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

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8 17:18:52

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

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第1篇

在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以下称《规划纲要》)中,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这标志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视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乘着这股春风,我校于2011年始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几年来该专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但结合教学实践与毕业生的信息反馈,笔者发现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仍存在一定差距。作为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教育密切相关,而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漠视,是影响其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是语文教育最根本的目标。语文素养的内涵极其丰富,可以说是个体发展及融入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反观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大多偏重于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语文素养的积累,这种现象无疑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和终身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目前,多数幼儿教育机构对教师的要求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注意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欣赏等知识领域的学习和积累;二是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三是掌握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四是具备讲、唱、跳、弹、画、组织课程和游戏等方面的能力,并具有观摩、记录、评价幼儿和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五是有撰写工作计划、总结与报告的能力。这些要求当中,有许多都是可以通过语文教育来实现的。那么,如何发挥语文学科在学前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如何才能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对此,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并结合访谈、问卷等形式,分析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力求对教学能有所启迪,寻求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适应当前幼儿教育要求的合格毕业生。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现状

(一)语文知识与技能水平偏低

1.阅读面窄

笔者曾围绕部分中外名著阅读情况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此了解甚少,就算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他们绝大多数也是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一二的,完整阅读的学生数为零;除了语文课本外,他们很少主动涉猎文学作品,至于老师布置的读书笔记,往往都是上网抄袭应付了事。总体呈现出阅读量小、涉及面窄,语文知识匮乏的特点。

2.技能薄弱

作为考量语文知识有效途径的写作和口语表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最为薄弱的环节。表现在写作时要么是无话可说,作文篇幅短,要么是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连篇。部分毕业生在工作中出现不会撰写应用文书、教案设计不合规范等问题。口语表达则体现在普通话语音不准,逻辑混乱,词不达意等方面。

(二)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好

1.学习态度消极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源主体大多为义务教育过程中被边缘化的人群,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再加上“重技能轻基础”思想的存在,以致他们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舞蹈、声乐、手工等方面的训练,而对语文科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语文课堂上热情不高,甚至是纯粹的被动性学习,认为语文科可有可无。对于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也只有极少数会认真对待,更多的是互相抄袭。

2.缺少交流动力

语文课堂本应是思想碰撞、语言交流的舞台,但目前上课的状况却是积极发言的学生只有个别少数,大多数学生缺乏师生语言互动的热情。例如,我校语文课一直有安排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的良好传统,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越来越不尽人意。本应口齿伶俐的学前教育专业班级,在此项活动中也常常出现冷场现象,要么事先没有准备,言之无物;要么只言片语地应付了事;更有甚者紧张到手足无措。长此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以及知识的缺陷,使得他们无法将所学知识在实际运用中融会贯通,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三)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偏颇

1.情感体验缺乏

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所介绍的各种背景知识一无所知,缺乏兴致。在分析课文中情感较为丰富的段落时,很多学生很y进入情境,更谈不上感同身受,甚至认为这样的文章矫揉造作。如《边城》中摆渡人与过渡人在钱财方面的谦让,学生认为不切实际,迂腐可笑;对于文中所传递的祖孙情,学生也无法有深刻体会。至于《劝学》《师说》等文言文名篇,他们连读懂都难,更谈不上心领神会了。这样缺乏丰富情感体验的学生,很难相信他们在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中,能教育出具备健康情感的儿童。

2.价值观有偏差

知识面窄使他们的价值观形成和审美能力发展都受到限制,经常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或因知识储备不足,导致表达出来的完全变味。例如在《项链》一课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同情玛蒂尔德的遭遇,但却很难总结出导致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有学生甚至认为玛蒂尔德用十年辛劳来还债是很愚蠢的做法,不如一走了之。这些都可见他们不成熟甚至有些偏差的价值观。在学生的写作训练中也不难发现这一点,如《记一次令我难忘的聚会》,学生大多选取了记叙自己的一次生日,但在材料的选择上却流于俗套,不是去烧烤就是去歌厅唱歌,流水账似地记录过程,根本无法表达出“难忘”的原因,情感表达十分苍白。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1.生源素质较差

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普遍较差,作为义务教育边缘化的一个群体,大多数中职生对学习从丧失信心进而到丧失兴趣。基础知识的不扎实,也使他们在想有所改变时力不从心,成绩很难在短时间内提升上来。在连串打击之下,丧失了进取心和表现欲。

2.考核方式单一

当前我校语文学科考核方式的单一、僵化,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的是同一张试卷,这样的方式缺乏专业针对性,也不利于对学生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更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这样的考核制度会导致学生学习方式被动、学习动力不足。

3.网络产生冲击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的收集较以往更为便捷,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更愿意直接求助于网络。例如,每次布置课后思考题,学生经常是通过“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来获得现成的答案,而非结合课文开动脑筋,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完成作业。对于本就没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中职生而言,与其手捧纸质图书,不如点开微信直接语音聊天,连最起码的文字输入都省略掉。网络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的便捷作用我们不可否认,但对于认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学习习惯需要进一步改善的中职生而言,他们却没有成为网络数据大时代的利用者,而只如搬运工一般,光凭听和看来接受外界信息,这种无须大脑积极参与的被动接受性认知活动,非常不利于学生进行主动、深入的辨别和思考。

(二)语文课程设置的陈旧

1.语文教材的单一

目前,我校语文课程的设置仍未能很好地与专业相结合,多年来各专业都是统一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订的语文教材,内容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职教育的职业性,但是却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对于语文知识的具体需要。不能与学生的专业相联系的教材,肯定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传递给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相关语文知识,语文学科的学习效果差可想而知。

2.评价体系的老旧

我校语文课程评价现在仍缺乏过程性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仍以书面考试的形式来体现,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漠视了个体差异的存在,容易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被动参与者,不仅不能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可能使学生因为考试的失利而丧失语文学习的信心。

三、提高语文素养的策略

(一)加强学习内驱力的引导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后面对的工作对象主体是3~5岁幼童,在“蒙氏理论”中提出的九个儿童敏感期中,有八个是集中在这个年龄段,而且这些敏感期是需要幼儿教师加以启发引导的,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对幼儿未来发展的影响相当大,所以语文老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具备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爱上这个专业,真正愿意投入到语文学科的学习当中。

(二)加深情感的感化和引领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多为女生,情感表达比较细腻。语文老师应抓住这一性别特点,在课堂教学上力求做到教学语言丰富,达到以言传情的效果。例如教授《荷塘月色》等文笔优美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朗诵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美的享受,进而激发其阅读文章,体会作者情感的渴望。在课外,语文老师可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推荐一些情感表达丰富的优秀文学作品,或举办如读书鉴赏会等活动,与学生共享阅读体会,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使学生与教师产生较好的感情共鸣,从而带领学生走入更为丰富的语文天地。

(三)加大教学策略改变力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不要将教学重点过多放在语法讲解等方面,而应尊重教学主体――学生,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功能,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创造独立(二)高职思政课中融入时政教育是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由于初、高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高职学生对思政课的印象就是“抄”“默”“背”“洗脑”。这种先入为主的看法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对思政课产生心理的拒绝,再加上部分教师上课过程中不讲究方法,填鸭式地给学生灌输他们早已知之一二的“洗脑理论”,高职思政课堂实效性差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若是能够将时政资源融入思政课堂中,用学生身边的、现时代的事实来讲道理,就能令课堂鲜活起来,进而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思政课堂实效性的效果。

(三)高职思政课中融入时政教育是基于教育对象思想特点的需要

大学时期的学生思想更为独立,好奇心强,想法多变,价值选择多样化,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尤其这个时期的高职学生,自身文化素养不高,再加上学校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育,大部分学生对国内外大事不感兴趣,即使偶尔关注一下,也会因为自身学识不够,理解不透,辨别能力不强而形成错误的思想认识。W生在接触到网上不良信息时容易产生激动情绪,在看到一些未经证实的负面新闻时,容易被消极的思想侵蚀,并可能在社交网络的朋友圈和班群中将这种负面情绪加以传播,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把时政热点融入思政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直面那些可能产生歧义和纠纷的新闻事件,可以更快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思想动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社会导向作用。

(四)高职思政课中融入时政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俗话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实质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在人的素质的竞争中,尤其是在国际人才素质竞争中,政治素质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个思想立场坚定、身怀赤子之心的人,绝不会为了自身利益做出危害祖国、危害同胞的事情;相反,一个政治立场不坚定的人,即使满腹学识,也很有可能为他人所用。一个学生的政治素质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时政素养,将时政教学融入到思政课中,无疑对提高学生的时政素养大有裨益,进而也将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笔者在将时政教学融入思政课时,让学生自己收集和组织材料,为其提供演讲和辩论的舞台,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信心,还可锻炼到信息检索能力、组织沟通能力、演讲辩论能力等。

(五)高职思政课中融入时政教育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需要

在高职院校中,有一部分教师的思想跟不上学生更新换代的速度,面对着新时代的新青年,仍然是用老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到课率低,听课率更低。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教师从自身入手,改变陈旧的观念,提升专业素养,把新鲜的知识和新鲜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中。在教学内容的改变上,融入新的时政内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时也是更新教师知识库的一个方式;在教学方法的改变上,采用与相应的教学内容(包括时政教育内容)相配套的教学方法则是不二选择。

二、高职思政课中融入时政教育的实现路径

时政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堂益处很多,因此,要积极探索其融入的现实路径。

高职思政课中融入时政教育的思考

(一)转变教育者的观念

首先,高职院校尤其是主管思政课教学的校领导,要重视从学校层面规划和开发时政资源。要引导全体思政教师在攻破教材的同时,也要善于利用时政资源,把时政资源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另外,还可以从学校层面倡导学生成立政治类、时政类社团组织,支持和指导这些社团组织开展活动,在学生中营造关心国家大事、讨论国家大事的氛围。

其次,高职教师也要重视时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将时政教育融入思政课堂的主体和最终实施者,一线教师观念的转变关乎整件事情的成败。教师要跳出传统观念的束缚,摆脱照本宣科,片面强调教材知识和体系的做法,敢于接受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勇于挑战自己,积极探索思政课和时政教育有效融合的方法。同时,教师也要警惕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为了时政而时政,时政与讲授内容结合不紧密,满堂讲新闻故事,这样就偏离了思政课的基本走向。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事实上,相当一部分教师能够意识到时政教育可以而且有必要融入思政课堂,奈何自身水平不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一方面,从时政资源的量上来说,时政资源数量极大,更新速度快,收集、整理、归类工作琐碎而繁重,让部分教师产生畏难情绪,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去整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克服心理上的难关,与同事分工合作,相互探讨收集和利用资源的新模式、新方法。再者,从时政资源的内容来说,时政资源涉及的知识很广,不仅有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社会等方面的内容,还有国际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自己的受教育生涯中不可能全部都学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足以解决所有的时政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进修。教师既要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又要不断关注时政热点,更要与同行不断切磋,相互观摩,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教师除了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现代高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文化素养和辨别能力不强,容易被不良思想侵蚀,但又具有较强的个性和自主意识,不喜欢被人控制,对学生口中的“洗脑”更是深恶痛绝,所以教师不能再一言堂。教师在讲一些较敏感的时政问题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材料,然后在思政课堂中帮助学生得出全面、正确的观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能更好地进行价值观教育。

(三)探索具体实施方法

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更合适的教学方法。所以,一线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要敢于创新,要勇于尝试,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接触过的认为行之有效的一些具体方法,望与同仁们互相探讨、互相进步。

1.课前新闻评论

首先是分组。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在分组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考虑小组成员的构成情况,如信息收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口头演讲能力等。其次,资料的检索、整理、编辑。每周由一个小组负责提前做好这些准备,教师注意做到引导工作。

再次是课堂评论环节。让学生在10分钟以内完成所准备的课堂汇报材料,形式不限,但必须要有自己小组对新闻事件独立的看法和评论,避免学生只进行简单的新闻播报,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完成汇报后,班级其他学生可以进行互动提问。

最后是教师点评。教师围绕学生所评论的新闻,内容是否积极健康、论据和论证是否客观充分、是否结合所学课本知识、是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等进行点评,同时结合学生关注的就业面试基本礼仪、形象要求等知识对评论员进行点评。点评以鼓励为主,同时恰当地指出不足的地方,推动学生不断进步。

课前新闻评论难度较小,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可以较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较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但这一方法也有不足之处,即学生所讲的内容与教师接下来要讲的课程内容可能并无联系,容易给人一种脱节的感觉。

2.时政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时政热点每天都在更新,利用时政导入新课或是上课过程中利用时政创设情境,都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时政触觉。教师结合所授课程的内容,用新近的新案例作为引子,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讲《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时,可以将“大学生捣鸟窝被判10年半”的新闻作为安全导入。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利用时政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提出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在讲授《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可以结合苹果7手机的开售以及乔布斯的个人经历,说明“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利用时政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更好地使时政资源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克服时政与授课内容相脱节的弊端,还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时政研讨沙龙

时政研讨沙龙,是指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当前所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邀请专家教授或者红色学生社团(学校中的政治类学生社团组织)成员来到班级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活动。沙龙主题的确定、嘉宾的邀请、沙龙活动的举办等细节,都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只需做好相关指导工作。

这样的活动可以每学期开展2~3次。让学生与专家面对面交流,不仅可以避免教师授课的单调性,还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专家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胆识和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活动需要教师事先与专家教授和学生多做沟通,让专家教授事先了解所面对的学生的层次和水平,尽量把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在活动现场,教师也需要眼观多方,尽量把现场气氛搞得轻松、活跃,让学生能够学有所得。

4.撰写政治小论文

教师结合时政热点和授课内容,给学生布置论文撰写任务,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过的课本知识作为理论依据,对时政内容进行分析,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

5.重大事件默哀、祭拜、参观活动

重大事件或重大纪念日进行默哀、祭拜、参观活动,也是思政课与时政教育相融合的一个好方法。例如,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时,带领学生在班级进行默哀;在清明节时,带领学生祭拜烈士;在讲革命史时,带领学生参观当地革命战争纪念馆。这些活动进行前后,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或详或略地给学生讲解背景知识,进行价值观教育。

以上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接触过的一些方法,并不是全部都要运用到实际的课堂中,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选择,行之有效即可。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系统;生成;路径

话语是一个交叉重叠、语义交融的概念。本文使用“话语”一词,主要是指语言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方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情境中的运用,它既不单一地指语言学中的语法规则和语言结构,也不完全只是个人的言说行为,而是语言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与语境之间构成的一种建制性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仅参与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使思想政治教育凸现直接的教育指向功能,而且“有助于建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度和效度。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话语系统的生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全面的深刻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系统也伴随这一变革进行着不断转换和创新。

(一)以冲突与斗争语言为特征的话语系统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拔乱反正、曲折前进的艰辛历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中心。以真理标准大讨论、纠正教育战线“两个估计”和全面贯彻

(二)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系统的核心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现和浸润着权势和强力。从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上呈现的文本到学术研究的书面语以及教师课堂讲授的语言,绝大多数是传达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对受体的要求和规定,服从和执行是受体的常态,受教育者必须接受施教者的远离社会现实甚至偏离伦理价值的那些理念和逻辑。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信度和效度的降低。思想政治教育若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增进大学生与社会、大学生与自然、大学生与自我身心的和谐,那么以人本为基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系统的核心,也应成为人类教育发展的一种境界。

以人为本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系统的 核心,在话语方式上要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要由原来的灌输式、劝导式转向对话式。从知的角度讲,施教者不能垄断和主宰话语权,不能以知识的权威自居;从情的角度讲,教育者要在尊重、信任、平等、宽容、爱的基础上与受教育者实现真正的交流和沟通。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才能真正成为连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桥梁。正如金生?所说:“教育发生在语言中,教育展现在语言中”,“教育就是对话,是上代人与下一代人的对话,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人类的历史经验与学生个体的对话”。

以人为本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系统的核心,在话语内容设计上要求教育者要研究受教育者的接收机制,增强话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教与受是一个共时性的过程。教育者设计的教育话语既要考虑到受体的人格特征、认知结构、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又要注意到受体的接受能力差异;既要了解大学生群体的联动性特征,又要考虑不同学生在思想接受活动中存在着不同的接受依赖心理;既要考虑学生在思想接受活动中的常态,又要预见到接受中的非常形态和可能发生的冲突。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通过话语彰显其巨大的教育能量。

以人为本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系统的核心,在话语内蕴上要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要融注更加积极的情感。教育者要积极营造融洽的话语言说场景,重视受者内在兴趣的开发,真诚地尊重、关爱和激励受体,重视他们的情感体验,坚持将积极的情感因素融注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去,坚持教育的人性化取向和接受融洽度追求,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内涵,为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助推力。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即建设人本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内在价值取向,这与话语创新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也“只有以人为出发点,回到人的感性、具体、现实的生活中,才能真正指导人生,真正培养人的精神。”

(三)全面协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系统的目标

当代大学生个体接受取向的多样性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特点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时刻应对这种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需要,并有效传递相关信息,激活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新话语系统的内容要从偏重政治意识形态,向政治意识形态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个人生活并重转变,从偏重国家话题,向公共需求与个人需求并重转变,从而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全面广泛的联系,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话语境。新话语系统的内容要建立在深入了解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大学生生活的语境,形成一套以科学的“真”为基础、以人文的“善”为内涵、以艺术的“美”为形式、以技术的“实”为手段的新话语系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系统要体现话语的协调性。一方面,这种协调性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话语系统在认知基础、价值取向和目的设计等方面的协调融合。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较差与话语系统权力主体话语信息重叠率较低有密切联系。所以,新话语必须不断消除话语系统中双方信息传递和交汇的阻力,寻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话语系统融合的途径。另一方面,这种协调性要求教育话语与教育环境的协调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本体话语系统,但同时它必须受制于另一种非本体话语系统,也就是对应于本体话语系统而言的整个学术界的话语系统。任何一种话语都逃脱不了它所处时代普遍弥散的话语,即受制于特定的语境。社会的多元化必然孕育着价值、信仰与利益之间的冲突,种种冲突只有靠“协商”去解决——有关各方共同协商,以达成某一套解决争论的规则,社会秩序也借此得以维持;种种冲突可以靠协商去解决——教育主导者、社会各界和网络等亚文化思想影响者、受教育者等各方协调,形成受教育者的新思想。而这一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系统要实现主流话语与非主流话语的协调,传统话语与现代话语、后现代话语的协调,文本话语与网络话语的协调,全球化话语与地方性、民族性话语的协调。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话语系统的生成路径

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第3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育;大学英语教学;课程建设

一、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

教师主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的日常教学内容,用学生习惯的话语形式来表达观点。教师既依托教材适度展开,也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针对学生的思想倾向,及时做出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融入思政元素时,教师应尽量做到“短”“新”“近”。“短”即内容短。教师在课堂上不用花费很多时间,只需几句话或几张PPT,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强化他们的担当意识。“新”即材料新。教师互相协作、精心备课,选取的材料生动有趣、时代性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即事例近。在选取事例的时候,尽量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凡人善举和感人故事,学习好人、争当好人,把善举融入日常生活。

二、“大学英语B”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我团队于2020年申报了“大学英语B”课程思政教改课题,并于2021年顺利结题。在“大学英语B”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我团队重点进行了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

(一)师资建设

1.学习研讨为了提高“大学英语B”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我团队首先采取措施设法提高团队教师的思政修养。教师的思政修养包括道德修养、政治素养和执教素养。我团队将教研活动和党政学习相结合,支部书记和积极分子经常在教研活动中分享时政热点,提高教师们的党政素养。教师们互相交流教学心得并提出困惑,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2.思政培训为了提升团队教师的思政教学和研究能力,我团队邀请第一批申报校课程思政教改课题并已结题的教师为团队成员传授经验,答疑解惑。团队教师利用暑假参加全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论坛,加入“外研社·U讲堂”社区,参加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聆听杨鲁新、许家金、盛湘君等专家有关高校外语思政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通过以上学习活动,团队教师将所学经验运用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就具体的案例、课程设计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优化课程思政教学。3.教学比赛为了再造教师执教新能力、建设经贸好课堂,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于2021年1—7月举办了“课程思政金课堂”大赛系列活动,我团队教师积极参赛并取得了多个奖项。在备赛和比赛的过程中,团队教师积累了大量优秀案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获奖教师在团队中切实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践行育人初心使命,深化“三教”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二)课程建设

1.目标打造目标打造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环节,也是最难的环节,蕴含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模式的转变。长期以来,外语教学重知识技能轻价值培育,把知识和能力放在第一位。近年来,外语教学开始重视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后,教师意识到价值培育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甚至是引领环节;意识到“立德树人”是整个外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把立德树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融入语言教学实践,是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首要任务。以往编写教案时,教师更注重知识或技能的传授,授课重点一般是讲授词汇、提高阅读技巧、提升写作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了三维目标———知识、技能、价值。教师需对三维目标进行梳理,并结合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挖掘课程思政结合点,这是课程思政案例建设的基础。目标打造使教师的思路更加清晰,教学观念更加明确,同时使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化。在打造目标时,我团队特别注意“课程思政不仅要重视普世性人文价值,还要打造特色性学科目标”。“大学英语”是一门通识性课程,普世性人文价值是外语教学的基础,爱国、敬业、守法、友爱等价值取向是培养完整人的一部分。同时,特色学科目标也是设计目标时需要考虑的一环。比如,在为智能工程学院的学生授课时,教师可有意识地融入科学探索精神、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大国工匠精神等。2.元素挖掘首先,思政育人元素要多元化。课程思政涉及的元素很多,例如工匠精神、爱国情怀、传统价值、文化自信、科学探索等,要注意多元化配置思政元素。其次,要注意思政元素的系统化打造,加工思政元素的过程更为重要。加工过程也是教师将思政元素案例化的过程,这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课前如何导入,课上如何活动,如何进行师生互动,如何让学生辨析和理解问题,如何在课后进行补充式、拓展式、检测式活动等。最后,还需注重时效性。大学生对于时政要闻和社会热点非常关注。利用这些社会热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进行价值引领,这就是思政元素的时效性。例如2020年春,教师在线教学时引导学生对抗疫、防疫话题进行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并抒发自己在疫情中的感受。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了家国凝聚力。2021年,书记提出要努力塑造“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教师也抓住这一热点进行了相关活动设计。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谁能代表你心中的中国形象”,并列举了熊猫、花木兰、孔子、李子柒等,学生可以就这些形象进行评述,也可以提出自己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同时,让学生组队用自己的创新方式去介绍、推广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中国精神。3.资源整合“大学英语B”课程于2019年12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至今已开设了5个学期。目前,我团队教师正在重新录制教学视频,将备课中整理的思政教学案例引入其中,与在线学习的学生共同分享。同时,我团队还引进了外教社“词达人”词汇学习平台,便于学生利用该平台拓展思政主题词汇,并且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政主题词汇测试。4.评价探索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性意见。该纲要提出了教师、教学、学生、课程和社会等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指标和153个观测点。我团队使用了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学生互评等方式来检测学生的课程思政学习效果,但是目前的思政教学评价仍处于探索阶段。

三、结语

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第4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计算机课堂教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解析

“课程思政”是一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整体课程观,是指发挥广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育人责任,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在各类非思政课教学中根据课程自身的特性深入挖掘内隐的思政教育资源,并自然地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间接、隐性、润物无声的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促进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同步提升。“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实现“三全育人”的创新举措,已从“上海经验”转化为国家的战略部署,并逐渐在大中专院校推广实施。

二、课程思政的价值与意义

从理论上看,“课程思政”是“全课程育人”的新时代教育理念,其核心是充分发挥各门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各门课程教学,“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形成“三全育人”的新格局,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从实践上看,“课程思政”是“隐性思政教育”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呈现。“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非思政课程的隐性育人价值,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价值范式,“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更加生动、有趣、易接受的方式,在“润物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价值引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三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育人主体上看,“课程思政”进一步强化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思政教育从单一的思政课程“主渠道”拓展到所有学科,要求所有教师都要做“大先生”,既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实现了育人工作从专人到人人的转变,扩充了育人队伍、拓展了育人载体、丰富了育人内容、创新了育人方法。

三、深入挖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关键是要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寻找课程内容与价值观引领的结合点,根据课程的特色和优势,找准思政内容切入点;同时思政材料要贴近教师的思想、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既要紧扣时展的主题又回应教师的关切,才能引发教师的心理共振和价值认同。具体说来,思政元素的挖掘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1.动态挖掘思政元素

思政元素的挖掘既要紧扣时展又要回应教师关切的问题,而时代在发展变化,教师关切的问题也在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思政资源的动态挖掘机制,及时更新补充思政资源。开展思政资源筛选,去除不适应新环境、新要求的思政资源,根据国家政策及实践需要查漏补缺,确保思政资源能紧随时代步伐,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课程;

2.全过程挖掘思政元素

思政元素的挖掘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包括课前、课后以及自主学习等各环节,全流程挖掘思政元素,全程铸魂育人。比如在教师授课的PPT上补充全国及本地的优秀教师简介、计算机科学界的名人介绍、我国在计算机技术行业取得重大成就、网络安全的典型案例,“课程思政”核心要点等;根据课件内容的不同选取合适的中国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选取体现中国元素的图片作为背景图片等;

3.全方位挖掘思政元素

思政元素的挖掘要不仅仅拘泥于课程内容的角度,还要从讲解的范例,处理的对象、教师的示范、案例分析等角度寻找思政内容和课程内容最有利的结合点。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范例本身就可以是很好的思政教育切入点,比如,排版的段落是于永正先生的“蹲下来看孩子”,统计的数据是“徐州教育发展的相关统计报表”,编辑的音频视频为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等等。

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第5篇

关键词 高中 思想政治课 审美教育

Abstract China's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come out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amination oriented education, it is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quality education. At this time, "aesthetic education" has been highlighted, the essen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 ess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high school is a moral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is process will produce the important role. This article will carry on 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esthetic education, mainly from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esthetic education connotation, the facing difficult posi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way and the realization significance four aspects carry on the preliminary inquisition.

Keywords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esthetic education

1 高中思想政治n的审美教育

早在我国古代就很重视艺术的感染作用,如春秋时期的孔子,他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强调从外到内都要发展,才能符合“君子”的要求。而要达到“君子的人格”标准,就需要融入审美教育。再如近现代的蔡元培,他在教育方针中明确了美育的地位,更全面地阐述了美育。

思想政治课不仅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的德育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情感属性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逐渐把审美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其最初的形式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学的艺术展现出来,这种侧重于从方法论来美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以及美学的审美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主要通过艺术的形式实现。

思想政治课中的审美教育是在思想政治课的视野下丰富了审美教育的内涵,使思想政治课与审美教育相融合,也就是德育与美育的结合。换言之,思想政治课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它也是富有情感的课程,应该有美的体验,应该加入审美教育的思想。

2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审美教育困境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当前学校、社会和家长更多地关注高中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社会背景和社会心理之下更容易被忽视。

目前,在学校中并没有独立的审美教育课程,所谓的审美教育或者更多体现在教育教学的理念和规划上,或者寄栖于一些学科、课程之中,而以高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培育为宗旨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审美教育也往往只是一种构成要素,而不是教育教学理念,并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脱节。反思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不能满足高中学生思想品德培育提升以及全面发展的需求,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没有真正和美育相结合。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3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审美教育的实现途径

3.1 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

教师素质在教师的综合能力中占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政治教师更要重视自己的素质,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只有自身的审美素养提高了,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审美素养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1.1 教师要具有内在美的品质

一个人的品质是个人综合素养中的核心部分,对自己及他人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具有教书育人的职能,其内在美的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1)高尚的道德品质。思想政治课中的审美教学要求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政治判断力。教师要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要具有高水准的道德品质,从而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进而教导学生做一个明辨事理的人。

(2)专业的教学能力。作为一名教师,专业的教学能力是核心。只有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才能轻松驾驭教材,区分教学重难点,明确教学目的。只有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才能把审美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课中。首先,教师要对思想政治学科有足够的热情,要有敬业精神。只有拥有饱满的热情才会更加出色地备课及授课,才会积极地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入审美教育,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地去追寻真、善、美。其次,教师要具有系统的思想政治学科知识,这是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础条件,也是进行思想政治课审美教学的必然要求。只有具备了专业的学科知识,才能对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才能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只有具备专业的教育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此外,教师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3)崇高的审美意识。教师只有自身具有崇高的审美意识,才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现美的存在,才能在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才会让学生有更好的审美体验。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会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自身审美意识的前提是教师具备美学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修养,进而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实现审美教学目标。

3.1.2 教师要提升外在美的形象

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教师不仅要有美的内在品质,还要有美的外在形象。美的外在形象主要包括教师的教态美和语言美。

(1)教态美。教态是教师呈现给学生最直观的第一印象,教师具有美感的教态,可以使学生得到视觉上的美感。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感官刺激会让学生更主动地接受审美教育,会使学生有美的享受。教师的外表其实是其品德修养、人格气质、思维特质、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外在体现。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选择服饰和教态,让其更加贴合教学内容。

(2)语言美。语言是教师特色风格形成的基础,教师的语言美对其教学风格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要想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教师的语言美是不可或缺的。首先,要求教师的语言要严谨。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教师要注意自己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在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课学科中融入审美教育,要逐层启发学生,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最后,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活泼。思想政治课本身理论性较强,比较枯燥,这时候就体现出教师语言美的重要性。优秀的思想政治课,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而是要让学生有愉悦的审美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让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关的神话传说、经典故事、古诗词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优秀的思想政治课单单凭借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建构优秀的思想政治课堂,才能使师生双方都得到更好的审美感受。亩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2.1 发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发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也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入审美元素的重要途径。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有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学生应该对美的事物有强烈而敏锐的感受力,不断获得丰富的美感享受。这样有助于思想政治课的审美教学顺利进行,学生可以更加主动而积极地配合老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经济生活》第三课中讲到消费的相关知识,里面展示了购物场景,这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哲学美,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民族荣誉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美和国家美的感受力,进而可以发现美、创造美。

3.2.2 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在感受美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有发现美的能力。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双可以发现美的眼睛和发现美的心。现今社会不主张培养“死读书”的高分学生,而是要求学生全面发展。高中生的主要生活场所是学校,但并不乏美的事物。在学校中有人文建筑、花草树木、一些品德高尚的学生与老师等等,这些美的事物等待学生去发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美的元素,逐渐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3.2.3 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所谓创造美的能力,即在感受美和发现美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审美活动,通过美的现象看到美的本质,最终通过这个本质的有关规律来创造美。感受美和发现美是提升审美能力的必经之路,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强调审美教育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感受美和发现美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4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审美教育的意义

4.1 理论意义

从性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教育分别属于德育和美育。从范畴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教育在精神内涵上是相通的,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哲学的视角下对德育与美育进行审视,可以为中学素质教育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丰富了中学教育理论,有助于推动中学各学科的发展。

4.2 现实意义

审美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审美教育的实现途径,期望能够对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进而使教师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提高他们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4] 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 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

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第6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思政教育 融入策略

引言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具有严谨怀疑精神及可塑性较强的群体,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指引关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影响着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而思政教育正是引领大学生培养正确价值观及道德规范、提升思想素质的法宝。思政教育使得大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以清醒、严谨的思想武装头脑,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认可较高,符合党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方向。思政教育意义重大。近年来,思政教育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方法上都取得较大的突破,其效果也较为显著。但由于当下国际形势发展日新月异,国内也已经和正在历经各种改革,种种新形势给思政教育提出新要求,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当下大学生思政教育还存在诸如思想层面上淡漠、理论脱离实践等各种不一而足的问题。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掌握技能、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应有效发挥其潜移默化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心骨角色。

一、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精神主要强调应加强和提升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未来接班人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思想政治水平。毋庸置疑,这与我国科教兴国及人才兴国的战略目标是无缝接轨的。近年来各大高校在探索如何落实中央的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举措上取得较大进步,总体上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改观。但其仍在存在不容忽视的、影响思政教育系统工程的瓶颈问题亟需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具体体现为:

(一)思想上不重视

部分高校的学生未能认清思政教育对于指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进而影响学生成长成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战略意义,未能从内心上真正接受思政教育,对思政教育采取较为淡漠的态度。事实上,还存在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思政教育的知识掌握不充分。思想上的漠视导致无法有效规划思政教育具体工作的开展,未能形成系统的组织规范,在具体工作开展呈现零散与片面性,缺乏必要的实践基地,资源有限,导致思政教育效果不佳,无法保证学生受到系统且长期的规范熏陶。

(二)理论严重脱离实践

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局限于书本,严重脱离实践,知行不合一。思政教育显得尤为空洞,一味地理论说教而未能教会学生如何将理论转换为生产力的本领和能力,未能传授学生如何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无法胜任多元文化、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此缺乏实践支撑的理论必然引起学生的反胃,无从依附而导致目的落空。

二、发挥课堂教学在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心骨作用

(一)课堂教学的作用

在当前传统模式下,虽然精英教育、少数人的教育等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也相继面世,但课堂仍是学生汲取知识、掌握技能的主阵地,也是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具有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如针对性强,成本低廉,能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授课方式也较灵活,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尤为显著。[1]具体体现为:一是课堂教学能围绕学生个性及心理特点,有效针对学生需求开展教学;二是课堂教学容易开展,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占据重要领地,形式灵活,对学生关注重视的话题教师可适当多讲解,能及时解决学生心中困惑及所遇困难,增进师生良性互动,培养学生擅于思考与勤于实践检验的能力和习惯,课堂教学是一项有意注意的活动,目的性较强,因而其实效性也较佳。三是课堂教学能有效发挥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吸收知识的主要渠道来自于教师的传授,其可感,具较大可信度。教师优良的品格、广博的知识体系及敬业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学生,其身体力行也在润物细无声中教诲学生,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

(二)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相通性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在思政教育占据主阵地的领地,发挥课堂的优势正是当下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程的有效出路,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思政教育系统中的“统帅”,该课程涵盖了先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有效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培养学生优秀的素质理念及贯彻认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形势与政策这门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部分,有助于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及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党的方针路线,坚定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业。

大学语文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也是举重若轻。任何优秀的作品无一不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大学语文在增强大学生文化素养同时,也塑造其正确价值理念,激发学生拳拳爱国之心,潜移默化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2]

哲学社会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具有明确的意识性,提供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人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武器。其扮演的角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相通的,应有效发挥哲学社会课程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的科学发展规律之导航作用。

三、课堂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锻造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思政课堂的主体资源,是按照思政教育的具体课程要求,实际担负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政素质、具体开展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攀登知识高峰、获取不同知识认知的组织者及具体实施者,在学生成长成才中扮演重要引路者和导航者的关键角色,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及道德水平的重要保证,师资水平的提高是我们需长期牢牢把握、关注的重大课题。思政教育教师在全部思政教育实践主体资源中的地位举重若轻、重中之重,是实践的一线工作者,是思政教育系统工程的根本力量,关乎思政教育的成败,务必高度重视对思政教育师资水平的深入锻造。一名优秀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仅仅应当拥有广博的科学知识、掌握系统的思政知识体系、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及孜孜不倦的探索意识,还应当具有敬业奉献的精神及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以情动人、以理晓人,才能积极投身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伟大教育事业,急学生所急,思学生所思,才能潜移默化影响、改造学生。其不仅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纳取,更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文情怀、道德品质及完美人格。一言以蔽之,一名优秀的思政教师不仅要知悉如何“教学”,更要懂得如何“育人”,而且这个过程是持久的、有始有终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

(二)科学编排教材及课堂教学内容

教材的科学编写及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选取是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只有切实围绕学生的个性及心理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而有的放矢地编写教材、选取教学内容才能赢得学生的青睐,赢得学生的认可与重视,继而才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潮,其教学预期才可达到。教材内容应当精心编写,而教学内容不应当是空洞乏味的,而应当是“接地气”的,不应当是一味说教,而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接轨,其应当能有效解决实际操作困难的,或能实效性提供方法论的。

另外在课程具体教学当中,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哲学社会课程、大学语文等多门课程在引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系统性作用。首先是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特别是形势与教育课的主心骨作用,要从思想高度上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深刻认识该课程的学科地位和课程教学目标。思想政治课程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统帅作用,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得大学生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奋发有为、务实进取、更为强烈的竞争意识,且抱有正确的主流价值理念、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持有较高的认可度,因此高校应当有意识地增加其课时总量及学分设置,以直接或间接引起学生关注。二是深入认识哲学社会课程担负的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角色。与自然科学更直接转化为生产技术与生产力相比,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规律中也不可或缺,其通过为人类提供正确可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供应”人文支撑及精神力量,旨在推动人类认识和改变社会、促进社会不断朝前发展,故其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也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高校应深刻认识哲学社会课程在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意义,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这门课程,力求实现该门课程在以正确的理论武装社会主义建设未来接班人的头脑、以科学的理念指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炬者的中坚作用。再者,也要注重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及增强学生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其思政水平的重要职责。[3]最后是要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挖掘各门课程共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贯彻思政教育于各个环节始终,保证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地联系新情况新形势而传授大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及科学精神,实现课堂教学不但成本低廉,容易开展,且效果显著,在润物细无声中长期、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政治觉悟等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三)合理创新教学方式及方法

实践证明,合适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更易得到学生的认可与接受,知识的传授不是单一流程的灌溉,而是应实现传授者与受教者的良性互动,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而感染学生,才能达到教与学的水融,其教学效果才显现。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见仁见智地发挥各自掌握的教学法宝,创新教学方式及方法,多种教学方式及方法左右逢源、穿插适用,避开应试教育的弊端,灵活实行素质教育。教师可采取专题方式来扩展系统教学,合理安排有序的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接轨,实现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技术的无缝对接,发挥各自优势,增强理论教学和问题探讨及社会实践的衔接,灵活切换多种教学方式,如始终贯穿抛出问题、焦点争锋、答疑、引导、辩论、解惑、实地考察、专题报告等各种形式,紧密围绕国内外形势和大学生普遍关注、市场经济秩序构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关注前瞻性、战略性及全局性的重大课题,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使得思政教育课程能与时俱进地为学生提供可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启发学生热爱思考、擅长思考,形成一套系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转换为解决问题的现实武器,以不败之地立足于风云万变、竞争激烈的当下社会,真正成为兴旺中华民族的弄潮儿。语

参考文献

[1]李焕生.弘扬民族诗学精华、提升思政教育质量――民族传统下的高职思政课堂教学改革[J].语文建设,2012(02).

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第7篇

入选理由: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六十年来,中国成功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命运。自年初开始,学术界举办的各种国际性和全国性的研讨会持续不断,围绕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工作以及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地回顾和总结,发表了一大批有分量的论著。一方面,学术界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六十年的发展经验: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新中国发展进步的动力所在;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新中国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第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实现新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政治路线;第四,科学发展的理念是新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法宝;第五,党的领导是新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另一方面,学者们又从政治模式、经济模式、社会模式、对外关系模式四个方面对“中国模式”深入探讨,认为“中国模式”是对新中国六十年发展历程的科学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它的突出特点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渐进式改革、实行创新发展、谋求和平发展,它无论是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衰还是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应慎提“中国模式”,而主张用“中国特色”。

[相关链接:①任理轩:《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作》,载《人民日报》,2009―09―15;②陈东林:《新中国经济建设历程的回顾与联想》,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1);③郭建宁:《新中国成立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4);④董朝霞、郑洁:《垒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世界历史性特征》,载《学习与实践》,2009(4);⑤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中国六十年》,载《中共党史研究》,2009(8);⑥王庆五:《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3);⑦苏长和:《中国模式与世界秩序》,载《外交评论》,2009(4);⑧鲍宗豪:《论民族复兴的中国模式》,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⑨王绍光、郑永年、周弘、吴晓明:《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道路:1949―2009》(专题讨论),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5);⑩张建君:《中国模式的转型逻辑及制度框架》,载《江汉论坛》,2009(7);⑩李君如:《慎提“中国模式”》,载《学习时报》2009―12―07。]

热点二:网络舆情的民意表达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入选理由:2009年,中国网民数量已达3.38亿,继续稳居世界第一。网络正在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活动。2009年,网络热点事件为数众多。这些热点事件主要涉及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道德伸张等一系列重大社会公共问题,体现了广大网民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网络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平台。从云南“躲猫猫”到杭州“欺实马”,从逯军“替谁说话”到“史上最牛团长夫人”的“我们是有身份的人”,全民监督与网络曝光交融互动,网络舆情的民意表达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因此也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学者们围绕网络与民意表达、网络与民主公开、网络与反腐倡廉建设、网络与舆论监督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主要观点有五:一是网络已经成为当下民意表达的重要载体,面对网络舆论影响与日俱增的形势,政府要关注网络舆情,重视网络民意,着力建立快速应急机制,提速回应网民关切。二是网络的突出作用体现为促进参与式民主的发展,促进社会平等,促进政治、政府公开的发展,促进选民与人大代表的沟通,促进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加强。三是网络监督必须和其他监督渠道一起,才能形成合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外部监督必须和政府内部的体制建设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贪污、腐败等问题。四是法律是解决问题的主渠道,网络监督只能起到补充作用;应该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体制和机制,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五是网络的大众化和匿名性,使网络监督与“网络暴力”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因此,要加强对网络秩序的规范和引导,努力培育网络公民文化,以发挥网络监督的积极作用。随着网络成为公民表达关切和政府推进政务公开、决策民主化的重要平台,人们有理由相信,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道路上,网络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链接:①何频:《论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②张淑华:《网络对媒介民意表达结构的变革》,载《当代传播》,2009(1);③杨永志:《论互联网在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2);④张小兵:《网络表达与社会稳定》,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⑤施营:《新媒体语境下的公众表达――网络公共对话的可能》,载《东南传播》,2009(4)}⑥顾明毅:《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5);⑦梅琼林、聂静虹:《新媒介环境中的公共政策制定》,载《探索与争鸣》,2009(6);⑧刘颖:《网络传播中的个性表达与法律规制》,载《新闻战线》,2009(6);⑨张丽红:《论我国公共决策与网络舆情》,载《广西社会科学》,2009(7);⑩李菲:《和谐社会构建与网络舆情引导》,载《理论导刊》,2009(7)。]

热点三:国际金融危机与后危机时代的世界格局

入选理由:2009年,全球联手抗击金融危机的举措成效初现,世界经济在震荡中艰难走过“最困难的一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率先走出了一道亮丽的上行线,成为照耀全球经济信心的“灯塔”。面对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极大改变当今世界并将深刻影响全球未来发展的国际金融危机,学术界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以及国际关系等众多学科都给予了深层次的关注。学者们围绕金融危机与全球化、金融危机与国际经济金融秩序、金融危机与全球治理改革、金融危机与后危机时代世界格局调整、金融危机与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讨论。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深刻认识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透过世界金融危机审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性矛盾,反思当前世界经济体系、自由市场和主流经济学,重新发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

实意义。二是深入探讨中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战略选择。中国应着力进行新能源开发、技术革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全球产业分化、整合和转移新趋势与中国的产业政策、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和绿色经济,努力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增长,完成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三是着力强调保持金融业稳定和全面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和货币秩序之重建,在对金融业进行全面的整顿和改革,完善全球金融治理机制,实行统一的监管标准和治理框架,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过程中争取更大的代表权和发言权,扩大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中的代表权和话语权。四是深度把脉国际金融危机对大国关系和世界格局产生的重大影响。金融危机后,以G20峰会为标志,全球进入意识形态和世界力量对比的新时代,各个发展模式共同克服危机、复苏经济的过程也是多元全球化秩序构建的过程,国际金融乃至全球经济体系将朝着更加均衡、公平和综合方向加快改革。金融危机推动了世界政治、安全格局的深度演变和改变国际政治议程的优先程序,对中国的对外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战略机遇和挑战。

[相关链接:①厉以宁:《世界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调整》,载《社会科学研究》,2009(2);②孙立平:《金融危机的逻辑及其社会后果》,载《社会》,2009(2);③王雷:《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蛮迁的影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2);④高放:《从世界经济危机看社会主义前景》,载《科学社会主义》,2009(3);⑤戴相龙:《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及我国的应对措施》,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3);⑥孟庆龙:《从世界历史看当前经济危机的重大影响》,载《世界历史》,2009(3);⑦成思危:《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对策》,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5);⑧田伯平:《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艰难复苏》,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6);⑨惠宁、何磊:《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源:基于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分析》,载《学术月刊》,2009(6);⑩焦世新:《金融危机与多元全球化秩序》,载《社会科学》,2009(9);⑩孙丽丽:《开启国际经济新秩序――G20伦敦峰会评析》,载《和平与发展》,2009(4)。]

热点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理论回应

入选理由: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引起政府部门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2009年,政府部门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社会救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以及“新医改”三个方面:关于社会救助的研究,学术界主要围绕着救助标准、对象和管理机制来展开。在社会救助的标准方面达成共识的同时,对于社会救助的对象和管理机制产生了较大分歧:在社会救助对象方面,有的主张采用普遍主义的原则,有的则主张采取特殊主义的原则;而在社会救助的管理机制方面,有的认为应该由政府主导,有的认为应该由社会主导。关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研究,学术界主要侧重于筹资渠道、政府责任、转移接续等问题,认为应该由政府主导,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关于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出台,学术界的争论日趋活跃。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是继续市场化,还是回归公益性”这一问题上:有些学者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的投入,确立公立医疗机构的主导地位,加强对医疗服务和药品的计划价格控制,更加充分体现出医疗的公益性;而有些学者则认为,“看病贵、看病难”并不是市场化的必然结果,而是制度设计存在问题,如果主张医疗行业由政府主导,实质上是在强调市场失效的同时,假设了政府有效,但绝大多数医疗产品和服务并不是公共品,而是私人品,市场完全能够有效地供应,市场并未失灵。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术界将会对社会保障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政策继续予以特别关注。

[相关链接:①郑新业、张莉:《社会救助支付水平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的证据》,载《管理世界》,2009(2);②代恒猛:《社会救助政策的转型与整合――北京经验》,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2);③周风华:《社会救助对象瞄定:方法与实践》,载《社会主义研究》,2009(4);④姚树洁、戴颖杰:《对政府出资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制度探讨》,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⑤周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研究》,载《学术交流》,2009(9);⑥谢安:《我国农村老龄化趋势及新型养老保险体制的建立》,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9);⑦王虎峰:《中国新医改:政策框架、执行及评估》,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4);⑧顾海、李佳佳:《国外医疗服务体系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启示与借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5);⑨曹荣桂:《公立医院要在深化医改中有所作为》,载《求是》,2009(15)。]

热点五: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模式转换

入选理由:2009年,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使得全球经济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发展困惑,低碳经济似乎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走上新一轮长周期的新的增长点。学术界因此形成了四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全球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金融产业的过度膨胀,使得新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认同,甚至被看成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共同方向。中国产业选择需要在工业化发展和温室气体减排之间进行平衡,需要在环境与贸易利益方面作出权衡取舍,寻求低碳发展道路。第二,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以低碳能源代替化石能源,采取低碳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正在成为全球共同行动的理论基础。第三,“碳关税”成为某些发达国家在遭遇金融危机之后行使贸易保护主义的最佳借口,“碳关税”不仅违反了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碳排放配额或信用的交易是否应纳入世贸组织体制、配额分配是否涉及补贴措施尚待明确,在设计国际气候制度时应考虑国际贸易的影响。随着新能源与低碳经济发展的全球共同行动,发达国家强调全球采取“共同一致”的行动,而发展中国家则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底线,这将成为今后国际社会有关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博弈主题。第四,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对中国不仅仅是一种国际道义责任

或抵挡外国贸易制裁的权宜之计,而是能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低碳经济给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突破口,将全面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相关链接:①张国宝:《积极构筑稳定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载《宏观经济研究》,2009(4);②郎春雷:《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的低碳发展研究》,载《社会科学》,2009(6);③高辉清:《发展循环经济,迎接低碳时代》,载《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7);④刘学敏:《低碳发展之路需要经济和能源结构的双重转型》,载《中国科技投资》,2009(7);⑤曾冠:《碳排放贸易及其与WTO体制的关系》,载《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7);⑥龚雯:《“碳关税”是行贸易保护之实》,载《人民日报》,2009-07-04;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载《中国发展观察》,2009(8);⑧冯之浚、金涌、牛文元、徐锭明:《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载《政策嘹望》,2009(8);⑨郭万达、郑宇劫:《低碳经济;未来四十年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载《开放导报》,2009(8);⑩韩文科:《多元化路径发展清洁能源》,载《中国经济周刊》,2009(24)。]

热点六:非公有制经济研究的新突破

入选理由: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不断深入。200g年,学术界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小企业融资等三个方面。在家族企业的研究中,学者们认为,家族控制、法律环境作为重要的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会对公司行为产生影响(如中国家族上市公司与非家族上市公司相比,信息披露质量较低;而法律环境较好地区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较高);家族企业不仅仅是创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创业也不仅仅是家族企业生命周期中一个阶段或战略,相反,家族嵌入式创业是关于家族对创业全面综合影响的恰当描述,因此,家族涉入创业活动产生了与创业理论和家族企业研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独特的理论问题,正发展成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学者们认为,改制企业与私营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的差异,一方面源自改制企业与政府更为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源自企业股东、经理人与管理层更强的能力以及工会更为积极的作用。从整体上看,中国非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的利润率与销售额没有显著的影响。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学者们认为,中小企业与银行采用关系借贷融资所形成的关系深度与企业的成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并在规模较大的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处于弱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企业群体中有所体现。从已发表的数量众多的文章可以看出,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研究在2009年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关链接:①李胜楠、牛建波:《家族企业董事会规模价值再研究――基于绩效波动与绩效水平的整合分析》,载《经济管理》,2009(2);②周立新:《家族企业网络化成长模式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及机制》,载《南开管理评论》,2009(3);③阳、刘吕科:《小企业信贷约束研究的最新进展》,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3);④陈晓红、林莎:《企业治理结构和自愿性信息披露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小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5);⑤冯华、孙燕:《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与生命周期》,载《改革》,2009(6);⑥张秀烨:《公司治理:内部机制与规制政策》,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6);⑦皮建才:《转型时期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的政治经济学》,载《财经研究》,2009(7);⑧李宏彬、李杏、姚先国、张海峰、张俊森:《企业家的创业与创新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载《经济研究》,2009(10);⑨李孔岳:《公司化的组织与家族化的运作――基于中国私营企业的实证研究》,载《学术月刊》,2009(12)。]

热点七: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阐释

入选理由:近年来,“重新理解马克思”在学术界较为流行;而对历史唯物主义重新阐释则成为2009年的一个热点。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学科性质的新解释。有学者把历史唯物主义定义为一门可以运用纯粹经验的方法加以确定的实证科学,以此来突出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另有学者指出,这种以“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将历史唯物主义实证主义化的做法会使马克思哲学消失在实证科学的硫酸池中,最终陷入一种历史宿命论;还有学者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既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限度,又以革命历史目的论方式指明了人类解放的前景,它具有历史科学性和历史目的论的双重理论特质。二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概念谱系的新解释。为摆脱传统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中的简单化倾向,学术界超越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概念框架,通过将资本、生产、实践、异化、物、时间、自由、价值、存在、感性、历史和意识等概念纳入唯物史观的概念诠释谱系之中,形成了更为丰满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诠释谱系。三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本质内涵的新解释。主要包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本体论、方法论、世界观、个人观、群众观、科学观和道德观的新阐释,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预设、微观基础和宏观图景的新解释,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性、后现代性之内在关系的新考察,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学之内在联系的新理解等。四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精神资源的新发掘。这既包括对维柯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布洛赫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的探讨,也包括哈贝马斯和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汤普森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和爱德华・索亚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等。可以预见,“历史唯物主义新阐释”作为整个“重新理解马克思”学术活动的中心,它所蕴涵的学术冲击力将会越来越大。

[相关链接:①段忠桥:《重释历史唯物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②孙麾、吴晓明主编:《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哲学与史学的对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③张盾:《“历史的终结”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命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1);④官敬才:《维柯与历史唯物主义》,载《河北学刊》,2009(1);⑤李荣海:《唯物史观的“实践”阅读――兼评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几种理解》,载《东岳论丛》,2009(2);⑥马俊峰:《历史唯物主义的三重意蕴》,载《哲学研究》,2009(3);⑦王南:《历史唯物主义何以可能――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双重意义的统一性》,载《教学与研究》,2009(5);⑧孔明安:《本质主义的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反思》,载《马克主义与现实》,2009(5);⑨张雪

魁:《经济学、现代性与历史唯物主义》(上、下),载《人文杂志》,2009(5、6);⑩俞吾金:《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而不是实证科学――兼答段忠桥教授》,载《学术月刊》,2009(10)。]

热点八:话语研究的多学科关注

入选理由:近几年来,“话语”(discourse)一词在中国学术界的出现频率特别高,话语研究已成为中国学界的一大学术生长点。特别是在2009年,较为集中地涌现出一批相关论文、论著,“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在高校成立并持续召开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期刊《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也得以出版。成为热点的“话语”是一个跨学科的术语,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意思:在语言学界,往往指篇章,有时指言语;在文艺学领域,话语可以指文论体系性的东西;在文学领域,则指以语言为基础的叙事方式;在更为广泛的文化研究中,话语的含义也更加丰富和宽泛。这些研究在着力吸收西方话语研究新成果的同时,也试图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立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的主体性以及话语研究的中国范式。2009年,语言学领域的话语研究出现了新的动向,比较值得注意的是从单纯的书面话语转向多摹态的话语研究,强调其即时性的动态不定的一面。话语研究在中国文论、文学批评领域相当盛行,已成为评论家、理论家操作娴熟的一个得力武器;很多学者试图从语言、话语出发,一方面揭示出现实中国20世纪文学在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的特色,一方面显露中国人现代经验的方式与生存方式。话语研究在中国当代的新闻与传播研究界非常普遍,学者们采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划定一定的语料库范围,分析新闻报道的特色以及背后的动机(如对汶川大地震、网络语言、人肉搜索、网络上关于“90后”的报道等,采用话语批评分析的方法作出富有新意的探讨)。话语研究还把触角伸入了更为广阔的学科领域,既有在人类学领域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也有在司法领域分析庭审的材料与对话,更有在教育领域分析师生对话的话语评价,甚至有学者提出了“话语学”的概念。

[相关链接:①曹顺庆:《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见《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第2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②陈汝东:《论话语学的学科建构》,见《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第12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③文贵良:《文学话语与现代汉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④高玉:《“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⑤代树兰:《电视访谈话语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⑥施旭:《文化话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热点九: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重建

入选理由:2009年对于中国基础教育来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变革与创新能量集中释放的一年。这一年不仅有不少重要著作出版、有较多的相关学术会议和论坛举办,而且以基础教育改革为主题的学术论文达六百余篇。历史经验的梳理,实践变革问题,以及相关政策的反思,一方面反映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之中,另一方面则直接指向前提性和基础性理论的重建,所体现出的主要特点有三:首先,以学校变革为核心任务的基础教育改革推出集约式成果。三十年来,中小学校变革逐渐由教法、教材等“基质”式变革转向以教学、德育、管理等领域为单位的改革进而出现以学校整体结构和基本形态为对象的“转型性变革”,其成果呈现了学校转型过程中变革理念的发展和变革经验的提升。其次,以理论实践交互建构为基本特征的基础教育改革推进中国教育学理论发展与重建。一些学者以重大攻关项目合作方式,深入探讨并揭示了共处于中国社会转型变革中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与中国教育学理论的交互建构和双重转型。再次,以教育公平为核心理念的教育均衡发展实践推动教育政策研究深化。在教育“公平、均衡、优质、特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在学校改革及素质教育经验的区域性推广中,不仅激发和呼唤出多样化探索的新路径与新策略,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政策研究的深化,基础教育宏观决策的价值取向问题、弱势群体受教育权问题、重点校问题、示范性高中校长实名推荐上名牌大学问题等等,受到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此外,回顾三十年基础教育变革历程反思发展中的问题,在终身教育的视域下重新解读中国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探究,基础教育改革话语的类型及特征分析等主题受到较普遍的关注。上述动向表明:中国基础教育持续三十年的改革已经由学习模仿、尝试创新进入到立足本土问题、着力本土重建、提炼中国经验、作出中国贡献的崭新阶段。

[相关链接:①叶澜等:《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②王嘉教等:《西北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③金忠明、杨千菊:《论我国基础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和转型性》,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④施雨丹:《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主题词》,载《外国教育研究》,2009(1);⑤孝政涛:《试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预设》,载《中小学教育》,2009(3);⑥陈建华:《“文理分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扭曲》,载《南京社会科学》,2009(4);⑦林丹、柳海民:《渐进改革: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路向的理性选择》,载《教育研究》,2009(7);⑧庞庆举:《论“新基础教育”之“新”》,载《中国教育学刊》,2009(9);⑨杨小微:《以终身教育反思中国的基础教育》,载《文汇报》,2009-10-10。]

热点十: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现代价值

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第8篇

一、行业英语教材思政元素分析

在高职行业英语教材中融入思政元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拓“三全育人”全新格局的一项重要工作。自《指导纲要》以来,学界对外语课程思政的研究逐渐触及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课程思政和外语教学双重视域下,对思政元素如何有效融入外语教材中的讨论越来越多。刘光正(2020)提出了重构教学内容的主题统领内容及其呈现方式和中西文化内容并重的两个原则。文秋芳(2021)认为外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框架在横向维度上细分为四个思政链,第一个即为内容链,要在外语教学内容上挖掘思政育人元素,精心设计教案,并配合恰当的教学策略,而外语教材和教师自选材料,都是课程思政的主要源泉。胡杰辉(2021)指出,外语思政的教学目标设计应突出精准性,而思政目标须建立在对教材文本内容和语言的精准挖掘之上。肖琼、黄国文(2021)探讨了在英语教材编写中采用多元大纲的做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元素大纲,循序渐进地分布在三册教材之中,与技能大纲、任务大纲和以学生为中心大纲并行穿插。行业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融入,需结合行业、职业特点及实际需要,区分思政元素类别,把合适的思政内容和课程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起来,达到方式巧妙、形式丰富、教学易用、学生乐学的目的。《指导纲要》指出,“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强行加入,或者喧宾夺主,只能适得其反,达不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二、行业英语教材思政元素的融合路径

以一种水利行业英语教材为例,作者在选择单元主题时,首先考虑教材能否在知识点和技能点上满足学生的行业英语学习需要,然后再考虑选择哪些思政素材,实现思政、专业和英语语言能力的有机融合。本教材参照作者所在学校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设置,把部分专业核心课作为单元主题。每个单元中TextA(课文A)负责行业英语输入,基本上覆盖了水利工程专业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体系;TextB(课文B)承担思政教育任务,选择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水利工程,培养学生学好专业、报效祖国的情怀和使命感。教材的预期目标,是提高高职院校水利专业学生的行业英语能力,为专业知识和技能加上一对英语的翅膀,帮助学生在深化对外开放战略下,提高“走出去”的语言能力。同时,通过外语思政教育,让学生深化专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教材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需解决有无和优劣的问题;而到了课堂上,则要解决把教材内容用足用好的问题。黄国文(2020)对英语教材的课文进行分析后,认为任何课堂话语都具有价值取向,提出要对课堂话语进行研究。以本教材单元教学内容为例。本单元共分为四个部分,把与专业、行业相关的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使之体现在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有助于引导教师课堂话语的价值取向,确保教师课堂话语不但避免文化和价值立场错位,也避免出现所谓的价值“中立”。因为教学素材本身不可能价值中立,教师的课堂话语自然也是如此。把思政元素分布在教学设计全程,可对教师的课堂话语起到规范作用,弥补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现路径缺乏认知和实践经验的短板。本教材单元教学设计和思政元素融合方式如表1所示: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取决于课程教学“主战场”的直接参与者——教师和学生。从学生角度来说,行业英语教材在教学设计上全程融入思政元素,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接触用英语表达的中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现实下,具有全新的观感。尤其是在自主学习过程和实践操作中,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和所接受的思政教育用英语进行输出,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还能弥补课堂教学思政的疏漏,强化文化和价值输入的效果。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