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公共安全危机

公共安全危机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0 18:10:36

公共安全危机

公共安全危机第1篇

关键词:实训教学 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 体验式

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171-02

人民警察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承担着现场控制的重要责任。他们不仅是现场处置者,还承担着指导监督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区开展应急管理的重任。因此,该校开设的《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课程属于专业核心课程,但是在该课程40学时的教学中,实训教学课时仅有10学时。为了实现公安院校“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授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实训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1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课程实训教学环节设计

1.1 完成实训准备

实训是师生共演的舞台,学生是主演,教师是导演。所以教师在每次实训前首先要撰写实训计划,包括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要求、实训步骤、实训人员分组及实训准备材料等内容。然后将实训计划告知学生,要求学生完成分组和材料准备各项工作,同时要强调实训中的注意事项,如:纪律要求、操作要求、安全要求等等。除此之外,还要及时对学生实训准备工作开展进行及时检查,如在对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进行调查的实训项目准备时,要求学生先制作调查问卷,如果老师没有及时跟进检查把关的话,就会发现有的组的调查问卷明显地粗制滥造,缺少答案的,错别字的,问题缺乏导向性的情况十分突出。

1.2 创设实训情境

波莉亚曾经说过:“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因此老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体的场景,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激发学生的探索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创设实训情境包括实地实训情境和模拟实训情境,如在宿舍楼和教学楼开展安全疏散演习,带学生到火车站参观公安民警反恐备勤工作都是创设实地实训情境;在安防实验室进行模拟安全检查,在布置好的教室召开模拟记者招待会就是创设模拟实训情境。

1.3 进行实训引导

叶圣陶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老师在实训中的引导首先是以实训目标为指引,通过有效的提醒或提示使学生理解实训要求,更加规范、有效完成实训任务。如在校园行政楼安全防范检查的时候,提示学生注意办公室门的材质,并且观察不同材质门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究安装不同材质门的原因,使同学们深刻领会重点保卫对象的措施与一般保卫对象的区别。其次,老师在实训引导中能够及时解决学生们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如学生要求进入校园监控室进行检查时,往往会被工作人员拒绝,由老师在场进行协调,事情一般都会得到顺利解决。从实训完成的质量来看,一般有老师带队的实训小组,实训完成质量比没有实训老师带队的要高。

1.4 开展实训总结

实训结束后,要及时对实训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使学生加深对实训的感受和体悟。如在校园安全检查实训完成后,授课老师要求每组学生将自己检查中拍摄的照片、视频及安全检查总结制作成为PPT文件,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演示完成后,首先由下一组同学对前一组同学的实训进行点评和打分;其次再由教师对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打分。这样的流程不仅提高了每组同学的活动参与度,还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课程实训教学方法实践

2.1 “体验式”教学法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课程涵括了安全危机管理预防、处置及恢复三个管理流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具备安全危机知识宣传教育、现场秩序维护、现场救护、现场疏散、应对媒体危机、心理辅导等危机预防与处置的基本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重大事故现场模拟记者招待会、“牺牲公民自由以维系社会公共安全是否合理”辩论赛、制作安全防范预案、校园防火安全宣传和校园安全疏散演习等实训活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产生角色代入感,使学生主动加入、主动准备、主动思考。如在进行重大事故现场模拟记者招待会实训活动时,根据老师提供的案例,学生们认真在网上收集了相关资料,自行分配了招待会中主持、发言人、新闻媒体等角色,撰写了发言稿,还制作了话筒、座位标签、证件等道具,使学生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要做”的转变。

2.2 “参观式” 教学法

“参观式”教学法就是教师组织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实战部门的工作状况,并撰写观察笔记。如教师多次组织学生参观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博览会,带学生到火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观察火车站反恐备勤和安全检查等工作的开展,然后要求学生撰写观察小论文。这种教学一般在校外进行,一方面拓展了实训场地,解决了学校实训场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让实训教学能够更好地为实战服务。如在火车站实训时,火车站的备勤民警当场向学生示范了民警单警八件套装备的使用,还展示了各种最新的消防设备,这是学校模拟教学场地和器材无法比拟的,因此,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兴致勃勃,流连忘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但是“参观式” 教学法实施时,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室外参观场地较大,而带队老师一般为2~3人,因此,对于学生的引导工作难于同时进行,有的同学难免处于“打酱油”状态。另外外出实训还需要考虑场地和管理人员联系、车辆安排及学生的安全管理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组织和管控能力。

2.3 “协作式”教学法

每次实训时,学生至少有6组同时开展实训,一位实训教师很难把控住实训场面。考虑到《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如现场秩序维护和现场疏散与《保卫学》课程有关,现场救援与处置与《现场急救》课程内容有关,联系相关科目的教师联合开展了“协作式”实训教学。如参观湖南省防灾教育馆,进行火灾报警、火场逃生等演习,就是由《消防管理》课程的教师和该课程授课教师联合开展的。除此之外,为了更加贴近实战,还加强了与实战部门的联系,请实战部门的同事对实训进行指导,如在校园安全疏散演习和学院安全检查的实训活动中,特意请来学院保卫处的领导为学生进行了事前讲解,实训完成后,又把实训过程中学生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院保卫处,这样的实训教学既解决了实训老师缺少的问题,又促进了学生与实战部门的联系与交流。

2.4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主要是由教师在课前提供社会热点问题,或最新案例,或一些前瞻性的观点,然后要求学生在课余查找相关资料,然后组织课堂讨论,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加强对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

当然,在《公共安全危机管理》实训教学过程中还遇到了实训场地不足,实训器材陈旧,实训操作不够规范,实训经费欠缺、部分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等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实训教学中,还要更加注重实训条件的完善,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晓静.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犯罪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18):71-72.

公共安全危机第2篇

论文关键词:生产安全;公共关系;危机处理

随着家乐福价格欺诈事件、康芝尼美舒利事件、锦湖轮胎质量门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国美“3.15”曝光丑闻事件、卡尔丹顿的“假洋鬼子”事件、中石化“天价酒”事件、台湾塑化剂事件、蓝月亮洗衣液“荧光增白剂”事件以及郭美美微博炫富事件等2011年上半年十大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相继爆发,企业危机公共关系如何处理?如何重塑企业正面形象?企业如何再次获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等等问题再次成为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

企业公共关系危机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自然灾害引发的公共关系危机、环境污染引发的公共关系危机、生产安全引发的公共关系危机、产品与服务投诉引发的公共关系危机、新闻负面报道引发的公共关系危机、恶意竞争引发的公共关系危机、文化冲突引发的公共关系危机、金融信誉引发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者能力素质引发的公共关系危机、形象损坏引发的公共关系危机和政策变化引发的公共关系危机。本文要探讨的就是生产安全引发的公共关系危机如何处理的问题。

生产安全引发的危机,现在也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如煤矿透水、瓦斯爆炸等引起的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都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重大的生产安全引发的危机事件后,企业需要做的绝不仅仅是向公众开诚布公事件真相,更重要的是履行企业本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重塑企业一个负责任、关注公众权益和健康的正面形象,通过能彰显企业责任的实际行动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此,主要详细探讨了生产安全引发的企业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宗旨和原则、程序和此类危机事件的预防工作。

一、处理生产安全引发的企业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的宗旨和原则

1.宗旨:真实传播事件真相,重塑企业正面形象

当事件发生后,与该事件有关的人们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强烈要求了解事件的状况及与自身的关系,如果缺乏可靠的信息,则往往做出最坏的设想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根据。只有真实、准确的传播,才能获取公众的信任,争取公众的谅解与配合。只有把握舆论的主动权,才可能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尽快恢复组织机构的社会声誉,重塑企业的正面形象。

2.原则

(1)实事求是,坦诚相待。企业绝不能因为逃避事实而歪曲真相,在面对危机时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坦诚地面对企业所需要承担的责任,采取公开透明的原则。在现代社会,媒体的追溯力很强,组织越是隐瞒,就越容易引起媒体与公众的质疑,从而造成各种版本的猜测,甚至被少数媒体恶意炒作。

(2)快速反应,勇于担当。处理公共关系危机的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的努力控制事态的恶化与蔓延,把损失降低到最低,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塑或挽回组织的形象与声誉。按照危机公关处理的“24小时法则”,企业应在24小时内公布处理结果,如不然,则会造成信息真空,让各种误会和猜测产生。现代媒体传播的速度迫使组织必须尽快掌握整个事件的具体情况,记者可能在几分钟内就能抵达现场,电子媒体就可以同步进行传播,这是对组织的危机快速反应能力的考验。同时危机出现时不能推诿责任,要给社会公众留下一个勇于担当的责任形象,决不能搪塞回避,应以冷静沉稳的态度镇静地处理危机。

(3)以人为本,优先考虑公众利益。保护公众的利益不受损失,是危机管理的第一要义,对于公众的物质利益与心理利益都不能轻视。因为在危机发展的过程中,舆论一般都会同情弱者,此时与弱者较真,会给公众留下一个不人道的印象。

(4)分工协作,首抓新闻传播。媒体被誉为与立法、司法与行政三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成也媒体,败也媒体”已经成为许多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人员的共识,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成就组织,也可以毁掉组织。掌握正确运用媒体、引导媒体的技巧,可以帮助组织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把组织的损失减到最小,让组织能够长远地发展。如果不善于运用媒体,则可能使组织全军覆没,破产消亡。如三株集团、秦池集团、巨人集团。

(5)一个声音对外说话,形成文字规范传播。危机处理的过程中,本身就容易引起猜疑,造成信息的混乱,如果此时组织内部还有多个声音对外说话,由于每个人的语言风格,对同一事物的理解角度等不同,就可能造成外界的不同认知。这就是为什么危机来临时,组织要一个声音对外说话的原因。形成文字后的语言是经过组织集体讨论的,大家共同思考,字斟句酌,可以减少语言表达的随意性,以更严谨的方式传播组织的危机处理信息。由于给了记者们文字的依据,记者们就不再重新根据组织对外发言人的言论再次组织新闻表达的语言,而可以直接根据组织的文字去组织新闻文字,减少了记者的臆测。真实准确地传播,才能获得公众的真正信任,才能把握舆论的主动权。

二、生产安全引发的企业公共关系危机事件处理的程序

第一,迅速成立由企业负责人和公共关系人员组成的处理事故的专门机构,迅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事态发展的动向和趋势,制定周密的处理事故的基本方针和对策。

第二,分析生产事故原因。生产安全引发的企业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的产生是有原因的。区别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细致的分析。属于内部可控的,就制定可控处理手段;属于外部不可控的,就应制定不可控的处理方案。同时,争取各界同仁和社会的资助,迅速扭转组织在社会上的不良形象。

第三,及时、准确、完整的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事故状况,并且向有关单位(如医院、消防队、公安部门、邻近部队、兄弟企业等)求救求援,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第四,将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和企业的对策告知全体员工,获得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单位员工如有伤亡,应立即通知其家属或亲属,并提供一切必要的条件,满足员工家属的探视或吊唁及其他合理要求;还要做好医疗或抚恤安慰工作。

第五,主动与新闻媒介合作,获得新闻传播的主动权。派专人接待记者,通过企业发言人随时向新闻界及时报导事故的发生、经过和处理事故的对策、进展等情况,争取新闻界的支持。与新闻媒介接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公布事故前在企业内部形成统一认识,统一口径,以免因用语不一致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公布事故人选应是组织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如董事长、总经理等,这样才具有权威性;为避免报道失实,重要事项应以书面材料的形式发给记者;企业不能掩盖事故真相以求减少社会影响,这样做只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反感,对处理善后工作不利,如有的事项不能发表,应妥善说明理由,求得记者和社会各界的同情和理解,以得到公众的信任。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是简明扼要说明事故,避免使用技术术语和晦涩难懂的语句。

三是发表信息的时机要适宜。对于社会影响大的突发事件,发表消息越早越主动,不能因过于慎重而贻误时机,以致流言、谣言产生,引起混乱。

第六,及时与当地社区居民沟通。如火灾、爆炸可能给当地居民带来损失的事故,公共关系人员应及时向当地居民登门道歉,说明事故造成的原因,以求得他们的理解;如给当地居民带来损失的,应该赔偿有关经济损失。

第七,如果生产安全事故中有人员伤亡,如何善后处理,安慰受害者及其家属,便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公共关系人员应当耐心,谨慎地对待他们,先让他们对事实真相有一个较为确切的全面的了解。在宣布受害者情况之前,最好先以恰当的方式通知其家属,使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赔偿问题则宜在受害者及其家属充分宣泄愤怒和不满之后,再进行理智的商谈,共同确定结论。

第八,事态结束的声明要慎重。在调查完成、正常的运行重新开始或克服灾害之前,不要急于事态结束的声明。最后的报告应该是确定性的,并对曾经有过的各种推测做出结论。

三、生产安全引发的企业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的预防

 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是未来生产安全引发的企业公共关系危机事件处理的趋势和工作重点。

1.做好危机的预测和分析工作

公共关系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平时对本企业内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作出预测和分析,预测的内容包括:可能发生的危机的性质、数量、规模及其后果。

2.有精神和物质的准备

  公共关系部门对各类危机要分别制定应付办法,安排好危机中和危机后处理各种问题的合适人选,比如选好负责与新闻媒介联系的发言人。要让他们事先拟定面对不同危机时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也可适当地组织应变演习。

3.树立危机意识

组织的每一位成员,都应该具备危机感,增强危机意识,一旦危机发生应将它降到最低程度,并很快解决。

4.严格管理

危机事件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因此组织在生产经营中应加强管理。

5.制定好应急计划

安排好危机中和危机后处理各种问题的各环节合适人选。

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质设备。例如:防火、防毒、防爆用具。

事先同危机发生后可能需要向其求援的单位建立联系。例如:医院、消防队、公安部门、邻近的解放军部队、同行业的兄弟单位,都可能是处理危机过程中企业的求援对象。

 做好预防危机的宣传工作。将危机情况的预测和相应的应急措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印成小册子,发给全体员工,提高员工对危机事件发生的警惕性。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向员工介绍应付危机的方法,让员工对出现危机的可能性和应付办法有足够的了解,也可在当地组织应变演习。

公共安全危机第3篇

关键词:移动电子政务 公共危机 信息管理

一、大力发展移动电子政务相关技术

1.着力提升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平台

在现存基于传统电子政务平台的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局部的技术升级,在系统内部的部分平台运用移动电子政务提升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是最可行的方式。在传统电子政务平台的基础上有效运用移动电子政务的移动性、即时性等优点,可以摆脱传统电子政务平台办公场所固定、信息搜集和不及时等弱点,实现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优化升级。在一些传统电子政务处理公共危机信息缺陷明显的领域进行技术改造,使其平台能够有效的运用移动电子政务,实现对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局部改造。在成功运用移动电子政务对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局部改造之后,在移动电子政务技术发展成熟以后有秩序地、循序渐进对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进行全面的提升。

2.大力倡导在WAP使用WTLS

目前移动电子政务中使用的用户名/密码的机制明显阻碍了移动电子政务在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中的运用。无线传输安全协议 (Wireles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WTLS)是一种基于SSL的安全传输协议,用来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移动电子政务利用WAP协议实现其安全问题,如同Internet一样,WAP的安全性也是在传输层实现的。

WAP协议采用与TLS类似的WTLS实现传输层的安全性,从而保证信息在WAP网关和WAP设备之间的安全性。WAP协议中的WTLS层进行服务器到用户的加密和认证过程,防止WAP交易中可能出现的欺诈行为。其中WTLS与TLS很相似,而且WTLS是以TLS为基础的。WTLS最适合用于等待时间相对长的窄带传输网络,它的主要目标是在两个正在通信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保密性、数据完整性和认证。如同TLS对于互联网的作用二样,在多数情况下WTLS己经足以保障WAP的安全性。

在WAP技术中有效的使用WTLS可以确保危机信息在WAP网关和WAP设备之间的安全性,进而提高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信息的能力,防止不法分子通过不法手段通过政府的移动电子政务系统平台发送错误的信息给社会公众。

二、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明确服务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移动电子政务的实质就是公共服务型政府,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应致力于把自身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并从传统官僚体制中解脱出来,改变运作方式,更好地提高服务型政府的效率。转变政府职能不仅是发展移动电子政务的需要,同时也是进行科学有效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需要。在政府转变职能的过程中,还要进行一系列配套的措施,使政府管理和服务更加符合移动电子政务“简便、透明和高效”客观要求,同时有利于移动电子政务能够很好的运用于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中。在政府职能以服务为主、强化服务观念的指导下,政府才能在进行公共危机信息管理过程中强化服务意识,主动与民众沟通,并能够很好的借助移动电子政务在向社会及公众搜集信息,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及向社会公众公布公共危机信息。

2.进行资源整合,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网站林立,百姓无所适从,网站各自为政,信息分散不全。进行资源整合是解决目前我国移动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政府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最可行的方法。将进行类似管理和服务的部门之间的信息进行资源共享统一整合,这样就可以在同一管理和服务部门形成统一的网站,防止在公共危机发生时不同政府部门网站不同信息使百姓无所适从局面的出现。

三、提高公务员有效运用移动电子政务的积极性

1.提高公务员运用移动电子政务的技能

移动电子政务在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中的有效运用,需要有大量的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公共危机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目前,我国公务人员的信息知识和运用信息工具的水平较低,难以适应在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中运用移动电子政务发挥方面发挥有效作用。

最近几年,我国在加强公务员的知识培训,提高公务员的危机管理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但从整体上看,仍然不能适应移动电子政务在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中快速有效运用的要求。政府这一方面对熟悉公共危机管理的公务员进行信息技术以及移动通讯技术的继续教育,使熟悉信息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技术员补上公共危机管理的课程;另一方面要以优惠条件吸引和鼓励海内外高科技人才服务于移动电子政务事业。吸引广大人才,更新公务员队伍,对改变传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方式和手段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2.进一步加强公务员为公众服务意识

由于移动电子政务Anytime和Anywhere的特点,要求公务员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及时对公共危机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公务员的工作要求,要求公务员不仅要有熟练应用无线通讯技术的能力,而且要有无时无刻为公众服务的意识。在公共危机发生时,公务员要及时有效运用移动电子政务搜集、处理加工和信息。提高公务员为公众服务的意识关键在于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公务员开展为公众服务的教育;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务员晋升考核体制;第三,提高公务员的相关待遇。

四、建立移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护体系

公共安全危机第4篇

公共安全是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状态,公共安全管理是对这种秩序状态的维护与保持,对打乱该秩序状态的各类事件的应对,以及对事件后果的消除、对秩序状态的恢复的全过程。在新西兰被称为“民防”(CivilDefense)或“民防紧急事态管理”(CivilDefenseManagement),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公共安全管理被称为“紧急事态管理”(EmergencyManagement)。美国将紧急事态管理的活动、政策和项目分为4个功能区: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这就是紧急事态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或四个阶段理论。澳大利亚也用四个阶段将紧急事态管理分为预防/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简称为“PPRR”。从具体内容上讲,与美国的概念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西方国家又把四个阶段简称为“PPRR”或“MPRR”。虽然称谓与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不同,但内涵相同,只是管理机构的组织和名称有所区别。

二、中国公共安全现状分析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上天灾人祸频发,大众传媒、电子信息使之仿佛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如2003年的波及全球的风险事件SARS,各地区煤矿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2008年以来自然灾害,食品问题频频出现,使得人们不得不重视并且正视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2)事故灾难;(3)公共卫生;(4)社会安全。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4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Ш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三、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在公共安全管理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有特色的管理体制,但这种体制是以分领域、分部门的分散管理为特点的,政府尚未建立统一的专业职能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实行专业化管理,而是沿用“条块”方式将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交由相应的职能部门承担。

1.公共安全管理主体缺失。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权威、统一”的应急中心,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的灾害,涉及灾害管理的部门多达十几个,这些“应急中心”无论在管理主体上、执行主体上还是服务内容上,彼此独立,互不隶属,自成一体。部分职能部门之间于是相互推脱、互不配合,在需多个职能部门协作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往往因为配合不默契或相互推脱而失效。

2.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由于中国政府综合风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条块分割严重,管理技术也相对落后。在危机应对方面,横向上是分散管理,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由相关部门进行专门管理;纵向上是集中管理,由中央集中统一指挥应急工作,地方予以配合。遇重大危机事件,一般是由中央政府或部门行政领导做决策,组成临时机构(即灾害应对工作组),缺乏专门机构和完善的应对体系。

3.法律体系不完善而且进程缓慢。近些年来,虽然中国相继颁布了多个与减灾相关的单项法规,但面对紧急状态,中国仍没有建立一整套减灾法规体系,防灾救灾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中责任不明确,特别是涉及到灾害救助、灾后重建财政补助、灾害保险、灾民减免税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而且已有的法律法规基本上是单一灾种法规,无法实现综合的防灾减灾,综合协调部门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4.职能部门和监管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政府信息系统缺乏,信息收集渠道过窄,信息不力,虽然各部门都建立了独立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往往自成体系,难以实现灾害信息和减灾资源的充分共享和优化配置。媒体部门作用弱化,政府部门间信息沟通严重不足的缺陷在公共危机时期暴露不已。

5.综合危机防范技术薄弱,应急救援能力有限。目前中国对生产安全事故和灾害发生机理、识别理论和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危险源的监测监控理论及技术等公共安全技术缺乏系统研究和开发,公共安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仍未完善,数据库建设较为落后,未能形成全面覆盖的信息管理技术平台和紧急救护网,缺乏系统和长期规划,缺乏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机制。专业技能培训不够、应急救援人力少、力量分散造成抢险救灾专业队伍实力不强,防灾技术、设备、物资和力量处于相互分隔的状态,救援能力严重不足。

6.宣传教育不够,公众危机意识不强,缺乏自救能力。要减少公共安全问题,除了政府与社会的重视,公众危机意识也急需提高。目前宣传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是对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应急管理工作与其它工作不同,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对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在这方面的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四、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模式改进对策

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己经摸索出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模式,比如“强总统、大协调”的美国模式,“大总统、大安全”的俄罗斯模式,“强内阁、大安全”的日本模式等。这些国家在应对公共安全时做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总的看来都有一些共同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经验,同时针对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新的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以及改进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对策。

1.借鉴国外经验,健全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备的组织机构是政府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管理的依托和组织保证,同时也是政府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决策和沟通的前提。不少发达国家纷纷设置了专门领导、协调公共危机管理的机构,对危机处置的各项事情进行统一安排。本文提出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首先,在中央政府一级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综合性常设机构。其次,在地方设立“人员代替部门”的组织模式,即指在不扩大政府现有编制的前提下,在政府综合性部门中指定专门人员行使突发公共事件管理部门的职能,可以解决因专门机构设置而带来的机构膨胀和费用增加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地方政府缺少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专门管理的职能部门的现实。

2.建立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新模式。在构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中,必须定位政府职能的界限,划清政府、社会和公众个人所承担的危机风险边界,建立政府与社会合作互助,共担风险,共度难关的新机制。这里的社会主要是指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本文根据国内外专家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经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和几十年经验积累,以及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复杂性,提出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见图1),这一模式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方针,在科学减灾的指导下,使灾区政府、社会和公众在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减灾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明确公共安全紧急事务管理流程。正如美国管理学家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所言: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最有效的危机管理是避免危机与灾害的发生。因此,现代政府危机管理的工作重心更倾向于灾前防范。本文提出公共安全紧急事务管理流程(见图2):注重事前的预防;事后的处理和总结;构建发达的信息管理系统。

4.建立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制评价制度。在中国现有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措施中,对于工作人员的职能履行效果评价往往是以突发公共事件责任追究办法为载体来进行。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法制评价制度,从以救助为主的管理方式逐渐转化到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对现有应急法律规范进行系统的清理。包括修改法律、进行法律解释、废止法律或某些条文等。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信息公开制度、行政征用制度、行政隔离制度、行政指导制度,以及将“公平补偿”作为目标的行政补偿制度,包括行政主导型的或积极采用市场机制(例如保险方式)的各种救济制度等。

5.建设综合危机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提供人才保障。应针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配合行业生产与运行安全建设,开发满足主要行业的综合灾害危机防范所需关键技术,建成若干综合灾害危机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并形成促进这些典型关键技术推广应用的配套政策体系。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应从总体上注重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应出版一些相关的培训教材,建立各种分类的培训机构,对政府的应急部门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专家库”和“资源库”的建设。

6.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公众公共危机意识。首先要建立危机管理教育机制,要树立公众的公共危机意识、提高公共危机的处理能力,就必须进行教育机制的改善,对公众进行专门的危机管理教育。因此,有必要将危机管理教育纳入先进的教育体制之内,通过危机意识教育和案例教学,掌握一定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学习,增强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的能力。其次是加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学习。通过积极开展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研究和培训工作,建立高素质的公共危机管理人员队伍,为公众树立学习榜样。

五、结论

作为当前中国社会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免于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方针,在科学减灾的指导下,使灾区政府、社会和公众在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减灾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此,仍需做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推动公共安全问题进入政府议程、促使重新评估其行为,改进政府管理缺失的作用。

[摘要]本文研究了中国公共安全问题的现状、管理、预警和对策,在通过广泛调研国内已采取的各种措施的基础上,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即灾区政府、企业和公众在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提出了改进区域各级政府综合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对策。

[关键词]公共安全管理管理体制突发公共事件模式

参考文献:

[1]夏保成: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原则刍议[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35~38

[2]NationalCivilDefencePlan,Introduction,Amendment14,May2002,1:MinistryofCivilDefenceandEmergencyManagementGlossary,P4

公共安全危机第5篇

[关键词]公共安全管理管理体制突发公共事件模式

一、公共安全管理概念

公共安全是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状态,公共安全管理是对这种秩序状态的维护与保持,对打乱该秩序状态的各类事件的应对,以及对事件后果的消除、对秩序状态的恢复的全过程。在新西兰被称为“民防”(CivilDefense)或“民防紧急事态管理”(CivilDefenseManagement),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公共安全管理被称为“紧急事态管理”(EmergencyManagement)。美国将紧急事态管理的活动、政策和项目分为4个功能区: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这就是紧急事态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或四个阶段理论。澳大利亚也用四个阶段将紧急事态管理分为预防/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简称为“PPRR”。从具体内容上讲,与美国的概念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西方国家又把四个阶段简称为“PPRR”或“MPRR”。虽然称谓与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不同,但内涵相同,只是管理机构的组织和名称有所区别。

二、中国公共安全现状分析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上天灾人祸频发,大众传媒、电子信息使之仿佛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如2003年的波及全球的风险事件SARS,各地区煤矿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2008年以来自然灾害,食品问题频频出现,使得人们不得不重视并且正视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2)事故灾难;(3)公共卫生;(4)社会安全。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4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Ш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三、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在公共安全管理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有特色的管理体制,但这种体制是以分领域、分部门的分散管理为特点的,政府尚未建立统一的专业职能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实行专业化管理,而是沿用“条块”方式将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交由相应的职能部门承担。

1.公共安全管理主体缺失。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权威、统一”的应急中心,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的灾害,涉及灾害管理的部门多达十几个,这些“应急中心”无论在管理主体上、执行主体上还是服务内容上,彼此独立,互不隶属,自成一体。部分职能部门之间于是相互推脱、互不配合,在需多个职能部门协作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往往因为配合不默契或相互推脱而失效。

2.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由于中国政府综合风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条块分割严重,管理技术也相对落后。在危机应对方面,横向上是分散管理,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由相关部门进行专门管理;纵向上是集中管理,由中央集中统一指挥应急工作,地方予以配合。遇重大危机事件,一般是由中央政府或部门行政领导做决策,组成临时机构(即灾害应对工作组),缺乏专门机构和完善的应对体系。

3.法律体系不完善而且进程缓慢。近些年来,虽然中国相继颁布了多个与减灾相关的单项法规,但面对紧急状态,中国仍没有建立一整套减灾法规体系,防灾救灾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中责任不明确,特别是涉及到灾害救助、灾后重建财政补助、灾害保险、灾民减免税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而且已有的法律法规基本上是单一灾种法规,无法实现综合的防灾减灾,综合协调部门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4.职能部门和监管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政府信息系统缺乏,信息收集渠道过窄,信息不力,虽然各部门都建立了独立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往往自成体系,难以实现灾害信息和减灾资源的充分共享和优化配置。媒体部门作用弱化,政府部门间信息沟通严重不足的缺陷在公共危机时期暴露不已。

5.综合危机防范技术薄弱,应急救援能力有限。目前中国对生产安全事故和灾害发生机理、识别理论和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危险源的监测监控理论及技术等公共安全技术缺乏系统研究和开发,公共安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仍未完善,数据库建设较为落后,未能形成全面覆盖的信息管理技术平台和紧急救护网,缺乏系统和长期规划,缺乏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机制。专业技能培训不够、应急救援人力少、力量分散造成抢险救灾专业队伍实力不强,防灾技术、设备、物资和力量处于相互分隔的状态,救援能力严重不足。

6.宣传教育不够,公众危机意识不强,缺乏自救能力。要减少公共安全问题,除了政府与社会的重视,公众危机意识也急需提高。目前宣传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是对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应急管理工作与其它工作不同,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对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在这方面的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四、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模式改进对策

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己经摸索出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模式,比如“强总统、大协调”的美国模式,“大总统、大安全”的俄罗斯模式,“强内阁、大安全”的日本模式等。这些国家在应对公共安全时做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总的看来都有一些共同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经验,同时针对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新的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以及改进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对策。

1.借鉴国外经验,健全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备的组织机构是政府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管理的依托和组织保证,同时也是政府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决策和沟通的前提。不少发达国家纷纷设置了专门领导、协调公共危机管理的机构,对危机处置的各项事情进行统一安排。本文提出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首先,在中央政府一级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综合性常设机构。其次,在地方设立“人员代替部门”的组织模式,即指在不扩大政府现有编制的前提下,在政府综合性部门中指定专门人员行使突发公共事件管理部门的职能,可以解决因专门机构设置而带来的机构膨胀和费用增加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地方政府缺少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专门管理的职能部门的现实。

2.建立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新模式。在构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中,必须定位政府职能的界限,划清政府、社会和公众个人所承担的危机风险边界,建立政府与社会合作互助,共担风险,共度难关的新机制。这里的社会主要是指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本文根据国内外专家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经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和几十年经验积累,以及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复杂性,提出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见图1),这一模式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方针,在科学减灾的指导下,使灾区政府、社会和公众在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减灾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明确公共安全紧急事务管理流程。正如美国管理学家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所言: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最有效的危机管理是避免危机与灾害的发生。因此,现代政府危机管理的工作重心更倾向于灾前防范。本文提出公共安全紧急事务管理流程(见图2):注重事前的预防;事后的处理和总结;构建发达的信息管理系统。4.建立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制评价制度。在中国现有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措施中,对于工作人员的职能履行效果评价往往是以突发公共事件责任追究办法为载体来进行。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法制评价制度,从以救助为主的管理方式逐渐转化到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对现有应急法律规范进行系统的清理。包括修改法律、进行法律解释、废止法律或某些条文等。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信息公开制度、行政征用制度、行政隔离制度、行政指导制度,以及将“公平补偿”作为目标的行政补偿制度,包括行政主导型的或积极采用市场机制(例如保险方式)的各种救济制度等。

5.建设综合危机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提供人才保障。应针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配合行业生产与运行安全建设,开发满足主要行业的综合灾害危机防范所需关键技术,建成若干综合灾害危机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并形成促进这些典型关键技术推广应用的配套政策体系。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应从总体上注重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应出版一些相关的培训教材,建立各种分类的培训机构,对政府的应急部门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专家库”和“资源库”的建设。

6.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公众公共危机意识。首先要建立危机管理教育机制,要树立公众的公共危机意识、提高公共危机的处理能力,就必须进行教育机制的改善,对公众进行专门的危机管理教育。因此,有必要将危机管理教育纳入先进的教育体制之内,通过危机意识教育和案例教学,掌握一定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学习,增强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的能力。其次是加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学习。通过积极开展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研究和培训工作,建立高素质的公共危机管理人员队伍,为公众树立学习榜样。

五、结论

作为当前中国社会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免于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方针,在科学减灾的指导下,使灾区政府、社会和公众在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减灾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此,仍需做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推动公共安全问题进入政府议程、促使重新评估其行为,改进政府管理缺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保成: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原则刍议[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35~38

[2]NationalCivilDefencePlan,Introduction,Amendment14,May2002,1:MinistryofCivilDefenceandEmergencyManagementGlossary,P4

公共安全危机第6篇

1.县级政府介入公共危机管理的必然性

公共危机是一种极其特殊的社会事务。县级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公共危机管理职责。

1.1公共危机管理是县级政府的基本职能县级政府作为一级政府组织,具有“公共性”,即其执掌的是社会公共权力,执行的是社会公共意志,谋求的是社会公共利益,管理的是社会公共事务,承担的是社会公共责任[2]。换言之,县级政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共安全是其基本职责。目前,我国县级行政区有2860多个,覆盖了绝大部分的国土,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县域范围内,绝大多数的公共危机也发生在县域范围内。公共危机直接威胁公众生命安全、财产,损害公共利益。这就要求县级政府必须积极介入公共危机管理,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应对,维护县域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与稳定。

1.2公共危机管理中县级政府的作用无可替代公共危机破坏性极大。危机救助、危机后恢复与重建,需要极大的社会参与,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这就要求其管理主体具有进行大规模社会动员的能力,具有极强的资源调动征集能力。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动员能力十分有限,资源征集调动能力更是不足,从深层次讲,也不具备社会动员和资源调动征集的权力与法律地位。而县级政府作为一级政府组织,具有健全的职能组织体系和完善的运行机制,有能力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可以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调动征集本县域一切公共资源。因此,由政府之外的其他社会组织进行公共危机管理是不现实的,县级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1.3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则要求县级政府介入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有两大基本原则,一是预防为主,二是反应迅速。县级政府处于基层,掌握县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以及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社会风气、常见犯罪活动等信息。县级政府介入,有利于贯彻预防为主原则,便于进行潜在危机和风险分析,排除隐患,消除危机。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的公共危机发生在县域范围内,县级政府具有迅速应对和处理的条件与优势,可以迅速到达危机现场,迅速布置应急措施,迅速上报危机信息,迅速调集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及时控制事态发展,避免次生、衍生危机。

2.公共危机管理中县级政府能力的缺陷

县级政府能力是指县级政府在执行既定公共政策、履行政府职能过程中,以其所拥有的资源和权力为基础,解决面临的问题,实现其职能目标所体现出的内在能力。我国是一个公共危机多发国家。在以往公共危机管理中,县级政府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公共危机应对处理能力大幅提升。但综合来看,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县级政府能力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2.1预警能力不强公共危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危机预警、危机处理以及危机后恢复和重建等多个环节。当前,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多侧重于危机发生后的危机管理与危机后恢复和重建。特别是县级政府,危机防范意识不强,预警能力不高,没有常设的危机应对机构,缺乏健全的预警机制,缺乏系统科学的预警预控管理体系,不能做到事前预防、早期识别,致使发生公共危机后,仓促应对,被动处理。可以说,预警能力不强是导致近年来矿难、食品安全问题等频发的根本原因所在。

2.2控制应变能力有限从理论上说,县级政府对县域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危机应是最先知晓的,应当当机立断,立即启动预案,果断采取应对措施,对公共危机进行控制以防事态扩大。另一方面,危机应对措施和控制办法无先例可循,需要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尤其在始发期,控制能力对于控制危机的蔓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县级政府的危机控制应变能力还很有限,对危机发展态势判断不准,在危机面前反应迟缓,控制能力不强,应变能力不高,常常错失最佳应对时期,致使危机得不到及时快速控制,造成危机蔓延,损失扩大。

2.3资源整合能力不强毋庸置疑,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应在危机管理中发挥核心作用。但是,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有效的危机治理需要政府、社会公众、企业,乃至国际社会等的共同参与[3]。当前一些县级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时,几乎包揽了一切与危机管理相关的工作,不敢放手发动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不能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在危机管理中孤军奋战,导致公共危机管理成本增加,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2.4信息沟通能力有待强化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信息公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障公民知情权,稳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助于维护政府形象。然而,一些县级政府信息机构设置不合理,信息机构人员数量不足,信息搜集方法不科学,信息报告和披露制度不健全,不能迅速向上级政府反映情况,不能及时向社会和公众披露危机处理措施及结果;个别县级政府甚至采取“捂盖”办法,漏报、少报、瞒报,极力阻挠媒体介入报道,不让公众了解危机事件真相。这一点在矿难事故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2.5职能部门协作能力低下公共危机不是某一个部门或机构可以单独应对的,需要公安、消防、财政、物价、医疗、卫生、交通、通讯、文化、宣传、民政等多个政府部门的联合与协作。当前,县级政府普遍没有建立公共危机专门管理机构,往往是公共危机发生后临时成立一个指挥协调机构,加之又缺乏应急运作规则,很难实现资源整合和高效协作,很容易出现各自为政、互相推诿,这势必影响危机管理的效率,甚至可能导致危机处置的重大失败。

3.提升县级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对策

在以往的公共危机面前,我国县级政府经受住了考验,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也不可否认,县级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公共危机管理能力与社会公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需要采取得力措施,加以提高。

3.1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强化危机预警能力县级政府应当尽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及时捕捉危机征兆,及时发现潜在危机。一是要建立危机监测系统。由于潜在危机因素众多,专业性强,需要长时间跟踪分析。因此,县级政府可以根据危机的类型,将公共危机预警任务分配给相应的职能部门。比如,卫生部门负责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安全监督部门负责安全生产事故预警,公安部门负责预警,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负责食品药品事件预警,气象部门负责气象灾害预警,等等。二是建立预警信息传送系统。预警部门收集到危机信息后,及时通过预警信息传送系统传送到有关部门。预警信息系统要尽可能减少传递层级,缩短传递路径,以减少信息传递时间,避免信息损耗、失真。

3.2建立公共危机专门管理机构,强化领导,提高应对处置能力为实行公共危机管理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便于协调和调动各种资源与力量,县级政府应当建立专门的公共危机管理机构,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在非危机期间,进行县域社会公共危机信息管理,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的教育和培训等;在危机发生期间,制定出周密、具体的行动措施,明确行动方向,统筹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合理配置资源。同时,建立各类专业人才库、专家库,在公共危机发生时,根据危机类型聘请相关专业人才、专家组成智囊团,为危机管理提供咨询建议,必要时参加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3.3建立完善的危机处理预案系统,提高应变能力县级政府应尽快制定完善本地区总体应急预案及对应应急保障方案,根据公共危机类别,制定尽可能详尽的专项应急预案;督促指导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制定应急预案;帮助乡镇政府、城乡社区制定修订重点领域应急预案,努力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相互衔接。在制定危机管理预案时,应明确危机管理的整体策略、危机管理组织机构、预案启动标准和原则性对策措施。特别是危机预案启动标准和原则性对策措施,要尽可能周全、周密、详尽,要包含人员调度和疏散方案、物资储备与调动方案、安全保卫方案、媒体公关对策等内容,并且应具有实用性、适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强等特点。

公共安全危机第7篇

关键词:公共危机;预警机制

一、国外发达国家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特征

(一)完备的法律支撑体系。公共危机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统一规定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中的职权和职责,确定依法对抗紧急状态和危机事件的法治原则。如,美国基本建立了以《国家安全法》、《全国紧急状态法》、《反恐怖主义法》、《斯坦福法》为核心的社会安全综合法制体系。这些法律相互补充,统筹兼顾,有效地引导美国政府建立法制化的危机应对体系。并且,完备的社会安全法制体系可加强危机预警机制的有效运行,防止政府人员,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等。如,日本1978年颁布的《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该法对地震的预防、应对措施、相关责任部门等都有详细规定。如该法规定一旦预测到大地震,在发生前两三天,首相即亲自发表《警戒宣言》,政府必须立即启动全面避难救援措施。通过该法案的制订,使日本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明确自身的权责,提高他们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大大减小地震等自然灾害对社会造成的破坏。

(二)组织机构较为健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城市公共危机管理队伍专门化与专业化。国外发达国家的公共危机组织机构一般都较为完备,设置了专门的政府危机管理机构。如,美国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该机构负责日常的公共危机预警工作,它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私人商业部门和社区志愿者之间起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是危机预警中的重要决策、协调、指挥和执行机构。这样的公共危机组织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可在危机发生时,迅速反应与决策,保证了常态下危机预警的顺利进行。除政府拥有完备的组织机构外,还能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作用,提高公共危机处理效率。如,日本建立了专门化与专业化的公共危机预警机构,其工作人员多数拥有在公共危机预警领域中某一方面的技术或专长,在城市公共危机预警中发挥其专业优势,指导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的有效进行。

(三)完备的公共危机预警管理体系。如,日本为防备将来发生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由官房厅长官负责建立了内阁安全保障室,形成了日本政府的危机预警管理体系。内阁官房厅不仅建立了安全保障室,还设立外政审议室、情报调查室。在这一体系中,以内阁首相为最高指挥官,由内阁官房(负责各省厅间的协调,相当于办公厅)来负责总体协调、联络工作,通过安全保障会议、阁僚会议、内阁会议、中央防灾会议等决策机构制定危机对策,由警察厅、防卫厅、海上保安厅、消防厅等各省厅、部门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配合,形成以官房长官为领导的高效率、立体式的危机预警管理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根据危机种类的不同,启动的危机预警部门也不尽相同。再如,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建立了以总统为核心的危机管理体系,组成具有针对性的中枢指挥系统。该体系以整体治理能力为基础,通过法制化的手段,将完备的危机应对计划、高效的核心协调机构、全面的危机预警网络和成熟的社会应对能力包容在里面。谁收集危机信息,谁预警消息,谁制定应对计划以及众议院、参议院对总统如何授权,部门之间如何协调等,都有章可循。在美国危机管理体制的运作中,发挥着重要协调作用的核心机构主要有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委员会及一些辅研究机构。

(四)先进的公共危机预警设备,健全的公共危机预警网络。发达国家大多在公共危机预警设备上都配备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使政府能对危机做出迅捷、快速的反应,提高处置公共危机预警的效率。另外,信息传递更不易受干扰,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提高管理者对公共危机信息判断的正确率。为提高政府的危机预警能力,使公共危机预警工作高效进行,国外发达国家政府对预警设备的配置非常重视。以日本公共危机预警部门的信息化设备为例,许多大城市配备了不易受干扰、最先进的情报通讯设备,设有互联网、地图数据终端、气象信息终端等设备,能召开电视会议、传送图像、地图信息等数据。还设置被称为中央防灾无线网的情报通信网络。在美国,已基本形成覆盖全国范围的纵向垂直协调管理、横向相互沟通交流、信息资源和各种社会资源(如志愿者组织、私人机构、国际资源等)充分共享、指挥协调有效的危机预警网络。以公共卫生方面的预警网络为例,在平时的传染病预防上,美国设有负责预报和监测传染病的“传染病监测网络”、保证及时了解各地传染病发生情况的“与州和地方公共卫生部门伙伴关系网”及了解国际传染病爆发和蔓延情况的全球移动检疫网络。

(五)重视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技能的培训。国外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对民众危机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的培养,甚至不惜花费巨资对民众进行经常性的国民公共危机意识教育和危机应对技能的培训。还注重广泛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和设施,来提高教育和培训的质量。国外在公共危机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非常扎实,针对性和操作性非常强,并可看到各种形式的防灾和减灾自护的宣传,每年的消防日有众多的人参加消防训练和演习。如,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将美国可能爆发危机的地址进行统计,并印发给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类组织和公众;电视节目设有专门的教育系列片,宣传一些基本的危机常识和自救技能等;互联网上设有专门的网站,用于登录危机预警、应急知识等;电台中设有专门的紧急信号,用于危机警报讯号,并随时通知灾害情况,等等。这些宣传教育工作的大力实施有效提高了民众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技能,有利于降低危机的破坏程度。

二、启示

(一)完善我国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国家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为危机预警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制度规范,有利于防止政府人员,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危机预警机制的有效运行。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应符合两个标准:其一是法律体系的内涵。它囊括国家安全、新闻舆论等宏观领域的危机立法以及具体管理环节的微观领域的实施细则。其二是法律体系的协调统一。在法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宪法、部门法、地方性法规等法律条文不得相互矛盾和冲突,发生问题能及时纠错和补救。因此,需根据我国危机管理法律建设的实践,对宪法进行修改,确立紧急状态及其宣告法律制度,在此基础上制定全国紧急状态法,对国家实行紧急状态的条件和程序、紧急状态时权力的行使、对公民和法人及其他组织在紧急状态期间享有的权利及其受到不法侵害时的救济途径等都应作出明确规定。此外,针对危机发生的地域、种类、行业的不向,还需根据紧急状态法的一般法律原则出台一些补充性、技术性规范等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形成一个以《紧急状态法》为基础、各领域各行业的专业性、技术性应急法规为补充的紧急状态法律、法规体系。有了这样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的公共危机预警管理就会走上法治轨道。

(二)加强政府管理部门与公众的沟通,全面调动多方面的参与热情,形成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多元化、立体化与网络化。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决定危机发生前,很可能不是一个部门可单独预测的,需要来自不同部门、机构的联合与协调努力。所以,我国应建立以多元化、立体化和网络化为主的预警机制来发挥作用。通过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设,保证各部门间的联系顺畅,保证各部门协同作战,建立起纵向垂直协调管理和横向相互交流、信息资源和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共享,从而覆盖全国的危机预警网络。危机预警网络可大大提升我国政府危机预警能力,包括危机信息的收集、危机的监测和预控等工作。

公共安全危机第8篇

关键词:公共信息网络;网络现状;危及;因素

中图分类号:TP39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4-0000-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工作生活与公共信息网络越来越密不可分。公共信息网络给我们带来很大便利,同时网络的安全威胁和脆弱点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所关注,利用网络的漏洞谋取利益,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必须被更多的,了解网络安全现状,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本文首先对公共信息网络安全进行描述,从当前网络现状出发,从几个方面剖析危及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的因素和网络犯罪的表现,给广大民众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一个警示。

一、公共信息网络

(一)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通俗来讲就是指互联网上的信息能够安全的传输、处理、存储等。指网络信息系统中的硬件设备、各类软件和软硬件系统中的数据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网络安全指网络中的所有数据信息在流转时的各个形态都是安全的,按照状态来分,网络安全分为动态安全和静态安全两类。数据信息在不被传输时或被处理时信息的秘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被保证的状态定义为静态安全;数据信息在传输或处理时信息没有危险的状态定义为动态安全。

(二)当今互联网现状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16日,统计2011年12月底的网民相关数据,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同比增长17.5%。面对如此众多的网络用户,用户面对的网络安全问题达到了空前程度,我们都知道网络无国界,境外的网络威胁也呈现增长的态势,对网络安全威胁处理技术上我国还处于落后的阶段,在这一技术领域网络防护技术产业化还需时日。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对我国互联网技术团体是很大挑战。日常我们用户经常遇到的QQ号码被盗,论坛ID或微博ID被盗号等。从任意搜索引擎一搜“盗号”关键字,显示结果之多令人瞠目结舌。

二、危及公共信息安全的因素

(一)物理安全

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可能使互联网遇到自然灾害的威胁,比如遇到了地震、火灾、水灾、风暴、雷电、海啸等偶然来袭,或者是受到外因影响,我国地域广阔,气候条件复杂若发生巨大的环境变化,公共信息安全也会受到影响。我国机房大型机房建设是否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在机房建设时是否按照要求部署防震、防水、防雷、防电磁泄漏或干扰等措施,接地系统是否规范,这些方面直接关系到抗干扰能力是否达标,公共信息系统能否可靠运转,与这些因素紧密相关。

(二)事故威胁

事故也是影响公共信息安全的一个方面。事故表现1)工作人员未按规定操作,人为操作失误导致公共信息安全受到威胁;2)信息系统按规定制定安全策略,可是软硬件故障导致安全策略发挥不了作用;3)用电环境因素如用电系统突然故障,计算机软硬件紧密依赖供电系统,电源偶然故障很可能使高速运转的系统出现故障,直接导致信息系统设备故障,间接导致信息系统数据出错、受损或系统崩溃。

(三)病毒传播和"黑客"攻击

2007年1月初“熊猫烧香”病毒肆虐网络,它是某种蠕虫病毒经过多次变种得到,该病毒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感染网内用户,网络安全受到威胁。类似于此的案例非常多,为什么会有如此危害呢,分析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网络的飞速发展给病毒提供了便利的传播条件;

二是随着公共信息网络迅猛发展。提供“黑客”技术和“黑客”工具的行为隐蔽,在不知不觉中入侵个人或单位的信息系统,从事犯罪公共利益的活动。

(四)计算机违法犯罪

互联网的普及带动了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与网络金融安全密不可分。诱因增加,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实施犯罪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如今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有增长的态势,严重危害民众的现实生活。我国《刑法》对计算机犯罪作了明确的规定。网络犯罪分为两类:一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知识实施犯罪行为,将网络作为工具,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和色情等危害社会的信息,危害电子版权行为或实施各类危害社会犯罪活动;另一类是将网络作为犯罪对象,影响公共信息系统安全。表现为:非法入侵他人网络,故意制作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等黑客行为危害公共信息系统。

(五)信息战对网络构成的威胁

我们从电视剧《密战》可以看到现代化的信息战。当今社会,类似《密战》的社会场景无外不在。特别是信息战,高科技间谍是防不用防。信息战是高科技的较量,而公共信息系统是信息战的平台,信息时代的战争是无硝烟的战争,信息战对网络的威胁不是可以预见的,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的信息网络一旦被破坏,整个社会将瘫痪一点也不是危言耸听。

三、网络安全的防范

网络犯罪是针对和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网络犯罪共性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危害民众的利益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网民非常有必要对网络犯罪的行为进行了解并熟知,提高网络自我防护意识。

(一)网络犯罪的特征

1.形式多样化。计算机黑客行为一直以来是网络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危害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网络犯罪最初也是黑客行为导致。随着公共信息系统的飞速发展,网络犯罪表现形式也开始多样化,涉及到其他的领域犯罪,利用公共信息网络侵害他人财产安全,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甚至危害国家安全。

2.行为明显化。网民人数近几年增长迅速,网络已经深入到民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技术犯罪较以往比例降低,普通民众利用网络实施犯罪比例增加。随着技术发展,普通网民犯罪行为手段低级,易识别的现象比较多。

3.结果多元化。当前网络犯罪导致的结果有多种,存在严重破坏公共信息系统的犯罪和侵害计算机资产设备的犯罪,上述犯罪对社会的影响危害极大;存在利用公共信息网络对个人权利进行侵害的犯罪行为。尽管多种网络犯罪危害的结果不同,但是都是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四、结束语

网络用户必须认清当前的网络现状,对待公共信息安全如防火防盗一样,防范之心不可无。公共信息安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安全隐患,用户在享受网络提供的便利时要安装安全防护产品进行使用环境保护,提高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4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