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公园景观设计要点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9 16:20:08

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公园景观设计要点第1篇

关键词:南湖公园;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119-02

一、长春市南湖公园现状

南湖公园位于吉林省的省会长春市,公园始建于1935年,史称黄龙公园,年至今已有75年的历史。公园位于长春市区南部,占地面积238公顷,其中水面96公顷,约占公园总面积的1/3(见图1―1),从空中俯瞰南湖公园,东西窄,南北长,南湖公园的位置正好处于工农广场,南湖广场和新民广场所形成的等腰三角形的中间(见图1―2)。是提供给市民休闲交流的公共空间,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周边生活环境,还起到展示城市文化形象的作用。

南湖公园的现今树种104种,树木总量14.3万株,树木都已成形,湖西的森林区已出具规模,园内商业服务网点、游乐设施服务休闲项目等配套设施。

二、南湖公园景观环境调查分析

长春市南湖公园景观环境形象,从主题形象与景观环境两方面来分析。长春市南湖公园景观主题营造应结合长春市文脉地域特点进行景观设计,公园景观主题应该突破了传统公园的固有模式,体现多元化设计风格以及生态、文脉、人性、等各设计要素。

景观环境形象是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的设计,也就是狭义景观设计。对于公园景观环境形象,可以从总体形象与各个景观要素两方面来讨论。

三、南湖公园景观层次划分

公园的景观有从整体到局部的递进层次,可以将其简单概括为“大园区”一“分类园区”一“小园区”,的景观层次。首先它具有作为“公园”的整体主题景观“大园区”,如全园作为“一个中心大群落”的整体主题景观形象。其次,将“大园区”中有共同特性的主题景观区域归到一起,成为中间层次的“分类园区”,如在“一个中心大群落”中再进行划分。再次,将各“分类园区”拆分为一个个“小园区”,景观层次在整体大主题设定的范围下,多以整化零的手法,再局部设计特色。

(一)入口景观空间

南湖公园各个入口景观空间,没有表达出长春市的文脉特色,景观空间层次不分明。同时,公园在游览功能上,应设有引导游客局部主题园区出入,并设置简介标识的空间。在这部分空间中,应在该园区设置界定出入口意象的标志,而有些环境的显性意象如大树、特定植物片区等等,都可成为入口景观空间的造景原型。

(二)主题核心空间

以长春市的文脉和东北的地域为依托,涵盖了地域文化所有景观元素的主题景观空间,景观元素的整合统一在南北原路的轴线上,加以长春市的文脉特征广场节点景观设计来综合体现。

(三)景区过度空间

公园中景区过渡空间是指从进出空间到主题景观空间边缘的空间区域及主题景观空间内各个主题活动区域之间的过渡联系区域。过渡空间是主题场景的酝酿过渡区域,也是游人的休息松弛区域。南湖公园中景观过渡空间的表达,是以设计实际场地与周边环境意象的整合来营造的。在这里,周边环境意象包括了“水体”、“树林”、“小品”等等。

(四)景观设计重组优化

南湖公园景观设计应有一个讲究规则的景观空间组合序列设计,能使公园体现出空间特色。将主题景观、游乐景观的各部分景观景点按一定的次序组织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为游客营造最佳景观空间景观设计原则。景点组合序列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赋予空间节奏性,这是景观设计组合序列更高层次的运用,分为发端、延伸、主体、收合四个循序渐进的阶段。

(五)公园系统优化设计

城市公园是伴随着改善大城市的住区条件、环境而产生的,不论是西方出现的居住郊区化,还是在中国现阶段的城市住区园林化,都反映出人们对于自然更好融合的居住环境的向往。不论是田园城市理论、还是山水城市理论都试图解决由于工业发展产生的居住与自然环境分离的矛盾。

城市公园系统在概念中指出:应当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体系,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城市文化等功能的活动。目前南湖公园景观设计系统规划应当点、线、面结合,即以特色小品、广场、绿地等点状绿地与城市公园的平面相结合进行景观优化,公园应添加轴线来贯穿南北的景观空间联系,形成具有理想系统化的级配模式。

(六)公园景观设计机制

由于南湖公园的景观设计影响因素复杂,作为个体创造者的建筑师、规划师、景观设计师确实显得很渺小。因此,从规划设计层面建立一个有众多工程师、科学家、社会学家、政府和市民共同参与的设计集群。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是参与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其工作不但是对公园景观开发建设提出构想、选择设计方案,还应对设计思想进行宣传、交流和贯彻实施。把规划推荐给群众,各个利益群体讨论,并根据公众的意见加以修改,即所为的“推荐规划”。

(七)结语

本章将研究得出的改造设计运用于长春市南湖公园中。改造在对公园的景观资源、游人使用情况等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后,基本保留和延续原有景观结构与功能分区,对问题严重、矛盾突出的地段进行局部改造优化。

1、通过对建筑小品的改造、以及植物造景,继承和延续南湖公园的传统园林风格造园,强化个性特色。

2、运用生态恢复设计理念,对植物进行分级保护、分级改造。注重地方植物、色叶、观花植物的运用,形成“春樱、夏荷、秋花、冬松”的特色景观。

3、运用环境行为学理论,对游人进行使用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景观空间的使用性质进行调整,应该解决老年人晨练活动场地设施不足,增加残疾人的活动的便利景观设施的问题,来完善公园的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刘滨谊.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寻求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创新的基点[J].新建筑,2001(5).

公园景观设计要点第2篇

关键词:湿地公园、公园景观设计、生态化、人性化

1、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概念

1.1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概念

湿地公园是指城市中自然形成的绿地公园,该区域是天然湿地,通过合理保护和规划逐步形成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在保护和建立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的基础上,同时还有对湿地公园生态教育和湿地公园旅游等功能。

1.2湿地公园景观的内涵

湿地公园景观是在对湿地进行恢复和保护建设的基础上,满足湿地功能的前提下,利用湿地自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挖掘区域湿地文化,设计出湿地公园适宜公众游览的景观。

1.3湿地公园景观的要素构成分析

1.3.1湿地水体景观:主要由水域景观、沿岸景观及陆域景观构成为主要构成元素。湿地公园内面积大的水体通过自然界物理反应可以形成小气候,可出现云雾缭绕、潮涨潮落等现象,易形成独特景观可以使人亲身感受自然、体验自然景观的奇妙。

1.3.2湿地生物景观:湿地公园的生物景观包括植物景观和动物景观。湿地植物景观主要是由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组成的。湿地动物景观主要是由湿地水鸟、湿地昆虫和湿地鱼类等组成的。湿地动物可以活动的景观,可以为静止的湿地公园景观增添一丝生机。

1.3.3湿地文化景观:湿地文化景观为区域的文化特点的具体体现,体现出该区域的民俗风情,民俗习性等特色,展现在湿地环境中独特场景、意境。该湿地区域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人类所改造地域所保留的印迹、建筑、地域特色、硬质景观等。

2、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2.1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整体设计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整体性设计,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各种元素要统一,形成的有机整体,相互发展促进,设计要有内涵,再设计植物配置、建筑小品、湿地公园各个节点层次要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魅力,如湿地性水域,植物群落、大型活动场地设计风格要相互统一,设计主题贯穿设计之中。湿地公园的整体性设计,使我们更加明确设计目标、设计特色,从而为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理念提出了有利的理论基础和设计实践。

2.2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园中应提供人们亲水性,设计出可以足够观赏和体验的场所,注重人的五感,使人全面感受湿地水的魅力,湿地公园设计时应注重公共活动空间,利用湿地的植物设计遮蔽空间。美学原则,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实现自然与人互动性,湿地水体应注重动静结合,植物配置应实现虚实结合,层次分明,达到色彩和材质的统一,使湿地公园富有节奏和韵律。

2.3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生态化设计,主要的是尽量保护场地原有的生态环境,开发设计时不受城市发展和影响为基础,在考虑自然承载力的前提下,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寻求城市和城市环境和谐共同生存的设计理念。我们要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更加系统的研究,从环境、地理、水文气候、动植物等方面更加深入的研究总结,在现有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新的独特风格的景观体系。

2.4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服务设施设计

湿地公园服务设施景观是指根据游人游憩活动需要而设置的,游园的路线、景观的建筑物、景观小品等,湿地公园设计时必须满足有人的赏景和休息的需要,如景亭、回廊等,动态路线是为了满足园内游览路线的需要,划分空间形态,采用远近景结合的方式,园区内的雕塑小品设计可以更好体现湿地公园的文化内涵,丰富湿地的表现形式。

2.5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旅游保护设计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旅游保护设计,指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对人们的景观旅游,从而来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在开发旅游必须对湿地公园进行保护性设计,保护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利用可持续发展,保护湿地公园在城市宣传湿地保护知识,是人们了解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旅游的发展是在建立良好的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湿地公园更好的发展。

3、小结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设计作为城市公园景观的组成部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可以增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互通和交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湿地公园可以形成一个新型的城市公园发展旅游格局。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涉及了很多学术方面的行业研究,该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详细的介绍湿地公园景观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理论提供了很有利设计基础,为今后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湿地的保护恢复与湿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成熟、不断发展,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也将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淑玲.湖北湿地公园的建设.科技资讯,2006,(30):162~163.

[2]王凌,罗述金.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中国园林,2004,20(1):39~41.

[3]王凌.罗述金.城市湿造景观的生态设计[J].中林,2004(1):39-41.

[4]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公园景观设计要点第3篇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实践;价值维度

中图分类号:TU985.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2-0027-02

1 引 言

在现代城市公园景观建设进入加速发展期时,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都取得了进步,但是在繁荣的背后仍有困惑,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实践呈现良莠不齐的状态,其中有设计的手法单一、经验贫乏和形式化等问题,但是更多的是价值理性的缺乏和价值取向的混乱。对于我国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实践而言,设计实践方法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对于设计理念的思考更是迫在眉睫。

2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的概念

2.1 现代城市公园

现代城市公园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集中体现和核心,是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的主要类型[1],是由政府、公共团体或者市民建设,由公园管理人负责管理,有一定的规模和设施,对公众开放的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公园包括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游园和风景名胜公园等。

2.2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是以满足人们的多种现代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或有意识改造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以及绿地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主要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开放或封闭、融入城市或隔离于城市的公共场所,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生态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现代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2]。

3 多样价值维度设计实践

3.1 一价倾向的设计

一价倾向的设计指从美学价值为主导的设计。对于具体特定的设计实践而言,一价的设计主要地体现了这一框架中的单一维度[3]。某个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可能主要地体现了某种美学原则,具体的美学设计原则有如下几种。

3.1.1 形式美法则

第一、主从与重点。城市公园由若干要素组成,倘若所有要素都竞相突出自己而不分主次,势必削弱整体的完整统一。因而在公园设计中分清主景与配景、主区与从区是最为必要的。第二、均衡与稳定。在公园设计及建筑设计中均衡可以分为静态均衡与动势均衡。对称的均衡为静态均衡,一般在主轴两边景物以相等的距离、体量、形态组成均衡即是静态均衡。动势均衡,指主轴两边的景物在形体、大小、与主轴的距离等都有可能不相等,但两景物又处于动态的均衡之中。第三、节奏与韵律。过去有人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正是源于建筑的韵律节奏感。音调的起伏节奏感是以韵律来表明的,韵律按其形式特点分为连续韵律、渐变韵律、起伏韵律、交错韵律等。这些特色在公园围墙和条形空间中最易体现。

3.1.2 空间设计法则

第一、围合与渗透。不同的活动对空间的开敞程度有不同的要求,设计者必须提供程度恰当的限定才能使公园为游人所喜爱。第二、序列。在公园设计中,理想的情况应该是随着人的移动,空间不断变化,形成丰富有趣的空间序列。可以利用地面的高差,或是很好地配置树木,或是加设墙体。

3.2 两价倾向的设计

两价的设计实践,兼具美学和社会要素,最佳的例证是功能主义两价设计。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

3.2.1 功能定位

在立意与构思的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内容就是为设计项目做功能定位。不同性质的园林,必然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园林形式。形式服从于园林的内容,体现园林的特性,表达园林的主题[4]。

3.2.2按要素分项设计

按照公园的构成特点,一般认为有以下要素:地形、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建筑小品等。之所以按要素分项设计,主要因为每一要素各自有不同的特点,设计时事先应有针对性原则。

(1)地形。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主要包括平地、丘陵、山峦、山峰、凹地、谷地、台地、河道、湖泊等类型。目前的公园设计还很注意所谓微地形的处理。缓坡草地、草坪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起伏的微地形,不仅创造出优美、细腻的景观,同时利用地形排水,节省土地,适宜开展各项活动。

(2)硬质景观。硬质景观部分平面形式对于园林总体形态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自然的,或自由曲线流线型的。其特点就是形态明确,边界清晰,易表现几何图案。硬质景观是值得着重花精力设计的园林要素。

(3)软质景观。主要指植物。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的形态、色彩、芳香、习性等都是园林造景的题材。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也有差别,因此容易体现公园的地方性。

(4)建筑小品。建筑与小品在公园中都属于点状景观,往往是游人的视觉中心,有时建筑与小品合而为一。公园中的建筑一般在定位和造型上都有较高要求,与城市建筑不同的是功能性较弱,它们常常被用作园林中的点睛之笔。如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和北海的白塔等都是著名的例子。

3.2.3 水体设计

水体在城市公园里是不可缺少的景观因素,既可能为公园增光添彩,也可能带来麻烦。在当代的城市公园中,水体设计变得与以往不尽相同了。大型水体不仅参与了地形塑造,更是空间构成的要素;它不仅仅是被观赏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两岸对望的距离,限制了游人与景点的接触方式,控制了人与景点间的视距[5]。而小型景点式水景则重在单体,应充分发挥水的特点,可喷,可涌,可射,可流,配合声、光、电,必能成为众人视线的焦点。因此小水景应以突出个性为着眼点,宜用动水。

3.2.4 突出主景

(1)轴线终止。在几何型园林作法中,轴线是规定秩序的有效手段。我们经常看到纪念性园林围绕主线展开布局,层层推进,主题景点坐落于轴线端头。游人在经历了起伏跌宕的前奏后,最终心情得到集中释放,园林设计效果就此实现。

(2)塑造地形。有时水平方向的延伸或终止因空间关系不能完美实现,或可以实现但效果不明显,那便可以采用垂直方向的变化。表达崇高主题的适合向高处发展,表达大众化主题的可以向低处发展。几何形的地形塑造可以形成独特的效果,如上海浦东中央公园中的蒙特利尔园就是把地形塑造成规则的卵形。

(3)视觉重心。所谓视觉重心对几何型园林来说就是几何中心,可以通过几何作图求得;对于自然型园林,重心的选择有时不是那么简单,典型作法可以参照日本的枯山水园林,景物的布置虽看似漫不经心,但却又恰到好处。

3.3 三价倾向的设计

三价倾向的设计指兼顾美学的、社会的和生态价值的设计,一种理想的状态是所有三个价值领域在一个项目中都可以获得最大化的满足[6]。例如位于德国鲁尔区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独特的设计思想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带来了震撼人心的景观。在生态上,原有工业遗址的污水得到了净化,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而利用原有“废料”塑造公园景观的手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了对生产材料所需的资源和能源的索取。而在绿树成荫和原有钢铁厂设备的背景中,摇滚乐队在炉渣堆上的露天剧场中高歌,游客在高炉上远眺,登山爱好者在混凝土墙体上攀登,儿童在铁架与墙体间嬉戏,这一原本十分幽闭、令人恐惧的地方成为向公众开放的生机勃勃的场所,这一对比中体现出来的景观公园的社会价值不言而喻。在美学方面,设计提高了工业废弃地的视觉景观质量,创造和展现了一种保留历史脉络的工业遗存的独特景观美,启发了人们对公园和景观形式、含义和作用的重新思考。

4 结 语

总体说来,可以指出三价倾向的设计比两价倾向的设计更好一些,依次而言,两价倾向的设计是对单价倾向的设计要进一步,一个设计在每一个价值领域都赢得尊敬是可能的。而与之相对应,我们更应当给予这些近乎在美学、社会和生态领域都获得成功的设计最高的评价。这必定是未来最有生命力的综合而平衡的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朋.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2] 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

[4] 唐军.追问百年――西方景观建筑学的价值批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公园景观设计要点第4篇

关键词:城市公园;园林小品;作用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为改善城市环境以及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大量的城市公园在城市的不同方位建立起来。现代的城市公园集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身,与此同时大量的有着时代性、艺术性、功能性的园林小品在城市公园中建造起来。园林小品的应用不仅对公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也起到了加深意境、烘托气氛以及活跃景色作用。

1.园林小品概念

园林小品指的是在各种类型的公园绿地中所使用的选址适当、富有情趣、造型别致、功能简洁、体量轻巧的园林构筑物。它在公园不同的区域与场所都有放置,以方便游客休憩以及进行文化娱乐活动,以使游客可以更好地在公园中游览。同时,园林小品可以丰富公园的景观,使游人感受到更具美感的城市公园环境。

2.园林小品的类型

园林小品在城市公园中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现,所使用的建造材料也不尽相同,在对园林小品进行设计时,已经全面地分析了城市景观、空间、文化传统、环境特征等影响因素。根据服务功能的不同,可以把园林小品划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2.1饰景性园林小品

饰景性园林小品在城市公园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主题、分隔空间、引导空间、丰富景观以及画龙点睛等。这种类型的园林小品包括:雕塑小品、纪念小品、交通小品、水景小品、围合小品等。如丽水市的约爱斯广场上设计的景观浮雕墙,其在有着将空间进行分割功能的同时,还可通过浮雕的内容使广场主体得以彰显,突出健身的作用。

2.2休憩性园林小品

休憩性园林小品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水泥、不锈钢、木材以及自然石块等,其造型包括遮阳伞、遮阳罩、桌子、椅子、板凳等,放置的方式常常同公园内部的环境相结合。休憩性园林小品的质地、色彩、大小以及位置要和公园的整体设计风格与环境氛围相协调,进而才能形成独特性的景观。尤其是将园林小品运用在具有休息功能的广场上时,应该更加注重营造活泼浪漫、温馨、恬静、轻松的氛围。比如成都活水公园内府南河边的休息座椅被设置在河两岸沿岸的走道旁,不但可供市民乘坐休息,而且其材料的使用、色彩的选择以及匠心独运的独特造型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3灯光性园林小品

灯光性园林小品包括在公园内的投射灯、地灯、灯笼、庭院灯、路灯等。灯光性园林小品不但有着较为实用的照明功能,同时还有着一定的观赏性,其外观、质感、色彩与造型应和公园的环境相协调。灯光性园林小品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公园的夜景,突出公园较为核心重点的区域。比如成都市人民南路上的路灯,其在质感、色彩和外观上都有较好的设计处理,进而同沿路的景观有着较好的协调。

2.4服务性园林小品

服务性园林小品主要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游客,同时它还有着一定的装饰性与观赏。服务性园林小品在质地、色彩以及造型方面要同公园的风格与环境氛围相协调。该类型的小品包括果品箱、售票厅、园内公共电话、洗手池、饮水泉等。例如上海的世纪公园在七号入口处售票厅的设计,结合安保功能与人口提示功能,并且造型新颖极具现代感。

2.5展示性园林小品

展示性园林小品包括图片画廊、古树名木说明牌、文物古建筑、路标指示牌、导游图版等。其有着对游人教育、引导、宣传等功能与作用,并且造型新颖各异。例如在上海的世纪公园入园处所设置的导游图版,其在起到引导游客作用的同时其独特的造型也点缀了较为单调的公园人口环境。

3.园林小品在城市公园中所起的作用

园林小品虽然在城市公园中作为一种实用性的小型艺术装饰品,在公园所使用的景观要素中占比也比较小,但其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同时有着较深的影响。园林小品可以很好地突出公园的主题,使公园的环境变得更具美感,成为城市公园中比较绚丽夺目的一部分。

3.1主景作用

作为城市公园一种具有装饰性与实用性的艺术品,园林小品有着比较高的观赏功能,通过对其外观造型、尺寸、肌理、质感以及色彩的精心处理,使其成为城市公园的景观核心。园林小品被设置在公园构图轴心与视线焦点上。在城市公园的设计创作过程中,为了突出公园主景,一般是通过空间构图的重心、公园的轴线运用以及抬高主景等方式实现。如上文提到的浙江纳爱斯广场上所设置的浮雕墙,通过抬高广场轴线的端点,突出浮雕墙造型的轮廓,加强艺术感染力。

3.2组景作用

园林小品在城市公园中不仅有着其自身所有的使用功能,而且还有着组织公园内的景色作用,在空间形成连接和过度的纽带,引导游客的游览路线。比如城市公园内的景观墙上所设置的门窗除了具有装饰外,还起到了空间连接与引导游客的作用。以园林小品作为主要元素进行组景时要有立意,同时也要考虑到它的文化性与科学性,体现时代感与地方性。在设计园林小品时,发掘其所处地域的地域特征与文化背景以体现其所独有的风格,以新艺术手法、新材料、新工艺与新技术等反应时代的精神。

3.3分景作用

城市公园园林小品不但有着主景作用与组景的作用,还有着分景作用。分景指的是分割空间,丰富空间层次,增加城市公园景观的造园方法,其分成隔景与障景。其中隔景按照对空间处理的方式不同分为虚隔与实隔。虚隔包括花架、漏窗、空窗等分割处理手法;实隔包括假山、实墙等分割处理手法。设计出新颖的分隔景物,会给游客带来较好的艺术情趣,从而使城市公园的景观更具感染力。例如城市公园主园路两边的景墙的应用,该景墙不但起到了分隔空间的作用,而且具有引导游人的功能。水景作为园林打造的主要元素之一,可把喷泉、流水、汀步等水景式园林要素进行结合,以形成公园动线。园林小品在用于分景时,布局要有创意,这样才能产生较高的意境。尤其是在我国古典园林中,通过细致构思园林小品的设置布局,可以将园林中的景观巧妙的隐藏起来,形成较深的意境,进而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创造出较大的空间视觉效果。城市公园中的园林小品在用于分景时,只有使用了合理的尺度与比例,才能使空间环境更为和谐。同时要注意城市公园中园林小品色彩的应用,色彩搭配得当不仅能与公园的整体环境氛围更为协调,同时也能使园林小品自身更具美感而熠熠生辉;若颜色应用不当,不但会使自身在公园中变得突兀、不协调,同时还会降低公园的整体景观品质。

公园景观设计要点第5篇

针对景观设计国外著名的园艺指南曾这样指出:景观设计就是将有关人为创造活动和自然要素有机统一融合设计的艺术科学。是将自然界的资源,如泥土、砂石、水、植物等通过人工加工或构造的方式为人们创造出满足生活活动中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伴随着社会物质和精神建设的不断发展,当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园景观环境的重要作用,相应地对城市公园景观环境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对有关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公园景观设计者应全方位、多层地对公园景观在城市中的功能作用进行深入了解,从人文角度、人性化角度入手,对城市公园景观建设或改造进行设计方案的分析和研究,尽可能地使公园景观设计达到既能给城市居民带来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陶冶市民的情操,缓解精神压力的目的,又能通过构建多层次,多结构的园林景观作品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所以,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要将人同设计作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融入设计活动中,以最大化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只有达到人、景观的二者的和谐统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作品才称得上是人性化的作品。才能是人、景观、环境达到平衡和谐统一发展。

2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思考

2.1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做到“人化”与“物化”的统一人类设计是体现一定时期人们对审美、道德、历史文化以及伦理情感因素的行为活动。唯物主义论称之为物的人化或者是造物的人化。但人类的意识、情感和文化必须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来体现,而人类设计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人类精神的表达,这可称之为人类精神的物化或者是人的物化,物化和人化构成了人与设计作品的互相联系的关系,物化和人化是统一结合体,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4]我们从这个层面也应该明白设计中的人性化是人类自身就拥有的特质,而不是空穴来风。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只是将人化和物化有机相融合,达到人与物融为一体的过程,即所讲的人性化景观设计过程。古时也有天人合一之说,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遵循人性化的理念,达到人与景观统一的效果。2.2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安全性与实用性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广大的市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园景观环境,为人们营造一个充满人文特征的,人性化的满足人们需求的设计作品。如果景观设计过程中未将人性化理念作为设计思路,而是沿着传统的公园景观设计理念和方式进行设计,过多的束缚思想将难以给人们打造具有时代气息和人文气息的公园景观作品,难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换句话说,这样的设计作品只不过是现代城市建筑中的摆设品而已,毫无实际作用。此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严格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设计内容,比如,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设计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尽可能地在城市公园的构造物中少设带有尖锐棱角的景观物体,台阶高程尽可能地低,这样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为老人和儿童着想,使每一位使用者人身安全都有保证。这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也是关键要求,如果做不到这点,即使公园景观装点的华丽无比,也谈不上人性化设计。2.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脉传承城市公园景观具有地域性特征,也就是说不同区域的人文风情、生活习惯和不同对城市公园景观的要求不同;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作为设计者应充分认识到地域文脉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区域城市的公园景观采取不同的设计思路,将各个地域的文脉得以体现和传承。具体分析,作为公园景观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人们普遍对事物的认知存在相似性,历史遗留下的建筑或者其他事物能引发他们相似的情感共鸣,勾起他们相同的回忆,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将多数人认同的景观事物融合到设计作品中。第二,在景观设计中应深度发掘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将最具该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元素融合到设计中,使设计作品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和唯一新,将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公园景观使用者享用者因处于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景观环境中倍感自豪和荣耀,提高使用者对公园景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只有深刻认识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将最有地域特征的体现城市文化底蕴的元素深挖出来并融合到设计中,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精品。2.4“绿色”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随着人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意识的不断提高,作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者应将“绿色”、环保、低碳的理念融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坚持走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达到设计出的城市公园景观作品既能满足当代人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需求造成影响的效果,使人、环境及社会的发展达到和谐统一。

3结语

公园景观设计要点第6篇

【关健词】公园;规划建设;思考;建议

引言

现代社会已进入到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多种多样,中小城镇的公园在人们娱乐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它变为了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建设的主要要求是公园能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影响市民的生活,增加人们对县城文化历史的了解,更加珍爱自己生活的这寸土地,从而推动近代化的进程。公园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也使市民对城市形成共同的归属感。

公园的构成要素(自然水、观赏植物、景观建筑等)构建出与城市高楼大厦完全不同的景观空间,缓解了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环境破坏,满足人们对自然的渴望。公园为城市增加了一块绿色,美化了县城的环境,给居民提供了更好的休闲空间,营造了生态小游园。公园因为其位置好、面积大、景观美而成为城市的标志,与现代流行的“园林城市”连线。近两年我县正在进行公园规划建设,文章下面结合笔者的一些工作经验,对做好小城市及县城公园的规划建设工作提出了一建议与思考。

1 整体把握公园类型

明确公园类型,确定建设什么性质的公园是公园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公园规划设计首先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确定公园类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把握。一是要从城镇建设规模考虑,公园建设是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到一定规模产物,公园的类型和规模要与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要从城镇居民的实际需要上考虑,公园的类型决定了公园的功能,要从城镇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体现以民为本的城镇建设理念,确定公园建设的类型。三是从县域经济的实力上考虑,公园建设作为城镇公共建设项目,一般来说规模大、投资多,需要政府财政负担,因此,要根据财政收入情况,确定公园类型。

近几年来,随着我省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城镇规模的逐渐扩大,综合性公园建设已成为城镇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完善了城镇功能,体现了城镇化发展水平,也正是这个原因,被列为园林城市创建一项重要内容。综合性公园具有功能齐全、内容丰富的特点,可以满足城镇居民的多种需求,与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娱乐要求相适应。就我省的情况看,一些县城有功能单一的广场和活动场所,最缺少的综合性的休闲游憩场所。随着我省各地县域经济实力的发展,综合性公园的建设已成为可能,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综合以上几个方面考虑,在县级公园建设上,建议以建设综合性类型公园为主。

2 合理确定公园面积

公园的面积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公园的规模和气势,但不是说公园的规模越大越好,面积越多越好。要与县城面积、县城人口相适应,不能贪大求全。要处理好公园建设与城镇建设的关系、近期建设与远期建设的关系,要与城镇的发展规模相适应,与城镇的长远发展相适应,与人口的自然增长相适应。公园作为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要结合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在城镇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框架下,合理确定公园用地面积。

3 强调总体规划的特点

总体规划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 亲人性: 规划坚持“ 以人为本” 的原则,以创造身心再生空间为目的。作为一个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空间,公园提供一系列现代体育休闲和活动的设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和爱好者的休闲活动需要。把人的行为与环境设计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核心”,满足“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愉悦舒适;景色引人,健身休闲;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2) 生态性: 设计理念上遵循设计结合自然的原则。依据土地的适宜性进行生态景观设计,构成宜人的生态景观, 尽显自然之美。造景以创造自然环境为主题,在植物配置上,既要考虑植物的观赏特性,又要考虑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创造高效、和谐的人居环境中的植物景观。(3) 地方性: 提炼场所文脉精神,展示洪泽地方文化特色。景观设计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在景观设计上结合洪泽的地方特色,充分挖掘黄河文化和地方民俗特色。

4 塑造多样化的活动空间

随着城镇的发展,高密度的建筑群使得人们邻里关系淡漠,同时人们位于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中,越来越远离自然。综合公园,作为社会公益事业,是提供公共交往和各种休闲的场所,因此在公园中增加公共空间是一个明显的趋势。综合公园的对象主要是人们的户外活动,各种各样的活动需要相应的空间形式来配合。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休息时间的增多以及城市的人口老年化,对公园的公共活动空间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根据各种人群的行为活动需求而创造的空间,满足人的活动需求,向人们提供缓解城市压力的调剂方式,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情绪安宁,如健身、赏景、唱戏、交友等。比如说舞蹈空间需要开阔场地,情侣需要私密空间,球类运动需要相对专业的空间等等。让人能最大化地接近自然,公园中可亲近、可坐、可躺、可踩的草坪很受人们欢迎,人们可躺在草坪上晒晒太阳、聊天等。

5 重点突出绿化种植

公园绿化种植是公园规划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建设部颁布的《公园设计规范》([1992]384号),作为综合性公园,绿化面积最少要占公园总面积的70%以上。因此,公园规划设计要突出绿化种植这个重点,保证公园绿化用地全部用绿色植物覆盖,建筑物的墙体、构筑物要布置垂直绿化。考虑到公园的景观和功能,在绿化种植中,要注意乔、灌、花、地被(草)、藤等植物的合理配置,注意层次,色彩搭配,分层配置,突出植物的季节性,观花、观叶和观果植物相结合。做到景观与功能的统一,设计与效果的统一,自然性与人性化的统一。在乔、灌、花、草、藤使用上,建议以乔木为主,突出乔木的使用和数量。乔木具有生长期长、树干高、树荫大等生长特点,从规划设计来说,有利于公园功能的配置;从使用性来说,为公园提供了更大的可利用的空间;从养护上来说,便于管养,符合节约化园林的建设理念。

6 巧妙运用植物造景

公园景观设计要点第7篇

关键词: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闲暇时间也不断增多。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在体力上、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力,因而迫切需要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因此,娱乐活动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城市现代化公园成为人们活动的理想场所。人是城市的主人,因而公园设计也应以人为永恒主题。游人的活动可以增加公园的总体艺术效果,并且成为公园景观构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1、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1.1、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涉及范围已远远超出我们常说的“景观”的概念和范畴,不仅仅包含了绿化种植设计,公共艺术小品设计,还要考虑到满足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等综合因素的设计,已经逐渐成为人类塑造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目前,景观设计主要包含了具体空间设计和系统规划两个环节。其中,具体空间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核心和基础,包含了园林设计四要素:建筑、植物、地形、山石水体以及建筑构筑物、公共艺术小品等。而系统规划则是指大规模、大尺度的景观设计,包括了城市设计、土地规划、场地规划、控制性规划和环境规划等。景观设计主要是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广场、街头绿地、城市滨水带、居住区环境等)进行规划设计。

1.2、城市公园设计原则

城市公园设计的原则包含以下几点:协调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经济适用原则、自然生态原则与自我发展原则。城市公园的设计在符合以上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如何从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等方面来进行城市公园的设计,即从视觉方面、生态方面、功能方面这三点来对城市公园进行相关综合的规划与设计。

2、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尺度设计的功能表现

2.1、空间建造功能的表现

依靠乔灌草等植物材料进行景观构建,形成的空间随意性较人,对空间形式没有特殊要求,可以构建出多种不同的空间类型,于是在城市公园中的植物景观也出现出多种空间形态共存的等级结构特点。那么这些尺度空间在现今城市公园植物结构中的构建功能如何体现,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下探讨。

2.1.1、空间统一性的体现

尺度设计中统一性的体现主要包括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所构建的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统一、所构建的空间与周围环境的统一等。公园植物景观所起的的统一作用,就是在视觉上把公园范围内的不同元索连结起来。植物景观在公园的任何一个特定位置都能充当一种稳定的要素,把杂乱景色统一在一起。

2.1.2、空间完整性的体现

不同尺度空间的相对独立可以使空间形态更加完整,完整的空间形态是空间功能得到正常发挥的保证,所以要保持每种尺度空间的相对独立与完整。同时尺度空间之间又有着互相协调与制约的关系,整个空间不能有效发抨其功能,往往是因为某种尺度空间的失调和混乱使其它尺度空间功能受到影响。公园里由植物界定的空间,开闭适宜,漏透结合,能与其它景观空间共同发挥作用,构成障景、漏景或夹景,形成和谐的城市公园景观大空间。

2.1.3空间从属性的体现

空间的从属性是说各尺度空间之间存在着递归的关系特征,即高一级的尺度空间包含低一级的尺度空间。例如由乔木构筑的林荫空间从属于安静休息区的植物景观空间,安静休息区的植物景观空间义从属于整个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空间的这种从属性,要求同属一个空间范围的所有尺度空间要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

2.2、观赏功能的表现

2.2.1、场所标识功能的体现

有着特殊观赏价值的植物景观有着场所标识的功能。一个场所有超常尺度的植物,往往会被人们所记住,进而对这个地方产生深刻印象。例如某地戏台前有两棵人榕树,枝叶开张、亨亨如盖,它们所形成的场所作用已经使之成为厂周城村村民聚会空间的标志物

2.2.2、景观完善功能的体现

为了对某项设计进行完善和统一,往往利用不同尺度的植物对建筑的形体进行重塑或把建筑轮廓延伸到相邻的环境中去。其中植物景观充当的完善作用,就是依据其尺度的不同,充当一条导线,将环境中的杂乱景色进行掩饰、串联,从而使景观保持美观。

2.2.3、审美功能的体现

植物景观的尺度设计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功能体现土要是通过运用基本的美学原理即调和、统一、均衡、韵律的原理,创造出良好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环境。营造良好的植物景观效果要力求在统一中寻得变化,尺度的变化可人可小,但变的度不能超出统一的范围,白然统一也不意味着单调死板。儿株不同尺度人小的植物栽植在一起,要注意它们的构图,如果彼此之间在色彩、形态等各方面差异过人,就会显得变化太大,无法统一,与环境不相协调。如果选择尺度相同,且其它观赏特性也相似的儿株植物种植在一起,虽然形式统一但变化微小,会显得单调乏味。所以在设计时要在变化中求得统一,运用植物配置的方法来突出不同植物的特点和优势,并将这些进行融合。

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手法3.1、公园区域空间设计创造“以人为本”的区域空间对于公园设计相当重要,设计时要善于利用地形地貌、人文历史、自然山水和植物等条件,充分发挥本地艺术优势,使各个空间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在公园的建设中,景观空间的设计应该动、静结合,开闭相间。营造多层次的立体绿色景观活动空间。利用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树木花草,花坛坐凳、山石小品,使景观呈现出多样性,达到生态化,功能化、景观化、便捷化多样化。对于公园内的开敞空间较大处,可适当做些地形处理,控制在路面向上50cm左右,这样更能丰富景观层次。3.2、植物造景设计植物在公园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而合理有效地植物造景设计手法显得相当重要。根据设计实践效果来看,公园绿地内部用地比例根据用地类型和用地面积确定,其绿化、建筑(构筑物)、园路及铺装场地、水体等用地比例要满足规范要求,其中绿地率控制在75%以上。游园设计应以植物造景为主,讲究街景艺术效果并设有一定的休息设施,绿地率应达到65%以上。休闲、景观为主的广场绿地,绿地率应达到60%以上,其它性质广场绿地应结合实际,尽可能提高绿地率。在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造景的最终原则是根据功能、艺术构图及生物学特性要求的完美结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充分发挥植物的特性构成美景,为公园添香增色。植物配置要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厂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3.3、公园设施设计公园设施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让游客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即景观在被观赏的同时,也需要有更多的可触的机会,充分调动人们参与其中,放松心情,愉悦心灵,这样也正体现了城市公园的重要作用。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公园的开放性特征,公园的边界与城市的其它部分具有良好的过渡,甚至围墙都可以取消,这样公园与其它空间将会直接接触,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这样就为公园的参与性提供了又一种可能。绿地中设置的照明设施应与整体环境相协调,照明设施宜采用庭院灯、草坪灯与射灯相结合,色彩、照度应根据功能需要而定。对于绿地内条凳、座椅的数量应按游人容量的20%-30%设置,平均每一公顷陆地面积的座位数一般不少于20个,且合理分布,并根据场地条件可设置必要的健身器材。园林广场铺装尽可能使用硬质透水材料,形式及色彩搭配应具有一定的图案感,不宜采用无防滑措施的光面石材、地砖、玻璃等。公园、游园、广场出入口及园内公厕、游道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4、结语

公园植物造景及铺装设计关键在于强调生态原则、艺术原则与美学原则结合,立足于设计区域的环境条件,体现植物景观的生态性;也要着眼于城市公园的景观特点,根据公园总体布局、景观立意进行配植,充分利用铺装的生态效应因素,使植物景观总体环境协调一致,并注意植物景观的层次效果与季相变化,以及铺装的艺术效果与协条性,使其具备丰富多样又完整统一的观赏特色。

参考文献:[1]孟瑾.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06.

[2]鞠小颖.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化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

公园景观设计要点第8篇

在Riem景观公园中,GillesVexlard用一种清晰的植物元素层级划分来分解宽广的公园,用差异化种植形成不同特点的空间,更多的是在植物多样性上表达足够的细节设计。他在土地上布置小树林,灌木条带,树篱带和孤植树,而不是密实的树林。小树林只包含单一树种,3万棵树形成特定区域,便于感受空间的尺寸[3],至少100m长的灌木条带是一种引导视线的很好的方式,孤植树醒目而庄重,为草地提供了重音,同时衬托了场地的广阔。除此之外,设计师还为景观公园的周边区域布置了一大片开花植物,调节春天时草坪单一的色彩。具体地说,Riem景观公园在空间塑造方面充分利用植物材料进行空间塑造,划分层级,综合运用了实体占领和实体围合两种空间构成的方式,主要用植物材料代替以往的硬质材料的布置,用植物作为占领物或是围合中的底面、围合和顶面,通过植物的相对体积、位置关系,营造了更加生态自然的空间环境。

1利用实体占领形成空间的设计

Riem景观公园的空间塑造主要采用了植物材料,布置树阵形成空间(用实体占领的方式形成空间)。密林、小树林和绿篱将公园分隔成不同的区域,同时限定了空间结构(见图1,图2),占领物之间的张力可以很好地形成空间感。

2利用实体围合形成空间的设计

在Riem景观公园的空间塑造中,也部分采用了实体围合的方法来形成空间。公园中主要使用交冠的乔木形成绿廊遮阴,此时树冠下的空间内外贯通,既不影响游人视线穿射,同时又营造了空间分割感,起到了很好的构成空间的作用。植物材料具有更重要的空间建造功能,即它能充当建筑物的地面、天花板、围墙、门窗等多种结构。由它形成的空间是指由地平面、垂直面以及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成的范围组合。在地平面上,以各类的地被植物、矮灌木来营造范围,垂直面可通过树干、叶丛的疏密和分枝的高度来影响空间的闭合感,同样,高大茂盛植物的树冠也限制着朝向天空的视线,形成顶面[4]。这样由绿色植物构造的空间相比硬质材料有更多的亲和力与自然性,更符合市民对于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要求,因此Riem景观公园成为慕尼黑具有时代特征、美好风景和良好生态的休闲公园。

空间的组织影响空间的设计

空间组织与园林绿地构图关系密切,没有空间,便不能组织风景视线。因此,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有时把全园划分为既有联系,又能独立、自成体系的局部空间。在游人最多、逗留最久之处,如入口处、制高点、构图的中心地带等,安排优美的静观风景画面。在动态观赏的空间组织中,须考虑构图边缘和景色更替,注意景观的节奏规律[4]。

1采用串联、并联结合进行空间组织

Riem公园在景观的组织布置上兼用了串联布置和并联布置两种方式,串联的布置方式能有更好的连续性和流动性,而并联的布置方式更具有可参观性,因此串并联的兼顾集合了两种组织形式的优点,更便于游人游览,在布置方式上也更加具有灵活性。

2利用点、线、面结合进行空间组织

Riem公园的设计恰当地结合了点线面元素,使我们认识到园林设计的另一种作用:以小带大,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达到实效地整合整个公园的作用。

点的布置。在景观中,点的应用能够较好地调节景观的节奏和韵律。从整体来看,园林中的点是相对很小的形,从概念上讲点是没有量度的,也没有连续性。点周围存在一定的影响范围,是点控制的空间,是点得以存在的“场”的环境,宽阔的空间环境有利于点的个性表达。物体的“场”即是它能被人察觉到的极限距离。它是一个区域,可以大得看不到边际,也可以很小。如一片森林,每一棵树都是这个“场”的点,而其伸展的枝干所覆盖的区域定义出树的一个特定的“场”[5]。在Riem景观公园的空间塑造中,所设计的树阵就是以小带大,以点带线的典范(见图3,图4)。

线、面的布置。1)整体线面关系。整个Riem景观公园主要采用了线面结合的布局方式,其主要道路为线,而由道路划分出的区域为面(见图5)。园林中的线是细长的形,与体、面相比具有明确的精致感和轻巧感。在景观布置中,线性的布置具有很重要的视线引导作用。当空间布局采用线性布置如景观轴线,线状的延伸性道路时,这种布置就带有了明确的方向性,这种方向性会对视线产生导向作用,这一设计手法可以用来进一步延续公园的空间。2)局部线面关系。Riem景观公园中,很多的景观都采用了非传统意义上的线面结合手法,所谓非传统指的是不仅仅用线面混合布置来打破单一僵硬的固定模式,而是将线和面完全结合,用笔直的路径和轴线切过大块的草坪。巨大的绿地好像被模板裁剪过,树木长在不规则的多边形上,各个绿地空间用线的形式划分,同时也用线的形式相连接,形成相互的渗透,利用对空间的分隔与联系,打破原来单一的静止状态,产生流动的感觉,同时也产生层次空间的变化,给人们一种规整又不失协调的感觉。3)道路布置。图6是Riem公园路径的形式,以直线形为主。园林空间设计中的线形,有一大部分都来自于对道路的布置,因此道路设置的恰当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空间组织的合理性。

3地形的组织影响空间的设计

Riem公园属于开放式公园,因此为了突出强化公园内的景观特色,并且避免和周围地区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冲突与干扰,回避、消除对园内景色不利的景观影响,在公园边界空间设计中使用改变地形来达到视线屏蔽的目的(见图7)。由于Riem景观公园的地理位置,在晴朗的天气里阿尔卑斯山会出现在地平线上,于是为了统一感的形成,设计师在砾石平原的右侧设计了一个空间,和山脉尺度相仿且相互关联。一个20m高的山丘被生长密实的树木包裹着,帮助公园塑造空间结构。山体依据旧飞机跑道的方向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同时参考周边区域地块的方位感,在山上可以眺望阿尔卑斯山及慕尼黑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