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业经济功能

农业经济功能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7 09:25:58

农业经济功能

农业经济功能第1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功能定位;发展方略

现代农业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农业,这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可,多功能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把握现代多功能农业的特点和内在要求,才能把握现代多功能农业的实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现代多功能农业的措施,从而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现代多功能农业的主要特点

(一)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出现明显变化。目前,农业提供粮食等基本生活需要的商品生产功能已不再是农业的唯一功能,在非产品生产方面的功能不断拓展并逐步扩大范围。

(二)农业的发展方式发生明显变革。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是用机械代替人力和畜力,以化肥、农药等化学物的普及应用和大量投入作为农业产品产量增加的基本手段。现代农业则采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体系。

(三)农业与其他产品部门的融合空前紧密。随着农业多功能的发展,农业作为第一产业部门和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界限逐步模糊,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紧密结合、互补联动的一体化生产体系逐步形成。

(四)农业作为社会公共部门的属性日益明显。在传统农业的单一生产功能意义下,只是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的经济部门。农业多种功能的拓展特别是在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功能的拓展,使农业的受益者首先是整个社会,其次才是农业经营者。随着其产业经济部门属性的不断弱化,农业正日益成为一个社会公共部门。

二、现代农业功能拓展的重点

根据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对农业的功能定位,必须考虑以下因素:(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国民经济结构变动明显,非农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特别是随着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的到来,农业的功能会出现变动。(2)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发展时期,就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等都相继出现。因此,应有针对性的发展农业的某些方面的功能来解决目前的矛盾和问题。(3)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民可利用农业的多种功能为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从上述情况出发,我国现代农业拓展的重点有:一是强化农业的产品供给保障功能,着力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农业的最基本功能,也是各国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农业的一致要求。不论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生产都是农业的最基本功能,是保障,也是其他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保证粮食的供应乃至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更为重要。现代多功能农业发展应着力改善粮食生产条件,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向社会增加优质、安全和多样性的农产品供应,以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二是发挥现代农业对劳动力的转移贡献功能,着力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解决就业问题,最大的难题还是解决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近年来,由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下降,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出现所谓的“农民工”,农民工为城市的工业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就业方面的种种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还在农村。要充分进行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拓展现代农业的多种功能,像农家乐、旅游农业等形式的休闲农业的方式,或是农产品的深加工等都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好去处。三是增强农业对农民的收入贡献功能,着力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农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农民群众的生活富裕和全面发展。我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0%,农民富则国家富。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民的收入虽有很大增长但与市民差距拉大,农村生产条件并没有很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远远不及城市。通过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如发展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规模农业、项目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吸纳更多的人来农村旅游和消费,可增加农民的收入。四是充分凸现农业生态的保障功能,着力解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由农业具有生态保护的功能决定的。农业在生态保护方面,如在防洪涝灾害、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处理有机废弃物、净化空气、提供绿色景观和自然景观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应重视农业在生态保护方面功能的发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为农业的可持续乃至整个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建设现代多功能农业的途径和措施

(一)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建立促进多功能农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多功能农业的发挥需要资金投入。目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严重影响农业的粮食生产这一基本功能的发挥。在多功能农业投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跟不上农业发展的需要;投入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影响农业在就业和生态保护方面功能的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农业多种功能的发挥。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逐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农业是弱质产业,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也符合国际惯例。通过立法,将现有的支农资金投入纳入到国家财政预算中,作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固定下来,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长期性。

2拓宽支农领域和渠道,加大支农力度。加大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生产资料生产、食品安全检验、病虫害防治、灾害预防、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等公益性支出。

3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对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防止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要明确对违法行为处罚的办法和标准,建立由农业、财政、审计、纪检监察多部门联合的支农资金监管机制。

(二)调整农业结构。过去农业是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现代农业中的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加工、贮藏、农技推广、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等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种经济活动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使现代农业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及花卉农业等一些新型产业形式迅速崛起,成为农民增收和就业的新的产业形式。多功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关联产业群。同样,发达的关联产业群也为农业其它功能的拓展结构的重点是:一要深化农业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调整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农产品的品质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调整农产品的品质结构,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要重视构筑农业产业体系各环节间的互动。国家在制定支农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农业传统的单一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功能,还应考虑环境、社会、食品安全、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应通盘考虑如何构筑由农产品生产体系、农产品加工体系、食品销售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生产组织体系、市场流通体系、生态保护体系以及安全体系等所组成的具有多方面功能的农业大产业体系,确保农业内部各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互动和融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青年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培养多功能农业人才,为多功能农业提供人才支撑。多功能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批精通农产品销售、管理、流通、运输等相关知识的经纪人队伍,从而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人才支撑。因此,在多功能农业的发展中,首先应采取积极措施,把大量的农村青年留在农村。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看,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逐步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发展的趋势,但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目前城市和工业吸纳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仍需由农业来提供就业岗位,减小社会就业压力。农业容纳隐性失业的能力比较大,如。大量兼业农户的存在,可缓冲由非农产业发展的波动引发的就业问题。其次,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再次,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步伐,强化多功能农业的科技支撑作用。现代农业的显著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而这有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创新。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很大成绩,农业科技对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还远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创新人才匮乏,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推广体系薄弱,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在现代多功能农业发展中应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大幅度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开发效率,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科技创新体制;要以现有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为基础,按照经济发展需要、区域特点和学科发展的要求,建立农业科研基地、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和区域农业科研中心等科研体系。

2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应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特别应通过开展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增强服务功能。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要发挥科技优势,与当地政府、基层农技部门和企业联合,创办一批高新技术试验基地、示范区和科技先导型试验区、科技园区。

(五)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多功能农业发展增添制度活力。农村综合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到政治、文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包括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化解乡村债务、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粮食补贴以及农村其他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既是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建设多功能农业的必然要求。要通过农村综合改革,消除农民负担的体制性因素,从制度上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保证农民增加收入;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多功能农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多功能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搞好农村公共服务,健全乡村治理结构,密切干群关系,调动干部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多功能农业建设提供动力源泉。

农业经济功能第2篇

关键词:“三农”发展;金融服务;“功能”视角;体系构建

一、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变的特征

中国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是伴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大致经历了1951-1957年的创建阶段,1958-1978年的动荡阶段,1979-1983年的恢复调整阶段,1984-1993年的全面改革和1993年至今的完善阶段。长期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举措很多,主要围绕着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调整、完善以及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清理整顿,注重的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存在形态,忽视农户、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对金融资源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和农村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走的是一条典型的“机构路径”。该改革路径有两个重要特征:农村金融体系的每一次变动,都是围绕着金融机构的合、分、起、落等调整来进行;金融机构的调整基本上属于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行为,这与中国农村经济制度自下而上、诱发性改革不相一致。其结果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业务范围的界定和职能的定位非常模糊且收效甚微,难以真正体现农户的意愿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提高农村金融自身的经营效率。

“机构路径”的改革思路,其实是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指导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变的“金融机构观”的产物。金融机构观的分析隐含一个基本前提,即假定金融体系的内部金融机构与组织结构是既定的,公共政策的目标就是要找到这一结构,并帮助所有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

二、对农村金融体系演变“机构路径”的反思

金融机构改革的举措很多,但固有的、根本性的问题却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这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变依赖“机构路径”的问题所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完善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一的国家银行系统逐步发展为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组成的主导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多元格局,但这一体系及其中的金融机构是否有效地发挥了为“三农”服务的金融功能?中国农村金融“机构路径”改革的实践表明,不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现实以及由此决定的对农村金融的需求来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而仅仅从机构调整入手人为架构金融体系是难以达到经济﹑金融发展的最终目的的。

第一,忽视了金融功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金融产生于农村经济的土壤,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决定农村金融的服务功能,农村经济决定农村金融;反之,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从现行农村金融体系的服务功能来看,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这种联动关系远没有建立。农业发展银行日益成为单纯收购粮棉油的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撤离农村区域,逐步脱离农村金融体系;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一社难支“三农”。为何农村金融机构越改革、越调整,农村金融需求反而越难以满足?问题在于目前的改革仍然是基于部门利益制定的改革方案。

第二,忽视了金融功能的完善是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三农”发展,没有功能健全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是难以想象的。金融的本质决定了金融体系的功能主要有3种:投融资功能、金融服务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其中,投融资功能是金融业最基本的功能。随着经济货币化、信用化的进一步发展,金融体系的支付结算等服务功能、动员储蓄﹑资源配置功能日益突出,风险管理功能和经营监管功能越来越重要。根据金融功能观,执行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的载体可以是各种金融机构,一项金融业务可以是几种功能的组合体,同一金融功能也可以由不同的金融产品来实现。

第三,忽视了竞争机制的培育对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关键作用。有效运转的农村金融体系离不开农村金融竞争机制的培育。农村金融竞争机制的完善,不仅需要规范发展现有的金融机构,而且还要注重培育新的农村金融竞争主体,使不同所有制性质的金融机构之间适度竞争,共同发展。但长期以来,基于“金融机构观”的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忽视了金融竞争机制的培育,缺乏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机制和以竞争为基础的监管机制,无法促进农村金融同业的良性竞争;缺乏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使资不抵债、亏损严重的金融机构无法退出,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缺乏存款保险制度,无法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同时,使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成为可能。

第四,忽视了金融创新对农村金融体系完善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服务范围狭小,而且品种少、结构单一,根本无法满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究其原因是,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力度不足,没能真正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金融创新缺乏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忽视金融法律、监管、信用担保、信息、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建设,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第五,忽视了政府扶持对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实际上,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系统性风险、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现象比其他市场更为严重,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培育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因此,政府的适当介入十分必要。在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干预完全采取第一种路径,由中国人民银行代表政府直接经营农村金融。步入市场经济轨道后的相当一段时期,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专门的中央银行,政府被迫放弃第一种路径,但同时仍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其他路径,政府介入要么陷于严重缺失状态,要么干预过度。鉴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实,政府应将政策着重于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从逻辑上说,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起点,是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必不可少的条件。从内容上看,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法律体系、税收优惠体系、监管体系、信用担保体系、资金支持体系、信息和技术支持体系、人才储备体系等。

三、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体系设计

结合中国农村的实际,默顿和博迪提出的“金融功能观”可以为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即金融体系框架的设计,首先应明确具备的经济功能,然后据此来设置或建立可以更好地行使这些功能的金融机构组织形态、市场竞争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农村金融体系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从而更好地支持“三农”的发展。

按照“金融功能观”的要求,一国金融体系的建设要考虑金融机构及其调整,但更要研究如何发挥金融机构的经济功能,这是构建与完善基于“功能观”的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在重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三农”经济运行的特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包括构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农村金融产品体系和农村金融监管体系,显着增强农村金融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功能。

(一)改革农村合作性金融

合作金融是以合作经济原则为准则,以金融资产的形式参与合作,专门从事金融活动的一种合作经济形式。中国合作性金融组织的实践表明,合作性金融不仅是适应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金融制度安排,也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基础性金融。因此,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要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形成多种产权形式相互竞争和功能互补的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体系。

(二)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一国政府为了满足农业生产、流通与服务的融资需要,通过设立农业政策性银行进行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金融形式。农业政策性金融融财政与金融优势于一体,在一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充当政府贯彻农业政策的工具,又补充、纠正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不足与偏差,通过增加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和有效再配置资源,实现政府宏观调控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政策效应。

(三)重构农村商业性金融

目前,政策性金融囿于国家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政策的限制,存在支农范围狭窄和支持对象锁定的局限;合作性金融则由于信贷结构和信贷规模的不足,使其支农对象偏重于农业种植业,对其他涉农组织和农村第二、三产业支持相对不足,因而,从建立合理分工、富有效率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目标出发,亟待调整与完善农村商业性金融。按照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原则,加快中国农业银行转轨改制步伐,要在对农业银行进行全面外部审计、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不良资产处置、国家注资等财务重组和设立股份公司,并实现业务经营战略转型。

(四)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外部环境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具有涉及领域多、影响面广的特点,它不仅是金融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因而改革的难度大、复杂程度高、影响深远,既需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还要求改善农村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具体措施:改善农村金融政策环境,加大财税政策、货币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的扶农宏观调控作用;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创新动产抵押担保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开发适合“三农”发展需要的保障型产品、投资型产品和衍生型产品及服务;建立农村存款保险制度,探索合适的组织结构、投保方式、赔付金额和监督职能;完善农村金融立法与金融监管,依法保证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法实施对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经营风险和市场退出的监管,确保农村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从而显着增强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8.

2、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4、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成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7、******.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N].中国证券报,2007-03-02.

8、周小川.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4(8).

农业经济功能第3篇

关键词:保鲜时机培训农业经营

目前,佛山市不少人认为,佛山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区域性产业分工中,是以发展现代大工业和大商贸为主导产业,农业发展与否已无关紧要,应该让出日益紧缺的土地资源和宝贵的管理资源用于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甚至应该停止发展农业。

毫无疑问,这种农业无足轻重的“让位论”是错误的,如不加以批驳,将严重影响我市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村镇建设的工作。本文将简要列举佛山市农业发展历程和面临困难,分析论述农业在佛山市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功能和重要地位,提出当前我市农业政策的指导原则。

1佛山市近十年农业地位的变化

近十多年,佛山市农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步伐,农业的发展速度仍不够快,同时农业发展条件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1.1农业产值增长速度相对较慢。200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为163.94亿元,比1995年的94.61亿元,增长了73.3%。同期,全市生产总值(GDP)增长了270.5%,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从9.3%下降到3.5%。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下降。

1.2农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下降。近年来,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经济总收入从1995年的835.05亿元提高到2005年的4646.39亿元,增长了4.56倍;其中第一产业收入从102.19亿元提高到154.33亿元,仅增长了51%,第一产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大幅下降。二、三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要收入来源。

另外,1995年~2005年,全市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增长了1.25倍,但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增长了79%。相对于其他产业,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从业人员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1.3农业发展的资源条件有所变化.

1.3.1农地资源萎缩,但土地产出效率提高。随着近年来佛山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工业发展、城镇扩张与农业争地的矛盾日益尖锐,农业用地逐步减少。1996年~2005年,全市耕地面积从8.85万hm2降至5.59万hm2,减少了3.26万hm2,年均减少3.7%。虽然农业土地资源不断缩减,但由于各类高产品种和高效种养技术的推广应用,种植业和渔业的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

1.3.2人力投入减少,但劳动生产效率增加。由于各地农村二、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民就业渠道大大拓宽,因此农村劳动力虽有增加,但其中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逐年下降,从1994年的41.61万人减少到2004年的31.99万人,所占乡镇劳动力总数的比例逐年下降。但是,由于我市农业发展模式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因此农业劳动力的人均产值反而逐年增加。

总之,佛山市农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虽然在近十多年有所提高,但仍然是比较效益较低、吸引力不足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明显下降,从而导致了社会对当前农业地位的普遍怀疑甚至否定的认识。

2现代农业多功能性的认识

现代农业具有多功能性的显著特征,除了人类最关心其提供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和商品经营的经济价值以外,还发挥着以下重要功能:

2.1生态服务功能。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指农业在保持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和维系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推动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的作用,如有机物的合成与生产、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调节气候、营养物质形成、积累与循环、土壤肥力的保持与发展、环境净化与有害有毒物质的降解、植物花粉的传播与种子的扩散、有害生物的控制、减轻自然灾害等。农业的生态服务功能可以概括成“两个稳定”,即稳定农业生态系统的持续生产力,稳定土壤、水体、气候等自然生态环境;其价值可以概括为保持生态平衡的现实价值和构建生态文化的潜在价值,或称为“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随着近年来全球生态危机和区域环境恶化问题的出现,农业的生态服务功能越来越受关注。

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强烈的现代化需求、密集的人类活动、快速的结构性增长和高物耗、高污染型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越来越大。就佛山市的情况来看,由于城镇、交通用地迅速增加,农业用地大幅减少,出现了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植被质量下降,农田和鱼塘被污染等不利情况,已经造成了生物多样性降低、水土流失加重等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的现象。

目前,全市上下正全力以赴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但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污水等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尚未达标,大气和水域质量不容乐观,因此,保持一定农业用地,稳定农业发展,发挥农业的生态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2产业协调功能。世界著名经济学家D.G.约翰逊认为:“如果有适当的政策和环境,农业就可以为经济增长做出许多贡献,包括①释放劳动力给非农部门;②以不变或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多的粮食和纤维产品;③将农产品剩余出口,作为外汇的重要来源换取国内无法生产的商品和技术服务;④将农业生产的积累投资在农村或城市的非农活动中。”实践经验也证明:农业发展进步能够促进整个经济的增长。

首先,农业是可以实现较高经济效益的产业。

如位于高明区更合镇的阳光科农公司建设温室鱼池发展工厂化养鱼,利用循环水清洁、充氧系统,既促进鱼类快速生长,每单位水体产量可达普通鱼塘的10倍,又因水质优良,减少鱼病发生,减少了药物使用,保证了产品质量,在国内外市场上极具竞争力;其次,农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如高明区原更楼镇引进温氏公司后,不仅鸡、猪养殖量迅速增加,而且农资销售、农产品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迅速兴旺,整个城镇逐步繁荣起来。

2.3粮食安全功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一书,曾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中央已清醒地认识到: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因此,保护耕地,保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单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更是严肃的政治责任。

2.4社会稳定功能。对我市农村的调查发现,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镇二、三产业就业,但仍有相当部分年纪大、素质低、不肯离乡的农民必须靠农业谋生,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效益近年来有所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也明显提高,农业也有可能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此农业是保证农村居民充分就业、减少农村隐性失业的关键产业,具有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农业的多功能性既决定了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又预示着农业与其他产业有所不同,是一个特殊的、需要保护和发展的产业。

3佛山市农业政策的指导原则

3.1重视农业的地位。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坚定“重农”思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发展现代农业无根本矛盾。因为任何高度发达的城市都没有完全“消灭”农业,现代农业不仅同样能够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发挥生态服务功能、吸纳富裕劳动力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确立“重农”思想,进一步加深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要大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和支持农业发展的氛围和环境,认真研究和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切实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财政投入到位,确保农业持续发展。

3.2保障农业的空间。市政府和高明、三水、南海等区政府已分别制定了市和有关区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确立了农业的发展空间,描绘了未来农业发展的蓝图。要以农业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保证农业的发展空间。

为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一定要抓好规划的实施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规划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防止工业发展、城镇建设等随意侵占农业用地、破坏农业基础设施的现象出现。要严格保护耕地、水环境等农业资源。土地保护既是国策,也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严厉打击违法占用农业用地的行为。

依法加强耕地的保护和建设,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营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3.3扶持农业的发展。

首先,要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当前,要加强农业园区规划,把农业园区规划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规划结合起来,与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结合起来;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设施配套完善,分期稳步推进”的原则,加快农业园区建设;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把农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生产、加工、销售、教育、培训、示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多种功能的现代化农业载体。

其次,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增效的唯一途径。因此,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领导,将农技推广工作作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措施来抓:一是通过资源整合,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加快建立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引入技术力量,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研究、

推广和应用工作;二是要转变农技推广工作思路,变政府推动为市场牵动和企业带动,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科协和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农科人员以多种形式推广先进农技,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三是要加强农民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逐步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再次,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经济功能第4篇

摘 要:目前农村经济体系中存在分散、各个服务体系组织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存在社会服务资源浪费现象,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对农村经济体系采取一定的技巧和具体的人才、服务等措施,去实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实现农村经济体系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建立;农村经济体系;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36

由于目前农村经济体系中存在分散、各个服务体系组织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存在社会服务资源浪费现象,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农村经济体系的建设工作势在必行。建立农村经济体系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具体措施,最终的着眼点是整合资源,提高效率,而不是盲目去建设,只有事先对农村经济体系有着一定的了解和探究,才有利于具体措施的实施,最终实现农村经济体系又好又快的发展[1]。建立农村经济体系的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1 加强农村经济体系中的人才建设

在建立农村经济体系中较为关键的是人才的建设,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农村工作经营管理能力经验的人才是最终寻找农村经济体系人才建立的目标。寻找对农村经济体系建设有着极高情绪和热情的人才,配合对农村经济合作知识有着详细了解又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农民专业合作带头人,有利于发展农资和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体系。

2 加强农村经济体系中自身规范的发展

在建立农村经济体系中发挥主体作用的是领导者能够规范自身的发展,发挥领导者在建立r村经济体系中的关键作用。领导者规范自身的发展的方式是充分结合农业经济产业结构的模式,依靠产品自身的优势和主导产业的规模,鼓励农村基层组织干部较大、较好扶持农产品和加工流通企业,努力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经济体无论在产业规模,品牌效应还是效果带动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增强全方位服务功能,提高领导者的经营管理水平,扩大和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同时加大领导者在规范自身发展中的培养力度,最终推进农村经济体系的建设[2]。

3 加强农村经济体系中的服务功能的拓展

在农村经济体系中服务功能的拓展有利于更好的建立农村经济体系,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功能的拓展体现在农村经济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的拓展。在农民的意愿和经济发展目地得到充分尊重的前提下,农民才会自愿积极的加入农村经济体系的建设中来,这就是人才服务功能的拓展。快速提高农民在农村经济体系建设中的技术掌握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市场的组织化。农村经济中的服务功能资金的拓展体现在全面加强构建农资网络体系,快速促进农村经济的资金的流入,降低农业生产经济成本,加快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的建设。

4 坚定农村经济体系中的内在规律

农村经济体系的建立还离不开一定的规律,要遵循为农民服务原则,产业快速发展原则和遵循市场经济内在发展规律原则。为农民服务原则是指把农民组建的新型合作经济和新型创新产业作为服务的主体,把为农民、为农村服务,统筹规划,管理和发展农村经济体系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产业快速发展原则是指要以优势产业为发展的核心并提高农业经济产业,使之做大,做强。同时还要全面提升农业经济产业化水平,切实发挥农业经济产业的自身优势。遵循市场经济内在发展规律原则要求将农村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村主体合作理念进行有机结合。要求农村合作主体是自愿参与的,努力探索农村经济体系中的内在规律,提高整体竟争力[3]。

5 结论

农村经济体系分散、各个服务体系组织间缺少联系,社会服务资源浪费是目前农村经济体系中的常见现象,对农村经济体系进行建设正逐步提到日程上来。有技巧、有目的、着眼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对农村经济体系进行建设尤为关键。只有加强农村经济体系中的人才建设、注重农村经济体系建设中的自身规范化发展、积极拓展服务功能和把握农村经济体系建设的内在规律,才能实现农村经济体系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绻.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王信.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农业经济功能第5篇

[关键词]都市农业 多功能化经营 价值分析

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历着从传统的农业大国向新兴工业国家与商品经济国家的演变。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的中国农业,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开始走上现代化之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经营领域,都市农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尤其在一些大城市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实现了农业现代化,都市农业的发展也日趋成熟,并逐渐形成了都市农业的理论;在中国,都市农业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新发展方向。我国一些大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都市农业已有一定规模。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2005年,该区农业工作根据新的功能定位,把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主线,投入大量人力、资金和技术,在设施农业、旅游农业、采摘农业等农业领域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获得了良好的效益。2007年8月,笔者在北京市房山区进行了都市农业的专题实证研究和考察,对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价值有了更清晰具体的认识。

一、都市农业及其多功能化经营

都市农业( urban agriculture,简称UA)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日本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以易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主,同时又有鲜奶、花卉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称之为都市农业。尔后,有的学者以与城市中心的远近距离作为界定“都市农业”的标准,并提出“城郊农业”的相关概念(孙仲彝,1996);有的学者从行业属性和产品特征等方面来界定都市农业的内涵(党国印,1998)。

综合众多学者观点并结合实地考察,我们认为,都市农业是这样一种经济产业:它处于城市内部或城郊地带,为城市居民提供食物资源和非食物资源与服务,农民与市民直接互动、两地资源流通共享。相对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而言,都市农业具有如下特点:(1)从地理空间来说,都市农业不限于近郊或远郊,可在足够短的时间内进行信息、资源的流动和市场互动的地理空间都是都市农业的地理范围。(2)都市农业以城市为目标市场,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多重的产业功能、复合的经济结构、高投入高产出等主要特征。(3)都市农业在产业功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除了传统农业的生产、生活功能,为市场提供基本的食物资源,还具备生态屏障、社会文化等多重功能和价值。

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都市农业呈现多功能化经营的趋势。多功能化经营即指该产业突破传统的经营理念、经营内容和经营机制,构筑多元化的产业链条,以多元的产品和服务赢取更大的效益空间。在新的发展时期,都市农业完全按照市民的多种需求构建培育,成为融生产、生活、生态、科学、教育、文化、休闲旅游、出口创汇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体系。以北京房山区都市农业为例,当地最常见的现象是经营者同时兼营食物生产、科技产品开发、旅游观光休闲、体验教育等多项内容,相应地生产和提供多种不同农业产品和农业服务。这与传统农业相比不单是经营内容的拓宽,它在经营管理机制和动力、对科技和信息的利用以及生产效益等方面的优势都是传统农业所不能企及的。

二、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价值分析

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价值是指:由开展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所引致的、当前技术和理论能够衡量或者预见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作用效能(程度),包括可货币化度量的直接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非货币化度量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从内容角度讲,这一价值评估是人们对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识别、确认和评定的一种价值观念反映。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和理论归纳,笔者将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价值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经济价值

作为一个经济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都市农业也通过生产和经营自身特有的产品和服务并推向市场,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产业效能,获得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合理布局生产产业,调整并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养殖业结构,生产粮食、蔬菜、肉禽等常规食物,开发名特优、鲜活嫩农副产品,提供新鲜、卫生、安全的蔬菜、水果、豆奶制品等来满足中心城市人们不同层次的物质需求。和传统农业相比,都市农业凭借突出的区位优势、畅通的信息平台和大量的资金技术投入,能较快地实现产业的集约化和市场化,从而具备更高的经济价值和更大的市场潜力。如北京房山区长阳镇2005年开始种植花卉,每月向市场推出花卉上万盆,仅“十一”假期卖出花卉12万盆;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房山区的花卉订单达到500万盆,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都市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城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更新。如北京房山区大部分农庄在基础生产之外还开辟了旅游观光、采摘体验等经营项目,为城市居民的周末、假期提供了上好休闲娱乐之处,第三产业顺势拉动起来,为该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少农场或农业科技公司打造了自己的名优品牌,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收益。地处窦店镇的富恒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即通过都市农业的多功能化经营实现了每年800多万元的产业利润。

(二)社会价值

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不仅向市场提供物质劳动产品,也为市民打造了“精神家园”,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起着社会劳动力“蓄水池”和稳定“减震器”的作用。

1.食物保障和食品安全。都市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日常所需食物、蔬菜、牛奶、水果等,满足不同层次的物质需求,改善家庭食物摄入,提高儿童营养。城市人口密集、工商业繁荣,相对而言远离了农村,但食物及资源的供给大部分仍来源于农村,不管从时间还是空间的维度来说,都市农业与乡村农业和外国提供给城市的食物资源形成了互补,有效缓解了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需求。从房山区的情况来看,截止到笔者调查时,该区累计已建立各种设施大棚10000栋,常年四季向市区甚至向外地供应蔬菜、水果及牛奶等各类食物和营养物质。

2.为城市居民提供第二个生活和休闲空间。都市农业区往往辟有景观绿地、采摘农园、花卉公园等,有的还建造了别墅式农居,为市民下乡度假休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现代都市农业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活动,它们还成为城市居民接触自然、观光休闲、体验农业、减轻工作与生活压力、放松身心、强健体魄的休闲产业。我们在房山考察看到,每到周末,就有不少市民涌向城郊农业园区,享受田园生活。

3.增加就业机会。都市农业的多功能化经营拓展了产业的发展空间,延伸了产业链条,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从业者,也就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据统计,2006年房山都市农业解决了10000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全区人均累计增收8000元,实现了经营者、劳动者和社会的多方受益。

(三)生态价值

有专家指出都市农业对城市生态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底斯特拉,吉拉德特,2000)。在现代社会,由钢铁水泥构筑的城市往往遭遇诸多生态、环境方面的困扰:如环境污染、热岛效应、公共空间缩小等等,使城市生态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市民生活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于是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和价值开始凸显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在世界上一些大城市的都市农业部门都探索出了一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具体经营模式,使都市农业在为城市提供食物供应的同时,也产生了强大的生态价值。主要表现在:为城市涵养了水源、为城市提供了天然的生态屏障、为市民提供了绿地、净化了城市空气等。据房山区相关部门介绍,房山是北京的“肺”,对北京气候有重要影响。到2006年底,生态环境建设、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很大成果,全区建设大型秸杆气化站、沼气工程多处,推广太阳能光电、户用生物质炉近万户,同时还建设生态家园富民工程2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工程1处,这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创造了巨大的生态和社会价值。 (四)人文价值

都市农业的人文价值主要表现在它能提高农民素质和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传播农耕文化。在主观上,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要求经营者有更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更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更高的经营技能和市场运作能力。发展都市农业,政府就要重视新型农民的培养,这种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民整体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农业和其它相关科技被充分运用到产业链中的每个环节,极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产业效益。如2005年初,房山区为了发展都市农业,邀请农科院农林专家给当地技术人员和农户讲课、培训,还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各类农林业院校合作,定期举办大型培训和讲座,从开发育种、温室栽培到产业合作、市场营销,从投资经营、节能减耗到企业责任与社会效益,为都市农业从业者进行系统深入讲解,使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由此快速提高,房山区的都市农业相应得到较快增长。相比乡村农业来说,都市农业的商品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都很高,农民发展都市农业,可以获得较高收入。如,房山富恒农业公司依托强大的首都市民消费群体和农产品消费市场,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出来的“迷你小黄瓜”在首都市场上可卖到4元1斤;生产的“牛奶草莓”可卖到100元12个。足见发展都市有机农业能够给经营者带来丰厚的回报。使经营者获得较高利润是一种产业的人文价值最重要体现。此外,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还促进了农耕文化在都市社区的传播和影响。随着都市农业的发展,房山区建立了多个农业文化展览馆,一些都市农业企业辟有农业生产展览区和体验区。也就是说,房山都市农业可为首都市民提供了解农业生产、学习与体验农业生活、感受农业文明的场所和机会,较好地传播了农耕文化。

三、总结

如上所述,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指人们突破传统的农业经营理念、经营内容和经营机制,构筑多元化的农业产业链条,以多元的产品和服务在城市区域发展农业的经营模式。与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相比,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等几多方面的社会价值。但是要使都市农业产生多方面价值,需要建立一种平衡经营者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产业运行机制。因为都市农业经营者追求的产业价值与政府追求的产业价值存在一定差别。比方说,政府希望农民能生产足够的粮食以保障城市供应,而经营者可能认为粮食生产并没有很大的盈利空间而选择放弃或者减产。这就需要政府提供各方优惠和扶持,以保障粮食产量。可见政府和社会找到符合全局利益的平衡点是都市农业发挥多方面价值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尼科巴克等,编,蔡建明等,译,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M],商务印书馆,2005年

[2]谷中原,多功能农业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3]林耀初,胡月晓,都市农业产业定位研究[J],山东经济,2006年04期

农业经济功能第6篇

(一)功能定位合理化是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鉴于农村金融业务低盈利和高风险的总体现状,四大国有银行纷纷退出农村金融市场。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被赋予更多的支农义务。农村商业银行在履行其政策性义务的同时,如何伴随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自身持续稳定的协同发展,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功能定位合理化的必然要求。

(二)功能定位合理化是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总体上河北省农村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和经营效率均有大幅提升,但是金融产品单一、服务相对滞后的态势并没有较大改善。

(三)功能定位合理化是实现有效监管的客观要求。新成立农村商业银行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同时受到省联社、银监会、人民银行的多方监管。它既要满足农村金融机构一系列的政策性指标,又要满足投资者持续盈利要求。在多方监管的博弈下,使农村商业银行陷入两难的境地。因此,只有明晰农村商业银行的功能定位,才能使各方监管机构各司其职,共同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稳步发展。

河北省农村商业银行功能定位面临的问题

邢台农村商业银行的挂牌成立,标志着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但是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在满足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和自身可持续发展方面再次陷入两难的境地。

(一)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农村商业银行脱胎于农村信用社,改制的初衷自然就是希望从宏观上构建一个完善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保障农村金融需求的供给,这就不可避免的要求农村商业银行承担支农任务。但是经济相对薄弱的农村市场根本无法满足商业银行的盈利性要求,地方政府又没有给予农村商业银行相匹配的政策性支持,导致其根本无法在承担支农任务的同时持续发展下去。

(二)缺乏健全的自由市场竞争机制。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规定,涉农贷款比例不低于80%,五级分类下不良贷款比例要低于8%;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以保证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使命。另外,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经济主体之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一方面缺乏符合标准的担保品、信用等级、资金使用情况、还款能力等方面的准确数据;另一方面信贷资产的质量低下、隐性呆账坏账比率较高。

(三)“两难”中的“离农”倾向。在兼顾政策性和盈利性的两难矛盾中,势必会造成农村商业银行在功能定位上的模糊不清。一方面,河北省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事实在短期内无法有效改变,地方政府强加的政策标准就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同其他金融机构的公平自由竞争。另一方面,作为农村商业银行的股东,大多来自工商业,他们投资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服务农村,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农村商业银行功能定位合理化的措施

(一)构建创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为了保证农村商业银行合理进行功能定位,有必要构建一整套适合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体现在:建立高效的农村资金循环系统,将吸收的当地存款通过有效引导回流到农村经济建设中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符合农村金融系统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建立健全符合农业政策性需求的存款保险制度和农业保险制度。

(二)明确监管标准,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要保证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的有效发挥,就必须建立一套与农村金融环境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监管标准。作为承载着服务“三农”政策性任务的农村商业银行,银监会应该设计出一套与其所承担政策性任务相适应的监管指标,而是直接套用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方法。虽然是按照市场化运作,但是作为地方性的中小农村金融机构,有区别的、相匹配的监管标准同样是必须的。

农业经济功能第7篇

【关键词】苹果生产 非商品产出功能

一、引言

农业作为公共品与(或)外部性的生产者,除了提供食物和纤维外,也扮演着多功能的角色。对农业非商品产出功能最广泛的定义是:农业对农村地区环境、景观、农地上或接近农地的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农业对乡村社会的经济活力、农村就业、食物质量安全、国家食物供给安全、动物的福利及农业文化和历史的继承。洛川县是全国苹果生产基地,苹果生产是洛川县农业的支柱产业,除了具有提供果品和薪柴等商品产出功能外,也具有非商品产出的功能。但是,目前苹果生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反映商品产出功能的市场价值上,而非商品产出功能除了因无法通过市场交换而被认为是无价值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洛川苹果生产具有的多功能性还没有得到公众的普遍接受。因此,对洛川苹果生产的非商品产出功能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它是其进行非市场价值评估的基础。

二、影响农业非商品产出功能的因素

农业的多功能性存在区域上的差异,因为农业的非商品产出功能的供给因各国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文化情况不同而变化(张,2005;杨楠、倪洪兴,2005)。即使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在较小区域内农业活动与区域社会、环境背景的相互影响会表现得更为突出,农业多功能性在区域上的差异会更明显。对于我国来说,罗其友等(2009)的研究认为我国农业基本功能空间差异显著,东部区是以承担生态调节、观光休闲为主导功能,同时具有部级部分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就业和生活保障功能的农业地域;中部区是以承担部级主要大宗农产品供给为主导功能,同时还有显著的生态调节功能和就业与文化传承等功能的农业地域;西部区是以承担部级部分农产品供、就业与生活保障、文化传承为主导功能,同时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农业地域;青藏区是以农业文化传承为主导功能,同时具有提供区内部分农产品供给和就业功能及重要生态功能的地域空间。但究竟哪些农业生产条件或区域社会、环境差异会影响农业非商品产出功能的供给。针对这个问题,国外学者做了相关研究,如Krisztina Fodor(2007)的研究表明合作式的农业因使用了较多机械等可替代劳动力的技术,因而为农村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的能力有限;而小规模的农业家庭经营能够维持更多的农村人口和提供多样化的收入来源。Kline,J. and D.Wichelns(1998)认为多样化的土地使用方式和多种作物类型的混合搭配种植可能保存了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从而经常会唤起人们对农业的回忆,因而比单一的土地使用方式更能产生景观上的愉悦感受。Romstad,E.,A.Vatn,V.Soyland & P.K.R rstad(1999)认为农业多功能性产出随产业类型的不同也有差异。如经济林与粮食作物在生态环境保护或国家粮食安全功能上差异显著。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2001)认为地理位置会影响农业的多功能性产出。如在生态脆弱区,农业更多的发挥着生态服务的功能;而在城市郊区,人们对农村休闲娱乐的需求更大,因而农业的休闲娱乐功能更大。Pierangeli F. Henke R. and Coronas M.G.(2008)的研究表明,在给定相对农地规模、家庭对农业劳动力的贡献及土地的稀缺这些共同特征的情况下,采取适合自身农业特点的不同农业政策使得欧盟25国之间出现了高度差异的农业多功能特性。可见,农业的非商品产出功能除了与农业自身的经营模式、产业类型、农作物结构等产业特征有关外,还与外部的地理位置、农业政策等区域背景特征有关。

三、洛川苹果生产产业区域背景特征与非商品产出功能

参考国内外的文献,并结合洛川苹果生产的实际状况,本文把洛川苹果生产的产业特征分为以下几点。

从经济贡献来看,与其他作物相比,苹果的收入需求弹性较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苹果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苹果价格一般稳定在较高水平,因而苹果生产的比较收益较高。随着农民生产苹果的积极性提高,苹果产量迅速增加,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经济功能十分明显。资料统计,1992―2007年洛川苹果产业对洛川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由45.75%提高到95%,对洛川县GDP的贡献率由25.85%提高到71.72%。因此,洛川苹果生产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县域经济的增长都有很大的贡献,振兴农村经济功能明显。

从经营模式来看,农业家庭规模经营方式有效发挥了农村就业与生活保障功能。洛川农户平均果园面积12.5亩,较小规模的生产使得农户更倾向于投入劳动力而不是机械来完成生产,因为相对于机械的使用,劳动力的成本较低且足够完成较小规模的生产,即使出现季节性的劳动力短缺,通过聘请外地工人也可以及时完成生产任务。全县有效劳动力中有73.2%从事苹果生产,但农民兼业化现象也很明显,自家生产苹果等于是为家庭成员提供了就业保障,农活少的季节农民可以在外务工或经商,在农活繁忙季节或城镇经济不景气时,他们也可以回家和妇女、老人一起参加苹果生产。目前,洛川县农民几乎没有社会养老保险,生活大多依靠以土地为生的苹果生产,因此苹果生产的生活保障功能也很明显。

从农作物结构来看,以苹果种植为主、与居民居住地交叉重叠的种植结构,使果园提供了独特的乡村果园景观,并丰富了农村生活。农户苹果种植面积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78.6%,占总经济林面积的99.4%,粮食或其他作物一般只是少量种植于自家果园附近,果园分布与居民村落、道路等相互交叉。这样就形成了当地独特的黄土高塬乡村果园景观,特别是在苹果收获的季节,以果园为特色景观的乡村风貌能给人丰收的喜悦。而且苹果生产与农村生活重叠,果园成为当地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丰富了农村的生活。

从地理位置来看,苹果生产所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距离城镇较远,因而生态环境保护功能明显,但景观需求不足。一方面,洛川县位于渭北黄土高塬沟壑区,总土地面积1804.8km2,其中塬面面积占42.10%;沟坡面积占75.90%;沟壑密度1.22km/km2。特殊的地理、地质构造决定了洛川县水土流失的特殊性与严重性,该县水土流失面积1583km2,占总土地面积87.80%,年土壤侵蚀模数为260―2800t/km2。而占全县经济林94%的苹果经济林作为当地的主要植被能大大减轻雨水对土壤的冲涮作用,维护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洛川县气象局资料测算,剔除客观原因,近5年来平均每年增加降雨量达到45mm以上,沙尘暴、干热风等气象灾害明显减少。另一方面,洛川县的果园均集中在农村,大多距离城镇较远,交通不方便,而且当地未开发果园生态旅游之类的项目,所以城镇居民或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果园的条件有限,果园还未形成较强的景观需求,这就产生了景观供给相对过剩而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苹果生产的景观功能无法有效发挥。

从苹果生产的相关政策来看,目前,政府对苹果生产的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提高优果率、确保果品质量安全、提高有机肥的使用率等方面,如实施套袋补贴、普及标准化生产、推进畜牧业发展,为有机肥的使用奠定基础等。这些政策措施产生的效果将在未来时期体现出来,从而使洛川苹果生产具有潜在的提供更为优质和安全果品的功能。

从历史文化背景来看,文化传承功能明显。首先,苹果生产在洛川县已有60多年的历史,苹果产业发展的历史也是洛川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苹果生产已成为洛川近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证。其次,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与苹果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苹果文化逐渐成为洛川县的地域文化。最后,“洛川苹果”已成为知名品牌,以建设品牌文化为目的苹果文化建设正在得到积极响应。因此,洛川苹果生产的历史、地域及品牌文化传承功能明显。

四、结论

通过结合洛川苹果生产的产业特征与区域背景特征,分析洛川苹果生产的非商品产出功能,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明显的经济贡献、农业家庭经营模式、规模大且与农村居住地交叉重叠的种植结构使得洛川苹果生产具有振兴农村经济、为农村提供就业和生活保障、丰富农村生活、提供果园乡村景观等非商品产出功能;特殊的地理位置、适合苹果产业自身发展的农业政策、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洛川苹果生产又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历史、地域及品牌文化的传承,潜在的提供优质且安全的果品等非商品产出功能;但同时也存在景观供给过剩而需求相对不足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EuropeanCommission.1999a. Contribut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on the Multifunctional Character of Agriculture.Info-Paper,October 1999.

[2] 张: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农业多功能性[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 杨楠、倪洪兴:WTO农业谈判中的非贸易关注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5(10).

[4] Pierangeli F. Henke R. and Coronas M.G.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an analysis ofcountry specialisa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12th Congress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stsEAAE,2008.

[5] 罗其友、唐华俊、陶陶等:我国农业功能的地域分异与区域统筹定位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5).

农业经济功能第8篇

关键词 耕地功能;评价分析;耕地保护;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F30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180-05

Abstract Taking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s the study area,according to the multifunctional cultivated land evaluation principles,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3 functions of cultivated land,including economic production,social security and ecological service. Index weights were determined using AHP,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cultivated land mutifunctional levels of 14 cities in Guangxi from 2005 to 2014 were conduct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 change differences of cultivated land mutifunctional level of Guangxi in 10 years were explored and analyzed,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mutifunctional prote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 Guangxi.

Key words cultivated land function;evaluation and analysis;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我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耕地保护关系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过度开发利用耕地、耕地污染等情况不断出现,耕地资源向非农业用地转变的现象日益增多,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和破坏。以往仅仅注重耕地单一的生产功能而忽略其他功能这一认识并不能使现有耕地资源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投入。分析和评价耕地的多功能性有利于人们更加全面、正确地认识耕地,促进耕地保护及农业发展。耕地多功能作为农地多功能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1],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最先提出的农业多功能性演化而来,并逐渐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关注的[2]。耕地多功能是指耕地在具有最基本的经济生产功能以外,还具有社会保障、生态服务等其他功能,体现了耕地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领域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与重要性。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耕地功能进行了重点分析。其中,国外学者在耕地功能概念、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上做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如法国Sylvie Ferrari学者认为,耕地的产出有商品价值、非商品价值及游览观光的外部经济也是一种商品;非商品则是体现在废水、肥料等产出上,农耕地的利用应该综合这些正负方面的产出。在耕地的经济、非经济价值评估方法上,得到较多认可的是德国的农业经济学家、农学家A.D.Thaer最先提出的土壤生产潜力法以及Bowker提出的有条件价值评估法(CVM)[3]。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越来越关注耕地的保护及其功能,并对其进行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其中宋小青等对耕地多功能内涵、本质特征和管理的实践路径进行了研究[4],姜广辉等提出耕地多功能具有层次性[5]。大部分国内学者更多注重耕地功能实践应用研究,如耕地功能演变、评价、管理。如伍国勇等对喀斯特地区耕地多功能价值测度进行了分析[6],刘沛对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功能进行了评价[7]等。但大多只是对于某一时点的价值核算,时间序列上耕地功能变化的研究不多,针对广西耕地多功能时空变化的研究也较少。本文从时间序列着手,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旨在掌握广西耕地多功能动态变化情况,对制定合理的政策引导广西耕地功能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作用。

1 研究区概况

广西土地总面积23.67万km2,地处北纬20°54′~26°24′,东经104°26′~112°04′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高,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广西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广阔、平原狭小、岩溶广布、山多地少是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广西耕地资源紧缺,分布区域差异较大,相对集中连片、质量较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桂东、桂东南的平原、台地及丘陵区,而桂西和桂西北山区,尤其是喀斯特山区,耕地大多零星分布在山谷中,地块较为破碎,且多以旱地为主。因此,评价广西耕地多功能水平及时空变化情况对于优化耕地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广西耕地多功能优势,以及实现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要对耕地功能进行定量化分析研究,就要按耕地的多种功能确定相应的指标体系。本文参考耕地多功能价值[8]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生态系统评估、土地利用多功能[9]等相近领域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代表性、综合性、科学性和数据可得性原则的指导下,构建广西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耕地的经济生产功能是指耕地给农民、农业带来的收益,主要指耕地是食品和农产品的供给来源,也为第二、三产业提供原材料,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基础支撑作用。本文选取农业产值比重、人均耕地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及粮食单产4个指标来评价耕地的经济生产功能。农业产值比重是指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了农业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耕地面积是衡量耕地经济生产功能的重要因素,人均耕地面积表示的是每个人平均享有的耕地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农民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数,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粮食单位产出量,即在粮食作物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上,单位面积耕地全年所生产的粮食数量,体现了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的生产能力。

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是指耕地给社会带来的稳定性,如粮食的供给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食物需求,耕地的产出需要结合人们的劳动,间接地为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及收入。本文选取的耕地社会保障功能指标为人均粮食保证率、恩格尔系数、乡城居民收入水平比。人均粮食保证率是指平均每人的粮食产量与每人粮食需求量的比值,是衡量一个地区粮食供给是否充沛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乡城居民收入水平比是指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越小,结合耕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耕地给农民带来的收入情况。

耕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主要是指耕地对气候气体调节、水源涵养、土壤保护、维持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功能。本文选取的指标为人均生态服务价值、农业用水量比例、单位面积粮食用地化肥施用量。人均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于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总人口的比值。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是参照谢高地等人的定义,根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将耕地划归与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按照耕地面积及农田自然粮食产量的经济价值,计算出耕地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保护及生物多样性5项功能的经济价值总和作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人均生态服务价值的高低反映了耕地生态功能的强弱。农业用水比例是指发展农业所用的水量在总水量(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中所占的比例;单位面积粮食用地化肥施用量是指粮食用地施用化肥总量与粮食播种面积的比值。

2.2 耕地多功能评价方法

2.2.1 权重计算方法。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指标权重。首先构造判断矩阵,本文将数据资料及专家意见加以平衡后确定判断矩阵的数值。按照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表,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并调整判断矩阵至其通过检验。最终依据判断矩阵计算得出各指标权重表。

2.2.2 指标标准化方法。本文采用极值标准化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经过极差变换后,无量纲化指标值满足[0,1],最优值为1,最劣值为0。具体公式为:

Aij=(Xij-Xmin)/(Xmax-Xmin)(Xij为正向指标)(1)

Aij=(Xmax-Xij)/(Xmax-Xmin)(Xij为负向指标)(2)

公式(1)、(2)中:Aij是i功能j指标无量纲化值;Xij是i功能j指标原始值;Xmax是i功能j指标原始最大值;Xmin是i功能j指标原始最小值。

2.2.3 耕地多功能评价方法。本文采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广西14个市耕地多功能综合得分,不仅计算不同年度耕地多功能综合得分,而且计算各个子功能得分,从而发现影响耕地多功能利用的因素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公式如下:

Cn(i)=■(Vij×Aij)(3)

公式(3)中,Cn(i)为耕地各功能得分,Vij为子功能的相对权重;Aij为第j个指标在ti年度标准化后的值。

2.3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2006―2015年《广西统计年鉴》《广西年鉴》及广西各市的历年年鉴及统计年鉴。通过查阅直接获取或间接计算将其作为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

3 广西耕地多功能评价分析

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将收集到的各指标原始数据按公式(1)、(2)进行标准化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得到各层次指标权重值,如表2所示。并利用公式(3)算出广西各市及广西总体耕地各功能得分及多功能综合得分。

3.2 2005―2014年广西耕地各功能评价结果

3.2.1 耕地的经济生产功能。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经过研究,广西14个市2005―2014年的耕地经济生产功能表现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2005―2014年广西各市的耕地经济生产功能最强的为崇左市,其次为来宾市。广西各市的耕地经济生产功能2005年最低的城市为柳州,其次为河池;2014年最低的城市为防城港市,其次为北海市。此外,崇左市耕地的经济生产功能10年间发展趋势最平稳,呈逐年缓慢波动上升趋势。来宾、贵港、玉林、北海、桂林、梧州、南宁及柳州的耕地经济生产功能在2005―2008年间呈上升趋势,2008―2010年间迅速下降,在2010年达到最低值后逐年回升。百色、河池、R州的耕地经济功能2005―2014年间则呈现为“W”状的发展趋势,呈现两段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分别为2005―2008年及2008―2014年。防城港及钦州市的耕地经济功能在2005―2008年间缓慢下降,2008―2009年迅速下降,2009年后趋于平稳略有回升或下降状态。

由图2可知,总体上来看,2005―2014年间广西各市耕地经济生产功能大体呈平稳―降低―回升的趋势,其中,2008―2009年之间大幅度下降,究其原因,2008年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包括年初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灾害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2008年6月、11月出现持续性大范围强降雨,导致洪涝灾;2008年共有4个热带气旋影响广西,热带气旋影响异常偏早,影响偏重。冰冻、台风、洪涝灾害相继发生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从而影响了广西耕地的经济生产功能。

此外,城镇化的普及与发展是一个过程,我国从农业社会发展而来,耕地及农业深深扎根于农民的观念之中不会快速发生改变。因此,城镇化之初,仍有大部分农民把从事农业劳动作为主要的家庭收入来源,耕地经济功能相对较强。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部分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降低了对耕地的重视,留守老人和儿童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对耕地的资金、劳动投入相较减少,耕地撂荒现在不断出现,耕地的经济生产能力下降。

3.2.2 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经过研究,广西14个市2005―2014年的耕地社会保障功能表现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2005―2010年,广西14个市的耕地社会保障功能基本上呈波动趋势,2010―2014年,广西14市的耕地社会保障功能基本上呈平稳趋势。2014年,桂林市耕地社会保障功能最高,其次为贵港市、钦州市,最低为柳州市,其次为河池市、百色市、贺州市。总体上来看,广西14个城市2014年耕地社会保障功能得分基本大于2005年及2009年。

由图4可以看出,研究期内,虽然广西耕地的社会经济功能略有下降,总体耕地社会保障功能却呈平缓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各级政府近年来注重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尤其是关心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积极解决低收入农民的生活困难,完善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善仍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生活,使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发挥不断完善。

3.2.3 耕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经过研究,广西14个市2005―2014年的耕地生态服务功能表现如图5所示。

由图5可以看出,2005年、2014年广西14个市耕地生态服务功能最高的为来宾市,其次为崇左市,2005年广西14个市耕地生态服务功能最低的为钦州市,2014年广西14个市耕地生态服务功能最低的为桂林市。2005―2014年,14个市的耕地生态服务功能波动较多、较频繁。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与相应年份耕地利用的方式更加注重经济生产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耕地的经济生产往往无法与耕地的生态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由于经济的发展而忽视耕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因此,耕地生态服务功能比较不稳定。

由图6可以看出,广西耕地生态服务功能2007―2009年间起伏较大,2009年后呈波动式增长。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逐渐受到重视,人们开始追求环境的改善,耕地的生态功能也渐渐受到重视,但毕竟只是初期阶段,为了耕地的经济生产功能及社会保障功能而牺牲生态服务功能的现象仍有存在,所以耕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波动较多,仍需要更多关注。

3.3 2005―2014年广西耕地多功能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经过研究,广西14个市2005―2014年的耕地综合服务功能表现如图7所示。

由图7、8可以看出,2005―2014年,广西各市耕地综合功能较高的为崇左市、来宾市、贵港市、桂林市、钦州市、玉林市、贺州市,较低的为柳州市、河池市、百色市、南宁市、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总体上来看,虽然各市10年间的耕地综合功能有起伏,但总体趋势较为平缓。尤其是2009年以后,趋势大体呈缓慢上升状态。说明各市的耕地各功能受到了一定重视,耕地多功能利用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由图9可以看出,2005―2009年广西耕地综合功能波动较大,除气候异常等自然不利因素影响外,也说明耕地的多功能利用存在问题,耕地多功能性没有得到合理发挥,耕地综合效益较低。2009年开始,广西耕地综合功能趋于平稳上升趋势,表明耕地多功能综合利用逐渐受到重视并产生一定效果,但上升趋势缓慢,总体得分不高,仍有待提高。

4 广西耕地多功能保护对策

通过广西耕地多功能评价,以期看出广西近年来耕地多功能利用水平,为耕地保护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并且为了保证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全面深化耕地多功能保护的认识。耕地的经济生产功能是不可代替的,但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及生态服务功能也能创造一定的财富,如提升城市形象,带动旅游休闲行业发展,提高就业率,缩小城乡差距等。目前,广西的耕地多功能水平,尤其是耕地的社会保障及生态服务功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予以更多的重视。耕地保护管理应当向耕地多功能管理转型[10],科学地认识耕地的多功能性,将耕地除经济生产以外的其他功能纳入耕地的总体质量评价,引导耕地多功能综合利用,增强民众耕地多功能保护的积极性。

建立规范的土地经营流转制度,注重农业科技及创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逐步提高耕地经济生产功能。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引导耕地合理流转,避免由于撂荒等耕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造成的耕地资源浪费,促进农业特色化、集约化、规模化,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率,确保即使在耕地资源数量波动变化的情况下经济生产功能、社会保障功能仍逐年稳定增加。

构建耕地多功能保护补偿机制,鼓励农民加大对耕地的投入力度,激发农民对耕地多功能保护的自觉性、主动性。农民作为耕地保护的主要执行者,在耕地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保护耕地的多种功能带来的很多利益无法直接体现到农民生活中,造成农民对耕地多功能的保护意识不足。通过对耕地多功能的科学评价,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把耕地非经济功能的保护纳入补偿机制,通过经济手段的有效实施,对保护耕地非经济功能进行经济补偿,确立农民经济发展权益的制度保障,一定程度上实现保护与占用双重的平衡[11-12]。

运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3S”技术,随时了解耕地分布、质量及其动态变化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耕地功能,优化耕地的多功能布局及利用方式。例如将城市、城镇周边生态功能水平较高的耕地进行美化田间景观设计,加大耕地景观建设投入力度,将其作为市、镇的绿色廊道及景观实体边界,改善城乡生活环境;城郊附近的耕地也可以开发作为生态景观园,发展特色农业,解决一些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农业基础较好的耕地,相对集中连片的应该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功能,保障地区粮食安全,同时大力推广节水型灌溉和节约型施肥施药等资源节约型的耕地利用模式;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农业有很大的局限性,应该因地制宜,消除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同时加强社会保障功能;位于城市及城镇内部现状建成区区域内,周边交通网十分发达的耕地资源,发展其经济生产功能对社会发展而言效益较低,可以视其情况进行非农化,发展符合集约节约利用原t、产值较高的商业等,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引导耕地各功能的合理发展,使其充分发挥最大效益,对于促进耕地保护与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参考文献

[1] 宋小青,欧阳竹.耕地多功能内涵及其对耕地保护的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7):859-868.

[2] 王汉民.现代化的日本农业、农村、农民[J].河南农业科学,2004(8):49-51.

[3] 开封市耕地多功能的评价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3.

[4] 宋小青,欧阳竹.中国耕地多功能管理的实践路径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4):540-551.

[5] 姜广辉,张凤荣,孔祥斌,等.耕地多功能的层次性及其多功能保护[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8):42-47.

[6] 伍国勇,陆安霞,杨洋.喀斯特地区耕地多功能价值测度的实证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0):222-224.

[7] 刘沛.城镇化进程中耕地功能分析与评价:以湖南省邵东县为例[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8] 王瑞雪.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理论方法与实践[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

[9] 宁爱凤,刘友兆.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多功能变化的理性思考[J].农村经济,2012(10):87-90.

[10] 张安录,杨钢桥.美国城市化过程中农地城市流转于农地保护[J].中国农村经济,1998(11):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