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物的学习方法

生物的学习方法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3 17:12:10

生物的学习方法

生物的学习方法第1篇

【关键词】 中学生物 学习能力 兴趣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0-027-01

一、以兴趣为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中学生物学科学习能力必须要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用好奇的目光看到的事物远比想象的要多。中学阶段正是对一切新鲜事物好奇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能让学生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必然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生物学是一门极其严谨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极大的耐心。耐心再加上我们极大的兴趣,必然会提高我们的成绩。与学习为友,才能在学习中的获得乐趣。学生在兴趣中逐步养成探究的好习惯,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科学习能力。

二、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作为学生能力的重心,学生想要更好更快地将知识转变成能力,必须通过思维来进行。学生思维不能拘泥于陈旧的框架,应该不断地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能力。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中不断地打破思维定势,用创造性思维能力来完成学习内容和任务。

让学生的想法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老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启发,如在讲完输血与血型之后,为了让同学更好地记住输血的关系表,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内四个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需要输血的血型,组内其他成员来扮演可接受血型,看那些小组能快速有效地理解输血关系表。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举一反三,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迁移能力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加以运用。学生在生物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举一反三,将所学到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去解决相似的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把孤立的、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整合性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知识进行有效地转化和迁移。而不至于出现换件外衣就不认识的情况。对于生物学来说,学生只有将所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实验过程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地整理,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形成整体,才能全面地理解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这样学生便在理解中积累知识,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再依靠死记硬背来接受定义与理论。在完成有机化合物的教学任务后,可以让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清洗茶杯里的茶垢。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学以致用,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将课本知识迁移到自己的大脑中,也让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四、留心观察,养成勤于总结的能力

总结能力是学习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总结的过程中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达到整体大于部分的最佳效果。观察便是总结过程中的核心。通过观察可以对事物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认知。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老师的实验或在老师的典例解析中,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要通过观察了解问题的基本知识、原理及相关内容,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思路。在大脑中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其次在课后,将所学内容进行联系、总结。养成定期总结的好习惯,在每学完一课、一单元后进行及时有效的总结。最后在总结的过程查缺补漏,温故而知新。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相似的知识点和题型,通过认真地分析,归纳总结将知识融入自己的思维中,形成知识系统。

五、体验式学习,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

现代科学和心理研究表明,学习策略思想的心理基础是知觉思维。体验作为知觉思维的核心,是灵感的来源。因此在中学生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验活动,在实验的过程和感受中,学生可以通过对自己实验的步骤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来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从而得到成功的体验,并形成一定的学习策略。

六、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学仅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这种单向的学习交流方式,不仅控制了信息交流的数量,同时也延缓了信息反映的时间。而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内部之间便可以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组员之间不仅可以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反馈,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交流。弥补以往单纯的单向性、被动型学习的不足。团队合作,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整体大于部分的最优效果。在团队合作中,各个组员可以博采众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争取每个人都能发掘其长处,扬长避短,使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生物的学习方法第2篇

关键词:复习课;教学方法;改革

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和掌握生物学基本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复习巩固基础知识也是生物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活动,以增进学习者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题,以学习者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探究性学习已经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得到普遍运用,在中学生物复习课中也是如此。

一、中学生物课,特别是初中的考试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1.重练轻讲,重放轻抓。复习中,有的教师把讲练结合、精讲精练片面地理解为以练为主、以练代讲,而忽视引导学生对教材本身的理解和钻研,过度强调学生的自由复习,而放松了“抓”,往往使学生抓不住重点,甚至走向复习的误区而导致复习效果不佳。

2.重死记硬背,轻能力培养。复习时,一方面要求学生对教材的知识深刻理解,牢固记忆,更应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决不能以背代教,轻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多向学生传授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

3.重难轻易,重大轻小。难题、大题和易题、小题在复习考试中各有其作用。一般来说,易题、小题重在打基础,是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而难题、大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复习时,应当立足于以小题、易题打基础,以大题、难题促提高,从而提高整体复习水平。

二、中学生物教学总的指导思想

中学生物教学的方法各有不同,同样就复习而言,各有各的复习方法,但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大纲为指导,课本为基础,抓住主线,紧扣中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

1.依纲靠本,制订计划。教学大纲规定了教学的目的、内容和要求,教科书是大纲的具体化。因此复习必须依纲靠本来确定内容,在此基础上要整体把握、抓住重点、攻克难点,制订详细复习计划和实施方案。(1)定复习目标:从复习知识、训练思维、提高能力三个方面加以考虑,并制定三方面的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2)虑复习形式:复体有“讲”“练”“评”三种形式,具体要求是:①精讲;②多练;③细评。(3)择复习方法:可采用讲练结合、专题讨论、个别辅导等方法,并力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抓住主线,紧扣中心。以进化为主线,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为主线,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以重点内容为中心,抓住复习知识的关键。

3.强化训练,提高能力。练习是提高复习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选择难度适中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然后采取矫正补救来确保目标的实现。在练的基础上进行讲评,可培养学生解题的技巧,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通过练习、讨论、讲评可巩固知识与发展思维能力。

三、中学生物学复习课的教学方法

正所谓教无定法,中学生物课复习的方法也是多样的,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以下方法值得尝试:

1.生物课复习过程中可以改变过去教师只用复习提纲,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而由学生自己出题,课堂讨论,相互解答。具体的做法是:在进入总复习时,要求每个学生或按小组在教师规定的范围内出形式多样的复习题,并附上答案。然后,教师认真地审阅每一份复习题和答案。经修改后,在复习课中交换分发给学生,学生进行互换试题解答,解答之后进行讨论、学生自己评定。教师从中发现新问题,重点复习。

2.开放实验室,展出各种实物标本,模型等直观教具,放映配合教材的录像和幻灯,学生自己复习,发现问题。具体做法是:在实验室设实验角和观察角。实验角主要是实验部分,包括演示实验的内容,放置有显微镜及各种仪器、用品、材料等。观察角主要是书本知识部分的内容。放置有平时上课都见过的挂图、模型和实物标本等等。教师把所要做的实验内容和观察的部分以及实验观察后所要思考的问题都事先用纸写好,附在相应的实验部分和观察的模型、挂图的旁边。这样,学生进入实验室按照纸条上所写的内容,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对实验内容还有机会再进行一次复习。

3.教师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帮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复习。首先,教师可以先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其次,教师可以帮学生进行所学知识的比较,可通过制作表格、画曲线等来比较,如比较应激性和反射,比较鱼纲、两栖纲、爬行纲和鸟纲等各大纲的特点,性质的时候可以用上述方法进行。最后,帮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在平时每学完一章节之后,教师都可帮学生进行总结归类,通过章与章之间的共性知识进行归类复习。

4.画图与组图复习法:所谓画图,并不是指单纯地把图画出来,而是指能否将在认图、说图两个环节中所获得的知识,通过自己亲自动手画图,把它们再现出来。这强调的并不是图画的好坏,而是图中结构是否表达准确。所谓组图也即(想图)其实是一个把各个部分的知识点贯穿在一起,融会贯通的过程。当把各部分的知识点都通过以上环节完成后,就可以把相关内容尽可能地串在一起。如在画心脏结构图的过程中,你每画出一部分结构时,不但要说出它的名称,而且要说出作用,即要把在认图、说图两个环节中获得的知识点通过手画、嘴说全都展示出来。

每个教师的教法不同,但只要敢于去探索、去钻研,对不同的学生能用最佳的方法指导他们进行学习和复习,就一定会收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蒋超英.中学生物学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的误区[J].中学生物学,2006(07):32-34.

生物的学习方法第3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生物学这门学科与我们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而初中是开启生物学大门的前期阶段,是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知识内容也都在不断地变化当中,所以,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味地依靠老师进行讲课是无法取得很好的效果,老师起到的应该是引导的作用。但传统的教学方式会要求学生记住一些东西,这样对学生来说学习的压力很大,效果也不好,所以,应当在学生感兴趣并且能够自主理解的基础上去学习一些东西,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所达到的正是这个目的。

一、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

1.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并且都具有各种独特的性格,非常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自己学自己的,彼此之间不存在什么联系,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更是缺乏团结合作的意识。经过一些专家学者对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多年的研究,并且结合当今教育形式的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发现合作学习更适合初中生物的教学。首先,合作学习在学生个人品质上有一个很大程度上的培养与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考虑的将不再是自己,会考虑到其他人的想法,使其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这一点不仅会对其现阶段的学习带来帮助,对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帮助。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要想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并且能够使这个社会持续发展,人们就必须具备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正确的,并且对学生来说是受益匪浅的。

2.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取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除了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之外,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教育最主要的成果体现,那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传统的教学方法确实也能够使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那是在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记一些知识内容的前提下所达到的效果,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效率很低,而且也会有一部分学生不接受这种学习方法,导致成绩很差。尤其是生物学这门课程,学习的内容非常多并且在不断变化,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并没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合作W习所达到的效果就要好得多。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够自己去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环节、方法以及讲授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力争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对一切未知事物都非常好奇并且好胜心较强的年纪,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合作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加强。

3.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合作学习注重的就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从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就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成小集体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实现了让有差异的学生同时发展,这样做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不直接参与其中,所以,学生更需要彼此合作,自己动手去完成一些事情,并且动脑思考,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内容。

二、进行生物合作学习的具体教学措施

1.合理分配学习小组和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尽管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需要学生不断努力,但是教师在此过程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引导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多数老师在分组时往往选择同桌或是前后排,这样做虽然简单易行,但这种合作小组的人员组成随意性太强,这就容易造成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就成了听众,他们省略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导致了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或是几个内向的同学分在一组,讨论时会出现冷场的状况,而几个活泼的同学分在同一组,则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都争着表现自己,不聆听其他组员说什么。这样不利于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由于老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情况是最为了解的,所以在进行分组时需要老师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避免出现能力差异较大导致学习过程中出现较大分歧的现象发生。除此之外,还需为每组学生明确地分配学习任务,避免学生因为对学习内容感觉到盲目而浪费学习时间和精力。

2.适当增加学习内容扩展学生视野。

虽然,现在初中教学中会有专门的教材,但是,对于生物学来说仅仅学习教材上的内容,对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来说是有一定限制,所以,老师应当从多个角度去引导学生。首先,针对初中学生的状况,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利用课本中的“观察与思考”“生活知识链接”“基础训练”中的小故事和材料,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其次,利用教学参考资料,还有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对课堂多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展示,从而达到拓宽学生学习生物的视野和扩大知识面的目的。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知识的收集与整理,这样做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眼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为学生的课堂活动积累知识,还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适当地选择一些课外的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扩展学生的视野,这对于其学习来说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还需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内容上压力情况,必须是适当选取,不可过多。

3.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

初中阶段正是孩子由少年成长为青年的最初阶段,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包括教师导学案的设计、合作活动内容的安排、对学生考核模式的制定和小组之间的竞争方式与途径的规划等,都需要教师做好大量的、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一般来讲,在小组活动中,教师的提问一般不宜太复杂,提出的内容也不宜太多,最好是提一些富有生活性和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以自由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作为载体,以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使用现代科教手段去主动获取更丰富的知识为途径,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独立性,最终取得每个学生的最大程度的进步。基于此种目的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知识的教授者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古板知识的占有者成为灵活知识的研究者。

总之,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教学方式上也进行着不断地探索。本文通过对合作学习的简单介绍,首先对生物学这门学科有了一个简单意义上的了解,也清楚了传统教育方法对于初中生物的教学来说具有局限性,为此,提出了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对合作学习的学生学习和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带来的好处以及具体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的教学工作带来帮助,更主要的是能够为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上的提高带来帮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亮,李咏兰.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4).

生物的学习方法第4篇

一、培养迁移能力让物理学知识系统化

在实施新课程的进行过程中,高中教师要让物理学知识网络化化、系统化,这就需要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将先前已学得的经验(如概念、原理、技能、技巧、技术、态度、方法等)改变后选用于新情景.桑代克和布鲁纳认为,愈具有意义和组织的经验,愈抽象的原则和统整的经验愈容易发生迁移.因而,对布鲁纳而言,学习学科的架构知识是形成学习迁移的基础.所以除了学习学科的内容外,也应重视学科知识的建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建构知识、技能结构,形成迁移的基础.学习迁移要基于正确而稳固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因为根据迁移规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程度是实现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先前的学习越扎实、雄厚,就越容易产生迁移,效果也越显著.在日常教学中,作为物理老师首先必须要让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牢记.建立起一个最基本的知识结构框架.这样就会在提高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拓展和迁移起到积极地作用.这将大大有利于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建立科学稳固的知识结构是将相关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世界上事物处于相联系之中,物理学知识就是以有机的联系来揭示物质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因此,建立知识结构是符合物理科学的特点的.建立物理学知识结构的程序是:确定知识点及其认知层次,确立点、线、面、体的知识体系,使知识形成网络.例如,教师在教授力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抓住主线:首先,解说离的基本知识;再次,介绍运动的基本理念及规律;最后,介绍力与运动的关系,还有分析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此时,在安排一个阶段性的复习,学生就可以建立一个牢固的知识体系.学生牢固建立这一知识体系后,再研究自由落体、抛体运动、圆周运动、卫星运动等等时便容易产生迁移了,而且从中又可以培养其学习迁移能力.形象一点讲,明确了知识的层次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后将他们有机的组织起来,建立起科学而稳固的知识网络,知识可以活化起来,就容易产生迁移了.而学生的技能结构的建立则也贯穿于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的过程细节之中,关键是教师在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方法和技能的总结、比较、归类,并经常创造给学生以训练提高的机会.

二、用新课标理念提高学生物理能力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物理教学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通过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与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物理思维与方法.高中物理学科具备较强的方法论性质,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极大地促进了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物理科学方法是物理知识发展的产物和手段,它蕴藏于物理知识这个载体中,两者互为依存,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方法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整合与提高促成了物理素养.一般来说,要对一个人进行能力高低的判定,主要看他掌握了多少方法以及对这些方法的运用程度.方法的合理运用是提升能力的最基本途径,是衡量能力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首先要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在运用科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以及能力素质情况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注意突出物理的学科以及教学特点.考虑到物理学科的上述特点,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利用图像来演示过程和反应规律的方法,并引导他们学会如何根据图像进行物理过程的分析,发掘出所蕴含的各种规律,明白并掌握图像中的各种参数所表达的含义.

作者:王朝民

生物的学习方法第5篇

[关键词]物理;有效教学;学习兴趣

一、物理课堂现状

从近年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新课程标准实施后,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被打破,教师们开始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但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低效甚至无效教学的情况仍时有发生,“题海战术”在教学中仍大量存在。面对最终的考试成绩,教师们往往仍“偏爱”采用加重学生负担的办法来“保证”教学质量。这样下去,“学生苦学,厌学;教师苦教,厌教”的老大难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观,所有这些都会与新课程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问题分析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在尝试改进教学手段和方式时是否真正做到“有效”教学。如果没做到,那么所谓的教学手段和方式的 “改进、创新、优化”都将是“无本之木”,都是“华而不实的噱头”。

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和策略能够引起、维持并促进学生的学习,包括“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制订适当的教学目标”“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去思考和实践,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认为应当从“情境创设” “教程设置”和“课堂氛围”等三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核心,也是指向学习活动的认知内驱力的重要因素。若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成功调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这要求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常用的情境创设方法包括:

1.利用新奇的物理实验激发学习兴趣。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的概念、规律首先是通过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而后通过抽象而形成的。教学演示实验正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利用新奇有趣的实验导入新课,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之一。例如,在高中物理“磁场”教学中,可以利用“电磁驱动液态导体”和“磁场中阴极射线的偏转”两个实验引入新课;在初中物理“气体压强”的教学中,引入“听话的乒乓球”物理魔术表演,会使学生既惊讶又好奇,从而在课堂伊始就对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后续的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2.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新课标要求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利用生活实例创设物理课堂情境,这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如在高中物理“偏振光”的教学中,利用“偏振片遮光眼镜”的旋转可以实现透光和遮光的交替变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不但是有趣的,还是有用的”,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3.利用物理史料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如在进行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可适时补充讲授“伽利略因支持‘日心说’被宗教裁法庭囚禁”“布鲁诺为支持‘日心说’而不惧火刑”的史料;在学习“电流”时,可向学生讲述“安培追车”的小故事(安培总喜欢随身在口袋内放几支粉笔,方便随时在黑板上演算推理,一次思考问题时恰巧看到一块黑板立在路旁,便随手在“黑板”上开始演算,谁知“黑板”开始移动,安培也边跑边追着“黑板”继续演算,直至最后再也追不上了,这时安培抬头看看那块黑板,才发现竟然是一辆马车的车厢背板)。

充分利用物理学史中的趣闻轶事,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展现特定的人文情境,让学生在感觉物理颇有意思的同时领会物理研究的科学方法和思路,体会前人研究物理的不怕艰辛的科学精神,这不但是对枯燥的理论学习的一种调节,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4.利用相关的谚语、歇后语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我国人民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凝练了大量精辟的谚语、歇后语,其中不仅隐含着许多哲理,有的还包含各种物理原理。如“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下雪不冷化雪冷” “霜前冷,雪后寒”等,都可以运用在“物态变化”的教学中;又如“破镜不能重圆” “墙内开花墙外香”等,可以运用在“分子热运动”的教学中。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设疑(设置疑问)、温习(温故知新)等方法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教学。

(二)合理设置教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程设计的时候就应当注意做到:1.课堂的语言组织准确精练,时间恰到好处;讲解要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必要时可以辅助板书作图、实物或挂图展示、实验演示、课件演示等,做到让学生“听得懂”。 2.目标清晰简明,内容适量适度,不要“贪多求快”,所谓“欲速则不达”。这犹如攀石阶,一步跨越高山是不可能的,但分成若干个小阶段,一步一个脚印攀登,最终可达顶峰。教师的教学也要将教学目标逐级分解,采用层层步进的办法化解教学难度,做到让学生“想得出”。 3.灵活设置反馈练习。如通过易错题型有意让学生算错,然后由教师析疑或由学生纠错,让学生归纳出同类题型的解析思路、方法。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执行总结出同类问题的解题诀窍(甚至可以用发现该方法的同学的姓氏命名“张氏解法”“王氏口诀”),让学生体会到自主思考的快乐。还可以借鉴“非常6+1”“幸运52”等综艺类游戏节目,将课堂练习设置成分组选题抢答模式,让学生“自主解答”“参考现场投票”“求助同伴解答”,累计分值,可给优胜小组一定的奖励,让学生体会到应用知识的快乐,做到让学生“学得乐”。

教师要“精讲+精练”,“用教师的时间换学生的时间”,学生如果在学习中总是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无疑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有效提高学习兴趣。

(三)培养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个体,首先是一个人,因此我们的教育要“以人为本”。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要认识到学生是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个体,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也难免会犯错。教师要耐心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不能一味苛求、指责,也不能以惩代教,以罚代育。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期间会遇到挫折和反复,要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在重视学生教育主体地位的同时,教育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如此教学才会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他的老师有信心,对老师教授的学科有兴趣和热情。

2.教师的语言风格。语言是教学中师生交流的主要工具,通俗易懂、简洁精练、诙谐幽默的语言,往往能达到很好的课堂效果。如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表示强调时,教师说:“相信我,没错的!”(模仿刘德华洗发水广告词)在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时说:“没关系,说错了也不要紧,我看好你哦!”(模仿喜剧片《武林外传》台词)又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时,笔者给学生讲了一个有关“惯性”的笑话:某君乘公交,不料途中公交车突然刹车,此君与对面某女士撞个满怀,女士大为恼火,怒斥道:“你什么德行!”此君站稳后,文质彬彬的回答:不是“德行”,是“惯性”。课堂笑声一片。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保证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推动学习正常进行和不断深入的内在驱动力,也是学生自发、自主学习的“源头活水”。充分而有效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我爱学” “乐于学”,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知识的美,才能使教学向着“有效”的方向迈进,我们的教育也就会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吴松年主编.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 梁纪泽.良好的开端 成功的一半──谈中学物理教学中怎样引入新课[J].甘肃教育,1995(Z2):91.

[3] 司佑全.演示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131-133

生物的学习方法第6篇

一、生活中先入为主的错误经验对思维的影响

中学生在学习物理前已接触了大量的物理现象,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概念.实际上,学生形成的这些“概念”,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与物理的科学性是矛盾的.如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冬天因为铁比木头凉,所以铁的温度比木头的温度低.”这种先入为主的倾向妨碍了物理概念的正确形成.他们在处理问题时,总是放不了已有的认识,将生活中的经验作为物理概念的雏形加以应用,从而导致错误的结论,影响思维的发展.

先入为主的错误经验还表现在学习新概念或新规律时,对知识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相似而又有不同时,往往以原有的知识来理解或取代新概念和新规律,从而造成对学习的障碍.

为克服这种先入为主的错误经验影响,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实验验证,抓住概念、规律的本质特征来阐述;另一方面对于相近知识应注意揭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可以有意设置“误区”,让学生上当,再引导学生辨析,比较其结果与实验验证的结果是否一致,从而清除学生头脑中的模糊认识,真正掌握物理概念的意义,增强学生揭示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物理概念、规律的抽象性形成思维障碍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严格的内涵、外延,而且概念、规律数量多.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仅处在初步发展阶段,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中的又一思维障碍.如牛顿第一定理: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定理是从大量的实验中概括、科学推理、抽象形成的结论,是理想化的定律,学生对此定理很难完全理解,有的学生死记硬背此规律但又应用困难,从而形成思维的障碍.

对于这类抽象而学生又缺少感性认识的概念和规律教学,教师应该重视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通过实验让学生形成具体的印象,从而将抽象化为具体,对概念和规律形成一个具体的认识,从而上升为理论.

三、数学表达式与物理本质的差异区分不清

学好数学是学好物理的前提,物理概念采用数学语言表达,往往非常简洁,但是数学表达式与物理内涵有着本质的差别,因而造成对学习的障碍.

为了使学生能正确地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物理内容,在教学中应加强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材料,并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所得的材料进行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概念.教学中注意把数学表达式与物理本质有机统一起来.

四、非本质特征的影响,造成思维障碍

由于初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评判性还处在发展阶段,看问题常常只顾现象而忽视本质,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客观上造成学习的困难.例如,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但是,课本上讲压力概念时较多地出现由于重力而产生了压力的情况,这容易使学生产生压力等于重力的错误观念.另外,压力现象较复杂,如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人按图钉对墙面的压力、汽车上坡时对斜面的压力,等等,这些情况中压力的形成原因不同,都会影响学生对压力概念的理解.

对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诸多现象中摒弃非本质的因素.教师列举的事例应是多方位的,不能只举一些特殊事例,要使学生形成的概念立体化、多元化.

五、物理问题的易变性与思维灵活性相矛盾

物理问题的形式复杂多变,这就要求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应具有应变能力.而初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还处于发展之中,这就会使学生在解决灵活多变的物理问题时出现障碍,具体表现在:解决问题时容易忽视隐蔽因素,使物理知识在应用过程中发生障碍;当已知条件多于解题所需条件时,学生难以选择所需条件解题;当提出问题的角度变化时,不善于寻找替换方案,造成思路不畅,影响解题等.

生物的学习方法第7篇

关键词:生物 观点 学习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课,在多数高中生的眼中被认为是理科中的文科,学习生物就是要死记硬背、做做题,根本没有认识到生物学这门课程对能力的培养、自身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作用。现在的高中生,除了对生物课认识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外,还有学习不得法的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可持续高效发展、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

生物是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生物体能够完成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而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生命物质来实现的,如果没有生命物质也就没有生命活动。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例如,叶的表皮是五色透明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向外一面的细胞壁上有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表皮这种结构的存在,既利于阳光透过,又能防止叶内水分过多地散失,还能保护叶内部不受外来的伤害;而阳光透入、防止水分散失、保护叶内组织,又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这就是表皮。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

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也完全适合生物领域。例如,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质体、液泡等细胞器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但是只有在它们组成一个整体——细胞的时候才能完成新陈代谢的功能,如果离开了细胞这个整体,单独的一个细胞器是无法完成它的功能的。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生物学关系比较密切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方法、做笔记的方法、思维方法和记忆方法等。

1.观察方法

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2.做笔记的方法

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累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总结中外许多学者的经验,可以说,做笔记是一条成才的途径。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3.思维方法

我们在学习高中《生物》的过程中,不但要学习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在各种能力中,思维能力是个核心能力。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会使我们具有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而形成正确的、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人的思维,从性质上看,可以分为显现型思维和创造型思维。显现型思维的特点是,我们的思维活动只再现教师思维的结果,只是重复现成的、已知的知识,一般不会产生出新的、具有创造性的结果。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等思维活动而得到知识,不是简单地重复教师思维的结果,而是能够产生出新的、具有创造性的结果。在我们的学习中,显现型思维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我们进行创造型思维的基础。但是仅有显现型思维又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创造型思维的训练,才有利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才有利于成才、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在生物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生产实际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例如,有位中学生学习了嫁接的原理后,课下不断实践,很快提高了技术,一个秋天就与家长一起嫁接了近万枝桃、梨苗,为当地的庭院种植业作出了贡献。

3.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参考文献:

[1]陈继贞,张祥沛,曹道平.生物学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7.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生物的学习方法第8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特别是对意志品质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那部分学生更是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物理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高中新生在学习物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对策。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台阶”。

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语法结构简单。所叙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比较表面。绝大部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感受或体验是吻合的、一致的。其规律不太复杂。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且其公式参量也较少,实验原理简单,易于操作,因此,学生对初中物理并不感到太难。所以,就整个初中物理而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还没有高中这么明显。

高中物理每节的内容较多,篇幅较长,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描述方式较多:有文字法、公式法、图像法,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对同一物理现象或规律从多侧面观察它、研究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的要求大大地提高和加宽了。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

由于高一学生的阅读理解、逻辑思维、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鉴别、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空间想象、灵活应用等能力都还一时没能很好地形成,因此,思维要求的突然提高,再加之教材从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出发,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这五部分内容中最难的部分“力学”放在高一起始阶段,也就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造成障碍。这是目前课程体系让人无可奈何的客观存在。

进入高中后,由于定义、概念、规律、现象、公式多,叙述多,进度快,方法灵活,题型花样多,加之科目多,如果仍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显然是无能为力了。由于理解能力差,即使背得到定义、公式,因不解其意,不注意适用条件,便往往乱代公式,乱用数据,而对万花筒式的题型变化,更是束手无策,望而生畏,失去了信心。而对一些形同质异、形异质同的问题,由于遇到一些似乎两个看起来一样的问题,但要用两个不同的物理规律来解;而两个看起来完全不同的问题,却可以用同一规律来解的情况,而觉得物理好像真是无章可循。而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必须在高一时,就应尽最大努力去培养他们。当然,整个的完善和提高,应贯穿于全高中阶段。

高一物理的力学部分所用的数学知识,远比初中物理所用的四则运算复杂得多。力的分解与合成中的三角知识;运动学中的二次方程以及根的合理性的判别;万有引力、人造卫星中的幂的运算、简单的极值运算等。然而,许多学生就连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边角关系都似是而非,这里既有学生本身的数学知识差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物理中来的数理结合能力差,这一特点普通中学普通班的学生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