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的认识

公共事业管理的认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2 15:32:36

公共事业管理的认识

公共事业管理的认识第1篇

一、个性化教育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中必要性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覆盖面广泛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十分广泛,很多学校为建设自己的特色而设立了社会公共经济管理、教育管理、科技管理、文化管理、社区管理、保险管理、资源与环境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劳动管理以及城市事务管理、农村事务管理等领域。学生在四年的大学教育中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面对这么广泛的就业领域,只有让学生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范围内,努力塑造自己的个性,才是学生将来就业的比较优势所在。

(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3]。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学习研究这个专业,当学生个体的特殊性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之后,学生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三)个性化发展是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教学过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当今,每个高校都强调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是:(1)注重个体的特别性;(2)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3)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4)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5)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6)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4]。“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针对受教育者个体的特殊性,这与我们国家传统教育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五)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面对“千人一面”“广普抗菌”的培养模式,用人单位早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同时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也给用人单位招聘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个性自由发展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凸现个性,同时也给用人单位以更加丰富的选择。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个性化教育体系的组成

对于公共事业这样的新专业,学生个性的形成如果采取个别培养的方式进行,不仅培养成本高,而且公共事业管理这个相对不够成熟的专业,学科建设的任务很重,因此,靠个别指导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几乎不可能,通过建立相应的学生成长系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专业平台下的学生选修课系统

在保留公共事业专业特点的条件下,相应地开设选修课集群是培育学生个性的重要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平台课程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应该有: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公共组织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经济法等课程,这一部分课程占到总学时的30%。公共事业专业方向课群是各个学校按照自己的培养需要所设置一系列课群,这一部分课群一般也要占到总学时的25%。思想政治理论和公共基础课群。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专业知识结构中,是奠定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基础课程。掌握好这些基本理论,是建构整个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也是政治素质教育的基础。为此需要设置基本理论和政治素质课群,由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组成。公共基础课程是任何一个专业学生都需要学习的课程。由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法律基础等课程组成。这部分应该占总学时的20%左右。还有25%左右的学时是完全留给学生进行选修的,这一课程群是让学生培育个性的有效空间。

(二)学校培养与学生自主培育的互动系统

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是由学校、学生、社会等多种教育环境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如何让教育有效,则在于教育系统能否将多种教育环境整合,让教育真正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使三方面的教育资源相融并最终形成统一的教育行为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育学生个性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指导思想之下可以建议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师生辩论、专业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互动系统让学生与教师、社会进行多方面的互动。同时还可以从事业单位聘请些有经验的管理者开设专题讲座,加强和社会公共事业组织的联系,让学生在学校期间亲身感受和实践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在这种互动的教学系统之中,学生自己能够通过扩大接触面和接触深度,形成外在的压力,进行相应的自学以达到学生自己培育自己个性的目的。

(三)帮助学生个性发展的指导系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少走弯路,也是学生发现自己的个性、培养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的重要途径。帮助学生发展的指导系统由下面三个子系统组成:首先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心理辅导系统:大学对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学习如何生活,二是如何学习,三是如何谋生,四是学会如何爱。就是要教会大学生如何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教会他们掌握学习和自我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求职的相关技能以及教会他们珍爱生命、珍爱生活、珍爱周围的人和物,让他们具有高尚的人格与情操。这一系统由学生工作指导老师、班主任、就业指导处组成。其次是学生潜心研究的专业指导系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正在建设发展中的专业,对于这个专业的认识需要专业老师精心指导,让学生接受并且逐步热爱、潜心研究这个专业,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深化专业认识,进行专业特色的特长培养,这一系统可以由专业课程导论系统引导学生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业学习系统让学生潜心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术争鸣系统让学生热爱并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三是学生顺利就业的辅导系统: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如果不能够顺利就业,会使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产生怀疑和困惑,让学生顺利就业是专业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这一系统可以由四年全程化的学习辅导系统让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及时的就业信息系统让学生抓住就业的机会,就业信息反馈系统调整学生就业和培养的方向。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个性化教育的手段

(一)拓展学生知识面,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

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发展个性的一个前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是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一个重要手段,公共事业管理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进行:第一,通过专家讲座,让学生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最新的发展方向,这一学科领域的最新应用,并且相应思考自己的个性发展方向,学校在开设课程中可以专门设立公共政策专题讲座、公务员实务讲座等专题让学生拓展专业修养,认识自己的个性。第二,通过假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社会实践,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达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认识自己。

(二)建立导师指导制度,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

让造诣深同时又有一定人生阅历的老师担任导师,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除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科研、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是其工作的一部分。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整个教育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教育环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自始至终在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

公共事业管理的认识第2篇

一、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现状笔者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工作与就业指导处的关于学生在校的基本信息统计数据进行整理,结合从教中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访谈和观察,认为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2011-2013年这三年的首次就业主要表现出三个特征:(一)该专业毕业生以签三方协议形式就业的首次就业率①低2011年,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共73人,至毕业派遣时,签订三方协议的有18人;2012年该专业毕业生共56人,签订三方协议的有21人;2013年该专业毕业生共35人,签订三方协议的只有3人。

(二)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

签三方就业协议的毕业生中,2011年签约机关事业单位的有3人;2012年没有人签约机关事业单位;2013年签约机关事业单位2人。此外有少数升学的学生,其他学生均进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工作。

(三)该专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且考研时多选择新学科

毕业生继续升学的意愿强烈,据访谈,2013年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比例已达到40%,而他们大多不再继续报考公共管理类学科,转而投身其他学科。2011年,该专业毕业生升学5人,2012年升学7人,2013年升学4人,这些学生均被其他专业录取。综合上述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征,可看出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弱。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困境的根源

有必要思考为什么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递增,而就业率并不理想?为什么毕业生就业去向不是以该专业的研究对象———公共行政单位为主,而以企业为主?为什么学生在升学时放弃原学科?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2级(入学)共有学生25名,笔者在2014年11月随机选择了其中14名学生进行结构式访谈。并运用同一份访谈提纲于2015年4月随机选择了2013级25名学生中的24名学生进行了结构式访谈。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前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涉及到专业定位与社会认可度、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五个方面。

(一)专业定位与社会认可

教育学者们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那为何在国家及地方公务单位的招录中基本没有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位?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下,笔者自2009年从教以来,就这个问题向接触到的二十名公务管理人员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均表示,医疗、教育、环境等公共事业的管理工作要具备具体的医疗、教育、环境等方向的专业学科背景,而“公共事业”研究太宽泛,无特别的专业技能。当然这种说法本人认为值得商榷。所有的公共事业的管理活动中既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解决近期的问题,也需要具有综合背景的专业管理人员来统筹长远的发展。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注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医学或文学学士学位。这种做法使得社会各界很难从专业名称上推断出这个专业到底是学什么的,能做什么工作,造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社会中的认知度不高。该专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且考研时多选择新学科。通过调研,2012级学生有7名要考研,其中1名的意愿专业为公共管理类的行政管理专业。一般来说,本科生考研首选本专业,可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管理类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目录里根本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②。既然要换专业,很多学生在考研时干脆选择就业率高的新学科。社会认知度不高,自然影响到该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对于问题“这个专业是你们在高考时主动选报的还是后期调剂的”,2012级有12名学生表示该专业是自己主动选报的,但报志愿时他们及家人对该专业的理解和现在经过两年多的专业学习后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在后续问题“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本科修读专业,你们会选择什么专业”的回答中,14名学生中竟无一人继续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2013级的24名学生的调查中,17名学生表示该专业是自己主动选报的,但报志愿时他们对该专业不了解以及当时是补录没有其他选择了。若可以重新选专业,他们中除1人外全部都选择报其他专业。这表明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低,这会影响到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和生活中的自信心,进而影响到将来在任职单位的表现,学生个体在任职单位的表现会影响社会对此专业的认同下降,这将增加该专业就业中的困难,形成一个恶性的累积循环。

(二)招生规模

自1998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首先试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设此专业的高校在不断增加:2004年全国已有224所院校设立该专业,而到了2009年底,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472所,仅在五年内就翻了一番,至2013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有500多所。招收学生总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考虑到近年此专业的就业压力,内师大公管院已经大幅缩小招生计划,但就全国看来,毕业生市场供给量大。

(三)课程设置

在日常谈话中,有学生提到了“我们学的课太宽泛,什么都学,又感觉什么都不精”,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你认为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能不能提高就业率”的问题。2012级学生中有5人表示不会,他们认为课程设置和就业率没关系;5人认为能;4人认为应该有提高,但影响不大。认为课程设置和就业率没有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学生解释说,就业困难是整个社会的就业环境和社会认知所致。在课程设置方面,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定位是“厚基础、宽口径”,课程涉及文科类和有关理科类的知识,如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高等数学、行政法、统计学、应用文写作等等。课程体系内容丰富,但囿于学校层面的课时要求和专业师资的限制,课程设置还是侧重理论学习,缺少实践机会,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存在相脱节的现象。

(四)师资力量

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系专任教师只有8名,其中有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的有4人,兼职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事务的有3人,教师数量不多,并且缺少双师型教师。学生实习平台建设不足,实践环节需要实习基地,这涉及到和公共事业组织的对接,而行政事业单位出于业务保密和业务纪律的考虑并不愿接受过多实习生;若采用实验室实践,需要优质的软件系统,而国内市场上在售的相关软件在设计理念上重事务操作而轻决策,实践中收获有限。

(五)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该专业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面对调查中“你已经为就业做了哪些准备”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说准备考研、考证。在考证的选择上,大家的选择同质化:考教师资格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理由是“不知道该考什么,但是大家都考这两个证,所以我也就随大流”。这是一种盲从的状态。至于毕业后三年所期望实现的具体职业目标,大家表示没想那么细。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意识,也就不可能主动去学习求职技巧和技能,在求职时处于劣势。关于求职期望,对问题“你首选的职业及行业是什么”,2012级17名学生们的答案同质化———公务员和银行,他们的解释基本围绕着职业社会声望高、薪酬待遇高、工作环境好以及休假有保障。可见职业相伴的回报是学生们择业的第一关注指标,那些选择公务员的学生们都没有提到专业对口的原因。对问题“你想到什么地方工作”,2012和2013级同学的答案涉及到北京、上海和“家那边的城市”,其中的关键词是一样的———“一二线城市”。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

(一)教育部门推进体制改革

就业形势不理想,为什么全国范围内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却仍然增加?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高校功利化趋向明显。许多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学科实力和提高办学效益,尽可能多地申报专业和招生,二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有权批准所辖区域高校的专业设置计划。应全国统筹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确保市场中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的供给均衡。

(二)学院调整方案适应社会,引导社会

出于就业压力和师资有限的双重考虑,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逐年减少招生人数。即使如此,每年的招生录取分数线仍然在微降,这使得生源的素质无法保证,可进一步减少招生人数。为了适应社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坚持既重理论又重实践,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投入,努力实现在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追踪分析他们工作中需要的知识结构来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公务员考试应试课程,开设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公共基础知识和公务员面试指导等专题选修课程。学院为了引导社会正确理解并接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到对口就业单位比如各类公共事业相关单位进行主动宣讲和推介。

(三)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大学生没有做好步入职场的综合素质准备,包括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法律知识等方面。学生要树立规划职业生涯的意识,但通常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足以独自完成职业规划。要充分落实内师大公管院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双重负责的制度,帮助学生个人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经常向学生通报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就业现状,给学生们分析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实例,了解每个学生的人格特征、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家庭资源等,引导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关于职业选择不应过分强调短期内的职业回报,而应综合考虑不同职业对社会的贡献,自身特质是否适合职业要求,行业是否有发展空间,行业内的竞争压力和社会需求等因素。确立方向后,明确具体的职业方向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哪些内容,运用目标管理法,制定多个短期的阶段目标,激励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四)社会合力培育就业环境

公共事业管理的认识第3篇

管理类学科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更强调学生具备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更应重视实习教学环节的设计,形成较为完善的实习教学体系。教育部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专业该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化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社区管理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998年教育部调整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目录,增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近年来该专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已有三百多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各高校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规格、培养方案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使得该专业教学计划日臻完善,课堂教学内容逐渐向科学化、合理化迈进,课程体系建设也初见成效。然而,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习教学环节普遍较为薄弱,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实习教学基本文档缺失、实习内容设置过于狭窄、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等。完善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习教学体系尚未形成,这已成为培养实习能力强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的“瓶颈 ”因此,根据实习教学规律,构建完善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习能力搭是促使该专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国内调研及各种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环节普遍较为薄弱。自 1999年该专业开设以来,国家教育部高教司、科技司等单位不定期在全国举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骨干教师培训等活动,邀请诸多国内外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做报告。就该专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各专家学者也进行了讨论,他们普遍认为由于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发展不到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缺乏一个成熟的外部环境,这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发展。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该专业的实习教学环节也很难象其它管理类专业一样达到较为完善的程度。以最早开设该专业的东北大学为例,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实习环节仅包括两个环节:入学时的认识教育和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提前到第 7学期下半期开始,学生结合就业选岗,从第 7学期起就去相关事业单位实习。相对于其他专业,这样的实习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还有一些高校则沿袭原有相关专业实习教学的老办法,如某些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教学与原来的教育管理专业实习教学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具体来说,该专业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实习教学基本文档缺失。

实习教学大纲是实习教学的根本,它对规范实习教学的目的、内容和考核方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减少实习教学的随意性 体现实习教学的有序性,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每一环节的教学大纲。而由于公共事业管理是新办专业,在专业建设的前几年,各高校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理论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方面,因此,实习教学大纲的建设较为薄弱。在教学计划中关于不同类型的实习教学环节的地位、顺序、时间分配虽然有所规定,但就实习教学的每一环节如认识实习、学年论文、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等并没有规范的详细的指导性的教学大纲,即使有些关于某一环节的相关文件,也只是简单地说明起止时间、实习时的纪律和课程结束时的作业形式,并没有就该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考核标准做规定性的说明,这样使得实习教学的开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能够很好地达到开展实习教学的目的。

1.2实习教学内容设置较为狭窄。

实习性教学环节按通常可以分为集中和分散两部分。一般来说,集中实习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环节,分散实习教学环节主要指根据课程教学要求,配合理论教学,通过校内模拟或虚拟的实习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相关案例,有机地安排观察实习、模拟实验、技能训练、咨询服务等实习活动。由于公管专业开办较晚,现行的实习教学内容只包括了集中教学环节,这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管理类专业的基本特征实习性很强,很多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要求很高的技术性和操作性,如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应该针对这类课程开设专门的课程设计,以加深和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3毕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落后。

实习基地建设是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实习基地建设是否符合专业需要、是否选择恰当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会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由于目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并没有完全到位,现有的事业单位改革尚处于深水区,过去政府包揽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依然未能完全移交给公共管理部门,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模式只能是未来的目标模式。这样的社会环境使得该专业实习难度增大。从一些学校毕业实习的效果来看,并不能令人满意。目前大多的学校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学生自己联系工作单位,而大部分学生的实习集中在各类企业,而且实习的工作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从企业的生产、销售,到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无所不包,实习工作内容和该专业相去甚远。这样的实习是远远不能够达到实习目标的。

1.4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弱。

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应包括较强的公共管理的实践能力等。目前的公共管理的教师大都是过去从事经济管理和其它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因工作需要才专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实践锻炼,因此大都缺乏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也严重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的质量。

2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体系的对策建议。

2.1完善实习教学基本文档建设。

为了规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的内容,撰写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公共事业管理实习教学大纲是公共事业管理实习教学体系的根本。公共事业管理实习教学大纲应对各实习教学环节的内容、目的要求、时间安排、教学形式和手段、教学所需设施条件、考核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根据教学大纲、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每学期的实习教学计划,使实习教学有序进行,减少随意性。

2.2拓宽实习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公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应针对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的特点,设置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习环节。课外实习主要是在教学体系之外利用假期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的实习环节,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公共事业管理调研专题研究、案例分析等。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方案中设计相应的课外实习学分,学生完成该环节则能够获得相应学分。由于本科生进行实习活动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教师指导或负责带队,并制定一定的社会实践计划,有针对性地分组对有代表性的公共事业管理单位或高校实习基地进行调研或专题研究,这样不仅操作性强 而且学生更有兴趣 完成的调研报告有一定深度。

2.3 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室。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 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系统工程,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在创建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应该建立公共事业管理教学实验室。公共事业管理教学实验室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基础上、借助模拟、仿真手段和虚拟环境,应用广泛的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教育教学的综合性场所。近年来,围绕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引入实验教学和科学试验方法,一些高校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肯定。如华南农业大学等大学已重点建设公共事业管理计算机房,计划筹建专业实习实验室等。

2.4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公管专业缺乏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实习多是自己联系。这种分散实习的形式不利于教师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考核难度较大。因此,高校要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实验条件,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公管专业实习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首先是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上;其次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的特点,按照不同实习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准确选择教学实习基地,以建立健全多功能的实习基地为理念;再次是对整个教学实习基地进行了全面、整体规划,建立完整的教学实习基地体系。与具有良好行为的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组织,以双赢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有效的程序和监督机制建立实习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拓展视野、亲身体验的场所,以便学生能感受现实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初步认识的社会需求、提升对服务社会的认知,从而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了解自身的不足,激发学习的动力。

2.5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的认识第4篇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学习面临的困境

 

1.1 外部环境复杂

 

目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并没有到位,现有的事业单位改革尚未彻底,过去政府包揽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依然未能完全移交给公共管理部门,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的发展处于大的变革之中,这样的社会环境使得该专业实习难度增大,致使有很多学校的实习流于形式。

 

1.2 师资结构混杂

 

实践学习体系的完善必须拥有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不

 

仅应具备较高的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应包括较强的公共事业管理的实践能力。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多是过去从事行政管理或其它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因工作需要才转型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或者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基本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实践锻炼,大都缺乏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严重影响了实践学习的质量。

 

1.3 内容设置随意

 

目前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内涵没有明确的科学认知,其专业方向的设置可谓是五花八门。部分高校是围绕教育部专业目录规定的文教、卫生、体育、环保及社会保险等方向开设的。也有少数高校的专业方向严重错位,如定为“房地产管理、行政管理、电子商务、政治学以及法学”等方向。部分高校至今没有任何方向,课程设置要么“无所不包”要么“偷工减料”,胡乱拼凑、随意性大。公共事业内涵的模糊认识以及专业方向的不明确,导致实践学习目标不明确,困扰着实践学习的深入开展和有效运作,致使实践学习流于形式,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完善实践学习模式

 

研究与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相适宜的实践学习模式,拓宽学习领域,丰富学习内容,让学生进入角色,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有益于学生打开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首先,应制定专业实践学习大纲。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每学期的实践学习计划。对各实践学习环节内容、目的要求、时间安排、学习形式手段、所需设施条件、考核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形成规范的、指导性的大纲。同时,实践学习可分校内和校外两种方式结合进行。

 

1.校内实践

 

本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应完善全方位开放的课堂学习方式,形成学习和研究并举的学习模式。应依托一定的课程,选择配套适宜的学习案例、管理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专题辩论等方式。形成学生研究小组,根据要求分配不同的角色,要求每个角色完成自己的任务。有条件的可成立专门的研究中心,组织教师研究国家、各级政府及社会公共管理机构的管理、政策和经济问题,等等,同时带动学生加入研究,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对知识的掌握。

 

加强实验学习环节。实验室是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教育学习的综合性场所,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医疗保险实验室,配备模拟教具、电化学习设备、配套软件建设,等等。如针对医疗保险方向的保险业务管理软件,用于保险公司运作流程模拟、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面。在实验室通过相关原理、过程的模拟与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并且,实验安排应与理论学习相配套,与理论学习结合。

 

课下,建议学生读领袖人物传记,研究其领导艺术并形成论文;鼓励学生担任学生社团的主要职务,策划并组织在校内外有影响的活动。如通过举办和参加结合专业知识的辩论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其临场经验,在练“口”的同时强化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提供担任校内部门领导助理的机会,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校可定期请一些医院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医疗保险相关的工作者开展专业讲座,以及就业指导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与实践情况及业内最新发展,逐步明确就业目标,强化平时的学习动机。

 

每学期完成学年论文,最后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提高学生检索、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达到练“笔”目的。

 

2.校外实践

 

强化应用,即练“手”,需要走出校门,接触社会。校外实践培养方案中设计相应的课外实践学分,学生完成该环节则能够获得相应学分,可结合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认识实习。专业课程的讲述阶段,组织学生深入到相关公共事业组织参观,使他们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管理相联系,对相关组织及其管理实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选择了解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切身体验两类组织的异同,感受公共管理中的使命和责任;还可到医院及医疗相关单位参观,了解这些单位的具体管理部门及管理流程。

 

(2)依托课程,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公共事业管理调研专题研究,选择公共事业领域相关的社会现象与问题,进行集中式校外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完成调查报告。要加强学生的社会调研和论文的撰写,使他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暑期社会实践,这是大学生接触社会、增长才干的有效方式。学校应把社会暑期社会实践作为提升课程质量的重要内容,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单位去实习,充分利用假期充实自己。

 

(4)社会服务。配合有关公共事业部门到街道办、市中心、广场进行普法、医疗、保险专业常识普及等实践活动。

 

(5)校企联合办学。学校针对相关企业做一些联系,对口培养,借鉴先声班的模式,与先声药业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人才。还要与更多的相关企业联合办学,不仅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学到更多知识,而且使之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在学习不断改善。

公共事业管理的认识第5篇

上世纪末期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本质上是一场公共管理模式的变革。革催生了新的公共事务管理理论———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管理学科。形成和建构中的公共管理理论和学科需要展开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培养专业人才,给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要求与可能。作为全新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基本依托的教材建设,是契合当代世界公共管理发展大势,结合中国公共管理实践,能深入浅出的公共管理教材建设,是当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公共管理模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教材建设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场在西方肇始,继之波及全世界的政府管理改革运动,即新公共管理运动。至今,在世界范围内阶级矛盾总体走向缓和,传统的阶级统治走向常态的政治管理,并最终落脚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态势下,各个国家依据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尤其是自身的政治与公共管理体制,以改革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基本内容以回应公众需求为总体目标,不断探索,从而使得这一场波及世界的政府管理改革运动步步走向深入,方兴未艾。从人类社会对公共事务的认识和处置来看,这一场政府管理改革即新公共管理运动,归根到底就是公共管理模式的变革。所谓公共管理模式,就是在处置公共事务即公共管理过程中,各公共产品提供者的功能定位、参与程度和参与方法基本要素构成及组合方式。公共管理模式本质上是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存在或可供选择的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分工方式。在人类已有的公共管理实践中,主要出现过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中政府为主并有限投入的公共管理保护模式、政府全面负责乃至完全垄断的干预模式,以及前正在形成发展的政府与社会和市场合作的市场模式。①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范围内对公共管理模式的变革,是对曾经最具影响的公共管理干预模式的变革。公共管理干预模式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当认识到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并不能解决经济尤其是社会中的一切问题后,以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干预为起点和标志,人们开始认识并重视政府这支看得见的手。随着政府的组织化程度的提升和财政能力的增强,政府(行政机关)开始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面主导,行政国家逐步形成。行政国家的公共管理,就是政府通过财政支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政府是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唯一主体,行政权力行使单向度,行政权力无所不包、行政权力无所不在。虽然行政国家塑造了自己的辉煌,即西方的高福利与东方国家通过计划经济获得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民主浪潮高起的态势下,行政国家的公共管理模式面临着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即公共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与政府财政和能力有限的矛盾。循此视角,不难发现,20世纪70年代前后出现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滞胀和政府失败,相当程度上就是政府公共管理方式的失败。同时,也决定了政府管理变革,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要对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改革,改革要解决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明确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政府管什么以及如何管,最大限度地运用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资源配置机制,整合资源,做好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以回应公众的需求①。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这场政府改革运动与传统上的政府改革最大的不同,不仅仅在于基于现实条件下更加深入地认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确定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即解决政府干什么的问题,更在于在行政职能的输出方式,即政府的行政方式上进行探索,着重解决政府如何干的问题。这一场政府改革中解决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职能的问题,相当程度上是整个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和重大突破,其基本逻辑,是在强调政府管理的目标与价值的基础上,加强对公共产品属性认识,确认了私人和市场参与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的必要与可能,进而创新了政府管理的方法与技术,在现实中整合社会资源以满足公共需求②,从而回应了公众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治理了传统的政府难以应对的问题,即政府机构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政府存在的基本要求,就是处置公共事务以满足公众需求,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方式,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而这一发展的内在逻辑,在于现实对公共事务管理方式提出新的需求和挑战,而现实的改变和理论的研究,迟早会促进思想与观念的转变,进而推动实践中公共事务管理方式的变革,并逐步形成与这一变革相应适应并促进变革走向深入的理论。人类对公共事务专业化的管理,是19世纪末期开始的,其标志就是基于政治与行政二分、科学管理、马克斯•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和英国文官制度而构建的现代科层制政府,同时,随着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垄断,也形成了相应的公共事务管理理论———公共行政理论。由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政府管理改革或者说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展开,基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针对公共管理市场模式的出现和逐步走向成熟,相应的公共事务管理理论业已出现一个新的注重以政府为核心,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协力做好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论。当然,对当前是否已有一个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的新的公共管理理论人们仍然有不同的观点,但如果我们从托马斯•库恩关于一个新的学科模式出现的基本要素,即范式的承载主体———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community)、范式的本质内容———如何看待世界的信念、范式的运动方式———轨迹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来看,可以肯定的是,公共管理至少已是一个正在成长的新的研究范式。这一点,在我国,从1990年代中期教育部规定的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近期社会科学研究及管理部门的及时调整,也足以说明。在当代中国,自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展开以来,可以说正是得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公共管理模式的转换已成为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概言之,这一客观进程的内在逻辑是,一方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导致了公共需求的日益丰富和复杂,对政府公共管理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正是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使作为公共管理模式从干预走向市场的重要因素———以民间组织或非盈利组织为基本组织形式的社会(公民社会),相当程度上从无到有,不断发展,而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地认识了当代中国的公共需求的发展变化,把握了公共管理发展的内在逻辑,因而随着改革的深入,提出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来确定政府职能,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并且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民间组织发展的方针和政策,要求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出要努力提高干部和公务员的现代公共管理素质,建立一个既与当代公共管理发展总体趋势相一致,又符合中国特点的新型公共管理体制。一句话,当今中国,公共管理模式的转换应该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当代西方的“新公共管理”在实践上与传统的公共行政或说公共管理有明显的不同,因而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形成了对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进行重大变革,进而形成“新公共管理理论”①,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模式的转换作为一种在中国出现的客观现实,一种在中国未曾有过新的公共管理实践,它为能够对这一实践做出解释并做出进一步改革导引的理论的构建提出了要求。正因为如此,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科学领域,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公共管理研究已成为一个理论热点,一个正在探索的理论面向现实的重要领域。

对社会科学而言,现实变革推动和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决定了一个学科形成后,必然是深入地展开学科理论研究和培养学科专业人才,而且,理论研究同时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保证。如何进行理论研究?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就此而论,公共管理的共通的、是普适的。但任何一个国家的公共管理,无不是在自己历史发展和现实条件,尤其是在自己的政治和公共管理制度下展开的,从而有自己的特点,回应自己国家特定的需求。在当代中国,对公共管理理论的探索,我们认为基本目标有二:第一,总结研究当代世界的公共管理变革和理论发展。具体言之,即审视当代世纪范围内,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政府管理改革先行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实践,总结其经验和教训,研究其新公共管理理论之所以产生的动因、理论发展的脉落,如从管理主义、公共选择理论,到新公共管理理论,再到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内在的发展逻辑与现实影响因素。在把握当代世界范围内公共管理变革的基本趋势,追踪理论发展前沿的基础上,探求公共管理中具有普适性的因素,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促进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变革及理论的发展。第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能对中国公共管理实践有解释、说明和预测的公共管理理论。当代中国的公共管理,是对当代中国公共事务进行协调和控制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发展,在当代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的,是公共管理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管理模式。因此,对当代世界范围内公共管理理论的追踪和研究,归根到底,就是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尤其是要通过这一理论的探索和建构,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而持续地增长,社会稳定,民主进步,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公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这一“中国模式”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和说明,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基于公共管理做出有价值的参考的预测。如何展开这一探索,从理论建构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最基本的就是要基于学科综合的基础上来进行。当代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正如人们说公认的,当代正在成长的公共管理理论,它的关注焦点由“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果与绩效的研究,从而使战略管理、管理的政治环境、项目执行、绩效评估、公共责任及公共管理伦理成为核心问题;它倡导的管理理念,其中心问题是“如何提供公共利益和服务”。它提供的一整套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则是十分注重在处理公共管理问题,尤其是政府与市场、企业与社会关系时,提供一整套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新思路与新方法。而这一切之所以成为可能并形成一种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则是由于它的知识基础,即公共管理学作为一种广泛和综合的知识框架,把当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分析、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融合到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研究中。因此,要追踪研究当代世界的公共管理知识,尤其是要建构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必须走一条基于以政府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又不局限于政府,以公共行政学为基本视野,但又必须同时关注相关的多学科,即基于以公共事务管理为核心,基于公共管理又必须逸出公共管理,逸出公共管理又必须回归公共管理的多学科研究路径。

公共事业管理的认识第6篇

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困境分析

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之成因,有必要从专业设置背景及专业教育存在问题入手:

(一)专业教育与非营利组织发展不平衡

自1999年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全国各高校亦纷纷开设该专业。目前专业办学规模、发展速度超越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和公共事业发展速度是毕业生遭遇就业困境的根本原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受社会欢迎甚至成为“抢手货”,而在我国却“无人问津”,究其原因是西方国家的非营利组织较为完善,而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尚未充分发展。

1.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缓慢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在我国社会结构由二元格局向三元格局转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载体,起到承接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具体的执行性和事务性职能的作用,而且能够为市场经济提供有效的、不可或缺的社会服务。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凭借其独特的职能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和市场失灵,并且在沟通政府与社会之间起到中介桥梁作用。[1]然而,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步伐缓慢,严重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就业。首先,政府角色“越位”、“错位”。政府包办了本应交给社会管理、以市场模式运作的公共事业管理,制约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客观上造成专业人才无“用武之地”。其次,我国正处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时期,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处于机构精简阶段,甚至不少单位实行“只出不进”政策。即使有用人需求,单位也实行“凡进必考”的原则,高门槛的准入限制以及较少的需求量,使得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与人才实际需求脱节造成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再次,从我国民间组织的情况来看,由于目前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关系定位尚未明确,我国的民间组织大都官方色彩浓厚,缺乏自身应有的独立性、自主性。在人员构成方面,在绝大多数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中,基本工作人员几乎都来自政府部门,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政府部门的离退休人员;在相当多自下而上的非营利组织中,定员和编制极为有限,几乎没有固定的人才渠道,主要依靠志愿者开展活动。[2]上述三种情形,是阻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瓶颈。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发展迅速1999年秋季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随之,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招院校是132所,2002年是180所院校,2003年是220所,2004年发展到300多所院校1,[3]它们广泛分布于农林、医学、科技、师范、财经、综合等各类院校。对于这一新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打算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向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因而出现各高校争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势头,并一发不可收拾。[4]虽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在教育“产品”的“销售”问题未能妥善解决的情况下过快过多地培养专业人才,无疑造成了人才的巨大浪费。由此可见,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导致未能出现预期的、繁荣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供给”大批专业人才与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人才“需求”不足的现实形成矛盾,而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过快发展则加剧了这一矛盾。

(二)专业教育就业定位模糊

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就业定位不清晰、专业特色不明显,导致人才专业显示度低、缺乏不可替代性,严重影响了专业社会认可度。在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其专业培养目标作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由于公共事业涉及领域广泛,导致许多高校专业目标不明确,对学科内涵和学科属性存在模糊认识。有些高校开设专业课程喜欢全面开花,尽可能涵盖所有专业领域课程;有些高校则比较注重专业平台课程,忽视方向性、特色课程的建设;而有些高校则反之。专业教育导向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培养,前者训练出来的学生似乎什么都学,什么都懂,仿佛任何地方都能就业,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才会被社会普遍认为是“万金油”专业,因此,在现实就业中必然时常碰壁。专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低影响了人才“供给”的质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促使大量专业人员未能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无法顺利地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从就业市场对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的要求上看,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熟悉公共部门的组织机构和运作程序,能够对行政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普遍薄弱。

(三)毕业生实践能力薄弱

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是毕业生实践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由于对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造成实践教学目标模糊不清,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和有效运作;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狭窄,主要集中在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落后,专业实验室落后,实习基地利用率不高;专业教师普遍没有参加过基层的专业实践锻炼,缺乏实践经验,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等。目前多数高校尚未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标准,且多采用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加上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严重抑制了师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为适应我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需要的、由国外引入并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专业。尽管目前陷入了人才就业困境,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否定它的价值与存在的必要性,而应以发展促进矛盾的解决。

二、解决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就业困境的路径分析

解决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就业困境,实现理论与实际需求的平衡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此外还要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以及加强实践促进就业等。

(一)推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

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来说,其良好的就业环境需要有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

1.促进公民社会成熟,推动公共事业社会化强大的公民社会是非营利组织生存的土壤。促进公民社会的成熟,实现政府、社会与市场有效的分工合作,可以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5]因此,应当大力推动我国公共事业社会化。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即所谓的“社会事业社会办”,也就是打破国家包办公共事业的单一体制,鼓励多方投资、融资,推动全社会兴办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实现公共事业多元化。在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事业机构,往往倾向于建立多元化的事业投资与经营补偿制度。这不仅能够实现事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投资方式的多样化,进一步增强事业组织和公共服务组织自我补偿能力,而且有利于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进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不仅能够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扭转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能够让其学以致用,不断地推动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发展。

2.预测专业人才需求,规范指导专业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新办专业,在当前我国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办学规模过大、发展速度过快既不利于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又可能会带来人才的浪费。为此,教育部有必要展开专业人才需求预测,进而确定专业培养规模和布点,并对现有专业布点进行调整,同时为各高校招生提供决策参考,有必要针对各高校的专业建设开展切实有效的规范与指导,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健康发展。

(二)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

选择合理的就业方向定位,坚持在“本色”的基础上突出“特色”是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可度的关键。第一,由于公共事业管理涉及面广,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办学优势,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选择合理的专业就业方向定位。第二,加强专业相关理论研究,明确专业基本规范,围绕专业基本课程建设开展对专业平台课程的研究,在课程开设上达成共识。第三,通过多渠道、多形式优化师资队伍。为了保证专业平台课程与专业方向性课程的开设,师资队伍中既需要有具备公共管理学科背景的教师,又需要有在公共事业管理特定领域有专门研究的教师。第四,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坚持在专业“本色”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即以公共事业管理为核心,实现专业平台课程与特色方向课程的有机配置和整合。

公共事业管理的认识第7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出路

1998年教育部调整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目录,增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近年来该专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已有三百多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该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化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社区管理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取向要求该专业教育特别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由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发展不到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缺乏一个成熟的外部环境,这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发展。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普遍较为薄弱。以最早开设该专业的东北大学为例,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仅包括入学时的认识教育和毕业实习两个环节,毕业实习提前到第7学期下半期开始,学生结合就业选岗,从第7学期起就去相关事业单位实习,相对其他专业,这样的实习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通过国内调研及各种文献资料,可发现该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共性问题,如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内容设置过于狭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滞后、教师实践能力低下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在明确实践教学目标、拓宽实践教学内容、打造实践教学平台、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等方面寻求出路。

一、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经验表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明确教学目标是完善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首要问题。目前,很多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于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困扰着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和有效运作,致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遵循实践教学规律并结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需对该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进行科学设定。

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可设定为:整合课堂所学知识与实务工作,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功能、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工作程序,了解我国公共事业的有关政策;将公共事业管理的知识、方法与态度运用于实务工作中,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技巧,体验公共事业管理者的角色、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培养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精神、态度、价值与职业伦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总体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具体的课程实践教学和实习教学来实现的。所以,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围绕总体目标,制定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各主干课程实践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具体目标。首先,要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即通过课程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其专业素养。其次,要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的目标。实习教学的目标在于为学生提供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实务训练机会,使学生在实习中尝试扮演公共事务者的角色,检验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和原则,深人体会并通过专、兼职教师协助学生整合各种专业工作技巧和知识及理论,培养学生适当的专业价值观和思考能力,为今后从事专业服务打下扎实的基础。具体要求是:一是使学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基础知识和一般知识,价值观和技巧;二是帮助学生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和相关课程领域的分析技能;三是通过实习过程中的反思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有所提升。

实践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要明确目标到底“是什么”,同时更涉及达成目标的基本要求和所需条件等方面。总之,设定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目标,应力求做到简洁、明确、具体,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二、拓宽实践教学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结构性教学过程。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办较晚。现行的实践教学内容只包括集中教学环节,这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管理类专业的基本特征实践性很强,很多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要求很高的技术性和操作性。为了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积极拓宽实践教学内容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具体来说。可从三个层面进行拓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一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和实践活动三大块。前两块均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以实验教学大纲为指导,教师根据每门课程的要求,制定出具体实验方案,课程结束后有反思、有考核、有成绩。实验教学可开设公共事业案例、管理信息系统、社会调查统计、心理咨询等课程,而实习教学则可开设社区管理、教育事业管理、医疗事业管理等课程。第三块实践活动是指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没有教学实验、实习要求的课程,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自主安排的实践教学活动。公共事业管理主干专业课程均可安排实践活动,由于这些课程理论性较强,任课教师可根据课程的性质与特点采取影视教学、校外参观、机构探访、社会调查、学生小组活动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工作。二是专业实习教学体系。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应安排二次专业实习教学,包括专业技能实习和毕业实习。专业技能实习安排在第67学期,为期6周,毕业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为期12周。在专业实习教学中,应制定专业实习教学大纲,采取集中实习的方式,由系部具体组织实施,从机构的选择、实习内容的确定、实习过程的指导,都要有具体的规定与计划,每6―8名学生配备1名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并制定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督导的考核方案和办法。构建实习指导与督导的工作模式,从而保证专业实习的教学效果。三是自主实践教学活动体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根据学习的需要进行的相关专业实践活动,包括专业认知实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志愿者实践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将集中实习实践和分散实习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基地实习实践组织性与非组织性实习相结合,充分体现出该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拓宽实践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获取实务能力与技巧,形成“专业自我”即专业工作者应有的价值观、素质和工作态度,学习专业工作不同介入方法应有的步骤与方法,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价值观的指引下开展社会管理服务。

三、打造实践教学平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可从两方面进行打造:一是在校内构建节约型、集成式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二是在校外建设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教学实验室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为学生提供基础实践 训练的有效平台,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基础上,借助模拟、仿真手段和虚拟环境。应用广泛的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教育教学的综合性场所。近年来。围绕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引入实验教学和科学试验方法,一些高校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机会和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需要构建节约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实验室及其集成式运行模式。实验室按相关课程群进行建设。使一个实验室具备承担多门课程的功能并且全天候开放。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制定出一整套适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互动的弹性运行管理制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可根据课程安排并结合自身特点和兴趣网上预约相关课程的实验项目。

校内外实习基地是提供学生工程性实践训练的模块。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最有效的形式,是整个实验教学体系的核心。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乏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实习多是自己联系。这种分散实习的形式不利于教师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考核难度较大。因此,高校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首先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其次是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的特点,发挥不同实习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准确选择教学实习基地,以建立健全多功能的实习基地为理念;再次是对整个教学实习基地进行全面、整体规划,建构完整的教学实习基地体系。与具有良好行为的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组织,以双赢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有效的程序和监督机制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拓展视野、亲身体验的场所,使学生能感受现实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初步认识社会需求、提升对服务社会的认知,从而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了解自身的不足,激发学习的动力。

四、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必须拥有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公共事业管理的实践能力。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多是过去从事行政管理或其它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因工作需要才转型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或者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基本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实践锻炼,大都缺乏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严重影响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

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应具有公共事业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复合知识结构,较为娴熟地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认真负责,善于组织和思考问题。因此,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关键是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其一,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总的来说,可聘请一批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领导和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担任本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行业经验指导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去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操作规程和服务标准,为教师创造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的机会,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采取多种激励手段促进教师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建立适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需求的能力结构。要努力减少单一型教师的比例,从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着手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增加双师型教师和复合型教师的比例,使师资队伍尽快从整体上实现结构性和功能性的转变。其二,建立教师实践教学水平评价制度。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水平评价制度,不仅可使教师形成外在压力,促使教师个体总结经验教训,并积极改进实践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通过先进典型的树立,还能带动能力低下的教师向先进看齐,促进实践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从而取得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永红,刘洋等.建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化工高等教育,2008,(3):68-70.

公共事业管理的认识第8篇

Abstract: Public superintendent when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 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soon as should have decides from awakes ability. From awakes ability to be helpful to the public superintendent for oneself a correct localization, is helpful in the public superintendent knew oneself are engaged in the work, is helpful to the public superintendent occupational ethics level enhancement, is helpful implements the effective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the public superintendent.

关键词:公共管理者 自醒能力

key word: Public superintendent From awakes ability

作者简介:朱进芳,女,1972年生,汉族;工作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自醒能力是一种自我认知能力,就是一个人对自我情绪、情感的体验,对自己行为的动机、目的、过程策略及结果的认知,进而能够对自我进行有效地控制和驾驭的能力。自醒能力有利于提高一个人的洞察力;有利于个人的自我完善;有利于提高一个人的预测能力。公共管理者是受国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共权力,负责运用资源,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人。公共管理者既有公共的性质,又有管理者的性质,他的一言一行将关系到人民的甚至是国家的利益得失,因此自醒能力对于公共管理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

(一)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的自我剖析

自醒能力越强,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意识,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特长是什么、适合做什么,正确的认识自己的性格、知识水准、技能程度、智商、情商、思维方式及方法、道德水准等等。只有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扬长避短。很多时候我们都逃避审视自己,模模糊糊地觉得自己好像就是这个样子,也说不出来有什么不对或者优秀的地方,很难对自己进行一次剖析或者总结。这样你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怎能让这个社会来了解你呢。因此自醒能力的作用尤为重要。

(二)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了解自己所面对的环境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想做什么,你就能做什么的,因为有环境的制约,你必须要考虑周围的环境,他们制约着你所拥有的机会。“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什么是“东风”?其实就是要达到目的的条件。如果你并不具备你所要做的事的条件,而你一定要去做的话,那么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在此,自醒能力就担当起此重任,它会利用其功能对自己周围的一切作出客观的分析,以便找到“我想往那方面努力?我能往那方面努力?我可以往那方面努力?”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最终对自己作出正确的定位。

二、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一)自醒能力有助于纯洁公共管理者的需求

公共管理者的自醒能力越强,他就越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和安全需求,然后是被爱和尊重的需求,接下来才是自我实现的需求。[1]当一个人的自醒能力欠缺时,他可能只对眼前的利害得失更为关注,而最终却忽视了更为长远的东西,因此才会出现诸如决策的短期效应,、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等很不正常的现象。当一个人的自醒能力足够强时,他就能够不断地审视自我,觉察出自己的优缺点,最终理解自己需要什么,自己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努力等问题。

作为公共管理者,不论职位高低或功劳大小,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安危和利益得失,更多的是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得失。当他的自醒能力足够强的时候,他就不会将自己的眼光仅局限到自我,而会以全心全意为宗旨,把关心人民的疾苦当作自己最大的需求,他就会广泛联系群众,尊重人民的权利,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甘做人民的公仆,认真倾听、搜集、分析、接受、和采纳群众意见,自觉、主动地尽一切努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始终不渝地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人与事做不调和的斗争,以致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二)公共管理者的自醒能力有利于强化公共管理者人本管理的理念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采用种种手段,充分挖掘自然进程赋予人的各种潜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提高管理绩效。人本管理是一项多目标、多因素、多功能的复杂系统工程。实现人本管理,包括实施一系列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子系统工程。人本管理的原则有:个性化发展准则、引导性管理准则、环境创设准则、人与组织共同成长准则。

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大趋势,过去的那种靠强制、压制进行管理的历史已经过去,也是根本行不通的,因为无论何种管理工作都要靠人去实施,不重视被管理者的需要的管理只能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当管理者的自醒能力欠缺时,他就无法正确而深刻地体会到被管理者的行为特征和要求,他就不会顾及被管理者的感受,从而忽视人本管理的理念,而只把管理无效的原因归结到其他方面。反过来,当公共管理者有足够强的自醒能力时,他就能以己推人,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人本管理的重要性,并且有能力进行有效的人本管理。

(三)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公共管理的性质

自醒能力强的公共管理者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不仅肩负着公共和管理者双重的责任,还担负着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能承担从内心主观上认为应该担负的责任,主要包括忠诚、良心和认同感;还能承担客观责任,包括由制度和职业关系所决定的责仁、为了公众利益所应当和必须负有的制度和社会方面的责任。他的每一个决策和实施的过程都有重大的意义,必须慎之又慎,必须做出科学的的判断并制定相应的措施,避免主观臆测。公共管理者只有具有相当强的自醒能力,才能担此重任。

三、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公共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就是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人们在其工作中或劳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奉公、守法、忠诚、负责、政治坚定、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勤奋敬业、公正行政。自醒能力强的公共管理者通过对自我需求和自己工作性质的正确认识,就能以公共利益为己任。

(一)自醒能力可以使公共管理者秉公办事、勤奋敬业

自醒能力强的公共管理者能够认识到公共管理的神圣与崇高。在认识到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后,就会按照公共利益原则和公共理性的要求去处理公共事务。做到一是办事公道,断事公心,不徇私情,不枉国法;二是为人正派,是非分明,不虚美,不险恶,不拉帮结派,不趋炎附势,不阿谀奉承;三是光明正大,襟怀坦荡,不歪曲人意、不隐瞒己见,不文过饰非,不搞阴谋诡计;四是在日常工作中竭尽忠诚,兢兢业业,不潦草塞责、无所用心;五是艰苦奋斗、不畏艰险、任劳任怨,视所负职责如生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自醒能力可以使公共管理者遵守法律、清正廉洁

遵守法律本身也是由公共利益原则决定的。遵纪守法是公务人员履行义务的保证,其含义相当广泛。公务人员首先是一位公民,他必须同其他公民一道,遵守而且要模范遵守国家宪法和各项法律,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次,公务人员必须遵守有关公务人员特殊整体的各项法律法规。再次,公务人员必须遵守自己职业所提出的特殊规范要求。最后,公务人员必须遵守本人所处于的特定职位的具体规范和规则。

自醒能力与公共管理者的清正廉洁有直接的关系。前几年因受贿锒铛入狱而名噪一时的某省级干部的自白颇为典型。他说:“近几年来,我官做大了,便放松自己,不注意提高道德自律能力,没有了坚定的道德观念,再加上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制约很少,即使有也是形式化、表面化、因而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被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淹没了。”[2]从这短话我们可以看出,自醒能力对公共管理者清正廉洁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因为的自醒能力越强,公共管理者的的自我驾驭能力就越强,他就能经的起各种诱惑,不会置人民大义而不顾,失去自己作为公共管理者的办事原则,真正理解国家公务人员的清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四、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管理能力的提高

(一)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公共管理者的自醒能力越强,他的洞察力就越强,他的预测能力也就越强。他就具有更强的分析思考和决断能力,他能够收集相关资料并据此做出合理的假设和构想从而能从众多行为过程选择中自行决断,能够全面分析问题,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描述,分辨是否每个问题都有深入分析的必要并决定问题的轻重先后,在各种建议自开始时就未受到任何支配的前提下,尽量收集可能的解决方法,估算各种选择的优势和劣势,做出合理的判断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二)自醒能力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者的计划组织能力

公共管理者的自醒能力越强,他就能够对整个组织的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情况作出一个合理的判断,能够对每个组织成员的心理偏好和行为特征进行正确的分析,因此他就能够进行有目标、系统化、前瞻性的协调工作,为自己和别人拟订必要的工作步骤,有计划的运用材料和资源,计算投入和产出,考察技术性可能,时间充足度和背景条件,将各种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问题考虑在内,注意目前和将来的任何需要,将取得的最佳成果与花费的时间有机的结合,最终实现有效的公共管理。

(三)自醒能力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者处理压力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自醒能力的公共管理者能够有效的控制自我,能够对自我和事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他就能够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保持原有的工作标准,无论面对的是何种艰巨的任务和社会压力,能不懈的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直到找到答案,不浅尝辄止,轻易怀疑原先的结论,能顶住超负荷工作的压力,日间工作时几乎没有过注意力分散或疲倦的迹象,能同时处理多项任务,能迅速承担额外的烦琐工作,加急赶任务时,仍能洞察细节。

(四)自醒能力有助于提升公共管理者的个人形象进而实现有效的公共管理

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管理者的个人魅力在无形中促进公共管理的有效性。个人形象是指通过个人的口头及肢体语言在他心目中确立起来的积极、稳重、可信的印象。自醒能力强的人,就能够自信而不自负,不虚情矫饰,稳重从容,语言表达清晰而有条理,谈吐轻松、流利、,善于运用说服力的肢体语言,保持自然的目光接触,行为举止彬彬有礼,有分寸感,善于避免挑衅,过度反应或敌意行为。因为管理者一旦被被管理者所吸引,那么管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因为被管理者对管理者强烈的认同感。

自醒能力对于有效的公共管理者的其他素质的培养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根据波茨曼和史陶斯曼在《公共管理的战略》中提出的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其中良好的自我评估者的前提就应该具有较强的自行醒能力。另外,有自醒能力的人本身就很有耐心,因为他从来都是在不断地分析思考。

总之,管理是一种可以被我们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关于赢的力量与艺术,公共管理者内心世界的情绪、情感影响其外在的世界。换言之,公共管理者的思想有多远,他所实施的公共管理就会多有效,在你成为公共管理者之前,自醒能力只与你自己有关,在你成为公共管理者之后,自醒能力还与别人有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