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八年级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

八年级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4 17:29:07

八年级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

八年级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第1篇

关键词:高中教育普及;锦州市;存在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154-02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新一轮深化改革的春风,拂向祖国大地各个角落。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句话深刻表明了教育体制改革任务的艰巨性。

一、调查目的

党的十报告中曾有这么一段话是对教育领域改革的明确表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是对深化教育综合领域改革的细致、全面、具体的说明。

其中的“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吸引了笔者注意力。高中教育的普及问题涉及青少年的成长问题和国民素质提升的问题,尽快地提升国民素质,可以使国家的综合实力能有一个很快地提升。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可以使适龄青年通过高中教育这样一个途径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完善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而对自己、对家庭、事业、社会能够有一个较为明确清晰的认识。这些优秀的青年被埋没于自己的短见和周围人的无知,殊不知只有不断地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辉煌,实现自己的未来的梦想。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家乡的高中教育普及情况,笔者对辽宁省锦州市进行了调研,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二、调查过程

本次研究针对锦州市直地区的初中升学率进行了调查分析。据了解,锦州市直的初中有锦州市第二初级中学、锦州市第三初级中学、锦州市第四初级中学、锦州市第五初级中学、锦州市第七初级中学、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锦州市第九初级中学、锦州市第十八初级中学、锦州市逸夫中学。这些中学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把这些初中分为重点初中、非重点初中、民办初中等,其中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锦州市第四初级中学等属于重点中学;锦州市第十八初级中学、锦州市第二初级中学、锦州市第三初级中学等属于非重点中学;锦州市逸夫中学属于民办初中。

这次调查通过两种方法调查这个问题,第一种方法是从这些不同等级的初中里面,采取抽样调查分析的方法。对其抽取样本进行分析,将初中毕业人数和升入高中的人数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升学率,从而估量整体锦州市直初中毕业学生升入高中的情况;第二种方法是采取随机采访学生家长、学生的办法。通过采访这些人群,了解学生家长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从而得到第一手资料。

笔者将锦州市的市直高中分为四类即重点高中、民办高中、职业高中、中专,对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锦州市第四初级中学、锦州市实验中学、锦州市第二初级中学、锦州市第十八初级中学、锦州市逸夫中学的2013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首先,重点初中里面笔者调查了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锦州市第四初级中学和锦州市实验学校。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2013年毕业生人数是1 328人,其中升到重点高中为1 013人、民办高中为260人、职高为38人、中专为14人,另外有3人没有参加高中教育。其高中教育的普及率为99.8%。锦州市第四初级中学2013年毕业人数是892人,其中升到重点高中为715人、民办高中为119人、职高为30人、中专为20人,另外有8人没有参加高中教育。其高中教育的普及率为99.1%。锦州市实验学校2013年毕业生人数是726人,其中升入高中的为668人、升入职高和中专的人数为47人、另外还有11人没有参加高中教育。其次,非重点初中里面调查了锦州市第十八初级中学和锦州市第二初级中学。在锦州市第十八初级中学2013年毕业人数为478人,其中升到重点高中为226人、民办高中为146人、职高为16人、中专41人,另外其余49没有参加高中教育。其高中教育的普及率为89.7%。在锦州市第二初级中学2013年毕业人数为123人,其中升到重点高中和民办高中为57人、职高和中专为38人,其余有28人没有参加高中教育。其高中教育的普及率为77%。最后,在民办初中里面调查了锦州市的逸夫中学,2013年锦州市逸夫中学毕业生为53人,其中升入高中为25人、职高为13人、中专为8人、其余7人没有参加高中教育。其高中教育的普及率为86.8%。

通过横向比较这些数据,发现其中重点初中的升学率比较高、升学的人数多,而且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最多。相比之下,非重点初中升学率相较重点初中低,而且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较少,同时升学的人数较重点初中少很多。最差的是民办高中,升学率虽然和非重点初中不相上下,但是升学的人数相对非重点来讲,少很多。进而纵向比较这些数据,发现很少学生选择初中毕业去职高和中专这样的学校继续深造学习,大部分学生仍然希望自己有机会能够上一所师资力量强大、教学水平高、管理严格的高中进行学习。

在这些数据的调查基础上,笔者利用闲暇时间随机采访了10位初中生的家长和初中生,了解他们对于高中教育普及率的理解。在这些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的观点基本上分为五种意见。第一类家长希望高中教育能够普及,希望孩子能够在完成初中学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到重点高中,完成高中教育,从而考上大学,希望通过这样的途径,孩子以后能有一个好的教育背景,找到好的工作,有一个幸福的生活。第二类家长希望高中教育能够普及,但是普及的方法最好得当,不要搞一刀切同时不要设置太多的障碍阻碍孩子的升学之路。第三类家长希望高中教育能够普及,但是同时要全面发展高中教育,提高职高、中专的教育水准,又精又全地发展的教育事业。第四类家长表示不赞同高中教育普及,怕对孩子未来升入高中产生负面影响。第五类家长表示无所谓的态度,只要能让孩子上高中就可以。

三、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分析采访后的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和家长对于普及高中教育表示期待,并且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一项政策能够真正使初中毕业生获益;希望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初中毕业生能够顺利升入更高学府,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思想境界,拓宽眼界,形成较为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希望初中毕业生能够在更高的平台,大展宏图,实现民族希望的崛起,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从以上调查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出锦州市的高中教育整体普及率比较高,而且每年都在上升,当然在调查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高中教育普及率没有达到国家政策的标准。国家要求基本上普及高中教育,可是在锦州市直的各所初中的初中升学率仅达到了80%左右,照国家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二是重点初中不足使其缺少带动实现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动力。锦州市的重点初中较少,不超过五所。这些初中无法带动锦州市二十几所的初中的教育水平,无论在师资上还是在教学设备资源上都无法提供强有力的能量推动锦州市的初中教育质量上升,更无法实现高中教育普及化的问题。

三是初中教育水平层次不齐、差距较大。锦州市的初中教育存在很大差距,重点初中人满为患,而相对差一点的初中生源少而且生源素质不高,导致资源分配很不公平。重点初中数量有限,大多是非重点初中和民办初中,初中生无法在这里得到较好的教育和培养,成为阻碍高中教育普及的一个因素。

面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锦州市的整体经济水平较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锦州市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省内其他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来说较差,没有充足的财政支持使其能够很好地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导致锦州市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资金不足,学校教育发展动力差。

其次是锦州市的各个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在锦州市内的所有辖区中,只有凌河区的教育水平最高,在凌河区内的解放路小学、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锦州市第四初级中学、锦州中学、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都是锦州市一流的学校,相比之下其他区县的教育水平比较落后,没有这么配套完善的教育系统,造成了教育资源极度倾斜,其他县区的发展状况低迷,不利于锦州市整体教育发展、更不利于高中教育普及化。

最后是锦州市政府没有提供能够很好地引导普及高中教育的措施。锦州市政府对高中教育的普及问题没有足够重视,缺少适当的政策引导高中教育普及化,争取让所有适龄青年参加到高中教育中,从而提升青年的素质,体现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的优势。

通过这次调查,笔者认识到实现高中教育普及的重大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教育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实现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为提升全民族的素质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为我国发展提供人才的重要平台和手段,只有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寻找到正确的出发点来解决我国现在教育问题面临的困境。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面。落实好这方面的任务,笔者相信家乡的教育事业会更上一层楼并源源不断地向祖国大地输送优秀的人才,服务人民,报效祖国!

参考文献:

八年级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第2篇

XX市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中央、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试点办、省蹲点组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调研,制定方案,精心准备,适时推开,严格程序,扎实工作,大胆探索,认真研究,确保了全市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试点工作开展顺利,发展健康,成效明显,基本达到了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月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同志来漯检查指导工作,对XX市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主要成效

⒈探索了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党员素质得到新的提高。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增强了党性观念,提高了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作风有了新的好转,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多了。据不完全统计,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多件,群众反映强烈的点问题有多件已经得到解决。全市有名党员通过免费实用技术技能培训获得了一技之长。临颍县名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积极参加机电维修、电脑操作、市场营销等实用技能,目前已有名重新找到就业岗位。舞阳县惠方集团有名党员在“我为党旗光荣劳动竞赛”活动,先后获得“竞赛能手”、“竞赛标兵”或“竞赛状元”称号。

⒉夯实了党在城市基层的组织基础,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新的加强。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全市共新建党组织个,撤并党组织个,调整或重新任命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人、成员人;通过调整、挂靠、接转等形式,理顺了名“挂空”党员的组织关系。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全市有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是去年同期的倍。舞阳县印刷厂停产多年,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工厂无人管,组织活动无人问,在活动准备阶段,县经贸委党委组织力量对原党支部进行了调整,重新任命了党支部领导成员,新支部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恢复生产,使一半以上的职工重新实现了再就业。不少基层党组织负责同志说,是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让不少党员找到了娘家,党组织去掉了心病,党组织和党员共同看到了希望。⒊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新的改善。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党员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郾城县许慎市场党支部一班人及每位党员把先进性融入到为商户实实在在的服务中,主动为商户排忧解难。支部书记孙文学把自己的门面房出租给困难商户并主动减免房租;市燃料公司党员韩焕敏,主动吸纳名下岗职工人员,在她自办的公司从事煤炭、液化气经营,不仅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而且教会他们经营的本领。市棉麻公司针对职工反映的经营范围窄、淡季收入低的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新开展了轧菜籽油业务,使职工月增收多元。市物资公司针对全系统困难党员多的实际,加快钢材、废旧金属、环保用煤等市场建设进度,创造就业岗位个,安排名下岗党员再就业,并组织名下岗党员参加银鸽公司招工。市供销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在经营形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拓展业务,多方筹措资金,向劳动部门补交了职工养老保险金万元。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通过边学边改,边改边补,诚心诚意征求意见,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群众看到了试点工作的成效和带来的可喜变化,维护了党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许多群众反映:这次活动非常及时,搞不搞活动就是不一样。

⒋找到了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各项工作得到新的促进。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坚持把教育活动与其它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注重把党员在教育活动中焕发出来的政治热情和干劲引导到工作上,引导到加快发展上,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健康增长的发展态势,其中工业综合效益指数居全省第位,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和实际利用外资增幅均居全省第位,出口创汇为近年来最好水平。特别是在抗击非典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使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防治非典、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相互促进,有机结合。在抗击非典斗争的第一线,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了全市非典防治“双零”目标的实现。漯河市工商银行系统抓住试点工作的良好机遇,积极探索教育活动与业务经营有机结合的途径,通过全体党员挂牌上岗、命名“共产党员示范岗”、成立共产党员业务攻坚小分队、开展“党员带头干、人人比贡献”劳动竞赛等,有力地促进了业务发展。

二、基本经验版权所有:

(一)坚持加强领导,不断提高对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的认识。省委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省委书记同志反复强调,对试点工作一定要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指导到位、研究问题到位、宣传到位,并经常督问进展情况,先后次专门到漯河检查指导试点工作,帮助解决重大问题。省长李成玉同志对试点工作非常关心,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副书记支树平同志,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陈全国同志亲自组织我市的动员大会并作动员报告,每个阶段都到漯河检查试点工作,及时提出指导意见。省试点办、省蹲点组的同志经常与我们一起研究工作,给予全程、具体的指导。省委的重视和关心,坚定了我们搞好试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市委对试点工作倾注了很大精力。全国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试点工作座谈会后,市委立即召开常委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贺国强部长和李景田副部长的重要讲话。常委们一致认为: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把漯河确定为试点单位,是中央、省委对我们的信任、支持和鞭策、考验,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加快漯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市委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尽出力、出全力、负全责,确保试点工作见成效、有特色、出经验,向中央、省委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市委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刘炳旺同志任组长、几位常委领导同志任副组长、个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领导联系点制度,县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共建立联系点个。省市县层层下派了蹲点(指导)组,共抽调名干部参与督导工作。建立健全了领导小组联席会、阶段性工作汇报会、蹲点组长例会等制度。市委先后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试点工作,出台份指导性文件,及时解决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重要问题,确保试点健康顺利开展。版权所有:

(二)坚持超前准备,为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健康开展夯实基础。一是深入调研,摸清底子。试点工作开始全面铺工前,我们组织个调研组,利用一周时间,对党员队伍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剖析问题,研究对策,制定出了有针对性符合漯河实际的试点工作方案。贺国强部长对此作出批示、给予肯定,给我们以很大鼓舞。为化解部分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存在的不安定因素,我们对这些企业没有急于动员,而是坚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理顺党员职工情绪,认真制定了预防突发事件的预案,确保了停产关闭破产企业的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稳妥扎实推进。针对市经贸委系统企业实际,提出了采取“三分法”进行逐层动员推进。党组织健全,组织活动开展比较正常、生产经营状况较好、准备充分的企事业单位,先行动员,健康推进;党组织不健全、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生产经营状况差的企业,在健全组织的基础上,加紧准备,积极推进;党组织瘫痪、无法开展活动的关停破企业在找准问题、稳定职工思想、理顺职工情绪的基础上,一企一策,稳步版权所有:推进,有效保证了经贸系统多家关停破和困难企业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稳妥有序地开展。二是健全组织,理顺关系。针对调研发现党组织关系不顺严重制约开展活动的问题,对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尚未建立的单位,及时建立党组织;对软弱涣散、无力组织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的基层党组织,迅速进行整顿;对有名无实、有组织无党员的党组织,及时进行合并调整;对关系不理顺的党员,按照“就近、方便、管住、管好”的原则,搞好组织关系接转,为顺利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奠定了组织基础。三是把解决党员的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相结合。试点工作前期,针对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存在的“党建活动年年搞,年年都是老套套”、“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搞试点是负担”、“查摆问题是哄瞎子跳井”等模糊认识和不良情绪,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为什么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什么样的姿态参加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端正对试点工作的态度;明确要求各试点单位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学习贺国强部长有关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试点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了搞好试点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组织试点单位的领导干部开展“入户走访、普遍谈心”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党员意识和政治责任感,积极参加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成立了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创业服务中心,目前已培训下岗失业职工党员人,并推荐安置人;协调有关部门,按照规定为名贫困党员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各级党组织还广泛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共结成帮扶对子个,带动名特困党员找到了致富门路。广大党员通过参加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得到了实惠,增强了信心,看到了希望。

(三)坚持强化宣传,为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大会动员。市委坚持一阶段一动员一总结。月日,市委召开了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试点工作动员大会,省委副书记支树平,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陈全国出会并作重要讲话。支树平同志明确提出,要着眼大局搞试点,按照要求抓落实,立足实际出经验。市委书记刘炳旺作了动员报告。月日、月日,市委先后召开了转入党性分析、民主评议和抓好整改、巩固提高阶段动员大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铁代生、臧安民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的委托作重要讲话,市委书记刘炳旺作转段动员报告。每次动员会后,各县区和市直试点单位党(工)委都迅速召开动员会,市级党员领导干部每阶段都到联系单位作动员,以实际行动抓试点。二是利用黑板报、标语、专栏等多种形式宣传。全市各试点单位普遍制作了“两版”,即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基本内容的版面和活动流程图及典型事例的版面;开辟了“两园”,即党员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学习园地和心得交流园地;召开好了“两会”,即党员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现场会和模范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好了“两课”,即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和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全市所有公益性广告栏均增加了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的内容,有的单位还编排了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文艺节目,寓教于乐。三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市级所有新闻媒体都开辟专题、专栏,共刊发信息、评论、访谈、理论文章、先进事迹介绍等多篇。在省以上新闻媒体发表稿件多篇。市试点办编发简报多期,被中央试点办采用期。四是开展活动进行宣传。以“七一”为契机,在全市开展了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识竞赛,多名党员参加了此项活动。举办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研讨会、座谈会、书法展,为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市公路局在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注重创新形式,以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主题活动营造氛围,增加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的效果。先后组织开展了“保持先进性,为党旗添光彩”百名党员签名活动,共产党员佩戴党徽、挂牌上岗活动,党员义务劳动和去一线慰问职工体验施工一线的滋味活动,“颂歌献给党”文艺活动,参加革命教育基地学习革命先烈活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针对党员队伍文化程度、综合素质较高的特点,注重营造氛围,达到两个增强(增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党员的自觉性),力求规范操作,达到示范效应,体现学院特点,得到了中央、省委的肯定和鼓励。

(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试点工作扎实开展。首先,抓学习,保证教育成果。在思想发动、学习培训阶段,我们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和严格的学习纪律,要求试点范围内的全体党员都必须参加学习培训,有文化的党员要认真记读书记录、写心得体会。采取集中辅导、轮班学习、送教上门、结对帮促等形式,落实学习内容;采取专题讨论、典型引路、演讲比赛、学习心得展览等形式,深化学习效果。市委着力教育广大党员要明确“加入党组织为什么,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应该怎么做”,并组织了有名失业不失志、艰苦创新业的下岗职工党员参加的报告团,在各试点单位巡回演讲。对离退休职工党员,主要采取宣讲和座谈讨论的形式组织学习,身体不好的就派专人送教上门。市工商银行为妥善处理工学矛盾,采取了“集中学习谈体会,分散自学记笔记”的方式,增强了学习实效。临颍县选择个县直单位与困难企业结对帮学,有效地解决了停产关闭困难企业缺乏活动场所、教学设备等问题。市经贸委针对系统内大部分企业长期停产、党组织瘫痪、党员分散的实际,坚持采取“理顺关系抓组建,小型分散抓动员,示范带动抓骨干,营造氛围抓宣传,解决问题抓根源”的方法,千方百计保证每个企业、每个党员在教育活动中不“掉队”,保证教育活动的参与率。

其次,抓关键,搞好民主评议。市委明确规定征求意见“六不过关”,即不按规定程序进行的不过关、范围达不到要求的不过关、有建议无意见的不过关、与平时一贯表现不符的不过关、问题查找不深不透的不过关、蹲点指导组没审核签字的不过关,全市试点单位共征求到意见、建议万条,梳理出对党员的意见万条。市电业局党委书记姚振生深入个支部召开座谈会,主动约请名同志征求意见,累计征求到意见建议多条。在撰写自我总结时,明确提出“四个重新来”:没有查摆问题的要重新来,问题剖析不深刻的要重新来,与实际表现不符的要重新来,蹲点(指导)组没有审核签字的要重新来。不少党员的自我总结材料返工—次。民主评议中,我们分类制定认格标准,规范民主评议党员程序,经过民主评议,全市共评出优秀党员名,合格党员名,不合格党员名(占)。其三,抓整改,切实解决问题。我们组织各单位和广大党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确定整改时限,并采取公开承诺、跟踪问效、定期检查、逐条销号、群众评判等办法,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市交通局针对系统内名干部提出的解决工资待遇问题,明确一名领导专职负责,在认真排查的基础上,责令相关单位对营级和团级干部的工资待遇按政策进行补给,对个困难企业的名干部的工资,积极上报市财政部门,努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多名干部对此感动地说:“整改为我们整出了实惠,我们十分满意。”在不合格党员的处置上,市委提出了“评议从严、处置慎重”的原则,对评议出的不合格党员,由蹲点组和基层党组织逐一谈话,指出存在问题,做好思想工作,理顺思想情绪,在此基础上,区分不同情况,慎重处置。对问题较轻、确有悔改表现的,要求限期改正;对错误性质比较严重、不具备党员条件的,采取劝退、除名、移交纪检、司法机关处理等形式,予以严肃处置。目前,全市共处置不合格党员人,其中限期改正人,劝退人,党内除名人,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人。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进展平稳,没有一人向上级党组织提出申诉。

(五)坚持大胆探索,解决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把大胆探索贯穿试点工作始终,在试点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如:在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对象学习组织难的问题上,针对离退休职工党员、个体私营企业党员居住分散、不易集中、流动性大的特点,我们在劳动部门、个体私营经济服务部门、民政部门成立了社会保险工委、个体私营企业工委、社会保障工委。对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确立了“一企一策、层层动员、先易后难、骨干先行、压茬跟进”的原则。在征求实质性意见难的问题上,我们探索推行了“三线运行”、“四个延伸”、“组织点”的方法。“三线运行”,即党组织、指导组、党员本人三条线征求意见;“四个延伸”,即向党员的原工作单位延伸、向党员的居住地延伸、向党员的服务对象延伸、向党外群众延伸;“组织点”,即要求党委、总支以党委会的形式,结合年度考核及平时掌握的情况,对下属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逐个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党支部以支委会的形式,对支部党员逐个分析,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民主评议党员的标准问题上,我们把城市基层党员分为公有制企业党员、公有制事业单位党员、非公有制单位党员、街道社区党员、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离退休职工党员六类,分别制定了优秀、合格、不合格的评议标准。在不合格党员评议难的问题上,我们细化了不合格党员的种具体表现,在评议程序上增加了民主生活会、对违法违纪党员进行排查的步骤,较好地解决了党员实事求是进行自我认格及民主测评有的放矢的问题。在处置不合格党员把握难的问题上,我们确立了“评议从严、处置慎重”的原则和组织满意、党员服气、群众认可的标准。同时把处置不合格党员的程序规范为支委会研究、党员大会表决通过、报上级党委批准、将处置结果通知本人、公布不合格党员处置结果、帮教被处置不合格党员六项程序。在如何以试点战胜非典、以非典检验试点的问题上,我们把党员在非典防治中的表现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一条重要标准,赋予蹲点组督查试点工作和督查非典防治工作的双层督查职能,同时,把非典防治作为检验试点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建立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问题上,我们建立健全了“五严一体”工作机制,即融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监督、清退为一体,通过严把党员队伍“入口”关、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肃处置,实现党员发展标准化、党员教育经常化、党员管理规范化、党员监督社会化、党员处置民主化。依托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建立了党员培训基地;以年度为周期,实施了党员先锋工程,为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经常化奠定了基础。

三、研究成果

按照试点工作要对下解决问题,对上回答问题的要求,围绕中央提出的六个问题和三个侧重点,切实加强调研和探索。对重点课题,市委专门成立了三个调研组,在试点过程中不间断地调查研究,努力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还把重点调研课题细化为个小题,分到每个阶段,要求市、县两级党员领导干部、蹲点组(指导组),各级试点办及名组工特约调研员都要搞好调查研究,为市委试点工作提供参谋依据。课题组多次深入企业、社区,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个,座谈各级各类党员干部多人,发放调查问卷余份,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一)关于对城市基层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的研究。调研发现目前城市基层单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政治信念不够坚定,组织观念淡薄,党性观念弱化,宗旨意识淡化。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组织上不适应;党员自身放松学习,降低要求,思想上不适应;党的组织体系和活动方式缺乏创新,管理教育不适应;民主评议党员流于形式,工作上不适应。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以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为契机,集中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完善党员队伍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三是实施党员先锋工程,为保持党员先进性提供活动载体。(二)关于对如何通过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和促进各项工作的研究。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各项工作是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的根本目的。结合我市试点工作的实际,我们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一是提高认识,增强内动力。通过学习培训,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到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从我做起,自觉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内在动力。二是民主评议,增强约束力。将服务人民群众、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纳入党员分类标准,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优秀党员给予表彰,对不合格党员进行处置,强化对党员的约束。三是落实整改,增强凝聚力。通过落实整改措施,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的凝聚力。

(三)关于对如何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党员的特点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提出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的研究。我市停产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党员、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离退休职工党员占城市基层党员总数的,的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党组织瘫痪或不健全,的离退休职工党员的组织关系需要理顺,的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生活困难,上述问题如不解决,在这些特殊群体党员中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难度将很大。为此,我们花了个半月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加以研究解决,提出了“四个结合”:一是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成立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创业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认真落实“三条保障线”等,努力解决这些党员的实际困难,调动他们参加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的积极性。二是把严格要求与热情关怀结合起来。对于那些由于客观原因没有按时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既考虑到党员个人的因素,也考虑组织不健全的因素,认真搞好正面教育,从政治上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自觉跟上党的队伍。三是把政治理论学习与实用技术培训结合起来。对下岗失业职工党员,通过技术培训,使他们提高自身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增强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四是把开展党员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健全基层组织、理顺党员组织关系等措施,确保城市基层单位的所有党员都能参加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

在如何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党员的特点,提出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上,我们把试点范围内的城市基层单位党员分为公有制企业党员、非公有制单位党员、事业单位党员、街道社区党员、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离退休职工党员六类,分别结合不同类型党员的实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下岗失业职工党员要理解支持现阶段党和国家的政策,经常向组织汇报思想,做到失业不失志,离岗不离心,应有较强的创业意识,积极为党和政府分忧,自谋职业,带头创业等。离退休职工党员要关心国家大事,支持改革,维护发展稳定的大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主动关心、帮助、教育下一代成长,在老有所为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等。

(四)关于对如何准确认定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的研究。我们认为,认定和处置不合格党员,一要明确不合格党员的具体表现。结合不同类型党员的实际,分类制定出不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对不合格党员的表现进行细化量化。二要规范不合格党员认定程序。按照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实事求是,民主公开的原则,科学设置不合格党员的认定程序,每个程序都提出具体要求。三要明确不合格党员处置的政策界限。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和立足教育的原则,对限期改正、劝其退党、党内除名的不合格党员的表现作出明确规定,对不合格党员处置中需把握的政策界限予以明确。四要规范不合格党员处置程序。处置不合格党员,政策性强,必须事实清楚,理由充分,处理恰当,手续完备。实践中,我们坚持了以下程序:支部研究形成意见,党员大会讨论通过,报上级组织批准,处置意见与本人见面,公示处置结果,教育转化被处置党员。

(五)关于对如何通过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研究。工作中,一是采取“建、并、撤、联、调”的办法,健全组织,理顺关系,切实解决“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上级”的问题。二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制定整改措施,扎实整改,找准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加以解决。三是切实解决贫困党员的实际问题及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四是完善制度,搞好结合,通过建立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在活动中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六)关于对如何加强领导,使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扎实开展、不走过场的研究。保证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扎实开展、不走过场,需要做到“五个到位”:一要思想认识到位。近几年,我们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对于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部分基层党组织在活动之初存在厌战情绪、麻痹思想,活动之中存在畏难情绪、等待观望思想。这是部分单位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上紧下松、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要坚持把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工作放在首位并贯穿活动始终。二要组织体系到位。要成立强有力的领导小组,组建精干高效的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蹲点组,具体负责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三要领导责任到位。建立工作责任制,把各级各部门的一把手作为开展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并将开展活动的情况与干部的考核奖惩使用挂钩。四要督查指导到位。要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检查验收工作制度、督查通报制度等。五要群众监督到位。实行“四个公开”,即: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的方法步骤公开、民主评议党员的结果公开、整改承诺公开、处置不合格党员的结果公开。通过敞开大门,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保证活动的效果。

四、全面铺开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特殊群体党员中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应专门安排一个准备阶段。从试点情况看,关停破企业和困难企业党员、下岗失业和离退休职工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较大,“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找不到组织”的问题比较突出。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开始前,需要健全基层组织,理顺党员关系,对遗留问题较多的关停破企业,还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预案,妥善处置各种突发问题,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要做。

(二)对困难党员应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和下岗失业职工党员、离退休职工党员是城市基层党组织中的特殊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在这部分党员中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心得体会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从严要求,又应该关心爱护;既要严格标准、加强教育,又应该采取措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八年级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第3篇

论文关键词 贫困地区 “十八大”精神 传播者 受众者 实效性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是贫困地区加大扶贫开发,实现到2020年“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目标的内在要求。本文不再对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扶贫成就等问题做阐述,仅在重新理清贫困地区深刻内涵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探讨当前贫困地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正确把握贫困地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传播者和受众者的关系,力求把理论宣传和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一、贫困、贫困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的内涵

贫困是与人类社会共生的社会现象,历史上人们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给予了不同的诠释。其中较为著名的观点有:价值判断说、不平等说、政策界定说、发展不足说、权利丧失说、相对剥夺说、能力缺乏说等。在《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中,贫困主要包括以下三层涵义:一是低收入和低消费;二是在教育、医疗卫生、营养以及人类发展的其他领域取得的成就较少;三是没有权力、没有发言权、脆弱性和恐惧感。

贫困地区是指相对于其它地区,贫困程度更深,贫困人口更集中,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公共设施发展更落后的集中连片地区。贫困地区的范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因研究目的与政策实施对象的不同,所使用的划分依据的不同而改变。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可知,到2020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和贫困村将成为主要扶贫对象,其中首次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确定为扶贫攻坚的重点。本文探讨的贫困地区主要就指连片特困地区。

连片特困地区是当前贫困地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因自然、历史、民族、宗教、政治、社会等原因,一般经济增长不能带动、常规扶贫手段难以奏效、扶贫开发周期性较长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特殊困难贫困地区,也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2011年,国务院扶贫办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国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以2007-2009年3年的人均县域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与贫困程度高度相关的指标为基本依据,考虑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大扶持力度的要求,国家在全国共划分了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加上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共14个片区,680个县,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据权威数据初步估算,新划分出的11个片区包括505个县,国土面积1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亿,其中农村人口约1.9亿。如果把西藏、四省藏区、南疆三地州加进来,国土面积更高达339万平方公里,人口2.36亿。按2007-2009年三年平均计算,这些地区的县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650元,县域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2元,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2667元,分别相当于西部平均水平的49.1%、43.7%和73.2%。

连片特困地区共同特点是全国扶贫对象最多、贫困发生率最高、扶贫工作难度最大,贫困成因复杂,多数都跨省区。从社会角度看,多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从自然地理角度看,包括青藏高原、沙漠化区、黄土高原和西南大石山区等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地区,但也不乏象滇西边境山区等在内的限制开发区;从发展阶段看,集中体现为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滞后、公共服务欠缺、产业发展不足,部分地方社会稳定问题也比较突出。

二、当前贫困地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贫困地区而言,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从根本上讲就是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求真务实,不断推进扶贫开发的科学化进程,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而奋斗。从目前来看,贫困地区人民响应国家号召,正有条不紊践行国家扶贫开发政策。但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各级管理者对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的政治觉悟高低不一,思路不明,职责不清,造成执行混乱。如所谓的宣讲团有部级的、省级的、市级的和县级的等,可相互之间又没划定宣讲的层次、对象和范围,优势资源没有得到较好的整合与互补,没真正把好事办好。二是宣讲成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贫困地区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主要人员由专门宣讲员、党政领导干部和普通热心民众等人员构成。宣讲团成员普遍存在培训力度不够,调研不足,宣讲内容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对象,不注重针对性,只看过程,不看实效的现象;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则大多忙于政务,自身政策水平也有待加强学习。三是有调查显示,这些地区接受过高等教育人口不到15%。对大多数人而言,自觉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意识薄弱,能力不强,但又渴望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不少青壮年外出务工,当地难以培养综合素质较好的学习“领头羊”。有点能力的又以事多为理由,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提高。还有的是居住分散,交通条件不便,难以实现集中、有效的全覆盖等等。更有甚者,不懂汉语。最后是基层组织也迫于经济压力和人才缺乏,学习贯彻的创新性不够,有实效性的办法不多,整体效应不明显。

三、以重点把握传播者和受众者的关系为突破口,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全面学习和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实效性。

针对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贫困地区应抓住当前发展机遇,牢固树立如期建成“两不愁三保障”的美丽家园的愿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基本原则,处理好传播者与受众者的关系,全面学习和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力求把无限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贫困地区“十八大”精神的传播者主要指以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其它少数热心于此事业的普通民众。这些先进知识分子是专家、学者,对“十八”大精神拥有极高的话语权,影响着对“十八”大精神的解释力,决定着民众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程度和实践力度。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活跃在扶贫开发一线,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是贫困地区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的中坚力量。其他的热心人士是股暗流,通过志愿者、社会公益活动、民间文化交流等渠道对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起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传播者和受众者的地位是平等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播者对受众者的信息传递,其实就是一个平等交流的过程。过去,一代代党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和党政领导干部以其艰辛的努力,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并积累了宝贵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忽视,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面对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只有切实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用百姓语言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握正确方向,才能彻底解答贫苦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作为贫困地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传播者(主要指先进知识分子和党政领导干部),最起码应具备以下三点素质:

一是要有高远、纯朴的大众情怀。大众情怀,简言之,就是关注贫困人口的生存与全面发展,这也是坚持科学发展,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出发点和归宿。传播者只有坚持实行人性化、科学化、个性化、生活化和幸福化的教育,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才能让受众者与传播者产生共情,产生同理心,见证和体会到党和政府扶贫攻坚的强大决心。

二是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毫无疑问的是,我国反贫困历程已全面进入攻坚阶段,面临的困难前所末有,做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如果不具备较为宽广的眼界和较深的学术修养,如果不时时深入学习、调研当前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如果不能彻底的先说服自己,是抓不住要害,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语言赢得他们的尊重和理解的。

三是要有善于创新、百折不挠的实践品质。在贫困地区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更多的是一种奉献,而不是追逐名利的美差。在充满选择和诱惑的今天,惟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坚守信念,勇于实践,不畏艰难,善于创新,与贫困地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真挚的感情关注百姓疾苦,以科学的理论解读热点难点,以鲜明的态度发展群众利益,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助一臂之力。

贫困地区学习宣传“十八精神”,应立足贫困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实际,注重差异性,经过一定路径,使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贫困地区大众所理解、所认同,并以此具体指导实践。为此,传播者可借鉴现代传播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在传播过程中,对交流的对象、内容、方式、时间、场景、预期值等因素都应做到胸有成竹,全面提升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针对贫困地区不同受众者群体,具体要求如下:

基层党政干部。基层党政干部,年长的,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年轻的,“凡进必考”,文化素养都相对较高,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线主力。他们是人民的公仆,自觉学习“十八大”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号召,更是自身岗位的内在要求。对这一群体宣传教育的重点不在普及而在于不断提高。

八年级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第4篇

一、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的分步实践

1.基于情感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讲演能力

中学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情感领域的学习,因此对于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口头表达能力欠缺的七年级学生,我们倡导教师通过侧重培养他们的讲演表达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学科学习能力。

在七年级分步推进的第一阶段,我们将第一阶段的目标定位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培养大多数学生讲演时外在方面做到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语速适中、大胆自信等;内容上做到有针对性。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讲演时外在方面做到姿态端庄,注重礼仪礼貌,能恰到好处地以手势、动作,目光、表情帮助讲演;内容上做到有逻辑性,层次清楚,有条理。第三阶段目标是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指导、帮助学生为讲演做准备,如收集、整理资料,开展讨论;在内容上做到辩证、多角度地进行讲演。第四阶段目标是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为讲演撰写发言稿(详稿)、发言卡片(简稿);在内容上做到能辩证、多角度地进行讲演。第五阶段目标是学会使用PPT辅助讲演;内容上进一步做到针对性、逻辑性、辩证、多角度,并强调语言的精炼与概括。第六阶段目标是讲演时在内容上进一步做到具有感染性、独创性。第七阶段目标是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团队的讲演。第八阶段目标是学会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演练、学科讲演。

通过对以上阶段具体目标的实施,我们认为时政播报、演讲、点评同学的发言、讲述事例、表演小品或课本剧、根据情境回答问题、辩论、课堂讨论等是提升初中思品学科学习能力的重要形式。学生自评、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等是教学点评的重要方式。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要求和布置不同任务,优等生要求独立讲演,声情并茂;中等生鼓励独立讲演,声音洪亮;后进生可以找人合作。

2.基于认知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中学课堂教学还需要解决认知领域的学习,因此对于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比较强的八年级学生,我们倡导

教师通过侧重培养他们阅读教材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学科学习能力。

教育学者布卢姆认为“记忆过程促进学习的保持,其他五个过程促进学习的迁移”,因此我们将八年级第一阶段目标定位为:以课本的前言和目录为载体,了解课本构成,从宏观上把握学习内容,了解整体知识结构;以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载体,学会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某节或某段的中心意思。第二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载体,训练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准确地在教材上找到答案。第三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载体,学生经过分析,能表达出节与节、目与目之间的关系(总分、并列、递进、因果、条件等)。第四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载体,学生经过分析,能表达出框与框之间的关系,表达方式可以包含口头表达和书面(如画结构图)表达。第五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载体,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能够详尽地写出一课或一个单元的结构图,知识点概括全面。第六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载体,学生能够创造性地画出一课或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图,结构图涵盖重要知识点,体现自己对知识的思考,发挥创造性思维。第七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载体,学生能够精炼地构建一课或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图,体现宏观性。第八阶段目标是:以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载体,学生能够构建出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图,突出重点,体现对知识的宏观和整体性把握,体现系统性思维。

通过对以上阶段具体目标的实施,我们发现建设小组、教会学生认识单元题、课题和框题、学会用相应的符号、动手实践是提升初中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制定读书卡、合格证等是对学生评价的有效方式。

3.基于动作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中学课堂更需要解决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因此对于习惯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提问质疑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欠缺的九年级学生,我们倡导教师通过侧重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学科学习能力。

我们将九年级第一阶段的目标定位为:能培养大部

分学生敢于提问,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提问方法,能从认识事物的一般性逻辑思维过程来提问。如:什么是责任?为什么要承担责任?怎样承担责任?

第二阶段目标是:能让学生了解不同思维层次的提问方法,绝大部分学生能提出第一类梳理教材基础知识类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能提出第二类基础知识理解运用类的问题。如:我国最基本国情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全面辩证地看待我国的基本国情?第三阶段目标是:部分学生能对教材、教师、社会现实提出有独创性、批判性思维的质疑问题,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讨论及课本阅读解答问题。如:目前社会贫富差距在拉大,实现共同富裕还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吗?第四阶段目标是:学生能对自己的提问能力做出回顾总结。

通过对以上阶段具体目标的实施,我们提升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首先就要明确问题价值判断的标准:有效性、准确性、科学性。其中对于学生提问中的优质问题给出了评判的标准:答案不是现成的,需要经过自己加工归纳、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其他知识来解答的,引起大家思考的问题。

三、基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的资源平台建设

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有利于教学新思维的实施和优化。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查阅、存储、提取、整合、提问、鉴赏、交流、探究、实践、创新等多维度、多层面的思想品德学科能力,我们着力进行了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平台建设。

1.教学资源建设

在2012年暑期期间,面向全南京市的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师网络培训就是以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提升课题研究为主要培训内容,我们的研究成果已成为南京市重要的教师培训资源。《新课程自主学习与评价》是全南京市学生配套教材使用的学生用书,每册书每个单元都有单独的一个栏目属于我区开展的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提升的阶段实施内容,这也使其成为一份不可缺少的学习资源。

2.活动平台建设

八年级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第5篇

关键词:八年级地理;教学生活化;探讨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八年级地理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地理教材中很多内容都与生活相互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与生活结合,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生活,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八年级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当前,在初中八年级地理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落后,仅仅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信心逐渐丧失,最终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必须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八年级地理教学与生活存在很大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生活实际,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一些学生身边的事物,以此来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将会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有效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来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八年级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在八年级地理教学中,要想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思考和观察中不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从自身所了解的地理开始,对学习的知识产生亲切感。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环境进行观察,以便于让学生养成多看、勤看的习惯。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进行“风向”的内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学校旗杆上的国旗进行观察,以此来了解国旗飘扬的方向,之后学生可以根据所观察的现象来查阅资料,不断加深自身对知识的理解。

2.将教材知识进行生活化的变动

在八年级地理教学中,为了有效促进教学生活化,教师要将新的知识进行生活化的转变,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不断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经历、学习状态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将生活中的内容有效融入教材中,以此来不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引导学生产生新知识。

3.利用图像代替语言讲解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化情境,可以利用图像创设情境,不断代替语言讲解,以此来丰富教学形式,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整理地理知识,创设出日常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对生活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利用语言进行教学,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生动的图像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以此来利用生动的图像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有效运用表演形式

教师可以有效设置情境表演模式,以此进行教材的模拟以及生活化,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有效模拟生活中的情境,让地理知识生活化促进学生学习与进步。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进行锋面雨的内容讲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形式,将教材讲解的锋面雨形成做成动画,动态模拟锋面雨的形成,以及锋面雨带的推移,这样将会促进教师的讲解,方便学生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

在八年级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教材内容,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互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带动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八年级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第6篇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初步培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要有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对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全面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记得牢固,知识掌握必须系统性、全面性;还要贴近生活实际,分析社会。这就需要教师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入手,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和精神需要,接近学生的情感世界,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知识结构是:七年级学的是地理环境知识;八年级学的是人类发展历史;九年级学的是现代社会现状。据此,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历史与社会》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要求,在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目标,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依据这个目标,立足教材本身,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培养落到实处。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只有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和精神需要,并接近学生的情感世界,才能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才能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结构。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初步培养。

初中学生的年龄段是13―15岁,这个年龄段是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其中,初中二年级(14岁)时尤为关键,被称为“危险的14岁”。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特征为:常处于独立性与依赖性,反抗与屈从,自我分化与自我同一,需要与满足不协调,生理发展与心理发育不同步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一方面带有很多孩童特点,另一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看问题往往有自已的独到之处,不轻易模仿长者看问题的模式。这一时期他们的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与抽象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看问题总是往往尖锐而不周到,新颖而又显得肤浅。这些心理特性和思维特征就决定了初中学生的能力结构。

八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已掌握了较系统的地理知识,能理解一些理论问题,同时也擅长从整体和结构上思考问题,思维已能从感知、表象进行分析、概括、判断、推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抽象思维和不断地具体事物向概括过渡的需要,是少年期学生自然的精神需要。”因此,可以这样描绘:八年级学生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思维特征属于“再现性思维,即记忆和知识的重现起主导作用,并且也包括着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对八年级学生应注重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初步培养。

八年级学生的这种分析、比较、归纳、综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思维能力的层次有别于七年级、九年级。七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系统的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知识,常思索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和现象,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对于七年级学生只要求“能解释重要的地理环境概念”,侧重初步分析地理环境的事物和现象。九年级学生已掌握了系统的中外历史知识,能理解抽象的材料,喜欢发表个人见解,思维趋向独创性。对于九年级学生重在概括、评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要求,更侧重比较类似的中外历史事件的异同点。而八年级学生则要求“初步综合归纳所学重要问题的史实,找出因果关系”,并会比较中国历史上有关重大事件,在教师启发下找出它们之间的主要异同点。

现代中学生,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求知欲旺盛,喜欢思考。教师若因势引导,学生能力的培养则事半功倍。下面以八年级学生所学《历史与社会》下册内容为例,我就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认识水平所接受的问题,将能作为培养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训练的材料挖掘出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思维是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过去和现在,并预见未来的智力活动。首先是怎样认识历史事件、人物,学会认识《历史与社会》的方法,然后才是拿历史与现在可比性去发挥想象,或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代问题,或去认识解决某一新的问题。对八年级学生来讲注重的是学会认识历史,并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代问题的能力。

分析能力,这里主要指我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深化对重点、难点部分的分析式教学。如“背景分析”,像鸦片走私历史背景分析,金田起义背景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胜败原因的分析”,如中法战争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原因分析,护法运动失败的原因分析等;“性质分析”,如太平天国运动性、辛亥革命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分析;“历史意义分析”,如“五四”爱国运动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的分析等。对背景和胜败原因的分析,淡化了识记部分,加深了对难点问题的理解;对性质和意义的分析,加深了对重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中记忆。这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易于达到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目的。

比较能力,是通过对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比较,了解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和多样性,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化对历史规律认识的能力。比较能找出同类现象的异同,指示不同现象的本质区别。比较可分为同一国别、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的比较,也可以是同时期不同国别和地区的比较,还可以是不同国别不同时期的相同历史事件的比较。比如,《中国近代史》中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其相同点从割地、赔款、通商口岸三方面比较;不同点从关税协定、开设工厂、外国军队驻扎中国这几方面比较,并指出这三个条约分别使中国开始沦陷、大大加深沦陷、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通过比较使学生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有一个深刻理解。又如与辛亥革命比较,指出“改良救国”与“革命救国”的不同道路。又如,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与片面抗战路线在内容、性质、结果等方面的不同。再如,《世界近代史》上讲过多次资产阶级革命,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比较:第一,17世纪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革命,这是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生的两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第二,18世纪北美独立战争和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主要是争取民族独立,其中也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第三,1848――1849年欧洲革命,是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在法德两国已经开始的因历史条件下的一场大规模的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那时,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第四,美国内战是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第五,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第六,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虽然谈不上是革命,但此后沙皇也实行了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可提高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能力。

在培养学深层次比较能力的时候,教师应当看到和想象出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怎样进行的,学生是怎样感知教师叙述和讲解的知识,以及关心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具体说来就是教师掌握好提问的节奏,迂回设问,层层引导。如讲述完“新文化运动”后,设计这样的问题:“从鸦片战争至新文化运动,中国的思想家探索到了哪条救国救民的真理?”再把这一问题分成若干小问题,层层设问,步步引导:①鸦片战争后有哪些先进的思想家?②这些思想家的主张是什么?③中国的儒家经典学说是怎样被抛弃的?④等先进知识分子怎样看到了民族解放新希望?通过对龚自珍、魏源、严复、等人思想的比较,学生看到从“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师夷长技以制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胜,后胜于今”到介绍的马克思主义的这条思想轨迹,思考出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思想家们怎样抛弃了儒家学说,接受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理论,最终探索出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救国救民的真理。又如,英日两国同是君主立体,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首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不是根据宪法,而是根据议会和惯例逐渐演变而成的。英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没有实权。议会是机关,掌握最高立法权,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议会多数党的党魁做首相。实质上是多数党控制内阁和议会。而日本的君主立宪制是根据《一八帝国宪法》建立起来的。天皇近代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宣战、缔结、任免高级文武官员、解散和召开议会的权力。内阁大臣不是对议会负责,而是对天皇负责。所谓发展智力,就是要使知识“处于运动之中,处于运用之中”。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在比较中思考问题,可使学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之间的依存性和相互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知识得到发展和深化,比较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落到实处。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通过比较,促进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并能逐渐掌握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正如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说,教师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千方百计地掌握“点金术”,而不是只简单地授学生以“金子”。

归纳能力,是指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结论的一种思维活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一则能使学生对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系统地整理,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掌握、理解所学的知识。二则能帮助学生揭示前后史实的内在联系,掌握历史知识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如辛亥革命讲完后,引导学生做如下小结归纳:辛亥革命的兴起分两个问题讲述,一是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二是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提供了前提,奠定了思想基础,随着民主革命运动的不断深入,中国同盟会孕育而生。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开始领导了各地的武装起义,开始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尝试。这些武装夺取政权的起义虽然失败,但表明了革命党人决心清王朝的勇敢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四川人民的收回利权的保路运动,给湖北同盟会发动起义造成绝好的机会。于是1911年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使革命进入高潮。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但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一失败表明: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道路行不通,孙中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也没能救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归纳,一方面能使学生窥视知识全貌,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归纳的过程,是知识联系衔接形成系统的过程,也是学生归纳能力提高的过程。

综合能力,是把某一历史现象的不同方面综合起来,构成整体认识的能力,也是分析、归纳能力的综合运用。如在讲完“西安事变”后,指导学生综合“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过程”,引导学生重点对“《八一宣言》”的内容、“瓦窑堡会议制定的方针”、“一二・九运动”爆发的标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些知识的综合,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事件发展概貌,顺利把握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过程”这一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成为提高素质的重要内容。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重在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教师对学生心理特征的研究,思维特征的研究,精神需要的研究,就已渗透了情感。“没有认识的欲望,就没有智力的发展”。教师要善于捕捉思维训练点,提出可以促进思维活动的问题,能在练习设计上巧妙地渗入思维因素,用生动的语言去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

培养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关键又在于教师的引导。实践证明,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去思考,一味地越俎代庖地“注入”,只注重知识的记忆,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的智力才能逐渐趋向迟钝。没有学生智力的发展,《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无法落到实处。所以,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要把发展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多把钥匙,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尉霞.少年心理与教育.新疆大学出版社,1992.4.

[2]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3]Daniel Goleman.情感与智力.参考消息,1997.6.16.

八年级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第7篇

通榆县第八中学校 陈爱利

时光飞逝,本学期已开学一个月了。月底按照惯例,学校组织了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全校于3月24 、25日进行了考试,现把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 试卷分析

总的来看,各科试卷能符合教学进度,难易程度适中,题目大多能紧扣学习考点,能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较为公平公正的检测,是较为理想的试卷。这些年咱们也一直用名校调研的试题,说实话这套题非常适合咱们的学生,因为他重基础,卷面难题很少,能很好地检测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

二 学生成绩分析

整体情况较好,大多数学生较开学初测试成绩有很大的进步,老师们手头上拿的有两个表格,一个是各学科平均分差,另一个是各分数段各班学生数统计表,表中的数据就不给大家读了,从这两个统计表来看,各个班级还是存在着差距,但是好在咱们八年组各个班级之间的差距都很小,从这里也能看出各个班级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非常的拼命,否则差距绝对不会这么小。好的方面我就不一一的去说了,通过组织这次考试,我也发现考试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学科间存在差异。

2.同学科班级之间存在差异。

3.同一个班级不同科目间存在差异。

4.班主任所任教本班级学科名次较靠前,反之较靠后,但差距不大。

三 存在问题的原因

1.学生升到初二以后,在思想上发生了变化,初二是初中阶段学生逆反心理,学习习惯养成等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初二下学期,本学期由于学生的学科学习难度增加,教师各项任务繁忙,在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上抓的不实,不细,多种原因造成以上成绩不太理想。

2.班级成绩间存在差异,一是因为班级参考人数不一样,巩固率得分有差距;二是班级管理有差距,班级纪律稳定,学习气氛浓厚的整体成绩较好,反之较差。班主任是学校管理的灵魂,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因此,班主任管理是否精细直接影响着班级整体成绩,所以,希望所有班主任静下心来,精心管理班级,营造良好学习气氛,这样才能使本班成绩不断上升。

3.学科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一是学生各学科基础不一样,二是各学科关注学生的力度不一样,辅导的程度不一样。成绩较好的学科大多能在课下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因材施教,耐心辅导,使学生成绩逐步提高。

四 提升质量措施

1.进一步端正思想态度,肯定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的事实,但少抱怨、多想办法,变换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学会。

2.上周开始,王校长要求七八年级所有老师要利用好班级的小组来进行上课,同时还给出了奖励办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这项活动落到实处,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调动所有学生积极性。

3.班主任与任课教师间多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科教师反应课堂纪律不够好的班级,提倡班主任进班办公,监督学生学习,并探寻班级纪律不稳定原因,与科任教师协商解决。这一点最好解决,因为咱们的班主任你不说他也是在班级蹲班。

4.同头科之间多交流,要求集体备课,备课不光备知识点。更要备方法,多想想怎么样能让学生学会,要时刻想着提高课堂效率。 关于集体备课,开学初梁校长和王校长也特别强调了这事。

八年级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第8篇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那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怎么写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来欣赏一下吧。

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一)本学年我担任了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与高年级教学相比,八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八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

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一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

课上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希望能冲破瓶颈,创造一片新天地。

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二)前几天,班中有几个学生经常违反纪律。并且,还有几个女生,在平时,这几个女生学习还很好,甚至出现了在教室里打扑克、下棋现象,在宿舍里晚休时间说话,对此,作为班主任,我万分恼火,狠狠的批评了她们。之后,看到她们脸上倔强的神情,我真的不理解。只好静下心来找原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她们明明是犯了错误还感觉不到呢?以前她们可不是这样的。我心平气和的和她们谈心,原因终于找到了,原来在她们这个年龄,逆反心理特别强,你越是不让他们干的事,她们越是去干。总是有一种好奇心,好胜心。再想想在上学时期的自己,不也是这样吗?有时候竟然和老师对着干!其实,她们也知道自己是不对的,可是就是管不住自己。

对此,作为班主任,如何去管理八年级的学生,确实需要我们好好的思考,仅仅用强硬的办法去管理她们,也许收不到好的效果。那就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适当的加以引导。让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去奋斗。

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三)自从新学期开学到现在,总感觉学生的学习气氛不进状态。要么课堂气氛沉闷,要么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非常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

学生是有惰性的,在一个月的假期中,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在家中自由散漫惯了,开学一个多星期来,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加上近段时间,流感导致了许多学生感冒,请假回家的学生比较多,班中纪律不好,故而学习气氛不好。对此,应该加强纪律,严格要求,让学生尽快的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把心思尽快回到学习上来。和其他任课教师统一思想,共同想法,共同努力,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