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目的

初中语文教学目的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1 17:27:02

初中语文教学目的

初中语文教学目的第1篇

(1)目标要求过高或过低。这方面原因一是教师没有吃透教材,二是教师对学生情况了解不够,高估或低估了学生认知水平和语文能力。目标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大部分学生对目标内容茫然不知所措,加重学生思想负担,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目标要求过低,所教内容学生低年级已经理解并掌握,到了高年级教师还要不断训练要求,学生强打精神,磨来磨去,教学效益低,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

(2)教学目标不明确,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对教材没有进行深挖、吃透、灵活组织,导致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要么面面俱到,突现不出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加上补充大量资料,显得过度臃肿,喧宾夺主,一堂课下来学生一头雾水,不知这节课要掌握什么,内容过多让教师在45分钟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要么目标确立过低,课堂容量太小,一节课只抓一两段,密度小,效率低下,一节课学生没有学到多少实用的东西。

(3)教学目标不能体现语文本体性。由此导致教学过程中只是热闹的解读文本内容,忽视了语文本体,将语文课上得像生物课、科学课、地理课、历史课甚至建筑课、数学课等等,就是不像语文课。用洪镇涛老师的话说就是“我们都热心去种别人的田,却荒了自己的地”、“我们语文老师个个都是学雷锋的模范”。 这些都说明,语文课的主体作用没有凸显出来,没有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技能。真正的阅读课时要给学生“授之于渔”,而不仅仅只是“授之于鱼”。

那么,针对以上存在的这些实际问题,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合理明确地确立教学目标呢,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阅读课的效能呢?笔者觉得应当注意下面几点:

(1)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深入地了解学生实际,结合文本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的切实可行,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应该根据学段目标、单元目标,结合学生阶段特点和认知能力,照顾学生的认知差异,不能确立过高于或过低于学生实际的目标。例如对于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新课标作了明确要求,重在考查学生记诵积累浅显文言文的过程,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文字浅显的传统精品篇目,如《论语十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可以让学生整篇背下来,至于《山寺》《童趣》,难度较大,可以鼓励程度好的学生背,大部分学生读熟即可。另外,文言语法方面,例如词法、句法等文言知识,新课程照顾到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初中阶段不要求过多涉及,学生知其然即可,只要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即可,教师不能像对高中学生那样对词法、句法作过高要求。当然,符合学生实际的目标一定要落实到位。

(2)确立教学目标应整体把握,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取舍适度。一节课内容的教学目标不可以面面俱到,过于宽泛,要突出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例如人教实验版八年级上册《陋室铭》一课,教学要求一课时,虽然文章很短,只有81字,但文章内涵很丰富,所谓一字千金。从思想内容上看,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高洁孤岸的节操、不慕名利的人生追求;从表现手法上看,文章使用了托物言志手法,借陋室来表明自己志向;从语言上来看,第一,含蓄精炼,短小精悍,富有表现力;第二,骈散结合,一韵到底,平易流畅,琅琅上口,有很强的节奏感;第三,运用多种修辞格,除了骈文的排比对偶之外,还运用了比兴、借代、反问、互文、引用等多种修辞格;从构思方面看,新颖别致,反向立意,结构严密,层次井然,比兴开头,引出陋室,类比作结,突出陋室;从文言知识上看,名词动用、一词多义、倒装句式、实词虚词,不可谓不典型。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要想让学生掌握众多的内容,根本不可能。要想面面俱到,平均分配教学时间,只能都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所以,必须结合学段特点和文本特点,筛选出教学内容,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并突出其中一两点作为教学重点。

初中语文教学目的第2篇

在通常意义上,教学策略理解为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包括产生式教学策略和替代式教学策略,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应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策略

一、构建新课标下的新课堂

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块阵地上得以实现,这就需要构建一个新课标下的新课堂。姚海荣在《构建新课标下的新课堂———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策略》一文中提出:(1)语文教学重心要转移。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2)语文教学策略要改变。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的学;重感悟、重积累、重语感训练;引导学生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方法、悟方法。所以,语文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是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生活,教室是师生共处的精神生活乐园。

二、语文教学应讲究艺术性

周桂青在《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策略》中提出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应讲究艺术性,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要进行开放性的语文教学;要用情感去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语文教学应与实践运用相结合。

所以说,笔者认为学好语文是一种人生境界的飞跃,一种人格的铸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语文的艺术特性,讲究艺术性教学。

三、个性化语文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注入了语文教育新的理念,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这样明确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段话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语文学习过程,是人的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必须要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多样性,为每一个学生设计语文课程。张栋在《新课程理念下个性化语文教学策略初探》的文章中从教学目标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人本化、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四方面入手,讨论了如何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语文教学。

四、“以变求发展”的语文教学策略

陈维民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策略:以变求发展》中提出要改变课程观,实行开放式教学;转换教师角色,推行教学民主;变革教学过程,实现师生互动合作;改变训练方式,构建新的训练体系;变革教学评价,实现教学评价多元化。

五、“结构——建构”的语文教学策略

结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本课题中主要指知识内容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知识内容结构是由学科基本概念为核心组成的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它揭示了学科基本概念内在的逻辑联系。掌握良好的知识内容结构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升华为智慧的基础。要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还必须掌握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即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程序结构。只有以知识内容结构为核心,以方法程序结构为策略,才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式方法。

建构:本课题中的建构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即以学习模块为基础,创设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任务情景,借助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主动获得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积累基本经验和体验情感的统一过程。

“结构—建构”语文教学策略:是以系统科学和现代认知心理学原理为指导,以语文学科素养生成为目标,以帮助学生掌握呈结构性的知识和能力为载体,对语文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整体设计。

总之,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语文教学策略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的实行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是,关于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通过整理相关材料,笔者发现对于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大都还停留在理论研究上,对于这些教学策略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上究竟达到了怎样的效果的研究还很少。希望笔者对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的整理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教学目的第3篇

甘州区西洞中心学校 王霞

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项目设备的投入,给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血液,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学生所淘汰,用动态的、开放式的新思维方式来设计教学过程成了每位教师的心愿和职责。

远程教育项目设备是将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引入了课堂,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手段的变革并不意味着观念的更新。我们不能一味的依赖它来实现新的课程改革。

一、远程教育项目设备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才合适?

在利用远程教育项目设备辅助语文教学之前,要对其必要性做充分的论证。从古至今,任何一种事物都没有绝对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亦然如此,对有些专业或课程内容是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但能尽快掌握所学内容,而且通过学习方式的转换,也会对学习发生兴趣,但是如果没有必要用辅助教学的课,非要将计算机搬进课堂,那是哗众取宠,是没有必要的。毕竟,计算机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教师才是真正的主体。如果我们仅将计算机用做“电子黑板”,即使界面做得华丽漂亮,但对实际教学缺少价值,不但浪费了时间、精力,而且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辅助教学是不可取的。比如。

在课堂上,许多教师往往与大屏幕处于同一位置,分不清究竟哪一个起主导作用,学生的注意力也往往只是被画面与声响所吸引,因为课件是由教师设计的,它体现教师的授课思路与想法。但课件毕竟是死的,它上面的文字和画面所想表达的意图与思想仍应通过教师的讲授来传达给学生。所以,课堂上学生仍然应该循着教师的上课思路来思考问题。而大屏幕上的内容只是授课的某种辅助工具,是帮助学生在听课的基础上加深理解的一种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往往对屏幕上的色彩、画面、文字的出现与伴随的音乐似乎更感兴趣,而这些势必会对教师的讲课内容造成一定的干扰,影响到教师的正常授课。这是本末倒置的。因为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借助信息技术特有的优势,将抽象的、难以被学生所掌握和理解的知识,形象地、直观地、简洁地让学生接受,这是我们的教学宗旨。

二、有许多具体可感的东西是否一定要以教师做一个现成的动画或画片来演绎给学生看,才算是达到效果呢?

我们都记得幼儿能通过这些直观的图片,认识文字与文字所包含意思之间的联系。但为什么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后不再用这样的识字方式呢?因为画面要以帮助他们把抽象的文字化为具体的形象。但为什么长大后,人们更爱看纯文字的书籍呢?因为在人的大脑中有把抽象的文字化具体可感的形象的能力。即人的形象思维能力。这是大脑赋予人能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的一种恩泽。既然我们更需要的是让画面存活于心中,如果有一个属于自己内心多彩的形象的世界的话,又何必将那些固定的单一的画面强加于学生呢?

就语文这门学科来看,它更注重的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这不是光靠教师上课时的解析与整合就能完成的。虽然教师上课时的思路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但教师也只是担当了一名教学引导者的角色,而无法代替学生去感知和领悟,否则学生一旦对教师头头是道的分析产生依赖,就容易造成他们自动放弃了自己的话语权,“思想的克隆”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侥幸地完成了。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让人无法回避的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将知识手把手地教给学生,学生只要能记住它们,然后能准确地反映在练习中即可。也就是说,教师划定了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的轨迹,这条轨迹被设计得很严密,以至学生只要沿着轨迹走就行。即使稍有偏差,也会有人好心地将你拉回到原处。如此教出的学生,连起码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都是很弱的,更谈不上有多少创造性。

我认为真正的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为学生设立一个起点,或引导学生为自己设立一个起点,然后告诉他到达终点时的要求,再提供一些可以帮助他完成任务的资源,如果有了这些,就可以让他自己上路了。这进,每个学生只能自己主动选择一条路去走。教师的作用就是陪伴着学生到目前为止这条路。但只有当他需要教师量才会发现教师就在自己的身边。

对于学生来说,从出于某种动机的选择到遇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正是他们自己体验感悟的过程。当他们走过一段路后,也许筋疲力尽,也许头破血流,但回想这一路来的点点滴滴的收获,却是一种未经历过的人所不可能有的成就感。在此,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同行者。他将出现在每个学生的成长道路上,他倾听他们的话语,支持他们的选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或者提供一个好的建议,以使学生能更关注到一路上那些容易被错过的美景,以充实旅程,开阔视野。到了终点后,每个人的行囊都是鼓鼓的,这时他们才发现,原来终点只是一个路标,只是告诉他,他所在的某个地方,而真正有价值的是他们一路上不断充实着的行囊。

三、既能吸纳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又能体现新课改的有效手段究竟是什么呢?

我认为充分利用中小学校园网和Internet网进行语文辅助教学,是体现新课标下语文课改的有效手段。因为校园网和Internet网都有如下优势:

1、 极大的增强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性、打破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这种交互性是近乎实时的、而且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实现,比如:电子邮件,BBS,WWW,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网上在线交谈等等。

2、 学习的异步性:利用网络进行远距离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可随时在网上下载相关学习内容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3、 学习信息的广泛性:网络同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可实现虚拟课堂、虚拟图书馆等;可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资源,可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

4、 评价的及时性:通过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上的电子题库和自动评价系统,可使学生及时得到有关自己学习过程的反馈及有针对性的诊断,使得学生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

初中语文教学目的第4篇

作为班主任的我采取了电话沟通、批评教育、举行班会等一系列的教育措施,但是收效甚微。正当我“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学校开通了家校路路通,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利用家校路路通的平台,适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请家长配合教育。一年多来,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也深感家校路路通的魅力。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1.及时布置当天的家庭作业,请家长加强督促

班上一共有六个学生,其中五个是外地打工者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生存,干着比较辛苦比较忙碌的活,几乎没有闲暇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只是问一下孩子有没有做完作业,班上两个比较聪明的孩子,常常骗父母没有作业。家长不来学校接孩子的,学生都是自己乘车上学回家的,客观现实也决定了父母不能经常和老师见面交流,

针对这种情况,我每天及时把回家作业发送给家长,以便他们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如:家长,您好!今天学生的语文回家作业是抄写第二课的词语三遍,请家长督促孩子认真完成,谢谢!

由于我每天把孩子的回家作业及时发送给家长,并提醒家长督促一下,所以家长即使再忙,也会去看一看、查一查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由于我每天把孩子的回家作业及时发送给家长,班上再也没出现不完成作业的情况。

2.及时发送当天的默写成绩,请家长加以表扬

我每天上语文课,都要进行默写,哪怕是课文中的几个词语、一个自然段,主要是为了督促孩子要把学习内容及时消化。默写这一招确实很灵,由于第二天要默写,孩子们回家不仅完成笔头作业,而且及时把抄写的作业记牢,达到及时巩固当天知识的目的。我每天给家长发送孩子的默写成绩,也有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也会和自己的孩子交流,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和鼓励。

记得刚接手这个班级,孩子们早上来校就在教室里聊天,没有读书的习惯,任凭我批评教育,还是一如既往地讲话、嬉闹,小张和小南每次默写的最好成绩是及格……而现在孩子们为了博得家长的表扬,会认认真真地背诵,早上走进教室,一放下书包就坐在座位上,专心致志地读着背着,特别是小张和小南每次默写也几乎都是优秀了。

可见有了家长的积极参与,有了家长的表扬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比学的尽头更足了。

3.及时告诉当天的身体状况,请家长适当关注

每天晨会课,我总要询问一下他们的身体状况。上课时,我也会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学生身体不佳,我会及时利用家校路路通告诉家长,请家长也关注一下,如果学生有严重不适的话,我会请家长及时来校或者利用中午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如上周四上午,我给小朱的家长发了一条短信:家长,你好!小朱上课时咳得蛮厉害的,他说早上没吃药,你有空的话,带他去医院就诊。中午,小朱的爸爸就来到学校,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又如上周五,我给家长发的短信是这样的:班上五个男孩都在感冒咳嗽,希家长留心一下,抽空带孩子去医院看看。

由于我及时和家长联系,告诉孩子身体状况,使家长也能重视孩子的身体状况,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从而使孩子的学习有了一个良好的身体保证。

4.及时告知当天的不良行为,请家长配合教育

当学生中出现了太不像样的不文明行为,我会及时利用家校路路通,将事情的经过告诉家长,并请家长配合教育。我并不是向家长告状,因为我告诉家长不要打骂孩子,而要耐心地教育孩子。

例如学生小刘在开学第三天,把不要吃的芹菜挑在地上。我看见后,不仅教育了小刘,还利用家长路路通的平台,及时将该情况告知家长:请家长教育刘树花在食堂要文明用餐,不要把不吃的菜扔到地上。家长也给我发来短信:“你好,陶老师!今天的短信收到了,谢谢!我会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第二天,我问小刘:“昨天晚上,妈妈对你说什么?”小刘不好意思地说:“妈妈批评了我,还说再把菜扔在地上,就自己回家吃中饭。”可见,家长们一旦知道孩子的不足之处,都会配合老师进行教育的。

初中语文教学目的第5篇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研究者都提倡教师应成为“反思实践者”,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应始终保持动态、开放、持续的状态。但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教学反思尚存在非持续性的特征。基于此,本文通过交叉学科研讨,导入管理学相关原理与模型,实现教师教学反思的持续性,提速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从而实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整体推进能力。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便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点。

一反思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

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主课之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133229.CoM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匾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有些为跨年级)的语文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学校导向、个人认识、精力分配等主客观因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很难制定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

2.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细化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一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课程内容本身而言,应解读出语文的文字美、艺术美、逻辑美、德育美、思想美等多维知识体系,并通过不同的讲授和互动方式及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授业目标。但是在“唯成绩导向”的原则下,语文教学过程机械化、功利化,很难实现精细化、人文化的教学过程。

3.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自我检查、评估及改进

对于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往往更倾向于将精力用于参加或被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效果考评中,教学反思多为任务性地、零散地记录教学得失。在实践中,很少有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反思固化为一种行动力,对阶段性教学工作成果进行自发地自我检查和评估,并建立形成与之相关的教学反思档案制度。由于不善自发检查及评估,对阶段工作结果的成绩和不足分析不力,很难准确掌握自我提升的进程。

二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改进举措

综上,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反思工具,从“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四个方面,对教学反思进行科学梳理与重构,从而助推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完善,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

1.制定多维的综合教学目标

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研读教学大纲之要求,并针对所教授学生的能力、素质缺陷、兴趣点等,制定本学期的语文教学目标。该项工作与"pdca循环”中的‘`p阶段”相契合,主要是“依据前阶段(学期)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本阶段(学期)的工作任务,制定本阶段(学期)的工作目标”。

2.对多维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执行

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p阶段”制定的多维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授过程与现代教学媒介的整合利用,实现师生之间快乐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除了实现以成绩为主要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德育、心理、团队意识等目标的教学。

(1)德育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正在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与应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课本内容进行深浅适度的引申和发散教育,通过课文中的典故联想到相关典故,再由故事性向思想性进行升华,完成德育之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由于该目标更具抽象性和不易测量性,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要结合课文内容,辅以课外读物,通过现代教学媒介,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交互性,并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团队教育

在社会生活中,团队意识作为一种协作精神被大力提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要体现团队精神的培养,除了借助语文课文内容灌输相关理念外,教师更要注重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分组辩论等具体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但是,无论教学目标如何多元化,这些目标在实践中都应该有机联系在一起,不能简单地分解目标,孤立地进行单一目标的执行。在教学目标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详细的教学反思档案,记录在各阶段、各目标实施过程中完成成果、工作创新等。

3.持续改进教学反思,不断推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

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止步于此,即制定教学目标,继而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反思中往往就是按部就班地记录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的执行过程及细节,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的作用尚未真正发挥实效。鉴于此,在以上两阶段之基础上,丰富“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过程,即‘`pdca循环”中的"c阶段”和“a阶段”。

初中语文教学目的第6篇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重要的学习过程,对学生整个初中语文学习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就是要求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功能,做好对教学资源的全面组织和应用工作,最佳目标是完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任务,保证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最优学习成果,实现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的完美利用。事实上,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项颇为艰巨的挑战。

1.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措施

具体来讲,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1.1积极提高教学目标设置的高效性

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首先要合理确定当前课堂教学具体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充分结合当前初中语文教材内容、教师知识内容、生活实践及思想内容等,保证教学目标的设置充分解读当前初中语文教材,适应当前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同时保证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当前新课改下新课标具体要求,保证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当前学生学习进度,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具体来讲,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要求、教材内容、新课标教育要求等内容,结合自身知识内容,将教学目标进行有效概括。

1.2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高效性

教师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一个重要教学基础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注意力。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采取温故法、疑难设置法、故事讲述法、乐曲描述法、图片描述法等多种方式完成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同时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魅力的相关作用,保证学生在教师魅力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从基础上增强整体学习效果。

1.3积极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高效性

教师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应积极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高效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提问、回答、互动等环节的程度,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工作,保证学生在高度参与度下更好地完成初中语文课堂内容学习。教师在积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时候,应注意自身采取的方法,采取一定技巧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同时更有效地提高自身对语文课堂的掌握程度。举例来讲,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提问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点穴式提问法及锁链式提问法等不同方法,其中点穴式提问法指以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中相关节点为具体提问内容,点明初中语文教学的中心思想,贯穿初中语文整体教学内容,保证初中语文教学的连贯性及重点性。而锁链式提问法则是围绕问题的展开不断提出新问题,使学生享受到问题拆分、问题解决、问题思考的,进而更有效地朝着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前进,更好地完成整堂课的语文学习工作。此外,教师在提高学生参与高效性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为学生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把握好课堂整体教学节奏,提高学生快乐程度,进而提高学生参与度。

1.4积极提高教师教学内容的高效性

教师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应注意提高自身教学内容的高效性,避免教学中出现内容重复、内容不清、内容矛盾等现象,保证教学内容设置符合高效课堂的高效目标,避免学生在矛盾的教学内容上浪费过多时间。举例来讲,教师一方面应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启发,加强对教学内容设置过程中全面性、层次性等特点,保证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思考思维,另一方面应注重教学内容设置的实用性,保证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当前教材内容有效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考试中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实践思考能力。最后教师还必须注重语文教学内容设置中朗诵、背读、描写能力的实践性,提高学生实践学习能力,全方位增强学生初中语文学习效果。

1.5做好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评估检测工作

教师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应该在最后做好对本堂课教学效果的实际评估及检测工作,保证学生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学习过程中确实获得相关学习成果,保证学生初中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保证学生初中语文读、写、用、记、思考及应用能力得到全方位提高。教师可以采取布置课后作业及当堂随机抽检的方式完成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评估检测工作。

2.结语

本文对语文教师如何做好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工作进行具体分析和阐述,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扩大自身的知识面,为学生树立优秀的学习榜样,提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便更有效地完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虹.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才智,2013(33):95.

初中语文教学目的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难点 问题对策

引言:

语文,不仅仅是语言加文学那么简单,往大里说,它在培育健康的“中国人”的思维,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往小里说,它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依托,是提高其文化学识、促进其个人修养的最直接的工具。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如何,对未来我国国民素质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探究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并进行对策探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

1.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1教师教学有力而充电不足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方面可谓是专注,体现在上课要求学生纪律、考试要求学生成绩、学校教研比赛等要求被重视,但是,很少有语文教师专注于自己的教学素质提高,可见教师自我充电的不足

1.2学生学习有力而兴趣不足

初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可谓是“表面积极”,学生们以识字多为傲,背诗快为好,写作得分为优秀,但如果问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大多数回答都是“学校安排了就学”、“为了获得文化知识”,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动机,可见学习兴趣的不足

1.3教学目标有力而效果不足

目前初中语文的教材可谓精彩、观察教师的教案,大多数的教学目标设定中都有“学生情感、态度发展”这一项,可见教学目标之远大。但是教学目标的实现仍逃不开“背”字决,究竟这些远大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使不得而知的。

2.初中语文教学难点解析

2.1语言运用教学效果不理想

语言知识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但是语言运用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两方面:第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但是测验上表现并不好;第二,学生学习成语词汇和一些优美的表达方式,但是在作文中少有体现,学而不会用,可见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就其根本,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之外,初中教师本也脱不开关系。虽说在教学中“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但就初中语文教学来讲,教师本身语言运用的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试问,教师本身文学功底弱,平时语言没有艺术感,如何要求学生对语言灵活运用?

2.2阅读和作文教学效果低

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书面语能力的两项重要教学内容,但从整体上,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比较低,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学生对于“学过的”文章阅读能力很强,但在课外阅读课上表现都不尽人意;第二,初中生的作文已经出现“模板化”的趋势,学生对基本文体能构建基本框架,但是成文干涩,缺乏美感。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根本的兴趣,出了课堂不看书,写作文不运用创造力,想在阅读和写作中得到成长难上加难。

2.3语文教学根本目标难达成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对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还定在“夯实基础知识”上,尽管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但是,学生的整体表现是“只会考试”。语文教学拘束在课堂里,教学和学习拘束在书本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以教学参考为主,离了教参就无所适从;学生与语文的接触除了“听课”、“做卷子”、“考试”再没有别的方式,教师对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性没教到;教学缺乏人文精神的氛围,学生对语文的人文精神没学着,致使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难以达成。

3.应对初中语文教学难点的对策

3.1语文教师重视自身文学素质的提升

一项对初中语文教师“自我充电”方式的调查显示,82%的语文教师平时的“学习”就是看看教学参考书,新增文学作品、报纸和书籍,初中语文教师们借口“工作忙”、“生活压力大”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看,这导致了语文教师的文学素质仅维持在入职时的水平;再来讲语文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的运用无非是说和写,语文教师的说仅在课堂,写仅在教案,评论学生作文的时候说的头头是道,十分权威,而教师自身又何曾在写作上下过功夫?语文教师当然不用当作家,但是长期疏于练笔,又如何为学生做语言运用的榜样?笔者建议,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需要从日常积累上提升,语文教师应该多读书、多写作,将有限的时间放在自身素质的实际提高上面,积极的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教研组自发出刊都是比较好的方式。

3.2构建快乐艺术课堂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快乐艺术课堂即通过课堂教育使学生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并在课堂之中发挥创造力,以突破学生学习受条框拘束,兴趣低的问题。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中,师生阅读完文章之后,教师并没有对教学内容中的阅读问题进行讲解,而是对学生们讲述了鲁迅身世、其他文学作品、鲁迅的生平轶事等。学生们津津有味的听着,之后教师连续提出了几个问题,请学生们共同讨论“鲁迅的文学作品共同性有哪些?”、“文学对时代有什么意义?”、“为什么称文学为文化瑰宝?”。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莘莘学子化身为文学评论家,讨论结束后,师生又回到阅读问题解答上,这时候教师发现,学生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文章中的词汇和语言运用见解更加独到。

3.3开发课后语文活动营造人文气氛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意识到传承文化的重要性,使学生以学习语文、学好语文为骄傲,使语文教学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而教师将教参和教学大纲的内容熟记再一股脑的搬给学生,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方式,都达不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因为语文课堂缺乏最根本的人文气氛。建议语文教师开发课后语文活动,营造人文气氛,例如,组织学生去郊游,在郊游之后安排学生进行作文练习,使学生的作文真正来源于生活,达到言之有物;又如,以班级或年组为单位,举办读书会,或者带领学生去图书馆参加读书会,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再如,以语文教学中的某些人文精神为主题举办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学生准备比赛的过程就是接触文化精神的过程,从比赛中获得成就感,也能够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透漏出语文教学中语言运用教学、阅读和写作教学、人文素质教学方面困在困难。建议初中语文教师加强自身文学素质的培养,通过建构快乐艺术课堂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创造性,以多种形式的课后语文活动营造人文气氛,相信这些改变,能够帮助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1]薛丹.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难点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4月:6-10.

[2]邱小洪.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思考与对策[J].学知报,2010(01):26-27.

[3]郝婷婷.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学研究,2011(03):96-97.

初中语文教学目的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情景教学;运用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传统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不再适应新时期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发展,因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实现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目标。目前,较多的初中语文教学在语文写作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有效地推动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1.1、以教师讲为主的语文写作教学方式,降低学生写作兴趣

传统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单一,主要是由教师占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写作知识传授,学生主要承担听和写的职责。例如,某初中校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讲授关于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的关系和重要性,学生在课上自拟题目进行议论文写作。这样单一的写作教学导致全班三分之一的学生对于议论文的写作兴趣不高,对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点掌握不清晰。

1.2、教师缺少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降低学生写作的质量

传统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无法运用准确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具体表现在,教师对于写作中如何使用标点符号来增进感情,如何使用不同的表达局势来增加句子的情感等的教学都有所欠缺。因而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写作无法达到高质量,语文写作也无法奠定扎实的基础[1]。

2、情景教学方式的相关概述

通常情况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使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增加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从而增强写作质量。情景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通过设置相同或相似的情景,增加学生对写作主题的理解和接受。同时,情景教学方式能够使语文写作对象更具生动形象性。例如,在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人的写作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播放《背影》中父亲的图片形象,播放热门歌曲“父亲”的MV,通过情景教学说明“父亲”这一形象特点,从而丰富、具象化学生心目中关于父亲的形象和感情,提高学生对抽象化情感――“父爱”的主观感受。总之,情景教学方式能够增加课堂学习兴趣、增加学生感情的自然流露,同时情景教学方式能够最恰当的符合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要求。

3、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具体运用

3.1、情景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多越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情景教学为媒介,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突破传统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在情景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语音等创设一个真实的写作场景,提高学生对于写作场景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初中语文写作中关于风景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全球各地的风景,增加学生对风景的实际感受,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作文质量。

3.2、情景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口语描述事物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课程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一定方向的创造,情景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引发学生对写作情景的感慨,自主自觉进行口头描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实现写作教学目标。例如在说明文的写作中,教师通过问答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口头表达学校的总体规划,从而掌握说明文写作的技巧。

4、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景教学运用的重要意义

4.1、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景教学方法能够引起学生对写作目标的共鸣

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情感性,因而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求对写作目标的掌握,还要求对写作情感趋势具有一定的共鸣和认同。情景教学过程中能够营造一种写作氛围,使学生对写作的主题或题目产生一定的情感归属,实现语文写作的“真、善、美”。例如,在八年级信件写作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用远方的人、同历史人物之间的对话和疑虑,增加学生对写信的共鸣,即对话、关系对方的写作要点的认同感。

4.2、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景教学方法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情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在写作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例如,在读后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通过分析西游记的内容,播放西游记的电视剧。从而引导学生对西游记的情景等进行分析,实现读后感写作的教学,在情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要求学生对西游记中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有效地实现师生的互动关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5、结语

综上所述,情景教学是当前初中写作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实现情景教学能够有效改变初中写作教学中学生主动性差、语文基础差等缺点,有效地创设情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效果,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目标的口语表述,形成系统化的写作纲要。最终实现对写作目标的共鸣,达到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