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餐饮经营问题

餐饮经营问题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1 16:52:48

餐饮经营问题

餐饮经营问题第1篇

关键词:特许经营;餐饮业;问题;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施琦良(1966-),男,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中式烹调高级技师,研究方向:餐旅管理。

中图分类号:F768.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6.012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6-0033-03

快速发展的餐饮业特许经营,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加国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解决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上,许多国际著名快餐企业采用特许经营方式,授权当地公司进行生产并组织产品的销售,在确保企业利润稳步增长的同时,壮大了企业发展规模并使企业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特许经营模式迎合了餐饮市场创业的需求,能够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通过特许经营,餐饮加盟商可以借助成熟的品牌和管理经验,迅速打开市场;而特许商能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业务,不受一般的资金限制。对于逐渐起步的餐饮企业来说,特许经营模式是其摆脱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重要途径,从而得以迅速崛起,形成自己的餐饮品牌和独特的竞争力。

一、特许经营的定义

特许经营一词源自英文franchising,根据我国2007年5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作为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组织对特许经营的定义类似,我国特许经营的本质表现在:第一,特许经营是特许人和被特许人之间的契约关系;第二,特许人将允许被特许人使用自己的商标或品牌、经营技术、商业管理模式、持续体系及其他知识产权;第三,被特许人必须向特许人支付一定费用以得到特许权;第四,特许经营是一种持续性关系。

二、我国餐饮业特许经营的现状

我国餐饮市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餐饮行业特许经营呈现出总体发展快,扩张速度放缓;销售总额放缓,销售增长低于店铺增长的局面。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小幅下滑,餐饮业发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拖累,餐饮业特许经营企业的扩张速度明显放缓。2009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消费相对比较平稳,不同类别的餐饮企业受消费者支出缩减的影响而普遍放缓扩张,转而将目标确定在稳固消费群体,进行产品差异化组合上,而非通过扩张来度过金融危机,如表1。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显示,餐饮特许企业新开的加盟店数量较多,但由于新增加盟店面积较大,单店座位数的大幅增长并没有带来对应的业绩大幅增长,八成原处于销售额快速增长的餐饮特许企业速度明显放缓或趋于停滞。其中部分原因是金融危机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变化和收入影响导致的。

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提升,中华美食餐饮也和传统文化一样传播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并有着广泛的开发前景。例如,“谭鱼头”餐饮公司学习借鉴肯德基、麦当劳等大型跨国餐饮企业的成功经验,已经利用特许经营模式走出国门,将中华美食提供给世界人民。2009年5月,中国烹饪协会与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2008年度餐饮百强经营情况分析报告》指出,2008年度餐饮百强所属门店中,“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境外门店数已达21家,位居百强企业之首。一大批企业正通过合资、合作、区域授权等多种形式筹划境外开店。

三、我国餐饮业特许经营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一套完整统一的特许经营管理系统。一套完整统一的特许经营管理系统包括产品管理系统、流程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客户资源管理系统等。这些管理系统完整地统一在一起,能够形成属于特许经营餐饮企业自身的科学高效的管理网络,达到为顾客提供完美服务的目的。但是,大部分特许经营餐饮企业在学习先进的管理系统时,只是实施了浅显的统一手段,比如表面的统一门店管理、统一量化考核等,没有自己的特色,也没有考虑自身餐饮品种的文化背景,造成许多加盟店外表看似一致,但生产出的餐饮产品参差不齐,产品质量缺乏统一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无法做到标准统一,而只能达到统一经营商品、统一供货、统一广告宣传,总部对加盟店的后续服务、经营指导以及商品、服务质量、控制等都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第二,缺乏统一标准的物流配送体系。餐饮业对产品的口味要求高,特许经营要求其加盟店的产品必须口味一致,这就要求制作原料的配送比重必须相一致。许多特许经营餐饮企业没有形成规模的配送中心,很难实现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特许经营餐饮企业为了保证产品口味一致,一般要求配送给加盟店的原材料都通过一定的加工,特别是一些关键的原材料,如小肥羊的锅底料、羊肉都是经加工后由包头总部统一向全国配送。但由于资金和整体物流水平的限制,很多中小特许经营餐饮企业配送中心规模小、设施落后、信息化与自动化程度低,难以抗衡国外的配送自动化、现代化。此外,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低下,这也限制了特许经营餐饮企业的物流配送。

第三,餐饮产品标准化比较困难。与西式餐饮不同,中式餐饮吸引人的是其口味和特色,加上制作工艺复杂、烹调花样繁多、地区差异明显,很难用量化的手段进行标准化生产。西餐成功之处是强调精密分工、降低生产成本、节省时间,以及采用自动化设备。虽然中式餐饮产品的特点是客观原因,但没有标准统一的生产流程成为制约特许经营餐饮企业的瓶颈。

第四,餐饮业特许经营专业人才缺乏。特许经营是一种专业化、集成化、规范化的经营体系,要求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从业人员,目前大部分特许经营餐饮企业的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年龄跨度大,学历也不高。特别是专门的管理人才储备上,多数企业采用的是输出管理,即特许企业总部将有经验的优秀员工培养成主管或领班级管理人员,在新加盟店开张前,将这批员工作为骨干派往各加盟店。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延续企业总部的管理经验,保持一贯的产品质量和服务风格,但缺点也十分明显。随着加盟店数量增加,没有足够的优秀管理人员可以输送,也没有标准化的加工、服务和管理的规程可以遵守,必然导致餐饮产品和服务质量下降,无法维持原有特许企业的品牌和信誉;并且长期的输出管理会使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加大管理成本。

四、我国餐饮业特许经营的发展对策

第一,完善信任机制。特许经营总部与加盟商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承诺对维系特许经营体系和管理模式的稳定至关重要。衡量一种特许经营体系是否成熟和完善,主要是看特许经营总部对维护加盟商关系的意愿和能力。完善总部与加盟商的信任机制,首先要获得加盟商的信任,做好加盟商的评估工作。根据餐饮产品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评估内容;对加盟商的期望值进行引导和管理,帮助加盟商树立客观的投资回报预期;为加盟商留出合理的利润空间;要不断激励加盟商的成长,通过合作升级,让加盟商不断获益,不断积累成长经验,使加盟商和餐饮企业总部共同发展。

第二,促进产品生产标准化。我国特许经营餐饮业要实现经营体系的稳步发展,产品必须实行标准化生产,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品品种和口味保持高度一致,充分体现自身产品风格的一贯性。可以建立统一的中央厨房和原料供应链。如全聚德等大型特许经营餐饮企业,都建有中央厨房,原料采购、加工等工序全部由中央厨房完成,再配送至各加盟店,各加盟店按统一加工方法进行加工。特许经营餐饮企业可以对原料的规格标准、质量要求、运送方式等做出全面规定,对原料进行双重验收和鉴定,保证原料新鲜优质。经统一配餐后,送到连锁店的菜肴在定量化、标准化方面具有一致性,这样既突出集中生产的优势,提高和统一产品质量,又能发挥各加盟店现场制作的作用,保证菜品在色、香、味、形、质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

第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吸引并培养特许经营管理人才。特许经营餐饮企业要扩大经营体系、形成规模化经营,需要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和管理人才。已有的大部分特许经营餐饮企业通过培训班、研讨会、考察等形式来增强从业人员的特许经营知识、专业技术以及服务规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但这只是表面化的进展,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制度。从2008年起,在商务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支持下,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的全国特许经营管理师认证培训逐步开展起来,一些大型的特许经营餐饮企业管理人员已通过我国特许连锁领域最权威的职业认证――全国特许经营管理师职业证书,成为特许连锁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这将大大规范特许经营餐饮业的从业标准,达到社会人才配置的最优化。

第四,挖掘餐饮品牌营销的价值。美国著名品牌专家莱瑞莱特有一句名言:“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重要,而拥有市场的惟一办法就是拥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牌。”成熟的餐饮品牌,其产品会不断更替,但品牌经久不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渠道品牌营销。特许经营餐饮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而且要能突出自己的特色、能够让社会大众接受自己的品牌。成功的品牌,能大大提升特许经营餐饮企业的价值,吸引更多的顾客,给经营者带来更多的利润。我国特许经营餐饮企业需要学习并树立起先进的品牌意识,在融合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多渠道品牌营销和服务创新,增加广告宣传资金和时间的投入,加大长期的市场推广力度,从而形成他人难以模仿的品牌优势。特许经营餐饮企业在品牌定位中,要努力使自身特色品牌的竞争优势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购买动机结合起来,形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样,自有特色品牌就实现了自身的预期目标,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和开拓市场,从而达到开发和销售自有特色品牌的目的。

第五,保持餐饮特许经营网络体系稳步扩张。加盟商二次开发是指总部所特许开张的加盟商自己开了两家店或两家以上的店。做好现有加盟商二次开发,有助于特许经营餐饮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形成优势。从现实看,开发新的加盟商和维护老加盟商的成本差异非常明显,老加盟商具有更成熟的管理经验。正是由于老加盟商和特许经营总部双方的联系更加密切,加盟商的二次开发才有了可行的基础。目前,大部分特许经营餐饮企业中二次加盟的比例很少,可供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国际化是振兴我国传统餐饮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特许经营餐饮业提高国际地位的必由之路。我国餐饮企业在特许经营模式下,应该有计划地进行网络拓展。先从熟悉的地域开始,实行递进的策略推进。特许经营餐饮企业可以先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市场,如华人集中区域,在此积累经验和资金,培养人才和特许销售网络,统一制定服务标准和采购方式。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持续的降低成本,并集中优势力量扩大经营规模,依靠完善的特许体系开拓新的区域。

面对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国特许经营餐饮企业应当充分利用特许经营模式的优势,发挥自身品牌及产品的特色,以各种创新思维,扩大特许网络,开发加盟商,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 冯成伟.我国特许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2] 李维华、朱明侠.特许经营方式是企业拓展的有效途径[J].国际商务,2005,(04).

[3] 孟秀石.餐馆特许经营系统及实证研究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6,(12).

[4] 张丹.我国餐饮业特许经营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02).

[5] 孙雪峰、卢凌霄.中式餐饮业特许经营的现状及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7,(06).

餐饮经营问题第2篇

关键词:餐饮业;财务管理;管理制度

引言

餐饮是指包括饮食及其相关的加工服务机构或单位,餐饮千奇百样但其财务管理,无非就是现金及其相应的管理,但餐饮业的服务复杂性导致其在很多环节中容易出现漏洞,使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本文从餐饮财务管理中一些漏洞环节进行分析,希望通过这一研究对餐饮财务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1.附件问题

餐饮业的财务的一个显著特性是其审核原始附件复杂、种类多、传递流程多,在对账过程中只有进行正确的结账才可能不会出现账务问题。当前的餐饮的原始附件管理中,常常出现将空白附件用做他途,缺乏管理意识,应用时错误的废单也无人管理以及未按顺序使用,对账时出现缺好的财管问题。对于此类问题的处理,还是应基于餐饮财务管理的本身特点和其经营属性,实现附件专人工作的处理,责任化的意思处理上述的废单、空单问题经会非常有效,这对于餐饮财务管理的严谨性也是非常必要的。

2.餐饮菜单问题

在餐饮服务中,菜单问题也是一个极易出错的环节。这是由于在总台与厨房部门间都需要有服务员来完成信息传递,中间环节一旦出现问题,总台与厨房也无法实现核对,就算某些企业提供了向导性的管理办法也无法真正实现,实际经验中还出现过截留收入的问题。针对这类看似简单却很难处理的问题,还是应从设备上或者传统签字方式进行管理,应用电气化的某些设备可以实现全程监控,签字方式则是最直接责任管理模式。这类问题的处理已经在很多单位有了卓有成效的案例,

3.营业额问题

餐饮业中服务经营内容复制,涵盖面较广,此时在销售营业额方面很多都是应用的服务人员的消费对账单的办法,同时由于服务员进行现金流交易结算上都有其进行操作,这就给了很大的空间进行造假等可能,也会导致财务问题。应对类似的问题,还是应从会计的财务管理工作方面进行严格把关,明确完整的管理内容对营业收入情况进行正确及时处理,相关责任负责人还应处理好每日每月的统计核对财务情况,对报表等进行完整准确的统计。

4.客户签单的问题

在餐饮业领域,有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就是客户的公款签单方面的问题。实际餐饮服务中,大部分领导尽管口头上是自己定单,而实际签单人基本都是手下相关人员,这使得的在收款方面带来很多相关麻烦,导致与客户关系出现矛盾。另外由于人情往来方面的相关问题,很多部门签单时容易存在应收、实收间的账单差额,即漏帐问题,直接导致财务问题。应对这方面问题,应从签单管理方面进行全面改进,对相关管理签单人员进行明确对账处理,把折扣等问题处理得当,此类问题在餐饮业中较为普遍,应对是应进行细致处理,一旦出现漏洞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和信誉方面的问题。

5.打折处理的问题

餐饮业服务打折是个普遍存在和营销的常规手段,而打折手段灵活应用,使得很多人都权限给予优惠,这极易出现财务混乱问题。应对这类问题,应从营销手段上进行全面布局对打折权限、时间等问题进行详细规定,同时对相应的打折权限应由相关授权人核实签字等处理,对越权现象应用及时进行处理。此类问题也是较为普遍的餐饮业财务问题,应对是工作全面就可以较好的处理得当。

6.服务收银的问题

餐饮业通常经营比较零散管理难度大,在大部分餐饮收费中由很多收银员进行收款第二天进行汇总交款,这一形式的财务管理现金流占用、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导致财务管理问题。应对这一问题,还是从管理程序入手,应用更高效的收银监管办法,在可控范围内资金占用率方面加快管理运转能力,此类问题通常是在很多独立经营部门大餐饮业企业管理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应对方法很多,只要财管部门重视管理避免也较容易。

7.采购方面的问题

餐饮业需要每天对其进行各类别的采购,通常是有厨房部门提供单据经过简单审核后让采购人员进行操作,但实践经验表明厨房部门通常都是依据经验、直觉进行提前存放式采购,结果出现原理不足或浪费现象。作为财务管理部门,应对这一极为普遍的现象只能从申购细致上加强管理,应用厨房和仓管部门同时进行申购的办法是较为妥当的方式,另外做好所处企业的原理以及经营估算等内容可以对审批有更全面的了解,避免错误判断。此类问题在餐饮业的普遍性也让其成为财管部门经常需要的处理的工作内容,基于经验丰富的特点应对难度其实不大。

二、小结

本文依据餐饮工作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附件问题、餐饮菜单问题、营业额问题、客户签单的问题、打折处理的问题、服务收银的问题、采购方面的问题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叙述,这一分析在实际当中还应考虑所处企业的规模、管理模式等方面应用将会更有效果。(作者单位:重庆巴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曹晓慧,怀丽华.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J].饭店现代化.2009(06)

[2]杨珺,周通.餐饮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政监督.2007(16)

餐饮经营问题第3篇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不断增长,餐饮业得到快速发展,截止2013年11月底,全区共有餐饮经营生产单位2580家;其中有固定经营场所的 2420家;经营面积达到500平方米的大型餐饮单位30家;A级餐饮单位5家,B级餐饮单位15家,C级餐饮单位2400家;餐饮业从业人员达到16000余人。年产值近10亿元,带动其他第三产业产值近20亿元,上交税收近1亿元,目前,我区已成功创建为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广安区凌云路为省级餐饮服务示范一条街,广安市味觉元素清油火锅店为省级餐饮服务示范店。成功打造正元新辰餐饮一条街、清溪路餐饮一条街、环溪一路风情啤酒一条街、玉兔路餐饮一条街等餐饮特色街区,均悦大饭店、蜀园、渔家敖、城南辣百度等大型企业高档消费场所,小平故居牌坊新村清丽园、天赐园等25家星级农家乐。

二、餐饮服务监管现状

近年来,广安区药监局不断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从源头上狠抓餐饮食品安全,全区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确保了群众得健康,企业得效益,政府得民心。

(一)落实责任措施,监管触角实现全面覆盖。

党委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更加重视,召开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签定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乡镇政府在食品监管上的责任,有效弥补了我局监督触角不足的问题。继续推行食品网格化管理工作,采取“四定”,即:领导定片、股长定组、干部定点、排查定期,成立了七个片区监管组,各自对负责片区的食品监管工作负全责。深入推进部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在确保村有食品安全信息员、镇有食品安全监督员、店有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前提下,依托乡镇安办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切实发挥好了信息员、监督员及管理员的作用。

(二)强化宣传培训,安全意识实现全面普及。

我局结合法律宣传六进、3.15消费者权益日、禁毒宣传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梦主题教育等活动,深入社区、乡镇、企业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做到了周周有宣传,月月有行动。通过举行集中宣传活动、举办宣传培训班、展示假冒伪劣产品、发送安全温馨提示短信、发放夏季餐饮消费安全提示、中高考期间饮食安全提示、文明餐桌行动、安全用药常识宣传资料等,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管理相对人守法、诚信经营意识。

(三)深化执法监管,安全水平实现全面提高。

一是抓源头:严把餐饮服务企业市场准入关,实行许可前置介入工作法,主动到现场给企业提建议和帮助店堂规划,确保施工一步达标,避免了返工浪费现象;二是除隐患:各片组坚持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实行领导带队、股长牵头,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监管一线开展日常监管工作,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三是防重头:确定监管重点区域(学校周边、车站附近、夜市)、重点品种(凉菜、饮品)和重点时段(节假日、中高考),严格加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净化了食品市场,确保了食品质量安全。四是推示范:在成功创建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县)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示范创建,放大示范效应,成功打造均悦酒店、紫云阁、御厨中餐厅等27家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店。五是来处罚:自20__年以来,对80家餐饮企业无证经营、制售过期变质食品、使用“三无产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共处罚款近60万元。

(四)加强民生保障,确保重大活动食品安全。

广安是世纪伟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故里,广安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地理位置特殊,每年海内外旅客众多,各级领导检查、视察和各类重大会议、重大活动较多,为确保重大活动食品安全,广安区药监局严格按照《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工作要求,认真执行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驻点监管,对食品加工制作重点环节进行动态监督,实现了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零”事故。集中人员对小平故居周边农家乐进行整治,督促100家农家乐对店堂厨房进行了改造,为创建五A级景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广大游客食品安全。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实行投诉举报快捷处理制度,接报后第一时间到现场,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回复举报人,做到当事人和举报人满意率均达100%。

(五)餐饮食品上档升级,创建示范成效明显。

以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食堂为重点,巩固开展文明餐桌示范街、文明餐桌示范店、文明餐桌示范食堂等创建活动成果,发动广大餐饮服务企业,从文明餐桌的细节入手,切实做到:节俭用餐——不剩饭剩菜,吃多少点多少;安全用餐——不用地沟油,不用变质食品;卫生用餐——使用公筷公勺;在20__年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和示范企业的成果上,继续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和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实施食品管理员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不断提升全区餐饮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构建“平安广安、文明广安、和谐广安”。同时,为促进“文明餐桌行动” 进一步取得实效,扩大影响力,对“文明餐桌行动”中成效显著的10家广安区“文明餐桌行动示范单位”和20名广安区“文明餐桌行动服务之星”进行了表彰。

三、餐饮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随着广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广安的餐饮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目前餐饮业类型数量众多、布局分散,没有明确的餐饮业市场发展和网点布局规划,各餐饮服务诚信体系没有有效建立,市场基本处于自发调节和盲目发展的状态,网点建设的随意性比较强,布局也不尽合理,不仅自身食品安全隐患多,还造成了其它难以解决的问题,反回来又制约了行业健康发展。比方说居民区的环保排污问题,旅游餐、农家乐低起点进入迅猛发展问题。同时违法成本低下也造成了一些企业自律意识的丧失,违规违法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没有行业协会在餐饮安全管理方面发挥推动和自律作用,难以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律。同时广安餐饮缺少自己的品牌,特色菜品不特、特色街区不特等问题比较突出,很难让消费者吃了后就能记住,吃了后还想吃。同时,随着人工工资、原材料、房租、能耗、税收等经营成本的增加,加之今年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商务宴请、政府接待的减少,目前广安的餐饮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中大型餐饮的营业额较20__年减少了近30%。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发展规模普遍偏小,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一是受行业准入条件影响,餐饮业户多规模小。该行业是市场经济状况下进入门槛最低,政策放得最宽,社会人群自由参与随意进出的行业。火爆的餐饮业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诱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盲目的加入到其中。从小吃快餐、大众宴席到家庭市场,从低、中档的饭店餐馆到高档的星级酒店,无所不包,其中最为普遍的是小型餐馆饭店。因其经营面积小,设备设施简陋,经营成本低而遍布全区大街小巷;二是受经济利益影响,经营设施不达标。多数业主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不愿意增加设施投入,尤其是对食品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大部分单位就食品加工的环境、设施、设备和条件普遍达不到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多数只注重厅堂,不注重厨房再者小型餐馆普遍地处偏僻,经营随意性大,业主变更频繁,增加了监管部门的执法难度。

从业人员素质低,规范经营难度大。一是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卫生意识薄。餐饮从业人员85%都来自城乡居民、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这些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低,对食品安全知识、餐饮卫生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及餐饮业相关标准了解甚少,甚至一无所知。食品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个人卫生习惯差;二是受经济因素制约、规范化经营差。60%的餐饮单位生产条件简陋,工艺简单、卫生设施达不到分级管理要求,形不成规模,许多经营单位地处农村及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一些不法厂商制售不洁、过期、霉变、变质食品时有发生。从业人员以资金紧缺,要生存吃饭为由,擅自开业经营,导致制度执行不严格,自身的管理不到位、风险控制不落实、甚至阻挠监管等等,这些都为食品安全带来许多新问题,增加了执法部门的监管难度。

原料采购制度执行不力,食品原料品质令人担忧。 一是餐饮业原料有效监管难度较大。餐饮业是食品链条的终端环节,餐饮业原料来自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生产流通领域的一些问题会随着原料带入消费领域。餐饮原料来源渠道多、品种繁,不易监控。当前,环境和工业污染、非法人为添加、假冒伪劣原料等因素都要对流入餐饮食品原料的品质构成威胁;二是餐饮业自身的防范和免疫能力并不强。对餐饮原料普通缺乏足够的辨识和认知能力,对原料市场的依赖性强,“市场上有什么,就只能买什么”的思想占主导位子;三是餐饮业主对食品安全相关制度执行不力。例如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制度,是《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的制度,也是目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原料品质的管理手段,但目前执行起来难度很大。虽然我区在几年前就在餐饮业强制推行这一制度,目前许多企业仍然只是流于形式,有的只是记流水帐,甚至不知道如何进行索证登记,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调查发现,提供的票据少有正规票据和检验报告单,可追塑性不强,不能有效保证原料品质。目前约有80%餐饮单位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可追朔率只有60%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经营者没有按规定执行这项制度,只是应付检查;二是由于原料可追溯性不强增加监管和执法难度,影响对餐饮原料检查执法效果;三是采购市场情况复杂,生产者没有很好地执行批次检验制度,不能按规定提供检验报告,中间商不守法经营,不提供正规票据,给假劣和质量缺陷原料进入餐饮业提供了机会。目前餐饮业食品原料品质令人担忧。

社会公众缺乏食品安全意识,违法违规行为普遍存在。一是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操作不规范,加大了违法违规行为。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比较淡漠,食品从业人员操作随意,餐厨垃圾不及时清理,操作间管理混乱;食品管理人员欠缺基本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食品卫生知识缺乏,对食品从业人员要求不严格,安全操作意识差,责任心不强,甚至有无证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现象;二是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差、识别风险弱,助长违法违规行为。另方面消费者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意识,多数消费者在外就餐时,必然将经济实惠、价格便宜作为选择餐馆的首选条件,大多数只注重厅堂外表的富丽堂皇,食品卫生状况放在其次或根本就没考虑,没有任何食品安全意识,这样就助长了无证或卫生不合格餐饮者的违法违规行为,使一些违法经营户有了生存的土壤,严重制约了安全水平的提升,安全风险难以控制。因此也增加了监督者的责任和压力。

监管力量达不到工作需求,经费保障严重不足。餐饮行业从数量上看是点多面广、数量大,行业人员众多,面对庞大的监管对象,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困难和问题是执法监督人员数量严重缺乏。广安区食药监管局目前仅有13名执法人员从事餐饮执法,要保障全区100万余人和500万流动人口的饮食安全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执法监管工作只能频于应付各种专项检查和举报投诉的查处。目前的人手远远无法满足实际监督工作的需要,难免会出现管理上的“真空”,可能会造成监督盲点、死角的产生和缺位监督的情况发生;监督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餐饮这项工作带有技术性、经验性。做好这项工作除需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之外,更重要的需要有一定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知识以及食品工业知识。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如突发事件、新、扩、改建的现场技术指导等具体问题,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的,而广安区严重缺乏这样的技术人才;监管经费投入不足。一是工作经费紧缺,与工作任务要求不匹配。工作经费从垂管期间的年人均1.5万元,下降到地方管理的20__元,而另一方面又新增3000多家的餐饮服务、化妆品、保健食品市场监管和食品专项整治任务。监管经费的不足致使监管工作步履维艰,长此以往必然形成监管盲区和漏洞,给广大人民群众饮食消费安全带来隐患;二是餐饮服务监督抽样专项经费匮乏。2013年省市下达餐饮服务食品抽验任务50批次,快检260批。规定监督抽样经费由地方财政负责,而地方财政未将抽验经费列入预算,必将影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抽验工作开展;三是购置执法专用装备无专项资金。机构改革,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未从卫生划转任何配套资产和执法装备。全系统执法车、电脑、打印机、摄像机、照相机等执法办案设备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几点建议

餐饮业食品安全涉及面广、工作基础差、难度大,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结合上述问题和监管现状,依法现在法律法规,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政府和部门职责,加强部门联动,构建监管网络平台。

按照食品安全政府负总责的要求,在政府主导和协调下建立各部门联动机制,实行风险责任制度,建立信息通道和网络平台。一个点发现问题,带动一个面甚至立体式的追查,形成监管的聚合效应。除了横向联动,还要建立健全纵向的三级网络。通过在镇、村聘请协管员,弥补监管力量的不足,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无缝监管。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收集和反馈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和动态,分析评估食品安全隐患,实行预警的干预控制,形成一个快速预警系统,提前控制、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做到早发现、早通报、早打击、早控制,从而有效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优化整合资源,科学运用职能,推行综合执法,加大惩治力度。

结合餐饮业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对现在的人员、设备重新优化整合,实行许可和执法分离,利用许可把好入门关,建立相关的规范制度,推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开展日常的受理、审查和人员培训工作、用行政执法来打击惩治违法行为,监督和维护规范制度的执行,把有限的人员从繁多的工种中解放出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从而有效提高许可和执法的水平能力和办事效率。

加大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可以快速有效的强化经营者的安全意识,促进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形成较好的社会影响,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当前餐饮业问题突出的特殊时期,加大对违法行为惩治力度是工作突破口,是开展规范化整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强有力的打击力度,就不能有效地推行的各种规范,解决上述种种问题和困难。所以,建立一支过得硬的专业化执法队伍,加大惩治力度是关键。

(三)分级分类科学许可 ,严格准入条件。

行政许可是《食品安全法》里规定的重要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困难重重,标准相对小餐馆太高,有的甚至无法改进到最低要求,降低门槛就造成上述各种问题的出现,机械地严格按现有规范来把关又大量的无证经营,取缔会造成种种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底层人员的民生问题。仔细研究分析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在规定框架内分级分类制定不同的许可前置条件,按HACCP的理念,重点对各级各类餐馆里的风险进行评估,筛查危险因素,确定关键控制点,针对控制点制定出对应的控制措施,形成制度加以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实行经营规模的经营品种的双重控制,可以按照申报的规模品种核查经营条件,也可以按其经营条件反过来核准其经营规模和品种。鼓励现在经营差的小餐馆从多品种向单一品种转变,集中现有的条件加以改进,把单品种的经营搞规范。在这样在不放松原则性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可的灵活性,经过几年的工作,各种不同层次的餐馆都能达到相对而言规范,从而有效的打破制约目前工作的瓶颈。同时分级分类制定各项规范也适用到执法中,同样可以直到很好效果,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

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适时开展HACCP的认证工作,充分现有的能力和手段,开展餐饮业早期风险的预评价,经营中期开展风险控制效果评价,实现各项的风险的数据化,从而真正实现科学监管。

(四)针对特殊餐饮单位和特殊环节制定特别规定 。

针对一些特殊餐馆,比如兼营餐饮的单位、农村小餐馆、路边店、餐饮摊贩、单一的饮品店,可以考虑制定特别的管理规定,对于一些季节性强的品种经营单位可以考虑核发临时许可证。建议在有关规章和法律解释或其他规范性文件中加以界定,作出特别规定,以期达到既能满足群众需要、又可保证饮食安全的目的。另外,上级有关部门也可考虑授权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地方许可标准,发放“小餐馆餐饮服务许可证”,纳入专项管理。

对于食品原料采购这一特殊环节,除了采购索证以外,对特殊品种实行备案管理工作,对学校食堂、大中型宾馆的重点品种可以考虑定点招标采购,从而解决目前餐饮自身认知能力弱,无法堵住问题原料的难题。

(五)分类强化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宣传培训可以有效转变餐饮业的经营理念,提高安全意识和自身管理水平,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工艺并提高技能;加深与监管对象的理解,提高部门威信和形象。对象包括社会公众、系统内部和管理相对人,要加大《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力度,一是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承担的监管职能,为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和执法监督环境;二是要加强监管人员的法律知识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准确掌握餐饮服务监管法定职责,提高各级监管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三是要监督、指导餐饮服务经营者和相关行业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知识,使从业人员掌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自觉守法经营。

(六)依靠技术手段,促进有效监管。

现有的各种科技辅助检验手段、各项食品的标准是科技成果,是第一生产力,在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大力推广运用,从而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根据餐饮服务的实际情况,加大对餐饮环节食品安全检测检验的投入,增强检验能力和保障水平,有效开展监测工作。根据季节特点和流行病学要求,对重点品种进行重点抽检,及时了解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现状,研究分析评估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形势,及时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堵住上游有毒有害食品流入餐饮服务环节;对餐饮服务环节食品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监测评价,从而对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理。

(七)成立行业协会,发扬群众监督,健全三位一体的信用体系。

加强监管工作同时,要指导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同时要鼓励投诉举报,建立群众监督体系,从而形成部门监督、行业自律和群众监督的“三位一体“信用体系。为所有餐馆单位建立信用信息档案,将日常监督检查情况、接受处罚情况、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及群众反映,对餐饮服务经营行为进行安全信用等级评定,并根据信用情况确定监管的重点和方式。加强对行业协会的管理和指导,开展一些有一定影响的餐饮单位参加社会活动,提升餐饮单位的形象。通过各种方式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切实做到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公众饮食安全。

餐饮经营问题第4篇

关键词:餐饮食品;安全监管;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当前现代经济的不断晋升,人们对于生活上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主要表现在生活条件的有效改善,生活环境的良好改善,生活饮用食品质量的提高,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个庞大的经济发展整体,由于经营不善以及经营不全面等主客观因素,内部的经营管理出现一些问题,许多市场小贩窥探到市场经济发展的空洞,在其中参与餐饮食品的倒卖,用低质、低量的劣质食品便卖给现在经营生活的家庭主妇,这给现代食品安全的监管和管理提出难题,需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监管,在实践开端抓起,杜绝倒卖贩卖等不良行为,严把安全监管关,落实食品安全有效管理,实现现代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落实,保证现代经济及沈国的高效运行。

一、餐饮食品安全监督遗漏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餐饮经营的道德主义的遗失。由于现代市场经济这一庞大经济体内部管理和运行的不完善,许多内部个体经营者自身餐饮经营的道德主义遗失,对于自身经营的餐饮食品卫生、质量、健康等等安全因素的不重视,出现餐具清洁不干净、餐饮食品不卫生、食品监管不安全等等问题,使餐饮食品面临严重的食品安全风波,由于这种经营管理个体自身道德主义的遗失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是现代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做到完善和处理的内容之一。

(二)安全监管不完善。现代市场经济层面上食品的种类和样式各种各样,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也是供不应求,许多餐饮食品安全的经营管理商为了做到对需求者的需求的满足,在食品内部添加一些不符合安全监管标准的材料或添加剂,极其容易使人们食用出现问题,这就很容易让人们增生许多不必要的疾病,不利于人们正常的活动和工作,安全监管的不完善这是安全监管部门需要予以注意的内容。

(三)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手段相对落后。在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运行过程中,内部经营不善者为了从中窃取,在经济市场应用各类不符合安全监管要求的手段和方法,在一方面躲避监管安全检查的同时,将劣质产品运输到市场经济市面上销售给消费者,由于餐饮食品监管的不完善,内部手段落实的不彻底,让许多经营者成为漏网之鱼,在现代经济市场上肆意横行,在市场运行中危害正常的经济运行,这样的安全监管现状必须做到抑制和杜绝。

(四)消费者个人意识的淡薄。现在许多餐饮食品的主要消费者之一是广大家庭主妇,讨价还价是一个家庭主妇在市场消费常用的买卖手段,许多家庭主妇往往看中食品种类多、价格便宜的消费品,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在这其中往往有许多不卫生、不安全的食品隐患,这是消费者自身个人安全意识的浅薄造成的,是餐饮食品监管需要思考和考虑完善的重点之一。

二、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落实的有效策略及解决方案

(一)完善安全监管结构,大力构建安全监管制度

餐饮食品的内部安全关系到人们自身的安全和健康,需要安全监管部门真正予以重视和关注,在其内部监管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餐饮食品的安全监管机构,保证食品餐饮的真正安全,让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真正落到实处,大力构建安全监管制度,完善内部安全体系,实现现代安全管理的高效,真正落实安全管理科和监督,实现对食品和人们生活的真正负责,对推动现展经济有效良好发展负责。

(二)保证内部资金充裕,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有效落实

在餐饮食品的监管和安全监督上,一定程度上在监督和安全技术以及方法落实上需要有一定的资金运转,才能有效保证内部安全监督手段的有效完善和更新,才能真正落实到现代市场经济内部运转和经营上,有效保证内部餐饮及食品的真正安全和健康。有了资金的有效管理和投资,让餐饮食品监管安全工作做到有效落实,让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保证人们健康、安全的生活状况,真正实现现代经济的高效发展和进步。

(三)利用安全监管手段和方法,提高餐饮食品经营的内部质量。现在许多餐饮食品监管的不严谨,很容易出现食品质量的不合格等等安全隐患,在餐饮食品的真正实践落实当中,监管部门可以加大对于餐饮食品经营部门或个人的监督和管理,让餐饮食品的经营者真正遵守监管安全制度,做出严格的惩罚和奖励态度,让参与经营者对于自身行为做到真正负责和领悟,实现对于食品安全的有效保证,真正实现现代生活质量的有效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四)保证安全监管普及化,让安全隐患意识深入人心。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意识与现展不同步,对于安全隐患的存在人们对其也没有太多的思考和想法,许多经营不善的商贩正是利用这一点,使许多消费者上当受骗,不知所以,因此,要想真正有效的保证餐饮食品的安全和有效监管,需要从消费者入手,让消费者自身增强安全意识,在消费以及购物的实际餐饮过程当中,真正细心的参与和做到自身意识的有效养成,实现现代餐饮食品安全监督的有效落实。

(五)创设良好、健康的餐饮环境,做好餐饮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落实。良好的环境能够给予人们警醒的作用,落实到现代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真正实践当中,监管人员需要不断创设良好的安全环境,大力做到安全健康的有效宣讲,实现现代餐饮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和监督,真正保证内部食品的安全和健康,让人们在真正健康良好的环境当中做到餐饮食品的有效安全和健康。创设良好、健康的餐饮环境,做好餐饮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落实,真正实现现代生活质量的高效高质。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不断提高,无论是安全还是质量上,其要求都是严格和仔细的,餐饮食品内部有效监管和安全保证,是现代社会对于人们的保证,是现代不断追求和倡导的安全、健康理念之一。

参考文献:

[1]何宏.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HACCP计划[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

餐饮经营问题第5篇

关键词:四川;餐饮业;发展战略;政策取向

1 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1.1餐饮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餐饮业是一个重要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产业[1],餐饮业的发达程度,是经济活跃程度、市场繁荣程度、人民群众生活丰富程度等的重要标志。

餐饮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投资少、产出高、增长快、贡献大的特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2007年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累计实现12 352亿元,同比增长19.4%,比2006年同期增幅高出3个百分点。2007年,我国餐饮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3.8%,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5.6%。餐饮消费继续成为拉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2]。

1.2 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餐饮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促进餐饮业发展的政策取向,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和谐发展。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努力完成三大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3]。餐饮产业,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大市场,餐饮业的发展将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关联发展,从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力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餐饮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部分组成,其中“吃”排于首位。一方面餐饮业因旅游业的发展而带来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餐饮业发展也将有力促进旅游业的完善和增长。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效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压力依然巨大。餐饮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对劳动力具有很大的吸纳能力。另外,随着餐饮业发展而带来的对农产品的新需求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作用,还将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餐饮业历史悠久,烹饪文化源远流长,消费市场极其广大。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性支出中,在外用餐的支出逐年增长[4]。在外就餐的增多,要求餐饮企业在传统的店堂经营方面很下功夫,提升其整体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享受和营养要求。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有助于餐饮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通过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有助于推动四川餐饮业改变陈旧的经营方式,开展特色经营,改善生产方式,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增加科技含量,以适应开拓市场的需要。因此,餐饮业应加快升级和提高竞争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2 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状况

2.1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现状

餐饮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引人瞩目,但理论界对餐饮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却不如人意。基本状况可以概括为,研究成果数量少,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的视角局限性明显。综合2000—2005年有关成果,对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大体集中在以下方面。

2.1.1综合研究我国餐饮业发展战略

代表性成果有张世尧的《从战略高度认识餐饮业的重要地位与发展趋向》、中国烹饪协会对我国餐饮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年中和年末分析报告、何义钊的《中国城市餐饮市场特征及发展策略》[5]等。此类研究着重于对行业趋势进行分析,对发展战略基本上只是提出一些战略思考,缺乏必要的战略路径和战略实施分析。

2.1.2地方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

此类研究相对较多,主要针对各地方餐饮业和餐饮市场的状况,在分析当地餐饮业现状基础上,提出针对本地餐饮业发展的战略或策略要点,对地方餐饮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代表性成果有:刘涛的《淮扬菜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6]、陈忠明等的《浅谈淮扬菜的发展战略》[7]、武汉餐饮发展调查组的《打造武汉餐饮品牌拉长餐饮产业链——关于武汉餐饮业发展的调查》[8]、陈涛等的《武汉餐饮业:走出微利时代的沼泽》[9]、胡滨的《促进海淀区餐饮产业链发展的战略构想》[10]、陈秋梅的《新时期重庆中餐企业发展策略》[11]等。

2.1.3中式快餐发展战略研究

快餐发展战略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针对餐饮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式快餐而进行的。中式快餐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与洋快餐的市场表现相比差距巨大,此类研究试图探索中式快餐与洋快餐竞争的战略路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刘清斌等的《中式快餐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12]、侯兵的《从烹饪产业化发展透析中式快餐的市场开发战略》[13]、申甲的《中式快餐市场区域特征及其战略模式的选择》[14]等。

2.1.4 从品牌战略角度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

针对餐饮业日益竞争的市场形势,研究指出发展品牌餐饮已显得更为重要。此类研究主要从餐饮企业如何抓住市场有利时机,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连锁经营模式,塑造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出发,探索餐饮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的一系列问题。主要代表性成果有:徐海军的《新世纪餐饮企业品牌经营战略》[15]、万蓬勃的《对我国餐饮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16]、张渭林的《实施品牌战略的研究与实践》[17]、沈思敏的《从上海餐饮业的发展看品牌战略》[18]等。

2.1.5 餐饮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

针对国外成功餐饮品牌的发展和我国餐饮业发展的差异研究,为中国餐饮业参与市场竞争包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借鉴。代表性成果:何义钊的《海外餐饮企业渗透中国市场的特点》[19]、张益的《百姓全球餐饮是如何经营品牌的》[20]等。

2.1.6 其他有关餐饮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除上述几方面的研究外,近些年来,理论界对餐饮业发展战略还从其他许多方面和视角进行了研究,主要有对老字号餐饮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如圣梧的《危机四伏的境地——老字号面临新问题》[21]、直言的《百年不散的宴席——谁来拯救老字号》[22]等;对餐饮业国际化的研究,如何义钊的《上海餐饮业的现代化国际化》[23];针对餐饮业战略的具体战略手段的研究,如涂永式的《WTO呼唤中国餐饮业推行TCS战略》[24]等。

2.2 四川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情况

检索近年来文献发现,对四川餐饮业的研究成果较少,甚至连餐饮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寥寥无几,可见,四川餐饮业的学术研究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水平,在这种现状下,四川省餐饮业的发展更加需要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对行业发展的战略问题研究也显得尤为迫切。

2000年以来,对四川餐饮业战略问题研究有三位作者的文献。

一是小鲜的《论川菜发展战略》和《再论川菜发展战略》,着重从川菜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川菜要巩固和稳定其霸主地位,必须继续提高和扩张。不断创新、提高质量、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是其稳步扩张的基础。

二是席文举的《倾力打造川菜王国》,文章站在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对川菜业的发展进行了宏观规划,提出了六条川菜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文章对四川川菜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思考,在业界和川人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三是陈云川的《西部大开发中川菜产业升级对策研究》,提出川菜产业作为四川省特色优势产业日益受到重视,同时作为关联产业,它对西部大开发中的四川农业和特色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对四川川菜产业进行研究,分析了川菜产业的产业水平,详尽研究了提高产业水平的战略措施和对策。文章全方位地研究了川菜产业升级的战略路径和战略措施。

3四川省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实证

“四川餐饮业产业结构优化及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近年来对四川餐饮业的现状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对四川餐饮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运用SWOT战略分析模型对四川餐饮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四川省餐饮业发展战略对策和政策取向。

3.1四川省餐饮业现状

2005年,四川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明确了四川餐饮业网点数量、从业人员数量、餐饮业经济结构、餐饮企业投资规模、资产负债状况、投资收益等数据[25]。为“四川餐饮业产业结构优化及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系统地分析四川餐饮业现状特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通过与发达地区和与四川经济发达程度相近省份作对比分析,揭示出四川餐饮业具有以下特征,行业发展规模较大,2004年餐饮业法人单位数达到2 333个,高于1 623个的全国平均值;企业规模相对偏小,全国餐饮企业单位法人吸纳的从业人员平均为42人,四川省仅为36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营业效益较低,全国餐饮企业单位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平均值为6.88万元,四川省仅为5.58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0万元;企业投资规模较大,资本密集程度较高,从单位法人资产总额分析,四川省餐饮企业资产规模为326.15万元,略大于全国平均水平320.68万元,但与江苏、浙江、广东、湖北的餐饮业发达省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四川餐饮业经济结构中民营企业全面主导市场,个体餐饮经营者成为四川餐饮市场的主力军。

3.2四川餐饮业主要问题

通过对四川餐饮业现状的研究,我们发现:尽管近年来四川餐饮业飞速发展,在全国餐饮市场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地位,但在发展的背后显在或潜在地存在一些影响餐饮业发展的问题。

四川餐饮业网点规模大,但企业规模偏小;投资和资产规模较大、资本密集程度相对较高,但经营效益却相对低下;企业的竞争意识不足,竞争管理不力;餐饮市场无序现象严重,市场秩序混乱;餐饮连锁发展速度减缓,连锁经营受阻;四川餐饮业产业链短,产业化水平较低;四川餐饮业发展不平衡;四川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3.3四川餐饮业SWOT分析

在明确四川餐饮业基本现状,从中发现四川餐饮业存在的问题后,通过SWOT战略分析模型对四川餐饮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我们提出四川餐饮业发展战略在于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身劣势,去抓住机会,避开威胁。四川餐饮业的优势十分明显,川菜、火锅一直是四川餐饮业发展的重要优势要素,有四川省政府重视和大力支持,还有一批在全国餐饮界著名的品牌企业的影响,有力地带动了四川餐饮业走出四川、走向世界。面对国内餐饮需求持续增长,要抓住国内市场,搞好四川餐饮业的本土发展和全国性扩张;随着四川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要抓国际市场,让四川餐饮业走出国门,实现四川餐饮业国际化。

同时,我们也看到四川餐饮业与沿海发达城市先进餐饮企业相比劣势十分显著。比如,品牌战略力度不够、文化建设未能提高到战略高度、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能力薄弱、四川餐饮业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等。随着市场的开放,国外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四川餐饮业面临着他们带来的先进的生产技术、营销思想和手段、服务方式和独特的企业形象的巨大威胁与挑战。

4四川餐饮产业升级对策

从四川餐饮业发展战略考虑,提出四川餐饮产业升级对策:四川餐饮产业要改变陈旧的经营方式,开展特色经营,改善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四川餐饮业技术装备程度,将科技含量高的工具设备用到餐饮业生产销售之中;推进四川餐饮业标准化建设,提升效率管理和质量管理水平;增强餐饮行业营销能力,发现和开发新的市场,发展良好顾客关系和实行差异服务;拓展四川餐饮业企业规模,培育大型餐饮业集团企业、连锁企业,发展壮大四川餐饮业市场主体;提高四川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建立起全新的人才培养机制,餐饮企业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人才的价值、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强四川餐饮产业规划和管理,依托四川各地市州城镇的区位条件,进行前瞻性规划和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产业资源引进,发展一批综合性餐饮经营区。另外,还要不断加强餐饮品牌战略力度,将餐饮文化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才能够真正克服劣势,避开威胁,把握机会,实现四川餐饮业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世尧.从战略高度认识餐饮业的重要地位与发展趋向[J].商业时代,2003,(17).

[2]商务部商业改革司.2007年全国餐饮消费继续快速增长[OL].2008-01-30http://news.mofcom.gov.cn/aarticle/s/200801/2008010

5360762.html.

[3]农业部.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R].2006-08-03.

[4]四川省统计年鉴.2003,2004,2005.

[5]何义钊.中国城市餐饮市场特征及发展策略[J].饭店世界,2000,(6).

[6]刘涛.淮扬菜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5,22(1).

[7]陈忠明.浅谈淮扬菜的发展战略[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0,17(3).

[8]武汉餐饮发展调查组.打造武汉餐饮品牌拉长餐饮产业链——关于武汉餐饮业发展的调查[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3,(3)

[9]陈涛.武汉餐饮业:走出微利时代的沼泽[J].统计与决策,2004,(1).

[10]胡滨.促进海淀区餐饮产业链发展的战略构想[J].中国食品,2003,(10).

[11]陈秋梅.新时期重庆中餐企业发展策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5).

[12]刘清斌,等.中式快餐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3,39,(1).

[13]侯兵.从烹饪产业化发展透析中式快餐的市场开发战略[J].商业研究,2002,(21).

[14]申甲.中式快餐市场区域特征及其战略模式的选择[J].餐饮世界,2005,(9).

[15]徐海军.新世纪餐饮企业品牌经营战略[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3,20(2).

[16]万蓬勃.对我国餐饮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5,(2).

[17]张渭林.实施品牌战略的研究与实践[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3,20(1).

[18]沈思敏.从上海餐饮业的发展看品牌战略[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1,18(3).

[19]何义钊.海外餐饮企业渗透中国市场的特点[J].餐饮世界,2001,(4).

[20]张益.百姓全球餐饮是如何经营品牌的[J].经理人,2003,(5).

[21]圣梧.危机四伏的境地——老字号面临新问题[J].餐饮世界,2004,(10).

[22]直言.百年不散的宴席——谁来拯救老字号[J].餐饮世界,2004,(10).

[23]何义钊.上海餐饮业的现代化国际化[J].服务经济,2001,(1).

餐饮经营问题第6篇

为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保证餐饮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2017年9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1月6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局长签署第36号令并公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此前2016年食药总局也曾了《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提到“只有取得许可证的实体餐饮店才能在网上接受订餐,没有实体店的不能在网上销售餐饮产品,餐饮企业必须保证在网上销售的餐饮产品与在实体店销售的餐饮产品质量是一致的”。

此前,北京市食药监局也明确表示,回家吃饭、丫米厨房、吃几顿等私厨模式涉嫌违规之后,小e管饭、妈妈的菜等大批私厨平台相继停止运营。

二、行业数据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的《2017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以美团外卖、饿了么为代表的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约906亿元,相比2016年下半年的1021亿元减少了11.26%。2017年上半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虽然较上半年有所下降,但2017年整体交易规模仍呈上升趋势,预计突破2000亿元。

但另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全年受理的大数据表明:去哪儿20.65%、飞猪19.93%、美团14.72%、饿了么10.05%、携程8.62%、摩拜单车7.54%、百度糯米6.10%、易到用车3.23%、大众点评2.33%、同程旅游1.44%、蚂蜂窝1.08%、途牛旅游0.90%、艺龙旅行0.90%、阿卡索外教网0.90%、百度快行0.54%、发现旅行0.18%、穷游网0.18%、百合网0.18%、洗衣邦0.18%、滴滴出行0.18%,成为“2017年(上)全国TOP20热点被投诉生活服务电商”。 其中外卖服务平台成为生活服务电商投诉“重灾区”,其主要存在问题有配送延迟、订单取消、退款迟缓、服务质量差、售后无人、无法退单、食品安全问题、支付系统瘫痪等。

此外,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6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目前除了在线外卖模式外,网络餐饮服务还有近年热门的私厨类共享,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模式。

模式一:“私厨+配送”类,似于O2O外卖的模式。家庭主妇(煮夫)们先申请成为私厨,然后在平台上创建自己的店铺和菜单。用户在私厨店铺里点菜下单后,再由平台或物流公司完成配送。目前做的比较好的有 “觅食”、“回家吃饭”、“丫米厨房”、“妈妈味道”等。

模式二:“家厨+堂食”。该模式类似于“家宴”,私厨们在平台上美食邀约,列出美食清单、预约时间和人均单价等,用户如果对美食感兴趣,则可以报名组团入局。典型的产品有“我有饭”、 “隐食家”等。

模式三:美食菜谱类社区。这个模式虽然目前还没有切入该市场,但却不可小觑,典型的产品包括“下厨房”、“豆果美食”、“味库”等。

三、专家点评

对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长期关注电商行业发展的国内知名电商研究机构、互联网+智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特发表本热点电商快评,供参考。

解读一:网络餐饮服务存在的四大问题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部助理分析师陈礼腾表示,网络餐饮服务的出现促进了餐饮业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责任落实问题。由于之前对入网餐饮服务未进行明确的责任落实,造成出现问题无法明确第一责任方,导致监管乏力。

二是食品安全问题。由于部分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不高、加上经营管理水平有限、经营条件较简陋,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三是信息安全问题。与传统餐饮服务相比,网络餐饮服务营主体和经营环节增加,涉及信息、第三方平台、餐食配送等,对于用户的信息安全管理未进行明确规范,极易造成用户信息泄露。

四是监管问题。由于网络餐饮的虚拟性和跨地域等特点,实际上对于餐饮监管存在取证困难、时效性差等多方面阻力。

陈礼腾指出,随着《办法》的正式落地,用户的消费安全越来越有保障。此外《办法》明确了责任与义务,未来对网络餐饮的监管将更加高效,且有法可依。

解读二:《办法》体现三大亮点

陈礼腾表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呈现三大亮点。

亮点一:线上线下一致,外卖平台须有实体店。《办法》指出,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主体业态、经营项目从事经营活动,不得超范围经营。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在自己的加工操作区内加工食品,不得将订单委托其他食品经营者加工制作。网络销售的餐饮食品应当与实体店销售的餐饮食品质量安全保持一致。

亮点二:对送餐人员和送餐过程进行规范。《办法》规定,送餐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使用安全、无害的配送容器,保证配送过程食品不受污染。送餐单位要加强对送餐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配送有保鲜、保温、冷藏或冷冻等特殊要求食品的,要采取能保证食品安全的保存、配送措施。

亮点三:对小餐饮从事网络餐饮服务进行明确。《办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对小餐饮网络经营作出规定的,按照其规定执行。《办法》对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未作规定的,按照《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执行。

解读三:网络餐饮行业迎来品质发展

陈礼腾认为网络餐饮行业将迎来以下三大发展趋势。

1、外卖与科技结合解决痛点。对于外卖平台来说,人工配送所带来的成本是不可忽视的。随着办法的实施,监管日益趋严,要想获得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在技术上进行革新。在未来的配送调度中,类似于百度外卖所使用的人工智能调度算法将成为标配。外卖与硬件、与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会有很多结合点。

餐饮经营问题第7篇

关键词:餐饮行业 企业连锁 体验营销 主题营销

中图分类号:F719.3; 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77-01

市鼍赫日益激烈,连锁餐饮企业要想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一方面需要提高市场营销策划的执行力,另一方面需要企业管理者更新营销观念和丰富理论知识。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营销理念,体验式营销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广大的支持和认可,但餐饮连锁企业在运用这种营销策略的过程中容易犯较多方面的问题,如何面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笔者根据相关经验,对连锁餐饮企业如何实施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提出几点观点:

一、主题化体验营销策略分析

(1)主题餐厅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接受和喜爱,连锁餐饮企业可以采用主题式体验营销方法来开展市场营销工作。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餐饮消费的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重视餐饮的创新和个性化服务。消费者通过在餐饮企业的消费,不仅仅获得食品上的需求,更多的是带来心灵和情绪上的互动,很多主题餐厅在情境上的渲染可谓是大手笔。满足了食客对美食的追求,也增加了品尝美食时的视觉、触觉、嗅觉与听觉的多方面情趣,因此“主题”将彼此的切合点做到了凝聚在一起的作用,打开了话题,贴近了食客的心。

(2)主题式体验营销策略可以分为两个内容,分别是全局同一主题和局部主题(全局主题不统一)。连锁餐饮企业可以对各个分店的装修风格、产品样式以及服务标准等方面进行具体的统一规定,利用个性化的主题为消费者提供最佳的就餐环境,加深消费者对饮食文化的印象;同时,又因为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不同,连锁餐饮企业可以进行局部主题化营销策略,这种策略可以避免因为单一、固定的风格,造成的消费者群体流失风险。局部主题化营销方案多角度吸引目标客户群体,彰显企业全面的文化和风格特色,更好地体现由于地理因素、环境因素与人文因素造成的消费差异。

二、连锁餐饮企业的特色产品与服务式体验营销策略归纳

(1)消费者的满意度和支持度,是连锁餐饮企业制定个性化餐饮服务的标准。传统的连锁餐饮企业制定的市场营销模式呈现大众化,为消费者提供的餐饮服务呈现模式化,这也恰巧忽略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激烈,传统的、标准化的餐饮服务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思想意识和消费需求。现代社会开始注重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和自我认知,消费者对自我的认识得到了新的提高,目标客户群体的消费特征也在不断朝个性化发展方向展开。连锁餐饮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对传统的餐饮服务和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和颠覆,为消费者提供更新鲜、更有趣味、更具有情怀的产品与服务模式。

(2)连锁餐饮企业应以消费者的体验价值和情感作为发展的导向,在制定独特文化氛围的餐饮服务过程中,秉承“产品差异化、功能弹性化、附加价值舒适化与情景产生共鸣化”的宗旨,达到供求双方利益最大化。连锁餐饮企业通过长时间的发展和经营,形成了独特的形象和文化,这是管理制度化和行为规范化的延伸。连锁餐饮企业服务标准的制定只有以消费者体验感受为导向,充分了解消费者的真实想法,从而了解客户群的文化气质和文化价值取向,并结合连锁餐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找到共鸣点,才能处理好消费者和连锁餐饮企业之间的关系,为连锁餐饮企业培养更多忠诚消费群体、产品支持者与品牌传播者。

三、连锁餐饮企业与消费者互动式体验营销策略总结

(1)企业与消费者的黏性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为了更好地赢得消费者的支持和喜爱,连锁餐饮企业可以使用与消费者的互动式体验营销策略。开展过程中,体验营销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消费者可以主动参与到营销活动中来。通过创新体验式营销方案增加消费者的互动性,通过改良餐饮的产品与服务质量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通过完善管理流程增强消费者的餐饮文化认同感,来达到顺应市场、迎合消费者的目标。

(2)餐饮消费环境是吸引消费者主动参与到营销活动的重要因素。连锁餐饮企业在对各个分店进行格调设计时,一般会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域情况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对店内装修风格进行分别渲染,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吸引新老客户,打开新的客户群市场,而且也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舒适度与认同感。连锁餐饮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店铺的性能,满足各种消费群体的需求,只有赢得了消费者的支持和喜爱,才可以实现连锁餐饮企业的产品价值和服务内涵。

综上所述,连锁餐饮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可以采用体验式营销策略来巩固和吸引消费者群体,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的需求,连锁餐饮企业在市场营销策略实施过程中,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改善和创新,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消费价值取向,从而提高连锁餐饮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锐洪,杨蕾.体验营销:顾客体验价值形成与实现的二维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12(8).

[2]李建英,姚飞.论体验的形成机理与体验营销实施策略[J].商业时代,2013(31).

餐饮经营问题第8篇

关键词:经济运行;餐饮业;问题与趋势

中图分类号:F719.3

全国餐饮业遭遇了食品原辅料价格走高、资金成本上升、人工费用普遍上涨的外部市场环境,以及大型餐饮连锁集团上市受阻、银行卡刷卡费率较高问题悬而未决、水电价格和税率过高等政策问题,使得餐饮业发展受到很大的困扰。尽管如此,“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餐饮市场依旧延续了“十一五”期间的繁荣景象,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行业总体规模继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和加强。

一、我国餐饮业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餐饮业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规模继续扩大,消费带动作用依然明显

餐饮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餐饮收入①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0543.3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6.9%(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增长10.9%),实现了自2004年以来连续8年超过16%的高速增长,但相对于2010年18%的增长速度略微有所放缓,同时也不及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7.1%的增长,连续两年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见图1~2),但差距下降为0.2个百分点。同时,实际增长速度也较2010年的14.3%下降约3.5个百分点,受到的通胀压力依旧较大。

(二)餐饮收入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从月度餐饮收入来看,2011年餐饮市场总体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其中,12月份的餐饮收入最高,达到1996.6亿元;4月份的餐饮收入最低,仅为1496.7亿元(见图3)。在变化趋势上,月度餐饮收入依旧表现出“WV”形的曲线增长。具体来看,1月份餐饮收入处于上半年的最高位,随后三个月持续下降至全年最低点,5月份出现反弹,在经过两个月的上升期后,又在7月份短暂回落,8月、9月和10月份受到暑期、中秋节、黄金周等因素的刺激,餐饮收入持续快速回升,后经11月份的小幅回落后,在12月份迅速攀升至全年最高点。

从月度餐饮收入增长速度来看,总体上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见图4)。2011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维持在4%以上的高位运行,并在3月、6月分别突破5%和6%,在7月达到6.5%的全年最高点,创造了37个月以来历史新高,通货膨胀压力很大。与此同时,月度餐饮收入实际增长速度也较上一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全年在低于14%以下的水平运行,其中2月和8月的实际增长速度甚至不到10%。具体来看,2月是全年同比增长速度最低的月份,实际增长率跌破两位数,降至7.3%,名义增长率也仅有12.6%;12月是全年同比增长速度最高的月份,名义增长率达到18.6%,实际增长率也有13.9%。3月起,餐饮收入增长速度呈现出上升势头,但在物价和宏观政策的影响之下,实际增长速度变化比较平稳,只是在11月、12月物价总水平明显降低时有了显著提高。在消费形态上,除2月、5月、11月、12月四个月份外,餐饮收入增长速度均落后于商品零售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见图5),反映出餐饮收入的增长相对于其他消费业态较为落后。

从季度情况来看,餐饮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但增长速度却表现出减缓趋势(见图6)。2011年,第一季度餐饮收入达4747.3亿元,同比增长16.4%,占到全年餐饮收入的23.1%;第二季度餐饮收入达4796.8亿元,同比增长16.9%,占到全年餐饮收入的23.4%;第三季度餐饮收入达5157.8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到全年餐饮收入的25.2%;第四季度餐饮收入达5806.2亿元,同比增长16%,占到全年餐饮收入的28.3%。

(三)东部地区规模领先,西部省市高速增长

从全国各省市餐饮业发展情况来看,东部地区的省份餐饮业规模依然全国领先,不仅占据着全国餐饮收入前十名中的六个席位,而且还包揽了前四名。从增长速度来看,2011年全国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营业额增幅最快的10个省市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西部有5个省市、中部有3个省市),增幅排在前三的是安徽、甘肃和重庆(见图7)。这10个省市除外增幅都超过30%,远高于全国24.8%的平均水平。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线城市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营业额的增幅均低于全国平均增幅,广东也仅仅略高于全国平均增幅。

(四)餐饮消费供需旺盛,二三线城市增长强劲

根据大众点评网的全国22个重点城市2011年度城市生活消费报告,2011年全国餐饮类的人均消费价格为64元/次;上海和北京成为全国人均餐饮消费最高的前两名城市。数据显示,北京地区一个月内有外出就餐的人群占比99.7%,与2010年同比外出消费者群体规模显著扩大。同时,2011年北京地区消费者外出就餐频次上升,每周外出就餐2~3次的人群数量提升了近10%。

从各地统计局和商务委公布的数据来看,2011年全国二三线城市餐饮消费市场更加旺盛,如山西晋中人均在外饮食支出达到564.9元,同比增长45.6%;哈尔滨人均在外饮食支出1084.4元,同比增长25.9%,增幅位列各类消费服务之首。从2011年大型连锁餐饮企业连锁投资布局来看,伴随着二三线城市餐饮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日益优化,再加之内部发展的驱动,越来越多的品牌连锁企业看好二三线餐饮市场。百胜从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就开始在中西部二三线城市进行门店拓展,目前肯德基开拓的城市中有一半属于中部或内陆城市。呷哺呷哺荣登2011年第十届中国成长百强榜亚军,其成长速度达到了惊人的745.32%,到2011年底呷哺呷哺拥有的直营门店超过240家,这种成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尚未进驻的非城市中心区、市场还存在空白的二三线城市区域加紧布局的扩张线路。

(五)投资总额快速上涨,上市收购并购成为行业热点

自“十一五”以来,我国餐饮行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所占比重不断攀升(见图8)。2006年至2011年期间,我国住宿餐饮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4.2倍,实现了年均超过30%的高速增长。截至2011年底,全国住宿餐饮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1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3%,增速比上年增加6.7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5个百分点,投资额占全国城镇投资完成总额的1.3%,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

在餐饮企业上市方面,2011年4月唐宫(中国)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第四家在香港上市的餐饮企业。至此,中国餐饮上市公司增加到8家,涉及正餐、快餐、火锅、团餐、送餐等餐饮类型。其中,福记食品已经停牌,小肥羊已经被百胜私有化。在利用风险投资方面,2011年共达成4笔投资协议,分别投向唐宫、好伦哥、金钱豹和新品印象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其中安伯深投向金钱豹的资金达到2.5亿美元。

(六)规模企业持续增加,但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大中型餐饮企业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但平均营业额增长率较低。国家统计局关于大中型餐饮企业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的大中型餐饮企业的数量和营业额都出现了快速增长(见图9),但平均每个大中型餐饮企业的营业额增长率都小于我国餐饮收入的增长速度。另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餐饮连锁企业的营业额正在快速增长,不过营业额的增长主要来源于门店数量的增加,而平均单店营业额甚至出现下降趋势(见图10)。

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稳步发展,但获利能力有待提升。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22496个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共拥有从业人员227.8万人,比上年增加了7.5万人;实现营业收入3809亿元,比上年增加19.21%;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735.7亿元,同比增长17.55%,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达1623.5亿元,同比增长13.82%,比2010年下降9.2个百分点,获利能力有待提升。2009-2011年期间,我国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实现了稳步快速发展,法人企业数、年末从业人员数都实现了年均4%以上的增长,营业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都实现了年均近20%的增长。

二、餐饮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餐饮业存在的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一)成本压力进一步增大

2011年,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餐饮企业原料成本、人力成本、租金成本等持续上涨,由于成本转嫁能力十分有限,许多企业不得不作出调高产品价格的决定,包括肯德基、麦当劳、真功夫、吉野家、大娘水饺、味千拉面、永和大王等知名企业都在年内上调了产品价格。然而,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消费者对餐饮价格的敏感,提价并不能完全抵消由于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压力,餐饮行业利润持续下降的趋势依然难以扭转(见表1)。

2011年百强餐饮企业的营业成本同比去年上涨了22.02%,特别是原材料成本同比涨幅更是超过了30%,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更是高达48.17%。在营业费用中,员工的工资成本涨幅最高,达到了46.70%。各业态盈利能力的短板凸显,总体盈利水平偏低。2011年百强餐饮企业的净利润率平均为8.04%,远低于2010年9.42%的水平,餐饮行业的盈利水平下降明显。

而从2011年典型餐饮企业的调查情况来看,也呈现出营业成本、人员工资和租金都快速增长的态势,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压力。

(二)食品安全问题困扰

食品安全是近几年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对餐饮业发展的影响呈不断增大趋势。2011年,食品添加剂问题,火锅老油、底料问题,地沟油问题等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曝光,凸显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不足,同时也进一步打击了消费者对餐饮业的消费信心,包括对一些比较优秀的餐饮企业。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很多餐饮企业常将主要责任推到供应商的原材料质量上,而事实上餐饮企业自身也难咎其责。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不只是供应商缺乏严格的管理和评估,还有餐厅加工环境卫生标准低下、流程不完善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当然,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监管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环境。

食品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餐饮企业一个终端环节难以根本解决,需要从法制、监管、科技、道德、产业等方面对食品链进行再造。

(三)人才问题制约餐饮业的发展

由于工资水平、职业社会评价度、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等都处于相对劣势的位置,高流失率一直是餐饮行业的特点之一;再加之2011年随着物价上涨而催生的生活成本迅速增加问题,使得餐饮业流失率处于高位。同时,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外企以各种手段、优惠条件、雄厚的资金实力、宽松的工作环境吸引餐饮业技术、管理、服务、文化等方面的人才,进一步加剧本土企业的人才流失。

目前我国餐饮业低素质就业人口较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大都是初、高中程度,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较少。同时,餐饮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和专业培训工作滞后,高素质人才比较缺乏,尤其是精通餐饮业务、懂得现代酒店的管理与经营的人员缺乏。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规模扩张与经营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在数量众多的中小型餐饮企业,其从业人员大多是低文化层次的群体,企业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短期经营较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市场集中度仍然较低

与巨大的市场规模相比较,我国餐饮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2011年全国餐饮收入突破2万亿元,达20543.3亿元,而根据《2011年度中国餐饮百强分析报告》,2011年餐饮百强企业的销售总额为1586.52亿人民币,占全社会餐饮收入的比重仅为7.69%(见图11)。即使是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这一比重也不到20%,只有18.5%。而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前十强餐饮企业的年销售额就能占到全行业总额的1/4左右。中国餐饮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其内部管理和经营效率相对较低,随着人工、租金、食材价格的不断上涨,以低成本维持高盈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同时政府对于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强等则更进一步削弱了餐饮企业的盈利能力,数量众多的中小餐饮企业面临着生存挑战。

(五)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较低

餐饮业的标准化程度低且难度较大。一是餐饮业产品标准化本身难度很大,特别是中餐很难实现标准化;二是目前我国低温物流发展水平有限,为了配送产品,餐饮企业需要支付较高的物流成本,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标准化的实现;三是餐饮连锁企业加盟店的个体目标常与企业整体目标发生冲突,致使标准化管理难以实施;四是缺少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支持标准化的实现。较低的标准化运作水平,严重影响了我国餐饮业的发展,特别是制约了餐饮连锁企业的快速发展。

餐饮业产业结构尚不合理,高档餐馆数量众多而符合大众消费的中低档餐馆却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人力、物质和技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上下游产业不发达,上游农业、牧业、农副产业食品初加工分散且整体技术低下,对各种原辅料食品监管也不到位;产业技术不规范,生产技术以师傅带徒弟的经验为主,缺乏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企业生产、经营分散、封闭,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

近几年,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扩大内需的重要性。中央和各地、各部门支持住宿和餐饮业发展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格局不会改变,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居民需求较快增长的基本趋势不会动摇,总体政策环境向好。另外,我国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居民流动便利性增强,将拉动住宿与餐饮行业消费持续增长。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中等收入人群规模扩大,大众化消费成为主流,给行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我国餐饮业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餐饮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餐饮消费需求日益旺盛,营业额连续多年保持了16%以上的增长速度,这将会不断加强餐饮市场的竞争。受到市场利润紧缩,以及食材、房租、人力等成本的上涨,餐饮企业的经营压力持续增大,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同时,国际品牌和国外资本既快又多地进入中国餐饮市场,必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未来,餐饮企业将重点围绕产品与企业品牌、文化品位展开竞争,品牌将成为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消费者对餐饮企业的要求更趋于多元化,对菜品的口味及餐厅的服务体验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尤其是服务品质更将成为衡量餐饮企业优劣的硬性标准,这将促使餐饮业加快多元化发展。

(二)大众化餐饮成为市场主流

大众化餐饮是我国餐饮需求最大的市场,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餐饮消费大众化趋向将愈加明显。由于大众化餐饮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未来政府将会给予大众化餐饮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从主体消费结构来看,我国消费者主体结构正向家庭结构转变,尤其是三口之家正逐渐成为餐饮消费主体。目前,中国餐饮业的消费主体以二至四人为主,相比以往有减少的趋势,尤其是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都市白领,更是代表中国餐饮消费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大众化、个人付费的餐饮消费已逐渐成为我国餐饮市场的主流,传统中餐的大酒席形式将逐渐被小餐桌的分餐制所取代。

(三)产业持续转型升级

餐饮业的转型升级主要是从粗放式、经验式向集约化、精细化、产业化方向转变,从偏重于追求数量转向偏重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一些大型企业已开始利用标准化设备,建立中心厨房,通过制定产品标准来实现规模化生产,将传统手工企业发展壮大成为大企业,并树立起品牌,实现产业升级。许多规模企业正逐渐建立特色鲜明的原辅料基地,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流程改造,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和信息统计分析,以缓解人员短缺,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积极采用新的节能设备,加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制定节能节约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连锁化、集团化是发展主流

当前我国餐饮企业受到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实施连锁化、集团化的趋势已经显现。实践表明,通过实施连锁化、集团化发展,能够获得规模效应和有效降低成本,同时由于有品牌、规模,消费者在选择就餐时对于大品牌或连锁企业更加信赖、认可,更倾向于到这些店面消费。因此,通过连锁化、集团化扩大企业规模,树立企业品牌特色形象,进而吸纳更多的消费者,将成为餐饮业发展的重要法则。

(五)生态、绿色、环保、安全受重视

随着消费者经济收入提高,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更多消费者外出就餐时不仅要吃饱吃好,还要吃的安全、营养、健康。餐桌上富含高纤维的蔬菜水果,没有污染且营养丰富的野菜增多,原来高脂肪、高蛋白的菜则退居其次。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产品的健康、企业经营安全、产品食品安全等是其长久生存的根本,生态、绿色、环保、安全等名词将成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注释:

① 2010年1月起,国家统计局将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调整为餐饮收入。

参考文献:

[1]张丽萍.长沙市居民在外饮食消费特点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2]张宗久.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禁忌习俗差异[J] .时代文学,2006(2).

[3]江瀚,吕虹,方冉. 中国快速餐饮企业发展模式分析—— 基于“真功夫”的例证.市场周刊,2011(6).

[4]李莎,章家清.我国餐饮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1).

[5]冯俊. 我国餐饮研究现状分析[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