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辩论的重点

辩论的重点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2 15:33:04

辩论的重点

辩论的重点第1篇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学员在写好毕业论文后,对还要举行毕业论文答辩不很理解,对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态度也不那么积极。因此,有必要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先作一讨论。

一、什么是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答辩是答辩委员会成员(以下简称答辩老师)和撰写毕业论文的学员面对面的,由答辩老师就论文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当面回答。它有“问”有“答”,还可以有“辩”。答辩是辩论的一种形式,辩论按进行形式不同,分为竞赛式辩论,对话式辩论和问答式辩论。答辩就是问答式辩论的简称。与竞赛式辩论相比,论文答辩有以下几个特点:1.答辩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首先,人数不对等。毕业论文答辩组成的双方人数是不平等,参加答辩会的一方是撰写论文的作者,只有一个人。另一方是由教师或有关专家组成的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人数有3人或3人以上。一般地说,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始终是处在主动的、审查的地位上,而论文作者则始终处在被动的、被审查的地位上,并且双方的知识、阅历、资历、经验都方面都相差悬殊。2.答辩委员会具有双重身份。竞赛式辩论除了参加辩论的双方外,还设有专门的裁判,即有个“第三者”对辩论双方的高下是非作出评判。而论文答辩虽然也要作出评判,但它不是由特设的裁判员来评判,而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对另一方即论文作者的论文和答辩情况作出评价。可见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是具有双重身份的:既是辩论员,又是裁判员。3.毕业论文作者的答辩准备,范围广泛。为了顺利通过答辩,毕业论文作者在答辩前先需要作好充分准备。然而,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的题目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老师根据另一方提供的论文拟就的,所要答辩的题目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一般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并且答辩小组拟就的题目对另一方——论文的作者事先是保密的,到答辩会上才亮出来。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让学员即论文作者独立准备一段时间(一般是半小时以内)后再当场回答;另一种情况是不给学员准备时间,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学员就要当即作出回答。因此,虽然在举行论文答辩会以前,学员.也要为参加答辩会作准备,但难以针对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因为事先不知道)作准备,只能就自己所写的论文及有关的问题作广泛的思考和准备。(这个问题将在本章第二节详细讨论)4.表达方式以问答为主,以辩论为辅。论文答辩一般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由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问题,论文作者作出回答。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作者与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观点相左的情况,这时也会而且也应该辩论。但从总体上说,论文答辩是以问答的形式为主,以不同观点的辩论为辅。

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对于组织者——校方,和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是不同的。校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第一,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是高等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一。一般说来,从学员所提交的论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个学员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论证论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清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清作者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的,从而了解学员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第二,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是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二。通过论文,虽然也可以看出学员已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而是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员在写作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有的已确实掌握,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过来,其基本涵义都没搞清楚。在答辩会上,答辩小组成员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祥细、不完备、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第三,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独立完成即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三。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但它不像考试、考查那样,在老师严格监视下完成,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一般为一个学期)内完成,难免会有少数不自觉的学生会投机取巧,采取各种手段作弊。尤其是像电大、函大等开放性大学,学员面广、量大、人多、组织松散、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消除捉刀、抄袭剽窃等不正之风的出现。指导教师固然要严格把关,可是在一个教师要指导多个学员的不同题目,不同范围论文的情况下对作假舞弊,很难做到没有疏漏。而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有三名以上教师组成,鉴别论文真的能力就更强些,而且在答辩会上还可通过提问与答辩来暴露作弊者,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对于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来说,答辩的目的是通过,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学员要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必须了解上述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然后有针对性的作好准备,继续对论文中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和研究,把论文中提到的基本树料搞准确,把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文章的基本观点彻底弄懂弄通。

三、毕业论文答辩的意义通过答辩固然是大学毕业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追求的目的。但如果大学毕业生们对答辩的认识只是局限在这一点上,其态度就会是消极、应付性的。只有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答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才会以积极的姿态,满腔热忱地投入列毕业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中去,满怀信心地出现在答辩会上,以最佳的心境和状态参与答辩,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水平。第一,毕业论文答辩是一个增长知识,交流信息的过程。为了参加答辩,学员在答辩前就要积极准备,对自己所写文章的所有部分,尤其是本论部分和结论部分作进一步的推敲,仔细审查文章对基本观点的论证是否充分、有无疑点、谬误、片面或模韧不清的地方。如果发现一些问题,就要继续收集与此有关的各种资料,作好弥补和解说的准备。这种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积累知识、增长知识的过程。再说,在答辩中,答辩小组成员也会就论文中的某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学员又可以从答辩教师中获得新的知识。当然,如果学员的论文有独创性见解或在答辩中提供最新的新鲜材料,也会使答辩老师得到启迪。这正如一位外国学者所说的:“如果我们彼此交换想法,本来各自只有一个想法,而现在大家都有几个想法,因此一加一就等于四了。”第二,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勇气、雄心、才能、智慧、风度和口才的最佳时机之一。毕业论文答辩会是众多大学生——包括已走上工作岗位的电大、函大学生——从未经历过的场面,不少人因此而胆怯,缺乏自信心。其实毕业论文答辩将是大学生们在即将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关键时刻全面展示自己的素质和才能的良好时机。而且毕业论文答辩情况的好坏,对于国民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影响的不仅仅是毕业论文的成绩,而且还很可能影响工作分配的去向。人生能有几回搏?毕业论文答辩就是大学生们的一次重要拼搏。大学生们应该用自己的拼搏,为今后自己的发展奠定基础,为组织上合理分配自己的工作提供依据。对于在职学习的函大、电大毕业生来说,虽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来改变工作岗位的机会较少,但它也是人生中二次难得的经历,一次最宝贵的体验。所以,大学毕业生们对毕业论文答辩不能敷衍塞责、马虎从事,更不可轻易放弃。第三,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们向答辩小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学习、请求指导的好机会。毕业论文尤其是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是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和专家组成,它们在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一般是本论文中涉及的本学科学术问题范围内带有基本性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论文作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却又是论文中没有阐述周全、论述清楚、分析详尽的问题,也就是文章中的薄弱环节和作者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通过提问和指点,就可以了解自己撰写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研究其他问题时的参考。对于自己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还可以直接请求指点。总之,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不论作者是否能当场作出正确、系统的回答,都是对作者一次很好的帮助和指导。第四,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毕业生们学习、锻炼辩论艺术的一次良机。在当今社会,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能言善辩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一个人如果掌握了高超的辩论技巧,具有雄辩的口才,他在事业上,在人际交往中就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逢凶化吉、遇难呈样。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那些胸怀大志的人,都非常重视辩论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把拥有精湛的辩论艺术视为其事业成功的得力臂膀。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能言善辩更是竞争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学校擅长交际、善言能辩的学生要比一个成绩优秀但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被聘用的机会多,在社会上成就事业的可能性更大。既然善于辩论,在一个市场经济社会里这么重要,我们的大学生就应抓住每一个学习辩论的机会。毕业论文答辩就是大学毕业生学习、提高辩论技巧和辩论艺术的重要机会。毕业论文答辩虽然以回答问题为主,但答辩,除了“答”以外,也会有“辩”。因此,论文答辩并不等于宣读论文,而是要抓住自己论文的要点予以概括性的、简明扼要的、生动的说明,对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作出全面正确地回答,当自己的观点与主答辩老师观点相左时,既要尊重答辩老师,又要让答辩老师接受自己的观点,就得学会运用各类辩论的技巧。如果在论文答辩中学习运用论辩技巧获得成功,就会提高自己参与各类辩论的自信心,就会把它运用到寻找职业或工作的实践中去,并取得成功。

辩论的重点第2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 辩论式 教学

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让高中生在学习中学会选择,在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全面发展。面对新课程改革,政治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政治课教学策略,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经常采用“辩论”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既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又能在辩论过程中让全体参与者接受到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大量信息,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一、辩论式教学的内涵及在新课程高中政治教学应用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辩论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思想政治课中的某一论题内容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就某一方面拟定正反两个观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展开辩论、研讨,使学生经过思考、争论、交流、体验等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认知、探索和创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辩论式教学旨在探索如何将辩论引入课堂,使之转化为适用于整个班级的学习活动,通过讨论、质疑、资料搜集与小论文撰写等训练,达成让学生提升思辨与表达能力、产生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建构有效的学习策略等教学目的。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辩论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由于辩论式教学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使课堂教学过程建立在多边互动基础上,以导促学,以情激学,以教辅学。另外,短兵相接的辩论,有利于学生表现机敏的智慧、快捷的思维、沉着的应变和较强的表达等能力,进而通过自由联想、横向过渡、触类旁通、不断创新,使课堂教学多了活力与生机,多了观点的碰撞与问题的解决途径,多了主体的参与和探索的快乐,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综合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2、辩论式教学能够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

辩论式教学为教师优化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实践的平台。在教学理念上,辩论式教学能使教师更进一步认清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的内涵,课堂是一个平等、开放、互动、生成的场所,教师的目光应着眼于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会获得新的突破,诸如突出目标境界,实现三维突破;强调素质培养,达到乐于学习;强化大众教育,提倡个性展示;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

二、辩论式教学在新课程高中政治教学应用的具体过程

1、精选辩题,作好课前准备

辩论式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教材中相关的内容要求和高中生的知识经验、思想实际,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辩题,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辩题的设计。辩题的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现实性原则。辩题要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能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和情感触动,引发学生深刻的思考。二是思辨性原则。辩题观点分歧比较大,容易引发思维冲突,引领学生通过思考、推理、论证得出科学的结论。三是教育性原则。通过辩论,能够促进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理论探索,澄清思想认识,明辨真伪善恶,明白什么事能做、该做,什么事不能做、不该做,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好辩论课前准备,不仅要围绕教材重、难点确定论题,而且还需要许多资料支撑论点。这就需要对课前进一步进行组织,包括划分辩论小组、确定中心发言人、查找资料、作好小组内交流等。

2、课堂辩论的实施及过程控制

课堂辩论可以参考电视里“大专辩论会”的形式,但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的辩论又不同于比赛性质的辩论,课堂中的辩论指向于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适时地根据学生在辩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要确定好学生辩手,分成“正方”组与“反方”组去准备,在课堂上进行辩论;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辩论的方法、技巧和礼节,如尊重他人的发言,不对同学进行人身攻击等。在辩论结束后,当场由台下学生观众投票确定双方的胜负。

一般来说,从时间上讲,这种课堂小型辩论会在时间应控制在30―35分钟以内;从形式上讲,采用自由辩论较为合适,以让更多的学生围绕辩题参与其中;从内容上讲,辩论者须具备扎实的书本知识,以保障探究和合作内容充实;从主导作用讲,教师应成为辩论的组织者,以“主席”的身份调控辩论的气氛和节奏,及时缓解辩手的紧张情绪,可以适当引导,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并控制局面。

为了引导学生创造思维的发挥,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设问技巧,做到引而不发、讲而不透,让学生自奋其力、自求其果。

在辩论式教学中运用一些教学手段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媒体提供一些激发学生思维的情景,如一段材料、一段音乐、一段录像等等。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形、光、声、色等信息功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

3、作好辩论的点评和总结,5―10分钟时间“点评”,作最后的总结陈词

要注意的是,与一般辩论赛不同,总结陈词既不代表任何一方的观点,也不仅是分析赛情,而是对一节课的教学总结。因此教师的总结陈词至关重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导向作用,关系一节辩论课的“收官”效果。

辩论的重点第3篇

关键词:辩论节目; 关键; 元素

随着我国电视传媒的不断发展,电视辩论型节目这一新的形式逐渐出现在中国的电视屏幕上。所谓辩论型电视节目,是针对有争议性的话题,采用针锋相对、激烈交锋的论辩方式展开节目的一种谈话节目形式。无论什么样的话题,观察的角度不同,理解的方式不同,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分析,都有各方的真知灼见。电视辩论型节目正是通过多角度的辩论,使观众对事件的真像本质会有更透彻的了解,同时现场观众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节目中,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一个可有可无的的角色,这就是电视辩论节目的魅力所在。这类节目一出现就引起了广大受众的强烈关注,成为电视节目的收视新宠。

目前,各台的电视辩论节目主要模式基本是:主持人介绍背景和辩题,请来当事人或各界学者、专家、名人担任嘉宾,嘉宾分为两组,各代表正反双方进行辩论。有的电视节目现场有观众,会安排观众发言环节,并且对话题或者嘉宾的观点进行投票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例如辽宁卫视的《交锋》。有的节目现场只有主持人和辩论嘉宾没有观众,例如中央台的《对手》。有的节目还会通过短信网络等平台的场外互动。近几年天津电视台比较成功的辩论节目——《先行一步》,更是将这些环节融合在一起,既有嘉宾的辩论,又有观众的参与,同时场外的微博评论也在节目中出现。

在电视辩论节目中,环节众多,各种元素都决定着节目的成败。其中,辩题、嘉宾、主持人、现场观众可以说是节目成功与否的四大关键元素。这四者中无论哪一方的缺失都会给节目带造成极大的缺陷,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电视辩论节目的发展。

1 电视辩论节目成败的关键元素

1.1 辩题

随着各种新兴媒体的不断出现,各种事件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广,传播时间越来越短。受众可以从更多的渠道去关注自己想要关心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去参与各种问题的讨论。方便的渠道让人们有了更多参与的热情,国计民生、民主、权利范围内的社会热点话题成为当下的热点。这也就是辩论型电视节目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的原因。从嘉宾的辩论中,观众既对各种事件有了更多角度更多渠道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把自己对于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寄托到嘉宾的现场辩论中。与一般的谈话类节目不同的是,辩论型谈话节目有一个共性,对选题、也就是辩题的依赖度非常高。辩题指引着一档节目的走向,影响一档节目的精彩度,并直接作用于受众,影响受众的收视。

我们看到,在电视辩论节目中,辩论的题目大多带有“该不该”,“能不能”等等字眼,不可能存在一种中立的态度。这其实也是电视辩论节目最重要的看点——有足够的冲突。一档电视辩论节目质量的好坏与收视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冲突程度的强弱,所以能够确定一个冲突性强、同时又具有较多电视因素的辩题则成为重中之重。这就需要电视编导们在确定辩题时必须做好大量的前期准备,对辩题首先进行深入的思考。否则就难免致使节目乏味无趣,或是存在误导,观众无法获得新知识和感悟。

电视辩论节目的选题基本上会围绕新闻人物、新闻事件以及社会热点选择辩论。这些话题要求具有一定的可辩论性,通过嘉宾的辩论,能够让事实在辩论中变得更加清晰,让观点在辩论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但有时候,由于前期准备足,对辩题的剖析不够充分,也常会出现一些失败的辩题。

1.2 嘉宾

电视辩论节目的嘉宾大多是事件亲历者、与辩题相关的各界学者、专家以及一些资深媒体人。嘉宾们对于所辩论的话题应该十分熟悉,有自己更深入的了解,更独到的见解。大多时候,参与节目的嘉宾都能提供给广大电视观众对于辩论事件新鲜的见地、专业的解析。但并不是所有的嘉宾都能如此。在《先行一步》所请的嘉宾中,有些嘉宾在节目中的表现差强人意,能够提供给节目和观众的内容十分有限,观点陈旧、或是本身就对辩题的了解和准备不足,在辩论的时候只能勉强就有限的论点论据进行反复的“陈述”。不仅影响到其他嘉宾的发挥,更让整个节目显得缺乏激情和可观赏性。

除了嘉宾对于辩题内容的掌控以外,辩论节目中嘉宾的辩风也十分重要。有的嘉宾也许是某一领域的权威人物,在节目中表现得过于强势,不容别人有插话的机会。反之也有的嘉宾因为对辩题并没有过多的观点,在和其他嘉宾辩论是反而会强词夺理,咄咄逼人。这两种情况下整个节目中的辩论更像是争吵,嘉宾们同时滔滔不绝,几乎听不清双方都在说些什么。

在《先行一步》的实际操作中,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有的嘉宾肚子里确实有真才实料,但表达能力欠缺,根本不能融入现场的辩论氛围,不是被别的嘉宾抢了话,就是情急之下哑口无言,极大影响了节目的精彩程度。事实上,对普通电视观众而言,双方嘉宾谁输谁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从中听到不一样的观点。观众不仅对于嘉宾的思想观点有所期待,同时对于嘉宾在现场的辩风也是有所期待的。

1.3 主持人

主持人是节目制作的核心。辩论节目注重于思想的交锋和观念的碰撞,通过观念思想的相互差异和彼此较量而形成并展开。由于对对抗性的强调,即兴程度会比一般电视节目更高,因而对于主持人对于现场的掌控能力要求也就更高。辩论节目的话题碰触的大多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为什么要辩?怎么辩?在节目中如何辩证地把握主脉?如何正确体现媒体的声音和立场?主持人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主持人应该对于所要辩论的话题有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在节目录制中,除了倾听嘉宾的观点,也要适时插入点评和总结,以便于掌握整个节目的节奏和走向。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主持人在节目中加入了过多的个人观点,让人不仅有喧宾夺主的感觉,同时也会因为主持人的观点介入,使得节目走向偏向了辩论的其中一方。

主持人不应该明确支持某一方的言论,即使主导他们辩论的主题,也不应该对某一方的观点有偏向,导致辩论实力发生不平衡。同样的道理,在辩论节目中,经常会出现介绍事件背景的短片。这些背景短片也应该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短片的主要作用是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引出辩论的话题。假如 短片的倾向性通过解说词就表达得非常明显,实际上既不利于嘉宾双方辩论的展开,也不利于观点的深入碰撞。

1.4 现场观众

现场观众与电视观众不同,电视观众属于纯粹的观看者,而节目现场的观众则不仅仅是观看者,更是节目的参与者。如何发挥好现场观众的参与对节目质量和收视率的提升尤为重要。

《先行一步》的现场观众具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即对节目的深度参与,他们对于辩题拥有相当大的发言权利和发言空间。《先行一步》的场上不设主席台,弱化了嘉宾和观众的界限,每位观众都有麦克风,强调观众与嘉宾的的互动。由于现场观众的深度参与,他们的观看者色彩被大大削弱,演播室里的每一个人都融入了辩论之中,成为辩论的参与者和主体。在录制过程中,有现场观众的表情、掌声、和提问等作为现场反馈,现场的嘉宾也不会有“自说自话”的感觉,现场表现更加精彩。

    从这些方面来说,场内观众与嘉宾、主持人间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能把电视观众与嘉宾和主持人联系在一起。现场观众在与嘉宾的互动过程中,可能会提出电视观众想要表达的观点,这些观点不管是得到嘉宾肯定还是反驳,都会使电视观众有一种认同感,进而也对电视节目产生认同。

2 电视辩论节目的完善和发展

2.1 加强前期策划

电视观众对电视辩论节目的热情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某个社会热点话题的关注。因此,电视辩论节目的辩题应该贴近时事热点、避免过多的理论色彩。每一个辩题都应该不会只有一种答案,对某些社会现象,可能是理性的观察与感性观察的冲突,也可能是不同的理性观点之间的抗争。

电视辩论节目的选题应具有及时性,公共性和冲突性。及时性,即话题具有新闻实效性。公共性,即新闻事件不论大小都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具有较强的干预性,更能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共鸣。冲突性,即每个话题背后都具有多元的价值判断标准,能带动嘉宾和现场观众进行有效的争论。要使辩题达到这些要求,编导对于节目的前期策划十分重要。辩题是否具备了相应的元素?从怎样的角度剖析才能让嘉宾的辩论更精彩,都是编导要深思熟虑的。另外在节目录制前,编导与主持人要与嘉宾进行沟通,对辩题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深入的挖掘,确实达到让事实在辩论中变得更加清晰的目的。

2.2 选择合适的嘉宾

对于辩论的话题,不同的嘉宾会有不同的观点,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怎样选择适

合的嘉宾可能是每一个编导最为“纠结”的问题。在某一个领域对于某一个话题比较权威的嘉宾不在少数,但是在邀请嘉宾时必须考虑到,他们身上除了话题需要的观点和内容外,是否还具备一定的“电视因素”,是否能和其他嘉宾一起,融入现场的辩论氛围。只有具备了合适的嘉宾,整个节目才能支撑起来,才能出彩。

2.3 提升现场观众参与度

电视辩论节目中的现场观众不应该仅仅只是节目现场的一个“配件”,优秀的现场观众甚至能和嘉宾一样,提升整个节目的可看性。在邀请现场观众时,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对于辩题拥有相当大的发言权利和发言空间的人群。在《先行一步》的录制现场,由于现场观众的深度参与,使得他们的观看者色彩被大大削弱,演播室里的每一个人都融入了辩论之中,成为辩论的参与者和表演的主题。现场观众的出现和参与,一方面增强了谈话的现实感,另一方面,也起到了调节气氛和节奏的作用。

2.4 增强主持人的掌控能力

辩论的重点第4篇

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2.答辩人陈述

收到成效的自我介绍只是这场答辩的开始,接下来的自我陈述才进入正轨。自述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1)论文标题。向答辩小组报告论文的题目,标志着答辩的正式开始。

(2)简要介绍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3)详细描述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

(4)重点讲述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

(5)侧重创新的部分。这部分要作为重中之重,这是答辩教师比较感兴趣的地方。

(6)结论、价值和展望。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新成果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展望本课题的发展前景。

(7)自我评价。答辩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评价,要求客观,实事求是,态度谦虚。经过参加毕业设计与论文的撰写,专业水平上有哪些提高、取得了哪些进步,研究的局限性、不足之处、心得体会。

3.提问与答辩

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

答辩教师提问的范围在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内,一般不会出现离题的情况。提问的重点放在论文的核心部分,通常会让答辩人对关键问题作详细、展开性论述,深入阐明。答辩教师也会让答辩人解释清楚自述中未讲明白的地方。论文中没有提到的漏洞,也是答辩小组经常会问到的部分。再有就是论文中明显的错误,这可能是由于答辩人比较紧张而导致口误,也可能是答辩人从未意识到,如果遇到这种状况,不要紧张,保持镇静,认真考虑后再回答。还有一种判断类的题目,即答辩教师故意以错误的观点提问,这就需要答辩人头脑始终保持清醒,精神高度集中,正确作答。

仔细聆听答辩教师的问题,然后经过缜密的思考,组织好语言。回答问题时要求条理清晰、符合逻辑、完整全面、重点突出。如果没有听清楚问题,请答辩教师再重复一遍,态度诚恳,有礼貌。

当有问题确实不会回答时,也不要着急,可以请答辩教师给予提示。答辩教师会对答辩人改变提问策略,采用启发式的引导式的问题,降低问题难度。

出现可能有争议的观点,答辩人可以与答辩教师展开讨论,但要特别注意礼貌。答辩本身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切不可与答辩教师争吵,辩论应以文明的方式进行。

4.总结

上述程序一一完毕,代表答辩也即将结束。答辩人最后纵观答辩全过程,做总结陈述,包括两方面的总结: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体会;参加答辩的收获。答辩教师也会对答辩人的表现做出点评:成绩、不足、建议。

辩论的重点第5篇

关键词:话轮;重叠;自由辩论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210-02

会话分析研究的创始人Harvey Sacks认为,口语交谈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大多数情况下在一段时间里只有一人说话。①在一段时间里,不止一人说话的情况也时有出现,但这是短暂的。他将这种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说话的现象称为重叠现象。Sacks所说的重叠现象指的是在同一场合,在同一个交谈中,在同一段时间里几个人同时说话的现象。②笔者从1999—2011年举办的国际大专辩论赛中选取了二十场辩论赛作为语料,着重探讨在同一场辩论赛中,同一个自由辩论环节里,围绕着相同的辩题,几个人同时说话而产生的话语重叠现象。

一、“自由辩论”话语重叠的类型

根据对话轮转换规则的不同运用,笔者把自由辩论环节的话语重叠分为四种类型:

(一)自选的说话者同时抢先说话引起的重叠

自由辩论环节要求双方交替发言,一方在结束话轮时一般不会指定下一个说话者,此时另一方的几位选手有可能同时起立,竞相抢先说话。这种情况是同一方辩手的话语重叠。

例如:2005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好马要吃回头草

反方一辩:……,您到底在论证您方观点还是再论证双方观点啊!

正方一辩://对方辩友/

正方四辩://既然回头草/给你了一个机会……

(注: //表示重叠在此开始,/表示重叠在此结束。……表示声调提高。下同。 )

反方一辩结束自己的话轮后,并没有指定下一说话者,自选的说话者正方一辩和四辩同时开始说话,这时话语重叠。

(二)误判当前说话者话轮结束引起的重叠

辩论赛中,一方误以为另一方的发言已经结束,然后开始阐述自己观点。但是另一方此时还不愿交出话语权,便与其争夺,话语出现了重叠。

例如:2005国际大专辩论赛半决赛——善有善报

正方四辩:……你为什么都看不到呢?(停顿)//再请问您了/再请问您了,您放所论证的必然究竟使得是一种必然关系,还是豁然关系呢?

反方://但是/

正方四辩提出了一个反问,反方误以为正方话轮已经结束,便开始发言。实际上,正方话语并未结束,于是提高声调加重语气与反方展开争夺,此时话语重叠。

(三)正确判断话轮即将结束而有意抢先说话引起的重叠

辩论赛明确规定,双方必须交替方言。然而,由于自由辩论环节双方各有时间限制,为了争分夺秒阐述自己观点,在一方队员在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对方即将结束话轮,有意抢先说话。

例如:2004国际大专辩论赛——内在美能够代替外在美

反方一辩:……在法律上蓄意毁容和恶意杀人,都是会被判死刑,请问为什//么呢?/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今天说来说去还说能够代替必须要让被代替物离开现实……

反方一辩抛了一个问题给对方,想以此来结束话轮。正方二辩准确地判断了反方在问完“为什么”后即将结束话轮,而在反方话语没有完全结束时抢先开始说话。此时,双方话语产生了短暂的重叠。

(四)明确话轮未结束而打断介入引起的重叠

听话者明明知道当前说话者的话没有说完,但由于某种特殊原因,不得不打断介入当前说话者的话语。在辩论赛中,这种重叠一般发生在主持人与辩论队员之间。

例如:2005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好马要吃回头草

正方二辩:……我们说生病了要吃药也不是减肥药都要吃吧,这样吃没病都//有病。/

主持人://好,/ 时间到。

正方辩论时间已到,主持人在正方二辩话轮尚未结束之处,便打断其发言,这时主持人的打断话语与辩手的话语重叠。

二、“自由辩论”话语重叠类型的分布特点及解释

笔者从1997—2011年举办的国际大专辩论赛中选取了二十场辩论赛的自由辩论环节,经统计,共出现92次话语重叠。上述四种类型的话语重叠分别出现50次,4次,16次,22次,所占比例图示如下:

由上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选的说话者同时抢先说话引起的重叠所占比例最大,超过了总数的一半,其次是明确话轮未结束而打断介入引起的重叠数量,所占比例最小的是误判当前说话者话轮结束引起的重叠。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分布特点呢?

自选的说话者同时抢先说话引起的重叠,是由话轮转换规则造成的。辩论赛中,一方发言过后,并没有指定对方的下一个说话人,加上每队辩论时间有限,几位辩手生怕己方无人发言,浪费时间,所以竞相抢夺话轮。另外,正反双方面对面各坐一边,同方队员肩并肩并排而坐的,辩论过程中,同方队员很少能注意到身边队友的体态。因此,经常会出现两人同时起立、同时抢先发言的现象。

明确话轮未结束而打断介入引起的重叠,是由辩论赛本身的规则决定的。在自由辩论环节,双方发言分开计时。为了比赛公平,一方时间耗尽时,即使当前说话者的话语未结束,主持人也不得不打断介入。这种类型重叠几乎每场辩论赛都会出现。

正确判断话轮即将结束而有意抢先说话引起的重叠,是因为在辩论过程中,一方队员的某些话语标记可以预示自己的话轮可能在此结束。而另一方的队员较为准确地判断了当前发言人的话轮可能结束之处,为了争取时间,还没等对方的话语完全结束,抢先一步说了话,形成了短暂的话语重叠。但是,这一行为违反了辩论赛的规则和礼貌原则,所以只是个别少数现象,所占比例较小。

误判当前说话者话轮结束引起的重叠现象出现最少,是因为每一方队员在即将结束自己的话轮时,都会留下较为明显的话语结束标记。另一方队员可以通过这些标记对话轮的可能结束之处作出判断。

三、常见的“自由辩论”话语结束标记

(一)句法特征

1、祈使句

经统计,出现频率较高的祈使句有“请您论述一下”“请比较一下”“正面请教对方辩友”“请对方辩友告诉大家”等。如:

有朋友为您两肋插刀,可谓是顺境吧。但有朋友插您两刀,可谓是逆境吧。请比较一下。

当正在发言的一方希望对方对某一观点进一步论述时,一般不会采取强硬的语气,为了表现出礼貌色彩,辩手往往采用祈使句更加委婉地向对方提出要求。一方辩手在获得了对方辩手提出的要求后,便可得知对方的话轮即将结束。

2、疑问句

常用的的标记有“……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我想请问您……”“是不是呢”“要不要呢”“一定会……吗”等。

(1)请问一个好汉三个帮,和众叛亲离哪个更有利于成长呢?

(2)请问, 人们去救济战乱饥荒地区的孩子,是不是让他们摆脱逆境更好地成长呢?

(3)对方辩友,饥民快饿到了生死关头了,你对他表示羡慕,这是不对的。我们去拯救他们去帮助他们,是去怜悯。对方辩友怎么可能相提并论呢?

例(1)是选择问,例(2)是正反问,例(3)是一个反问句。无论是哪一种,当一方辩手提出问题后,都期望得到对方的回答,从而向对方表明自己的话轮即将结束。

(二)语音特征

语音方面特征表现为,最后几个字语速放慢、语调加重。

那么孟母第一次发现自己搬错房的时候就应该很后悔,原来是个逆境我们应该搬回去让孟子在里面好好成长,那不成了千—王—之—王—了—吗?

辩手在最后几个字上不但把语速放慢了,而且还每个字都加重了读音,以此来提示对方自己这一轮的话语即将结束。

(三)伴随语言特征

1、局部的手势动作

辩手在发言过程中,通常都会伴随着手部动作,如手在胸前来回晃动。但是,当他要结束一轮话语时,他的手往往会摊向对方,并固定非常短暂的一段时间。这种手势就是提醒对方自己的话轮即将结束,准备把话语权移交给对方。

2、整个躯体的方向

辩论赛的规则要求双方交替发言,发言时需要起立,发言结束后立即坐下。且正反双方是面对面各坐一边,因此,辩论双方能够清楚地注意到彼此的动作。一方发言结束后身体向下的趋势也可以提醒对方自己的话轮已经结束,成为话语结束的标记之一。

四、对“自由辩论”话语重叠的处理

辩论赛中,重叠者在重叠出现后会有不同的反应,其共同点是总有一方会让出话轮,不跟对方争夺。这是因为,主动让出话轮是礼貌的一种行为。另外,只有自己让出话轮,才能所有人听清楚对方在说什么,才能让辩论赛顺利地进行下去。

如果几个人同时说话,话语重叠在一起,就会产生种种问题。辩论赛中话语受损会影响自己观点的论述。所以,在重叠消除后,重叠者通常要对受损的话语进行修复。辩论赛里,受损话语的修复一般是重叠者主动作出的。重叠者意识到自己原来话语受损,可能会影响对方、观众的理解,就在自己后来的话轮中准确地重复一遍原先被重叠的部分。

例如:2005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半决赛第一组——善有善报

正方四辩:……你为什么都看不到呢?// 再请问您了/ 再请问您了,您放所论证的必然究竟使得是一种必然关系,还是豁然关系呢?

反方: // 但是 /

上例中,正反双方的话语重叠,反方主动让出了话语权。正方四辩意识到重叠的话语可能受损,于是在反方退出后,再次重复了一遍自己原先被重叠的部分。

本文先总结了“自由辩论”话语重叠的四种类型,然后从辩论赛规则、话轮转换规则等多方面解释了四种类型的话语重叠出现频率不同的原因。除此之外,笔者还探究了辩论赛中几种常见的话语结束标记,包括句法、语音、伴随语言特征等方面。最后,又进一步阐述了重叠者在重叠出现后的反应。

注释:

辩论的重点第6篇

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成人职业培训持续关注的内容。辩论式教学是在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基础上融合辩论赛的高强度、高质量、竞争性的特点,打破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让成人职业培训有活力、有气氛,提升培训学员的学习力、执行力、心理调适能力等职场需要的职业素质,按照高端人才的培养方向研发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的突破与创新

1.引导个体对辩论的关注

鼓动和激发学员的参与热情是需要一个心理铺垫过程的,因此激发学员参与热情、启发学员对于辩论的关注,在于学员对辩论的理解。课程第一阶段着重渗透和提升个体与个体间的辩论意识,理论操作依据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主要是让人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依照观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后引出谬误,从而使人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改正。这种方法可以使辩论双方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对自己的、他人的、周围的不合理观念进行挑战和质疑。这个环节可以视频案例展示、讲授或情境模拟的方式进行,激发学员对辩论技术的好奇及应用渴望。

2.辩题获得的形式

辩题的获得是辩论式教学法的第二个阶段,它是组织出一次成功的辩论式教学的关键。为了鼓励学员参与,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可采用分组出题、评委选题的方式获得辩题。具体操作的方法是,现场由培训教师将学员分为几个大组,每组学员都在10~12人之间,每组由最年轻的学员为记录员,最年长的或资历最高的学员为临时负责组长,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并集合本组意见、决定本组的辩题。在学员讨论的过程中,培训教师关注每组学员的讨论情况,并指导如何在本组辩题生成后,选出参赛辩手,集合参辩论内容。辩手人数为每组内正反双方各三人。其他人为正反“护辩手”,并自由选择正反方。实施过程要控制在20~25分钟以内,各小组辩题生成后,由4人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决选。将评审小组的决定结果进行全班公布,被选中的小组一般在1到2个为宜。

以某一次辩论式教学为例,辩题情况第一组为“在职业发展中能力比关系重要还是关系比能力重要”,第二组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是父母为主导还是孩子为主导”,第三组为“是否应该延迟退休”,第四组为“培训期间是以学习为主,还是以吃喝玩乐为主”。这样的辩题实实在在地反映出了学员的需求。学员对于问题感兴趣,希望获得深入了解和解决的途径。最后评审组决定选用前两组为最后辩论会的辩题。

3.设置评审组

选择资深的学员作为评审小组的意义在于,他们可以把握辩题的方向和意义,不会使辩论内容过于娱乐而没有教学意义。另外,评审组还可以作为辩论会的总结和评价者,这对于提升教学形式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的时效性非常有效。

4.学员主持辩论

培训课程的第三个阶段就是在学员中选出有较强临场应变能力和较高表演热情的学员,最好选择辩题淘汰小组的成员。这样可以减小淘汰学员组的被忽略感和挫败感,获得积极参与而不是围观看热闹的心理。辩论赛由学员主持开场,公布辩论规则和顺序。正反双方各三名学员分别坐于主持人两边的桌子后,成面对面但略面向观众的形式。先分别由各方一辩申诉本方观点,二辩接着进行自由辩论,护辩手也可以在这个环节参与辩论,自由辩论的时间可以控制在10分钟左右,太长时间会有辩“散”了的感觉。最后由三辩进行总结陈词。主此人宣布本组辩论结束。如果时间控制合理,一组辩论在20分钟左右为宜,这样不会出现由于过度竞争或过于重复的辩论手段与内容导致辩论疲劳。最好可以留出第二个小组得以上场的时间,第二场辩论会出现和第一场完全不同的辩论效果。一是辩论变得有序、理性,二是辩论更加注重内容本身的指导意义,三是会体现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特点,因为学员的注意力会转移至内容,而不再简单地拘泥于是否了解了辩论的流程。

5.评估与总结

辩论式教学的第四个阶段就是评估与总结,评估与总结阶段可根据实践情况安排一名参赛辩手发表参辩感言,由一名或几名观众学员发表辩论教学感言,由评审会指派一名资深学员进行参评及辩论式教学的总结性发言。最后由培训教师总结和评价课程的整体运行和组织情况,针对学员课堂收获的教学成果一一进行清晰地点评。这样也会让学员理性地认识到培训课的收获和成效。

辩论的重点第7篇

《小小辩论会》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我是根据教材要求,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的:1、了解辩论的概念及特点;2、学会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3、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网络的利弊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4、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如下:

一、播放视屏,了解“辩论”

1、播放一场大学生辩论会的片段,让学生说说: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现怎样?

2、读课本P 91上的“口语交际”题、查字典或上网搜查,了解什么是辩论及辩论有哪些特点。

二、确定辩题,明确观点

根据课文中提供的参考辩题,或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有争议的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各自谈谈自己的看法,将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辩题作为本次口语交际课的话题。通过讨论,将“小学生上网的利与弊”作为本次辩论主题。

三、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针对辩题提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和“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确定正反方,分为两组。并在自荐的基础上民主选举产生出一名主持人。

2、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交流自己找到的具体事例和材料,以选取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教师在这一环节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并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

四、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

2、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出理由,进行辩论。

3、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

(当主辩人应对无力、反应迟缓时,本方组员可以插话支援,尽量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几轮辩论,双方的陈述都比较充分了,第四主辨人归纳小结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在辩论的过程中,为使辩论会气氛活跃,主持人可以在辩论的过程中相机插话,或评价,或激励,或引导,把辩论不断推向高潮)

4、双方互相提问质疑,自由辩论。

5、双方总结自己的观点。

五、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自我反思。评价正反双方的优点、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在本次辩论会的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2、教师对本次辩论会进行总结评价,表扬鼓励,指出问题,提出新的要求。

通过此次辩论会的成功举行,作为教师的我有以下两方面的体会:

一、辩论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有利于综合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赛前的准备中,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搜集材料,写“辩论发言稿”。这样,学生有针对性地去阅读、写作,积极性高,有话可说,大多数人都能写出富有见解的文章来。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必须敏于听而善于言,既要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听清对方说了些什么,哪些说对了,哪些说得不合理,又要针对对方说得不合理的地方,给予有力的反击。这样学生置身于竞赛的情境中,大脑处于高效运作状态,读、写、听、说训练得到强化,其效果大大优于传统课堂教学。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辩论时,学生既要注意听清对方发言论证是否严密,又要顾及本队的总观点,坚守住自己的分论点,还要有机地组织自己的材料,不失时机地给予对方有力反击。在高度紧张、激烈的论辩过程中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以及要顾全到大局的整体性、论述的逻辑性。辩手的思维越严密,语言表达就越准确,说服力也就越强。通过搜集论辩材料、写成发言提纲、模拟练习以至比赛的一系列训练,就能使学生在实践中爆发出一串串创造思维的火花,作出了一次次精彩纷呈的即兴发言。

第三,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辩论赛中,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辩论,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辩论赛充分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是群策群力的比赛,它讲究整体的配合,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各辩论队要集体研究辩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深入研讨,配合默契,整体作战。由此,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协作精神就自然而然培养起来了。

二、成功的辩论会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辩论的意义。辩论就是正反双方各自阐明对某一观点的见解,并指出对方观点的缺陷,以便得出正确的认识。它是一项古老的活动,古希腊的哲学家常常为了一个哲学问题辩论不休;中国古代也有诸葛亮舌战群儒,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功绩。正所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在辩论中,能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辩论的特征是口语表达,具有对抗性、综合性、逻辑性、策略性、应变性几个特点。辩论是一种知识、智谋的较量,是质疑、交流、锻炼口语的好机会,充满了挑战性,因此学生十分喜欢这样的实践活动。

辩论的重点第8篇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对以上问题应仔细想一想,必要时要用笔记整理出来,写成发言提纲,在答辩时用。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临阵不慌。

二、答辩技巧

学生首先要介绍一下论文的概要,这就是所谓“自述报告”,须强调一点的是“自述”而不是“自读”。这里重要的技巧是必须注意不能照本宣读,把报告变成了“读书”。“照本宣读”是第一大忌。这一部分的内容可包括写作动机、缘由、研究方向、选题比较、研究范围、围绕这一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自己在论文中的新见解、新的理解或新的突破。做到概括简要,言简意赅。不能占用过多时间,一般以十分钟为限。所谓“削繁去冗留清被,画到无时是熟时”,就是说,尽量做到词约旨丰,一语中的。要突出重点,把自己的最大收获、最深体会、最精华与最富特色的部分表述出来。这里要注意一忌主题不明;二忌内容空泛,东拉西扯;三忌平平淡淡,没有重点。

在答辩时,学生要注意仪态与风度,这是进入人们感受渠道的第一信号。如果答辩者能在最初的两分种内以良好的仪态和风度体现出良好的形象,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人将人的体态分解为最小单位来研究(如头、肩、胸、脊、腰等)认为凹胸显现怯懦、自卑,挺胸显示情绪高昂—但过分则为傲慢自负;肩手颈正显示正直、刚强,脊背挺拔体现严肃而充满自信。但过于如此,就会被人看作拘泥刻板保守,略为弯腰有度,稍稍欠身可表示谦虚礼貌。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其所具风度姿态,即使全场有肃然起敬之心,举动格式又须使听者有安静详和之气”他的这番金玉良言,对我们确实有很大的启发。

在听取教师提问时所要掌握的技巧要领是:

沉着冷静,边听边记

精神集中,认真思考

既要自信,又要虚心

实事求是,绝不勉强

听准听清,听懂听明

在回答问题时所要掌握的技巧是构思时要求每个问题所要答的“中心”“症结”“关健”在哪里?从哪一个角度去回答问题最好?应举什么例子来证明?回答问题的内容实质上是一段有组织的“口头作文”。这就要一、文章应有论点、论据。二、有开头主体与结尾。三、有条理、有层次。四、应用词确当,语言流畅。五、应口齿清楚、语速适度。开头要简洁:单刀直入,是最好的开头,开门见山地表述观点,在答辩中是最好的办法。主体部份的表述可条分缕析,即把所要回答的内容逐条归纳分析,实际上是对自己掌握的材料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做整理。这样的表述就不会流于表面,而能深入本质。条分缕析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一些实际例子合并,整理成若干条目,列成几个小标题:分成几点,一点一点,一条一条地说出。满碗的饭必须一口一口吃,满肚子的道理也必须一条一条讲出来,环环相扣,条条相连,令人听完后有清楚的印象。假如在准备的时候已经准备了一个较完整的提纲,那么沿着回答问题的主线,再穿上一些玉珠(举例子)就可以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理有例了。

作为将要参加论文答辩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着的毕业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这是为回答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毕业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可能提出的论文答辩问题所做的准备。所谓“深刻的理解”是对毕业论文有横向的把握。例如题为《创建名牌产品发展民族产业》的论文,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可能会问“民族品牌”与“名牌”有何关系。尽管毕业论文中未必涉及“民族品牌”,但 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必须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有“比较全面的熟悉”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否则,就会出现尴尬局面。

二、论文答辩——图表穿插

任何毕业论文,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故我认为应该有此准备。图表不仅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观点的方法,更是一种调节论文答辩会气氛的手段,特别是对私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讲,长时间地听述,听觉难免会有排斥性,不再对你论述的内容接纳吸收,这样,必然对你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有所影响。所以,应该在论文答辩过程中适当穿插图表或类似图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论文答辩成绩。

三、论文答辩——语流适中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一般都是首次。无数事实证明,他们论文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毕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听不清楚,影响了毕业答辩成绩。故毕业答辩学生一定要注意在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不能像连珠炮似地轰向听众。

四、论文答辩——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般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但不管哪种方式,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瞟向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这是你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交流,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的一种手段。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由于听的时间过长,委员们难免会有分神现象,这时,你用目光的投射会很礼貌地将他们的神“拉”回来,使委员们的思路跟着你的思路走。

五、论文答辩——体态语辅助

虽然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论文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论文答辩,使你的论文答辩效果更好。特别是手势语言的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不容辩驳。相反,如果你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始终直挺挺地站着,或者始终如一地低头俯视,即使你的论文结构再合理、主题再新颖,结论再正确,论文答辩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所以在毕业论文答辩时,一定要注意使用体态语。

六、论文答辩——时间控制

一般在比较正规的论文答辩会上,都对辩手有答辩时间要求,因此,毕业 论文答辩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重视论文答辩时间的掌握。对论文答辩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一个良好的印象。故在毕业论文答 辩前应该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当然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灵活地减少或增加也是对论文答辩时间控制的一种表现,应该重视。

七、论文答辩——紧扣主题

在校园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往往辩手较多,因此,对于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位的毕业论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毕业论文题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中能否围绕主题进行,能否最后扣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员们一般也容易就论文题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如界能自始至终地以论文题目为中心展开论述就会使评委思维明朗,对你的毕业论文给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