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8 16:02:02

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第1篇

一、宏观经济学源于何时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这个术语,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于1933年在《动态经济学中的传播问题与推动问题》一文(伦敦,1933)中提出的;作为与“微观经济学”相对称的术语在教科书中被首先使用,则是在美国肯尼斯·博尔丁的《经济分析》一书中(纽约,1948)。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创立以1936年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的出版为标志,这一点在西方经济学界是没有争议的,但对宏观经济学到底源于何时却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看法认为,重商主义者最早研究了宏观经济问题,因为他们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考察了国民财富问题,并认为流通领域是国民财富产生和增加的源泉。第二种看法认为,宏观经济学最早产生于重农学派,理由是法国重农经济学家魁奈分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把国民财富产生和增加的源泉从流通领域中转移到了生产领域中。第三种看法认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是宏观经济学的最早研究者,因为他们不仅从普遍的物质生产领域考察国民财富的产生和增加,而且还从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考察了宏观经济的运行。

这三种观点中,厉以宁教授(1986)认为,第一种观点是不恰当的。尽管重商主义学说作为最早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确实考察了国民财富问题,但由于其研究对象仅停留在流通领域内,停留在对交换对象的观察上,因而它建立的不是一种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考察对象的理论体系,并没有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因而也就谈不上是宏观经济学的源头。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一书中认为,第二种和第三种看法都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如果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角度看,法国重农主义者在宏观经济学说史中的贡献不可忽视;如果从国民收入核算和国民财富增长的角度来看,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成就同样不可抹杀。因此,可以认为法国重农主义者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都是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和先驱,他们的宏观经济理论是互相补充的,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源头。

就代表人物而言,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被认为是宏观经济问题的最早研究者,他在1662年出版的《赋税论》一书被看作是西方经济学中第一部以宏观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从时间顺序上看,早期宏观经济学则经历了一个从威廉·配第到魁奈、再到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除这些人物之外,西施蒙第等也在宏观经济学说史中有过重要贡献。

二、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主线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的西方经济学说,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看,宏观经济学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或称为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第二阶段: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30年代,即从早期宏观经济学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产生这一时期;第三阶段:以1936年凯恩斯《通论》出版为起点,到20世纪60年代,这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和发展时期;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是现代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时期。

在第一阶段即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古典学派和重农学派虽然已经把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了,并且已经运用了总量概念,但是与19世纪晚期以后的各种宏观经济学相比,在理论上和方法上仍有一些重要区别:(1)在古典学派和重农学派那里,宏观经济研究和微观经济研究的划分是不明确的,还谈不上有什么分工;(2)其总量分析方法还没有建立在边际概念基础之上;(3)其理论基础仍然是劳动价值论,而不是后来的以边际效用论为依据的价值论;(4)后来广泛采用的均衡理论在当时还没有产生和运用。

在第二阶段,即从19世纪晚期开始,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宏观经济学主要集中于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上,形成了许多种宏观经济学说,如瑞典经济学家的动态均衡理论,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英美经济学家的货币数量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密契尔等人对国民收入和经济周期的研究等,使宏观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下面着重介绍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

在第三阶段,随着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出现,以1936年凯恩斯《通论》的出版为标志,现代宏观经济学才真正产生了,宏观经济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宏观经济学与以前的宏观经济学相比,其显著的区别在于:它研究的是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等的关系,因此被称作收入分析。它通过收入分析得出的论断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自动调节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并且在通常情况下出现的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而20世纪最初30年的宏观经济学,则或者只限于对货币数量和利息率水平的分析,而不涉及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问题;或者维持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谐的传统观点,把经济周期中阶段的更替看成是经济中自发力量调整的结果。对于30年代大危机,以往的经济学无能为力,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为代表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便应运而生,并给予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凯恩斯认为,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量决定总就业量,由于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等心理因素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总需求价格是小于总供给价格的,这样就出现了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即出现了萧条和大规模失业现象。市场机制是没有力量自动使之均衡的,必须依靠国家干预才能实现充分就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恢复正常运行。需要注意的是,凯恩斯的分析是假定供给不变、社会上存在足够的资源为前提,而进行的短期的、比较静态的总量分析,因而只是为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

在凯恩斯的追随者看来,这种短期的、比较静态的总量分析是远远不够的,从20世纪30年代末起,他们从三个不同方面补充和发展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

(1)把凯恩斯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发展为长期动态分析,发展了投资函数理论,出现了各种经济增长模型。其中汉森和萨缪尔森等人的对乘数和加速系数交织作用的分析,被认为是投资函数理论早期发展中的最重要贡献;哈罗德和多马,斯旺、索洛、米德等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经济增长模型,使投资函数理论得到进一步延伸。

(2)发展了消费函数理论,引入了个人可支配收入、持久收入(预期收入)和相对收入的概念,而不象凯恩斯那样仅停留于国民收入、绝对收入的分析,同时发展了市场预测理论。在这方面,影响最大的是杜生贝的相对收入假定和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定。

(3)从封闭经济模型发展为开放经济模型,打破了凯恩斯假想的封闭经济模型,引入了国外部门因素的影响。在这方面,马柯洛普、琼·罗宾逊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凯恩斯的追随者们的这些论点不仅发展和丰富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而且符合了当时西方各国经济增长和对外投资的需要,成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在第四阶段,即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现代宏观经济

学在争论中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和演变。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出现以后,成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新正统派,在二战后大约保持了20年的极盛时期。60年代后期起,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滞胀”,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难以做出解释,未能提出有效的经济政策。于是,宏观经济学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

(1)非凯恩斯派宏观经济学开始复兴。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货币数量理论的复兴—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逐渐成为凯恩斯经济学的有力挑战者。其次,以林德伯克为代表的新一代瑞典经济学家的宏观经济学也开始复兴。他们在总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进行了结构分析,提出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和“混合经济模型”是非凯恩斯派宏观经济学的又一个新动向。另外,长周期理论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如熊彼特以创新为中心的周期理论、康德拉捷夫的55年长周期理论以及库兹涅茨的20年长周期观点等。

(2)凯恩斯派宏观经济理论也不断改进和完善。例如把凯恩斯理论动态化、长期化时,不仅从总需求方面作了补充,而且还重视分析了总供给的变化;不仅继续采用实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而且也强调采用规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后一方面,琼·罗宾逊、詹姆斯·拓宾、阿瑟·奥肯等人在经济分析中对价值判断、伦理标准的强调,都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中规范经济学色彩强化的具体表现。

(3)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非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互相渗透。两派虽然都采用总量分析方法,但由于各自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主张不同,因而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论战非常激烈。不过,经过较长时期的争论,两派开始互相吸收对方的合理部分,互相影响和渗透。目前,在货币因素的重要性、失业问题的顽固性、国家长期规划的作用、浮动汇率问题等方面取得了比较接近的看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两派的分歧消失了,事实上,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思潮和货币主义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鸿沟是难以逾越的,二者的论战还将继续下去。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在宏观经济领域又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由于理性预期学说的兴起及其影响的扩大,出现了新凯恩斯主义。他们以粘性工资和粘性价格假说为出发点,对非自愿失业问题和生产过剩问题作了新的解释,同时还致力于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寻求一个新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这就是信息的不完整性、不对称性和滞后性。

(2)非均衡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经过贝纳西等人的努力,形成了一个非均衡经济学体系。

(3)对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视野显著地扩大了,引入了人力资本、非技术因素等,特别是重视了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诸如产权问题、交易成本问题的分析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宏观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的结合,使宏观经济研究出现了新的格局。

(4)政府失灵问题引起了较大的研究兴趣,出现了从金融政策角度或从公共选择理论角度进行的新的理论解释,这些研究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宏观经济学范围。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运行的规律的学问。经济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学本来没有宏观和微观的划分。这从经济学说史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得很清楚。例如,在古典学派和重农学派那里,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不仅研究了国民收入、国民财富、货币流通总量等问题,而且也研究了微观经济学领域的价值和分配问题,即使是魁奈,也对微观经济学领域内的“纯产品”问题进行过细致的讨论。只是到了后来,随着分工的发展,为了研究的方便和深入,才出现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划分。对此,正如我国经济学家樊纲(1997)指出的,“经济学发展史的最初阶段上,理论是十分综合的,但也正因如此,最初阶段的经济学是较为幼稚的;经济学分支的发展,是一种进步;正是这种分工为理论的深入和这深入之后更高级的综合,提供了新的基础。”

微观的英文是“micro”,原意是“小”。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的英文是“macro”,原意是“大”。所谓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有明显的区别,但作为经济学的不同分支,共同点也是明显的:只是从不同角度对经济现象进行的分析,采用的都是实证分析方法,即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涉及制度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从而与制度经济学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先于宏观经济学产生,发展得比较成熟,因而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两者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一直是激烈争论的问题,这里有必要多说一些。宏观经济理论,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货币主义,都把微观经济理论所探讨和得出的某些原理当作既定的前提加以接受,诸如价值形成问题、收入分配的依据问题等并不包括在他们的理论之中。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学一直缺乏自己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寻找微观基础一直是宏观经济理论研究者孜孜以求的工作。

(1)对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主要有两种看法:萨缪尔逊早就提出,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即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作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因而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另外以卡尔多、琼·罗宾逊为首的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要从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中去寻找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要承认价值本身有客观的、物质的基础,承认分配问题不能脱离特定历史条件和所有权因素来考察。凯恩斯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实际上是凯恩斯主义中两大分支—新

古典综合派与新剑桥学派—之争,这个争论还在继续进行。

(2)货币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问题,货币主义者们、尤其是所谓第二代通货膨胀研究者们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他们认为,人们的预期的形成与市场信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市场信息的获得不仅需要成本,而且难以充分。因此,只分析宏观经济学领域中货币流通总量和利息率水平,不分析微观经济学领域中的人们对工资和价格的预期、市场信息的传递方式,是显然不够的。

(3)希克斯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结合问题上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既不同于凯恩斯主义,也不同于货币主义。早在30年代,他在《价值与资本》一书中就着手于二者结合的尝试,在他的理论中,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是一致的。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总体行为、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的学问,而经济的总体趋势是经济中数以百万计的单个经济个体的行为加总的结果,因此,宏观经济理论必须与构成经济的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和企业的微观基本行为相一致。为此,现代宏观经济学采取三个基本步骤:首先,试图从理论水平上理解单个家庭和企业的决策过程。他们假定经济中存在一个典型的或平均的家庭或企业,然后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工具研究它们在各种不同的经济环境中怎样以及将要怎样行为。其次,宏观经济学家试图通过加总经济中个别家庭和企业的所有决定,来解释经济的整体行为。他们将典型家庭或企业的行为以某种适当的方法加以“复合”(multiplied),把经济中的关键变量如价格、产量、消费量等等加总,然后推导出整体数据间的各种不同关系,以图解释关键经济变量间的联系。最后,通过收集并分析实际宏观经济数据以赋予理论经验内容,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宏观经济学就是这样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来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四、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

宏观经济学普遍地引入中国已有近20多年的时间,其中经历了批判、部分吸收、全盘吸收、科学借鉴等曲折的过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有用性以及如何运用等问题尚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期间的原因主要有: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学一直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唯一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作为“后来者”要被整个经济学界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尤其是要被老一代经济学家接受难度很大,目前主要是中青年一代掌握得较好。其次,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与西方经济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有巨大的体制差异,改革以来虽然正在实现转轨,但这种体制变迁尚未完成,这样,西方经济学要在中国开花结果,还需要伴随体制“土壤”的转变和培植。另外,中国长期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社会体制,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管理经济,西方的经济自由主义因子的生长需要一个过程;即使是强调政府作用的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其干预的“度”的把握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此,只有在对现代西方经济学整体掌握和精髓吸纳的前提下,才能谈到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全面发展。

关于西方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在中国是否有用,已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中国经济学要与国际范式接轨是大势所趋。至于有人提出建立所谓的经济学的中国流派,我认为大可不必。因为,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面对的是人类一般的经济活动,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国界之分,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对不同国家来说,只是研究的问题不同,运用的经济理论和研究范式可以相同,西方经济学作为有用的工具,完全可以拿来运用,没有必要另起炉灶。当然,直接运用不等于完全照搬,一定的修改和完善还是必要的。当前重要的不是要不要重建中国经济学流派的问题,而是要平心静气地学习和消化西方经济学理论精髓和学术传统的问题,重点实现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的转换。

目前在我国,对宏观经济学的认识和运用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值得引起高度的重视。主要表现在:

(1)把宏观经济学当成是“宏大的、包罗万象”的学问。这是一种误解。其实,正如樊纲教授所指出的,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并不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它是很小的、很“窄”的,只是经济学宏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能说明许多问题,而只能说明经济生活定的一类或一组问题;更严格地说,它只是对复杂的、立体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从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角度进行研究和解析。

(2)把一些微观经济学的问题“宏观化”了。例如企业效率问题、产业结构问题等本来都属于微观领域的问题,但在我国,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事、结构的事都由中央政府管,因此似乎是“宏观”的事。但从理论分工的角度看,并非如此。现代宏观经济学虽然也从家庭、企业等微观主体的行为入手分析宏观现象,但它实际上研究的是单个主体所面对的一类特定问题,如消费和储蓄行为、投资行为、就业行为等动态效率问题,而不是“成本最小化”的企业自身问题,或“结构瓶颈”之类的产业结构问题。

(3)把一些本属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长期问题”扯进了宏观经济学的范围。增长理论属于一种“长期理论”,它研究的是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问题和何种长期增长率最优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短期理论”,它研究的是“短期波动”问题,而不是“长期增长”问题。与此相关的是“发展问题”。所谓发展问题其实是增长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的特例,它比一般的增长问题更加具体、也更加综合,一般运用发展经济学进行解释。所谓发展经济学,就是在经济学各种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具体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一套理论,不仅仅涉及到宏观经济学。

(4)把一些制度经济学的问题与宏观经济学混淆了。我们知道,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在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具有最基础的地位,它决定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决定着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决定着经济的长期发展和稳定。但是长期以来,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在内的研究,一般都把“制度”假定为既定的。制度经济学则不同,它是把“制度”因素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而发展起来的现代经济学分支学科,它专门研究经济制度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如科斯的产权理论)以及制度本身发展变迁的规律(如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当前进行的“经济改革”问题,很显然属于制度经济学的范围,但常常被当作宏观经济学问题来谈论。把体制转轨、制度变迁之类的“长期的、动态的”问题当作只能解决“短期的波动”问题的宏观经济学问题,显然超出了宏观经济学之所能,是不恰当的。

总之,宏观经济学是在给定的经济制度条件下,在经济长期增长的背景下,研究某一较短时期内的由各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决定的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缩小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其实是很窄的、很有限的,不过是研究如何解释经济波动和如何通过宏观政策来熨平经济波动的“窄”问题。这是我国经济理论界在吸收、借鉴和运用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时已经出现并必须注意纠正的倾向。

参考文献

杰弗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1997:《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厉以宁,1997:《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湖南出版社。

梁小民,1997:《西方经济学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

P·萨缪尔逊、W·诺德豪斯,1989:《经济学》,商务出版社。

E·夏皮罗,1985:《宏观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第2篇

关键词: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多任务目标冲突;学科性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218-03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基于个体理性选择发展出的消费者理论、效用理论、厂商生产理论、局部均衡理论、一般均衡理论是学习宏观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坚实根基。然而,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的推演、证明中所使用的大量数学工具令众多学习经济学的学子望而生畏,并给任课教师的授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学无小事,面对学生就定理证明过程所提出的疑问,笔者翻阅微观经济学理论相关经典著作和数学书籍,首先,对高级微观经济理论教学中的上述典型问题进行了补充;其次,对这些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教师授课、研究生学习所存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二、原因分析

以上是对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教学中所遇到几个问题的解析,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对其进行背后原因的探析。

(一)研究生对数学工具重要性认识不够

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需要学习和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拓扑学等数学工具,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经济理论推导的逻辑,有效地训练经济学思维方式,使学生在面对现实经济问题时,掌握如何选取、界定经济变量,构建数理模型并进行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一旦发现模型的推导结果与现实不符,就可以观察现实经济环境与模型构建时的假定条件有哪些区别,进而全面、深刻地解释经济现实。

但是,由于数学语言抽象、数学定理的推导难懂,研究生在学习数学基础时感觉吃力,往往放弃微观经济理论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直接追求故事化的描述过程和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对利用数学推导的分析过程不以为然。在自己的论文写作时,“临时抱佛脚”地选取数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而对这些模型与所研究经济问题的契合程度置之不理。

(二)教师工作中多任务目标冲突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与保证教学质量两者之间权衡比较,其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完成高级微观经济理论课程规定的知识,此时教学进度完成是第一位的;第二个任务是保证学生在高级微观经济理论课程的学习中掌握微观经济理论推导的工具和方法。这两个任务都是教学目标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难以避免教师的“选择性授课”,将授课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略去不讲留给同学们,如果学生课后缺乏动力对这些问题深入探讨,要么以后用到时“恶补”,要么继续不求甚解。由于授课过程中的“质”和“量”两个目标存在冲突,教师在授课时必然会有侧重,重“质”会导致学生对部分经济理论理解深入,但无法了解微观经济理论的全貌;重“量”则使学生有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学习体验。这个问题在高级经济理论(高级微观、高级宏观)的教学过程中广泛存在,是影响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微观经济理论的学科性质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毋庸多言。高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的许多问题都要涉及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利益的协调,如果缺少数学工具的分析,往往会使得研究者所得出的结论缺乏可信性,并有可能收到直觉和已有经验的约束,很难有新的发现。在数学工具在经济理论的运用上,有以下三种观点:①一些学者认为数学工具在微观经济理论中的作用可有可无,甚至不需要定量的分析就能够“定性”;②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成功地运用初等数学也行”,经济管理专业的数学教学始终进步缓慢,课时经常被压缩;③还有介于两种观点中间的一种观点,例如保罗・罗默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数学滥用》就同意经济学中的适度运用但反对数学工具的滥用。例如在经典的最优化数学方法不够用时,冯・诺依曼的对策论以及阿罗・德布罗的一般均衡理论使得人们对群体的经济行为和有利害冲突的经济问题的认识大大深化了。这些都是数学工具成功得到运用并极大地推动所研究学科取得进展的典型例子,同样的例子还有,对个体和整体的利害关系研究的福利经济学和社会选择问题正是由于成功地运用了数学公理化方法,使得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所揭示的深刻关系是非数学方法无能为力的。经济学需要数学,甚至是不寻常的数学。[3]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家无法运用纯净的可控实验作为其研究后盾,除了逻辑上的一丝不苟,没有更好的方法。

三、对策建议

(一)增强研究生掌握数学工具的兴趣

“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和科学的其他分支类似,往往出于数学上的便利进行假设,这种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抽象能够发挥数学方法的巨大威力,使得分析过程不囿于直觉和经验的局限。经济学与物理学一样,允许在分析问题时进行假设,这样方便于将视角集中在所研究问题的重要问题,厘清理论的基准,从而对经济问题进行体验和观察。数学是自然的语言,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复杂的数学公式语言转化为经济学语言娓娓道来,学生将这些公式转化为充满趣味性的经济学语言进行理解、掌握。反过来,在教学过程要将一些经济理论构建为数理模型的,即经济学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过程教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用数学工具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许多著名经济学家都擅长在经济学语言和数学语言之间挥洒自如地切换。例如,《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作者,大名鼎鼎的克鲁格曼就善于将数学模型及推导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展现给广大读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微观经济理论所用数学工具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自觉地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借助于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从而得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经济结论。

(二)把握教学中“质”与“量”的关系

高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有“教学”和“科研”两大任务,这两个方面的成绩都直接决定教师的绩效考核与职称晋升,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也需要考虑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在两大任务上,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教师会选择更有效率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讲,研究生的微观经济理论课程中大量的数学预备知识教学会占去总课时的1/3左右,即使保证数学基础知识的课时,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不尽人意,更遑论在经济学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自如转换了。这就要求:①教师在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授课时保证数学基础知识的课时,同时注重这些数学知识在经济理论的演进中的运用,借助于一些仅靠直觉和经验无法得出清晰结论但借助于数学轻松得出结论的典型案例,是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强大作用,提高微观经济理论的教学质量。②研究生在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可以选修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如经济数学、微积分、拓扑学等,课前预习加上课后总结、主动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数学难题,从而提高微观经济学学习的质量。当然,不是为了数学而学习数学,数学工具仅仅是桥梁和中介,通过它才能更好地学习微观经济理论。

(三)正确认识微观经济理论学科性质

在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学者或者天才能够凭借他们自身的经验或者直觉就能够对许多经济问题给出其正确的判断,然而这样的方法并不是科学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论断绝对不可能是十分准确的,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往往表现为科学发展史上的种种“猜想”。微观经济理论得到越来越深入的发展,对数学也就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坚持数学的严格性,使得公理化方法不止一次地引导经济学家对其所研究的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使适合于这些问题的数学技巧用得更好。”[4]微观经济理论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经济学系统地运用数学方法的最早的例子,通常都认为发轫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①的《政治算术》。实际上,从19世纪中叶开始,数学才真正与经济学结下不解之缘。以概率论研究开始其学术生涯的古诺②所发表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由于该书充斥了数学符号而被他同时代的经济学家认为是“胡言乱语”。马克思曾经写道:“在制定经济学原理时,计算的错误大大地阻碍了我,失望之余,只好重新坐下来把代数迅速地温习一遍,算数我一向很差,不过间接地用代数方法,我很快又会计算正确的。”[5]这也充分说明数学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教师和研究生正确认识微观经济理论学科性质要坚持以下三点:①在教授和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要明确经济学中的那些部分适合用数学工具进行研究;②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经济学理论与数学究竟有多深的关系,不用数学工具能否得到同样的结论,数学对经济理论的总体发展能够起到大大的作用;③在教学和学习中考察和展望数学和微观经济理论发展是怎样相互推动的。

注:

①William Petty,(1623-1687),英国经济学家。

②Antoine Augustin Cournot,(1801-1877),法国数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

参考文献:

[1]杰弗里・A・杰里,菲利普・J・瑞尼.高级微观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安德鲁・马斯―科莱尔,迈克尔・D・温斯顿,杰里・R・格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906.

[3]史树中.数学与经济[J].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266.

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第3篇

关键词:消费理论;维度;重构

一、什么是消费理论的维度

维度,又称维数,是指独立参数的数目,通常用来说明对事物进行考察的角度具有多样化的特征。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是一套复杂的知识体系,因此,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消费理论就其内在逻辑来看,可以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力学维度、主观维度进行剖析;就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从制度维度进行剖析。时间维度是按照经济现象发生的时间对消费进行考察;空间维度就是以消费发生的空间范围为考察维度;制度维度是研究不同社会制度环境下的消费现象;力学维度强调消费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力量的相互影响;主观维度是从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感受出发分析消费问题。但是,仅仅从不同维度对消费理论进行考察是远远不够的。在从不同维度对消费理论进行考察之后,有必要对不同维度进行综合,对消费理论进行多维度的新构建。

二、消费理论的时间维度

莫迪利安尼将个人生命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消费者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考察消费,提出生命周期假说。该假说认为,消费是与人的一生的收入成比例的。人们在一生的收入既定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终身消费规模。萨伊、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将社会再生产划分为若干阶段,从不同阶段的相互作用的角度考察消费。马克思的《资本论》也采用了同样的时间逻辑体系。他的研究出发点是商品问题,中心是资本问题。就全书的总体结构而言,首先研究的是生产过程,然后研究流通过程,最后再研究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加在一起的生产总过程。马歇尔则对即期享受与长期享受做了区分。马歇尔认为,人们进行消费的目的是获得效用以满足需求,选择在不同时间进行消费会获得不同的效用,要使效用最大化就必须对即期消费与远期消费做出抉择,这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弗里德曼关注即期与远期的区别,并由此提出“持久收入假定”,其观点与马歇尔有相似之处。持久收入假说将消费与收入分别按持久性与暂时性划分,并认为只有持久性消费与持久性收入存在正比关系。

三、消费理论的空间维度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教材通常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个独立的体系。微观经济理论从个人偏好与效用出发,确定消费者在一定收入水平下的最优选择。然后探究收入变化与价格变化对商品需求的影响。宏观经济理论对消费的讨论集中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讨论短期与长期中总需求的变动。古典经济学家从个人与企业的角度,对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进行的区分。麦克库洛赫认为,“所有的商品不是用以满足直接需要,就是用以增加产品生产者的享用,换句话说就是用以再生产比它们自己有更大价值的产品。”萨伊认为,生产性消费“既不给消费者带来心满意足的感受,也不会导致消费者欢愉,而是使投机商拥有新产品的价值,不仅补偿了前期消费产品时损失的价值,同时还让他们获得了预期的收益”;而非生产性消费“常常是用来满足某种欲望而不是价值再生产”。

四、消费理论的制度维度

马克思精辟的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消费理论的分析,离不开对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环境的分析。这其中,既包括社会根本制度,也包括于此相联系的消费环境、消费文化、风俗习惯、广告文化等等因素。马克思从社会根本制度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消费不足与经济危机的根源。马克思认为,消费水平在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别。资本家拥有奢侈的物质生活,工人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资本家试图将工人的工资与消费水平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消费成为资本家剥削工人与维护阶级不平等的重要工具。凡勃伦首先从制度主义的立场对消费问题作了重大的突破。凡勃伦认为,劳动阶级消费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基本生活需要;有闲阶级的消费则根本上脱离了维持基本生活的范围,他们消费的主要动机是借助消费来显示其在金钱上的卓越成就,满足其虚荣心和自尊心的需要。

五、消费理论的力学维度

流动性约束强调收入的作用力。流动性约束又称信贷约束,是指居民从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和个人取得贷款以满足消费时所受到的限制。根据流动性约束理论,只要消费者受到流动性约束,其当前消费都会减少,其消费路径不再是平滑的。古典经济学家往往强调生产的作用力。他们认为,生产相比消费更加重要,因此强调生产,倡导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尤其重视生产的作用力。马克思指出: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生产,既支配着生产的对立规定上的自身,也支配着其它要素。马歇尔的需求理论突出了价格的作用力。按照马歇尔的观点,商品价格的递减同时表现为商品销售数量的递增,只要价格水平能被消费者接受,消费者就愿意并可能按既定价格水平来购买所需要的商品,使自己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突出了收入的作用力。凯恩斯认为,消费支出是收入的函数。虽然凯恩斯也列举了一些影响消费倾向的主观因素,如享受、短见、慷慨、失算、炫耀、奢侈等,但他认为它们只是在长期内慢慢发生影响,而在短期内,它们对总消费支出的影响要比实际收入变动的影响小得多。

六、消费理论的主观维度

萨伊认为,个人消费与消费者个人的品行和情感密切相关,个人的品质,如高尚、卑鄙、、虚荣、豪爽、等等都会影响消费行为。边际学派从商品的边际效用价值出发,解释消费行为。边际效用价值论以消费者的欲望为基点,探究消费行为对消费者效用水平的影响,解决了“钻石与水的悖论”,构成了微观经济学消费者行为 理论的基石。希克斯的主观价值理论是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也是《价值与资本:对经济理论某些基本原理的探讨》的出发点,这一部分被西方经济学家称该书的杰作部分。希克斯采用了几何方法,用无差异曲线图说明自己的主观价值论,用“边际替代率”概念取代了“边际效用”概念,又以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取代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七、消费理论的维度

综合与体系构建本文认为,对消费理论的考察,应当以时间与空间作为基本的维度。时间维度划分为历史、当代与未来;空间维度划分为微观、中观与宏观。模型以当代维度与中观维度为基本出发点,综合考虑其他维度对消费行为的制约。历史维度突出国家、企业的历史发展情况、个人的消费经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当代维度则选取了典型的国家为代表,涉及典型的国家中的国家制度、企业生产、个人及家庭消费、金融机构业务;以现金流与实物流沟通各个部分。由于制度演进、技术演进、行为演进、需求演进,当代维度最终将进入未来维度。微观角度以个人、家庭、金融机构为出发点。家庭分为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购买商品市场的低廉性消费品;高收入家庭购买商品市场的奢侈性消费品。个人的消费一定程度上从属于以家庭为代表的社会群体,其消费行为受到社会群体的影响与制约。金融机构向家庭提供贷款。中观角度以企业为出发点,符合生产决定消费的基本理念。企业向市场提供商品,包括生产用商品、消费用低廉品、消费用奢侈品。企业也会作为消费者出现在市场上,购买生产原料及劳动力。同时,企业向家庭支付劳动报酬,成为家庭、个人消费的物质基础。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资本支持,使得企业可以在长期与短期之中取得联系。宏观角度以国家为出发点。国家以三种身份出现。其一:为满足国家建设、国防建设的需要,国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商品;其二:国家对企业与个人进行指导,实施宏观调控;其三:国家以独立出现在国际社会,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或战争。宏观层面还应当考虑生态环境、资源约束、文化氛围对消费行为的制约。

文章认为,以这种综合的视角来考察消费理论,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这一体系,拓展消费行为概念、弥补宏观微观断层;以商品生产为出发点、避免主观主义;将“理性人”还原为“社会人”;突出制度维度的考量。本文提出的体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宏观微观分离的问题,将消费理论建立在微观、中观、宏观的空间维度上;区分了生产性消费与生活性消费,避免了简单化的倾向;将消费理论建立在生产基础之上,避免陷入主观主义的泥潭;将时间维度引入消费理论,使得消费理论从静止走向连续;将消费者置于群体中,由个人理性发展至群体决策、群体影响;考察不同家庭类型,将均衡发展至非均衡;考察制度、生态对消费的制约。在基本模型及基础上,下一步将对连续时间、消费心理、不同制度比较进行完善,以期对模型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2]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M].武玉宁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70.

[3]迈克尔?曾伯格.弗兰科?莫迪利安[M]黄秀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年.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第六卷、第七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09.

[6]麦克库洛赫.经济学原理[M].郭家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20页.

[7]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陈福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8]希克斯.价值与资本———对经济理论某些基本原理的探讨[M].薛蕃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第12-19页.

[9]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M].赵荣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第4篇

关键词:经济学;研究方法;方法论;经济规律

一、引言

近代来,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笼罩了全球并且直到今天这种体系仍未发生根本改变。在此背景下,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一直在经济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古典经济学方法论、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凯恩斯经济学方法论、新古典综合派方法论等等。但西方经济学的典型研究方法也有典型的缺陷,即该种研究方法仅能发现经济现实中的局部的规律,并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经济现象的整体性、规律性认识,只能解释部分经济现象,不能预测经济的未来走势,即存在着理论无法指导实践的困局。因此,当前的经济学是一门非常尴尬的学科,主要体现在:既有的经济学很难为人们的经济实践提供指导,反而令经济实践在一次又一次危机中挣扎。

二、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特点及优缺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优缺点。如果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进程,就会发现它们突出的、共同的特点。

1、古典经济学方法论

亚当•斯密创立经验主义分析法,之后萨伊总结了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并提出了萨伊定律,从供给的视角研究经济问题———供给决定需求。大卫•李嘉图主张使用抽象演绎法来进行研究。约翰•穆勒提出假设演绎分析法,是古典经济学方法集大成者。穆勒不仅维护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原理,而且吸收大卫•李嘉图等主要学派的理论成果,提出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门格尔认为归纳法是科学理论方法,从观察分析总结出来的规律是科学的。古典经济学受数学方法所限,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大多根据观察、经验、直觉进行分析,以总体分析为主。凯恩斯认为,古典经济学所提出的假设很难满足,因此,古典经济学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有限。

2、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

马歇尔以完全竞争作为前提,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使用边际分析方法研究单个消费者、厂商、要素所有者行为。马歇尔将机械力学的均衡原理引入经济学,用力学中的均衡概念、增量概念来分析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均衡及价格,并提出了局部均衡分析法,将静态均衡分析框架加入时间因素来分析长短期不同的供求状况。以马歇尔与瓦尔拉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他们假设存在完全竞争、充分就业为条件,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分析价格,进而分析资源配置效率。新古典经济学家使用数学模型分析经济行为,运用边际分析法,以微观个量分析为主。但个量分析难以考虑宏观经济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而且外部因素常常被忽视,此种方法只看树木不看森林。1929年发生的经济大萧条与工人运动预示了传统经济学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3、凯恩斯经济学方法论

凯恩斯创建宏观经济学分析体系、使用总量分析法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弥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缺陷,实现了西方经济学分析由微观到宏观的进步。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指出由于资本主义市场不能解决失业问题,所以应通过国家干预来避免失业和经济周期波动问题。此种方法只看森林不看树木,忽视了个体对总量的影响。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西方经济学出现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割裂。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石油危机暴露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缺陷。

4、新古典综合派方法论

新古典综合派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萨缪尔森主张将研究个量的微观经济学与总量的宏观经济学相结合研究,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分析问题,提出由参数和变量联立的方程组构成一般均衡分析体系,把微观静态分析和宏观静态分析加以综合。萨缪尔森认为,失业与通胀不能同时存在。他们认为,在失业条件下,政府增加预算赤字,扩大有效需求,增加就业岗位。在通货膨胀时,政府减少预算支出,降低有效需求,消除通胀。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将自己的理论体系视为现代主流经济学。但20世纪70年代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与通胀并存,给以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派沉重打击。

三、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

在中国,当前经济学家们所提出的主张主要沿袭西方经济学,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只是在如何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并没有人跳出西方经济学之外来寻找一条研究经济的路径。西方经济学由于其研究思路的局限性,难以指导实践。西方经济学采取的基础性研究办法是:把综合的经济实践分解开,从一个简单因素入手;把复杂的经济实践简单化,只研究其中的某些可以确定其所能产生的影响的因素;把动态的经济实践静态化,再将现实中其他诸多可能对所欲研究的经济因素产生干扰的因素排除掉之后,也就相当于把本有可能与所欲研究的因素发生互动关系的因素排除了,由此所欲研究的因素就不再处在实践中的那种无时无刻都在活动的状态之中,而是处在静止的状态之中了。人们一般会认为,只有搞清楚了静态状态下的简单的经济关系,才能研究动态下的复杂的经济关系。由于经济实践是复杂的、动态的,所以西方经济学即使研究清楚了某一(或某些)经济因素所能造成的影响,也难以说明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发生相互作用后会引发何种结果,更难以对经济活动中的成千上万的因素所能产生的综合作用进行预测。也就是说,西方经济学可以掌握复杂的经济中的一部分真相,但难以掌握经济的全部真相。由于某一、某些经济因素并不能决定经济的总体走势,目前经济学家们凭借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无法预测经济走势。本文认为,经济学存在的意义是指导经济实践,而指导经济实践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对经济走势作出预测。

四、西方经济学中国化问题

西方经济学有值得借鉴之处,但如果忽略我国的基本国情,使用生搬硬套的方式嫁接过来,其后果不堪设想。西方经济学是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总结出来的经验,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此我们必须认真考虑。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软件较为落后,这些软件包括法律规范、公司治理水平、行业规范、群众法律意识等等。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依靠经济活动当事人之间缔结的契约来进行,而契约缔结和履行要有完备的监管体制以及法律规范为之保驾护航。同时,行业规范与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也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西方经济学发生的范围和程度受到影响,个人经济行为的轻微变动加在一起便会对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而同时市场机制只能通过供求机制来解决轻微的经济波动,巨大的冲击使得市场毫无抵抗能力。例如“十一”小长假期间,我国旅游人数的猛增,会使交通运输业受到巨大的冲击,因此,我国需运用行政的手段统筹规划假日交通运输,才能化解潜在的危机。而在西方社会,由于人口较少,市场会自动的调节供求关系。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会使得价格机制发生扭曲。价值规律按照社会的需求来调节资源的分配比例,使得市场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顺利进行。因此,市场机制的运行效率取决于能否对价格作出快速的反应,而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和通讯设备又是快速传播价格信号的载体。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基础设施、交通设施与通讯设施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些硬件差异会导致市场经济发生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发生变化。

五、结语

研究经济学不能仅采用上述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而要有其它的方法,即从整体上、宏观上、模糊地、历史地观察经济运行轨迹并抽象出经济规律,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并指导实践。现阶段的西方经济学很容易让人理解为现代化的、先进的思想体系,其实际的理论确实成熟于一两百年之前,而微积分应用于经济学中是出现在1838年的古诺的著作中,稍晚于微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中心思想仍然是萨伊定律。供给与需求分析法在1937年已经出现,因此,西方学者认可的理论只不过是同一个研究领域成员所认可的共识,我们不能盲目的信任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已经暴露了现有西方经济主流学存在的重大缺陷,在危机发生之前,西方经济学仍然坚持“经济人”和“完美市场”这两个基本假设。将经济学视为数学的一部分,缺乏对经济的整体性的思考,完全忽略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学习西方经济学并不是对一套现成的经济理论完全的接受,而是学习怎样免遭经济学家的欺骗。因此,将西方经济学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在一起,从整体上、宏观上、模糊地、历史地观察经济运行轨迹并总结出经济规律,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并指导实践,是助力中国经济发展的科学之道。

参考文献

[1]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著),赵荣潜等译: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M].商务印书馆,1991.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南海出版公司,2010.

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第5篇

关键词: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94

《微观经济学》是我国普通高校(包括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增强分析经济现象和提升理解市场经济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学习国际贸易原理、货币银行学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但是,由于微观经济学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在微观经济学中利用了大量的图形和数学工具来分析问题,许多经济变量之间具有相当强的逻辑关系,这些内容的学习对于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都有很大的困难。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对很多问题的理解也浮于表面,很难深入理解相关的知识点等问题,使得微观经济学失去了本来的教学目的,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探讨该课程的有效教学经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塑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该课程学校效果,对独立本科学院学生专业发展有着明显意义。

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主要特点

(1)理论抽象性强。微观经济学中包含有很多对经济活动以及消费心理本质现象的归纳,理论概念分布广泛,需要思考理解,常见的就有:供求平衡、消费者行为表现、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论及市场失灵等,即便是64个课时讲授也安排较为紧张,而独立本科院校往往分配48个课时,受时间限制,教师讲授启发学生理解消化的难度比较大。

(2)图表分析复杂繁多。微^经济学中几乎全部章节都存在图表分析,图形关联度和相似度高,如成本曲线就有十条多图形分析,习惯文字定性描述的低年级大学生对图表进行抽象演绎归纳往往欠缺方法论素养,无法合理有效进行分析。

(3)数学模型多。微观经济学中存在大量的数据建模分析,需要归纳变量因果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采用数据加以验证,需要一定的量化理性思维和数学修养,在校园中感性思维较为明显数学逻辑思维不足的学生学习该课程存在较大困难。

2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问题

(1)课程设置不太符合独立本科学院学生整体学习层次。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学生整体高中学习水平较公立院校为弱,数学基础更为薄弱,独立本科学院经济学大纲往往是借鉴或者照搬公立院校的已有模板,课程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考核要点等方面与校本部区别不大、没有针对学生层次进行合理化差别变动,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大幅降低。

(2)缺乏针对独立学院层次的应用教学型教材。民办独立本科学院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等教育组织发展时间并不长,因此经济学教材选择上基本沿用母体公立院校教材,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该教材对学生的经济理论、分析思维培养都有着广泛认可的良好效果,但对于应用讲授型的三本院校的学生来说,教材内容理论深入、内容繁杂、逻辑严密,体系丰富反而成为学习的客观困难,同时个体学习能力差异也导致教师讲授时存在困扰,近年来针对高职、应用本科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开始增多,但是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国外教材适合理解但不适合理论基础欠缺的一般大学生。缺乏针对性的教材是一个明显问题。

(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独立本科学院学生普遍习惯“灌输记忆式”的学习来应对考试,短期难以掌握需要理解归纳演绎结合图表分析的微观经济学有效学习方式,已经固化为习惯的记忆背诵式学习习以为常;另一方面高等数学的学习难度使大多数学生难以掌握有效的量化分析技术,从而增大心里畏难感降低学习积极性;教师缺乏企业实际经验也导致难以联系实际趣味吸引性不足,难以有效调动学习热情。

(4)教师授课精力难以保证。在课酬相对较高的广东独立学院教师周授课时一般在20节左右,每学期普遍同时讲授三门课程,仅教学任务就比较繁重,加之目前普通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师为了职称评聘必然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甚至以挤占教学时间和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进行科研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对需要精心准备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很容易产生不利影响。

(5)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考核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即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期末考核比重较大导致学生习惯期末突击记忆复习,期末考试一般采取笔试的形式,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考试内容单一,许多题目都有标准答案,需要学生真正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的题目极少。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和应试心理,考试前死记硬背,没有真正地将课本知识联系到实际中。同时独立本科学院高学费导致学生容易出现花多钱应该容易拿到毕业证的交易投机心理,出现抄袭舞弊行为,同时教师为避免过于严格引发教学矛盾也存在平时分过于宽松导致学生平时上课缺乏认真投入,使分数不能有效反应学习效果。

3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升建议

3.1优化课程设置

独立学院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来开设该课程,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在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学时等方面应有所侧重,细化课程设置层次,并与各自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吻合,设置适合学生层次、侧重理解应用的重点学习内容,适当设置更高层次的理论思考型作为补充,重点在于理解运用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

3.2编写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

自编教材可以以现在使用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为蓝本,精简一些对于三本院校学生而言难度较大的内容。例如,可以保留从供求入手,弹性的分析,效用论、生产论和成本论,市场结构理论和要素理论。而对于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等相关内容可以合并成一章,简要介绍,只要学生把握基本内容即可。每章结束后,添加一两个案例或相关的事件,引导学生用本章学过的内容来解决这些问题。每一章的内容中,大部分知识点应配有相应的简单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增加趣味启发性。

3.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精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有助于认知活动的教学环境。独立学院学生虽然基础相对薄弱,但思维活跃程度整体良好。改变微观经济学传统授课模式,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可以在讲解一个知识点之后,适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其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适当给予点评,多肯定学生讨论的结果,也要指出学生答案的不足并及时予以纠正。再次,老师应多引入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经济学理论。教师要及时更新教案,列举的案例要与时俱进,数据要跟得上经济的发展,让学生接受最新的资讯,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本节课相关的小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巩固知识,改变学生认为该课程枯燥、乏味的观念,克服学生厌学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乐趣,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3.4提升教学地位重要性

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明确教学和科研的各自作用和地位,要让教师明确教学不合格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失败,将教学作为办学的质量生命线,微观经济学这样的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作为教学督察的重点内容,促进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倡导以教学为中心、科研服务于教学的理念,并在工作绩效上予以体现,学校在安排教学任务的时候,也应该尽量把每位老师每学期讲授的课程数目限制在一至两门,使教师能够合理分配教学和科研实践精力,并且有充分时间来进行授课准备。

3.5S富课程考核方式

针对微观经济学这门学科特点,可以采取多种考核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最终得到的分数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及期末成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上课的态度给予一定的平时分,期末考试的内容应加大材料分析的比重,全面考察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尽量将考试内容设计为考查学生如何灵活运用知识点,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回答问题。通过将这三个部分的考核情况相结合,给出一个最终成绩,提升学生经济学的认知、理解、分析和推断综合学科素养。

4结论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本科独立学院的经济学授课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本文针对独立本科院校的学生特点,描述了微观经济学课程特征,归纳了独立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存在课程设置不太匹配、教材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教师教学精力难以保证以及考核方式单一的五个常见问题,然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2.

[2]王锁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2008,(4):117118.

[3]曾贵.教学型高校教师过度科研的动因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6):35.

[4]孙亚军.关于改进民办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2013,(10):151153.

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第6篇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财经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如何改进课堂教学过程,增加教学效果,一直是该课程教师所关注与探讨的问题。但是,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现状表现为:教学方法单一,教材过于理论化、数学化,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考评方式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学生认为微观经济学理论抽象难懂、学习兴趣不高等现象。鉴于此,本文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出发,对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微观经济学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

从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看,该门课程特点表现为:

第一,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理论比较抽象。

一方面,是因为经济规律属于社会科学,由于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对于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经济理论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为背景的,与我们国家的国情背景、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在理论介绍中包含各种假设条件,理论的应用是有前提条件的,使学生在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时有一定的难度。

第二,经济学思想、经济数学及经济曲线三者的相互融合贯穿于教学始终。

该课程以其新颖性和有用性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同时它又是一门逻辑性和系统性极强的课程。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以量化分析为主,其理论的得出与变化,可以通过图表来形象直观的再现,便于说明理论的存在与发展。同时,数学知识运用频繁。许多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得出,都是通过数学推导得来的;通过数学证明其自变量的变化是如何导致因变量变化及变化的程度,对数学知识掌握应具备应用和分析的能力。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一)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备课、资料准备、授课、学生做习题、专题讨论、考试等主要环节上都努力体现这个目标性特征。做到每章节目标明确、重难点清楚,紧紧扣住《微观经济学》的课程目标,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微观经济学》课程实验。

(二)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

1.把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体系

在讲授微观经济学具体内容之前首先概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了解该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心、研究目的、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特点是什么,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关心微观经济学的统一性,以便将知识点串连起来。微观经济理论是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一是要掌握最基本的概念,如稀缺性、均衡、机会成本、边际、市场结构、市场失灵等。二是要掌握三大均衡:需求与供给的均衡,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三是要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十大规律:如需求规律、供给规律、供求定理、科斯定理等。通过复习归纳使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的内容体系及重点。

2.增加前沿教学内容的介绍

教学中充分反映学科最新进展,同时结合教师科研,丰富教学内容。《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现实,把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引进到课堂,形成了一种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机制。比如,结合每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介绍经济学学科前沿的发展情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科方法的学习,实施方案为删减一些不必要重复的内容。使学生在掌握传统的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之上,对融合的新方法、新背景以及新的挑战和机遇都有所了解,为学生理解和应用理论研究拓展视野。

(三)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设计与教学设计相结合

强调改变教学理念的创新,努力探索《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方法从传统的“讲课”向“综合性教学系统”转变,形成一套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更新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教学系统。突出表现在多媒体教学的不断创新,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为:从经济现象入手――提出问题――引出课程讲授内容――提问式教学――穿插课堂思考、身边的经济学故事――多种方式阐释经济学原理(散文式语言、图表、模型、案例等)――讨论、课堂实验――网络、媒体资料――经济学理论应用――复习小结――课后练习和阅读参考资料加深理解。该过程充分体现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通过这样的系统教学,有利于课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满意度。

2.组织微观经济学实验

为学生营造了活跃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发掘自身对经济事件的好奇心,并且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进行讨论,对于激发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来思考周围的世界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对没有修过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学生和有一些经济学基础的学生都十分有用。每一个实验应包含以下内容:实验说明部分,对实验进行指导说明;实验讨论部分,提出与实验相关的经济理论;实验报告部分;课后作业。实验和讨论的交替使课堂变得富有节奏。实验报告帮助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经济理论和分析结果。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对市场配置资源运行机制的规律总结,其理论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向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将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先讲解理论要点,然后引入案例;也可以将案例融入到理论要点的讲解当中,引导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理解和体会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精髓和分析方法。作为授课教师平时就应该保持敏锐的观察、联想力,为案例教学准备素材。比如,笔者在讲授垄断市场的价格歧视时,以电影票分为成人票和学生票,来分析垄断市场进行实行歧视性价格的条件和利润等。

三、结论

微观经济学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经济学理论和思想,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并重,达到学以致用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晓庆.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及教学方法探讨.经济研究导刊,2010,(31).

[2]雁.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研究,2008,(1).

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第7篇

历史分为本体和认识两个方面,历史本体是唯一的、永恒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一经产生,就无可更改,是不为人的意志和行为所左右;而历史的认识则是丰富多彩的,是主观的,历史只存在于人的记忆和思考之中,历史怎样,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记忆和思考,同样的历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乃至不同的人对其会有截然不同甚至对立的看法。与历史的两个方面相对应,历史理论也分为两大块,即关于历史本体的理论和关于历史认识的理论,而目前困扰历史教学的又主要是历史认识的理论。

所以,历史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历史认识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方法论。具体地讲,包括历史研究的对象、历史发展的动力、形式及规律的探讨,涉及到人民群众的作用、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民族的形成等一系列指导历史研究的重要理论观点;另外还有历史研究所采用的各种不同的方法,从传统考据法、考古法,到现在所采用的阶级分析法、历史比较法、心理分析法等等。历史认识论和历史方法论构成了历史理论的主干。

当然,历史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而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会有不同的理论,甚至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也会有不同的历史理论,归根到底,它是时代和社会现实的产物。

历史认识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与其他认识活动有许多相似之处,它把人类过去的活动作为认识对象,却又处处着眼于当前实际和未来的发展,从而拥有无可比拟的社会功能。根据历史层次的分析,将历史认识论分为微观历史认识论、中观历史认识论、宏观历史认识论。

微观历史认识论是考察历史的个别史实、个别现象,为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事实依据的认识活动,是历史认识中最基本的层次;它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认识方法相对单一,认识面也相对窄小,但它是整个历史认识论的基础。只有掌握了真实的历史情况,才能作出可信的价值判断,准确地揭示历史运行规律。相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微观历史认识论就是具有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的能力,而这是《考纲》能力要求的第一条“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要求;也是《教学大纲》“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主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体现。高考问答题考试设计的第一问实际上就是考查的微观历史认识,强调的是“是什么”。

中观历史认识论是考察历史运动的局部过程与联系的认识过程,它是介于微观史学和宏观史学之间的历史认识层次。它反映了历史运行中较为复杂的过程、因果关系与价值判断等联系。如果说微观是解剖麻雀的话,那么中观就是对麻雀之间,它们与其他鸟类之间关系进行考察,相对于微观而言,它是整体;相对于宏观而言,它又是局部。对中学而言,中观历史认识论就是要求具有掌握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探究历史发展的复杂过程及过程中的因果联系。如95年高考第42题第1问“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将建国以来的、农业合作化、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归纳出来即可得分。又如94年高考第42题第3问对中国维新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等,考察的实际上就是中观历史认识。

宏观历史认识论是考察历史的整体联系,把握历史运行的本质联系、规律和模式,为历史科学参与社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历史认识活动,是历史认识中的最高层次,对微观和中观历史起理论指导作用。用“历史不会重演”来体现微观历史,那么,宏观历史就可以概括为“历史常常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主要强调历史发展的动力和历史发展的规律问题,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相对于中学而言,宏观历史认识论就是要将史实在中观归纳、概括的基础上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高屋建瓴,去看待历史发展的进程,作出科学的判定。如95年高考第42题第3问“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实际上就是要求总结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来为社会提供科学依据,答案就必须具有宏观调控的功效: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考察的实际上就是宏观历史认识。

历史方法论是整理并分析史料、考察历史的因果联系与本质、探寻历史发展规律的各类技术手段和方法,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历史的关键环节,是到达彼岸的桥梁与渡船。随着史学的发展,方法论和认识论一样,也出现了不同的方法改革与创新,主要包括考据法、考古法、历史模拟、逆问考察、经济学分析、计量分析、人类分析、心理学分析、人口学分析、历史分析、阶级分析、逻辑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等,打破了原先只用阶级观点分析历史的单一性,正逐步走向多样化、丰富性。而目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三种,这三种方法又被称为历史哲学思维方法,是哲学方法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运用,它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内在辩证关系和本质特点,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实质上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体现和运用。而《考纲》也明确规定:“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大纲》亦然,这也是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之一。也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不能等同于历史理论,它只是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原则。

历史分析法主要从全面、发展、变化、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历史问题所处的历史条件去研究历史,即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感。如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只有将其放在当时的具体环境中去分析,才会发现战争的性质在过程中不断变化,由开始的正义性——打败欧洲君主的武装干涉到后来的非正义——侵略、奴役他国,这样才能较全面地看待拿破仑发动的战争。

阶级分析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去观察、分析阶级社会历史上的经济形态、上层建筑、意识领域等种种历史现象,它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但要注意,阶级分析法并不是唯一的,阶级斗争只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具有不同的内容与特点,只有历史地看待它们,才能正确估价它在历史上的运用。如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具有狭隘、保守、自私和分散性,无法克服自身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软弱点,故农民斗争总以英雄史诗开篇,以悲剧而终结,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如李自成起义的失败,太平天国的失败均是最好的例证。

比较分析法是确定事物之间同异关系的一种思维过程的方法,是矛盾同一性与对立性的直观运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如比较中国与日本明治维新历史背景的不同,分析一成一败的原因,主要从封建的经济基础、封建的政治体制、封建统治的阶级力量来分析,说明失败,明治维新成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第8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半微量实验;过程性评价 

随着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推进,以及实验实训教学设备的完善与改进,为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下一步基础化学课程实验实训教学方面还可以做哪些改革?从连续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以下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半微量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使用及效果 

微型化学实验(简称M.L.)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高校教学中取得成功,因其经济和环保效益明显得以迅速推广。我国不仅有不少高校的实验教学采用微型化学实验,某些中学化学实验和高职化学实验教学也都使用。人们按试剂用量把化学实验分为常量、半微量、微量三种,常量为数十克至数百克之间,微量在数十毫克至数百毫克之间,而半微量介于微量和常量之间。 

1.半微量实验项目的开发 

基础化学实验中有毒、有害物质较多,实验教学中不仅需要减少污染,还要节约化学实验的成本。通过学习绿色化学等理论,高职院校意识到建设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必要性。为此,教师认真研究微型实验仪器的使用,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微型实验,设计了一些半微量实验项目——基础化学的性质实验、有机物制备实验(包括无机化学中卤素、碱金属、氧族元素、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一般性质的实验和鉴别实验,以及有机化学中的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醇、酚、醛、酮、羧酸、取代羧酸、糖等有机物的一般性质的实验和鉴别实验,此外还有乙炔和阿司匹林等的制备实验)。 

2.半微量实验的相关配套仪器 

半微量实验合适的试剂使用量:一种固体物质一般为几百毫克到几克,一种液体物质一般用量为几滴到十几滴,不超过1毫升。目前,我国有批量生产的适合微量化学试验用的成套微型仪器,最大容量有几毫升到几十毫升不等,可以满足上述半微量实验的需要。但根据具体的反应,还应配套容量匹配和磨口口径一致的仪器。我校以某玻璃仪器厂生产的成套仪器为主,对乙炔的制备、性质验证、气体吸收装置等相关微型实验仪器进行了配套。此外,还特别创新了微型仪器的清洗方法,如超声波洗涤、微型试管刷洗涤等,并建立了相应的使用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 

3.半微量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效果 

半微量实验仪器的使用,使得实验教学不仅实验现象明显、污染减少,而且操作方便,节约时间,适合师生一边实验一边探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究并设计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使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会了应用已有知识来剖析和解决问题,这些都契合了“以能力为中心”的职教理念。 

探究式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性,而演示实验在整个化学实验中占很大比例,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实验中学生尝试用微型仪器操作,可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凡是微型实验能操作的演示实验都应放手让学生去做, 从而培养其实验能力。 

教学实践中,微型仪器的配备达到了人手一套。由于微型仪器节约试剂,相对常量较安全,使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得以实现。由于微型化学实验仪器体积小、试剂用量少、反应时间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集中思想,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才能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 

教学实践证明,微型实验仪器的使用对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操作素养有促进作用。微量实验在学生中反响良好,所以在自主实验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选用半微量实验,而不选择常量实验。半微量实验既节约了成本,又大量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为推行绿色化学理念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二、学生实验实训技能评价的改革 

高职学生非常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根据省、市技能大赛的要求,基础化学作为药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基本操作技能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加强考核是提高对学生实验实训技能的有效途径。 

1.加强对学生实验实训的过程性评价 

结果性评价偏重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查,而过程化评价偏重于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进行评价。过程化评价考查学生在每一个实验操作中的基本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记录能力等,尽可能把观察、思考、操作、表达等每一种学习行为都纳入评价内容中。采取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定对照参考。 

教师评价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要对每一次实验中每一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从基本的操作能力、观测能力、记录能力、协作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评价。例如,实验基本操作方面:实验基本操作正确、规范、熟练为“优”;实验基本操作正确、规范为“良”;基本能完成每次实验操作,偶尔发生违规现象为“中”;不能完成每次实验操作,违规现象较多为“差”。观测能力方面: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发现问题为“优”;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为“良”;能完成一般观察,但观察不够仔细为“中”;基本盲做,不懂观察为“差”。记录能力方面:能用正确的化学语言全部记录为“优”;全部记录为“良”;大部分记录为“中”;基本不记录为“差”。 

2.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才能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在基础化学的总评成绩中,学生实验实训的过程化评价和结果性评价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过程性评价占比较大,因为其注重每一个实验项目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学习细节,及时反映学习成果。学生对每个实验项目都非常重视,也能在自己的某项不足上注意改进和提高,这种实验考评方法确实促进了高职学生对基础化学实验实训课的重视。几年的教学比较结果显示,学生的实验技能有切实提高,这种实验考评方法也激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三、其他实验实训教学资源的完善 

便携式投影系统、摄像机等专用实训教学设备的随时调用,ChemOffice、ACD/ChemSketch等化学软件、模拟实验flash等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丰富了基础化学的实验实训教学手段。完善实验实训教学录像资料,并加载到校园网,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便。目前,论坛师生的互动,发挥出课外辅导的作用。 

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设备、技术等优势资源,组织学生去参观,认知实践。全体基础化学课程组教师利用暑期,或定期脱产到校外相关基地进修学习,开阔了师生们的视野,为高职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方向。 

综上所述,在保证学生实验实训的校内开出率达到百分之百的基础上,成套的微型实验仪器的增加,对学生实验实训技能的过程性评价受到师生的欢迎,切实推进了基础化学实验实训的教育教学改革,为高职学生提高专业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