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网上学习心得体会

网上学习心得体会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03 19:52:26

网上学习心得体会

网上学习心得体会第1篇

增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是个重要的问题。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我党肌体的一个细胞。党员干部是党的骨干力量,我们只有自觉地从指导思想、精神状态、能力素质、工作作风等方面审视自己、剖析自己,才能永远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

在指导思想上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呐喊“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那时起,我们的先人丢开中国的“三教”,一门心思去信仰了共产主义。从建党始,因为有信仰,我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在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引下,满怀对党的信赖,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轨迹,始终沿着坚定正确的方向前进。自从我入党的那一刻起,就坚持从自我做起,从武装自己的头脑做起,自觉克服“平凡岗位上难以体现先进性”的想法。

尽管自己注重从理论上武装自己,如饥似渴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做到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坚定,但在学习的深度、广度上还需进一步拓展,因为党的创新理论,在指导工作中,是一项系统工程,极其丰富,内容博大精深,靠一阵子、一会儿的突击是不能掌握其精髓的,还需下大功夫深研细读,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不论环境、条件怎样变化,严格按照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自己立身做人的标准不能变。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不迷失方向,才能永远不忘记职责,才能永远心明眼亮,才能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党有号召,自己就有行动,在思想上、行动上,进一步增强先进性意识,明确先进性标准,树起先进性形象。

毛主席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是人的灵魂,没有精神什么事都是办不成的。那么人的精神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不是天生带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源于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根植于对革命科学理论的武装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时时注重建立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努力完善自我。好的精神状态,就是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坚定的形象、能力素质过硬的形象、道德情操高尚的形象、作风求真务实的形象和本职工作出色的形象。我是这样理解的,也是这样做的。我始终认为,精神动力是抓工作的基础。

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因为我知道它是战胜困难、取得胜利不可缺少的内在力量。我们在体育比赛中不乏见到,实力较弱的运动员凭着高昂的斗志以弱胜强,比赛时精神状态往往决定比赛结果。在以后的工作当中,一定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见成效,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干好本职工作。

网上学习心得体会第2篇

关键词网络游戏危害干预策略

近年来,网吧对学校成包围之势,大学生进入网吧频繁,这种现象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带来了诸多问题。本文试就我院在校生中存在网络游戏成瘾者作抽样调查,进行了心理学分析,由于网络游戏成瘾造成的危害巨大,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一、判断网络游戏成瘾的标准

目前网络游戏成瘾是新发生的现象,我们姑且认为是一种新的心理疾病,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叫网络游戏成瘾程度,我们用什么的标准判断,应该说还是有争议的。比较的明确诊断,应该这么说,第一,心理上的渴求,一不上网玩就急得不得了,一定要上了网玩了才能得到心理平息;第二难以控制的上网的行为,这里表现在一上网以后难以离开网络下去了;第三,由于这种失去控制的网上的行为导致影响到生活、学习、社会功能等几个是大的标准,这个标准应该说参照我们现在比较常见的成瘾、酒精依赖,我们这种病不一定像的依赖,更多是一种冲动控制。

根据美国金伯利•S•杨教授的调查测评方法,对网络成瘾的测评由以下10道问题构成。答一个“是”,得1分,最后得分5分以上(包括5分)为网络成瘾。

1、你是否对网络过于关注(如:下网后还想着它)?

2、你是否感觉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

3、你是否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

4、当你准备下线或停止使用网络时,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无所适从?

5、你是否将上网做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如:紧张、抑郁、无助)的方法?

6、你是否对佳人或朋友掩饰自己对网络的着迷程度?

7、你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学业成绩或朋友关系?

8、你是否常常为上网花很多钱?

9、你是否下网时感到无所适从(如:烦闷、压抑),而一上网就来劲?

10、你上网的时间是否经常比预计的要长?

因此,结合各种专家所言,我们定义,所谓大学生网络成瘾是指大学生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长,不玩网络就会出现各种躯体不适和情绪障碍的一种社会性现象。大学生独立性差,自控能力低,如果长期到网吧玩电脑,极易产生上瘾的症状,所以又称网络游戏成瘾为“网络成瘾症”。“网络成瘾”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网行为的心理疾病,患者年龄介于15至45岁之间,未成年人患病比例远远高于成年人。心理医学专家对“网络成瘾症”患者的描述是:对网络操作出现时空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医学专家介绍,“网络成瘾症”可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情绪焦虑、忧郁、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甚至可导致死亡……这些是“网络成瘾症”患者经常出现的症状。一些患上“网络成瘾症”后,陷入网络中欲罢不能。

二、我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

有研究统计,我国有5%到10%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成瘾症倾向,大学生患网络成瘾症的人列为7%,其中男生上网成瘾的人数比女生多,男女生患网络成瘾症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0%和5.1%,男生人数比例约为女生的两倍。而对我校九九年级在校生的613名本科生进行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在被试者中占到5.4%。大一少些,大二、三多些,大四略为降,大五没测量。

对我院在校生的取样调查中发现,被测大学生上网的大部分时间是用于工作学习或与网友聊天,其次是收发电子邮件、游戏及影视音乐等娱乐。很少有人花时间参与网络。被试学生每周使用电脑或网络的时间与其网络成瘾呈正相关趋势,而成瘾与使用电脑或上网的年限等没有必然的联系,甚至成负相关关系。网络成瘾者每周使用网络平均38.5小时,而非成瘾者仅为4.9小时;83%的网络成瘾者是开始使用网络一年内出现症状的;网络成瘾者中78%是使用聊天室、网络游戏和新闻组这类偏重双向沟通的功能,而非成瘾者上网多数出于工作或学习的需要,是将网络视为工具;网络成瘾者普遍认为使用网络对他们的学业、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和职业造成中等或严重影响,但又普遍忽视网络成瘾给身体带来的危害。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为什么又那么容易成瘾呢?上网从医学角度来讲叫成瘾症,这种症指的是当他的生理、心理上对一种行为的尝试得到成功以后,便有了一种逾越感,逾越感会反复进行,越成功越想去尝试。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升级,对他也不停地产生新的刺激。测试发现,一般的学生玩网络游戏超过1个小时就会上瘾。

经调查统计分析,造成“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有:学生自身为舒缓学习压力、摆脱孤独、满足成就感、缺乏自我控制力等,同时家长在观念、教育方法、知识等方面跟不上孩子成长教育的需要,社会上网络市场不规范、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网络游戏者不仅可以享受到游戏本身的新奇刺激,还能把虚拟世界中的所感所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提高他们应对现实生活、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究其原因有:

(一)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好胜心理。游戏本身具有的娱乐性质使学生获得,当前市场上的网吧里的游戏多是含有、暴力、迷信和反动内容。这些内容以形象生动、刺激性极强的形式出现,对独立性差的人有极大的诱惑力。另外,许多网络游戏内容具有挑战性和性,这对心理还不成熟,对学生来说都极富诱惑力。

(二)游戏对大学生有强化激励作用。电脑游戏有简单和复杂两类,简单的游戏只要掌握一般性操作,就可以使紧张、疲劳的大脑得以放松,复杂的游戏则可以锻炼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反应灵活性增加,并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对某种行为的预见性。高级的游戏中,设计者将游戏结果通过屏幕显示出来,让人得到赞赏,可以促使游戏者为了得高分而过分投入,这种游戏的强化激励作用往往使大学生难以从游戏中自拔。在游戏中追求“高分”的成就动机提供了从事这种活动的源源不断的热情。我院一学生在玩《传奇》卖装备赚了三千元。

(三)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习困难者获得某种成功的体验。长期以来,由于学习压力过重,加上家长期望值过高,致使许多大学生心理不堪重负。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渲泄途径,而玩网络游戏不仅能够渲泄压抑的情绪,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游戏中暂时的受挫不但不会削弱他们的斗志,反而使他们越战越勇,平时在学校时体验到的“压抑感”在这里荡然无存。

(四)网络游戏可帮助大学生逃避现实。网络游戏所营造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可以使大学生尤其是那些在同学中人际关系较为紧张的孩子逃避现实中的许多不愉快。这些孩子在自己能控制的这个虚拟世界中能得到愉快的体验。一旦迷上网络游戏,成瘾心理的形成在所难免。

四、网络成瘾的危害

无节制地沉迷于网络,危害多多。我院有一名21岁的大二学生在网吧连续玩了几十个小时的游戏。在他正准备离开网吧返校时,突感头疼、两眼发黑,继而倒地昏迷,医院收治后诊断其为“过度上网导致视网膜疲劳、低血糖症”。2004年5月,江西某学院一名大四学生上网成瘾导致狂想症后杀死二人、五人重伤的残剧。

网络游戏成瘾者心理特点有:进入网吧的次数越来越多,可以从中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满足;不玩网络游戏时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抑郁、易激惹、情绪烦躁;在网络游戏室玩游戏的实际时间比预计的时间要长,考虑过停止或减少进入网络游戏室,但不能自控;为了达到进入网络游戏室的目的,可以抛开学习和其它生活活动;有较强烈的自我表现欲。

由此,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游戏开发商和网吧经营者为了吸引和留住人,在游戏中设置了好多关口和陷阱,使得游戏者一步步沉迷其中,甚至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上网不是免费的,作为一名没有收入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无疑将大大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经调查发现,大部分成瘾者往往欠学校学费。

(二)易诱发大学生犯罪。游戏室老板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招揽中小学生,有的游戏机室设有包房,包玩、包吃、包睡,可以赊账。游戏内容不乏黄色、暴力,还有一定数量的机,诱使部分学生沉湎其中。一些中小学生为了满足玩游戏机的欲望,一开始从家长手中骗钱,到后来不惜铤而走险,参与抢劫与斗殴。

据调查,因迷上网络游戏而犯盗窃和抢劫罪的大学生中有三种类型,一是玩网络游戏上瘾后,将网络游戏室的“心爱之物”偷走;二是没钱玩了或欠了老板的钱,去偷去抢;三是在游戏室通宵达旦地玩,结识了其他坏青年,被“拖下水”就跟着去抢去偷。网络成瘾引发多起事件,经调查,目前在网吧里的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长期玩飚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火爆刺激的内容容易使游戏者模糊道德认知,淡化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一些大学生受游戏的影响,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自己目的的方式合情合理。一旦形成了这种错误观点,便会不择手段,欺诈、偷盗甚至对他人施暴。目前,因为玩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

(三)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导致人格异化。长期迷上此类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在心理上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首先,在网吧玩游戏时间长了之后会产生幻觉,注意力下降,反应能力变差,影响智力发展,影响学习,长时间玩游戏机,如果过不了某一关,在心理上还会产生焦虑情绪;

其次,大学生对网络游戏成瘾后,一旦停止网络游戏活动,便难以从事其它有意义的事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减退,食欲不振,出现难以摆脱的渴望玩游戏机的冲动,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反应;

第三,网络游戏成瘾还会使成瘾大学生的人格发生明显改变,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长的信任,继而旷课、逃学。

(四)、影响人际关系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本来就缺少与人沟通的能力,如果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就会更加缺乏人际交流的能力,并有可能埋下悲剧的种子。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如果迷上网络游戏,势必大量占用有效时间,而使学习兴趣下降,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的时间减少,逐步出现人际关系障碍。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关键性因素有社会背景和心理因素。患有网络成瘾症的学生一般都会与老师、同学产生交往障碍,产生较深的“代沟”问题。另外,这部分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人际互动中常表现为:不尊重他人,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功利、过于依赖、妨忌心强、自卑、敌意、偏激、退缩、内心不合群等等。如果沉迷于网络游戏,会更加缺乏人际交流,产生自闭倾向。

(五)、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青年人长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左前脑发育受到伤害后,会进一步影响右脑发育,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网络游戏对的大学生的身体危害。重复、机械的运动和长时间的操作可引起腰酸、背疼、全身不适,以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为多见的关节无菌性炎症,对大学生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五、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干预策略

大学生长期迷恋网络游戏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亦已成为一种社会性公害,所以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关注和解决好这一问题。分析他们游戏成瘾的原因,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从中探讨它对心理动机的启示作用及是如何使他们把对游戏的热情同样运用到学习中去。要想把更多的学生拉回来,首先从机制上、管理上,从健康网络的建设上去着手,希望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多增加些内容、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感到身后有一个集体,有社会的支持,而不是形单影孤。

(一)要建立预防网络成瘾症措施,督促学生做到以下四点:

1、遵守校规校纪,养成健康的学习、生活规律,不到校外网吧上网,绝对杜绝通宵上网。

2、学会利用网络进行科学研究,学会利用网络发展自己,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习效果、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3、遵守网络公共道德规范,严格自律,杜绝不健康上网方式。

4、建立同学自己的网站,用健康、有价值的信息填充网络空间。

(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切实加强对学校周围“三室两厅”的管理和整顿工作。当前,国家对电子游戏不是禁绝而是持严格管理的态度。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危害,网吧仅是传播场所之一,罪魁祸首是游戏本身,是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有关管理部门当务之急是大力组织开发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主题积极、内容健康而又情节生动、为学生喜好的网络游戏产品,这样可以阻止不健康进口游戏泛滥。因此,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对进口游戏软件的审查制度和流入渠道的监管制度,制定游戏产品的评审分级标准和分级管理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不适宜青少年玩的游戏名称。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对设置带有功能的网络游戏机和非法定节假日允许未成年人入内的网络游戏厅,要坚决予以取缔”。这是目前解决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根本措施。

学校也将加强管理,规范校内上网秩序和净化内部网络资源,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对“网络成瘾症”的预防和救助行动;同时积极联合和呼吁社会各界和部门,规范电子游戏市场,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真正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

大学生对网络游戏上瘾,完全是出于一种对游戏本身的痴迷和热爱,是出于一种内部动机的驱使。要真正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就必须培养学生爱学习的习惯,并不断予以强化。这一建议虽然有点“老调重弹”,但却另有着更深层次的涵义。我们发现,当进入大学以后,因为没有升学压力,和高中以前相学习压力比减轻很多,其学习动机就已经开始分化了,学习动机纯粹是一种来自内部的认知内驱力和希望成为一名心目中理想的“大学生”形象如考研的外部动力。因此,大学教师的授课水平和个性特征非常重要,它们会影响到大学新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如果这一时期的学生学习动机能被很好地激发,则对于其以后的学习生活能提供非常好的习惯支持。然而,由于大学生之间在智力水平上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加上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有时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则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很快发生两极分化,学习“跟不上”的学生越来越多,这部分学生起初由于认知内驱力和羡慕学生地位所引起的学习动机肯定会发生变化,出现“60分万岁”现象。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依靠教师授课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要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高度的学习责任心,才能使学生时刻以学习为重,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他总是会千方百计去搞清楚。这种学习的责任心能使学生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来说,只要是智力水平正常的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一定会在学习上获得较为优秀的成绩。那些痴迷于电子游戏的学生,实际上对电子游戏也产生了一种类似“责任心”的情感,一切以游戏为最重要,有一种迫切“赢”得“战”胜利的需要。如果对待学习上的难题也能象对待游戏中的难题一样,一切就会变得不同。

(四)要教会学生判断和选择,指导和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好活动。

加强对学生的独立性训练。有研究发现,个体的独立性程度会影响到其成就感的高低。这一点非常重要,但往往最不容易做到,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一时无法彻底打破,要消除学生对家庭的依附感,使他懂得家庭、父母的财富和知识并不等于他自己的财富和知识,一切都需要靠学生自己今天的努力才能使自己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做到这一点,并不很容易,培养大学生独立性的重担,往往家长远离高校,无法有意识地承担起来,教育的责任最终又落到教师的头上。因此,有必要加强家长学校的活动,争取使每一个人家长都意识到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给孩子金钱上的满足或者是“棍棒式”教育。当然,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独立并不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对自己负责地制定发展计划,有目的、有毅力地去实施计划,完成应尽的学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出于商业目的,大多数游戏的内容以战争、足球等挑战性较大的内容为题材,这给我们新形势下的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主体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教育仅仅是灌输式的,只是都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应付考试,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内心修养,没有更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现代人所必备的能力,那么过去学生沉溺于武侠小说,现在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就不足为奇了。研究显示,有些对游戏成瘾的学生不是真正对电脑感兴趣,而是因为对人际交往、学校生活、社会活动的处理上出现困难的结果。因此,要合理安排学生的社会活动、学校生活,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代替玩网络游戏。

(五)加强心理疏导,创造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条件。

大禹之所以能够治水,在于放弃鲧的“强堵”,而改为“疏导”。如何把握和控制许多新生事物,以及如何有效地面对挫折和挑战,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处理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寻求心理平衡找回自信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与同学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防止游戏成瘾的产生,避免迷上网络游戏。为此,班主任、辅导员要多和学生接触、交流,主动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与学生交朋友,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班级气氛。另外,要多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加与同伴的交往和接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还能锻炼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等,从而使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六)适当的心理咨询。

怎样救助已患上“网络成瘾症”的大学生,建议要加强“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中心”工作,使其与学校心理指导教师组成针对网络成瘾问题的救助志愿组织,帮助患有不同程度“网络成瘾症”的学生尽快走出困境,回到正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来。对已经沉迷上网络游戏不可自拔有网络游戏成瘾症的学生,可采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手段来矫正。认知行为疗法为常见方法。

首先要对有成瘾行为的学生讲明其行为的危害性。通过沟通,了解其内心的意图或动机,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跟网络成瘾者进行心灵沟通的时候要走进他的心灵,慢慢地聊天,会认同比较快,谈话会比较的自然。认同以后,把认同转到自身的身上去。帮助他们得出结论自己是上网打游戏成瘾,不要强制的灌输他。让他自己得出结论,自己认识,是让他从内心去理解、认识道理。从而认同学习,应该要好好学习。

其次,学校教师与家长要加强联系,不让他们的活动脱离教师、家长的监护;禁止与染上“网络游戏成瘾”的人群来往;对该个体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网络游戏的危害;向有关部门举报违规经营的电子游戏机场所,使之及时得到查处;让积极向上的优秀学生与该青少年结对;培养、支持健康的业余爱好活动;设法使该成瘾者与同龄人有良好的关系,使其不脱离正常人群。

后记大学时光转瞬即逝,经过年级辅导员、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九九年级网络游戏成瘾学生30人中有24人能告别游戏,健康上网,回到课堂,认真学习,重塑学习自信,走出网络虚拟世界;4人情况好转,自我控制上网时间;1人降级;1人自动退学。

主要参考文献(著作、论文)

1、《中小学生电子游戏成瘾的社会危害与干预策略》肖余春

2、《游戏者——学习者:论电子游戏作为校本课程的价值的发掘及建构》张胤

3、《“电子海洛因”对青少年的危害和对策》王克先、吴德祥

4、《355名儿少电子游艺的健康影响调查》刘巧、李俊萍、徐冬青

5、《试论暴力游戏对儿童攻击行为及攻击性人格的影响》庄锦英

6、摘自《中国青年报》

网上学习心得体会第3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网络学习空间;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1-0057-02

1 前言

数学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有些较难的数学过程,学生并不能很清晰地理解。而网络给现今学生的学习带来便利,网络能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网络教学的意义也是为了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利用网络完成自主学习,达到主动动脑的目的。这种学习方式强调数学观念的自主养成,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切合当前的教育特点,本身又不断开发和创新。对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教学,笔者给出几点策略和方法。

2 网络空间学习,激发求知欲

有时教师的提问会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激疑才能激趣,教师的提问没有激起学生的疑惑感,提问也怕是浪费时间。因此,提问要合乎情理、引人思考。再者学生自己产生的疑问要比教师的提问更能引起学生重视,学习兴趣也会更浓烈。网络空间学习渗入教学课堂中去,通过简单的动画模式或者关卡模式,学生通过观看某一章节的内容,自己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学生学会思考方式,对课程掌握,教师也算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相对容易得多。

比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教师播放动画,讲述的是一只小企鹅去买文具,买了几支笔和几块橡皮,老板要10块两毛,小企鹅被难住了,但又不想求助老板,于是求助小朋友应该怎么给老板钱呢?这时学生内心产生不同的想法,有的说给老板102角钱,有的说给老板10个一块的再加2个一角钱,还有的说给老板11块钱让老板找零……视频继续播放,小企鹅想出来最便捷的方式,开心地买回文具。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教师通过运用网络技术使得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中去,就充分认识了元角分。

3 网络空间学习,扩展知识面

计算机教学的使用能够给教学提供海量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不局限于只从教师学习到课本知识,也能从网络中学习到课外知识,网络学习会全面剖析课本中遇到的难题,拓展新知识。网络资源的运用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给学生带来不同体验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比如教学小学圆的周长时,给出圆周长的公式:圆周长=2πr。其中π的大小规定为3.14。很多学生不能理解这个公式的由来,π到底到多少位才算截止?为什么用π规定圆周率?这时网络正好是一个恰当的学习方式,教师指引学生运用网络技术查询学习中的难题,最好让学生每个人准备一个本子,记录学习中的问题以及通过网络查询得来的答案,大家可以共同学习和交流。

低年级学生对网络上的大部分知识缺乏学习主动性,而有些高年级的学生在网络学习中以学习为理由开小差。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和难点制作教学网站,使学生有方向地探索学习内容。在网站中可以设计:疑问模块,每节课学生把自己的疑问写在网站上,网站可以匿名写,但每个学生都有登录时长的记录,教师根据学生留有的疑问进行答疑;练习模块,学生可以对平常所学知识进行训练,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模拟模块,每到一个单元末,学生可以参加模拟试题,根据模拟试题的错误点进行查漏补缺,发现本单元学习的不足;课外模块,既包括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又包括对旧知识的拓展,帮助学生发现和探索新知识;最后一个则是意见模块,学生对教师所讲的课留下自己的意见、建议和心得体会,教师通过观看学生的建议改进教学方式,完善课堂质量。学生在每个模块中都有相应的收获,可以依照自己的计划选择性地进入模块,提升知识水平,挖掘自身长处。

教师建立网站,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激起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网上作业优化学习内容,把学习课本与运用网络相连接,有计划地完成任务,获得达成目标的成就感,增强进一步探索的求知欲。

4 网络空间学习,培养全面性

丰富的学习体验能够激发学习的求知欲。网站的信息量庞大,给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和听觉的满足。教师指定学生浏览的网站,通过观察学生的兴趣热门点来找出学生喜爱的教学视频和图片。比如学习路程类型的应用题,教师可以引入龟兔赛跑的小故事,同样的故事主角,但不同的是故事型。教师播放自己做好的视频:这次兔子发奋图强,要雪耻,约乌龟再次赛跑,决不能像上回那样骄

傲;一个环形跑道长400米,兔子每分钟跑55米,乌龟每分钟爬25米,两只动物同时、同地、同方向出发,问经过多长时间,两只动物首次相遇?兔子和乌龟跑完一圈下来,谁能赢得比赛?这个故事的原型本身就吸引着学生的目光,学生可以从视频中看到要想兔子和乌龟相遇,那必然是兔子已经领先乌龟一圈,便很轻松地得出答案。还有的学生通过网络中的说法,联想到要是兔子让乌龟先跑,结果是怎么样?这样一道题激起学生无限的想象和兴趣[1]。

学生使用网络学习,可以实现资源展示和资源共享。当学到几何体这一课时,不少学生不能清晰地知道一些复杂的几何呈像,导致学习过程中断。这个时候,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自己动手绘制数学模型,通过体会模型中的长宽高以及重心位置,更加确切地了解模型本身。不少学生不会画,可以通过观察网络中的图片来了解几何体,画得好的学生的作品也可以上传到教师的计算机中,分享给大家欣赏。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了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其他学生优秀作品上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借鉴。

网络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学生不必拘泥于想象事物,而是可以通过网络发现和理解事物。学生依照自己的选择去搜索相应的数学知识点,更愿意投身到学习中去,并不会感到厌烦。这种学习方式提升了学习的效率,自觉学习要比被动学习更加高效。学生在学习货币的认识时,可以自己上网浏览各种货币的价值面额,悉心记录下来本节课教师要求掌握的内容,把自己看到的货币种类与同学交流分享,课堂也就不会显得严肃,学习氛围轻松,他们也会乐于学习[2]。

5 结语

网络资源学习利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如果教师过多地让学生使用计算机,只会耽误课堂正常课时,不利于教学开展。教师不能把传统教学方式完全摒弃,网络课堂应该注意使用时间,一来使用计算机时间太长,不利于学生视力健康,容易带来视觉疲劳;二来计算机的过度使用使学生无心听课,其结果适得其反。教师要为学生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监督学生不浏览有害身心健康的网站,积极引导学生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

网络课堂是灵活多变的,因此要根据课堂发生的不同状况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排除上课干扰因素,给学生创建一个智能课堂。网络平台学习要注意心得体会的交流,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和网络运用的质量。

参考文献

网上学习心得体会第4篇

摘要:近年来,网吧对学校成包围之势,大学生进入网吧频繁,这种现象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带来了诸多问题。本文就我校在校生上网以及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进行分析,阐述了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并提出了具体的干预策略。而由于网络游戏成瘾造成的危害巨大,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关键词:网络游戏危害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0-0099-01

近年来,网吧对学校成包围之势,大学生进入网吧频繁,而上网吧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玩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有研究统计,我国有5%到10%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成瘾症倾向,大学生患网络成瘾症的人比例为7%,其中男生上网成瘾的人数比女生多,男女生患网络成瘾症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0%和5.1%,男生人数比例约为女生的两倍,而网络游戏成瘾占绝大多数。网络游戏为什么那么容易成瘾呢?首先让我们看看什么是上网成瘾症。上网成瘾症指的是当他的生理、心理上对一种行为的尝试得到成功以后,便有了一种逾越感,逾越感会反复进行,越成功越想去尝试。经调查统计分析,造成“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有:学生自身为舒缓学习压力、摆脱孤独、满足成就感、缺乏自我控制力等,同时家长在观念、教育方法、知识等方面跟不上孩子成长教育的需要,社会上网络市场不规范、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在网络游戏中,网络游戏者不仅可以享受到游戏本身的新奇刺激,还能在虚拟世界中获得在现实世界不能获得的成功。 网游中是虚幻的,玩家可以把自己置身于某角色扮演中,建构合乎自己理想的世界。在虚构的世界里,人们都是平等的,学生不用再去面对诸如家长、老师等在现实中必须听从的强权势力(尽管很多时候长辈们的目的也是为他们好),也不用去面临如学习、就业、考研等等无法回避的压力。玩家可以在游戏中随心所欲自由地成长,可以做想做的渔夫、商人、医生、法师或者除妖斩魔救国匡民的大侠;可以通过组队战斗打怪而获得来自网络另一端玩家朋友们的用血与火缔结的真诚友谊(可能现实中是孤独的,没有几个知心朋友);可以在公平的规则下,通过自己努力增加经验值获取高等级和高级装备,从而获得其他玩家们的羡慕和尊重(在现实中,成功是受多方因素制约的)。可以说,在虚幻的网络游戏中,只要通过努力,你可以体会到个人成就感、获得友谊、获得尊重和赞许。这正符合了马斯洛理论中人类内心所期求的最高层次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所以网游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

网络游戏上瘾就会表现出一些心理特点:进入网吧的次数越来越多,可以从中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满足;不玩网络游戏时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抑郁、易激怒、情绪烦躁;在网络游戏室玩游戏的实际时间比预计的时间要长,考虑过停止或减少进入网络游戏室,但不能自控;为了达到进入网络游戏室的目的,可以抛开学习和其它生活活动;有较强烈的自我表现欲。网络成瘾的危害很多,主要表现在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游戏开发商和网吧经营者为了吸引和留住人,在游戏中设置了好多关口和陷阱,使得游戏者一步步沉迷其中,甚至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上网不是免费的,作为一名没有收入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无疑将大大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

二、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导致人格异化。

长期迷上此类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在心理上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首先,在网吧玩游戏时间长了之后会产生幻觉,注意力下降,反应能力变差,影响智力发展,影响学习,长时间玩游戏机,如果过不了某一关,在心理上还会产生焦虑情绪。

其次,大学生对网络游戏成瘾后,一旦停止网络游戏活动,便难以从事其它有意义的事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减退,食欲不振,出现难以摆脱的渴望玩游戏机的冲动,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反应。

第三,网络游戏成瘾还会使成瘾大学生的人格发生明显改变。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长的信任,继而旷课、逃学。

三、影响人际关系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本来就缺少与人沟通的能力,如果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就会更加缺乏人际交流的能力,并有可能埋下悲剧的种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如果迷上网络游戏,势必大量占用有效时间,而使学习兴趣下降,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的时间减少,逐步出现人际关系障碍。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关键性因素有社会背景和心理因素。患有网络成瘾症的学生一般都会与老师、同学产生交往障碍,产生较深的“代沟”问题。另外,这部分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人际互动中常表现为:不尊重他人,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功利、过于依赖、妒忌心强、自卑、敌意、偏激、退缩、内心不合群等等。如果沉迷于网络游戏,会更加缺乏人际交流,产生自闭倾向。

四、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青年人长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左前脑发育受到伤害后,会进一步影响右脑发育,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玩网络游戏时重复、机械的运动和长时间的操作可引起腰酸、背疼、全身不适,以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为多见的关节无菌性炎症,对大学生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面对大学生网络游戏上瘾人数日益增加的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干预策略:

一、要建立预防网络成瘾症措施,督促学生做到以下四点:

遵守校规校纪,养成健康的学习、生活规律,不能长时间上网玩游戏,绝对杜绝通宵上网;学会利用网络进行科学研究,学会利用网络发展自己,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习效果、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遵守网络公共道德规范,严格自律,杜绝不健康上网方式;建立同学自己的网站,用健康、有价值的信息填充网络空间。

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校也将加强管理,规范校内上网秩序和净化内部网络资源,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对“网络成瘾症”的预防和救助行动;同时积极联合和呼吁社会各界和部门,净化学校附近的文化环境,规范电子游戏市场,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真正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

大学生对网络游戏上瘾,完全是出于一种对游戏本身的痴迷和热爱,是出于一种内部动机的驱使。要真正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就必须培养学生爱学习的习惯,并不断予以强化。这一建议虽然有点“老调重弹”,但却另有着更深层次的涵义。调查发现,当进入大学以后,因为没有升学压力,和高中以前相比学习压力减轻很多,其学习动机就已经开始分化了,学习动机纯粹是一种来自内部的认知内驱力和希望成为一名心目中理想的“大学生”形象如考研的外部动力。因此,大学教师的授课水平和个性特征非常重要,它们会影响到大学新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如果这一时期的学生学习动机能被很好地激发,则对于其以后的学习生活能提供非常好的习惯支持。然而,由于大学生之间在智力水平上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加上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有时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则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很快发生两极分化,学习“跟不上”的学生越来越多,这部分学生起初由于认知内驱力和羡慕学生地位所引起的学习动机肯定会发生变化,出现“60分万岁”现象。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依靠教师授课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要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高度的学习责任心,才能使学生时刻以学习为重,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他总是会千方百计去搞清楚。这种学习的责任心能使学生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来说,只要是智力水平正常的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一定会在学习上获得较为优秀的成绩。那些痴迷于电子游戏的学生,实际上对电子游戏也产生了一种类似“责任心”的情感,一切以游戏为最重要,有一种迫切“赢”得“战”胜利的需要。如果对待学习上的难题也能像对待游戏中的难题一样,一切就会变得不同。

四、要教会学生判断和选择,指导和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好活动。

加强对学生的独立性训练。有研究发现,个体的独立性程度会影响到其成就感的高低。这一点非常重要,但往往最不容易做到,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一时无法彻底打破,要消除学生对家庭的依附感,使他懂得家庭、父母的财富和知识并不等于他自己的财富和知识,一切都需要靠学生自己今天的努力才能使自己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做到这一点,并不很容易,培养大学生独立性的重担,往往家长远离高校,无法有意识地承担起来,教育的责任最终又落到教师的头上。因此,有必要加强家长学校的活动,争取使每一个学生家长都意识到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给孩子金钱上的满足或者是“棍棒式”教育。当然,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独立并不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对自己负责地制定发展计划,有目的、有毅力地去实施计划,完成应尽的学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出于商业目的,大多数游戏的内容以战争、体育等挑战性较大的内容为题材,这给我们新形势下的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主体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教育仅仅是灌输式的,只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应付考试,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内心修养,没有更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现代人所必备的能力,那么过去学生沉溺于武侠小说,现在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就不足为奇了。研究显示,有些对游戏成瘾的学生不是真正对电脑感兴趣,而是因为对人际交往、学校生活、社会活动的处理上出现困难的结果。因此,要合理安排学生的社会活动、学校生活,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代替玩网络游戏。

五、加强心理疏导,创造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条件。

大禹之所以能够治水,在于放弃“强堵”,而改为“疏导”。如何把握和控制许多新生事物,以及如何有效地面对挫折和挑战,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处理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寻求心理平衡找回自信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与同学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防止游戏成瘾的产生,避免迷上网络游戏。为此,作为老师,我们要多和学生接触、交流,主动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与学生交朋友,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另外,要多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加与同伴的交往和接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还能锻炼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等,从而使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六、适当的心理咨询。

怎样救助已患上“网络成瘾症”的大学生,建议要加强“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中心”工作,使其与学校心理指导教师组成针对网络成瘾问题的救助志愿组织,帮助患有不同程度“网络成瘾症”的学生尽快走出困境,回到正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来。对已经沉迷上网络游戏不可自拔有网络游戏成瘾症的学生,可采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手段来矫正。现在比较流行的是认知行为疗法:

首先要对有成瘾行为的学生讲明其行为的危害性。通过沟通,了解其内心的意图或动机,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 跟网络成瘾者进行心灵沟通的时候要走进他的心灵,慢慢地聊天,会认同比较快,谈话会比较的自然。认同以后,把认同转到自身的身上去。帮助他们得出结论自己是上网打游戏成瘾,不要强制的灌输他。让他自己得出结论,自己认识,是让他从内心去理解、认识道理。从而认同学习,应该要好好学习。

其次,学校教师与家长要加强联系,不让他们的活动脱离教师、家长的监护;禁止与染上“网络游戏成瘾”的人群来往;对该个体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网络游戏的危害;向有关部门举报违规经营的电子游戏机场所,使之及时得到查处;让积极向上的优秀学生与该青少年结对;培养、支持健康的业余爱好活动;设法使该成瘾者与同龄人有良好的关系,使其不脱离正常人群。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生电子游戏成瘾的社会危害与干预策略》肖余春

[2]《游戏者――学习者:论电子游戏作为校本课程的价值的发掘及建构 》 张胤

[3]《“电子海洛因”对青少年的危害和对策 》王克先、吴德祥

网上学习心得体会第5篇

摘 要:建设学习型城市不仅是国家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措施,还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公民终身学习目标、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抉择。文章以英国格拉斯哥学习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习中心网络”“社区学习和发展”两个重点项目的分析,得出格拉斯哥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三个特点,为我国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习型城市;格拉斯哥;建设项目;特点

一、英国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背景

1968年,美国教育学者罗伯特・赫钦斯(Robert Hutchins)在其《学习型社会》(The Learning Society)一书中正式提出“学习型社会”概念后,对学习型社会(城市)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就逐渐成为各个国家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此外,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机构和相关知名学者的研究对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欧洲将1996年定为“终身学习年”的举措直接促成了英国“学习型城市网络”(Learning Cities Network)的建立,该网络“把终身学习视为组织原则和社会目标,学习型城市促进了市政部门、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合作,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融合”[1]。1998年,英国政府的题为《学习的时代》(Learning Age)绿皮书提出“要建立学习型社会,使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都能有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机会”。随后,英国政府有关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诸多文件,将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政策层面,大力支持学习型城市的发展。

此外,“20 世纪 70 年代的中东石油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迫使英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经济结构,使英国从以依赖石油的重工业、化工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迅速地向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转变”[2]。这种变化对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为在21世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维持发展势头,英国社会必须做出改变。建设学习型城市有利于英国政府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这些人才应具有应对快节奏工作的能力、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以及其他终身学习能力。

二、格拉斯哥学习型城市的建设项目

格拉斯哥作为英国第三大城市,其最初的社会发展是由以造船业为主的重工业推动的,但20世纪初的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使其社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直到20世纪80年代,诸多大型企业的投资将格拉斯哥的经济带出了低谷,社会实力才逐渐恢复。格拉斯哥现在采取的是以造船、旅游和文化业为主,建筑和艺术设计为辅的社会发展模式。新的发展模式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人才必须具备更加全面的技能和现代化的学习能力,而建设学习型城市是培养此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以前,格拉斯哥政府进行了民意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参与调查的对象中有67%的人在过去的一年中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学习;92%的人表示他们喜欢学习新事物,82%的人感到学习对自己很重要,83%的人相信学习在新世纪中会变得更为重要[3]。为实现培养新时代人才的目标,以及使所有组织和市民都能从终身学习中受益,格拉斯哥政府启动了一系列学习型城市的建设项目。

(一)学习中心网络

“Real学习中心网络”(Real Network of Learning Centres)是格拉斯哥提高市民学习参与率的旗舰项目。该网络于1999年建立,这一年也是格拉斯哥宣布建立学习型城市的时间。参与建立学习中心网络的各利益相关方包括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的代表、市议会代表、企业代表,建立该网络的宗旨是“在所有层面以一切办法为格拉斯哥的市民提供最高质量的学习”[4]。中小学、企业、社区中心、大学都积极投入到这一网络的建设之中,学习中心网络通过网络化的学习渠道,仅在5年内就拥有了30万的用户量(包括个体和企业)。学习中心网络将国家学习网络(National Grid for Learning)和人民网络(People’s Network)的资源进行整合,使市民能够实时观看学习视频。

“Real学习中心网络盒”(Real in A Box)是学习中心网络项目的子项目之一,主要为会员企业的员工提供网络学习平台,目前已吸引很多企业参与其中。工人教育联合会(Workers Education Association)与学习城市组织(Learning City)合作实施这一项目。格拉斯哥主要的大型企业也参与了学习中心网络盒项目。例如,马里奥特酒店(Marriot Hotel)就在酒店内为员工开辟了专用学习空间,使员工可以在自己选定的时段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涵盖了从正式学习到网页浏览等不同层次。只要支付额外的费用,学习中心网络就会为会员企业提供网络或面对面的特定领域商业培训。

除了上述项目以外,学习中心网络还开发了针对社区学习的“Real游泳中心”(Real in the Swimming Center)项目。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游泳中心项目将游泳馆注册会员的数量提高了40%,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民的健康水平。[5]

学习中心网络项目注重企业与学习型组织的合作。学习中心网络为企业员工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而企业则为学习中心网络的用户搭建平台,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这是一个多方受益的过程,学习者获得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企业则收获了更高水平的员工,政府部门将社会建设和发展水平提到了更高的层次。

学习中心网络项目仅在实施1年后就在图书馆中建立了32个学习中心,在小型企业中建立了98个学习中心,在大学中建立了2个学习中心。例如,格拉斯哥卡利多尼亚大学(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通过参与学习中心网络项目,为学生和教师建立了一个拥有150台电脑的大型信息通信技术中心。技术中心内还配有咖啡店,意在鼓励人们享受学习。

(二)社区学习和发展

“社区学习和发展”(Community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项目于2008年4月启动,旨在根据不同人群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学习诉求提供不同的学习和发展机会[6]。社区学习和发展项目秉持以下五点理念:一是增强人们影响家庭或社区的能力,学习型城市的构建就是为了通过终身学习来影响个人,进而改变家庭和社会;二是鼓励并支持市民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三是追求学习机会的平等,反对歧视;四是鼓励人们在学习之后能够做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盲从他人的意见;五是呼吁社会各方进行有效合作。该项目的设计理念既看重个体的发展,又重视整个社会的进步,并通过个体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在具体实践层面,社区学习和发展项目坚持以下几点操作准则:设计能够调动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积极性的活动;鼓励社区与外部团体的合作;培养积极的公民意识;建立更为强大的社区;支持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的个人发展。社区学习和发展项目包含一系列的子项目。“格拉斯哥成人读写和计算能力战略计划”(Glasgow’s Adult Literacy and Numeracy Strategic Plan)是社区学习和发展项目的子项目之一,其目标在于提高成人的阅读、书写和计算能力,该计划在鼓励公民个人进行终身学习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社区学习和发展项目的子项目还包括“战略性青年合作”(Strategic Youth Partnership)、“格拉斯哥社区能力建设”(Building Community Capacity in Glasgow)等。

总体而言,社区学习和发展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例如:社区内组建了有影响力的团体及组织;公共服务部门增强了对社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市民的自信心、技能水平、对社区活动的参与热情都大幅提升;市民有机会接受更多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并有丰富的工作岗位可供他们选择。

三、格拉斯哥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特点

第一,根据国家总体战略规划建设学习型城市,在终身学习思想的指导下开发多样化的学习项目和计划。无论上文提及的学习中心网络项目、社区学习和发展项目,还是于2006年启动的十年发展计划“格拉斯哥的一步”(A Step for Glasgow)、于2010年的超级大学建设计划“新格拉斯哥校园”(New Glasgow Campus),这些项目和计划都是依据国家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总体目标而设计的。统一的发展理念有助于学习型城市的整体建设和地区发展。除文章中列举的项目以外,格拉斯哥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还有很多网络项目、实体项目、远程项目、国际化项目。多样化的项目和计划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可以更好地调动学习者的兴趣,符合不同目标群体的需要,在学习型城市的长期建设中也更具活力。

第二,在建设学习型城市时,充分考虑自身情况,并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其中。一方面,学习型城市建设全面考虑到城市自身的经济、人口、历史文化等特点,量身定制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纲要和项目。另一方面,在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的力量,成立了格拉斯哥发展局(Glasgow Development Agency,GDA),该机构的职责是“汇聚各个辅助部门和机构的力量,与市民合作构建终身学习社区”。[7]

四、启示

英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实践经验,如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硬性要求,鼓励企业、学校、市民等利益相关方投入到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大力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确立为长远目标。我国幅员辽阔,社会情况更为复杂,在建设学习型社会时若不能充分考虑地方实际情况,只追求表面成果,就将失去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意义,既不能合理利用地方资源,也不能在培养公民终身学习和促进经济发展上取得满意的成效。我们应该采取更为灵活的政策,让企业在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时获得应有的利益,大学在共享学习设施时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持和资助。

参考文献:

[1][4][7]Hamilton R, Jordan L. Learning Cities: The United Kingdom Experien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tersund, June 22-24, 2010[C]. Sweden: Pascal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2010.

[2]刘健红.英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及其实践模式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114-116.

[3]张创伟.西方学习型社会:实践与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29.

网上学习心得体会第6篇

关键词:个性 网络 大学生思想 

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到来,引起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式等等的深刻变革。

主导经济活动的已不再是单纯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也是信息的制造、获取、转化和传递的活动,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的自由、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新的教育价值观就需重新确立。

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社会中,教育再也不能只是那种封闭划一、千人一面、漠视个性的教育,注重个人权利及其主体性,并以重视大学生个性为前提,充分利用网络的快捷性、多元性等特点,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完善大学生思想修养。

一、大学生是当今社会最具个性活力的群体

个性首先是指现实的个体。

现实的个人通过遗传获得的活的生命的肉体组织及其自然差别,人不仅区别于自然界一切其他生物物种,就是每个人也因其先天的遗传基因等的不同而具有自身生理差别,这也是个性作为其它差别和特点存在的最一般前提,亦即个性的自然的和物质的基础。这种差别也是多种多样:有外在的相貌,也有体内遗传基因等不同方面。人既是生命的、肉体的、生理的存在,同时更是有意识、情感、欲望的,即个人的心理差别。即人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特征是人有意识。

在心理学上,有把人的心理差别分别通过对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加以逐一分析,从而通过认识和分析人的心理差别去认识人的个性。

从哲学的角度研究,人为了自身存在和发展,在与自然和其他人即社会存在中生产和发展自身,人的个体差别也是在家庭、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中得以实现并逐渐完善的。

在这一过程中,人认识到自己是客体的同时也是主体,即人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体。在以劳动为起点生产自身到以实践生产、改造自然和包括自身在内的周围环境,并逐步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对个体自我的认识。个体和个性不是两个不同的人,而是同一个人的两个不同视角。

上述分析可以将人的个性定义为:个体主体的自为的社会存在特性,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个体主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创造性才能发挥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性。人的个性具有唯一性、不可重复性、不可替代性、创造发展性等特点。

大学生因其所处特殊年龄段和校园学习环境,具有鲜明的思想独特性:

首先,从年龄段分析,大学生正直风华正茂,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关键期,具有很大可塑性。

每个人一出生就有区别于他人的遗传基因和形体特征上的唯一性,又因每个人的生命之唯一性而使他的个体存在具有不可重复,他人不可替代的特性。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扮演着特定的社会角色,承担着特定的社会职能,体现着特定的社会关系,加之复杂的社会环境,使每一个人都获得了与他人不同的身心特征和社会特征,从而使之成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的独特的个人,获得自身的独特性。正是这种独特性,“使他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 可见,大学生活是间于从家庭到社会的中间时期,也可以说是大学生独自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正是在校园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的分析,通过和师生的交往和沟通,并在不同的时间逐步调整和完善乃至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从大学生整个人生看,大学生思想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自主性是个性得以形成的基础和出发点,它要求个人按照一定的合理的意志去生活、去行动、去决策、去评价。没有自主性就谈不上形成人的个性。马克思说:“那些不感到自己是人的人,就像繁殖出来的奴隶或马匹一样。完全成了他们主人附属品。”自主性相对与依赖性而言的。

创造性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新的内容和内在动力,是个性的最高最充分的表现形式。大学生往往能够依据自身内在固有的尺度和客体内在固有的尺度,并以自己的实际活动把二者统一起来,在专业方面和个人兴趣方面创造出全新的观点和成绩,同时也创造出全新的个性思想。未来的任何创造过程,实际上是客体与在大学期间形成的自我创新观点的结合。

个体主体存在本质的外在表现或外化就是能力。一般说来,思想个性突出的大学生,往往表现为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较强的创造性,也就是具有较强的能力。反之,个性不突出的人,则往往依赖性较强,顺从而保守,缺乏自为性而能力不能发掘出来。

第三,大学生感情丰富而理想化,具有很强的波动性。

大学生是通过高中阶段的努力而考入高校,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和理想,又因刚刚从家庭独自走向校园,有许多生活、情感和经济上的问题需要他们独自面对和处理,往往在内心中有很强的自我理想化的思想倾向,但在面对真正遇到的实际问题时,又有很强的依赖性和波动性。

第四,从个性的实现方式来看,大学生只有在社会中,通过个性的社会化才能得到实现。

个人的意志是自由的,个性的发展是多方向的,因此似乎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去随意发展自己的个性,可以遵循自己的意愿去采取一切手段实现自己的个性。然而,现实生活决不是这样的。人的个性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实现,都必然要受到个人所处社会条件的限制或制约的。大学生只有通过在校园生活学习中不断的碰撞和沟通中认可和实现上述的个性思想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重视人的个性独特性,培养人的独特个性,决定教育不是一种可以简单套用的模式。个性化教育目前是一种指导思想,其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应该只是体现在某一个阶段,而是渗透于人的发展的全过程和教育进程的各个阶段。时间上,贯穿于学前教育、在校教育、继续教育;空间上,延伸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个性化教育可以说是为实现素质教育,着眼于充分发挥人的个性的教育,针对人的个性差异实现人的发展、体现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创新性、完善人的独特性的教育。个性化教育就是在发现和尊重受教育者独特个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切有利条件,最大限度地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自主、和谐、能动的发展,形成完善个性的教育过程。个性化教育的实现可以带来许多方面的转变:知识的拥有到知识的创新,知识的贮备到知识的运用,信息的占有到信息的更新,单一的评价标准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体制下由单一型人才转变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这其中不仅仅指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家庭等各个环节,其中的高等院校发挥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NextPage]

二、适合的网络载体 适应并引导学生群体的个性发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以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为标志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应用,教育也借助其扩展功效,并获得了巨大改观。

世界上网络技术发展较早的国家,所有大学都建立校园网并与国际互联网联通,通过建立各种软件资源库、电子图书馆以及网上虚拟学校,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学校与师

   

生提供大量信息和广阔的教学、科研空间。

近年来,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于年底完成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主干网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已连接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多座城市近所高校。清华、北邮等高校已经开始网上教育试点。一些城市的网络教育也正日渐完善。” 现代网络化教育的飞速发展,打破了整齐划一、统一模式的传统教育,逐渐通过网络化的学习方式达到个性化教育。

在基于网络化教育平台上,传统教育模式悄然地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教学内容日渐丰富、教学方法趋于多样、教学互动成为可能,学习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如何通过建立更加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完善大学生的思想修养,是我们应该重视的课题之一。

、 办特色化校园网络,寓教于乐,建构和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基于网络平台的教育,教学内容日渐丰富,加强课程的可选择性,因材施教,增加适应不同学生和社会需求的选修课,分领域设置基础性课程、增加拓展性课程的选择性,满足个人学习的不同要求,加强课程的实践性,通过教学互动的双向式学习方式,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了学习革命性的转变。而在这整个学习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浏览网络上信息,了解历史,判断和分析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新载体。年月止,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接近万,占全球上网人数的%以上。其中,在校学生占.%。  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各高等院校网站又是学生登陆频率最高的,因为学校选课等重要信息都通过网络实现,高等院校如何办好网页是十分重要的办学内容之一。

在种类繁多的各种网站中,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宗旨和学科特点,创办具有科学性的服务性、信息性的特色网。当前高校从教学科研到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管理和传递信息。

网络在教育改革和发展,文化交流和师生互动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许多院校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专栏,但点击率却不尽人意。试想,随着网络信息窗口的开通,学生有更加自主多元的选择空间和选择机会,如果不能够通过信息服务和休闲娱乐吸引大学生,仅将说教和宣教的材料放在网页上,只能够是运用先进的技术做了一件无意义的事情。因为思想是不能通过外力左右的,一个人可以被囚禁,而他的思想是自由的。

充分利用网络,寓教于乐。应该集中人财物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校园网络,将信息和知识数字化,充分发挥数字化的丰富性和快捷性作用,因为说到底,网络只是又一种工具,而重要的是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这其中包括建设网站的工作人员、登陆网站的师生全员。

、 丰富网络内容,建设互动窗口。

随着全球网络化的扩展,人的参照点日渐扩展。从学习动机的角度分析,现代人学习交融于生活工作之中,各种形态的学习与学校教育相互交融,人生的学习是形成经验、满足需要的创意过程。与此同时,随着知识更新节奏的加快,从业人员知识结构需要不断调整和补充,人们学习知识,不仅可以满足所从事职业的需要,还考虑到个人爱好、专业兴趣等,同时寻求个人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实现个人的价值。

人们接受教育,是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学习,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接受知识,更需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学习知识的方法、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导致了学习者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不但接受的是某一学科的体系教育,而且还接受满足其个人喜好、选择、特点的教育。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

随着教学体系的改革进程的加速发展,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进度和学习程度选择考核的时间、考核的难度、考试内容等进行评估和考核。网络为学习者提供起点能力的评估;学习进程中提供多种不同形式的学习材料和媒体,提供教学咨询系统,师生交流互动,实现一对一、一对多与多对多的双向交流;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估体系的网络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能及时、便利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防止偏离预定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进步进行分析为下一步的进度做出适当引导。建立一套完善的、个性化的、开放而灵活的学籍管理体系,从而达到“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应该与每个人的指纹一样独特。” 

要实现上述这样的教育改革模式,就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高校网络内容和网络形式,形成网络互动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报告会、演讲、专刊和墙报等形式通过网络化更加多元和快捷,因为网络具有互动性、共享性、形象化、趣味化等多种特点,可以集视听说功能于一体,参与和反馈的功能更强,从而将“化育”在“润物无声”中完成。要做到这点,需要首先及时正面信息,合理设计网络内容和栏目,以丰富而多样的网络信息,贴近大学生生活学习实际,作到知识性、思想性、服务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网上引导必须紧紧与学生服务和管理密切结合,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学习理念,将学习主体转为大学生自己。这就要求,不仅有一批专业的网络创新管理人员、技术过硬的维护人员和积极融入网络生活的学生大军。在网上全面、优质、高效地为大学生提供从入学开始到毕业乃至进入社会的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等一系列的服务管理工作,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中完善大学生的个性。

、发挥网络特色服务,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心理。

人类发展在承担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责任的过程中使自身日臻完善,个性丰富多样。但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被“分裂”,而非“完善”。如何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

作为教育主体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普通的人,然而作为特殊教育过程的对象的某一特殊个人则显然是一个具体的人。需要能把一个人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生存过程中人性的这两个方面辨证地协调一致。因而教育目的也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教育不应只是培养青年人和成年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该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依此看来,只有通过个性化教育完善人,才能确保一个人学会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

现代科学指出:人在生理上尚未完善,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事实上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未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他不得不继续学习。

我们时代的社会拥有经验和资源可以帮助一个人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自己,使人成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主体,实现自身潜能的主体,并作用于周围和后人。同时,教育不能再限于那种必修的固定内容,而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发展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人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表现他自己,如何和别人交流,如何探索世界,而且学会如何继续不断地、自始至终地完善他自己。这样,才会超越千百年来强加在它上面的各种机构上、程序上和方法上的限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日渐引起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网上学习心得体会第7篇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经过了近几次的网络教研培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师在发生着变化,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自主参与其中,就自觉地融入了团体之中。与团体同呼吸,共进步。既完善自我,又相互帮助。网络教研为教师学习制定了共同的内容和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师提供好展示自己的多种舞台。在学习内容和实践层次上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

在学校圈子论坛上它聚集了大量教育教学的可视个案。教师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各个教学事件进行完整的描述、解释、总结、理解、反思,这些具体的教学个案,有利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根据个案的类通性,作出创造性的教学决策。所学的东西不断用于教学实践中,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又不断地交流升华,教师可以迅速建立起自己对教育教学的信心,提高自我监控能力。我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型教研组的创建,改变了教师的学习和工作观念,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集体创造力,最终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创建活动使学校得益,教师得益,这也恰恰体现出学习型组织所倡导的“双赢”理念。

我校在网站上相继开通互动性栏目——校园论坛,精化博文等栏目,可以让我们广大教师网络中抒发自己在教学中的各种心得体会及交流教学经验了。我也经常上网浏览这些内容,觉得对自己受益匪浅。以前上网一向给人的印象就是聊天、游戏,偶尔是在需要时上网查找些资料,拼凑点东西。而现在通过学校网络教研的学习后,我发现好的教育论坛却不是这样,它是一个现代化的、跨跃时空、地域界限、多层面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的网络交流互动平台。在那里可以和本校仍至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教研员、教育专家学习、交流、探讨。在那里可以遇到好多的名师、专家,可谓人才济济。在那里可以和这些名师、校长、专家们“亲密接触”,也常能获得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和成果。在感受着这些名师、专家们的精彩的同时,我也会被一些不知名的一线教师们的真实、鲜活的反思案例所感动,课程改革的酸甜苦辣在那里都可以品尝到。应该说在网络中学习,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实践,是在体验着别人的实践,感受着别人的内心思考。这些素材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学习财富,这样与一线优秀教师的交流、互动也是我做教研员以来所梦寐以求的。我意识到,这种网络资源是应该好好利用的。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次在浏览这些内容的时候,看到了学校老师写的对于《美丽的小路》这节课的教学心得,里面详细的介绍了讲课的内容,教学难点等,恰巧我也正在准备教授这篇课文,这位老师所说的教学难点我在考虑如何给学生讲解清楚的内容,这位老师的文章给了我很好的思路,我马上按照她提出的方法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对我的教学的最大帮助,从此以后我更加详细的阅读各位教师在这个栏目里面发表的各种文章,以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的体会到网络对于教学的促进的巨大优势,网络开阔了我的眼界,我也从各位优秀教师的教学心得中不断吸取经验,并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充实自己,对自己的教学提供起了很大的帮助。

但在网络学习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包括身边的一些老教师出现了许多困难和疑惑,甚至有了畏难情绪,从我自己的学习经历看,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这些困难也就会迎韧而解的。

一、首先我们要转变观念,用实际行动去感知网络教研的意义及作用。

网络教研他是一种高科技的教学工具,而不是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它和专家及同行进行交流,避免面对面交流的拘束,通过和同行交流,接受专家的指导,不断增长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二、要勤上网,勤动手,勤动脑,拓宽视野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教研把自己心中的苦闷及教学的困惑和大家交流,让大家为你解忧,帮助你。

三、 要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在本组内自发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网上学习心得体会第8篇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现代远程教育中学员网上学习的障碍,找出解决的办法,帮助远程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员对网上学习的看法,提高网上教学的认识,并对改进网上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现代远程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给成人带来了更方便的均等教育机会和全新的学习渠道与方式。现代远程教育有着显著的优势:真正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自主独立的自我导向学习,可由学习者依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时间、地点、速度,通过多种媒体的辅助来学习,不仅突破正规教育与学习的拘束,也能超越时空的限制。与其他教育方式相比较,现代远程教育的网上学习也存在明显的局限。

一、网上教学的不足

网上阅读的困难。学员普遍感到难以在计算机屏幕上长时间阅读,没有阅读印刷教材方便,无法在网上做笔记,大多数学员更愿意阅读印刷教材。

网上交流的限制。在远程教育整个学习期间,由于学员和教师、学员和学习集体处于“准分离状态”,无法做到充分的实时交流,学习主要依靠学员的独立和自主行为,师生之间缺乏感情交流,使学员在学习时很难产生轻松愉快的心情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和学习速度有所下降。这样无法激发学习者的竞争热情,所以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会大打折扣。由于集体的缺失导致个体的学习行为充满孤独单调的气氛,学员个体在面对书本、媒体或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时,由于缺乏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极易产生厌学情绪,自主能力差的学员甚至会导致辍学。学习者在学习时遇到困难时,除了请教教师外,主要是靠同学之间的帮助来解决。而与教师的交流不足、与同学的交流不足,网上的学习容易使学员感到孤立无援,有半数同学更喜欢面授学习。

网上资源的不足。网上资源的不足是与学习有关的电子资料的缺乏。适合远程成人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的网上教材缺乏,而有的只是单纯地把课堂教学的教材搬到网上,无法发挥网上教学的优势。学员喜欢多种媒体结合的网上教学,集文字、图表、音像、动画等一体的材料。只有丰富的资源让广大的学员分享,远程教育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合作开发和共享资源应是远程教育领域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二、网上学习的困难

学习时间的管理。远程教育的学员以成年人为主,在职学习者居多,工作与学习矛盾突出,学习动机多样性,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学员只是为了拿到文凭、晋升职称;有的学员主要是为了达到单位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学历要求。从而导致其对学习本身缺乏兴趣,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钻研,也很少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复习、练习。因而学习时间上难以管理成为最大的困难。

技术方面的困难。主要是计算机故障和网上平台工作不正常。有些学员不熟悉网上教学平台的术语,计算机操作技能较低。尤其是对于那些一直习惯于接受传统面授的学员来说,在线课堂是个全新的环境。有的学员可能感到熟悉相关计算机技能是个极其困难的过程,而另一些学员则需要一定的操作练习和耐心才能熟练掌握。然而,如果某些学期里课程本身就够繁重,在此情况下,远程教育的学员如果再被要求去适应一种新的学习环境,或者来自课程内部的压力逼得学员只追求“通过就算了”,那么学员就不太可能会感到接受网上教学的舒适性。

网上学习的干扰。现在的网络世界丰富多彩,上网浏览网站,查资料、学知识、欣赏美丽的风景图片、观看漂亮的视频文件…… 其中,网上聊天、网络游戏以及网络娱乐内容难免会对网上学习者产生一定的诱惑和干扰,影响正常的学习活动。

网上学习的费用。对于远程教育的学员而言,需要的上网时间较长,目前体制下电信行业网络计费的标准偏高,导致远程教育学员网上学习产生的上网费用相对较高,也严重制约了学员上网学习的时间。

三、对策

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将直接影响着网络教学的质量。在网络环境下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对于学习动机多样性的学员,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对知识及解决问题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课程的学习与学员的专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本专业的实践中。教师还要不断提出学员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员积极思考,激发学员的求知欲望。合理安排网上学习、在线讨论和实际操作的时间,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实验紧密结合,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扩展理论,确保学员学习情绪的高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与学员的交流,定期举行在线讨论,围绕“中心议题”与学员进行学习探讨。这既能了解学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及时解决学员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的主题要精心设计,尽可能设计与实际结合紧密、学员感兴趣的主题,防止讨论时冷场。在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员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对某些问题可指定学员回答,培养学员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会学员进行网上学习的方法,掌握计算机和网络运用的必需技能。教师提供学习指导,教师要向学员介绍网络操作平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要告知学员课程的教学安排,以便于学员合理安排时间。要介绍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方法。要在章节教学中为学员提供相关网站的网址,以让学员通过登录这些网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要针对各章节的不同特点,提供不同类型的练习题,以帮助学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良好的技术运用支持服务,建立丰富多彩的网上平台。教师要精心设计和制作高质量的网上教材,通过建立专门的整套教学理念,专门的技术设计、教学设计和课程内容设计,以教学设计和课程设计为基础,结合网上教学传递的特征,建立适合远程成人学习的丰富的平台,减少独立学习中的沉闷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笔者认为,现代远程教育要建立多元的学习网络,并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组织网上教学活动,既要精心设计和制作高质量的电子课件,也要辅助适当的印刷教材、多媒体课件,吸纳面授辅导中的优势,弥补网上教学的不足,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网上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