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诗歌的文学常识

诗歌的文学常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3 17:12:23

诗歌的文学常识

诗歌的文学常识第1篇

关键词:于坚;当代诗歌;诗学观念;诗歌;二元对立因素

当代中国的诗坛上,云南诗人于坚的诗歌写作与诗学观念都是非常重要而独特的存在。在于坚的诗学观念中,隐含着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因素,并深刻影响着他的诗歌写作。然而,由于二元对立模式“非此即彼”的思维缺陷,于坚的诗学观念和诗歌写作之间,实际上最终建立起了一种悖论,其诗学观念因而也就不适合作为一种单一的标准,用来评判当下中国诗人们的诗歌写作了。

在《棕皮手记?1996》一文中,于坚探讨了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一书中文译名的译法,他认为:“《追忆逝水年华》不如《寻找失去的时间》译得好。年华一词,不具时间一词的中性,让人以为追忆的是某种有意义的生活,闪光的生活,所谓过去的好时光。失去的时间,不在于它的意义,不是年华,而是那些无意义的部分,正是隐匿在年华后面的灰暗的无意义的生活组成了我们几乎一辈子的生活。”[1]10笔者以为,这一段富有哲学意味的表述恰似一扇门,打开它,我们就可以在于坚的诗学随笔及批评文章中,发现一系列二元对立因素的存在,进而理解于坚的诗学观念。

(一)有意义无意义

通过对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寻找失去的时间》)一书中文译名的讨论,于坚事实上已经发掘出了“有意义”与“无意义”这一组二元对立因素。于坚认为:“真正的生活乃是无意义的生活” [1]10,“对于历史毫无意义的东西,也许恰恰是对于个人最有意义的东西。” [1]12而“《寻找失去的时间》是对无意义生活的回忆,这与我们所知道的回忆是不同的。不明白这一点,就不明白普鲁斯特”[1]10。因此,他主张在写下的文字里寻找失去的无意义的时间,而不是追忆“逝水”一般的有意义的年华。基于此,于坚的《棕皮手记?1996》一文里出现了以下一组二元对立因素。

(二)历史日常生活

在从其个人的文学观念出发,对“无意义的生活”予以肯定、进而否定“有意义的年华”的基础上,于坚进一步将“日常生活”与“历史”对立起来,他指出:“历史的方向是形而上的。而生活则遵循着形而下的方向前进。……历史的形而上方向遮蔽着人们对活生生的生活的意识。” [1]11由此,他反对书写有意义的、形而上的、对存在实行遮蔽的“有结论的历史”,提倡写作无意义的、形而下的、有细节的日常生活,在他看来,“具体的形而下的写作活动,可能是能够使我们真正地回到过去的方法” [1]12。“历史”与“日常生活”,是我们可以在于坚的诗学批评中见到的又一组二元对立因素。

(三)集体记忆私人记忆

与上述两组二元对立因素有关,“集体记忆”与“私人记忆”也是于坚诗学观念中一组重要的二元对立因素。其中,“集体记忆”与上述“有意义的历史”紧密相连,“私人记忆”则与“无意义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明显的内在联系。在于坚的内心或者说诗学观念里,生长着这样的焦虑:“记忆变成了仅仅对集体的所谓闪光的时刻的储存,这种储存又支配着作家们的能指。这样,从相同的价值认同出发的记忆,统一所有人的记忆,人们实际上成了没有记忆的人”[1]11,而“没有私人细节的记忆实际上只是遗忘” [1]12,所以,“历史的记忆方式是对存在的遮蔽” [1]12。于坚指出,为了不遗忘,就必须“进入被历史遗忘的时间中去” [1]12,在写作中反对“集体记忆”对“私人记忆”也即存在的遮蔽。

(四)知识写作神性写作

20世纪90年代末,在与“知识分子诗人”的论争中,代表“民间诗人”发言的于坚在上述三组二元对立因素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炼出了“知识写作”与“神性写作”这样一组二元对立因素。于坚明确提出:“诗人写作是神性的写作,而不是知识的写作。在这里,我所说的神性,并不是‘比你较为神圣’的乌托邦主义,而是对人生的日常经验世界中被知识遮蔽着的诗性的澄明。”[2]13-14

这一段话,于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的文章里说了很多遍,我们可以在《棕皮手记:诗人写作》(《中华读书报》,1998年9月23日)、《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代序)》(《1998中国新诗年鉴》,杨克主编,花城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于坚的诗?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等文章里一再发现,于坚数次原封不动地、认真地把这一段话镶嵌进这些文章里去,来表达他对其所谓的“把诗歌变成知识、神学、修辞学、读后感”[2]13的“知识写作”的抨击与不妥协。

联系到于坚在1999年“盘峰诗会”前后相关文字里对自己诗歌处境的近乎不满的描述,我们也许可以认为,一种强烈的被官方和所谓主流话语遮蔽的焦虑长久以来一直在困扰着于坚,促使他发掘出了上述一系列二元对立因素,并对其中的后一类因素,如无意义、日常生活、私人记忆、神性写作等作了几乎不加限制的肯定,同时毫不犹豫地对其中的前一类因素,如有意义、历史、集体记忆、知识写作等,进行了否定。也许可以说,正是这样的越来越坚定甚至偏执的选择、坚持和张扬最终形成了于坚诗歌写作的特点。

在一系列的诗学批评文章中,于坚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以“此岸”对抗“彼岸”的诗歌意识,指导着他的诗歌写作,影响着他的诗歌视角和诗歌姿态,以及其诗歌具体的操作方式,其诗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而“从80年代早期写的以云南高原为背景的诗作,到80年代中期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口语写作,再到90年代以来关注语言作为存在之现象的诗作”[3],明显的,于坚诗歌写作轨迹的演进与其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前所述,于坚对上述一系列二元对立因素中的后一类因素,如无意义、日常生活、私人记忆、神性写作等,进行了发掘、坚持和张扬,而这样的发掘、坚持和张扬势必影响到他的诗歌写作。于坚的诗歌因而更关注私人生活中的细节,更关注无意义的日常生活的琐屑之处。非常自觉地,于坚试图在他写下的诗歌里消解被强加在日常生活之上的所谓的意义——而这样的“意义”通常是被代表着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体”所赋予的。因此,在具体的写作上,于坚的诗歌语言也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一种不同寻常的实验,于坚说:“我主张一种具体的、局部的、片断的、细节的、稗史和档案式的描述和度的诗。”[4]他说,我希望的是“清醒的,不被语言所左右的,拒绝升华的中性的写作”[1]6。

在这样一种自觉的、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的指导下,如洪子诚先生所指出的,于坚的诗歌在诗歌取材、诗题上出现了一种“系列”与“符号”方式(如《作品第××号》,和《事件》系列)[5]219,这样一种中性的诗题模式,显然与他要求诗歌回到“日常生活”、“私人记忆”有关,并由此形成了其诗歌“朴素、直接的口语写作” [5]219倾向,在《罗家生》、《尚义街六号》、《女同学》以及《芸芸众生》组诗里,于坚的诗歌呈现出了对于日常生活和世俗经验的大面积敞开,而这些诗歌里所体现出来的口语化的觉醒与坚持,在长诗《档案》的写作里更是达到了极致,“《档案》模仿了一种档案式的文体格式。全诗300多行,通过对一位活了30年的人的档案的展览,呈现了他的‘出生史’、‘成长史’、‘恋爱史’和‘日常生活’的过程”[6]443。大量中性的词语的简单堆砌和不厌其烦的排比,反而造成了一种意外的张力,真实地定义并且客观地叙述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折射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在每个人的生活中留下的深刻印迹。

于坚在此间接、直接引

用艾略特的诗句,表明这六行诗句里所说的“那个作者”,正是对于中国诗人的写作曾产生重要影响的艾略特。若稍加引申,“那个作者”当喻指影响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写作”诗人们的西方诗人。

(2)“间或也用英语交谈”一句,系引用“知识分子写作”一方的代表诗人王家新文章的原句。1998年,王家新曾在《“中国”到什么地方去了》(《中华读书报》,1998年5月20日)一文中,叙述了他和西川、欧阳江河同法国当代“新抒情诗派”诗人让-米歇尔?莫普瓦(Jean-Michel Maulroix)会谈的过程,文中有“间或,我们也直接用英语交谈”这样的句子。于坚在此引用此句,有着明显的讥诮意味,暗示王家新、西川、欧阳江河这些知识分子诗人的诗歌丢失了自己民族的语言——汉语。

(3)“会吸引了这么多平平仄仄的读者”一句中,“平平仄仄的读者”当喻指中国90年代“知识分子写作”的诗人们。而“这么多”一词,虽系引自查良铮译《荒原》的原文,但在这短短的六行诗句里,已是第三次出现,频率之高,显然已不是简单的引用,而带有某种讥诮的意味了。

综合以上诸点,可以发现,《飞行》中的这六行诗句,实则是暗喻9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诗人”的写作受到了西方诗歌太多的影响,而于坚则以饱含讥诮的口吻对此表达了轻蔑与不满。姑且不论于坚在这六行诗句里体现出来的不满是否饶有价值,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已经不是于坚所坚持的度的、中性的写作了,而是升华的、充满了隐喻的、有结论的写作了。我们惊讶地发现,于坚的诗歌在这里走向了他自己的诗学观念的反面。这时候,在我们面前的于坚尖刻、不安、大有深意,但是离他自己所倡导的诗歌标准却越来越远了。

本文最后想总结的是,拒绝隐喻,拒绝升华,拒绝书写有意义的、有结论的历史,拒绝呈现集体记忆的诗歌努力,作为于坚个人诗歌写作的一种选择和坚持,在当代诗坛上有着毋庸置疑的价值。但是,于坚这一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却应避免作为一种绝对的单一标准,用来评判当代诗人(包括于坚自己)的诗歌。如果于坚因为自己诗学观念的独特价值,就不假思索地借此为矛,刺向不同道路上的诗歌写作者,对其他诗人写作道路的选择进行简单的价值判断,那么,无论是对于他自己的诗歌写作,还是对于整个汉语诗坛而言,都将是十分危险的事情。不论于坚最初的动机是什么,在写于1998年的《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一文中,于坚以不容辩驳的姿态给“知识分子写作”定性,指其是“对诗歌精神的彻底背叛”[2]7,指其是“平庸、萎缩、僵硬、小聪明、没有生殖器官的令诗歌蒙羞的垃圾”[2]9,多少显得有点偏激,不能令观者信服。可以说,于坚诗学观念中存在着的这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虽积极而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诗歌写作,但是由于这一思维模式自身简单、粗暴的先天缺陷,却也不可避免地会带着于坚和他的读者走向他自己的反面,令其陷入奇怪的悖论之中而不能自圆其说。无论如何,这大约是于坚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不得不始终要面对的、难以回避的一种尴尬。

参考文献:

[1]于坚.中国当代先锋诗人随笔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于坚.1998中国新诗年鉴[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

[3]谢有顺.于坚的诗:站在诗歌的反面[N ].南方周末,2001-04-26(18).

[4]于坚.磁场与魔方[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11.

[5]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张柠.1999年中国新诗年鉴[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7]李振声.季节轮换[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8]王光明.以个人方式包容世界——90年代的中国诗歌[J].花城,2002(1):197-208.

[9]伊沙.于坚:喧嚣内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0]柏桦.从主体到身体——关于当代诗歌写作的一种倾向性[J].当代文坛,2005(5):44-47.

[11]洪子诚.在北大课堂读诗[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12]王晓生.于坚诗歌的意义[J].理论与创作,2007(3):67-68.

诗歌的文学常识第2篇

关键词:海子诗歌;陌生化;技法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122-03

海子作为我国著名现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更加强调对于新鲜事物的体会,突出不同事物在观赏者眼中的质感,强调诗人心中情感。陌生化是海子诗歌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已经成为海子诗歌的特点。陌生化一词首次提出是在20世纪初的俄国文学创作中,主要是希望改变人们生活的单一性,让人们对于新鲜事物重新获取兴趣,真正体验生活百态。什克洛夫斯基强调:“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1]”。在文学创作中使用陌生化技法,能够提升诗歌内涵,拓宽诗歌表现形式,培养读者文学审美能力。海子在文学创作中已经将陌生化技法运用灵活,充分表现出海子精神世界。

一、海子简介

海子原名为查海生,出生在我国安徽省,是我国80年代中期著名的诗人,海子是在进入北京大学校园后开始的诗歌创作,由于海子特殊的精神世界,最终在1989年,海子选择卧轨自杀的方式结束其一生。海子仅仅创作了7年的诗歌,但是却为人们留下大量优美的诗歌,例如《亚洲铜》《夜色》《祖国(或以梦为马)》《春天,十个海子》《黑夜的献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等。

海子诗歌的创作特点就是能够带领诗歌欣赏者走入海子精神信念中,了解海子所想要表达的永恒情感。海子在诗歌中实际将永恒表现具体化,让人们对于生命本质深度探究,海子诗歌为诗歌欣赏者营造出来一个海子眼中的生命本质情境,让人们能够眺望远方[2]。

海子的诗歌全部都是抒情类文学作品,对于生命中所有的事物都表现出了海子所特有的情感,在对海子诗歌欣赏中可以发现,海子诗歌是思想角度分析,海子是一个思想矛盾体,不仅仅能够将世界中的事物具体性表现,还能够将事物浪漫话、写意化。

二、陌生化技法生活反常化

陌生化技法在实际使用中就改变了人们对于文学作品传统的观念,强化了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人们只要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就能够为陌生化的文学作品所影响,最终于潜意识中冲击人们惯性的思维[3]。

海子诗歌就能够很好说明这一观念的。诗歌是诗人为读者提供的一个艺术氛围,更是诗人眼中的世界。海子在诗歌创作中非常明白陌生化的重要性,因此海子诗歌为人们展示的是海子精神世界,并不是直接告诉人们一些人生道理。在海子的诗歌中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春暖花开的世界,人们在诗歌欣赏中都能够对理想中的世界有一个新认识。在别人眼中未来的生活可能是迷茫的,但是在海子眼中未来却是一个能够创造幸福的远方。在海子诗歌欣赏过程中,迷茫的人们对于未来生活有了新的动力,更加愿意探索生命中的美好,了解生命的真谛。海子诗歌中所描述出的未来生活,在人们眼中是那样熟悉与陌生,帮助人们潜在的理想浮出水面,让人们对自己有了重新的认识[4]。

诗歌是这样,生活更是这样。人们都能够对生活有着新鲜的认识,推动人们甚至是整个社会的进步,就像人们厌倦了传统的诗词后,就有了诗歌。特色是一件产品被人们所熟知的基础,陌生化是人们精神世界中的一种特殊性表现形式,也成为了文学创作中的核心技法。

三、海子诗歌中陌生化技巧表现

海子在诗歌创作中,无形的将陌生化巧妙融入其中,让海子诗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陌生化作为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技法形式,能够让人们对于已经熟悉的事物有着全面的认识,人们对于事物重新感觉到新奇,增加文学作品美感。

(一)异化现实

异化现实在文学作品创作中使用陌生化技法的直接性原因,陌生化已经成为文学创作中突出性的表现形式。

1.决绝后的坦白

海子在诗歌创作中重来就没有停止过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在诗歌中更是将这种想法表现的淋漓尽致。海子在诗歌中将生命本质抽象化的表现,同时将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再次带向一个新高度。物质生活对于人们生活影响逐渐增加,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关注物质生活水平,道德伦理已经发生了异化。海子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改变感受深刻,创作出了“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这样的诗歌,表现出海子在尊重每个个体独立物质需求的同时,努力保持自身生活需求,厌恶与其生活在同一个空气中的想法。在人与人不断接触中,人们逐渐忽视对于人性的关注,往往在他人身上找到自身生活的价值,在个体无法确认自身价值时,就会陷入深深的迷茫中[5]。

在海子诗歌中可以明显感受到社会生活对于人们的影响,海子批判了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受到客观因素的改变,逐渐忽视自身价值,个体不断异化。社会在建设过程中为人们提供丰富物质需求的同时,对于人们精神世界也是一种束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失去了自身特性。海子的诗歌就能够直观反映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变化,以及海子对于这种变化的无奈。

2.反叛中的保留

海子对于生命本质解剖中,对于人的内心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了解中经常需要直接面对生命中丑陋的一面。海子对于生命本质探讨中,更是无法躲避生命丑陋一面的问题,但是海子厌恶生命中丑陋的一面,同时还承认生命丑陋能够促进人们精神世界的建设,正是人们拥有了生命丑陋的一面,才可以让人们对于自身有着更彻底的认识,才能鞭策人们不断向前、向上。

在海子的诗歌中,对于生命丑陋可以说是最大化的夸张,海子甚至写出了“光明的景色中,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这种诗句。丑陋的世界创作出丑陋的文学作品,但是人们在丑陋的社会中,还存在异化性的心理,也是海子诗歌所想要为人们所表现出的、他的精神世界。海子诗歌就是以这种异化的特点所被人们了解,在海子《秋日黄昏》中曾经写道“从此再不提起过去,痛苦或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种诗句,表现出现实生活中每天所需要面对的痛苦或幸福,用更加清醒的头脑生活[6]。

3.沉沦里的依恋

海子诗歌是有大量对于现实生活批判性的诗句,但是主要还是对生命的歌颂,探索生命的真谛。就如海子所说的“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种对于未来生活美好的畅想,这是海子在凡俗生活中对于生活的依恋。这种依恋是海子精神世界中无形的表现,是海子眼中的未来世界。海子更加关注对于人们心灵变化的了解,对诗歌创作中明确自身创作风格,需要诗歌对人们带来的情感。

在海子创作诗歌中,海子也在不断对自身成长进行反省,了解自身想法,进而创作诗歌。海子诗歌可以说是海子精神世界及自我认识的集中体现,在自我认识过程中,海子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反省中具有反叛精神。文学创作虽然提倡多元化共存,但是最终还是希望文学创作回归到人性中,探索人的价值,了解生命的意义,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海子在自身反省中也曾经出现过迷茫,甚至是自我否定的时刻,例如海子在《九月》中就曾写到“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在对海子诗歌分析中应该了解海子诗歌中的陌生化技法,关注海子关注的对象[7]。

(二)海子诗歌中陌生化表现

在海子诗歌欣赏中,人们经常能够发现海子诗歌的特点,能够有效说明海子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才能。海子通过对于生命真谛的探索,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海子眼中生命的真谛,让人们对于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

1.言说策略

任何文学在创作中都是人们语言作用下的成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交往重要的工具,基于语言交往的交际关系更加局限,正是由于交际关系的局限让人们对于陌生化有了重新的认识。

海子在诗歌创作中经常通过第三方的言语将海子所想要表现的情感表现出来,例如海子在《麦地与诗人,询问》中就写道“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人们在欣赏海子诗歌中,会在无形中进入海子为人们营造的环境中,用海子的语言表现出海子对于这个世界的不满,对于这个世界的呐喊。言说策略能够缓解人们在诗歌欣赏过程中的语言障碍,让人们对于语言表现形式有着新的认识,丰富人们精神世界[8]。

2.审美观念

海子诗歌中为人们营造出了一个人们所没有想象到的世界,让人们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感。海子诗歌用文学审美重新审视这个社会,在海子眼中社会应该是平和、安宁的,人们都能够在每天生活中感受生活,对于自身有着重新认识,感受生活中的点滴快乐。人们的精神世界本来就不应该用外界的因素进行约束,应该在精神社会中无拘无束活动。在人们对于社会感觉到迷惘的过程汇总,海子对于这个世界全新认识,将生活中的美好尽情放大,让人们重新认识到生活的意义,探索生命的真谛。

3.创作技巧丰富

海子对于生命及自身都有了重新的认识后,会选择一种自身认为最适合的情感表现形式,因此海子选择了诗歌,也可以说是诗歌选择了海子。海子在诗歌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文学创作技巧,让人们对于海子精神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了解海子诗歌中所想要表现的情感。陌生化技巧丰富了海子诗歌创作途径,让海子诗歌创作更加丰富,也丰富了人们对于自身的认识,触动人们探索生命真谛的想法,同时为人们呈现出不同的海子[9]。

四、结论

本文对于陌生化技法在海子诗歌中进行简单分析,了解海子诗歌创作中使用陌生化技巧的特点,了解陌生化技巧在海子诗歌中的表现意义。

参考文献:

〔1〕什克洛夫斯基.艺术作为手法[A].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1956.127.

〔2〕申玮.“玄学诗人”约翰・邓恩诗歌中的“陌生化”技巧[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6):79-81.

〔3〕王红涛,武娜.形式主义批评理论视域下看古诗中“陌生化”技巧的运用――以“诗鬼”李贺为例[J].海外英语,2015,(13):182-183.

〔4〕陈燕.蕴含在混乱表面之下的意蕴和谐――论卡明斯“古怪的印刷体式”诗歌的“陌生化”技巧[J].太原大学学报,2011,(02):61-63.

〔5〕赵志.论穆旦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技巧――以《诗八首》为例[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01):19-20.

〔6〕肖曼琼.“陌生化”:从诗歌创作到诗歌翻译[J].外语教学,2008,(02):93-96.

〔7〕欧艳玲.论约翰・邓恩爱情诗中的陌生化现象[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5):83-85.

诗歌的文学常识第3篇

(一)知识的积累 诗歌的学习既要有较强的感悟能力,又要有各学科的知识积累作为铺垫,还要有丰富的诗歌本学科知识的积淀。首先要求学生背诵一定量的诗歌。在平时就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背各种不同类型的诗歌,以便让学生早一点认识、了解不同体裁和题材诗歌的特点和规律,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可能不懂所读、所背的诗歌,但没有关系,背会以后慢慢领悟。当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由数变达到量变。

(二)在背诵一定量的诗歌的基础上,具体分析,理解一定量的诗歌 我们采取的是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过程,既先练习、分析一些诗歌,在练习中逐步的认识、了解诗歌的基本常识,以及它的规律。然后归纳出诗歌的一些理论知识,再由这些理论知识去指导诗歌的学习和练习。在具体的理解、分析、判断、积累的前提下,对诗歌进行感悟,对诗歌的分类、意象、典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进一步高层鉴赏打下基础。因为如果先讲诗歌的理论知识就会使学生陷入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这就如同学习语言,孩子一定是先说话,然后慢慢地去理解词汇和句子,进而去理解语法和修辞。

(三)在学习诗歌时积累作品中的意象 引导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的理论来理解诗歌。要求学生对古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有了真切深入的感悟后,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的语言、情景对原诗进行再创作,再现诗风词韵,这就要求理解诗歌中的意象的具体意思,如“月”、“长亭”、“短亭”“秋风”“古道”等。“木奴”,果树;“丁香节”,愁思难解、情致缠绵;“长短亭”,表示送别或抒发难舍难别之情:“芳草”,怀念朋友或怀念故国、抒写离别乡思。我们让学生去记一些意象,如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等等。

还要重视诗歌中的典故的积累。例如,阅读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要正确理解此诗,就要了解“折柳”这个典故有惜别送行或思乡怀远的意思。

再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谴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要想理解本诗就要弄懂“伏波将军马援”,“定远侯班超”,以及“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故事。因此就有必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具体的典故,如“王孙”,指高人隐士;“闻笛”表示追念故友缅怀友谊;楼兰: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折腰:“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化碧: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东篱: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

(四)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诗歌的类型、分类 我们对诗歌进行简单的分类。这是第一步。可以分成英雄赞歌:如李白的《塞下曲》、王昌龄《从军行》;黍蓠悲歌: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田园牧歌: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闺怨诗:王昌龄《闺怨》、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思乡羁旅诗: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咏怀咏史诗: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送别感怀诗: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等……通过分类学生对比较浅显的诗歌就有了一个大体的轮廓,有了一个纲,理解起来也就有了方向。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根据不同类型诗歌的特点来学习。抓住了精神实质。也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五)引导学生要知人论世 由于作家的经历、思想、生活习惯和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不同。即使同一个作家在不同时期的处境不同,反映在诗歌里主题、艺术手法也不相同。因此就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家,从而认识作品。揣摩、了解作者的心境,体会、品味诗人的情感。诗歌为什么具有感染力,就源于它融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而高考诗歌鉴赏经常要考诗人的思想情感,故在平时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在品味字词的过程中去把握思想内容,品味作者情感,所谓“知人论世”是阅读诗歌时一定要注意的。比如了解了和陆游生活的年代、心胸、气魄等方面的不同,也才能明白为什么会说梅花“她在丛中笑”,而陆游却说“寂寞开无主”和“只有香如故”了。当然,一般来说,作家的风格其一生各阶段基本一致,如: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诗中有画,孟浩然的恬静又浑健,苏轼豪放又旷达,弃疾深沉又豪放,柳永伤感又缠绵,陆游流畅又雄放,李清照凄婉多清丽……学生应该认识到,我们通过诗歌的学习可以了解、归纳出作家的这些知识。以后我们遇到这些作者的诗歌可以对号入座地猜测、理解其诗歌。

(六)归纳总结 学习中应总结一些文学常识如唐诗重情,宋诗重理。一般的诗歌(主要是绝句)前两句一般写景,后两句一般抒情。诗歌往往是言在此,意在彼。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

诗歌的文学常识第4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文言基础;课前说诗

有人说:“一个远离诗歌的民族,算不上是文明的民族。诗性的衰颓实质上是人性的萎缩。”对于一门培养学生人文思想的学科而言,诗歌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望闻问切,寻找症结

高中语文教材将诗歌列为教学重点。学生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掌握了相关知识,理应能结合自身经历鉴赏诗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首首优美的诗歌,难以打动学生。在仔细研究后,我发现了其中的症结所在。

1.词句不通

诗歌是语言高度凝练的结晶。本来文言文就是难点,再加上高度概括,一些文言功底比较薄弱的学生,读之如同天书。例如“林月低向后”一句,有不少学生理解为“林间的月光向山后照耀”。

2.不理解诗中意象的含义,与古人生活太远

意象是解开一首诗歌谜题的钥匙。但很多学生脑海中积累的意象,仅仅停留在思乡的月、坚贞不屈的梅花、出淤泥不染的荷花的层面上,非常浅显。例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不少学生不仅不知道折柳曲,更不知道它代表着送别。

3.缺乏想象力,无法感受诗歌意境,继而揣摩感情。

诗歌创作时,诗人往往将自己置身于特定情境中,通过描述环境中的景象来表情达意。读者读诗,也必须“入画”,然后再进行赏析。可惜的是,不少学生习惯性把诗歌切成几块,破坏了诗歌整体的美感。例如《天净沙・秋思》,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将多种景物并置,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学生在赏析时,眼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想象力,所以并不能理解这首诗的精妙所在。

二、对症下药,直击病灶

结合本班实际,针对诗歌教学的困境,“对症下药”。

(一)夯实文言基础,“举一反三”式教学

既然诗歌和文言文都是用文言所写,那其中就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过初中三年的系统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文言文阅读能力。所以,我在平时讲课时,在讲解一些字词时,常常援引诗句来佐证字词释义。

例如,我在讲解沈约《宋书》中“璞皆知其名姓及巧诈缘由”中的“缘由”一词时,就提到了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两句中的“缘”都有“因为”的意思。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读懂了眼前的文言材料,又积累了诗歌知识。

(二)开设专题讲座,“比较法”高效阅读

诗词中的意象很多,仅凭点滴积累不仅效率低,而且不够系统,学生的理解始终浮于表面。我认为必须通过讲座式的系统学习,才能对诗歌意象内涵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以达到“似曾相识”的效果。

为了让学生对意象的学习更加高效,我搜集相关资料,采用“比较法”的教学方法。诗歌中的比较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一首诗词时,精心挑选题材、主题、风格、意境、情感等相近或相反的诗词,引导学生比较其异同,从而深入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和内涵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如“月”是诗歌中非常常见的意象,但在不同诗歌中,却寄寓了作者不同的感情。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夜,短松冈”……

李白对月或起思乡之情,或表思念友人之意,真挚感人;苏轼对月或顿悟人生或悲思爱妻,深沉感人;王维对月,领略到山乡人家惬意舒适不夹杂尘俗之气的生活,张九龄对月则充满对远方亲人深婉、绵绵的思念。

(三)多渠道激趣

1.课前说诗,张开想象的翅膀

诗歌之美,是白话文无法比拟的。我要求学生在每周的诵读课上介绍诗歌时,必须用诗化的语言来描述诗歌画面。为了让课堂更生动,我提示学生可以丰富说诗的形式。这一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热烈响应。学生为了再现诗歌意境,忙得不亦乐乎。配乐、配画已经是最简单的方法,甚至请同学伴舞,现场书法创作。一时间班内掀起了一股读诗、品诗的热潮。

2.配图配乐,增强学生的想象

诗配画、配乐,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如教王维的《使至塞上》,教师可择机展示大漠雄浑壮美的图片,配以苍劲悲凉的民乐,让学生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之中。然后再用自己的话来描绘大漠景色。经过一番探讨,大家发现,王维准确地抓住了最能表现大漠苍凉辽阔的景色,“直”“圆”二字仿佛一幅意蕴丰富的简笔画,于寥寥数笔间,便勾勒出大漠的精髓。

解决诗歌教学的困境,既要注重系统知识的积累,也要注意调动学生读诗、学诗的积极性。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善于探索,一定可以使诗歌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诗歌的文学常识第5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 阅读 诗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54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诗歌独有的节奏与儿童生命的节律一脉相承。因此,所有的民族都不约而同地将诗歌作为儿童母语教育的样本。我们唯有依循着诗歌的个性和味道,才能真正读懂诗歌,让诗歌慰藉自己的心灵。 

一、突破理解障碍,“穿越”式阅读 

诗歌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且富于联想,常将写作对象与想象中的事物进行隔空链接。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必须要以“穿越”的视角关注文本,从而消除诗歌表达的理解障碍。 

诗歌注重对人和物的形象塑造,诗人常常将两个原本互不相连的事物借助“穿越”的方式,构建出有机交融的结晶体。而在现代诗的创作中,作者也会借助多种拟人的修辞手法,以静带动,化抽象为具体。阅读时教师就要引领学生学会关注。 

如在《老师,您好!》一诗中,诗人将教师写成是“金桥”“丝线”“新苗”。这些看似与教师毫不相干的事物,正是在诗人内在意识的串联和整合下,实现了与教师形象的高度契合,从而让“隔”的感觉消失殆尽。 

因此,只有从“穿越”的视角阅读诗歌,才能缩短诗歌与现实生活,尤其是与学生内在意识的距离,从而让学生真正感知诗歌中的意象,走进诗歌。 

二、契合诗歌节奏,跳跃式阅读 

诗歌的语言表达高度浓缩。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都经常会出现语言省略、词语颠倒等现象,呈现出鲜明的跳跃性。这就意味着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引领学生按照传统的方式,按图索骥地进行解读,而是要让学生依循诗歌表达的特质,去触摸诗歌表达的内在规律和节奏,从而促进诗歌阅读效益的提升。 

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一诗,暂且不谈其语言表达顺序的倒置,就其中涉及的五处地名来说,不同地域的空间距离也相去甚远,诗人运用各种不同的动词加以链接,呈现出鲜明的跳跃性。这种语言表达的跳跃,将诗人内心中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凸显出来,更展现了诗人的急切心情。因此在教学这首诗时,教师应引领学生根据诗歌跳跃性的语言,来体悟诗中的路程之遥、心情之切,真正走进诗歌内在的言语规律中。 

如此跳跃式的阅读,正契合了诗歌内在的言语规律与节奏,使学生真正触碰到了诗歌内在的生命律动,将诗歌教学推向了新的层面。 

三、顺应表达方式,切换式阅读 

诗歌语言讲究的是一种美的韵律。诗歌语言之所以被称为是“美的语言”,主要在于诗歌表达的变脸艺术。诗歌在遣词造句上有别于其他普通文体,常常运用浓烈的修辞装饰,如反复手法等,使诗歌如同吟唱一般,一唱三叹。因此,在长期的阅读历练中,学生的内在积淀会不断丰厚,其语言也会在诗歌的浸润下变得精练而流畅。 

仍旧以《峨眉山月歌》为例,一首诗寥寥28个字,却包含了5个地名。我们在阅读之时,却毫无臃肿重复之感。诗人李白通过五个地名的艺术化罗列,绘制了一幅千里蜀地的旅行图。我们在诗人精准妥帖的用词艺术中快速切换,感受着诗人一路走来的思君情深。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提炼出5处地名;然后,要求学生感受诗人地点切换时动词的准确运用。正是借助“入”“发”“向”“下”等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学生才真正实现了变脸式阅读。 

因此,阅读教学只有运用切换式阅读,才能引领学生体悟诗歌语言的内在魅力。 

四、寻求意蕴关联,捕捉式阅读 

诗歌与一般性文本最大的不同在于,一般性文本侧重于直接抒发情感和意趣,而诗歌一般不将诗人内在的情韵直接点出,而是寄寓在诗歌的语言之中。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切不可就着表层文字引导学生简单感知与处理,而要善于依据诗歌创作的规律,依据诗歌语言的表象进行拓展联系,捕捉其实际指向的价值,这样才能真正触摸诗歌的内核。 

如《老师,您好!》一诗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借助“大道”和“金桥”凸显教师职业的“崇高”,而“春蚕”和“甘露”则指向于“美好”。诗人正是将自己对教师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蕴藏在这些相应的事物中,给予了读者鲜明的情感之源。而诗人在表达顺序上,则将“美好”铺陈于“崇高”之后,更突显了诗人内在情感的拓展与升华。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诗歌的文学常识第6篇

【关键词】因声求气 多元理解 价值取向 精神母题 文化传承 信息价值

前言:诗歌学习的重要性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是最精致的语言艺术。”人类文明是从诗歌开始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其他文学形式大量兴起;而中国还是沿着诗轨迹继续前行,从青涩到成熟,到辉煌,直到明清我们国家才出现了小说、杂剧等文学艺术。因此,可以说,诗歌是和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围炉诗话》中就有:“意喻之米,饭与酒所同出;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诗酒范文”。现行的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大量的诗歌,可见诗歌在语文教学中是被提出要求、有它自己的文学地位的。

请来看看2011版的新课标中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这其中和“诗歌”学习能沾上边的有下面这么多:

直接涉及的有:

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1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跟阅读诗歌所需要的能力有关的有: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一共10条。

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古训影响,大多数老师要求学生首先要把诗歌背诵熟练,这点对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是有好处的;但是,从上面新课标的要求来看,学生们对诗歌的学习还需要多种语文能力训练的参与。这些能力又由于“诗歌语言”的特殊性,需要语文老师重新调整日常现代文阅读的思维模式,寻找到适合诗歌学习的新的思维方式。

但是,由于高考中考等考试的指挥棒作用,诗歌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日常课堂训练中没有引起我们教师们的足够重视!考试的诗歌测试部分,只出现简单地背诵默写填空题,所以我们的学生以为只要背出来,字写对就以为把诗歌学好了。在初中,我们的学生学习了三年初中语文课本的诗歌,最多只会背几个名句,对诗歌的内容不甚理解,更别说欣赏和鉴赏了。这种学习诗歌的方法和态度,无法完成诗歌学习的本真作用。

如何来改变我们的学生诗歌学习的现状呢?我以为,日常诗歌教学也有一个由浅入深、有简单到深奥的过程。下面我们具体来谈谈如何教学,才能把学生引导到诗歌学习的路径上来。

一、从读入手,在朗读教学中探求诗歌语言文字的声气、节奏和神韵

荷尔德林说:“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诗歌教学更要有诗意,这种诗意不是凭空来的,是需要教师的教学从最容易入手的地方开始,逐层深入。

诗歌的形式特点告诉我们,诗歌教学适宜从朗读开始。诗歌的朗读更适宜教师教学有关声韵知识,比如停顿、比如押韵、比如格律、比如古典诗歌的平仄应用。即使是新诗教学,其声韵的循环往复、内容上的重章叠句,同样值得朗诵、涵咏。

机械的死记硬背已经被现代语文教学所诟病。因此,我们在诗歌朗诵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具备诗歌朗读、背诵的相关知识。如,你是否带领学生鉴赏诗歌的押韵美?押韵,使涣散的音节形成一个整体;换韵,暗示诗意的变化、诗歌意蕴的起承转合变化。你是否引领学生探究诗歌平仄美?当诗意引领到一发千钧时,我们运用平仄要做到字正腔圆;当诗意引领到娓娓道来时,我们运用声气要做到气息若有若无。你是否引领学生感受诗歌节拍的魅力?气象雄浑时,我们要做到铿锵有力;意兴阑珊时,我们要做到涵咏悠长。

其实,“因声求气”是桐城派文论的重要观点,他们认为:文章当以气为主,以气驭意。我们把它借用来谈诗歌,也是很恰切的。我相信,学生在这样的诗歌教学课中会感慨良多,收获多多,读诗,朗读、涵咏的兴趣正是从这里起航。

二、品味语言,在引导中让学生咀嚼、比较,研究语言文字的信息价值

诗歌的文学常识第7篇

边建松

一、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学生真的难以接受现当代诗歌吗?

无庸置疑,当代学生中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宁可读小说散文等现当代文章,也不读现当代诗歌。我们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诗歌国度”,一向有写诗读诗评诗的传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我认为,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文体的陌生转换。语文课堂分析讲解的多是实用文,以及少量的文学性文章如小说散文,这些文章至少在文体方面的概念表述上有相近之处:中心、内容、材料、层次、用词、表达方法……而诗歌在文体方面的概念上的表述是分行、省略、押韵、意象、感情流动……加上诗坛变化多姿,风格多样,新奇之作不断,的确造成很大的阅读难度。2、学生的阅读习惯。于是对学生的阅读习惯造成冲击。其他文体是朗读,诗歌是涵咏;其他文体抓材料归纳中心,诗歌是从意象中捕捉感情流程;其他文体对语言、感情、技巧的要求不如诗歌高。3、教师的学识修养。许多语文教师对诗歌的认识是陈旧的、过时的。他们对诗歌的了解还是大学《文学概论》里得到的知识(大概是十几年前编写的吧),时代在发展,诗歌理论也在发展,而早先很多文学史又只重思想内容评价、轻艺术技巧分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语文教师平时对诗歌的阅读写作是不多的。因此,遇到诗歌篇目,就感到不太好掌握备课的尺度,学生学习效果如何也就不言而喻。

其实,这种情况跟学生的心理成长和知识渴求是不协调的。中学生完全可以读懂、写好诗歌,甚至包括现代派的诗歌。我举几个例子。其一是开创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兰波,16岁发表诗歌,18岁写成《醉舟》等著名诗章,20岁出版《地狱里的一季》,21岁出版列入世界名诗集的《灵光集》;⑴其二是苏联的叶赛宁,20岁发表名诗《白桦》,入选苏联中学教材,被著名作曲家叶普科琴作曲,现在又入选新教材高中第二册《语文读本》;⑵其三是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19岁出版处女诗集《生活与诗歌》,风格兼有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特色。⑶那么,中国呢?诗人海子19岁写出被中国诗歌界一致好评的《亚洲铜》,25岁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已入选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第3课。⑷这些在世界上有影响的现当代诗人的年龄和我国在校中学生差不多,他们能够在这个年龄段写出这些好诗,对我们语文教师是一个不小的启示:对中学生来说,接受现当代诗歌的难度并不太大。而且我手头有一本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诗歌选评》,发现其印数达2万册之多;⑸还有一些学生拿着徐志摩、席慕蓉等人的诗作向我请教,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学生对诗歌的喜好。

诗和心灵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诗歌能够直接地、聚焦地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深刻的启示性;诗歌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能够巧妙地宣泄感情发生、延续、收结的流程,对学生有天然的感召,因此诗歌容易被学生接受。假如我们语文教师能够让学生明白诗歌的文体特点,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教师自身的修为,指导学生读诗、写诗相信不是一件难事。这在语文教育界集体重视文学教学的今天,重视学生心灵教育的今天,也有莫大的意义。

二、一点来自自身实践的体会:感知语言、分析内容、领悟技巧

我是一名诗歌爱好者。大学时是校诗社社长,毕业后参与组织跨地区民间诗社——绍兴龙山诗社,在公开报刊发表诗歌和诗评近80篇(首)。平时常阅读和写作诗歌,从自身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习诗歌,必须做到能够感知语言、分析内容、领悟技巧。如果没有对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没有对内容深层次的把握能力,没有对技巧独到之处的领悟能力,就不能使自己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那么,怎样尽快有效地指导对诗歌只有粗浅认识的学生,使他们有个比较实用的学习诗歌的方法呢?我从文本阅读的角度,站在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尺度上,在课堂教学中按“读熟/感知——读懂/分析——读透/领悟”三个步骤指导学生学习诗歌,务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也能够按此模式自学诗歌。

读熟——感知诗歌的格律和分行。

优秀诗歌十分讲究音乐性,席勒甚至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⑹。旧体诗有格律,讲究押韵,讲究对偶,学生容易感受到诗歌的音乐性。但很多学生有误解,认为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是没有这方面要求的,更有学生对诗歌格律的认识是模糊的。为了使学生对诗歌有更多的认识,我结合课本有关内容,介绍了世界诗歌发展的基本趋向——从格律诗转到自由体,外国20世纪前的许多诗歌是格律形式出现的,如雪莱、拜伦、普希金的诗歌大量的是格律诗。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介绍了停顿、押韵和分行的常识,帮助学生朗读和理解诗歌。

要朗读好诗歌,除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还要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把握好诗句的感情节奏。如《就是那一只蟋蟀》,句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读时会感受到适应思想内容的需要而产生的优美韵律。这是因为作者流沙河以语义为单元作有节奏的停顿来组织诗句。好的译诗也会注意到语种的区别,尽可能把格律的形式翻译出来。“以顿代步” ⑺是最常用的方法(即以语义为单位的自然节奏的停顿代替外国格律诗的“音步”)。《致恰达耶夫》原诗每一行分三个音步,译者戈宝权处理为每行三个停顿,加强译诗的节奏感,略举几例:

并不能长久地/把我们/欺诳

也已经像梦、/像朝雾一样地/消亡

我们/忍受着/期望的折磨

等候那/神圣的/自由时光

现在我们/为了荣誉献身的心/还没有死亡

通过朗读的比较学生发现,句内按语义节奏停顿的效果比按词语节奏停顿要好,气韵流转,情感呈自然流动状态。

关于押韵,我着重让学生整体读诗的基础上理解不同韵脚对内容的影响。不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体会出不同韵脚的美感效应:如《致橡树》中押己、藉、仪、起、意、霓、里、地等字的“i”韵,显得绵长、细腻、清脆,有力地表达出爱情中的女性的感情;如《致恰达耶夫》中押亡、样、芒等字的“ang”韵,显得铿锵、悠远、深沉,表达对自由的渴求以及对未来必胜的信念。这些韵脚都很好地为思想感情服务。

不少学生认为诗歌一句一行,对如何处理分行没有什么要求。为了避免误解,我以《大堰河》中的一句为例: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这里分行一是合乎每行内部的停顿(每行顿三次),二是合乎感情节奏(两行安排为一行,读起来太拗口,影响抒情速度)。这样,学生强化诗歌朗读获得朗读技巧的同时,也体会了诗歌的感情节奏,很好地为分析内容和领悟技巧作准备。

读懂——分析诗歌的情感突破口。

诗人平时肯定积累了许多情感,受了某个契机,有了情感突破口,才演绎成章。这就是“灵感”。情感突破口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种事物,可以是一次经历,可以是一个念头。正如瓦雷里所说:“一个意外的事件、一个外界的或内心发生的小事:一棵树、一张脸、一个‘题目’、一种情感、一个字就能触发人的诗情。”⑻

从诗歌创作规律来说,突破口跟作者的写作情感状态密切相关。郭沫若写《女神》即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郭沫若“长期郁结的民族感情、个人激愤,便在惠特曼粗犷的民主主义诗歌的启示下,找到了喷火口。”⑼如果不是一次被捕,一场大雪,艾青的《大堰河》恐怕会是另一番味道,而兰波的名诗《元音》和马雅可夫斯基的代表作《穿裤子的云》,完全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意象。作者找到了突破口,强烈的感情才找到一个泄口,喷涌而出,才写成诗歌。

突破口不仅成为倾泻感情的源头,还有深化思维延伸情感的作用。因为诗人最初的思考毕竟还较粗糙表浅、不够成熟,随着突破口的发现,情感在不停地流泻中会不断地自我调整,不断地开拓出新的领域,进一步深化已有的体验和感受。

一个理想的突破口往往是“诗歌的核心和灵魂”⑽。如果阅读时找到它,意味着阅读思路从混沌到有序,为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理顺突破口与诗歌情感的关系,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创作的规律有一个粗浅的认识,有助于对诗歌文本的读解。普希金正是因为对恰达耶夫写作,而恰氏又是对普希金的自由思想有着深刻影响的人,理解这一点,学生可以更深入体会其诗对自由的感情流向:幻灭——期待——号召——展望。艾青正是因为雪,想到了大堰河的凄凉身世,从而引起对她的怀念、追忆乃至歌颂。

我在诗歌教学中,坚持把握情感突破口和诗歌蕴涵的整体情感的关系,采用“抓突破口——理感情流程——析思想情感”这一主线组织课堂结构。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学生已能够独立分析。如舒婷的《致橡树》,先抓突破口,是借用木棉对橡树的倾诉,其实质是女性对男性的倾诉,然后指导学生再阅读全诗认识,发现其情感流程是由反到正,其情感内容是女性对爱情渴求平等的观点。

读透——领悟诗歌的艺术表现技巧。

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有才华的诗人都在不断创新,于是出现了内容和技法上新颖别致的文本。可以说,诗歌是最具有创新意识、最需要创新意识的文体。当然,内容上的创新比较容易接受,但技法上的创新则不好把握。不少学生接触过诗歌,常常有这种困惑:读了诗歌,也有点感动,可就是不知道这份感动是怎么来的。尤其是接触到像威廉斯(美国意象派诗人)、西川(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作品,简直就找不到阅读的法门。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向学生讲授诗歌艺术表达技巧的问题。

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只是为技巧而技巧,为艺术而艺术,是不适当的。诗歌技巧归根到底是为更好地表情达意的。我们现行教材(如老教材第三册诗歌单元),说到抒情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抒胸臆,一是借景(物、境)抒情。这给我启发:分门别类也许可以说是最好的指导方法。从诗歌表情达意的角度,我粗浅地把上两种方法归纳为一重语言形式一重语言效果,并且和中学有关的修辞方法联系起来,形象地表达如下,使学生可以具体操作:

直抒胸臆:呼告、排比、反复、对偶(重语言形式)

借景(物、境)抒情:比喻、拟人、暗示、象征、对比、省略、变形、反讽(重语言效果)

如《大堰河》排比、反复的运用,不仅使语言形式整齐有致,具有美感,读来朗朗上口,也强化了诗段的整体内容,有利于联想的顺利开展。《致橡树》比喻、象征、对比、排比的运用,使语言整齐的同时也突出了借物抒情的效果。对现代派诗歌中暗示、变形、反讽等难度较大的技巧,学生虽无运用的必要,但了解一点,对阅读诗歌不无益处,我就借海子的一句诗“起风了/太阳的音乐 太阳的马”进行了分析例示,强调现代派诗歌的体验性、独异性和综合性更强,指出此句诗采用了省略、比喻、拟人、暗示等技巧,如把“风吹起来有声音、有速度”这个道理省略去了,而这声音是太阳吹奏的,风在天空运动好像马儿奔跑……学生感到分析现当代诗歌既有难度又有思路可循。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技巧是从诗人自己的经验中领悟出来、创造出来的,如艾青本来是一个画家,在《大堰河》中就凭借画家的眼光观察事物,体现在诗歌中就善于运用色彩、善于捕捉瞬间的动态,对这种出自自身经验的技巧,如果学用一致,将给学生莫大的收益。

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能力,结合自己对现当代诗歌的感知、分析和领悟,我还编写了一组短诗赏析,投稿后有几则在山西《语文报(高中版)》发表。下面再胪举刚写的一例。

鹰·雪·牧人

[中国]昌耀

鹰,鼓着铅色的风

从冰山的峰顶起飞,

寒冷

自翼鼓上抖落。

在灰白的雾霭下

飞鹰消失,

大草原上裸臂的牧人

横身探出马刀,

品尝了

初雪的滋味。

1956、11、23

[赏析]

昌耀(1936——1999),青海诗人,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韩作荣先生称作“诗人中的诗人”。本诗是他的早期诗作。

诗人善于写作中国大西北的粗犷剽悍的人文景观。本诗思维触觉敏锐,捕捉到能够象征这种人文景观的几个意象,“鹰·雪·牧人”,展示辽阔空旷的活动背景。本诗还善于在动态中把握意象的特征,鹰飞、裸臂牧人横身探出马刀,增加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伴有较实的人情味。全诗用冷色为主,铅色的风,白的雪,灰白的雾霭,白闪闪的马刀,但凛冽中自有生命充沛的豪气,反衬出豪壮雄浑的西部气质。昌耀认为真正的好诗“不可能靠纯粹的技巧取得”,“能使灵魂震撼的,还必须是灵魂的力,其获得的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灵肉的体察”。昌耀的艺术观可以作为本诗的最好诠释。

三、一句被事实证明的鼓励:“你可以写出好诗!”

对中学生要不要写诗这个问题,许多教师肯定会回答:到现在为止,高考一次也没有考过诗歌写作。言外之意是,学生不必要写诗。当然这样并不能说明中学生不可以写诗。真实情况是:许多语文教师本身对诗歌理解不深,既没有阅读经验,也没有写作实践,从而使诗歌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导致学生在诗歌阅读写作上“营养不良”的状况。

许多作家是从爱好诗歌逐步走向文学的殿堂的,还有许多作家在作品中援引诗歌。如我敬佩的作品充满人文关怀的山东作家张炜、我省《东海》杂志编辑王彪……有中学生时代就在《语文报》发表诗作、如今活跃的“70年代作家”邱华栋、小海、朱文……张炜小说中的不少诗歌是他根据小说情景亲自创作的。尤其是我正在阅读的陀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中,发现有大量的前代诗歌被他引用,无论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⑾诗歌增加了作品的情调,推动情节的发展,挖掘出了人物的内在品性。诗歌还潜移默化中在提炼语言的简洁、营造场景的氛围方面起了作用。因此,我认为,中学生写诗益处不小。经过教学实践,我还发现:如果指导得法,中学生可以写出好诗!

我分“揣摩——挖掘——联想——修改”四步进行模仿写作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先根据情况选用一些便于分析、可以模仿的诗歌印发给每一位学生,以扩大阅读量,加深对课本诗歌内容和技巧的感知,多方提供可以揣摩的范本,再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大家写诗,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这时教师如果自己对学过的诗歌进行仿作,对学生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如《大堰河》一诗,我就针对排比这一手法进行模仿,写了《乡村景物》。该诗表达的感情是对乡村的怀念,因为“我”是从乡村出生成长的;感情突破口是题目,即具体的情景描绘;模仿的对象是《大堰河》的排比手段。并且把自己模仿过程告诉大家,让同学们体会:一揣摩原诗(《大堰河》)内容(暂略去)技巧(排比),二挖掘自身丰富的经验(乡村生活)中找动情点即感情突破口(乡村景物),三抓住感情突破口进行联想和想象(有关乡村的具体景物以及活动),四修改使诗歌内容集中情感强烈。

乡村景物

边建松

假如我能忘掉乡村景物

也将忘掉躲在阴影里看守樱桃树鲜红簇密果子的孩子

也将忘掉盛开白花的香檀树下拔香艾草的孩子

也将忘掉攀爬潮湿短墙在粗糙阔叶间摘无花果的孩子

诗歌的文学常识第8篇

如何更方便地引导学生读懂诗歌内容,有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要加强诗歌的古文意识

理解古诗词必须把它当做文言文来对待,学生对文言翻译的方法和要领掌握得很好,那么可以引导学生用翻译文言段落的方式来翻译诗歌。这样有几个好处:可以避免学生漏掉信息,还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歌。很多学生在理解诗歌时往往浮光掠影,不求甚解,晃一眼字词就开始胡乱引申,根本不忠实于诗歌本身,这一切都由于读诗太过粗略,不认真,所以对诗歌内容的掌握就会一知半解。如果把它当做文言文来读的话,学生就会逐字逐句地翻译,这样可以获取更多的诗歌信息,方便自己做题。

二、要学会划分诗歌结构

诗歌鉴赏可以像文本阅读那样来划分结构,并且划分之后诗歌内容会一目了然,让学生清晰易懂。如,刘克庄的《郊行》一诗:“一雨饯残热,忻然思杖藜。野田沙鹳立,古木庙鸦啼。失仆行迷路,逢樵负过溪。独游吾有趣,何必问栖栖。”就可以划分结构,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首诗中作者的主要行动就是“郊行”,那么就从诗歌中找出作者在郊外行走时的句子,很明显是后两联,那么前两联的写景是什么呢?那就是郊行时作者所见了,当然“忻然”一词也表露出了作者郊行前的心情。再如,白居易的《江楼夕望招客》一诗:“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这首诗怎样划分结构呢?当然也要看题目了,“江楼夕望招客”中作者的主要动作就是“招客”,诗歌中哪个句子写到作者这一内容呢?当然是最后一联了,前三联在写什么?一看是在写景,那肯定就是作者“夕望”之境。这样诗歌的结构就清晰了,学生的思路也清晰了,知道作者的行文思路就成功了一半。当然并不是所有诗歌都适合划分结构,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三、要充分发挥想象

学生在按照第一种方法把诗歌翻译之后,有的还是不能正确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感情,为什么?就是没有充分发挥想象而致。尤其是那些写景的诗歌中,作者心情和感情的透露是非常含蓄的,是通过诗歌的景物特征来暗示的,而这时如果仅仅局限于知道写了什么景物,却不对景物做感情的分析,就体会不到作者的心情。杜甫的《绝句》一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有作者的感情么?当然有,诗言志么。但是你能从诗歌中找到感情的蛛丝马迹么?很明显难,因为它通篇写景。那么怎样体会作者的感情呢?只能发挥想象,把作者写的景物幻化成意境,然后去推断看到这种景色的作者的心情。这种体会是借助想象来完成的,如果学生不懂得去想象,又怎么能把作者的心情体会出来呢。

四、要多积累古文化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