提高网民个体处于网络社会中所应具备的特定的德育素质。对于未成年人而言,需要使他们认识到网络世界并非是绝对自由的世界,而是有一定的规范和秩序,需要在努力透视网络、自然、人生共同的因果规律过程中,寻找自我价值、生命意义和确证自己现实社会属性的能力,需要适度、恰当地处理好人与网络、人与人、人与自我等各种关系的融通意识,是道德选择和道德践行中个体的独立自主与责任自负的理性自觉。相对传统道德而言,网络道德教育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多元性等特点,强调“慎独”与自律。通过系统的教育,使广大中小学生不断增强网络道德意识,提高网上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行为和信息,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网民。

二、未成年人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成因

网络作为一种综合的媒介,把各种已有的大众传媒容纳其中,同时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媒介的优势,这就是虚拟的人际交往平台和信息传播平台。网络的很多先天性特征,如开放性、隐匿性、虚拟性和无约束性,对未成年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不论是在辅助学习、了解信息、人际交往和休闲娱乐上,网络都是未成年学生青睐的媒体。“网络交往”的特殊性对未成年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他们能以完全自主的方式,开拓自己的生存领域、创立自己的生存规范和道德准则,也能以完全平等的方式与成人世界展开对话,表达自己对生存世界的理解和体验。但不少未成年上网者还没有认识到网络是社会生活的延伸,完全把网络交往当作远离现实的虚拟空间。出于这种认识,他们认为上网就不需要遵守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言行肆无忌惮。比如有些上网的青少年,知道在生活中偷看别人信件是违法的和不道德的,但是却不认为在网上私自看别人的E—mail是不道德的;他们明白在生活中对别人谩骂和攻击是不礼貌、不道德的,在网上却任意而为。一方面是他们不知道网络的规则,另一方面网络的隐蔽性使得上网者所受到规范和舆论的约束远远低于现实生活。综合起来,目前未成年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言行随意放纵。有19.2%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0.6%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的调查数据显示,7.3%的学生出于“好玩、表现个性”,21.3%的学生是因为“情绪不好的时候发泄一下”,22.3%的学生是“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5.2%的学生是“大家都用我也用”。此外,有6.3%的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6.9%的学生私自用过别人的帐号上网。

2.价值观念模糊。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3.2%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3.1%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5.7%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是隐蔽性的,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5.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2.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8.4%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3.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帐号是不道德的。

3.人格冲突。调查显示,43.3%的中小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好玩、自由、刺激,不受成人限制”、“表现自己另一面,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网络是虚拟的,隐蔽的,不信任、怕受骗、保护自己”、“尝试新的刺激”、“体验不同于现实的生活,寻求另一种感觉”、“逃避现实,对现实不满”、“无聊”等。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在网络中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对自己在现实与网络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

4.上网成瘾。调查发现,患网络成瘾的中学生网民高达20.4%、小学生网民达16.3%。成瘾者完全被网络支配,成为网络的奴隶,他们当中有的是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中,有的沉迷于网聊网恋,有的沉迷于网上的不良信息,主要是一些色情、暴力等信息,出现个性化极端化情绪,低落和孤独感,疏远家人朋友,身体健康状况下降等一系列情感心理问题,造成人格不健全。

为什么会出现网络交往中的道德失范?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未成年学生在网络中难以形成“他律道德”和逐渐弱化的“自律道德”引起的。首先,网络世界的虚拟性、隐匿性本质和数字化存在形式,为孩子们寻求个体的自由表达、自我表现等提供了丰富的空间。但网络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无约束地带”,身置其中,孩子们都是在匿名的前提下与人交流,对于网络另一端的个体我们都知道得很少,性别、身份、社会地位及兴趣爱好等等个体的信息都是未知的,网络的时空分离使得一切有关个体的隐私信息都可以隐藏,你也可以同时以多种身份和角色参与网络活动,导致主观价值标准模糊和自主意识降低,自律道德弱化。其次,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必然带来了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评价的多元性。由于网上信息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与现实社会有很大区别,虚拟世界大大方便了孩子们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同时也展现着自己的个性化的表现行为。通常,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件符合常规的事情的道德行为、事件和观点,可能在虚拟的网络中会有更多不同的理解。又由于学校的网络德育教育暂时还处于一种失衡状态,现实的道德并没有真正的深入人心,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并没有达到一定水平,这也使得未成年人的网络表现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再加上孩子们的注意力是网上的内容,而不是自己的内在价值标准及态度,这种自我卷入的水平很高,现实的道德规范和个体的内在标准对个人网络行为的监督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再次,网络的开放性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传统的道德禁忌,却为个人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提供了条件。未成年学生的网络道德的形成也需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都需要通过包括社会、家庭等在内的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他们的核心的道德内容。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孩子们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未成年人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统的德育也显得滞后与低效;面对网络,社会价值取向过于单一等等原因,导致“他律道德”在网络空间难以形成,使未成年人逐渐表现出和自己现实身份不一致的失范行为。

三、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的困惑与思考

网络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应以开放的心态来迎接它,面对网络给未成年学生良好道德形成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粗暴地切断孩子们与互联网的关系,而是要在他们接受网络科技知识的同时,强化其道德意识,加强对孩子们的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不让他们在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

2003年5月,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现在,互联网迅速发展,逐步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互联网交上了朋友,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同时也加重了我们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建设,努力使互联网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个新窗口;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积极规范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调查中,关于如何抵制网络媒介的不良影响,未成年学生的意见相对比较集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加强网络道德建设”(63.4%),其次是“加强网络法制建设”(48.5%),再次是“加强未成年人网络资源建设”(38.1%)。相比之下,选择比例最小的三项依次是“禁止未成年人上网吧”(9.7%)、“加强家庭教育”(12.5%)和“从技术上加以限制”(12.8%)。这表明在中小学生看来,抵制网上不良影响最重要的是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法制建设,建设未成年人网络资源也得到了很多学生的认可。相比之下,禁止未成年人进网吧和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没有得到太多学生的支持。他们可能觉得这些措施的效果是有限的。

显然,对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教育要依靠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综合力量,争取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网络教育工作的支持。在当前网络法规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应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为广大未成年学生的健康上网营造良好环境。以下针对性地谈几点开展中小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与学校其它各育的整合,并渗透其它各学科课程中

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种教育中都有网络道德教育可以利用的因素,我们要善于从其他教育中寻找网络道德教育的因素,在进行其他教育的过程中有机的穿插渗透网络道德教育。如各学科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媒介教育等等都可以和网络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这样就拓展了网络道德教育的渠道。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就进~步加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与思想道德建设明确提出:1.“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份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2.“各类互联网站都要充分认识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3.“要遵循网络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广大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这些为我们中小学校如何更好地适应网络信息社会发展,进一步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未成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明确了责任,提出了具体要求。  目前中小学也都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但有关计算机伦理、网络道德与安全的教育却比较缺乏,还没有引起重视。在调查中,对于“你所在的学校开展过哪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问题,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68.3%),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计算机竞赛”(22.6%)和“网络规范教育”(25%),选择“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德育”的比例仅为8.5%。这反映出目前学校对计算机网络的利用主要是多媒体教学领域。学校也利用网络开展了一些网络德育和规范教育,但是力度远远比不上教学,而且规范教育多于德育,表明当前的网络德育还集中于行为规范层面的指导,有待深入。在访谈中,被访的中小学生表示信息技术课除了技术教育之外,确实没有上网道德和心理方面的辅导。有关教师也认为,由于不知如何操作,学校和教师对这一块基本上是回避的。信息技术课没有这项内容,思想品德课教材也没有反映这些比较新的内容。这种情形就像教人学会了游泳的技术,却没有教人在水里如何应对各种情况和意外。因此,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开展要与其它各育整合,并渗透其它各学科课程中,构建有效的综合化的德育教育模式。例如,尽快把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的德育课程,在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使未成年学生在掌握网络这一新兴科学技术的同时,懂得用相关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再如,许多孩子患上“网络成瘾症”、“网络孤独症”等,往往都是由于性格孤僻、缺乏理想、缺少良好的兴趣爱好等原因造成的,所以,需要把对未成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转变教育观念和模式,可以达到“疏导”的效果,使其具有良好的上网心态,从而使用网络更加理性。

2.开展情感体验式网络道德生活教育,以导代堵,培养慎独、自律的网络道德主体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要想真正成为德育,必定要通过生活来发出力量。网络德育的展开要与个人生活展开相统一,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应该指向个人的幸福生活,把未成年人引向生活,开展情感体验式生活的学习实践,让未成年人在践行网络道德的同时,获得生活的完满,提高增加他们网络学习的重要性、个人相关性以及个体有益性的认识,从而增加未成年人学习的自主性、自律性。

传统德育一个最大缺撼,就是过于重视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而往往忽视受教育者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按照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的价值内化三阶段理论,这种德育效果一般只能达到让学生顺从教育者意志的阶段,充其量也只能达到认同的层次,却很难上升为德育的最高境界——学生将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需要,而德育的最终目的则在于如何教会学生以道德理性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因为良好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形成,除了个体对形成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必须抱有自觉的积极态度,和理解道德要求的实质和意义外,最重要的条件是,通过反复的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突出个体的主体性,使其获得证明道德要求正确性的主观经验和富有情绪色彩的体验,使其道德意志得到充分的锻炼,使其道德行为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而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却严重脱离实践、脱离社会、脱离自然,这非常不符合未成年人的强烈的自主、表现自我、体验新奇变动等心理需要,不利于未成年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注重学生的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是将学生的行为规范形成以及所开展的系列活动当成学校的“工作”,而是把它作为学生的生活。例如,利用角色扮演法,寓教于乐,让未成年人感受上网成隐的痛苦,感受网络黑客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性,网络欺骗和言行随意放纵等不文明行为导致多少人受到伤害。角色扮演使孩子们获得源于生活实践的内在的德性,而非简单的行为规范,道德教育的效果才能强烈、持久。

如前面所述,网络中的道德“失范”也是长久以来德育问题的积累和凸现: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忽视道德品质的锻炼与培养;忽视个人修养,造成个体缺乏内在的道德自律和自觉。这些问题造成人们在网络环境中缺乏公德心和责任意识,缺乏自律和自觉。对未成年人而言,在外在约束力比较强的情况下,个体表现为顺从;一旦外在的约束力弱化,个体很可能由“顺从”走向了反面。目前的网络正是这样一个外在约束力暂时弱化的环境。在调查中,学生上网之后用来“玩游戏或者聊天”的比例占到68.2%,而上网的时间82.3%的学生选在双休日,74.4%的学生选在自己家中上网,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度比较大就容易造成外在监管力量失控,在学生自己自由驾御的“网络世界”里,真正能够起到约束作用的只有他们自身的网络道德责任感和道德理性。因此,要解决目前网络的“失范”困境,最根本的是要改善德育的实效,培养能够独立思考、自由选择,具有道德自觉和自律性的网络主体。未成年人网络道德与其他任何一种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一样,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由他律到自律的趋势,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网络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必须依靠学生在具体的网络行为体验中培养,而不是仅仅凭借空洞的理论说教或由上而下的道德规范的灌输。因此,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要多采取双向互动化的、平等化的、全面化的、生动丰富化的方式,要重视通过自然的未成年人的生活、娱乐、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凸现他们的主体性,来引导他们学会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培养起适应网络社会要求的,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化的道德,才能使其在复杂的网络社会中健康成长。例如,积极开展网络道德知识、网络文化学习心得演讲、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道德书画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过程的实践,注重日常生活的体验,营造网络道德学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慎独、自律的网络道德主体。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第5篇

(一)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二)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

(三)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担负起领导责任;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艰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人员流动性加大,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给未成年人教育带来新的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应对挑战,加强薄弱环节,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采取扎实措施,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第6篇

一、赛博文化的概念及特点

“赛博空间”(cyberspace,又可译为电脑空间、网络空间、计算机多维空间等)这个词是加拿大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于1984年在他的著名科幻三部曲小说里创造出来的。他在其科幻小说中描写了一位进行神经移植术的患者,难以适应全球的计算机网络化把人、机器、信息源都联结起来的新阶段,难以适应新型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他的小说所揭示的一种人们在信息时代进行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的新型空间正在成为现实,人们将活动、航行在这个虚拟世界。

在赛博空间中,人们通过诸如电子邮件(E-mail)、电子公告板(BBS)等电子通讯方式建立起一种新的意义上的社会,并由此形成了计算机化、网络化、虚拟化的多维信息文化——赛博文化(cyberculture)。从我们今天的认识水平来看,赛博文化较好地体现了信息时代的文化特征,将成为信息时代的核心文化。[1]

就文化的意义存在看来,赛博文化应包括赛博文化的创造主体、赛博文化行为及其规范、赛博文化产品三个部分。[2]所谓赛博文化的创造主体,具体指的是那些在网上、搜集、创造、反馈、交流信息的人们。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到2004年底,我国上网人数已突破9400万人。正是这些人创造并推动了赛博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所谓赛博文化行为是指主体在网上信息的浏览、发送电子邮件等行为。赛博文化行为规范是指网上礼仪、网上道德规范、对网络知识产权的尊重等。赛博文化产品指的是属于bit形态的数字化产品。在赛博空间中,赛博文化主体通过其活动创造赛博文化产品,进行网上交往,推动了赛博文化的发展和完善。[3]

二、赛博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赛博文化有利于未成年人开阔视野,促进德性成长

在网络社会中,代表未来的不是成人群体,而是未成年人一代,他们不再遵从成人世界传统的生存规则,而是创造自己的生存规则,未成年人在网络社会生活中日益显示出来的地位与作用也为其德性的创造奠定了基础。开放化的网络也能以宽容的态度,认可和接受未成年人群体特有的道德心理、道德规范、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理想,从而为网络社会和赛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异常丰富、多元的网络信息世界,无疑开阔了未成年人的价值视野,并进一步作用于他们的道德层面,使其认识到价值的多元性以及道德生活的丰富性、相对性和境遇性,促使其依据其自身经历的网络社会的种种境遇,不断构造自身的道德体系。

(二)赛博文化有助于未成年人道德价值观念创新

实存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开放自由的社会,网络社会较之这种实存的社会,其开放自由性与价值多元性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里,不同民族、不同国籍、不同、政治立场、价值观念、生活习俗、文化背景的人,都可大显身手,他们可以在赛博空间里毫无顾忌地提出自己的一些“奇异”设想。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标举创新的时代,更是一个富有创新的时代,网络社会将人类创新的意念和行为推向更高的起点,专家们创造了网络技术,而以未成年人为主体的一代新人则创造了网络社会,当提及‘创新’一词时,人们会更多地将其与工艺学或某种观念联系在一起,很少与人的‘德性’联系起来,其实,创新是一个广义的省略,涵盖生活的各个层面,当然包括德性的创新。网络社会是刚刚介入现实生活的一种生存形态,网络社会的生存规则尚处在始建状态,全新的网络社会需要年轻一代去开发、创建,处在创新之中的年轻一代更需要适应网络生存的新道德的规约,这种规约不是社会主体道德的‘硬性规定’,而有赖于年轻一代的自创自建,从这一意义上说,网络社会是未成年人亚道德创新的热土。”[4]

我们认为,网络社会之所以能成为未成年人道德创新的场所,在于网络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未成年人认识世界的传统方式,带来了人性的更大解放,从而为未成年人创新性道德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网络社会迅速而又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情感沟通方式。未成年人在网络中既可无限制地汲取信息,也可以无拘束地创造信息,还可以无节制地传播信息,这些都为未成年人道德生长,更进一步建构新的道德提供了可能。

三、赛博文化对未成年人道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负面影响

尽管赛博文化对未成年人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带来了许多积极作用,然而网络在给我们的生活、道德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道德上的麻烦。

(一)容易导致道德“相对主义”

赛博文化的自治性特点使网上道德具有环境的“非熟人社会”和道德监督机制的“少人干预、管理和控制”的特点。“非中心性”使人们不愿对任何事情负责,从而为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提供了土壤。赛博文化的自由开放性使赛博空间成为信息的万花筒,不仅会引起不同文化观念的冲实,也为上网用户自由访问各类网站提供了方便。未成年人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查看黄色和暴力信息,最终使道德意识弱化,严重的还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据调查,在因特网上的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而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的未成年人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5]因此,建立正确的网上伦理道德,用法律制度规范主体网上的行为,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克服道德相对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二)赛博文化容易消解我国未成年人道德的民族性

道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不同民族往往有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内容。德国著名伦理学家费里德里希·包尔生(FriedrichPaulsn)指出:“同一民族的不同团体……都是服从于自己的特殊道德准则的。”[6]就是同一民族的同一团体,道德主体都会有自己服从的道德规范。赛博文化的全球性、开放性特点,带来社会道德的多元性。这既有助于民族性的道德融入全球性的共同道德体系之中,又有可能使民族性的道德被西方道德价值观念突破而瓦解,也可能导致未成年人道德价值混乱或民族精神的丧失。某些西方信息输出大国通过网络传播来进行“文化侵略”,将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渗透进来,使青少年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最终产生认同依赖感。[7]有学者还指出:当前未成年人对西方国家的道德价值观念表现出相当大程度的认同:59.8%同意“个人主义、自我中心”的观念,75.1%同意“性自由”的观念,97.2%同意“信仰自由”的观念,64%同意“有钱就有一切,金钱万能”的观念,92.7%赞成“享受人生”的价值观念,信仰自我奋斗的学生占44.5%,信仰上帝、宗教的占11.4%。[8]可见,由于赛博文化的开放性、全球性特点带给我国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三)赛博文化带来未成年人道德的非秩序性

道德规范是形成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的基础,道德规范的目的是使道德主体养成遵守社会秩序的习惯。赛博文化借助于赛博空间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存在等级上的中央管理控制,因此网络行为表现的是一种非中心的自主行为,崇尚平等、自由、无限制、无束缚的交流方式。网络行为的自由化与个性化方式,有利于信息的广泛传播,但容易导致未成年人品德发展的非秩序化、自由化和个人主义倾向。在缺乏管理与监督的状态下,网络色情与暴力对网络无秩序化的未成年品德影响最广、危害最大,是造成未成年人品德不良问题的主要“杀手”。

四、对策研究

(一)加强赛博空间的法制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未成年人道德发展的网络环境

针对赛博空间中传输数据的安全及黄毒泛滥等一系列问题,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利用法律对网络进行管制。我国199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是对我国公民使用网络的法律要求,是每一个网民都应遵守的。其中第十三条规定:“从事国际联网业务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妨碍社会治安的信息和色情等信息。”新加坡在其《关于国际互联网管理的部分规定》中,明确列出了在网络中禁止传播的内容,其中包括公共安全与国际方面的导致不和谐的以及公共道德方面的共11项内容。[9]目前世界各国还没有一部全球统一规范所有因特网使用者的法律,这就要求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相互配合,尽快共同制订一部全球性的互联网的法律,用法律打击黄毒、黑客的泛滥,给未成年人的道德形成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

(二)建设网络主导文化,营造网络道德环境的“生态园”

赛博文化作为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现象,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具有必然性与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其虚拟性、非中心性、无政府主义以及非秩序化等特征的影响,造成了网络时代道德的某些“失落”与“滑坡”。网络色情、暴力、犯罪等信息,毒害着未成年人的心灵,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从此意义上而言,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给人类特别是给广大未成年人带来的是一个危及人类生存质量与发展走向的世界性问题,是一个甚至比“生态园”破坏更严重的影响道德环境“生物圈”的严肃问题,是一个危害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大是大非问题。

建设网络道德文化,确立网络主流道德文化的地位,是防止未成年人价值观被完全西化,保护人类道德文明,形成网络道德“生态园”的主要路径。

(三)加大网络道德教育力度,形成“赛博空间”的个体道德自律

为防止与克服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加强政府、社会对网址的管理、立法、监控,提高网络的信息过滤技术。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而最根本途径是加大对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的力度,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提高赛博空间个体的道德认知水平,重视赛博空间个体道德情感与意志的培养,养成赛博空间未成年人个体道德行为习惯,使未成年人成为新时代具有较高网络道德自律水平的合格公民。

注:

[1]曾国屏、李正风:《赛博论·赛博空间·社会和文化变章》,《哲学动态》1998年第5期

[2]刘友红:《技术专家创造了电脑空间文化》,《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第1期

[3]徐洁:《关于赛博文化挑战教育的几点认识和对策》,《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5期

[4]沈贵鹏:《网络社会与青少年亚道德——兼谈网络道德教育》,《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第2期

[5]孙少晶:《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青年研究》1999年第7期

[6][德]费里德里希·包尔生著,何怀宏等译:《伦理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

[7]苑立强:《网络对道德的双重影响》,《科技时报》2000年6月30日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第7篇

一、加强组织领 ,确实提供组织保障

社区每年都把未成年人教育列入社区工作计划,并成立了未成年人教育成长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按小组划片,落实了责任,进行了党员“一对一”帮扶,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以宣传和法制为重点,积极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工作

1、未成年的健康成长除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心教育外,社区也是一块重要阵地,社区在办用房紧张的情况下重视阵地建设,设立了“关爱下一代成长办公室”“社区阅览室”等未成年人文体活动空间。

2、配合公安、司法、计生等各部门组织开展好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好各种宣传资料。组织社区老年人文娱队,开展“珍爱生命,拒绝”“反对”“文明城市、文明市民”等活动宣传,邀请了县电影院到体育场放了两场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教育大片,深受群众喜爱,使未成年人在耳闻目瞩中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三、抓好重点、切实为未成年人多办实事。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第8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未婚青年的性行为急剧增多,并呈低龄化趋势。近年来,青少年意外怀孕发生率以每年6.8%的速度递增。1998年,到重庆市计生医院做人流手术的人中,未婚的青少年占13%。如今,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33.6%。

    针对未成年人意外妊娠问题,医疗机构积极提供技术援助,只是治标的做法;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加强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它不仅包括生理方面的性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和心理、社会、伦理相关的性道德、性人格的培养形成。

    随着青少年成熟期的提前和社会观念的逐步开放,一些未成年人在没有自我保护的情况下,进行性行为的情况越来越多,导致未成年人意外妊娠(少女怀孕现象)成为我国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

    少女怀孕现象成为社会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未婚青年的性行为急剧增多,并呈低龄化趋势。据重庆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人工流产总数为149.3万例,其中青少年约为40万例,占1/4强;2002年第四季度,10岁-29岁的青少年性传播疾病新发病例为8.09万例,占新发病例总数的4.25%。在这一背景下,重庆市计生医院于2003年2月建立全国首家未成年人意外妊娠援助中心。随后,类似机构在济南、杭州、黑龙江、西安、沈阳等地相继建立。

    记者采访了解到,重庆市青少年意外妊娠援助中心的援助对象是未婚少女。如果少女发生无防护性交事件,一周内都可以到这里进行紧急避孕,援助中心免费提供避孕的药品和器具。少女如果出现意外怀孕,援助中心还会免费为少女实施终止妊娠的手术。中心实行保护性医疗,严格保密,充分尊重个人隐私。他们还向社会开通了两部咨询电话,提供咨询和帮助。

    据统计数据显示,重庆市青少年意外妊娠援助中心自成立以来,每月门诊援助手术30例-40例。在每学期的头两个月,手术量一般会有所上升。在接受援助的未成年人中,大部分年龄集中在十六七岁,最低年龄为12岁。

    重庆市计划生育科研所所长刘鸿告诉记者,近年来,青少年意外怀孕发生率以每年6.8%的速度递增。1998年,到重庆市计生医院做人流手术的人中,未婚的青少年占13%。如今,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33.6%。

    性成熟的提前使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增加和少女怀孕现象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造成妊娠的原因除了和恋爱对象发生性行为外,也包括遭到不法侵害。更为严重的是,大部分接受援助的少女,已错过了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不得不接受更大的手术,从而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了更大的伤害。

    当少女遭遇意外“激情”

    “你知道性教育是什么吗?”“你怎样看待未成年人性行为?”记者带着这两个问题,随机访问了重庆市某中学的高中学生。这些学生的答案惊人地一致:认为性教育主要是讲授两性之间的生理区别,而不知道性教育更多地是性人格的树立和性道德的形成。

    高三的女生张某到重庆市青少年意外妊娠援助中心求助时,已有七个月的身孕。据援助中心负责人介绍说,她家境优越,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她思想单纯,心理年龄明显小于其实际年龄。所以,在应男朋友要求与其发生性行为时,张某根本不知道此事带来的后果。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学生考试压力大,课时安排紧张,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根本无法落到实处,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性教育就更无从谈起了。在女生张某的家中,她的家长根本不与她就性问题进行沟通,于是像张某这样的未成年人只能通过其他途径寻求“答案”。也有一部分家长虽然意识到性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也有意就有关问题同孩子进行交流,但他们自身没有接受过性教育,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以及同青少年沟通的技巧,也难以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重庆一所中学有位女生被诱奸后感染性病,在母亲陪同下到重庆市青少年意外妊娠援助中心求助,但她的母亲拒绝了司法介入的建议。据这位女生讲述,施暴者是一名30多岁的单身男子。事发后,这名女生的母亲却和那名男子达成了协议,待女儿成年后即与他成婚。而且,为避免援助中心报案,这位母亲隐瞒了一切具体信息。并在拿到治疗处方后,不再与中心联系,使援助中心失去了进一步帮助这名女生的机会。

    记者在重庆市青少年意外妊娠援助中心了解到,所有意外妊娠少女最大的顾虑是:来中心求助可能会使自己的经历曝光,并增添不必要的社会压力。为了消除她们的顾虑以达到帮助更多少女的目的,援助中心严格为当事人保密,对于不愿透露真实信息的求助少女,中心绝不追问。在整个援助过程中,除检查、实施手术的医生和心理辅导师外,当事人不会与其他人见面。

    遭遇激情时谨记“无伤原则”

    在系统的性教育尚未普及的情况下,能否找到一条途径,减少未成年人意外妊娠的发生?重庆市性学协会副会长曾庆亮说:“如果少女在遭遇激情时,能够记住‘无伤原则’的话,那么情况不至于太坏。”

    第一,在发生性行为前,是否能确定两人今后共同的人生目标,及共同预计出行为产生的可能后果,如结婚、养育小孩是否能被双方共同接受;第二,确定对方有无传染病;第三,确信对方及自身没有其他目的,比如:不是以发生性行为为砝码来确保对方不离开自己;第四,一旦在非本人意愿的情况下发生了性行为,那么不论对方是谁都要及时报案并及时到医院检查。

    除以上四点外,比如尽量避免孤男寡女单独相处、学会对男朋友的不合理要求说不,都是少女自我保护的基本常识。相比系统的性教育,“无伤原则”不失为一条权宜之计。

    曾庆亮说,花季少女们必须谨记的是,即使青春期的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但是妊娠会给女性身体结构如宫颈、骨盆等带来系列变化,以利于最终完成分娩。要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手术过程中就必然会使用药物,来促使这些结构提前达到分娩的状态,这对女性成熟的身体仍是一种伤害。使用避孕药虽能防止受孕,但长期服用也会导致少女月经紊乱、停经等。曾庆亮说:“只要是避孕药,就不可能没有副作用。只是其大小程度不同而已。”

    爱心妈妈伸出援助之手

    从2003年2月建立以来,重庆市青少年意外妊娠援助中心已积累了不少经验。最近,援助中心向社会招募了一批“爱心妈妈”,经过培训,第一批20位“爱心妈妈”于2004年3月“上岗”。

    “爱心妈妈”是对这样一类志愿者的昵称:年龄属妈妈级的女性,来自教育及相关行业,有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背景,善良热心,为求助少女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少女解除焦虑,帮助其与父母沟通,为她们补上性教育这课……

    据了解,“爱心妈妈”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她们仍然挤出自己休息的时间,在帮助求助少女的同时,坚持定期学习,定期进行研讨会,交流自己的援助经验并探讨更好的援助模式。

    当记者向中心负责人提出,想采访一下这些令人敬佩的母亲们时,却遭到了拒绝。因为她们从上岗后就向中心提出,不接受媒体采访。她们做的事情,在自己看来是对社会尽义务;而且,除了自己本身的工作外,还有很多帮助求助少女的事要做,实在没有接受媒体采访的时间。

    援助中心负责人也承认,事实上,走入中心求援的少女,只是需要援助的未成年人中的一部分。但是“爱心妈妈”们坚信,她们的努力可以帮助这些少女,以赢得更多未成年人的信任,带动更多的成年人重视对子女的性教育。最终,使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使越来越多的少女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总有一天“少女意外怀孕”这一社会问题将会消失。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

    尽管素质教育被作为科学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人仍将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狭义地理解为专业成绩加艺术体育特长或其他个人能力等,而忽视了对未成年人健康、成熟的性心理的培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性教育的缺乏,使得恋爱中的少男不懂得如何成熟地看待性;使得少女们面对恋人提出的性要求时,不懂得或者不善于说“不”;也使得她们在面对性侵犯时,不懂得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而且,在性行为已发生的情况下,她们不懂得如何避孕及处理可能产生的后果;一旦受孕,也不会及时采取恰当的手段终止妊娠。

    针对未成年人意外妊娠问题,医疗机构积极提供技术援助,只是治标的做法;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加强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它不仅包括生理方面的性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和心理、社会、伦理相关的性道德、性人格的培养形成。重庆市青少年意外妊娠援助中心的负责人说:“这些问题不是目前中学教育中施行的生理卫生课就可以简单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